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7646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7646A
CN102457646A CN2011103432751A CN201110343275A CN102457646A CN 102457646 A CN102457646 A CN 102457646A CN 2011103432751 A CN2011103432751 A CN 2011103432751A CN 201110343275 A CN201110343275 A CN 201110343275A CN 102457646 A CN102457646 A CN 102457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image
display
scheme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3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7646B (zh
Inventor
吉田真由子
远木晋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388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9500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393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6280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151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20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7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7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7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7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19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 H04N1/00424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using a list of graphical elements, e.g. icons or icon ba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19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 H04N1/00427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using a menu li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45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one dimensional array
    • H04N1/00448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one dimensional array horizont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58Sequential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browsing or sc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69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with enlargement of a selected area of the display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3Customising to a particular machine or model, machine function or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85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2201/3288Storage of two or more complete document pages or image frames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原稿读取器、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部、图像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生成显示图像的显示图像生成器、显示面板以及具有以预览形式呈现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显示图像的功能和实现输出处理的输出处理功能的控制单元侧控制器。作为输出处理功能,提供了两个方案:即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当通过输入单元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而在第二输出方案中,当通过输入单元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图像被直接输出,而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上。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配备有能够以预览形式显示原稿图像的多个页面的图像显示控制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已知包括能够以预览形式显示原稿图像的多个页面的图像显示控制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通过在执行工作之前显示扫描(预先扫描)的原稿的处理结果,在打印出来之前确认已被扫描的原稿。
作为现有技术的示例,已公开了如下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扫描原稿并且随后对扫描的原稿图像执行图像处理,由此输出打印资料(参见专利文献1)。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处理器中,完成信息生成器基于由扫描仪捕获的图像数据生成预期的完成信息并且输入画面信息生成器生成输入画面以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当操作者在观看所显示的预期完成画面时,通过输入画面输入设定,设定器接收这些设定并且完成信息生成器基于接收到的设定生成完成信息画面,输入画面信息生成器生成输入画面信息,并且显示单元显示预期的完成和输入画面。
控制显示单元包括麦克风、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扬声器,并且可以通过经由麦克风的语音来输入设定,可以使用诸如键盘、触摸面板等的输入单元来输入设定,并且可以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设定的菜单项目。显示单元除了视觉显示以外使用扬声器添加语音输出。
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在用户针对若干类功能的设定操作之前读取原稿以显示预期的完成条件,可以提供具有改进的便利性的在设定操作方面极为高效的图像形成装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布2006-3568
然而,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的那样,在具有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的预览以使得用户能够检查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仅可以在输出之前用户确认完成图像之后开始输出处理。就是说,已存在如下问题,不可能实现与希望省略输出之前的检查工作的用户(重视速度的用户)的意图相一致的输出处理,因此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设计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便利性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输出处理可以与用户的意图相一致地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改进了便利性,由此在用户希望时可以取消预览检查工作,并且可以实现与用户的意图相一致的图像输出处理。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输入单元,接收图像数据;
输出单元,输出基于图像数据形成的图像;
存储单元,存储从输入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显示控制单元,并且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图像显示控制单元包括:
显示图像生成器,基于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生成显示图像;
显示单元,显示由显示图像生成器生成的显示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器,包括基于从输入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以预览形式呈现显示图像的功能以及借助于输出单元实现输出处理的输出处理功能;以及
显示控制器控制
第一输出方案,其中当已通过输入单元输入图像数据时,将要输出的图像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并且随后借助于输出单元被输出,以及
第二输出方案,其中当已通过输入单元输入图像数据时,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直接显示在显示单元上,而是直接借助于输出单元输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在借助于输出单元的输出处理中,对于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两者,相同的显示被用作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用于开始输出处理的待机画面。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在借助于输出单元的输出处理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之后的操作对于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是不同的。
例如,由于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在给出输出开始命令之前已扫描了图像数据,因此当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可以基于已被扫描的图像数据执行输出处理。在第二输出方案中,首先给出输出开始命令,随后扫描图像数据以便基于扫描的图像数据执行输出处理。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当在基于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给出用于开始借助于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的命令时,该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停止预览显示并且将操作切换到基于第二输出方案的操作以执行图像输出。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于: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当在基于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给出用于开始借助于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的命令时,该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开始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并且继续仍未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于: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该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输出开始命令键,用于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于: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当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时,该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显示输出停止命令键,用于指示停止输出,直至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结束为止。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于: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该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通知可以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于:显示控制器包括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当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时,该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通知该装置的操作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使两种类型的输出方案成为可能,以便实现与用户意图相一致的输出处理,由此可以满足用户需要。例如,当用户重视完成条件时,用户可以在执行输出处理之前通过预先预览图像来检查输出内容。当用户重视输出处理的速度时,可以实现输入数据的直接输出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不论是通过扫入操作在预览确认之后执行输出处理的情况,还是立刻执行输出处理的情况,可以提示用户平滑地开始操作,而不会因为根据用户希望选择的输出方案的输入控制的差异而被迷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通过与将要进行的输出处理相一致地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高效地实现输出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以在图像数据的输入(扫入)途中给出输出命令,因此当需要扫入大量原稿时,或者当错误地开始扫入操作时,用户可以在用户希望的任何时间开始输出而不必等待扫入操作完成。
