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4740A - 电动阀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4740A
CN102444740A CN2011103059836A CN201110305983A CN102444740A CN 102444740 A CN102444740 A CN 102444740A CN 2011103059836 A CN2011103059836 A CN 2011103059836A CN 201110305983 A CN201110305983 A CN 201110305983A CN 102444740 A CN102444740 A CN 102444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lve
rotor
chamber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59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4740B (zh
Inventor
关口英树
福安珠实
平川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44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4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4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4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阀利用支撑转子轴的支撑部件(1)使转子室(71A)和阀室(10A)实现均压,有效地实现均压的同时防止异物从阀室侵入转子室。在阀壳(10)的开口部(10a)安装支撑部件(1)。通过焊接将外壳(71)固定在开口部的端部上。在外壳内收放磁转子(72)。使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与支撑部件的支架部(11)的内螺纹部(11b)螺纹结合,用支撑部件支撑转子轴。使支撑部件的嵌合部(12)的外周的直径(φd2)比阀壳的内径(φd3)小,形成间隙(12b)。在嵌合部的凸缘部(13)侧形成缩径部(12a)(凹部)。在凸缘部形成与缩径部连通的连通孔(13a)。

Description

电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空调机等的制冷循环中且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以往,制冷循环中所连接的电动阀由于需要确保制冷循环整体的气密性,而将作为驱动部的步进马达等的转子配设在转子室内并将该转子室与阀室一起密封。这种电动阀被称为“固定式”,例如有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45048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48766号的缩微胶片(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电动阀在圆筒形状的阀壳上安装有阀座,在其相反侧的开口部安装有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的圆柱孔内嵌合有阀体。在阀壳的上端气密地固定有步进马达的外壳。外壳内形成转子室,在其内部可旋转地设有转子。在转子的转子轴上形成有外螺纹部,该外螺纹部与支撑部件的内螺纹部螺纹结合,在转子轴的下端卡合有阀体。另外,在外壳的外周配设有驱动转子旋转的定子线圈。并且,使转子旋转,利用转子轴和支撑部件的螺纹进给机构,使阀体在轴向上移动,使阀座的阀口的开度变化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另外,在使阀体移动时,转子也在轴向上移动,但为了降低转子室与阀室的差压对使该阀体及转子移动的力的影响,在支撑部件上设有使转子室和阀室实现均压的均压孔。
另外,作为现有的电动阀例如有图5及图6所示的电动阀。图5是现有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及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6是现有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图6(A))及仰视图(图6(B))。该电动阀具有阀壳10,在阀壳10上形成有圆柱状的阀室10A。另外,在阀壳10上,安装有从侧面侧连通到阀室10A的一次连接管20,在阀室10A的轴线L方向的一侧端部安装有二次连接管30。并且,在阀壳10上,在二次连接管30的阀室10A侧配设有阀座部件40。并且,在阀座部件40上形成有使阀室10A和二次连接管30连通的剖面形状为圆形的阀口40a。
在阀壳10的上端的开口部10a安装有支撑部件4。支撑部件4包括:大致圆柱状且树脂制的支架部41;嵌合在阀壳10的开口部10a内的嵌合部42;以及环状且金属制的凸缘部43。在支架部41上形成有在轴线L方向较长的导向孔41a,并且在上部中央形成有内螺纹部41b。圆筒状的阀架5在轴线L方向可滑动地嵌合在导向孔41a中。阀架5与阀室10A同轴地安装,在该阀架5的下端部紧固有阀体6,该阀体6在端部具有针阀61。另外,在阀架5内设有可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的弹簧座51,压缩螺旋弹簧52以给予规定的荷重的状态安装在弹簧座51和阀体6之间。
在阀壳10的开口部10a的外周端部,通过焊接等气密地固定有步进马达7的外壳71,利用该外壳71形成圆柱状的转子室71A。在转子室71A内可旋转地设有使外周部多极磁化的磁转子72,在该磁转子72上紧固有转子轴73。另外,在外壳71的外周配置有定子线圈74,通过对该定子线圈74给予脉冲信号,从而磁转子72根据其脉冲数进行旋转。并且,通过该磁转子72的旋转,与磁转子72一体的转子轴73进行旋转。此外,在外壳71的顶板部设有限制磁转子72的旋转的旋转制动机构75。
