CN103079519B - 头皮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皮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9519B
CN103079519B CN201180042108.1A CN201180042108A CN103079519B CN 103079519 B CN103079519 B CN 103079519B CN 201180042108 A CN201180042108 A CN 201180042108A CN 103079519 B CN103079519 B CN 103079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ctuating member
care device
head section
scalp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1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9519A (zh
Inventor
大内和征
柴武志
松木悦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79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9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4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 A61H7/005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13/00Brushes with driven brush bodies or carriers
    • A46B13/02Brushes with driven brush bodies or carriers power-driven carri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15/00Other brushes; Brushes with additional arrangements
    • A46B15/0055Brush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normally separate from the brushing process, e.g. combs, razors, mirrors
    • A46B15/0075Brushes with an additional massag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10For human or animal care
    • A46B2200/102Brush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massaging the skin or scal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1Scal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Brushes (AREA)

Abstract

头皮护理装置(10)包括:装置主体部(11),其具备用于驱动连结轴(47)的驱动源(32),和收容上述驱动源(32)的主体外壳(13);作用头部(12),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作用头部(12)具有多个作用件(81a~81d),这些作用件(81a~81d)具有作用突起(83a),基于连结轴(47)的驱动而至少沿与连结轴(4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该作用突起(83a)。沿连结轴(47)的轴向投影得到的上述作用头部(12)的投影图像呈具有多个角部(K)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81a~81d)设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K)分别对应的位置。

Description

头皮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作用突起与头皮相接触而对头皮施加刺激的头皮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头皮护理装置包括:驱动源,其用于驱动输出轴;外壳,其收容驱动源;作用件,其具有作用突起,该作用突起与自外壳突出的输出轴的前端相连结,且基于输出轴的驱动而被驱动。
在专利文献1的头皮护理装置中,作用件的作用突起沿输出轴的轴向延伸。通过使作用件沿该作用突起的延伸方向(输出轴的轴向)往返移动,利用作用突起敲打头皮。头皮护理装置利用由作用件的往返移动产生的对头皮的刺激来对头皮施加护理效果(清洗、按摩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690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头皮护理装置中,由于作用突起只沿输出轴的轴向往返移动,所以是对头皮的局部施加刺激,但很难对大范围的头皮施加刺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头皮护理装置的在与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大小抑制为较小,并且能够扩大作用突起对头皮施加刺激的范围的头皮护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发明的头皮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部,其具备用于驱动输出轴的驱动源,和收容上述驱动源的主体外壳;作用头部,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具有多个作用件,基于上述输出轴的驱动而至少沿与上述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这些作用件,该头皮护理装置利用上述作用件的作用突起对使用者的头皮施加刺激,在沿上述输出轴的轴向进行投影时,上述作用头部呈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设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分别对应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是,上述多个作用头部构成为在沿上述轴向进行投影时呈四边形。