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1980A -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1980A
CN104521980A CN201410811373.7A CN201410811373A CN104521980A CN 104521980 A CN104521980 A CN 104521980A CN 201410811373 A CN201410811373 A CN 201410811373A CN 104521980 A CN104521980 A CN 104521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metrozine
pesticidal combination
cupric sulfate
fipronil bisamide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13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自云
吴电亮
张建邦
胡芬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BA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BA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BA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BA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113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1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1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的活性成份由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和吡蚜酮组成,所述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和吡蚜酮的重量比为2~15∶15~80∶1~23。本发明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和持效作用,均高于单一使用效果,根据孙云沛的共毒系数公式算出,各配比组成的杀虫剂组合物的共毒系数为170.89-279.00,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增效和持续防治效果,并扩大了杀虫谱,对水稻稻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蚜虫、及甘蔗害虫均有较高活性。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大幅减少了每种活性物质的施用剂量,并由于增加了总重量15-80%的杀虫单,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用只占全世界7%的耕地面积种植出养活占世界21%人口的农作物产品,所以农作物产品须高产才能满足需要。但农作物经常遭受病虫草害的危害,使其减产减收,其中虫害对农作物影响更大。所以杀虫剂农药在保证农作物高产高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在农药品种的选择上要选择对环境友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由于单一使用某一种杀虫剂,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不佳,致使单一用药量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污染环境。对于防治农作物已产生抗性的害虫,目前主要方法是开发与之无交互抗性的新农药品种,但是新农药品种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且永远都比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所以现在人们都在寻求一种能减少使用量而提高防治效果的混配农药。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化学名称是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
氟虫双酰胺(英文名称:flubendiamide,分子式:C23H22F7IN2O4S),属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激活兰尼碱受体细胞内钙释放通道,导致贮存钙离子的失控性释放。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作用于昆虫细胞兰尼碱(Ryanodine)受体的化合物,其对鳞翅目害虫有广谱防效,且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非常适宜于用于对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并且耐雨水冲刷,对蜜蜂、鲤鱼等水生生物的毒性很低,在一般用量下对有益虫没有活性,即几乎无毒,有利于在水稻等水田作物与粮食作物上推广应用。但由于该药是进口药,使用成本比较高,所以要寻求复配制剂来降低其使用成本。
杀虫单是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毒素或二氢沙蚕毒素。该药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属仿生型农药,对天敌影响小,无抗性,无残毒,不污染环境,是综合治理虫害较理想的药剂。该药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蔬菜、小麦、玉米、茶叶、果树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有特效。对鱼类低毒,但对蚕的毒性大。在我国登记作物为水稻,用于防治螟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好、无抗性、成本低,并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的活性成份由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和吡蚜酮组成,所述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和吡蚜酮的重量比为2~15:15~80:1~23。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杀虫组合物中还含有占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2~5%的增效剂。
更优选方案是,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环己二酮或吡咯烷酮。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活性成份的总重量占杀虫组合物重量的22~93%。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杀虫组合物中含有农业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农药制剂是需要经过配方试验选用适宜的辅助剂与农药原药制备成制剂才能施用于靶标作物上用于杀虫。
