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0250B -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0250B
CN102440250B CN201110445685.7A CN201110445685A CN102440250B CN 102440250 B CN102440250 B CN 102440250B CN 201110445685 A CN201110445685 A CN 201110445685A CN 102440250 B CN102440250 B CN 102440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roxypyr
mikania micrantha
cosolvent
preventing
herbicidal combin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56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0250A (zh
Inventor
徐高峰
张付斗
申时才
李天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1104456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0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0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2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由氟草烟,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助溶剂、乳化剂,防冻剂,有机溶剂制成。其制备方法:1、备料;2、在反应罐a中加入的氟草烟、丙酮和二甲苯,搅拌溶解,为药物液体;3、在反应罐b中加入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加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和二甲苯,搅拌溶解,为助剂液体;4、将药物液体与助剂液体混合,加土温-80和丙三醇,搅拌溶解,为混合液体;5、混合液体经静置取上部均一、橙色透明溶液,经检验、包装,即得该除草组合物。本发明的特点:防治薇甘菊的效果提高,防治薇甘菊速度加快,防治薇甘菊持效期延长,能在多种气象条件下使用,干旱和降雨对其药效影响较小。可适用于在玉米、甘蔗、橡胶以及非耕地等各种环境下使用,且对作物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治薇甘菊的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来入侵恶性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菊科(Compositae)、假泽兰属(Mikania)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已入侵我国的广东、云南和海南等地,给入侵地的农、林业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薇甘菊入侵后常导致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丧失,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世界上公认最具有入侵性和危害性的恶性杂草,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01年薇甘菊被国际自然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列为世界上100种最具入侵力的外来物种之一。
薇甘菊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和极强的繁殖能力等特点,是世界上最难以控制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之一。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其开展了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防治技术研究,但至今尚未有理想的方法控制其蔓延与危害。目前,化学防治是生产上控制薇甘菊蔓延与危害的主要手段,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至今尚未有安全、高效的防治薇甘菊的药剂。目前防治薇甘菊的化学药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和森草净等,这类药剂具有优良的内吸传导性能,防治薇甘菊的效果较好,但该类药剂的选择性差,且森草净的残效期长,对非防治靶标和自然生态系统常造成较大的破坏。另一类是防治阔叶杂草的选择性除草剂,例如氟草烟和2,4-D 等,该类药剂虽然对非防治靶标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其防治薇甘菊的效果和持效期均不理想。
农药助剂是一类基本无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单独使用对有害生物无效,但与农药合理混用常能显著提高药剂毒力或药效。不同的助剂通过影响杂草对药剂的吸收、传导性能而影响农药的药效。大量研究表明,农药助剂与除草剂合理混用,常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显著提高其除草效果,降低用药成本,减缓农药抗性,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探索利用农药助剂,改善现有除草剂的品质和除草性能,对实现高效、安全和持久控制薇甘菊具有重要意义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充分利用现有除草剂氟草烟在防治薇甘菊时具有选择性强的特点,通过增效剂的筛选和利用,解决其在防治薇甘菊的过程中药效差、持效期短、适应气象条件弱等诸多不足,提出一种可高效、安全和持久控制恶性杂草薇甘菊的一种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除草组合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氟草烟                                10~12.5 %
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                    9.4~15.6%
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                9.4~15.6%
助溶剂A                               2~4%
