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403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9403A
CN102529403A CN2011104469306A CN201110446930A CN102529403A CN 102529403 A CN102529403 A CN 102529403A CN 2011104469306 A CN2011104469306 A CN 2011104469306A CN 201110446930 A CN201110446930 A CN 201110446930A CN 102529403 A CN102529403 A CN 102529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plane
image forming
driven roller
forming apparatus
e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69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9403B (zh
Inventor
高野邦和
徐本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29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9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打印车,该打印车移动并扫描,并且打印车被配备有喷出液滴的记录头;和片形接收面构件,该片形接收面构件形成接收对图像形成没有贡献的无贡献液滴的接收面,其中无贡献液滴从记录头喷出。接收面构件被布置成是可移动的,并且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使得接收面构件与打印车的移动连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喷出液滴的记录头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打印机、传真机、复制单元、绘图仪和具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喷墨记录装置以液体喷出记录型图像形成装置为公众所知,该液体喷出记录型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喷出墨滴的记录头。液体喷出记录型图像形成装置从记录头向要被传送的纸张喷出墨滴以进行图像形成(记录、打印、成像、还有可交替使用的打印),并且包括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和行型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喷出液滴以进行图像形成,行型图像形成装置借助于在记录头不移动的同时喷出液滴的行型头来进行图像形成。
此处,“图像形成装置”表示将墨置于诸如纸、丝线、纤维、布、皮革、金属、塑料、玻璃、木材、陶瓷等等的介质上从而进行图像形成的装置,并且“图像形成”不仅表示给介质提供有意义的图像(例如,字符或者图形),而且还表示给介质提供诸如图案等等不具有意义的图像(仅仅使液滴冲击到介质上)。而且,“墨”并不局限于所谓的墨,而是用来一般地表示能够进行图像形成的所有类型的液体,例如所谓的记录液体、定影液、液体、树脂等等。此外,“纸张”的材料并不局限于纸而是包括OHP纸、布等等,“纸张”表示附着上墨滴并且被用来一般性表示包括在其上记录的介质、记录介质、记录纸、记录纸页等等。而且,“图像”并不局限于平面图像,也可以包括被赋予到形成为立体的物体里的图像,或将立体本身进行三维造型后形成的像。
目前,液体喷出型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维护和恢复机构及盖,其中维护和恢复机构包括为清洁擦除记录头的喷嘴面的擦拭构件(还称作刮片、擦拭片、刀片等等),上述盖覆盖记录头的喷嘴面以便维护记录头的喷嘴的喷出稳定性,从而防止喷嘴中的墨干燥并且防止灰尘混入喷嘴。例如,进行恢复操作时,在从喷嘴加重排出墨到盖中之后,所述装置利用擦拭构件擦除喷嘴面以形成喷嘴弯液面,并且进行无贡献喷出操作时,在需要的时间从记录头喷出对图像形成没有贡献的液滴。
已知一种用于接收在无贡献喷出操作中喷出的无贡献喷出液滴的相关技术的无贡献喷出接收构件,其中多孔板(multi-porous sheet)被布置在接近于记录头并且与记录头相对的位置而且在多孔板处接收的废液被吸收剂所吸收(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0-153621A
但是,由于使用多孔板的上述无贡献喷出接收构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无贡献喷出接收部处接收的液滴(废液)逐渐积累从而妨碍记录头的喷嘴面,因此污染喷嘴面。
发明内容
根据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接收无贡献喷出液滴而没有污染记录头的喷嘴面。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根据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打印车,该打印车移动并扫描,并且该打印车被配备有喷出液滴的记录头;和
片形接收面构件,该片形接收面构件形成接收对图像形成没有贡献的无贡献液滴的接收面,其中所述无贡献液滴从所述记录头喷出,所述接收面构件被布置成是可移动的,
该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使得所述接收面构件与所述打印车的移动连动。
这里,该设备可以被布置成
接收面构件被可移动地缠绕至一个以上驱动辊构件和从动辊构件上,并且
驱动单元包括连接到所述驱动辊构件的驱动轴,和将所述打印车的移动转变为所述驱动轴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的单元。
而且,所述设备可以被布置成进一步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驱动辊构件,其中所述接收面构件被放置在所述两个驱动辊构件之间并且被缠绕在所述两个驱动辊构件上。
此外,所述设备可以被布置成,接收面构件被可移动地缠绕至所述驱动辊构件和所述从动辊构件以及一个以上杆状支承构件上。
而且,所述设备可以被布置成,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接收面构件相接触的表面部在周面上被配备有凸出形状部,该凸出形状部在与所述接收面构件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隔开。
