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2349A - 用于多模态运输的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模态运输的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2349A
CN102452349A CN2011103147076A CN201110314707A CN102452349A CN 102452349 A CN102452349 A CN 102452349A CN 2011103147076 A CN2011103147076 A CN 2011103147076A CN 201110314707 A CN201110314707 A CN 201110314707A CN 102452349 A CN102452349 A CN 102452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vehicle
bogie truck
length
resp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47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P·凯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NSF Railway Co
Original Assignee
BNSF Railwa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NSF Railway Co filed Critical BNSF Railway Co
Publication of CN102452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23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00Wagons or vans
    • B61D3/16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 B61D3/18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for vehicles
    • B61D3/182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for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vy vehicles, e.g. public work vehicles, trucks, trailers
    • B61D3/184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for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vy vehicles, e.g. public work vehicles, trucks, trailers the heavy vehicles being of the trailer or semi-traile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1/00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Conversions therefor
    • B60F1/04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Conversions therefor with rail and road wheels on different axles
    • B60F1/046Semi-trailer or trailer type vehicles without own propell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4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long loads, e.g. with separate wheeled load suppor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4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模态运输的车辆,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每个框架包括间隔开且彼此平行放置的梁。每个框架还包括使得框架连接到转向架从而以轨道模式运输的转向架连接器。第二框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框架的梁的一部分同轴地嵌套到第一框架的梁的一部分,以使得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伸缩地移动。车辆还包括操作性地固定到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上以用于以公路模式运输的车轴和车轮。

Description

用于多模态运输的系统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于2010年10月15日提交的、题为“System and Apparatus for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临时申请号为61/393,418的非临时申请,为了所有的目的,通过引用将该申请并入本文中,如同全文引述一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运输方法和系统,具体地,涉及用于利用多模态运输交通工具运输风力机叶片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参考图1,示出了风力机100,风力机100是从风力中提取能量的旋转设备。如果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力机100可称为风电机、风轮机、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单元、风能转化器或风力发电机。商业发电的风电场中所使用的风力机通常是三叶片型,并且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电机导进风。高大的塔基在具有风切变的风场中允许承受较大的风力。在一些风切变风场中,对于海拔上的相对小的增量,风速和相应的功率输出显著增加。
在运送到有轨车、船只、卡车和/或其他交通工具之前,大的风力机(例如风力机100)必须被拆成组件部分。风力机100包括塔102、机舱104和电机叶片106。塔102和机舱104通常被配置为在运输时被拆分。然而,与塔102和机舱104不同,优选地电机叶片106-110不被拆分成便于运输的较小组件。通常,电机叶片106-110相对较大,有时长度超出160英寸宽度超出12英寸。
尽管风力机叶片运输领域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缺点。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多模态运输的车辆,包括:
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包括:
第一梁;
第二梁,其与第一梁间隔开并大体上位于平行于第一梁的位置;及
