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9358A - 制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9358A
CN102549358A CN2010800432575A CN201080043257A CN102549358A CN 102549358 A CN102549358 A CN 102549358A CN 2010800432575 A CN2010800432575 A CN 2010800432575A CN 201080043257 A CN201080043257 A CN 201080043257A CN 102549358 A CN102549358 A CN 102549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drive division
making disc
framework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32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9358B (zh
Inventor
齐藤俊二
和田晴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49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9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9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9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18Storing ice
    • F25C5/182Ice bins therefor
    • F25C5/187Ice bins therefor with ice level sens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2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 F25C2305/0221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rotating ic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组装时产生多余的空间、从而提高组装效率的制冰装置。在该制冰装置中,在要使所制造的冰从制冰盘脱落时,制冰盘被翻转并对制冰盘施加扭转。在组装时,通过使包括在脱冰动作时使制冰盘朝箭头R方向旋转的输出轴(32)的驱动部(3)朝右方滑动,使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从而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在驱动部(3)的滑动方向后侧形成有空间,将用于使检测储冰容器内的冰的量的检冰构件进行摆动的检冰轴(33)配置于该空间内,并将检冰构件安装于检冰轴(33)上。

Description

制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装置,尤其涉及设于冰箱内的、在冰箱内制造冰且将所制造的冰补充给冰箱内的储冰容器的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家用冰箱等冰箱中,已知有一种具有制造冰且将所制造的冰补充给冰箱内的用于储存冰的储冰容器的制冰功能的冰箱。
作为这种制冰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冰装置等。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揭示了一种制冰装置60,该制冰装置60包括:用于制造冰的制冰盘61;使制冰盘61旋转、使所制造的冰从制冰盘61掉落的旋转驱动部62;以及用于安装制冰盘61及旋转驱动部62的框体6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65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图8(a)所示的制冰装置60中,作为将制冰盘61及旋转驱动部62安装于框体63的安装方法,可以考虑以下的方法。即,如图8(b)所示,将制冰盘61的转轴的一端61a插入框体63的通孔63a内,在用框体63支撑转轴的一端61a之后,使制冰盘61的转轴的另一端61b与旋转驱动部62的输出轴62a嵌合,同时将旋转驱动部62的固定用爪片62b插入框体63的爪片固定部63b内。在此情况下,需要使固定用爪片62b变形以插入爪片固定部63b,但难以确保固定用爪片62b、爪片固定部63b具有能经得住这样变形的强度。
另一方面,例如在考虑一边将旋转驱动部62沿图8(a)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驱动部62的输出轴62a的方向)滑动,一边使旋转驱动部62的输出轴62a与制冰盘61的转轴的另一端61b嵌合的方法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设计变更,例如除去处于旋转驱动部62的输出轴62a的方向的外侧的壁,或将框体63朝该外侧延伸来确保用于滑动旋转驱动部62的空间。假如除去位于旋转驱动部62的输出轴62a的方向的外侧的壁,则框体63的强度会下降,因此这样的设计变更变得困难。而若形成能使旋转驱动部62滑动的空间,则在嵌合之后在箭头D的方向上的旋转驱动部62的外侧会产生死角,因此制冰装置60在旋转驱动部62的输出轴62a的方向上有可能变得过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组装时产生多余的空间、从而提高组装效率的制冰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在这种制冰装置中,为了检测出用于储存所制造的冰的储冰容器内的冰的不足而使用检冰构件,因此,本发明人员考虑将组装时的多余的空间用作检冰构件的安装空间,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冰装置的要点在于,包括:制冰盘;驱动部,该驱动部具有安装有所述制冰盘的输出轴,并通过所述输出轴的旋转驱动使所述制冰盘旋转;以及框体,该框体安装有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旋转动作过程中,对所述制冰盘施加扭转,从而使制冰盘中的冰脱离,所述驱动部具有能与用于将设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的框体侧安装部嵌合的驱动侧安装部,通过所述框体侧安装部与所述驱动侧安装部沿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进行嵌合,从而将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
此时,优选在将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时,在沿着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后方,因所述驱动部的移动而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在面对所述间隙的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后侧安装有用于对配置于所述制冰盘下方的储冰容器内的冰的量进行检测的检冰构件。
