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2682B -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2682B
CN105532682B CN201610089721.3A CN201610089721A CN105532682B CN 105532682 B CN105532682 B CN 105532682B CN 201610089721 A CN201610089721 A CN 201610089721A CN 105532682 B CN105532682 B CN 105532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ervine
composition
insecticide
agent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97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2682A (zh
Inventor
何梅侠
王新安
张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XIANNONG BIOLOGY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XIANNONG BIOLOGY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XIANNONG BIOLOGY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XIANNONG BIOLOGY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897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2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2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2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0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A01N43/1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a carbocyclic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1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1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包括:第一杀虫剂0.1~30%、第二杀虫剂0.1~30%、助剂5~60%、溶剂或填料5~94.8%;所述第一杀虫剂为藜芦碱;所述第二杀虫剂包括血根碱、雷公藤吉碱、狼毒素、楝素、苦参碱中的一种;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紫外光保护剂、乳化剂、防冻剂、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增稠剂和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农药属于植物源复配农药,复配增效作用明显,可用于多种植物疾病的防治,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千百年来,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作物免受病、虫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侵害,其中,使用农药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早期的农药大多来自植物。20世纪40年代后,化学合成农药因高效、速效、杀虫谱广等特点而倍受青睐,这使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使用一度陷入低谷。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传统的果蔬、粮食和药用植物生产中,防治虫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然而长期大量的化学用药导致产生了抗药性、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的出现,致使国家不得不限制许多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的冲击,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如何减少果蔬、粮食、药用植物中的化学药物残留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以及学者和农民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与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生物农药己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植物源农药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高、害物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而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重新成为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然而现在市面上可用的植物源性农业种类还非常稀少,难以满足农业生产所需。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属于植物源复配农药,复配互增效作用明显,可解决现有化学农药污染危害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该农药可制成多种剂型,可根据农业生产进行多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的应用,该农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枸杞木虱、枣树红蜘蛛、枣树枣瘿蚊、甘蓝菜青虫、黄瓜白粉虱、枸杞蚜虫、番茄白粉虱。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包括:
第一杀虫剂0.1~30%、第二杀虫剂0.1~30%、助剂5~60%、溶剂或填料5~94.8%;
所述第一杀虫剂为藜芦碱;所述第二杀虫剂包括血根碱、雷公藤吉碱、狼毒素、楝素、苦参碱中的一种;
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紫外光保护剂、乳化剂、防冻剂、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增稠剂和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藜芦碱(Veratrine)主要化学成分是瑟瓦定和藜芦定,分子式的C36H51NO11,相对分子质量为673.8,CAS号:8051-02-3。
本申请优选将藜芦碱与血根碱、雷公藤吉碱、狼毒素、楝素、苦参碱中的一种进行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杀虫效果良好。
