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0617B - 电泳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泳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0617B
CN102540617B CN201110426575.6A CN201110426575A CN102540617B CN 102540617 B CN102540617 B CN 102540617B CN 201110426575 A CN201110426575 A CN 201110426575A CN 102540617 B CN102540617 B CN 102540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strate
reflecting part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65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0617A (zh
Inventor
权成圭
吕佶奂
金明恩
崔炳锡
李善旭
张常希
洪正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di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40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0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0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0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 G02F1/16761Side-by-side arrangement of working electrodes and counter-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 G02F1/16762Electrode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per pixe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85Operation of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affecting the entir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2001/1678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particle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0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aperture ratio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2Function characteristic reflect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包括多个像素;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电泳材料,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以及第一电极,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每个像素包括反射部和第二电极。反射部在第一基板上并反射穿过第二基板入射的光。第二电极在第一基板上并邻近反射部。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形成电场,使得电泳材料移动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第二电极的上表面位于从第一基板起的第一高度处,反射部的最上层的上表面位于比第一高度更高的第二高度处。

Description

电泳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能改善其反射率的电泳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利用液晶的光学性质来显示图像,与阴极射线管相比,具有诸如纤薄、重量轻等特点。然而,因为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组件来向液晶提供光,所以液晶显示器的纤薄和重量大受背光组件所限。
电泳显示装置利用电泳现象来显示图像,在电泳现象中,带电颜料颗粒由于两个基板之间产生的电场而移动。由于电泳显示装置是利用颜料颗粒来反射或吸收来自外部源的光的反射型显示装置,所以不需要光源。因而,电泳显示装置具有吸引人的特性诸如纤薄和重量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改善其反射率的电泳显示装置。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包括多个像素;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电泳材料,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以及第一电极,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
每个像素包括:反射部,在第一基板上并反射穿过第二基板入射的光;以及第二电极,在第一基板上并邻近反射部。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形成电场以使电泳材料向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移动。第二电极的上表面位于离第一基板第一高度处,反射部的最上层的上表面位于比第一高度更高的第二高度处。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反射部可以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折射率且彼此堆叠(例如,对齐地重叠)的至少两层。当反射部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且彼此堆叠的至少两层时,可以改善从外部入射的光的反射率。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泳显示装置还包括阻挡壁。在白驱动模式(whitedrivingmode)期间,电泳颗粒容纳在定义于反射部与阻挡壁之间的接收空间中。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优点将容易地变得显然,在附图中:
图1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2A是平面图,示出显示白图像的像素;
图2B是平面图,示出显示黑图像的像素;
图3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4是剖视图,示出第二电极与反射部之间的关系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5A、5B、5C和5D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反射部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6是曲线图,示出作为有机层的厚度的函数的反射部的反射率;
图7A、7B、7C、7D和7E是平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电极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8A、8B、8C和8D是平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极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9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0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1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2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3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4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5是沿图14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6A、16B和16C是平面图,示出反射部的接收空间的形状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17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8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9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20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21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22A和22B是示出根据第二电极的形状的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水平电场分布的视图;以及
图23A和23B是示出根据第二电极的形状的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垂直电场分布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体现,而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于这里阐述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将透彻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应理解,当元件或层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还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元件或层。术语“连接”可以包括物理和/或电连接。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示相似的元件。这里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更多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将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这里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别开。因此,下面论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