而且,优选所述检冰构件沿着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嵌合安装在检冰轴上,所述检冰轴配置于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后侧,用于使检冰构件进行旋转,在该嵌合时,所述检冰构件所移动的距离比将所述驱动部嵌合安装于所述框体时所述驱动部所移动的距离短。
此外,优选所述制冰盘的转轴的一端被所述框体支承,并且该转轴的另一端以能传输旋转驱动的方式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嵌合,设于所述制冰盘的一端侧的扭转用突起与设于所述框体的抵接部抵接,所述制冰盘因旋转受到阻碍而被施加扭转,在将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时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与因抵抗施加于所述制冰盘的扭转而从所述制冰盘经由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传输给所述驱动侧安装部的力的方向相同。
而且,在所述驱动侧安装部由从所述驱动部突出的爪片所构成,并且所述框体侧安装部由供所述爪片插入的爪插入部所构成的情况下,优选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二抵接面的面积,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爪片抵接,并受到因抵抗施加于所述制冰盘的扭转而从所述制冰盘经由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传输给所述爪片的垂直方向的力,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爪片抵接,并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面隔着所述爪片的位置上。
此外,优选在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侧设有用于对所述爪插入部的强度进行加强的加强用肋。
此外,优选在与所述输出轴正交且与所述驱动部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不重叠。
发明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冰装置,通过使框体的框体侧安装部与驱动部的驱动侧安装部沿与驱动部的输出轴正交的方向嵌合,从而将驱动部安装于框体,因此,在驱动部的输出轴的方向上不会产生死角。由此,能抑制组装时产生多余的空间,提高组装效率。
此时,在与驱动部的输出轴正交的方向上,因驱动部的安装而产生空间,但能将该空间用作检冰构件的安装空间。由此,能抑制组装时产生多余的空间,提高组装效率。
此时,检冰构件沿着与输出轴正交的方向嵌合安装于驱动部的移动方向后侧,若在该嵌合时使检冰构件移动的距离比在将驱动部嵌合安装于框体时使驱动部移动的距离短,则能将安装驱动部所产生的与输出轴正交的(水平)方向的空间用作安装检冰构件用的移动空间。由此,能抑制组装时产生多余的空间,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若在将驱动部安装于框体时使驱动部进行移动的方向与因抵抗施加于制冰盘的扭转而从制冰盘经由驱动部的输出轴传输给驱动侧安装部的力的方向相同,则能避免因制冰盘的扭转动作而对驱动部作用的力使驱动部从框体脱落的可能性。因此,即使在制冰盘进行扭转动作时,也能可靠地固定驱动部。
而且,在驱动侧安装部由爪片所构成,框体侧安装部由供爪片插入的爪插入部所构成的情况下,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爪片抵接,并受到因抵抗施加于所述制冰盘的扭转而从所述制冰盘经由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传输给所述爪片的垂直方向的力,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爪片抵接,并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夹着所述爪片的位置上,若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二抵接面的面积,则能使受力的面更大,从而驱动部的保持力较为优异。
而且,此时,若在第一抵接面侧设有对爪插入部的强度进行加强的加强用肋,则能提高受力面的强度,从而使驱动部的保持力更为优异。
此外,在与输出轴正交且与驱动部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若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不重叠,则树脂成形时对模具不必使用滑动芯模就能构成爪插入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冰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制冰装置的驱动部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制冰装置的框体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驱动部的爪片插入框体的爪插入部内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安装于框体的驱动部上安装检冰构件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将驱动部安装于框体的步骤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制冰盘扭转时在驱动部产生的力的示意图。
图8(a)是表示现有的制冰装置的侧视图,图8(b)是表示制冰装置的安装方法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冰装置1包括:制冰盘2;驱动部3,该驱动部3用于安装制冰盘2并使制冰盘2旋转;框体4,该框体4用于安装驱动部3;以及检冰构件5,该检冰构件5安装于驱动部3,用于对储存所制造的冰的未图示的储冰容器内的冰的量进行检测。另外,图1所示的制冰装置1是从下侧观察到的情况。
由未图示的供水部供水给制冰盘2,制冰盘2包括多个用于储存制冰的水的凹部,制冰盘2构成为矩形形状。制冰盘2具有沿长边方向的转轴22,能以转轴22为中心进行旋转。在制冰盘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以从该一端朝向长边方向外侧的方式设有扭转用突起23,用于使制冰盘2扭转。随着以转轴22为中心的制冰盘2的旋转,扭转用突起23也以转轴22为中心进行旋转。
制冰盘2由能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等形成,若以转轴22为中心施加扭转的力,则能发生变形。在制冰盘2的转轴22的另一端形成有能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嵌合的未图示的嵌合槽。另外,在制冰盘2的下部安装有检测制冰盘2的温度的热敏电阻24。
如图2所示,用于安装制冰盘2的驱动部3在形成为长方体状的壳体31内包括:作为驱动源的未图示的电动机;传输电动机的旋转力的未图示的旋转传动机构;以及未图示的凸轮齿轮,利用旋转传动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输给该凸轮齿轮。旋转传动机构由未图示的蜗轮及齿轮轮系所构成,电动机的旋转力经由与电动机相连接的蜗轮传输给齿轮轮系。
