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6139A -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 Google Patents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6139A
TW201116139A TW099127768A TW99127768A TW201116139A TW 201116139 A TW201116139 A TW 201116139A TW 099127768 A TW099127768 A TW 099127768A TW 99127768 A TW99127768 A TW 99127768A TW 201116139 A TW201116139 A TW 2011161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network
code
processor
ca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7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aul E Jacobs
David Jonathan Julian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16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613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3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lbums, collections or shared content, e.g. social network photos or vide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111613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為關於一種使用臉孔辨識建立之ad hoc網路 【先前技術】 非常需要獲得一種用於從一個組織令的一群人辨識他 們的面貌的方法,尤其是用於社會人際關係網、工作場所功 能等方面。儘管存在許多臉孔辨識演算法,但大多數的局限 之處在於在給定所考慮的用於比較的全部特性的情況下運 行演算法所需的時間量和計算能力。例如,在最近的北京奥 運會中,使用了應對安全性問題的臉孔辨識系統,其結果是 令人泣喪的失敗,因為運行這個(些)辨識演算法所需的計 算時間相當大。但是,當與提供更適合於利用或增強臉孔辨 識性能益處的使用規模經濟的應用適當匹配的情況下,臉孔 辨識程式是非常有用的。以下來完成這個任務。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種用於建立一 adho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 下步驟:收集臉孔辨識資訊;結合獲得對—臉孔辨識匹配的 確認,使用-無線通訊設備來多播對網路成員資格的〆邀 請;及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聯網。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 備一起使用,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 ’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 ,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 201116139 括.用於使得一處理器分析生物測量資訊的代碼;用於使得 該處理器使一無線通訊設備結合確認一生物測量辨識匹配 來多播對網路成員資格的—邀請的代碼;及用於使得該處理 器使該通訊設備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 行聯網的代碼。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 備起使用,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 括:用於使得一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從一第一設備接收 影像資訊和對一影像進行辨識的一請求的代碼;及用於使得 -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結合發送用μ辨識該影像的資 訊,來向第二設備發送對加入一 ad h〇c網路的一請求的代碼。 本發月亦七供一種用於建立一 ad h〇c網路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m設備接收影像資訊和對該影像進行辨識 的一凊求;及,结合發送用以辨識該影像的資訊,向一第二設 備發送對加入該ad hoc網路的一請求。 本發月亦提供_種用於建立一 adh〇_路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驟··收集臉孔辨識資訊;使用一無線設備來多播對加 ==路的—遨請;結合來自—第二設備的對該邀請的一應 = 密输;及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設備進 行聯網。 + & to # 備-亦=—種電腦程式產品’用於與-無線通訊設 括:用於使得Γ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 用於使"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 的代〒概札辨識資汛 -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多播對加入一 201116139 網路的一邀請的代碼;用於使得該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 結合來自一第二設備的對該邀请的一應答而接收一密錄的 代碼;及用於使得該處理器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設 備進行聯網的代碼。 一種用於建立一 ad ho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二收 集臉孔辨識資訊; 使用一無線設備多播對加入該網路的一邀請;結合來自 一第二設備的對該遨請的一應答而接收一數位憑證;及多播 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設備進行聯網。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備一起使用, 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用於使得 一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收集臉孔辨識資訊的代碼;用於 使得該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多播對加入一網路的一邀 請的代碼;用於使得該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結合來自一 第二設備的對該邀請的一應答而接收一數位憑證的代碼;及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設備進行 聯網的代碼。 一種用於連接到一設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收集生 物測量資訊;無線地發送該生物測量資訊;無線地接收經確 認的匹配應答;及基於該經確認的一匹配應答來與該設備通 訊。 一種用於連接到一設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收集生 物測量資訊;基於該生物測量資訊,來決定一設備辨識碼; 及基於該設備辨識碼,來與該設備通訊。 201116139 一種用於連接到一設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無線地 接收生物測量資訊;將該生物測量資訊與一基準進行成功的 匹配;及基於該成功的匹配,來與該設備通訊。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備一起使用, 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用於使得 一處理器使一無線設備收集生物測量資訊的代碼;用於使得 一處理器使該無線設備無線地發送該生物測量資訊的代 碼;用於使得該無線設備從一第二設備接收經確認的一匹配 應答的代碼;及用於使得一處理器使該無線設備基於該經確 認的匹配應答與該第二設備通訊的代碼。 