助溶剂B                               1~2%
助溶剂C                               1~2%
乳化剂                                3~7%
防冻剂                                1~3% 
有机溶剂                              38.3 %~63.2%
所述的助溶剂A为丙酮,助溶剂B为无水甲醇,助溶剂C为无水乙醇。
所述的乳化剂为土温—80,防冻剂为丙三醇,有机溶剂为二甲苯。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1)下述原料药按质量配比备料;
氟草烟                                10~12.5 %
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                    9.4~15.6%
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                9.4~15.6%
助溶剂A                               2~4%
助溶剂B                               1~2%
助溶剂C                               1~2%
乳化剂                                3~7%
防冻剂                                1~3% 
有机溶剂                              38.3 %~63.2%
所述的助溶剂A为丙酮,助溶剂B为无水甲醇,助溶剂C为无水乙醇。
所述的乳化剂为土温—80,防冻剂为丙三醇,有机溶剂为二甲苯。
(2)在反应罐a中加入的氟草烟、丙酮和二甲苯,在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药物液体;
(3)在反应罐b中加入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再加入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和二甲苯,在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助剂液体;
(4)将步骤(2)得到的药物液体与步骤(3)得到的助剂液体混合,再加入土温-80和丙三醇,20℃恒温条件下以60~80转/分钟搅拌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为混合液体;
(5)混合液体经静置取上部呈均一、橙色透明溶液,经检验、包装,即得该除草组合物。
氟草烟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Dow Agro Sciences Company)开发生产的有机杂环类选择性除草剂。化学名称:4-氨基-3.5-二氯-6-氟-吡啶-2-氧乙酸;通用名称:Fluroxypyr,其它名称:氟草烟,氟草定,使它隆,治莠灵等。
化学结构式:
Figure 940334DEST_PATH_IMAGE001
氟草烟由于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一定的内吸传导性能,田间主要用于防治如猪殃殃、卷茎蓼、马齿苋、龙葵、田旋花、蓼、苋等阔叶杂草,是目前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作物田防治阔叶杂草的主要药剂,国内专利保护期已过。该类除草剂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最终枯死。目前氟草烟国外登记作物为小麦、大麦、玉米、水稻、蔬菜、果园、桑园、牧场、林地、草坪和非耕地;国内登记作物为小麦与水稻。氟草烟对作物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附着、渗透、吸收和传导性能较差,且防治薇甘菊的效果和持效期均不理想。目前尚未见其与农药助剂混配用于防治薇甘菊的报道。
经大量研究发现农药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能有效提高氟草烟对薇甘菊的防效,并增强其在薇甘菊植株上的附着、渗透、吸收和传导性能。通过氟草烟与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按一定质量比例科学配置,开发出防治薇甘菊的安全、高效除草剂组合物,并且实现减少除草剂的用量、提高药效和延长持效期等作用。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易溶于甲醇、异丙醇、丙酮、二甲苯和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也可分散于水,呈透明浅琥珀色液体,是一种聚醚改性的特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良好的渗透性及乳化分散性,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助剂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是一类高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国外最早实现工业化的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耦合力,卓越的分散能力、抗硬水能力、抗漂白剂能力,在浓的强酸、强碱及盐溶液中有良好的表面活性,目前广泛用于农业、工业和化工等行业。目前国内外未见利用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与氟草烟开发的产品、专利和文献报道。
本发明利用现有除草剂氟草烟在防治薇甘菊时具有选择性强的特点,通过增效剂的筛选和利用,解决其在防治薇甘菊的过程中药效差、持效期短、适应气象条件弱等诸多不足。利用氟草烟与农药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研发出高效、安全和持久控制恶性杂草薇甘菊的除草剂组合物。研究表明该除草剂组合物显著加快了薇甘菊对氟草烟的吸收、传导和中毒的速度,对降低除草剂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具有显著作用。
通过大量试验证实,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作为氟草烟的增效助剂,加快了薇甘菊对氟草烟的吸收、传导和中毒速度。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防治薇甘菊的效果提高。发明除草组合物的用量为8 g ai/667m2时,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达到了91.04 %,而相同剂量的氟草烟商品药,即20%使它隆乳油,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为66.67%,防治效果提高了24.37%。当发明组合物的用量为10 g ai/667m2,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达到了94.27 %,而同等剂量的氟草烟商品药,即20%使它隆乳油,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为78.14 %,防治效果提高了16.13 %。
