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2601B - 中继通信系统及第一中继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中继通信系统及第一中继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2601B
CN102422601B CN201080018530.9A CN201080018530A CN102422601B CN 102422601 B CN102422601 B CN 102422601B CN 201080018530 A CN201080018530 A CN 201080018530A CN 102422601 B CN102422601 B CN 102422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formation
relay server
route
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85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2601A (zh
Inventor
谷本好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191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416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607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1228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22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2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2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2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38System on Chip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在构建通信终端经由WAN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提供灵活性和扩张性良好的通信方法。客户终端(11)制作包含LAN(10-2、30-2)的网址、执行路由处理的客户终端(11、31)的识别信息的路由组信息(91),并与客户终端(31)共用该路由组信息(91)。基于路由组信息(91)在客户终端(11、31)之间建立路由会话。与LAN(10-2)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指定了与LAN(30-2)连接的通信终端的IP地址的通信包。通信包通过客户终端(11)而被封装化,利用路由会话进行路由。

Description

中继通信系统及第一中继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连接的客户终端彼此越过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进行通信成为可能的中继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利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客户终端能够越过WAN而与处于远程地点的客户终端进行通信。但是,VPN难以构建具有扩张性及灵活性的网络。 
专利文献1公开的中继通信系统,与VPN同样,能够构建与远程的LAN直接连接那样的网络。该中继通信系统能够动态地变更LAN彼此的组关系等,与一般的VPN相比,扩张性及灵活性优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9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中继通信系统中,各中继服务器共用与各LAN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由此使得客户终端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具体地说,通过在网络整体共用将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与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建立了对应的对应信息,由此中继服务器能够对客户终端之间的通信包进行中继。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构建客户终端经由WAN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提供灵活性和扩张性优良的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一个观点的中继通信系统,是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的中继通信系统。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具备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路由组信息共用部及路由控制部。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在第一中继服务器和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路由组信息共用部与执行第一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一路由装置和执行第二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二路由装置共用路由组信息,该路由组信息包含:第一LAN的网址、第二LAN的网址、确定作为上述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一确定信息、以及确定作为上述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二确定信息。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根据该路由组信息中包含的第一确定信息和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在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执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则切断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若从与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第一通信包,则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路由组信息来决定能够将第一通信包向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所建立的路由会话传送第一通信包。 
优选的是,包含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的多个中继服务器经由广域网络相互连接,路由组信息包含:各中继服务器侧的LAN的网址、以及确定执行各中继服务器侧的LAN的路由控制的路由装置的信息。 
优选的是,第一路由装置是与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且经由第一中继服务器能够与第二中继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客户终端。 
优选的是,第二路由装置为第二中继服务器。 
优选的是,第一中继服务器和第二中继服务器为同一装置,第一路由装置是与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的第一客户终端,第二路由装置是与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的第二客户终端。 
优选的是,路由组信息包含登记有与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的地址的许可终端信息,在第一通信包的发送源地址被登记于许可终端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路由装置许可第一通信包的路由。 
优选的是,路由组信息包含登记有与第二LAN连接的通信终端的地址的许可终端信息,在第一通信包的发送目的地址被登记于许可终端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路由装置许可第一通信包的路由。 
本发明其他观点的中继通信系统,是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的中继通信系统。第一中继服务器具备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取得部、请求部、路由设定信息制作部。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与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取得部取得第一确定信息,该第一确定信息用于确定基于第一LAN的网址执行第一LAN的路由控制的作为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请求部向第二中继服务器请求第二确定信息的发送,该第二确定信息用于确定基于第二LAN的网址执行第二LAN的路由控制的作为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路由设定信息制作部基于第一确定信息及第二确定信息制作路由设定信息,该路由设定信息包含:将第一LAN的网址和第一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以及将第二LAN的网址和第二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第二中继服务器具备:响应部,根据请求部的请求取得第二确定信息,并将该第二确定信息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具备共用部和路由控制部。共用部共用上述路由设定信息。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基于路由设定信息确定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在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执 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则切断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若从与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通信包,则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路由设定信息来决定能够将通信包向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所建立的上述路由会话传送通信包。 
优选的是,第一中继服务器还具备:列表制作部,对能够进行路由控制的LAN进行检索,制作LAN的列表;以及选择部,使用列表对第一LAN的网址和第二LAN的网址进行选择。 
优选的是,第一路由装置是与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且经由第一中继服务器能够与第二中继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客户终端,客户终端与第一中继服务器和第二中继服务器共用路由设定信息。 
优选的是,第二路由装置为第二中继服务器。 
本发明另外的其他观点的第一中继服务器,是在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的中继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具备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路由组信息共用部及路由控制部。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与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路由组信息共用部与执行第一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一路由装置和执行第二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二路由装置共用路由组信息,该路由组信息包含:第一LAN的网址、第二LAN的网址、确定作为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一确定信息、以及确定作为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二确定信息。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根据该路由组信息中包含的第一确定信息和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在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执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则切断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若从与第一LAN连接的 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第一通信包,则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路由组信息来决定能够将第一通信包向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建立的路由会话传送第一通信包。 
本发明另外的其他观点的第一中继服务器,是在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的中继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具备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取得部、请求部、路由设定信息制作部、共用部、路由控制部。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与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第一中继服务器及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取得部取得第一确定信息,该第一确定信息用于确定基于第一LAN的网址执行第一LAN的路由控制的作为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请求部向第二中继服务器请求第二确定信息的发送,该第二确定信息用于确定基于第二LAN的网址执行第二LAN的路由控制的作为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路由设定信息制作部基于第一确定信息及第二确定信息制作路由设定信息,该路由设定信息包含:将第一LAN的网址和第一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以及将第二LAN的网址和第二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共用部与第二中继服务器共用路由设定信息。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基于路由设定信息确定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在第一路由装置和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执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则切断路由会话,在第一LAN和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若从与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通信包,则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路由设定信息来决定能够将通信包向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建立的路由会话传送通信包。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一个观点的中继通信系统,基于包含LAN的网址、与作为路 由装置起作用的客户终端或中继服务器有关的信息的路由组信息,在路由装置之间建立路由会话。路由装置利用路由会话执行从与LAN连接的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包的路由控制。使用路由组信息,能够使客户终端或者中继服务器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因此能够灵活地执行路由控制。 