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司盘)、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NNO、NO、MF、ZS—1、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茶枯粉、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硫酸盐、渗透剂T、渗透剂OT、JFC、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所述填料及助剂可以是任何可添加的组份,与活性组份醚菊酯与氟虫双酰胺配制成各使用目的最终产品,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者其他剂型的制剂。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包含有抗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崩解剂等其他功能性助剂。
以上各种表面活性剂、填料及助剂等均可在市场上买到。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对水稻稻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蚜虫、及甘蔗害虫,其防效高于单用氟虫双酰胺或杀虫单或吡蚜酮的防效,并且可以减少助剂用量。另外,增效剂环己二酮、吡咯烷酮与有机硅均能明显改善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和吡蚜酮的润湿、展布、分散、滞留和渗透性能,减少喷雾药液随风(气流)漂移,防止或减轻对邻近敏感作物等的损害,利于药液在叶面铺展及黏附、减少紫外线对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达到延长药效有效期,提高其生物活性;抑制或弱化靶标杂草对农药活性的解毒防药害作用,延缓药剂在防治对象内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生物防效。所以在本杀虫组合物增加增效剂后,可显著提高其杀虫效果。
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均为已知。如悬浮剂的加工是按配方比例,将足量的农药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或填料和部分水混合后,经高速剪切,湿法砂磨,得半成品,分析后补加水混合均匀过滤即得成品;主要设备是有配料釜、胶体磨或匀质混合机,砂磨机。
可湿性粉剂的加工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助剂、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助剂、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经造粒剂进行造粒制得水分散粒剂;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造粒剂等。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按普通方法施用,如加水喷雾作茎叶处理,也可直接撒施。本发明的施用量随天气情况及作物状态而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来达到防治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氟虫双酰胺和杀虫单、吡蚜酮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将三者复配做成杀虫剂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和持效作用,均高于单一使用效果;另外,由于杀虫单产量大、成本较低,所以能减少生产成本。
2、根据孙云沛的共毒系数公式算出,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的共毒系数为170.89-279.00,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以吡蚜酮与氟虫双酰胺按质量比为1:5-5:1进行复配的组合的杀虫效果要好(毒力测定共毒系数为144.12-171.97),且由于增加了总重量的15-80%的杀虫单,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3、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杀虫活性强、杀虫谱广,对于防治水稻、蔬菜、果树、棉花、苗林、花卉等作物的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的危害,效果优异、持效期长,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作物对根结线虫和病原菌的预防作用,促进作物根茎发育和植株生长,增强作物的抗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本发明经科学配比,用量少于各单剂用药量,可以极大减轻对各种天敌影响,延续害虫抗性,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制剂配方例
实施例1:22.4%水乳剂
氟虫双酰胺2.8%、杀虫单16%、吡蚜酮3.6.%、乙醇/异丙醇1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2%、水补齐到100%。
实施例2:31.8%水乳剂
氟虫双酰胺4.6%、杀虫单20%、吡蚜酮7.2%、乙醇/乙二醇12%、司盘608%、水补齐到100%。
实施例3:22%微乳剂
氟虫双酰胺2.5%、杀虫单15%、吡蚜酮4.5%、渗透剂OT 8%、NP-1016%、水补齐到100%。
实施例4:29.8%微乳剂
氟虫双酰胺2%、杀虫单25%、吡蚜酮2.8%、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0%、吐温6012%、水补齐到100%。
实施例5:33.6%微乳剂
氟虫双酰胺3%、杀虫单28%、吡蚜酮2.6%、司盘208%、OP1012%、水补齐到100%。
实施例6:66.4%悬浮剂
氟虫双酰胺7.2%、杀虫单52%、吡蚜酮7.2%、吐温801.5%、PEG 20003%、水补齐到100%。
实施例7:48.5%悬浮剂
氟虫双酰胺5%、杀虫单42%、吡蚜酮1.5%、NNO 1.5%、木质素磺酸盐2%、水补齐到100%。
实施例8:86.5%可湿性粉剂
氟虫双酰胺10%、杀虫单54%、吡蚜酮22.5%、环己二酮2%、拉开粉1%、十二烷基硫酸钙3%、硅藻土补齐到100%。
实施例9:90.5%可湿性粉剂
氟虫双酰胺7.5%、杀虫单62%、吡蚜酮21%、有机硅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OP-94%、高岭土补齐到100%。
实施例10:92.6%水分散粒剂
氟虫双酰胺4.4%、杀虫单80%、吡蚜酮8.2%、NP-103%、渗透剂JFC 1.5%、硫酸钠补齐到100%。
实施例11:83.5%水分散颗粒剂
氟虫双酰胺15%、杀虫单64%、吡蚜酮4.5%、有机硅5%、吐温602%、NNO1.5%、凹凸棒土补齐到100%。
实施例12:68%水分散颗粒剂
氟虫双酰胺4%、杀虫单60%、吡蚜酮4%、吡咯烷酮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5%、拉开粉1%、轻钙补齐到100%。
二、共毒系数实验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发明人以有效活性成分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吡蚜酮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实验采用水稻二化螟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