一種用於建立一 ad ho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 一第一設備接收生物測量資訊;辨識該生物測量資訊;及 結合該辨識的生物測量資訊,向一第二設備發送對加入該 ad hoc網路的一請求。 【實施方式】 諸如具有照相或攝像功能的行動電話之類的可攜式設 備可以用於操取一或多個人的影像,並結合儲存在資料庫中 的資訊或者藉由使用廣播或多播訊息來使用預定特性進行 比較。優選地,資料庫包含目標組,在其中遭遇成員的預期 會比一個大得多的組的預期高。例如,目標組可以包括來自 同一城市中同一公司的人,以區別於來自在諸如城市中所有 人的組的數量級上的更大的組。 設想了幾個臉孔辨識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基於知識 201116139 的方法,其按照基於典型面貌而應用的規則來編碼臉孔特 徵;範本匹配方法,其將影像與來自所儲存的臉扎影像或特 徵的分類表中的影像進行匹配;基於外貌的方法,其基於訓 練影像逐漸形成用於比較的模型;及,特徵不變模型其使 用用以發現臉孔特徵的演算法,即使目標的視圖和姿勢及/ 或照明條件發生變化。 例如可以使用一或多個前述臉孔辨識方法來歸類為目 標組的成員(例如,公司雇員)定義的臉孔特徵。例如,使 用特徵不變方法,諸如具有照相機或攝像機的可攜式通訊設 備之類的可攜式設備可以擷取包括臉孔影像的影像。結合接 收到這些影像,運行在該設備上的(例如,該設備中的處理 器)或者在遠端運行的演算法可以進行比較並建立在被辨識 為操取的臉孔影像的影像與同來自該目標組的特定成員相 關的歸類的臉孔特徵之間的相似性。 圖1圖示顯示每一個用戶2與該用戶的相關行動設備4 的示意圖。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行動設備4中的照相機 C用於結合使用臉孔辨識軟體來擷取並辨識臉孔影像。基於 此辨識’可以建立或擴展諸如網路6的一或多個行動ad hoc 網路°這些網路主要由覆蓋面積決定,包括人體區域網路、 個人區域網路'無線區域網路和廣域網路的組合。 人體區域網路(ban)通常屬於幾米數量級上的網路覆 蓋。人穿戴的設備可以由BAN連接。這些設備可以包括行動 電話、照相機、麥克風、讀卡器、顯示器、感測器等。ban 可以與包括其他BAN在内的其他網路相連,並且可以自動且 201116139 對於用戶無瑕疫地配置它們β 個人區域網路(ΡΑΝ)具有在10米數量級上的工作範 圍,它們通常用⑥將行動設備連接到固定設備或其他行動設 備。 無線區域網路(WLAN)實現了在WLAN中的設備之間 το全連通情況下的高容量通訊以及廣播能力。 前述網路可以使用例如用於WLAN的IEEE 8〇2 u標 準FlashLinQ™及/或用於短距離無線通訊的藍芽頂技術規範 來傳呼及/或連接到所建立的網路或ad 網路中的諸如電 話之類的其他設備’以便提供辨識資訊。IEEE 8〇2」丨為 WLAN提供媒體存取控制(MAC)協定和實體層。mac層 通常使用分散式協調功能(DCF)協定,來為其用戶指定實 體層上的基於爭用的和免於爭用的存取控制,實體層可以使 用紅外、跳頻擴展頻譜及/或直接序列擴展頻譜通訊。這些協 定皆非常適用於社會環境的應用,其中臉孔辨識匹配可以被 廣播至例如,房間中或者房間中特定電話網路中的所有電 話。 在一實施例中,結合將擷取的影像與在資料庫中歸類的 影像進行比較,周於擷取影像的可攜式設備可以將信號傳呼 或多播至範圍中的其他設備,發送查詢以請求對此辨識的確 "心。結合肯定性的應答,可以交換進一步的辨識資訊以允 許在設備之間進行諸如SMS訊息、視頻或影像訊息傳遞、電 子郵件訊息傳遞的進一步的訊息傳遞及其他類型的無線通 訊。此進一步的辨識資訊可以與網路中的設備共用。此實施 201116139 例所添加的優點在於,辨識和 地且自動地進行。無 蠘可以靜默地、無瑕疵 的解釋。 ”、 與錯誤辨識有關的潛在令人為難 設想了使用幾種辨識搜索演算 演算法來增大準確辨識的可能性:二吏用-種以上的 消除臉孔特性來使用這些演算法遍歷搜索樹時 基礎上進行辨識。可《使用幾個訓練影像,:’在加:的 歸類辨、識特徵。 以致力於適當地 =的再另一實施例中,臉孔資料特徵可以保存在 交並與網路中的詢問設備及/或可揭式設備進行 ^藉t在設備中僅保存臉孔特徵,除在網路中共用的辨 ==持了匿名性。結果,如果行動電話可以共用 識資訊特徵,將這些特徵與屬於網路(例如用於特定公司 網路)的料個體進行比較’可以進行相當迅速地辨識。 用例如FUshLinQTM或藍芽辨識碼連同其他安全資訊,臉孔 識可以局限於僅在安全組或網路中的那些個人。例如,臉 孔特徵可以被輸入到稱為特徵標籤(feature tag)的稽中。 將特徵標籤的特性與從由行動設備拍攝的照片資訊收集的 特性進行比較,此舉可以作為進行臉孔辨識的主要基礎。 在另一實現方式中,照相機用於擷取進入房間的目標的 =’、片。此照片可以表示靜止影像或者其可以是視頻影像的— P分。使用例如一或多個演算法的臉孔辨識軟體可以運行在 仃動設備中的處理器上,或者可替換地,該軟體可以在遠端 運行。例如,可以在行動設備上處理特徵標籤資料,並將其 201116139 傳送到遠端位置進行辨識。 結合滿足用於確認目標身份的閾值級,可以結合傳呼行 動電話及/或其他行動設備以致力於建立或擴展ad hoc網 路’來在被辨識的目標之間建立ad-hoc網路。根據一實施 例’可以進行設備的簡單配對以迅速建立acj hoc網路。設備 可以結合接收無線資料來監測發現通道。發現通道是用於找 到附近的同級點、網路或服務的通道。在一實施例中,設備 偶爾(定期地或不定期地)發送其同級點發現信號,並且還 監聽其他設備的同級點發現信號,以便檢測附近的感興趣實 體。設.想了同級點發現可能會佔用大約每一秒中的16ms,或 者可以以更低的速率進行,例如每5秒中的1 ms。在一實施 例中,結合構建ad hoc網路,設備可以決定在其周圍的設備’ 隨後使用此資訊來減小與特徵進行比較的資料庫的搜索 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接收到其他設備的發現信號之前, 設備可以在發現通道上廣播資訊請求。此資訊請求可以包括 對在接收到此請求的接收範圍中的設備的辨識資訊的請 求。此外,在再其他的實施例中,設備可以在發現通道上定 期地廣播其特徵標籤資訊,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此形成 要與影像進行比較的資料庫。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廣播包 含設備用戶的姓名資訊的特徵標籤資訊。在這些實施例中, 臉孔辨識程式用於在此有限集合中進行辨識,例如房間、會 議室等中的人。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辨識了面貌,則可以 將對確認的請求與密鑰—起進行廣播以便構建網路。例如, 此請求可以標識詢問者’並且藉由提供對此請求進行應答的 10 201116139 人的姓名或此人的設備的設備位址來要求確認。對此請求的 應答可以專門發送給該請求者》如果按照由臉孔辨識程式決 定的特定置信度’臉孔影像與特徵標籤資訊匹配,則此後可 以使用簡單配對來建立ad hoc網路。在其他實施例中,如果 透過使用臉孔辨識程式所辨識的姓名與應答者的姓名在特 定置信度内匹配’例如,應答者的名和姓與被辨識方相匹 配’則此後可以使用簡單配對來建立ad hoc網路。 可替換地’可以透過可供應密鑰的諸如蜂巢網路的廣域 網路來預先分發安全密鑰。例如,組織中被辨識的成員(諸 如公司雇員)已經具有按照雇員目錄所分配的密鑰。當行動 設備(例如屬於雇員的行動設備)接收到辨識請求時,可以 以此預先分發的密鑰來應答。密鑰隨後提供使得應答者能夠 加入ad hoc網路的存取機制。在一態樣中,用於解碼特定訊 息(例如,來自諸如公司之類的組織的成員的訊息等等)的 公共密鑰可以在ad hoc網路形成之前預先分發給組織中的成 員。因此,僅是該組織中的成員才能夠解密該被多播的請 求。結合對網路成員資格請求的應答,可以將密鑰連同關於 此特定應答者的資料配對資訊一起發送給請求者。在一替換 實施例中,可以透過存取安全資料庫來獲得必要的配對資 料,從而允許在與特定組織相關聯的設備之間進行簡單配 對。資料庫可以保存與組織中人貞持有的設備的辨識資訊、 設備類型等有關的資訊。僅僅對加入網路的請求的肯定性應 答就是全部所需的,因為設備中運行軟體的處理器可以㈣ 處理並控制設備配對。另外,在—些實施例中,可以僅結合 201116139 對從雙方接收的允許的接收,才交換來自安全資料庫的配對 資料。 可替換地,並非是預先分發密鑰,而是可以基於來自服 務於組織的遠端資料庫的請求來提供密鑰。 在再另一實施例中,可以發放數位憑證來代替密输。 故想了幾種技術以用於構建此ad hoc網路。其包括用於 WLAN 的 IEEE 802.1 1 標準、FlashLinQTM、ZigbeeTM及/或使 用藍芽技術規範的技術。Zigbee™主要結合無線感測器網路 (WSN )使用,無線感測器網路是一種使用低功率、低資料 速率聯網技術,來以無線方式在企業網中及/或在網際網路上 將包括感測器和控制節點在内的多個設備互連在一起的網 路0 例如’一般使用藍芽的情況下,大約7個活動用戶可以 聯網在一起。然而’藉由使用監聽(sniff)模式或暫停(park ) 狀態從而將行動無線設備設置在不活動狀態,此舉藉由將設 備傳呼進入或傳呼出活動狀態或者閒置狀態,有效地允許了 更多的網路參與者,以便在整個網路中傳播資訊。 一旦已經建立了 ad hoc網路,則可以將資訊從一個行動 设備廣播到網路中的幾個行動設備。一種實現此系統的方式 疋藉由使用諸如高通的FlashLinQTM的對等技術。在使用 FlashLinQ™的例子中’配備有集成的據機的 諸如行動電話之類的廣域網路設備在FiashLinQTM和WAN系 統之間透明地工作。