2、防治薇甘菊速度加快。研究表明发明除草组合物在药后第1天薇甘菊即出现中毒症状,药后第3天中毒症状明显,薇甘菊严重萎蔫,叶片变黄,药后第5天,所有发明除草组合物对薇甘菊的防效均达到三级以上药害;而施用同等剂量的氟草烟商品药,即20%使它隆乳油,药后第6天薇甘菊才有明显中毒症状,薇甘菊严重萎蔫,叶片变黄。
3、防治薇甘菊持效期延长。药后90天调查发现,发明组合物处理组薇甘菊的出现频度和防治效果均显著小于氟草烟对照处理组;药后135天调查发现,除系号Ⅰ-1外,其它发明组合物处理组薇甘菊的出现频度和防治效果也显著小于氟草烟对照处理组。
4、本发明组合物能在多种气象条件下使用,干旱和降雨对其药效影响较小。通过室内模拟干旱和施药后短时间内强降雨试验,表明该发明组合物在干旱和药后短时间内降雨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生产上常用的氟草烟商品药,即20%使它隆乳油的防效。
5、本发明组合物可适用于在玉米、甘蔗、橡胶以及非耕地等各种环境下使用,且对作物安全。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该发明组合物对农作物玉米、甘蔗、橡胶和非耕地中的单子叶植物无不良影响,施用后未发生药害,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
下面通过具体比较例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做详细说明,所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一、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按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备料,5个实施方式原料配比见表1:
氟草烟                                10~12.5 %
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                    9.4~15.6%
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                9.4~15.6%
助溶剂A                               2~4%
助溶剂B                               1~2%
助溶剂C                              1~2%
乳化剂                                3~7%
防冻剂                                1~3% 
有机溶剂                              38.3 %~63.2%
所述的乳化剂为土温-80,防冻剂为丙三醇,有机溶剂为二甲苯,所述的助溶剂A为丙酮,助溶剂B为无水甲醇,助溶剂C为无水乙醇。
(2)先在反应罐a中分别加入氟草烟、丙酮和二甲苯,在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药物液体;
(3)在反应罐b中分别加入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在加入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和二甲苯,在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助剂液体;
(4)将步骤(2)得到的药物液体与步骤(3)得到的助剂液体混合,再加入土温-80和丙三醇,20℃恒温条件下以60~80转/分钟搅拌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为混合液体;
(5)混合液体经静置后呈均一、橙色透明溶液,经检验、包装,即得该除草组合物。
表1      6个实施方式原料配比
Figure 234306DEST_PATH_IMAGE002
二、比较例
1、几种除草剂对薇甘菊的生物活性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比较
1.1 供试药剂
供试7种药剂为生产上常见的防治薇甘菊的药剂,其名称和生产厂家如下:草甘膦,41%农达水剂,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百草枯, 20%克无踪水剂,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10%甲基磺草酮,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45%双酯灵,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生产;56% 2甲4氯胺盐,安庆兴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80%莠去津;武汉盛宝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氟草烟,20%使它隆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2011年5月,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将在Hougland’s营养液中培养7 d,生根且生长一致的薇甘菊幼苗营养体分别与玉米、甘蔗、水稻、大豆、马铃薯和香蕉苗移栽于试验田,田间管理按照各作物的生物特性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移栽后45d按随机区组设计划定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30m2,重复4次。试验各处理的具体用药量按其田间推荐用量分别乘以1/8、1/4、1/2、1和2 的5种剂量,采用利农LP—605型喷雾器对水均匀喷雾,用水量为900Kg/hm2,设喷水处理为空白对照(CK)。药后15 d,将存活的薇甘菊和农作物的地上部分剪下,立即称取称重。 
1.3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残存鲜重(g)—处理区残存鲜重(g)]×100∕对照区残存鲜重(g)
将供试各药剂的浓度值换算成对数值,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采用DPS统计软件对各药剂的防效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其LD90值。
在评价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间的选择性时,采用如下方法计算: 选择性指数(RI) = 对作物10%植株的有效剂量(LD10)/ 对杂草90%植株的有效剂量(LD90) 其中除草剂的选择性指数越高,对作物的安全越好。
