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3446A -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3446A
CN102453446A CN2010105230834A CN201010523083A CN102453446A CN 102453446 A CN102453446 A CN 102453446A CN 2010105230834 A CN2010105230834 A CN 2010105230834A CN 201010523083 A CN201010523083 A CN 201010523083A CN 102453446 A CN102453446 A CN 102453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static film
micropore
film according
oxid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30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3446B (zh
Inventor
雷新宪
穆朋亮
冷守银
余传善
李盛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litech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230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3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3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3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3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3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静电薄膜,该防静电薄膜包括基材和形成于基材上的涂层,所述基材的表面具有微孔,所述涂层为树脂型压敏胶,压敏胶中包含有纳米线形成的网状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时可通过防静电薄膜中的树脂型压敏胶将防静电薄膜贴附在液晶显示屏的表面,利用纳米线在树脂型压敏胶中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及纳米线在基材微孔中的尖端放电现象,可直接将静电释放到空气中,放电效果佳,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薄膜材料经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液晶显示器工作时也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对设备、厂房以及人体的危害极大。一方面,薄膜材料因带静电而易吸附尘垢,如液晶显示屏外表面,就因静电而易染灰尘,使屏幕模糊,影响视觉。另一方面,静电还容易引发火灾,尤其在净化的涂布车间,基材经涂布后,无论是采用热固化,还是紫外固化,收卷时表面都会带有较强的静电,即便是采用离子风机吹拂;再者,由于涂布的需要,涂布液使用的是大量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这些挥发的溶剂碰到静电容易产生火花,于是便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
现有大量的薄膜材料中,相关的多为导电薄膜,其结构包括基材和附着于基材上的导电层,其中基材的材质主要为PET等薄膜,导电层包含有热固化树脂和导电粉末,通过控制导电粉末的加入量,控制导电的强弱,导电薄膜要求导电层有较强的导电性。但是,所述的导电薄膜不适宜用于液晶显示屏和涂布后基材的静电防治,其主要有如下缺点:一方面,导电层不是压敏的,无法贴附在液晶显示屏或涂布后基材的表面;另一方面,即便是导电层能贴附在液晶显示屏等物体表面,但放电渠道也有很大局限,因为液晶显示屏通常为平面型的面板,导电薄膜贴附在液晶显示屏上,如何放电成了棘手的问题,在导电薄膜的边缘加上引出线,理论上是行得通,但是实际上却行不通,同时既不方便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薄膜贴附于物体表面后无法释放静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静电薄膜,可以将静电直接释放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静电薄膜,该防静电薄膜包括基材和形成于基材上的涂层,所述基材的表面具有微孔,所述涂层为树脂型压敏胶,压敏胶中包含有纳米线形成的网状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涂布液的制备:以压敏型树脂100质量份为基准,有机溶剂为5-50质量份,纳米线为1-30质量份,先将纳米线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加入到压敏型树脂中均匀搅拌,得到涂布液;
B、将A中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表面具有微孔的基材上,形成涂层。
本发明提供的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时可通过防静电薄膜中的树脂型压敏胶将防静电薄膜贴附在液晶显示屏的表面,利用纳米线在树脂型压敏胶中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及纳米线在基材微孔中的尖端放电现象,可直接将静电释放到空气中,放电效果佳,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防静电薄膜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防静电薄膜,该防静电薄膜包括基材1和形成于基材上的涂层,所述基材1的表面具有微孔11,所述涂层为树脂型压敏胶2,压敏胶中包含有纳米线3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所述的防静电薄膜中,所述基材1的材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透明的薄膜基材,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酯、聚醚酯、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材1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为1-200微米,优选为10-20微米。
所述微孔11的平均孔径大小为1-100微米,如果孔径过小,纳米线不易露出微孔,如果孔径过大,树脂会露出微孔外。优选地,所述微孔的平均孔径大小为20-30微米。
在所述的防静电薄膜中,所述微孔11的形状为圆形、方形、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其它无规则的形状。在制备防静电薄膜时,尽可能的让纳米线露出微孔外,目的是尽可能使纳米线与空气接触,发挥尖端放电作用。进一步,所述微孔的形状为圆形,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500-30000个/平方厘米,如果圆形微孔的密度过小,露在微孔外的纳米线数量不足,会影响放电效果;如果圆形微孔密度过大,必然造成大量树脂露出微孔外,使基材外表面带有粘性,容易附着脏物。优选地,所述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1000-2000个/平方厘米。