结果,可以提供一种改进了便利性并且可以实现与用户意图相一致的图像输出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可以同时地继续仍未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扫描并且输出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缩短处理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一输出方案的扫入操作期间显示输出开始命令键。因此用户可以甚至在扫入操作途中在用户希望的任何时间给出输出开始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由于可以在仍未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期间给出停止输出的命令,因此可以停止图像输出(或停止扫描)以使该装置为下一工作做好准备。通过该布置,可以缩短直至执行下一操作为止的损失时间并且因此改进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可以向用户通知(使用户认识到)在扫入操作途中输出命令是可接受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当在扫入操作途中给出输出命令时,即使不熟悉该装置的用户仍可以掌握该装置的操作状态,因此可以没有迷惑地使用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机构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显示区域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其中改变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正显示的预览区域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触摸面板显示器中的预览显示区域的显示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的电气配置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的配置的框图;
图11是示出由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出单元实现的第一输出方案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由图像输出单元实现的第二输出方案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原稿读取时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显示模式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原稿读取开始时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其中在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原稿的图像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其中第一张图像从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第一显示区域移动到第二显示区域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其中在第一张图像已从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第一显示区域移动到第二显示区域之后在第一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二张图像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其中第二张图像从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第一显示区域移动到第二显示区域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其中第二张图像已移动到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一张图像后面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其中第三张图像已移动到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移动的第二张图像后面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紧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扫入预先扫描所有原稿之后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22是示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扫入预先扫描所有原稿之后的处于命令等待模式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23是示出用于指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出单元中通过第一输出方案开始图像读取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24是示出用于指示在图像输出单元中通过第一输出方案开始图像输出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25是示出用于指示在图像输出单元中通过第二输出方案开始图像输出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7是示出当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第一输出方案实现图像数据的输入时的执行图像输出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当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输出方案中在捕获图像数据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的输出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当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输出方案中在捕获图像数据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的、与输出处理并行继续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当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输出方案中在捕获图像数据途中没有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的输出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用于读取原稿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32是示出开始原稿读取时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预览区域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33是示出当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读取器开始读取第一原稿时的预览区域中的第一张图像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34是示出当原稿读取器正在读取第一原稿时的预览区域中的第一张图像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35是示出当原稿读取器已完成第一原稿的读取时的预览区域中的第一张图像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36是示出其中逐渐消除预览区域中显示的第一张图像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7是示出当原稿读取器开始读取第二原稿时的预览区域中的第二张图像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38是示出当原稿读取器已完成第二原稿的读取时的预览区域中的第二张图像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39是示出当在原稿读取器的输入处理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呈现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40是示出当在原稿读取器的输入处理途中实现输出处理时呈现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以及
图41是示出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完成输出处理时呈现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模式的说明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机构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配置的功能框图。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预览显示区域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示例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其中修改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正显示的预览区域的状态的说明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如图1中所示,原稿读取器(输入单元)102,用于捕获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分104,用于基于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的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图像输出单元(输出单元)107(参见图9),用于输出基于图像数据形成的图像;以及控制单元(图像显示控制设备)120,具有用于基于图像数据显示预览图像的显示面板(显示部分)132,和具有基于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的图像数据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给出显示图像的功能的控制单元侧控制器(显示控制器)131(参见图9)。
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包括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参见图10),其进行两类处理,即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当已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而在第二输出方案中,当已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图像数据时,图像被直接输出,而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132上。
显示面板132上显示的多个原稿图像可以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原稿读取器等捕获的原稿图像的预览显示图像以及通过图像形成部分将在记录纸张上形成的完成图像的预览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控制设备也适用于该类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图像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多个操作模式,并且配备有用于显示关于每个操作模式的信息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优选地被构造以便能够以用户友好的方式显示用户希望的信息,即便当操作模式切换时用户不记得画面配置。
这里,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能够通过手势控制和手势控制以外的触摸控制进行控制的控制触摸面板显示器(控制画面),但是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使用仅能够通过触摸控制进行控制的触摸面板显示器。可替选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包括不能进行触摸控制而是仅能够显示的显示面板,其通过键进行控制。
这里,手势控制意味着涉及与GUI(图形用户接口)组合的各种手指移动的控制,诸如被赋予意义的根据手指的移动距离和速度的响应、双击、移动手指轨迹等。
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基于电子摄影术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复印模式、传真模式(FAX模式)、原稿建档模式(其中扫描图像被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存储装置中的模式)以及邮件模式(其中扫描图像以附件形式被传送到电子邮件的模式)作为其操作模式。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具有网络打印机模式。
图像形成装置100针对每个操作模式改变画面上的显示内容。此外,打印机构不限于电子摄影术。
首先,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原稿读取器102、图像形成部分104、纸张馈送部分106、纸张输出处理器108和控制单元120。
控制单元120由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和显示控制部分140形成。
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包括液晶面板等的显示面板132和置于显示面板132上面以检测用户用手指按压的位置的触摸面板(触摸控制检测部件)134。
显示控制部分140包括指示灯142、电源键144、节能键146和主页键148,该主页键148将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显示内容重置到主页画面用于操作模式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作为主控制设备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并且还具有包括硬件键和指示灯的显示控制部分140。显示控制部分140上的键(电源键144、节能键146和主页键148)作为硬件按钮而被给出,与通过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形成的软件按钮形成对比。
注意,图像形成装置100不应限于包括该类显示控制部分140,而是可以仅配备有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就是说,当用户选择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的主页画面上的操作模式时,只要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的初始画面能够被激活,则其就能工作。接着,将描述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模式。
(复印模式)
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复印模式的操作。
在该复印模式中,图像读取器(以下将被称为“扫描仪”)102和图像形成部分104主要进行操作。