为便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下”、“之上”、“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除图示取向之外器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之下”的元件将会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之上”。因此,示范性术语“之下”能够涵盖之上和之下两种取向。器件可以采取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取向),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作相应解释。
这里所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无意限制本发明。这里使用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
这里参照剖视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剖视图是本发明的理想化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因而,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形状的变化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仅限于这里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由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偏差。
除非另行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诸如通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在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意义上理解,除非这里清楚地如此定义。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图1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示范性实施例。
参照图1,电泳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01,包括多个像素130;第二基板102,面对第一基板101;电泳材料150,插设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以及第一电极160,在第二基板102上。电泳材料150包括电介质溶剂151以及分散在电介质溶剂151中的多个电泳颗粒152。电泳颗粒152可以是染白色、黑色、红色、绿色或蓝色的颗粒。电泳颗粒152沿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移动。
每个像素130包括反射部110和第二电极120。具体地,反射部110在第一基板101上以定义白区域WA并反射穿过第二基板102入射的光。此外,反射部110可包括至少两层结构。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反射部110具有三层结构,其中三个层彼此堆叠,从而彼此对齐且重叠。
第二电极120沿反射部110的端部在第一基板101上。也就是说,第二电极120可以在反射部110的外边缘或边界之外。第二电极120与第一电极160一起形成两者之间的电场。电泳颗粒152沿电场的方向移动到第二电极120以位于反射部110的端部处,且移动到第一电极160,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尽管在图1中未示出,但是第二电极120电连接到每个像素的开关器件并通过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截止来接收电压。
电泳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阻挡壁140以将电泳显示装置100分成像素区域PA,像素区域PA分别包括像素130。
第二电极120在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移动到第二电极120的电泳颗粒152容纳在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的接收空间Rs中。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泳颗粒152可以包括黑颗粒诸如碳黑颗粒。
当第一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60,且高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0,同时电泳颗粒152具有正(+)极性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电极160。在下文中,这将称为“黑驱动模式”。此外,当第一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60,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三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0,同时电泳颗粒152具有正(+)极性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二电极120并容纳在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的接收空间Rs中。在下文中,这将称为“白驱动模式”。
当电泳颗粒152具有负(-)极性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与电泳颗粒152具有正(+)极性时的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
图2A是平面图,示出显示白图像的像素,图2B是平面图,示出显示黑图像的像素。
参照图2A,由于电泳颗粒152在白驱动模式期间移动到第二电极120,所以电泳颗粒152可以容纳在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的接收空间Rs中。也就是说,反射部110可以反射穿过第二基板102入射的光,因为在白驱动模式期间电泳颗粒152在反射部110的外边缘或边界之外,并且不交叠反射部110。结果,像素130可以显示具有白色灰度级的图像。
参照图2B,在黑驱动模式期间,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电极160以在平面图中基本整个地覆盖(例如,重叠)像素区域PA。因此,穿过第二基板102的光被黑色的电泳颗粒152吸收,使得像素130可以显示具有黑色灰度级的图像。
为了在白驱动模式期间将电泳颗粒152容纳在接收空间Rs中,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必须大于每个电泳颗粒152的直径。具体地,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可以根据电泳颗粒152的直径、像素区域PA的总长度L1和像素区域PA的总宽度W2来确定。
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例如,当像素区域PA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1为约300微米(μm)并且像素区域PA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2为约100微米时,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和深度可以如下表1根据电泳颗粒152的直径来确定。深度是沿与第一和第二方向两者正交的第三方向取得的。
表1
电泳颗粒的直径(μm) 接收空间的宽度(μm) 接收空间的深度(μm)
1 10 2.8
2 10 5.6
3 10 8.4
3 15 4.7
3 20 2.9
根据表1,当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假定为不变时,接收空间W1的深度随着电泳颗粒152的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当电泳颗粒152的直径假定为不变时,接收空间Rs的深度可以随着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的增大而减小。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接收空间Rs的深度可以通过控制反射部110的沿第三方向取得的厚度而改变。
当像素区域PA的长度L1为约450微米并且像素区域PA的宽度W2为约150微米时,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和深度可以如下表2根据电泳颗粒152的直径来确定。
表2
电泳颗粒的直径(μm) 接收空间的宽度(μm) 接收空间的深度(μm)
1 15 2.8
2 15 5.6
3 15 8.4
3 20 5.6
3 30 2.9
根据表2,当像素区域PA的尺寸增大时,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可以增大。
在像素区域PA的尺寸确定为450μm×150μm的条件下,当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增大时,像素区域PA中的反射部110的尺寸通过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的增大而减小。反射部110的尺寸用作确定白驱动模式中的开口率的因素。因而,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提出增大接收空间Rs的深度的方案,而不是增大接收空间Rs的宽度W1的方案。
图3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
参照图3,第一基板101包括从其上表面凹入预定深度的沟槽101a。沟槽101a可以在与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的接收空间Rs对应的区域中。因此,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的接收空间Rs的深度通过沟槽101a的深度而增大。如上所述,当接收空间Rs的深度通过沟槽101a而增大时,接收空间Rs的宽度可以减小,从而增大像素区域PA中反射部110的尺寸。结果,可以改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反射部110的反射率。
第二电极120可以完全在沟槽101a中。
图1至图3示出第二电极120以预定距离与反射部110间隔开,但是第二电极120可以与反射部110部分地交叠。
图4是剖视图,示出第二电极与反射部之间的关系的示范性实施例。
参照图4,反射部110包括:反射层111,直接在第一基板101上以基本镜面地反射穿过第二基板102入射的光;颜色表现层112,散射或透射所反射的光;以及中间层113,在颜色表现层112与反射层111之间并具有比颜色表现层112低的折射率。
