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0560U - 油泵 - Google Patents

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0560U
CN210660560U CN201890000633.4U CN201890000633U CN210660560U CN 210660560 U CN210660560 U CN 210660560U CN 201890000633 U CN201890000633 U CN 201890000633U CN 210660560 U CN210660560 U CN 210660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oil
discharge port
housing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06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藤贵光
小林喜幸
樋口孔二
片冈慈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os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0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05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4/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 F04C14/24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valves controlling pressure or flow rate, e.g. discharge valves or unload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6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08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2/1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he out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e.g. rollers, than the inner member
    • F04C2/102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he out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e.g. rollers, than the inner member the two members rotating simultaneously around their respective a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0Fluid liquid, i.e. incompressible
    • F04C2210/206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1Sensor, e.g. electronic sensor for control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18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油泵(1)具有马达部和泵部,该马达部具有:轴,其沿在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转子,其在轴的周围进行旋转;定子,其与转子对置配置;以及壳体,其收纳转子和定子,该泵部具有:泵转子,其与轴一同进行旋转,吸引并排出油;以及泵壳体,其具有收纳泵转子的收纳部。泵壳体具有:吸入口,其吸入油;排出口,其排出油;以及压力传感器,其配置在排出口与收纳部之间。

Description

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变速器等所使用的电动油泵设置在车辆的已有空间中,因此搭载上的限制严格,要求小型化以使得能够设置在各种搭载空间中。
另外,从电动油泵排出的油的油振有可能使变速器的半离合状态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为了消除该可能性,考虑为提高油泵的转速。但是,如果只提高转速,则油的流量增加,压力过大,不能维持半离合状态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能够抑制从电动油泵排出的油的油振所引起的在控制阀单元内产生的油振的放大。在该控制阀单元内设置有对构成无级变速器的变矩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以及带式无级变速机构的各自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多个阀。该多个阀对从电动油泵排出的油进行供给排出控制,从而对无级变速器的多个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当油振有可能在控制阀单元内被放大的情况下,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通过使将电动油泵和控制阀单元之间相连的管路压力上升,来抑制油振的放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831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使管路压力上升,从而能够抑制从电动油泵排出的油的油振的放大。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没有对管路压力进行直接检测的手段,而根据对管路压力进行控制的管路压力螺线管阀的指令信号来检测管路压力。