在驱动部3内的凸轮齿轮上一体成形有输出轴32,该输出轴32与制冰盘2的转轴22的另一端相连接,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输给制冰盘2,输出轴32从设于壳体31的一侧的宽平面31a上的孔朝壳体31的外侧突出。经由旋转传动机构传输给凸轮齿轮的电动机的旋转力使输出轴32旋转。在使冰从制冰盘2脱落时,输出轴32沿顺时针方向(右转,箭头R的方向)旋转,在将为使冰脱落而进行了旋转的制冰盘2返回原来位置时,输出轴32沿逆时针方向(左转,箭头L的方向)旋转。
此外,在驱动部3的壳体31内包括由该凸轮齿轮操作的检冰机构。检冰机构包括:未图示的检冰轴用杆,该检冰轴用杆沿着未图示的环状凹部的旋转中心侧的凸轮面进行动作,该环状凹部形成在凸轮齿轮的面上;检冰轴33,该检冰轴33将上述检冰轴用杆的动作传输给检冰构件5;以及未图示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施加用于使检冰轴33摆动的力,检冰轴33从设于壳体31的一侧的侧面31b的孔朝壳体31的外侧突出。检冰轴33随着凸轮齿轮的旋转而旋转。在进行检冰时,检冰轴33朝逆时针方向(左转,箭头L的方向)旋转,返回原来的位置时,检冰轴33朝顺时针方向(右转,箭头R的方向)旋转。
在壳体31的突出设置有输出轴32的宽平面31a上,以朝输出轴32的突出设置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有作为驱动侧安装部的两个爪片34a、34b,这些爪片34a、34b用于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爪片34a、34b设在被安装于框体4的驱动部3的上侧。
如图3所示,用于安装驱动部3的框体4的四周由侧壁围成矩形形状,成为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的结构。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侧壁41a上形成有通孔42,该通孔42用于插入制冰盘2的转轴22的一端22a,从而对制冰盘2进行轴支承。该通孔42具有比制冰盘2的转轴22的一端22a的外径稍大的内径,制冰盘2的转轴22的一端22a宽松地嵌合在通孔42内。此外,在该侧壁41a上,从侧壁41a朝框体4的内侧方向突出设置有抵接部43,设于制冰盘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扭转用突起23随着制冰盘2的旋转而与上述抵接部43抵接。
框体4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的侧壁41b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被顶板44覆盖,驱动部3安装于该顶板44上。在顶板44上,与驱动部3的大小相对应地形成有爪插入部45a、45b和按压部46,上述爪插入部45a、45b可供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从而成为用于安装驱动部3的框体侧安装部,上述按压部46用于阻止安装于框体4的驱动部3的移动。
为了说明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内的状态,图4表示在驱动部3被安装在框体4内的状态下,用包含爪插入部45a、45b的面沿铅垂方向进行剖切所得到的截面。如图4所示,爪插入部45a、45b由爪插入片451a、451b以及顶板侧抵接面452a、452b所构成,上述爪插入片451a、451b从顶板44朝框体4的垂直方向内侧呈钩状竖立设置,上述顶板侧抵接面452a、452b与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抵接。爪插入片451a、451b具有与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抵接的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453b,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到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453b与顶板侧抵接面452a、452b之间。
爪插入部45a、45b具有两个,与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的数量相对应。爪插入部45a、45b均不使用滑动芯模而是利用从上下方向脱模的结构的模具与顶板44一体成形,在上下方向上,爪插入片451a、451b构成为与顶板44不重叠。爪插入部45a、45b均沿着与安装于框体4的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以相同的朝向开口(图4中,爪插入部45a、45b的水平方向的左侧开口)。
在爪插入部45a、45b中,开口方向均与安装于框体4的驱动部3的输出轴32的旋转方向相关联。即,从正面观察突出有输出轴32的面时,使爪插入部45a、45b开口成:能使驱动部3沿着与为了使制成的冰脱落而使制冰盘2旋转的输出轴3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滑动)。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输出轴3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右转,箭头R的方向),在设有爪片34a、34b的驱动部3的上侧为从右向左转动,因此,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的左侧开口,当爪片34a、34b向爪插入部45a、45b插入时,将驱动部3在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从左向右进行移动。插入后的爪片34a、34b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受到爪插入部451a、451b的限制。
两个爪插入部45a、45b中的一个爪插入部(第一爪插入部45a)设于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前侧(图4中的右侧)的、靠近框体4的侧壁的位置。与此相对,另一爪插入部(第二爪插入部45b)设于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图4中的左侧)的、在框体4的水平方向内侧的位置上,该位置与框体4的侧壁相距驱动部3的移动长度。
配置于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前侧的第一爪插入部45a构成为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的面积大于顶板侧抵接面452a的面积,配置于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的第二爪插入部45b构成为顶板侧抵接面452b的面积大于插入片侧抵接面453b的面积。而且,在第一爪插入部45a的爪插入片451a的、与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相反的面上形成有加强用肋47,第一爪插入部45a的爪插入片451a通过该加强用肋47而得到加强。
爪插入部45a、45b中的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453b的、在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l1、l2为插入爪插入部45a、45b的爪片34a、34b的插入长度。第二爪插入部45b中的插入长度l2为驱动部3的爪片34b与第二爪插入部45b的爪插入片451b卡住而能防止脱开的程度的长度。与此相对,为了具有比防止爪片34a脱开更大的保持力,第一爪插入部45a中的插入长度l1(第一爪插入部45a的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的、在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l1)构成为比第二爪插入部45b的插入片侧抵接面453b的、在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l2长。