第二电极120可以与反射部110部分地交叠。具体地,第二电极120可以与作为反射部110的最上层的颜色表现层112的一部分交叠。
如上所述,当颜色表现层112与第二电极120交叠时,在像素区域PA中的颜色表现层112的整个尺寸可以比颜色表现层112与第二电极120间隔开时更多地增大。
图5A至5D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反射部的示范性实施例。
参照图5A,反射部110包括:反射层111,基本镜面地反射光;颜色表现层112,散射或透射所反射的光;以及中间层113,在反射层111与颜色表现层112之间并具有比颜色表现层112低的折射率。
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反射层111可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诸如铝(Al)并具有约0.1微米的厚度。
颜色表现层112可包括白光致抗蚀剂。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白光致抗蚀剂可包括具有约2.89的折射率的钛氧化物(TiO2)。此外,颜色表现层112还可包括分散在白光致抗蚀剂中的多个散射颗粒(未示出)。在示范性实施例中,颜色表现层112可以通过光刻工艺构图以具有像矩形的形状,并具有约3微米的厚度。
中间层113包括具有比颜色表现层112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材料。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中间层113可以包括透明无机层、透明有机层和透明导电层中的至少一层。透明无机层可以包括硅氮化物层(SiNx)或硅氧化物层(SiOx)。透明有机层可以包括基于丙烯酸的树脂。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
硅氮化物层(SiNx)具有约2.0至约2.1的折射率,硅氧化物层(SiOx)具有约1.46的折射率。此外,铟锡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具有约2.1至约2.2的折射率。基于丙烯酸的树脂具有约1.54的折射率。
此外,透明无机层和透明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具有约0.2微米的厚度,透明有机层具有约2微米的厚度。
当中间层113包括具有约0.2微米厚度的硅氮化物层(SiNx)时,反射部110具有约66%的反射率。当中间层113包括具有约0.2微米厚度的铟锌氧化物时,反射部110具有约71%的反射率。当中间层113包括具有约2微米厚度的透明有机层时,反射部110具有约74%的反射率。
图6是曲线图,示出作为有机层的厚度(以纳米(nm)为单位)的函数的反射部的反射率(以百分比(%)为单位)。
在图6中,第一曲线G1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3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和约3微米厚的反射层111而没有使用中间层113。第二曲线G2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3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约1微米厚的透明有机层113和约1微米厚的反射层111。第三曲线G3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3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约2微米厚的透明有机层113和约2微米厚的反射层111。第四曲线G4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3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约3微米厚的透明有机层113和约3微米厚的反射层111。
此外,第五曲线G5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4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和约4微米的反射层111而没有使用中间层113。第六曲线G6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4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约1微米厚的透明有机层113和约1微米厚的反射层111。第七曲线G7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4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约2微米厚的透明有机层113以及约2微米厚的反射层111。第八曲线G8表示反射部110的反射率,该反射部110包括约4微米厚的颜色表现层112、约3微米厚的透明有机层113以及约3微米厚的反射层111。
参照图6,随着颜色表现层112的厚度从3微米增大到4微米,反射部110的反射率增大,且反射部110的反射率随着透明有机层113的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此外,反射部110还包括透明有机层113时的反射率高于反射部110仅包括颜色表现层112和反射层111而没有透明有机层113时的反射率。
因此,当中间层113在反射层111与颜色表现层112之间,同时增大颜色表现层112的厚度时,可以改善反射部110的反射率。也就是说,通过调节颜色表现层112的厚度和/或设置中间层113在反射层111与颜色表现层112之间,而不增大像素区域PA中反射部110的尺寸,可以改善反射部110的反射率。
参照图5B,反射部114包括反射层111、颜色表现层112以及在反射层111与颜色表现层112之间的第一和第二中间层113a和113b。
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中间层113a直接在反射层111上并可以包括硅氮化物层(SiNx)。第二中间层113b直接在第一中间层113a上并可以包括透明有机层。第一中间层113a具有约0.2微米的厚度,第二中间层113b具有约2微米的厚度。在此情形下,反射部114可以具有约70%的反射率。
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第一中间层113a可包括透明导电层,第二中间层113b可包括透明有机层。第一中间层113a具有约0.2微米的厚度,第二中间层113b具有约2微米的厚度。在此情形下,反射部114可具有约73%的反射率。
参照图5C,反射部116包括反射层111、颜色表现层112、在反射层111与颜色表现层112之间的中间层113、以及在颜色表现层112上的虚设层115。
虚设层115可包括与中间层113相同的材料。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中间层113和虚设层115中的每个可包括具有约1微米厚度的透明有机层。在此情形下,反射部116可具有约74%的反射率。
参照图5D,反射部118包括反射层111、第一颜色表现层112a、在反射层111与第一颜色表现层112a之间的第一中间层117a、第二颜色表现层112b以及在第一颜色表现层112a与第二颜色表现层112b之间的第二中间层117b。
第一和第二颜色表现层112a和112b中的每个包括白光致抗蚀剂并具有约1.5微米的厚度。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二颜色表现层112a和112b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与图5A中示出的颜色表现层112的厚度的几乎一半对应的厚度。第一和第二中间层117a和117b中的每个包括透明有机层并具有约1微米的厚度。在此情形下,反射部118可具有约74%的反射率。
在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颜色表现层112具有白色,电泳颗粒152具有黑色,但是颜色表现层112可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之一。在此情形下,电泳颗粒152可具有白色。
图7A至7E是平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电极的示范性实施例。
参照图7A,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具有矩形状形状的反射部110在像素区域PA中,第二电极120沿反射部110的端部(例如边缘)设置。第二电极120具有封闭环形并在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
电泳颗粒152根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160和120之间产生的电场的方向而移动到第一电极160或第二电极120。换句话说,当电场的方向改变,同时电泳颗粒152保持在第一电极160上的位置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二电极120并容纳在位于反射部110的端部处的接收空间Rs中。相反,当电场的方向改变,同时电泳颗粒152保持在第二电极120上的位置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电极160。
然而,第一电极160的中心与接收空间Rs之间的距离长于第一电极160的边缘与接收空间Rs之间的距离。因而,将电泳颗粒152从第一电极160移动到接收空间Rs所需的时程根据电泳颗粒152保持在第一电极160上的位置而改变。也就是说,保持在第一电极160的中心上的位置的电泳颗粒152容纳在接收空间Rs中所需的时程长于保持在第一电极160的边缘上的位置的电泳颗粒152容纳在接收空间Rs中所需的时程。
因此,在下文中,将提出减小电泳颗粒152的移动距离和电泳颗粒152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差异的示范性实施例。
参照图7B,第二电极120包括在第一方向D1上纵向延伸的第一划分电极121以及在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上纵向延伸的第二划分电极122。第一和第二划分电极121和122在像素区域PA的中央处彼此交叉。第一和第二划分电极121和122可以彼此电绝缘。然而,图7B示出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划分电极121和122。
反射部110通过第一和第二划分电极121和122划分为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接收空间Rs定义在各相邻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之间。因而,具有十字形状的接收空间Rs设置在像素区域PA中。移动到第二电极120的电泳颗粒152容纳在接收空间Rs中。
如上所述,当反射部110划分为四个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时,在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的每个的中心与接收空间Rs之间的直线距离d2对应于图7A所示的反射部110的中心与接收空间Rs之间的直线距离d1的一半。因此,当反射部110划分为四个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时,电泳颗粒152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可以被减小。
