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4645A -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4645A
CN102424645A CN2011102142893A CN201110214289A CN102424645A CN 102424645 A CN102424645 A CN 102424645A CN 2011102142893 A CN2011102142893 A CN 2011102142893A CN 201110214289 A CN201110214289 A CN 201110214289A CN 102424645 A CN102424645 A CN 102424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omatic
methyl alcohol
organic phase
water
mm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42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4645B (zh
Inventor
郭灿城
郭清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2142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24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24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4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4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46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是在合成反应器中,在水或者有机溶剂中,在无机或有机碱存在下,由以下化学式的芳醛与胺或者甲酰胺按摩尔比为5:1~1:5,在温度20~100℃合成反应0.5~5小时,一步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本发明原料芳醛和胺或者甲酰胺的来源广泛;一次可得到1:1的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两个产品;与目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比较,其合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合成效率和产物收率高,环境友好;能满足医药、农药、香料、染料等行业对合成不同结构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是由芳醛和胺或者甲酰胺一步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在医药、农药、工业、有机合成以至香料、染料、塑料、轻纺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芳香酰胺化合物由芳香羧酸衍生物的胺解反应合成。该方法的缺点是芳香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困难,且可合成的产品种类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医药、农药、香料、染料等行业对合成不同结构芳香酰胺化合物的需求。据Yoshida报导(Tamaru Y, Yamada Y, Yoshida Z. Direct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 of aldehydes to amides by palladium catalysis. Synthesis, 1983, 474-476)使用贵金属钯作催化剂,在叔丁基过氧化氢作用下,芳醛与胺在乙睛中反应可以合成芳香酰胺化合物,也可以在叔丁基过氧化氢作用下,由芳醛与胺硅烷或者胺硼烷在乙睛中反应合成芳香酰胺化合物。但是上述合成方法或者原料昂贵,或者产物复杂,不适合工业规模生产。而人们熟知的芳香羧酸或者芳香羧酸酯还原得到芳香甲醇的方法,反应条件苛刻,产物收率低。芳烃经氯甲基化然后碱性水解也可以得到芳香甲醇,但氯甲基化过程存在环境污染严重,产物选择性差的缺点。人们熟知的另一个由芳醛在浓强碱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等量的芳香羧酸和芳香甲醇的方法,由于芳香羧酸的用途有限,而芳香羧酸不能通过简单方法转变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只有芳香羧酸能找到特殊用途时,该反应才有可能被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由芳醛和胺或者甲酰胺一步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以实现同时获得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两个产品,且合成工艺简单,合成效率高,以满足医药、农药、香料、染料等行业对合成不同结构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合成反应器中,在水或者有机溶剂中,在无机或有机碱存在下,由以下化学式的原料芳醛与胺或者甲酰胺按摩尔比为5:1~1:5,在温度20~100℃合成反应0.5~5小时,一步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化学反应式如下:
Figure 2011102142893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
Ar为芳基或取代苯基,苯乙烯基或取代苯乙烯基;所述芳基为苯、萘、吡咯、呋喃、吡啶或噻吩;所述取代苯基的苯环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这些取代基包括氟、氯、溴、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氯甲基、羟基、硝基、甲氧基、乙氧基、二甲胺基或二乙胺基。
所述R1和R2分别是下列相同或不同的任一基团: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少于8个碳原子的烷基、与上述Ar相同的芳基或取代苯基、或R1和R2中一个是氢,或由R1和R2与上式中N原子构成的5-6员环胺,包括:四氢吡咯、六氢吡啶、四氢咪唑、恶唑烷、1,4-氧氮杂环己烷或哌嗪。
式中的R3是氢或甲酰基。
所述芳醛是将芳醛溶解于有机溶剂或水形成浓度为0.1~1.5 mol/L的溶液,优选浓度是0.5 mol/L。
所述无机碱或有机碱是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浓度为0.1~1mol/L的溶液;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所述有机碱包括甲醇钠、乙醇钠或叔丁醇钾;所述有机溶剂是四氢呋喃、乙睛、甲苯,或二甲亚砜。优选溶剂是四氢呋喃。
所述合成反应的优选条件是:芳醛与胺或者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1~3小时。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在合成反应器中,在水或者有机溶剂中,在无机或有机碱存在下,控制原料芳醛与胺或者甲酰胺的摩尔比为5:1~1:5,在温度20~100℃合成反应0.5~5小时,当反应物芳醛完全消失后,停止反应;
(2)纯化:用水洗反应物,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CH2Cl2萃取,与有机相合并;有机相经水洗,干燥后,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得到反应混合物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
