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4859A -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4859A
CN102464859A CN2010105491571A CN201010549157A CN102464859A CN 102464859 A CN102464859 A CN 102464859A CN 2010105491571 A CN2010105491571 A CN 2010105491571A CN 201010549157 A CN201010549157 A CN 201010549157A CN 102464859 A CN102464859 A CN 102464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
vinyl monomer
resin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multi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91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春贵
潘跃亭
李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491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48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4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48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主要由:15-50重量份共聚物A,1-30重量份共聚物B,1-30重量份共聚物C和5-40重量份热塑性聚酯树脂D组成。本发明利用腈化乙烯基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进行共聚合得到共聚物作为相容剂,另外再添加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腈化乙烯基单体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进行共聚合得到共聚物。本发明得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有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高和耐溶剂性好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和居家装饰等领域。

Description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尤其是当他们用玻璃纤维增强后,有着极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再加上它们非常高的耐溶剂性和不易吸水,因而被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然而,热塑性聚酯也存在着一些非常明显的不足,集中体现在成形时收缩比较大、密度太高和冲击强度较低。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比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综合性能优良,性能价格比比较高,但其耐热性明显不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应用领域的扩展。
为了提高耐热性,比较成熟的办法就是引入聚碳酸酯(PC),PC/ABS合金以其高的耐热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大量地应用于许许多多的领域。但是无论是ABS,或是PC/ABS合金,它们的耐溶剂性都很差,很难用于许多表面需要进行涂装的制品制件上,还有就是PC/ABS合金如果适用于有些环境下,很容易发生环境应力开裂而失效。
用合金化方法制备的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热塑性聚酯合金,一方面能应用聚酯的高耐溶剂性使得合金能被直接用来制作表面需涂装的制品制件,另一方面,与热塑性聚酯树脂相比,所制备的合金不但密度低和冲击强度高,而且成形时的收缩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能用来制作精度要求比较高的精密制品制件。与PC/ABS合金相比,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热塑性聚酯合金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能被应用于许多PC/ABS合金不能用的苛刻环境中。
热塑性聚酯树脂和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间相容性很差,所制备的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热塑性聚酯合金是典型的不相容体系,因而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强度比较低。中国发明专利CN1763133A公开了一种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组合物用于电线的绝缘层,该组合物由PBT、部分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聚酯弹性体和二氧化钛组成,聚酯弹性体的加入有利于提高PBT和SEBS的相容性,组合物有优良的流动性和挤出性能,制备的电线具有改进的外观、耐热性、耐磨性和绝缘性能,但这一类的组合物由于PBT和SEBS间的相容性还是不足,制得的组合物的冲击强度明显不足。发明专利CN1569958A公开了一种PBT/ABS合金组合物用于替代传统的聚氯乙稀(PVC)或ABS来制作磁卡用材料,该合金组合物由PBT、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组成,PMMA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BT和ABS之间的相容性,所制备的组合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但冲击强度仍显不足。CN1699468A公开了以马来酸酐熔融挤出改性的ABS作为相容剂来制备PC/ABS合金,并添加少量的PBT以提高与金属材料的粘合性能,但该材料的耐溶剂性明显不足。CN101260213A公开了含环氧基的苯乙烯聚合物/聚酯树脂合金,发明专利CN101007894A用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S-GMA)作为相容剂来制备PBT/ABS合金,并加入阻燃剂赋予合金阻燃性。环氧基团能与热塑性聚酯树脂的端羧基在共混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和热塑性聚酯树脂的原位增容,能获得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橡胶改性接枝共聚物/热塑性聚酯树脂合金。但是,这种方法制备的合金材料,其耐热性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腈化乙烯基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进行共聚合得到共聚物作为相容剂,另外再添加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腈化乙烯基单体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进行共聚合得到共聚物,可获得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高和耐溶剂性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
(A)在30-70重量份的橡胶(a)的基础上,加入0-40重量份的腈化乙烯基单体(b1)、20-99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1)和0-79重量份别的可聚合乙烯基单体(d1)形成的混合单体70-30重量份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A:15-50重量份;
(B)10-40重量份的腈化乙烯基单体(b2)、60-89.9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2)和0.1-10重量份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e)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B:2-30重量份;
(C)35-62重量份的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f)、0-12重量份腈化乙烯基单体(b3)、36-65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3)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C:1-30重量份;
(D)热塑性聚酯树脂5-40重量份。
为了进一步提高组合物的流动性,适当降低成本,该组合物还可含有(E):0-40重量份的腈化乙烯基单体(b4)、20-99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4)和0-79重量份别的可聚合乙烯基单体(d2)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E:1-30重量份。共聚物E含量优选为5-25重量份。如含量高于30重量份,则组合物的冲击强度会变得不足。
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性能,该组合物还可含有(F):聚碳酸酯树脂:1-30重量份。聚碳酸酯选用芳香族聚碳酸酯,优选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的含量优选5-25重量份,若含量高于30重量份的话,组合物的耐溶剂性不足,在许多苛刻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应力开裂而失效。
其中共聚物A含有橡胶相,橡胶相选自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聚丁二烯;橡胶相在共聚物A中的含量为30-70重量份,优选35-65重量份,含量低于30重量份的话,所制得的组合物的冲击强度非常低,没有使用价值,如果含量高于70重量份的话,则不但加工非常困难,而且所得组合物的刚性不足。共聚物A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15-50重量份,优选20-45重量份,特别优选25-40重量份,当共聚物A的含量低于15重量份时,组合物的冲击明显不足,而共聚物A含量高于50重量份时,则组合物的流动性变得很差。
腈化乙烯基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进行共聚合得到共聚物B是相容剂,在组合物的制备过程中,环氧基团能与热塑性聚酯树脂的端羧基发生反应,能提高组合物中橡胶相的分散,从而极大地提高组合物的冲击强度。