1、试验方法
1)试验药剂:氟虫双酰胺(95%原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杀虫单(95%原药)合肥精细化工厂生产,吡蚜酮(96%原药)由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增效剂(有机硅、环己二酮、吡咯烷酮)由上海惠今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生产。
2)试验对象:水稻二化螟卵孵盛期。
3)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试虫为采自田间于温室内用饲养的生长健康、均匀一致的,接入置放水稻嫩苗与甘蓝叶片(用棉花球保湿处理)的直径为12㎝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接虫30头,用毛细管点滴器将药液滴到试虫的前胸背板上,每头0.1μl。一般每个处理设4-5个浓度梯度。每浓度重复4次,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
4)分析:用DPS数据处理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值,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CTC=(ATI/TTI)*100
其中:ATI=S/M
TTI=TIA×PA+TIB×PB
式中:CTC—共毒系数;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S—标准杀虫剂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混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TIA—A药剂毒力指数;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TIB—B药剂毒力指数;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当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2、取制剂配方例中1~12对水稻二化螟孵盛期进行试验,测定其毒力指数,再按孙云沛的共毒系数公式算出其各配比的共毒系数,结果见表1。
表1:共毒系数结果
上述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毒杀效果,其中,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吡蚜酮的共毒系数在170.89-279.00之间,均大于120,均有显著增效作用。从表1可看,杀虫组合物的共毒系数随复配比例不同而呈现差异,在测定的12个不同混合配比中,以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5:64:4.5效果最明显,共毒系数达279.00。并且在组合物中增加增效剂,其对组合物的杀虫效果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且本发明的三元复配杀虫组合物比中国专利CN200910219015中以吡蚜酮与氟虫双酰胺按质量比为1:5-5:1进行复配的组合的杀虫效果要好,其吡蚜酮与氟虫双酰胺对甘蓝蚜虫的毒力测定共毒系数为144.12-171.97。明显没有本发明的共毒系数大,所以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的杀虫效果好,且由于增加了总重量的15-80%的杀虫单,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三、田间药效示范试验
实施例13:
试验作物及对象:水稻二化螟
试验药剂:实施例2中药剂,31.8%水乳剂(4.6%氟虫双酰胺·20%杀虫单·7.2%吡蚜酮)(本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合肥精细化工厂);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
施药时间及方法:试验于是2013年6月22日施药,当时水稻正牌拔节抽穗期,为第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按每亩用药量60ml,再对水配制药液50KG进行喷雾,施药后24小时内未下雨。
调查:平行跳跃式取样,每个小区调查50丛,统计枯心(鞘)数和总株数,调查时间在空白对照被害充分表现后进行,即施药后15天,调查枯心(鞘)率和防治效果(见表2)。
表2:水稻二化螟防效试验表
处理 调查株数 枯心(鞘)数 枯心(鞘)率% 防效%
31.8%水乳剂 381.7 1 0.26 95.85
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 384.5 7.55 1.96 68.91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379.6 19.27 5.08 19.63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375.2 6.83 1.82 71.18
CK清水对照 385.5 24.35 6.32 /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枯心(鞘)率—处理区枯心(鞘)率)/对照区枯心(鞘)率*100%
结果分析:31.8%水乳剂的防效达95.85%,而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与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68.91%与71.18%,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仅为19.63%。说明本发明的31.8%水乳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氟虫双酰胺、杀虫单以及吡蚜酮单剂效果,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实施例14:
试验作物及对象:水稻稻纵卷叶螟
试验药剂:实施例5中药剂,33.6%微乳剂(3%氟虫双酰胺·28%杀虫单·2.6%吡蚜酮)(本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合肥精细化工厂);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
施药时间及方法:试验于是2013年6月15日施药,当时水稻正处分蘖期,为第三代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按每亩用药量60ml,再对水配制药液50KG进行喷雾,施药后24小时内未下雨。
调查: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每个小区50丛的全部叶片,摘取所有新老虫包,记录总株数、卷包数,然后剥包记录各龄幼虫数,调查时间在空白对照被害充分表现后进行,即施药后15天,调查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见表3)。
表3: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效试验表
处理 卷叶率% 卷叶防效% 药后活虫数/m2 减退率%
33.6%微乳剂 1.36 93.77 0.02 95.83
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 6.88 68.63 0.15 70.59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15.09 31.15 0.36 26.53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14.62 33.28 0.35 23.91
