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9182B - 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9182B
CN102469182B CN201110220243.2A CN201110220243A CN102469182B CN 102469182 B CN102469182 B CN 102469182B CN 201110220243 A CN201110220243 A CN 201110220243A CN 102469182 B CN102469182 B CN 102469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metal level
metal
exposed portions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02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9182A (zh
Inventor
申东植
朱原奭
李载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69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9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9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91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4Meta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52Labels, e.g. for identification, markings or configuration sto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98Combined manufacture including applying or shaping of fluent material
    • Y10T29/49982Coating
    • Y10T29/49986Subsequent to metal wor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361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having aperture or cut
    • Y10T428/12368Struck-out portion type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通孔;层压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以及露出部分,所述露出部分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个表面突出,并布置在所述通孔的位置,从而经由所述通孔露出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外部。根据该构造,可以在外观上实现独特图案。这可以实现个性化设计和精致的外观。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盖上具有图案的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便携式终端的功能变得更加多样化,便携式终端能够支持诸如拍摄图像或视频、再现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信号等更复杂的功能。通过全面并共同实现此类功能,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器或设备的形式来实现便携式终端。
根据可移动状态,可以将便携式终端分类为移动(便携式)终端和固定终端。便携式终端是能够被到处携带的设备,并且具有诸如执行语音和视频呼叫通信、输入和输出信息、存储数据等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借助硬件或软件在这种多媒体设备中实现复杂的功能。
当制造便携式终端时,可以考虑影响壳体外观、键标记等的各种因素,以便增强整体外观。
发明内容
因此,详细描述的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与常规的便携式终端区别开的外观的便携式终端,尤其是提供在壳体的外表面上具有独特图案的便携式终端。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本文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通孔;层压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以及露出部分,所述露出部分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个表面突出,并布置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处,从而经由所述通孔露出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外部。
所述露出部分可以通过从第二金属层的另一个表面朝向通孔凹进来形成。
所述露出部分可以在其经由通孔露出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镀层或氧化覆层。
随着第二金属层的一个表面由施加于第二金属层的压力而延伸,可以形成所述露出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安装在终端本体中且被构造成辐射无线电信号的天线、以及附接到终端本体的盖,其中,所述盖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通孔;层压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以及露出部分,所述露出部分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个表面突出,并布置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处,从而经由所述通孔露出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外部。
所述露出部分可以通过从第二金属层的另一个表面朝向通孔凹进来形成。
所述露出部分可以在其经由通孔露出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镀层或氧化覆层。
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可以包括多个钩部分以便联接到终端本体。
所述露出部分可以从第一金属层的一个表面朝向外部突出预定间隙。
第二金属层的另一个表面可以联接到键本体,使得盖和键本体组成作为一个单元的键。
可以通过预定图案在露出部分的上表面上形成键标记。
根据本公开的便携式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光源,该光源被构造成通过插入孔与盖之间的间隙提供光发射。
盖可以被布置为与天线重叠,并且第二金属层可以由不锈钢或钛形成,以便减少天线的辐射效率的降低。
金属层可以由钛(Ti)和不锈钢(STS)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以便通过焊接相互联接。
所述金属层可以由铝(Al)、镁(Mg)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以便能够通过阳极化或通过镀敷来形成模制层。
根据本公开的便携式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在终端本体中并被构造成捕获图像的照相机。
所述露出部分可以包括第二通孔,以可以布置具有透镜的照相机。
所述第二金属层可以由铝(Al)、镁(Mg)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并且可以在露出部分的一个表面上层压阳极化模制层。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本文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便携式终端的方法:在第一金属层上层压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对层压的金属层进行压制处理,从而形成从第一金属层的一个表面突出的图案,使第二金属层从突出图案露出,并在露出的第二金属层上形成镀层或氧化覆层。