所述树脂型压敏胶2中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选择本领域使用的典型树脂,例如可以为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环氧树脂、胺基树脂、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醚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线3的长度为1-80微米,直径为10-200纳米,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形成网状结构,以及尖端放电点。如果纳米线的长度小于1微米,难以形成较好的网状结构;如果纳米线的长度大于80微米,钠米线露出基材孔的几率减少,放电点相应减少。如果纳米线的直径小于10纳米,电荷只能单个通过,放电效率不高;如果纳米线的直径大于200纳米,尖端现象不明显,影响放电效率。
所述纳米线3为一种具有导电性质的纳米线,例如可以为导体或半导体。具体地,所述纳米线的材质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半金属、半金属氧化物等等其它具有导电性质的材料。但是,为了达到防止氧化、使防静电薄膜性质稳定的效果,纳米线的材质优选金属氧化物和半金属氧化物。具体地,所述金属选自金、银、铜、铝、铬、铂、锡、钨、锗、铌、钒、锆、锌、镍、钆、钽、钛、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镁、氧化锡、三氧化钨、氧化钐、氧化钕、氧化铋、氧化镨、氧化锑、氧化钒、氧化镍、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铜、二氧化铪、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一氧化钛、三氧化二钛、五氧化三钛、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二铌、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钪、三氧化二铟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半金属选自硼、硅、碲、硒、砹、锗、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半金属氧化物选自三氧化二硼、氧化硼、二氧化硅、二氧化锑、氧化硒、二氧化锗中的任意一种。根据前述的介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所述纳米线的材质还可以是其它种类的,比如其它类型的金属化合物:钴掺杂氧化锌、银掺杂氧化锌、银掺杂氧化锡等等。
本发明提供的防静电薄膜,使用时可通过防静电薄膜中的树脂型压敏胶将防静电薄膜贴附在液晶显示屏的表面,利用纳米线在树脂型压敏胶中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及纳米线在基材微孔中的尖端放电现象,可直接将静电释放到空气中,放电效果佳,操作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涂布液的制备:以压敏型树脂100质量份为基准,有机溶剂为5-50质量份,纳米线为1-30质量份,先将纳米线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加入到压敏型树脂中均匀搅拌,得到涂布液。在本发明中,压敏型树脂和纳米线的配合使用量不能一概而论,可以根据纳米线的电学性质进行调配,如果纳米线的质量份数超过30,则涂层的透光性能将会降低;如果纳米线的质量份数小于1,则难以形成网状结构,防静电效果不佳。优选地,相对于压敏型树脂100质量份,有机溶剂5-50质量份,所述纳米线的使用量为1-10质量份为宜。
在该步骤中,压敏型树脂中含有有机溶剂,可根据有机溶剂的加入量来调节粘度,以方便后续的涂布,干燥后有机溶剂挥发,只留下压敏型树脂。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可选自甲乙酮、丙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酰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二丙酮醇、甲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纳米线的原料可以商购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自己制作的方式以介绍氧化锌纳米线的制作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先将醋酸锌100-200克、无水乙醇3000毫升、聚乙二醇700-750毫升、氢氧化钠400克依次加入到5000毫升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填充度80%,然后密封在不锈钢容器内,在120-150度的恒温中反应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离出白色沉淀,最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后,在温度100度中干燥4小时,得到氧化锌纳米线,该氧化锌纳米线的直径为20-36纳米,长度14-42微米。
B、将A中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表面具有微孔的基材上,形成涂层。为了实现本发明有微孔基材表面的涂层,涂布的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可以利用业界所熟悉的涂布方式进行涂布,例如刮板、刀刮、辊涂、喷涂、棒涂、帘式涂布等等其它方式进行。所述涂层的厚度也不能一概而论,可根据压敏型树脂和纳米线的使用量而变化,其涂布的厚度可以为1-50微米,优选的涂布厚度为1-20微米,更优选为5-10微米。
所述步骤B中基材的微孔可通过发泡成型技术等先天形成,该技术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也可通过后天的方法制作,方法可以为激光打孔、基材拉伸、化学腐蚀等等。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1、纳米线的制备(以氧化锌纳米线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所用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使用之前没有进一步提纯。
将醋酸锌100克、无水乙醇3000 毫升、聚乙二醇700毫升、氢氧化钠400克依次加入到5000毫升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填充度80%,然后密封在不锈钢容器内,在120度的恒温中反应12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离出白色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温度100度中干燥4小时,得到氧化锌纳米线,该氧化锌纳米线的直径为20-26纳米中,长度14微米。
2、防静电薄膜的制备:
准备材料:压敏型丙烯酸树脂100质量份,乙酸乙酯5质量份,氧化锌纳米线5质量份(直径20-26纳米,长度14微米)。先将氧化锌纳米线分散在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到压敏型丙烯酸树脂中,搅拌均匀,得到涂布液。
基材选用带微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为18微米,表面的微孔形状为圆形,微孔的平均孔径为20微米,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1000个/平方厘米,将前述制作的涂布液分别涂布在基材上,涂布方式采用刮板涂布。涂布完成后进行热风干燥,得到防静电薄膜1,涂层的厚度为5微米。
 实施例2:
1、纳米线的制备(以氧化锌纳米线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所用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使用之前没有进一步提纯。
将醋酸锌150克、无水乙醇3000 毫升、聚乙二醇720毫升、氢氧化钠400克依次加入到5000毫升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填充度80%,然后密封在不锈钢容器内,在130度的恒温中反应12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离出白色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温度100度中干燥4小时,得到氧化锌纳米线,该氧化锌纳米线的直径为22-30纳米中,长度30微米。
2、防静电薄膜的制备:
准备材料:压敏型丙烯酸树脂100质量份,乙酸乙酯5质量份,氧化锌纳米线5质量份(直径22-30纳米,长度30微米)。先将氧化锌纳米线分散在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到压敏型丙烯酸树脂中,搅拌均匀,得到涂布液。
基材选用带微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为18微米,表面的微孔形状为圆形,微孔的平均孔径为25微米,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1500个/平方厘米,将前述制作的涂布液分别涂布在基材上,涂布方式采用刮板涂布。涂布完成后进行热风干燥,得到防静电薄膜2,涂层的厚度为10微米。
 
实施例3:
1、纳米线的制备(以氧化锌纳米线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所用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使用之前没有进一步提纯。
将醋酸锌200克、无水乙醇3000 毫升、聚乙二醇750毫升、氢氧化钠400克依次加入到5000毫升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填充度80%,然后密封在不锈钢容器内,在150度的恒温中反应12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离出白色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在温度100度中干燥4小时,得到氧化锌纳米线,该氧化锌纳米线的直径为27-36纳米中,长度42微米。
2、防静电薄膜的制备:
准备材料:压敏型丙烯酸树脂100质量份,乙酸乙酯5质量份,氧化锌纳米线5质量份(直径27-36纳米,长度42微米)。先将氧化锌纳米线分散在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到压敏型丙烯酸树脂中,搅拌均匀,得到涂布液。
基材选用带微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为18微米,表面的微孔形状为圆形,微孔的平均孔径为30微米,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2000个/平方厘米,将前述制作的涂布液分别涂布在基材上,涂布方式采用刮板涂布。涂布完成后进行热风干燥,得到防静电薄膜3,涂层的厚度为15微米。
 
实施例4:
1、纳米线的制备(以银纳米线为例进行说明):
将0.02摩尔/升的硝酸银溶液50毫升缓慢加入到装有300毫升去离子水的烧杯中,与此同时边搅拌边缓慢向烧杯中滴加0.02摩尔/升氯化钠溶液50毫升,立即有白色氯化银沉淀生成,然后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2毫摩尔葡萄糖。将得到的反应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衬里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80度的温度中水热反应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乙醇充分洗涤、离心,在60度的温度中真空干燥2小时,得到直径为50纳米、长度36微米的银钠米线。
2、防静电薄膜的制备:
准备材料:压敏型醋酸乙烯酯树脂100质量份,乙酸甲酯20质量份,银纳米线1质量份(直径50纳米,长度36微米)。先将银纳米线分散在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到压敏型丙烯酸树脂中,搅拌均匀,得到涂布液。
基材选用带微孔的聚苯乙烯酯膜,厚度为10微米,表面的微孔形状为方形,微孔的平均孔径为1微米,方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500个/平方厘米,将前述制作的涂布液分别涂布在基材上,涂布方式采用刮板涂布。涂布完成后进行热风干燥,得到防静电薄膜4,涂层的厚度为1微米。
 
实施例5:
1、纳米线的制备(以锗纳米线为例进行说明):
采用化学气相淀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法制备锗纳米线,将锗烷(GeH4)和氩气输送到液态金催化剂的容器内,将温度加热到380度,锗烷分解,随着容器内的锗达到过饱和状态,锗扩散到液-固界面上并晶化,得到直径为23-40纳米、长度30微米的锗纳米线。
2、防静电薄膜的制备:
准备材料:压敏型丙烯树脂100质量份,乙醇35质量份,锗纳米线15质量份(直径23-40纳米,长度30微米)。先将锗纳米线分散在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到压敏型丙烯酸树脂中,搅拌均匀,得到涂布液。
基材选用带微孔的聚碳酸酯膜,厚度为15微米,表面的微孔形状为菱形,微孔的平均孔径为80微米,菱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10000个/平方厘米,将前述制作的涂布液分别涂布在基材上,涂布方式采用刮板涂布。涂布完成后进行热风干燥,得到防静电薄膜5,涂层的厚度为40微米。
 
实施例6:
1、纳米线的制备(以氧化硅纳米线为例进行说明):
称取50毫升的硅溶胶,加入100毫升蒸馏水搅拌均匀,再称取10克硝酸铁,加入后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将此溶液加入到盛有20毫升乙二胺的烧瓶中,搅拌均匀,再将此混合液移入到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80度的温度下静止反应7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盐酸冲洗,除去铁组分,再用蒸馏水冲洗、抽滤,室温晾干后得到直径为25-42纳米、长度42微米的氧化硅纳米线。
2、防静电薄膜的制备:
准备材料:压敏型聚碳酸脂100质量份,甲乙酮50质量份,氧化硅纳米线30质量份(直径23-40纳米,长度30微米)。先将氧化硅纳米线分散在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到压敏型丙烯酸树脂中,搅拌均匀,得到涂布液。
基材选用带微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厚度为20微米,表面的微孔形状为圆形,微孔的平均孔径为100微米,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30000个/平方厘米,将前述制作的涂布液分别涂布在基材上,涂布方式采用刮板涂布。涂布完成后进行热风干燥,得到防静电薄膜6,涂层的厚度为50微米。
 防静电效果测试:
选用6台相同大小为24寸的显示屏,将其放入同样的环境中,并使其工作1小时,然后使用型号为ELD-1的静电测试仪分别测试6台显示屏表面的静电值,测量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然后再分别将以上六种防静电薄膜贴附在显示屏的表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Figure 552700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所示的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中所述圆孔中漏出的纳米线,有较强的尖端放电和场发射作用,可以将显示屏以及薄膜材料表面的静电导走。
