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3806B - 使用面部识别建立ad hoc 网络 - Google Patents
使用面部识别建立ad hoc 网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83806B CN102483806B CN201080037104.XA CN201080037104A CN102483806B CN 102483806 B CN102483806 B CN 102483806B CN 201080037104 A CN201080037104 A CN 201080037104A CN 102483806 B CN102483806 B CN 1024838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communication
- mobile radio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hoc network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3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lbums, collections or shared content, e.g. social network photos or vide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结合使用面部识别和用以构建网络的简单设备配对来提供对ad hoc网络的形成。在使用例如软件识别程序确定个体的身份后,可以使用多种协议来实现ad hoc网络的形成。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非常需要获得一种用于从一个组织中的一群人识别他们的面貌的方法,尤其是用于社会人际关系网、工作场所功能等方面。尽管存在许多面部识别算法,但大多数的局限之处在于在给定所考虑的用于比较的全部特性的情况下运行算法所需的时间量和计算能力。例如,在最近的北京奥运会中,使用了应付安全性问题的面部识别系统,其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失败,因为运行这个(些)识别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相当大。但是,当与提供更适合于利用或增强面部识别性能益处的使用规模经济的应用适当匹配的情况下,面部识别程序是非常有用的。以下来完成这个任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显示每个用户和该用户的移动设备的图示。
图2示出了显示在通信节点之间的示例性信令交换和与支持传送消息的示例性方法相关的步骤的图示。
图3示出了可能的使用情形的图示。
图4示出了详细说明使用前述方法的实施例的一个可能处理流的流程图示。
图5示出了详细说明在使用移动设备的各方之间的电子商务名片分发的图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详细说明客人的标记卡(badge)分发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概述允许雇员进入安全区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安全区例如为通过该区域时会遇到电子门的区域。
图8示出了概述包括工具共享的使用情况的流程图。
可应用的参考标号接后。
具体实施方式
诸如具有照相或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之类的便携式设备可以用于捕获一个或多个人的图像,并结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或者通过使用广播或多播消息来使用预定特性进行比较。优选地,数据库包含目标组,在其中遭遇成员的预期会比一个大得多的组的预期高。例如,目标组可以包括来自同一城市中同一公司的人,以区别于来自在诸如城市中所有人的组的数量级上的更大的组。
设想了几个面部识别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基于知识的方法,其按照基于典型面貌而应用的规则来编码面部特征;模板匹配方法,其将图像与来自所存储的面部图像或特征的分类表中的图像进行匹配;基于外貌的方法,其基于训练图像逐渐形成用于比较的模型;以及,特征不变模型,其使用用以发现面部特征的算法,即使对象的视图和姿势和/或照明条件发生变化。
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前述面部识别方法来归类为目标组的成员(例如,公司雇员)定义的面部特征。例如,使用特征不变方法,诸如具有照相机或摄像机的便携式通信设备之类的便携式设备可以捕获包括面部图像的图像。结合接收到这些图像,运行在该设备上的(例如,该设备中的处理器)或者在远端运行的算法可以进行比较并建立在被识别为捕获的面部图像的图像与同来自该目标组的特定成员相关的归类的面部特征之间的相似性。
图1示出了显示每一个用户2与该用户的相关移动设备4的图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设备4中的照相机C用于结合使用面部识别软件来捕获并识别面部图像。基于此识别,可以建立或扩展诸如网络6的一个或多个移动ad hoc网络。这些网络主要由覆盖面积确定,包括体域网、个域网、无线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合。
体域网(BAN)通常属于几米数量级上的网络覆盖。人穿戴的设备可以由BAN连接。这些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电话、照相机、麦克风、读卡器、显示器、传感器等。BAN可以与包括其它BAN在内的其它网络相连,并且可以自动且对于用户无缝地配置它们。
个域网(PAN)具有在10米数量级上的工作范围,它们通常用于将移动设备连接到固定设备或其它移动设备。
无线局域网(WLAN)实现了在WLAN中的设备之间完全连通情况下的高容量通信以及广播能力。
前述网络可以使用例如,用于WLAN的IEEE 802.11标准、FlashLinQTM和/或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蓝牙TM技术规范来寻呼和/或连接到所建立的网络或ad hoc网络中的诸如电话之类的其他设备,以便提供识别信息。IEEE802.11为WLAN提供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和物理层。MAC层通常使用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MAC层为其用户指定物理层上的基于竞争的和免于竞争的接入控制,物理层可以使用红外、跳频扩展频谱和/或直接序列扩展频谱通信。这些协议皆非常适用于社会环境的应用,其中,面部识别匹配可以被广播至例如,房间中或者房间中特定电话网络中的所有电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将捕获的图像与在数据库中归类的图像进行比较,用于捕获图像的便携式设备可以将信号寻呼或多播至范围中的其他设备,发送查询以请求对此识别的确认。结合肯定性的应答,可以交换进一步的识别信息,以允许在设备之间进行诸如SMS消息、视频或图像消息传送、电子邮件消息传送的进一步的消息传送及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此进一步的识别信息可以与网络中的设备共享。此实施例所添加的优点在于,识别和错误识别可以静默地、无缝地且自动地进行。无需做出与错误识别有关的潜在的令人为难的注解。
设想了使用几个识别搜索算法,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算法来增大准确识别的可能性。可以结合在遍历搜索树时消除面部特性来使用这些算法,或者可替换地,在加性的基础上进行识别。可以使用几个训练图像,以致力于适当地归类识别特征。
在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例中,面部数据特征可以保存在便携式设备上,并与网络中的询问设备和/或便携式设备进行交换。通过在设备中仅保存面部特征,除了在网络中共享的识别信息之外,保持了匿名性。结果,如果移动电话可以共享识别信息特征,将这些特征与属于网络(例如用于特定公司的网络)的特定个体进行比较,可以进行相当迅速地识别。使用例如FlashLinQTM或蓝牙识别码连同其他安全信息,面部识别可以局限于仅在安全组或网络中的那些个人。例如,面部特征可以被输入到称为特征标签(feature tag)的文件中。将特征标签的特性与从由移动设备拍摄的照片信息收集的特性进行比较,此举可以作为进行面部识别的主要基础。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照相机用于捕获进入房间的对象的照片。此照片可以表示静止图像或者其可以是视频图像的一部分。使用例如一个或多个算法的面部识别软件可以运行在移动设备中的处理器上,或者可替换地,该软件可以在远端运行。例如,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处理特征标签数据,并将其传送到远端位置进行识别。