参照图7C,第二电极120包括:第一和第三划分电极121a和121b,每个在第一方向D1上纵向延伸且彼此间隔开;以及第二和第四划分电极122a和122b,每个在第二方向D2上纵向延伸且彼此间隔开。第一和第三划分电极121a和121b的每个与第二和第四划分电极122a和122b两者交叉。
第一和第三划分电极121a和121b电连接到彼此,第二和第四划分电极122a和122b电连接到彼此。然而,第一划分电极121a可以与第二和第四划分电极122a和122b电绝缘,第三划分电极121b可以与第二和第四划分电极122a和122b电绝缘。然而,图7B示出彼此电连接的第一至第四划分电极121a至122b。
反射部110包括:主反射部110-m,在由第一至第四划分电极121a、122a、121b和122b定义的区域中;以及第一至第八子反射部110-s1、110-s2、110-s3、110-s4、110-s5、110-s6、110-s7和110-s8,邻近主反射部110-m。接收空间Rs定义在相邻的第一至第八子反射部110-s1、110-s2、110-s3、110-s4、110-s5、110-s6、110-s7和110-s8之间,以及分别在子反射部110-s1、110-s2、110-s3、110-s4、110-s5、110-s6、110-s7和110-s8与主反射部110-m之间。
第一和第三划分电极121a和121b之间的直线距离d3对应于第一划分电极121a与邻近第一划分电极121a的阻挡壁14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d4的大约两倍,并对应于第三划分电极121b与邻近第三划分电极121b的阻挡壁14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d4的大约两倍。
此外,第二和第四划分电极122a和122b之间的直线距离d5对应于第二划分电极122a与邻近第二划分电极122a的阻挡壁140的第三端之间的距离d6的大约两倍,并对应于第四划分电极122b与邻近第四划分电极122b的阻挡壁140的第四端之间的距离d6的大约两倍。
如上所述,当反射部110分为主反射部110-m以及第一至第八子反射部110-s1、110-s2、110-s3、110-s4、110-s5、110-s6、110-s7和110-s8时,可以减小电泳颗粒152的移动时间以及电泳颗粒152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差异。
参照图7D,第二电极120包括: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在第一方向D1上纵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D2布置;以及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在第二方向D2上纵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D1布置。
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以第一距离d7沿第二方向D2布置,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以第二距离d8沿第一方向D1布置。
第一距离d7对应于位于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的最外面位置的第一划分电极121a与基本平行于第一划分电极121a的阻挡壁14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d9的两倍。此外,第二距离d8对应于位于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的最外面位置的第七划分电极122c与基本平行于第七划分电极122c的阻挡壁140的第四端之间的距离d10的两倍。
因此,可以减少电泳颗粒152的移动时间以及电泳颗粒152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差异。
参照图7E,第二电极120包括: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在第一方向D1上纵向延伸并布置在第二方向D2上;以及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在第二方向D2上纵向延伸并布置在第一方向D1上。
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可以与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电绝缘。在此情形下,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可以彼此电连接,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可以彼此电连接。如图7E所示,第一连接部分从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的每个延伸并与之连续。第一连接部分在第二方向D2上纵向延伸。第二连接部分从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的每个延伸并与之连续。第二连接部分在第一方向D1上纵向延伸。
此外,为了将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与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电绝缘,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可以在电泳显示装置的与其上设置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的层不同的层上。
当第一电压施加到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时,不同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可以施加到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
图8A至8D是平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极的示范性实施例。
参照图8A,当从平面图中观看时,具有矩形状形状的第一电极160布置在由阻挡壁140定义的像素区域PA中。第一电极160在像素区域PA的整个表面上以覆盖像素区域PA。
当电场的方向改变时,容纳在阻挡壁140与反射部110之间的接收空间Rs(图1所示)中的电泳颗粒152(图1所示)移动到第一电极160。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泳颗粒152分散在第一电极160的整个表面上,从而显示黑色灰度级,而没有光泄露现象。
因此,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在黑驱动模式期间电泳颗粒152可以均匀地分散在像素区域PA中的结构。
参照图8B,第一电极160包括:第一主电极161和第二主电极162,彼此基本平行且每个在第三方向D3上纵向延伸;多个第一子电极163,从第一主电极161分支并在第四方向D4上纵向延伸;以及多个第二子电极164,从第二主电极162分支并在第五方向D5上纵向延伸。第一主电极161和第一子电极163一起形成单个一体不可分的电极。类似地,第二主电极162和第二子电极164一起形成单个一体不可分的电极。
第一子电极163以规则间隔沿第三方向D3布置,第二子电极164以规则间隔沿第三方向D3布置。第一子电极163与第二子电极164在第三方向D3上交替布置。
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子电极163可以以规则间隔与邻近其的两个第二子电极164间隔开。
参照图8C,第一子电极163具有宽度t1,宽度t1随第一子电极163定位得更靠近像素区域PA的中央而增大,第二子电极164具有宽度t2,宽度t2随第二子电极164定位得更靠近像素区域PA的中央而增大。因而,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子电极163之间的距离随着越靠近像素区域PA的中心而减小,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二子电极164之间的距离随着越靠近像素区域PA的中心而减小。宽度t1和t2分别垂直于第一子电极163和第二子电极164的纵向方向取得。
当第一子电极163之间的距离和第二子电极164之间的距离随着靠近像素区域PA的中央而减小时,电场的强度可以在像素区域PA的中央处增大。如上所述,电场强度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子电极163和第二子电极164之间的距离而根据像素区域PA中的位置来控制。
参照图8D,每个第一子电极165可以弯曲至少一次。具体地,每个第一子电极165包括基本平行于第一主电极161的多个第一电极部分165a以及每个连接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部分165a的多个第二电极部分165b。第一电极部分165a与第二电极部分165b在第四方向D4上交替。
此外,每个第二子电极166包括基本平行于第二主电极162的多个分支电极166a,每个分支电极166a在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部分165a之间。第一电极部分165a与分支电极166a在第五方向D5上交替。
因此,电泳颗粒152可以在黑驱动模式期间均匀地分散在像素区域PA中,从而改善显示装置100的黑驱动特性。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在图9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图1中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在图9中示出的电泳显示装置200包括图7B所示的第二电极121和122以及图8A所示的第一电极160。
参照图9,电泳显示装置200包括布置在每个像素区域PA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然而,仅第一和第二子反射部110a和110b已示于图9中。接收空间Rs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子反射部110a和110b之间,第二电极121和122对应于接收空间Rs。
当0伏的参考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60并且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1和122时,具有正(+)极性的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电极160。因此,像素可以显示黑色灰度级。
当0伏的参考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60并且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1和122时,具有正(+)极性的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二电极121和122。因此,像素可以显示白色灰度级。
