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3306B - 改进的工件输送架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工件输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3306B
CN102483306B CN201080037021.0A CN201080037021A CN102483306B CN 102483306 B CN102483306 B CN 102483306B CN 201080037021 A CN201080037021 A CN 201080037021A CN 102483306 B CN102483306 B CN 102483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workpiece support
grid
cu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0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3306A (zh
Inventor
马丁·巴泰勒米
阿诺·克鲁斯
迈克尔·雷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TD GRAPHIT TECHNOLOGI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TD GRAPHIT TECHNOLOGI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TD GRAPHIT TECHNOLOGIE GmbH filed Critical GTD GRAPHIT TECHNOLOGI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483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3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3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33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5/00Supports, screens, or the like for the charge within the furnace
    • F27D5/0006Composite supporting 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06Details, accessories not peculiar to any of the following furnaces
    • C21D9/0025Supports; Baskets; Containe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5/00Supports, screens, or the like for the charge within the furn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改进的工件输送架,在由相互接合元件组装的高温光栅(10)的形式下,该元件由碳纤维增加复合板带组成,碳纤维增加复合板带包括梳状元件,有一框架围绕一水平光栅和至少一工件支撑件(40),其相对于支撑工件是惰性的,并且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50)在光栅(30)上方的一段距离内,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被安排在至少一元件的至少一封闭的切除部分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元件包括至少一在交替安排下有互锁的切除部分的一元件,至少一辅助元件,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是棒状拉长部分的高温陶瓷的单件部分,棒状拉长部分被平行安排在所述的光栅(30)的平面上,并且通过封闭在工件支撑区域(50)下方变成一光栅的集成部分,通过若干切除部分交叉安排在光栅元件上,同时也在其末端被制成通过交叉安排的连续元件,封闭的,无法移除的工件支撑件被可浮动地集成在光栅的内部,同时,工件输送架被紧固在装配位置通过至少一辅助元件,其中,每一个梳状元件有至少一个辅助孔,随着一个辅助元件紧紧和形式恰当地安排在所述的辅助孔,并且每一个辅助元件此外被紧紧和形式恰当地安排在至少一元件的至少一辅助中,同时该元件在交替安排下有互锁的切除部分。

Description

改进的工件输送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改进的工件输送架。
此外,本发明公开一种有利的生产方式和所要求保护的工件输送架的一种有益应用。
工件输送架被用于工件的热处理。金属工件输送架,正如众所周知的,例如从德国专利DE 20 2006 008 712U1或德国专利DE 38 79 454 T2中,都很容易在高温下塑性变形。这就是为什么金属工件输送架高温应用下在非常短的周期下不得不被替换,因为他们的塑性变形不能长时间地满足需要,急需的工件支撑将允许热处理下的工件,而不包括热应力和热变形。
相对于金属,本发明应用于碳纤维增强的碳复合材料体的领域中。
一个单片式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从德国专利DE 199 57 906 A1上被熟知。所述的复合材料体通过提供具有网格状的预制纤维体而获得。其中,所述的纤维被按照一个类似由连接的栅条组成的栅格的形状布置,并且已经浸泡在一个可高温分解的溶液中。通过高温下的碳化和/或石墨化,被提供的材料体变成一个连续的碳化复合材料体。由此得到的这种材料体被认为相对于从称为“CFC”的板-带-格栅组成的材料体是更优化的,因为它是在降低单个成本下获得的,并且直至所有过程结束。“CFC”指定的材料,基于碳纤维增强碳化合物而言,单板条加工不得不通过在一系列过程步骤中依据需要的尺寸制造所述单板条而获得。
这种单片式格栅的缺点很显然是在于某条栅条的断裂:它不能被代替,也无法修理。一处单独的断裂将导致整个栅格成为总损失。因此,单片式机构在生产中相对便宜,但当它被应用在某一领域时则相对昂贵,在包括冲击,推力,震动或晃动时产生的破损是很常见的。
工件输送架被用于进行例如热处理,在真空中的工件的回火或再烧结,惰性气体或反应气体。在定位各自的工件输送架的工件过程中,冲击和/或震动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偏离所知的单片式材料体,工件输送架因此常被具有相互接合的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CFC)的板带。本发明涉及的这些工件输送架相互接合的CFC板带上。
所需要的CFC板带被这样生产,例如通过在之后获得的板带面的需要位置上布置碳纤维复合物或织物。通常称为纺织工艺、机织物或无纺布纺织产品能够形成诸如管,球形,漏斗或类似的形状。获得的碳纤维复合物或织物然后经过在例如树脂、沥青或焦油的碳前体化合物中浸泡,热转换所述的前体化合物至碳化和/或墨化。这种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板有碳纤维和/或织物被连续布置在在板表面的平行的位置,在甚至欠载的2000℃内稳定化,能保持重量轻,尺寸稳定。因此所述的板是物理上地特别能够应用于工件输送架的材料,因为所输送的工件将不会由于CFC工件输送架热膨胀遭受变形,并且万一发生由所述单个元件组装工件输送架中的单个、多个接合元件发生断裂或者破损,所述的破损会被单独替换后,以相当降低的价格得到便宜且连续的使用。
常见的框架,如前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包括:在一侧被切出一部分的CFC板带,所述板带相互接合,并适应性地形成能够插入对应设置的切除部分,例如梳状元件。这种已知的梳状元件或梳形元件的组合带有一连续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吸收和传导施加的负载力,即:重量,并分散至相互接合元件的所有部分中。
一种平面格栅在所述的框架中应用,通过所述元件,所述元件同样适用CFC板带,并通过相互接合的切除部分匹配安装,这些切除部分与相对元件(例如:梳形元件)的切除部分互相匹配,。一个力的负载由于工件的重量被均匀分布到格栅,正如先前提及的,所述的负载在格栅中被分配通过相交的安排的成分。最终导致在一个面上,甚至沿着整个施工力量进行传导。
随着工件输送架在高达1100℃或者更高的高温下,有一个问题出现,由于金属工件将与沿着支持/接触面积的CFC板上的碳剧烈反应。温度范围从1100℃到2000℃将被指定为高温或高温区,包含各个在此区域范围内的温度。所述的反应将产生局部的碳化物;在最坏的情况下,碳会在高温下扩散到工件中,并且工件的机械性能会被大幅破坏。这样将大大降低工件的质量,在最坏情况下最终变成废料。尤其在极其严苛的合金领域,例如应用在涡轮机或发动机上,一种极有价值的能源供给工件最终会被破坏。
像惰性陶瓷垫片的工件支撑件,被放置作为支撑盘、支柱或者位于一个工件输送架和工件之间的完整组装架的垂直可调的基底,这就是已知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陶瓷”一词涉及到高温稳定的化合物,主要包括至少一种复合物,该复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金属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或硼化物,“惰性”主要涉及相对于工件材料的化学相容性,尤其是在各自的高温下。