例如,除了透過WAN的間接通訊之外, FlashLinQTM發起的應用會話可以借助FiashLinQTM而使用直 12 201116139 接設備到設備(D2D )通訊來進行。通訊可以在無需用戶介 入或知識的情況下’在使用D2D與WAN之間更替,從而提 供了無瑕疵管理的服務。因此,設想了可以藉由將資料從— 個行動設備直接廣播到網路中的其他設備,或者藉由向存取 點發送這些資料並經由WAN廣播資訊,來交換該資訊。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使用簡訊服務(SMS )來廣播通 訊0 在構建ad hoc網路可能不允許用以使用例如特徵標籤資 訊來比較資料的機會的情況下,由單個網路成員對一方的辨 識足以允許這一方進入網路。從而可以基於網路成員的為網 路包含而辨識潛在成員的能力,來進一步擴展透過使用臉孔 辨識而構建的網路。圖2圖示在—表示前述情況的示例性實 施例中使用的步驟及相關訊令’其中網路成員藉由辨識為網 路包含而考慮的多方所發送的影像,來幫助構建ad ^網 路。在不能藉由資料庫比較來確認目標身份的情況下可以 將包含臉孔影像的影像棺分發給網路成員。採取這個操作以 :丨如<]如可肊希望非公司雇員包含在ad h〇C網路中的情況。 二由可以為adhoc網路成員資格而考慮在諸如展覽中心或 境中所辨識的客戶或顧客。然而,成員資格擴 中所示的,節點A向其現有網路成 僅顯示為節點R、“ ώ J塔成員(在此 其包含影像標 二標咸1息MSG1在步驟搬中由節點β接收
衫像特徵標籤保存了 S ad hoc網路的成員f格=U 貝貝格而破考慮的某 13 201116139 個人的影像。在-些實施例中,將訊息MSGi發送到節點A 的夥伴列表中的其他節點。此夥伴列表標識了節點A所屬於 的- Ο個網路中的成員,或者其可㈣存與節點A獲知的 或與節.點A才目關聯的其他個體有冑的資訊。如$在節點㈣ 一方辨識了 MSG1的樓t的臉孔影像’則其在步驟綱中發 送回應答1」,其具有包括此目標的姓名的辨識資訊。節 點A在步驟205中接收到「應| 。儘管節點^可以藉由 將成員資格請求擴展到被辨識方來尋求構建網路但網路構 建=任務會被委託給諸如節點A的—或多個其他方。回應於 由節點β進行的辨識’如在步驟2〇7中所示的,節點A發送 (例如多播)訊息_2’例如,由通訊節點β和通訊節點 C分別在步驟206和208中接收到的訊息。 MSG 2可以是關於節點c,即由節點ρ辨識的—方成 為節點Α的網路的參與方請求。此外,考慮在節點Α的用戶 不知道在節點C的用戶。在一些實施例中,报有可能在諸如 會議中心或展覽中心之類的區域中,一或多個用戶會知道共 同的同事、朋友或同級點。例如,參考圓2,在節點p的用 =知道在節點A的用戶和在節點c的用戶。在節點p的用戶 :而可以幫助貫現構建包括節點A和節點c的以匕加網路。 s心MSG 1例如還可以包括從節點A到諸如接收訊息 1的郎點β的其同事的請求,以便次生(sec〇nd)對使一個 實體加入該ad hoc網路的請求。因此,在步驟218中,與節 點A有關係的節‘點β可以藉由發送訊息MSG 3來幫助節點A 擴展網路,訊息MSG3包含對使節點c加人該網路的次生請 14 201116139 求。因此’儘管在節點A的用戶可能不知道在節點c的用戶, 但在節點β的用戶知道,並且在節點p的用戶可以透過這種 可被稱為「贊助(sponsorship)」时法來幫助擴展網路。 節點C在步驟224中接收到的訊息MSG 3可以被進—步 處理,以基於由訊息MSG 3傳送的資訊來決定由訊息MSG2 傳送的資訊的可信度。在—些實施例中,訊息MSG3包括源 驗證資訊’例如,發送方的簽名、訊息認證碼(mac),用 於驗《^由Λ息MSG 2傳送的資訊未被改變的資訊。應意識 到,諸如發送方(節點β)簽名之類的源驗證資訊可以幫助 接收方節點C驗證訊息刪3的真實性,並從而確保訊息 MSG 3來自可仏的源。在一些實施例中訊息⑽〇 3還包括 曰不符’其指示一或多個關聯,例如,長期朋友、工作 同事、親屬等。例如,得分等級指示符可以基於與同級點的
關係來指不給予存|丨如於A 即點A的原始請求方的信任等級。例 如,共同組織的同重+ 3 π 事或雇員可以接收到高關聯等級,從而更 適合於^予共用特定公司資訊的資格。可替換地,也可以給 奇聯等級,從而幫助實現在社會關係網中緊密編織 的朋友團組。在步驟 邵226中’在從可信同級節點ρ接收到 MSG 3後,並在也a 〜疋由訊息MSG 2傳送的資訊是可信的之 後,f p點0透過盘於 &「 /、Ρ點Α有某種關係的節點β向節點Α發送 應答「應答2」。你μ /t 破郎點C發送的應答是回應於訊息MSG 2 的,例如,接受輕& 別從節點A接收到的網路成員資格提供。 此應答例如可以Θ技 疋關於節點c有興趣加入由節點A提供的網 路並且其願意與節 4 A直接互動的指示及/或確認。節點c 15 201116139 向節點β發送應答訊息「應答2」’節點β在步驟2;28中接 收到該應答訊息「應答2」。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 中,節點β藉由修改接收到的「應答2」以包括例如對應於 節點β的一些安全性資訊,來產生應答訊息「應答3」。隨 後將包括從節點C傳送的應答訊息「應答2」中的資訊的鹿 答訊息「應答3」從節點β傳送到節點a。由節點a在步驟 2 3 0中接收應答訊息「應答3」,節點A可以信任(相信該 應答確實來自於節點C)此應答訊息「應答3」,因為其是 從在節點β的同級點發送的。在從節點C接收到此應答後, 節點Α和C可以進行透過建立或擴展的網路進行通訊的步驟 (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例如,一旦在節點A與節點C之間 建立了關係,則節點A和C可以開始配對、交換證書,例如, 頻譜使用授權檔、它們的IP位址、公共密鑰等。 前述ad hoc網路可以被構建為不僅鏈結單個設備,而且 還鍵結諸如BAN、PAN和WAN的組合的網路。結果,附帶 於一個人手持的電話的照相機可以將資訊發送到不同 B AN、PAN或WAN中的另一個人或設備,或者甚至可以由 其來控制。 實例1 圖3圖示前文的可能使用情況的示意圖。在環境1 0 (例 如,會議室、門廳、會議中心等)中的每一用戶2和該用戶 的相關行動設備4提供可能的目標以包含在ad hoc行動網路 6中。在一實施例中,行動設備4可以包括照相機,其可以 16 201116139 用於擷取人的臉孔影像,例如透過入口 12進入環境l〇的 人。運行在一或多個行動設備4上的臉孔辨識軟體可以用於 結合上述方法實現辨識。在另一實施例中,將照相機丨4設 置在位置處並聚焦在入口 12附近的區域上。透過使用存 取點16 ’來自照相機1 4的無線或有線傳輸可以被轉發到網 路18,用於臉孔辨識處理。在環境ι〇中的設備中的被選設 備可以按照由連接到網路1 8的實體決定的,來在a(i hoc網 路中進行鏈結。例如,可以從網路丨8分派適當的辨識及/或 綠s忍’並從存取點1 6發送至相關設備4。例如,可以按照部 分地透過使用臉孔辨識軟體而決定的’將適當的配對資料分 派給由共同的雇主、部門等所雇傭的人。設想了可以使用軟 體來進行初始辨識匹配,隨後是對該匹配的另外的確認。可 替換地,例如在會議室或法院中,語音標籤可以用作用於比 較的資料’以找到說話者的電話’並從而獲取與之相關聯的 註釋的身份資訊。 實例2 圖4圖示詳細說明使用前述方法的一實施例的—可能程 序的流程圖。從步驟300處開始,經由行動設備照相機或者 固定在室内環境中的單獨的照相機等等來擷取臉孔影像。此 臉孔資訊由行動設備進行處理或者遠端地進行處理,或者由 二者的組合(遠端地及由行動設備)進行處理。臉孔辨識軟 體用於將操取的臉孔辨識資訊與儲存在資料庫中的資訊進 行比較(在步驟304處)。可以將擷取的影像減小為輸入到 17 201116139 特徵標籤的資訊’該特徵標籤資訊可以與對應於資料庫中的 條目的特徵標籤資訊進行比較。依據步驟3〇8,如果出現辨 識匹配,則資料庫可以提供適合於允許在請求方與該請求被 發往的設備之間的單播傳輸的ID,以便進行配對。在錯誤辨 識的情況下,與網路的配對不太可能出現,因為不能保證被 錯誤辨識的設備將會在通訊範圍内。考慮藍芽或8〇2丨丨通訊 的情況尤其是如此。在一替換實施例中,藉由向可適用的環 境發送經處理的臉孔ID資訊以及對確認的請求來多播對 網路成員資格的邀請,否則該程序停止(步驟3丨4)直到其 在步驟300處重新初始化。具有匹配資訊的設備可以應答。 可以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對身份的確認(步驟3丨〇 )。例 如’可以發送具有預先分配的密鑰的應答。可替換地,可以 結合被分派的數位憑證來進行確認。在身份的確認後,與要 被添加到ad hoc網路中的設備交換配對資料,以便於在所有 網路成員之間的網路通訊。 實例3 圖5圖示具有行動設備4的人A在具有行動設備4 (例 如,行動電話)的人B附近的示意圖^在社會環境或商業聚 會中的人A想要從人B得到電子商務名片,所以他/她用他/ 她的行動設備4拍攝人B的照片(角5所示),並且人a的 行動設備4 (自身或者結合遠端網路)找到人B的相關行動 設備4,並從其獲取電子商務名片(假定有適合的允許/授 權)。 18 201116139 可替換地’仍參考圖5 ’人A可以具有主設備,例如, 行動電話、MP3播放考笠 1 •等’可以透過該主設備來尋求聯網。 藉由允許-個設備接收與另—個人擁有的其他設備有關的 資訊’可以協調介紹以便進行聯網。例如,如果人A想要與 人/、用曰樂貝J人A就用照相機設備4拍攝人b的照片, 照相機設備4可以包括用於允許音樂共用的按鈕。人a的設 備4 (例如’智慧型電話)隨後將廣播人b的影像標籤。人 B的設備4會匹配它’並對人A的設備4應答。