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60可以是透明电极,第二电极121和122可以是不透明电极。作为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第二电极121和122可以是非反射性电极。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电泳显示装置210包括图7B所示的第二电极121和122以及图8B所示的第一电极163和164。
参照图10,电泳显示装置210包括布置在每个像素区域PA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然而,仅第一和第二子反射部110a和110b已经在图10中示出。接收空间Rs提供在第一和第二子反射部110a和110b之间,第二电极121和122对应于接收空间Rs。
第一电极160包括与多个第二子电极164交替布置的多个第一子电极163。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接收相同的电压。
当0伏的参考电压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并且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1和122时,具有正(+)极性的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因此,像素可以显示黑色灰度级。在此情形下,第一至第四子反射部110a、110b、110c和110d不接收任何电压。
当0伏的参考电压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并且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1和122时,具有正(+)极性的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二电极121和122。因此,像素可以显示白色灰度级。
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60可以是透明电极,第二电极121和122可以是不透明电极。作为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第二电极121和122可以是非反射性电极。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电泳显示装置220包括图7C所示的第二电极和图8B所示的第一电极163和164。
参照图11,电泳显示装置220包括在每个像素区域PA中的多个子反射部。接收空间Rs提供在子反射部之间,第二电极120对应于接收空间Rs。
第一电极160包括与多个第二子电极164交替布置的多个第一子电极163。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接收相同的电压。
如图7C所示,第二电极12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划分电极121a、122a、121b和122b。此外,第一至第四划分电极121a、122a、121b和122b彼此电连接。因而,第一至第四划分电极121a、122a、121b和122b可以接收相同的电压。
当0伏的参考电压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并且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0时,具有正(+)极性的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因此,像素可以显示黑色灰度级。在此情形下,子反射部不接收任何电压。
当0伏的参考电压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子电极163和164并且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0时,具有正(+)极性的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二电极120。因此,像素可以显示白色灰度级。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电泳显示装置220包括图7E所示的第二电极和图8B所示的第一电极163和164。
参照图12,第二电极120包括如图7E所示的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以及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此外,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可以与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电绝缘。当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与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电绝缘时,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可以接收具有与施加到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的电压不同的电平的电压。
如图12所示,当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划分电极121a、121b、121c和121d并且约+15伏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第四和第七划分电极122a、122b和122c时,在同一像素区域内,部分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二电极120并且部分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电极160。因此,当第二电极120分为彼此电绝缘且接收不同电压的两组时,像素可以显示中间灰度级。
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60可以是透明电极,第二电极120可以是透明电极或不透明电极。作为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第二电极120可以是非反射性电极。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13,电泳显示装置230具有与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基本相似的结构,除了第一电极170在反射部110上之外。
具体地,第一电极170可以直接在作为反射部110中最上层的颜色表现层112上。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5是沿图14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4和图15,电泳显示装置的每个像素130包括第一基板101、面对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102、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电泳材料150以及在第二基板102上的第一电极160。每个像素130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并且还包括位于像素之间的阻挡壁140。
电泳材料150包括电介质溶剂151和分散在电介质溶剂151中的多个电泳颗粒152。电泳颗粒152可以是染白色、黑色、红色、绿色或蓝色的颗粒。电泳颗粒152沿着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移动。
每个像素130包括反射部110和第二电极120。具体地,反射部110在第一基板101上并具有三层结构。
反射部110包括反射光的反射层111、散射或透射所反射的光的颜色表现层112以及在颜色表现层112与反射层111之间的中间层113。
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反射层111可以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诸如铝(Al)并具有约0.1微米的厚度。
颜色表现层112可以包括白光致抗蚀剂。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白光致抗蚀剂可以包括具有约2.89的折射率的钛氧化物(TiO2)。此外,颜色表现层112可以包括在其上表面上的凸纹结构112c。当颜色表现层112具有在其上表面上的凸纹结构112c时,可以增大颜色表现层112的表面积,从而在白驱动模式期间改善亮度。
中间层113包括具有比颜色表现层112低的折射率的材料。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中间层113可以包括透明无机层、透明有机层和透明导电层中的至少一层。透明无机层可以包括硅氮化物层(SiNx)或硅氧化物层(SiOx)。透明有机层可以包括基于丙烯酸的树脂。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反射部110具有其中容纳电泳颗粒152的接收空间R0。接收空间R0可以是延伸穿过反射部110的厚度以暴露部分第一基板101的孔。当部分第一基板101通过接收空间R0暴露时,第二电极120在第一基板101的暴露部分上。接收空间R0没有反射部110的任何材料并可以被认为是封闭开口,使得反射部110单独地定义接收空间R0
第二电极120可以包括与反射层111相同的材料,例如铝(Al)。作为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第二电极120可以具有铝(Al)的单层结构或铝(Al)和铟锡氧化物的双层结构。
在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泳颗粒152可以包括黑颗粒诸如碳黑颗粒。
当第一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60并且高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0,同时电泳颗粒152具有正(+)极性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一电极160。此外,当第一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60并且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三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120,同时电泳颗粒152具有正(+)极性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第二电极120并容纳在接收空间R0中。
当电泳颗粒152具有负(-)极性时,电泳颗粒152移动到与电泳颗粒152具有正(+)极性时的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
图16A至16C是示出穿过反射部110的厚度延伸的接收空间的平面形状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16A至图16C,反射部110可以具有分别具有星形、六边形和四边形的接收空间R01、R02和R03,但是接收空间R01、R02和R03的形状不应局限于此或受其限制。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17,像素131包括具有接收空间R0的反射部110a和在接收空间R0中的第二电极120。