上述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e)优选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衣康酸缩水甘油酯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环氧基的乙烯类单体(e)在共聚物B中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优选0.1-5重量份,特别优选0.2-3重量份,若含量低于0.1重量份时,由于环氧基团的量太少造成组合物相容性不足,所制备的组合物冲击强度较低,而如果含量高于10重量份的话,则组合物的流动性很差。
共聚物B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1-30重量份,优选3-25重量份,特别优选5-20重量份,若低于1重量份则组合物的冲击强度较低,而如果高于30重量份的话,则不但严重影响配方调整的灵活性,而且制备得的组合物的加工流动性会变差。
加入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腈化乙烯基单体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进行共聚合得到共聚物C能提高组合物的耐热性。
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f)优选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或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C中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f)的含量为35-62重量份,若含量低于35重量份,则组合物的耐热性提高极为有限,而如果含量高于62重量份,则会极大影响组合物的加工流动性。
共聚物C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1-30重量份,优选5-25重量份,如含量低于1重量份,则组合物的耐热性不足,而如果含量高于30重量份,则组合物的冲击强度降低很大。
上述热塑性聚酯树脂(D)选自耐溶剂性极为优良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PC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和聚芳酯(PAR)中的一种或多种。热塑性聚酯树脂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5-40重量份,优选10-35重量份,如低于5重量份,则组合物的耐溶剂性不足,而如果高于40重量份的话,则组合物的耐热性不足。
上述腈化乙烯基单体(b1)、(b2)、(b3)、(b4)优选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或乙基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b1)、(b2)、(b3)、(b4)相同或不同。进一步优选丙稀腈。
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1)、(c2)、(c3)、(c4)优选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或乙烯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c1)、(c2)、(c3)、(c4)相同或不同。进一步优选苯乙烯。
别的可聚合乙烯基单体(d1)、(d2)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d1)、(d2)相同或不同。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组合物中也可以添加其它的助剂,包括抗氧剂、紫外光稳定剂、润滑剂、脱模剂等,这些助剂的使用能提高组合物的某些性能,但对其基本的性能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可选用一般市售的这些助剂,它们对于本发明来说并不是必要的。
本发明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需要时可以加入填料,以大幅度地提高强度、刚性和耐热性。这些填料可以是纤维状的,也可以是片状或球状的,其中纤维状填料如玻璃纤维、炭纤维、玄武岩纤维、硅灰石、晶须或天然纤维等;片状填料如滑石粉、石墨、云母、黏土或高岭土等;球状填料如碳酸钙、硫酸钡或二氧化钛等。这些填料的加入有时会降低组合物的冲击强度。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即是将共聚物A、共聚物B、共聚物C、热塑性聚酯树脂D和/或共聚物E和/或聚碳酸酯F,以及其他助剂按配比预混合后从挤出机主进料口输送到挤出机中,于220-280℃下进行熔融共混,制得耐热性热塑性合金组合物。
这样得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采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成型,例如注塑、挤出、模压等的方法,其中优选注塑。
本发明得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拥有力学性能优异,耐热性高和耐溶剂性好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和居家装饰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和对比例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这些例子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和对比例使用了下列组分。
(A)共聚物A
(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其聚丁二烯含量为45wt%;
(A-2)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EXL-2691,罗门哈斯公司,其聚丁二烯含量为60wt%。
(B)共聚物B
(B-1)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S3G,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0.3wt%;
(B-2)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自制,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5wt%,制备方法如下:
将分散剂(0.70g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1000g)加入到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以使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再将引发剂(1.0g偶氮二异丁腈)和链转移剂(3.6g正十二硫醇)溶于单体(105g丙烯腈、370g苯乙烯和2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形成单体混合液,在搅拌作用下将单体混合液在3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在氮气保护下,15分钟内升温至65℃,恒温反应3小时,然后10分钟内升温到85℃,恒温熟化1小时后结束反应。反应产物经冷却、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3wt%的改性乙烯类共聚物。产物的产率为90%,将该共聚物溶解配制成0.4g/1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30℃下用乌式粘度计测得其特性粘数为0.62dL/g。
(C)共聚物C
(C-1)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自制,其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40wt%,制备方法如下:
将分散剂(0.80g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1000g)加入到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以使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加入120g 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搅拌升温至80℃使单体溶解,再降温至40℃。再将引发剂(0.80g偶氮二异丁腈)和链转移剂(2.5g正十二硫醇)溶于30g丙烯腈和150g苯乙烯单体中形成混合液,在搅拌作用下将这混合液在3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在氮气保护下,15分钟内升温至65℃,恒温反应3小时,然后10分钟内升温到85℃,恒温熟化1小时后结束反应。反应产物经冷却、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为40%的丙稀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产物的产率为85%,将该共聚物溶解配制成0.3g/1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30℃下用乌式粘度计测得其特性粘数为0.62dL/g。
(C-2)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自制,其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50wt%,制备方法如下:
将分散剂(0.95g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1000g)加入到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以使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加入200g 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搅拌升温至80℃使单体溶解,再降温至40℃。再将引发剂(1.0g偶氮二异丁腈)和链转移剂(2.5g正十二硫醇)溶于200g苯乙烯单体中形成混合液,在搅拌作用下将这混合液在3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在氮气保护下,15分钟内升温至65℃,恒温反应3小时,然后10分钟内升温到85℃,恒温熟化1小时后结束反应。反应产物经冷却、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50wt%的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产物的产率为80%,将该共聚物溶解配制成0.4g/1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30℃下用乌式粘度计测得其特性粘数为0.52dL/g。