Figure 951726DEST_PATH_IMAGE003
试验结果:由表2 可知,供试7种药剂的LD90值分别为2甲4氯胺盐>草甘膦>甲基磺草酮>百草枯>氟草烟>甲嘧磺隆>快灭灵。虽然药剂甲嘧磺隆对薇甘菊有较高的药效,但甲嘧磺隆和草甘膦、百草枯一样,均为灭生性除草剂,对非防治靶标的选择性差,田间使用,易对农作物造成药害,大面积使用也对生态系统易造成破坏。供试药剂甲基磺草酮、2甲4氯胺盐对禾本科作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对薇甘菊的防效差。供试药剂快灭灵对薇甘菊的LD90值最小,且对禾本科作物也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快灭灵为触杀型除草剂,野外薇甘菊的冠层厚度多在50cm以上,因此对其防治常不彻底,且对薇甘菊的根系防效较低,防治后薇甘菊快速复发。氟草烟对薇甘菊的防效一般,但对禾本科植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综合比较供试7种药剂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和对非靶标作物的安全性,尽管氟草烟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也并不理想,但鉴于其对单子叶植物的卓越安全性,值得深入研究。
2、不同助剂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增效作用比较
2.1试验材料:供试薇甘菊幼苗采用营养繁殖方式获得。野外采集薇甘菊生长健壮的中下部枝条作为扦插营养体,将其插入Hougland’s营养液中培养5 d后,选取生根且生长一致的薇甘菊幼苗营养体移栽于直径30 cm的花盆中,每盆4株。移栽后10 d 如有薇甘菊幼苗死亡,及时补栽相应大小的幼苗。生长30d后,选取主茎长在90-110cm的薇甘菊作为供试材料。
2.2供试药剂:氟草烟原药,SIGMA公司生产;氟草烟对照,20%使它隆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助剂A: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杭州包尔得有机硅有限公司生产;助剂B:卵膦脂乳油,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助剂C: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上海基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剂D:茶皂素,杭州中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2.3试验方法: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评价供试4种助剂对氟草烟的增效能力,并与氟草烟商品药20%的使它隆乳油进行对比。室内利用助溶剂丙酮、溶剂二甲苯和乳化剂等将氟草烟原药配制成10% 乳油,后按试验方案分别取一定量的助剂A、B、C和D与10%的氟草烟乳油置于水中,配制成试验所需浓度的药液,配比及用量见表3,充分搅匀后,用POTTER型喷雾塔对供试薇甘菊植株进行定量喷雾。喷雾时使用的药液量为10 mL/ 0.198 m2,药后10 min将薇甘菊植株取出,放在20~35℃的温室中培养,不施药处理为空白对照。试验每处理重复4次,药后15 d,将存活的薇甘菊地上部分剪下,立即称重,并计算防治效果。
2.4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残存鲜重(g)—处理区残存鲜重(g)]×100∕对照区残存鲜重(g)
增效率%=处理组抑制率%-处理组同等剂量氟草烟抑制率%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3 助剂A、B 、C和D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增效作用分析
Figure 222302DEST_PATH_IMAGE004
注:表中氟草烟对照为氟草烟商品药20%使它隆乳油,氟草烟与助剂组合物为本实验室配制。大写字母A、B、C和D分别代表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卵膦脂乳油、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和茶皂素;抑制率(%)和增效率(%)同一列数值后小写字母相同表示未达5% 显著水平,不同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表4氟草烟及其与助剂A、B、C和D的组合物对薇甘菊防治效果回归分析
Figure 410575DEST_PATH_IMAGE005
试验结果:由表3可知,A、B、C和D四种助剂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增效作用与助剂的种类和氟草烟的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当氟草烟的用量为8和10 g ai/667m2时,四种助剂对氟草烟的增效作用最强。其中当氟草烟的用量为8 g ai/667m2时,助剂A,即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助剂C,即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效果分别提高了17.01和18.62%;但助剂B卵膦脂乳油,和助剂D茶皂素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效果仅提高了3.24和4.45%。其它浓度条件下,助剂A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助剂C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增效作用也显著强于助剂B卵膦脂乳油和D茶皂素。
通过对氟草烟单剂及其与助剂A、B、C和D的组合物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氟草烟及其与助剂A、B、C和D的组合物LD50和LD90的大小分别为氟草烟>氟草烟+D>氟草烟+B>氟草烟+A>氟草烟+C ,见表4 ,LD50或LD90越小,药效越强。结果表明助剂B和D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虽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助剂A和C的增效作用更强。
研究结果表明:助剂B,即卵膦脂乳油和助剂D,即茶皂素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增效作用不明显;而助剂A,即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助剂C,即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明显提高了氟草烟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其中当氟草烟的使用剂量为8和10 g ai/667m2时,助剂A,即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助剂C,即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增效作用最强。