因此,检测出的管路压力有可能不正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正确地检测管路压力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油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例示的第1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油泵具有马达部和泵部,所述马达部具有:轴,其沿在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转子,其在所述轴的周围进行旋转;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对置配置;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所述泵部具有:泵转子,其与所述轴一同进行旋转,吸引并排出油;以及泵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泵转子的收纳部,所述泵壳体具有:吸入口,其吸入所述油;排出口,其排出所述油;以及压力传感器,其配置在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收纳部之间。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的第1方面的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能够正确地检测管路压力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油泵。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油泵的立体图。
图2是油泵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示了泵罩的内部构造的油泵的立体图。
图4是图示了泵罩的内部构造的油泵的俯视图。
图5是安装有螺线管阀和压力传感器的泵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将泵罩向设置有泵体的马达部进行安装的油泵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油泵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实施方式而记载的或者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不意味着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定于上述的内容,只不过是说明例。例如,表示“在某方向上”、“沿着某方向”、“平行”、“垂直”、“中心”、“同心”或“同轴”等相对或者唯一的配置的表现不仅严格地表示像这样的配置,也表示具有公差或者能够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角度和距离而相对位移的状态。例如,表示“相同”、“相等”以及“均质”等事物处于相同状态的表现不仅严格地表示相等的状态,也表示存在公差或者能够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差的状态。例如,表示四边形状和圆筒形状等形状的表现不仅表示几何学中严格意义上的四边形状和圆筒形状等形状,也表示在能够得到相同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凹凸部和倒角部等的形状。另一方面,“配备”、“具有”、“具备”、“包含”或者“含有”一个结构要素的表现不是排除其他结构要素的存在的排他的表现。
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的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油泵的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图1的上下方向。Y轴方向是与X 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记为“前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记为“后侧”。另外,后侧和前侧只是用于说明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 轴方向)简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θ方向)简记为“周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也包含沿相对于轴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径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径向、即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也包含沿相对于径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油泵的立体图。图2是油泵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油泵1具有马达部20和泵部3。马达部20具有沿在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41。泵部3位于马达部20的轴向一侧,被马达部20经由轴41驱动而排出油。即,马达部20和泵部3设置沿轴向排列。以下,对每个结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马达部20>
如图2所示,马达部20具有壳体21、转子40、轴41、定子50以及轴承55。
马达部20例如是内转子型的马达,转子40固定于轴41的外周面,定子50位于转子40的径向外侧。另外,轴承55配置在轴41的轴向后侧(-Z侧)端部,将轴41 支承为能够旋转。
(壳体21)
壳体21呈有底的薄壁圆筒状,具有底面部21a、定子保持部21b、泵体保持部 21c、侧壁部21d以及凸缘部24、25。底面部21a构成有底部分,定子保持部21b、泵体保持部21c以及侧壁部21d构成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形状的侧壁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保持部21b的内径比泵体保持部21c的内径大。在定子保持部21b 的内侧面嵌合有定子50的外侧面、即后述的铁芯背部51的外侧面。因此,在壳体 21中收纳有定子50。
