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6219B -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6219B
CN102416219B CN 201110249019 CN201110249019A CN102416219B CN 102416219 B CN102416219 B CN 102416219B CN 201110249019 CN201110249019 CN 201110249019 CN 201110249019 A CN201110249019 A CN 201110249019A CN 102416219 B CN102416219 B CN 102416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raw material
concentrated solution
quality
physi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490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6219A (zh
Inventor
王倩
景爱华
丁利营
邹敏杰
李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ASHI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ASHI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ASHI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ASHI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2490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6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6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6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6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6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修复贴是由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为原料依次叠摞制成,驻极体膜是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2000V的膜;生理养护膜是将敷料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干燥制成,所述生理养护液是以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大黄与三七的醇提浓缩液、五灵脂水提浓缩液和成膜剂为原料制成。本发明的疤痕修复贴对疤痕发挥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即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小疤痕的形成,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疤痕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因此具有双重作用。

Description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疤痕”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人体皮肤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留下的即影响外观又影响功能的局部症状。“疤痕”给患者带来的是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疤痕。疤痕增生期的几年时间几乎让患者苦不堪言。而后的萎缩期又使患者疤痕部位,特别是脸部面目全非,功能障碍,造成患者极大的身、心双重障碍。
疤痕疙瘩隆起,表皮呈瘤状增生,表面光滑,颜色红润而发亮,常发现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皮肤损害自边缘向外伸出,蟹脚形変。皮肤损伤面积大小不一,外形差异,质硬,如软骨样,自觉症状多感到奇痒难受或有疼痛、灼热感。由于痛感敏锐,可能系神经末梢传导敏感或微神经瘤的形成,甚至衣服等轻轻触及即感疼痛。发展比较缓慢,大多持续增大,有的疤痕表皮及周边组织发亮,色稍呈白色。极少有自行回缩的现象,偶尔有恶变。疤痕疙瘩好发于胸、肩、颈、背与耳廓等部位。虽然疤痕疙瘩较为常见,但迄今治疗困难。因此,如何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防止其复发和继续增长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道难关。
目前常用的治疗技术有1.植皮术、2.激光治疗、3.皮肤扩张器治疗、4.切除缝合术等外科手术、5.磨削术、6.使用地塞米松等甾体激素类药物治疗、7.冷冻治疗等。这些技术不同程度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上述方法中非药物治疗均存在费用较高、患者比较痛苦、手术治疗时间长等不足,而使用地塞米松等甾体激素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造成不孕不育、骨质疏松等。
发明内容
疤痕修复贴,由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为原料依次叠摞制成,所述驻极体膜是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2000V的膜;所述生理养护膜是将敷料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干燥制成,所述生理养护液是以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大黄与三七的醇提浓缩液、五灵脂水提浓缩液和成膜剂为原料制成,所述大黄与三七的醇提浓缩液是取原料大黄5~15质量份和三七5~15质量份;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浓缩而成;所述五灵脂水提浓缩液是取五灵脂2~10质量份,加入水提取浓缩而成。
所述敷料为无纺布、纱布、脱脂棉片或棉布。
所述生理养护液是用下述方法制成:
(1)取原料大黄5~15质量份和三七5~15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1-3∶1;
(2)取原料五灵脂2~10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1-3∶1;
(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10%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3%成膜剂,搅拌均匀,即制成生理养护混合液。
所述步骤(2)所述原料还包括红花5~15质量份、芒硝5~15质量份和马齿苋5~15质量份。
还可以包括白附子5~20质量份、五倍子5~15质量份、莪术2~10质量份和白僵蚕2~10质量份。
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或聚乙烯醇。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
①取原料大黄5~15质量份和三七5~15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1-3∶1;
②取原料五灵脂2~10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1-3∶1;
③将步骤①和步骤②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10%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3%成膜剂,搅拌均匀,即制成生理养护液;
(2)生理养护膜的制备:将敷料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干燥制成,所述敷料为无纺布、纱布、脱脂棉片或棉布;
(3)驻极体膜的制备: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2000V;
(4)将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依次叠加组合而制成。
所述敷料为无纺布、纱布、脱脂棉片或棉布。
所述步骤(1)②中所述原料还包括红花5~15质量份、芒硝5~15质量份和马齿苋5~15质量份。
还可以包括白附子5~20质量份、五倍子5~15质量份、莪术2~10质量份和白僵蚕2~10质量份。