3、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对氟草烟增效作用最佳配比
3.1试验材料:薇甘菊的幼苗培养同试验2.1。 选取移栽后生长30天,主茎长在90-110cm,大小相对一致的薇甘菊幼苗作为供试材料。
3.2 供试药剂:氟草烟原药,SIGMA公司生产;氟草烟对照,20%使它隆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杭州包尔得有机硅有限公司生产;助剂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上海基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3.3试验方法: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探索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对氟草烟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室内利用助溶剂丙酮、溶剂二甲苯和乳化剂等将氟草烟原药配制成10% 乳油,后按试验方案分别取一定量的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与10%的氟草烟乳油置于水中,配制成试验所需浓度的药液,配比及用量见表4,充分搅匀后,用POTTER型喷雾塔对供试薇甘菊植株进行定量喷雾。喷雾时使用的药液量为10 mL /0.198m2。药后10 min将薇甘菊植株取出,放在20~35℃的温室中生长,不施药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药后15天,将存活的薇甘菊地上部分剪下,立即称重。计算防治效果和各处理的增效率。
 2.4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残存鲜重(g)—处理区残存鲜重(g)]×100∕对照区残存鲜重(g)
增效率%=处理组抑制率%-处理组同等剂量氟草烟抑制率%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5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对氟草烟的增效作用分析
Figure 108404DEST_PATH_IMAGE006
注:表中氟草烟对照为氟草烟商品药20%使它隆乳油,氟草烟与助剂组合物为本实验室配制。
试验结果:由表5可知,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及二者组成的混合物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效果均存在显著增效作用,且增效强度与的使用剂量存在相关性。当氟草烟的使用剂量为8 g ai/667m2时,随着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使用剂量的升高,其对氟草烟的增效作用逐渐增强;但两种助剂组成的混合物对氟草烟的增效作用明显强于其单剂。氟草烟的使用剂量为10 g ai/667m2时,两种助剂对其增效作用与8 g ai/667m2的使用剂量相似。
研究结果表明: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按一定质量比组成的混合物对氟草烟防治薇甘菊的增效作用明显强于二者单独与氟草烟混合时的增效作用。结合表4,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在表4中的处理编号为:系号Ⅰ-13,氟草烟+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8+7.5+7.5 g ai/667m2、系号Ⅰ-14,氟草烟+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8+10+10 g ai/667m2、系号Ⅰ-15,氟草烟+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8+12.5+12.5 g ai/667m2、系号Ⅱ-13,氟草烟+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10+7.5+7.5 g ai/667m2、系号Ⅱ-14,氟草烟+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10+10+10 g ai/667m2和系号Ⅱ-15,氟草烟+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10+12.5+12.5 g ai/667m2 。由氟草烟与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氟草烟的使用剂量为8~10 g ai/667m2,增效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按等质量混合,使用剂量为7.5~12.5g ai/667m2。相对于其他组合物,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具有显著提高氟草烟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降低生产用量和节约成本等优点,且增效作用明显。
4、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对薇甘菊的作用速度比较
4.1试验材料:野外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薇甘菊成株。
4.2供试药剂:氟草烟对照,20%使它隆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6种实施例发明除草组合物为本实验室配制,各组合物成分参见表1。
4.3试验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本发明各组合物对薇甘菊的作用速度,并与氟草烟单独使用进行对照。试验于2011年7月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进行,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划定小区。试验前在当地选择覆盖度一致、大小均一、水肥条件较为一致,且薇甘菊发生、危害重的甘蔗地作为试验地。试验共设8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在薇甘菊生长旺盛期,各处理按8 g ai/667m2(系号Ⅰ-1)、8.4 g ai/667m2(系号Ⅰ-2)、8.8 g ai/667m2(系号Ⅰ-3)、9.2 g ai/667m2(系号Ⅰ-4)、9.6 g ai/667m2(系号Ⅰ-5)和10(系号Ⅰ-6)g ai/667m2的剂量,计算后精确吸取一定量的本发明除草组合物,采用利农LP—605型喷雾器兑水后均匀喷雾,兑水量为900Kg/hm2。为客观评价各处理对薇甘菊的作用速度,试验分别设置了8和10 g ai/667m2两个剂量的20%使它隆乳油对照。各处理所施药剂的具体成分见表1,其中系号Ⅰ-1配方为实施方式1,其中系号Ⅰ-2配方为实施方式2,其中系号Ⅰ-3配方为实施方式3,其中系号Ⅰ-4配方为实施方式4,其中系号Ⅰ-5配方为实施方式5,其中系号Ⅰ-6配方为实施方式6,系号Ⅰ-7 为20%使它隆乳油对照8g ai/667m2,系号Ⅰ-7 为20%使它隆乳油对照 10 g ai/667m2