扫描仪102将放在原稿放置台上的原稿读取为图像数据并且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微计算机等的CPU(中央处理单元)300,其中图像数据经历各种图像处理,并且经处理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图像形成部分104。
如图2中所示,图像形成部分104是将作为图像数据给出的原稿图像打印到记录介质(在多数情况下是记录纸张)上的机构,其包括感光鼓222、充电设备224、激光扫描单元(以下将被称为“LSU”)226、显影设备228、转印设备230、清洁单元232、定影单元234、未示出的电荷擦除器和其他设备。
再者,图像形成部分104配备有主馈送路径236和反向馈送路径238。从纸张馈送部分106馈送的记录纸张沿主馈送路径236输送。纸张馈送部分106一次一张地从纸张馈送盒240中存放的或者设置在手动馈送托盘242上的记录纸张堆中提取记录纸张,并且将记录纸张递送到图像形成部分104的主馈送路径236。
在记录纸张沿图像形成部分104的主馈送路径236输送的过程中,记录纸张通过感光鼓222和转印设备230之间并且随后通过定影设备234以执行记录纸张的打印。
在感光鼓222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同时,由清洁设备232和电荷擦除设备清洁其表面,随后通过充电设备224使其均匀带电。
LSU 226基于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调制激光束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在感光鼓222的表面上重复地扫描激光束,以在感光鼓22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228向感光鼓222提供色粉并且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感光鼓222的表面上形成色粉图像。
转印设备230将感光鼓222的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通过转印设备230和感光鼓222之间的咬合部(nip)的记录纸张。
定影设备234包括用于加热记录纸张的加热辊248和用于按压记录纸张的按压辊250。记录纸张被加热辊248加热并且被按压辊250按压,从而转印到记录纸张的色粉图像被定影到记录纸张。加热辊中的加热器通过提供给该定影单元234的电力进行加热以便将加热辊248控制并保持在适合定影的温度。当该装置进入节能模式时,例如停止或切断提供给该加热器的电力。
分歧爪244被布置在主馈送路径236和反向馈送路径238之间的连结处。当仅在记录纸张的一面上执行打印时,分歧爪244被定位以便从定影设备234朝向纸张输出托盘246或纸张输出处理器108引导记录纸张。
当在记录纸张的两面上执行打印时,分歧爪244在预定方向上旋转,从而一旦记录纸张朝向纸张输出托盘246侧输送,则纸张回转并且朝向反向馈送路径238输送。记录纸张随后通过反向馈送路径238并且被上下翻转并且被再次馈送到主馈送路径236。再一次在主馈送路径236的过程中在其背面上打印记录纸张并且该记录纸张被引导至纸张输出托盘246或纸张输出处理器108。
这样打印的记录纸张被引导至纸张输出托盘246或纸张输出处理器108并且被排放到纸张输出托盘246或者纸张输出处理器108的每个纸张输出托盘110。
在纸张输出处理器108中,多个记录纸张被归类并且被排放到各个纸张输出托盘110,和/或每组记录纸张被打孔或装订。例如,当准备打印原稿的多个复本时,打印的记录纸张被归类并且排放到纸张输出托盘110,从而打印原稿的一个复本被分配给各个纸张输出托盘110,并且每个纸张输出托盘110上的打印原稿通过打孔单元111进行打孔或者通过装订单元112进行装订以准备各个打印资料。
(传真模式)
接着,将描述传真模式中的操作。
在该传真模式中,如图3中所示,传送操作主要由原稿读取器(扫描仪)102和FAX通信器160进行。接收操作主要由FAX通信器160和图像形成部分104进行。
(传送操作)
传送操作通过如下步骤执行:选择传真模式,借助于原稿读取器102从放在原稿放置台上的原稿读取图像数据,将读取的图像数据提供给由图3中所示的微计算机等构成的CPU 300,其中图像数据经历各种图像处理,并且将这样获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FAX通信器(图3中的FAX通信器)。
如图3中所示,传送侧图像形成装置100的FAX通信器160将所选择的传送器侧线路连接到指定目标,将图像数据转换为符合传真通信标准的通信数据并且将该通信数据传送到接收器侧的传真机(例如,具有传真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通信操作)
当建立线路连接时,接收器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FAX通信器160检测来自传送器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FAX通信器160的通信请求信号并且发送响应信号。随后,例如,传送器侧和接收器侧的FAX通信器160彼此交换它们自身的传真性能信息并且在可用最大能力内确定图像数据的通信速率以及编码和码校正方案以设定调制解调器通信方案。基于符合该通信方案的图像信号格式,从传送器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FAX通信器160向接收器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FAX通信器160传送数据。当数据传送结束时,断开线路。
(接收操作)
接收器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FAX通信器160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图像数据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部分104。这里,接收到的数据可以由图像形成部分104转换为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分104以与上述复印模式中的操作相同的方式,将从接收数据转换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原稿图像打印到记录纸张上。
接着,将参照附图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模块配置。
如图3中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单元120,允许用户设定复印模式和传真模式;ROM(只读存储器)306,用于存储程序等;硬盘(HDD)302,用作即使断电时仍可以保存程序、数据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308,在执行程序时提供存储区域。
图像形成装置100进一步包括:总线310,连接到图像读取器102、图像形成部分104、FAX通信器160、控制单元120、ROM 306、硬盘302和RAM 308;以及CPU 300,连接到总线310以实现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般功能。
硬盘302记录(存储)图像形成装置100扫描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文件。硬盘302还存储关于每个操作模式的初始画面数据。硬盘302中存储的文件和数据也可以被记录在ROM 306中。
存储在ROM 306中的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所需的程序、数据等。由于数据与程序一起存储在ROM 306中,因此可以存储关于每个操作模式的初始画面数据。CPU 300根据ROM 306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并且执行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每个功能相关联的控制。
如图3中所示,用于交换图像数据的公共线路连接到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FAX通信器160,而网络线路连接到网络接口304。该网络线路可以连接到将该图像形成部分100用作网络打印机的计算机等,或者可以经由互联网连接到由指定URL(统一资源定位符)识别的计算机等。当以这种方式连接到互联网时,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经由互联网获得必需的信息。
RAN 308提供作为用于临时记录CPU 300的操作和处理结果的工作存储器的功能,以及作为用于记录图像数据的帧存储器的功能。
由执行预定程序的CPU 300来执行图像读取器102、图像形成部分104、形成控制单元120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和显示控制部分140、ROM306、硬盘302以及RAM 308的控制。这里,控制单元120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CPU 300通信。
控制单元120被给出作为板式面板,使其倾斜以便允许用户易于观看。控制单元120在其上侧包括左侧区域中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和右侧区域中的显示控制部分140(包括指示灯142和硬件按钮,即电源键144、节能键146和主页键148)。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和显示控制部分140被集成地设置在控制单元120中。
如上文所述,该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由显示面板132和置于显示面板132上面的触摸面板134形成。
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显示面板132上显示的是用于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模式的主页画面、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当前状态、目标选择的状态、工作处理状态等。在显示面板132的预览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是作为软件键的选择按钮。当手指压下选择按钮的显示区域时,触摸面板134检测压下位置。随后,将触摸面板134被按压的位置与选择按钮的位置比较以便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模式的选择、功能设定、操作指示等。除了该触摸控制(基于用户按压位置的命令输入控制)之外,该图像形成装置100还支持上文提到的手势控制(基于用户的控制运动轨迹的命令输入控制)。
此外,显示控制部分140的指示灯由例如LED(发光二极管)构成并且由CPU 300控制以便接通/断开(点亮/熄灭)。当用户按下除主电源开关之外分立设置的电源键144时,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离开待机模式(其中例如在主电源打开的情况下仅允许传真接收)进入活跃模式,从而可以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全部操作模式。指示灯142与该状态相关地点亮。此外,当在没有接收到任何用户输入的情况下预定时段已消逝时,或者当用户按压节能键146时,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离开活跃模式进入节能模式,从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仅部分的操作模式是可用的。指示灯142与该状态相关地闪烁。此外,当用户在该节能模式下按压节能键146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离开节能模式进入活跃模式。主页键148是用于使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显示返回初始条件(主页画面)的硬件键。注意,按压电源键144、节能键146和主页键148时的操作不限于这些。
显示控制部分140上的硬件键(电源键144、节能键146和主页键148)可以被嵌入由CPU 300控制的键灯以便接通/断开(点亮/熄灭)。例如,该键灯可以是圆型键的环式照明或者中心照明。该键灯在允许硬件键用作控制设备时(在使用硬件键时执行操作时)接通。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前述两个操作模式(复印模式和传真模式)。关于每个操作模式中的功能设定的软件按钮被显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并且在必要时还显示作为形成图像的屏上形式的预览、关于目标设定的键等。
当操作模式不同于用户希望的操作模式时,触摸面板显示器130显示另一画面。即使在该情况下,为了使用户容易地找到用户请求的信息,触摸面板显示器130被分为多个区域(也以尺寸可变的方式给出)以便在每个区域中显示必要信息。
特别地,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在被设置为主显示控制设备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主页画面上选择一个操作模式时,显示该操作模式的初始画面。
在该初始画面中,(1)基本布局由五个区域形成,即“系统区域”、“功能选择区域”、“预览区域”、“动作面板区域”和“任务触发区域”,这些区域被适当地布置,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从左上到右下执行设定的输入(与用户在未配备有大规模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传统的机器中移动他们的视线和手指的方式相同)。此外,(2)五个区域的显示的概念在所有操作模式中是一致的,从而当使用另一操作模式时,用户能够在没有迷惑的情况下操作。
下面将给出关于该基本布局的配置的描述。
将参照附图描述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的基本布局。
如图4中所示,在横向长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设计了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基本布局,使得系统区域1000被布置在最上部,预览区域(预览显示区域)3000被布置在画面中央,功能设定/确认区域2000被布置在预览区域3000的左侧,动作面板区域4000被布置在预览区域3000的右上部,而任务触发区域5000被布置在预览区域3000的右下侧。这里,横向长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由例如宽1024个像素×高600个像素形成。此外,功能设定/确认区域2000在下文中被写为功能选择区域2000。
注意,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的区域数目不限于五个。再者,不应限于水平布置,从而水平布置可以例如根据用户的惯用手而左右翻转。此外,系统区域1000的位置可以被安置在最下部。可替选地,系统区域1000可以根据状态或设定而不显示。
系统区域1000显示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当前状态,例如控制中的操作模式的标题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和条件。例如,在系统区域1000中显示操作模式的名称、插队(cut-in)键、登录用户名称、进行中的工作状态、内建存储器的使用状态、时间等。
在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以所选择的显示风格,即以图标模式、常规模式或快捷模式,可变地显示每个功能中的设定、显示切换、用户操作用于确认设定的功能选择菜单(图标、按钮等)。在图标模式中,在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仅显示关于功能设定的图标,以便使预览区域3000的尺寸最大。在快捷模式中,放大功能选择区域2000的显示以便允许用户立刻设定所有功能,尽管使预览区域3000的尺寸最小。在常规模式中,预览区域3000的尺寸介于图标模式的情况和快捷模式的情况之间,同时在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功能标题的文本连同功能设定图标一起被显示。
这些图标模式、常规模式和快捷模式基于用户控制而在彼此之间切换。就是说,预览区域3000的尺寸被修改并且根据用户控制进行显示。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图标能够使用有限的区域向用户提供信息,因此优选的是向每个功能提供图标,以便能够放大预览区域3000的显示。