在本发明其他观点的中继通信系统中,路由装置基于路由设定信息建立路由会话,利用路由会话执行从与LAN连接的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包的路由控制。通过确定与LAN的路由对应的路由装置,并将LAN的网址和路由装置建立对应,由此制作路径信息。 
由此,能够简化使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有效化所需要的路由设定信息的制作。在中继通信系统的结构变化时等,容易进行路径信息的更新,因此利用了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管理变得容易。并且,中继通信系统对能够路由的LAN进行检索,能够基于检索结果制定路由对象的LAN,因此能够使路由设定信息的制作更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中继服务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客户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中继服务器及客户终端的登记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5是表示与步骤S9的处理相对应地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与步骤S10的处理相对应地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7是表示与步骤S12的处理相对应地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8是表示与步骤S13的处理相对应地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9是表示与步骤S14的处理相对应地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10是表示与中继组的构建有关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1是表示根据中继组的构建指示而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步骤S20的处理之前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13是表示与中继组的构建有关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4是表示在步骤S24的处理之前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15是表示在步骤S28的处理之前制作的信息的图。 
图16是表示各LAN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到第一路由会话建立为止的流程的图。 
图18是表示路由组信息的图。 
图19是表示第二路由会话的建立的流程的图。 
图20是表示第三路由会话的建立的流程的图。 
图21是表示利用了第一~第三路由会话的通信包的传送的流程的图。 
图22是表示路由组信息的图。 
图23是表示第四路由会话的建立和利用了第四路由会话的通信包的传送的流程的图。 
图24是表示路由处理的结束的流程的图。 
图25是表示路由组信息的图。 
图26是表示路由组信息的变更所伴随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27是表示第五、第六路由会话的建立的流程的图。 
图28是表示利用了第五、第六路由会话的通信包的传送的流程的图。 
图29是表示路由组信息的制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路由处理的结束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路由处理执行中的客户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网络检索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33是表示网络检索信息的图。 
图34是表示网络检索信息的图。 
图35是表示网络检索信息的图。 
图36是表示客户终端的监视器所显示的网络检索结果的图。 
图37是表示被指示网络检索的客户终端的动作的图。 
图38是表示网络检索指令接收时的中继服务器的动作的图。 
图39是表示路径检索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40是表示路径检索信息的图。 
图41是表示被指示路径检索的客户终端的动作的图。 
图42是表示接收到了路径检索指令的中继服务器的动作的图。 
图43是表示路由开始的流程的图。 
图44是表示路由组信息的图。 
图45是表示通信包的路由控制的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中继通信系统具有LAN1、2、3和WAN(Wide Area Network)100。WAN100为因特网等广域网络。 
LAN1连接有客户终端11、12和中继服务器13。LAN2连接有客户终端21和中继服务器22。LAN3连接有客户终端31、32和中继服务器33。WAN100连接有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服务器101。 
LAN1~3分别连接的客户终端为个人计算机等。中继服务器13、22、33对与不同的两个LAN分别连接的客户终端彼此的通信进行中继。SIP服务器101对各中继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本实施方式中,各中继服务器在与其他中继服务器进行通信时利用SIP,但也可以利用SIP以外的协议。 
<2.中继服务器的结构> 
图2是表示中继服务器13的结构的框图。中继服务器13具有接口部131、控制部132、数据库存储部133。中继服务器22、33的结构与中继服务器13同样。 
接口部131利用私人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互联协议)地址,与客户终端11、12进行通信。接口部131利用全球IP地址,与SIP服务器101进行通信。 
控制部132对数据库存储部133所存储的各种数据库进行管理。数据库存储部133具有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34、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35、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36及路由组信息存储部137。此外,控制部132与 后述的客户终端11的控制部112具有相同的结构。 
<3.客户终端的结构> 
图3是表示客户终端11的结构的图。客户终端11具备接口部111、控制部112、操作部113、监视器114及数据库存储部115。此外,客户终端12、21、31、32的结构与客户终端11相同。 
接口部111使用私人IP地址进行与中继服务器13之间的通信。 
控制部112具备LAN驱动器191、LAN侧IP包处理部192、WAN侧IP包处理部193、路由控制部194、路由会话处理部195及路由会话部196。 
LAN驱动器191是对接口部111进行控制的驱动器软件。LAN侧IP包处理部192对从客户终端12等接收到的通信包进行处理后,向路由控制部194输出。路由控制部194基于数据库存储部115所存储的信息,决定通信包的路由目的地。路由会话处理部195基于数据库存储部115所存储的信息,决定用于中继通信包的路由会话,并向路由会话X部196输出。路由会话X是在客户终端11与特定的中继服务器或者客户终端之间建立的媒体会话。路由会话X部196将通信包向WAN侧IP包处理部193输出。WAN侧IP包处理部193进行经由路由会话X的通信包的收发。 
操作部113为键盘及鼠标等,受理对客户终端11的指示。监视器114为液晶显示器等。 
数据库存储部115具有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17、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18及路由组信息存储部119。 
以下,对于图1所示的中继通信系统的处理流程,按照中继组的构建、路由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 
<4.中继组的构建> 
图4是表示对参加中继组的中继服务器及客户终端进行登记的处理流程的图。中继服务器13、22、33的各管理者决定在LAN1、2、3相互之间构建中继通信系统的组。 
<4.1.中继服务器和客户终端的登记> 
首先,中继服务器13的管理者将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及全球IP地址向SIP服务器101登记(步骤S1)。同样,中继服务器22、33的各管理者将中继服务器22、33的识别信息及全球IP地址向SIP服务器101分别登记(步骤S2、S3)。 
SIP服务器101将各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与全球IP地址建立对应地管理。由此,SIP服务器101能够使用各中继服务器的全球IP地址对中继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接下来,制作各客户终端的账户(步骤S4~S8)。具体地说,中继服务器13的管理者,对客户终端11的用户制作账户(步骤S4),对客户终端12的用户制作账户(步骤S5)。中继服务器13制作表示中继服务器13的详细状况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1-1、以及表示客户终端11、12的详细状况的客户终端信息61。中继服务器信息51-1及客户终端信息61分别存储于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35及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136。 
同样,中继服务器22的管理者对客户终端21的用户制作账户(步骤S6)。中继服务器22制作表示中继服务器22的详细状况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1-2、以及表示客户终端21的详细状况的客户终端信息71。 
中继服务器33的管理者,对客户终端31的用户制作账户(步骤S7),对客户终端32的用户制作账户(步骤S8)。中继服务器33制作表示中继服务器33的详细状况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1-3、以及表示客户终端31、32的详细状况的客户终端信息81。 
<4.2.客户终端的注册处理> 
制作了客户终端的用户的账户之后,各客户终端向中继服务器进行注册(login)(步骤S9~S15)。另外,各客户终端进行注册的顺序,也可以不是以下说明的顺序。 
首先,对客户终端11、12的注册(步骤S9~S11)进行说明。客户终端11的用户输入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及密码,向中继服务器13进行注册(步骤S9)。与客户终端11的注册相对应地,中继服务器信息51-1及客户终端信息61被更新。客户终端11作为对中继服务器13的注册的响应,接收中继服务器信息51-1。 
图5是表示在步骤S9所示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13所保持的信息的图。中继服务器信息51-1具有与中继服务器13相关的上位信息511-1、以及与客户终端11、12相关的下位信息512-1。 
在上位信息511-1中,“id”及“name”表示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及名称。“id”中被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relay-server-1@abc.net”。起动信息513-1中被设定有表示中继服务器13处于起动中的“active”。 
在下位信息512-1中制作有与客户终端11、12分别对应的两个node标签。在各node标签中,“div”、“id”及“name”表示客户终端的设置部署名、识别信息及名称。这些信息在客户终端信息61的制作时被设定。“group”表示客户终端所参加的中继组。站点信息514-1表示客户终端的注册目的地的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 
在该时刻还未构建中继组,因此下位信息512-1的各node标签的“group”为空栏。下位信息512-1的上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11,作为“id”而被设定有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client-11@relay-server-1.abc.net”。在站点信息514-1中,伴随着客户终端11的注册,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被设定。 
下位信息512-1的下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12,作为“id”被设定有客户终端12的识别信息“client-12@relay-server-1.abc.net”。由于客户终端12未注册,因此站点信息514-1为空栏。 
在客户终端信息61中,制作有与客户终端11、12分别对应的两个node标签。在客户终端信息61的各node标签中,“div”、“id”、“name”及“pass”,表示客户终端的设置部署名、识别信息、名称及密码。这些信息在客户终端信息61的制作时被设定。“group”表示客户终端所参加的中继组。地址信息611、有效期限信息612及端口信息613,表示客户终端的IP地址、注册有效期限及端口编号,在各客户终端注册时被设定。 
在客户终端信息61中,由于中继组未构建,因此各node标签的“group”为空栏。客户终端信息61的上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11,作为“id”被设定有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通过客户终端11进行注册(步骤S9),在地址信息611、有效期限信息612及端口信息613中被分别设定“192.168.1.11”、“1213”及“5070”。 
客户终端信息61的下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12,作为“id”被设定有客户终端12的识别信息。在步骤S9的时刻,客户终端12未在中继服务器13中注册,因此地址信息611为空栏。此外,有效期限信息612及端口信息613中被设定有“0”。 
在客户终端11的注册(步骤S9)之后,客户终端12的用户输入客户终端12的识别信息及密码,向中继服务器13进行注册(步骤S10)。 
中继服务器13伴随着客户终端12的注册,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1-1及客户终端信息61分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2-1及客户终端信息62。客户终端12作为对中继服务器13的注册的响应,接收中继服务器信息52-1。 
图6是表示在步骤S10所示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13保持的信息的图。对客户终端12的注册所伴随的更新部位赋予有下划线。 
通过客户终端12的注册,在下位信息522-1的下侧的node标签的站点信息524-1中被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在客户终端信息62的下侧的node标签中,对地址信息621、有效期限信息622及站点信息623分别设定“192.168.2.22”、“1213”及“5070”。 
在客户终端12的注册之后,中继服务器13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2-1向客户终端11发送(步骤S11)。由此,客户终端11保持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1-1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2-1。 