第一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一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一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
第二框架,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框架包括: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三梁,其中,第三梁的一部分同轴地嵌套到第一梁的一部分以使得第三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一梁伸缩地移动;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四梁,其中,第四梁的一部分同轴地嵌套到第二梁的一部分以使得第四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二梁伸缩地移动;及
第二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二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二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及
操作性地固定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上以用于以公路模式运输的车轴和车轮。
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包括:
用于阻止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止动件。
还包括:
锁定件,其中该锁定件包括:
在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以分别锁定和开启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移动的销;及
用于接收鞘以在全开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一孔,以及用于接收鞘以在全闭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孔。
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一梁和第二梁;及
至少一个第二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三梁和第四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三梁和第四梁。
其中,车轴和车轮包括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气垫。
还包括多个震动吸收器,其中,多个震动吸收器中的每一个的上端连接到多个横向交叉元件中的一个上。
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由钢形成。
包括:
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包括:
第一梁;
第二梁,其与第一梁间隔开并大体上位于平行于第一梁的位置;及
第一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一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一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
第二框架,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框架包括: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三梁,第三梁位于第一梁附近以相对于第一梁移动;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四梁,第四梁位于第二梁附近以相对于第二梁移动;及
第二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二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二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
固定到第三梁和第一梁上的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大体上延伸全长,该全长包括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从而当第三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一梁移动时,引导第三梁;
固定到第四梁和第二梁上的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大体上延伸全长,该全长包括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从而当第四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二梁移动时,引导第四梁;及
操作性地固定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上以用于以公路模式运输的车轴和车轮。
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包括:
用于阻止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止动件。
还包括:
锁定件,其中该锁定件包括:
在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以分别锁定和开启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移动的销;及
用于接收鞘以在全开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一孔,以及用于接收鞘以在全闭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孔。
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一梁和第二梁;及
至少一个第二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三梁和第四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三梁和第四梁。
其中,车轴和车轮包括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气垫。
还包括多个震动吸收器,其中,多个震动吸收器中的每一个的上端连接到多个横向交叉元件中的一个上。
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由钢形成。
一种利用用于多模态运输的车辆的方法,包括:
将车辆从第一长度扩张到第二长度以适应负载的长度;
利用扩张的车辆以公路模式运输负载;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上;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上;及
利用扩张的车辆以轨道模式运输相应的负载。
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上包括:
对气囊充气以升起第一转向架的一部分以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并且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上包括:
对气囊充气以升起第二转向架的一部分以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
其中,第一转向架是居中转向架和过渡转向架中的一种。
其中,第二转向架是居中转向架和过渡转向架中的一种。
还包括: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从第二转向架上解除连接;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从第一转向架上解除连接;及
利用扩张的车辆以公路模式运输负载。
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从第二转向架上解除连接包括:
对气囊进行放气,以降低第二转向架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从第一转向架上解除连接包括:
对气囊进行放气,以降低第一转向架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的一部分。
通过上述描述,显而易见,本申请具有明显的益处和优点,包括:(1)仅利用一个车辆用于一组元件的整个运输移动,由些减少元件组的处理循环;(2)通过减少处理的数量来降低了意外损坏的风险;(3)降低了整个运输移动需要的设备的数量;(4)将车辆快速且简易地在公路模式和轨道模式之前转换,而不需要提升;及(5)通过延伸和收缩车辆,仅利用一个车辆用于运输长度十分不同的元件,由此提升了成本效益。
附图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特点的新颖性特征在随附权利要求中陈述。但是,结合附图阅读下述详细说明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其本身、使用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其他目的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常规风力机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空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空车辆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公路模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轨道模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转向架的侧视图;
图7A-G是根据本申请的利用多模态运输车辆的方法的视图;及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利用多模态运输车辆的铁路站场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起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的所有特征。当然,应该意识到,在任何这样的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中,很多具体实施是为了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例如适应系统相关和商业相关的限制,这使得一种实施方式与另一种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应该意识到,这种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且耗时的,但仍然是受益于本公开文本的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工作。
现在参考附图中的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车辆200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车辆200包括后延伸部202、前延伸部204、车轮206、支撑腿208和机架210及212。车辆200可在轨道运输模式中被用作模块化轨道车辆,并在公路运输模式中被用作公路拖车或公路车辆。车辆200在轨道模式或公路模式中都是可扩展的。举例来说,如果车辆200将被装载比车辆200的当前配置长的元件,前延伸部204可被进一步扩展以加长车辆200的尺寸,或者如果车辆200将被加载比车辆200的当前配置短的元件,前延伸部204可被缩减以减少车辆200的尺寸。前延伸部204和后延伸部202由足够结实的材料制成以使得能够扩展轨道模式的车辆200,从而扩展的车辆200足够结实以被火车头使用来牵引车辆200之后的轨道车。
机架210和212的每一个都可以通过多个(优选地四个)快速释放的、卡口的扭锁设备可释放地连接到延伸部202-204。应该意识到,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可释放连接设备。可在延伸部202和204的拐角处使用角板以增加强度和刚度,并支撑扭锁设备。机架210和212的每一个可位于前延伸部204和/或后延伸部202的若干不同的位置以辅助容纳不同尺寸和长度的元件,例如风力机叶片。此外,当连接到延伸部202-204上时,机架210和212可旋转。
现在参考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车辆300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车辆300大体上类似于图2的车辆200。车辆300包括后延伸部302和前延伸部304。后延伸部302包括梁306和梁308,它们彼此间隔开并大体上彼此平行。类似地,前延伸部304包括梁310和梁312,它们彼此间隔开并大体上彼此平行。每个梁306-312是由钢材或其他合适的结实材料制成的细长梁,并且,除非另有说明,框架302-304的其他元件由类似的结实材料形成。
后延伸部302还包括在梁306和308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梁306和308上的横向交叉元件314A-I。类似的,前延伸部304也包括在梁310和312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梁310和312上的横向交叉元件316A-B。每个横向交叉元件314A-I的每一端通过合适的方法(例如焊接或机械紧固)固定到梁306和308上。类似地,每个横向交叉元件316A-B的每一端通过合适的方法(例如焊接或机械紧固)固定到梁310和312上。每个交叉元件314A-I和316A-B是由诸如钢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的梁,并且其可具有形成在其表面的开口。任何开口可与形成在其他交叉元件314A-I和316A-B上的相应开口对齐以提供空气和/或液体导管、电线和拖车运行时使用的类似物的通路。机架318和320的每一个可位于前延伸部304和/或后延伸部302的若干不同的位置以辅助容纳不同尺寸和长度的元件,例如风力机叶片。此外,当连接到延伸部302-304上时,机架318和320可旋转。
后延伸部302还包括转向架连接器322,其使得后延伸部302能够连接转向架(未示出)以在轨道模式中运输。类似地,前延伸部304还包括转向架连接器324,其使得前延伸部304能够连接另一转向架(图3中未示出)以在轨道模式中运输。下文结合图5和图6描述了转向架。