CK清水对照 21.92 \ 0.78 \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卷叶率一处理区卷叶率)/对照区卷叶率*100%
减退率=(对照区活虫头数一处理区活虫头数)/对照区活虫头数*100%
结果分析:33.6%微乳剂的减退率高达95.83、卷叶防效为93.77%,其明显对吡蚜酮、氟虫双酰胺与杀虫单单剂的防效高。
实施例15:
试验作物及对象:油菜小菜蛾
试验药剂:实施例6中药剂,66.4%悬浮剂(7.2%氟虫双酰胺·52%杀虫单·7.2%吡蚜酮)(本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合肥精细化工厂);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
施药时间及方法:试验于是2013年10月18日施药,当时油菜幼苗8-10叶,小菜蛾1~2龄幼虫高峰期,按每亩用药量30ml,再对水配制药液50KG进行喷雾,施药后24小时内未下雨。
调查: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每个小区50颗油菜的全部叶片,摘取所有被蛀食叶片,记录总株数、虫害叶片数及叶片上各龄幼虫数,调查时间在空白对照被害充分表现后进行,即施药后15天,调查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见表4)。
表4:油菜小菜蛾防效试验表
处理 蛀食叶片数/m2 保叶效率% 药后活虫数/m2 防效%
66.4%悬浮剂 0.06 94.84 0.03 93.88
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 0.44 61.82 0.14 69.57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0.76 34.99 0.25 46.81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0.37 67.76 0.12 72.73
CK清水对照 1.15 \ 0.87 \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蛀食率—处理区蛀食率)/对照区蛀食率*100%
减退率=(对照区活虫头数—处理区活虫头数)/对照区活虫头数*100%
结果分析:66.4%悬浮剂的防效达94.84%、虫口减退率达到93.88%,其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氟虫双酰胺、杀虫单以及吡蚜酮单剂效果,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实施例16:
试验作物及对象:小麦蚜虫
试验药剂:实施例9中药剂,90.5%可湿性粉剂(7.5%氟虫双酰胺·62%杀虫单·21%吡蚜酮)(本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合肥精细化工厂);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
施药时间及方法:试验于是2012年3月17日施药,当时小麦正处分蘖盛期,蚜虫若虫高峰期,按每亩用药量20克,再对水配制药液50KG进行喷雾,施药后24小时内未下雨。
调查: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每个小区50丛小麦,统计每平方米内的黄色小斑点株数,施药后15天调查黄色小斑点株数并统计防治效果(见表5)。
表5:小麦蚜虫防效试验表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黄斑率—处理区黄斑率)/对照区黄斑率*100%
结果分析:90.5%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达92.95%,而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与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分别为76.77%、69.34%。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防效仅为24.71%。说明90.5%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氟虫双酰胺、杀虫单以及吡蚜酮单剂效果,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实施例17:
试验作物及对象:水稻稻飞虱
试验药剂:实施例10中药剂,92.6%水分散粒剂(4.4%氟虫双酰胺·80%杀虫单·8.2%吡蚜酮)(本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
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合肥精细化工厂);
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
施药时间及方法:试验于是2013年8月11日施药,当时水稻正处抽穗期,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按每亩用药量10克,再对水配制药液50KG进行喷雾,施药后24小时内未下雨。
调查: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每个小区50丛水稻,统计每平方米内的黑色或褐色斑点稻株数,施药后15天调查黑色或褐色斑点稻株数并统计防治效果(见表6)。
表6:水稻稻飞虱防效试验表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对照区虫斑率—处理区虫斑率)/对照区虫斑率*100%
结果分析:92.6%水分散粒剂的防效达96.73%,而7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为77.19%。42%氟虫双酰胺悬浮剂与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仅为29.46%、26.77%。说明92.6%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氟虫双酰胺、杀虫单以及吡蚜酮单剂效果,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从上述六个田间试验示范试验可知,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吡蚜酮复配制成的杀虫组合物对水稻、蔬菜、果树、棉花、苗林、花卉等作物的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有显著的防除作用,防效明显优于单剂,且有效成分用量明显减少,对作物安全。