(3)混合物分离: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或减压蒸馏和重结晶得到芳香甲醇和芳香酰胺。
本发明的优点是:原料芳醛和胺或者甲酰胺的来源广泛;一次可得到1:1的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两个产品;与目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比较,其合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合成效率和产物收率高,环境友好;能满足医药、农药、香料、染料等行业对合成不同结构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 叔丁醇钾,10 ml 四氢呋喃, 7 mmol N,N-二甲基甲酰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5 mmol 苯甲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 CH2Cl2=1:1),收集N,N-二甲基苯甲酰胺和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N-二甲基苯甲酰胺无色油状物。
本实施例苯甲醛转化率95%,N,N-二甲基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43%,苯甲醇分离收率45%。
实施例2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10 mmol甲醇钠,10 ml 二甲亚砜,3 mmol N-丙基-N-苯基丁酰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80℃,搅拌下让甲醇钠溶解。加入6 mmol 3-乙基-4-甲氧基苯甲醛,反应5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 CH2Cl2=1:1),收集N-丙基-N-苯基-3-乙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和3-乙基-4-甲氧基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丙基-N-苯基-3-乙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白色固体。
本实施例3-乙基-4-甲氧基苯甲醛转化率90%,N-丙基-N-苯基-3-乙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40%,3-乙基-4-甲氧基苯甲醇分离收率42%。
实施例3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 g叔丁醇钾,20 ml四氢呋喃,6 mmol ml N-(3-氯苯基) -N-丁基甲酰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4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2 mmol 4-溴-3-氯苯甲醛,反应1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3-氯苯基) -N-丁基-4-溴-3-氯苯甲酰胺和4-溴-3-氯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3-氯苯基) -N-丁基-4-溴-3-氯苯甲酰胺的白色粉末。
本实施例 4-溴-3-氯苯甲醛转化率98%,N-(3-氯苯基) -N-丁基-4-溴-3-氯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46%,4-溴-3-氯苯甲醇分离收率47%。
实施例4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12 mmol 叔丁醇钾,15 ml四氢呋喃,2 mmol N,N-二甲基甲酰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3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6 mmol对硝基苯甲醛,反应4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N-二甲基对硝基苯甲酰胺和对硝基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N-二甲基对硝基苯甲酰胺的白色粉末。对硝基苯甲醛转化率96%,N,N-二甲基对硝基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46%,对硝基苯甲醇分离收率48%。
实施例5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4 mmol g叔丁醇钾,12 ml四氢呋喃,3 mmol N,N-二甲基甲酰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12 mmol对叔丁基苯甲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N-二甲基对叔丁基苯甲酰胺和对叔丁基基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N-二甲基对叔丁基苯甲酰胺的无色油状物。对叔丁基苯甲醛转化率92%,N,N-二甲基对叔丁基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41%,对叔丁基苯甲醇分离收率45%。
实施例6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10 mmol叔丁醇钾,25 ml 甲苯,5 mmol N,N-二乙基甲酰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20 mmol 3-甲基-4-异丙基苯甲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N-二乙基-3-甲基-4-异丙基苯甲酰胺和3-甲基-4-异丙基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N-二乙基-3-甲基-4-异丙基苯甲酰胺的白色粉末。3-甲基-4-异丙基苯甲醛转化率92%,N,N-二乙基-3-甲基-4-异丙基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40%,3-甲基-4-异丙基苯甲醇分离收率43%。
实施例7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叔丁醇钾,10 ml四氢呋喃,10 mmol二乙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2 mmol 3-氟苯甲醛,反应3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N-二乙基-3-氟苯甲酰胺和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N-二乙基-3-氟苯甲酰胺的白色粉末0.12 g。3-氟苯甲醛转化率92%,N,N-二乙基-3-氟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43%,3-氟苯甲醇分离收率47%。
实施例8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 叔丁醇钾,10 ml四氢呋喃,4 mmol哌啶。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7 mmol 2-噻吩甲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2-噻吩甲酰基)哌啶和2-噻吩甲醛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2-噻吩甲酰基)哌啶的无色油状物。2-噻吩甲醛转化率94%,N-(2-噻吩甲酰基)哌啶分离收率为44%,2-噻吩甲醇分离收率47%。