如图3所示,框体4的按压部46由沿着安装于框体4的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使顶板44的一部分形成缺口的切起片所构成,在与顶板44的面正交的方向上能弹性变形(挠曲变形)。该切起片的前端侧成为朝与顶板44正交的框体4内侧方向折弯的折弯片,折弯片的前端进一步朝安装于框体4的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折弯。该按压部46配置于被安装于框体4的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方,能利用折弯片抵住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的侧面31b。
如图5所示,安装于驱动部3的检冰构件5形成为臂状,其包括:检冰轴固定部51,该检冰轴固定部51固定于从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的壳体侧面31b沿水平方向突出形成的检冰轴33上;检冰部52,该检冰部52设置在制冰盘2的下方,通过与储存所制成的冰的未图示的储冰容器内的冰抵接来检测冰;以及连接部53,该连接部53连接检冰轴固定部51和检冰部52。检冰轴33的旋转经由检冰轴固定部51传输给检冰构件5。因此,在对冰进行检测时,检冰部52以检冰轴固定部51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左转)旋转而下降。此外,在返回原来的位置时,检冰部52以检冰轴固定部51为中心,检冰部52沿顺时针方向(右转)旋转而上升。
接下来,对制冰装置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制冰盘2的转轴22的一端22a插入设于框体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侧壁41a上的通孔42内。接着,一边使驱动部3的输出轴32与形成于制冰盘2的转轴22的另一端的未图示的嵌合槽嵌合,一边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由此,制冰盘2的转轴22的一端22a被框体4支承,且其另一端22b以能传输旋转驱动的方式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嵌合。
此时,由于制冰盘2的转轴22的一端22a与框体4的侧壁41a的通孔42宽松地嵌合,因此,将制冰盘2的转轴22的另一端配置得比转轴22的一端22a更靠近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使制冰盘2的转轴22相对于沿框体4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稍许倾斜,在将制冰盘2如此配置的状态下,一边使制冰盘2的转轴22的另一端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嵌合,一边如图6(a)所示,使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与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的开口端对位。
接下来,如图6(b)所示,利用驱动部3的主体推压框体4的按压部46,从而使按压部46发生挠曲。在此状态下,如图6(c)所示,在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将驱动部3从左向右移动(滑动),从而将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内。
在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的同时,制冰盘2的转轴22的另一端也在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从左向右移动,因此,可将制冰盘2配置在与框体4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在将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到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的里面时,驱动部3经过按压部46的折弯片,刚才挠曲的按压部46返回原来的位置。由此,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的侧面31b受到按压部46的折弯片的支承。
接下来,将检冰构件5安装到驱动部3的检冰轴33上。如图5所示,若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则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的侧面31b与框体4的侧壁之间会产生间隙C。检冰轴33突出设置在面对该间隙C的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的壳体侧面31b上,利用该间隙C,将检冰构件5安装于该间隙C内。具体而言,使检冰构件5的检冰轴固定部51与驱动部3的检冰轴33沿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进行嵌合。此时,由于使检冰构件5朝右方移动,因此,该嵌合方向与将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插入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的方向一致。嵌合时检冰构件5的移动距离l3比安装驱动部3时驱动部3的移动距离l1短。
接下来,对制冰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制冰盘2进行制冰。具体而言,利用未图示的供水部对水平配置的制冰盘2内供水,通过设于制冰盘2上方的未图示的冷却部使供给到制冰盘2内的水冷却。利用安装于制冰盘2下部的热敏电阻24,根据是否变为规定温度以下来判断制冰是否完成。
若完成了制冰,则利用检冰构件5对设于制冰盘2下方的未图示的储冰容器内的冰的量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对驱动部3的检冰轴33进行驱动使其旋转,从而检冰构件5以检冰轴固定部51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检冰构件5的检冰部52下降。在检冰部52下降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判定为储冰容器内冰没满。另一方面,在检冰部52下降至规定位置之前,检冰部52与储冰容器内的冰相接触的情况下,判定为储冰容器内冰已满。
在储冰容器内冰已满的情况下,在等待规定时间之后,再次利用检冰构件5对储冰容器内的冰的量进行检测。检冰构件5对冰的量的检测动作每隔规定时间的等待后重复进行,直到判定为储冰容器内冰没满为止。
在储冰容器内冰没满(储冰容器内的冰不足)的情况下,对由制冰盘2所制造的冰进行脱冰。具体而言,在驱动部3的输出轴32的旋转驱动下,与输出轴32相连接的制冰盘2进行旋转。当将制冰盘2从水平配置的初始位置旋转90°以上的规定旋转角(例如120°)时,制冰盘2的扭转用突起23与框体4的抵接部43抵接。在此状态下,即使将制冰盘2进一步旋转,其旋转也受到妨碍,从而以制冰盘2的转轴22为中心对制冰盘2施加有扭转。因此,制冰盘2产生扭曲变形。由此,制冰盘2内的冰脱离制冰盘2,掉落到设于制冰盘2下方的储冰容器内。