后延伸部302和/或前延伸部304包括车轴和车轮326。车轴和车轮326可包括悬架系统,其包括气垫和/或多个震动吸收器(图3中未示出)。每个震动吸收器的上端可连接到横向交叉元件314A-I和316A-B中的一个上。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悬架,气垫可为元件提供更平滑的运送。转向架连接器322和324可从转向架上拆除以使得车辆300在公路模式中被用作运输的拖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梁310的一部分同轴地嵌套到梁306的一部分中以使得梁310随着前延伸部304相对于后延伸部302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梁306伸缩地移动。类似地,梁312的一部分同轴地嵌套到梁308的一部分中以使得梁312随着前延伸部304相对于后延伸部302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梁308伸缩地移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延伸部304可滑动地连接到后延伸部302且相对于后延伸部302可移动以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伸长和缩短车辆300。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车辆300包括固定到梁310和梁306上的滑杆。滑杆可大体上延伸梁306的长度330的全长328以及梁310的长度332,从而当梁310随着前延伸部304相对于后延伸部302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梁306移动时,引导梁310。类似地,车辆300可包括固定到梁312和梁308上的另一滑杆。类似地,滑杆可大体上延伸梁308的长度330的全长328以及梁312的长度332,从而当梁312随着前延伸部304相对于后延伸部302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梁308移动时,引导梁312。
车辆300还包括止动件(图3中未示出)以阻止前延伸部304相对于后延伸部302在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车辆300还包括锁机构(图3中未示出)。锁机构包括可在锁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以分别锁合和开启前延伸部304和后延伸部302的相对移动的鞘。锁机构还包括孔以接收该鞘以在全开位置锁定前延伸部304和后延伸部302,该锁机构还包括另一孔以接收该鞘以在全闭位置锁定前延伸部304和后延伸部302。锁机构可包括其他孔以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的任何其他位置锁定前延伸部304和后延伸部302。锁机构中的可伸缩鞘使得可以在车辆运行期间为了活动性而相对于彼此选择性地定位前延伸部304和后延伸部302。
现在参考附图中的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公路模式的车辆400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车辆400大体上类似于图2中的车辆200。在公路模式中,车辆400由卡车402牵引。图4描述了车辆400上的机架404和406包含货物,具体地,风力机叶片408和410。
现在参考附图的图5,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轨道模式的车辆500和502的优选实施方式。车辆500和502大体上类似于图2中的车辆200。在轨道模式中,车辆500的后延伸部504由转向架506支撑,车辆500的前延伸部508由转向架510支撑,车辆502的后延伸部512也由转向架510支撑,而且车辆502的前延伸部514由转向架516支撑。
转向架(也可被称为轮卡车)是附加到车辆上的带轮子的底盘或框架。转向架可被安装在如下位置:货车上、座架上、火车车厢或火车头。转向架是火车下部的结构,轴(和轮子)通过轴承附加到火车上。转向架有若干目的:支撑轨道车辆的车身,在直的和弯曲的轨道上提供稳定性,通过吸收震动确保运输舒适性,当火车调整运行在弯曲处时最小化离心力,并最小化轨道不规则性和轨道磨损的产生。通常,两个转向架配合到每个车厢、货车或火车头上,每端具有一个转向架。也可使用替代实施方式,其中,转向架位于车厢或货车之间的连接件之下。车辆500和502可与当前使用在用于其他轨道模式的车辆的轨道工业中的现有转向架兼容。此外,转向架可被改进以与车辆500和502完全兼容。下文结合图6进一步详细描述转向架。
图5描述了附加到前延伸部508的机架518,其保持风力机叶片520和522的一端,而附加到后延伸部504的机架524保持风力机叶片520和522的另一端。类似地,附加到前延伸部514的机架526保持塔部分528的一端,而附加到后延伸部512的机架530保持塔部分528的另一端。机架526可使用定位器532以保持塔部分528的一端,而机架530可使用定位器534以保持塔部分528的另一端。定位器532和534可以是柔性张力元件,例如带子。
现在参考附图中的图6,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转向架600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转向架600大体上类似于图5中的转向架506、510和516。大多数转向架具有两个轴,这是最简单的设计,但一些设计用于极重载荷的车辆的每个转向架具有五个轴。转向架600包括至少两个轮组606,轮组602由在每端具有轴承和车轮的轴组成。转向架600还包括悬架604以吸收转向架框架和轨道车身之间的震动。常规类型的悬架是卷簧和橡胶气囊。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悬架,气囊可为元件提供较平稳的运输。转向架600还包括轴箱悬架606以吸收车轴轴承和转向架框架之间的震动。轴箱悬架通常由下述部件组成:转向架框架和车轴轴承之间的弹簧以允许向上和向下移动,以及滑块以防止侧向移动,而更现代的设计使用固态橡胶弹簧。此外,转向架600包括制动装置608。主要使用两种类型的制动装置:压住车轮胎面的制动瓦以及盘形制动器和制动垫。转向架可以是居中的转向架(其是用于两个底盘之间的轨道支撑的转向架)或过渡转向架(其是连接车辆和车头动力的转向架)。居中转向架和过渡转向架的实例在图7A-G中描述。
现在参考附图中的图7A-G,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利用多模态运输车辆的方法700。图7A描述了使第一车辆704朝着第一居中转向架706后退的第一卡车702,而第二车辆708维持在过渡转向架710邻近。车辆704和708大体上类似于图2的车辆200,居中转向架706大体上类似于图6的转向架600。第一卡车702可向一斜坡后退第一车辆704以达到居中转向架706的地平面,但用于居中转向架706的轨道位于卡车能够轻易达到的地平面。
图7B描述了使第一车辆704向第一居中转向架706后退的第一卡车702,而第二卡车712使过渡转向架710向第二车辆708后退。第一车辆704不需要必须被升起以放置在居中转向架706上,而第二车辆708也不需要必须被升起以放置在过渡转向架710上。
图7C描述了使用其气囊以升起第一车辆704的一端和第二车辆708的一端的居中转向架706,而过渡转向架710使用其气囊升起第二车辆708的另一端。
图7D描述了将第一车辆704留在具有第二车辆708的第一居中转向架706上的第一卡车702,第二车辆也位于过渡转向架710上。
图7E描述了将第二居中转向架716上的第三车辆714朝着第一车辆704的一端后退的第一卡车702,第一车辆704的一端不位于第一居中转向架706上。
图7F描述了第二居中转向架716,其气囊已经被充气以支撑第三车辆714和第一车辆704,而第二卡车712将第二过渡转向架718后退到第三车辆714未被支撑的一端。
