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3888B - 器件基板 - Google Patents

器件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3888B
CN102483888B CN201080037466.9A CN201080037466A CN102483888B CN 102483888 B CN102483888 B CN 102483888B CN 201080037466 A CN201080037466 A CN 201080037466A CN 102483888 B CN102483888 B CN 102483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tribution
control circuit
elements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4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3888A (zh
Inventor
藤川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83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3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3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3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4Drivers integrated o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作为器件基板的元素侧基板(101)具备元素阵列区域(105)、RGB开关电路(112)以及源极驱动器IC(103)。通过使该源极驱动器IC(103)的与视频信号用配线连接的端子组的中心位置(f1)从RGB开关电路(112)的中心位置(f2)向左移动(位移)距离(g),加长弯曲的左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缩短弯曲的右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长度。由此,充分避免与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大的占有区域的干扰,且避免与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小的占有区域的干扰,并且减小源极驱动器IC(103)和RGB开关电路(112)的距离(h),使边框区域缩小。

Description

器件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包含元素阵列的显示面板的器件基板,更详细地,涉及包含针对元素阵列赋予信号的配线和控制用配线的器件基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所代表的各种平面型器件被实用化,它们大多搭载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便携电话等便携型电子设备。特别是在这样的便携型电子设备中,为了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在使用多晶硅的器件基板上使显示元素及其驱动电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一体地形成、即形成为单片。 
对于作为这样将显示元素和驱动电路在基板上形成为单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构成,参照图4和图5进行说明。 
图4是现有的液晶面板的外观立体图。如图4所示,该液晶面板900以利用元素侧基板901和相对侧基板902夹持液晶层的方式形成,这些基板隔着规定的密封材料贴合,液晶层利用该密封材料封入。 
另外,在作为器件基板的元素侧基板901上形成有包括显示元素的元素阵列区域905,显示元素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含排列成矩阵状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在该元素阵列区域905的周围形成有用于驱动显示元素的后述的栅极驱动器等驱动电路。 
此外,实际上在元素侧基板901的与相对侧基板902相反的一侧的面上配置有向相对侧基板902方向出射光的背光源单元、或者向上述方向反射外界光的反射板,通过适当地控制对液晶的施加电压(即在各显示元素的每一个中设置的像素电极与设置成共用的相对侧基板902的共用电极之间的电压),使该光的透射率变化为期望值,向相对侧基板902方向以期望的灰度级进行显示。 
而且,在元素侧基板901上连接着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基板904,FPC基板904从液晶面板900的外部传送视频信号,上述视频信号通过该FPC基板904被赋予给设于元素侧基板901上的源极驱动器IC903。该源极驱动器IC903将视频信号赋予给元素阵列区域910内的各显示元素。对这样的元素侧基板901的更详细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驱动电路的一部分和显示元素形成为单片的现有的元素侧基板的电路构成的平面图。如图5所示,该元素侧基板901具有多个显示元素,多个显示元素在上述的元素阵列区域905内排列成矩阵状,这些显示元素显示红色(R)、绿色(G)、或者蓝色(B)中的任一种,将显示这3种颜色的3个显示元素设为1组(一个单位)来形成彩色像素。在图中,例如显示元素951显示红色,由沿着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3个显示元素形成1个彩色像素。这些显示元素为如下构成:设于沿着列方向(在此为画面的垂直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源极总线和沿着行方向(在此为画面的水平方向)平行的多条栅极线的交叉点附近,利用来自栅极驱动器911的扫描信号在规定定时被激活的显示元素(所包含的TFT)接受从源极总线赋予的视频信号并保持,栅极驱动器911是在元素侧基板901内形成为单片的行控制电路。这些构成是公知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在元素侧基板901上,包括多个采样单元的RGB开关电路912和设于该电路的两侧的控制用电路913a、913b形成为单片,多个采样单元包含采样单元9121,采样单元9121用于依次切换与显示上述3种颜色的显示元素连接的源极总线,控制用电路913a、913b包含各种信号用保护元件单元、缓冲电路、电平移动电路等。而且,在元素侧基板901的被密封的密封区域906外设有:多个控制信号用端子940,其用于连接到FPC基板904;作为驱动电路(的一部分)的上述源极驱动器IC903;以及至该源极驱动器IC903的输入信号端子941。 
该现有的液晶面板是从外部的未图示的显示控制电路接受公知的控制信号(例如时钟脉冲、起始脉冲等)的构成,具体地,这 些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用端子940被赋予给RGB开关电路912和栅极驱动器911。此外,从未图示的电源电路通过电源配线对控制用电路913a、913b提供电源。 