人A的設備 “例如,電話)隨後將向人B的設備4傳送其正在尋找B 的耳機/手機。B的設備4將耳機設備位址給予A的設備 的設備4隨後將向Β的耳機(或者手機,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發送音樂。 實例4 客人在拜訪—公司/組織料正在簽名該客人走向簽名 台。照相機拍攝該客人的照片,此方法用於找到該客人的行 動電話,並從資料庫中獲取客人的身份,以便預先填寫簽名 表並列印辨識標記卡(identification badge )。在圖6所示 的流程圖中概述了這些步驟。所示邏輯從開始_處前進。 在步驟602處,目標接近簽名站/入口。在步驟604期間,從 目標拍攝/取得目標的照片(或者視頻或其他生物測量資 料)°在_處’判斷在從拜訪者觀測到的或得到的生物測 量資料與資料庫資訊之間是否存在匹配。例如,在形成資料 庫時可以贱收集來自目標的生物測量資料。結合映射,可 19 201116139 能與一行動設備(例如,電話)配對,則可取得身份(ID 資訊並用於分配ID標記卡。 實例5 圖7圖示概述允許雇員進入安全區的方法的流程圖,該 安全區例如為通過其時則會遇到電子門的區域。在步驟7〇〇 處開始’隨著雇員接近該門(步驟7〇2 ),照相機擷取雇員 的照片(步驟704 ),並使用照片來找到雇員的電話或無線 標記卡,隨後其與標記卡或電話進行安全性詢問交換(步驟 706 ),以認證該雇員被授權通過該門並開啟該門(步驟 708 ) ^對於該雇員,這是隨著他/她靠近而無瑕疵地進行的, 並極大地減少了後端處理,因為此比較是基於該門的照相機 的視圖中的内容與雇員的電話上的生物醫學標記的已縮減 名單,而不是詳盡的後端伺服器人名單。 類似地,對於更安全的環境,可以使用指紋來代替照相 機。可以結合任何其他生物測量輸入來使用指紋以確保該 雇員真正地想要打開該門/存取該區域。 實例6 圖8圖示概述(在步戰_處開始)包括工具共用的使 用情況的流程圖。在發言者具有在電腦上的演示資料的會議 中(步驟802處)’會議出席者可以迅速將其電腦連接到發 言者的電腦,以便共用諸如Exceh w〇rd或ρ_Γ p〇int文 件之類的A # ϋ其是在頭頂投影機不能使用的情況下。例 201116139 如發'者可以開啟始言,並且每個人將使得其電腦與發言 者的電腦同步。可替換地’可以拍攝發言者的照片/視頻(步 驟804) ’或者發言者可以按下他/她的指紋或提供其他類型 的生物測量資料’以使得會議室中的人能夠採樣資料以便與 儲存在資料庫中的相應f料進行比較。會議出席者隨後可以 基於資料庫匹配來辨識發言者的電腦(步驟806),並連接 到該電腦(步驟識)。此舉也可以用於連接到電腦的 網路。 本領域技藝人士會意識到,可以用多種不同工藝和技術 中的任意一種來表示資訊和信號。例如,以上描述中通篇提 及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和碼片可 以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性粒子、光場或光學粒 子’或者其任意組合來表示。 本領域技藝人士會進一步意識到,可以用電子硬體電 腦軟體或二者的組合來實現結合本文揭示的實施例所描述 的各種示例性的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和演算法步驟。為了 明確地示出硬體和軟體的這個互換性,各種示例性元件方 塊、模組、電路和步驟通常是按照其功能進行描述的。這種 功能是實現為硬體還是實現為軟體取決於具體應用和施加 在整體系統上的設計約束。技藝人士可以針對每一種具體應 用以變通的方式來實現述及之功能,但這種實現決策絕不應 解釋為導致背離本發明的範圍。 儘管前文主要針對臉孔辨識,但也設想了使用代替或包 21 201116139 含臉孔辨識的任何種類的生物測量辨識方式。因此,這包括 指紋資訊、聲紋資訊、心率資訊、步態資訊等。 一旦在設備之間建立了 ad hoc網路,設想了在設備之間 共享資訊的所有方式,無論是共用音樂、評論、視頻等。 可以用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專用積 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 式邏輯裝置、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硬體元件或者被 設計為執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任意組合,來實現或執行結合 本文揭示的實施例所描述的各種示例性的邏輯區塊、模組和 電路。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是可替換地,該處理 器也可以是任何一般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狀態 機。處理器也可以實現為計算裝置的組合,例如,DSp和微 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的組合、一或多個微處理器與 DSP核心的組合或者任何其他此種結構。 結合本文揭示的實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演算法的步 驟可直接體現為硬體、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二者的組 合。軟體模組可以位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〇M記 憶體、EPROM記憶體、EEPR〇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 可移除磁碟、CD-ROM或者本領域公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儲 存媒體中。一種示例性的儲存媒體可耦合至處理器,使得處 理器能夠從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且可向該儲存媒體寫入資 訊。可替換地,儲存媒體可以集成到處理器中。處理器和儲 存媒體可以位於ASIC申。ASIC可以位於用戶終端中。可替 換地,處理器和儲存媒體可以作為個別元件位於用戶終端 22 201116139 中。 提供所揭示的實施例的以上描述’係以使得本領域任何 技藝人士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本領域技藝人士將可顯見 對這些實施例的各種修改,並且可以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 或範圍的情況下將本文定義的一般性原理應用於其他實施 例。因此,本發明並不旨在限於本文所示的實施例,而應被 給予與本文揭示的原理和新穎特徵相一致的最大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圖示顯示每個用戶和該用戶的行動設備的示意圖。 圖2圖示顯示在通訊節點之間的示例性訊令交換和與支 援傳送訊息的示例性方法相關的步驟的示意圖。 圖3圖示可能的使用情形的示意圖。 圖4圖示詳細說明使用前述方法的實施例的一個可能處 理流的流程圖。 圖5圖示詳細說明在使用行動設備的各方之間的電子商 務名片分發的示意圖。 圖6圖示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詳細說明客人的標記卡 (badge )分發的流程圖。 圖7圖示概述允許雇員進入安全區的方法的流程圖’所 述安全區例如為通過該區域時會遇到電子門的區域° 圖8圖示概述包括工具共用的使用情況的流知圖。 可應用的元件符號接後。 23 201116139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用戶 4行動設備 5角 6網 路 10 環境 12 入口 14 照相機 16 存取點 18 網路 200 〜230 步驟流程 300〜314 步驟 流程 600 〜608 步驟 流程 700 〜708 步驟 流程 800 〜808 步驟 流程 A 人 B人

Claims (1)

