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254B -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9254B
CN102529254B CN201210056108.3A CN201210056108A CN102529254B CN 102529254 B CN102529254 B CN 102529254B CN 201210056108 A CN201210056108 A CN 201210056108A CN 102529254 B CN102529254 B CN 102529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activated carbon
retardant
retardant activated
active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61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9254A (zh
Inventor
梁如江
张建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INGHAO NEW MA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INGHAO NEW MA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INGHAO NEW MA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INGHAO NEW MA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561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9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9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9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燃活性炭布是在经阻燃处理的基材上依次覆盖有活性炭层、水性胶膜层和热熔胶粉粒层。所述制备方法通过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后,将配制好的炭浆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依次均匀涂布在基材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在烘干的过程中,炭层与热熔胶粉粒层之间形成水性胶膜层。本发明制备阻燃活性炭布的方法简单、环保,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由于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可除去空气中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使用时可随意切割以及热复合,使用简单方便,实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它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其自身特有的功能而被人们应用到各种制品、工艺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中。现有的活性炭布是采用热轧方式以活性炭颗粒或粉末与热熔胶粉粒多层热复合在各种布料中,用此方法制成的炭布中的活性炭粉粒不易在布料中分布均匀,生产时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容易污染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粉粒,另外,也不具有阻燃效果;另一种具有活性炭的纤维布,是利用树脂切片与活性炭粉熔融合成再通过纺丝制成的,生产这种活性炭纤维布工艺流程繁琐,制造成本高,且其中炭粉被塑性树脂包覆,从而大大影响活性炭布的功能,另外,炭粉含量高又会影响活性炭布的强度,且不具有阻燃性能;还有一种以活性炭粉与胶粘剂混合配制成涂布用炭胶浆,在布料上直接涂粘再经烘干而成活性炭布,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活性炭布常会因胶粘剂含量高而导致活性炭粉与布面结合牢度好,但常规粘合剂的成膜特性会减弱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反之,胶粘剂含量少,活性炭粉与布面结合牢度则会受到影响,一次涂布会导致炭粉量不够,多层涂布烘干后活性炭粉又容易脱落开裂,影响产品的具体应用。
CN2041448A公开了一种中间有活性炭层的活性炭布,是以活性炭粉掺以羧甲基纤维素等粘结剂制成粘性活性炭层将两块普通布料粘合、压紧、烘干而制成的。它利用活性炭对分子量较大的气体分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力的性能,将水分子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分子吸附住或遮挡住,起到分子筛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潮、防腐蚀的目的。
CN651134A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布的湿法制备方法,属于吸附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的技术特征是:将活性炭分散于含有分散剂、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加入粘接剂搅拌均匀配成涂布液,再通过湿法涂布的方式将活性炭粘接于无纺布或织造布表面,产品经烘干成为活性炭布。
随着全球安全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人们对安全防火以及功能性制品的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一种具有阻燃性能且综合性能强的活性炭布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且综合性能强的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针对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的特点,用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丙烯酸吸水树脂、改性水性醋丙乳液、分散流动剂以及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炭浆,采用一步法与配制好的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同时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上,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综合性能强且使用方便简单的阻燃活性炭布。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在经阻燃处理的基材上依次覆盖有活性炭层、水性胶膜层和热熔胶粉粒层。