(D)热塑性聚酯树脂
(D-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00S,日本东丽株式会社;
(D-2)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03WS,美国壳牌公司;
(D-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B50,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E)共聚物E
(E-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200C,日本东丽株式会社;
(E-2)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920B,日本东丽株式会社。
(F)聚碳酸酯L-1225WP,帝人碳酸酯有限公司;
其它的助剂中润滑剂选用亚乙基二硬酯酰胺,EBS。
性能测试方法:
力学性能
冲击强度:使用注塑成形的4mm厚的标准样条,缺口前沿的曲率半径为0.25mm,按照标准ISO179测定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为6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耐热性
用热变形温度(HDT)来表针所得合金的耐热性,其测试按标准ISO75,荷重选1.82MPa,测试方式“F Wise”来进行测试。为3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实施例和对比例
对比例1
准确称取共聚物A(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1750g、共聚物B(B-1,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S3G)125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00S)1750g、共聚物E(E-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200C)250g和润滑剂EBS 5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5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对比例2
准确称取共聚物A(A-2,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EXL-2691)200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2,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03WS)1750g、共聚物E(E-2,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920B)500g和聚碳酸酯F(L-1225WP)75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1
准确称取共聚物A(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1750g、共聚物B(B-1,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S3G)1000g、共聚物C(C-1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50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00S)150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2
准确称取共聚物A(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1750g、共聚物B(B-2,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250g、共聚物C(C-2,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75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00S)75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B50)750g、共聚物E(E-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200C)750g和润滑剂EBS 5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3
准确称取共聚物A(A-2,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EXL-2691)1000g、共聚物B(B-1,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S3G)500g、共聚物C(C-1,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100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2,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03WS)1250g、、共聚物E(E-2,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920B)1000g、聚碳酸酯F(L-1225WP)25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4
准确称取共聚物A(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2250g、共聚物B(B-2,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100g、共聚物C(C-1,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25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00S)50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2,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03WS)50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B50)500g、共聚物E(E-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200C)500g、聚碳酸酯F(L-1225WP)400g和润滑剂EBS 5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5
准确称取共聚物A(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1750g、共聚物B(B-2,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500g、共聚物C(C-2,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125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00S)1000g和聚碳酸酯F(L-1225WP)50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6
准确称取共聚物A(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1750g、共聚物B(B-1,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S3G)250g、共聚物C(C-1,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75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B50)500g、共聚物E(E-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200C)500g和聚碳酸酯F(L-1225WP)125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7
准确称取共聚物A(A-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HR2500P)1750g、共聚物B(B-1,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S3G)500g、共聚物C(C-1,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250g、热塑性聚酯树脂D(D-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100S)1250g、共聚物E(E-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1200C)1250g和润滑剂EBS 50g,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TEX30α型(日本制钢所制)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挤出温度250℃,螺杆转速200rpm,挤出物经水槽冷却后用切粒机切成粒料,粒料经90℃鼓风干燥3小时后用NEX1000型(日本日精公司产)注塑机注塑成形成标准测试样条,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60℃。按标准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配比和性能见表1所示。
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同时实现高的冲击强度和高的耐热性。
表1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配比及其性能
Figure BSA00000352794200131

Claims (9)

1.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
(A)在30-70重量份的橡胶(a)的基础上,加入0-40重量份的腈化乙烯基单体(b1)、20-99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1)和0-79重量份别的可聚合乙烯基单体(d1)形成的混合单体70-30重量份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A:15-50重量份;
(B)10-40重量份的腈化乙烯基单体(b2)、60-89.9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2)和0.1-10重量份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e)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B:1-30重量份;