反射部110a包括反射层111、在反射层111上的中间层113以及在中间层113上的颜色表现层112。对应于接收空间R0的区域,反射层111和中间层113部分地不存在。中间层113包括倾斜且邻近接收空间R0的切割面113c。具体地,中间层113的切割面113c与底表面113d之间的角是锐角。
颜色表现层112覆盖中间层113的上表面和切割面113c。此外,颜色表现层112不存在于接收空间R0的区域以暴露部分第一基板101。第二电极120在第一基板101的暴露部分上。
颜色表现层112可以包括倾斜且邻近接收空间R0的切割面112d。因此,接收空间R0的直径d1可以在离开第一基板101的暴露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加。此外,颜色表现层112的切割面112d可以与第二电极120的端部接触。
如图17所示,由于反射部110的定义接收空间R0的侧表面是倾斜的,所以电场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01和102之间。此外,接收空间R0的整个体积增大,容纳在接收空间R0中的电泳颗粒152的数目可以增加。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18,像素132包括具有接收空间R0的反射部110b和在接收空间R0中的第二电极120。
反射部110b包括反射层111、在反射层111上的中间层113以及在中间层113上的颜色表现层112。对应于接收空间R0的区域,反射层111部分地不存在,从而暴露部分第一基板101。
中间层113在反射层111的上表面上且在第一基板101的通过接收空间R0暴露的部分上。中间层113可以在反射层111部分地不存在的区域中部分地凹陷以定义接收空间R0。中间层113的定义接收空间R0的侧表面可以是渐缩的。
对应于接收空间R0,第二电极120在中间层113上。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20的一部分可以覆盖中间层113的定义接收空间R0的侧表面。此外,第二电极120具有均匀的厚度,从而接收空间R0没有被第二电极120填充。
颜色表现层112在中间层113上并部分地不存在以暴露第二电极120。颜色表现层112的邻近接收空间R0的切割面112d可以是倾斜的。此外,颜色表现层112的切割面112d可以与第二电极120的端表面120a接触。
颜色表现层112可以包括在其上表面上的凸纹结构112c。
如图18所示,由于第二电极120覆盖中间层113的定义接收空间R0的侧表面,所以电场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在图19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图18中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9,颜色表现层112在中间层113上。具体地,颜色表现层112覆盖中间层113的整个侧表面(其定义接收空间R0并且是渐缩的)。
对应于接收空间R0,第二电极120在中间层113上。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20的两端都延伸得部分覆盖颜色表现层112的切割面112d。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20,反射层111和中间层113部分地不存在于与接收空间R0对应的区域中以暴露第一基板10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中间层113覆盖反射层111的切割面,中间层113的切割面113c倾斜以定义接收空间R0
第二电极120在第一基板101的暴露上表面上以及在中间层113的切割面113c上。第二电极120具有均匀的厚度,因此接收空间R0没有被第二电极120填充。
颜色表现层112覆盖中间层113的上表面和切割面113c。此外,颜色表现层112不存在于与接收空间R0对应的区域中以暴露第二电极120。颜色表现层112的邻近接收空间R0的切割面112d可以是倾斜的。此外,颜色表现层112的切割面112d可以与第二电极120的端面120a接触。
颜色表现层112可以包括在其上表面上的凸纹结构120c。
如图20所示,当第二电极120覆盖中间层113的定义接收空间R0的切割面113c时,电场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像素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在图2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图20中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21,颜色表现层112在中间层113上。具体地,颜色表现层112覆盖中间层113的整个侧表面(其定义接收空间R0并且是渐缩的)。
对应于接收空间R0,第二电极120在中间层113上。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20的两端可以延伸得部分覆盖颜色表现层112的切割面112d。
图22A和22B是示出根据第二电极的形状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水平电场分布的视图。图22A示出图17所示的像素的水平电场分布,图22B示出图20所示的像素的水平电场分布。
参照图22A和22B,当第二电极120的两端延伸以覆盖中间层113的切割面113c的一部分时,与第二电极120的两端位于第一基板101的上表面上时相比,第一和第二基板101和102之间的水平电场分布均匀地呈现。因此,电泳颗粒可以在黑驱动模式期间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电极160处,从而防止黑驱动模式期间的光泄露。
图23A和23B是示出根据第二电极的形状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垂直电场分布的视图。图23A示出图17所示的像素的垂直电场分布,图23B示出图20所示的像素的垂直电场分布。
参照图23A和23B,当第二电极120的两端仅位于第一基板101的上表面上时,与第二电极120的两端延伸到中间层113的切割面113c的一部分时相比,颜色表现层112上方的垂直电场更强。
当垂直电场较强地形成在颜色表现层112上方时,保留在颜色表现层112上的电泳颗粒152的量可以增加而不容纳在接收空间R0中。因而,亮度可以在白驱动模式期间降低。
因此,第二电极120的两端可以延伸以部分覆盖中间层113的切割面113c,从而改善黑和白驱动模式期间的显示特性和亮度特性。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这些示范性实施例,而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主张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130060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Claims (20)

1.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多个像素;
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
电泳材料,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每个像素包括:
反射部,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其中所述反射部反射穿过所述第二基板入射的光;以及
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邻近所述反射部,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的上表面位于离所述第一基板第一高度处,所述反射部的最上层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高度更高的第二高度处,
其中所述反射部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折射率且彼此交叠的至少两层,
其中所述反射部包括:
反射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该反射层反射光;
颜色表现层,在所述反射层上,该反射层在所述颜色表现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以及
中间层,在所述反射层与所述颜色表现层之间并具有比所述颜色表现层低的折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透明有机层和透明无机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反射层具有约0.1微米的厚度,所述颜色表现层具有约3微米的厚度,所述中间层具有0.2微米至2微米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电泳材料包括电介质溶剂以及分散在所述电介质溶剂中的多个电泳颗粒,并且
所述电泳颗粒具有白色、黑色、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反射部还包括由所述反射部的侧表面定义的接收空间,所述电泳材料容纳在所述接收空间中,并且
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接收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部的侧表面是渐缩的,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的相反两端部分地覆盖所述反射部的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颜色表现层部分地交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阻挡壁,其中所述阻挡壁将所述显示装置分成分别包括所述像素的像素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阻挡壁与所述反射部之间,并且
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泳材料容纳在所述阻挡壁与所述反射部之间的接收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电泳材料包括电介质溶剂以及分散在所述电介质溶剂中的多个电泳颗粒,并且
所述阻挡壁以比每个电泳颗粒的直径更大的宽度与所述反射部间隔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延伸且与所述阻挡壁与所述反射部之间的接收空间交叠的凹陷。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反射部被分成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子反射部,
所述第二电极在相邻的子反射部之间,并且
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电泳材料容纳在相邻的子反射部之间的接收空间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划分电极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划分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划分电极在每个像素的中央处交叉所述第二划分电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划分电极的每个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划分电极以规则间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划分电极以规则间隔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
