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8144B -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8144B
CN102418144B CN201110382075.7A CN201110382075A CN102418144B CN 102418144 B CN102418144 B CN 102418144B CN 201110382075 A CN201110382075 A CN 201110382075A CN 102418144 B CN102418144 B CN 1024181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crucible
heat
iridium
liq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20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8144A (zh
Inventor
王勤峰
段金柱
樊志远
赵杰红
蔡建华
段斌斌
徐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G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D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820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8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8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8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具体为提拉法制造4英寸C向蓝宝石。以三氧化二铝为原料,采用直拉法,包括热场组装、加热、引晶、放肩、等径生长、切离、退火和降温步骤,坩埚采用铱坩埚,在铱坩埚上设有铱保温筒,内保温层材料为高纯氧化锆,耐热温度为2300℃,外保温层材料为高纯刚玉,耐热温度为1800℃。切离步骤中,采用坩埚下降方式将晶体与熔液切离,以减少热应力对晶体质量的影响;退火步骤中,晶体保持在原位,以减少生产工序和能耗。本发明通过有效的保温层设计实现蓝宝石晶体的C向生长,采用坩埚下降的方法切离晶体和熔液,保持晶体和保温层的相对位置固定有效降低热应力影响,并且采用感应加热铱筒的方式实现原位退火,减少了生产工序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具体为提拉法制造4英寸C向蓝宝石。
背景技术
蓝宝石是三氧化二铝的α相单晶,具有硬度高(莫氏9)、耐高温、耐腐蚀,透光性优良。蓝宝石晶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衬底、特种窗口等领域。特别是高亮度白光LED作为下一代通用照明器件,具有绿色节能等优点。蓝宝石衬底是氮化镓基白光LED的最主要衬底,市场的需求量巨大。
蓝宝石晶体一般采用熔液中生长的方式制作,最主要的生长方式有泡生法、提拉法和坩埚下降法。以上方法生长的蓝宝石晶体方向通常为A向,在制作LED的衬底需要C向掏棒,因而存在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蓝宝石生长技术上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提拉法,直接制造C向蓝宝石人工晶体。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有效的保温层设计实现蓝宝石晶体的C向生长,采用坩埚下降的方法切离晶体和熔液,保持晶体和保温层的相对位置固定有效降低热应力影响,并且采用感应加热铱筒的方式实现原位退火。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以三氧化二铝为原料,采用直拉法,包括热场组装、加热、引晶、放肩、等径生长、切离、退火和降温步骤,其中,热场组装:将坩埚置于坩埚台上,所述坩埚的外侧依次为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感应加热线圈;并将原料三氧化二铝置于坩埚中;加热:通过感应加热线圈进行中频感应加热,使坩埚内温度达到2040℃以上,三氧化二铝熔化为熔液;引晶:使熔液液面温度稳定在2050℃~2060℃,从液面正上方放入C向蓝宝石籽晶,并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放肩:缓慢提拉籽晶,晶体重量均匀增加,使晶体直径增大至预定直径;等径生长:匀速提拉晶体,并使其以相等的直径生长;切离:晶体直径缩小,直到形成一尖点而与熔液完全脱离;退火:使晶体温度缓慢降低;降温:自然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采用铱坩埚,在所述铱坩埚上设有铱保温筒,所述内保温层材料为高纯氧化锆,耐热温度为2300℃,所述外保温层材料为高纯刚玉,耐热温度为1800℃。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切离步骤中,采用坩埚下降方式将晶体与熔液切离,以减少热应力对晶体质量的影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退火步骤中,晶体保持在原位,以减少生产工序和能耗。 
本发明的热场组成包括:外保温层、内保温层、铱坩埚、铱保温筒、坩埚台和感应加热线圈。其中外保温层材料为高纯刚玉,耐热温度在1800℃;内保温层材料为高纯氧化锆,耐热温度在2300℃。
本发明具体各步骤依次如下:
(1)热场组装:将铱坩埚置于坩埚台上,所述铱坩埚的外侧依次为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感应加热线圈;在铱坩埚内填入5N级三氧化二铝原料。
(2)加热:采用中频感应电源对铱坩埚进行加热,在24小时左右使坩埚内温度达到2040℃以上,三氧化二铝熔化为熔液。
