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8293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78293B CN102478293B CN201110310639.6A CN201110310639A CN102478293B CN 102478293 B CN102478293 B CN 102478293B CN 201110310639 A CN201110310639 A CN 201110310639A CN 102478293 B CN102478293 B CN 1024782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 current persons
- persons count
- maximum number
- maxim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886 linear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887 quadratic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8190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设备结构和控制方法能够进行与室内的人数相应的节能运转的空调机。空调机(100)在每隔规定时间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设为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Ndefault”,在当前人数Nnow多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时,或者在当前人数Nnow多于紧接之前的最大人数Nmax时,更新为“Nmax=Nnow”,而且,在运转时间达到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T1时,设为“Nmax=Ndefault”,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而且,根据在室内率α的值变更压缩机的运转转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室内的人数的人体检测单元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空调机,公开了如下发明:容易地直接计算人数、位置等的人状态以及与温度、辐射温度等室内环境对应的人的舒适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15844号公报(第4~13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中,具有人数检测单元、人体位置检测单元、脚下温度检测单元、地板墙壁温度检测单元、吸入温度检测单元、风量存储单元、运转模式存储单元、辐射温度计算单元、人附近温度推测单元、舒适度计算单元、代表舒适度决定单元,在代表舒适度决定单元中,根据与人数信号和各个人的舒适度信号对应的代表舒适度计算式计算代表舒适度,并作为代表舒适度信号输出到空调机。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用于检测各控制信息的检测单元变多,并且控制变得复杂,不明确根据所输出的代表舒适度信号如何控制空调机。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设备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与室内的人数相应的节能运转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计算作为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人数的当前人数(Nnow)相对于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α=Nnow/Nmax),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上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由此,虽然是简单的设备结构,但能够快速且简单地估计基于人数的室内负荷,因此与以往用温度信息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控制方法更快地提供所需的制冷取暖能力。因此,能够迅速地消除制冷取暖能力的过分与不足,由此能够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切断表示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侧面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设置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1的相关图。
图7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2的相关图。
图8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3的相关图。
图9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4的相关图。
图10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5的相关图。
图11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1的相关图。
图12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2的相关图。
图13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3的相关图。
图14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4的相关图。
图15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5的相关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6的相关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入口;2:装饰面板;3:吹出口;3a~3d:吹出口;4a~4d:风向副翼;4:风向副翼;5:红外线传感器;6:风扇马达;7:涡轮风扇;8:室内热交换器;9:内罩;10:外壳;11:空气过滤器;12:格栅;13:温度传感器;14:锥形孔;15:排水盘;90:天棚;100:空调机;α:在室内率;A:液体延长配管;B:气体延长配管;C:通信线;Hzm:运转频率;Ndefault:初始最大值;Nmax:最大人数;Nnow:当前人数;Nth:更新限度阈值;T1:初始设定时间;X:室内机;X1:室内控制部;Y:室外机;Y1:室外控制部;Z: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空调机]
图1~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图,图1是表示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室内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切断表示室内机的侧面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室内机的设置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图10是说明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的相关图,图11~图15是说明控制模式的相关图。此外,各图是示意性地描绘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在图1中,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机100具有搭载了室内控制部X1的室内机X、搭载了室外控制部Y1的室外机Y以及遥控器Z。
而且,设置有:将室内机X与室外机Y连接的液体延长配管A和气体延长配管B;在遥控器Z与室内机X的室内控制部X1之间以及室内控制部X1与室外机Y的室外控制部Y1之间分别布线的通信线C;以及作为人体检测单元的例如红外线传感器5(参照图2)。
此外,室内机X被嵌入安装在建筑物内的例如天棚90(参照图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设置方式。另外,设为遥控器Z与室内控制部X1之间通过通信线C相连接,但是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的收发。关于红外线传感器5后面说明,设置在室内机X的装饰面板2。
而且,室内控制部X1和室外控制部Y1分别搭载在室内机X和室外机Y,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室内控制部X1的一部分或全部搭载在室外控制部Y1,或者将室外控制部Y1的一部分或全部搭载在室内控制部X1。
(室内控制部)
室内控制部X1当接收到来自遥控器Z的运转指令(运转模式、制冷运转、取暖运转、除湿运转等)时,将该运转指令发送到室外机Y的室外控制部Y1,并且根据该运转指令对设置在室内机X中的风扇马达6(参照图3)进行驱动。