结合满足用于确认对象身份的阈值级,可以结合寻呼移动电话和/或其他移动设备以致力于建立或扩展ad hoc网络,来在被识别的对象之间建立ad-hoc网络。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进行设备的简单配对以迅速建立ad hoc网络。设备可以结合接收无线数据来监测发现信道。发现信道是用于找到附近的对等点、网络或服务的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偶尔(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发送其对等点发现信号,并且还监听其他设备的对等点发现信号,以便检测附近的感兴趣实体。设想了对等点发现可能会占用大约每一秒中的16ms,或者可以以更低的速率进行,例如每5秒中的1ms。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构建ad hoc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在其周围的设备,随后使用此信息来减小与特征进行比较的数据库的搜索池。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其他设备的发现信号之前,设备可以在发现信道上广播信息请求。此信息请求可以包括对在接收到此请求的接收范围中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的请求。此外,在再其他的实施例中,设备可以在发现信道上定期地广播其特征标签信息,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此形成要与图像进行比较的数据库。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广播包含设备用户的姓名信息的特征标签信息。在这些实施例中,面部识别程序用于在此有限集合中进行识别,例如房间、会议室等中的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识别了面貌,则可以将对确认的请求与密钥一起进行广播以便构建网络。例如,此请求可以标识询问者,并且通过提供对此请求进行应答的人的姓名或此人的设备的设备地址来要求确认。对此请求的应答可以专门发送给该请求者。如果按照由面部识别程序确定的特定置信度,面部图像与特征标签信息匹配,则此后可以使用简单配对来建立ad hoc网络。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通过使用面部识别程序所识别的姓名与应答者的姓名在特定置信度内匹配,例如,应答者的名和姓与被识别方相匹配,则此后可以使用简单配对来建立ad hoc网络。
可替换地,可以通过可供应密钥的诸如蜂窝网络的广域网来预先分发安全密钥。例如,组织中被识别的成员(诸如公司雇员)已经具有按照雇员目录所分配的密钥。当移动设备(例如属于雇员的移动设备)接收到识别请求时,可以以此预先分发的密钥来应答。密钥随后提供使得应答者能够加入ad hoc网络的接入机制。在一个方案中,用于解码特定消息(例如,来自诸如公司之类的组织的成员的消息等等)的公共密钥可以在ad hoc网络形成之前预先分发给组织中的成员。因此,仅是该组织中的成员才能够解密该被多播的请求。结合对网络成员资格请求的应答,可以将密钥连同关于此特定应答者的数据配对信息一起发送给请求者。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访问安全数据库来获得必要的配对数据,从而允许在与特定组织相关联的设备之间进行简单配对。数据库可以保存与组织中人员持有的设备的识别信息、设备类型等有关的信息。仅仅对加入网络的请求的肯定性应答就是全部所需的,因为设备中运行软件的处理器可以自动处理并控制设备配对。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结合对从双方接收的允许的接收,才交换来自安全数据库的配对数据。
可替换地,并非是预先分发密钥,而是可以基于来自服务于组织的远程数据库的请求来提供密钥。
在再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发放数字证书来代替密钥。
设想了几种技术以用于构建此ad hoc网络。其包括用于WLAN的IEEE802.11标准、FlashLinQTM、ZigbeeTM和/或使用蓝牙技术规范的技术。ZigbeeTM主要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使用低功率、低数据速率联网技术,来以无线方式在企业网中和/或在互联网上将包括传感器和控制节点在内的多个设备互连在一起的网络。
例如,常规使用蓝牙的情况下,大约7个活动用户可以联网在一起。然而,通过使用监听(sniff)模式或暂停(park)状态从而将移动无线设备设置在不活动状态,此举通过将设备寻呼进入或寻呼出活动状态或者空闲状态,有效地允许了更多的网络参与者,以便在整个网络中传播信息。
一旦已经建立了ad hoc网络,则可以将信息从一个移动设备广播到网络中的几个移动设备。一种实现此系统的方式是通过使用诸如高通的FlashLinQTM的对等技术。在使用FlashLinQTM的例子中,配备有集成的FlashLinQTM调制解调器的诸如移动电话之类的广域网设备在FlashLinQTM和WAN系统之间透明地工作。例如,除了通过WAN的间接通信之外,FlashLinQTM发起的应用会话可以借助FlashLinQTM而使用直接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来进行。通信可以在无需用户介入或知识的情况下,在使用D2D与WAN之间更替,从而提供了无缝管理的服务。因此,设想了可以通过将数据从一个移动设备直接广播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或者通过向接入点发送这些数据并经由WAN广播信息,来交换该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短消息服务(SMS)来广播通信。
在构建ad hoc网络可能不允许用以使用例如特征标签信息来比较数据的机会的情况下,由单个网络成员对一方的识别足以允许这一方进入网络。从而可以基于网络成员的为网络包含而识别潜在成员的能力,来进一步扩展通过使用面部识别而构建的网络。图2示出了在一个表示前述情况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步骤及相关信令,其中,网络成员通过识别为网络包含而考虑的多方所发送的图像,来帮助构建ad hoc网络。在不能通过数据库比较来确认对象身份的情况下,可以将包含面部图像的图像文件分发给网络成员。采取这个操作以涵盖例如可能希望非公司雇员包含在ad hoc网络中的情况。例如,可以为ad hoc网络成员资格而考虑在诸如展览中心或会议中心的环境中所识别的客户或顾客。然而,成员资格扩展最好结合由其他网络成员进行的识别来实施。为此目的,如步骤200中所示的,节点A向其现有网络成员(在此仅显示为节点β)多播消息MSG 1,其包含图像文件或图像特征标签。消息MSG 1在步骤202中由节点β接收。图像文件或图像特征标签保存了为ad hoc网络的成员资格而被考虑的某个人的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消息MSG 1发送到节点A的伙伴列表中的其他节点。此伙伴列表标识了节点A所属于的一个或多个网络中的成员,或者其可以保存与节点A获知的或与节点A相关联的其他个体有关的信息。如果在节点β的一方识别了MSG 1的文件中的面部图像,则其在步骤204中发送回“应答1”,其具有包括此对象的姓名的识别信息。节点A在步骤205中接收到“应答1”。尽管节点β可以通过将成员资格请求扩展到被识别方来寻求构建网络,但网络构建的任务会被委托给诸如节点A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方。响应于由节点β进行的识别,如在步骤207中所示的,节点A发送,例如多播,消息MSG 2,例如,由通信节点β和通信节点C分别在步骤206和208中接收到的消息。
MSG 2可以是关于节点C,即由节点β识别的一方,成为节点A的网络的参与方请求。此外,考虑在节点A的用户不知道在节点C的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很有可能在诸如会议中心或展览中心之类的区域中,一个或多个用户会知道共同的同事、朋友或对等方。例如,参考图2,在节点β的用户知道在节点A的用户和在节点C的用户。在节点β的用户从而可以帮助实现构建包括节点A和节点C的ad hoc网络。消息MSG 1例如还可以包括从节点A到诸如接收消息MSG 1的节点β的其同事的请求,以便次生(second)对使一个实体加入该ad hoc网络的请求。因此,在步骤218中,与节点A有关系的节点β可以通过发送消息MSG 3来帮助节点A扩展网络,消息MSG 3包含对使节点C加入该网络的次生请求。因此,尽管在节点A的用户可能不知道在节点C的用户,但在节点β的用户知道,并且在节点β的用户可以通过这种可被称为“赞助(sponsorship)”的方法来帮助扩展网络。
节点C在步骤224中接收到的消息MSG 3可以被进一步处理,以基于由消息MSG 3传送的信息来确定由消息MSG 2传送的信息的可信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MSG 3包括源验证信息,例如,发送方的签名、消息认证码(MAC),用于验证由消息MSG 2传送的信息未被改变的信息。应意识到,诸如发送方(节点β)签名之类的源验证信息可以帮助接收方节点C验证消息MSG 3的真实性,并从而确保消息MSG 3来自可信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MSG 3还包括关联指示符,其指示一个或多个关联,例如,长期朋友、工作同事、亲属等。例如,得分等级指示符可以基于与对等方的关系来指示给予例如节点A的原始请求方的信任等级。例如,共同组织的同事或雇员可以接收到高关联等级,从而更适合于给予共享特定公司信息的资格。可替换地,也可以给予好友高关联等级,从而帮助实现在社会关系网中紧密编织的朋友团组。在步骤226中,在从可信对等节点β接收到MSG 3后,并在确定由消息MSG 2传送的信息是可信的之后,节点C通过与节点A有某种关系的节点β向节点A发送应答“应答2”。从节点C发送的应答是响应于消息MSG 2的,例如,接受较早前从节点A接收到的网络成员资格提供。此应答例如可以是关于节点C有兴趣加入由节点A提供的网络并且其会愿意与节点A直接交互的指示和/或确认。节点C向节点β发送应答消息“应答2”,节点β在步骤228中接收到该应答消息“应答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28中,节点β通过修改接收到的“应答2”以包括例如对应于节点β的一些安全性信息,来产生应答消息“应答3”。随后将包括从节点C传送的应答消息“应答2”中的信息的应答消息“应答3”从节点β传送到节点A。由节点A在步骤230中接收应答消息“应答3”,节点A可以信任(相信对于该应答确实来自于节点C)此应答消息“应答3”,因为其是从在节点β的对等方发送的。在从节点C接收到此应答后,节点A和C可以进行通过建立或扩展的网络进行通信的步骤(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一旦在节点A与节点C之间建立了关系,则节点A和C可以开始配对、交换证书,例如,频谱使用授权文件、它们的IP地址、公共密钥等。