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的活性成份由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和吡蚜酮组成,所述氟虫双酰胺、杀虫单和吡蚜酮的重量比为2~15:15~80: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中还含有占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2~5%的增效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环己二酮或吡咯烷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份的总重量占杀虫组合物重量的22~9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中含有农业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CN201410811373.7A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Pending CN104521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1373.7A CN104521980A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1373.7A CN104521980A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980A true CN104521980A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37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1373.7A Pending CN104521980A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19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2616A (zh) * 2014-12-28 2015-04-29 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N105454248A (zh) * 2015-12-16 2016-04-06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邻苯二胺类杀虫剂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8552242A (zh) * 2018-05-21 2018-09-21 广州市淳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农药增效剂及其农作物杀菌杀虫剂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494A (zh) * 2009-08-21 2010-03-17 成都皇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蚜酮的农药组合物
CN101755764A (zh) * 2009-11-17 2010-06-30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810172A (zh) * 2010-04-23 2010-08-25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494A (zh) * 2009-08-21 2010-03-17 成都皇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吡蚜酮的农药组合物
CN101755764A (zh) * 2009-11-17 2010-06-30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810172A (zh) * 2010-04-23 2010-08-25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含氟虫双酰胺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2616A (zh) * 2014-12-28 2015-04-29 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CN105454248A (zh) * 2015-12-16 2016-04-06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邻苯二胺类杀虫剂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8552242A (zh) * 2018-05-21 2018-09-21 广州市淳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农药增效剂及其农作物杀菌杀虫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3447C (zh) 一种水基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8949A (zh)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696601B (zh)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4521980A (zh) 一种含吡蚜酮杀虫组合物
CN101485329B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538586B (zh) 一种含有双丙环虫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
CN102246766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6259368B (zh) 一种含异噁唑草酮的玉米田复配除草剂
CN102228044B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9526972A (zh) 一种含有敌稗和噁唑酰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7258800A (zh)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B2a的农药组合物
CN104115861A (zh) 一种含有硝虫硫磷和丁氟螨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4322492A (zh) 一种含敌稗、氰氟草酯和二甲四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125496A (zh) 一种与吡蚜酮复配的新型杀虫组合物
CN107361069A (zh) 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
CN102246778A (zh) 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769842A (zh) 一种含有三氟苯嘧啶、鱼藤酮类化合物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8576033A (zh) 水稻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114397A (zh) 一种含有莎稗磷、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488913A (zh) 一种含噻嗪酮杀虫组合物
CN102239875A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与部分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27080B (zh) 一种含有苏云金杆菌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的组合物
CN106900757B (zh) 一种防治农业害虫的苦葛提取物与蛇床子素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522038B (zh) 一种含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4824011A (zh) 含有吡啶喹唑啉和戊吡虫胍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