该功能选择区域2000在其底部包括一组用于切换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的显示风格的选择按钮2010。在该组选择按钮2010中布置了:图标模式进入按钮2012,用于以图标模式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偏好按钮2014,用于显示被登记为“偏好”的功能;检查按钮2016,用于显示设定已被修改的功能;列表按钮2018,用于显示所选择的操作模式中可以指定的所有功能的列表;常规模式进入按钮2020,用于以常规模式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以及快捷模式进入按钮2022,用于以快捷模式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
这里,当存在将要在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显示的许多信息时,以竖直可移动的方式在该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显示信息。在该情况下,该组选择按钮2010不移动,而是恒常地显示在功能选择区域2000的最下侧的部分中。
预览区域3000显示(完成的)原稿的输出页面的图像。使用伪(dummy)数据或扫描数据显示图像,并且每当用户改变完成原稿时,修正预览区域3000中的显示图像。在该预览区域3000中有两种显示完成原稿的模式:在扫描之前以虚拟模式显示具有伪图像的最终预览以及在扫描之后以扫入模式显示具有实际图像的最终预览。虚拟模式进一步具有两种类型,即设定原稿之前和设定原稿之后。
在该预览区域3000的底部存在一组用于改变预览区域3000中的显示风格的预览选择按钮3010。该组预览选择按钮3010包括用于使图像左旋90度的左旋按钮3016和用于使图像右旋90度的右旋按钮3018以及缩放栏3020。除此之外,布置了例如改变颜色按钮3012和预览控制按钮3014。
因此,当触摸左旋按钮3016一次时,预览左旋90度。当触摸该按钮两次时,预览左旋180度(上下翻转)。可替选地,当预览区域中显示的完成原稿的图像进行手势控制(通过用指尖使原稿图像逆时针旋转180度)时,预览左旋180度或者上下翻转。
当触摸右旋按钮3018一次时,预览右旋90度。当触摸该按钮两次时,预览右旋180度(上下翻转)。可替选地,当预览区域中显示的完成原稿的图像进行手势控制(通过用指尖使原稿图像顺时针旋转180度)时,预览右旋180度或者上下翻转。
当触摸缩放栏3020的(+)按钮3020A时,或者当朝向(+)按钮3020A对栏3020C进行手势控制(通过拖拽或滑动)时,预览图像被放大。可替选地,当预览区域中显示的完成原稿的图像进行手势控制(通过使用指尖的“拉开/松开”手势对原稿图像进行控制)时,预览图像被放大。这里,“拖拽”手势是移动手指的动作。“拉开/松开”是使两个指尖展开的动作。
当触摸缩放栏3020的(-)按钮3020B时,或者当朝向(-)按钮3020B对栏3020C进行手势控制(通过拖拽或滑动)时,预览图像被缩小。可替选地,当预览区域中显示的完成原稿的图像进行手势控制(通过使用指尖的“捏合/捏紧”手势对原稿图像进行控制)时,预览图像被缩小。这里,“捏合/捏紧”是使两个指尖合在一起的动作。
当在预览区域3000中将要显示许多页面的原稿图像时,可以显示可触摸的显示页面选择按钮(页码输入按钮、上翻页和下翻页按钮、单页显示按钮和多页显示按钮等)。在该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原稿图像的滑动触摸(轻拂)来翻阅或返回将要预览的原稿页面。此外,当将要显示在预览区域3000中的原稿图像大时,可以显示能够被触摸或者进行手势控制的滚动栏。“轻拂”手势是使用手指的温和的扫过的动作。
动作面板区域4000显示关于操作和控制的诸如提示、建议和意见的信息。该动作面板区域4000中的显示使得当特定用户选择特定功能时,可以显示与主题功能相关联的功能,可以以面向目的的方式显示关于主题功能的另一功能,或者由同一用户或者该用户所属的组中的用户在过去选择的与该主题功能组合的功能可以被显示为“推荐功能”。
任务触发区域5000显示用户操作的触发项目以便于实际上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完成操作模式中的所有设定之后进行操作。一个示例是用于开始操作的开始按钮(软件按钮)。这里,在需要打印处理的操作模式(传真传送以外)中,由于缺乏耗材的信息也涉及任务的不可行性,因此这也应显示在该“任务触发区域”中。
在该情况下,还优选的是,仅当可以按下开始按钮时才显示开始按钮。其中可以按下开始按钮的条件意味着:其中在需要打印操作的操作模式的情况下所有设定均已完成并且不缺少耗材(记录纸张和色粉)的状态,或者其中在作为不需要打印的操作模式的传真模式(传送)操作的情况下包括目标的所有传送参数均已被设定的状态。
即使操作模式在彼此之间切换,这五个区域的布局也不会改变(在任何操作模式的初始画面中)。此外,每个区域的尺寸可以改变,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画面的水平(纵向)方向上伸长或缩短,如功能选择区域2000(和预览区域3000)在图标模式、常规模式和快捷模式之间切换的情况中的那样。
考虑到传统机器中的用户接口,通过将注意力引导至用户的视线和控制路径,设计了五个区域的布局。该布置引导用户通过将他们的视线从左上部移动到右下部并且使他们的输入动作(惯用手的手指)从左上部移动到右下部来执行设定。
在该布置中,为了使操作模式在彼此之间切换,用户按下主页键148(图3)并且在主页画面上选择另一操作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主页画面改变操作模式。
(复印模式中的初始画面显示操作)
当选择复印模式时,使用从硬盘302(图3)等加载的复印模式初始画面数据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关于复印模式的初始画面。
在该场合下,如图5中所示,例如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使用如上文所述布置的五个分开的区域来显示信息。
在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的系统区域1000(图4)中,如图5中所示布置了区域1102、1104、1106、1108、1110、1112、1114和1116。
区域1102表示正被选择的操作模式(在该情况下是复印模式)。区域1102中显示了操作模式的名称和/或图标。
还优选的是,当对该区域1102进行触摸控制、轻击或双击时,显示示出操作模式的下拉菜单以便允许切换操作模式(在其他操作模式中相同)。
区域1104显示所选择的操作模式伴随的子信息。
在区域1104中插队键(软件按钮)被显示为子信息。当对该插队键进行触摸控制、轻击或双击时,可以在复印模式中激活插队处理。
区域1106显示登录用户名称。
在区域1108中显示退出按钮(软件按钮)。
区域1110显示进行中的工作的状态。
区域1112显示与工作状态相关的按钮(软件按钮)。
就是说,区域1112通过图标显示进行中的工作的状态。对该工作状态进行触摸控制、轻击或双击,详细显示工作状态信息。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区域1112中显示用于挂起所选择的工作等的按钮。
区域1114显示通信状态并且区域1116显示当前时间。
在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上的功能选择区域2000(图4)中显示功能选择菜单2100,其允许用户在复印模式中选择上文描述的一组选择按钮2010。在图5中所示的画面中,以常规模式显示功能选择菜单。
如图5中所示,以常规模式显示的功能选择菜单包括一组图标2100和一组文本2120。作为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显示的功能选择菜单,显示文本2122、2124、2126、2128、2130、2132、2134和2136。
文本2122示出了用于设定复印份数的图标2102及其设定内容。
文本2124示出了用于设定色彩模式的图标2104及其设定内容。
文本2126示出了用于设定复印浓度的图标2106及其设定内容。
文本2128示出了用于设定复印放大倍率的图标2108及其设定内容。
文本2130示出了用于设定原稿类型的图标2110及其设定内容。
文本2132示出了用于设定纸张类型的图标2112及其设定内容。
文本2134示出了用于图像编辑的图标2114及其设定内容。
文本2136示出了用于布局编辑的图标2116及其设定内容。
然而,应当注意,也可以在固定选择按钮2010的位置的情况下以竖直滚动的方式在功能设定菜单中显示数目更多的项目。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触摸控制(滚动控制)和手势控制(竖直方向上的轻拂控制)中的任何一个使包括上方和下方的隐藏项目的显示项目在彼此之间改变。
这里,图像编辑是关于一页原稿的编辑,并且作为下层菜单,包括边框删除、打印菜单、水印、用户戳记等。布局编辑是关于多页原稿的编辑,并且作为下层菜单,包括页面整合、装订边、页面改变、定心(centering)等。通过触摸、轻击或双击图标2106至2116或者文本2112至2136将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这些项目以下的从属菜单。
在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上的预览区域3000(图4)中布置原稿输出(完成)图像3100和上文所述的一组预览选择按钮3010。在该布置中,使用伪数据或扫描数据显示图像3100,并且每当改变功能选择区域2000中的功能设定菜单时,改变图像3100并且将其显示在预览区域3000中(预览显示改变)。
在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上的动作面板区域4000(图4)中显示关于复印操作的诸如提示、建议和意见的信息。这里,如图5中所示显示用户选择的复印模式中的推荐功能。在该情况下,动作面板区域4000包括用于显示所显示的信息的内容的区域4100以及自身用作软件按钮并且显示指示推荐功能的文本的区域4102至4106。
当对区域4102进行触摸控制、轻击或双击时,显示用于复印中的节能的更详细信息的下拉菜单。在该情况下,显示例如具有文本“双面打印将节约纸张”的用于进入关于双面复印的功能设定画面的软件按钮,具有文本“整合地打印多个原稿将节约纸张”的用于进入关于纸张整合的功能设定画面的软件按钮,以及具有文本“可以进行打印以便将纸张装订为小册子”的用于进入关于鞍式装订的功能设定画面的软件按钮。
在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上的任务触发区域5000(图4)中显示一组命令按钮5100。这些命令按钮5100包括扫入键(软件按钮)5102、清除所有(CA)键(软件按钮)5104、单色开始键(软件按钮)5106和彩色开始键(软件按钮)5108。
扫入键5102是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扫描原稿以获得图像数据的键。
清除所有键5014是用于清除所设定的功能的键。
单色开始键5106是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扫描原稿并且执行单色复印的键。
彩色开始键5108是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扫描原稿并且执行彩色复印的键。
通过这种方式,当用户在被显示为具有分为五个区域的信息的复印模式初始画面7100中输入请求时,根据该请求进行复印处理。
接着,将对当以图标模式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的情况下放大预览区域3000时的预览页面的切换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6中所示,当用户向左轻拂其中显示预览图像3118的预览显示画面时,分析输入轨迹。在该情况下,该用户的手势控制被分析为翻页的请求,并且显示包括未被显示并且对应于轻拂方向的另一页面的修正的预览图像。
还可以通过触摸页面前进按钮3118G、页面快进按钮3118H、页面回退按钮3118E或页面快退按钮3118D以图像预览的方式改变页面。还可以通过触摸直接页码标记按钮3118F以直接输入用户希望跳到的页码以图像预览的方式改变页面。
通过这种方式,如图6中所示,当以图标模式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图4)时,预览区域3000被放大,从而可以显示预览图像以便改进用户的视觉识别和用户可控性。特别地,可以通过触摸控制或手势控制使预览显示滚动到用户希望的预览图像,并且显示期望的预览图像。
这里,在图6中的3118A处指定垃圾图标。当所选择的页面被拖拽到该垃圾图标3118A,可以删除该页面。
当按下单页显示图标3118B时,具有例如所显示的三个页面的预览图像变为一个页面的显示(在该情况下以放大的比例显示一个页面)。当按下多页显示图标3118C时,具有例如所显示的一个页面的预览图像变为三个页面的显示。
接着,将参照附图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显示模式。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触摸面板显示器中的预览显示区域的显示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如图7中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预览区域3000被布置在画面中央并且功能选择区域2000被布置在预览区域3000的左侧。动作面板区域4000被布置在预览区域3000的右上侧,并且任务触发区域5000被布置在动作面板区域4000下面。
在初始画面的预览区域3000中显示虚拟十键小键盘3001和模拟显示3002,该模拟显示3002给出整个装置的图像。
任务触发区域5000恒常地显示在预览区域3000的右下侧,当以大尺寸显示预览区域3000时该任务触发区域5000的尺寸不会缩小。
在任务触发区域5000中显示一组命令按钮5100。
对于该组命令按钮5100,布置了扫入键5102、清除所有键5104、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
当操作扫入键5102以扫描原稿并且开始图像数据的获取时,扫入键可以被用于中断装置操作(中断扫描)的中断键替换。
此外,如图8中所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预览区域3000被放大从而在与动作面板区域4000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第一显示区域151并且在预览区域3000中的大致中心处形成比第一显示区域151大的第二显示区域152。
在第一显示区域151中,显示基于输入图像数据生成的显示图像。
随后在第二显示区域152中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151中已显示的显示图像。
第一显示区域151和第二显示区域152并排布置。
在第一显示区域151和第二显示区域152之间显示示出边界的边界线161。
当在原稿读取时给出“画面显示引导”时,边界线161示出了正被扫描的原稿的操作中的读取线。就是说,边界线161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示意性地表示正被原稿读取器102扫描的原稿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边界线161被显示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线性绿色线。
任务触发区域5000恒常地显示在预览区域3000的右下侧的边界线161附近,当预览区域3000被放大时该任务触发区域5000的尺寸不会缩小。
在任务触发区域5000中显示一组命令按钮5100。
对于该组命令按钮5100,布置了扫入键5102、清除所有键5104、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
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是触发用于在后面描述的第一和第二输出方案中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打印图像)的图像输出处理的键。
扫入键5102是触发后面描述的第一输出方案(第一输出方案是如下处理: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的键。
如图8中所示,当通过扫入指示操作扫入键5102以扫描原稿并且开始图像数据的获取时,扫入键可以被用于中断装置操作(中断扫描)的中断键替换。
接着,将参照附图描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的电气配置。
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的电气配置的框图。图10是示出控制单元的触摸面板显示器的配置的框图。