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或聚乙烯醇。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疤痕修复贴对疤痕发挥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即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小疤痕的形成,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疤痕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因此具有双重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具体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对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定。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疤痕增生多因先天因素或于金刀火水之伤,余毒未净,又复受外邪侵入肌肤致使湿热搏结,血瘀毒滞脉络阻塞所致,治疗主要以疏通脉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故在本发明的一种疤痕修复贴中,三七、红花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加速创面的愈合及疤痕的修复;大黄、马齿苋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消炎的功效,同时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具有较强的抑菌消炎、促进创面愈合、防感染的作用;莪术、五灵脂具有破血通络、消积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可以止痛、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的组织细胞的生成;同时配以白附子、五倍子、芒硝,以解毒消肿、软坚散结,收肌敛疮,可以促进创面愈合、软化疤痕;白僵蚕含有草酸胺、还有蛋白酶、壳质酶、脂酶等水解酶。
实施例1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原料大黄10质量份和三七10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2∶1;
(2)取原料五灵脂2质量份,加入原料6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1∶1;
(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5%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取代度为80%)或羧甲基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2%成膜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即制成疤痕修复液。
实施例2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原料大黄5质量份和三七15质量份;加入原料6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1∶1;
(2)取原料五灵脂6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3∶1;
(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0%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取代度为110%)或羧甲基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成膜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即制成疤痕修复液。
实施例3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原料大黄10质量份和三七5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3∶1;
(2)取原料五灵脂10质量份,加入原料8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2∶1;
(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取代度为90%)或羧甲基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3%成膜剂海藻酸钠,搅拌均匀,即制成疤痕修复液。
实施例4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原料大黄15质量份和三七10质量份;加入原料8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2∶1;
(2)取原料五灵脂6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2∶1;
(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6%的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为60%),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2%成膜剂聚乙烯醇,搅拌均匀,即制成疤痕修复液。
实施例5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1;
(2)取原料五灵脂2质量份、红花10质量份、芒硝10质量份和马齿苋10质量份,加入原料6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1∶1;
(3)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2;
(2)取原料五灵脂6质量份、红花5质量份、芒硝15质量份和马齿苋10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3∶1;
(3)同实施例2。
实施例7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3;
(2)取原料五灵脂10质量份、红花10质量份、芒硝5质量份和马齿苋15质量份,加入原料8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2∶1;
(3)同实施例3。
实施例8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4;
(2)取原料五灵脂6质量份,红花15质量份、芒硝10质量份和马齿苋5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2∶1;
(3)同实施例4,其中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为100%)。
实施例9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1;
(2)取原料五灵脂2质量份、红花10质量份、芒硝10质量份、马齿苋10质量份,白附子13质量份、五倍子10质量份、莪术6质量份和白僵蚕6质量份,加入原料6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1∶1;
(3)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2;
(2)取原料五灵脂6质量份、红花5质量份、芒硝15质量份、马齿苋10质量份,白附子5质量份、五倍子15质量份、莪术8质量份和白僵蚕2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3∶1;
(3)同实施例2。
实施例11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3;
(2)取原料五灵脂10质量份、红花10质量份、芒硝5质量份、马齿苋15质量份,白附子12质量份、五倍子5质量份、莪术10质量份和白僵蚕7质量份,加入原料8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2∶1;
(3)同实施例3。
实施例12
生理养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同实施例4;
(2)取原料五灵脂6质量份,红花15质量份、芒硝10质量份、马齿苋5质量份,白附子20质量份、五倍子8质量份、莪术2质量份和白僵蚕710质量份,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药材量的质量比为2∶1;
(3)同实施例4,其中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为100%)。
实施例13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2)生理养护膜的制备:将敷料纱布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以50-80℃减压真空干燥至恒重,载药量为0.1mg/cm2
(3)驻极体膜的制备: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1000V;
(4)将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依次叠加组合而制成。
实施例14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
(2)生理养护膜的制备:将敷料无纺布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以50-80℃减压真空干燥至恒重,载药量为0.1mg/cm2
(3)驻极体膜的制备: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V;