  1. 201116139 七、 備來 的一 的一 證書 息0 申睛專利範圍: 1種用於建立-adho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下 收集臉孔辨識資訊; 步驟: 結合獲得對一臉孔辨識匹配的確認,使 :播對網路成員資格的一邀請:& ·、,、線通訊設 播己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聯網。 部八:―求$ 1述及之方法,其中使用作為-行動設備 、^居相機來收集該臉孔辨識資訊。 3、如請求項! n _g , 通及之方法’其中使用在一固定位置處 、目機來收集該臉孔辨識資㉝。 长項1述及之方法,其中所示確認包括一數位 、如請求項1述及 之方法,其中該確認包括一密錄 6、如譜 1述及之方法,其中該確認包括一 sMs訊 、如請求項1述及 之方法,其中該確認包括一影像 25 201116139 8、如請求項丨+· 述及之方法’其中該收集臉孔辨識資訊 包括將該資訊分類到一特徵標籤中。 如°月求項8述及之方法,進-步包括:將該特徵標 籤資訊與儲存在-_眘扭庙 貧枓庫中的資訊進行比較。 10、 如晴求項1沐芬 边及之方法,其中該網路允許借助於從 設備到設備(D2D )诵邙知e丄 A 」通讯和經由一廣域網路(WAN )的間接 通訊之中選出的通訊來進行通訊。 11、 如胡求項1述及之方法,其中該ad hoc網路是-對 等(P2P)網路。 月求項1述及之方法,其中該ad hoc網路包括多 個無線設備、BAN、PAN、WAN或其組合。 青求項5述及之方法,其中該確認包括一預先分 配的密錄。 14 #電腦程式產品,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備一起使 用’包括電腦可磺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 用於使得一處理器公, 器刀析生物測量資訊的代碼; 用於使得該處理5|栋 . a λ, 益使—無線通訊設備結合確認一生物 測量辨識匹配來多播對網敗士 g次^ ¢. Λ 报耵凋路成員資格的一邀請的代碼,及 26 201116139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使該通訊没備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 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聯網的代碼。 1 5、如請求項14述及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生物測 量資訊包括臉孔辨識資訊。 16、一種用於建立一 ad ho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從一第一設備接收影像資訊和對該影像進行辨識的_ 請求;及
    結合發送用以辨識該影像的資訊,向 加入該ad hoc網路的一請求。 17、如請求項16述及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從該第二 設備接收對該加入該ad hoc網路的請求的_答覆。 18、如凊求項17述及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將在來 該第二設備的該答覆中包含的資訊發送至該第一設備。 其中該發送對加入該ad 其中該ad hoc網路是_ 19、如請求項16述及之方法 hoc網路的一請求是一次生請求。 20如明求項16述及之方法 對等(P2P)網路。 27 201116139 21、~種電腦程放甚。 m '產。。,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備一起使 用’包括一電腦可讀取 貝取螺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 用於使得一處理(由+ ^ & 处 15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從一第一設備接 收影像資訊和對一 彡彳& μ a _ μ 心像進仃辨識的一請求的代碼;及 =、於使侍一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結合發送用以辨 識該影像的資訊,來向第二設備發送對加人——μ網路的 一請求的代碼。 種用於建立一 ad ho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收集臉孔辨識資訊; 使用一無線設備來多播對加入該網路的一邀請; 合來自一第二設備的對該邀請的一應答而接收一密 鑰;及 夕播配對資讯’以便對多個無線設備進行聯網。 门、如請求項22述及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接收該 密瑜之前請求該密餘。 24、 如請求項22述及之方法,其中從遠離該第一設備 和該第二設備的—位置接收該密鑰。 25、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備一起使 用,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 用於使得一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收集臉孔辨識資 28 201116139 訊的代碼;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多播對加入一網 路的一邀請的代碼;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結合來自一第二 設備的對該邀請的—應答而接收一密鑰的代碼;及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設備 進行聯網的代碼。 26、 一種用於建立一 adh〇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收集臉孔辨識資訊; 使用一無線設備多播對加入該網路的一邀請; 結合來自一第二設備的對該邀請的一應答而接收一數 位憑證;及 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設備進行聯網。 27、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備一起使 用’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 用於使得一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收集臉孔辨識資 訊的代碼;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多播對加入一網 路的一邀請的代碼;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使該無線通訊設備結合來自一第一 設備的對該邀請的一應答而接收一數位憑證的代瑪;及 用於使得該處理器多播配對資訊以便對多個無線6又備 29 201116139 進行聯網的代碼。 28、 一種用於連接到一設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收集生物測量資訊; 無線地發送該生物測量資訊; 無線地接收經確認的匹配應答;及 基於該經確認的一匹配應答來與該設備通訊。 29、 一種用於連接到一設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收集生物測量資訊; 基於該生物測量資訊,來決定一設備辨識碼;及 基於該設備辨識碼,來與該設備通訊。 3〇 種用於連接到一設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無線地接收生物測量資訊; ‘ 將該生物/則里資訊與一基準進行成功的匹配;及 基於該成功的匹配,來與該設備通訊。 31如明求項28述及之方法,其中該生物測量資訊包 括臉孔辨識資訊、指紋資訊、聲紋資訊、心率資訊 訊中的至少一個。 32、如叫求項29述及之方法,其中該生物測量資訊包 括臉孔辨識資訊、指紋資訊、聲紋資訊 '心率資訊和步態資 30 201116139 訊中的至少一個。 33、如請求項3〇述 括臉孔辨識資吨<万法,其中該生物測量資訊包 訊中的至少一個。 °聲紋資訊、心率資訊和步態資 34、如請求項 是基於生物測量資 28述及之方 訊與儲存在一 法’其中決定該設備辨識碼 資料庫中的資訊的比較的。 3 5、如請求項 是基於生物測量資 29述及之方法,其中決定該設備辨識碼 訊與儲存在—資料庫中的資訊的比較的。 36、如請求項28 一廣播或多播通道上接 述及之方法,其中該等比較是基於在 收的生物測量資訊的。 3 7、如請求項 收個人辨識資訊Q 28述及之方法 其中該設備發送及/或接 3 8、如請求項 收個人辨識資訊。 29述及之方法,其中該設備發送及/或接 3 9、如請求項 收個人辨識資訊。 3〇述及之方法,其中該設備發送及/或接 S 31 201116139 40、如請求項28述及之 第三設備的辨識資訊。 万法,其中該設備接收用於〜 41、如請求項29述及 第三設備的辨識資訊。 方法,其中該設備接收用於一 述及之方法 42、如請求項3〇 第三設備的辨識資訊。 其中該設備接收用於— 其中與該設備的該通訊 其中與該設備的該通訊 43、如請求項28述及之方法 包括與該設備進行配對。 44、如請求項29述及之方法 包括與該設備進行配對。 45、 如請求項3〇述及之方法,其中與該設備的該通訊 包括與該設備進行配對。 46、 如請求項28述及之方法’其中與該設備的該通訊 包括建立一 ad h〇c網路。 47、如請求項29述及之方法,其中與該設備的該通訊 包括建立一 ad hoc網路。 32 201116139 48、如請求項3〇述及之方 々古’其中與該設備 包括建立一 ad h〇c網路。 的該通訊 49、如請求項28述及之方、、表甘; 去’其中該通訊包括發送及 或接收一電子商務名片。 件 心如請求項28述及之方法,其中料訊包括共用文 證 51、如請求項28述及之方法,其中該通訊包括驗證憑 52、一種電腦程式產品, 用於與一無線通訊設備一起使 用’包括-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 用於使得一處理器使一無線設備收集生物測量資㈣ 代碼; 用於使得一處理器使該無線設 量資訊的代碼; 備無線地發送該生物測 用於使得該無線設備從一笛_ < 询伙第一设備接收經確認的一匹 配應答的代碼;及 用於使得一處理器传噠盔怂m w 使这無線備基於該經確認的匹配 應答與該第二設備通訊的代碼。 53、一種用於建立一adh〇c網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3 201116139 從一第一設備接收生物測量資訊. 辨識該生物測量資訊;及 結合該辨識的生物測量資, _U ml Γ- _ 該ad hoc網路的—請求。 —設備發送對加入 54、如請求項53述及之方 括影像資訊。 床’其中該生物測量資訊包 5如明求項54述及之方法,其中該影像資訊包括臉 孔影像資訊。 34