此外,所述设备可以被布置成进一步包括两个以上支承构件,该两个以上支承构件被布置在从动辊的接收面构件移动的方向上的上游侧,其中接收面构件以S形方式被缠绕至所述两个支承构件上。
而且,所述设备可以被布置成,接收面构件和所述接收面构件缠绕到其上的所述驱动辊构件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被可拆卸地盒装。
根据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被布置成,接收面构件被布置成是可移动的并且包括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使得接收面构件与打印车的移动连动,从而能够将新接收部移动到这样的位置并且接收无贡献喷出液滴而不会污染记录头的喷嘴面,在该位置处在多个无贡献喷出液滴的累积出现以前可以接收无贡献喷出液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机械部的侧面的说明图;
图2是在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看图1的说明图;
图3是记录头的说明图;
图4是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和盒安装部的立体说明图;
图5是盒安装部与第一驱动辊构件被分离的立体说明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第一驱动辊构件的连接部的说明图;
图7是相同盒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附近的平面说明图;
图8是由图4中的支承杆构件的外观显示形状的立体说明图;
图9是从动辊构件的附近的特征平面说明图;
图10是驱动单元的立体说明图;和
图11是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给出关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说明。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机械部的侧面的说明图,并且图2是在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看图1的说明图。
作为串列型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其未显示的本体中包括图像形成部2、传送机械部5等等,并且在装置本体的低侧包括供纸托盘4(包括供纸盒;惯常表示供纸部),所述装置能够在供纸托盘4上堆叠作为在其上要被记录的介质的纸张10。装置接收从供纸托盘4供给的纸张10,由传送机械部5在垂直方向(沿竖直方向的方向)上间歇地传送纸张10,与此同时,通过图像形成部2,所述装置水平喷出液滴以在纸张10上记录所需的图像,在此之后,经由排纸部6进一步向上传送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10以将纸张10排出到排纸托盘7上,其中排纸托盘7被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上面。
而且,当进行双面打印时,在完成单面(表面)打印之后,从排纸部6接收纸张10到反转部8中,并且该纸张10被反转,同时通过传送机械部5在相反方向(向下方向)上被传送,以被再一次送到传送机械部5中,以另一面(背面)作为在其上可以打印的面,而且在完成另一面(背面)的打印之后,纸张10被排出到排纸托盘7上。
这里,图像形成部2利用横向桥接左右侧板101L和101R的主引导构件21和副引导构件22,可滑动地保持在其上安装记录头24的打印车23,并且打印车23经由同步带28通过主扫描马达25的驱动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扫描,其中同步带28桥接驱动皮带轮26和从动皮带轮27。
在打印车23中安装记录头24a和24b(当不需要区别二者时称作“记录头24”),其中记录头24a和24b包括用于喷出黄色(Y)、红紫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墨滴的液体喷出头,并且具有这样的喷嘴序列:该喷嘴序列包括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和水平液滴喷出方向上对准的多个喷嘴。换句话说,采用水平喷出方案:记录头24被设置喷嘴面,在该喷嘴面上竖直地布置喷出液滴的喷嘴并且水平喷出液滴。
如图3所示,记录头24具有两个喷嘴序列Na和Nb,在喷嘴序列Na和Nb上每个都喷出多个液滴的喷嘴124b被成排安装,其中记录头24a的一个喷嘴序列Na喷出黄色(Y)的液滴,其另一个喷嘴序列Nb喷出红紫色(M)的液滴,记录头24b的一个喷嘴序列Na喷出黑色(K)的液滴,并且其另一个喷嘴序列Nb喷出青色(C)的液滴。
在组成记录头24的液体喷出头中,作为生成用于喷出液滴的压力的压力生成单元,可以使用诸如压电元件等的压电致动器,利用通过使用诸如热元件等的热电转换元件的液体薄膜沸腾而产生相位变化的热致动器,使用通过温度改变而产生金属相位变化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或者使用静电力的静电激励器等等。而且,打印车23还可以被配备有用于喷出定影液的液体喷出头,其中定影液与墨发生反应从而增加墨的定影性能等等。
此外,虽然未显示,但是在打印车23上被安装用于供给与记录头24的喷嘴序列Na和Nb相一致的颜色的墨的喷头罐29,从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本体中的相应颜色的墨盒(主罐)向记录头24供给喷头罐29中各个颜色的墨。
而且,在其上已经形成预定图案的编码器标尺121沿打印车23的主扫描方向在侧板101L和101R之间被延伸;在打印车23上设置编码器传感器122,其中编码器传感器122包括读取编码器标尺121的图案的透射式光传感器,因此编码器标尺121和编码器传感器122组成检测打印车23的移动的线性编码器(主扫描编码器)。
此外,在打印车33的扫描方向的一侧的非打印区域中,布置维护和恢复机构9用于维护并恢复记录头24的喷嘴124b的状态。该维护和恢复机构9保持用于覆盖记录头24的每个喷嘴面124(见图3)的盖92b和吸收盖92a(当不需要区别二者时称作“盖92”)以及擦拭构件(刮片)93,该擦拭构件93在箭头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喷嘴面124用于擦拭,维护和恢复机构9还包括无贡献喷出接收部94,当进行喷出对记录没有贡献的液滴以便排出变浓的墨的无贡献喷出时,无贡献喷出接收部94接收无贡献液滴。吸收盖92a被连接到吸引泵96作为吸引单元,其中吸引泵96与废液罐97相联通。而且,设置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大气释放阀98,当利用吸收盖92a覆盖记录头24的喷嘴面124时形成封闭空间,该大气释放阀98打开封闭空间以连通到大气。