另外,室内控制部X1根据从红外线传感器5得到的室内的人数,计算设置在室外机Y中的压缩机(未图示)的运转频率、或室内风速或室内风向。后面说明它们的计算方法。
(室外控制部)
室外控制部Y1当经由室内控制部X1接收到来自遥控器Z的运转指令时,以与该运转指令相应的运转频率控制压缩机,当接收到由室内控制部X1计算的运转频率时,根据该运转频率控制压缩机。
也就是说,随着运转频率变高,压缩机的转速上升,随着运转频率变低,压缩机的转速下降。
此外,在室外机Y中除了压缩机以外,还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膨胀单元等(都未图示)。
(室内机)
在图2中,室内机X的外观具有:箱状的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的下部的四边形状的装饰面板2;设置在装饰面板2的中央的四边形状的吸入口1;设置在装饰面板2来包围吸入口1的四个长方形状的吹出口3a、3b、3c、3d(以下,有时统称或者分别称为“吹出口3”);以及分别设置在吹出口3a、3b、3c、3d并用于可在上下方向上改变风向的风向副翼(flap)4a、4b、4c、4d(以下,有时统称或者分别称为“风向副翼4”)。而且,在装饰面板2的一角的下表面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5。
在图3中,在室内机X的外壳10内设置有:在外壳10的顶面中心将负荷轴朝下方来设置的风扇马达6;安装在风扇马达6的负荷轴上的涡轮风扇7;配置成包围涡轮风扇7的室内热交换器8;配置成包围室内热交换器8的内罩(inner cover)9;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8的下部并接收在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15;以及对从吸入口1吸入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13。
内罩9用于使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热交换后的空气与机外进行绝热,与排水盘15一起在室内热交换器8的外周构成风路。该风路与吸入口1连通而到达吹出口3a、3b、3c、3d。另外,在排水盘15的下部设置有与涡轮风扇7的吸入口连通的开口部。
在装饰面板2的吸入口1中设置有:防止尘土等进入机内的空气过滤器11;以及支撑空气过滤器11并且作为遮挡物(blinder)发挥功能的格栅12。并且,在空气过滤器11与涡轮风扇7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吸入的空气平滑地导入到涡轮风扇7的锥形孔(bell mouth)14。
(室外机)
室外机Y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单元(都未图示);将上述压缩机、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上述膨胀单元以及室内热交换器8进行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配管(未图示);对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制冷剂流切换单元(未图示)。
(控制方法)
在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空调机100的控制方法是室内控制部X1进行以下控制的方法。
即,室内控制部X1当开始运转时(S1),红外线传感器5每隔规定时间检测室内的人数(在设置了室内机X的室的内部的人数)(S2)。
而且,室内控制部X1接收由红外线传感器5检测到的人数(以下,称为“当前人数Nnow”),将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与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进行比较(S3),在前者不多于后者的情况下,不更新(变更)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计算在室内率α(S6)。
另一方面,在前者多于后者的情况下,根据预先登记的控制方法(对此,另详细说明),判断是否更新(变更)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S4),在更新的情况下,根据预先登记的控制方法更新(变更)最大人数Nmax(S5)。
而且,计算在室内率α(S6)。此外,关于更新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并计算在室内率的几个方法,另详细说明。
于是,根据计算出的在室内率α,运算压缩机的运转频率Hzm,以运算出的运转频率Hzm运转压缩机(S7)。
进而,判断是否校正设定温度(S8),在校正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校正,将设定温度变更为该校正后的设定温度(S9、控制模式1、2)。
进而,判断是否校正作为吸入空气的温度的吸入温度(S10),在校正吸入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校正,将吸入温度变更为该校正后的吸入温度(S11、控制模式3、4)。
进而,判断是否校正风扇马达的转速(S12),在校正风扇马达的转速的情况下进行校正,将风扇马达的转速变更为该校正后的风扇马达的转速(S13、控制模式5、6)。
进而,判断是否校正风向副翼角度(S14),在校正风向副翼角度的情况下进行校正,将风向副翼角度变更为该校正后的风向副翼角度(S15、控制模式7)。
最后,判断是否继续进行空调机100的运转(S16),在继续运转的情况下,返回到每隔规定时间检测当前人数Nnow的工序(S2),在不继续运转的情况下停止运转(S17)。
此外,关于控制模式1~7另详细说明,首先,详细说明更新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并计算在室内率α的方法。
(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1)
在图6中,更新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并计算在室内率α的方法1(以下,称为“计算方法1”)(参照图6的a、b)是如下执行的: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的情况下,室内控制部X1进行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当前人数Nnow相同(Nmax=Nnow)的更新,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now=1”。
另一方面,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的情况下,不变更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1”(参照图6的c)。
之后,只要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最大人数Nmax,就按照上述内容作为“在室内率α=Nnow/Nmax<1”进行计算(参照图6的d、e)。
而且,当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时,室内控制部X1按照上述内容,更新为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当前人数Nnow相同(Nmax=Nnow),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now=1”(参照图6的f)。
之后,按照上述内容计算在室内率α。因而,在继续运转的期间,只要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紧接之前(规定时间之前)的最大人数Nmax,最大人数Nmax就被更新而增加。
(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2)
在图7中,更新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并计算在室内率α的方法2(以下,称为“计算方法2”)是如下执行的:具有预先确定的“初始最大值Ndefault”,在开始运转的紧接之后,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相等(Nmax=Ndefault)。
即,在开始运转的紧接之后,在每隔规定时间检测到的人数(以下,称为“当前人数Nnow”)少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室内控制部X1将当前人数Nnow相对于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的比例作为“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default<1”进行计算(参照图7的a、b)。
而且,当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时,将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更新为与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相同(Nmax=Nnow),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now=1”(参照图7的c)。
