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5994A -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5994A
CN102535994A CN201110084877XA CN201110084877A CN102535994A CN 102535994 A CN102535994 A CN 102535994A CN 201110084877X A CN201110084877X A CN 201110084877XA CN 201110084877 A CN201110084877 A CN 201110084877A CN 102535994 A CN102535994 A CN 102535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car door
door lock
connecting rod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48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5994B (zh
Inventor
颜双
保尔·詹姆斯
倪建华
郑剑飞
刘海玲
王林
付强
荣安杰
季多闻
羊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848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5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5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5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5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59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车门锁包括锁本体、安装在锁本体上的联动机构及外开连杆,外开连杆相对于锁本体可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摆动,当外开连杆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锁定,当外开连杆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打开,在锁本体上枢接摆臂,摆臂相对于锁本体可绕枢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摆臂的重心偏离枢转轴,摆臂在预加载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在车门锁受到侧向冲击而具有一定的侧向加速度时,摆臂在惯性力作用下运动到第二位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摆臂阻止外开连杆向打开位置运动。

Description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具体涉及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背景技术
请参图1所示,在汽车的车门90侧边安装有锁体91。通常,通过外开拉杆92把车门90外开拉手93和锁体91联接。在初始状态,锁体91的锁扣(未图示)与汽车门框(未图示)上的锁环扣合,将车门90锁定。当需要打开车门90时,用手拉动车门90上的外开拉手93,外开拉手93带动外开拉杆92,外开拉杆92带动锁内91联动机构使锁扣离开锁环,从而车门可以打开。车锁机构里通常安装有复位弹簧,待作用在外开拉手93上的拉力消失后,在弹簧作用下,锁扣自动复位,重新与锁环相扣合,又将车门90锁定。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但要求汽车舒适好用,而且汽车安全也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业和公共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车门,不但要在正常使用时能顺利打开和锁定,而且在汽车侧碰时,要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地打开,保护汽车内乘员的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其能够有效地阻止车门在侧碰过程中出现的开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车门锁,其用于按照预定安装方位安装于车门,其包括锁本体、安装在锁本体上的联动机构及外开连杆,所述外开连杆相对于锁本体可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摆动,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锁定,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打开,其中,在所述锁本体上枢接摆臂,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锁本体可绕枢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摆臂的重心偏离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锁本体与所述摆臂之间安装预加载的弹性元件,当所述车门锁处于预定安装方位而且没有侧向加速度时,所述摆臂在所述预加载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并且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枢转轴的通过所述重心的径向线与重力线不垂直,在车门锁受到侧向冲击而具有一定的侧向加速度时,所述摆臂在惯性力作用下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摆臂阻止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外开连杆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
优选地,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枢转轴的通过所述重心的径向线与重力线的夹角为0到40度。
优选地,所述锁本体包括相互安装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本体边缘延伸出摆臂安装部,所述摆臂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部,所述外开连杆安装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锁本体的第一本体上安装缓冲块,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臂抵靠所述缓冲块;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摆臂离开所述缓冲块。
优选地,所述锁本体的摆臂安装部上还设置定位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臂离开所述定位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摆臂抵靠所述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是金属冲压制造而成,所述摆臂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本体为整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摆臂包括位于摆臂的距离所述枢转轴最远端的挡止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摆臂的挡止部位于所述外开连杆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的必经路径上,阻挡所述外开连杆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臂的挡止部离开所述外开连杆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的必经路径,所述外开连杆能够正常在打开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摆动。
优选地,所述摆臂包括限制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制部抵靠所述定位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制部离开所述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摆臂包括平衡块,所述平衡块设置在所述摆臂的偏离所述枢转轴的位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汽车,其包括车门及门框,其中,在所述车门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车门锁,所述车门锁按照预定安装方位安装于车门,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的锁扣与所述门框干涉而锁定;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的锁扣解除与所述门框的干涉而使车门锁打开。
本发明的车门锁在侧碰过程中,能够自动地阻止车门异常开启问题。本发明的车门锁既可以达到单一的锁的基本功能要求,又解决了车门在碰撞中容易开启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整车碰撞的安全性能。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并与所附图示一并阅读,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同样的参照字符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零件。其中:
图1为车门锁的外开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锁的透视示意图;
图3显示图1所示的车门锁的摆臂位于第一位置且外开连杆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显示图1所示的车门锁的摆臂位于第二位置且外开连杆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显示图1所示的车门锁的摆臂位于第二位置且外开连杆从锁定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而被阻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2显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锁的透视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2到5所示,车门锁100包括锁本体1、安装在锁本体1上的联动机构(未图示)及外开连杆2、锁扣(未图示)、枢接在锁本体1上并可绕枢转轴4转动的摆臂3以及安装在锁本体1与摆臂3之间的预加载的弹性元件5。
外开连杆2相对于锁本体1可在锁定位置(图3及图4所示)和打开位置(未图示)之间摆动。当外开连杆2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100锁定,即车门锁100的锁扣处于可与车门框干涉的位置;当外开连杆2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100打开,即锁扣解除与车门框的干涉。
锁本体1包括相互安装的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优选地,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是由金属冲压制造而成。摆臂安装部112与第一本体11为整体形成。优选地,摆臂安装部112从第一本体11边缘延伸出。由于摆臂安装部112是设置第一本体11边缘,因此,一方面第一本体11便于冲压制造,另一方面摆臂安装部112的设置不易影响锁本体1其他部位的空间布局,这种结构易于从现有锁本体1改造实现,从而节省开发及制造成本。
摆臂3枢接于第一本体11的摆臂安装部112上。摆臂3相对于锁本体可绕枢转轴4在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如图3所示,在通常状态下,车门锁处于预定安装方位而且没有侧向加速度时,摆臂3在预加载弹性元件5的弹力作用下停靠在锁本体1上而位于第一位置。摆臂3的重心30偏离枢转轴4,并且在第一位置时枢转轴4的通过重心的径向线L与重力线G不垂直。优选地,在第一位置时枢转轴4的通过重心30的径向线与重力线的夹角为0到40度。
在车门锁100受到侧向冲击而具有一定的侧向加速度时,由于摆臂3的重心30偏离枢转轴4,而且枢转轴4的通过重心的径向线L与重力线G不垂直,摆臂3在水平方向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如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在摆臂安装部112下缘一个突出片向一侧弯折形成定位部114,而且摆臂3包括在定位部114的对应位置处突出设置的限制部32,虽然摆臂3处于第一位置时,限制部32与定位部114是离开状态,互相不干涉,但是随着摆臂3逆时针转动,限制部32向定位部114靠近,最后限制部32抵靠在定位部114上,以限制外开连杆2的进一步摆动,从而将摆臂3定位在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
摆臂3包括位于摆臂3的距离枢转轴4最远端的挡止部31。当摆臂3处于第二位置时,摆臂3的挡止部31位于外开连杆从锁定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的必经路径上,阻挡外开连杆2向打开位置运动。如图5所示,当外开连杆2由于某种外力的作用而试图向打开位置运动运动时,外开连杆2抵靠在摆臂3的挡止部31的顶端,因此无法进一步动作。因此,当本发明的车门锁100受到侧面碰撞时,摆臂3由于加速度原因将向反方向甩出,可以自动阻止车门锁100的外开连杆2的运动,达到防止车门开启的作用。
当侧向冲击力撤去后,摆臂3由于弹性元件5的弹力作用而恢复到第一位置。并且,处于第一位置的摆臂3由于预加载弹性元件5的弹力作用不会摆出。由于摆臂3的挡止部31离开了外开连杆2的从锁定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的必经路径,从而,外开连杆2能够正常在打开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摆动,车门锁100的开关状态正常。
优选地,在第一本体11边缘还设置缓冲块安装部116。缓冲块6安装在缓冲块安装部116上,用以吸收摆臂3的转动对锁本体1所造成的冲击,从而减小摆臂3回弹与锁本体1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并且减小摆臂3与锁本体1之间的磨损。缓冲块安装部116设置在第一本体11边缘,呈凹槽状,易于加工,而且能够有效定位缓冲块。缓冲块6可以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造,具有与缓冲块安装部116的结构相对应的形状,可以很好地定位在缓冲块安装部116上。优选地,缓冲块6粘结于所述缓冲块安装部116上。缓冲块6与定位部114分别位于枢转轴4的两侧。外开连杆2安装在第二本体12上。
优选地,摆臂3包括平衡块34,平衡块34设置在摆臂3的偏离枢转轴4的位置,有利于增加摆臂3的惯性力。优选地,弹性元件5为扭簧,有利于小布局。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弹性元件5也可以采用拉簧、压簧或者皮筋。
根据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汽车(未图示),该汽车包括车门及门框,如前所述的车门锁100按照预定安装方位安装于车门。当外开连杆2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100的锁扣(未图示)与门框干涉而锁定。当外开连杆2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的锁扣解除与门框的干涉而使车门锁打开。
本发明的车门锁100能够有效地阻止车门在侧碰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开启问题,有效保护了车内乘员的安全。本发明的车门锁100既可以达到单一的锁基本功能的要求,又解决了车门在碰撞中容易开启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整车碰撞的安全性能。由于防侧碰装置与车门锁100整合在一起,不但不必对车门锁另外加装防侧碰装置,而有利于简化安装工艺,而且防侧碰装置与车门锁的动作机构配合精度比安装分离的防侧碰装置更容易控制,因此进一步有利于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车门锁,其用于按照预定安装方位安装于车门,其包括锁本体、安装在锁本体上的联动机构及外开连杆,所述外开连杆相对于锁本体可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摆动,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锁定,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打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本体上枢接摆臂,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锁本体可绕枢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摆臂的重心偏离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锁本体与所述摆臂之间安装预加载的弹性元件,当所述车门锁处于预定安装方位而且没有侧向加速度时,所述摆臂在所述预加载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并且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枢转轴的通过所述重心的径向线与重力线不垂直,在车门锁受到侧向冲击而具有一定的侧向加速度时,所述摆臂在惯性力作用下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摆臂阻止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外开连杆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中,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枢转轴的通过所述重心的径向线与重力线的夹角为0到4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中,所述锁本体包括相互安装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从所述第一本体边缘延伸出摆臂安装部,所述摆臂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部,所述外开连杆安装在所述第二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锁,其中,所述锁本体的第一本体上安装缓冲块,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臂抵靠所述缓冲块;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摆臂离开所述缓冲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锁,其中,所述锁本体的摆臂安装部上还设置定位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臂离开所述定位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摆臂抵靠所述定位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锁,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是金属冲压制造而成,所述摆臂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本体为整体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锁,其中,所述摆臂包括位于摆臂的距离所述枢转轴最远端的挡止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摆臂的挡止部位于所述外开连杆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的必经路径上,阻挡所述外开连杆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臂的挡止部离开所述外开连杆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的必经路径,所述外开连杆能够正常在打开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摆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锁,其中,所述摆臂包括限制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制部抵靠所述定位部;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制部离开所述定位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中,所述摆臂包括平衡块,所述平衡块设置在所述摆臂的偏离所述枢转轴的位置。