已知的解决方案是有缺陷的,因为每个工件插入前不得不重新定位支撑件,该步骤不能通过简单的机械来完成,尤其是在例如涡轮机的复杂的工件情况下。带有细致的工件外部形状阴影轮廓的复杂的工件支撑件将导致重量负载急剧增加和在插入表面不匹配的情况下产生变形的严重危险。因此,由于需要手动更正、放慢生产以及在激烈震动的情况下工件容易从它们的支撑件上滑落,这种已知的工件输送架将导致成本的上升。
背景技术
鉴于这些问题国际专利WO2004/111562提出通过安排陶瓷纤维作为在温度稳定的框架内的格栅以避免接触反应,所述的纤维缕提供了一个织物结构的屏,内部有弯曲,并且在所述框架内像纬线一样安排纤维缕。这样的缕基的格栅结果证明会发生收回,陶瓷纤维缕在高温条件下将会再严重烧结并变脆,尤其是相交织物结构与脆性纤维缕相结合,会导致纤维缕在工件的支撑区域破裂,即使支撑的工件在仅仅受到轻微晃动的影响。
日本专利JP 07 133 166提出用一个保护陶瓷层包住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CFC;也简写为“C/C”在科技英语领域中),所述的层覆盖在所述材料的前部,通过螺钉和螺母被固定,其中,螺钉被安排在陶瓷层的锁定位置上,而螺钉穿过陶瓷层和随后的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层;螺母为螺钉提供一个严密的、稳定的定位,所述的螺母在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后部表面上夹紧固定。随着将陶瓷层在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顶部定位面积更大,陶瓷材料的热膨胀将不会产生任何碳复合材料体的拉紧和翘曲,同时,也避免沿金属工件的锋面的任何直接接触。此外,通过安装螺钉所产生的拉紧或者翘曲也同样能够被避免,因为螺钉和螺母比碳复合材料有更大的热膨胀。
然而,这种结构的特殊缺点在于到达热膨胀时,螺钉和螺母会变得热膨胀,不再紧固锁定装置。螺母不再紧固安于碳复合材料体的侧后部。因此,所述螺母在高温下松动。此外,螺钉和螺母的松动将在震动情况下造成破坏性冲击:碳复合材料体和陶瓷层容易出现反复的破坏性冲击。另外,所述的螺母在高温下能够自由旋转,并且完全拧开螺钉导致固定的彻底失效。
同样关于纤维增强复合物的名称,当这种复合材料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纤维(例如金属/塑料),称为“混合纤维复合物”,这种格栅包括碳复合体和锁固的瓷垫片,称为“混合格栅”。两种材料的结合提供一个可靠的、高温稳定性的格栅,即:一种高温格栅10。
同样的先前所述的日本专利JP07 133 166文件和德国专利DE 103 12 802公开了:
-或者提供一个单片、三维的波浪形工件输送架,带有通过铣削获得的一个具有额外凹槽的;
-或者是通过碳纤维增强碳材料的板带的相互接合组装获得的一个水平的平面格栅,所述的板带在一侧有一个梳状的切除部分,其中在格栅内部的一个板带可具有有一个额外的切除部分或凹槽;
所述的凹槽/切出部分形成为容纳一个陶瓷工件支撑件。额外的切除部分被设置为与格栅的顶部平行,并且可能可移动地容纳一个陶瓷工件支撑件,所述的工件支撑件有一个上半部分来支撑各工件和一个下半部分被插入至封闭的切除部分中。为了确保一个工件支撑件在所需位置或者所需高度,本文指出通过利用螺钉将它连接至各自的板带和/或将陶瓷工件支撑件与不同的匹配部件组装,从而使得高度能够调节。
介于先前描述的缺点,通过一个额外的螺钉确保一个工件支撑件的固定,也会导致先前描述的在震动的情况下的破坏。同样的,所述的螺钉也承担转动变松的危险,并且可能破坏碳复合材料。此外,致密陶瓷的重量将被转化并横向导向至梳状元件,这就意味着在冲击或震动推动下整个元件组将受到提高的震动移除冲量,可能会将一整组元件从格栅中移除。尤其在自动处理工件输送架的情况下,冲击、扭曲或翻转将导致单个的顶层梳状元件被完全从格栅中移除,由于附着的陶瓷工件支撑件的重量增加。这样一种工件输送架仅仅能够被安稳地处理,如果它是沿其整个底部完全封闭,并在水平方向保持无振动。否则,单个元件可能会从格栅中掉下来。这样的工件输送架,不得不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任何的扭曲或者转动,尤其是彻底翻转的位置。个别的机器能够被用来提供精细的调节,因此非常昂贵。
一个特殊的缺点是,万一发生断裂或者破损的情况,单一个工件支撑件会从它们的外围掉出。然后自由的下落的陶瓷碎片将对格栅下的设备上诱发更多的冲击和破坏力,例如,它们将破坏工件,工件输送架或者安装于所述格栅下的输送机构。
一个特殊的缺点是陶瓷工件支撑件具有凹槽、槽口或者下切口,在冷却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如果另外受到一个被其支撑的工件的重量。它们将不得不频繁地交换,招致进一步的成本。尤其是在额外晃动、冲击或震动的情况下,这种工件支撑件会出现相当大的磨损和对应成本的上升,由于这些支撑件容易沿着它们的凹槽和/或至少每当第二次使用的下切口开裂,最终导致解体、分离和每当第三至第四次使用时进一步的破坏。
一个特殊的缺点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工件支撑件,如果安置在一个单片式有轮廓的工件输送架上,将仅仅对形状不规则或者重心抬高的工件提供额外的支持,从而使得工件支撑件在不同高度和位置上。
发明内容
鉴于已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工件输送架,这将避免现有技术中所知的缺点。
解决问题的方案是通过独立装置权利要求得到的。
进一步的有利的实施方案提供更进一步的有益的特征和/或解决现有技术特殊缺点的方案。
进一步的有利的特征能够被发现在下列详述中,进一步的实施例、范例以及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没有限制从属权利要求、实施例或者范例中特征的组合。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题的前提下,在独立权利要求中,单一的、额外的、有利的特征可以认为单独应用、或组合应用,而不同于的说明的实施实施例组合中。
本发明概括如下: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作为一种由元件组装的高温格栅10的形式,所述的元件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板带,并且所述的元件包括梳状元件,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具有
-一个框架,所述的框架具有多块相互接合的框架元件,并且所述的框架元件围绕形成;
-一个水平格栅30,所述的格栅30具有多块相互接合的格栅元件,这些格栅元件在框架内相互交叉,
-以及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40,它相对所支撑的工件是惰性的,并且能够在格栅30上方一定距离内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50,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被设置在至少一个元件的至少一个封闭的切除部分,
其特征在于,
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带有交互设置的互锁切除部分的元件,
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元件,
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是一个部分为杆状延长的高温陶瓷的单一部件,
所述的延长部被设置为与所述格栅30的平面平行,
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是格栅的组成部分,通过横向布置的格栅元件的众多切除部分被装入至工件支撑区域50的下方,,同时,其末端也由横向布置的连续元件而形成框架,
封闭的、不可拆卸的工件支撑件非固定地集成在格栅内,
工件输送架通过至少一个辅助元件被固定在一个组装位置,其中每一个梳状元件至少有一个辅助孔,该辅助孔内被紧紧地且结构匹配设置有一个辅助元件,并且每一个辅助元件另外紧紧地且结构匹配地设置在至少一个设置有一个交互设置的互锁切除部分的元件的至少一个辅助孔中。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输送架此外还有一个长方形框架和中心对称设置的工件支撑件在所述框架内。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工件输送架中水平格栅内的所有元件被布置成垂直方向,提供在框架内有交叉边的格栅。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辅助元件至少与工件输送架一水平直径一致,并且被紧紧地且结构匹配地安置在贯穿所述的直径在辅助孔中。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辅助元件至少与工件输送架横向宽度一致,并且被紧紧地且结构匹配地安置在贯穿所述的宽度在辅助孔中,确保每一个梳形元件通过两辅助孔对称地安置在所述的梳形元件的相对端。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元件,优选框架的一个元件,在相对于格栅的底侧区域中,有一个本质上与所述的格栅的平面平行的切除部分。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在垂直放置的相互接合的元件至少整合入格栅,其中所述的元件提供至少一个垂直放置的框架,优选的,至少一个具有垂直放置的格栅设置在内的垂直放置的框架,尤其优选带有额外整体固定的、非固定地安装在单片式高温陶瓷的工件支撑件,其在垂直方向或者朝向提供支撑元件的方向。