之后,只要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紧接之前(规定时间之前)的最大人数Nmax,就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1”(参照图7的d、e)。
另一方面,当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时,室内控制部X1按照上述内容,进行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相同(Nmax=Nnow)的更新,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now=1”(参照图7的f)。
之后,直到运转时间经过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T1为止,按照上述内容计算在室内率α。而且,在运转时间达到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T1时,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进行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相等(Nmax=Ndefault)的更新,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default<1”(参照图7的g)。
另一方面,在运转时间达到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T1时,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进行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相等(Nmax=Ndefault)、并且令初始最大值Ndefault与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相等(Nnow=Ndefault)的更新,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default/Ndefault=1”(未图示)。
(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3)
在图8中,更新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并计算在室内率α的方法3(以下,称为“计算方法3”)在运转时间经过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T1为止是与计算方法2(图7)相同。
即,在运转时间达到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T1时,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将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更新为与“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算术平均值”相等(Nmax=(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Ndefault)/2),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1”(参照图8的g)。
另一方面,在运转时间达到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T1时,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不变更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仍以紧接之前的最大人数Nmax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1”(未图示)。
此外,以上是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紧接之前(规定时间之前)的最大人数Nmax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算术平均值”相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设为“紧接之前的最大人数Nmax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之间的规定比例的值(Nmax=Ndefault+(紧接之前的Nmax-Ndefault)×β,β<1.00)。
(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4)
在图9中,更新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并计算在室内率α的方法4(以下,称为“计算方法4”)设置了用于控制的更新限度阈值Nth,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范围内是与计算方法2(图7)相同。
在图9中,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情况下,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更新限度阈值Nth相等(Nmax=Nth),并且令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与更新限度阈值Nth相等(Nnow=Nth),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th/Nth=1”(参照图9的h)。
而且,之后,只要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更新限度阈值Nth,就按照上述内容,作为“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th<1”进行计算(参照图9的i)。
另一方面,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再次多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内容,作为“在室内率α=Nnow/Nmax=Nth/Nth=1”进行计算(参照图9的h)。
(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5)
在图10中,更新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并计算在室内率α的方法5(以下,称为“计算方法5”)与上述计算方法4同样地设置了用于控制的更新限度阈值Nth,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范围内是与计算方法4(图9)相同。
在图10中,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情况下,进行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相等(Nmax=Ndefault)的更新,并且令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相等(Nnow=Ndefault),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default/Ndefault=1”(参照图10的h)。
而且,之后,只要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少于更新限度阈值Nth,就按照上述内容,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th<1”(参照图10的i)。
另一方面,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再次多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内容,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th/Ndefault<1”(参照图10的i)。
另一方面,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再次多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内容,计算“在室内率α=Nnow/Nmax=Nth/Nth=1”(参照图10的h)。
以上,作为计算方法5,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Nnow多于更新限度阈值Nth的情况下,进行令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相等(Nmax=Ndefault)的更新,但是也可以按照上述计算方法3将最大人数Nmax设为“更新限度阈值Nth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算术平均值((Nth+Ndefault)/2)”、或者“更新限度阈值Nth与初始最大值Ndefault之间的规定的值(Ndefault+(Nth-Ndefault)×β,β<1.00)”。
(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变更:控制模式1)
