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0121B -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0121B
CN102420121B CN2011101381276A CN201110138127A CN102420121B CN 102420121 B CN102420121 B CN 102420121B CN 2011101381276 A CN2011101381276 A CN 2011101381276A CN 201110138127 A CN201110138127 A CN 201110138127A CN 102420121 B CN102420121 B CN 102420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titanium nitride
gas
processing method
nitrid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81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0121A (zh
Inventor
李程
杨渝书
陈玉文
邱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381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20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20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0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0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0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用第一等离子体对覆盖在半导体器件上的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扩散于所述氮化钛薄膜内部的氟离子脱离;用第二等离子体对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表面钝化处理。所述第一等离子体为H2气体的等离子体;所述第二等离子体为CH4气体的等离子体。所述H2气体的等离子体可用H2+N2气体的等离子体代替,所述CH4气体的等离子体可用CH4+N2气体的等离子体代替。本发明通过使用特定气体或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对氮化钛薄膜进行脱氟和钝化,使得氮化钛薄膜表面颗粒增加的现象得到明显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质掩膜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逻辑电路65nm及更先进的技术阶段中,参考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制造工艺的顺序是:首先,在基底上形成刻蚀阻挡层后,再依次形成低K介质层,覆盖层和氮化钛薄膜,其中,氮化钛薄膜作为硬质掩膜被广泛应用于后段低K值材料集成的工艺中,在之后的工艺中,还包括光刻步骤以形成图案,对氮化钛薄膜进行氟基等离子刻蚀的步骤,以及刻蚀后的处理步骤。
其中,由于氮化钛薄膜经氟基等离子刻蚀后,薄膜会在环境中水蒸气的影响下产生颗粒状物质并不断生长于薄膜表面,且极难使用传统方法去除,因而极大地影响了相关产品的良品率和可靠性。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业界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氮气保护刻蚀后的薄膜以避免水蒸气的接触,也就是在薄膜的表面通过充入氮气来形成隔离层。
但此种方法对于盛放晶圆的容器和相关充气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产生了额外的费用,非常不利于广泛的使用这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或解决经过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表面颗粒增加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用第一等离子体对覆盖在半导体器件上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扩散于所述氮化钛薄膜内部的氟离子脱离;
用第二等离子体对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表面钝化处理。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为H2气体的等离子体。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等离子体为CH4气体的等离子体。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为H2气体与N2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等离子体为CH4气体与N2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
上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和所述第二等离子体对所述氮化钛薄膜的处理的方法为干法刻蚀。
本发明通过使用特定气体或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分步进行表面处理,对氮化钛薄膜进行脱氟和钝化,以控制空气环境中的水蒸气进入其中来抑制刻蚀后颗粒物的生成,使得氮化钛薄膜表面颗粒增加的现象得到明显控制,且有效时间大大延长,超过当前业界水平,相比现在使用氮气保护刻蚀后的薄膜以避免水蒸气的接触,在成本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广泛推广使用本发明的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如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半导体逻辑电路65nm及更先进的技术中,制造工艺的流程图;以及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其中,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工艺过程是针对图1中步骤S116,刻蚀后处理的新工艺,由于在图1中的步骤S115,对氮化钛薄膜进行氟基等离子刻蚀,此时氮化钛薄膜表面及其内部有氟离子存在,因此,必须要去除氟离子,又因为氮化钛薄膜表面颗粒的增加是因为扩散于氮化钛薄膜内的游离氟离子接触空气中水蒸气后与氮化钛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因此应该采取使所述氮化钛薄膜表面钝化的措施,以减小氮化钛薄膜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反应速率。具体地,先执行步骤S210,用第一等离子体对覆盖在半导体器件上的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扩散于所述氮化钛薄膜内部的氟离子脱离;再执行步骤S211,用第二等离子体对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表面钝化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所用的等离子体。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为H2气体的等离子体,用H2气体的等离子体对氟基气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将扩散于氮化钛薄膜内部的氟离子脱离;所述第二等离子体为CH4气体的等离子体,用CH4气体的等离子体,对氟基气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表面钝化处理,以控制空气环境中的水蒸气进入所述氟基气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这样,最终达到抑制氮化钛薄膜表面颗粒增加的效果。
在又一个优选例中,所述H2气体的等离子体用H2气体与N2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代替,所述CH4气体的等离子体用CH4气体与N2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代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述N2气体仅仅作为稀释气体或者载体气体,对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和所述第二等离子体对所述氮化钛薄膜的处理的方法为干法刻蚀。
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第一等离子体也可以用其他等离子体代替,以达到脱氟的目的为准,第二等离子体也可以用其他钝化剂的等离子体代替,已达到使氮化钛薄膜表面钝化的目的,这样的变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在此不一一举例。
在执行步骤S210和步骤S211时,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功率、气压和流量,以能够激发并维持H2和CH4的等离子状态为准,目前市场上的等离子刻蚀机器品种众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得出所述功率、气压和流量,以满足激发并维持H2和CH4的等离子状态的条件,此处不给出具体数值。
综上所述,采用了上述的处理方法,空气环境中的水蒸气就难以进入所述氮化钛薄膜,因此可以起到抑制刻蚀后颗粒物的生成的作用,使得氮化钛薄膜表面颗粒增加的现象得到明显控制,且有效时间大大延长。
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方法和处理过程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6)