对制冰盘2内的冰是否脱离制冰盘2例如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判断:制冰盘2旋转了比制冰盘2的扭转用突起23与框体4的抵接部43相抵接的旋转角大的规定旋转角(例如160°)。对于制冰盘2是否旋转了规定的旋转角,例如可以利用驱动部3内的凸轮齿轮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制冰盘2旋转了判断为制冰盘2内的冰脱离了制冰盘2的规定的旋转角(例如160°)之后,使制冰盘2反转,从而返回至初始的水平位置。之后,再次从未图示的供水部向制冰盘2供水,由制冰盘2进行制冰。另外,在使制冰盘2进行反转之前,可以让制冰盘2在判断为冰脱离了制冰盘2的规定的旋转角下静止规定时间。
根据以上结构的制冰装置1,通过使作为框体4的框体侧安装部的爪插入部45a、45b与作为驱动部3的驱动侧安装部的爪片34a、34b沿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嵌合(插入),从而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因此,在驱动部3的输出轴32的方向上不会产生死角。此时,在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因安装驱动部3而产生空间,但该空间能用作检冰构件5的安装空间。由此,能抑制组装时产生多余的空间,提高组装效率。
接着,检冰构件5沿着与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嵌合安装于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后侧。在该嵌合时使检冰构件5移动的距离13比在将驱动部3嵌合安装于框体4时使驱动部3移动的距离l1短。因此,能将安装驱动部3所产生的与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的空间用作安装检冰构件5用的移动空间。由此,能抑制组装时产生多余的空间,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如图7所示,在制冰装置1的脱冰动作中,从正面观察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时,输出轴32朝顺时针方向(右转,箭头R的方向)旋转。当与输出轴32相连接的制冰盘2因输出轴32的旋转而旋转时,制冰盘2的扭转用突起23与框体4的抵接部43抵接。在此状态下,若使制冰盘2进一步旋转,则对制冰盘2施加扭转的力,使制冰盘2扭转。对被扭转后的制冰盘2作用有与刚才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即返回扭转之前的状态的力,该力传输给输出轴32。因此,对驱动部3作用有朝与制冰盘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逆时针方向,箭头L的方向)逆向旋转的力。于是,框体4的插入有驱动部3的爪片34a的爪插入部45a受到来自驱动部3的爪片34a的朝右上方向的力,插入有驱动部3的爪片34b的爪插入部45b受到来自驱动部3的爪片34b的朝右下方向的力。也就是说,在制冰盘2进行扭转动作时,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受到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朝右方的力。
此处,在制冰装置1中,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朝右方插入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内。即,将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沿着制冰盘2进行扭转动作时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从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受到的力的方向插入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内,并且使爪片34a、34b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受到爪插入片451a、451b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时使驱动部3进行移动的方向与因抵抗施加于制冰盘2的扭转而从制冰盘2经由驱动部3的输出轴32传输给爪插入部45a、45b的水平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同。因此,随着制冰盘2的扭转动作而使驱动部3的旋转逆转的、作用于驱动部3的水平方向的力被爪插入片451a、451b所支承,因此,能避免驱动部3从框体4脱落的可能性。因此,即使在制冰盘2进行扭转动作时,也能可靠地固定驱动部3。
此外,在制冰装置1的脱冰动作中,如图7所示,若由于制冰盘2的扭转动作而有朝与制冰盘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逆时针方向,箭头L的方向)逆转的力作用于驱动部3,则插入有驱动部3的爪片34a的框体4的第一爪插入部45a受到来自驱动部3的爪片34a的朝右上方向的力。另一方面,框体4的第二爪插入部45b受到来自驱动部3的爪片34b的朝右下方向的力。因此,第一爪插入部45a中的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以及第二爪插入部45b中的顶板侧抵接面452b受到因抵抗施加于制冰盘2的扭转而从制冰盘2经由驱动部3的输出轴32传输给爪片34a、34b的垂直方向的力。
此处,由于模具的原因,爪插入片451a、451b与顶板44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在此情况下,第一爪插入部45a构成为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的面积大于顶板侧抵接面452a的面积。即,第一爪插入部45a中,使在制冰盘2扭转动作时受力的插入片侧抵接面453a的面积较大。另一方面,第二爪插入部45b构成为顶板侧抵接面452b的面积大于插入片侧抵接面453b的面积。即,第二爪插入部45b中,使在制冰盘2扭转动作时受力的顶板侧抵接面452b的面积较大。由此,能更有力地保持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因此,驱动部3的保持力较为优异。此外,在制冰盘2进行扭转动作时,受力的爪插入片451a得到加强用肋47的加强,因此,驱动部3的保持力更为优异。
另外,在制冰盘2进行扭转动作时,在第二爪插入部45b中,与作用于顶板侧抵接面452b的使驱动部3的旋转逆转的力相比,作用于插入片侧抵接面453b的力较小,因此,爪片34b插入第二爪插入部45b的插入长度12为能够防止爪片34b脱开的程度的长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完全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时,在驱动部3侧设有爪片34a、34b,在框体4侧设有供爪片34a、34b插入的爪插入部45a、45b,将驱动部3的爪片34a、34b沿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插入框体4的爪插入部45a、45b内,但是,当然可以在框体4侧设有爪片,在驱动部3侧设有具有可供框体4的爪片插入的开口部的爪插入部,将框体4的爪片沿与驱动部3的输出轴32正交的(水平)方向插入驱动部3的爪插入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驱动部3安装于框体4时,将驱动部3朝右方移动,但这与驱动部3的用于脱冰动作的旋转方向相对应,当驱动部3的用于脱冰动作的旋转方向相反时,将驱动部3的移动方向设定为朝左方即可。