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带有垂直设置的、相互接合的底侧切除部分的互锁的格栅元件,有至少两个相邻的上侧切除部分,其中每一个上侧切除部分被相互接合设置,通过适当地横向引导构造和力的元件具有一个各自的底侧切除部分。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包含交叉导向元件的切除部分的工件支撑件的直径,与在高温条件下封闭的工件支撑件热膨胀的直径相等。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有一个梯形横切面,其中,所述的梯形的底部被放置为与格栅的平面平行,并不断地接触多个元件。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被安排为了提供一个横切视图的上表面与格栅的水平面相平行,在与格栅平面相平行的方向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包括一个陶瓷底座化合物,其中工件支撑区域进一步包括一个单一的化合物。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从一个成型的、机加工的绿色陶瓷盒中再烧结的获得,所述的工件支撑件有一个轮廓的工件支撑区域。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机,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包括一种金属,该金属选自包括氧化铝,莫来石(多铝红柱石)和部分稳定化的氧化锆所形成的组中。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组工件支撑件,优选是是全部工件支撑件,具有相等的长度,优选的长度范围在0.01至1米之间,更优选的为0.05至0.8米之间,最优选的为0.08至0.6米之间,优选与0.2至25厘米之间的厚度相结合,优选为为0.5至15厘米之间,最优选为1至8厘米之间。优选的,所述的相等长度的工件支撑件有一个最大的长度/直径纵横比为1000/1,更优选为100/1,最优选的为50/1。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有中央的、连续的纵向孔在与工件支撑区域平行的位置,其中工件输送架额外的元件被安置在一个固定位置中。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输送架有多个工件支撑件,所述工件支撑件相对于所支撑的工件为惰性的,并且在格栅向上一定距离处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其中进一步
纵向延伸的工件支撑件40是格栅的一个整体的、非固定地安装的部分,并且
-提供一个平面平行工件支撑区域50
-包括单片式烧结氧化铝
-是杆状和等长度的
-包括带有对称侧部和圆边的梯形横切41
-有中心的、连续的纵向孔42,其中
-一个元件被安排在一个固定位置
-中心对称地安排在一个靠近框架的位置
-被安排
-横向至众多平行元件60,所述的元件有垂直边缘,所述原件在工件支撑区域50的下方相互封闭工件支撑件40
-沿它们的底部表面连续接触至平行元件60组
-以一定距离相邻,交叉导向,框定原件,并且其中所述元件包含有一个封闭的垂直边缘60
-每个有至少两个向上的切除部分61,相邻于纵向延伸的、封闭的有接近框架的位置40的工件支撑件
-每个相邻的向上的切除部分61有一个结构匹配和受力匹配的、相互接合的横行定位元件62
-每一个元件(62)有各自的向下切除部分
此外,其中优选的垂直定位元件70,提供一个垂直框架,被集成至少通过一梯形基底71,并且在不同情况下,通过至少两个向下切除部分和一个辅助孔,至少连接到格栅。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是通过从CFC板中提供CFC碳纤维板带的方法获得,该CFC板包含
-至少一个由碳纤维-粗纱组成的织物
-有亚麻组织
-有一种3至10微米厚的纤维,和
-提供一个织物区域,该织物区域具有上织物的正方形定界和粗纱的下织物,并且基本上相互成直角安排
-干式机加工的边缘平行于弯曲粗纱的方向,优选的干式机加工具有加工刀具,所述加工刀具涂有一个聚结晶金刚石层,精度有20微米,提供CFC板带
-所述的CFC板带有干式机加工切除部分,优选的通过使用铣刀得到,该铣刀在干式条件下涂有一个聚结晶金刚石层,精度为20微米
其中,所述的切除部分有一个深度,相对于通过织物提供的正方形尺寸至少(深度:正方形一边的长度)为1.4∶1
CFC板带有切除部分,优选的提供在包括干式加工切除部分匹配单片式工件支撑件组,所述工件支撑件包括高温陶瓷,优选为通过使用工具提供,该工具在干式条件下涂有一个聚结晶金刚石层。
在随后的有利的生产中,所有的加工/切割/铣削表面由空气作用吹干净,并且高温混合格栅通过将提供的元件互相插入、插入工件支撑件、插入框架元件来安装,如果需要可将元件和/或工件支撑件沿着框架元件插入,最终插入梳形元件和最后在装配位置通过沿着一系列位于工件输送架结构之内的辅助孔,插入至少一额外的辅助元件来紧固工件输送架。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此外所述的工件输送架被互相提供有一对匹配的加工切除部分,该切除部分被安排在一具有数量最多的正交面向纤维的织物区域。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此外所述的工件输送架被提供有元件,该元件被平行地安排在互相的顶部,所述的元件具有局部的相匹配的纤维结构和连接的切除部分以及同样精确度的隆起物。
一种有利的工件输送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此外在高温格栅上有平面平行框架表面和格栅表面,被提供作为高温室内墙上的可贴装部分,适用于永久安装、非翘曲、惰性支撑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有利的在靠近于框架位置具有纵向拉长工件支撑件的高温混合格栅(10)。
图2为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高温混合格栅的放大图、局部视图。
图3为一个垂直定位元件(70)的局部视图,该垂直定位元件有一个梯形底座(71),被集成在格栅角落区域。
图4为一个垂直定位元件(70)的局部视图,该垂直定位元件有一个梯形底座(71),被集成在格栅边缘区域。
所述图中的数字为:
10高温格栅
20矩形框架
30格栅
40工件支撑件
41梯形横切面
42中央连续纵向孔
50工件支撑区域
60具有一个封闭垂直边缘的元件
61上侧切除部分
62横向定位相互接合元件
70垂直定位元件
71元件的梯形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所要求的、改进的工件输送架被建立在高温格栅10的形式中。格栅10包括有前面描述的CFC板带,即,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板带。由高温陶瓷组成的工件支撑件40在装配时已经紧固集成在格栅上。工件支撑件被集成作为一格栅内部的一部分,然而格栅没有进入所述工件支撑件的传导拉长装配力。而是所述工件支撑件是一个单件,并且其上部分向上突出在格栅平面上。“单件”指一个完全烧结的连续体,可能是成形状的或者有轮廓的,但优选没有凹槽、褶皱、在直角处的突出的边缘或者切口。工件支撑件因此是一个单一的、固体的、连续的高温陶瓷片,优选体现为连续的、没有急剧形状、直角背脊或者凹槽的外表面,有利地避免过早破损或是早期破裂。所述的突出部分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而下部通过若干封闭的CFC板带被固定在格栅内部。所述的结构通过若干CFC板带结构匹配地包围在工件支撑件的下部从而提供工件支撑件的固定。“包围”指一个安排布置,其中CFC板带至少部分地穿过工件支撑件的下部并且以结构相匹配的方式,然而格栅是一个在工件支撑件的底部的连续结构,造成工件支撑件可以最大可能的轻微转移其位置,从而成为一个格栅的完整的组件。工件支撑件不能在没有事先拆卸格栅的情况下被移除。陶瓷的单件工件支撑件固定在格栅内部,以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该区域在负载下稳定,不会向一侧滑动,不会变脆,并且避免在已知工件输送架向后拖拉,即使工件输送架被机械地处理,包括机械驱动旋转,翻转和震动晃动。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包括梳状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术语“元件”指代CFC板带。“梳状元件”是CFC板带,其中具有切除部分仅在一边,并且类似有或多或少广泛齿状的一个梳子。通过相等尺寸的切除部分,其中匹配于一个具有同样切除部分的相对元件,这些元件能够被互相插入,以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式相互接合。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10有一个框架,其由元件组装。所述的组成一个相互接合布置的框架的元件,是CFC板带,并且通过他们的切除部分在相互接合的方式下被组装。框架元件依此环绕一个平面区域,其中一个格栅30被设置。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有一个水平的格栅30,其包括有格栅元件,并被设置在上述的框架内部。格栅元件在框架内部相互交叉,并且通过它们的切除部分被相互连接在工件输送架上。