其中血根碱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cordata(Willd)R.Br)的提取物博落回生物总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具体的,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填料为白炭黑,陶土,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蓖麻油与环氧乙烷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剂为有机硅、增效醚、增效胺、碳酸烷基酯、月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是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Well201、Well205、M30、斯潘系列、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
所述的分散剂为亚甲基双荼磺酸钠,聚羧酸盐代号为LG-3、GY-D1252、GY-D1256、SNWGF-01,木质素磺酸盐代号为201107、201108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湿润剂为无患子粉、蚕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黄原胶。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可溶性液剂、乳油、水分散颗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当所述组合物为水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表面活性剂5~20%,增效剂0.1~20%,防冻剂0.1~10%,紫外光保护剂0.1~10%、紫有机溶剂0.1~20%、去离子水5~94.4%。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当所述组合物为可溶性液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表面活性剂5~20%、紫外光保护剂0.1~10%、增效剂0.1~20%、有机溶剂5~94.6%。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当所述组合物为乳油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乳化剂5~10%,紫外光保护剂0.1~10%、增效剂0.1~20%、有机溶剂5~94.6%。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当所述组合物为水分散颗粒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分散剂3~12%、湿润剂2~8%、崩解剂0.1~12%、粘结剂0.1~12%、紫外光保护剂0.1~10%、填料8~84%。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当所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分散剂3~12%、湿润剂3~15%、紫外光保护剂0.1~10%、填料8~84%。
优选的,所述紫外光保护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抗坏血酸、尿素、淀粉、糊精、刚果红、黄原胶、纯牛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藜芦碱、第二杀虫剂、助剂与溶剂或填料混合、粉碎,并进行制剂,得到含藜芦碱的杀虫剂组合物。
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易于操作。
如上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作为防治枸杞木虱、枣树红蜘蛛、枣树枣瘿蚊、甘蓝菜青虫、黄瓜白粉虱、枸杞蚜虫、番茄白粉虱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属于植物源复配农药,复配互增效作用明显,降低病菌和害虫的抗药性,对作物和人以及环境安全,可显著提高防效。
2)、本发明提供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可以替代部分中高毒化学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
3)、本发明提供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化学农药施药次数和减少施药成本,减少化学农药残留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5
实施例1:1%藜芦碱·血根碱水剂
0.5g藜芦碱、0.5g血根碱、10g甲醇、6g蓖麻油、15g增效醚、5g乙二醇、5g抗坏血酸,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2:3%藜芦碱·血根碱水剂
1.6g藜芦碱、1.4g血根碱、10g环己酮、8g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g增效胺、5g丙二醇、5%羧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补足100;
实施例3:5%藜芦碱·血根碱水剂
2g藜芦碱、3g血根碱、10g甲醇、10g烷基苯磺酸钠、5g有机硅、5g乙二醇、10g尿素、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4:7%藜芦碱·血根碱水剂
3.5g藜芦碱、3.5g血根碱、10g乙酸乙酯、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5g月桂氮酮、5g乙二醇、5g抗坏血酸、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5:10%藜芦碱·血根碱水剂
4g藜芦碱、6g血根碱、20g甲醇、10g烷基苯磺酸钠、10g月桂氮酮、5g丙二醇、5g羧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补足100g;
根据实施例1~5的配方,将各成分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实验例1藜芦碱·血根碱水剂防治枸杞木虱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宁夏银川进行了藜芦碱·血根碱水剂防治枸杞木虱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物品:注射器(10ml)5支,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两台,吊牌(2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游标卡尺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供试作物:枸杞。
试验设计及方法: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血根碱可湿性粉剂和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面积20m2,随机排列。试验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包括土地类型、耕作管理、枸杞品种及生长状况等均一致。试验时正值枸杞木虱2-3龄期,用供试药剂稀释500、1000、1500倍液进行常量叶面喷雾,每株调查5个方位,每个方位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调查5片叶片,记录并计算出每100叶片卵量,分别于喷药前和喷药后第3d、第7d、第10d进行调查,并统计活卵数,计算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如表1。