而且,在打印车23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非打印区域中布置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该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包括接收从记录头24喷出的无贡献喷出液滴的接收面构件。
利用供纸辊(月牙形辊)43和分离垫44,供纸托盘4的纸张10被逐张分开,被供给到装置本体中,被发送在传送机械部5的传送带51和压辊48之间,并且被保持到传送带用于传送。
传送机械部5包括桥接从动辊53和作为驱动辊的传送辊52的环形传送带51;用于给传送带51充电的充电辊54;平板构件55等等,平板构件55在与图像形成部2相对的部分维持传送带51的平面特性。
传送带51通过传送辊52在带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纸张传送方向)上循环移动,其中传送辊52通过副扫描马达151经由同步带152和同步滑轮(timing pulley)153被旋转驱动。传送带51的区域中,保持纸张10与图像形成部2相对的、从传送辊52到从动辊53的区域被称作向前传送部51a,而从从动辊53到传送辊52的区域被称作向后传送部51b。
而且,设置编码器传感器155,该编码器传感器155包括检测在码轮154上形成的图案的透射式光传感器,所述码轮154被安装在传送辊52的轮轴52a上,因此码轮154和编码器传感器155组成检测传送带51的移动位置和移动量的旋转编码器(副扫描编码器)156。
出纸部6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10输出到出纸辊64和正齿轮65之间从而输出到出纸托盘7上,在出纸部6中布置出纸引导构件61、出纸传送辊62和正齿轮63,以及出纸辊64和正齿轮65。
而且,为了利用之字形方案将输出到出纸托盘7的一些纸张10的正面和背面反转,将它们再一次发送到传送带51和压辊48之间,反向部8包括在出纸通道和反向通道之间切换的切换爪81;反向引导构件82;作为反向辊的正齿轮84和反向辊83;与从动辊53相对的从动辅助辊85;传送带51的反向发送部51b;旁路引导构件86等等,该旁路引导构件86绕过充电辊54在传送带51和压辊48之间引导与传送带51的反向发送部51b分离的纸张10。
在如此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以逐张被分开的方式从供纸托盘4供给纸张10,纸张10被静电吸引到带电的传送带51且被其保持并且通过传送带51的循环移动被竖直传送。然后,在移动打印车23的同时根据图像信号驱动记录头24以将墨滴喷出到处于静止状态的纸张10上从而记录一行,并且在纸张10被传送了预定量之后进行接下来一行的记录,而且在其上已经完成记录的纸张10被输出到出纸托盘7。
然后,当维护和恢复记录头24的喷嘴124b时,进行诸如喷嘴吸引(suctioning)的维护和恢复操作,在该操作中打印车23被移动到与维护和恢复机构9相对的位置,该位置为原位置,为了通过吸收盖(absorbing cap)92覆盖记录头24以进行从喷嘴124b吸引(suctioning)和排出,喷出对图像形成无贡献液滴的无贡献喷出等等,从而能够通过稳定的液滴喷出进行图像形成。
而且,当进行双面打印时,进行上述操作用于打印第一面,并且当纸张10的尾端通过反向部分支(切换爪81)时,出纸辊64被反转并驱动,因此纸张10被转回并且被引导到反向引导构件82侧,以及被传送在反向辊83和正齿轮84之间,从而纸张10被发送在传送辅助辊85和传送带51的向后传送部51b之间。
以这种方法,纸张10被保持在传送带51上,通过传送带51的循环移动被传送,(经由旁路路径)在由旁路引导构件86引导的传送辊52侧上与传送带51分离,再一次被送向压辊48和传送带51的向前传送部51a以被传送带51吸附,而且再一次被保持和传送到记录头24的图像形成区域,从而进行第二面打印,在此之后纸张10被输出到出纸托盘7。
这里,充电辊54在反转时被布置在旁路路径的内侧(旁路引导构件86的内侧),因此纸张10被吸引到总是重新充电的传送带51上。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图4是上述盒和盒安装部的立体说明图。这里,为了便于说明记录头24被显示成远离盒的接收面,而实际上记录头24在附近。
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被可拆卸地安装在盒安装部112中,盒安装部112包括移动接收面构件202的驱动单元301,其中该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在盒壳体201内包括纸张形接收面构件202,该纸张形接收面构件202形成接收无贡献喷出液滴的接收面202a。
这里,在盒壳体201内布置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其中从盒安装部112的驱动单元301向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传输驱动力用于旋转;第二驱动辊构件203B,其中从驱动辊构件203A向第二驱动辊构件203B传输驱动力用于旋转;从动辊构件204,该从动辊构件204被可旋转地配备成在主扫描方向C上相对于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有间隔;和多个杆状支承构件(下文称作“支承杆构件”)205A--205G,其中接收面构件202被布置成可在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上循环移动,并且被缠绕经过第一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A和203B、支承杆构件205A至205G以及从动辊构件204。
在接收面构件202被形成有吸收剂(例如,网状物)的同时,还可以被形成有多孔板或者防水材料。
当打印车23从打印区域移动到与接收面构件202相对的位置用于进行无贡献喷出操作时,盒安装单元112的驱动单元301将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转变为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从而旋转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的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该驱动单元301在下文描述并被可拆卸地连接到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的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