接着,说明基于计算出的在室内率α的值的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变更(以下,称为“控制模式1”)。
在图11的(a)中,室内控制部X1计算与所计算出的在室内率α的值对应的压缩机的运转频率Hzm,经由通信线C将该运转频率Hzm发送到室外控制部Y1,使室外机Y的压缩机以运转频率Hzm进行运转。
此外,在图11的(a)中将在室内率α与运转频率Hzm的关系确定为一次函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11的(b)所示那样设为确定了与规定范围的在室内率α对应的运转频率Hzm的阶梯函数。在图11的(b)中,在室内率α分为0~20%、20~50%、50~100%的3个阶段,预先决定了各个范围内的压缩机的运转频率Hzm,但是也可以分为2个阶段或4个阶段以上。而且,也可以将在室内率α与运转频率Hzm之间的关系设为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如上所述,能够将基于在室内的人数的室内负荷快速估计为在室内率α,使压缩机以与在室内率α对应的运转频率Hzm进行运转,因此与以往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早地提供所需的制冷取暖能力,并且能够迅速地消除制冷取暖能力的过分与不足,能够实现节能。
(设定温度的变更:控制模式2)
接着,为了进一步实现节能,也可以与上述控制模式1(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变更)并行地进行以下说明的设定温度的变更(以下,称为“控制模式2”)。
在图12的(a)中,确定与在室内率α对应的设定温度校正量,根据在室内率α的值变更遥控器Z的设定温度。
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在用户将设定温度设定为27℃的情况下,计算在室内率α,在在室内率α为0%的情况下,增加2℃(设定为29℃),在在室内率α为20%的情况下,增加1℃(设定为28℃),在在室内率α为50%以上的情况下,设为按原样不变(仍设定为27℃),将其结果经由通信线C发送到室外机Y的室外控制部Y1。
此外,在室内率α与设定温度校正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如图12的(a)所示的一次函数,也可以是如图12的(b)所示的阶梯函数,还可以是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吸入温度的变更:控制模式3)
接着,为了进一步实现节能,也可以与上述控制模式1并行地、或者与上述控制模式1和控制模式2并行地进行以下说明的吸入温度的变更(以下,称为“控制模式3”。
在图13的(a)中,确定与在室内率α对应的室内空气的吸入温度校正量,根据在室内率α的值对吸入空气的温度进行校正。
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在设实际的室内空气的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计算在室内率α,在在室内率α为0%的情况下减少2℃(设定为23℃),在在室内率α为20%的情况下减少1℃(设定为24℃),在在室内率α为50%以上的情况下设为按原样不变(仍设定为25℃),将其结果经由通信线C发送到室外机Y的室外控制部Y1。
通过这种吸入温度的变更,在制冷运转时,通过使空调机识别低于实际吸入温度的数值,能够进行节能运转。
此外,在室内率α与吸入温度校正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如图13的(a)所示的一次函数,也可以是如图13的(b)所示的阶梯函数,还可以是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风扇马达转速的变更:控制模式4)
接着,为了进一步实现节能,也可以与上述控制模式1并行地、或者与上述控制模式2和控制模式3中的至少一方并行地进行以下说明的风扇马达转速的变更(以下,称为“控制模式4”)。
在图14的(a)中,确定与在室内率α对应的风扇马达转速,根据在室内率α的值对风扇马达转速进行校正。
例如,在在室内率α为0%的情况下校正为“弱风”,在在室内率α为20%的情况下校正为“中风”,在在室内率α为50%以上的情况下校正为“强风”。
此外,在室内率α与风扇马达转速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如图14的(a)所示的一次函数(能够无等级地改变风扇马达6的转速的情况),也可以是如图14的(b)所示的阶梯函数,还可以是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风向副翼角度的变更:控制模式5)
接着,为了提高舒适性,也可以与上述控制模式1并行地、或者与上述控制模式2至4中的至少某一个并行地进行以下说明的风向副翼角度的变更(以下,称为“控制模式5”)。
例如在取暖时,通常暖气积存在房间的上方,因此设为使风向副翼4a、4b、4c、4d朝下方地进行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对室内取暖的效果变高,但是在此处有人的情况下,直接受到风而有可能带来不适感。
在图15中,在使用在室内率α判断为不需要对室内取暖的情况下,例如在在室内率α为20%以下的情况下,使风向副翼4a、4b、4c、4d的角度改变为水平方向。
而且,在具有多个吹出口3a、3b、3c、3d、并能够进行分别独立的风向副翼4a、4b、4c、4d的角度控制、且存在能够检测吹出口3a、3b、3c、3d各自的附近有无人体的人体检测单元的情况下,例如检测出仅在吹出口3a附近(或者,仅在吹出口3a、3b附近)有人体时,也可以仅使风向副翼4a(或者,仅在风向副翼4a、4b附近)改变为水平方向。
在以上内容中,关于选择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1~5、控制模式1~5中的哪一个,可以在空调机100的主体侧预先设定,还可以设为仅在用户在遥控器Z上进行了选择的情况下有效。此时,关于控制模式1~5,可以是多个模式同时动作,也可以与控制模式1并行地进行控制模式2~5中的某一个模式的动作。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记载了在室内机中具有人数检测单元(红外线传感器5)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独立于室内机X(例如,房间的入口等)而设置人数检测单元,并将该人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输入到室内控制部X1。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空调机100保持有与能力相应的最大人数的初始最大值Ndefault,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根据来自用户的输入决定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来自用户的输入方式”。
[实施方式2]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图,是说明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的相关图。此外,室内机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6中,计算在室内率α的方法6(以下,称为“计算方法6”)具有预先确定的“初始最大值Ndefault”,将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固定为初始最大值Ndefault而不更新(Nmax=Ndefault)。
因而,在每隔规定时间检测到的人数(以下,称为“当前人数Nnow”)少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或者多于初始最大值Ndefault的情况下,都将当前人数Nnow相对于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的比例作为“在室内率α=Nnow/Nmax=Nnow/Ndefault”进行计算。
因而,在前者的情况下成为“在室内率α<1”,在后者的情况下“在室内率α>1.00”。而且,在“在室内率α<1”的情况下,执行实施方式1中的控制模式1~5中的某一个来实现节能。另一方面,在“在室内率α>1”的情况下,中止节能运转,执行增加能量的运转。例如,在在室内率α=100%的情况下,设为与通常运转相同的“100%运转”,在在室内率α=60%的情况下,设为与通常运转相比实现节能的“60%运转”,在在室内率α=150%的情况下,设为与通常运转相比增加能量的“150%运转”。
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在室内的人数变多而变为“在室内率α>1”的情况下,人体所具有的热负荷变多。通过根据在室内率α而与通常运转相比增加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能够迅速地消除变大的空间负荷,因此在室内的用户的舒适性提高。
因而,在“在室内率α<1”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实现节能,另一方面,在“在室内率α>1”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舒适性的提高。即,如果仅在变为与通常运转时相比增加能量的“在室内率α>1”的情况下增加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则只是增加能量而优点少,但是通过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与节能运转组合,能够进行兼顾节能和舒适性的运转。