采用5点取样法于药后每天调查各个小区薇甘菊的药害情况,直至所有处理地上部分无变化止。薇甘菊的药害分级标准按照5级划分法划定,具体如下:
药害5级分级标准:
0级:植物生长正常,无任何受害症状;记为“-”
1级:总叶片1/4以下面积枯死;植物受轻微药害,可恢复,记为“+”
2级:总叶片1/4~1/2面积枯死,植物受中等药害,以后能恢复,不影响产量;记为“++”
3级:总叶片1/2~3/4面积枯死,植物受害较重,难以恢复,造成减产;记为“+++”
4级:总叶片3/4以上面积或整株枯死,植物药害严重,难以恢复或植株死亡;记为“++++”
表6  发明组合物对薇甘菊的作用速度与对照氟草烟比较
Figure 707530DEST_PATH_IMAGE007
试验结果:由表6可知,药后第1天,本发明的各除草组合物处理组薇甘菊均出现中毒症状,而20%使它隆乳油对照处理组(系号Ⅰ-7和Ⅰ-8)无中毒症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薇甘菊的中毒症状逐渐明显,其中发明组合物系号Ⅰ-4、Ⅰ-5和Ⅰ-6处理组薇甘菊的中毒速度最快,药后第三天即表现明显药害症状,而发明组合物系号Ⅰ-2和Ⅰ-3处理组薇甘菊中毒速度稍慢于前者,但各发明组合物处理组薇甘菊的中毒速度均明显快于20%使它隆乳油对照(系号Ⅰ-7和Ⅰ-8)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20%使它隆乳油对照,发明除草组合物明显加快了氟草烟对薇甘菊的中毒速度。
5、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田间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与氟草烟比较研究
5.1试验材料:野外生长旺盛的薇甘菊植株
5.2供试药剂:氟草烟, 20%使它隆乳油;6种实施例发明除草组合物为本实验室配制,具体成分参见表1。
5.3 试验方法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本发明各组除草组合物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薇甘菊植株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并与单独使用的氟草烟进行对照。试验于2011年6月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进行。野外采集薇甘菊生长健壮的中下部枝条作为扦插营养体,将其插入Hougland’s营养液中培养5 d后,选取生根且生长一致的薇甘菊幼苗移栽于野外水肥均一、生长条件一致的试验地中,试验地之前无薇甘菊的发生。移栽后如有薇甘菊幼苗死亡,及时补栽相应大小的薇甘菊幼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移栽后的60天,选择覆盖度一致的地块划定小区,每小区面积30m2,按试验所需剂量采用利农LP—605型喷雾器,按试验处理系号的所需用药量对水均匀喷雾,用水量为900Kg/hm2,设喷水处理为空白对照(CK)。各处理的具体施药量同试验4.3。
在药后的第45天、90天和135天,采用对角线取样,每小区随机调查25个的样点,0.25m2/样点,随机调查薇甘菊的发生频度,生物量和防治效果,评价每小区在药后不同时间段薇甘菊的复发情况。
5.4计算方法:
发生频度(%)=(薇甘菊发生点/总取样点)×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残存鲜重(g)—处理区残存鲜重(g)]×100∕对照区残存鲜重(g)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Figure 844113DEST_PATH_IMAGE008
 
试验结果:由表7可知,药后45d调查发现,本发明组合物处理组系号Ⅰ-1和系号Ⅰ-2与20%使它隆乳油对照系号Ⅰ-7处理组薇甘菊的出现频度无显著差异,而本发明组合物系号Ⅰ-3、系号Ⅰ-4、系号Ⅰ-5和系号Ⅰ-6处理组与20%使它隆乳油对照系号Ⅰ-8处理组薇甘菊的出现频度也无显著差异。但药后90 d调查发现,本发明组合物处理组薇甘菊的出现频度和防治效果均显著小于氟草烟对照处理组系号Ⅰ-7和系号Ⅰ-8。药后135 d调查发现,氟草烟对照处理组系号Ⅰ-7和Ⅰ-8薇甘菊的频度均为100%,而发明组合物处理组,除系号Ⅰ-1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薇甘菊的出现频度和防治效果也显著小于氟草烟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药后90天和135天,本发明组合物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均强于氟草烟对照处理组。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对非靶标植物的安全性研究
6.1试验材料:
6.1.1农作物:玉米、甘蔗、香蕉、番茄、橡胶;
6.1.2农作物试验区的主要单子叶草本植物:马唐、牛筋草、龙爪茅、地毯草和狗牙根;主要的双子叶草本植物:牛膝菊、胜红蓟、鬼针草和龙葵等。
6.2供试药剂:氟草烟,为20%使它隆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杭州包尔得有机硅有限公司生产;助剂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上海基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本发明除草组合物本实验室配制。
6.3试验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在室外生物测定了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对非防治靶标的安全性,并与商品药氟草烟,为20%使它隆乳油进行对照。2011年6月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随机选取移栽约30天的玉米、甘蔗、香蕉和番茄4种农作物田和移栽满5年的橡胶林,按随机区组设计划定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30m2,重复4次。试验各处理的具体用药量同试验4.3。按试验处理系号的所需用药量对水均匀喷雾采用利农LP—605型喷雾器,用水量为900Kg/hm2。药后7天、30天和45天调查各处理区供试植物药害或生长发育受抑制情况,并调查各处理小区内单子叶草本植物和双子叶草本植物的药害情况。药害标准按照5级划分法划定。划分标准同试验4.3。