进一步,由防静电薄膜1、2、3来看,所述防静电的效果跟纳米线的长度有较大关系,纳米线稍长时,易形成完整的导电网络,放电效果好,但并非越长越好,因为在相同的份量下,钠米线长度越长,纳米线的数目越少,线头从基材微孔中露出的几率也就越少,因此放电效果也会降低。但是从纳米线的直径同放电效果来看,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关系。
同时,从防静电薄膜1、2、3这三个实施例所对应的氧化锌纳米线制备方法来看,氧化锌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跟醋酸锌的加入量和反应温度有关,在反应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醋酸锌的用量,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都增大;在醋酸锌用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反应温度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也都增大。
从纳米线的材质上看,防静电效果跟纳米线的材质有相当大的关系,导电性好的金属纳米线防静电效果较佳。但是,金属纳米线的性质相当活泼,容易氧化,用它制备防静电薄膜其寿命受到质疑,以下将通过事例证明。
将上述贴附防静电薄膜的显示屏,在千级净化车间中放置96小时,再测试防静电薄膜的防静电效果,其测试条件与上面相同,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Figure 930854DEST_PATH_IMAGE002
从表2所示的测试结果表明,用金属纳米线所制备的防静电薄膜在96小时后失去了防静电效果,其原因在于露在基材微孔外面的银纳米线被氧化,尖端放电现象消失,从而失去了防静电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薄膜包括基材和形成于基材上的涂层,所述基材的表面具有微孔,所述涂层为树脂型压敏胶,压敏胶中包含有纳米线形成的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平均孔径大小为1-1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平均孔径大小为20-3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形状为圆形、方形、菱形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形状为圆形,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500-30000个/平方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的微孔在基材表面的密度为1000-2000个/平方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型压敏胶中的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环氧树脂、胺基树脂、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醚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线的长度为10-42微米,直径为20-50纳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线的材质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半金属、半金属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金、银、铜、铝、铬、铂、锡、钨、锗、铌、钒、锆、锌、镍、钆、钽、钛、铱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镁、氧化锡、三氧化钨、氧化钐、氧化钕、氧化铋、氧化镨、氧化锑、氧化钒、氧化镍、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铜、二氧化铪、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一氧化钛、三氧化二钛、五氧化三钛、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二铌、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钪、三氧化二铟中的任意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金属选自硼、硅、碲、硒、砹、锗、锑中的任意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金属氧化物选自三氧化二硼、氧化硼、二氧化硅、二氧化锑、氧化硒、二氧化锗中的任意一种。
14.一种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涂布液的制备:以压敏型树脂100质量份为基准,有机溶剂为5-50质量份,纳米线为1-30质量份,先将纳米线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加入到压敏型树脂中均匀搅拌,得到涂布液;
B、将A中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在表面具有微孔的基材上,形成涂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有机溶剂选自甲乙酮、丙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酰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二丙酮醇、甲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纳米线为氧化锌纳米线,其制备过程包括:先将醋酸锌100-200克、无水乙醇3000毫升、聚乙二醇700-750毫升、氢氧化钠400克依次加入到5000毫升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填充度80%,然后密封在不锈钢容器内,在120-150度的恒温中反应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离出白色沉淀,最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后,在温度100度中干燥4小时,得到氧化锌纳米线,该氧化锌纳米线的直径为20-36纳米,长度14-42微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涂层的厚度为1-50微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基材的微孔通过发泡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基材的微孔通过激光打孔、基材拉伸或化学腐蚀形成。
CN 201010523083 2010-10-28 2010-10-28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453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23083 CN102453446B (zh) 2010-10-28 2010-10-28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23083 CN102453446B (zh) 2010-10-28 2010-10-28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3446A true CN102453446A (zh) 2012-05-16