根据上述构造,当打印车23被移动到与接收面构件202相对的位置以便进行从记录头24的无贡献喷出时,第一驱动辊203A旋转,从而接收面构件202在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上移动,此时,从记录头24朝着接收面构件202的接收面202a在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上喷出无贡献喷出液滴。以这种方法,当打印车23被移动到与接收面构件202相对的位置用于接下来的无贡献喷出操作时,接收面构件202在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上同样地移动,从而利用与记录头24相对的接收面202a的新部分进行无贡献喷出并且减少无贡献喷出液滴在接收面202a处的累积。
接下来,参照图5、6A和6B说明盒安装单元112的驱动单元301和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之间的连接结构。图5是盒安装部与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被分离的立体说明图并且图6A和6B是用于阐明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的连接部的说明图。
驱动单元301具有驱动轴310,驱动轴310随着打印车23的移动在一个方向上旋转,驱动轴310的连接部310a被形成为减号形凸部。可拆卸地装配到驱动轴310的连接部310a的凹槽部210a被形成在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处。于是,以两侧对称的方式在凹槽部210a的两侧上、在接收面202a的移动方向(旋转方向)上设置锥状部210b,因此,即使当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离开驱动轴310的装配位置时,通过与驱动轴310接触,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在箭头G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转并且驱动轴310的连接部310a装配到第一辊构件230A的凹槽部210a中。
以这种方法,即使当无贡献接收面盒111没有被旋转时,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和驱动轴310a可以被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7说明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B以及缠绕到其的接收面构件202构造。图7是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B附近的平面说明图。
接收面构件202被放置在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B之间,其中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B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有齿滑轮,接收面构件202以S形方式缠绕第一驱动辊构件203A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B的周面。
以这种方法,即使当无贡献喷出液滴附着到接收面构件202的接收面202a时,接收构件202可以被移动而无贡献废弃液滴不会粘附到第一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A和203B的周面。
接下来,参照图8说明支承杆构件205。图8是由图4中的支承杆构件205A-G的外观显示形状的立体说明图。
支承杆构件205被布置成:诸如弹簧等等的螺旋形构件221被装配到杆构件220的周面,所以与接收面构件202接触的表面部被布置成:凸出形状部被设置在周面上,其中凸出形状部在与接收面构件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隔开。
以这种方法,支承杆构件205和接收面构件20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并且接收面构件202的移动负载减少。而且,对于支承杆构件205,接收面构件202的无贡献喷出液滴附着在其上的接收面202a接触到支承杆构件205的外部周面,从而防止接收面202a粘附到外部周面。以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接收面构件202的平滑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从动辊构件204侧上的张力特征。图9是从动辊构件附近的特征平面说明图。
两个支承杆构件205F和205G被设置在从动辊构件204在接收面构件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上,并且接收面构件202以S形方式从支承杆构件205F的周面被绕到支承杆构件205G的周面并且从支承杆构件205G绕到从动辊构件204的周面。这里,张力被设置成通过在支承杆构件205F和从动辊构件204之间布置的支承杆构件205G在箭头I所指示的方向上按压接收面构件202,所以确保接收面构件202跟随从动辊构件204的周面。
以这种方法,接收面构件202从从动辊构件204的周面浮动从而防止它妨碍记录头24的喷嘴面124。
现在,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驱动单元301。图10是驱动单元301的立体说明图,而图11是驱动单元301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驱动单元301包括旋转轴构件311和螺旋弹簧312,其中旋转轴构件311具有整体形成的驱动轴310并且它的直径大于驱动轴310的直径,螺旋弹簧312被装配到轴构件311的外周面。
旋转轴构件311被可旋转地布置。螺旋弹簧312上设置按压件312a和咬入件(nippingpiece)312b,当打印车33移动到无贡献喷出位置(移动到与接收面构件202相对的位置)时按压件312a被按压,咬入件312b被咬入到定影部。
当该螺旋弹簧312的按压件312a在箭头D所指示的方向上被按压时,勒紧旋转轴构件311的外部表面的螺旋弹簧312被扭转,并且通过打印车23的按压件312a的进一步按压使旋转轴构件311在箭头D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转。而且,打印车23撤离无贡献喷出位置(移动到打印区域侧),因此螺旋弹簧312的按压件312a被恢复并且由于在螺旋弹簧312和驱动轴310之间设置有间隙而在箭头E所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单向离合器(未显示)被设置在旋转轴构件(和驱动轴)内,因此当打印车23移动到打印区域侧时旋转轴构件311不旋转。