TW099127768A 2009-08-21 2010-08-19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TW20111613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45,794 US20110047384A1 (en) 2009-08-21 2009-08-21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6139A true TW201116139A (en) 2011-05-01

Family

ID=43357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7768A TW201116139A (en) 2009-08-21 2010-08-19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47384A1 (zh)
EP (3) EP2467802B1 (zh)
JP (2) JP2013502654A (zh)
KR (3) KR101502872B1 (zh)
CN (1) CN102483806B (zh)
TW (1) TW201116139A (zh)
WO (1) WO20110222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8081B2 (ja) * 2009-09-10 2014-04-09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端末の制御方法、情報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24570B2 (en) 2010-11-23 2014-12-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mporary collaborative ad-hoc network of hardware nodes to perform function
US9420458B2 (en) * 2010-12-13 2016-08-16 Volkswagen Ag Method for the use of a mobile appliance using a motor vehicle
US8818049B2 (en) * 2011-05-18 2014-08-26 Google Inc. Retrieving contact information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searches
US9998945B2 (en) * 2011-11-30 2018-06-12 Shailesh Patil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hange peer discovery transmission frequency based on congestion in peer-to-peer networks
US9280708B2 (en) * 2011-11-30 2016-03-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llaborative recognition using media segments
US9471919B2 (en) 2012-04-10 2016-10-18 Hoyos Labs Ip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of transactions
US9215737B2 (en) * 2012-07-26 2015-1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 in pairing
US10171458B2 (en) 2012-08-31 2019-01-01 Apple Inc. Wireless pairing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using biometric data
US9619017B2 (en) * 2012-11-07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tilizing a computer input device with multiple computers
US9060241B2 (en) * 2012-11-19 2015-06-16 Htc Corporatio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digital items thereof
US8594632B1 (en) * 2012-12-11 2013-11-26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to-device (D2D) discovery without authenticating through cloud
US8917939B2 (en) 2013-02-21 2014-1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ifying vendor ident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affiliation of an individual arriving at a threshold location
US9294475B2 (en) 2013-05-13 2016-03-22 Hoyos Labs Ip,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biometric identifier
US11210380B2 (en) 2013-05-13 2021-12-28 Veridium Ip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orizing access to access-controlled environments
US9003196B2 (en) 2013-05-13 2015-04-07 Hoyos Lab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orizing access to access-controlled environments
CN103428642B (zh) * 2013-07-16 2016-01-13 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的簇内d2d多播方法
US9912660B2 (en) * 2013-07-18 2018-03-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pair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973722B2 (en) 2013-08-27 2018-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pictures in a picture
US9811535B1 (en) * 2013-10-29 2017-11-07 Google Inc. Creating social network groups
US9838388B2 (en) 2014-08-26 2017-12-05 Veridium Ip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protocol standards
WO2015147945A2 (en) 2013-12-31 2015-10-01 Hoyos Lab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protocol standards
US9311525B2 (en) 2014-03-19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5175297A1 (en) * 2014-05-11 2015-11-19 Vishal Gupta Device pairing
CN104008372A (zh) * 2014-05-23 2014-08-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
CN205721792U (zh) * 2014-09-30 2016-11-23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