另外,为了将规定的共用电位赋予给上述相对侧基板902的共用电极,在元素侧基板901上设有4个共用转移电极907。该共用转移电极907和共用电极利用导电性软膏、密封材料所含有的导电性粒子等电连接。共用转移电极907通过配线连接到控制信号用端子940,从外部被赋予上述规定的共用电位。 
在此,用于从源极驱动器IC903向RGB开关电路912赋予视频信号的配线的数量非常多(典型地为数百条),另外,RGB开关电路912的长边(横方向或者列方向)的长度通常比源极驱动器IC903的长边的长度大,所以这些配线以从源极驱动器IC903向RGB开关电路912扇状展开的方式配设。在这样配设的情况下,即使将配线间隔(间距)设计成在设计上允许的最小值,源极驱动器IC903和RGB开关电路912的距离h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大小。 
但是,当该距离h变大时,元素阵列区域905周围的边框区域变宽。该边框区域对显示无用,所以期望该边框区域小,另外,在使液晶显示装置小型化的情况下,期望该边框区域尽量小。 
因此,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如下构成:在设置多个源极驱动器IC的情况下,将其输出端子数(配线条数)作为信号线的总条数的约数使得不产生零数的构成(参照日本特开平11-338438号公报);以及削减向RGB开关电路赋予的控制信号数的构成(参照日本特开2008-76443号公报)等,根据这些构成,能减小边框区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384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764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这些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于源极驱动器IC903和RGB开关电路912的配置关系没有特别考虑。因此,为了避免连接到控制用电路913a、913b的控制信号用配线和用于赋予视频信号的配线的干扰,大多情况设计成进一步增大源极驱动器IC903和RGB开关电路912的距离h。在该情况下,边框区域进一步变大。以上情况不限于像素电路配置成矩阵状的显示面板,可以说对于包含元素阵列的器件基板是同样的。 
因此,在本发明中,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将源极驱动器IC配置于合适的位置而缩小边框区域的器件基板和显示装置用基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器件基板的特征在于,形成有多个元素,具备: 
元素阵列部,其包含:多个元素,其以构成多个行和列的方式配置成矩阵状;以及第1控制电路,其控制该多个元素的驱动; 
第2控制电路,其具有比上述元素阵列部的外周1边的长度短的长边,以该长边与上述外周1边大致平行地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控制上述多个元素的驱动; 
多条元素用配线,其为了传送要赋予给上述多个元素的信号,连接上述元素阵列部和包含上述第2控制电路所包含的上述长边的中央附近的端子在内的多个端子;以及 
多条控制用配线,其为了传送用于控制上述多个元素的驱动的信号,连接上述第1控制电路和上述第2控制电路所包含的上述长边的至少一方端部附近的多个端子, 
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包含以与由上述多条控制用配线所占有的区域不干扰的方式弯曲的配线, 
上述第2控制电路配置成使上述长边中的和与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连接的上述多个端子排列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从与上述外周1边的中心位置对应的位置向上述长边的端部中的所连接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大的一方端部侧位移规定距离。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弯曲的配线包含: 
第1配线部分,其以相对于上述长边具有第1角度的方式从上述端子延伸至弯曲部分;以及 
第2配线部分,其以相对于上述长边具有第2角度的方式从上述弯曲部分延伸至上述元素阵列部, 
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配置于位移方向侧的上述第1配线部分的平均长度或者最大长度比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配置于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上述第1配线部分的平均长度或者最大长度大。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第2控制电路的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数比设于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数多。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第2控制电路的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相对于上述长边的垂直方向的长度比设于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上述垂直方向的长度大。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中的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配置于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最远的位置的元素用配线没有为避免与周围的干扰而弯曲。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元素阵列部还包含第3控制电路,上述第3控制电路在相对于由上述第1控制电路或者第2控制电路控制的上述多个元素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以1行以上或者1列以上的规定单位控制上述多个元素的驱动, 
上述第3控制电路设于上述元素阵列部的位移方向侧外周1边 附近,连接于上述控制用配线。 
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上述元素阵列部包含多个显示元素,上述多个显示元素是包含用于显示构成图像的像素的像素电路的上述多个元素, 
上述第1控制电路包含列控制电路,上述列控制电路通过把要赋予给多个组的各列的信号按规定期间内的分时依次切换输出到上述多个列来控制上述多个显示元素的驱动,上述多个组是通过将2个以上的列作为1组来对上述多个列进行分组而得到的, 
上述第2控制电路是为了将从基板外部接受的视频信号赋予给要进行对应显示的显示元素而将上述视频信号赋予给上述列控制电路的源极驱动电路, 