前述ad hoc网络可以被构建为不仅链接单个设备,而且还链接诸如BAN、PAN和WAN的组合的网络。结果,附带于一个人手持的电话的照相机可以将信息发送到不同BAN、PAN或WAN中的另一个人或设备,或者甚至可以由其来控制。
实例1
图3示出了前文的可能的使用情况的图示。在环境10(例如,会议室、门厅、会议中心等)中的每一个用户2和该用户的相关移动设备4提供可能的对象以包含在ad hoc移动网络6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设备4可以包括照相机,其可以用于捕获人的面部图像,例如通过入口12进入环境10的人。运行在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4上的面部识别软件可以用于结合上述方法实现识别。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照相机14设置在一个位置处并聚焦在入口12附近的区域上。通过使用接入点16,来自照相机14的无线或有线传输可以被转发到网络18,用于面部识别处理。在环境10中的设备中的被选设备可以按照由连接到网络18的实体确定的,来在ad hoc网络中进行链接。例如,可以从网络18分派适当的识别和/或确认,并从接入点16发送至相关设备4。例如,可以按照部分地通过使用面部识别软件而确定的,将适当的配对数据分派给由共同的雇主、部门等所雇佣的人。设想了可以使用软件来进行初始识别匹配,随后是对该匹配的另外的确认。可替换地,例如在会议室或法院中,语音标签可以用作用于比较的数据,以找到说话者的电话,并从而获取与之相关联的注释的身份信息。
实例2
图4示出了详细说明使用前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过程的流程图。从步骤300处开始,经由移动设备照相机或者固定在室内环境中的单独的照相机等等来捕获面部图像。此面部信息由移动设备进行处理或者远程地进行处理,或者由二者的组合(远程地及由移动设备)进行处理。面部识别软件用于将捕获的面部识别信息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在步骤304处)。可以将捕获的图像减小为输入到特征标签的信息,该特征标签信息可以与对应于数据库中的条目的特征标签信息进行比较。依据步骤308,如果出现识别匹配,则数据库可以提供适合于允许在请求方与该请求被发往的设备之间的单播传输的ID,以便进行配对。在错误识别的情况下,与网络的配对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不能保证被错误识别的设备将会在通信范围内。考虑蓝牙或802.11通信的情况尤其是如此。在一个替换实施例中,通过向可适用的环境发送经处理的面部ID信息以及对确认的请求,来多播对网络成员资格的邀请,否则该过程停止(步骤314)直到其在步骤300处重新初始化。具有匹配信息的设备可以应答。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对身份的确认(步骤310)。例如,可以发送具有预先分配的密钥的应答。可替换地,可以结合被分派的数字证书来进行确认。在身份的确认后,与要被添加到ad hoc网络中的设备交换配对数据,以便于在所有网络成员之间的网络通信。
实例3
图5示出了具有移动设备4的人A在具有移动设备4(例如,移动电话)的人B附近的图示。在社会环境或商业聚会中的人A想要从人B得到电子商务名片,所以他/她用他/她的移动设备4拍摄人B的照片(角5所示),并且人A的移动设备4(自身或者结合远程网络)找到人B的相关移动设备4,并从其获取电子商务名片(假定有适合的允许/授权)。
可替换地,仍参考图5,人A可以具有主设备,例如,移动电话、MP3播放器等,可以通过该主设备来寻求联网。通过允许一个设备接收与另一个人拥有的其它设备有关的信息,可以协调介绍以便进行联网。例如,如果人A想要与人B共享音乐,则人A就用照相机设备4拍摄人B的照片,照相机设备4可以包括用于允许音乐共享的按钮。人A的设备4(例如,智能电话)随后将广播人B的图像标签。人B的设备4会匹配它,并对人A的设备4应答。人A的设备4(例如,电话)随后将向人B的设备4传送其正在寻找B的耳机/手机。B的设备4将耳机设备地址给予A的设备。A的设备4随后将向B的耳机(或者手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发送音乐。
实例4
客人在访问一个公司/组织等时正在签名,该客人走向签名台。照相机拍摄该客人的照片,此方法用于找到该客人的移动电话,并从数据库中获取客人的身份,以便预先填写签名表,并打印识别标记卡(identificationbadge)。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概述了这些步骤。所示逻辑从开始600处前进。在步骤602处,对象接近签名站/入口。在步骤604期间,从对象拍摄/取得对象的照片(或者视频或其它生物测量数据)。在606处,判断在从访问者观测到的或得到的生物测量数据与数据库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匹配。例如,在形成数据库时可以预先收集来自对象的生物测量数据。结合映射,可以与移动设备(例如,电话)进行配对,并且可以取得身份(ID)信息并用于分配ID标记卡。
实例5
图7示出了概述允许雇员进入安全区的方法的流程图,该安全区例如为通过其时则会遇到电子门的区域。在步骤700处开始,随着雇员接近该门(步骤702),照相机捕获雇员的照片(步骤704),并使用照片来找到雇员的电话或无线标记卡,随后其与标记卡或电话进行安全性询问交换(步骤706),以认证该雇员被授权通过该门并开启该门(步骤708)。对于该雇员,这是随着他/她靠近而无缝地进行的,并极大地减少了后端处理,因为此比较是基于该门的照相机的视图中的内容与雇员的电话上的生物医学标记的已缩减名单,而不是详尽的后端服务器人名单。
类似地,对于更安全的环境,可以使用指纹来代替照相机。可以结合任何其它生物测量输入来使用指纹,以确保该雇员真正地想要打开该门/接入该区域。
实例6
图8示出了概述(在步骤800处开始)包括工具共享的使用情况的流程图。在发言者具有在计算机上的显示资料的会议中(步骤802处),会议出席者可以迅速将其计算机连接到发言者的计算机,以便共享诸如Excel、Word或Power Point文档之类的文档,尤其是在头顶投影机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例如,发言者可以开始发言,并且每个人将使得其计算机与发言者的计算机同步。可替换地,可以拍摄发言者的照片/视频(步骤804),或者发言者可以按下他/她的指纹或提供其它类型的生物测量数据,以使得会议室中的人能够采样数据以便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会议出席者随后可以基于数据库匹配来识别发言者的计算机(步骤806),并连接到该计算机(步骤808)。此举也可以用于连接到计算机的ad hoc网络。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意识到,可以用多种不同工艺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以上描述中通篇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进一步意识到,可以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来实现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为了明确地示出硬件和软件的这个互换性,各种示例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通常是按照其功能进行描述的。这种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实现为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在总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一种具体应用以变通的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绝不应解释为导致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尽管前文主要针对面部识别,但也设想了使用代替或包含面部识别的任何种类的生物测量识别方式。因此,这包括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心率信息、步态信息等。
一旦在设备之间建立了ad hoc网络,设想了在设备之间共享信息的所有方式,无论是共享音乐、注释、视频等。
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器件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组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可耦合至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可替换地,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提供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以上描述,以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容易地获知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旨在限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应被给予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大范围。
Claims (52)
1.一种用于扩展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面部识别信息;
结合利用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获得对面部识别匹配的确认,使用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来多播对ad hoc网络成员资格的邀请;及