以这种方法,打印车23的移动被转变成旋转轴构件311在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并且与旋转轴构件311成一整体的驱动轴310也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或者仅仅在接收面构件202在图3中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上被移动的方向上旋转。
以这种方法,接收面构件202被布置成具有这样的驱动单元并且被布置成是可移动的,该驱动单元使得接收面构件202与打印车23的移动连动,从而能够将新接收部移动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无贡献喷出液滴可以在发生无贡献喷出液滴的累积以前被接收,以及,从而能够接收无贡献喷出液滴而不会污染记录头24的喷嘴面124。
而且,接收面构件202、第一和第二驱动辊构件203A、203B、从动辊构件204和多个支承杆构件205被布置在要被盒装为无贡献喷出接收面盒111的上述盒壳体201中,并且将上述盒壳体201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本体的盒安装部112中,从而能够容易地替换接收面构件202。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说明在沿竖直方向的方向(垂直方向)上传送纸张并且水平喷出液滴的实例,但是本发明可以被类似地应用于在相对于沿竖直方向的方向(垂直方向)倾斜的方向上传送纸张并且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喷出液滴的构造。而且,本发明可以被类似地应用于在沿水平方向的方向(水平方向)上传送纸张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喷出液滴的构造和在相对于沿水平方向的方向(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传送纸张并且在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喷出液滴的构造。
本申请是基于在2010年12月28日提交的第2010-292132号日本优先权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含:
打印车,所述打印车移动并扫描,并且所述打印车被配备有喷出液滴的记录头;
片形接收面构件,所述片形接收面构件形成接收对图像形成没有贡献的无贡献液滴的接收面,所述无贡献液滴从所述记录头喷出,所述接收面构件被布置成是能够移动的;和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使得所述接收面构件与所述打印车的移动连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面构件被能够移动地缠绕至一个以上驱动辊构件和从动辊构件,并且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到所述驱动辊构件的驱动轴,和将所述打印车的移动转变为所述驱动轴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的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两个以上的所述驱动辊构件,其中所述接收面构件被放置在两个所述驱动辊构件之间并且被缠绕在两个所述驱动辊构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面构件被能够移动地缠绕在所述驱动辊构件和所述从动辊构件以及一个以上杆状支承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接收面构件相接触的表面部在周面上被配备有凸出形状部,所述凸出形状部在与所述接收面构件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隔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两个以上所述支承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布置在从动辊的接收面构件移动的方向上的上游侧,其中
所述接收面构件以S形方式被缠绕至两个所述支承构件。
7.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面构件和所述驱动辊构件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能够拆卸地盒装,其中所述接收面构件缠绕在所述驱动辊构件上。
CN201110446930.6A 2010-12-28 2011-12-28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2529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2132A JP2012139829A (ja) 2010-12-28 2010-12-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92132 2010-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403A true CN102529403A (zh) 2012-07-04
CN102529403B CN102529403B (zh) 2014-10-08

Family

ID=46316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6930.6A Active CN102529403B (zh) 2010-12-28 2011-12-28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40349B2 (zh)
JP (1) JP2012139829A (zh)
CN (1) CN1025294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6552A (zh) * 2014-02-03 2015-08-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9744B2 (ja) 2010-11-26 2016-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060299A (ja) * 2011-08-22 2013-04-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00713A (ja) 2012-06-18 2014-01-0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31633A (ja) 2019-02-22 2020-08-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614A1 (en) * 2002-04-05 2003-10-09 Steinfield Steven W.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for for cleaning an inkjet print head