(3)引晶: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使熔液液面温度在2050℃~2060℃,形成稳定的热对流;保持恒定感应加热输出功率10h以上,使三氧化二铝熔液处于热稳定状态;然后从对流中心正上方放入C向蓝宝石籽晶,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微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在50~1000W以内,使浸入液面的籽晶重量变化不超过0.3g/h。
(4)放肩:以25~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以0.5~2.5mm/h的速度缓慢提拉籽晶,晶体重量均匀增加;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增加值,计算晶体直径的生长情况,使晶体直径增大至预定直径即110mm左右。
(5)等径生长:当晶体的外径生长至110mm左右时,进入程序自动控制阶段;程序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变化计算晶体的外径尺寸,自动调节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基本保持匀速提拉晶体,使晶体以等外径生长。
(6)切离:晶体重量达到设定目标后,以80mm/min的速度下降坩埚台80mm,此时晶体直径缩小,直到形成一尖点而与熔液完全脱离;同时上升感应加热线圈,使加热线圈上下中心点和铱保温筒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维持感应线圈的输出功率1h,然后以80~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
(7)退火:当热场内温度降低到1800℃时,保持感应加热输出功率5h,然后以25~50w/h的速率缓慢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使晶体温度缓慢降低,实现晶体退火功能。
(8)降温:当热场内温度降低到800℃后,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的下降速率为80~100W/h,直至输出功率为零,再经过24小时的自然降温。然后拆开热场,取出蓝宝石晶体。
 本发明的实施效果为:⑴能生长出φ105×200的蓝宝石晶体,位错密度低,透光率高,适用于白光LED衬底的要求。⑵良好的保温层设计,实现了C向晶体的生长,提升了材料利用率。⑶通过坩埚下降切离晶体和熔液,使晶体和保温层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较少了热应力。传统采用提拉晶体切离时晶体由热区快速移动至冷区,热应力严重影响晶体质量。⑷通过感应铱筒的方式,完成了晶体的原位退火,减少了生产工序和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铱坩埚置于坩埚台上,所述铱坩埚的外侧依次为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感应加热线圈;在铱坩埚内填入5N级三氧化二铝原料16.8kg。采用中频感应电源对铱坩埚进行加热,在24小时左右使坩埚内温度达到2040℃以上,三氧化二铝熔化为熔液。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使熔液液面温度在2050℃~2060℃,形成稳定的热对流;保持恒定感应加热输出功率10h以上,使三氧化二铝熔液处于热稳定状态;然后从对流中心正上方放入C向蓝宝石籽晶,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微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在50~1000W以内,使浸入液面的籽晶重量变化不超过0.3g/h。以25~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以0.5~2.5mm/h的速度缓慢提拉籽晶,晶体重量均匀增加;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增加值,计算晶体直径的生长情况,使晶体直径增大至预定直径即110mm左右。当晶体的外径生长至110mm左右时,进入程序自动控制阶段;程序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变化计算晶体的外径尺寸,自动调节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基本保持匀速提拉晶体,使晶体以等外径生长。晶体重量达到设定目标后,以80mm/min的速度上升晶体80mm,使晶体与三氧化二铝熔液完全脱离;维持感应线圈的输出功率1h,然后以80~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直至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为零,再经过24小时的自然降温。然后拆开热场,取出蓝宝石晶体。
经过上述步骤生长出φ105×200的蓝宝石晶体,肉眼观察没有明显的晶体缺陷。经退火处理,切片后检查发现在晶体的上部存在晶体质量缺陷;分析为热应力影响。
实施例2:
将铱坩埚置于坩埚台上,所述铱坩埚的外侧依次为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感应加热线圈;在铱坩埚内填入5N级三氧化二铝原料16.8kg。采用中频感应电源对铱坩埚进行加热,在24小时左右使坩埚内温度达到2040℃以上,三氧化二铝熔化为熔液。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使熔液液面温度在2050℃~2060℃,形成稳定的热对流;保持恒定感应加热输出功率10h以上,使三氧化二铝熔液处于热稳定状态;然后从对流中心正上方放入C向蓝宝石籽晶,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微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在50~1000W以内,使浸入液面的籽晶重量变化不超过0.3g/h。以25~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以0.5~2.5mm/h的速度缓慢提拉籽晶,晶体重量均匀增加;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增加值,计算晶体直径的生长情况,使晶体直径增大至预定直径即110mm左右。当晶体的外径生长至110mm左右时,进入程序自动控制阶段;程序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变化计算晶体的外径尺寸,自动调节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基本保持匀速提拉晶体,使晶体以等外径生长。晶体重量达到设定目标后,以80mm/min的速度下降坩埚台80mm,此时晶体直径缩小,直到形成一尖点而与熔液完全脱离;同时上升感应加热线圈,使加热线圈上下中心点和铱保温筒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维持感应线圈的输出功率1h,然后以80~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直至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为零,再经过24小时的自然降温。然后拆开热场,取出蓝宝石晶体。
经过上述步骤生长出φ105×200的蓝宝石晶体,肉眼观察没有明显的晶体缺陷。经退火处理,切片后检查没有发现晶体质量缺陷;采用下降坩埚方法有效的消除了热应力的影响。      
实施例3:
将铱坩埚置于坩埚台上,所述铱坩埚的外侧依次为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感应加热线圈;在铱坩埚内填入5N级三氧化二铝原料16.8kg。采用中频感应电源对铱坩埚进行加热,在24小时左右使坩埚内温度达到2040℃以上,三氧化二铝熔化为熔液。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使熔液液面温度在2050℃~2060℃,形成稳定的热对流;保持恒定感应加热输出功率10h以上,使三氧化二铝熔液处于热稳定状态;然后从对流中心正上方放入C向蓝宝石籽晶,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微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在50~1000W以内,使浸入液面的籽晶重量变化不超过0.3g/h。以25~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以0.5~2.5mm/h的速度缓慢提拉籽晶,晶体重量均匀增加;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增加值,计算晶体直径的生长情况,使晶体直径增大至预定直径即110mm左右。当晶体的外径生长至110mm左右时,进入程序自动控制阶段;程序通过测量晶体重量的变化计算晶体的外径尺寸,自动调节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基本保持匀速提拉晶体,使晶体以等外径生长。晶体重量达到设定目标后,以80mm/min的速度下降坩埚台80mm,此时晶体直径缩小,直到形成一尖点而与熔液完全脱离;同时上升感应加热线圈,使加热线圈上下中心点和铱保温筒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维持感应线圈的输出功率1h,然后以80~100W/h的速率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当热场内温度降低到1800℃时,保持感应加热输出功率5h,然后以25~50w/h的速率缓慢降低感应加热输出功率,使晶体温度缓慢降低,实现晶体退火功能。当热场内温度降低到800℃后,调整感应加热输出功率的下降速率为80~100W/h,直至输出功率为零,再经过24小时的自然降温。然后拆开热场,取出蓝宝石晶体。
经过上述步骤生长出φ105×200的蓝宝石晶体,肉眼观察没有明显的晶体缺陷。在没有进行附加退火的情况下,采用多线锯切割时没有发生断裂。切片后检查没有发现晶体质量缺陷。本实施例的晶体质量具有位错密度低,透光率好,无需再次退火等优点。

Claims (1)

1.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以三氧化二铝为原料,采用直拉法,包括热场组装、加热、引晶、放肩、等径生长、切离、退火和降温步骤,其中,
热场组装:将坩埚置于坩埚台上,所述坩埚的外侧依次为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加热线圈;
加热:将原料三氧化二铝置于坩埚中,通过加热线圈进行中频感应加热,使坩埚内温度达到2040℃以上,三氧化二铝熔化为熔液;
引晶:使熔液液面温度稳定在2050℃~2060℃,从液面正上方放入C向蓝宝石籽晶,并使籽晶与熔液液面接触;
放肩:缓慢提拉籽晶,晶体重量均匀增加,使晶体直径增大至预定直径;
等径生长:匀速提拉晶体,并使其以相等的直径生长;
切离:晶体直径缩小,直至形成一尖点而与熔液完全脱离;
退火:使晶体温度缓慢降低;
降温:自然降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坩埚采用铱坩埚,在所述铱坩埚上设有铱保温筒,所述内保温层材料为高纯氧化锆,耐热温度为2300℃,所述外保温层材料为高纯刚玉,耐热温度为1800℃;
所述切离步骤中,采用坩埚下降方式将晶体与熔液切离,以减少热应力对晶体质量的影响;
所述退火步骤中,晶体保持在原位,以减少生产工序和能耗。
CN201110382075.7A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418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82075.7A CN102418144B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82075.7A CN102418144B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8144A CN102418144A (zh) 2012-04-18