格栅30的平面被介绍为“水平”,一个“上侧”或者“向上”的方向指所述格栅的顶部,其中一个工件被插入。这种定义在以下所有的“表面的上侧”进一步指代同样对象,例如,一个工件将放置于在工件输送架下侧底部,而且它的上侧表面是一个远离格栅的面。这些方向“垂直”安排都是一致的,基本上是直角的角度延伸到格栅30的水平平面。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至少有一个元件,该元件在交互配置下有互锁的切除部分。已知的元件和梳状布置是不同的。这个元件在交互配置处有切除部分,即,在对立的边上。在本发明工件输送架装配状态下,这样的一个元件由位于工件输送架结构内部的两边组成。没有相互接合的在其对立边的元件进一步干扰,它不能沿着一个方向从框架被移除。因此,切除部分的安排在元件的对立边保持在工件输送架框架内部的所述元件。这样的一个元件因此是一个“互锁”的元件。鉴于提供的特性,切除部分被指代为“在交互配置下的互锁的切除部分”。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元件。一个辅助元件是纵向拉长的、依照其指定的机加工的CFC板带构成,并且被横向安排在结构处,即,装配的工件输送架的元件。偏离相互接合的切除部分,辅助元件被形式恰当地安排,并且在交叉元件的辅助孔处的力也是恰当的。形式恰当指紧密配合辅助元件和辅助孔的轮廓,其中到达装配位置后充分接触;因此在装配位置,辅助元件将直接转换所有力施加到一个交叉元件上,该交叉元件有一个安排有辅助元件的辅助孔。
力恰当指辅助元件和辅助孔转换的力相匹配,;辅助元件通过辅助孔在所有交叉元件的装配位置上穿过。紧密的辅助成分和辅助孔的形式设置也是力转换,其中被称作为力恰当是因为力转换通过所述的靠近的匹配几何结构提供。由于所有元件由同一类型的材料组成,即,CFC板带,所述的力转换将在任何温度下连续有效。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有一个工件支撑件,其中具有一个纵向拉长,像棒状,沿格栅的水平平面延伸部。工件支撑件被交叉定位在大量元件上,这些元件在格栅内部有同样的方向。因此,大量彼此之间同样方向的元件是横向的,相对于伸长的棒状工件支撑件的水平位置。纵向拉长状确保工件支撑件通过大量元件整体被套入,每一个元件都是各自的封闭的切除部分;工件支撑件此外在其末端通过具有小间隙的连续的元件形成框架。所述的连续的元件没有切除部分并交叉框住工件支撑件构件。因此,所述的工件支撑件在大量元件的切除部分内部被交叉封闭在工件支撑区域之下,并且不能通过沿伸长方向滑动被移除;在工件支撑件的每一个末端的连续的元件致使所述工件成为一个整体的、格栅的不可移除的部分。在工件支撑件每一个末端和其各自连续的元件之间的小间隙,将确保工件支撑的一个非固定的装配的特征,其将转换横向冲量不直接在伸长方向,但因为所述的间隙抑制所述冲量。元件在格栅内不被钳制紧固。它在固定内部可能被轻微移动一点。特别在流过炉所带有的不同于持续处理的区域,其中工件支撑沿着一个方向和间歇定向通过输送系统移动,水平冲量的抑制是重要的。此外,所述工件支撑件的浮动固定装置允许工件支撑件的直接和简便的检查;经过热处理和移除工件后,所述的元件能够被直接用于检查裂缝、破裂或损坏,通过在它们的浮动托板内部滑动它们。
有利的工件支撑件在听觉上被检查通过附属它们在振动的短脉冲的低力量向上突起在工件支撑区域和检测和分析产生的声音。最有利的是,工件支撑有相等长度,并且被预定义,以对称位置的安排,其允许一个自动检查一旦工件输送架已经被安排在预定义方向;因此工件支撑能够在自动程序中以高速高精确率被用于检查裂缝、破裂或损坏,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成本,并且改进处理质量。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通过至少一个辅助元件被紧固在装配位置,其中每一个梳状元件有至少一个辅助孔以及一个辅助元件被紧固和形式恰当地安排在所述辅助孔内,并且每一个辅助元件此外被紧固和形式恰当地安排在至少一个元件的至少一个辅助孔上,该元件有一个在交互设置的互锁的切除部分。因此,所有的梳状元件被连接在至少一个互锁的元件,将组装的工件输送架变成一个单片式的、连续体、同时不能够移除的元件。所有元件被紧固在工件输送架内部,并且不能在移除辅助元件前被移除,然而,工件支撑件通过封闭和框架元件被可浮动地固定在格栅内部的位置。因此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工件输送架是第一个提供一个连续的、元件装配力的转换,即,CFC板带,具有浮动安装的陶瓷工件支撑件,将停留在装配位置,即使受到震动、旋转或者翻转使其甚至通过间歇安排自动处理能够在在一个头顶位置。
有利的一个工件输送架有一个矩形框架和中心对称布置的在所述框架内部的工件支撑件。一个矩形框架有一个长的和宽的边来确保两个不同侧面和方向,设置可以通过简单的自动控制区分。中心对称安排的工件支撑件将总是在相同位置,一旦工件输送架纵向或者横向方向的定向被提供;一旦上述的一个方向已经达到,工件支撑件的位置将不会取决于旋转或者翻转的次数。尤其优选的工件被机械地插入同样机械定向的这样设计的工件输送架中,任何不匹配的工件支撑位置和工件位置不再可能发生。
有利地,一个工件输送架有所有元件在工件输送架的水平格栅内,该工件输送架被安排在垂直方向,在框架内部提供一个交叉边缘的格栅。这样的一个格栅提供一个吸引力结构的水平表面,更高以的稳定性更均匀地转换力。此外,这样的格栅允许空气,天然气,石油或者反应的气体传递通过在垂直方向的格栅没有显著的阻力,从而提高所支撑的工件通过反应媒介的处理效率。反应媒介在垂直方向上穿过这样一个交叉边缘的格栅。工件被支撑在格栅的一段距离上,将通过反应媒介沿其表面被影响,提高处理和缩短处理时间至最小。
有利的一个工件输送架有至少一个辅助元件,它至少和工件输送架水平直径一样长。因此所述的辅助元件将延伸穿过到工件输送架的整体结构。由于在辅助孔上的紧固和形式恰当安排的辅助元件,一个工件输送架的完整结构将沿着插入至辅助元件的平面互相连接。因此,一个元件将提供一个最高效率的力的传导,简化组装步骤的必要顺序和缩短组装或者在服务和维修的拆装所需要的时间。
有利的一个工件输送架有至少两个辅助元件至少与一个工件输送架的水平宽度一样长,并且被安排紧固和形式恰当地穿过辅助孔的所述宽度,确保每一个梳状元件通过两个辅助孔对称安排在所述梳状元件的相对末端。辅助孔安排在对称位置以防止一个元件在方向上的错误;一旦其中一个辅助孔在正确方向,相同的将适用于它的在相同元件内部对称设置的相对物。优选的辅助孔的随着一个同样的对称的安排在切除部分对称安排,最优选的CFC板带的织物结构相对于切除部分和辅助孔也对称安排。对称安排辅助孔简化装配,防止由于错误方向的故障,而辅助原件沿着完整的宽度转换力,“宽度”指定水平距离在工件输送架的两个相对边之间。因为梳状元件有相同的辅助孔,对称安排甚至可扩展至稳定的梳状原件,优选的甚至到了在交替位置的互锁元件和它的切除部分,造成一个高度对称的安排;其中梳状元件通过两个附属孔被锁定在工件输送架的结构的内部,尤其是在大长度和小宽度的工件输送架的情况下,梳状元件沿着长度扩展将有利于以提供效率的方式锁定两个元件,甚至防止由于沿着所述的长度弹性变形导致的相互接合于工件输送架内部的切除部分的微小松动。
有利地,至少一个元件,优选为框架中的一个元件,在相对于格栅的下侧区域,有一个基本在平行方向的切除接合部分。这样的一个接合部分被放置在格栅平面的下面,并且允许一个形状恰当的布置在底部侧边上,同时,提供紧固一个工件输送架的可能性,所述工件输送架是恰当地安置在底层空间上的。因此工件输送架放在运输装置上,所述的运输装置向上高倾斜地移动,将采取措施防止通过底部侧边滑出。此外,工件输送架的自动处理将变得更简单和安全,因为任何格栅或者输送架的顶部侧边的破损是优化的和不再可能的。此外,这样的一个接合部分允许在机架上的这样的一个工件输送架的各种紧固方式。尤其有利的是用于相同方向接合的多个这些切除部分,将额外的被提供,甚至稳定横向位移;尤其有利的是具有这样接合方式的框架结构是联合的,即,框架结构是相互连接的,提供一个适应性框架结构的高度灵活的系统。
有利地,垂直定位的相互接合的元件被至少集成在格栅中,其中所述的元件提供至少一个垂直定位的框架。这样一个垂直框架架设在工件输送架的一个水平方向的格栅上,从结构上在工件输送架的内部保护一个工件输送架,并且额外提供工件输送架形式恰当地紧固的优点,在一个匹配机架内部沿着工件输送架的顶侧固定工件输送架。因此这样的一个工件输送架使得优化、模块化、工件输送架的自动处理在整合在一起,其中工件通过桥接垂直框架被额外限制并相互隔开。
优选的至少一个垂直定位的框架有一个垂直格栅安排在其内;一个垂直格栅包括类似于工件输送架的格栅,交叉方向的元件且隔开工件输送架成至少两栏。这样使得,尤其在小工件的情况下,在一个工件输送架处理多个工件,同时,确保每一个工件的体积。尤其优选的是一个有一额外的整体的定位单件高温陶瓷元件垂直框架。这样提供了类似于先前所述的有利的陶瓷工件支撑件,一个工件输送架有陶瓷工件支撑件和支撑元件,其中工件有利地防止沿着所有下侧和横向联系点渗碳,即使工件在工件输送架内部容易产生相当大的扭曲或滑动,因为没有可能和任何CFC板带接触。
有利的元件有一个垂直布置,在一个切除部分的内部有封闭边缘,各有至少两个相邻的向上的切除部分,其中每一个向上的切除部分通过一个形式和力均恰当横向方向的元件被安排在相互接合的位置,该原件有一个各自的上下端的切除部分。力量的流动从而控制以下所述:力的负载通过工件外露被转换,并通过工件支撑件所述工件支撑下面的连续格栅,施加到工件输送架结构中。一个垂直方向的,封闭的元件被向下推来延伸在格栅平面的下方的凸起。相邻的,向上的切除部分通过这种变形来压缩。这种形式和力均恰当的横向元件,已经被插入在相互接合的所述切除部分,会受上述压缩和相互接合连接处保持力的影响来增加;因此感应力是直接从封闭纵向定位元件至水平定位元件消散。重量通过工件支撑和格栅的纵向元件导致因此被消散至横向元件,分布均匀并且将被抵消在格栅内部以提高效率。这种有利的结构提供更稳定和更轻量级的工件输送架,确保一个工件在工件支撑件上的稳定位置。