凸缘部24从侧壁部21d的前侧(+Z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另一方面,凸缘部25从定子保持部21b的后侧(-Z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24与凸缘部25相互对置,被未图示的紧固单元紧固。因此,马达部20和泵部3被密封地固定在壳体21内。
作为壳体21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锌-铝-镁系合金等,具体而言,能够使用热镀锌-铝-镁合金镀层钢板和钢带。壳体21是由金属制的,因此热传导率较大并且表面积较大,因此散热效果好。另外,在底面部21a上设置有用于对轴承55进行保持的轴承保持部56。
(转子40)
转子40具有转子铁芯43和转子磁铁44。转子铁芯43沿周向(θ方向)包围轴 41而被固定于轴41。转子磁体44固定于转子铁芯43的沿周向(θ方向)的外侧面。转子铁芯43和转子磁体44与轴41一同进行旋转。
(定子50)
定子50沿周向(θ方向)包围转子40,使转子40绕中心轴线J进行旋转。定子50具有铁芯背部51、齿部52、线圈53以及绝缘件(绕线架)54。
铁芯背部51的形状为与轴41同心的圆筒状。齿部52从铁芯背部51的内侧面朝向轴41延伸。设置多个齿部52,沿铁芯背部51的内侧面的周向以均等的间隔配置。线圈53设置在绝缘件(绕线架)54的周围,通过卷绕导电线53a而成。绝缘件(绕线架)54安装于各齿部52。
(轴承55)
轴承55配置于转子40和定子50的后侧(-Z侧),被轴承保持部56保持。轴承55对轴41进行支承。轴承55的形状和构造等没有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任意公知的轴承。
(轴41)
轴41沿中心轴线J延伸并贯通马达部20。轴41的前侧(+Z侧)从马达部20 突出并在泵部3内延伸。轴41的前侧(+Z侧)的端部配置在泵罩8的排出口11内。轴41的后侧(-Z侧)从马达部20突出,被安装在汇流条保持架58内的轴承55支承。
<泵部3>
泵部3位于马达部20轴向一侧,详细而言,位于前侧(+Z侧)。泵部3被马达部20经由轴41驱动。泵部3具有泵转子4和泵壳体5。泵壳体5具有吸入口9、排出口11以及压力传感器70。此外,泵壳体5具有泵体6、泵罩8以及接收端口12。
(泵体6)
泵体6在马达部20的前侧固定在壳体21的前侧(+Z侧)内。泵体6具有收纳部7,该收纳部7收纳泵转子4并具有侧面和位于马达部20的轴向另一侧的底面。收纳部7向前侧(+Z侧)开口并向后侧(-Z侧)凹陷。收纳部7的从轴向观察的形状为圆形状。
泵体6具有沿中心轴线J贯通的贯通孔6a。在贯通孔6a中,轴向两端开口,供轴41通过,前侧(+Z侧)的开口向收纳部7开口,后侧(-Z侧)的开口向马达部 20侧开口。贯通孔6a作为将轴4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而发挥功能。
(泵转子4)
泵转子4安装于轴41。更详细而言,泵转子4安装于轴41的前侧(+Z侧)。泵转子4具有安装于轴41的内转子4a和包围内转子4a的径向外侧的外转子4b。内转子4a呈圆环状。内转子4a是在径向外侧面上具有齿的齿轮。
内转子4a固定于轴41。更详细而言,轴41的前侧(+Z侧)的端部压入于内转子4a的内侧。内转子4a与轴41一同沿周向(θ方向)旋转。外转子4b呈包围内转子4a的径向外侧的圆环状。外转子4b是在径向内侧面上具有齿的齿轮。
内转子4a与外转子4b相互啮合,通过使内转子4a进行旋转而使外转子4b进行旋转。即,通过轴41的旋转而使泵转子4进行旋转。换言之,马达部20与泵部3 具有同一旋转轴。因此,能够抑制电动油泵在轴向上大型化。另外,通过使内转子4a和外转子4b旋转,而使内转子4a与外转子4b的啮合部分之间的容积变化。容积减少的区域为加压区域,容积增加的区域为负压区域。在泵转子4的负压区域的轴向一侧(前侧)配置有吸入端口10。另外,在泵转子4的加压区域的轴向一侧(前侧) 配置有接收端口12。这里,被从吸入口9吸入收纳部7内的油被收纳于内转子4a与外转子4b之间的容积部分,并被输送至排出口11侧。之后,油从排出口11被排出。
(泵罩8)
泵罩8安装于泵体6的轴向一侧(前侧),封闭向收纳部7的轴向一侧(前侧) 开口的开口部7a。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泵罩8具有沿径向扩展的圆板状的罩主体部8a和从罩主体部8a的径向端部突出的突出部8b。罩主体部8a封闭收纳部7的前侧的开口部7a。
(罩主体部8a)
罩主体部8a具有向轴向前侧(+Z侧)突出的第1台阶部8a1和第2台阶部8a2。第1台阶部8a1呈圆筒状,设置为与中心轴线J大致同轴,与罩主体部8a的轴向前侧(+Z侧)的面8a3的中心轴线侧端部相连。罩主体部8a具有沿着中心轴线J的贯通孔8a4。贯通孔8a4贯通泵罩8的轴向的两端部之间。轴41通过贯通孔8a4内。
第2台阶部8a2设置为与中心轴线J大致同轴,呈直径比第1台阶部8a1小的圆筒状。第2台阶部8a2与第1台阶部8a1的轴向前侧(+Z侧)的面8a5的中心轴线侧端部相连。第2台阶部8a2沿着中心轴线J具有直径比贯通孔8a4大的大径孔部8a6,在大径孔部8a6内配置有轴41的轴向一侧端。
排出口11具有第1排出口11a和第2排出口11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排出口 11a是大径孔部8a6。第2排出口11b设置于泵罩8的突出部8b的前端侧,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在罩主体部8a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吸入端口10和接收端口12。吸入端口10相对于中心轴线J设置于突出部8b的相反侧。接收端口12相对于中心轴线J设置于突出部8b侧。
更详细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吸入端口10设置于与负压区域对置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J沿周向弯曲并呈长孔状延伸。另外,接收端口12设置于与加压区域对置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J沿周向弯曲并呈长孔状延伸。因此,能够将从吸入口9吸引的油在负压区域的大致整个区域的范围内进行供油。另外,能够在接收端口 12接收从加压区域提供的全部油。
吸入口9与吸入端口10连通,在第1台阶部8a1的轴向一侧端开口。即,吸入口9设置为跨越罩主体部8a和第1台阶部8a1。因此,吸入口9经由吸入端口10与收纳部7的负压区域相连。
第1排出口11a与接收端口12经由连通路15相连。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通路15的一端侧在第1排出口11a的内侧侧面开口,另一端侧在接收端口12的轴向一侧(前侧)开口。因此,被接收端口12接收的油能够经由连通路15向第1排出口11a流动。另外,以下,将在接收端口12与第1排出口11a之间流动油的流路17 记为第1流路13。