(标号说明)
1  制冰装置
2  制冰盘
3  驱动部
4  框体
5  检冰构件
22 转轴
32 输出轴
34a、34b  爪片
45a、45b  爪插入部

Claims (7)

1.一种制冰装置,包括:制冰盘;驱动部,该驱动部具有安装有所述制冰盘的输出轴,并通过所述输出轴的旋转驱动使所述制冰盘旋转;以及框体,该框体安装有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旋转动作过程中,所述制冰装置对所述制冰盘施加扭转,从而使制冰盘中的冰脱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具有能与框体侧安装部嵌合的驱动侧安装部,所述框体侧安装部用于将设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通过所述框体侧安装部与所述驱动侧安装部沿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进行嵌合,从而将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时,在沿着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后方,因所述驱动部的移动而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在面对所述间隙的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后侧安装有检冰构件,该检冰构件用于对配置于所述制冰盘下方的储冰容器内的冰的量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冰构件沿着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嵌合安装在检冰轴上,所述检冰轴配置于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后侧,用于使检冰构件进行旋转,在该嵌合时,所述检冰构件所移动的距离比将所述驱动部嵌合安装于所述框体时所述驱动部所移动的距离短。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盘的转轴的一端被所述框体支承,并且该转轴的另一端以能传输旋转驱动的方式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嵌合,
通过设于所述制冰盘的一端侧的扭转用突起与设于所述框体的抵接部抵接,所述制冰盘因旋转受到阻碍而被施加扭转,
在将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框体时所述驱动部的移动方向与因抵抗施加于所述制冰盘的扭转而从所述制冰盘经由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传输给所述驱动侧安装部的力的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侧安装部由从所述驱动部突出的爪片所构成,并且所述框体侧安装部由供所述爪片插入的爪插入部所构成的情况下,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二抵接面的面积,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爪片抵接,并受到因抵抗施加于所述制冰盘的扭转而从所述制冰盘经由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传输给所述爪片的垂直方向的力,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爪片抵接,并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面隔着所述爪片的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插入部的第一抵接面侧设有用于对所述爪插入部进行加强的加强用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输出轴正交且与所述驱动部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不重叠。
CN201080043257.5A 2009-09-24 2010-08-02 制冰装置 Active CN102549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8905 2009-09-24
JP2009218905 2009-09-24
JP2010113208A JP5484187B2 (ja) 2009-09-24 2010-05-17 製氷装置
JP2010-113208 2010-05-17
PCT/JP2010/004857 WO2011036842A1 (en) 2009-09-24 2010-08-02 Ice mak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9358A true CN102549358A (zh) 2012-07-04
CN102549358B CN102549358B (zh) 2014-05-07

Family

ID=43795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3257.5A Active CN102549358B (zh) 2009-09-24 2010-08-02 制冰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75892B2 (zh)
EP (1) EP2480842B1 (zh)
JP (1) JP5484187B2 (zh)
CN (1) CN102549358B (zh)
AU (1) AU2010299425A1 (zh)
BR (1) BR112012009522B1 (zh)
WO (1) WO20110368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5163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
CN109458777A (zh) * 2017-08-31 2019-03-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用驱动单元及制冰装置
CN109708345A (zh) * 2018-09-28 2019-05-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3045B2 (en) 2012-05-03 2016-12-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Heater-less ice maker assembly with a twistable tray
US8925335B2 (en) 2012-11-16 2015-01-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cube release and rapid freeze using fluid exchange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303903B2 (en) 2012-12-13 2016-04-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oling system for ice maker