实施例9
在10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 氢氧化钠,30ml 乙睛,4 mmol正丙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氢氧化钠溶解。加入20 mmol 3-氯-4-丙基苯甲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 –丙基-3-氯-4-甲基苯甲酰胺和3-氯-4-甲基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 –丙基3-氯-4-甲基苯甲酰胺的白色固体。 苯甲醛转化率45%,N–丙基3-氯-4-甲基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16%,3-氯-4-甲基苯甲醇分离收率20%。
实施例10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7 mmol 碳酸氢钾,15 ml 水,4 mmol正丁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70℃,搅拌下让碳酸氢钾溶解。加入12 mmol 2-羟基-3-乙氧基苯甲醛,反应4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用分液漏斗分离。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后减压蒸馏分别得到2-羟基-3-乙氧基苯甲醇和N –丁基-2-羟基-3-乙氧基苯甲酰胺。2-羟基-3-乙氧基苯甲醛转化率42%,N –丁基-2-羟基-3-乙氧基苯甲酰胺分离收率为15%,2-羟基-3-乙氧基苯甲醇分离收率20%。
实施例11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 乙醇钠,10 ml四氢呋喃,6 mmol 四氢吡咯。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乙醇钠溶解。加入5 mmol 2-吡啶甲醛,反应3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2-吡啶甲酰基)四氢吡咯和2-吡啶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N-(2-吡啶甲酰基)四氢吡咯。2-吡啶甲醛转化率96%,N-(2-吡啶甲酰基)四氢吡咯分离收率为46%,2-吡啶甲醇分离收率48%。
实施例12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10 mmol 叔丁醇钾,15ml四氢呋喃,6 mmol 哌嗪。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5℃,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4 mmol 2-萘甲醛,反应3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2-萘甲酰基) 哌嗪和2-萘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2-萘甲酰基) 哌嗪。2-萘甲醛转化率85%,N-(2-萘甲酰基) 哌嗪分离收率为38%,2-萘甲醇分离收率40%。
实施例13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10 mmol叔丁醇钾,12ml四氢呋喃,8 mmol 四氢咪唑。将反应混合物维持温度2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6 mmol 3-吡咯甲醛,反应5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3-吡咯甲酰基) 四氢咪唑和3-吡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3-吡咯甲酰基) 四氢咪唑。3-吡咯甲醛转化率84%,N-(3-吡咯甲酰基) 四氢咪唑分离收率为35%,3-吡咯甲醇分离收率38%。
实施例14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12 mmol叔丁醇钾,12ml四氢呋喃,8 mmol N,N-二苯基甲酰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12 mmol 2-呋喃甲醛,反应2.5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N-二苯基-2-呋喃甲酰和2-呋喃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N-二苯基-2-呋喃甲酰。2-呋喃甲醛转化率73%,N,N-二苯基-2-呋喃甲酰分离收率为33%,2-呋喃甲醇分离收率36%。
实施例15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叔丁醇钾,12ml四氢呋喃,6 mmol恶唑烷。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45℃,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4 mmol 3-羟基-4-氯甲基苯甲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3-羟基-4-氯甲基苯甲酰基) 恶唑烷和3-羟基-4-氯甲基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3-羟基-4-氯甲基苯甲酰基) 恶唑烷。3-羟基-4-氯甲基苯甲醛转化率63%,N-(3-羟基-4-氯甲基苯甲酰基) 恶唑烷分离收率为23%,3-羟基-4-氯甲基苯甲醇分离收率26%。
实施例16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叔丁醇钾,10ml四氢呋喃,4 mmol 1,4-氧氮杂环己烷。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45℃,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6 mmol 4-二甲胺基苯甲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4-二甲胺基苯甲酰基) -1,4-氧氮杂环己烷和4-二甲胺基苯甲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4-二甲胺基苯甲酰基) -1,4-氧氮杂环己烷。4-二甲胺基苯甲醛转化率85%,N-(4-二甲胺基苯甲酰基) -1,4-氧氮杂环己烷分离收率为38%,4-二甲胺基苯甲醇分离收率43%。
实施例17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8 mmol叔丁醇钾,16ml四氢呋喃,5 mmol 3-溴-4’-叔丁基二苯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50℃,搅拌下让叔丁醇钾溶解。加入10 mmol 肉桂醛(3-苯丙烯醛),反应2 h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倒入20 ml水中,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次用20 ml水洗,分离。合并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3-溴苯基-N-4-叔丁苯基肉桂酰胺和肉桂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3-溴苯基-N-4-叔丁苯基肉桂酰胺。5-二乙胺基-1-萘甲醛转化率74%,N-3-溴苯基-N-4-叔丁苯基肉桂酰胺分离收率为32%,肉桂醇分离收率36%。
实施例18