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进一步应用范围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然而,应理解的是详细描述和特定示例虽然指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仅仅是以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因为通过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变型将变得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示例性实施例并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前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便携式终端的后透视图;
图3是图2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4A~4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便携式终端的盖的方法的概念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盖的前表面的概念图;
图7是图6的后视图;
图8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盖的前表面的概念图;
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11是沿着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图11的平面图;并且
图13是沿着图2中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地给出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为了使参考附图的描述简要,将为相同或等同的部件提供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便携式终端。附到便携式终端的部件的后缀(诸如“模块”和“单元或部分”)便于本公开的详细描述。因此,后缀不具有彼此不同的含义。对与前述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将给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本公开的单数表达可包括复数概念,除非特别地不同限定。
根据本公开的便携式终端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系统等,以及包括诸如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前透视图。
便携式终端100可以是由一个本体构成的直板式便携式终端。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本公开可适用于各种结构,诸如:滑盖式结构,其中将至少两个本体相互联接从而执行相对运动;折叠式结构;旋摆式结构;旋影式结构等。
形成本体的外观的壳体(外罩、外壳、盖等)可以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由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形成的空间中可以容纳各种部件。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壳体。
这种壳体可以由注塑成型的合成树脂来形成,或者可以使用诸如不锈钢(STS)或钛(Ti)的金属材料来形成。
在前壳体101处可以设置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单元152、照相机121、用户输入单元130、131和132、扩音器122、接口单元170等。
显示单元151占据前壳体101的主表面的大部分。音频输出单元152和照相机121布置在与显示单元151的一端邻近的区域处,并且用户输入单元131和扩音器122布置在与显示单元151的另一端邻近的区域处。用户输入单元132、接口单元170等可以布置在后壳体102的侧表面上。
用户输入单元130被操纵以接收用于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并且可以包括多个操纵单元131和132。操纵单元131和132可以称为操纵部分,并且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能够被以用户的触觉方式操纵的操纵单元。
通过第一输入单元131或第二输入单元132输入的命令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设置。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31被构造为输入诸如开机、关机、滚动等的命令,第二操纵单元132被构造为输入用于控制从音频输出单元152输出的声音水平的命令,或用于将显示单元151的当前模式转换成触摸识别模式的命令。
图2是图1的便携式终端100的后透视图。
参考图2,在后壳体102上可以另外设置照相机121′。照相机121′面对与照相机121面对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可以具有与照相机121的像素不同的像素。
例如,照相机121可以利用相对较低的像素(较低的分辨率)进行操作。因此,当用户能够捕获到他的脸并在视频呼叫等期间将其发送给另一方时,照相机121可能是有用的。另一方面,照相机121′可以利用相对较高的像素(较高的分辨率)进行操作,使得对于用户获得较高质量的图片以供稍后使用而言,照相机121′能够是有用的。可以在终端本体处将照相机121和121′安装为旋转或弹出。
邻近于照相机121′可以另外设置闪光灯123和反射镜124。在使用照相机121′捕获图片时,闪光灯123与照相机121′结合地操作。反射镜124可以与照相机121′协作,以允许用户在自拍模式下为他或她自己拍照。
在终端本体的后表面上可以另外布置音频输出单元。该音频输出单元可以与设置在终端本体的前表面上的音频输出单元152(参考图1)协作,从而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音频输出单元可以被构造为作为扬声器进行操作。
在终端本体的侧表面上可以设置广播信号接收天线116以及用于呼叫的天线。组成广播接收模块的一部分的广播信号接收天线116可以被构造为缩回到终端本体中。
用于向便携式终端100供电的电源单元安装到终端本体。电源单元可以安装在终端本体中,或者可以被构造为可从终端本体的外面拆卸。如图3所示,电源单元可以安装在电池盖190中,并且可以被实现为安装在便携式终端100中的电池202、并被构造为向一个或多个部件供电。在电池202被设置在电池盖190的内部空间处的状态下,电池202可以露出到外部。
用于检测触摸的触控板可以另外安装到后壳体102。触控板还可以被构造为是透射式的,像显示单元151那样。当显示单元151被构造为从两个表面输出视觉信息时,甚至可以通过触控板来识别该视觉信息。可以由触控板来控制从显示单元151的两个表面输出的视觉信息。显示器可以另外安装到触控板,并且可以在后壳体102处布置触摸屏。
触控板与前壳体101的显示单元151互相配合。触控板可以平行布置在显示单元151的后侧处。该触控板135的尺寸可以等于或小于显示单元151的尺寸。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便携式终端100的盖260。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便携式终端100的盖260的方法的概念图。如图所示,便携式终端100的盖260包括第一金属层261和第二金属层262,第二金属层262由与第一金属层261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金属层262可以层压在第一金属层261上,或者第一金属层261可以层压在第二金属层262上。该层压方法与用于制造包层片的方法类似。异质金属材料的该层压方法可以包括扩散结合、爆炸焊接或热轧中的一个。例如,通过热轧将由不锈钢形成的第一金属层261和由铝形成的第二金属层262相互层压。首先,去除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表面上的锈迹,并清洗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然后,通过使用金属刷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经清洗表面上形成凹凸部分。然后在600℃~800℃的温度下加热其表面上具有凹凸部分的不锈钢,并在350℃~450℃的温度下加热铝。然后,通过以20%~50%的压缩率和小于10m/s的速度来滚轧,使被加热的两个片相互重叠以被相互层压。