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各作用件构成为绕第2轴心旋转,该第2轴心偏离了作为上述输出轴的中心的第1轴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的头皮护理装置包括:驱动源;多个最终输出轴,它们在上述驱动源的作用下分别绕多个连结轴旋转;主体外壳,其收容上述驱动源和上述多个最终输出轴;作用头部,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该作用头部具有在使用上述头皮护理装置时面对上述头皮的下表面,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呈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在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配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分别对应的位置,上述多个作用件借助上述多个连结轴和上述多个最终输出轴在上述下表面内旋转。
作为一例,上述多个作用件分别绕上述多个连结轴旋转。
作为一例,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是作为单独的树脂成型零件的盖部的下表面,该盖部包含上述多个作用件、具有四边形的投影图像。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头皮护理装置,该头皮护理装置能够将头皮护理装置的在与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大小抑制为较小,并且能够扩大作用突起对头皮施加刺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头皮护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头皮护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头皮护理装置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头皮护理装置的B–B剖视图。
图5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6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7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是作用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1的头皮护理装置的仰视图。
图10是装置主体部的仰视图。
图11是装置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12是作用头部的外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13是作用头部的外表面侧的平面图。
图14是作用头部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15是作用头部的内表面侧的平面图。
图16是作用头部的剖视图。
图17是作用头部的剖视图。
图18是盖部及作用件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10。
如图1所示,头皮护理装置10包括装置主体部11和作用头部12,该作用头部12能安装于该装置主体部11和能自该装置主体部11卸下。
如图2和图3所示,装置主体部11具有主体外壳13。如图3和图5所示,主体外壳13的一端部(下端部)形成为大致四边形那样的多边形形状。主体外壳13的下端部具有大致四边形那样的多边形形状的开口部(也称作下部开口部)。将作用头部12以覆盖该下部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装置主体部11。在主体外壳13的另一端部(上端部)形成有比上述下部开口部小的大致椭圆形状的开口部(也称作上部开口部)。
主体外壳13具有缩径部13a。在图2的例子中,缩径部13a具有比上述下部开口部及上述上部开口部的直径小的大致椭圆环状的截面形状。主体外壳13形成为从上部开口部及下部开口部到上述缩径部13a逐渐缩径。如图3所示,该缩径部13a可以形成在与距下部开口部的距离相比,更靠近上部开口部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缩径部13a的内部,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形成有用于提高主体外壳13的机械强度的中间壁部13b。主体外壳13的内部被分隔为比中间壁部13b靠下方的下侧内部空间、和比中间壁部13b靠上方的上侧内部空间。在中间壁部13b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省略图示),主体外壳13的上侧内部空间和下侧内部空间借助该通孔而相连通。
如图3所示,主体外壳13的上部开口部由罩构件21封闭。该罩构件21例如可以是大致椭圆圆顶状。如图2所示,在该罩构件21的长轴上排列有直径比较大的1个通孔21a和直径比较小的3个通孔21b。