第1排出口11a经由主流路80与控制阀81连接。主流路80将从第1排出口11a 排出的油向控制阀81提供。控制阀81对从主流路80提供的油进行例如向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供给排出控制。
(突出部8b)
如图1和图2所示,突出部8b从罩主体部8a的径向另一侧端部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突出部8b的前端位于马达部20的壳体21的径向外侧。在从轴向一侧(前侧)观察时,突出部8b呈大致四边形状。在突出部8b的前端侧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螺线管插入孔8b1(参照图5)。向该螺线管插入孔8b1的轴向一侧(前侧)开口的开口部是第2排出口11b。以下,将使第2排出口11b与收纳部7连通的流路17记为第2流路14。
(第2流路14)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第2流路14中,一端与接收端口12相连,另一端经由螺线管阀60与第2排出口11b相连。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2流路14通过第 1贯通孔14a和第2贯通孔14b,其中,该第1贯通孔14a从接收端口12向突出部 8b的前端侧延伸并贯通至突出部8b的前端部;该第2贯通孔14b从突出部8b的左右方向一侧(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朝向螺线管插入孔8b1侧延伸并贯通至螺线管插入孔8b1,与第1贯通孔14a交叉而进一步朝向压力传感器插入孔8b2侧延伸,并向压力传感器插入孔8b2开口。在第1贯通孔14a的突出部8b的前端部侧的开口部和第2贯通孔14b的突出部8b的左右方向一侧的开口部设置有封闭这些开口部的密封部件16。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16是外螺纹。
即,第2流路14通过第1贯通孔14a中的交叉部14c与接收端口12之间的第1 贯通孔部分14a1和第2贯通孔14b中的交叉部14c与螺线管插入孔8b1之间的第2 贯通孔部分14b1,其中,交叉部14c由第1贯通孔14a与第2贯通孔14b交叉而形成。另外,第2贯通孔部分14b1与螺线管阀60的第2吸入口62相连,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另外,螺线管阀60的第3排出口63与第2排出口11b相连。因此,第2流路14经由螺线管阀60的第2吸入口62使接收端口12与第2排出口11b连通。
另外,第2流路14例如通过切削作业(例如钻孔加工)而设置在泵罩8内。例如,在从泵罩8的突出部8b的前端部朝向泵罩8的接收端口12侧切削出第1贯通孔 14a之后,从突出部8b的Y轴方向正侧的外周部的端部朝向螺线管插入孔8b1、第1 贯通孔14a以及压力传感器插入孔8b2侧切削出第2贯通孔14b。而且,在向第1贯通孔14a的突出部8b的外周部开口的开口端部和在向第2贯通孔14b的突出部8b的 Y轴方向正侧端部开口的开口端部设置内螺纹,并将密封部件16螺合固定于各个开口端部。这样,能够通过切削加工将第2流路14设置于泵罩8。由此,能够提高在泵罩8的内部设置第2流路14的作业的作业性。
这样,如图2所示,泵罩8具有罩主体部8a和突出部8b。另外,泵罩8配置于马达部20的轴向一侧(前侧),并且泵罩8的轴向区域配置于与马达部20的轴向区域不同的区域。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泵罩8的轴向区域配置于马达部20的轴向一侧(前侧)的区域。即,泵罩8的轴向区域与马达部20的轴向区域在轴向上不重叠,另外,泵罩8的轴向区域配置于不与马达部20的轴向区域对置的位置。
因此,相比于使第2流路14设置于马达部20的径向外侧的情况,能够缩短第2 流路14的流路长度。因此,能够将压力传感器70配置于作为油压源的泵转子4的附近,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检测从泵转子4排出的油的压力。
(螺线管阀60)
图5是安装有螺线管阀60和压力传感器70的泵罩8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和图 5所示,螺线管阀60具有:阀壳体64,其在内侧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纳开闭部65;驱动部66,其使开闭部65相对于阀壳体64移动;以及螺线管供电线67,其一端部与驱动部66连接,在另一端部设置有螺线管侧供电端子67a。开闭部65沿阀壳体64 的长度方向延伸,被支承为能够移动,对第2吸入口62进行开闭。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开闭部65是滑阀。
阀壳体64具有:第2吸入口62,其供在第2流路14中流动的油流入;以及第3 排出口63,其将流入的油排出。第2吸入口62利用开闭部65的移动而开闭。因此,能够通过第2吸入口62的开闭切断和允许在第2流路14中流动的油的流通。另外,在第2吸入口62和第3排出口63中,当第2吸入口62打开时,第2吸入口62与第 3排出口63之间成为连通状态。因此,当第2吸入口62打开时,在第2流路14中流动的油通过第2吸入口62和第3排出口63从第2排出口11b排出。因此,通过螺线管阀60对第2流路14的开闭,能够使在第1流路13中流动的油的一部分向第2 流路14侧流动。因此,能够调整被从第1排出口11a提供的加压油的向提供目的地的油的流量。
另外,也可以为,针对螺线管阀60,在开闭部65使第2吸入口62处于打开状态时,从第2排出口11b排出的油的流量比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油的流量多。在该情况下,例如,使第2排出口11b的开口面积大于第1排出口11a的开口面积。这样,使第2排出口11b比第1排出口11a流过更多的油,从而能够扩大从第1排出口11a 排出的油的流量调整的范围。
驱动部66例如是电磁式的离合器。针对驱动部66,当向驱动部66提供电力时,通过从驱动部66产生的磁力使开闭部65移动而使第2吸入口62开口,当切断向驱动部66的供电时,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的施力使开闭部65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封闭第2吸入口62。由此,通过对向驱动部66的供电进行控制,而调整开闭部65的位置,从而能够对第2吸入口62的开闭进行控制。