图7G描述了后退以连接第二过渡转向架718的火车头720,第二过渡转向架718的气囊已被充气以支撑第三车辆714先前未被支撑的一端。在该方法的该步骤之后,火车头720将能够利用转向架706、710、716和718运输车辆704、708和714。不需要额外的设备以将车辆704、708和714升起到转向架706、710、716和718之上。此外,由车辆704、708和714运输的元件不需要必须在车辆中转运。在公路模式和轨道模式之间过渡时消除元件的转运降低了由于意外损害元件的可能性。元件可在运输点或起始点被装载在车辆上,但保持装置在车辆上直到元件在其最终目的地被卸载。当火车头720到达其目的地时,可逆序执行方法700以将车辆704、708和714从转向架706、710、716和718上拆除,使得运输车辆704、708和714以公路模式被运输到其最终目的地。
现在参考附图的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利用多模态运输车辆的铁路站场800。车辆802准备用于从公路模式过渡到轨道模式。站场维修工804将车辆806(先前处于公路模式)后退以连接轨道械的车辆808(位于转向架上)。车辆802和808大体上类似于图2中的车辆200。由于卡车和站场维修工驾驶车
尽管已经描述了与运输大风力机叶片有关的车辆,但应该理解的是,该车辆可用于运输其他长的目标,例如公路立交桥的梁。
通过上述描述,显而易见,本申请具有明显的益处和优点,包括:(1)仅利用一个车辆用于一组元件的整个运输移动,由些减少元件组的处理循环;(2)通过减少处理的数量来降低了意外损坏的风险;(3)降低了整个运输移动需要的设备的数量;(4)将车辆快速且简易地在公路模式和轨道模式之前转换,而不需要提升;及(5)通过延伸和收缩车辆,仅利用一个车辆用于运输长度十分不同的元件,由此提升了成本效益。
上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地,可以以不同但等价的方式修改和实施本发明,这对受益于本文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显然,上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可被改变或修改,所有的这种变形都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同描述的一样。尽管以受限数量的形式展示了本发明,但其并不限于这些形式,在不脱离其精神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都是合适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多模态运输的车辆,包括:
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包括:
第一梁;
第二梁,其与第一梁间隔开并大体上位于平行于第一梁的位置;及
第一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一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一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
第二框架,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框架包括: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三梁,其中,第三梁的一部分同轴地嵌套到第一梁的一部分以使得第三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一梁伸缩地移动;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四梁,其中,第四梁的一部分同轴地嵌套到第二梁的一部分以使得第四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二梁伸缩地移动;及
第二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二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二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及
操作性地固定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上以用于以公路模式运输的车轴和车轮。
2.如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包括:
用于阻止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止动件。
3.如权利要求1的车辆,还包括:
锁定件,其中该锁定件包括:
在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以分别锁定和开启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移动的销;及
用于接收鞘以在全开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一孔,以及用于接收鞘以在全闭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孔。
4.如权利要求1的车辆,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一梁和第二梁;及
至少一个第二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三梁和第四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三梁和第四梁。
5.如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车轴和车轮包括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气垫。
6.如权利要求1的车辆,还包括多个震动吸收器,其中,多个震动吸收器中的每一个的上端连接到多个横向交叉元件中的一个上。
7.如权利要求1的车辆,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由钢形成。
8.一种用于多模态运输的车辆,包括:
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包括:
第一梁;
第二梁,其与第一梁间隔开并大体上位于平行于第一梁的位置;及
第一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一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一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
第二框架,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框架包括: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三梁,第三梁位于第一梁附近以相对于第一梁移动;
具有第二长度的第四梁,第四梁位于第二梁附近以相对于第二梁移动;及
第二转向架连接器,其中,第二转向架连接器使得第二框架能够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以用于以轨道模式运输;
固定到第三梁和第一梁上的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大体上延伸全长,该全长包括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从而当第三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一梁移动时,引导第三梁;