接下来,对客户终端21的注册(步骤S12)进行说明。客户终端21的用户输入客户终端21的识别信息及密码,向中继服务器22进行注册(步骤S12)。中继服务器22伴随着客户终端21的注册,对中继服务器信息51-2及客户终端信息71进行更新。客户终端21作为对中继服务器22的注册的响应,接收中继服务器信息51-2。 
图7是表示在步骤S12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22保持的信息的图。中继服务器信息51-2具有上位信息511-2和下位信息512-2。在上位信息511-2的“id”中,登记有中继服务器22的识别信息“relay-server-2 abc.net”。在起动信息513-2中,设定有表示中继服务器22为起动中的“active”。 
由于中继组未构建,因此下位信息512-2及客户终端信息71的各node标签的“group”为空栏。 
在下位信息512-2的node标签中,登记有与客户终端21相关的信息。在“id”中,登记有客户终端21的识别信息“client-21relay-server-2.abc.net”。伴随着客户终端21的注册,在站点信息514-2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22的识别信息。 
在客户终端信息71中,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21,作为“id”被设定有客户终端21的识别信息。伴随着客户终端21的注册,在地址信息711、有效期限信息712及端口信息713中分别登记“172.16.1.21”、“1213”及“5070”。 
接下来,对客户终端31、32的注册处理(步骤S13~S15)进行说明。客户终端31的用户输入客户终端31的识别信息及密码,向中继服务器33进行注册(步骤S13)。与客户终端31的注册相对应地,中继服务器信息51-3及客户终端信息81被更新。客户终端31作为步骤S13的响应,接收中继服务器信息51-3并存储于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318。 
图8是表示在步骤S13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33保持的信息的图。中继服务器信息51-3具有上位信息511-3和下位信息512-3。在上位信息511-3中,作为“id”登记有中继服务器33的识别信息“relay-server-3abc.net”。在起动信息513-3中,设定有表示中继服务器33为起动中的“active”。 
由于中继组未构建,因此下位信息512-3及客户终端信息81的各node标签的“group”为空栏。 
下位信息512-3的上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31,作为“id”被设定有客户终端31的识别信息“client-31relay-server-3.abc.net”。通过客户终端31进行注册,站点信息514-3被设定有中继服务器33的识别信息。 
下位信息512-3的下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32,作为“id”被 设定有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client-32relay-server-3.abc.net”。由于客户终端32未注册,因此站点信息514-3为空栏。 
客户终端信息81的上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31,在“id”中被设定有客户终端31的识别信息。伴随着客户终端31的注册,在地址信息811、有效期限信息812及端口信息813中分别设定“200.1.2.31”、“1213”及“5070”。 
客户终端信息81的下侧的node标签对应于客户终端32,作为“id”被设定有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由于客户终端32未注册,地址信息811因此为空栏。此外,在有效期限信息812及端口信息813中设定有“0”。 
在客户终端31的注册(步骤S13)之后,客户终端32的用户输入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及密码,向中继服务器33进行注册(步骤S14)。 
中继服务器33伴随着客户终端32的注册,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1-3及客户终端信息81分别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2-3及客户终端信息82。客户终端32作为步骤S14的响应而接收中继服务器信息52-3。 
图9是表示在步骤S14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33保持的信息的图。对客户终端32的注册所伴随的更新部位赋予有下划线。 
在下位信息522-3的下侧的node标签的站点信息524-3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33的识别信息。此外,在客户终端信息82的下侧的node标签中,对地址信息821、有效期限信息822及站点信息823分别设定“200.1.3.132”、“1213”及“5070”。 
在客户终端32的注册之后,中继服务器33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2-3向客户终端31发送(步骤S15)。客户终端31将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318所存储的中继服务器信息51-3更新为中继服务器信息52-3。 
<4.3.中继组信息的制作> 
图10是表示与中继组的构建相关的处理流程的图。在图10中省略客户终端22、33的表示。 
在步骤S15所示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13的管理者输入中继服务器13、22、33的识别信息,对中继服务器13指示中继组的构建。中继 服务器13新制作中继组信息41,并存储于中继组信息存储部134。 
图11是表示在被指示了中继组的构建之后,中继服务器13保持的信息的图。中继服务器信息52-1及客户终端信息62,与图6相比无变化。 
中继组信息41具有与中继组相关的上位信息411、与参加中继组的中继服务器相关的下位信息412。在上位信息411中,在“id”中设定有中继组的识别信息“group-arelay-server-1.abc.net”。“lastmod”及“name”表示中继组信息41的最终更新时刻及中继组的名称。此外,在下位信息412的各site标签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22、33的识别信息。 
中继服务器13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22请求中继服务器13、22、33所参加的中继组的构建(步骤S16、S16.1)。同样,中继服务器13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33请求中继组的构建(步骤S17、S17.1)。在中继组的构建请求时,中继组信息41被向中继服务器22、33发送。 
<4.4.中继服务器信息的合成>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13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22请求中继服务器信息51-2的发送(步骤S18、S18.1),向中继服务器33请求中继服务器信息52-3的发送(步骤S19、S19.1)。中继服务器13对中继服务器信息52-1、51-2、52-3进行合成,从而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3。客户终端信息62被更新为客户终端信息63。在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135中存储有中继服务器信息52-1、53。 
图12是表示在步骤S19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13保持的信息的图。对步骤S18所示的处理所伴随的更新部位赋予有下划线。 
在中继服务器信息53中,上位信息531-1和下位信息532-1对应于图6所示的上位信息521-1和下位信息522-1。同样,上位信息531-2和下位信息532-2对应于图7所示的上位信息511-2和下位信息512-2。上位信息531-3和下位信息532-3对应于图9所示的上位信息521-3和下位信息522-3。 
伴随着中继组的构建,在下位信息532-1、532-2、532-3的各node 标签的“group”、客户终端信息63的各node标签的“group”中,设定中继组的识别信息。 
中继服务器13参照客户终端信息63,确认客户终端11、12处于注册中的情况。中继组信息41及中继服务器信息53被向客户终端11、12发送(步骤S20、S21)。 
图13是表示中继组的构建中的步骤S22以后的处理流程的图。在图13中省略客户终端11、12的表示。 
中继服务器22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13请求中继服务器信息52-1的发送(步骤S22、S22.1),向中继服务器33请求中继服务器信息52-3的发送(步骤S23、S23.1)。中继服务器22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2-1、51-2、52-3进行合成,从而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3。客户终端信息71被更新为客户终端信息72。中继服务器22继续保持中继服务器信息51-2。 
图14是表示在步骤S23所示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22保持的信息的图。对步骤S23所示的处理所伴随的变更部位赋予有下划线。在客户终端信息72的“group”中新设定中继组的识别信息。 
中继服务器22参照客户终端信息72,确认客户终端21处于注册中的情况。中继组信息41及中继服务器信息53被向客户终端21发送(步骤24)。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33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13请求中继服务器信息52-1的发送(步骤S25、S25.1),向中继服务器22请求中继服务器信息51-2的发送(步骤S26、S26.1)。中继服务器33将中继服务器信息52-1、51-2、52-3进行合成,制作中继服务器信息53。客户终端信息82被更新为客户终端信息83。 
图15是表示在步骤S26所示的处理之后中继服务器33保持的信息的图。步骤S26的处理所伴随的变更部位由下划线表示。在客户终端信息83的各node标签的“group”中新设定中继组的识别信息。 
中继服务器33参照客户终端信息83,确认客户终端31、32处于注册的情况。中继组信息41及中继服务器信息53被分别向客户终端31、 32发送(步骤S27、S28)。 
通过至此的处理,构建客户终端11、12、21、31、32、中继服务器13、22、33参加了的中继组。参加中继组的计算机能够参照中继组信息41及中继服务器信息53,确认中继组的结构或者各计算机的动作状态等。 
<5.路由处理流程的(第一实施方式)> 
对图1所示的中继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路由处理进行说明。 
<5.1.LAN的详细结构> 
图16是表示LAN1~3的详细结构的图。在图16中,省略SIP服务器101的表示。在LAN1~3上连接有不作为客户终端起作用的个人计算机即一般终端。 
LAN1构成为,LAN10-1和LAN10-2经由通用路由器14连接。LAN10-1连接有客户终端11、中继服务器13、一般终端15。LAN10-2连接有客户终端12、一般终端16。LAN10-1、10-2的网址为“192.168.1.0/24”、“192.168.2.0/24”(末尾的24为子网掩码)。 
在LAN2上,除了客户终端21及中继服务器22之外,还连接有一般终端23。LAN2的网址为“192.100.1.0/24”。 
LAN3构成为,LAN30-1和LAN30-2经由通用路由器34连接,LAN30-1和LAN30-3经由通用路由器35连接。LAN30-1连接有中继服务器33。LAN30-2连接有客户终端31、一般终端36,LAN30-3连接有客户终端32和一般终端37。LAN30-2、30-3的网址为“200.1.2.0/24”、“200.1.3.0/24”。 
<5.2.路由组信息的共用> 
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路由处理中使用的路由组信息91的共用进行说明。 
参照图17。客户终端11的用户指示第一路由组的构建。客户终端11将根据用户的指示而制作的路由组信息91存储于路由组信息存储部119。客户终端11将路由组信息91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31),通知第一路由组的构建。中继服务器13将接收到的路由组信息91存储于路由组信息存储部137。 
图18是表示路由组信息91的图。路由组信息91具有主体信息911、路由对象信息912、路由许可信息913及会话信息914。 
主体信息911是与路由组信息91本身相关的信息。“group”表示中继组的识别信息。“id”、“lastmod”、“name”及“owner”表示路由组信息91的识别信息、最终更新时刻、名称及制作源。 
路由对象信息912是与路由对象的网络相关的信息,具有网络信息912-1~912-3。在各网络信息中,“addr”表示路由对象的网络的网址。“router”表示对来自“addr”中设定的网络的IP包进行路由的客户终端。 
在网络信息912-1中,作为“addr”设定有LAN10-2的网址,作为“router”设定有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在网络信息912-2中,作为“addr”设定有LAN2的网址,作为“router”设定有客户终端21的识别信息。在网络信息912-3中,作为“addr”设定有LAN30-2的网址,作为“router”设定有客户终端31的识别信息。换句话说,客户终端11、21、31被设定为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 
路由许可信息913表示能够利用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通信终端,由许可终端信息913-1~913-3构成。在此,所谓“通信终端”,是指与LAN1~3分别连接的所有的中继服务器、客户终端及一般终端。例如,在LAN1中,客户终端11、12、中继服务器13、一般终端15、16相当于通信终端。如此,即使是未构成中继通信系统的一般终端,也能够利用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 
在各许可终端信息中,“name”及“addr”表示能够利用路由功能的通信终端的名称及IP地址。许可终端信息913-1对应于一般终端16,作为“addr”设定有“192.168.2.150”。许可终端信息913-2对应于一般终端23,作为“addr”设定有“192.100.1.150”。在许可终端信息913-3中,作为“addr”设定有“200.1.2.*”,该“200.1.2.*”表示与LAN30-2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都能够利用路由功能。另外,在许可终端信息913-1~913-2中,设定有一般终端的识别信息,但也可以设定客户终端及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 
会话信息914具有与通信包的路由中使用的路由会话相关的点信息 914-1~914-3。各点信息的“start”及“end”表示路由会话的起点及终点。 
由于制作有点信息914-1~914-3,因此在第一路由组中建立有三个路由会话。点信息914-1对应于第一路由会话,在“start”、“end”中设定有客户终端11、21的识别信息。点信息914-2对应于第二路由会话,在“start”、“end”中设定有客户终端11、31的识别信息。点信息914-3对应于第三路由会话,在“start”、“end”中设定有客户终端21,31的识别信息。 
再次参照图17。中继服务器13向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客户终端21、31通知第一路由组的构建。具体地说,中继服务器13经由SIP服务器101和中继服务器22,将路由组信息91向客户终端21发送(步骤S32、S32.1及S32.1.1)。同样,路由组信息91经由SIP服务器101和中继服务器33被向客户终端31发送(步骤S33、S33.1及S33.1.1)。由此,中继服务器13、22、33与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客户终端11、21、31共用路由组信息91。 
<5.3.路由会话的建立> 
接下来,建立第一~第三路由会话。客户终端11参照点信息914-1、914-2,确认自终端被设定于第一、第二路由会话的起点的情况。 