最有利的,这样的一个工件输送架配备有两个相邻的,在封闭元件上侧的切除部分,用于每一个工件支撑件在直接相邻的位置通过相互接合插入横向方向的元件,该元件具有一个形式和力恰当的下侧切除部分;两个直接相邻切除部分提供最短的传导方式,致使工件输送架和工件支撑区域的最小,弹性运行的稳定。
有利的一个工件输送架有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的外形尺寸,该工件支撑件封闭在元件交叉方向的切除部分,与用热方法在高温条件下扩展封闭的工件支撑的尺寸相当。然而上述的工件支撑的外壳尺寸较大,为了确保在高温下一个浮动安装,万一处理的准确温度被得知一个特殊的实施例可以被提供:对于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封闭的切除部分的尺寸会被减少至几乎相同尺寸,从而导致一个力恰当的围绕在工件支撑的外壳达到特别的高温。这样的有点允许处理,其中当达到温度的峰值时工件根本无需移动或震动。在这种处理情况下,特殊的设备和措施,确保无振动或冲动将达到工件输送架。通过减少一个切除部分在其尺寸中如上述所述的,所有的工件支撑将被锁定达到温度峰值的位置,进一步的完善支撑工件的稳定性和减少位移或移动的风险。
有利的工件支撑件有一个梯形横切面,其中所述梯形的底座被平行地定位于格栅的平面,伴随着多个元件的连续接触。所述底座的连续接触将转换一个工件的一个重量负载,在工件支撑件下更均匀地进入更大的区域,提供一个更加分散的力转换至相邻的格栅,此外,一个梯形横切面允许一个稳定固定装置沿着所述梯形的边缘的各自的表面,通过格栅的交叉封闭的元件。
有利地,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被安排以至于来提供在横切面,一个向上表面平行于格栅的平面,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在平面平行方向至格栅的平面;平面平行,甚至支撑区域在横向冲动的情况下避免工件表面的刮伤或损坏。优选的,在工件甚至有一个诸如底座的支撑区域的情况下,工件输送架具有几个平面平行的支撑区域将被应用,使得任何滑动都不可能;尤其优选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的工件输送架,其沿着框架区域结合工件支撑件,其中有突出的脚座,因此甚至避免工件和框架的滑动接触。
有利的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包括一个陶瓷底座混合物,此外工件支撑区域包括一个单一混合物。一个工件支撑件包括一个陶瓷底座混合物进一步相对于破裂或裂缝具有更加稳定的颗粒,而一个工件支撑区域包括一个单一的,陶瓷混合物将提供一个在工件支撑中的工件接触的恒温。因此,热的相似的工件支撑区域被提供并且在相等时间一个不规则力的负载在工件支撑上。尤其在不匹配位移的情况下,更好地补偿关于破裂或裂缝的形成。尤其当处理不对称工件,该工件具有重力负载在反应气体中,一个相似的温度的接触将确保相似的反应沿着工件支撑区域,而工件支撑提供更好的,机械的稳定性。
有利地,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已经被获得通过再烧结一个成形的绿色陶瓷盒,所述的工件支撑有一个工件支撑区域的轮廓,所谓的“绿色”陶瓷盒包括一个具有极小颗粒和一个粘合剂组成的陶瓷原始材料,所述的粘合剂通过热被移除,例如,在高温下烧结原始材料;这种“绿色的”陶瓷盒可能被需要加工,例如,通过铣和钻。通过烧结粘合剂将被移除当盒将被转变成一个固定的陶瓷,该陶瓷具有精确的可预知的损耗。其保持最初的轮廓,复杂的形状。这种能够有利地在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架中提供一个复杂的工件支撑轮廓。一个额外的优势将通过工件支撑区域的轮廓获得。“轮廓”表示一个外部形状通过至少两个斜坡在相反的角度上,这样一个工件支撑件将受到一个工件,并且将所述工件通过自身允许沿着所述斜坡滑动至所需的静止的位置,在工件输送架内部自身调节它的位置。尤其有利的若干所述斜坡被相互结合提供,改善所需位置的稳定性和支撑工件在多个区域,这将保护工件尤其远离随着所述支撑位置的热弯曲。
有利地,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包括氧化铝。氧化铝将提供一个非常耐用和惰性支撑表面,其能达到1900℃,它将与许多不同的工件材料接触,而不会产生有害反应的危险。最好的这样一个工件支撑件由99.9%纯的组成,再烧结,涂聚结晶电熔金刚砂,提供一个价格低廉和化学稳定性的组合。
有利地,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包括莫来石。莫来石提供达到1800℃一个优秀的抗热冲击性,允许退火和烧结的方法,在温度上改变所需的极端。莫来石工件支撑将支撑这种处理而不会产生破裂或裂缝的危险。尤其最好的这样一个工件支撑包括一个多孔莫来石,该多孔莫来石具有透气性;热抗震性在这种莫来石中是最好的,而透气性工件支撑区域有利的允许处理在反应气体上,甚至沿着支撑表面确保气体反应。
有利地,至少一个工件支撑件包括部分稳定的氧化锆。部分稳定的氧化锆是非常耐用的在高温范围内,机械稳定性和化学惰性;通过它结构的内部转型能够极端补偿,机械负载没有破碎。
有利的至少一个工件支撑有一个中央连续纵向孔在平行位置至工件支撑区域,其中工件输送架的一个额外元件被安排在一个固定位置。尤其当自动处理一个工件输送架时,例如一个冲量,集中影响陶瓷工件支撑件可以导致一个垂直破碎。额外的,固定元件将保持破碎,稳定工件支撑至少到达工件处理被完成。因此其中一个工件支撑区域的一个突然的脱离被防止,浪费量最小化,并且需要验证的数量在处理时被降低。
虽然研究所要求保护结构的原型,本发明发现所有通过使用的需要会被认为可行。震动结果特别重要,因为它们将影响密实,重物,一体化安装,烧结陶瓷,诱导机械冲击,这将被沉重的陶瓷扩展,并且转换成CFC板带在扩展力上。一系列测试被引导切除部分磨出一个精确的±5微米,结果为一个未满意的稳定性关于持续的振动尽管高精确度,相互参与切除部分,同样夹住连接处,这会力恰当地被楔形的扭转斜坡装配,对应具有紧固力控制的成分的轮廓,结果变得几乎一样糟糕。
一些研究原型表现出相当大的相对于振动优越的稳定性;所述的原型将承受高能量的振动和持续的高频率,而没有显示出多个参与连接的任何减弱和松弛,也没有装配。
本发明假定改进的振动稳定性由于一个精确性的结合和切除部分的生产方法,以及碳纤维的方向在所述切除部分的内部。各自特征的结合和尺寸描述在下列首次提供一个混合格栅相对于振动的优秀稳定性:
有利的一个高温混合格栅被生产根据下列描述的方法,提供各自的结构特征:
起始原料是CFC板,这至少有一个碳纤维无捻粗纱织物层在一个亚麻编织结构中。
“亚麻编织”的特点是紧,交叉安排,有两组平行绳方向在相互面向的直角处,其中每一个绳轮流穿过其他组的绳的上下方。这样一个编织类似沿着两织物边的结构,并且有一个相等数目的起伏数和向下的经纬。一个CFC板带生产随着在顶部的这样一层,将显示一个棋盘状的结构表面,显示均匀分布的粗纱,这被安排在相互的直角上。“经”指代在绳的其中两组中的这样一个CFC板被安排在直角,“纬”作为各自其他组。因此,这样一个CFC板是一个织物表面,该织物表面有一个起伏的定界和无念粗纱的向下的经线组,并被直角安排。
纤维的厚度包含在粗纱的内部,范围在3到10微米。
这样的CFC板被干切成CFC板带在精确度+-20微米范围内,使用PCD工具,来提供高温混合格栅的CFC板带。“PCD”指代多晶金刚砂面涂层工具,例如,像铣刀一样切割,这将铣削或切割一层多晶金刚砂面层。
本发明假定这种干切和研磨加工的结合,并且精确性导致多个碳纤维,并沿着切出和铣的表面暴露,其中刀具将弯曲所述纤维而不破坏它们,纤维从而延长至毛刷状在切出或铣的边缘上面。这样多个毛刷状延长的纤维能够被解释一贯的优异稳定性相对于振动,正如被显示的细节;切除部分使用切断生产通过水射流切割或在高精度下未显示出优异的稳定性相对于振动,本发明一贯归咎于高精确性或者高能水射流,这将均匀地中断纤维沿着第一接触的切割/加工表面。
边缘完整地在相邻CFC纤维绳的方向平行,其未表现出稳定性的改善相对于振动,这印证了本发明解释的一致性:如果一个切割或一个研磨边缘被坐落在一个单一粗纱内部,这在平行方向,所述粗纱未能提供任何延长纤维在直角上,从而不能被生产一个区域随着一组毛刷状的延长纤维。
为了可靠地提供增加的稳定性相对于振动,一个边缘不得不有一个边缘长比侧边长的比例在起伏或者向下的粗纱中,例如,(切割侧边的深度)至少(1.4∶1)。本发明假定延长毛刷状纤维灵活弯曲在CFC板带互相插入时,在最后,相互参与位置的坏的纤维的末端被卡在相互参与CFC板带的表面,包括一个用于相互参与固定的弹性张力和牢固禁止在插入表面上。万一相互接合切除部分振动,这种纤维将有弹性地抑制导致的冲动,并且随着加工改善优异的相对振动稳定性的效率。
与CFC板带解释一致的,有切除部分,这最终被磨成高精度或者湿切和干切在高温下,未显示出在稳定性上的改善相对于振动;这种会被归咎于纤维完成或者变脆在干切过程中。同样一个故意的,重复的,强行插入和两个相互参与板带移出的轻微不匹配,产生明显的磨损颗粒,减少稳定性相对于这种高温混合格栅的振动。鉴于这些结果,任何像磨损或清除切割边缘的抛光,应该被避免,为了确保改善稳定性振动。
只要切除部分变得干净通过被空气吹干净,例如,空气,装配板带而不磨损,如果平均照顾被应用,这将总是存在,以提高稳定性相对于振动总是能够被获得结合于上述的措施。
本发明有利的和一贯的解释,稳定性的最大程度的提高相对于振动被观察,当每一对匹配的切除部分被安排在一个纤维区域,通过最大数量的纤维正交面。
有利的上述方法被应用于具有元件的格栅被平行安排在相互的顶部,通过提供纤维的这些局部匹配结构和连接的切除部分以及同样精确的突出部分;匹配织物确保两个相互的,毛刷状的,层次分明的,对立边缘,纤维将锁定相对表面,此外相互转换,显著提供稳定性与震动性。
此外,本发明装置有利的使用方法为,这个是相互抵触的对于一个单独移动工件输送架的性质;而不是输送一个工件,高温混合格栅,有平面平行框架表面和格栅表面,被应用作为墙体的一部分在高温腔室内部,因为永久安装,不变形,惰性支撑面。工件将被支撑抵御支撑表面,这将被提供通过上述工件支撑。尤其在个别工件轮廓的情况下,并且小规模工件输送架的使用作为一个处理腔室的永久部分,将减少重量来相互处理;此外,在所述腔室内部的多变的工件轮廓的安排变得更加简单,节省时间,同时提高效率。