枸杞木虱虫口退减率(%)=(药前木虱基数-药后木虱存活数)/药前木虱基数×100%;
防效(%)=(处理区木虱退减率-空白对照区木虱退减率)/(100-空白对照区木虱退减率)×100%;
表1 藜芦碱·血根碱水剂防治枸杞木虱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1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1~5植物源组合物稀释500倍液对防治枸杞木虱,3天对枸杞木虱防效均达到85%以上,7天对枸杞木虱防效均达到89%以上,10天对枸杞木虱防效均达到95%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1、2、3、4、5植物源组合物稀释1000倍液对防治枸杞木虱,3天对枸杞木虱防效均达到75%以上,7天对枸杞木虱防效均达到80%以上,10天对枸杞木虱防效均达到85%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对枸杞木虱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枸杞生长安全,田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实施例6:1%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
0.5g藜芦碱、0.5g血根碱、10g苯烷基磺酸钠、8g抗坏血酸、15g增效醚、丙二醇补足100g;
实施例7:3%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
1g藜芦碱、2g血根碱、10g蓖麻油、8g羧甲基纤维素、5g有机硅、丙酮补足100g;
实施例8:5%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
3g藜芦碱、2g血根碱、10g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g抗坏血酸、10g月桂氮酮、丙酮补足100g;
实施例9:7%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
2g藜芦碱、5g血根碱、10g烷基苯磺酸钠、10g羟甲基纤维素、10g月桂氮酮、乙二醇补足100g;
实施例10:10%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
5g藜芦碱、5g血根碱、10g烷基苯磺酸钠、10g羟甲基纤维素、7g月桂氮酮、丙二醇补足100g;
实施例6~10的配方,将各成分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实验例2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枣树红蜘蛛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新疆阿克苏进行了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枣树红蜘蛛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物品:注射器(10ml)5支,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两台,吊牌(2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游标卡尺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供试作物:枣树。
试验设计及方法: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血根碱可湿性粉剂和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面积30m2,随机排列。试验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包括土地类型、耕作管理、枣树品种及生长状况等均一致。用供试药剂稀释500、1000、1500倍液进行常量叶面喷雾,调查全株虫量。药前调查红蜘蛛基数,药后1、3、7天调查红蜘蛛活虫数。通过各药剂处理施药前后虫量,计算红蜘蛛减退率,与空白对照区相比,计算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并用“DMRT”法进行显著性测定。计算红蜘蛛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调查结果如表2,计算公式如下:
枣树红蜘蛛退减率(%)=(药前红蜘蛛基数-药后红蜘蛛存活数)/药前红蜘蛛基数×100%;
防效(%)=(处理区红蜘蛛退减率-空白对照区红蜘蛛退减率)/(100-空白对照区红蜘蛛退减率)×100%。
表2 藜芦碱·血根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枣树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2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6~10植物源组合物稀释500倍液对防治枣树红蜘蛛,1天对枣树红蜘蛛防效均达到80%以上,3天对枣树红蜘蛛防效均达到90%以上,7天对枣树红蜘蛛防效均达到92%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6、7、8、9、10植物源组合物稀释1000倍液对防治枣树红蜘蛛,1天对枣树红蜘蛛防效均达到78%以上,3天对枣树红蜘蛛防效均达到81%以上,7天对枣树红蜘蛛防效均达到85%以上。从表2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对枣树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枣树生长安全,田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实施例11:1%藜芦碱·雷公藤吉碱乳油
0.5g藜芦碱、0.5g雷公藤吉碱、5g烷基苯磺酸钠、8g抗坏血酸、15g增效醚、二甲苯补足100g;
实施例12:3%藜芦碱·雷公藤吉碱乳油
2g藜芦碱、1g雷公藤吉碱、10g烷基苯磺酸钠、10g抗坏血酸、15g月桂氮酮、丙酮补足100g;
实施例13:5%藜芦碱·雷公藤吉碱乳油
2.5g藜芦碱、2.5g雷公藤吉碱、1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10g刚果红、15g增效醚、二甲苯补足100g;
实施例14:8%藜芦碱·雷公藤吉碱乳油
4g藜芦碱、4g雷公藤吉碱、1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10g刚果红、15g增效醚、二甲苯补足100g;
实施例15:10%藜芦碱·雷公藤吉碱乳油
5g藜芦碱、5g雷公藤吉碱、15g烷基苯磺酸钠、10g羟甲基纤维素、15g月桂氮酮、乙二醇补足100g;
根据实施例11~15的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即得成品。
实验例3藜芦碱·雷公藤吉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枣树枣瘿蚊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新疆阿克苏进行了藜芦碱·雷公藤吉碱乳油防治枣树枣瘿蚊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物品:注射器(10ml)5支,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两台,吊牌(2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游标卡尺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供试作物:枣树。