US9410723B2 (en) 2012-12-13 2016-08-09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maker with rocking cold plate
US9476629B2 (en) 2012-12-13 2016-10-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lear ice
US9310115B2 (en) 2012-12-13 2016-04-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Layering of low thermal conductive material on metal tray
US9470448B2 (en) 2012-12-13 2016-10-18 Whirlpool Corporation Apparatus to warm plastic side of mold
US9599385B2 (en) 2012-12-13 2017-03-21 Whirlpool Corporation Weirless ice tray
US9518770B2 (en) 2012-12-13 2016-12-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Multi-sheet spherical ice making
US9599388B2 (en) 2012-12-13 2017-03-21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er with varied thermal conductivity
US9273891B2 (en) 2012-12-13 2016-03-01 Whirlpool Corporation Rotational ice maker
US9518773B2 (en) 2012-12-13 2016-12-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er
US9557087B2 (en) 2012-12-13 2017-01-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ing apparatus having an oscillation frequency and angle
US9500398B2 (en) 2012-12-13 2016-11-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Twist harvest ice geometry
WO2016065269A2 (en) 2014-10-23 2016-04-28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rate of ice production in an automatic ice maker
KR102451448B1 (ko) * 2015-12-04 2022-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106885409B (zh) * 2017-02-13 2018-09-2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机、冰箱
JP6889637B2 (ja) 2017-08-31 2021-06-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装置
US10739053B2 (en) 2017-11-13 2020-08-11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making appliance
JP7085830B2 (ja) * 2017-12-22 2022-06-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機
JP7245628B2 (ja) * 2018-10-02 2023-03-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機
US10907874B2 (en) 2018-10-22 2021-02-02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maker downspout
WO2020101369A1 (ko) 2018-11-16 2020-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아이스 메이커 및 냉장고
JP2020143832A (ja) * 2019-03-06 2020-09-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装置
JP2022116886A (ja) * 2021-01-29 2022-08-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6064U (zh) * 1987-06-04 1988-12-16
JPH0415466A (ja) * 1990-05-09 1992-0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087166A (zh) * 1992-09-04 1994-05-25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制冰器皿振动装置
JPH06317370A (ja) * 1993-05-07 1994-11-15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JPH10220943A (ja) * 1997-01-30 1998-08-21 Sharp Corp 自動製氷装置における製氷皿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04332981A (ja) * 2003-05-02 2004-11-25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5300095A (ja) * 2004-04-15 200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JP2006266538A (ja) * 2005-03-22 2006-10-05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製氷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27257B1 (ko) * 1997-06-30 1999-11-01 전주범 냉장고의 자동제빙기
JP3672177B2 (ja) 1999-12-08 2005-07-13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自動製氷機の駆動装置
BR0303842B1 (pt) * 2003-09-16 2013-12-17 Sistema de abastecimento de formas de gelo em aparelhos de refrigeração
MXPA04003411A (es) * 2004-04-07 2005-10-11 Mabe De Mexico S De R L De C V Dispositiv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hielos en gabinetes refrigerados.