本发明所述基材为棉布、麻布、混纺或无纺布,优选无纺布,其他可用作活性炭布基材的材料均可用于本发明。所述无纺布优选水刺无纺布、湿法无纺布、热合无纺布或针刺无纺布,进一步优选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进一步地,所述水刺无纺布的面密度为80~150g/m2,例如82g/m2,96g/m2,108g/m2,113g/m2,125g/m2,137g/m2,148g/m2等,优选90~140g/m2,进一步优选100g/m2
本发明所述活性炭层至少为一层,优选两层、四层或七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活性炭层数的选择。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为两层。
本发明所述活性炭层所用活性炭粉选自木质活性炭、椰壳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煤质颗粒活性炭、导电活性竹炭粉,优选导电活性竹炭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的其他活性炭材料均可用于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粒径为80~800目,可选择100~300目,200~400目,350~500目,450~600目,550~700目等,优选500~800目,进一步优选400~600目。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碘吸附值为1100mg/g以上,例如1120mg/g,1160mg/g,1180mg/g,1195mg/g,2000mg/g,2100mg/g等,优选1120~2000mg/g,进一步优选1150mg/g。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比表面积为1120m2/g以上,例如1125m2/g,1135m2/g,1165m2/g,1185m2/g,2000m2/g,2150m2/g等,优选1150~2200m2/g,进一步优选1180mW/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阻燃活性炭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材进行阻燃预处理;
(2)配制炭浆:将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丙烯酸吸水树脂、改性水性醋丙乳液、分散流动剂以及活性炭粉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炭浆;
(3)配制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将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分散流动剂、阻燃剂、热熔胶粉以及热熔胶粒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
(4)复合:将炭浆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按顺序依次均匀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炭层与热熔胶粉粒层之间形成水性胶膜层。
本发明所述步骤(1)可通过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得到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
本发明所述步骤(2)将质量分数分别为2~10%的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2~10%的丙烯酸吸水树脂、2~20%的改性水性醋丙乳液、1~10%的分散流动剂以及15~45%的活性炭粉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炭浆。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2)所述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的质量分数可选择2.2%,3%,4.3%,5%,5.8%,6.5%,8.2%,9%,9.9%等,优选4.5~8%,进一步优选6%。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2)所述丙烯酸吸水树脂的质量分数可选择2.15%,3.4%,4.8%,5.4%,7%,8.3%,9%,9.78%等,优选3~8%,进一步优选5%。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2)所述改性水性醋丙乳液的质量分数可选择3%,5.5%,8%,10.3%,13%,15%,17.6%,19%等,优选8~15%,进一步优选12%。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2)所述分散流动剂的质量分数可选择1.4%,3%,5%,6.8%,8%,9.2%,9.8%等,优选2~7%,进一步优选5.5%。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2)所述活性炭粉的质量分数可选择15.4%,20%,23.8%,28%,34%,38.6%,42%,44.8%等,优选18~35%,进一步优选22%。
本发明所述步骤(3)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20%的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2~10%的分散流动剂、10~35%的阻燃剂、10~30%的热熔胶粉以及20~40%的热熔胶粒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3)所述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分数可选择5.2%,7.5%,10%,14%,18%,19.6%等,优选8~16%,进一步优选12%。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3)所述分散流动剂的质量分数可选择2.3%,4%,6%,7.5%,8.3%,9%,9.8%等,优选3.5~8%,进一步优选6%。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3)所述阻燃剂的质量分数可选择11%,15%,18.5%,22%,28.3%,31%,34.5%等,优选15~19%,进一步优选17.3%。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3)所述热熔胶粉的质量分数可选择11%,14.6%,18%,22%,25.4%,28%等,优选13~26%,进一步优选21%。
进一步地,本发明步骤(3)所述热熔胶粒的质量分数可选择21.5%,24%,28%,31.8%,36%,39.2%等,优选25~32%,进一步优选28%。
本发明步骤(2)所述的炭浆和步骤(3)所述的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配制过程中,除以上提到的各成分以外,还可包含其他常用助剂,这些其他助剂赋予所述炭浆或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不同的特性。除上述各组分外,余量均为水。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材进行阻燃预处理: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得到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