如图9中所示,除了显示面板132和触摸面板134以外,控制单元120包括操作位置检测器135、画面显示单元136、显示图像生成器137以及用于控制控制单元120中的处理和操作的控制单元侧控制器(显示控制器)131A。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用于捕获图像数据的原稿读取器102、图像处理器103、用于存储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存储部105以及用于输出图像的诸如打印机、传送器等的图像输出单元107,所有这些由主控制器101操作和控制。
操作位置检测器135检测触摸面板134上的操作位置。
画面显示单元136在显示面板132上显示由显示图像生成器137形成的图像。
显示图像生成器137遵循来自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A的指示,基于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图像数据准备预定的图像。
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A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的主控制器101并且用作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的控制器。
如图10中所示,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A具有:预览显示功能,用于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多页原稿图像;可移动显示功能(滚动显示功能),以可移动方式显示多页原稿图像的预览;以及输入状态引导功能,用于在显示面板132上显示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状态以引导用户。
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A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的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
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可以控制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
第一输出方案是如下处理: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
第二输出方案是如下处理: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直接输出图像,而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132上。
允许用户选择第一输出方案或第二输出方案。
在图像输出单元107的输出处理中,对于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相同的显示被显示为将显示在显示面板132上的待机画面以指示开始输出处理。
在图像输出单元107的输出处理中,对于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给出输出开始命令之后的操作是不同的。
接着,将参照流程图描述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处理(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
图11是示出第一输出方案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第二输出方案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执行,即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由用户选择这两个方案之一。
(第一输出方案)
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第一输出方案是如下处理: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选择第一输出方案来使图像输出单元107执行图像输出时,进行图11中示出的输出处理。
首先,将原稿设定在原稿读取器102上(步骤S1)并且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设定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步骤S2)。在完成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设定之后,确定是否通过触摸扫入键5102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步骤S3)。
当在步骤S3中确定已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时,开始原稿读取器102的原稿读取(步骤S4)。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中确定未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时,控制返回步骤S2,并且再一次设定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
当在步骤S4中执行原稿读取时,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到存储部105中(步骤S5)。
随后,由显示图像生成器137基于记录的图像数据生成以预览形式给出的显示图像(步骤S6),并且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给出显示图像(步骤S7)。
随后,确定是否存在下一原稿(步骤S8)。
当在步骤S8中确定存在下一原稿时,控制返回步骤S4,从而进行原稿读取。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8中确定不存在额外的原稿时,给出用于通知原稿读取的完成状态的显示图像(步骤S9)。
随后,控制进入用于等待图像输出命令的模式,其中检查通过触摸单色开始键5106还是彩色开始键5108来指示开始图像输出(步骤S10)。
当在步骤S10中确定已给出图像输出开始命令时,则实现图像输出处理(步骤S11)。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中确定未给出用于开始图像输出的命令时,控制返回步骤S9,并且显示指示原稿读取的完成状态的显示图像以等待图像输出命令。
当在步骤S11中实现图像输出处理时,确定图像输出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12)。当在步骤S12中确定图像输出处理已完成时,结束图像输出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2中未确定图像输出处理完成时,控制返回步骤S11,从而继续图像输出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第一输出方案。
通过以上方式,根据第一输出方案,图像读取器102扫描的每个原稿的图像数据被首先记录到存储部105,从而以预览形式呈现基于图像数据的显示图像,随后进行图像输出。因此,可以没有错误地实现图像输出。(第二输出方案)
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第二输出方案是如下处理: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直接输出图像,而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132上。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选择第二输出方案以使图像输出单元107执行图像输出时,进行图12中示出的输出处理。
首先,将原稿设定在原稿读取器102上(步骤S21)并且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设定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步骤S22)。在完成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设定之后,确定是否通过触摸单色开始键5106或者彩色开始键5108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步骤S23)。
当在步骤S23中确定已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时,开始原稿读取器102的原稿读取(步骤S24)。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3中确定未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时,控制返回步骤S22,并且再一次设定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
当在步骤S24中执行原稿读取时,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到存储部105中(步骤S25)。随后,基于记录的图像数据实现图像输出处理(步骤S26)。
随后,确定是否存在下一原稿(步骤S27)。
当在步骤S27中确定存在另一原稿时,控制返回步骤S24,从而进行原稿读取。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7中确定不存在额外的原稿时,结束图像输出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第二输出方案。
通过以上方式,根据第二输出方案,图像读取器102扫描的每个原稿的图像数据被首先记录到存储部105,随后图像被直接输出而不呈现任何预览显示。因此,较之第一输出方案可以快速地执行图像输出。
就是说,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在图11中所示的处理序列中的第十一步骤中进行图像输出,而在第二输出方案中,在图12中所示的处理序列中的第六步骤中实现图像输出。因此,当用户希望尽快完成输出处理时,可以通过选择不产生预览显示的第二输出方案来快速地进行图像输出处理。
接着参照附图,将描述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的被给出用于引导原稿读取器102的原稿读取状态的预览显示。
图13至22是示出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原稿读取时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显示的预览图像的进程的说明图。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读取要复印的原稿时,用户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的主页画面中选择复印模式,并且图13中所示的画面被显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在该条件下,为了执行预览显示(第一输出方案),如图13中所示用户触摸扫入键5102以开始原稿读取。
例如,假设所设定的原稿是具有长边进取向的A4尺寸的原稿。
当通过扫入键5102指示原稿读取时,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的功能选择区域2000和动作面板区域4000中显示的信息靠向由图14中的箭头指示的左侧和右侧,同时预览区域3000扩大并且显示在预览区域3000中形成的指示第一显示区域151和第二显示区域152之间的边界的边界线161。
该边界线161示意性地表示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的正被原稿读取器102扫描的原稿的状态,并且将被称为“读取线”。
当原稿被原稿读取器102读取时,由显示图像生成器137根据第一扫描原稿的图像数据形成尺寸缩小的预览图像,并且如图15中所示,第一张图像P1被显示在读取线161的右侧的第一显示区域151中。
第一张图像P1被显示以便朝向第二显示区域152或者读取线161(从右到左)逐渐变得更清楚。
如图16中所示,第一显示区域151中显示的第一张图像P1朝向读取线161移动并且如图17中所示,在读取线161上传递到读取线161左侧的第二显示区域152。
此时,使显示图像生成器137基于原稿读取器102扫描的第二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二张图像P2缩小尺寸并且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151上。
第一显示区域151中显示的第二张图像P2被显示,从而图像朝向第二显示区域152或读取线161逐渐变得更清楚(从右到左)。
随后,如图18中所示,第一显示区域151中显示的第二张图像P2朝向读取线161移动并且如图19中所示,在读取线161上传递到读取线161左侧的第二显示区域152,其中显示图像。
此时,第二张图像P2被布置在第一张图像P1后面,第二张图像P2的一部分从第一张图像P1暴露以便识别第二张图像P2的存在。
随后,在此时,使显示图像生成器137基于原稿读取器102扫描的第三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三张图像P3缩小尺寸并且被显示。
就是说,第一显示区域151中显示的第三张图像P3被显示,从而图像朝向第二显示区域152或读取线161逐渐变得更清楚(从右到左)。
随后,如图20中所示,第一显示区域151中显示的第三张图像P3朝向读取线161移动并且在读取线161上传递到读取线161左侧的第二显示区域152,其中显示图像。
此时,第三张图像P3被进一步布置在第二张图像P2后面,第三张图像P3的一部分从第二张图像P2暴露以便识别第三张图像P3的存在。
当如上文所述重复地执行由原稿读取器102扫描的每个原稿的显示图像的显示和运动从而如图21中所示完成通过扫入的所有原稿的预先扫描时,如图22中所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和动作面板区域4000的显示被恢复到原始状态,同时删除读取线161。完成原稿扫描之后的该状态下的显示图像形成了用于开始输出处理的待机画面。
接着,将参照附图描述通过触摸面板显示器130执行图像输出的控制。
图23是示出用于指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出单元中通过第一输出方案开始图像读取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图24是示出用于指示在图像输出单元中通过第一输出方案开始图像输出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图25是示出用于指示在图像输出单元中通过第二输出方案开始图像输出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当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07进行图像输出时,由用户选择并且实现第一输出方案或第二输出方案。
(第一输出方案)
当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基于第一输出方案执行图像输出时,通过触摸如图23中所示的复印模式初始画面中的扫入键5102来选择关于输出处理的第一输出方案,由此开始原稿读取。
当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开始原稿读取时,基于扫描原稿的图像数据显示图14至22中示出的预览图像。随后当所有原稿均已被扫描时,如图24中所示呈现具有以预览形式显示的将要输出的图像的待机画面并且控制进入用于开始图像输出处理的命令等待模式。
随后,为了开始图像输出,触摸图24中所示的待机画面上的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以指示开始图像输出。
如上文所述,根据第一输出方案,由于基于扫描的图像数据的显示图像以预览形式被显示并且随后通过给出图像输出开始命令来实现输出处理,因此当用户重视完成条件时可以通过基于预览图像预先确认输出内容来执行输出处理并且因此没有错误地执行图像输出。
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在显示面板132上显示的显示图像中,在图23中所示的复印模式初始画面或者图24中所示的用于开始图像输出处理的待机画面中,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动作面板区域4000和任务触发区域5000。此外,在任务触发区域5000中,对于这两个显示画面以相同方式显示扫入键5102和彩色开始键5108。通过该布置,当通过第一输出方案执行图像输出时,用户可以没有迷惑地开始原稿读取操作或者图像输出操作。