阀架5的上端部与转子轴73的下端部配合,阀架5以通过转子轴73可旋转地悬挂状态被支撑。另外,在转子轴73上形成有外螺纹部73a,该外螺纹部73a与形成于支撑部件4上的内螺纹部41b螺纹结合。该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和支撑部件4的内螺纹部41b构成螺纹进给机构。
在支撑部件4的嵌合部42和凸缘部43上,形成有从阀室10A以直线状贯通到转子室71A侧的均压孔42a、43a。该均压孔42a、43a形成于环绕轴L的四个部位上,该均压孔42a、43a的内径φd1为大致1mm左右。
通过上述螺纹进给机构,转子轴73伴随磁转子72的旋转而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通过伴随该旋转的转子轴73在轴线L方向上的移动,阀体6与阀架5一起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并且,阀体6用针阀61的部分增减阀口40a的开口面积,控制从一次连接管20流向二次连接管30的流体的流量。另外,在该阀体6移动时,转子室71A和阀室10A通过均压孔42a、43a而成为均压。
虽然专利文献2的电动阀也是设置使转子室和阀室成为均压的均压孔的电动阀,但该专利文献2的电动阀为了防止异物侵入转子室而在均压孔上设有过滤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45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2-48766号的缩微胶片
在专利文献1或图5及图6所示的现有的电动阀中,均压孔形成为从转子室侧直线贯通到阀室侧,在例如图5及图6的电动阀中,均压孔的直径φd1为大致1mm左右,因此能够顺利地实行转子室和阀室的均压,但是存在混入到阀室的制冷剂中的异物等容易通过均压孔而侵入转子室之类的问题。虽然利用钻头等开孔而形成均压孔,但在利用该钻头进行的加工中不能做成具有最小加工直径,防止异物(垃圾)的侵入那样小的直径。此外,均压孔也能够通过冲压、蚀刻、激光等进行加工。但是在利用冲压进行加工的情况下,虽然能够与钻头同样以低成本进行加工,但是存在可加工的最小直径较大之类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利用蚀刻或激光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与利用钻头进行加工或利用冲压进行加工相比较,可以加工较小的孔,但是存在加工自身花费成本之类的问题。
对此,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尽管能够利用过滤器减少异物的侵入,但是由于过滤器导致产生压力损失,因此存在转子室和阀室的均压变得不充分(在均压上花费时间),成为动作不良的原因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具有使转子室和阀室实现均压的均压路径(均压孔)的电动阀中,使转子室和阀室有效地实现均压的同时,防止异物侵入到转子室。
方案一的电动阀具备:阀壳,该阀壳形成圆柱状的阀室,并且在上述阀室的一方具有开口部且在另一方具有阀座部;转子外壳,该转子外壳固定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周围且形成圆柱状的转子室;转子,该转子在上述转子室及上述阀室的轴线方向上具有转子轴,能够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配置在上述转子室内;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装配在上述转子外壳的外周且驱动上述转子旋转;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固定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且划分上述阀室和上述转子室,并且支撑上述转子的上述转子轴;以及阀体,该阀体设在上述转子轴的上述阀座部侧,使上述转子旋转,利用上述支撑部件和上述转子轴的螺纹进给机构使上述转子及转子轴沿轴线方向移动,利用上述阀体增减上述阀口的开度的同时,利用将上述阀室和上述转子室导通的均压路径,在上述转子沿轴线方向移动时,使上述阀室和上述转子室实现均压,
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嵌合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内的嵌合部;以及紧固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的周围端部的凸缘部,
在上述凸缘部上形成有在上述转子室侧开口的导通路径,上述嵌合部的外周的外径比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内径小规定量,
利用上述嵌合部的外周和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及上述导通路径,构成上述均压路径。
方案二的电动阀在方案一的电动阀中,在上述嵌合部上,在上述凸缘部侧形成在相对于上述轴线的半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上述嵌合部的外周和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及上述导通路径通过上述凹部而导通。
方案三的电动阀在方案二所述的电动阀中,上述嵌合部的凹部形成于环绕上述轴线的全周上。
方案四的电动阀在方案二所述的电动阀中,上述嵌合部的凹部形成于环绕上述轴线的多个规定位置上。
方案五的电动阀在方案三所述的电动阀中,上述凹部的上述阀室侧的内表面为锥形面,使得与上述嵌合部的凹部的轴线相交的截面的截面面积朝向转子室变得宽阔。
