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3109B -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3109B
CN102443109B CN 201110284672 CN201110284672A CN102443109B CN 102443109 B CN102443109 B CN 102443109B CN 201110284672 CN201110284672 CN 201110284672 CN 201110284672 A CN201110284672 A CN 201110284672A CN 102443109 B CN102443109 B CN 102443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irradiation
ultrahigh mole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846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3109A (zh
Inventor
孟庆新
朱红翔
姚睿翔
李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2846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3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3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3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3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31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预辐照与悬浮接枝的技术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二者通过化学键键和在一起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本发明在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本发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除具有聚超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外,还具有好的粘结性、亲水性,可与尼龙、聚酯等极性高分子材料共混增容。

Description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新型工程塑料,世界上最早由美国Allied Chemical公司于 1957年实现工业化,此后德国 Hercules公司、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等也相继投入工业化生产。我国上海高桥化工厂于1964年最早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70年代后期又有广州塑料厂和北京助剂二厂投入生产。它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耐冲击、自润滑、摩擦系数小、耐低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机械、食品、医药、陶瓷工业等领域。但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不具有极性,与无机填料及与尼龙、聚酯等极性聚合物相容性差,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对它的改性主要集中在填充改性和其纤维改性等方面。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采用预辐照与悬浮接枝技术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接枝改性,使其分子链上带有极性基团,可以提高其与金属、陶瓷、玻璃等极性材料的黏接性,提高其与无机填料及与尼龙、聚酯等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接枝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尼龙、聚酯等共混后,其塑料合金在摩擦领域有广泛应用,通过接枝改性极大地扩展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这种工程塑料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预辐照与悬浮接枝的技术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二者通过化学键键和在一起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在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
本发明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接枝率质量百分数达0.5~5.1%。
本发明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预辐照
采用电子加速器,在空气气氛下,用β射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预辐照,预辐照剂量范围为5kGy~60kGy;或者,采用60Co作为辐照源,用γ射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预辐照,预辐照剂量范围为5kGy~60kGy;
b、预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悬浮接枝聚合
把步骤a步骤得到的预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散剂和均聚抑制剂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倒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功能单体溶液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其中的预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单体:分散剂:均聚抑制剂的比例,以质量份数比为80~100:1~10:400~500:0.1~1,将反应器内液体温度升到75~95 oC,反应4~6小时后,结束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粘均分子量为150万~3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
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功能单体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分散剂为甲苯;均聚抑制剂为硫酸亚铁。
本发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除具有聚超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外,还具有好的粘结性、亲水性,可与尼龙、聚酯等极性高分子材料共混增容。(1)采用预辐照产生大分子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避免了小分子化学引发剂引起单体的均聚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交联等副反应的发生;(2)悬浮接枝反应时间长,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可达到0.5%-5.1%,有效提高了接枝率;(3)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亲水性能和粘结等性能良好,与尼龙、聚酯等极性聚合物材料相容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
本发明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接枝率质量百分数达0.5~5.1%。
本发明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预辐照
采用电子加速器,在空气气氛下,用β射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预辐照,预辐照剂量范围为5kGy~60kGy;或者,采用60Co作为辐照源,用γ射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预辐照,预辐照剂量范围为5kGy~60kGy;
b、预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悬浮接枝聚合
把步骤a步骤得到的预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散剂和均聚抑制剂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倒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功能单体溶液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其中的预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单体:分散剂:均聚抑制剂的比例,以质量份数比为80~100:1~10:400~500:0.1~1,将反应器内液体温度升到75~95 oC,反应4~6小时后,结束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粘均分子量为150万~3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
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功能单体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分散剂为甲苯;均聚抑制剂为硫酸亚铁。
本发明在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以共价化学键连接,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中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接枝率质量百分数达0.5%-5.1%。
本发明通过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预辐照,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上产生大分子过氧化物;将该大分子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采用悬浮接枝技术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接枝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大分子链上,使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以共价键方式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键合在一起,采用预辐照产生的大分子引发剂,避免了小分子的化学引发剂引起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交联及功能单体的均聚等副反应,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以共价键相连接,因此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非常好的亲水性能和粘结性能,与尼龙、聚酯等极性聚合物材料具有好的相容性。
实施例1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1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电子加速器装置上用β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5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100份,甲苯质量份40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1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1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75℃,使温度恒定,反应4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0.5%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82.61°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1.6MPa和34.1MPa。依据标准GB/T 1040.1-2006。
取3-4克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经二甲苯溶解后,倒入丙酮中进行沉淀,将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烘干,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纯化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接枝率质量百分数采用元素分析法测试。
实施例2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1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电子加速器装置上用β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20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80份,甲苯质量份50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5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10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95℃,使温度恒定,反应6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5.1%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45.23°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55.9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3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2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电子加速器装置上用β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40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90份,甲苯质量份45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1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5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90℃,使温度恒定,反应5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2.1%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70.22°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6.2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4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3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电子加速器装置上用β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60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80份,甲苯质量份48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8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7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85℃,使温度恒定,反应4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2.6%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69.62°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8.6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5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1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60Co装置上用γ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5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100份,甲苯质量份50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2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80℃,使温度恒定,反应4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1.2%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73.56°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3.2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6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15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60Co装置上用γ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10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85份,甲苯质量份40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6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8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90℃,使温度恒定,反应6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4.8%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50.13°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53.8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7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2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60Co装置上用γ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30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95份,甲苯质量份42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3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6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80℃,使温度恒定,反应6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2.8%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67.78°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9.4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8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3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60Co装置上用γ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50 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100份,甲苯质量份50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5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4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90℃,使温度恒定,反应5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1.9%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71.63°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5.1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9 
在空气气氛下,将粘均分子量为3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在60Co装置上用γ射线进行预辐照,辐照剂量为60kGy。
将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质量份80份,甲苯质量份470份,硫酸亚铁质量份0.9份,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含质量份5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水溶液质量份20份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将反应器温度升到95℃,使温度恒定,反应6小时,结束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接枝率质量百分数为2.2%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所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和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69.82°和89.42°。
将制得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质量份10份,聚酰胺66树脂的质量份90份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树脂,然后经SHJ-30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从喂料口到口模各段温度依次为200,220,245,260,265,265,265,265,265,265,260  oC,制得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 同时做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对比试验。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与同比例的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66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47.6MPa和34.1MPa。
接枝率质量百分数和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Claims (3)