10.汽车,其包括车门及门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门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锁,所述车门锁按照预定安装方位安装于车门,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锁定位置时,车门锁的锁扣与所述门框干涉而锁定;当所述外开连杆摆到打开位置时,车门锁的锁扣解除与所述门框的干涉而使车门锁打开。
CN201110084877.XA 2010-12-31 2011-03-28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5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4877.XA CN102535994B (zh) 2010-12-31 2011-03-28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7442 2010-12-31
CN201020697442.3 2010-12-31
CN201110084877.XA CN102535994B (zh) 2010-12-31 2011-03-28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5994A true CN102535994A (zh) 2012-07-04
CN102535994B CN102535994B (zh) 2014-05-21

Family

ID=4634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487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5994B (zh) 2010-12-31 2011-03-28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59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9198A (zh) * 2012-10-29 2015-07-0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4847186A (zh) * 2015-05-20 2015-08-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防侧碰开启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2113A (ja) * 1999-05-07 2001-01-16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CN1886568A (zh) * 2003-12-15 2006-12-27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菲尔斯特两合公司 外部门把手以及在侧面冲击时用于自动阻止外部门把手进行枢转运动的方法
JP2008038378A (ja) * 2006-08-02 2008-02-21 Kojima Press Co Ltd インサイド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101200181A (zh) * 2006-12-12 2008-06-18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向碰撞中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2113A (ja) * 1999-05-07 2001-01-16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CN1886568A (zh) * 2003-12-15 2006-12-27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菲尔斯特两合公司 外部门把手以及在侧面冲击时用于自动阻止外部门把手进行枢转运动的方法
JP2008038378A (ja) * 2006-08-02 2008-02-21 Kojima Press Co Ltd インサイド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101200181A (zh) * 2006-12-12 2008-06-18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向碰撞中车门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防止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鹏等: "一种解决汽车后门锁正面碰撞落锁失效的方法", 《汽车内外饰产品及新材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 June 2009 (2009-06-01), pages 100 - 10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9198A (zh) * 2012-10-29 2015-07-0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4769198B (zh) * 2012-10-29 2016-11-0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4847186A (zh) * 2015-05-20 2015-08-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防侧碰开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5994B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2209B2 (en) Delay apparatus for opening of vehicle door
JP4136835B2 (ja) 自動車の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US5690194A (en) One-way pivoting gear damper
EP1635016A2 (en)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resisting opening under inertial forces
KR101801399B1 (ko) 자동차 문짝용 핸들
US8544948B2 (en) Vehicle seat
WO2011053407A1 (en)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door opening during roll-over
EP2169148B1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US5137325A (en) Side door apparatus for vehicle
KR20090102046A (ko) 자동차용 도어래치의 댐핑장치
CN103573027A (zh) 防止在侧碰时打开车门锁的车辆门把手装置以及车辆
US20160340937A1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CN102535994A (zh)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KR10074722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아웃사이드 핸들
CN204691470U (zh) 一种车辆门把手的惯性锁机构
JP458794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209293598U (zh) 一种汽车把手惯性锁止结构
TW202007553A (zh) 車門開啟機構
KR102041116B1 (ko) 자동차 도어 댐핑 장치
CN209780516U (zh) 车门外开把手防碰撞开启装置
JP2006176969A (ja)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209353907U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把手结构
US20200123814A1 (en) G-sensor for automobile tray
KR100376465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의 충격 완충장치
KR102358112B1 (ko) 레귤러 도어 및 시저 도어 타입의 개폐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