表8  本发明组合物对非防治靶标安全性评价
注:表中单子叶杂草包括马唐、牛筋草、龙爪茅、地毯草和狗牙根等;双子叶杂草包括:牛膝菊、胜红蓟、鬼针草和龙葵等。
试验结果: 由表7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对非防治靶标安全性与商品药氟草烟相似。药后7、30和45天调查发现,本发明组合物对供试植物玉米、甘蔗和橡胶以及各处理小区单子叶杂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各处理组在均未发现药害状况;而对香蕉、番茄和双子叶杂草则具有很强的药害,药后30天调查发现,供试各处理组的香蕉、番茄和双子叶杂草多数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对单子叶植物安全,对双子叶植物则有较高的药效。
、气象条件对本发明除草组合物防治薇甘菊效果的影响
7.1试验材料:薇甘菊的幼苗培养同试验1.1。 选取移栽后生长30天,主茎长在90-110cm,大小相对一致的薇甘菊幼苗作为供试材料。
7.2试验药剂:氟草烟,为20%使它隆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助剂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杭州包尔得有机硅有限公司生产;助剂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上海基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发明除草剂组合物本实验室配制。
7.3试验方法:在室内通过模拟干旱,即空气湿度20%、正常,即空气湿度80%和施药后1h、2h和3h强降雨5种气象条件,研究发明除草组合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并以氟草烟作为对照。试验各处理的具体用药量同试验3.3,按上述施药量将药液配制完成后,用POTTER型喷雾塔进行定量喷雾。喷药时使用的药液量为10 mL/ 0.198 m2。其中干旱和正常处理组在喷雾结束后5 min立即取出分别放入空气湿度为20%和75%的环境中;喷水处理组分别在药后1h、2h和3h将各处理重新放入喷雾塔中,按100 mL/ 0.198 m2的量喷蒸馏水,喷雾结束后5 min立即取出放入空气湿度为75%的环境中培养。各处理在施药后的培养温度和光照均相同。不施药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药后14 d,将存活的薇甘菊地上部分剪下,立即称重,并计算防治效果。
7.4 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残存鲜重(g)—处理区残存鲜重(g)]×100∕对照区残存鲜重(g)
增效率%=氟草烟与助剂混用组合抑制率%-同等剂量氟草烟单用抑制率%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9不同气象条件对发明组合物防治薇甘菊效果的影响
Figure 755623DEST_PATH_IMAGE010
注:表中同行数据采用DMAT法进行分析,同行数据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则差异显著。
试验结果:由表9可知,当空气湿度为20% 时,发明组合物和氟草烟对照各处理组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与空气湿度为80% 处理组无显著差异。药后1h喷水,对照处理组系号Ⅰ-7和系号Ⅰ-8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分别仅为20.17%和21.15%,相对于正常条件下氟草烟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显著降低;而本发明组合物处理组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虽相对于正常条件下处理组也显著降低,但防治效果明显强于对照处理。药后2 h喷水,本发明组合物处理组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相对于正常条件下处理组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而对照处理组系号Ⅰ-7和Ⅰ-8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依然明显低于正常情况。后随着喷水间隔时间的延长,对照处理组系号Ⅰ-7和Ⅰ-8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加,而本发明组合物处理组则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在干旱条件下施用,对薇甘菊的防效与氟草烟商品药,20%使它隆乳油差异不显著;但药后短时间内降雨,本发明组合物耐雨水冲刷能力显著强于氟草烟对照药,药效影响较小。

Claims (3)

1.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除草组合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氟草烟                                10~12.5 %
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                    9.4~15.6%
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                9.4~15.6%
助溶剂A                               2~4%
助溶剂B                               1~2%
助溶剂C                               1~2%
乳化剂                                3~7%
防冻剂                                1~3% 
有机溶剂                              38.3 %~63.2%
所述的助溶剂A为丙酮,助溶剂B为无水甲醇,助溶剂C为无水乙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土温—80,防冻剂为丙三醇,有机溶剂为二甲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1)按权利要求1备料;
(2)在反应罐a中加入的氟草烟、丙酮和二甲苯,在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药物液体;
(3)在反应罐b中加入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再加入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和二甲苯,在25℃恒温条件下以10~20转/分钟搅拌5~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为助剂液体;