客户终端11为了在客户终端11、21之间建立第一路由会话,而将第一路由会话的建立请求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34)。客户终端11与来自中继服务器13的响应相对应地将ACK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35)。中继服务器13根据ACK建立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3之间的媒体会话(步骤S36)。 
在步骤S36之后,中继服务器13经由SIP服务器101,将第一路由会话的建立请求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步骤S37、S37.1)。中继服务器13与来自中继服务器22的响应相对应地将ACK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步骤S38、S38.1)。中继服务器22根据ACK在中继服务器13、22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39)。 
在步骤S39之后,在客户终端21与中继服务器22之间建立了媒体会话(步骤S40、S41及S42)。这些处理与步骤S34~S36相同。 
通过在步骤S36、S39及S42中建立的三个媒体会话,构成第一路由会话。 
参照图19。与第一路由会话的建立同样,在客户终端11、31之间建立第二路由会话。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43、S44及S45)。在中继服务器13、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46、S46.1、S47、S47.1及S48)。在客户终端31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49、S50及S51)。通过在步骤S45、S48及S51中建立的三个媒体会话,构成第二路由会话。 
客户终端21参照点信息914-3,确认自终端被设定于第三路由会话的起点的情况。然后,在客户终端21、31之间建立第三路由会话。 
在客户终端21和中继服务器22之间建立媒体会话。在中继服务器22、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在客户终端31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通过建立的三个媒体会话,构成第三路由会话。 
<5.4.通信包的路由控制> 
许可终端信息913-1~913-3所设定的通信终端彼此能够经由第一~第三路由会话进行直接指定了IP地址的通信。 
参照图21。一般终端16送出以一般终端23为目的地的第一通信包(步骤S61)。客户终端11在接收到了第一通信包的情况下,参照路由组信息91,判断第一通信包的路由的可否。 
首先,客户终端11基于路由对象信息912,判断是否能够对第一通信包进行路由。第一通信包的目的地(一般终端23)的IP地址“192.100.1.150”对应于网络信息912-2中设定的LAN2的网址。发送源(一般终端16)的IP地址“192.168.2.150”对应于网络信息912-1中设定的LAN10-2的网址。因此,客户终端11判断为能够对第一通信包进行路由。 
接下来,客户终端11参照路由许可信息913,确认第一通信包的路由是否被许可。第一通信包的发送源(一般终端16)的IP地址被设定在许可终端信息913-1中,目的地(一般终端23)的IP地址被设定在许可终端信息913-2中。因此,客户终端11判断为第一通信包的路由被许可。 此外,路由可否的判断,也可以基于第一通信包的发送源的IP地址及目的地的IP地址的任意一方来进行。 
由于在网络信息912-2和点信息914-1中设定有客户终端21的识别信息,因此客户终端11决定在第一通信包的路由中使用第一路由会话。然后,利用第一路由会话而送出第一通信包(步骤S62、S62.1及S62.1.1)。客户终端21将经由第一路由会话接收到的第一通信包向一般终端23传送(步骤S63)。 
第一通信包在利用第一路由会话被传送时被封装化,因此一般终端16、23,能够忽略从客户终端11到客户终端21的网络路径地进行通信。换句话说,一般终端16、23能够利用私人IP地址而经由WAN100相互进行通信。 
接下来,一般终端16将以一般终端36为目的地的第二通信包送出(步骤S64)。第二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网络信息912-3,发送源对应于网络信息912-1,因此客户终端11判断为能够对第二通信包进行路由。此外,第二通信包的目的地(一般终端36)的IP地址“200.1.2.150”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13-3中设定的“200.1.2.*”,发送源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13-1。因此,客户终端11判断为第二通信包的路由被许可,利用第二路由会话送出第二通信包(步骤S65、S65.1及S65.1.1)。客户终端31将第二通信包向一般终端36传送(步骤S66)。 
接下来,一般终端23将以一般终端36为目的地的第三通信包送出(步骤S67)。第三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网络信息912-3,发送源对应于网络信息912-2。此外,第三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13-3,发送源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13-2。因此,客户终端21判断为能够对接收到的第三通信包进行路由,并利用第三路由会话将第三通信包送出(步骤S68、S68.1及S68.1.1)。客户终端31将第三通信包向一般终端36发送(步骤S69)。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路由功能通过在能够相互通信的客户终端之间共用路由组信息而被有效化。然后,使用为了路由而建立的第一~第三的路由会话,通过中继通信系统的功能进行IP包的路由控制。如此,本 实施方式中被有效化的路由是在应用层中执行的路由,不同于通常的IP路由。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客户终端”及“一般终端”的词语之外,还使用了“通信终端”这样的词语。“客户终端”是能够向中继服务器进行注册的终端,“一般终端”是不能够向中继服务器进行注册的终端,与此相对,“通信终端”表示包括“中继服务器”、“客户终端”、“一般终端”在内的全部终端。这是因为,不限定于中继服务器和向中继服务器注册的客户终端,与LAN1~3连接、许可终端信息中登记的“通信终端”,也能够利用上述路由会话利用进行路由。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通信系统,能够使用路由组信息91而使客户终端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由此,能够灵活地执行使用了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控制。 
此外,通过将能够利用路由功能的通信终端登记于路由许可信息913,由此能够对进行路由的通信包进行限制。因此,能够利用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通信终端的管理变得容易。 
<6.路由控制流程的(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路由控制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LAN1~3的结构与图16所示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服务器13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这一点、进行路由控制的结束处理这一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中继服务器13根据第二路由组的构建指示,制作路由组信息92。另外,中继服务器13的控制部132与客户终端11的控制部112为相同的结构。 
图22是表示路由组信息92的图。在路由对象信息922的网络信息922-1中,“addr”中设定有LAN10-1的网址,“router”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在网络信息922-2中,“addr”中设定有LAN30-3的网址,“router”中设定有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 
在路由许可信息923的许可终端信息923-1中,设定有一般终端15 的IP地址“192.168.1.150”。在许可终端信息923-2中,设定有表示与LAN30-3连接的全部通信终端的“200.1.3.*”。会话信息924的点信息924-1对应于第四路由会话,“start”、“end”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 
以下参照图23。路由组信息92经由SIP服务器101和中继服务器33被向客户终端32传送(步骤70、S70.1及S70.1.1)。由此,中继服务器33、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中继服务器13及客户终端32共用路由组信息92。 
基于路由组信息92,在中继服务器13和客户终端32之间建立第四路由会话。在中继服务器13、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71、S71.1、步骤S72、S72.1及S73)。在客户终端32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74、S75及S76)。通过在步骤S73、S76中建立的两个媒体会话,构成第四路由会话。 
接下来,一般终端15送出以一般终端37为目的地的第四通信包(步骤S77)。第四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网络信息922-2,发送源对应于网络信息922-1。此外,第四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23-2,发送源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23-1。因此,中继服务器13判断为能够对接收到的第四通信包进行路由,利用第四路由会话向客户终端32传送第四通信包(步骤S78、S78.1)。客户终端32将第四通信包向一般终端37传送(步骤S79)。 
参照图24对路由结束的流程的进行说明。客户终端32根据基于路由组信息92的路由结束指示,将路由组信息92删除。结束指示经由中继服务器33和SIP服务器101被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80、S80.1及S80.1.1)。中继服务器13基于结束指示,将路由组信息92删除。 
客户终端32在接收到了结束指示的响应的情况下,将第四路由会话的切断请求向中继服务器33发送(步骤S81)。基于切断请求,第四路由会话中的、客户终端32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的媒体会话被切断。中继服务器33将第四路由会话的切断请求,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82、S82.1)。基于切断请求,第四路由会话中的、中 继服务器13、33之间的媒体会话被切断。由此,基于路由组信息92的路由处理结束。 
伴随着路由处理的结束,一般终端15、37之间的通信变为不能进行。一般终端15即使送出第四通信包(步骤S83),中继服务器13也由于未保持有路由组信息92,因此不能够识别接收到的第四通信包的目的地。因此,中继服务器13对一般终端15通知不能够到达目的地。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中继服务器13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此外,根据结束指示,第四路由会话被切断,因此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管理变得更容易。 
<7.路由处理的流程(第三的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路由处理进行说明。LAN1~3的结构与图16所示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着路由组信息的变更,路由会话的结构变更。以下,以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首先,客户终端31根据用户的指示将路由组信息91更新为路由组信息93。 
图25是表示路由组信息93的图。对与路由组信息91相比的变更部位赋予有下划线。在设定了主体信息931及“lastmod”的标签中,最终更新时刻被变更。 
在路由对象信息932中,网络信息912-1、912-3未被变更。代替网络信息912-2,而设定有在“addr”中登记了LAN30-3的网址、在“router”中登记了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的网络信息932-1。 
在路由许可信息933中,许可终端信息913-1、913-3的“lastmod”被变更。代替许可终端信息913-2,而设定有在“addr”中登记了表示LAN30-3的全部通信终端的“200.1.3.*”的许可终端信息933-1。 
在会话信息934中,点信息914-2未被变更。代替点信息914-1,与第五路由会话相对应,设定有在“start”及“end”中登记了客户终端11、32的识别信息的点信息934-1。代替点信息913-3,与第六路由会话相对应,设定有在“start”及“end”中登记了客户终端31、32的识别信息的 点信息934-2。 
参照图26。客户终端31作为路由组信息92的变更通知,将路由组信息93向中继服务器33发送(步骤S83)。中继服务器33向在网络信息912、932的“router”中设定了识别信息的客户终端,传送路由组信息93作为变更通知。路由组信息93经由SIP服务器101和中继服务器13被向客户终端11发送(步骤S83.1、S83.1.1及S83.1.1.1)。路由组信息93从SIP服务器101经由中继服务器22被向客户终端21传送(步骤S83.1.2、S83.1.2.1)。此外,中继服务器33将路由组信息93向客户终端32发送(步骤S83.2)。 
说明基于向路由组信息93的更新的、第一、第三路由会话的切断。客户终端11参照路由组信息93,确定与第一路由会话相对应的点信息914-1已被删除的情况。然后,第一路由会话被切断(步骤S84、S85、S85.1及S86)。客户终端21参照路由组信息93,确认自终端未登记于路由对象信息932的情况。然后,第三路由会话被切断(步骤S87、S88、S88.1及S89)。 
另外,由于是点信息914-2被设定在路由组信息93中的状态,因此客户终端11、31之间建立的第二路由会话被维持。 
参照图27。为了在客户终端11、32之间建立第五路由会话,而在客户终端11和中继服务器1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90、S91及S92)。在中继服务器13、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93、S93.1、S94、S94.1及S95)。在客户终端32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S96、S97及S98)。在步骤S92、S95及S98中建立的三个媒体会话,构成第五路由会话。 
接下来,为了在客户终端31、32之间建立第六路由会话,在客户终端31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99、S100及S101)。在客户终端32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S102、S103及S104)。在步骤S101及S104中建立的两个媒体会话构成第六路由会话。 
参照图28对利用了第五、第六路由会话的路由处理进行说明。一般终端37送出以一般终端16为目的地的第五通信包(步骤S105)。第五通 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网络信息912-1,发送源对应于网络信息932-1。此外,第五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13-1,发送源(一般终端37)的IP地址“200.1.3.250”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33-1中设定的“200.1.3.*”。因此,客户终端32判断为能够对接收到的第五通信包进行路由,并利用第五路由会话向客户终端11传送第五通信包(步骤S106、S106.1及S106.1.1)。客户终端11将第五通信包向一般终端16传送(步骤S107)。 