如图3所示,开关操作构件22能在大径的通孔21a内上下移动。该开关操作构件22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按压用凸部22a。如图3和图5所示,该按压用凸部22a形成在能从上方按压开关侧基板24上的开关24a(例如触觉开关(注册商标))的位置,该开关侧基板24由主体外壳13和收容在主体外壳13内的开关侧基台23保持。如图5所示,利用具有压入在O型密封圈25a中的杆的螺钉25,将开关侧基台23固定于主体外壳13,从而将开关侧基板24保持在开关侧基台23与主体外壳13之间。该开关侧基台23的外周缘部压入在O型密封圈23b中。该O型密封圈23b液密地封闭主体外壳13的内侧面与上述开关侧基台23的外缘部之间,防止水等进入主体外壳13的内部。
开关侧基板24具有分别与上述小径的通孔21b相面对的发光二极管(LED)26(参照图3)。在小径的通孔21b中设置有引导自对应的LED26输出的光的LED盖27。
在开关侧基台23形成有通孔23a(参照图5)。该通孔23a由大致圆盘状的橡胶密封构件28封闭。该橡胶密封构件28具有接收并支承开关操作构件22的按压用凸部22a的凹部。橡胶密封构件28能够响应按压用凸部22a的位移而弹性变形。因此,例如在按压操作开关操作构件22时,能够借助按压用凸部22a和橡胶密封构件28操作开关24a。橡胶密封构件28液密地封闭通孔23a,防止水等进入主体外壳13的内部。
在主体外壳13的下侧内部空间内收容有大致平板状的马达基台30。如图6所示,在马达基台30的下方配置有齿轮基台40。通过用多个螺钉31将齿轮基台40固定于主体外壳13,将马达基台30保持在齿轮基台40与主体外壳13之间。
如图5所示,在马达基台30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马达支承部30a。马达支承部30a支承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2。在图示的例子中,马达支承部30a由向上方突出的2个侧壁构成。
如图5所示,主体侧基板35被收容在主体外壳13内。在马达基台30上设置有用于向马达32供电的蓄电池33。例如蓄电池33由电池固定构件34和马达基台30保持。如图6所示,由金属制构件(导电体)构成的阳极配件34a和阴极配件34b固定在马达基台30的下表面。阳极配件34a和阴极配件34b具有自马达基台30向上方突出而分别与大致圆柱状的蓄电池33的两端电连接的顶端。各配件34a、34b的基端与主体侧基板35上的控制电路电连接。马达32的2个端子借助未图示的导线分别与设置于马达基台30的大致L字形的马达用配件34c和主体侧基板35上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当被弹簧构件36b向下方施力的杆构件36a,向上方按压与上述主体侧基板35上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杆配件34d时,马达用配件34c与该杆配件34d电连接且机械性连接。这样,蓄电池33的电力经由配件34a~34d、导线和主体侧基板35上的控制电路而供给到马达32。如图3和图6所示,在将弹簧构件36b套在杆构件36a上的状态下,杆构件36a贯穿形成于齿轮基台40及马达基台30的通孔。此时,杆构件36a的钩部与齿轮基台40的支承部40f嵌合。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承部40f由向下方突出的2个弯曲壁部构成。弹簧构件36b在杆构件36a与齿轮基台40之间压缩而向下方对杆构件36a施力。
如图5所示,上述主体侧基板35借助具有多条导线37a的连接器构件37b,与设于上述开关侧基板24的下表面的连接器安装部24b电连接,在主体侧基板35与开关侧基板24之间双向传输各种电信号。在基板24、35间传输的信号例如可以包含用于表示上述开关24a的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信号,以及用于决定马达32的驱动力(转速)的信号。能够使用导线37a进行驱动LED26等的电力的传输。
如图5所示,蓄电池33例如借助电缆C与外部电源(例如商用电源)电连接,从而能对蓄电池33充电。即,在形成于上述马达基台30的侧缘部的安装用凹部30b内设置有插头基台38b,该插头基台38b具有用于与上述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端子38a。能从外部经由形成于上述主体外壳13的侧面的通孔(省略图示)而插到插头基台38b的端子38a上。通过借助该端子38a将电缆C连接于插头基台38b,能够经由上述主体侧基板35的控制电路和上述配件34a、34b对蓄电池33充电。在上述插头基台38b的各端子38a安装有O型密封圈38c。O型密封圈38c包含在防水构造中,该防水构造防止水经由上述主体外壳13的侧面的上述通孔而进入主体外壳13的内部。
如图6所示,借助多个齿轮32b、41~45、46a~46d等,以向作用头部12侧减速、即提高扭矩的方式,传递马达32的驱动力。
马达32的马达轴32a贯穿马达基台30的通孔30c。在马达轴32a的前端以能与马达轴32a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有小齿轮32b。
利用螺钉31将齿轮基台40固定于马达基台30。在该齿轮基台40压入固定有轴40a、40b、40c、40d、40e。第1传递齿轮41以能旋转的方式被轴40a支承,第2传递齿轮42以能旋转的方式被轴40b支承,第3传递齿轮43以能旋转的方式被轴40c支承,第4传递齿轮44以能旋转的方式被轴40d支承,第5传递齿轮45以能旋转的方式被轴40e支承。传递齿轮41~45分别一体地具备大径齿轮部41a、42a、43a、44a、45a和小径齿轮部41b、42b、43b、44b、45b。小径齿轮部41b、42b、43b、44b、45b与对应的大径齿轮部41a、42a、43a、44a、45a同轴地成型为一体。
小齿轮32b与第1传递齿轮41的大径齿轮部41a啮合。第1传递齿轮41的小径齿轮部41b与第2传递齿轮42的大径齿轮部42a啮合。第2传递齿轮42的大径齿轮部42a比第1传递齿轮41的小径齿轮部41b的直径大。
第2传递齿轮42的大径齿轮部42a与第3传递齿轮43的大径齿轮部43a啮合。第3传递齿轮43与第2传递齿轮42大致同形状且大致同尺寸。
第2传递齿轮42的小径齿轮部42b与第4传递齿轮44的比该小径齿轮部42b大径的大径齿轮部44a啮合。第3传递齿轮43的小径齿轮部43b与第5传递齿轮45的比该小径齿轮部43b大径的大径齿轮部45a啮合。第5传递齿轮45与第4传递齿轮44大致同一形状且相同尺寸。