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连接上述列控制电路和上述源极驱动电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第2控制电路配置成使该长边中的和与元素用配线连接的多个端子排列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从与元素阵列部的外周1边的中心位置对应的位置向长边端部中的所连接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大的一方端部侧位移(移动)规定距离。由此,充分避免与占有区域大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且避免与占有区域小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并且能减小第2控制电路和元素阵列部的距离。因此,能使(典型地设有第2控制电路的)边框区域更加缩小,减小装置外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配置于位移方向侧的第1配线部分的平均长度或者最大长度比配置于相反的一侧的第1配线部分的平均长度或者最大长度大,所以充分避免与占有区域大的一侧(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且避免与占有区域小的一侧(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并且能减小第2控制电路和元素阵列部的距离,能使边框区域更加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配置于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最远的位置的元素用配线未弯曲,所以不必以与由控制用配线占有的区 域不干扰的方式弯曲,能以第2控制电路和元素阵列部的距离典型地为最小的方式配置第2控制电路,能使边框区域更加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连接到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的第2控制电路的端子数比连接到设于相反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端子数多,所以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明显变大。因此,通过使第2控制电路向端子数多的一侧位移(移动)地配置,充分避免与占有区域大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且避免与占有区域小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并且能减小第2控制电路和元素阵列部的距离,能使边框区域更加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垂直方向的长度比设于相反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垂直方向的长度大,所以干扰元素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大小是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一方变大。因此,通过使第2控制电路向垂直方向的长度大的一侧位移(移动)地配置,充分避免与占有区域大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且避免与占有区域小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并且能减小第2控制电路和元素阵列部的距离,能使边框区域更加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第3控制电路设于位移方向侧外周1边附近,连接控制用配线,所以通过使第2控制电路向第3控制电路侧位移(移动)地配置,充分避免与占有区域大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且避免与占有区域小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并且能减小第2控制电路和元素阵列部的距离,能使边框区域更加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在元素阵列部包含多个显示元素的显示用器件基板中,使连接第1控制电路所包含的列控制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的元素用配线弯曲,使源极驱动电路位移(移动)规定距离地配置。由此,充分避免与占有区域大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且避免与占有区域小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干扰,并且能减小列控制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的距离。因此,能使(典型地设置源极驱动电路的)边框区域更加缩小,能减小装置外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元素侧基板的电路构成的平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源极驱动器IC与RGB开关电路之间的配线位置和配线间隔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与图1所示的构成相比进一步将源极驱动器IC配置于左侧的情况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路的一部分和显示元素形成为单片的元素侧基板的电路构成的平面图。 
图4是现有的液晶面板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示出现有的元素侧基板的电路构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整体的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除了与源极驱动器IC的配置位置关联的构成之外,与现有的构成大致同样。即,本液晶面板与上述图4所示的现有的液晶面板900的外观同样,使作为显示装置用基板的元素侧基板和相对侧基板隔着规定的密封材料贴合而构成,利用该密封材料在这些基板间封入液晶层。另外,在元素侧基板上连接着FPC基板,FPC基板从外部传送视频信号,上述视频信号通过该FPC基板被赋予给设于元素侧基板上的源极驱动器IC 103。这些构成是公知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接着,对上述元素侧基板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驱动电路的一部分和显示元素形成为单片的元素侧基板的电路构成的平面图。此外,下面将沿着该图1(至图3)所示的源极驱动器IC 103的长边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沿着其短边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该元素侧基板101具有多个显示元素,多个显示元素在与现有例的元素阵列区域905同样的元素阵列区域105内排列成矩阵状,例如显示元素151显示红色,利用沿着行方向配置的3 个(一个单位的)显示元素形成1个彩色像素。这些显示元素为如下构成:设于沿着列方向(在图中为垂直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源极总线和沿着行方向(在图中为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多条栅极线的交叉点附近,利用来自栅极驱动器111的扫描信号在规定定时被激活的显示元素(所包含的TFT)接受从源极总线赋予的视频信号并保持,栅极驱动器111是在元素侧基板101内形成为单片的行控制电路。这些构成是公知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在元素侧基板101上,包括多个采样单元的RGB开关电路112和设于该RGB开关电路112的两侧的控制用电路113a、113b形成为单片,多个采样单元包含采样单元1121,采样单元1121用于依次切换与显示上述3种颜色的显示元素连接的源极总线,控制用电路113a、113b包含各种信号用保护元件单元、缓冲电路、电平移动电路等。而且,在元素侧基板101的被密封的密封区域106外设有:多个控制信号用端子140,其用于连接到FPC基板104;作为驱动电路(的一部分)的上述源极驱动器IC103;以及至该源极驱动器IC103的输入信号端子141。 