(2)配制炭浆:将去离子水、导电活性竹炭粉混合搅拌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丙烯酸吸水树脂、改性水性醋丙乳液,混合搅拌使导电活性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增稠剂,混合搅拌制得活性炭浆一;再将去离子水、导电活性竹炭粉混合搅拌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丙烯酸吸水树脂、改性水性醋丙乳液,混合搅拌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增稠剂,混合搅拌制得活性炭浆二;
(3)配制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将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增稠剂、分散流动剂、阻燃剂、热熔胶粉以及热熔胶粒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
(4)复合:在多涂层刮刀织物涂布机上,将上述制得的活性炭浆一、活性炭浆二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按顺序依次均匀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活性炭层二与热熔胶粉粒层之间形成水性胶膜层。
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阻燃活性炭布,工艺简单、环保,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可应用在防火安全要求高的公共场所,达到有效阻燃,保证使用区域安全的目的;将热熔胶粉粒层升温后复合在家具表面、地毯底面、地板底面、储物柜内、室内墙面、车船内壁、工艺品以及书画艺术品表面,起到装饰与保护作用;由于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除去空气中的甲醛、苯、氨、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并能调节空气湿度,有效防止霉菌滋生;另外,本发明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还具有抗静电、隔热、吸声等性能且环境友好,使用时可随意切割以及热复合,使用简单方便,实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4、5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的纵截面结构图。
图中:1、基材;2、活性炭层一;3、活性炭层二;4、水性胶膜层;5、热熔胶粉粒层。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阻燃活性炭布:
(1)基材预处理: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面密度为80g/m2的水刺无纺布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对基材进行预处理,得到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
(2)配制炭浆:将去离子水60kg、粒径为200~400目、碘吸附值为1150mg/g、比表面积为1180m2/g的导电活性竹炭粉15kg混合搅拌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2kg、丙烯酸吸水树脂2kg、改性水性醋丙乳液20kg,混合搅拌,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1kg,混合搅拌,制得100kg活性炭浆;
(3)配制热熔胶粉粒浆:将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2.5kg、分散流动剂1kg、阻燃剂17.5kg、去离子水14kg、粒径为200~300目的热熔胶粉5kg以及粒径为50~100目的热熔胶粒10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
(4)复合:在多涂层刮刀织物涂布机上,将上述制得的活性炭浆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按顺序依次均匀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且在活性炭层与热熔胶粉粒层之间形成水性胶膜层。
实施例2: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阻燃活性炭布:
(1)基材预处理: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面密度为150g/m2的水刺无纺布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对基材进行预处理,得到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
(2)配制炭浆:将去离子水48kg、粒径为300~500目、碘吸附值为1180mg/g、比表面积为1200m2/g的导电活性竹炭粉20kg混合搅拌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10kg、丙烯酸吸水树脂10kg、改性水性醋丙乳液2kg,混合搅拌,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10kg,混合搅拌,制得100kg活性炭浆;
(3)配制热熔胶粉粒浆:将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10kg、分散流动剂5kg、阻燃剂5kg、去离子水5kg、粒径为200~300目的热熔胶粉15kg以及粒径为50~100目的热熔胶粒20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
(4)复合:在多涂层刮刀织物涂布机上,将上述制得的活性炭浆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按顺序依次均匀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且在活性炭层与热熔胶粉粒层之间形成水性胶膜层。
实施例3: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阻燃活性炭布:
(1)基材预处理: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面密度为100g/m2的针刺无纺布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对基材进行预处理,得到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
(2)配制炭浆:将去离子水33.5kg、粒径为400~600目、碘吸附值为1120mg/g、比表面积为1150m2/g的木质活性炭粉45kg混合搅拌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6kg、丙烯酸吸水树脂5kg、改性水性醋丙乳液5kg,混合搅拌,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5.5kg,混合搅拌,制得100kg活性炭浆;