第4传递齿轮44和第5传递齿轮45的小径齿轮部44b、45b与4个最终齿轮46a~46d啮合。各最终齿轮46a~46d在中心位置具有作为输出轴的连结轴47。各连结轴47与对应的最终齿轮46a~46d一体旋转。例如以压入或嵌件成形的方式使各连结轴47与对应的最终齿轮46a~46d相连结。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利用沿轴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的2个轴承48,以使各连结轴47能旋转的方式支承各连结轴47。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连结轴47的前端贯穿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个)通孔50b、51a,这些通孔50b、51a分别设于防水基台50的底部50a和安装于该底部50a的下表面的按压板51。在各连结轴47的比上述防水基台50的通孔50b靠下方且比上述按压板51靠上方的位置安装有O型密封圈52。O型密封圈52防止水等从上述防水基台50的通孔50b进入上述主体外壳13的内部。
防水基台50形成为与上述主体外壳13的多边形的下部开口部相匹配。在将密封构件53安装于防水基台50的外周缘部的状态下,将防水基台50安装于主体外壳13。密封构件53例如是弹性构件,密封构件53液密地密封防水基台50的外周缘部与主体外壳13的内周面之间。密封构件53包含在防水构造中,该防水构造防止水从防水基台50的外周缘部与主体外壳13的内周面之间进入。
按压板51是与防水基台50的底部50a大致相同的形状,按压板51例如可以是金属制板状构件。利用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个)螺钉54将按压板51及防水基台50固定于主体外壳13(参照图3和图7)。在上述按压板51与防水基台50之间,将O型密封圈54a安装于各螺钉54的杆。O型密封圈54a防止水等进入比防水基台50靠主体外壳13内侧的位置。
各连结轴47在轴向一端(下端)具有D字形截面形状的前端部47a。在前端部47a安装有旋转基台55。
如图7、图8、图10和图11所示,旋转基台55包括:基座部55a,其呈大致圆盘状;第1连结部55b,其形成在相对于该基座部55a的中心位于径向外侧的偏心位置;第2连结部55c,其形成在上述基座部55a的中心。第1连结部55b可以是自基座部55a向下方突出的筒部。
上述连结轴47的前端部47a插入在旋转基台55的第1连结部55b中。最终输出轴56固定于旋转基台55的第2连结部55c。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上下方向称为连结轴(输出轴)47的轴向或最终输出轴56的轴向。
第2连结部55c和最终输出轴56相对于对应的最终齿轮46a~46d的轴线、即连结轴47偏心。因而,在旋转基台55响应连结轴47的旋转而以第1连结部55b(连结轴47)为中心旋转时,第2连结部55c和最终输出轴56绕对应的最终齿轮46a~46d的轴线、即连结轴47旋转。即,各最终输出轴56绕对应的连结轴47的圆形轨迹移动。
接下来,说明作用头部12的构造。如图12所示,作用头部12包括:盖部61,其封闭主体外壳13的多边形的下部开口部;作用件81a~81d,它们接受上述马达32的驱动力而被驱动。
在沿轴向进行投影时,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头部12呈具有多个角部K的多边形(例如大致四边形)。上述作用件81a~81d配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K分别对应的位置。
如图8、图12和图13所示,盖部61具有与上述主体外壳13的多边形的下部开口部相匹配的形状及大小。盖部61例如由弹性体等挠性构件构成。
在盖部61安装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头部基座部62。优选的是,头部基座部62具有比盖部61高的刚性而不易变形。头部基座部62包括:外框部63,其与上述盖部61的外周缘部61a相对应;多个条部64,它们自在该外框部63的周向上彼此分开的多个位置,向头部基座部62的中心延伸而在头部基座部62的中心彼此连结。优选的是,在将头部基座部62安装于盖部61时,头部基座部62的外框部63与盖部61的外周缘部61a的内周面紧密接触。优选的是,条部64间隔等角度地分开。若头部基座部62是大致四边形,则可以在头部基座部62的各边的中央位置形成条部64。
外框部63具有向防水基台50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卡合部63a。卡合部63a的前端例如可以是朝外的爪。该卡合部63a与上述防水基台50以卡扣装配的方式卡合。这样,外框部63和防水基台50上下排列。
在外框部63的沿周向彼此分开的多个位置、优选在与条部6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63b。利用通孔61b接收支承延伸部63b,该通孔61b形成在盖部61的外周缘部61a的与该延伸部63b相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将盖部61安装于头部基座部62。将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头部基座部62安装于装置主体部11的作业,比将软质的盖部61直接安装于装置主体部11的作业容易。因而,通过将盖部61安装于头部基座部62,能够将作用头部12容易地安装于装置主体部11。
条部64呈放射状地连结头部基座部62的中央连结部65和外框部63。在各条部64的下表面沿该条部64形成有用于提高机械强度的筋部64a。如图14所示,形成有自各条部64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圆柱状的突起部64b。这些突起部64b形成为以距头部基座部62的中心(中央连结部65)大致相同的距离沿周向间隔大致90度。在将上述作用头部12安装于装置主体部11的状态下,任一个的突起部64b与能沿上下方向(轴向)移动规定量的上述杆构件36a的下端抵接。
在中央连结部65的下表面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卡合部65a。该卡合部65a与形成在上述盖部61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的突起部61c(参照图18)卡合。由此,抑制盖部61自头部基座部62向下方脱落。