在下列首选的实施例中,更详细地通过具有数字的草图例证,将详细描述。此外,通过参考数字和它们的功能来解释。
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有一个高温混合格栅10,由垂直环环相扣的元件组成,其中交叉元件被安排在直角上。垂直安排贯穿所有元件导致高输送率和最小覆盖面的一个格栅,这特别被应用在多层安排中,若干工件输送架通过热被均匀地排出,通过处理反应气体。
纵向拉长工件支撑件40是直的,拉长机构,被直角安排至矩形框架20的长度上。工件支撑被安装在格栅内部的纵向,随着具有多个封闭边缘的交叉元件,所述的边缘在垂直方向紧固工件支撑件。在他们各自的末端,所述的工件支撑被紧固在侧面方向通过一个在一边的中间元件和在另一边的框架元件,两个元件具有梳状结构,并被由其上插入至工件输送架。相交元件的外壳和直立紧固在框架和格栅元件上导致格栅内部所有工件支撑件的完全紧固。有利的,万一出现裂缝或任何工件支撑能够被交换通过侧面滑动移动,在溢出其中一个框架元件后紧固。这种有利的安排在下列被称为“靠近框架位置”,关于工件支撑件,其能够被交换在移出框架的仅仅一个元件后。
均匀的,常见平面平行工件支撑区域50由所有均匀和平行位于格栅平面上方的工件支撑区域组成。结合上述紧固的工件支撑,一个沿着格栅表面平坦分布的工件支撑导致一个位于工件支撑的有利的密集安排;图片将确保一个稳定的工件支撑在几个工件支撑区域,如果一个工件的连续的底部区域相等于格栅完整表面的20%时。任何位于格栅表面内部的一个工件的自动的,粗糙的定位将导致所需的,安全的支持,安全地避免工件和CFC格栅的直接接触。
纵向拉长工件支撑件40包括单片式,烧结氧化铝,所述的陶瓷提供最有效率的成本与使用寿命之比一期望材料,这个对所有普通工件材料和处理条件来说是惰性的,并将可靠地保持它的形状达到1900℃的高温。普通的,连续的平面平行工件支撑区域50将确保一个持久稳定的工件位置,使得在工件输送架内部任何后来的转变或者扭曲变得无关,它将不会影响处理。
纵向拉长工件支撑件40有一个具有有利的平行基底和对称侧边部分的梯形横切41。对称侧边部分防止任何工件支撑插入格栅的错误或者不匹配;此外对称工件支撑通过封闭元件允许一个靠近的稳定的紧固。为了这个,平行基底结合一个平行,在工件支撑区域的上方位置将消散力的负载通过上述的更均匀的一个工件。
在一个关于横切区域的中央位置,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有一个连续的,纵向孔42;连续孔导致一个更均匀和相似缝补的加热,尤其在加热或者冷却的高比例情况下。
综合此外,在所述纵向孔42(图1未示出)的内部的固定元件将提高上述的影响和额外保护纵向拉长工件支撑件40通过CFC材料的更高热传导率,防止脱离在破裂或裂缝的情况下。
通过所有靠近框架,纵向拉长工件支撑41的中央对称安排,所有工件支撑件40的位置将总是相同的,在粗糙,沿着它的宽度或广度的框架的自动方向;任何工件支撑的不匹配安排因此被完全避免,尤其结合紧固的框架元件。
纵向拉长工件支撑件40如图所示被安排在连续接触封闭元件沿着梯形横切的底座。一个力的负载由上面被发挥,将被均匀地消散至元件的底部侧边通过所述接触,转换力沿着封闭元件。所述元件的封闭边缘有一段至工件支撑的距离关于所述的工件支撑的全部厚度,确保固定,可滑动的位置,即使热膨胀系数差异显著;因此所述的工件支撑将从不被卡或是紧紧地挤入在紧固之内,确保安全,但总是轻微移动工件支撑,即使一个有关的热膨胀由于高温发生。
沿着工件支撑末端的紧固元件的距离为它们相互总长度的5%到10%。假如所有工件支撑件40的平行方向,这样允许同样方向的冲击的部分补偿,并且确保在同一安全事件,全封闭紧固。元件60同归一个垂直边缘封闭,并有两个向上的切除部分61,相邻紧固,纵向拉长工件支撑件40。在这些切除部分内部横向方向的元件62已经被插入随着匹配的下侧的切除部分。上侧的切除部分将转换一个支撑工件的重量随着工件输送架的整个结构,提高稳定性和工件输送架的能力。
图文并茂的实施例特别简化和通用的应用程序;工件支撑件40的全封闭紧固允许进一步的所述工件输送架的使用,作为一个垂直墙体元件而不会产生工件支撑件40滑出或脱离的危险,即便在一个交叉于它的延长部分的破裂或裂缝的情况下。
此外,对称结构氧化铝工件支撑件40提供在他们靠近的框架位置随着工件在极低风险下的几个紧固和固定的处理,简单的处理,简化和快速可代替性,以及成本和使用寿命的优华率。
图2显示了一个高温混合格栅的放大图,根据图1所示。额外的辅助元件,被安排在格栅内部相邻一个框架元件,能够被看到更多细节,成为一个具有几乎圆形尺寸横切的连续的CFC板带。辅助元件有一个横切类似一个具有圆边的圆形,并沿着工件输送架的整个宽度延伸。所有长度方向的元件有一个各自的穿刺,允许辅助元件穿过所有这些元件。每一个穿刺的区域通过一个形式恰当的辅助孔被各自描述。通过在所有长度方向元件的形式欠当安排的辅助元件,这些元件被相互连接,导致一个工件输送架,这不会被分解在移出辅助元件之前。通过交换环环相扣元件的切除部分,工件输送架的整个结构因此被锁定,这将在下面被指定为“紧固在装配位置”。
为了交换一个靠近的框架中间支撑40,各自的框架元件不得不被释放通过移出所有辅助元件。框架元件会被垂直移出,开放各自靠近框架工件支撑件40的外壳。在交换所有坏的工件支撑件40后,框架元件将被重新插入,最后辅助元件将被移动至它们的最初位置,紧固工件输送架在装配位置。
最好的一个实施例中有两个对称的辅助元件,如图1所示。其中长度方向元件的所有切除部分也是对称安排关于它们的中间部分。切除部分的对称安排和辅助孔将使得重新装配非常简单,并且避免由于不匹配产生的破坏;任何框架元件将成为,一旦其中一个切除部分在环环相扣的方向上,并且用于插入的力恰当方向,独立的扭转,转动和旋转在同时已经被输送。
图3显示了一个有利的工件输送架的部分视图,其有一具有一个梯形底座71的垂直定位元件70,被集成在一个角落区域内部的一个工件输送架上。本实施例有一个垂直定位元件70,其有一具有向下切除部分的底座,这允许集成在一个框架元件的横向方向以及相邻的,格栅的横向方向,通过形式恰当地将矩形,梯形底座71的下端插入至工件输送架。此外,所述的矩形下端有一个辅助孔,这将导致垂直定位元件70同样紧固在装配位置通过辅助元件的插入。
在装配位置上,垂直定位元件70有一个外边缘,其对平行的外边缘有相等的长度,插入格栅元件,因此围绕一个框架元件和一个格栅元件,而不用改变工件输送架的长度或者宽度。
从矩形,梯形底座下端开始,垂直定位元件70在广度上被减少通过梯形部分,终止在一个CFC板带上不变,但是立刻减少在格栅平面上的宽度。直接梯形部分的斜坡被用于朝向工件输送架的中间部分,例如,垂直定位元件70的外边缘提供一个连续的,垂直的,工件输送架的外边缘。上述的下部的梯形轮廓,这样一个元件的集成末端允许这种元件的一个非常节约成本的生产,如果矩形,下侧末端在广度上变成两倍,在CFC板带的上方:两个这样的带能够在一个切割操作的内部从双广度中的一个带上切出。
通过至少两个切除部分的形式恰当的集成结合元件来紧固在装配位置,通过一个辅助元件提供一个稳定的以及垂直定位元件70的安全紧固,在工件输送架内部。因此,紧固元件允许相同稳定的装配,垂直格栅,从而轮流允许几个工件输送架来被安排在相互的顶部在一个大的矩阵范围内不。力的负载被均匀转换沿着工件输送架的结构通过上述的集成底座结构。
图4为一在靠近一工件输送架边缘位置具有一个梯形底座71的一垂直定位元件70的部分视图。不同于上述集成在一个角落区域,垂直定位元件70现在有一对称形状,下侧末端,有一在两侧边陡峭、对称斜坡的梯形部分。此外,垂直定位元件70围绕在至少有两横向方向格栅元件的这样一个位置通过环环相扣,下侧的切除部分。正如前面所述,至少两个向下切除部分,结合一个辅助孔和一插入的辅助元件,来提供一个安全和稳定的集成在工件输送架。
工业上的应用
本发明,权利要求工件输送架是第一个提供一个连续的力转换装配,其将保持在装配位置即使受到自动处理随着在一个开销位置的间隙安排。它允许工业的,自动处理,当额外减少使用的成本,由于单独可替换的部分。有利的特征是实施例允许进一步的使用/应用成本的减少,同时,提高质量和工件输送架的简单化处理,提供一个进一步的提高工件处理质量。

Claims (17)

1.改进的工件输送架,在一由元件组装的高温格栅(10)的形式下,所述的元件为碳纤维增加复合板带,并且所述的元件包括梳状元件,所述的工件输送架有——一框架,所述的框架通过相互接合的框架元件被提供,并且所述的框架元件围绕有——一水平格栅(30),所述的格栅(30)通过相互接合的格栅元件被提供,并且所述的格栅元件在框架内部相互交叉,——以及至少一工件支撑件(40),其关于支撑工件是惰性的,并且在格栅(30)上方的一段距离提供一个工件支撑区域(50),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被安排在至少一元件的至少一个封闭的切除部分的内部,
其特征在于,
元件包括在交替安排下具有互锁切除部分的至少一元件,
元件包括至少一辅助元件,
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是棒状伸长部分的高温陶瓷的单件部分,
所述的伸长被平行安排在所述的格栅(30)的平面,
所述的工件支撑件(40)为格栅(30)的一个集成部分,其通过封闭在工件支撑区域(50)的下方,通过若干切除部分交叉安排在格栅元件上,同时也在其末端被制成通过交叉安排的连续元件,
封闭的,无法移除的工件支撑件(40)被可浮动地集成在格栅(30)的内部,