CN102453446B CN102453446B (zh) 2013-08-07

Family

ID=46037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23083 Active CN102453446B (zh) 2010-10-28 2010-10-28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3446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6203A (zh) * 2013-07-08 2013-12-1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614090A (zh) * 2013-12-06 2014-03-05 苏州贤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压敏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7338A (zh) * 2013-11-19 2014-03-12 常熟市长江胶带有限公司 减震胶带
CN103790015A (zh) * 2014-01-20 2014-05-14 南通全技纺织涂层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涂层织物
CN105907018A (zh) * 2016-06-30 2016-08-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柔性薄膜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9085A (zh) * 2018-07-02 2018-12-07 合肥萃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耗散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09705724A (zh) * 2018-12-25 2019-05-03 澜猫(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亲水防静电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884681A (zh) * 2019-03-06 2019-06-14 深圳市源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辐照指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3801A (zh) * 2019-07-30 2019-11-12 盐城工学院 一种用于处理六价铬离子废水的铋/氧化铋/钽酸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04625A (zh) * 2021-01-25 2021-06-04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电边框胶的制备方法、导电边框胶及显示面板
CN113621387A (zh) * 2021-08-11 2021-11-09 清华大学 液晶复合偏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1395A (zh) * 2004-02-26 2005-08-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静电性光学薄膜、防静电性粘合型光学薄膜、它们的制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861676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上海君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8072462A1 (ja) * 2006-12-13 2008-06-1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0008241A2 (ko) * 2008-07-18 2010-01-21 (주)Lg화학 액정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1395A (zh) * 2004-02-26 2005-08-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静电性光学薄膜、防静电性粘合型光学薄膜、它们的制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861676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上海君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8072462A1 (ja) * 2006-12-13 2008-06-1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0008241A2 (ko) * 2008-07-18 2010-01-21 (주)Lg화학 액정표시장치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6203A (zh) * 2013-07-08 2013-12-1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5003468A1 (zh) * 2013-07-08 2015-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含该封框胶的显示装置
CN103436203B (zh) * 2013-07-08 2015-06-0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627338A (zh) * 2013-11-19 2014-03-12 常熟市长江胶带有限公司 减震胶带
CN103614090A (zh) * 2013-12-06 2014-03-05 苏州贤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压敏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81698A1 (zh) * 2013-12-06 2015-06-11 苏州贤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压敏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4090B (zh) * 2013-12-06 2015-06-17 苏州贤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压敏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90015A (zh) * 2014-01-20 2014-05-14 南通全技纺织涂层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涂层织物