多播配对信息,以便对多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作为移动设备的一部分的照相机来收集所述面部识别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在固定位置处的照相机来收集所述面部识别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示确认包括数字证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包括密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包括SMS消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包括图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将所述信息分类到特征标签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特征标签信息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d hoc网络允许借助于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和经由广域网(WAN)的间接通信之中选出的通信来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d hoc网络是对等(P2P)网络。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d hoc网络包括BAN、PAN、WAN或其组合。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包括预先分配的密钥。
14.一种用于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扩展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其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分析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生物测量信息;
结合利用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确认生物测量识别匹配来多播对网络成员资格的邀请;及
多播配对信息以便对多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测量信息包括面部识别信息。
16.一种用于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以无线方式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图像信息和对图像进行识别的请求,其中,所述接收发生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及
结合以无线方式从所述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用以识别所述图像的信息,以无线方式从所述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请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接收对所述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请求的答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在来自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所述答复中包含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无线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请求是次生请求。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d hoc网络是对等(P2P)网络。
21.一种用于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装置,包括:
用于以无线方式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图像信息和对图像进行识别的请求的模块,其中,所述接收发生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及
用于结合以无线方式从所述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用以识别所述图像的信息,以无线方式从所述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请求的模块。
22.一种用于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面部识别信息;
基于所述面部识别信息,使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来多播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
结合来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对所述邀请的无线应答而接收密钥;及
多播配对信息,以便对多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网。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接收所述密钥之前请求所述密钥。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远离所述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接收所述密钥。
25.一种用于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面部识别信息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面部识别信息,使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来多播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的模块;
用于结合来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对所述邀请的无线应答而接收密钥的模块;及
用于多播配对信息,以便对多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网的模块。
26.一种用于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面部识别信息;
基于所述面部识别信息,使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多播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
结合来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对所述邀请的无线应答而接收数字证书;及
多播配对信息,以便对多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网。
27.一种用于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面部识别信息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面部识别信息,使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多播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的模块;
用于结合来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对所述邀请的无线应答而接收数字证书的模块;及
用于多播配对信息,以便对多个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网的模块。
28.一种用于连接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以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生物测量信息;
以无线方式从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生物测量信息;
以无线方式在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经确认的匹配应答;及
基于所述经确认的匹配应答来以无线方式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通信,以便扩展所述ad hoc网络,其中,所述通信包括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测量信息包括面部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心率信息和步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匹配是基于生物测量信息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比较的。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和/或接收个人识别信息。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用于另外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通信包括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配对。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包括发送和/或接收电子商务名片。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包括共享文档。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包括验证凭证。