如图8所示,在中央连结部65的上表面配置有支承装置66,该支承装置66限制作用件81a~81d沿上下方向移动。支承装置66包括:卡合块67,其安装于上述中央连结部65;多个连结构件68,它们被该卡合块67支承,且与作用件81a~81d相对应。卡合块67限制连结构件68沿上下方向移动。在图示的例子中,各连结构件68是平板状。卡合块67也可以是头部基座部62的一部分。
在卡合块67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上述头部基座部62的中央连结部65相连接的卡合凸部67a。在卡合块67的4个侧面分别形成有多个能接收并支承上述连结构件68的基端的通孔69。在图示的例子中,通孔69在卡合块67的4个侧面分别形成在沿上下方向不同的位置。在卡合块67的侧面共设有16个通孔69。
在每个卡合块67的侧面选择的一个通孔69中插入连结构件68的基端部。以连结构件68沿上下方向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方式,选择供连结构件68的基端部插入的通孔69。在沿上下方向投影连结构件68的基端部时,连结构件68的基端部配置为彼此重合,所以能够极力减小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面上的作用头部12的面积(即所占空间)。
各连结构件68具有叉形弯曲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大致U字形)的作为前端部的弯曲卡合部70。
如图14和图15所示,连结构件68的弯曲卡合部70与槽部72相连结,该槽部72形成在大致圆柱状的作用件基台71的基端部(即上部)的外周面。各槽部72具有上下保持上述弯曲卡合部70的内表面。通过使作用件基台71与连结构件68相连结,限制作用件基台71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15~图17所示,各作用件基台71具备:连结凹部71b,其与上述最终输出轴56的前端相连结;锥形面71c,其自该连结凹部71b越向下方越扩径。利用锥形面71c能够将设置于旋转基台55的输出轴56容易地插入(连结于)连结凹部71b,从而提高头皮护理装置10的组装效率。
如图16和图17所示,作用件81a~81d与盖部61成型为一体。这些作用件81a~81d组装在作用件基台71的下部(也称为输出侧)。
作用件81a~81d与盖部61同样,例如也由弹性体等挠性构件构成。各作用件81a~81d包括;安装于作用件基台71的有底筒状的作用件基座部82,和自该作用件基座部82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多个作用突起83。在各作用突起83的前端还形成有例如3个小径的突起83a。
如图18所示,在各作用件基座部82设有多个嵌合凸部82a。如图8所示,在各作用件基台71的前端形成有与多个嵌合凸部82a相对应的多个凹部71d。可以将构成上述盖部61和作用件81a~81d的树脂构件,填充在配置有作用件基台71的模具中,从而成型嵌合凸部82a。在本例中,以双色成型的方式将盖部61和作用件81a~81d与上述作用件基台71构成为一体。
如图13、图16和图17所示,在各作用件81a~81d的作用件基座部82的四周,设有作为上述盖部61的一部分的追随变形部61d。追随变形部61d构成为能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在利用作用件基台71使作用件基座部82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时,追随变形部61d变形,允许作用件81a~81d追随作用件基座部82的移动而移动。追随变形部61d可以是在与作用突起83的前端相反的一侧,划分出具有底的环状槽的膜。追随变形部61d也可以是波纹状。盖部61可以是具备作用件81a~81d和追随变形部61d的单一树脂成型品。
通过由使用者对开关操作构件22进行按压操作,切换开关24a而使其接通或断开,从而使马达32进行驱动或停止驱动。在马达32进行了驱动时,马达32的驱动力经由齿轮41~46被传递,从而使作用头部12的作用件81a~81d绕对应的连结轴47旋转。在使作用件81a~81d的作用突起83(突起83a)与头皮相接触时,使用者的头皮随着作用突起83的动作而动作,从而护理(按摩)头皮。此时,作用件81a~81d利用齿轮41~46的动作和旋转基台55的配置,能够例如使头皮沿一方向移动地进行动作。
这里,主要使用图9说明作用件81a~81d的旋转动作。另外,在图9中表示从下方观察头皮护理装置10时的平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图9的上下左右称作头皮护理装置10的前后左右。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将连结轴47配置在大致正方形的角部。连结轴47借助旋转基台55、最终输出轴56和作用件基台71与作用件81a~81d相连接。图9中的点P1~P4表示作用件81a~81d的中心、即对应的作用件基座部82的中心。沿前后方向相邻的作用件81a、81b的作用件基座部82的中心P1、P2,在绕对应的连结轴47的圆形轨迹上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中心P1、P2彼此错开180度的相位地旋转。沿前后方向相邻的作用件81c、81d的作用件基座部82的中心P3、P4,在绕连结轴47的圆形轨迹上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中心P3、P4彼此错开180度的相位地旋转。这样,中心P1、P2沿相同方向以彼此不同的相位旋转,中心P3、P4沿与中心P1、P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彼此不同的相位旋转。沿左右方向相邻的作用件81a、81c(作用件81b、81d)的作用件基座部82的中心P1、P3(中心P2、P4),以相对于铅垂平分线L彼此线对称的方式旋转。