(C)35-62重量份的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f)、0-12重量份腈化乙烯基单体(b3)、36-65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3)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C:1-30重量份;
(D)热塑性聚酯树脂5-4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
(E)0-40重量份的腈化乙烯基单体(b4)、20-99重量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4)和0-79重量份别的可聚合乙烯基单体(d2)进行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E:1-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
(F)聚碳酸酯树脂:1-3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腈化乙烯基单体(b1)、(b2)、(b3)、(b4)选自于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或乙基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b1)、(b2)、(b3)、(b4)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c1)、(c2)、(c3)、(c4)选自于苯乙烯、α一甲基苯乙烯或乙烯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c1)、(c2)、(c3)、(c4)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别的可聚合乙烯基单体(d1)、(d2)选自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d1)、(d2)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e)选自于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衣康酸缩水甘油酯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乙烯基单体(f)选自于N-苯基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或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热塑性聚酯树脂选自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PC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芳酯(PAR)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0105491571A 2010-11-09 2010-11-09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024648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91571A CN102464859A (zh) 2010-11-09 2010-11-09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91571A CN102464859A (zh) 2010-11-09 2010-11-09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4859A true CN102464859A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6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91571A Pending CN102464859A (zh) 2010-11-09 2010-11-09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485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1393A (zh) * 2013-09-06 2014-01-01 四川大学 具有连续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292A (zh) * 2014-11-28 2015-03-11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直接水转印的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764A (zh) * 2013-12-09 2015-06-17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9337302A (zh) * 2018-09-30 2019-02-15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翘曲高抗冲玻纤增强pbt/pc/abs三元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511553A (zh) * 2019-09-16 2019-11-29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高温可喷漆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1393A (zh) * 2013-09-06 2014-01-01 四川大学 具有连续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1393B (zh) * 2013-09-06 2017-01-04 四川大学 具有连续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764A (zh) * 2013-12-09 2015-06-17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4710764B (zh) * 2013-12-09 2016-11-16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4403292A (zh) * 2014-11-28 2015-03-11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直接水转印的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302A (zh) * 2018-09-30 2019-02-15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翘曲高抗冲玻纤增强pbt/pc/abs三元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511553A (zh) * 2019-09-16 2019-11-29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高温可喷漆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1553B (zh) * 2019-09-16 2021-11-12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高温可喷漆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5201B (zh) 具有高熔合线强度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1351499B (zh) 具有改善的冲击强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1724129B (zh) 具有极好的低光泽特性的耐候性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9459A (zh) 聚酯/聚碳酸酯合金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模制品
TW200418925A (en) High flow engineer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CN102108181B (zh) 一种热塑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6300A (zh) 具有优异的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透明abs树脂组合物
CN102464859A (zh) 耐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99424A (zh) 一种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54722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성형품
CN102030964A (zh) 共混改性abs合金材料
KR20150078316A (ko)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2181121B (zh) 高耐疲劳度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729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聚乳酸改性材料
JP2013163757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CN107974056A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6489A (zh) 热塑性组合物
JPH01123854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01624465B (zh) 具有优异抗冲击性和可涂饰性的苯乙烯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JPH0216145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01323699A (zh) 一种汽车饰件用pc/abs合金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KR20190080603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CN101870795B (zh) 热塑性合金组合物
CN105199345A (zh) 一种pet塑胶增韧剂及制备方法
JP3327652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