另外,为了将规定的共用电位赋予给上述相对侧基板102的共用电极,在元素侧基板101上设有4个共用转移电极107。该共用转移电极107和共用电极利用导电性软膏、密封材料所含有的导电性粒子等电连接。共用转移电极107通过配线连接到控制信号用端子140,从外部被赋予上述规定的共用电位。 
该液晶面板与现有的液晶面板同样,是从外部的未图示的显示控制电路接受公知的控制信号(例如时钟脉冲、起始脉冲等)的构成,具体地,这些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用端子140被赋予给RGB开关电路112和栅极驱动器111。此外,通过电源配线从未图示的电源电路对控制用电路113a、113b提供电源。 
在此,如图1所示,从源极驱动器IC103将视频信号赋予给RGB开关电路112的配线的数量是将视频信号赋予给各显示元素的源极总线的数量的1/3,上述配线分别利用采样单元选择性地连接到源极总线,源极总线将与分别显示RGB的像素电路连接的3个设为1 组(一个单位)。即,在1水平扫描期间即选择1条栅极线的期间内,被赋予视频信号的源极总线进行切换,从源极驱动器IC103对构成各组的3条源极总线中的在将各水平扫描期间3等分为第1至第3期间时的第1期间与红色(R)的显示元素连接的左侧的源极总线施加视频信号,在各水平扫描期间的第2期间对与绿色(G)的显示元素连接的中央的源极总线施加视频信号,在各水平扫描期间的第3期间对与蓝色(B)的显示元素连接的右侧的源极总线施加视频信号。 
此外,在该现有例中,只要是构成为如下的现有的显示装置即可:将与R、G、B的相邻的像素形成部对应的3条源极总线设为1组,但将至少2条以上源极总线分组,对构成各组的多条源极总线分配来自源极驱动器IC103的1个输出端子,在图像显示中的1水平扫描期间内分时地对各组内的视频信号线施加视频信号。因此,RGB开关电路112的名称只不过是一例,只要是列控制电路即可。另外,该RGB开关电路112也有时与源极驱动器IC103一起、或者与其区别地称为源极驱动器。 
在此,用于从源极驱动器IC103向RGB开关电路112赋予视频信号的配线在图1中简略示出,但实际上数量非常多(例如320条),另外,RGB开关电路112的长边(横方向或者列方向)的长度通常比源极驱动器IC103的长边的长度(准确地,上述长边中的上述配线所连接的端子组排列的部分的长度)大,所以这些配线以从源极驱动器IC103向RGB开关电路112扇状展开的方式配设。在这样配设的情况下,即使将配线间隔(间距)设计成在设计上允许的最小值,源极驱动器IC103和RGB开关电路112的距离h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大小。另外,为了避免连接到控制用电路113a、113b的控制信号用配线和连接到RGB开关电路112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干扰,一般设计成源极驱动器IC103和RGB开关电路112的距离h进一步增大。 
但是,如后详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下方面具有特征:配置成通过使源极驱动器IC103中的上述长边(准确地,视频信号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组排列的上述长边的对应部分)的中心位置从RGB开关电路112的中心位置向左移动(位移)距离g而减小上述距离h。 下面,根据该特征,参照图2进一步对这些配线的配置位置以及配置间隔和距离h的关系进行说明。 
<2.关于将源极驱动器IC向左移动地配置的构成> 
图2是用于说明源极驱动器IC与RGB开关电路之间的配线位置和配线间隔的平面图。如该图2所示,源极驱动器IC103具有包含端子1031的多个端子。该端子典型是凸点电极,利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与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上述各种配线电连接。 
这些端子中的包含源极驱动器IC103的长边侧左端的端子1031在内的a个(在此a=5)端子连接到a条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从源极驱动器IC103的长边侧右端算起b个(在此b=2)端子连接到b条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这之间的n个(在此n=320)端子连接到n条视频信号用配线2111~211n。此外,电源配线因为宽度宽,因此大多情况实际上与多个端子连接,但在此,为了说明便利,设为1条配线与1个端子连接。 
另外,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和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包含电源配线等的宽度大的(例如数十至数百μm程度的线宽的)配线。如图1和图2所示,这些配线与视频信号用配线2111~211n不同,一般仅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延设而不在倾斜方向延伸。因此,实际上这些配线占有宽的配线用区域。因此,为了清楚示出该占有区域的大小,将由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所占有的配线区域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设为左侧配线总宽度c,将由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所占有的配线区域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设为右侧配线总宽度d。此时,能由c>d导出(在与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干扰上成为问题)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占有区域比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占有区域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如后所述,为了避免与上述控制用配线的干扰,各视频信号用配线从源极驱动器IC103的端子首先在上下方向延设规定的距离,所以上述左侧配线总宽度c和右侧配线总宽度d的大小成为确定在与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干扰上成为问题的占有区域的大小的主要的要素。 