接下来,一般终端36送出以一般终端37为目的地的第六通信包(步骤S108)。第六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网络信息932-1,发送源对应于网络信息912-3。此外,第六通信包的目的地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33-1,发送源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13-3。因此,客户终端31判断为能够对接收到的第六通信包进行路由,并利用第六路由会话向客户终端32传送第六通信包(步骤S109,S109.1)。客户终端32将第六通信包向一般终端37传送(步骤S110)。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通信系统通过将路由组信息92变更为路由组信息93,能够动态地对路由会话的结构进行变更。 
<8.客户终端的动作> 
在此,使用图29~图31对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客户终端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也适用于中继服务器13。 
<8.1.路由处理的开始> 
图29是表示使路由处理开始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此,以客户终端11为例进行说明。 
客户终端11根据第一路由组的构建指示,新制作路由组信息91(步骤S201)。在该时刻,网络信息、许可终端信息、点信息还未设定于路由组信息91。 
在设定了LAN的网址、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客户终端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02中为是),在路由组信息91中追加网络信息(步骤S203)。在设定了被许可利用路由功能的通信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204中为是),在路由组信息91中追加许可终端信息(步骤S205)。 
在指示了设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06中为是),通过将各网络信息中登记的客户终端设定为起点及终点,来制作点信息(步骤S207),并向路由组信息91中追加该点信息。 
由此,路由组信息91成为图18所示的状态。路由组信息91为了通知构建第一路由组而被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208)。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31(参照图17)。 
接下来,客户终端11通过发送请求路由会话的建立的路由指令(步骤S209),由此建立路由会话(步骤S210)。步骤S209、S210的处理与点信息的数量相对应地被重复,由此建立第一~第三路由会话。步骤S209的处理对应于步骤S31~S33(参照图17)等,步骤S210的处理对应于步骤S34~S42(参照图17)等。客户终端11开始使用了路由会话的路由(步骤S211)。 
<8.2.路由处理的结束> 
图30是表示路由处理结束时的客户终端的动作的图。在此,以正在执行基于第二路由组的路由处理(第二实施方式)的客户终端32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客户终端32的用户指示基于路由组信息92的路由处理的结束。客户终端32作为结束对象而选择了路由组信息92(步骤S301中为是),因而将使用了第四路由会话的路由处理停止(步骤S302)。 
客户终端32将路由组信息92的删除指令,向网络信息922-2中登记的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303)。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80~S80.1.1(参照图24)。客户终端32将路由组信息92删除(步骤S304)。然后,第四路由会话被切断(步骤S305)。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81~S82.1(参照图24)。 
<8.3.包接收处理> 
图31是表示路由会话建立的状态的客户终端动作的图。在此,以客户终端11为例进行说明。 
客户终端11在接收到了通信包的情况下,对通信包进行解析(步骤S401),判断通信包是否为路由包(步骤S402)。如果通信包不是路由包 (步骤S402中为否),则客户终端11进行通常的包接收处理(步骤S403)。 
如果通信包是路由包(步骤S402中为是),客户终端11对通信包的目的地IP地址和发送源IP地址进行检测(步骤S404)。在未保持有路由组信息91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否),客户终端11向通信包的发送源通知不能达到目的地(步骤S406)。 
在保持有路由组信息91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是),客户终端11读入路由组信息91(步骤S407),并确认通信包是否符合路由条件(步骤S408)。 
在满足下述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包满足路由条件。第一条件为,通信包的目的地IP地址及发送源IP地址被设定于网络信息912-1~912-3中的某个。第二条件为,通信包的目的地IP地址及发送源IP地址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913-1~913-3中的某个。 
如果通信包满足路由条件(步骤S408中为是),则客户终端11对传送通信包的路由会话进行选择(步骤S409),将通信包向选择的路由会话送出(步骤S410)。另一方面,在通信包不满足路由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408中为否),客户终端11向发送源通知不能到达目的地(步骤S406)。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中继通信系统基于与路由所需要的路由会话相关的路由组信息,对经由WAN100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包进行路由。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客户终端及中继服务器能够基于路由组信息建立路由会话,因此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管理变得容易。 
此外,是否对通信包进行路由,是基于路由组信息的许可终端信息中设定的IP地址、通信包的发送源IP地址及目的地IP地址来进行判断的。因此,能够容易地管理能利用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通信终端。 
<9.路由处理流程的(第四的实施方式)> 
对利用了图1所示的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处理流程的进行说明。 
<9.1.LAN的详细结构> 
由于与图16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客户终端12与其他客户终端不同,不具有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功能的例子进行说明。 
<9.2.网络检索处理的流程> 
图32是表示能够进行利用了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的网络检索处理流程的图。客户终端11的用户,输入能够进行利用了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的网络的检索指示(步骤S131)。由此,客户终端11将网络检索指令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132)。 
中继服务器13通过参照中继组信息141,将构成中继组的中继服务器22、33确定为网络检索指令的传送目的地。首先,中继服务器13将网络检索指令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步骤S133、S133.1)。中继服务器22参照客户终端信息71,向处于注册中的客户终端21发送网络检索指令(步骤S133.1.1)。 
客户终端21具有路由功能,能够进行LAN2的路由,因此将LAN2的网址向中继服务器22发送。中继服务器22基于客户终端21的响应来制作网络检索信息191,并将该网络检索信息191作为网络检索指令的响应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 
图33是表示网络检索信息191的图。在网络检索信息191中,主体信息1911是与网络检索信息191本身相关的信息。“name”中设定有表示是网络检索指令的响应的“IP routing map”,“owner”中设定有作为网络检索信息191的制作源的中继服务器22的识别信息。 
网络检索列表信息1912是来自具有路由功能的中继服务器及客户终端的响应的列表。在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12-1中,“addr”中作为能够进行路由的网络设定有LAN2的网址,“router”中设定有客户终端21的识别信息。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12-2中设定有LAN2的网址和中继服务器22的识别信息。这是因为中继服务器22能够作为LAN2的路由装置起作用。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13将网络检索指令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33发送(步骤S134、S134.1)。中继服务器33向客户终端31、32传送网络检索指令(步骤S134.1.1、S134.1.2)。具有路由功能的客户终端31、32,将能够路由的LAN30-2、30-3的网址向中继服务器33分别发送。中继服务器33基于客户终端31、32的响应制作网络检索信息192并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
图34是表示网络检索信息192的图。在主体信息1921的“owner”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33的识别信息。在网络检索列表信息1922的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22-1中,设定有LAN30-2的网址及客户终端31的识别信息。在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22-2中设定有LAN30-3的网址及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不具有路由功能的中继服务器33未被登记于网络检索信息192。 
再次参照图32。中继服务器13将网络检索指令向客户终端12发送(步骤S135)。客户终端12不具有路由功能,因此不作为网络检索指令的响应发送能够路由的LAN的网址。 
中继服务器13通过将接收到的网络检索信息191、192进行合成,来制作网络检索信息193。网络检索信息193被作为网络检索指令的响应向客户终端11发送。 
客户终端11具有路由功能,能够进行LAN10-2的路由,因此将网络检索信息193更新为网络检索信息194。然后,客户终端11基于网络检索信息194,将网络的检索结果在监视器上进行显示(步骤S136)。 
图35是表示网络检索信息194的图。在主体信息1941的“owner”中设定有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网络检索列表1942是在中继通信系统中能够路由的LAN的网址的列表。 
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32-1是在将网络检索信息191、192合成来制作网络检索信息193时所追加的信息。在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32-1中,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能够路由的LAN10-1的网址、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 
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42-1在网络检索信息193被更新为网络检索信息194时被追加。在路由装置响应信息1942-1中设定有客户终端11能够路由的LAN10-2的网址、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 
 图36是基于网络检索信息194在客户终端11的监视器上作为网络检索的结果而显示的LAN的列表。如图36所示那样,能够路由的LAN的网址、能够进行各LAN的路由控制的中继服务器或者客户终端被建立对应地显示。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参照图36所示的列表,能够确认在中继通信系统中能够路由的LAN。 
另外,在网络检索处理中,只要能够对能够利用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网络进行检索即可,因此也可以不在各路由装置响应信息中设定客户终端或者中继服务器的识别信息。 
图37是表示执行网络检索的客户终端11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7所示的处理对应于步骤S131、S132(参照图32)。客户终端11在被指示了网络检索的情况下(步骤S1101中为是),基于中继服务器信息53(参照图12),向注册目的地的中继服务器13发送网络检索指令(步骤S1102)。客户终端11在作为网络检索指令的响应而接收到了网络检索信息193的情况下(步骤S1103中为是),将网络检索信息193更新为网络检索信息194。然后,基于网络检索信息194在客户终端11的监视器中显示图36所示的列表(步骤S1104)。 
图38是表示接收到了网络检索指令的中继服务器13的动作的流程图。中继服务器13,在从客户终端11接收到了网络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151中为是),读出中继组信息141(步骤S1152)。在未向中继组信息141中登记的全部中继服务器发送网络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153中为否),向根据中继组信息141确定出的中继服务器,发送网络检索指令(步骤S1154)。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133、S133.1等的处理(参照图32)。在接收到了网络检索指令的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1155中为是),中继服务器13基于接收到的响应对网络检索信息进行更新(步骤S1156),并返回步骤S1153。 
在向全部中继服务器发送了网络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153中为是),中继服务器13读出客户终端信息63(参照图12)(步骤S1157)。在未向处于注册中的全部客户终端发送网络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158中为否),中继服务器13根据客户终端信息63(参照图12)确定出处于注册中的客户终端。网络检索指令从中继服务器13向所确定出的客户终端发送(步骤S1159)。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135的处理(参照图32)。在接收到了网络检索指令的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1160中为是), 中继服务器13基于接收到的响应对网络检索信息进行更新(步骤S1161),并返回步骤S1158。 
在向处于注册中的全部客户终端发送了网络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158中为是),中继服务器13将网络检索信息向网络检索指令的发送源即客户终端11发送(步骤S1162)。由此,接收到了网络检索指令的中继服务器13的处理结束。 
<9.3.路径检索处理的流程> 
图39是表示路径检索处理的流程的图。客户终端11的用户参照网络检索信息194,作为路由控制的对象而指示LAN10-1、30-3的路径检索(步骤S137)。路径检索指令是指示用于对用户所指定的LAN进行路由的路由路径的检索的指令。客户终端11将设定了LAN10-1、30-3的网址的路径检索指令,向注册目的地的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138)。 
中继服务器13与路径检索指令的接收相对应地新制作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中继服务器13与网络检索指令的传送同样,基于中继组信息141将路径检索指令向中继服务器22、33发送。首先,路径检索指令经由SIP服务器101和中继服务器22,被从中继服务器13向客户终端21发送(步骤S139、S139.1及S139.1.1)。客户终端21及中继服务器22不能够应对LAN10-1、30-3的路由。因此,客户终端21向中继服务器22通知不能够路由(NO ROUTE),中继服务器22向中继服务器13通知不能够路由。 