37.一种用于连接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以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生物测量信息;
基于所述生物测量信息,在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确定设备识别码;及
基于所述设备识别码,来以无线方式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通信,以便扩展所述ad hoc网络,其中,所述通信包括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测量信息包括面部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心率信息和步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设备识别码是基于生物测量信息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比较的。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较是基于在广播或多播信道上接收的生物测量信息的。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和/或接收个人识别信息。
42.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用于另外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通信包括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配对。
44.一种用于连接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以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以无线方式接收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生物测量信息,其中,所述生物测量信息是从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
在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将所述生物测量信息与基准进行成功的匹配;及
基于所述成功的匹配,来以无线方式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通信,以便扩展所述ad hoc网络,其中,所述通信包括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测量信息包括面部识别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心率信息和步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和/或接收个人识别信息。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用于另外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
4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通信包括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配对。
49.一种用于连接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以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提供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生物测量信息的模块;
用于以无线方式从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生物测量信息的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以无线方式接收经确认的匹配应答的模块;及
用于基于所述经确认的匹配应答来以无线方式与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通信,以便扩展所述ad hoc网络的模块,其中,所述通信包括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邀请。
50.一种用于扩展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ad hoc网络的方法,包括:
以无线方式从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一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与所各自拥有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是所述ad hoc网络中的成员的候选的人相关联的生物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接收发生在作为所述ad hoc网络的成员的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
在所述第三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处识别所述生物测量信息;及
结合所述识别的生物测量信息,以无线方式向第二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对加入所述ad hoc网络的请求。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测量信息包括图像信息。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信息包括面部图像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545,794 US20110047384A1 (en) | 2009-08-21 | 2009-08-21 |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
US12/545,794 | 2009-08-21 | ||
PCT/US2010/044974 WO2011022247A1 (en) | 2009-08-21 | 2010-08-10 |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83806A CN102483806A (zh) | 2012-05-30 |
CN102483806B true CN102483806B (zh) | 2015-09-23 |
Family
ID=43357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3710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3806B (zh) | 2009-08-21 | 2010-08-10 | 使用面部识别建立ad hoc 网络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047384A1 (zh) |
EP (3) | EP2629238A1 (zh) |
JP (2) | JP2013502654A (zh) |
KR (3) | KR101636488B1 (zh) |
CN (1) | CN102483806B (zh) |
TW (1) | TW201116139A (zh) |
WO (1) | WO201102224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77135B1 (en) * | 2009-09-10 | 2019-04-17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
US8924570B2 (en) | 2010-11-23 | 2014-12-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emporary collaborative ad-hoc network of hardware nodes to perform function |
US9420458B2 (en) * | 2010-12-13 | 2016-08-16 | Volkswagen Ag | Method for the use of a mobile appliance using a motor vehicle |
US8818049B2 (en) * | 2011-05-18 | 2014-08-26 | Google Inc. | Retrieving contact information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searches |
US9280708B2 (en) * | 2011-11-30 | 2016-03-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llaborative recognition using media segments |