(3)配制热熔胶粉粒浆:将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6kg、分散流动剂3kg、阻燃剂8.65kg、去离子水7.85kg、粒径为200~300目的热熔胶粉10.5kg以及粒径为50~100目的热熔胶粒14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
(4)复合:在多涂层刮刀织物涂布机上,将上述制得的活性炭浆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按顺序依次均匀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且在活性炭层与热熔胶粉粒层之间形成水性胶膜层。
实施例4: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阻燃活性炭布:
(1)基材预处理: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面密度为120g/m2的水刺无纺布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对基材进行预处理,得到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
(2)配制炭浆:将去离子水58.5kg、粒径为500~800目、碘吸附值为1300mg/g、比表面积为1380m2/g的导电活性竹炭粉30kg混合搅拌10分钟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2kg、丙烯酸吸水树脂2kg、改性水性醋丙乳液4kg,混合搅拌10分钟,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2.5kg、增稠剂1kg,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100kg活性炭浆一,其中,含碳量为30%,含胶量为8%;再将去离子水50kg、粒径为600~800目、碘吸附值为1150mg/g、比表面积为1180m2/g的导电活性竹炭粉35kg混合搅拌10分钟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2kg、丙烯酸吸水树脂2.5kg、改性水性醋丙乳液6kg,混合搅拌10分钟,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3kg、增稠剂1.5kg,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100kg活性炭浆二,其中,含碳量为35%,含胶量为10.5%;
(3)配制热熔胶粉粒浆:将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10kg、增稠剂2kg、分散流动剂1.5kg、阻燃剂15kg、去离子水8kg、粒径为200~300目的热熔胶粉5kg以及粒径为50~100目的热熔胶粒10kg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其中,丙烯酸树脂含量为20%,阻燃剂含量为30%,热熔胶粉粒含量为30%;
(4)复合:在多涂层刮刀织物涂布机上,将上述制得的活性炭浆一、活性炭浆二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按顺序依次均匀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1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其中,活性炭浆一采用厚度为5mm的平头不锈钢刮刀以5m/min的速度涂布成为活性炭层一2,经温度为110℃、长度为10米的烘道烘干后得到炭粉含量为50g/m2的活性炭层一2;活性炭浆二采用厚度为8mm的圆头不锈钢刮刀以3m/min的速度涂布成为活性炭层二3,经温度为140℃、长度为15米的烘道烘干后得到炭粉含量为125g/m2的活性炭层二3;所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采用厚度为5mm的圆头不锈钢刮刀涂布后,经温度为80℃、长度为5米的烘道烘干,形成热熔胶粉粒含量为50g/m2的热熔胶粉粒层5,且在活性炭层二3与热熔胶粉粒层5之间形成热熔胶粉粒含量为25g/m2的水性胶膜层4,结构如图1所示。
实施例5: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阻燃活性炭布:
(1)基材预处理:用环保水性阻燃剂在面密度为120g/m2的水刺无纺布基材上喷胶或浸轧烘干,对基材进行预处理,得到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
(2)配制炭浆:将去离子水63kg、粒径为500~800目、碘吸附值为1300mg/g、比表面积为1380m2/g的导电活性竹炭粉25kg混合搅拌10分钟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2kg、丙烯酸吸水树脂1.5kg、改性水性醋丙乳液4kg,混合搅拌10分钟,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2kg、增稠剂2.5kg,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100kg活性炭浆一,其中,含碳量为25%,含胶量为7.5%;再将去离子水55kg、粒径为500~800目、碘吸附值为1300mg/g、比表面积为1380m2/g的导电活性竹炭粉30kg混合搅拌10分钟后,依次加入水溶性不成膜粘合剂2kg、丙烯酸吸水树脂2kg、改性水性醋丙乳液6kg,混合搅拌10分钟,使竹炭粉分散均匀,再加入分散流动剂2.5kg、增稠剂2.5kg,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100kg活性炭浆二,其中,含碳量为30%,含胶量为10%;
(3)配制热熔胶粉粒浆:将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5kg、增稠剂2.5kg、分散流动剂1.5kg、阻燃剂15kg、去离子水10kg、粒径为150~250目的热熔胶粉2.5kg以及粒径为50~80目的热熔胶粒15kg混合搅拌15分钟,配制成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其中,丙烯酸树脂含量为10%,阻燃剂含量为30%,热熔胶粉粒含量为35%;
(4)复合:在多涂层刮刀织物涂布机上,将上述制得的活性炭浆一、活性炭浆二以及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按顺序依次均匀涂布在经阻燃预处理的基材1上,经烘干后即得到阻燃活性炭布,其中,活性炭浆一采用厚度为5mm的平头不锈钢刮刀以6m/min的速度涂布成为活性炭层一2,经温度为80℃、长度为5米的烘道烘干后得到炭粉含量为40g/m2的活性炭层一2;活性炭浆二采用厚度为8mm的圆头不锈钢刮刀以3m/min的速度涂布成为活性炭层二3,经温度为110℃、长度为5米的烘道烘干后得到炭粉含量为100g/m2的活性炭层二3;所述水性阻燃热熔胶粉粒浆采用厚度为5mm的圆头不锈钢刮刀以3m/min的速度涂布后,经温度为120℃、长度为10米的烘道烘干,形成热熔胶粉粒含量为60g/m2的热熔胶粉粒层5,且在活性炭层二3与热熔胶粉粒层5之间形成热熔胶粉粒含量为15g/m2的水性胶膜层4,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证明本发明所得产品的性能,将上述实施例4、5中所得产品的含碳量、碘吸附值、苯吸附值以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进一步地,对实施例中的产品对甲醛、苯、TVOC的去除效果进行进一步检测,方法如下:
(1)配制一定浓度的甲醛、苯、TVOC(甲醛、苯、甲苯、乙苯)溶液,置于20m2的密封房间中一小时,采用CD-2大气采样仪、722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测定气体中各物质浓度,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2)将50m2的实施例4中所得的阻燃活性炭布放在房间中,分别封闭1小时、3小时、6小时后,采用CD-2大气采样仪、722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测定残留气体浓度,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3)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去除率:去除率=(起始浓度-残留浓度)/起始浓度×100%。
表2
根据表1和表2显示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阻燃活性炭布对有害气体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且炭含量会影响产品的吸附性能。
本发明制备阻燃活性炭布的方法简单、环保,且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由于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除去空气中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使用时可随意切割以及热复合,使用简单方便,实用范围广。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结构特征以及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以及制备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以及制备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在经阻燃处理的基材上依次覆盖有活性炭层、水性胶膜层和热熔胶粉粒层;
所述活性炭层所用活性炭粉为导电活性竹炭粉;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粒径为80~800目;
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碘吸附值为1100mg/g以上;
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比表面积为1120m2/g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棉布、麻布、混纺或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湿法无纺布、热合无纺布或针刺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无纺布的面密度为80~150g/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无纺布的面密度为90~140g/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无纺布的面密度为100g/m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至少为一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为两层、四层或七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为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粒径为500~800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粒径为400~600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碘吸附值为1120~2000mg/g。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碘吸附值为1150mg/g。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比表面积为1150~2100m2/g。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阻燃活性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活性竹炭粉的比表面积为1180m2/g。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17之一所述阻燃活性炭布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活性炭布可用于室内墙面、车船内装饰,还可将热熔胶层升温后复合在家具表面、地毯底面、地板底面、储物柜内、工艺品以及书画艺术品表面,起到装饰与保护作用。
CN201210056108.3A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29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6108.3A CN102529254B (zh)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6108.3A CN102529254B (zh)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254A CN102529254A (zh) 2012-07-04
CN102529254B true CN102529254B (zh) 2016-03-02

Family

ID=46337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6108.3A Active CN102529254B (zh) 2012-03-06 2012-03-06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92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672A1 (fr) 2017-01-06 2018-07-12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Procédé de revêtement de matériaux textil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4819A (zh) * 2013-08-23 2014-01-22 洛阳好生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乳胶
CN104149675B (zh) * 2014-08-05 2016-08-24 昆山同昌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 采用sebs树脂的汽车行李箱防滑地毯其制造方法
CN104385730A (zh) * 2014-12-15 2015-03-04 常熟市一心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无纺布