(第二输出方案)
当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通过第二输出方案执行图像输出时,通过触摸如图25中所示的复印模式初始画面中的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将第二输出方案选择为输出处理,以便开始原稿读取。
当在第二输出方案中开始原稿读取时,扫描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到存储部105中,随后基于图像数据直接输出图像而不呈现任何预览显示。
如上文所述,由于第二输出方案不包括用于呈现预览显示的处理步骤,因此可以快速地执行图像输出。
此外,与第一输出方案中的显示画面相似,如图25中所示,第二输出方案中的显示面板132上显示的显示图像包括功能选择区域2000、动作面板区域4000和任务触发区域5000。此外,在任务触发区域5000中,以与图24中所示的第一输出方案中的用于开始图像输出处理的待机画面相同的方式显示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通过该布置,当通过第二输出方案执行图像输出时,用户可以没有迷惑地开始图像输出操作。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A包括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其实现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而在第二输出方案中,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图像被直接输出,而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132上。因此,使两种类型的输出方案成为可能以便实现与用户意图相一致的输出处理,由此可以满足用户需要。
例如,当用户重视完成条件时,使用第一输出方案使得用户能够在执行输出处理之前通过预览图像预先检查输出内容,因此可以没有错误地执行图像输出。
另一方面,当用户重视输出处理的速度时,使用第二输出方案实现了输入数据的直接输出处理,而不呈现任何预览显示,因此可以产生快速图像输出。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呈现预览显示(第一输出方案)的途中将处理模式从第一输出方案切换到第二输出方案。接着,将描述第二实施例,其中在第一输出方案的途中可以将处理模式从第一输出方案切换到第二输出方案。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26至41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由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控制单元侧控制器的配置,因此描述将集中于控制单元侧控制器的不同点。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被分配了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做描述。
如图2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具有:预览显示功能,用于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多页原稿图像;可移动显示功能,以可移动方式显示多页原稿图像的预览;以及输入状态引导功能,用于在显示面板132上显示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状态以引导用户。
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的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
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能够控制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而在第二输出方案中,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已输入图像数据时,图像被直接输出,而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132上。
允许用户选择第一输出方案或第二输出方案。
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进一步包括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1312、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1313、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4、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5、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1316和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1317。
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1312执行控制,使得当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通过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的触摸操作)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时,停止预览显示并且启动第二输出方案以开始图像输出。
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1313执行控制,使得当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通过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的触摸操作)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时,开始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并且继续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
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4执行控制,使得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输出开始命令键(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用于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
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5执行控制,使得当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通过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的触摸操作)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时,显示输出停止命令键,用于指示停止图像输出直至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结束为止。
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1316执行控制,使得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通知可以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
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1317执行控制,使得当(通过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的触摸操作)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时,通知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的装置的操作状态。
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的部件,具体地,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1312、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1313、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4、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5、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1316和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1317,可以被分离地设置,从而每个控制器执行其功能(控制);可以被设置为集成的结构,该集成结构可以执行所有控制器的功能(控制);或者可以被设置为多个结构,每个结构包括组合的两个或更多个控制器。
接着,将参照流程图描述借助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图像输出单元107的输出处理。
图27是示出当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第一输出方案实现图像数据的输入时的执行图像输出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8是示出当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在捕获图像数据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的输出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29是示出当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在捕获图像数据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的、与输出处理并行继续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30是示出当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在捕获图像数据途中没有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的输出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执行,即基于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由用户选择这两个方案之一。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出处理中,当使用所谓的扫入预览时,通过选择第一输出方案实现输出处理,其中该扫入预览在输出之前以预览形式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呈现输入图像数据。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选择第一输出方案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输出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时,实现图27中示出的输出处理。
首先,将原稿设定在原稿读取器102上(步骤S31)并且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设定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步骤S32)。在完成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设定之后,确定是否通过触摸扫入键5102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步骤S33)。
当在步骤S33中确定已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时,开始原稿读取器102的原稿读取(步骤S34)。此时,通过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4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用于指示开始图像输出的输出开始命令键(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3中确定未指示开始原稿读取时,控制返回步骤S32,并且再一次设定关于图像读取的条件。
当在步骤S34中执行原稿读取时,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到存储部105中(步骤S35)。
随后,由显示图像生成器137基于记录的图像数据生成以预览形式给出的显示图像(步骤S36),并且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给出显示图像(步骤S37)。
随后,确定在扫入预览途中是否已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步骤S38)。当在步骤S38中确定已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控制去往(A)。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8中确定未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控制去往步骤S39,其中确定是否存在下一原稿。
当在步骤S39中确定存在另一原稿时,控制返回步骤S34,从而进行原稿读取。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9中确定不存在额外的原稿时,控制去往(B)。
(A)之后的处理序列是当在扫入操作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的处理,其中通过将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二输出方案,基于用于执行图像输出而不呈现预览显示的第二输出方案执行图像输出。
具体地,如图28中所示,当在步骤S38中(图27)确定已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通过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1312将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二输出方案的操作模式,从而停止显示预览图像(步骤S41)。随后,通过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5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输出停止指示画面(图40)(步骤S42)。
此外,确定是否给出输出停止命令(步骤S43)。如果在步骤S43中确定未给出输出停止命令,则准备输出图像(步骤S44),从而实现图像输出(步骤S45)。
随后,确定输出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46)。如果确定图像输出仍未完成,则控制返回步骤S44,并且重复图像输出处理。当确定图像输出已完成时,结束图像输出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3中确定已给出输出停止命令时,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模式基本画面(图41),并且结束图像输出处理。