第3排出口63向阀壳体64的长度方向一侧端部(轴向一侧端部)开口。另一方面,设置于突出部8b的第2排出口11b是螺线管插入孔8b1的轴向一侧(前侧)的开口。螺线管阀60的阀壳体64插入固定在该螺线管插入孔40b1内。阀壳体64被支承为该阀壳体64轴向一侧端部位于与第2排出口11b大致同一平面上的状态。因此,第2排出口11b和第3排出口63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使第2排出口11b与第3 排出口63连接而成为连通状态。
第2排出口11b与能够贮存油的油盘T连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2排出口 11b经由油箱流路83与油盘T连通。
(压力传感器70)
如图1所示,压力传感器70固定于突出部8b,并向马达部20侧延伸。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70配置于马达部20的壳体21的外侧,固定于突出部8b 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如图5所示,压力传感器70具有:传感器部72,其对油的油压进行检测;以及电线保持部74,其对与传感器部72电连接的传感器电线75进行保持。传感器部72呈圆柱状,在传感器部72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部72a。在压力传感器插入孔8b2中设置有能够与外螺纹部72a螺合的内螺纹部。因此,压力传感器70经由压力传感器插入孔8b2固定于泵罩8。
如图4所示,第2贯通孔14b的Y轴方向正侧端部的开口部14b2在压力传感器插入孔8b2中的插入有传感器部72的部分开口。该开口部14b2与传感器部72连通。因此,能够经由第1贯通孔14a和第2贯通孔14b对第1流路13和第2流路14内的油的油压进行检测。即,在通过螺线管阀60封闭了第2流路14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70能够检测第1流路13内的油的油压,在通过螺线管阀60使第2流路14打开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70能够检测第2流路14内的油的油压。
压力传感器70例如将由压电电阻效应引起的电阻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如图5 所示,电信号经由传感器电线75被发送至设置于传感器电线75的传感器侧端子75a。被发送至传感器侧端子75a的电信号例如被发送至发动机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对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等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70的电信号对螺线管阀60的驱动部66(参照图2)的动作进行控制,而对第2吸入口62的开闭进行控制。
这样,压力传感器70的传感器部72被固定于突出部8b的压力传感器插入孔8b2。另外,突出部8b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如图2所示,在从与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70的传感器部72配置在第1排出口11a或第2排出口11b与收纳部7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部72在第1排出口11a与收纳部 7之间,配置在第2排出口11b与收纳部7之间。因此,压力传感器70的轴向一侧 (前侧)的端部不会从油泵1的轴向一侧端部突出。因此,能够抑制油泵1的轴向长度的增大。另外,传感器部72也可以配置在第1排出口11a和第2排出口11b中的任意一方与收纳部7之间。
图6是将泵罩8向设置有泵体6的马达部20安装的油泵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和图6所示,压力传感器70的电线保持部74与螺线管阀60相邻配置,并沿着马达部20的轴向延伸。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螺线管阀60相对于突出部8b 的突出方向配置于左右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部,电线保持部74配置于突出部8b 的左右方向一侧。另外,电线保持部74和螺线管阀60以与突出部8b的轴向后侧(-Z 侧)的面垂直的朝向进行配置。因此,压力传感器70和螺线管阀60沿着马达部20 的轴向配置,因此相比于压力传感器70和螺线管阀60朝向相互不同的方向配置的情况,能够使油泵1小型化。
<油泵1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对油泵1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当驱动油泵1的马达部 20时,被从泵部3的吸入口9吸引的油在泵部3的收纳部7内移动,并经由接收端口12和连通路15从第1排出口11a排出。从第1排出口11a排出的油经由主流路80 向控制阀81提供。
这里,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泵部3是容积变化型的余摆线泵,因此油泵1的压力变动导致在从油泵1排出的油中产生油振。例如在使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成为半离合状态的情况下,该油振可能使动作有变得不稳定。为了消除该不稳定,可以考虑将油泵 1的转速例如从400转提高到1200转来增大油振的频率。但是,如果只提高转速来增加油振的频率,则有可能产生共振而不能防止半离合状态下的颤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油泵1中,泵壳体5的泵罩8具有与使排出口11(第2 排出口11b)和收纳部7之间连通的第2流路14相连的螺线管阀60,从而能够使从第1排出口11a向加压油提供目的地(例如离合器端)提供的油的一部分向螺线管阀 60侧流动。因此,例如在加压油提供目的地为离合器前端的情况下,即使将油泵1 的转速例如从400转提高到1200转,也能够抑制向离合器提供的油的流量的增加。因此,增加油振的频率,并且能够转换为用于避免共振的频率。由此,能够防止半离合状态下的颤振,并且能够维持半离合状态的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油泵1中,能够检测第2流路14内的油的油压的压力传感器70配置在排出口11(第1排出口11a和第2排出口11b)与收纳部7之间。因此,压力传感器70的轴向一侧(前侧)的端部不会从油泵1的轴向一侧端部突出。因此,能够抑制油泵1的轴向长度的增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油泵1中,相比于压力传感器70设置于控制阀81的情况,能够使压力传感器70配置在作为油压的发生源的泵转子4的附近。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从泵转子4排出油的油压,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第1流路13和第2流路14内的各自的油压。