US9998945B2 (en) * | 2011-11-30 | 2018-06-12 | Shailesh Pati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hange peer discovery transmission frequency based on congestion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US9471919B2 (en) | 2012-04-10 | 2016-10-18 | Hoyos Labs Ip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of transactions |
US9215737B2 (en) * | 2012-07-26 | 2015-12-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 in pairing |
US10171458B2 (en) | 2012-08-31 | 2019-01-01 | Apple Inc. | Wireless pairing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using biometric data |
US9619017B2 (en) * | 2012-11-07 | 2017-04-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utilizing a computer input device with multiple computers |
US9060241B2 (en) * | 2012-11-19 | 2015-06-16 | Htc Corporation |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digital items thereof |
US8594632B1 (en) * | 2012-12-11 | 2013-11-26 | Intel Corporation | Device to-device (D2D) discovery without authenticating through cloud |
US8917939B2 (en) | 2013-02-21 | 2014-12-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Verifying vendor ident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affiliation of an individual arriving at a threshold location |
US9003196B2 (en) | 2013-05-13 | 2015-04-07 | Hoyos Labs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orizing access to access-controlled environments |
US11210380B2 (en) | 2013-05-13 | 2021-12-28 | Veridium Ip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orizing access to access-controlled environments |
US9313200B2 (en) * | 2013-05-13 | 2016-04-12 | Hoyos Labs Ip,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iveness |
CN103428642B (zh) * | 2013-07-16 | 2016-01-13 | 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中继的簇内d2d多播方法 |
WO2015006950A1 (en) * | 2013-07-18 | 2015-01-22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pair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US9973722B2 (en) | 2013-08-27 | 2018-05-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pictures in a picture |
US9811535B1 (en) * | 2013-10-29 | 2017-11-07 | Google Inc. | Creating social network groups |
US9838388B2 (en) | 2014-08-26 | 2017-12-05 | Veridium Ip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protocol standards |
CN106063219B (zh) | 2013-12-31 | 2019-10-08 | 威力迪姆Ip有限公司 | 用于生物识别协议标准的系统和方法 |
US9311525B2 (en) | 2014-03-19 | 2016-04-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
WO2015175297A1 (en) * | 2014-05-11 | 2015-11-19 | Vishal Gupta | Device pairing |
CN104008372A (zh) * | 2014-05-23 | 2014-08-27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 |
US10375004B2 (en) * | 2014-09-30 | 2019-08-0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Facilitat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 connections based on mobile device validated calendar data |
CN205721792U (zh) * | 2014-09-30 | 2016-11-23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4640060B (zh) * | 2015-01-28 | 2019-08-2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共享的方法及其系统 |
US11329980B2 (en) | 2015-08-21 | 2022-05-10 | Veridium Ip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protocol standards |
US20170103669A1 (en) * | 2015-10-09 | 2017-04-13 | Fuji Xerox Co., Ltd. |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data of individuals |
CN106937239A (zh) * | 2015-12-29 | 2017-07-07 |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建立近距离连接及控制电子终端建立该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592572A (zh) * | 2016-02-29 | 2016-05-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连接控制方法及终端 |
FR3049085B1 (fr) * | 2016-03-21 | 2021-07-30 | Sebastien Jean Serge Dupont |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a partir de dispositifs biometriques permettant de communiquer avec d'autres dispositifs sur la bande de frequence 443mhz et permettant de realiser un reseau maille autonome |
US10497014B2 (en) * | 2016-04-22 | 2019-12-03 | Inreality Limited | Retail store digital shelf for recommending products utilizing facial recognition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
WO2017187326A1 (en) * | 2016-04-28 | 2017-11-02 | Serge Covai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control signal in a secured fashion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aid control signal us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
CN105848306A (zh) * | 2016-05-30 | 2016-08-1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之间的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
KR102009396B1 (ko) * | 2016-08-04 | 2019-08-1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인간 친화적 정보 기반 대상 인식장치, 접속정보 제공장치 및 그 통신방법 |