这里,当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基于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给出用于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的命令时,通过(A)之后的处理序列实现关于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同时通过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1313执行的子流程继续捕获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
具体地,如图29中所示,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1313继续控制,使得原稿读取器102读取原稿(步骤S51),将原稿图像数据记录到存储部105中(步骤S52)并且执行图像输出(步骤S53)。
随后,确定是否存在另一原稿(步骤S54),从而重复图像数据输入处理以及图像输出处理直至没有要读取的额外的原稿为止。
另一方面,(B)之后的处理序列是扫入预览完成之后的处理。就是说,当在图像数据输入完成之后给出图像输出开始命令时实现该序列。
具体地,如图30中所示,当完成原稿读取器102的原稿读取时,显示示出原稿读取的完成状态的显示图像(步骤S61)。此时,从前一页开始连续地显示基于输入图像数据的预览图像。随后,控制进入等待图像输出命令的模式,其中检查是否通过触摸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指示开始图像输出(步骤S62)。
在步骤S62中确定已给出图像输出开始命令,实现图像输出处理(步骤S63)。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2中确定未给出开始图像输出的命令时,控制返回步骤S61,并且显示指示原稿读取的完成状态的显示图像以等待图像输出命令。
当在步骤S63中实现图像输出处理时,确定是否完成图像输出处理(步骤S64)。当在步骤S64中确定已完成图像输出处理时,结束图像输出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4中未确定已完成图像输出处理时,控制返回步骤S63,从而继续图像输出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输出处理。
通过以上方式,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在实现基于第一输出方案的扫入预览输出的同时在扫入操作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时,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二输出方案,其中执行图像输出而不呈现预览显示。结果,基于图像数据直接输出图像而不产生任何预览显示,因此用户可以在用户希望开始的任何时间开始图像输出,而不需要等待扫入操作完成。
接着参照附图,将描述当在图像数据的输入操作期间给出输出开始命令以启动图像输出操作时呈现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的显示引导。
图31至41是示出关于读取原稿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预览图像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原稿读取器102读取待复印的原稿时,用户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的主页画面中选择复印模式并且触摸如图31中所示的扫入键5102以开始原稿读取。
在该情况下,例如使用具有A4尺寸并且具有长边进取向的原稿。
当通过扫入键5102指示原稿读取时,从如图3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132上的画面擦除虚拟十键小键盘3001和用于呈现整个装置的图像的模拟显示3002,从而在预览区域3000中形成空白显示区域。
显示功能选择区域2000、动作面板区域4000和任务触发区域5000。
通过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4在任务触发区域5000中显示用作输出开始命令键的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
此外,不同于扫入键5102,显示扫入停止键5109。
当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读取原稿时,通过显示图像生成器137根据扫描的第一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生成尺寸缩小的显示图像,并且如图33中所示,第一张图像P1从动作面板区域4000的左侧边缘显现并且被显示为朝向预览区域3000的大致中心向左移动。
此时,在预览区域3000的上册区域3000a附近可以显示诸如“扫描进行中”的注释。
再者,通过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1316,可以在例如上侧区域3000a等附近显示如下注释:其指示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可以接受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07开始图像输出的命令。
此外,当第一张图像P1在预览区域3000中显现时,可以显示图像以便从动作面板区域4000后面显现。此时,使动作面板区域4000可以被看穿,使得能够在动作面板区域4000上了解第一张图像P1的存在。
如图34中所示,第一张图像P1按照原样在原稿读取器102的扫描期间向左移动。当完成原稿的读取时,如图35中所示,停止图像并且将其显示在预览区域3000的大致中心处。
接着,当开始第二原稿的读取时,如图36中所示第一张图像P1的尺寸逐渐缩小,渐淡并且随后被完全擦除(图37)。
在扫描第二原稿的处理中,如图37中所示,第二张图像P2在预览区域3000中从动作面板区域4000的左侧边缘显现,同时第一张图像P1变小并且消失。随后,第一张图像P1完全消失,第二张图像P2向左移动到预览区域3000的大致中心并且被显示。随后,停止第二张图像P2并且将其显示在预览区域3000的大致中心处。
现在,当在正被实现的输入操作途中,用户在检查第二原稿的预览之后触摸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以指示输出开始时,通过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1312停止用于引导图像数据的输入状态的预览显示。
随后,如图39中所示,通过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1317的功能,将通知预览显示停止和图像输出开始的注释G1显示在显示面板上。
作为注释G1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在扫入预览期间给出输出开始命令,从而通过取消预览显示将从页面1开始图像输出”。
随后,开始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同时通过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1313继续捕获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
如图40中所示,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中,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5显示输出停止指示画面,其包括替换复印模式初始画面上的单色开始键5106或彩色开始键5108的复印中断键(输出停止命令键)5110,直至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结束为止,或者换言之,直至可接受下一工作的条件为止。
当完成所有图像数据的输出时,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上显示复印模式初始画面替换输出停止指示画面以便准备好接受下一工作。此时,显示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而非复印中断键5110。
通过这种方式,当在输出操作中在原稿读取期间给出开始图像输出的命令时,可以通过取消预览显示以便不产生在输出开始命令之后输入的图像数据的预览显示来输出图像,同时可以继续捕获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由此可以实现快速的图像输出。
例如当用户希望在浏览用户希望的原稿的预览之后开始输出时,当用户将开始直接复印操作但是错误地开始扫入操作时,或者当用户开始扫入预览模式中的图像输出操作但是由于扫入预览操作耗用比预期更长的时间而希望使操作模式变为其中用户不需要等待完成所有原稿的扫描的直接复印模式时,以上控制,也就是如上文所述使得用户能够在原稿读取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
如上文所述,控制单元120中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的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包括能够控制第一输出方案和第二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功能控制器1311,在第一输出方案中,当已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图像数据时,在显示面板132上以预览形式显示将要输出的图像之后输出图像,而在第二输出方案中,当已通过原稿读取器102输入图像数据时,图像被直接输出,而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132上。
此外,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包括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1312,当在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操作期间给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107的图像输出的命令时,该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1312通过停止预览显示来启动第二输出方案并且开始图像输出。因此,当需要扫入大量原稿时,或者当错误地开始扫入操作时,可以在扫入操作途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因此用户可以在用户希望的任何时间开始输出,而不必等待扫入操作完成。结果,可以实现与用户意图相一致的处理并且因此满足用户需要。
此外,由于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包括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1313,因此可以同时地继续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扫描并且输出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缩短处理时间。
由于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进一步包括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4,因此在基于第一输出方案的扫入操作期间显示输出开始命令键(单色开始键5106和彩色开始键5108)。因此,可以在用户希望的任何时间,即使在扫入操作途中,仍可以给出输出开始命令。
由于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进一步包括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1315,因此可以在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期间给出停止输出的命令。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停止图像输出(或者停止扫描)以便使装置准备好下一工作。
由于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进一步包括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1316,因此可以向用户通知在扫入操作途中输出命令是可接受的。
由于控制单元侧控制器131B进一步包括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1317,因此当在扫入操作途中给出输出命令时,即使对该装置不熟悉的用户仍可以掌握该装置的操作状态,因此可以没有迷惑地使用该装置。
以其中本发明的控制单元120应用于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为例描述了以上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然而,只要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能够在打印之前在显示面板等上以预览形式呈现原稿图像的控制单元,即可以针对任何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等开发本发明,而不限于具有上述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复印机。
此外,以图14至22中所示的预览图像的显示为例描述了第一实施例,并且以图32至38中所示的预览图像的显示为例描述了第二实施例。然而,还可以将图32至38中所示的方法用作第一实施例中的预览图像的显示方法,并且将图14至22中所示的方法用作第二实施例中的预览图像的显示方法。
在进行以上描述之后,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就是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将想到各种变化和修改示例。就是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组合适当修改的技术手段而获得的任何实施方式应涵盖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输入单元,接收图像数据;
输出单元,输出基于图像数据形成的图像;
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显示控制单元,并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控制单元包括:
显示图像生成器,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生成显示图像;
显示单元,显示由所述显示图像生成器生成的显示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器,包括基于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图像数据以预览形式呈现显示图像的功能以及借助于所述输出单元实现输出处理的输出处理功能;以及
所述显示控制器控制
第一输出方案,其中当已通过所述输入单元输入图像数据时,将要输出的图像以预览形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并且随后借助于所述输出单元被输出,以及