固定到第四梁和第二梁上的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大体上延伸全长,该全长包括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从而当第四梁随着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而相对于第二梁移动时,引导第四梁;及
操作性地固定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上以用于以公路模式运输的车轴和车轮。
9.如权利要求8的车辆,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一个包括:
用于阻止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止动件。
10.如权利要求8的车辆,还包括:
锁定件,其中该锁定件包括:
在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以分别锁定和开启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移动的销;及
用于接收鞘以在全开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一孔,以及用于接收鞘以在全闭位置锁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二孔。
11.如权利要求8的车辆,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一梁和第二梁;及
至少一个第二横向交叉元件,其在第三梁和第四梁之间垂直延伸并附加到第三梁和第四梁。
12.如权利要求8的车辆,其中,车轴和车轮包括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气垫。
13.如权利要求8的车辆,还包括多个震动吸收器,其中,多个震动吸收器中的每一个的上端连接到多个横向交叉元件中的一个上。
14.如权利要求8的车辆,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由钢形成。
15.一种利用用于多模态运输的车辆的方法,包括:
将车辆从第一长度扩张到第二长度以适应负载的长度;
利用扩张的车辆以公路模式运输负载;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上;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上;及
利用扩张的车辆以轨道模式运输相应的负载。
16.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转向架上包括:
对气囊充气以升起第一转向架的一部分以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并且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转向架上包括:
对气囊充气以升起第二转向架的一部分以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
17.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第一转向架是居中转向架和过渡转向架中的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第二转向架是居中转向架和过渡转向架中的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从第二转向架上解除连接;
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从第一转向架上解除连接;及
利用扩张的车辆以公路模式运输负载。
20.如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从第二转向架上解除连接包括:
对气囊进行放气,以降低第二转向架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将扩张的车辆的第一端从第一转向架上解除连接包括:
对气囊进行放气,以降低第一转向架支撑扩张的车辆的第二端的一部分。
CN2011103147076A 2010-10-15 2011-10-17 用于多模态运输的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024523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9341810P 2010-10-15 2010-10-15
US61/393,418 2010-10-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2349A true CN102452349A (zh) 2012-05-16

Family

ID=4593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47076A Pending CN102452349A (zh) 2010-10-15 2011-10-17 用于多模态运输的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90501A1 (zh)
CN (1) CN1024523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908A (zh) * 2017-05-05 2022-04-12 Bnsf铁路公司 铁路虚拟轨道区块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2953B2 (ja) * 2013-04-23 2017-04-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風力発電設備の組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9132A (en) * 1989-01-09 1990-05-29 Trailer Train Company Articulated platform car for three or four trailers
US5220870A (en) * 1992-05-26 1993-06-22 Larson Ernest J Convertible highway-railway hauling vehicle
US5826517A (en) * 1994-08-08 1998-10-27 Ernest J. Larson, Jr. Bogie coupling system for convertible railway-railroad vehicle
US6546878B1 (en) * 2001-10-12 2003-04-15 Gunderson, Inc. Multi-unit railroad freight car for carrying cargo containers
EP1336755A1 (en) * 2002-02-19 2003-08-20 Vestas Wind Systems A/S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of a wind turbine nacelle and use thereof
ES2316745T3 (es) * 2003-05-15 2009-04-16 Vestas Wind Systems A/S Sistema de trasporte para un componente de aerogenerador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transporte de aerogenerador.