其中相邻的第一划分电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划分电极中位于最外面位置的最外面的第一划分电极与所述阻挡壁的邻近且平行于该最外面的第一划分电极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的约两倍,相邻的第二划分电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划分电极中位于最外面位置的最外面的第二划分电极与所述阻挡壁的邻近且平行于该最外面的第二划分电极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的约两倍。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划分电极与所述第二划分电极电绝缘。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上且面对所述第一基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
第一主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纵向延伸;
第二主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纵向延伸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主电极;
多个第一子电极,从所述第一主电极分支且在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纵向延伸;以及
多个第二子电极,从所述第二主电极分支且在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纵向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交替布置,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宽度随着所述第一子电极定位得更靠近所述像素区域的中央而增大,每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宽度随着所述第二子电极定位得更靠近所述像素区域的中央而增大。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交替布置,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子电极弯曲至少一次并包括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主电极的多个电极部分,每个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二主电极的多个分支电极,每个所述分支电极在相邻的电极部分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直接在所述反射部上。
CN201110426575.6A 2010-12-17 2011-12-19 电泳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540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30060 2010-12-17
KR1020100130060A KR101759643B1 (ko) 2010-12-17 2010-12-17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0617A CN102540617A (zh) 2012-07-04
CN102540617B true CN102540617B (zh) 2016-03-23

Family

ID=4531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6575.6A Active CN102540617B (zh) 2010-12-17 2011-12-19 电泳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91896B2 (zh)
EP (1) EP2466371B1 (zh)
JP (1) JP5809553B2 (zh)
KR (1) KR101759643B1 (zh)
CN (1) CN102540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10642B1 (ko) 2011-05-02 2018-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03576403A (zh) * 2012-08-03 2014-02-12 余志刚 可显示三种颜色的电子墨水纸
JP6036003B2 (ja) * 2012-08-21 2016-11-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
KR20140076459A (ko) * 2012-12-12 2014-06-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제어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KR102025585B1 (ko) 2012-12-12 2019-09-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제어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KR102018178B1 (ko) * 2013-01-07 2019-09-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펜싱 가능한 전기 영동 유체를 포함하는 광 제어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56834B1 (ko) * 2013-05-14 2018-05-10 이 잉크 코포레이션 착색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
US10726760B2 (en) 2013-10-07 2020-07-28 E Ink California, Llc Driving methods to produce a mixed color state for a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US10380931B2 (en) 2013-10-07 2019-08-13 E Ink California, Llc Driving methods for color display device
TWI550332B (zh) * 2013-10-07 2016-09-21 電子墨水加利福尼亞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彩色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CN103969874B (zh) * 2014-04-28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及制作方法、半透半反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US10380955B2 (en) 2014-07-09 2019-08-13 E Ink California, Llc Color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for
US10891906B2 (en) 2014-07-09 2021-01-12 E Ink California, Llc Color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for
CA2967038C (en) 2014-11-17 2019-08-20 E Ink California, Llc Color display device
US10147366B2 (en) 2014-11-17 2018-12-04 E Ink California, Llc Methods for driving four particl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US9640119B2 (en) 2014-11-17 2017-05-02 E Ink California, Llc Driving methods for color display devices
JP6574850B2 (ja) 2015-04-06 2019-09-11 イー インク カリフォルニア, エルエルシー 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に対する駆動方法
CN111269584B (zh) 2015-11-11 2021-07-16 伊英克公司 官能化的喹吖啶酮颜料
KR102070571B1 (ko) * 2016-09-09 2020-01-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투과도 가변 소자
CN106707643B (zh) * 2017-01-03 2019-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JP6612292B2 (ja) * 2017-05-17 2019-11-2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変換システム、映像出力装置及び変換方法
CN110967889A (zh) * 2019-12-23 2020-04-0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6699918B (zh) * 2022-02-25 2024-05-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8574C (zh) * 2002-10-29 2010-0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中所用颗粒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9787B2 (en) 1995-07-20 2011-08-16 E Ink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driv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using dielectrophoretic forces
US6639580B1 (en) * 1999-11-08 2003-10-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dressing display device