方案六的电动阀在方案一至五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中,上述嵌合部的外周与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相当于80~120个网眼。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一的电动阀,通过支撑部件的嵌合部的外周与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及形成于凸缘部上的导通路径,构成使转子室和阀室实现均压的均压路径。能够将该均压路径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全开口截面面积做的足够大,大到能够顺利地实行均压的程度,而且,间隙由直径大的嵌合部的外周和阀壳的内周面来形成,因此能够使该间隙的宽度充分地小,小到防止制冷循环中的异物从阀室侵入到转子室的程度,不受钻头直径等的加工上的制约,能够防止异物从阀室侵入到转子室。
根据方案二的电动阀,除了方案一的效果外,由于在嵌合部上设置凹部,因此能够减小在嵌合部中的压力损失。
根据方案三的电动阀,除了方案二的效果外,由于嵌合部的凹部形成于环绕轴线的全周,因此能够减小在该凹部中的压力损失。
根据方案四的电动阀,除了方案二的效果外,由于嵌合部的凹部形成于与凸缘部的导通路径对应的环绕轴线的多个规定位置上,因此能够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开口面积比方案三的小,因此容易相应地防止异物侵入到转子室。
根据方案五的电动阀,除了方案二的效果外,由于形成锥形面,使得凹部的截面面积朝向转子室扩大,因此与方案三相比,能够减小损失系数,能够进一步减小均压流道的压力损失。
根据方案六的电动阀,在方案一至方案五中,由于嵌合部的外周与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相当于80~120个网眼,因此在防止制冷循环中的异物侵入到转子室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及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仰视图、立体图及阀壳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及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及仰视图。
图5是现有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及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现有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及仰视图。
图中:
1-支撑部件,12-嵌合部,12a-缩径部(凹部),12b-间隙,13-凸缘部,13a-导通路径,2-支撑部件,22-嵌合部,22a-凹部,22b-间隙,23-凸缘部,23a-导通路径,3-支撑部件,32-嵌合部,32a-凹部,32b-间隙,32a1-锥形面,33-凸缘部,33a-导通路径,10-阀壳,10A-阀室,71-外壳,71A-转子室。
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动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及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图2(A))、仰视图(图2(B))、立体图(图2(C))及阀壳的剖视图(图2(D))。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图3(A))及仰视图(图3(B))。图4是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支撑部件的局部截断侧视图(图4(A))及仰视图(图4(B))。以下的实施方式与在上述的图5及图6中说明的现有的电动阀的不同之处是,与现有的支撑部4对应的支撑部件1、2、3的形状,对于与现有的电动阀的要素相同的其他要素附注与图5及图6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1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阀壳10的上端的开口部10a上安装有支撑部件1。支撑部件1包括大致圆柱状且树脂制的支架部11、嵌合在阀壳10的开口部10a内的嵌合部12、以及环状且金属制的凸缘部13。在支架部11上形成有在轴线L方向较长的导向孔11a,并且在上部中央形成有内螺纹部11b。圆筒状的阀架5在轴线L方向可滑动地嵌合在导向孔11a中。
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与形成于支撑部件1上的内螺纹部11b螺纹结合。该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和支撑部件1的内螺纹部11b构成螺纹进给机构。
在支撑部件1的嵌合部12上,在凸缘部13侧形成有作为“凹部”的缩径部12a。该缩径部12a如图2(B)所示,形成于嵌合部12的全周,成为在相对于轴线L的半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另外,在凸缘部13上形成有将转子室71A和缩径部12a导通的导通路径13a。该导通路径13a形成于环绕轴L的四个部位上,该导通路径13a的内径φd1为大致1mm左右。
嵌合部12的外周的外径φd2比阀壳10的内周面的内径φd3小0.3mm(规定量)。由此,在嵌合部12的外周和阀壳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0.15mm宽度的间隙12b(参照图1)。并且,通过该间隙12b、缩径部12a、以及导通路径13a,构成将转子室71A和阀室10A连通的均压路径。
利用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和支撑部件1的内螺纹部11b的螺纹进给机构,与上述同样,通过伴随磁转子72的旋转的转子轴73在轴线L方向的移动,阀体6与阀架5一起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从而控制流体的流量。并且,在该阀体6移动时,转子室71A和阀室10A通过间隙12b、缩径部12a及导通路径13a实现均压。