在5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6 mmol 氢氧化钾,13ml 水,6 mmol异丙基丁基胺。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90℃,搅拌下让氢氧化钾溶解。加入6 mmol 间甲基肉桂醛(3-间甲基苯丙烯醛),反应3 h后停止反应。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用20 ml水洗,分离,反复3次,合并水相。水相用CH2Cl2萃取3次(每次30ml),与有机相合并。合并后的有机相用水洗2次,用无水MgSO4干燥,然后过滤。接着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收集N-异丙基-N-丁基间甲基肉桂酰胺和间甲基肉桂醇。分别旋干溶剂,真空干燥,得到N-异丙基-N-丁基间甲基肉桂酰胺。间甲基肉桂醛转化率74%,N-异丙基-N-丁基间甲基肉桂酰胺分离收率为32%,间甲基肉桂醇分离收率36%。

Claims (5)

1.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反应器中,在水或者有机溶剂中,在无机碱或有机碱存在下,由以下化学式的芳醛与胺或者甲酰胺按摩尔比为5:1~1:5,在温度20~100℃合成反应0.5~5小时,一步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化学反应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
Ar为芳基或取代苯基,苯乙烯基或取代苯乙烯基;所述芳基为苯、萘、吡咯、呋喃、吡啶或噻吩;所述取代苯基的苯环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这些取代基包括氟、氯、溴、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氯甲基、羟基、硝基、甲氧基、乙氧基、二甲胺基或二乙胺基;
所述R1和R2分别是下列相同或不同的任一基团: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少于8个碳原子的烷基、与上述Ar相同的芳基或取代苯基、或R1和R2中一个是氢,或由R1和R2与上式中N原子构成的5-6员环胺,包括:四氢吡咯、六氢吡啶、四氢咪唑、恶唑烷、1,4-氧氮杂环己烷或哌嗪;
式中的R3是氢或甲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醛是将芳醛溶解于有机溶剂或水中形成浓度为0.1~1.5 mol/L的溶液;所述有机溶剂是四氢呋喃、乙睛、甲苯,或二甲亚砜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碱或有机碱是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浓度为0.1~1mol/L的溶液;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所述有机碱包括甲醇钠、乙醇钠或叔丁醇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反应的条件是:芳醛与胺或者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1~3小时。
5.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在合成反应器中,在水或者有机溶剂中,在无机或有机碱存在下,控制原料芳醛与胺或者甲酰胺的摩尔比为5:1~1:5,在温度20~100℃合成反应0.5~5小时,当反应物芳醛完全消失后,停止反应;
(2)纯化:用水洗反应物,分离出有机相;水相用CH2Cl2萃取,与有机相合并;有机相经水洗,干燥后,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得到反应混合物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
(3)混合物分离: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或减压蒸馏和重结晶得到芳香甲醇和芳香酰胺。
CN 201110214289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4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4289 CN102424645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4289 CN102424645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4645A true CN102424645A (zh) 2012-04-25
CN102424645B CN102424645B (zh) 2013-09-11

Family

ID=4595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1428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4645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2464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8317A (zh) * 2012-10-12 2013-01-30 四川农业大学 用作免疫增强剂、代谢促进剂、强壮剂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42189A (zh) * 2013-05-17 2013-08-14 杨雪飞 一种固体碱催化制备芳香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CN104418762A (zh) * 2013-08-28 2015-03-1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从醛合成酰胺的方法
CN104447540A (zh) * 2014-11-12 2015-03-25 湖南大学 一种一级芳香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6565517A (zh) * 2016-10-18 2017-04-19 湖南大学 一种由芳基甲烷衍生物和腈制备酰胺的方法
CN107652200A (zh) * 2017-09-07 2018-02-0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芳香肼合成n‑芳基仲芳酰胺的方法
CN111039813A (zh) * 2019-12-24 2020-04-21 江南大学 一种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5108932A (zh) * 2022-06-01 2022-09-27 五邑大学 一种芳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416A (zh) * 2003-11-10 2004-11-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WO2009079408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Sunrez Corporation Biologically active polymeric compounds, their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us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416A (zh) * 2003-11-10 2004-11-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WO2009079408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Sunrez Corporation Biologically active polymeric compounds, their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uses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HAMMAD M. MOJTAHEDI ET AL.: "Lithium Bromide as a Flexible, Mild, and Recyclable Reagent for Solvent-Free Cannizzaro, Tishchenko, and Meerwein−Ponndorf−Verley Reactions", 《ORGANIC LETTERS》 *