另外,当设为这些控制用配线各自的宽度(或者其平均值)相等时,也能由a>b(简单地)导出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占有区域比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占有区域大。 
接着,视频信号用配线2111~211n为了避免与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和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占有区域的干扰,以首先在上下方向延设规定距离再在此弯曲而向与RGB开关电路112的(包含采样单元1121)对应的各采样单元扇状展开的方式配设。此外,在图1和图2中,未图示全部配线,但从上述弯曲的位置直至各采样单元的配线(下面称为“倾斜配线”)相对于左右方向形成的角度(锐角)θ相同。因此,倾斜配线配置成与越是接近中央的配线则角度θ越接近于90度的扇状严格地说不同,但也可以配置成完全的扇状或者类似于完全的扇状的形状。 
另外,由于配线的构成(例如配线材料、膜厚以及保护膜的有无)、使用于图案化的曝光装置的分辨率等,配线间的最小间隔e受到基于设计规则的最小导体宽度/导体间隔(L/S:Line and Space)的制约。在此,视频信号用配线2111~211n的倾斜配线和RGB开关电路的排列方向(纸面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θ由配线间的最小间隔e以及视频信号用配线与RGB开关电路的连接间隔决定,配线间的最小间隔e越小,则越能将θ设为小角度。 
此外,扇状配线的最左端侧的视频用信号线的延伸角度和最右端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延伸角度既可以相同以使得成为轴对称关系,也可以不同。但是,在考虑避免与周围电路、配线的干扰而配置的情况下,优选确定成扇状配线的最左端侧的视频用信号线的延伸角度和最右端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延伸角度成为轴对称关系。 
另一方面,源极驱动器IC103的端子(连接配线时的配线间的)间隔p依赖于源极驱动器IC103的布局,另外,为了确保视频用信号线和源极驱动器IC103侧的端子的连接面积,上述端子间隔p设为比较大的值。因此,大多情况e<p。当以这样的关系为前提时,视频用信号配线2111~211n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需要如图1或者图2那样。 
此外,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视频用信号配线彼此之间产生的线间的区域作为为了进行例如编号、电气评价而能接触地设置的焊盘的配置区域被有效利用。或者在该区域配置密封件的液晶单元的情况下,为了调整所谓的单元空隙,配置用于抑制密封件下的凹凸图案的疏密的伪配线图案。此时,当视频信号用配线平行时,容易以简单的伪配线图案调整密封件下的凹凸图案的疏密,所以优选视频用信号配线平行地设置。 
如果以如上的条件为前提,则基于在上述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配线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倾斜配线的角度θ、各端子数、各边的长度等,能容易计算出与源极驱动器IC103和RGB开关电路112的位置关系相应的距离h。 
在此,如图2所示,源极驱动器IC103中视频信号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组排列的长边的对应部分(线段)的中心位置(下面仅称为“视频信号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组的中心位置”)f1从RGB开关电路112中的(视频信号用配线所连接的长边的对应部分的)中心位置f2向左移动(位移)距离g。这是因为:(在与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干扰中成为问题的)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占有区域比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占有区域大。 
即,视频信号用配线2111~211n中的连接到源极驱动器IC103的上述端子组的中心位置f1的左侧的端子、连接到RGB开关电路112的中心位置f2的左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下面仅称为“左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为了避免与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大的占有区域的干扰,首先在上下方向大大延伸后弯曲。而视频信号用配线2111~211n中的连接到源极驱动器IC103的上述端子组的中心位置f1的右侧的端子、连接到RGB开关电路112的中心位置f2的右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下面仅称为“右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只要避免与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小的占有区域的干扰即可,所以不必在上下方向大大延伸。 
方移动(位移)距离g。这样,右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长度变得更小,但能使左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长度更大。由此,即使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占有区域大,也能充分避免与其的干扰,且因为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占有区域小所以能避免与其的干扰。 
另外,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能充分避免与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大的占有区域的干扰、且也能避免与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小的占有区域的干扰的程度上确定距离g。 
因此,因为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占有区域小,所以如图3所示,只要该占有区域和右侧的视频信号线的干扰不成为问题,也能将右侧的视频信号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长度设为0。此外,即使是在此所说的“将长度设为0”的情况,为了形成驱动器IC103的端子和视频信号线的端部的连接区域,也需要视频用信号线的端部在小范围内弯曲或者使形状变形。因此,在此所说的“将长度设为0”只不过是方便表现如下情况:在源极驱动器IC103的装载区域的外侧,为了避免图3所示的右侧的视频信号线与其它构成物的干扰,不具有沿着图3的纸面上下方向延伸的区间,而并不是说视频信号线完全不具有上下方向的长度。 