经层压的第一金属层261和第二金属层和262经历压制处理,而形成从第一金属层261的一个表面突出的图案。然后,通过数字控制过程、激光处理等来去除存在于突出图案的上表面上的第一金属层26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仅去除第一金属层261的一部分,用于实现特定图案。作为选择,可以通过使用常规金属处理技术而不是上述处理技术,来去除第一金属层261,并使第二金属层262露出到外部。然后,对露出的第二金属层262进行阳极化,以实现特定的色彩或徽标。作为阳极化方法的替代,便携式终端100可以实现具有独特个性化图案的壳体。更具体地,可以使第二金属层262露出到第一金属层261的一个表面,并且可以对露出的第二金属层262进行镀层。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盖的前表面的概念图,图7是图6的后视图,并且图8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260可以应用于布置电池盖190、键131或照相机121、121′的部分。盖260还可以应用于组成便携式终端100的外观的壳体的任何部分。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100的盖260包括第一金属层261、第二金属层262和露出部分264。如前所述,第二金属层262可以层压在第一金属层261上,或者第一金属层261可以层压在第二金属层262上。相互层压异质金属层的原因是为了通过在组成便携式终端100的外观的壳体上形成独特图案,来实现便携式终端的精致的外观。因此,本公开可以提供在材料或形状方面不具有限制的壳体。当便携式终端的盖由不锈钢(STS)或钛(Ti)形成时,通常容易执行对于联接到终端本体的钩子的焊接处理或用于形成预定图案的压制处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各种色彩或设计。相反,当便携式中终端的盖由铝、铜或镁合金形成时,可以通过阳极化来实现精致的色彩或设计。然而,难以执行对于钩子的焊接过程,并且壳体的强度降低。本公开提供了不具有限制的便携式终端的盖。
在通过使用铝等形成第一金属层261的情况下,当通过阳极化来形成特定图案时,第二金属层262可以由钛或不锈钢形成。这可以加强盖的强度,并且可以将钩部分282焊接到第二金属层262。相反,当通过压制处理和数字控制处理、通过利用钛或不锈钢形成第一金属层261时,由铝等形成的第二金属层262可以露出到外部。并且,露出的表面经历阳极处理以形成模制层265,从而实现特定的图案或徽标。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去除第二金属层262的一端,即联接到终端本体的电池盖的侧表面的端部。然后,在第一金属层上通过焊接形成钩部分282。如图3所示,电池盖可以通过可拆卸方式联接到锁定部分282′。
如前所述,通过去除层压在突出图案上的第一金属层261来形成露出部分264。第一金属层261和第二金属层262通过压制处理突出,并且通过去除第一金属层261,在第一金属层261处形成通孔263。随着第二金属层262的一部分通过接收由于压制处理所引起的压力而经由通孔263延伸,而形成露出部分264。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盖的前表面的概念图,并且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如图所示,电池盖的一个表面通过被压制而突出,然后去除第一金属层以形成露出部分。然后,可以通过蚀刻来形成对应于徽标的模制层。在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260布置为与便携式终端100的天线重叠的情况下,第二金属层262由不锈钢或钛形成。这可以减少天线辐射效率的降低。这里,将盖260布置为与便携式终端100的天线重叠指通过利用电池盖190覆盖容纳天线的空间。
图11是沿着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12是图11的平面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260可以实施有键以及键本体268。此键设有异质金属层以实现独特外观。该键被插入在终端本体处形成的插入孔271中,使其至少一个表面能够露出到外部。盖260可以附接于键本体268,盖260的露出部分264可以从第一金属层261突出预定间隙。在键周围可以形成诸如LED的光源269。根据该构造,来自光源269的光被漏到便携式终端的键与壳体之间的微小间隙,从而增强用户的操纵并提供便携式终端的精致的感觉。如图12所示,在盖260处可以通过预定图案来形成与便携式终端的功能有关的键标记266。
图13是沿着图2中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盖260可以用作处于布置便携式终端100的照相机280的位置的照相机外壳的部分,从而防止由于照相机透镜281上的光反射、衍射等而引起的照相机280功能下降。也就是说,露出部分264的色彩被阳极化,从而减少光的反射。为此,露出部分264被形成为包括第二通孔267,并且透镜布置在第二通孔267处。
前述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内容能够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设备。本描述旨在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方法及其它特性组合以获得附加和/或替换示例性实施例。
由于在不脱离本特征的特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本发明的特征,所以还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不受前述描述的任何细节的限制,除非另作说明,而是应在其范围内将其广泛地如所权利要求书限定的那样理解,因此,落在权利要求的界限内或此类界限的等同物内的所有变更和变型因此意图被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

Claims (22)

1.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盖,包括:
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具有通孔;
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以及
露出部分,所述露出部分通过接收由于压制处理所引起的压力而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表面突出,并延伸通过所述通孔,从而露出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中,所述露出部分以与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另一表面中的凹部相反的方式形成,所述凹部朝向所述通孔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露出部分的露出表面上的镀层或氧化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中,所述露出部分是压制部分。
5.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
终端本体;以及
附接到所述终端本体的盖,所述盖限定所述便携式终端的外观,所述盖包括:
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具有通孔;
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以及
露出部分,所述露出部分通过接收由于压制处理所引起的压力而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表面突出,并延伸通过所述通孔,从而露出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露出部分以与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另一表面中的凹部相反的方式形成,所述凹部朝向所述通孔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露出部分的露出表面上的镀层或氧化覆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露出部分是压制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多个钩部分,所述多个钩部分被构造为能联接到所述终端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露出部分从所述第一金属层突出预定量。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露出部分包括字符、数字、符号和徽标的图案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所述终端本体中的插入孔;以及
布置在所述插入孔中的键本体,
其中,所述盖位于所述插入孔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另一表面联接到所述键本体以限定输入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进一步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插入孔的表面与所述盖之间的间隙提供光发射。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进一步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终端本体中并被构造成辐射无线电信号,