试验设计及方法: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雷公藤吉碱乳油和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面积30m2,随机排列。试验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包括土地类型、耕作管理、枣树品种及生长状况等均一致。用供试药剂稀释500、1000、1500倍液进行常量叶面喷雾,调查全株虫量。药前调查枣瘿蚊基数,药后1、3、7天调查枣瘿蚊活虫数。通过各药剂处理施药前后虫量,计算枣瘿蚊减退率,与空白对照区相比,计算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并用“DMRT”法进行显著性测定。计算枣瘿蚊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调查结果如表3,计算公式如下:
枣树枣瘿蚊退减率(%)=(药前枣瘿蚊基数-药后枣瘿蚊存活数)/药前枣瘿蚊基数×100%;
防效(%)=(处理区枣瘿蚊退减率-空白对照区枣瘿蚊退减率)/(100-空白对照区枣瘿蚊退减率)×100%。
表3 藜芦碱·雷公藤吉碱乳油防治枣树枣瘿蚊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3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11~15植物源组合物稀释500倍液对防治枣树枣瘿蚊,1天对枣树枣瘿蚊防效均达到84%以上,3天对枣树枣瘿蚊防效均达到86%以上,7天对枣树枣瘿蚊防效均达到90%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11~15植物源组合物稀释1000倍液对防治枣树枣瘿蚊,1天对枣树枣瘿蚊防效均达到79%以上,3天对枣树枣瘿蚊防效均达到83%以上,7天对枣树枣瘿蚊防效均达到86%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对枣树枣瘿蚊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枣树生长安全,田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实施例16:3%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
1.4g藜芦碱、1.6g狼毒素、10g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0g无患子粉、8g硫酸铵、3g黄原胶、5g羟甲基纤维素、白炭黑补足100g;
实施例17:8%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
3g藜芦碱、5g狼毒素、10g木质素磺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硫酸铵、3g黄原胶、5g羟甲基纤维素、陶土补足100g;
实施例18:10%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
2g藜芦碱、8g狼毒素、10g木质素磺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氯化铝、3g黄原胶、5g抗坏血酸、陶土补足100g;
实施例19:15%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
5g藜芦碱、10g狼毒素、15g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柠檬酸、5g黄原胶、8g抗坏血酸、陶土补足100g;
实施例20:20%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
10g藜芦碱、10g狼毒素、15g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碳酸氢钠、5g黄原胶、8g抗坏血酸、陶土补足100g;
实施例16~20的配方,按照配方量将藜芦碱、狼毒素、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紫外光保护剂、填料混合在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约800目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混合,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藜芦碱·狼毒素复配的水分散粒剂,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即得成品。
实验例4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防治甘蓝菜青虫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陕西省泾阳县进行了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物品:注射器(10ml)5支,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两台,吊牌(2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游标卡尺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供试作物:甘蓝。
试验设计及方法: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6%狼毒素水乳剂和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面积30m2,随机排列。试验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包括土地类型、耕作管理、甘蓝及生长状况等均一致。用供试药剂稀释500、1000、1500倍液进行常量叶面喷雾,调查全株虫量。药前调查菜青虫基数,药后1、3、7天调查菜青虫活虫数。通过各药剂处理施药前后虫量,计算菜青虫减退率,与空白对照区相比,计算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并用“DMRT”法进行显著性测定。计算菜青虫减退率,调查结果如表4,计算公式如下:
甘蓝菜青虫退减率(%)=(药前菜青虫基数-药后菜青虫存活数)/药前菜青虫基数×100%;
防效(%)=(处理区菜青虫退减率-空白对照区菜青虫退减率)/(100-空白对照区菜青虫退减率)×100%。
表4 藜芦碱·狼毒素水分散颗粒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4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16~20植物源组合物稀释500倍液对防治甘蓝菜青虫,1天对甘蓝菜青虫防效均达到79%以上,3天对甘蓝菜青虫防效均达到82%以上,7天对甘蓝菜青虫防效均达到83%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16~20植物源组合物稀释1000倍液对防治甘蓝菜青虫,1天对甘蓝菜青虫防效均达到70%以上,3天对甘蓝菜青虫防效均达到73%以上,7天对甘蓝菜青虫防效均达到77%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甘蓝生长安全,田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实施例21:5%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
4g藜芦碱、1g楝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g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5g高岭土、8g尿素、白炭黑补足100g;
实施例22:10%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