US9572000B2 (en) * 2014-09-30 2017-02-14 Linkedin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connections via an ad hoc peer-to-peer network of mobile devices
CN104640060B (zh) * 2015-01-28 2019-08-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1329980B2 (en) 2015-08-21 2022-05-10 Veridium Ip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protocol standards
US20170103669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Fuji Xerox Co., Lt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data of individuals
CN106937239A (zh) * 2015-12-29 2017-07-07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建立近距离连接及控制电子终端建立该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92572A (zh) * 2016-02-29 2016-05-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控制方法及终端
FR3049085B1 (fr) * 2016-03-21 2021-07-30 Sebastien Jean Serge Dupont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a partir de dispositifs biometriques permettant de communiquer avec d'autres dispositifs sur la bande de frequence 443mhz et permettant de realiser un reseau maille autonome
US10497014B2 (en) * 2016-04-22 2019-12-03 Inreality Limited Retail store digital shelf for recommending products utilizing facial recognition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ES2744534T3 (es) * 2016-04-28 2020-02-25 Accedy Sagl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para generar una señal de control de manera protegida, y procedimiento para generar dicha señal de control usando el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CN105848306A (zh) * 2016-05-30 2016-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之间的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KR102009396B1 (ko) * 2016-08-04 2019-08-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인간 친화적 정보 기반 대상 인식장치, 접속정보 제공장치 및 그 통신방법
US10219157B1 (en) * 2016-10-05 2019-02-26 Symantec Corporation Secure verified attribute exchange between parties in physical proximity
WO2018168243A1 (ja) 2017-03-15 2018-09-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センサ
US10706265B2 (en) * 2017-07-28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nning a real-time media stream to detect one or more faces that are prevalent among a set of media files stored on a user equipment
US10992662B2 (en) 2017-10-09 2021-04-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abling/disabling applications using face authentication
US11443551B2 (en) 2017-10-24 2022-09-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acial recognitions based on contextual information
WO2020067232A1 (ja) 2018-09-28 2020-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部材、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タッチパネル、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US10958603B2 (en) 2018-10-23 2021-03-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stant photo sharing via local area network setups
EP3886038A4 (en) * 2018-11-21 2021-11-24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VIS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PROVISION PROCESS, INFORMATION PROVISION CONTROL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MEDIA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CN110113826B (zh) * 2019-04-25 2021-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d2d设备到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283937B1 (en) 2019-08-15 2022-03-22 Ikorongo Technology, LLC Sharing images based on face matching in a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3094A (en) * 1991-03-20 1992-11-10 Francine J. Prokoski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dividuals from analysis of elemental shapes derived from biosensor data
US6052780A (en) * 1996-09-12 2000-04-18 Open Security Solutions, Llc Computer system and process for accessing an encrypted and self-decryp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product while restricting access to decrypted digital information
US5991429A (en) * 1996-12-06 1999-11-23 Coffin; Jeffrey S.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 for security access and identification