CN105907018A (zh) * 2016-06-30 2016-08-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柔性薄膜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9085A (zh) * 2018-07-02 2018-12-07 合肥萃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耗散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09705724A (zh) * 2018-12-25 2019-05-03 澜猫(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亲水防静电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884681A (zh) * 2019-03-06 2019-06-14 深圳市源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辐照指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4681B (zh) * 2019-03-06 2022-12-27 深圳市源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辐照指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3801A (zh) * 2019-07-30 2019-11-12 盐城工学院 一种用于处理六价铬离子废水的铋/氧化铋/钽酸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3801B (zh) * 2019-07-30 2022-02-11 盐城工学院 一种用于处理六价铬离子废水的铋/氧化铋/钽酸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04625A (zh) * 2021-01-25 2021-06-04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电边框胶的制备方法、导电边框胶及显示面板
CN112904625B (zh) * 2021-01-25 2022-09-2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电边框胶的制备方法、导电边框胶及显示面板
CN113621387A (zh) * 2021-08-11 2021-11-09 清华大学 液晶复合偏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21387B (zh) * 2021-08-11 2022-10-25 清华大学 液晶复合偏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3446B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3446B (zh) 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Fabrication of platinum-decor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based hydrogen sensors by aerosol jet printing
EP311827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ver nanowire ink, silver nanowire ink, and transparent electroconductive coating film
Xagas et al. Preparation, fractal surface morphology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iO2 films
WO2014136039A1 (en) Composition, substrat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5102555A (zh) 熔合金属纳米结构网络和具有还原剂的熔合溶液
EP3169464B1 (e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transparent and conductive auto-supported silver nanowire film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4303241A (zh) 石墨烯和金属纳米线复合的导电膜、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制备透明导电膜的用途
CN107424682B (zh) 一种具有分形结构的多孔金属薄膜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702381A (zh) 一种高度稳定的银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封装制备方法
JP6599245B2 (ja) 銀ナノワイヤを含む透明導電性膜
JP6598692B2 (ja) 銀ナノワイヤを含む組成物
JP2003331654A (ja) 導電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695014A (zh) 一种铜纳米线制备方法及铜纳米线复合透明导电薄膜
CN109207029A (zh) 具有强附着牢度的导电涂料
Yamamoto et al. An electroless plating method for conducting microbeads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TW520324B (en) Functional film
CN101082711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76332A (zh) 基于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柔性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Arai et al. Fabrication of copper/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containing different sized nanotubes by electroless deposition
CN102192968A (zh) 薄层色谱板以及使用其的薄层色谱与红外光谱的联用方法
KR20070084043A (ko) 미립자 적층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354061B2 (en)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ir
Okubo et al. Kinetic aspects in the drying dissipative crack patterns of colloidal crystals
TW201206823A (en) Large-area particle-monolay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IYAD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9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7

Address after: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BYD 518118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No. 3009

Patentee before: Biyadi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l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