7g藜芦碱、3g楝素、12g无患子粉、8g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5g白炭黑、8g羟甲基纤维素、高岭土补足100g;
实施例23:15%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
10g藜芦碱、5g楝素、12g无患子粉、8g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5g白炭黑、8g抗坏血酸、高岭土补足100g;
实施例24:20%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
15g藜芦碱、5g楝素、12g无患子粉、8g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5g白炭黑、8g抗坏血酸、高岭土补足100g;
实施例25:25%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
17g藜芦碱、8g楝素、12g无患子粉、8g亚甲基双荼磺酸钠、15g白炭黑、8g抗坏血酸、高岭土补足100g;
根据实施例21~25的配方,将各组份混合在一起搅拌半小时,经气流粉碎得到约800目的粒径,再次混合半小时,制得藜芦碱、楝素复配的可湿性粉剂,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即得成品。
实验例5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虱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陕西省泾阳县进行了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虱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物品:注射器(10ml)5支,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两台,吊牌(2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游标卡尺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供试作物:黄瓜
试验设计及方法: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5%楝素乳油和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面积30m2,随机排列。试验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包括土地类型、耕作管理、黄瓜品种及生长状况等均一致。用供试药剂稀释500、1000、1500倍液进行常量叶面喷雾,调查全株白粉虱量。药前调查白粉虱基数,药后1、3、7天调查白粉虱活虫数。通过各药剂处理施药前后虫量,计算白粉虱减退率,与空白对照区相比,计算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并用“DMRT”法进行显著性测定。计算白粉虱减退率,调查结果如表5,计算公式如下:
黄瓜白粉虱退减率(%)=(药前白粉虱基数-药后白粉虱存活数)/药前白粉虱基数×100%;
防效(%)=(处理区白粉虱退减率-空白对照区白粉虱退减率)/(100-空白对照区白粉虱退减率)×100%。
表5 藜芦碱·楝素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5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21~25植物源组合物稀释500倍液对防治黄瓜白粉虱,1天对黄瓜白粉虱防效均达到80%以上,3天对黄瓜白粉虱防效均达到84%以上,7天对黄瓜白粉虱防效均达到87%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21~25植物源组合物稀释1000倍液对防治黄瓜白粉虱,1天对黄瓜白粉虱防效均达到78%以上,3天对黄瓜白粉虱防效均达到81%以上,7天对黄瓜白粉虱防效均达到84%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对黄瓜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黄瓜生长安全,田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实施例26:1%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0.5g藜芦碱、0.5g苦参碱、10g甲醇、6g蓖麻油、15g增效醚、5g乙二醇、5g抗坏血酸,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27:3%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1.2g藜芦碱、1.8g苦参碱、10g环己酮、8g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g增效胺、5g丙二醇、5%羧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28:5%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1g藜芦碱、4g苦参碱、10g甲醇、10g烷基苯磺酸钠、5g有机硅、5g乙二醇、10g尿素、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29:8%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3g藜芦碱、5g苦参碱、10g乙酸乙酯、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5g月桂氮酮、5g乙二醇、5g抗坏血酸、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30:10%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4g藜芦碱、6g苦参碱、20g甲醇、10g烷基苯磺酸钠、10g月桂氮酮、5g丙二醇、5g羧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补足100g;
按照实施例26~30的配方,将各成分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实验例6藜芦碱·苦参碱水剂防治枸杞蚜虫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宁夏银川进行了藜芦碱·苦参碱水剂防治枸杞蚜虫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物品:注射器(10ml)5支,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两台,吊牌(2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游标卡尺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供试作物:枸杞。
试验设计及方法: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5%苦参碱水剂和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面积30m2,随机排列。试验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包括土地类型、耕作管理、枸杞品种及生长状况等均一致。试验时枸杞进入结果期,有蚜株率90%以上,油枝叶率21%,用供试药剂稀释500、1000、1500倍液进行常量叶面喷雾,每株调查5个方位,每个方位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调查梢顶20厘米处或5片叶的活蚜数,记录并计算出分别于喷药前和喷药后第3d、第7d、第10d进行调查,并统计活蚜数,计算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如表6。