其中,所述盖被布置为与所述天线重叠,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不锈钢或铝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由钛(Ti)和不锈钢(STS)中的一种金属形成,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由钛(Ti)和不锈钢(STS)中的另一种金属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焊接相互联接。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由铝(Al)、镁(Mg)和铜(Cu)中的一种金属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由铝(Al)、镁(Mg)和铜(Cu)中的另一种金属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本体中的照相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露出部分包括第二通孔,以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接纳照相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露出部分的露出表面上的阳极化模制层,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由铝(Al)、镁(Mg)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20.一种用于制造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盖的方法,所述盖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
对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进行压制处理,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部分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形成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个表面突出的图案;
使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限定所突出的图案的所述部分露出;以及
在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露出部分上形成镀层或氧化覆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将所述第二金属层层压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制处理是强制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所述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处理。
CN201110220243.2A 2010-11-16 2011-08-01 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9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14052 2010-11-16
KR1020100114052A KR101803871B1 (ko) 2010-11-16 2010-11-16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9182A CN102469182A (zh) 2012-05-23
CN102469182B true CN102469182B (zh) 2014-10-15

Family

ID=45470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024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9182B (zh) 2010-11-16 2011-08-01 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75358B2 (zh)
EP (1) EP2453635B1 (zh)
KR (1) KR101803871B1 (zh)
CN (1) CN102469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1507B2 (en) * 2012-01-17 2015-04-0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20170226654A1 (en) * 2014-10-27 2017-08-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gnesium alloy substrate
KR102362530B1 (ko) * 2014-11-20 2022-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5530785B (zh) * 2014-12-26 2016-11-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有天线槽的电子产品金属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3162A (zh) * 2015-03-30 2016-11-23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
KR101720116B1 (ko) * 2015-11-02 2017-04-06 주식회사 세원하이텍 안경테, 스마트폰 외장재 등 다중 금속 구조물의 표면처리방법, 이를 통해 제작된 안경테 및 스마트폰 외장재
CN106657505B (zh) * 2017-02-09 2023-08-18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N106713568A (zh) * 2017-02-09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终端的壳体及壳体的制造方法
WO2018209520A1 (zh) * 2017-05-15 2018-11-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合金属板材、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WO2019191300A1 (en) * 2018-03-28 2019-10-03 Corning Incorporated Laminated glass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vers
CN109905503A (zh) * 2019-02-28 2019-06-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以及制备壳体的方法
CN113829003B (zh) * 2020-06-23 2022-12-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机壳的制作方法
KR20210158220A (ko) * 2020-06-23 2021-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금속 물질을 포함하는 하우징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JP2022108863A (ja) * 2021-01-14 2022-07-2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情報機器およびカバー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5320A (zh) * 2006-12-05 2008-06-1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样成形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作的笔记本电脑壳体
CN10149725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8108A (en) * 1988-04-15 1994-06-07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Gas-controlled dynamic vacuum insulation with gas gate