US20050156995A1 (en) * 2004-01-20 2005-07-2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printer
CN1861402A (zh) * 2005-03-17 2006-11-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的清洁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070242121A1 (en) * 2006-04-12 2007-10-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eb
US20080266342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lp Print head wip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2496A (en) * 1939-03-17 1940-05-28 Int Paper Box Machine Co Machine for adhesively applying and securing covering material to articles
JPH0664468A (ja) * 1992-08-24 1994-03-08 Chuo Spring Co Ltd 回転作動ダンパ
JP3671090B2 (ja) * 1996-07-15 2005-07-13 国際電業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落下防止装置
JPH10258922A (ja) * 1997-03-17 1998-09-29 Sanki Eng Co Ltd ベルトコンベヤ駆動装置
JPH1134345A (ja) * 1997-07-18 1999-02-09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メンテナンス機構
US7850276B2 (en) * 1998-04-17 2010-12-14 Elesys, Inc. Radial sle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H11327315A (ja) * 1998-05-12 1999-11-26 Brother Ind Ltd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619783B2 (en) 1998-11-20 2003-09-16 Seiko Epson Corp Flushing position controller incorporated i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flushing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JP3707274B2 (ja) 1998-11-20 2005-10-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6340220B1 (en) * 2000-01-31 2002-01-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ransferring spittoon system for waste inkjet ink
US7111915B2 (en) * 2001-06-08 2006-09-26 Raul Martinez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transfer
JP4389443B2 (ja) * 2002-12-20 2009-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ワイピングユニット、これを備えた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322460A (ja) * 2003-04-24 2004-11-18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画像記録装置
US7562961B2 (en) * 2003-09-22 2009-07-21 Fujifilm Corporation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discharge method
EP1674266B1 (en) * 2003-10-16 2009-01-21 Seiko Precision Inc. Inkjet printer
JP4556434B2 (ja) * 2004-01-20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823994B2 (ja) * 2004-01-22 2006-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ワイピング装置、これを備えた描画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49105B2 (ja) * 2004-02-24 2008-0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ワイピング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396559B2 (ja) * 2005-03-24 2010-01-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7152885A (ja) * 2005-12-08 2007-06-21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229919A (ja) * 2007-03-17 2008-10-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空吐出受け装置
US8038258B2 (en) * 2007-11-09 2011-10-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head service shuttle