枸杞蚜虫虫口退减率(%)=(药前蚜虫基数-药后蚜虫存活数)/药前蚜虫基数×100%;
防效(%)=(处理区蚜虫退减率-空白对照区蚜虫退减率)/(100-空白对照区蚜虫退减率)×100%。
表6 藜芦碱·苦参碱水剂防治枸杞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6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26~30植物源组合物稀释500倍液对防治枸杞蚜虫,3天对枸杞蚜虫虱防效均达到79%以上,7天对枸杞蚜虫防效均达到83%以上,10天对枸杞蚜虫防效均达到89%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26~30植物源组合物稀释1000倍液对防治枸杞蚜虫,3天对枸杞蚜虫防效均达到76%以上,7天对枸杞蚜虫防效均达到80%以上,10天对枸杞蚜虫防效均达到84%以上。本发明组合物对枸杞蚜虫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枸杞生长安全,田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实施例31:1%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0.5g藜芦碱、0.5g苦参碱、10g甲醇、6g蓖麻油、15g增效醚、5g乙二醇、5g抗坏血酸,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32:3%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1.2g藜芦碱、1.8g苦参碱、10g环己酮、8g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g增效胺、5g丙二醇、5%羧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补足100g;
实施例33:5%藜芦碱·苦参碱水剂
1g藜芦碱、4g苦参碱、10g甲醇、10g烷基苯磺酸钠、5g有机硅、5g乙二醇、10g尿素、去离子水补足100g;
按照实施例31~33的配方,将各成分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实验例7芦碱·苦参碱水剂防治番茄白粉虱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陕西省泾阳县进行了藜芦碱·苦参碱水剂防治番茄白粉虱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物品:射器(10ml)5支,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两台,吊牌(2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游标卡尺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供试作物:番茄(保护地)。
试验设计及方法: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5%苦参碱水剂和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每重复面积30m2,随机排列。试验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包括土地类型、耕作管理、番茄品种及生长状况等均一致。试验时番茄进入结果期,有白粉虱株率90%以上,用供试药剂稀释500、1000、1500、2000倍液进行常量叶面喷雾,每株调查5个方位,每个方位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调查5片叶的活白粉虱数,记录并计算出分别于喷药前和喷药后第3d、第7d进行调查,并统计活白粉虱数,计算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如表7。
白粉虱减退率(%)=(药前白粉虱基数-药后存活白粉虱数)/药前白粉虱基数×100%;
防效(%)=(处理区白粉虱减退率-空白对照区白粉虱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白粉虱减退率)×100%。
表7 藜芦碱·苦参碱水剂防治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7看出,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31、32、33植物源组合物对防治番茄(保护地)白粉虱,7天对番茄(保护地)白粉虱防效分别达到93.96%、94.40%、97.24%;本发明组合物对番茄(保护地)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番茄生长安全,田间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包括:
第一杀虫剂0.1~30%、第二杀虫剂0.1~30%、助剂5~60%、溶剂或填料5~94.8%;
所述第一杀虫剂为藜芦碱;所述第二杀虫剂包括血根碱、雷公藤吉碱、狼毒素中的一种;
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紫外光保护剂、乳化剂、防冻剂、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增稠剂和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可溶性液剂、乳油、水分散颗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为水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表面活性剂5~20%,增效剂0.1~20%,防冻剂0.1~10%,紫外光保护剂0.1~10%、有机溶剂0.1~20%、去离子水5~94.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为可溶性液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表面活性剂5~20%、紫外光保护剂0.1~10%、增效剂0.1~20%、有机溶剂5~94.6%。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为乳油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乳化剂5~10%,紫外光保护剂0.1~10%、增效剂0.1~20%、有机溶剂5~94.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为水分散颗粒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分散剂3~12%、湿润剂2~8%、崩解剂0.1~12%、粘结剂0.1~12%、紫外光保护剂0.1~10%、填料8~8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其组份主要包括:
藜芦碱0.1~30%、第二杀虫剂0.1~30%、分散剂3~12%、湿润剂3~15%、紫外光保护剂0.1~10%、填料8~84%。
8.如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光保护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抗坏血酸、尿素、淀粉、糊精、刚果红、黄原胶、纯牛奶中的一种或多种。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藜芦碱、第二杀虫剂、助剂与溶剂或填料混合、粉碎,并进行制剂,得到含藜芦碱的杀虫剂组合物。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枸杞木虱、枣树红蜘蛛、枣树枣瘿蚊、甘蓝菜青虫、黄瓜白粉虱、枸杞蚜虫、番茄白粉虱中的应用。