US10219157B1 (en) * | 2016-10-05 | 2019-02-26 | Symantec Corporation | Secure verified attribute exchange between parties in physical proximity |
WO2018168243A1 (ja) | 2017-03-15 | 2018-09-2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
US10706265B2 (en) * | 2017-07-28 | 2020-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anning a real-time media stream to detect one or more faces that are prevalent among a set of media files stored on a user equipment |
US10992662B2 (en) | 2017-10-09 | 2021-04-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nabling/disabling applications using face authentication |
WO2019083508A1 (en) | 2017-10-24 | 2019-05-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ACIAL RECOGNITION BASED ON CONTEXTUAL INFORMATION |
JP7031006B2 (ja) | 2018-09-28 | 2022-03-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性部材、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タッチパネル、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
US10958603B2 (en) | 2018-10-23 | 2021-03-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stant photo sharing via local area network setups |
SG11202105269RA (en) * | 2018-11-21 | 2021-06-29 | Nec Corp | Information provis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provis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vision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US11063645B2 (en) | 2018-12-18 | 2021-07-13 | XCOM Labs, Inc. |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
US10756795B2 (en) | 2018-12-18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
US11330649B2 (en) | 2019-01-25 | 2022-05-10 | XCOM Lab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
US10756767B1 (en) | 2019-02-05 | 2020-08-25 | XCOM Labs, Inc. |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
CN110113826B (zh) * | 2019-04-25 | 2021-07-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d2d设备到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
US11283937B1 (en) | 2019-08-15 | 2022-03-22 | Ikorongo Technology, LLC | Sharing images based on face matching in a network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103217A1 (en) * | 2002-01-20 | 2003-12-11 | Scientific Generics Limited |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
CN1620136A (zh) * | 2003-11-19 | 2005-05-25 | Lg电子有限公司 |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63094A (en) * | 1991-03-20 | 1992-11-10 | Francine J. Prokoski |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dividuals from analysis of elemental shapes derived from biosensor data |
US6052780A (en) * | 1996-09-12 | 2000-04-18 | Open Security Solutions, Llc | Computer system and process for accessing an encrypted and self-decryp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product while restricting access to decrypted digital information |
US5991429A (en) * | 1996-12-06 | 1999-11-23 | Coffin; Jeffrey S. |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 for security access and identification |
AU2003291502A1 (en) * | 2002-11-08 | 2004-06-03 | Lyndale Trading Company Limited | Adaptive broadband platfor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
JP4188862B2 (ja) | 2004-03-16 | 2008-12-03 |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NO322875B1 (no) * | 2004-04-23 | 2006-12-18 | Tandberg Telecom As | System og fremgangsmate for a inkludere deltakere i en konferansesamtale |
US7590589B2 (en) * | 2004-09-10 | 2009-09-15 | Hoffberg Steven M | Game theoretic prioritization scheme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permitting hierarchal deference |
JP4356997B2 (ja) * | 2005-03-15 | 2009-11-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
JP2007027814A (ja) * | 2005-07-12 | 2007-02-01 | Seiko Epson Corp | 暗号化データ復号装置、認証装置、認証キー、暗号化データ復号システム、暗号化データ復号方法、暗号化データ復号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8254301B2 (en) * | 2005-11-22 | 2012-08-28 |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Group-header based method to organize local peer group of vehicles for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
JP2007193659A (ja) * | 2006-01-20 | 2007-08-02 | Hitachi Ltd | データ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
US9336333B2 (en) * | 2006-02-13 | 2016-05-10 | Linkedin Corporation | Searching and reference checking within social networks |
JP5010905B2 (ja) * | 2006-12-13 | 2012-08-2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顔認証装置 |
JP4693818B2 (ja) * | 2007-07-09 | 2011-06-0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
JP4940037B2 (ja) * | 2007-07-18 | 2012-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US20090074258A1 (en) * | 2007-09-19 | 2009-03-19 | James Cotgreave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al recognition |