采用该种结构,当作用件81a、81c的中心P1、P3位于最前方位置(图9的上侧)时,作用件81b、81d的中心P2、P4位于最后方位置(图9的下侧),中心P1与中心P2的前后距离,以及中心P3与中心P4的前后距离均达到最大(从图9的状态沿中心P1、P2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了90度的状态)。当作用件81a~81d从该状态沿中心P1、P2的旋转方向分别移动90度时,如图9所示,作用件81a、81c沿左右方向最近,利用作用件81a、81c的作用突起83对头皮进行揉捏。被夹在作用件81a、81c之间的头皮沿中心P1、P2的旋转方向移动。
当作用件81a~81d从图9的状态沿中心P1、P2的旋转方向移动了90度时,作用件81a、81b的作用件基座部82的中心P1、P2最近。当从作用件81a、81b间的间隙中局部观察时,作用件81a、81b在彼此靠近了的状态下彼此沿反向相错开。由此,能够利用在同一时机靠近的作用件81a、81b夹持头皮,接着在作用件81a、81b彼此相错开时对头皮施加扭转的动作。当使以这种方式进行夹持动作和扭揉动作的作用件81a、81b与头皮相接触时,使用者的头皮能够有效地随着该各作用件81a、81b的动作而动作,从而护理(按摩)头皮。在作用件81c、81d也进行与该作用件81a、81b同样的夹持和扭转动作。
当作用件81a~81d从该状态进一步沿中心P1、P2的旋转方向移动90度时,作用件81b、81d以对位于该作用件81b、81d之间的头皮进行夹持和搓揉的方式进行动作。此时,作用件81b、81d沿左右方向最近(从图9的状态旋转了180度的状态),利用作用件81b、81d的作用突起83对头皮进行揉捏。如上所述,被夹在作用件81a、81c之间的头皮随着作用件81a、81c的动作而朝向作用件81b、81d向后侧移动,与该动作连续地,作用件81b、81d以使使用者的头皮向后侧移动的方式进行动作。
这样,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能够依据作用件81a~81d(中心P1~P4)的角度位置,对头皮施加不同种类的动作,所以能够提高头皮护理效果。
头皮护理装置10中,在沿连结轴47的轴向将作用头部12投影时,作用头部12形成为具有多个(4个)弯曲状的角部K的多边形(例如大致四边形)。作为各作用件81a~81d的动作区域的大致中心的连结轴47,位于将各角部K和作用头部12的中心连结起来得到的线上。优选的是,将连结轴47的中心设定在将各角部K和作用头部12的中心连结起来得到的线段上的大致一半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沿与上述轴向正交的方向动作的作用件81a~81d的作用区域(刺激施加范围),设定为彼此大致同等的大小及形状,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作用件81a~81d的作用区域。另外,相比将从多边形的作用头部12的中心到角部K的长度作为半径的圆形的面积,该作用头部12的下表面面积(所占空间)比该圆形的面积小。由此,能使头皮护理装置10小型化。
作用件81a~81d具有与最终输出轴56的中心相对应的中心P1~P4,作用突起83配置为围绕各中心P1~P4。各作用件81a~81d的中心P1~P4相对于连结轴47的轴心偏心。各作用件81a~81d以中心P1~P4在以上述连结轴47作为中心的圆形轨迹上旋转的方式进行动作。与例如连结轴47的轴心与作用件的中心P1~P4(最终输出轴56的中心)同轴的情况相比,图示的构造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对头皮施加刺激。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中心P1~P4称作第1轴心,将连结轴47称作第2轴心。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具有特征性的作用效果。
(1)在沿最终输出轴56及连结轴47的轴向进行投影时,作用头部12的形状为具有多个角部K的多边形,作用件81a~81d设置在与上述角部K相对应的位置。通过将作用头部12形成为该形状,能够减小作用头部12的在沿轴向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像上的面积,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设定作用件81a~81d的在马达32的驱动下产生的动作区域。由此,能够扩大可利用作用件81a~81d施加刺激的区域。
(2)在作用件81a~81d分成2个组而一体动作(联动)的本结构中,将作用头部12构成为沿轴向进行投影时呈比较简单的大致四边形的意义较大。
(3)作用件81a~81d构成为能以作为第2轴的连结轴47为中心旋转,该作为第2轴的连结轴47偏离了第1轴(中心P1~P4、即最终输出轴56的轴心)。通过形成为该种结构,与将各中心P1~P4与连结轴47形成在同轴上而使作用件81a~81d进行旋转动作的情况相比,作用件81a~81d的动作区域扩大。因此,头皮护理装置10能够对更大范围的头皮施加刺激。
(4)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作用头部12的面对头皮的下表面(盖部61的下表面)是具有圆角的正方形,连结轴47配置在正方形的角部,作用件81a~81d在作用头部12的下表面内绕连结轴47旋转。在既能形成为简单的形状、又能扩大作用件81a~81d的动作区域的方面,该构造的作用头部12是理想的。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用头部12的投影图像是具有4个角部K的大致四边形,但其投影图像也可以是三角形或五边形等其他多边形。另外,在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作用件81a~81d内利用作用件81a、81c进行夹持头皮的那种联动动作,并且利用与上述各作用件81a、81c错开180度相位的作用件81b、81d进行夹持头皮的那种联动动作的情况下,优选作用头部12是N边形(其中,N为偶数)的那种结构。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各作用件81a、81c和作用件81b、81d进行错开180度相位的旋转动作,所以作用头部12的投影图像是四边形,但在作用头部12的投影图像是除四边形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改变上述作用件81a、81c与作用件81b、81d的旋转动作的错位(相位180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最终输出轴56位于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偏离了连结轴47的位置,随着最终输出轴56绕上述连结轴47旋转,各作用件81a~81d绕连结轴47旋转、即偏心旋转,但也可以采用使输出轴56与连结轴47同轴旋转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各作用件81a~81d以自身的作用突起83的配置中心(P1~P4)为中心轴而旋转。