接下来,路径检索指令经由SIP服务器101和中继服务器33,被从中继服务器13向客户终端31、32发送(步骤S140、S140.1、S140.1.1及S140.1.2)。 
客户终端31不能够应对LAN10-1、30-3的路由,因此通知不能够路由。客户终端32与LAN30-3连接,具有路由功能。因此,客户终端32将自终端的识别信息和LAN30-3的网址向中继服务器33发送,通知能够路由的情况。此外,中继服务器33不能够应对路由功能。结果,中继服务器33制作用于确定能够作为LAN30-3的路由点动作的客户终端32的确定信息,并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在确定信息中,客户终端32的 识别信息和LAN30-3的网址被建立对应。中继服务器13将确定信息追加到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195中。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13将路径检索指令向客户终端12发送(步骤S141)。客户终端12不能应对路由功能,因此通知不能够路由。 
中继服务器13具有路由功能,能够进行LAN10-1的路由。因此,中继服务器13将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和LAN10-1的网址建立了对应的确定信息,追加到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中。然后,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被从中继服务器13向客户终端11发送。客户终端11将基于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制作出的路径检索信息195,作为路径检索的结果显示(步骤S142)。 
图40是表示路径检索信息195的图。在主体信息1951中,“name”中设定有在路径检索的指示时用户赋予的名称“IP路由组1”,“owner”中设定有客户终端11的识别信息。 
路由对象信息1952是LAN10-1、30-3的路由控制所使用的路径信息。网络信息1952-1、1952-2对应于上述确定信息。网络信息1952-1被设定有LAN10-1的网址并被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因此表示中继服务器13执行LAN10-1的路由控制。同样,网络信息1952-2表示客户终端32执行LAN30-3的路由控制。 
另外,网络检索信息191~194所具有的网络检索列表信息与路由对象信息1952为相同结构。如上所述,路由对象信息1952表示LAN10-1、30-3的路由控制由中继服务器13及客户终端32进行。但是,网络检索列表信息是能够进行路由的LAN的列表。因此,路由对象信息1952与网络检索列表信息1912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如此,客户终端11的用户通过对成为路由控制对象的网址进行指定而指示路径检索,能够取得路径检索信息195。因此,在使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有效化时,不需要对具有路由功能的中继服务器、客户终端等进行确认。 
图41是表示被指示了路径检索的客户终端11的动作的流程图。客户终端11在被指示了路径检索的情况下(步骤S1201中为是),向用户 确认是否对成为路径检索对象的网址进行指定(步骤S1202)。在指定网址的情况下(步骤S1202中为是),客户终端11的用户输入网址(步骤S1203)。然后,在被指示了路径检索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1204中为是),客户终端11制作设定了所输入的网址的路径检索指令(步骤S1205)。在网址进一步被指定的情况下(步骤S1206中为是),客户终端11对路径检索指令的参数追加所指定的网址(步骤S1207)。在不存在网址的追加的情况下(步骤S1206中为否),客户终端11将路径检索指令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1208)。 
客户终端11在接收到了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1209中为是),对响应进行确认。在与所指定的LAN对应的确定信息未包含于响应的情况下,客户终端11判断为无路由路径(步骤S1210中为否)。然后,客户终端11通知未检索到所指定的LAN的路由路径之含义的错误(步骤S1211)。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存在路由路径的情况下(步骤S1210中为是),客户终端11基于接收到的响应来制作路径检索信息195,将路由路径的候补显示在监视器上(步骤S1212)。 
客户终端11的用户从监视器所显示的路径检索的结果中选择路由路径。客户终端11在被指示了使通过用户选择的路径进行的路由控制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1213中为是),将路由开始指令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1214)。关于路由控制的开始处理将后述。 
图42是表示接收到了路径检索指令的中继服务器13的动作的流程图。中继服务器13在接收到了路径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301中为是),读出中继组信息141(步骤S1302)。在未向中继组信息141中登记的全部中继服务器发送路径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303中为否),向根据中继组信息141确定出的中继服务器传送路径检索指令(步骤S1304)。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139、S139.1等的处理(参照图39)。 
在接收到了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的情况(步骤S1305中为是),中继服务器13对响应进行确认(步骤S1306)。在响应中未包含确定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306中为否),中继服务器13的动作返回步骤S1303。在响应中包含有确定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306中为是),中继服务器13将 确定信息追加到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中(步骤S1307),并返回步骤S1303。此外,中继服务器13在能够进行由路径检索指令指定的LAN的路由的情况下,将与中继服务器13对应的确定信息追加到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中。 
在向全部中继服务器发送了路径检索指令的情况(步骤S1303中为是),中继服务器13读出客户终端信息63(参照图12)(步骤S1308)。 
在未向客户终端信息63中登记的全部客户终端(除了路径检索指令的发送源)发送路径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309中为否),基于客户终端信息63确定路径检索指令的传送目的地。然后,中继服务器13向确定出的传送目的地发送路径检索指令(步骤S1310)。该处理对应于步骤S141(参照图39)。 
步骤S1311、S1312及S1313的处理与步骤S1305~S1307的处理相同。然后,在向全部客户终端发送了路径检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309中为是),中继服务器13将路径检索指令的响应信息向客户终端11发送(步骤S1314)。 
<5.4.路由开始处理的流程> 
图43是表示利用了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控制的开始处理的流程的图。 
客户终端11的用户基于监视器所显示的路径检索结果,将中继服务器13及客户终端32指定为路由点,指示路由控制的开始(步骤S143)。客户终端11将路由开始指令与网络信息1952-1、1952-2一起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144)。步骤S143、S144对应于图41所示的步骤S1213、S1214。 
中继服务器13基于接收到的路由开始指令,根据路径检索信息195制作路由组信息196。路由组信息196是用于执行利用了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控制的路由设定信息,存储于路由组信息存储部137。 
图44是表示路由组信息196的图。通过将路由许可信息1963及会话信息1964追加到路径检索信息195中,由此制作路由组信息196。 
路由许可信息1963表示能够利用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的通信终 端,具有许可终端信息1963-1、1963-2。在此,除了“客户终端”及“一般终端”的词语以外,还特意使用了“通信终端”这个词语。“客户终端”是能够向中继服务器注册的终端,“一般终端”是不能够向中继服务器进行注册的终端,与此相对,“通信终端”表示“中继服务器”和包含“客户终端”、“一般终端”在内的全部终端。这是因为,不限定于中继服务器和向中继服务器注册的客户终端,与LAN1~3连接且被登记在许可终端信息中的“通信终端”也能够利用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功能进行路由。 
在各许可终端信息中,“name”、“addr”表示能够利用路由功能的通信终端或者LAN的名称和IP地址。许可终端信息1963-1中设定有表示与LAN10-1连接的全部通信终端的“192.168.1.*”。许可终端信息1963-2中设定有表示与LAN30-3连接的全部通信终端的“200.1.3.*”。 
另外,客户终端11的用户也可以在路由的开始指示(步骤S143)时,对许可终端信息中登记的客户终端、中继服务器及一般终端等进行指定。在该情况下,追加了路由许可信息1963后的路径检索信息195,被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144)。 
会话信息1964具有与路由会话相关的点信息1964-1。路由会话是中继服务器13及客户终端32在通信包的路由控制中使用的媒体会话。点信息1964-1的“start”表示路由会话的起点,设定有中继服务器13的识别信息。“end”表示路由会话的终点,设定有客户终端32的识别信息。 
再次参照图44。中继服务器13经由SIP服务器101和中继服务器33,将路由组信息196向客户终端32发送(步骤S145、S145.1及S145.1.1)。由此,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中继服务器13及客户终端32对路由组信息196进行共用。 
接下来,在中继服务器13和客户终端32之间建立路由会话。中继服务器13参照点信息1964-1,确认自装置被设定为路由会话的起点的情况。 
中继服务器13经由SIP服务器101将路由会话的建立请求向中继服务器33发送(步骤S146、S146.1)。中继服务器13与来自中继服务器33的响应相对应地将ACK经由SIP服务器101向中继服务器33发送(步 骤S147、S147.1)。中继服务器33根据ACK在中继服务器13、33之间建立媒体会话(步骤S148)。此外,在中继服务器33和客户终端32之间建立有媒体会话(步骤S149、S150及S151)。该处理除了不经由SIP服务器101地建立媒体会话这一点之外,与步骤S146~S148相同。通过在步骤S148、S151中建立的两个媒体会话,构成路由会话。 
<5.5.通信包的路由控制> 
图45是表示使用了在中继服务器13和客户终端32之间建立的路由会话的路由控制的流程的图。 
一般终端15送出以一般终端37为目的地的通信包(步骤S152)。中继服务器13基于路由组信息196,判断可否进行接收到的通信包的路由。 
首先,中继服务器13使用路由对象信息1952,判断是否能够对通信包进行路由。通信包的目的地(一般终端37)的IP地址“200.1.3.250”,与网络信息1952-2中所设定的LAN30-3的网址相对应。发送源(一般终端15)的IP地址“192.168.1.150”对应于网络信息1952-1中设定的LAN10-1的网址。因此,中继服务器13判断为能够对接收到的通信包进行路由。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13参照路由许可信息1963,确认通信包的路由是否被许可。通信包的目的地(一般终端37)的IP地址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1963-2中设定的“200.1.3.*”。此外,通信包的发送源(一般终端15)的IP地址对应于许可终端信息1963-1中设定的“192.168.1.*”。因此,中继服务器13判断为通信包的路由被许可。 
中继服务器13利用路由会话将路由被许可的通信包送出(步骤S153、S153.1)。客户终端32将经由路由会话接收到的通信包向一般终端37传送(步骤S154)。通信包在利用路由会话被传送时被封装化,因此一般终端15、37能够忽略WAN100的存在地进行通信。换句话说,一般终端15、37能够利用私人IP地址经由WAN100相互进行通信。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路由功能,通过在相互能够通信的中继服务器13和客户终端32之间对路由组信息196进行共用而有效化。然后,使用为了路由而建立的路由会话,通过中继通信系统的功能进行IP包的路由 控制。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效化的路由是在应用层中执行的路由,不同于通常的IP路由。 
接下来,对路由结束的流程的进行说明。客户终端32根据基于路由组信息196的路由的结束指示,将路由组信息196删除。结束指示经由中继服务器33和SIP服务器101被向中继服务器13发送(步骤S155、S155.1及S155.1.1)。中继服务器13基于结束指示将路由组信息196删除。 
客户终端32在接收到了结束指示的响应的情况下,将路由会话的切断请求向中继服务器33发送(步骤S156)。基于切断请求,路由会话中的、客户终端32和中继服务器33之间的媒体会话被切断。同样,路由会话中的、中继服务器13、33之间的媒体会话被切断(步骤S157、S157.1)。由此,基于路由组信息196的路由处理结束。 
伴随着路由处理的结束,一般终端15、37之间的通信变得不能够进行。即使一般终端15送出以一般终端37为目的地的通信包(步骤S158),也由于中继服务器13未保持有路由组信息196,因此不能够识别接收到的通信包的目的地。因此,中继服务器13对一般终端15通知不能够到达目的地的情况。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通信系统,自动地制作将所指定的LAN的网址与作为路由装置起作用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建立了对应的路由设定信息。因此,能够简化在利用了中继通信系统的路由中被用为路径信息的路由设定信息的制作。此外,即使中继通信系统的结构变化,制作与中继通信系统的结构相对应的路由设定信息也很容易。 
附图标记说明 
1、2、3 LAN 
11、12、21、31、32 客户终端 
15、16、23、36、37 一般终端 
13、22、33 中继服务器 
100 WAN 
101 SIP服务器 
131 接口部 
132 控制部 
115、133 数据库存储部 
117、134 中继组信息存储部 
118、135 中继服务器信息存储部 
119、137 路由组信息存储部 
136 客户终端信息存储部 

Claims (13)

1.一种中继通信系统,由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具备:
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在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
路由组信息共用部,与执行上述第一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一路由装置和执行上述第二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二路由装置共用路由组信息,该路由组信息包含:上述第一LAN的网址、上述第二LAN的网址、确定作为上述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一确定信息、以及确定作为上述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二确定信息;以及