第二输出方案,其中当已通过所述输入单元输入图像数据时,将要输出的图像不以预览形式直接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而是直接借助于所述输出单元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借助于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出处理中,对于所述第一输出方案和所述第二输出方案两者,相同的显示被用作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用于开始该输出处理的待机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借助于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出处理中,给出输出开始命令之后的操作对于所述第一输出方案和所述第二输出方案是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当在基于所述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给出用于开始借助于所述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的命令时,所述输出方案切换功能控制器停止预览显示并且将操作切换到基于所述第二输出方案的操作以执行图像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当在基于所述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给出用于开始借助于所述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的命令时,所述输入继续功能控制器开始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并且继续仍未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所述输出开始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在所述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输出开始命令键,用于指示开始借助于所述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当在所述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指示开始借助于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时,所述输出停止命令键显示功能控制器显示输出停止命令键,用于指示停止输出,直至仍未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结束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所述输出命令接受通知功能控制器在所述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通知:能够指示开始借助于所述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当在所述第一输出方案的输出处理期间指示开始借助于所述图像输出单元的图像输出时,所述操作状态通知功能控制器通知所述装置的操作状态。
CN201110343275.1A 2010-10-25 2011-10-25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457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5196.8A CN104320555B (zh) 2010-10-25 2011-10-25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8890A JP2012095001A (ja) 2010-10-25 2010-10-25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38890 2010-10-25
JP2010239319A JP5562802B2 (ja) 2010-10-26 2010-10-2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39319 2010-10-2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5196.8A Division CN104320555B (zh) 2010-10-25 2011-10-25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7646A true CN102457646A (zh) 2012-05-16
CN102457646B CN102457646B (zh) 2014-10-29

Family

ID=459727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3275.1A Active CN102457646B (zh) 2010-10-25 2011-10-2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410515196.8A Active CN104320555B (zh) 2010-10-25 2011-10-25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5196.8A Active CN104320555B (zh) 2010-10-25 2011-10-25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8582131B2 (zh)
CN (2) CN1024576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1962A (zh) * 2016-09-16 2018-03-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8063878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9920B2 (ja) * 2011-10-21 2016-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38355B2 (ja) * 2013-11-07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D758435S1 (en) * 2014-04-30 2016-06-07 Trumpf Gmbh + Co. Kg Portion of a display panel with a computer icon
JP6600961B2 (ja) 2015-03-30 2019-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17065128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94814A (ja) * 2016-04-20 2017-10-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指示装置、処理装置、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32765B2 (ja) * 2017-03-23 2021-0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7183597B2 (ja) * 2018-07-12 2022-12-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22012952A (ja) * 2020-07-02 2022-01-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3697A1 (en) * 2003-05-29 2004-1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e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JP2006003568A (ja) * 2004-06-16 2006-01-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US20080201378A1 (en) * 2007-02-21 2008-08-21 Takanori Nagahara Image processor, preview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00149590A1 (en) * 2008-12-16 2010-06-17 Haruo Nishiyam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eview display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6013A (ja) 1991-02-08 1992-09-10 Nec Corp プリンタ制御方式
JP2001086298A (ja) 1999-09-13 2001-03-30 Fuji Xerox Co Ltd スキャナシステム
JP2003219245A (ja) 2002-01-22 2003-07-31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読取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59283B2 (ja) 2003-11-10 2009-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5210443A (ja) 2004-01-23 2005-08-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528990B2 (en) 2004-06-16 2009-05-0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form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workability by displaying image finish and setting items in course of processing
JP2006003658A (ja) 2004-06-17 2006-01-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平版印刷版原版
JP4565505B2 (ja) 2004-09-30 2010-10-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6171861A (ja) 2004-12-13 2006-06-29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90412B2 (ja) * 2006-12-28 2010-06-23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濃度調整方法
JP5027607B2 (ja) 2007-09-27 2012-09-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47424B2 (ja) 2008-01-23 201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631925B2 (ja) 2008-04-17 2011-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972050B2 (ja) 2008-07-29 2012-07-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4251A (ja) 2008-09-16 2010-04-0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134517B2 (ja) 2008-12-08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10147578A (ja) 2008-12-16 2010-07-01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レビュー表示方法
JP5357529B2 (ja) 2008-12-16 2013-1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1972A (ja) 2008-12-24 2010-07-0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0111B2 (ja) * 2009-01-16 2011-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04879A (ja) 2009-03-03 2010-09-16 Riso Kagaku Corp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
JP2011114845A (ja) 2009-11-30 2011-06-0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3697A1 (en) * 2003-05-29 2004-1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e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JP2006003568A (ja) * 2004-06-16 2006-01-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US20080201378A1 (en) * 2007-02-21 2008-08-21 Takanori Nagahara Image processor, preview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00149590A1 (en) * 2008-12-16 2010-06-17 Haruo Nishiyam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eview display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1962A (zh) * 2016-09-16 2018-03-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7831962B (zh) * 2016-09-16 2023-02-21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8063878A (zh) * 2016-11-08 2018-05-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555B (zh) 2018-05-04
USRE47508E1 (en) 2019-07-09
CN104320555A (zh) 2015-01-28
US20120099128A1 (en) 2012-04-26
USRE47509E1 (en) 2019-07-09
CN102457646B (zh) 2014-10-29
US8582131B2 (en) 2013-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4128B2 (en) Image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45764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53802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an image area and a button for transmission of the image
US10834284B2 (en) Image display operat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e display operation device
US2012001392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31719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75129B2 (ja) 操作機器、その操作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ならびにその操作機器における情報表示方法
US2012013145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566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603A (ja) 操作設定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950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