JP5194908B2 (ja) 2008-03-14 2013-05-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48333A (ja) * 2008-04-01 2009-10-2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298062A (ja) * 2008-06-16 2009-12-24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JP5191414B2 (ja) * 2009-02-20 2013-05-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清掃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並びに清掃方法
EP2230082B1 (en) * 2009-03-19 2011-11-02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00315463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Daniel Blanch Escude Servicing print heads in printing systems
JP5501061B2 (ja) * 2010-03-29 2014-05-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614A1 (en) * 2002-04-05 2003-10-09 Steinfield Steven W.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for for cleaning an inkjet print head
US20050156995A1 (en) * 2004-01-20 2005-07-2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printer
CN1861402A (zh) * 2005-03-17 2006-11-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的清洁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070242121A1 (en) * 2006-04-12 2007-10-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eb
US20080266342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lp Print head wip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6552A (zh) * 2014-02-03 2015-08-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转印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403B (zh) 2014-10-08
US8740349B2 (en) 2014-06-03
US20120162315A1 (en) 2012-06-28
JP2012139829A (ja) 201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46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939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0399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54498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529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287097B (zh) 液体喷射设备、用于液体喷射头的清洗设备和喷墨记录设备
US2006026805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inkjet process capable of maintaining an image forming quality
CN103223779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4910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52940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9043031A (ja) ワイパーユニット、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ワイピング部材のエンド状態判断方法
CN103287098A (zh) 液体喷射设备、用于液体喷射头的清洗设备和喷墨记录设备
US88273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US20100002048A1 (en) Waste treatment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6597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48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742863B2 (en) Ink ejectabilty maintenance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device
JP53533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90551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162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28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50555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3000954A (ja)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52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355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