在此,在均压路径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全开口截面面积在间隙12b、缩径部(凹部)12a及导通路径13a的各部分如以下那样设定。缩径部12a的全开口截面面积比导通路径13a的全开口截面面积(四个部位的总合)足够大。间隙12b的全开口截面面积也比导通路径13a的全开口截面面积大。另外,如上所述,导通路径13a的直径φd1为大致1mm左右,与上述现有技术同样,为了顺利地实行转子室和阀室的均压而具有足够的全开口截面面积。因此,均压路径整体能够顺利地实行转子室71A和阀室10A的均压。另一方面,间隙12b的宽度为0.15mm,比导通路径13a的直径φd1的大致1mm左右足够小,可防止异物从阀室10A侵入转子室71A。
即、由于间隙12b由比导通路径13a的直径φd1(大致1mm左右)相差悬殊的直径大的嵌合部12的外周和阀壳10的内周形成,因此能够减小该间隙12b的宽度的同时,使全开口截面面积变得足够大。由此,可兼顾顺利地实行均压和防止异物的侵入这双方。
在图3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阀壳10的上端的开口部10a安装有支撑部件2。支撑部件2包括大致圆柱状且树脂制的支架部21、嵌合在阀壳10的开口部10a内的嵌合部22、以及环状且金属制的凸缘部23。在支架部21上形成有在轴线L方向较长的导向孔21a,并且在上部中央形成有内螺纹部21b。上述同样的阀架5在轴线L方向可滑动地嵌合在导向孔21a中。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与支撑部件2的内螺纹部21b螺纹结合,该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和支撑部件2的内螺纹部21b构成螺纹进给机构。
在支撑部件2的嵌合部22上,在凸缘部23侧形成有凹部22a。该凹部22a形成于嵌合部22的周围四个部位,成为在相对于轴线L的半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另外,在凸缘部23上形成有将转子室71A和凹部22a导通的导通路径23a。该导通路径23a形成于环绕轴L的四个部位上,该导通路径23a的内径φd1为大致1mm左右。
嵌合部22的外周的外径φd2和阀壳10的内周面的内径φd3的关系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嵌合部22的外周和阀壳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0.15mm宽度的间隙22b(图3(A))。并且,通过该间隙22b、凹部22a以及导通路径23a,构成将转子室71A和阀室10A连通的均压路径。此外,动作与第1实施例同样,在阀体6移动时,转子室71A和阀室10A通过间隙22b、凹部22a以及导通路径23a实现均压。
即使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间隙22b的宽度、间隙22b和凹部22a及导通路径23a的全开口面积也设定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间隙12b、缩径部12a以及导通路径13a同样的关系。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兼顾利用均压路径整体实行顺利的均压、和利用间隙22b防止异物的侵入这双方。
在图4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在阀壳10的上端的开口部10a上安装有支撑部件3。支撑部件3包括大致圆柱状且树脂制的支架部31、嵌合在阀壳10的开口部10a内的嵌合部32、以及环状且金属制的凸缘部33。在支架部31上形成有在轴线L方向上较长的导向孔31a,并且在上部中央形成有内螺纹部31b。上述同样的阀架5在轴线L方向上可滑动地嵌合在导向孔31a中。另外,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与支撑部件3的内螺纹部31b螺纹结合,该转子轴73的外螺纹部73a和支撑部件3的内螺纹部31b构成螺纹进给机构。
在支撑部件3的嵌合部32,在凸缘部23侧形成有凹部32a。该凹部32a形成于嵌合部32的全周上,成为在相对于轴线L的半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另外,就该凹部32a而言,凹部32a的阀室10A侧的内表面成为锥形面32a1,使得与轴线L相交的截面的截面面积朝向转子室71A扩大。在凸缘部33上形成有将转子室71A和凹部32a导通的导通路径33a。该导通路径33a形成于环绕轴L的四个部位上,该导通路径33a的内径φd1为大致1mm左右。
嵌合部32的外周的外径φd2和阀壳10的内周面的内径φd3的关系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嵌合部32的外周与阀壳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0.15mm宽度的间隙32b(图4(A))。并且,通过该间隙32b、凹部32a以及导通路径33a,构成将转子室71A和阀室10A连通的均压路径。此外,动作与第1实施例同样,在阀体6移动时,转子室71A和阀室10A通过间隙32b、凹部32a以及导通路径33a实现均压。
即使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间隙32b的宽度、间隙32b和凹部32a及导通路径33a的全开口面积也设定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间隙12b、缩径部12a及导通路径13a同样的关系。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兼顾利用均压路径整体实行顺利的均压、和利用间隙32b防止异物的侵入这双方。
另外,通过凹部32a的锥形面32a1,凹部的截面面积朝向转子室71A扩大,因此能够减小损失系数,能够进一步减小均压流道的压力损失。
在此,由于现有的均压孔42a、43a的直径φd1由加工时的钻头的直径决定,因此该直径φd1=L1在变小方面有限制。因此,抑制异物的侵入也有限制。与此相对,各实施方式的间隙12b、22b、32b的宽度L1为L2=(φd3-φd2)/2。即、通过相对于阀壳10的内径φd3,调整嵌合部12、22、32的外周的外径φd2,能够容易地减小间隙12b、22b、32b的宽度L1,能够防止异物的侵入。