工件输送架被紧固在装配位置通过至少一辅助元件,其中,每一个梳状元件有至少一个辅助孔,随着一个辅助元件紧紧和形式恰当地安排在所述的辅助孔,并且每一个辅助元件此外被紧紧和形式恰当地安排在至少一元件的至少一辅助孔中,同时该格栅元件在交替安排下有互锁的切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输送架有一个矩形框架(20)和位于所述框架内部的中央对称安排的工件支撑件(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在工件输送架的水平格栅(30)内部的所有元件被安排在垂直方向,以提供位于框架内部的一个交叉边缘的格栅(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辅助元件和至少一工件输送架的水平直径一样长,并且被安排交叉所述的直径紧紧的和形式恰当的位于辅助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辅助元件和工件输送架的水平宽度一样长,并且被安排交叉所述的宽度紧紧和形式恰当的位于辅助孔上,确保每一个梳状元件安全,通过两辅助孔对称安排在所述的梳状元件的相对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元件在一关于格栅(30)的底侧区域有一切出接合部分,并且其位于原平行方向至所述的格栅(30)的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为框架的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垂直定位,相互接合元件(70)被至少集成在格栅(30)上,其中所述的相互接合元件提供至少一垂直定位框架,为额外整体的固定,可浮动地安装单件高温陶瓷工件支撑件(40)在垂直方向以提供支撑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定位框架具有一安排于内部的垂直定位格栅的至少一垂直定位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具有一垂直安排的互锁的格栅元件,相互接合底侧的切除部分有至少两相邻的上侧的切除部分,其中每一个上侧的切除部分被安排在相互接合的形式和力上,水平方向元件(62)有一个各自底侧的切除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工件支撑件封闭交叉方向元件的切除部分的尺寸与在高温条件下封闭的工件支撑件(40)的热膨胀尺寸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工件支撑件(40)有一梯形横切(41)面,其中所述的梯形的底座被平行定位于格栅(30)的平面且与若干格栅持续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工件支撑件(40)被安排为了在横切面上提供一平行于格栅(30)水平平面的向上表面,以提供一工件支撑区域(50)在平面平行方向至格栅(30)的平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工件支撑件(40)包括一陶瓷底座混合物,其中进一步工件支撑区域(50)包括一单件混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工件支撑件(40)有一中央的,连续的,纵向孔(42)在平行位置至工件支撑区域(50),其中,一个额外的工件支撑件的元件被安排在一个固定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支撑件有作为若干工件支撑件(40)来提供的在一上侧至格栅(30)的距离中的一连续的工件支撑区域(50),此外纵向伸长工件支撑件(40)是一个集成的,位于格栅(30)的可浮动安装部分,并且
——提供一平面平行工件支撑区域(50)
——由单件,烧结的氧化铝组成
——为棒状,并且长度相等
——具有对称侧边部分和圆边的梯形横切(41)
——有一个中央的,连续的,纵向孔(42),其中,
——一个额外的工件支撑件的元件被安排在一个固定位置
——中央对称安排在靠近框架位置
——被安排
——交叉至若干平行元件(60),所述的平行元件有垂直边缘,其相互封闭工件支撑件(40)在工件支撑区域(50)的下面
——连续接触平行元件(60)组沿着它们的底面
——在相邻的,交叉方向的框架元件的一段距离内,其中框架元件有一个封闭的,垂直边缘
——每一个有至少两个向上的切除部分(61),相邻的纵向拉长,封闭的工件支撑件(40)有靠近的框架位置
——每一个相邻的向上的切除部分(61)有一形式恰当和力恰当,相互接合,水平定位的元件(62)
——每一个水平定位的元件(62)有各自的底侧的切除部分
其中进一步最好的垂直定位元件(70),提供一个垂直框架,被集成在至少一梯形底座(71)和所有情况下,随着至少两底侧切除部分和一辅助孔,至少在格栅(30)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架,其特征在于,元件包括碳纤维增加复合板带,具有
——至少一包括有无念粗纱组成的织物
——所述的织物有亚麻编织
——有一厚度为3至10微米的织物,并且
——提供一个具有上编织和下编织定界粗纱的织物区域,并且该粗纱在原直角上
——干切加工边缘平行于弯曲粗纱的方向在20微米的精度上
——干切加工切除部分在20微米的精度上,
其中所述的切除部分有一相对于方形尺寸的深度,该方形尺寸通过织物被提供,该织物深度与方形侧边的长度之比至少=1.4:1。
CN201080037021.0A 2009-08-14 2010-08-13 改进的工件输送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3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37293A DE102009037293B4 (de) 2009-08-14 2009-08-14 Verbesserter Werkstückträger
DE102009037293.8 2009-08-14
PCT/EP2010/061838 WO2011018516A1 (en) 2009-08-14 2010-08-13 Improved workpiece-carri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3306A CN102483306A (zh) 2012-05-30
CN102483306B true CN102483306B (zh) 2014-12-10

Family

ID=42801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0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3306B (zh) 2009-08-14 2010-08-13 改进的工件输送架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708295B2 (zh)
EP (1) EP2464939B1 (zh)
JP (1) JP5569704B2 (zh)
KR (1) KR101367793B1 (zh)
CN (1) CN102483306B (zh)
DE (1) DE102009037293B4 (zh)
ES (1) ES2439667T3 (zh)
PL (1) PL2464939T3 (zh)
WO (1) WO20110185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2539B1 (ko) * 2012-04-18 2014-05-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소성용기
US9353580B2 (en) 2012-05-15 2016-05-31 Katch Kan Holdings Ltd. Pipe mat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for collecting fluids draining from drill pipe
US8950113B1 (en) 2012-06-25 2015-02-10 Randy Schall Potted tree support assembly
DE102012218491A1 (de) * 2012-10-10 2014-04-10 Sgl Carbon Se Werkstückträger
US20150232959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Schunk Graphite Technology, LLC Interlocking structure with integrated securing regions for heat treating metal parts
DE102014116224A1 (de) * 2014-02-21 2015-08-27 Kogo Kornmeyer Graphit Gmbh Gitterrost zur industriellen Warmbehandlung
FR3040476B1 (fr) * 2015-08-31 2018-08-31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Cadre de manutention d'aubes
DE202015104886U1 (de) * 2015-09-15 2016-12-16 Kuka Systems Gmbh Handhabungseinrichtung
US20170321964A1 (en) * 2016-05-03 2017-11-09 Saint-Gobain Ceramics & Plastics, Inc.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 support rack
JP6284693B1 (ja) * 2016-10-06 2018-02-28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ス格子体
CN108444296B (zh) * 2018-05-23 2024-02-06 北京智创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移出铰链式柔性分块平台