US7233429B2 (en) * 2000-03-03 2007-06-19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JP3667242B2 (ja) * 2000-04-13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方法及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US6762744B2 (en) * 2000-06-22 2004-07-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riv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JP2003015168A (ja) * 2001-04-27 2003-01-15 Canon Inc 電気泳動粒子、電気泳動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泳動表示素子
JP2003005226A (ja) * 2001-06-26 2003-01-08 Canon Inc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US6822783B2 (en) * 2001-06-26 2004-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7492505B2 (en) 2001-08-17 2009-02-17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with dual mode switching
US7038670B2 (en) * 2002-08-16 2006-05-02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with dual mode switching
EP1421438B1 (en) 2001-08-23 2006-05-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JP4027178B2 (ja) * 2001-09-12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JP2003186065A (ja) * 2001-12-21 2003-07-03 Canon Inc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416380B2 (ja) * 2002-06-14 2010-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TW200428082A (en) 2002-11-15 2004-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JP2004233838A (ja) * 2003-01-31 2004-08-19 Canon Inc 電気泳動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71610A (ja) * 2003-03-05 2004-09-30 Canon Inc カラー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KR100484592B1 (ko) 2003-06-16 2005-04-22 한국과학기술원 미립자 전기이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작 방법
WO2005055187A1 (en) * 2003-12-05 2005-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put pen for wearable pc
JP2005266613A (ja) * 2004-03-19 2005-09-29 Canon Inc 粒子移動型表示装置
JP2005266711A (ja) 2004-03-22 2005-09-29 Ricoh Co Ltd 反射型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素子及び反射層形成方法
JP2005345644A (ja) 2004-06-01 2005-12-15 Canon Inc 粒子移動型表示装置
JP4817650B2 (ja) 2004-12-07 2011-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粒子移動型表示素子及び粒子移動型表示装置
JP4806220B2 (ja) * 2005-07-08 2011-11-02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画像表示装置
JP4720547B2 (ja) * 2006-03-07 2011-07-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08012934A1 (ja) * 2006-07-24 2009-12-17 太田 勲夫 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法
KR20080034700A (ko) 2006-10-17 2008-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영동표시장치
KR100922688B1 (ko) 2007-07-05 2009-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공이 있는 구조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영동 소자 및 그의제조방법
KR20090073887A (ko) 2007-12-31 2009-07-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컬러 epd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WO2009100350A1 (en) * 2008-02-08 2009-08-13 Raytheon Company Electrophoretic light modulator
KR101080254B1 (ko) 2009-06-02 2011-11-08 (주)펜앤프리 터치스크린을 이용한 필기 입력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기 입력 장치
KR20100138762A (ko) * 2009-06-24 2010-12-31 가시오게산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영동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8574C (zh) * 2002-10-29 2010-0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中所用颗粒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4898A1 (en) 2012-06-21
KR101759643B1 (ko) 2017-08-01
EP2466371B1 (en) 2013-01-23
JP2012133361A (ja) 2012-07-12
KR20120068436A (ko) 2012-06-27
CN102540617A (zh) 2012-07-04
JP5809553B2 (ja) 2015-11-11
EP2466371A1 (en) 2012-06-20
US8791896B2 (en) 2014-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0617B (zh) 电泳显示装置
CN102707536B (zh) 反射器及具有所述反射器的显示装置
US7626753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20179252A1 (en) Display device
US861084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olor filter and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PDLC) layer
CN109061932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US20100172016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having high reflectance and contrast
KR101913244B1 (ko) 표시 장치
CN1800930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改善显示品质的方法
CN101331423A (zh) 具有改进的亮度和对比度的反射显示器
CN10290211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41582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600306U (zh) 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641283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80094689A1 (en) Bright Full Color Reflective Display
US9217858B2 (en)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sub pixel electrodes connected with thin film transistor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2540534A (zh) 电子纸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纸显示器
US972695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treatment of substrates
JP2012181451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
CN110928043A (zh) 透明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20220186912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8730561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4167656A (zh) 无机电致变色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1375963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617830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MONI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6

Address after: Han Guoshouer

Patentee after: Hydis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Displa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