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根据该路由组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确定信息和上述第二确定信息确定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在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上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上述路由会话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执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基于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切断上述路由会话,从而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
若从与上述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上述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第一通信包,则上述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上述路由组信息来决定能够将上述第一通信包向上述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所建立的上述路由会话传送上述第一通信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多个中继服务器经由广域网络相互连接,
上述路由组信息包含:
各中继服务器侧的LAN的网址、以及确定执行各中继服务器侧的LAN的路由控制的路由装置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路由装置是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且经由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能够与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客户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路由装置为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为同一装置,
上述第一路由装置是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的第一客户终端,
上述第二路由装置是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的第二客户终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路由组信息包含登记有与上述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的地址的许可终端信息,
在上述第一通信包的发送源地址被登记于上述许可终端信息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路由装置许可上述第一通信包的路由。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路由组信息包含登记有与上述第二LAN连接的通信终端的地址的许可终端信息,
在上述第一通信包的发送目的地址被登记于上述许可终端信息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路由装置许可上述第一通信包的路由。
8.一种中继通信系统,由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具备:
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与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
取得部,取得用于确定作为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一确定信息,该第一路由装置基于上述第一LAN的网址执行上述第一LAN的路由控制;
请求部,向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请求用于确定作为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二确定信息的发送,该第二路由装置基于上述第二LAN的网址执行上述第二LAN的路由控制;以及
路由设定信息制作部,基于上述第一确定信息及上述第二确定信息制作路由设定信息,该路由设定信息包含:将上述第一LAN的网址和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以及将上述第二LAN的网址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
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具备:
响应部,根据上述请求部的请求取得上述第二确定信息,并将该第二确定信息向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
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具备:
共用部,共用上述路由设定信息;以及
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基于上述路由设定信息确定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在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上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上述路由会话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执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则切断上述路由会话,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
若从与上述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上述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通信包,则上述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上述路由设定信息来决定能够将上述通信包向上述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所建立的上述路由会话传送上述通信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还具备:
列表制作部,对能够进行路由控制的LAN进行检索,制作上述LAN的列表;以及
选择部,使用上述列表对上述第一LAN的网址和上述第二LAN的网址进行选择。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路由装置是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连接且经由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能够与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客户终端,
上述客户终端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共用上述路由设定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路由装置是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
12.一种第一中继服务器,在由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的中继通信系统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与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
路由组信息共用部,与执行上述第一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一路由装置和执行上述第二LAN的路由控制的第二路由装置共用路由组信息,该路由组信息包含:上述第一LAN的网址、上述第二LAN的网址、确定作为上述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一确定信息、以及确定作为上述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二确定信息;以及
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根据该路由组信息中包含的上述第一确定信息和上述第二确定信息确定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在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上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上述路由会话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执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则切断上述路由会话,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
若从与上述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上述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第一通信包,则上述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上述路由组信息来决定能够将上述第一通信包向上述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上述建立的路由会话传送上述第一通信包。
13.一种第一中继服务器,在由与第一LAN连接的第一中继服务器和与第二LAN连接的第二中继服务器相连接而成的中继通信系统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继服务器信息共用部,与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之间共用中继服务器信息,该中继服务器信息包含: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起动信息、以及与上述第一中继服务器及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终端的起动和/或登记信息;
取得部,取得用于确定作为第一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一确定信息,该第一路由装置基于上述第一LAN的网址执行上述第一LAN的路由控制;
请求部,向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请求用于确定作为第二路由装置的中继服务器或客户终端的第二确定信息的发送,该第二路由装置基于上述第二LAN的网址执行上述第二LAN的路由控制;
路由设定信息制作部,基于上述第一确定信息及上述第二确定信息制作路由设定信息,该路由设定信息包含:将上述第一LAN的网址和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以及将上述第二LAN的网址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建立了对应的信息;
共用部,与上述第二中继服务器共用上述路由设定信息;以及
路由控制部,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开始请求,则基于上述路由设定信息确定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在上述第一路由装置和上述第二路由装置之间基于上述中继服务器信息建立路由会话,通过上述路由会话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执行通信包的路由控制,如果接收到路由控制的结束指示,则切断上述路由会话,在上述第一LAN和上述第二LAN之间结束通信包的路由控制;
若从与上述第一LAN连接的通信终端送出以属于上述第二LAN的IP地址为目的地址的通信包,则上述第一路由装置通过参照上述路由设定信息来决定能够将上述通信包向上述第二LAN进行路由的情况,利用上述建立的路由会话传送上述通信包。
CN201080018530.9A 2009-05-15 2010-05-13 中继通信系统及第一中继服务器 Active CN102422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9157 2009-05-15
JP2009119157A JP5141638B2 (ja) 2009-05-15 2009-05-15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160795A JP5212282B2 (ja) 2009-07-07 2009-07-07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160795 2009-07-07
PCT/JP2010/003240 WO2010131468A1 (ja) 2009-05-15 2010-05-13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第1中継サー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2601A CN102422601A (zh) 2012-04-18
CN102422601B true CN102422601B (zh) 2014-07-09

Family

ID=4308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8530.9A Active CN102422601B (zh) 2009-05-15 2010-05-13 中继通信系统及第一中继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98082B2 (zh)
EP (1) EP2432174B1 (zh)
KR (1) KR101279001B1 (zh)
CN (1) CN102422601B (zh)
SG (1) SG175961A1 (zh)
TW (1) TWI478533B (zh)
WO (1) WO2010131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6940B2 (ja) * 2010-12-16 2014-12-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サーバ
JP5636941B2 (ja) 2010-12-16 2014-12-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サーバ
JP5636942B2 (ja) 2010-12-16 2014-12-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サーバ
JP5682782B2 (ja) 2011-07-11 2015-03-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US9274737B2 (en) * 2011-09-16 2016-03-01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information sharing management device,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
JP5874354B2 (ja) 2011-11-30 2016-03-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US9385990B2 (en) 2011-11-30 2016-07-05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54892B2 (en) * 2012-02-21 2015-06-09 Ecolin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remote network devices with a control device
JP5891877B2 (ja) * 2012-03-19 2016-03-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方法