DK177128B1 (da) * 2003-07-10 2011-12-19 Lm Glasfiber As Transport og opbevaring af forkrumme vindmøllevinger
DK176923B1 (da) * 2004-06-29 2010-05-17 Vamdrup Specialtransp Aps Fremgangsmåde til transport af en lang vindmøllevinge samt et køretøj til transport heraf
DE602004016001D1 (de) * 2004-11-18 2008-10-02 Gen Electric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einen länglichen Gegenstand der Art eines Rotorblattes für eine Windmühle
US20070177954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or transporting rotor blades
US7704024B2 (en) * 2006-01-31 2010-04-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porting wind turbine components
US7607873B2 (en) * 2006-03-21 2009-10-27 21St Century Structures, Llc Concrete panel trailer assembly with strut-mounted wheels
UA95505C2 (en) * 2006-12-20 2011-08-10 Рейлраннер Н.А., Инк. Bimodal container chassis
US7670090B1 (en) * 2008-08-12 2010-03-02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Inc. Wind turbine bla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096739B1 (en) * 2009-04-08 2012-01-17 Bnsf Railway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wind turbine blades
US8591155B2 (en) * 2011-03-17 2013-11-26 Timothy Lawlor Transport system for heavy-duty equipme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908A (zh) * 2017-05-05 2022-04-12 Bnsf铁路公司 铁路虚拟轨道区块系统
CN114312908B (zh) * 2017-05-05 2023-07-28 Bnsf铁路公司 铁路虚拟轨道区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90501A1 (en) 201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1621B1 (en) Wind turbine bla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1476658B2 (en) Nacelle and method of loading a wind turbine nacelle comprising one hub onto a vehicle arrangement
US20160303933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tractive effort of a vehicle
CN1261314C (zh) 可转换的铁路-公路车辆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33631U (zh) 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
CN102452349A (zh) 用于多模态运输的系统和装置
CN104649131A (zh) 低地板车辆运输方法及系统
CN101475009A (zh) 一种长大货物车用导向梁及带有该导向梁的长大货物车
CN201317655Y (zh) 自装卸式管线材专用运输车
CN103465975A (zh) 一种运输车
JP4834461B2 (ja) 軌陸式運搬装置
CN105365652A (zh) 一种重载凹型桥式运输设备
KR102000651B1 (ko) 탈착 가능한 조립식 서브프레임을 갖는 암롤 트럭
CN105416150A (zh) 垂直公路运输车
CN207374531U (zh) 一种公铁联运四轴厢式运输半挂车
CZ32019U1 (cs) Vůz pro přepravu velkoobjemových kontejnerů
CN205686473U (zh) 一种移动破碎筛分站及其半挂车底盘
CN217532940U (zh) 箱体部件配送台车
CN110606098B (zh) 一种基于快捷稳固装车的一体化铁路驮背运输车
CN108791581A (zh) 带有滑轮组的牵引式转运车
US20080105159A1 (en) Reinforced Bi-Modal Open Top Trash/Refuse Trailer
CN107539368A (zh) 一种移动破碎筛分站及其半挂车底盘
CN201825143U (zh) 利用一般叉车做牵引的大型机械搬运车
CN110127400B (zh) 一种多式联运装卸设备及其装卸方法
CN102485572A (zh) 商用车运输半挂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