CN105369645B (zh) * 2015-12-01 2018-02-02 浙江金三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丙纶非织造布生产工艺
CN105442186B (zh) * 2015-12-09 2017-10-13 广东斯乐普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活性炭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
CN107215031A (zh) * 2017-06-27 2017-09-29 叶晓霞 一种环保型耐火装饰板的制备方法
CN108975761A (zh) * 2018-07-20 2018-12-11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高阻燃性炭塑板的制造工艺
CN108915206A (zh) * 2018-08-03 2018-11-30 张志祥 一种新型活性炭环保地板
CN109603353A (zh) * 2018-12-15 2019-04-12 石家庄海飞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过滤棉及其生产工艺
CN111453872A (zh) * 2019-01-18 2020-07-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反渗透膜滤芯和净水机
CN112044394A (zh) * 2019-06-06 2020-12-08 深圳市环球绿地新材料有限公司 包含活性炭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9438B1 (en) * 1998-09-30 2002-04-30 Mahle Filtersysteme Gmbh Plate filter element for an air filter
JP2003320209A (ja) * 2002-05-01 2003-11-11 Mahle Tennex Corp 脱臭濾材および脱臭フィルタ
CN1651134A (zh) * 2005-01-07 2005-08-10 昆明理工大学 活性炭布的湿法制备方法
CN101491742A (zh) * 2009-01-08 2009-07-29 邓受纯 一种用于过滤袋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80468U (zh) * 2012-03-06 2012-10-10 无锡顶好新材料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3812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Miller James R Adsorptive coating form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9438B1 (en) * 1998-09-30 2002-04-30 Mahle Filtersysteme Gmbh Plate filter element for an air filter
JP2003320209A (ja) * 2002-05-01 2003-11-11 Mahle Tennex Corp 脱臭濾材および脱臭フィルタ
CN1651134A (zh) * 2005-01-07 2005-08-10 昆明理工大学 活性炭布的湿法制备方法
CN101491742A (zh) * 2009-01-08 2009-07-29 邓受纯 一种用于过滤袋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80468U (zh) * 2012-03-06 2012-10-10 无锡顶好新材料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320209A 2003.11.1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672A1 (fr) 2017-01-06 2018-07-12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Procédé de revêtement de matériaux texti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254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9254B (zh)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5008B (zh) 一种复层气凝胶纤维毡及其湿法复合制备方法
CN102777004B (zh) 一种复合功能墙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6589B (zh) 耐热阻燃型工业保温用玻纤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7165B (zh) 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的制备方法
CN202480468U (zh) 一种阻燃活性炭布
US20050236606A1 (en) Flame resistant fibrous insula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0567456C (zh) 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8344A (zh) 一种纳米复合绿色阻燃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
CN106120306B (zh) 纺织品用耐寒、抗扭曲弯挠、阻燃发泡涂层胶及处理方法
CN101195932A (zh) 一种竹炭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385900A (zh)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造工艺
CN104742480A (zh) 一种防水透湿tpu面料的制备方法
JP2014506216A5 (zh)
CN107201654A (zh) 一种耐洗阻燃涤棉混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4608B (zh) 一种pp纺粘无纺布专用复合材料
CN101307632B (zh) 建筑用多功能无纺材料
CN103821246B (zh) 一种轻质防火板的生产方法
US20230256706A1 (en) Aerogel-containing insulation layer
JP2010013753A (ja) 撥水性高調湿和紙シート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975246B (zh) 一种木材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KR102022466B1 (ko) 항균 분말을 원단에 부착시키기 위한 코팅액
CN105088541B (zh)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鞋衬的制备方法
CN101880971B (zh) 一种功能性非织造织物及制造方法
CN104924371B (zh) 一种复合有木质层的地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