JP6059336B2 (ja) 2012-04-13 2017-01-11 テケレ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Tekelec, Inc. Diameter過負荷制御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媒体
US8862702B2 (en) * 2012-07-18 2014-10-14 Accedian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and operating devices without explicit network addresses
US9838483B2 (en) 2013-11-21 2017-12-0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information concentrator
US11388082B2 (en) * 2013-11-27 2022-07-1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iameter routing usi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functionality
US9742660B2 (en) * 2015-01-28 2017-08-22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Validating a routing function
WO2016139932A1 (ja) * 2015-03-03 2016-09-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ログ解析システム、解析装置、解析方法、および解析用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US9917729B2 (en) 2015-04-21 2018-03-1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ulti-layer orchestration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SDNs)
KR102104503B1 (ko) * 2019-10-24 2020-04-24 주식회사 카카오 중계 챗봇을 이용하여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단말 및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337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控制方法
CN101047603A (zh) * 2006-03-29 2007-10-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和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8055A (ja) 1995-12-18 1997-06-24 Fujitsu Ltd セキュリティ制御装置
JP2000059465A (ja) 1998-08-07 2000-02-25 Hitachi Ltd 障害監視管理方式
JP3415456B2 (ja) 1998-10-19 2003-06-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コマンド使用権限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4231984B2 (ja) * 2001-01-15 2009-03-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247036A (ja) 2001-02-21 2002-08-30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並びに同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JP2003046977A (ja) * 2001-07-31 2003-0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中継サーバ
JP2003223521A (ja) 2002-01-29 2003-08-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管理方法
JP4202378B2 (ja) 2002-01-31 2008-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6978627B2 (en) 2002-01-31 2005-12-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system, central remote controller, and facility controller
JP2004213533A (ja) 2003-01-08 2004-07-29 Seiko Epson Corp 画面受信装置、画面配信装置、画面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画面受信方法、画面配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EP1441483B1 (en) 2003-01-21 2014-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teway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of different private networks
JP4310174B2 (ja) 2003-11-26 2009-08-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4331090B2 (ja) * 2004-11-05 2009-09-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仲介サーバ、識別情報送信サーバ、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02218A (ja) 2005-01-24 2006-08-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配信サービスにおける品質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4665568B2 (ja) * 2005-03-16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ポート検出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ポート検出方法
US20070233844A1 (en) 2006-03-29 2007-10-0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Re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7310508A (ja) 2006-05-16 2007-11-29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ast Corp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JP4636617B2 (ja) 2006-07-20 2011-02-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接続制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
JP4294673B2 (ja) 2006-10-05 2009-07-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品質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1926285B1 (en) * 2006-10-11 2011-07-13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JP4274231B2 (ja) 2006-11-24 2009-06-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333736B2 (ja) 2006-12-19 2009-09-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
JP2008158711A (ja) * 2006-12-22 2008-07-10 Fujitsu Ltd ファイル配信プログラム、ファイル配信装置および分散ファイルシステム
JP4816572B2 (ja) 2007-05-30 2011-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US8325639B2 (en) * 2007-08-21 2012-12-04 Universal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IP telephone system
US20090094684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lay server authentication service
US20090319674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relay servers
US8374188B2 (en) * 2008-06-24 2013-02-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a relay server a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EP2335401A4 (en) * 2008-10-10 2016-12-0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SERVICE NODES, CONTROL PROCEDURES, USER NODES AND CONTROL PROCEDURES THEREFOR
JP2010178089A (ja) 2009-01-29 2010-08-12 Daikin Ind Ltd 遠隔管理システム、遠隔管理装置及び接続装置
JP2010256989A (ja) 2009-04-21 2010-11-11 Murata Machinery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2010267084A (ja) 2009-05-14 2010-11-25 Murata Machinery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5439036B2 (ja) 2009-05-27 2014-03-12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及び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1055453A (ja) 2009-09-04 2011-03-17 Murata Machinery Ltd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998526B2 (ja) 2009-09-04 2012-08-1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941846B2 (ja) 2009-09-04 2012-05-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60103A (ja) 2010-01-29 2011-08-18 Oki Networks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337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控制方法
CN101047603A (zh) * 2006-03-29 2007-10-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和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31468A1 (ja) 2010-11-18
TW201129024A (en) 2011-08-16
TWI478533B (zh) 2015-03-21
EP2432174B1 (en) 2018-09-19
SG175961A1 (en) 2011-12-29
US8798082B2 (en) 2014-08-05
KR101279001B1 (ko) 2013-07-30
EP2432174A1 (en) 2012-03-21
EP2432174A4 (en) 2016-12-14
CN102422601A (zh) 2012-04-18
US20120057602A1 (en) 2012-03-08
KR20120022949A (ko) 2012-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2601B (zh) 中继通信系统及第一中继服务器
JP5141638B2 (ja)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296449A (ja) 映像編集システム、映像編集サーバ、通信端末
US20060282548A1 (en) Collabor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1427143A1 (en)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562521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計算機
EP1427144A1 (en)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1202709A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CN102740308B (zh) 预配置设备、及预配置网络中的网络参数的设定方法
JP4339234B2 (ja) Vpn接続構築システム
JP2010187123A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6003076A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information modification rules
JP2000324104A (ja) バーチャル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キュリティーポリシー設定方法、セキュリティーポリシーマネージャ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ーチャル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2297647A (ja) 位置情報表示装置、位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同方法
CN103210614B (zh) 中继服务器及中继通信系统
JP5601067B2 (ja) 中継装置
JP5621639B2 (ja)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932272B2 (ja) チャットシステム
JP2007134843A (ja) 通信端末、遠隔操作方法および遠隔操作プログラム
CN103733150B (zh) 程序生成装置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JP5212282B2 (ja)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05115866A (ja) 返信メール作成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6506312B (zh) 一种组网配置方法、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06319873A (ja) 仮想プライベ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利用した仮想プライベ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仮想プライベート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H0795202A (ja) システム間での定義情報の共用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