1.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在预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上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的接枝率质量百分数达0.5~5.1%,
其制备方法是:
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预辐照
采用电子加速器,在空气气氛下,用β射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预辐照,预辐照剂量范围为5kGy~60kGy;或者,采用60Co作为辐照源,用γ射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预辐照,预辐照剂量范围为5kGy~60kGy;
b、预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悬浮接枝聚合
把步骤a步骤得到的预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散剂和均聚抑制剂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液体加料管、氮气导入管及加热装置的反应器中,功能单体溶液由液体加料管加入,通入氮气,加热搅拌,其中的预辐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单体:分散剂:均聚抑制剂的比例,以质量份数比为80~100:1~10:400~500:0.1~1,将反应器内液体温度升到75~95 oC,反应4~6小时后,结束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粘均分子量为150万~3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单体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分散剂为甲苯;均聚抑制剂为硫酸亚铁。
CN 201110284672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3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84672 CN102443109B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84672 CN102443109B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3109A CN102443109A (zh) 2012-05-09
CN102443109B true CN102443109B (zh) 2013-07-31

Family

ID=46006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846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3109B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31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2541A (zh) * 2013-04-03 2015-01-07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增韧剂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9901B (zh) * 2015-11-10 2017-09-15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亲水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的组合制备方法
CN110117829A (zh) * 2019-05-07 2019-08-13 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二氯甲烷萃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方法
CN111560135B (zh) * 2019-12-31 2023-08-22 华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静电自组装的高流动、高抗冲、低散发的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4006B (zh) * 2021-10-09 2023-10-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一种两性均相混床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80324A (zh) * 2021-11-02 2022-01-28 苏州微创关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人工关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56415A1 (en) * 2009-02-27 2013-03-07 Mikhail Kozlov Negatively charged porous medium for removing protein aggrega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3109A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3109B (zh) 一种官能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4046B (zh) 聚合材料
KR101113621B1 (ko) 증강된 특성을 갖는 스티렌/무수물 중합체성 재료 및 그래프트
CN105885415B (zh) 一种制备高韧性聚苯硫醚/铁氧体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199265B (zh) 一种长碳链尼龙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olymer solid-phase grafting at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the polymer melting point through selective heating
CN103113741B (zh) 一种改性pa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88956B (zh) 改性聚(亚芳基醚)树脂组合物和由该改性聚(亚芳基醚)树脂组合物制备的模制品
CN111607187B (zh) 一种改性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2161B (zh) 一种聚乙烯粘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096A (zh)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7787A (zh) 一种增韧改性的小本体粉料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2850A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双单体固相接枝pp的制备方法
CN116285284A (zh) 一种co2基生物可降解共聚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ruthtikul et al.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 graft maleic anhydride (PP-g-MA) via twin screw extrusion
CN113667258B (zh) 一种高强度超韧性hdpe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Ye et al. Monofunctional compatibilizer with long alkyl end for fabrication of superior tensile wood flour‐polyolefin composites
CN102532419B (zh)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树脂
Jeziorska et al. Poly (phenylene oxide) and renewable polyamide 11 blends compatibilized by ethylene-n-octene copolymer
CN102516469B (zh) 一种接枝聚苯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Song et al. Waste‐reducing preparation of PE‐g‐MAH and PE‐g‐DBM via solid phase grafting reac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compatibilizers
CN105585678A (zh) 一种聚乙烯接枝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4084A (zh) 一种增韧改性尼龙
Ahn et al. Synthesis and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s of Maleic Anhydride onto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Rui et al. Graft copolymeriztion of glycidyl methacrylate/styrene onto polypropylene in solid st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