因而,优选作用件81a~81d与盖部61分别独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用件81a~81d沿与连结轴4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例如在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内)移动,但也可以使作用件81a~81d在此基础上沿轴向移动。通过形成为该种结构,能够施加对使用者的头皮进行敲打的那种刺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挠性构件一体成型盖部61和作用件81a~81d,但盖部61和作用件81a~81d也可以分别独立。但是,优选作用件81a~81d的作用突起83由挠性构件(弹性构件)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用件81a~81d的数量可以任意变更。作用突起83的数量也可以任意变更。每个作用件81a~81d的作用突起83的数量可以不同。此外,设在各作用突起83的前端的直径更小的突起83a的数量也可以任意变更。每个作用突起83的突起83a的数量可以不同。也可以省略设置突起83a。
附图标记说明
10、头皮护理装置;11、装置主体部;12、作用头部;13、主体外壳;47、作为输出轴的连结轴;81a~81d、作用件;83、作用突起;K、角部;P1~P4、中心。

Claims (5)

1.一种头皮护理装置,
该头皮护理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部,其具备用于驱动输出轴的驱动源,和收容上述驱动源的主体外壳;
作用头部,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具有多个作用件,基于上述输出轴的驱动而至少沿与上述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这些作用件,
该头皮护理装置利用上述作用件的作用突起对使用者的头皮施加刺激,其特征在于,
在沿上述输出轴的轴向进行投影时,上述作用头部呈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边形,
上述多个作用件设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分别对应的位置,
各作用件构成为能够以在以第2轴作为中心的圆形轨迹上旋转的方式进行旋转,该第2轴偏离了作为上述输出轴的中心的第1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作用头部构成为在沿上述轴向进行投影时呈四边形。
3.一种头皮护理装置,
该头皮护理装置包括:
驱动源;
多个最终输出轴,它们在上述驱动源的作用下分别绕多个连结轴旋转;
主体外壳,其收容上述驱动源和上述多个最终输出轴;
作用头部,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该作用头部具有在使用上述头皮护理装置时面对上述头皮的下表面,
该头皮护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呈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边形,
上述多个作用件在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配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分别对应的位置,
各作用件的中心相对于对应的连结轴的轴心偏心,
各作用件的中心在以上述连结轴作为中心的圆形轨迹上旋转,
上述多个作用件借助上述多个连结轴和上述多个最终输出轴在上述下表面内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作用件分别绕上述多个连结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是作为单独的树脂成型零件的盖部的下表面,该盖部包含上述多个作用件、具有四边形的投影图像。
CN201180042108.1A 2010-09-16 2011-08-22 头皮护理装置 Active CN103079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8571 2010-09-16
JP2010208571A JP5478442B2 (ja) 2010-09-16 2010-09-16 頭皮ケア装置
PCT/JP2011/068825 WO2012035931A1 (ja) 2010-09-16 2011-08-22 頭皮ケ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9519A CN103079519A (zh) 2013-05-01
CN103079519B true CN103079519B (zh) 2015-02-04

Family

ID=4583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108.1A Active CN103079519B (zh) 2010-09-16 2011-08-22 头皮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78442B2 (zh)
CN (1) CN103079519B (zh)
WO (1) WO20120359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5347B (zh) * 2012-06-20 2016-01-06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抓头按摩器