(4)将步骤(2)得到的药物液体与步骤(3)得到的助剂液体混合,再加入土温-80和丙三醇,20℃恒温条件下以60~80转/分钟搅拌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为混合液体;
(5)混合液体经静置取上部呈均一、橙色透明溶液,经检验、包装,即得该除草组合物。
CN201110445685.7A 2011-12-28 2011-12-28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0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5685.7A CN102440250B (zh) 2011-12-28 2011-12-28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5685.7A CN102440250B (zh) 2011-12-28 2011-12-28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0250A CN102440250A (zh) 2012-05-09
CN102440250B true CN102440250B (zh) 2014-02-19

Family

ID=4600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568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0250B (zh) 2011-12-28 2011-12-28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0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83599B2 (es) 2014-05-26 2015-03-31 Sipcam Inagra, S.A. Composición Sinérgica Surfactant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2990A (zh) * 2009-07-31 2010-01-1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9385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杜文广 一种适用于禾本科植物使用的除草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5151B2 (en) * 2002-01-30 2004-11-30 Nufarm Americas Inc. Liquid herbicidal compositions and use thereof in a granular herbicid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9385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杜文广 一种适用于禾本科植物使用的除草剂
CN101622990A (zh) * 2009-07-31 2010-01-1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0250A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7024A (zh) 一种含杀虫单与噻虫嗪的药肥颗粒剂
CN103081907B (zh) 一种含有辣椒碱的杀虫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6127A (zh)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
CN104304269A (zh) 一种水稻田除草组合物
BRPI0718906A2 (pt) Métodos para aumentar a biomassa seca de uma planta de soja, para aumentar o sequestro de dióxido de carbono da atmosfera por uma planta de soja, e, uso de piraclostrobina
CN104488949A (zh)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4365658B (zh) 一种复配增效除草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14213426A (zh) 红雪果提取物及其化合物用于制备除草剂的应用
CN109232074A (zh) 具有除草活性的水溶性肥料
CN102246766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5532682B (zh)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855432B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2440250B (zh)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9752A (zh) 除草组合物
CN104770406B (zh) 一种基于桉叶油的植物源除草剂
CN108576032B (zh) 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颗粒剂
Mahmoodzadeh et al.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rhizome aqueous extract of Cynodon dactylon L.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Legumes, Labiatae and Poaceae
CN104839194A (zh) 一种小麦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Ferreira et al. Dosages of bokashi in the control of Meloidogyne javanica in lettuce, in greenhouse
CN114163490A (zh)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用于制备除草剂的应用
CN103125511A (zh) 一种环嗪酮、敌草隆、莠灭净复配除草剂
CN102885042A (zh) 一种环保型马铃薯田除草组合物
CN102599181A (zh) 含烟嘧磺隆和2,4-滴异辛酯的油悬浮剂组合物
CN106577666A (zh) 三元复配除草组合物
CN106070388B (zh) 一种防治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