Claims (12)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
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
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在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到的当前人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相等的更新。
2.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
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
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最大人数预先确定为初始最大值,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最大人数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相等的更新,
在开始检测后每次经过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就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初始最大值相等的更新。
3.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
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
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最大人数预先确定为初始最大值,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最大人数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相等的更新,
在开始检测后每次经过规定的初始设定时间就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规定值相等的更新,其中,所述规定值是经过了该初始设定时间时的最大人数和所述初始最大值之间的值。
4.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
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
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在所述控制单元中预先确定有初始最大值和多于该初始最大值的更新限度阈值,使所述最大人数与预先确定的初始最大值相等,
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初始最大值、并且少于所述更新限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相等的更新,
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更新限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更新限度阈值相等的更新。
5.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
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
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在所述控制单元中预先确定有初始最大值和多于该初始最大值的更新限度阈值,使所述最大人数与预先确定的初始最大值相等,
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初始最大值、并且少于所述更新限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相等的更新,
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更新限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初始最大值相等的更新。
6.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
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
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在所述控制单元中预先确定有初始最大值和多于该初始最大值的更新限度阈值,使所述最大人数与预先确定的初始最大值相等,
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初始最大值、并且少于所述更新限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所述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相等的更新,
在新检测到的当前人数多于所述更新限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最大人数与规定值相等的更新,其中,所述规定值是所述更新限度阈值和所述初始最大值之间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具有自由变更转速的风扇马达,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在室内率变更所述风扇马达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室内机的设定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室内机的吸入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具有自由倾斜的风向副翼,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在室内率变更所述风向副翼的倾斜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是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装饰面板的红外线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数检测单元独立于所述室内机而设置在所述室内,并能够向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检测结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65328 | 2010-11-29 | ||
JP2010265328A JP5312434B2 (ja) | 2010-11-29 | 2010-11-29 | 空気調和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78293A CN102478293A (zh) | 2012-05-30 |
CN102478293B true CN102478293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605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1063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8293B (zh) | 2010-11-29 | 2011-10-14 | 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12434B2 (zh) |
CN (1) | CN102478293B (zh) |
FR (1) | FR2968067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0049B2 (ja) * | 2014-01-22 | 2018-08-08 |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05674500B (zh) * | 2016-02-22 | 2018-11-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WO2018025321A1 (ja) * | 2016-08-02 | 2018-02-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室内機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
CN107355871B (zh) * | 2017-08-21 | 2024-03-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和散风部件 |
CN108332370A (zh) * | 2018-01-11 | 2018-07-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CN109827309B (zh) * | 2019-01-11 | 2020-0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负荷的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