CN201610089721.3A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32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9721.3A CN105532682B (zh)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9721.3A CN105532682B (zh)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682A CN105532682A (zh) 2016-05-04
CN105532682B true CN105532682B (zh) 2018-03-23

Family

ID=5581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9721.3A Active CN105532682B (zh)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26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857A (zh) * 2017-10-24 2018-02-13 惠州市无龄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藜芦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07711859A (zh) * 2017-10-24 2018-02-23 惠州市无龄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血根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08513992A (zh) * 2018-04-02 2018-09-11 青岛元汇丰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杀虫型生物农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209393B (en) * 1991-12-12 1994-05-30 Richter Gedeon Vegyeszet Process for producing new, substituted oxazinoisoquinoline derivates
CN100444735C (zh) * 2006-12-25 2008-12-24 南风云 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8898B (zh) * 2013-08-21 2017-03-08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苦参碱单剂及农药组合物
CN103651632B (zh) * 2013-12-27 2016-04-27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含川楝子和藜芦提取物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30568B (zh) * 2014-10-30 2017-07-11 宁夏农林科学院 一种防治枸杞蓟马的植物源农药
CN104397034A (zh) * 2014-11-12 2015-03-11 苏州市相城区盛胡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环保型水产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433A (zh) * 2015-04-20 2015-08-26 唐兴龙 一种葡萄专用植物源农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682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993B (zh) 苦参碱和茶皂素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02578164B (zh) 一种含苦参碱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植物源复配增效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617244B (zh)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CN105494380A (zh) 一种含血根碱(博落回生物碱)的农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532682B (zh) 一种含藜芦碱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488949A (zh)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828816B (zh) 含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和氯氟吡氧乙酸的混合除草剂
CN102484996B (zh) 苦参碱和季酮酸类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CN102228044B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28056B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17676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3704255A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杀虫组合物
CN102246778A (zh) 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39194A (zh) 一种小麦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39891B (zh) 一种含楝素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1191A (zh) 含有双丙环虫酯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21980A (zh)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CN108522561A (zh) 一种含苦参碱的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9875A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与部分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CN105941423B (zh) 一种含有虫螨腈和灭蝇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263824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9430264A (zh) 一种含萜烯醇、几丁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88911A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及制剂
CN105981721A (zh) 一种防治土传或种传病害的杀菌组合物
CN109938029A (zh) 一种含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的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