图3是示出与图1所示的构成相比进一步将源极驱动器IC配置于左侧的情况下的、驱动电路的一部分和显示元素形成为单片的元素侧基板的电路构成的平面图。如图3所示,最右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相当于图2所示的视频信号用配线211n的配线)仅由倾斜配线连接到源极驱动器IC103的对应端子,实质上不包含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这样,可以说(右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中的仅1条实质上仅由倾斜配线(的部分)连接到源极驱动器IC103的对应端子的构成是如下构成:最小间隔e如果是布局规则上允许的最小值,则能将距离h设为最小。 
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减小距离h,有时构成为如下的情况是有效的:通过在右侧控制用配线202b上新设置倾斜配线的部分,使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占有区域变形,与最右侧的视频信号 用配线(相当于图2所示的视频信号用配线211n的配线)不干扰。 
<3.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使源极驱动器IC103中的视频信号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组的中心位置从RGB开关电路112的中心位置向左移动(位移)距离g,能更加增大左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长度,并更加减小右侧的视频信号用配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长度。由此,能充分避免与左侧控制用配线2011~201a的大的占有区域的干扰,且避免与右侧控制用配线2021、202b的小占有区域的干扰,并且能减小源极驱动器IC103和RGB开关电路112的距离h。能提供通过减小该距离而使边框区域更加缩小的器件基板和显示装置用基板。此外,当然也可以起到如下效果:能取代通过减小距离h而使边框区域缩小,而利用由上述构成产生的空区域,以更充分粗的线宽配置控制配线,或者在同一边框内引绕更多的控制配线。 
<4.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视频信号用配线包括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配线和倾斜配线,但也可以取代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配线,而包括具有(相对于左右方向形成的)角度θ’的与上述倾斜配线不同的倾斜配线和上述倾斜配线,角度θ’比上述倾斜配线的角度θ大。即,通常上述倾斜配线的角度θ在设计规则上设定成最小值,但如果是比其大的角度,并以与控制用配线不干扰的方式设置,则该角度θ’可以设定成90度以下的任何值。另外,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配线也能定义为角度θ’是90度的倾斜配线的一种。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是具备采用分时驱动方式的RGB开关电路的构成,但可以是不具备采用通常的驱动方式的RGB开关电路的构成,如果是例如源极驱动器IC103的控制用输出端子的数量以及与其连接的控制用配线的数量或者占有区域在源极驱动器IC103的(长边)左右不同的构成,就能起到上述效果。因此,也不必将栅极驱动器等控制电路形成为单片。另外,相当于源极驱动器IC103的电路可以形成为单片。此外,在该情况下,不会直接缩小边框区域的大小,但通过减小距离h,能缩小器件基板的外形, 所以结果是能得到与使边框区域缩小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液晶面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例子,使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其它平板显示器装置也同样能应用本发明。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液晶面板是使元素侧基板和相对基板贴合而形成的,但不限于该构成,可以仅是相当于元素侧基板的显示装置用基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液晶面板的元素侧基板等显示装置用基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例子,也能广泛应用于形成有元素阵列和驱动电路等控制电路的其它器件基板。例如,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具备作为元素阵列的传感器矩阵的传感器面板、具备作为元素阵列的存储器矩阵的存储器基板等。即使是将本发明应用于这样的器件基板的情况,也能使驱动电路等控制电路与元素阵列靠近配置,所以能更加缩小边框区域。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应用于如包含元素阵列的例如液晶面板的器件基板,适合于包含针对元素阵列赋予信号的配线和控制用配线的器件基板。 
附图标记说明
101:元素侧基板 
103:源极驱动器IC 
105:元素阵列区域 
106:密封区域 
107:共用转移电极 
111:栅极驱动器 
112:RGB开关电路 
113a、113b:控制用电路(电平移动电路等) 
140:控制信号用端子 
151:显示元素 
1121:采样单元 

Claims (7)

1.一种器件基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多个元素,具备:
元素阵列部,其包含:多个元素,其以构成多个行和列的方式配置成矩阵状;以及第1控制电路,其控制该多个元素的驱动;
第2控制电路,其具有比上述元素阵列部的外周1边的长度短的长边,以该长边与上述外周1边大致平行地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控制上述多个元素的驱动;
多条元素用配线,其为了传送要赋予给上述多个元素的信号,连接上述元素阵列部和包含上述第2控制电路所包含的上述长边的中央附近的端子在内的多个端子;以及
多条控制用配线,其为了传送用于控制上述多个元素的驱动的信号,连接上述第1控制电路和上述第2控制电路所包含的上述长边的至少一方端部附近的多个端子,
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包含以与由上述多条控制用配线所占有的区域不干扰的方式弯曲的配线,
上述第2控制电路配置成使上述长边中的和与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连接的上述多个端子排列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从与上述外周1边的中心位置对应的位置向上述长边的端部中的所连接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大的一方端部侧位移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曲的配线包含:
第1配线部分,其以相对于上述长边具有第1角度的方式从上述端子延伸至弯曲部分;以及
第2配线部分,其以相对于上述长边具有第2角度的方式从上述弯曲部分延伸至上述元素阵列部,