WO2020030598A1 (de) 2018-08-06 2020-02-13 Basf Se Vorrichtung aus einem drucktragenden vorrichtungsmantel und einem innenliegenden gerüstsystem
CN109182710B (zh) * 2018-09-30 2023-06-02 昆山奥马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多功能载具
DE102019203594A1 (de) 2019-03-15 2020-09-17 Sgl Carbon Se Chargiergestell
DE202019102247U1 (de) 2019-04-18 2019-04-30 Zell Metalltechnik Gmbh Gitterförmiger Werkstückträger
US11868030B2 (en) * 2020-08-25 2024-01-09 Kevin Marti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djustable sup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5092A (en) 1949-02-17 1952-07-29 Brown Hutchinson Iron Works Heat treat tray
US4227874A (en) * 1978-05-24 1980-10-14 Rolock, Inc. Temperature resistant, structurally stable member
FR2626068B1 (fr) * 1988-01-15 1990-06-29 Mancelle Fonderie Montage monobloc a plateaux etages pour traitement thermique d'arbres ou d'axes
JPH07133166A (ja) * 1993-11-04 1995-05-23 Nissan Motor Co Ltd 耐熱性部材
JP2002532840A (ja) * 1998-12-14 2002-10-0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キャリヤサブストレート
CN2387491Y (zh) * 1999-09-30 2000-07-12 程春根 热处理炉用托架
DE19957906A1 (de) * 1999-12-01 2001-06-28 Schunk Kohlenstoff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serverbund-Bauteils sowi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WO2004050980A1 (en) * 2002-11-29 2004-06-17 Neworld Fiber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ositions for fire retarding substrates
DE10312802B3 (de) * 2003-03-21 2004-07-2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Werkstückträger zum Wärme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PL1636391T3 (pl) * 2003-06-13 2008-01-31 Schunk Kohlenstofftechnik Gmbh Nośnik dla części
DE202006008712U1 (de) * 2006-05-29 2006-08-17 Meinus, Wolfgang Mehretagige Tragevorrichtung zur Wärmebehandlung von Wellen und Achsen durch Zentrierung von Oberrost (Halterost) und Unterrost (Aufnahmerost) gesichert durch einen Sicherungsspli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37293B4 (de) 2013-05-23
ES2439667T3 (es) 2014-01-24
WO2011018516A1 (en) 2011-02-17
EP2464939B1 (en) 2013-10-16
JP5569704B2 (ja) 2014-08-13
US8708295B2 (en) 2014-04-29
EP2464939A1 (en) 2012-06-20
JP2013501911A (ja) 2013-01-17
PL2464939T3 (pl) 2014-05-30
KR20120038496A (ko) 2012-04-23
CN102483306A (zh) 2012-05-30
US20120138765A1 (en) 2012-06-07
KR101367793B1 (ko) 2014-02-28
DE102009037293A1 (de) 2011-03-03
DE102009037293A8 (de)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3306B (zh) 改进的工件输送架
JP2013501911A5 (zh)
US7540710B2 (en) Turbine blade for use in a gas turbine
US20170328223A1 (en) 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US6832484B2 (en) Heat-shield brick, combustion chamber compris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chamber lining and a gas turbine
DE59911985D1 (de) Steingutträger
CH707023B1 (de) Heissgaspfadkomponente mit einer Schicht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eissgaspfadkomponente mit einer Schichtanordnung.
ES2759869T3 (es) Fijadores roscados cerámicos con alta tenacidad a la fractura reforzados con fibra corta
ES2862316T3 (es) Canal de paso
US6948437B2 (en) Thermal shielding brick for lining a combustion chamber wall, combustion chamber and a gas turbine
US7942007B2 (en) Heat shield element for lining a combustion chamber wall, combustion chamber and gas turbine
KR20190043629A (ko) 소성용 세터
US5709919A (en) Thermal insulation
US7793503B2 (en) Heat shield block for lining a combustion chamber wall, combustion chamber and gas turbine
EP2832709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organic-fiber-bonded ceramic material
Alvin FILTER COMPONENT ASSESSMENT--CERAMIC CANDLES--
Zawada et al. Thermal fatigue of ceramic fiber/glass matrix composites
KR101363240B1 (ko) 내구성이 우수한 스키머 장치
WO2007025842A1 (e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urbine or vane,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a combustion turbine
Spezialkeramik et al. 0xide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Manufacturing, Machining, Properties
JPH0456737A (ja) 金属溶湯フィルターカートリッジ用側板
Glime III Carbon oxidation in ceramic composit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interfacial sealing for oxidation resistan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systems
Choi et al. Fabrication of Strengthened and Toughened Intra‐Type Ceramic Matrix Nanocomposites using a Soaking Method
JPS60226692A (ja) 耐火材等の取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