另外,现有的均压孔42a、43a的开口面积A1为
A1=π×(φd1/2)2×n(在上述的例子中,n=4)。与此相对,各实施方式的间隙12b、22b、32b的全周范围的开口面积A2为
A2=π×[(φd3/2)2-(φd2/2)2]。即、通过调整嵌合部12、22、32的外周的外径φd2,在确保L1》L2的关系的同时,能够容易地设定成A1《A2,在能够防止异物的进入的同时,得到较高的均压效果。
在各实施方式中,φd2比φd3小0.3mm,使间隙12b、22b、32b的宽度为0.15mm,但也可以使φd2比φd3小0.1~0.4mm左右,使间隙12b、22b、32b的宽度为0.05~0.2mm左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导通路径(13a、23a、33a)和间隙(12b、22b、32b)通过缩径部或凹部(12a、22a、32a)来导通,但也可以消除缩径部或凹部(12a、22a、32a),将导通路径(13a、23a、33a)形成于稍微向半径方向外侧位移的位置上,将导通路径(13a、23a、33a)和间隙(12b、22b、32b)直接导通。
还有,一般情况下,为了捕捉装置中的异物,在空调机上设有过滤器,该过滤器的网眼不论国内国外一般是80~120个网眼(每一英寸80~120个网眼的数量)。因此,防止制冷循环中的异物从阀室进入转子室的间隙为80~120个网眼左右(例如0.15mm),实施方式的间隙12b、22b、32b也为0.15mm宽度。
另外,到此为止,对使间隙的宽度为80~120个网眼左右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该间隙的宽度只要与防止侵入转子室的异物的大小吻合并任意地调节即可,并不限定于80~120个网眼。
在空调机中所存在的异物的大小极小的情况下,需要使设在空调机上的过滤器的网眼变细(增加网眼的数量)。即、需要比120个网眼更细。使过滤器的网眼变细时,构成过滤器的金属丝等的面积增加,流体能够通过的面积减小,因此过滤器中的压力损失变大。因此,使过滤器的网眼变细会导致空调机整体的压力损失变大,因而并不理想。
因此,若使电动阀的间隙比0.15mm更小,则能够通过该间隙捕捉极小的尺寸的异物,不必使过滤器的网眼格外细。其结果,能够减小空调机的压力损失,能够在空调机中流动大流量的制冷剂。即、在空调机上设置了过滤器的情况下,不会由该过滤器阻碍制冷剂的流动,能够在空调机中流动大流量的制冷剂。

Claims (6)

1.一种电动阀,具备:
阀壳,该阀壳形成圆柱状的阀室,并且在上述阀室的一方具有开口部且在另一方具有阀座部;
转子外壳,该转子外壳固定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周围且形成圆柱状的转子室;
转子,该转子在上述转子室及上述阀室的轴线方向上具有转子轴,能够旋转且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地配置在上述转子室内;
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装配在上述转子外壳的外周且驱动上述转子旋转;
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固定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且划分上述阀室和上述转子室,并且支撑上述转子的上述转子轴;以及
阀体,该阀体设在上述转子轴的上述阀座部侧,
使上述转子旋转,利用上述支撑部件和上述转子轴的螺纹进给机构使上述转子及转子轴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利用上述阀体增减上述阀口的开度,并且利用将上述阀室和上述转子室导通的均压路径,在上述转子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时,使上述阀室和上述转子室实现均压,
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具有:嵌合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内的嵌合部;以及紧固在上述阀壳的上述开口部的周围端部上的凸缘部,
在上述凸缘部上形成有在上述转子室侧开口的导通路径,上述嵌合部的外周的外径比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内径小规定量,
利用上述嵌合部的外周和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及上述导通路径,构成上述均压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嵌合部上,在上述凸缘部侧形成有在相对于上述轴线的半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上述嵌合部的外周和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及上述导通路径通过上述凹部而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部的凹部形成于环绕上述轴线的全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部的凹部形成于环绕上述轴线的多个规定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的上述阀室侧的内表面为锥形面,使得与上述嵌合部的凹部的轴线相交的截面的截面面积朝向转子室变得宽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部的外周和上述阀壳的内周面的间隙为80~120个网眼。
CN201110305983.6A 2010-10-05 2011-09-30 电动阀 Active CN102444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5554 2010-10-05
JP2010225554A JP5130339B2 (ja) 2010-10-05 2010-10-05 電動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4740A true CN102444740A (zh) 2012-05-09