CN102418144B true CN102418144B (zh) 2014-06-18

Family

ID=4594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82075.7A Active CN102418144B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81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103B (zh) * 2012-06-14 2015-04-15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采用双重控制技术生长蓝宝石晶体的方法
CN103103604B (zh) * 2013-01-24 2016-04-20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尺寸c向蓝宝石晶体制造方法
CN103060913B (zh) * 2013-01-24 2015-09-30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
CN104131349A (zh) * 2013-05-02 2014-11-05 周黎 一种大尺寸高质量蓝宝石晶体引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329A (zh) * 2004-03-04 2005-01-05 上海交通大学 掺铥铝酸钇激光晶体的生长方法
CN101024898A (zh) * 2007-01-17 2007-08-29 上海晶生实业有限公司 蓝宝石晶体多坩埚熔体生长技术
CN101323978A (zh) * 2008-07-29 2008-12-17 成都东骏激光有限责任公司 大尺寸蓝宝石晶体制备技术及其生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2700B2 (en) * 1997-12-26 2003-06-03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emiconductor cryst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duction thereof
JP4191704B2 (ja) * 2005-06-14 2008-12-03 Tdk株式会社 引下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329A (zh) * 2004-03-04 2005-01-05 上海交通大学 掺铥铝酸钇激光晶体的生长方法
CN101024898A (zh) * 2007-01-17 2007-08-29 上海晶生实业有限公司 蓝宝石晶体多坩埚熔体生长技术
CN101323978A (zh) * 2008-07-29 2008-12-17 成都东骏激光有限责任公司 大尺寸蓝宝石晶体制备技术及其生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347789A 2006.12.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8144A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0963B (zh) 300mm以上蓝宝石单晶的冷心放肩微量提拉制备法
CN101962798B (zh) 用于生产蓝宝石单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60913B (zh) 一种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
CN102289235B (zh) 基于顶侧分开控制多晶硅铸锭炉的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966661B (zh) 一种泡生法制备蓝宝石单晶的生长方法
CN1724722A (zh) 大尺寸蓝宝石单晶的冷心放肩微量提拉制备法
CN103060901B (zh) 导模法生长多条晶体的制备工艺
CN104695010A (zh) 一种快速制备大尺寸蓝宝石晶体改良泡生法
CN102628184B (zh) 真空感应加热生长宝石晶体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CN102418144B (zh) 一种4英寸c向蓝宝石晶体的制造方法
CN104109904A (zh) 一种泡生法蓝宝石晶体生长的引晶方法
CN102534758A (zh) 一种棒状蓝宝石晶体的生长方法及设备
CN102877120B (zh) 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自动引晶方法
CN104651935B (zh) 一种坩埚上升法制备高品质蓝宝石晶体的方法
WO2018076902A1 (zh) 晶棒的制作方法
CN102560631A (zh) 蓝宝石晶体的生长方法及设备
CN104911709B (zh) 一种80kg以上大尺寸蓝宝石单晶的生长方法
CN110923815B (zh) 一种基于籽晶替换方案的导膜法蓝宝石晶体生长炉
CN102925958A (zh) 一种利用复熔工艺提高多晶晶体质量的方法
TW202132635A (zh) 晶棒生長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統
CN104073875A (zh) 一种大尺寸蓝宝石晶体动态温度场制备方法
CN104120488A (zh) 一种大尺寸c轴蓝宝石晶体动态温度场制备方法
CN103422163A (zh) 生长蓝宝石单晶的设备及方法
CN203530480U (zh) 生长蓝宝石单晶的设备
KR101530349B1 (ko) 사파이어 초고온 단결정 성장로 단열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