DE102005003238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isbereiter
KR100714559B1 (ko) * 2006-06-28 2007-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아이스 트레이 어셈블리
KR20080103350A (ko) * 2007-05-23 2008-1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아이스트레이와 제빙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제빙장치
KR100928940B1 (ko) * 2007-12-05 2009-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제빙 장치
KR101482256B1 (ko) * 2007-12-14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 어셈블리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6064U (zh) * 1987-06-04 1988-12-16
JPH0415466A (ja) * 1990-05-09 1992-0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087166A (zh) * 1992-09-04 1994-05-25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制冰器皿振动装置
JPH06317370A (ja) * 1993-05-07 1994-11-15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JPH10220943A (ja) * 1997-01-30 1998-08-21 Sharp Corp 自動製氷装置における製氷皿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04332981A (ja) * 2003-05-02 2004-11-25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5300095A (ja) * 2004-04-15 200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JP2006266538A (ja) * 2005-03-22 2006-10-05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製氷機構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5163A (zh) * 2017-08-31 2019-03-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
CN109458777A (zh) * 2017-08-31 2019-03-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用驱动单元及制冰装置
US10788249B2 (en) 2017-08-31 2020-09-29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Ice making device
US10819193B2 (en) 2017-08-31 2020-10-27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Drive unit for ice making device and ice making device
CN109425163B (zh) * 2017-08-31 2021-01-0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
CN109458777B (zh) * 2017-08-31 2021-05-0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用驱动单元及制冰装置
CN109708345A (zh) * 2018-09-28 2019-05-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9708345B (zh) * 2018-09-28 2021-01-01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80842A4 (en) 2018-03-21
EP2480842A1 (en) 2012-08-01
BR112012009522A2 (pt) 2016-05-17
US20120240613A1 (en) 2012-09-27
JP2011089758A (ja) 2011-05-06
WO2011036842A1 (en) 2011-03-31
AU2010299425A1 (en) 2012-04-12
JP5484187B2 (ja) 2014-05-07
CN102549358B (zh) 2014-05-07
US9175892B2 (en) 2015-11-03
EP2480842B1 (en) 2022-09-21
BR112012009522B1 (pt)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9358A (zh) 制冰装置
CN102353193B (zh) 制冰机和冰箱
KR100826019B1 (ko) 제빙장치
KR100565617B1 (ko)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CN101349492B (zh) 制冰机脱冰装置
CN101896782B (zh) 冰箱的制冰组件
US7845180B2 (en) Automatic icemaker
KR20100138374A (ko) 냉장고용 제빙기 및 제어방법
CN103307828A (zh) 用于冰箱的制冰器的驱动装置
CN102494453A (zh) 用于冰箱的制冰机及具有它的冰箱
CN102261780B (zh) 一种自动制冰机及具有该自动制冰机的冰箱
CN101358645B (zh) 自动制冰机的驱动装置
CN104252737A (zh) 自动售货机的出货装置
CN102494451B (zh) 一种制冰机和具有该制冰机的冰箱
CN102494450A (zh) 一种制冰装置和具有该制冰装置的冰箱
WO2008082129A1 (en) Device for ice mak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9425163A (zh) 制冰装置
CN101349491B (zh) 自动制冰机脱冰和探冰驱动装置
KR101306578B1 (ko) 캠 교체 방식의 제빙기 이빙 장치
KR100781260B1 (ko) 냉장고용 제빙장치
KR100710222B1 (ko) 냉장고용 제빙장치
CN102419066B (zh) 储物盒和冰箱
CN102305507B (zh)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该自动制冰机的冰箱
CN109959195A (zh) 制冰机
CN102278842A (zh) 手动制冰机和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7

Address after: No. two Xingping Road, Ping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China, No. 888

Patentee after: Nippon electric three CO (Zhejia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KK

Address before: Nagano

Patentee before: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