JP7283157B2 (ja) * | 2019-03-20 | 2023-05-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制御装置 |
CN115727506B (zh) * | 2022-11-21 | 2024-07-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自适应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54331A (ja) * | 1992-03-13 | 1993-10-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調装置 |
JPH06337154A (ja) * | 1993-05-27 | 1994-12-06 | Hitachi Ltd | 赤外線源検知器及び該検知器を用いた居住環境制御装置 |
JP2001141281A (ja) * | 1999-11-12 | 2001-05-25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店舗用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2001304662A (ja) * | 2000-04-17 | 2001-10-31 |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 空調制御装置 |
CN1472481A (zh) * | 2003-05-22 | 2004-0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室内人数检测的新风控制器 |
JP2010038375A (ja) * | 2008-07-31 | 2010-02-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
CN201488140U (zh) * | 2009-08-22 | 2010-05-26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ifp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43644A (ja) * | 1984-12-18 | 1986-07-0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JPH05264086A (ja) * | 1992-03-19 | 1993-10-12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
JP2010117747A (ja) * | 2008-11-11 | 2010-05-27 | Glory Ltd | 自動取引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取引管理方法 |
JP5297259B2 (ja) * | 2009-04-21 | 2013-09-25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エネルギー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
-
2010
- 2010-11-29 JP JP2010265328A patent/JP53124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10-04 FR FR1158950A patent/FR2968067B1/fr active Active
- 2011-10-14 CN CN201110310639.6A patent/CN1024782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54331A (ja) * | 1992-03-13 | 1993-10-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調装置 |
JPH06337154A (ja) * | 1993-05-27 | 1994-12-06 | Hitachi Ltd | 赤外線源検知器及び該検知器を用いた居住環境制御装置 |
JP2001141281A (ja) * | 1999-11-12 | 2001-05-25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店舗用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2001304662A (ja) * | 2000-04-17 | 2001-10-31 |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 空調制御装置 |
CN1472481A (zh) * | 2003-05-22 | 2004-0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室内人数检测的新风控制器 |
JP2010038375A (ja) * | 2008-07-31 | 2010-02-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
CN201488140U (zh) * | 2009-08-22 | 2010-05-26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ifp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12434B2 (ja) | 2013-10-09 |
JP2012117695A (ja) | 2012-06-21 |
FR2968067B1 (fr) | 2022-03-18 |
CN102478293A (zh) | 2012-05-30 |
FR2968067A1 (fr) | 2012-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78293B (zh) | 空调机 | |
CN107013978B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方法 | |
CN107631423B (zh) | 一种基于人体位置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JP5250011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18126755A1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8151150B (zh) | 一种嵌入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006446B (zh) | 室内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 |
US9933182B2 (en) | System for optimising a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of an enclosed space | |
CN105222271A (zh) | 一种舒适性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 |
EP2395291A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5571046A (zh) | 空调出风状态调节方法及室内机 | |
WO2019034127A1 (zh) | 基于人体舒适度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5157170A (zh) | 变频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5042796A (zh) | 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5222272A (zh) | 一种舒适性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 |
CN106352476A (zh) | 空调蒸发器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576305B (zh) | 空调机的除湿运转方法 | |
CN10932337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CN105180357A (zh) | 壁挂式空调器控制方法 | |
CN105135612A (zh) | 一种变频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7655083A (zh) | 一种控制数据中心静压箱均匀送风的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8980987A (zh) | 空调的控制方法 | |
JP2013181671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6091252A (zh) | 远程控制冷暖空调器智能控制运行方法 | |
US20190178517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lligent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