CN102444740B CN102444740B (zh) 2016-03-23

Family

ID=4600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5983.6A Active CN102444740B (zh) 2010-10-05 2011-09-30 电动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30339B2 (zh)
CN (1) CN102444740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824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105587906A (zh) * 2014-10-21 2016-05-18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06917913A (zh) * 2015-12-24 2017-07-0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107975603A (zh) * 2016-10-24 2018-05-01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8397554A (zh) * 2014-07-18 2018-08-1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108571598A (zh) * 2017-03-10 2018-09-25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1623125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13124180A (zh) * 2017-01-20 2021-07-1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4076206A (zh) * 2020-08-18 2022-02-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4391076A (zh) * 2020-08-18 2022-04-22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阀
CN114585840A (zh) * 2019-10-29 2022-06-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0122B2 (ja) * 2011-10-27 2014-01-2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
JP6392686B2 (ja) * 2015-03-06 2018-09-1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
CN108779869B (zh) * 2016-03-29 2020-01-2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2018021671A (ja) * 2017-09-13 2018-02-08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
KR20220020403A (ko) * 2018-08-17 2022-02-18 제지앙 둔안 아트피셜 인바이런먼트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전자 팽창 밸브
CN112682524B (zh) * 2020-12-22 2022-08-12 浙江恒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轨轴及具有该导轨轴的电子膨胀阀转子总成
JP7233757B2 (ja) * 2021-06-14 2023-03-07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0671A1 (en) * 2003-02-14 2006-04-06 Akira Kasai Electrically operated switch-over valve
CN101080601A (zh) * 2004-12-15 2007-11-2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式控制阀
CN101629649A (zh) * 2008-07-16 2010-01-20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93687A (ja) * 1987-10-02 1989-04-12 Hidekuni Yokota リフト弁装置
JPH01135988A (ja) * 1987-11-20 1989-05-29 Komatsu Ltd 油圧機器の異物捕捉装置
JPH0647527Y2 (ja) * 1988-02-26 1994-12-0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機器の異物捕捉装置
JP3373878B2 (ja) * 1993-01-29 2003-02-04 豊興工業株式会社 パイロット操作圧力制御弁
JPH1194100A (ja) * 1997-09-25 1999-04-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弁装置