US6752946B2 (en) * 1996-09-27 2004-06-2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Cellular phone top cov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ellular phone top cover
KR100384993B1 (ko) * 2001-05-22 2003-05-23 주식회사 유일전자 이엘램프 내장 일체형 키패드
KR100404102B1 (ko) * 2001-09-04 2003-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키패드 백라이팅 장치
JP3900063B2 (ja) 2002-10-30 2007-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機のケース
DE10258209A1 (de) * 2002-12-12 2004-06-24 Siemens Ag Eingabe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Mobiltelefon, Modul mit einer Eingab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WI231135B (en) * 2003-08-08 2005-04-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Keypad and mobile phone employing the same
JP4556174B2 (ja) * 2004-12-15 2010-10-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機器及び放熱方法
US8024016B2 (en) * 2006-07-18 2011-09-20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168937B1 (ko) * 2006-07-18 2012-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EP2066162B1 (en) * 2006-09-22 2012-02-2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ousing case and glass insert molding die used in the method
US8364212B2 (en) * 2006-10-30 2013-01-29 Kyocera Corporation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WO2008122296A1 (en) * 2007-04-04 2008-10-16 Nokia Corporation Casing assembly
TWI383786B (zh) * 2007-05-04 2013-02-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攜帶式電子裝置
JP2009061730A (ja) * 2007-09-07 2009-03-26 Fujitsu Component Ltd 装飾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17522B (zh) * 2007-10-25 2012-05-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壳体及表面处理方法
CN101420829B (zh) * 2007-10-25 2011-09-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N201312452Y (zh) * 2008-10-31 2009-09-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及其电子产品
DE202009006513U1 (de) * 2009-05-05 2009-10-01 Gadalla, Martin Abdeckung, Individualisierungsmittel sowie Schmuck- und/oder Schutzeinrichtung für mobile Multimedia- oder andere elektronische Endgeräte wie insbesondere Mobiltelefone
CN102069672B (zh) * 2009-11-20 2013-12-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装饰性外壳的制作方法
US8618415B2 (en) * 2010-10-22 2013-12-31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art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5320A (zh) * 2006-12-05 2008-06-1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样成形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作的笔记本电脑壳体
CN101497251A (zh) * 2008-02-01 2009-08-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20570A1 (en) 2012-05-17
EP2453635A3 (en) 2014-07-02
KR101803871B1 (ko) 2017-12-04
US8675358B2 (en) 2014-03-18
CN102469182A (zh) 2012-05-23
KR20120052758A (ko) 2012-05-24
EP2453635B1 (en) 2017-03-08
EP2453635A2 (en)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9182B (zh) 便携式终端及用于制造该便携式终端的方法
EP301888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exterior member for the same
KR101736862B1 (ko) 이동 단말기의 케이스,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케이스 제조 방법
KR101886752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2882995B (zh) 移动终端
CN101345780B (zh) 具有含两个相机的相机组件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CN103259888B (zh) 移动终端
US106135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P3393108B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cas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2752416B (zh) 移动终端
CN104427129A (zh)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US929182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image module provided thereon
US20130242522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1711103A (zh) 滑动模块以及具有该滑动模块的便携式终端
KR101688941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제조방법
US892393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keypa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976180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540268B1 (ko) 휴대 단말기
CN111213110A (zh) 显示触控装置及其交互方法
KR101973645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604749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휴대 단말기용 케이스의 제조방법
KR101841177B1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