JP6205314B2 (ja) * 2014-06-27 2017-09-27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頭皮ケア器
JP6436726B2 (ja) * 2014-11-06 2018-12-12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駆動機構
CN105213163B (zh) * 2015-10-28 2019-04-16 黄世强 手持式揉捏按摩器
CN209422402U (zh) * 2017-11-16 2019-09-24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皮按摩器
CN209422403U (zh) * 2017-11-16 2019-09-24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部按摩器
CN111973423A (zh) * 2020-09-03 2020-11-24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动物脑瘫康复按摩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3326U (zh) * 1980-11-28 1982-06-08
CN1410044A (zh) * 2001-09-28 2003-04-16 朴灿硕 电动头皮按摩器
CN2584025Y (zh) * 2002-11-26 2003-11-05 西南石油学院 自动洗头机
CN1642495A (zh) * 2002-01-31 2005-07-20 高露洁-棕榄公司 一种电动牙刷
CN1893903A (zh) * 2003-09-12 2007-01-10 雅芒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装置
CN2863077Y (zh) * 2005-07-20 2007-01-31 刘雪容 洗头头皮按摩器
CN201012163Y (zh) * 2007-02-12 2008-01-30 迟新军 旋转梳齿保健按摩梳
CN101268983A (zh) * 2007-03-19 2008-09-24 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2669A (ja) * 2006-03-23 2007-10-04 Twinbird Corp マッサージ装置
IT1392349B1 (it) * 2008-12-19 2012-02-28 Roncuzzi Dispositivo massaggiator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3326U (zh) * 1980-11-28 1982-06-08
CN1410044A (zh) * 2001-09-28 2003-04-16 朴灿硕 电动头皮按摩器
CN1642495A (zh) * 2002-01-31 2005-07-20 高露洁-棕榄公司 一种电动牙刷
CN2584025Y (zh) * 2002-11-26 2003-11-05 西南石油学院 自动洗头机
CN1893903A (zh) * 2003-09-12 2007-01-10 雅芒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装置
CN2863077Y (zh) * 2005-07-20 2007-01-31 刘雪容 洗头头皮按摩器
CN201012163Y (zh) * 2007-02-12 2008-01-30 迟新军 旋转梳齿保健按摩梳
CN101268983A (zh) * 2007-03-19 2008-09-24 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開2007-252669A 2007.1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78442B2 (ja) 2014-04-23
JP2012061181A (ja) 2012-03-29
WO2012035931A1 (ja) 2012-03-22
CN103079519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519B (zh) 头皮护理装置
AU2021277591B2 (en) Tooth brush tip for a toothbrush and water flosser
CN204157893U (zh) 皮肤护理装置
US10413134B2 (en) Auto-cleansing apparatus
CN103079522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03079520B (zh) 头皮护理装置
KR102084761B1 (ko) 영구자석 미세 진동 고정볼을 구비한 led 발광 휴대용 마사지기
CN103068354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03096860A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03099725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11904815A (zh) 按摩器
KR102223163B1 (ko) 피부 관리 장치
JP5466130B2 (ja) 頭皮ケア装置
JP2022185948A (ja) 頭皮ケア装置
JP2022185938A (ja) 頭皮ケア装置
KR102121561B1 (ko) 피부 관리 장치
JP2022185950A (ja) 頭皮ケア装置
JP2013106646A (ja) 頭皮ケア装置
KR20050051827A (ko) 걸어다니는 교육용 로봇
JP2012061176A (ja) 頭皮ケア装置
JP6755547B2 (ja) 美容器
KR20230012774A (ko) 접촉식 자극 장치
CN103845193A (zh) 头皮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