另外,螺线管阀60具有:第2吸入口62,其吸入从泵部3排出的加压油;以及第3排出口63,其将加压油向能够贮存加压油的油盘T侧排出。另外,泵壳体5具有:泵体6,其具有收纳部7,该收纳部7收纳泵转子4并具有侧面和位于马达部的轴向另一侧的底面;泵罩8,其封闭从泵体6的轴向一侧(前侧)向收纳部7的轴向一侧(前侧)开口的开口部7a;以及接收端口12,其接收从收纳部7排出的油。泵罩8具有:第1流路13,其使接收端口12与第1排出口11a连通;以及第2流路14,其使接收端口12与第2排出口11b连通。第2流路14经由螺线管阀60的第2吸入口62使接收端口12与第2排出口11b连通。泵罩8的第2排出口11b与螺线管阀 60的第3排出口63连接。
因此,能够缩短使泵部3与螺线管阀60相连的第2流路14。因此,能够抑制油泵1的大型化。另外,相比于通过其他部件来设置第2流路14的情况,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另外,能够抑制油泵1的成本的增大。
另外,泵罩8具有比马达部20的外周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8b,突出部8b 具有第2流路14和第2排出口11b。因此,能够使第2流路14与第2排出口11b接近而进行设置。因此,能够抑制油泵1大型化。另外,相比于通过其他部件设置第2 流路14的情况,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另外,能够抑制油泵1的成本的增大。
另外,压力传感器70和螺线管阀60固定于突出部8b,并向马达部20侧延伸。因此,能够将压力传感器70和螺线管阀60沿着马达部20配置,从而能够抑制油泵 1的大型化。
另外,压力传感器70配置为长度方向与轴向平行。因此,相比于压力传感器70 的长度方向配置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情况,能够促进泵装置的小型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标号说明
1:油泵;3:泵部;4:泵转子;5:泵壳体;6:泵体;7:收纳部;7a:开口部; 8:泵罩;8a:突出部;9:吸入口;11:排出口;11a:第1排出口;11b:第2排出口;12:接收端口;13:第1流路;14:第2流路;16:密封部件;17:流路;20:马达部;21:壳体;40:转子;41:轴;50:定子;60:螺线管阀;62:第2吸入口; 63:第3排出口;65:开闭部;70:压力传感器;J:中心轴线。

Claims (10)

1.一种油泵,其特征在于,
该油泵具有马达部和泵部,
所述马达部具有:
轴,其沿在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
转子,其在所述轴的周围进行旋转;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对置配置;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
所述泵部具有:
泵转子,其与所述轴一同进行旋转,吸引并排出油;以及
泵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泵转子的收纳部,
所述泵壳体具有:
吸入口,其吸入所述油;
排出口,其排出所述油;以及
压力传感器,其配置在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收纳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口具有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
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在所述第1排出口和所述第2排出口中的任意一方与所述收纳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出口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第2排出口的所述油的流量比所述第1排出口的所述油的流量多,
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在所述收纳部与所述第2排出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部具有能够对从所述收纳部排出的所述油的流量进行调整的螺线管阀,
所述螺线管阀具有能够对配置在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收纳部之间的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线管阀具有:
第2吸入口,其吸入从所述泵部排出的加压油;以及
第3排出口,其使所述加压油向能够贮存所述加压油的油盘侧排出,
所述泵壳体具有:
泵体,其具有所述收纳部,该收纳部收纳所述泵转子,并具有侧面和位于所述马达部的轴向另一侧的底面;
泵罩,其封闭从所述泵体的轴向一侧向所述收纳部的轴向一侧开口的开口部;以及
接收端口,其接收从所述收纳部排出的所述油,
所述泵罩具有:
第1流路,其使所述接收口与所述第1排出口连通;以及
第2流路,其使所述接收口与所述第2排出口连通,
所述第2流路经由所述螺线管阀的所述第2吸入口使所述接收口与所述第2排出口连通,
所述泵罩的所述第2排出口与所述螺线管阀的所述第3排出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罩配置于所述马达部的轴向一侧,并且