JP5055013B2 (ja) * 2007-05-07 2012-10-2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JP3145048U (ja) * 2008-07-11 2008-09-25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膨張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JP5303303B2 (ja) * 2009-02-13 2013-10-02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流路切替スイッチおよびポジショ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0671A1 (en) * 2003-02-14 2006-04-06 Akira Kasai Electrically operated switch-over valve
CN101080601A (zh) * 2004-12-15 2007-11-2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式控制阀
CN101629649A (zh) * 2008-07-16 2010-01-20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824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108397554B (zh) * 2014-07-18 2019-11-2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108397554A (zh) * 2014-07-18 2018-08-1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105587906A (zh) * 2014-10-21 2016-05-18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06917913A (zh) * 2015-12-24 2017-07-0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107975603A (zh) * 2016-10-24 2018-05-01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3124180A (zh) * 2017-01-20 2021-07-1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8571598A (zh) * 2017-03-10 2018-09-25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1623125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11623125B (zh) * 2019-02-28 2022-09-09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14585840A (zh) * 2019-10-29 2022-06-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114585840B (zh) * 2019-10-29 2024-04-19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114076206A (zh) * 2020-08-18 2022-02-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4391076A (zh) * 2020-08-18 2022-04-22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阀
CN114391076B (zh) * 2020-08-18 2024-05-17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77879A (ja) 2012-04-19
JP5130339B2 (ja) 2013-01-30
CN102444740B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740A (zh) 电动阀
US10309546B2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valve
JP2021516750A (ja) 電動ボール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096056B1 (en) Motor-driven valve
CN114576886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4913148A (zh) 一种多级降噪器以及具有该降噪器的阀门
KR20210157433A (ko) 밸브 코어 조립체
KR20200066357A (ko) 전자밸브
JP2015086996A (ja) 電気的駆動弁
CN110094525B (zh) 一种电动阀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53480A1 (zh) 一种电动阀
CN211738083U (zh) 一种电动阀
CN102589205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WO2019148693A1 (zh) 一种电动阀及其制造方法
JP4768575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JP2011140986A (ja) 多方切換弁及びその製造組立方法
CN212718008U (zh) 电子膨胀阀
EP1669649A1 (en) Fluid control valve with angled seal
CN116753326A (zh) 一种电动阀
CN210660560U (zh) 油泵
JP4881883B2 (ja) 燃料噴射弁
CN213711918U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11449720U (zh) 一种电动阀
JP2023157641A (ja) 弁装置
CN113494618B (zh) 二级式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