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配置于位移方向侧的上述第1配线部分的平均长度或者最大长度比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配置于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上述第1配线部分的平均长度或者最大长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中的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配置于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最远的位置的元素用配线没有为避免与周围的干扰而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电路的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数比设于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所连接的端子数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电路的以上述长边中的上述对应的部分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设于位移方向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相对于上述长边的垂直方向的长度比设于与位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控制用配线的占有区域的上述垂直方向的长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元素阵列部还包含第3控制电路,上述第3控制电路在相对于由上述第1控制电路或者第2控制电路控制的上述多个元素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以1行以上或者1列以上的规定单位控制上述多个元素的驱动,
上述第3控制电路设于上述元素阵列部的位移方向侧外周1边附近,连接于上述控制用配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元素阵列部包含多个显示元素,上述多个显示元素是包含用于显示构成图像的像素的像素电路的上述多个元素,
上述第1控制电路包含列控制电路,上述列控制电路通过把要赋予给多个组的各列的信号按规定期间内的分时依次切换输出到上述多个列来控制上述多个显示元素的驱动,上述多个组是通过将2个以上的列作为1组来对上述多个列进行分组而得到的,
上述第2控制电路是为了将从基板外部接受的视频信号赋予给要进行对应显示的显示元素而将上述视频信号赋予给上述列控制电路的源极驱动电路,
上述多条元素用配线连接上述列控制电路和上述源极驱动电路。
CN201080037466.9A 2009-09-02 2010-04-23 器件基板 Active CN102483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2234 2009-09-02
JP2009-202234 2009-09-02
PCT/JP2010/057210 WO2011027589A1 (ja) 2009-09-02 2010-04-23 デバイス基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3888A CN102483888A (zh) 2012-05-30
CN102483888B true CN102483888B (zh) 2014-06-04

Family

ID=43649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466.9A Active CN102483888B (zh) 2009-09-02 2010-04-23 器件基板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41630B2 (zh)
EP (1) EP2474964B1 (zh)
JP (1) JP5254450B2 (zh)
KR (1) KR101313918B1 (zh)
CN (1) CN102483888B (zh)
BR (1) BR112012008158A2 (zh)
RU (1) RU2496154C1 (zh)
WO (1) WO2011027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9224B2 (ja) 2009-11-02 2013-09-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415880B (zh) * 2011-01-20 2016-05-1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5834133B2 (ja) * 2012-03-21 2015-1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パネル
JP5917694B2 (ja) * 2012-07-20 2016-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14112560A1 (ja) * 2013-01-21 2014-07-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JP5976195B2 (ja) * 2013-02-26 2016-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TWI514343B (zh) 2014-07-30 2015-12-21 E Ink Holdings Inc 背光顯示裝置
CN104484077B (zh) * 2015-01-05 2018-09-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检测方法
JP6830765B2 (ja) * 2015-06-08 2021-02-1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JP6917726B2 (ja) * 2017-02-13 2021-08-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TWI610281B (zh) * 2017-03-09 2018-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WO2018168680A1 (ja) * 2017-03-17 2018-09-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表示パネル
CN108010949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异形切割的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器
US10852591B2 (en) * 2018-06-29 2020-12-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0964284B2 (en) * 2018-09-05 2021-03-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component board and display panel