FR2922672B1 (fr) * | 2007-10-19 | 2011-01-21 | Auchan France | Systeme d'authentification biometrique sans contact et procede d'authentification |
US8750574B2 (en) | 2007-12-31 | 2014-06-10 | Applied Recognition Inc.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haring of digital images with face signatures |
US8005272B2 (en) * | 2008-01-03 | 2011-08-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igital life recorder implementing enhanced facial recognition subsystem for acquiring face glossary data |
JP2010212860A (ja) * | 2009-03-09 | 2010-09-24 |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 メッセージ送信システム |
-
2009
- 2009-08-21 US US12/545,794 patent/US2011004738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
- 2010-08-10 CN CN201080037104.XA patent/CN10248380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8-10 JP JP2012525611A patent/JP2013502654A/ja active Pending
- 2010-08-10 EP EP13020018.1A patent/EP262923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8-10 EP EP10743308.8A patent/EP246780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8-10 KR KR1020147019713A patent/KR10163648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8-10 WO PCT/US2010/044974 patent/WO201102224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8-10 EP EP13020019.9A patent/EP262923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8-10 KR KR1020137033553A patent/KR10150287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8-10 KR KR1020127007335A patent/KR10145467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8-19 TW TW099127768A patent/TW201116139A/zh unknown
-
2014
- 2014-06-12 JP JP2014121784A patent/JP580145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103217A1 (en) * | 2002-01-20 | 2003-12-11 | Scientific Generics Limited |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
CN1620136A (zh) * | 2003-11-19 | 2005-05-25 | Lg电子有限公司 |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022247A1 (en) | 2011-02-24 |
JP2013502654A (ja) | 2013-01-24 |
JP5801450B2 (ja) | 2015-10-28 |
EP2467802B1 (en) | 2013-07-03 |
KR101502872B1 (ko) | 2015-03-17 |
KR101454679B1 (ko) | 2014-10-27 |
JP2014212535A (ja) | 2014-11-13 |
KR101636488B1 (ko) | 2016-07-06 |
KR20120056851A (ko) | 2012-06-04 |
KR20140097578A (ko) | 2014-08-06 |
EP2629238A1 (en) | 2013-08-21 |
TW201116139A (en) | 2011-05-01 |
US20110047384A1 (en) | 2011-02-24 |
KR20140013082A (ko) | 2014-02-04 |
EP2629239A1 (en) | 2013-08-21 |
EP2629239B1 (en) | 2017-07-19 |
EP2467802A1 (en) | 2012-06-27 |
CN102483806A (zh) | 2012-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83806B (zh) | 使用面部识别建立ad hoc 网络 | |
US9282096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oice authentication service leveraging networking | |
JP4870881B2 (ja) | エンティティを識別するコンピュータ化された方法及びエンティティを識別す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 |
US9779288B2 (en) | Connecting to an onscreen entity | |
US2005004896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mobile device users | |
CN105324679B (zh) | 用于在邻域知悉网络中共享上下文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685371B (zh) | 图像识别 | |
US20140025747A1 (en) | Electroni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exchange | |
Aditya et al. | Encore: Private, context-based communication for mobile social apps | |
CN105765950A (zh) | 使用传感器数据来提供用于邻近地相关的群通信的信息 | |
CN104541476A (zh) | 免于置备的无成员群通信会话 | |
JP6023718B2 (ja) | 仮想空間の生成を含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US20130031606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3209166B (zh) | 手机通讯录共享系统及方法 | |
Huang et al. | Human interactive secure ID management in body sensor networks | |
WO2004043001A1 (en) | Community cre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by identification of member credentials | |
CN109246657B (zh) | 数据分享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系统 | |
CN102790789A (zh) | 搜索联系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Nagowah | Aiding social interaction via a mobile peer to peer network | |
Silva et al. | Enhancing Social Events with Smart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s | |
CN113645598A (zh) | 一种基于ble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应用 | |
Korhonen | Mobile Encounter Network-the missing data link | |
Zhang et al. | Preserving Location-Related Privacy Collaboratively in Geo-social Networks | |
Stakic et al. | Design Issues in Minimizing 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 of Mobile Social Software Introduction System | |
Pushpa et al. | Requirement and Design of Secure Encounter-based Mobile Social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