MOHAMMAD M. MOJTAHEDI ET AL.: "Lithium Bromide as a Flexible, Mild, and Recyclable Reagent for Solvent-Free Cannizzaro, Tishchenko, and Meerwein−Ponndorf−Verley Reactions", 《ORGANIC LETTERS》, vol. 9, no. 15, 20 June 2007 (2007-06-20), pages 2791 - 2793 *
廖川平: "从乙二醛经康尼查罗反应合成羟基乙酸的方法", 《合成化学》 *
郑来昌: "异戊醛Tishchenko反应法合成异戊酸异戊酯",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8317B (zh) * 2012-10-12 2015-04-22 四川农业大学 用作免疫增强剂、代谢促进剂、强壮剂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98317A (zh) * 2012-10-12 2013-01-30 四川农业大学 用作免疫增强剂、代谢促进剂、强壮剂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42189A (zh) * 2013-05-17 2013-08-14 杨雪飞 一种固体碱催化制备芳香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CN103242189B (zh) * 2013-05-17 2014-06-18 杨雪飞 一种固体碱催化制备芳香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CN104418762B (zh) * 2013-08-28 2016-12-2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从醛合成酰胺的方法
CN104418762A (zh) * 2013-08-28 2015-03-1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从醛合成酰胺的方法
CN104447540A (zh) * 2014-11-12 2015-03-25 湖南大学 一种一级芳香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6565517A (zh) * 2016-10-18 2017-04-19 湖南大学 一种由芳基甲烷衍生物和腈制备酰胺的方法
CN107652200A (zh) * 2017-09-07 2018-02-0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芳香肼合成n‑芳基仲芳酰胺的方法
CN111039813A (zh) * 2019-12-24 2020-04-21 江南大学 一种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1039813B (zh) * 2019-12-24 2022-07-01 江南大学 一种芳香族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5108932A (zh) * 2022-06-01 2022-09-27 五邑大学 一种芳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5108932B (zh) * 2022-06-01 2024-03-26 五邑大学 一种芳香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4645B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4645B (zh) 一种合成芳香酰胺和芳香甲醇的方法
CN104327008A (zh) 一种苯并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4774174B (zh) 一种不对称合成s‑卡比沙明的方法
CN106146334A (zh) 2,3-二芳基-2-炔丙酰胺基-3-芳基氨基丙酸甲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020045754A1 (en) Novel synthesis of heteroarylamine intermediate compounds
KR101744046B1 (ko) 실로도신 합성에 유용한 중간체의 제조방법
CN105820174A (zh) 一种多取代噻吩并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9134351B (zh) S-3-(4-氨基苯基)哌啶的合成方法
CN108276284A (zh) 一种利用可见光催化制备α,β-不饱和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CN105209435A (zh) 包含吡啶或吡嗪的化合物
CN107151226B (zh) 一种多取代异吲哚啉酮的制备方法
CN107892669B (zh) 一种通过借氢反应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方法
CN103664875B (zh) 1,4,5,6-四氢嘧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6938984B (zh) 一种5-位取代芳基化/杂环化8-酰胺基喹啉类化合物及其一锅法制备方法
Loehr et al. 2-(Bicyclopropylidenyl)-and 2-(trans-2′-cyclopropylcyclopropyl)-4, 4, 5, 5-tetramethyl-1, 3-dioxa-2-borolane and their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CN112979529B (zh) 一种芳香胺吲哚萘醌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31952B1 (ko) 철 촉매 및 염기 첨가제를 이용한 4-치환 쿠마린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CN104356053A (zh) 2-(3-卤素苯基)吡啶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Pei et al. Synthesis of 1, 4‐Dihydropyridines Using Ce (SO4) 2‐SiO2 as Catalyst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CN103288660B (zh) 芳香胺n-甲基化的方法
CN103483283A (zh) 一种抗氧化剂1790的合成方法
CN104725305A (zh) 一种吡啶-2-(1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0514B (zh) 一种合成3-氟-2-氨基异烟腈的方法
Wolf et al. Synthesis of atropisomeric 1, 8-bis (4′, 4′-dipyridyl) naphthalenes from 4-trimethylstannylpyridines
CN109020922B (zh) 一种环状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