CN208938550U (zh) * 2018-11-26 2019-06-04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18598B (zh) * 2019-04-10 2024-03-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60648A (zh) * 2019-05-17 2019-07-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驱动集成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6443A (ja) * 2006-09-19 2008-04-03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053622A1 (fr) * 2006-11-01 2008-05-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ubstrat de dispositif et substrat de dispositif d'affichage
CN101253446A (zh) * 2005-08-30 2008-08-27 夏普株式会社 器件基板和液晶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0807A (en) * 1993-01-05 1996-04-23 Yuen Foong Yu H.K. Co., Ltd. Data driver circuit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use with scanned LCD video display
JP3445121B2 (ja) * 1997-10-24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基板と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プロジェクター
JP4232227B2 (ja) 1998-03-25 2009-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7508479B2 (en) * 2001-11-15 2009-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526415B2 (ja) * 2004-03-15 2010-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ガラス基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446A (zh) * 2005-08-30 2008-08-27 夏普株式会社 器件基板和液晶面板
JP2008076443A (ja) * 2006-09-19 2008-04-03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053622A1 (fr) * 2006-11-01 2008-05-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ubstrat de dispositif et substrat de dispositif d'affich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49322A (ko) 2012-05-16
US20120146972A1 (en) 2012-06-14
RU2496154C1 (ru) 2013-10-20
BR112012008158A2 (pt) 2016-03-01
EP2474964A1 (en) 2012-07-11
RU2012112478A (ru) 2013-10-10
CN102483888A (zh) 2012-05-30
WO2011027589A1 (ja) 2011-03-10
KR101313918B1 (ko) 2013-10-01
EP2474964A4 (en) 2013-02-20
JPWO2011027589A1 (ja) 2013-02-04
US8941630B2 (en) 2015-01-27
JP5254450B2 (ja) 2013-08-07
EP2474964B1 (en)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3888B (zh) 器件基板
US112446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thereof
KR10077816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875699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210084638A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406612A (zh) 阵列基板、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226286A (zh) 具有电源线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US7019808B2 (en) Image device
CN11195172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304351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09089A (ja) 表示装置
CN105074550A (zh) 具有集成的触摸和改进的图像像素孔的显示器
CN108398818B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133883A (zh) 显示装置、显示系统及制造方法
US10353254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989871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86657A (zh) 透明显示面板及包括该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装置
KR101429907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8398815B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099031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02174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488591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KR102262709B1 (ko) 평판표시장치
US11528814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196371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像素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