AU2003244758A1 (en) * 2002-05-31 2003-12-19 Scientific Generics Limit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EP2587686B1 (en) * 2002-11-08 2017-01-04 Innovative Wireless Sweden AB Adaptive broadband platfor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7792064B2 (en) * 2003-11-19 2010-09-07 Lg Electronics Inc.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using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JP4188862B2 (ja) * 2004-03-16 2008-12-03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NO322875B1 (no) * 2004-04-23 2006-12-18 Tandberg Telecom As System og fremgangsmate for a inkludere deltakere i en konferansesamtale
US7590589B2 (en) * 2004-09-10 2009-09-15 Hoffberg Steven M Game theoretic prioritization scheme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permitting hierarchal deference
JP4356997B2 (ja) * 2005-03-15 2009-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07027814A (ja) * 2005-07-12 2007-02-01 Seiko Epson Corp 暗号化データ復号装置、認証装置、認証キー、暗号化データ復号システム、暗号化データ復号方法、暗号化データ復号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8254301B2 (en) * 2005-11-22 2012-08-28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Group-header based method to organize local peer group of vehicles for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JP2007193659A (ja) * 2006-01-20 2007-08-02 Hitachi Ltd データ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US9336333B2 (en) * 2006-02-13 2016-05-10 Linkedin Corporation Searching and reference checking within social networks
JP5010905B2 (ja) * 2006-12-13 2012-08-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顔認証装置
JP4693818B2 (ja) * 2007-07-09 2011-06-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JP4940037B2 (ja) * 2007-07-18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20090074258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James Cotgreav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al recognition
FR2922672B1 (fr) * 2007-10-19 2011-01-21 Auchan France Systeme d'authentification biometrique sans contact et procede d'authentification
CN102016882B (zh) * 2007-12-31 2015-05-27 应用识别公司 利用脸部签名来标识和共享数字图像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US8005272B2 (en) * 2008-01-03 2011-08-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gital life recorder implementing enhanced facial recognition subsystem for acquiring face glossary data
JP2010212860A (ja) * 2009-03-09 2010-09-24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メッセージ送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56851A (ko) 2012-06-04
KR20140013082A (ko) 2014-02-04
WO2011022247A1 (en) 2011-02-24
JP2013502654A (ja) 2013-01-24
EP2629239A1 (en) 2013-08-21
KR101454679B1 (ko) 2014-10-27
KR101502872B1 (ko) 2015-03-17
US20110047384A1 (en) 2011-02-24
JP5801450B2 (ja) 2015-10-28
EP2467802B1 (en) 2013-07-03
CN102483806B (zh) 2015-09-23
JP2014212535A (ja) 2014-11-13
CN102483806A (zh) 2012-05-30
EP2629238A1 (en) 2013-08-21
EP2467802A1 (en) 2012-06-27
KR20140097578A (ko) 2014-08-06
EP2629239B1 (en) 2017-07-19
KR101636488B1 (ko)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67802B1 (en) Establishing an ad hoc network using face recognition
US2023037082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of neighboring bluetooth devices
US928209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oice authentication service leveraging networking
KR102390410B1 (ko) 컴퓨팅 디바이스들이 서로 근접해 있을 때를 식별할 수 있게 하기 위한 기법들
US20160247015A1 (en) Connecting to an Onscreen Entity
US9215286B1 (en) Creating a social network based on an activity
JP5981068B2 (ja) 画像に関連する情報へのアクセスを要求および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765950A (zh) 使用传感器数据来提供用于邻近地相关的群通信的信息
US201403103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among devices and users
US201500742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articipant based image and video sharing
CN105684389A (zh) 基于对等方的认证
EP3528468A1 (en) Profile information sharing
CN106134162A (zh) 经由服务器来在具有p2p能力的客户端设备之间选择性地交换数据
Apolinarski et al. PIKE: Enabling secure interaction with piggybacked key-exchange
Chong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spontaneous device association from a usability perspective
CN113272805A (zh) 公用计算设备的基于邻近度的解锁
Gellersen Classification of Spontaneous Association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