所述泵罩的轴向区域与所述马达部的轴向区域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罩具有比所述马达部的外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所述第2流路和所述第2排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螺线管阀固定于所述突出部并向所述马达部侧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为其长度方向与所述轴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流路沿与所述马达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从所述泵罩的内部贯通至外周部,
在所述第2流路的向所述泵罩的所述外周部开口的开口端部配置有密封部件。
CN201890000633.4U 2017-03-23 2018-03-12 油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05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7045 2017-03-23
JP2017057045 2017-03-23
PCT/JP2018/009454 WO2018173826A1 (ja) 2017-03-23 2018-03-12 オイルポン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0560U true CN210660560U (zh) 2020-06-02

Family

ID=63585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063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0560U (zh) 2017-03-23 2018-03-12 油泵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03209A1 (zh)
JP (1) JP7040516B2 (zh)
CN (1) CN210660560U (zh)
DE (1) DE112018001530T5 (zh)
WO (1) WO20181738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132020A (ko) * 2018-05-18 2019-11-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내측링을 구비한 오일펌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51476Y1 (it) * 2000-05-16 2003-11-19 Elettromeccanica Delta Spa Pompa particolarmente per bruciatori di olio combustibile
JP2005256733A (ja) * 2004-03-11 2005-09-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ギヤポンプ
EP2191104B1 (en) * 2007-08-30 2019-12-04 Micropump. Inc. Pumps and pump-heads comprising internal pressure-absorbing member
JP6281115B2 (ja) 2013-08-06 2018-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方法、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US20160160982A1 (en) 2013-08-22 2016-06-09 Eaton Corporation Hydraulic control unit having interface plate disposed between housing and pump
JP6071918B2 (ja) 2014-02-07 2017-02-01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73826A1 (ja) 2018-09-27
JPWO2018173826A1 (ja) 2020-01-30
US20200003209A1 (en) 2020-01-02
DE112018001530T5 (de) 2019-12-05
JP7040516B2 (ja)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82239U (zh) 油泵
US8038423B2 (en) Electric pump with relief valve
US8696326B2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auxiliary oil pump
US20090294713A1 (en) Flow rate control valve
JP5716980B2 (ja) 電動弁
JP7368023B2 (ja) 電動弁
CN210660560U (zh) 油泵
EP1911988A1 (en) Drive device
US11802630B2 (en) Fluid distributor with improved operation
CN114901978A (zh) 电动阀
JP2013241837A (ja) 電動ポンプ
US20210367458A1 (en) Geared motor with double diameter stator
JP2015132541A (ja)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CN115126692A (zh) 电动泵
JP2007006617A (ja) モータ
CN212272530U (zh) 电动油泵
EP3708771A1 (en) Pump device
CN211777990U (zh) 油泵装置
JP2019027432A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7281641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CN214036097U (zh) 电动油泵
CN212155139U (zh) 电动油泵
JP2019049251A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CN115614485A (zh) 阀装置
BRPI0612098B1 (pt) bomba de combustív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