1.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用第一等离子体对覆盖在半导体器件上的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扩散于所述氮化钛薄膜内部的氟离子脱离;
用第二等离子体对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处理,将所述氮化钛薄膜进行表面钝化处理,以控制空气环境中的水蒸气进入所述氟基气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为H2气体的等离子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离子体为CH4气体的等离子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为H2气体与N2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离子体为CH4气体与N2气体组合的等离子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和所述第二等离子体对所述氮化钛薄膜的处理的方法为干法刻蚀。
CN2011101381276A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Active CN102420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81276A CN102420121B (zh)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81276A CN102420121B (zh)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0121A CN102420121A (zh) 2012-04-18
CN102420121B true CN102420121B (zh) 2013-12-04

Family

ID=45944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81276A Active CN102420121B (zh)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20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7433A (zh) * 2019-09-16 2020-02-14 安徽若水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钛杂质中间带的晶体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6312B1 (en) * 1999-06-30 2001-10-23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tching a gold metal layer using a titanium hardmask
CN1299349C (zh) * 2004-04-28 2007-02-07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镶嵌工艺中两阶段去除介层洞光刻胶的方法
JP4547289B2 (ja) * 2005-03-25 2010-09-2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795148B2 (en) * 2006-03-28 2010-09-14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for removing damaged dielectric material
CN101211753B (zh) * 2006-12-29 2011-03-16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0121A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0926B2 (en) Fabrication of a silicon structure and deep silicon etch with profile control
KR100891754B1 (ko) 기판 처리실의 세정 방법, 기억 매체 및 기판 처리실
US20150050812A1 (en) Wafer-less auto clean of processing chamber
US10975468B2 (en) Method of cleaning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40083979A1 (en) Deposit removal method
WO2008147756A2 (en) In-situ photoresist strip during plasma etching of active hard mask
US20190157051A1 (en) Method for cleaning chamber
WO2020018366A1 (en) Selectively etching for nanowires
JP678168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加工装置、推定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加工方法
CN102420121B (zh) 一种针对氟基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氮化钛薄膜的处理方法
CN104124148B (zh) 硅片刻蚀方法
CN101567313A (zh) 栅极制造方法
CN100483616C (zh) 薄膜覆盖层的形成方法
CN103996621A (zh) 干法刻蚀方法
CN102263021B (zh) 一种低电压栅氧化层制备方法
JP2013222875A (ja) 堆積物除去方法及びガス処理装置
CN105826183A (zh) 减少焊盘结构结晶缺陷的方法
CN106158656A (zh)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3839870B (zh) 用于tsv刻蚀中改善硅通孔侧壁粗糙度的方法
CN108205244B (zh) 机台的调试方法和机台
CN110600364B (zh) 改善晶圆边缘刻蚀机台内缺陷的方法
US9524866B2 (en) Method for mak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luding reactant treatment of residual surface portion
CN108074803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4867804B (zh) 晶片刻蚀腔室的清洗方法
CN107799408B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