(4)将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依次叠加组合而制成。
实施例15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
(2)生理养护膜的制备:将敷料脱脂棉片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以50-80℃减压真空干燥至恒重,载药量为0.1mg/cm2
(3)驻极体膜的制备: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0V;
(4)将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依次叠加组合而制成。
实施例16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
(2)生理养护膜的制备:将敷料棉布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干燥至恒重,载药量为0.1mg/cm2
(3)驻极体膜的制备: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1500V;
(4)将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依次叠加组合而制成。
实施例17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8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6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4。
实施例19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7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5。
实施例20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8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6。
实施例21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9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3。
实施例22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10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4。
实施例23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5。
实施例24
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用实施例12的方法制备;
(2)、(3)和(4)同实施例16。
疤痕修复贴各层的作用:
第1层:压敏胶布,使疤痕修复贴固定在皮肤上。
第2层:驻极体膜,市场有售,如郑州博生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孔径1-5μm,孔度50%),膜厚度20μm,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ME TECHCO.,LTD,USA)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2000V(充电后样品的表面电荷通过补偿法测量)
驻极体是一类能够长期储存空间电荷和偶极电荷的功能电解质材料。利用驻极体的外场效应和微电流效应可有效调控生物体的生物驻极态和新陈代谢全过程,起到对生物体组织细胞的电解调控、神经信号的传导诱导和修复组织驻极态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层通过所带的负电荷,持续作用于人体疤痕组织,可有效改善微循环及血液黏度、杀菌灭毒、除痒止痛,促使疤痕纤维组织吸收、缩小疤痕、减轻疤痕色素沉着、促进皮肤组织康复。同时,本驻极体膜还辅助于其下面生理养护膜层的药物成分迅速进入体内,增强疗效,加速创面的愈合及疤痕的修复。
第3层:吸水药棉压缩膜,用于吸收伤口及疤痕的渗出液。
第4层:生理养护膜,本发明制备,与驻极体膜协同作用,用于疤痕修复。
第5层:PE防粘网膜,质地柔软,可防止粘伤疤痕及伤口,同时具有较好的保湿及透气性能。
第6层:隔离保护纸(保证粘性,同时抑菌)
产品使用方法:将产品从包装中取出,揭去隔离保护纸,贴于创面或待修复的疤痕处即可,本产品每贴使用时间为3天。
产品药效学资料:
第一部分:疤痕修复贴在促进伤口愈合、减小疤痕形成方面的药效学研究:
1、材料及方法:
1.1、实验产品:聚能离子治疗贴(单纯驻极体膜):由郑州博生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壳聚糖抗菌敷贴:由安徽省小山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疤痕修复贴为本发明制备。
1.2、实验动物与造模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50只,雌雄各25只,体重(260±20)g。在大鼠背部造成一个直径2cm的开放性圆形创面,全层皮肤缺损,至肌筋膜深层。正常皮肤对照组局部脱毛后不作其他处理。
1.3、实验分组与给药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聚能离子治疗贴组(对照组)、壳聚糖抗菌敷贴组(对照组)、三组疤痕修复贴组(实验组),每组各10只大鼠,均按照产品常规用量、用法进行给药。
1.4、观察项目与检测方法:
1.4.1、愈后疤痕面积:造模后第28天,用涤纶投影薄膜覆盖于创面,标记创面面积,并在计算纸上计算出创面面积,作为愈后疤痕面积。
1.4.2、创面愈合时间:记录各组造模后至创面愈合所需时间。
1.4.3、动态测量各组上皮组织生长宽度:用显微测微尺(单位:nm)在显微镜下测量组织HE染色切片第7d、第14d上皮组织的宽度。
1.5、数据统计:根据需要,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愈合时间比较: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疤痕修复贴具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表1 愈合时间比较
Figure BDA0000086627520000091
2.2愈后疤痕面积比较:各组大鼠创面均呈疤痕愈合,疤痕面积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疤痕面积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试验中观察到,各实验组创面愈后疤痕均无明显突起于皮表。壳聚糖抗菌敷贴组和聚能离子治疗贴组疤痕皮色发红,弹性较差;实验组疤痕皮色接近正常皮色,稍暗,弹性接近正常皮肤。可见,疤痕修复贴组疤痕形态最接近正常皮肤形态,说明疤痕修复贴有减少疤痕形成的作用。
表2 疤痕面积比较
2.3、上皮生长宽度: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疤痕修复贴组上皮生长快,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疤痕修复贴有良好的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
表3 各组上皮生长宽度比较
Figure BDA0000086627520000101
第二部分:疤痕修复贴对增生性疤痕修复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1.材料及方法
1.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雌雄各20只,体重1.5~2.0k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实验材料:驻极体聚能离子治疗贴:由郑州博生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疤痕修复贴为本发明制备。
1.3、动物模型的制作: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分笼饲养1周。动物疤痕模型的制作方法参照牛扶幼等建立增生性疤痕动物模型的方法,并加以改良。常规术前准备,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下,在兔耳腹侧手术切除全层皮肤并刮去软骨膜,形成4~6个1cm×1cm~1cm×1.5cm大小的创面,其间相距1cm,术后1周去除创面痂皮,3周创面上皮化,待痂皮自行脱落,形成早期增生性疤痕动物模型。
1.4、动物分组及处理:增生性疤痕形成后切取一组标本,然后将其余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创面上皮化后开始采用“疤痕修复贴”治疗,将保护层揭去,将修复贴紧贴在增生性疤痕的表面,每只大白兔贴敷相应的受试物12周。对照组采用“聚能离子治疗贴”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同实验组。
1.5、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后1、4、12周后,切取标本,10%的福尔马林固定,HF染色切片:
①外观形态:大体观察疤痕生长情况,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疤痕组织颜色、质地、厚度的差异。
②疤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 Index,HI,HI=a/b)变化,测微尺测出疤痕最高点至耳软骨表面的垂直厚度(a)、疤痕周边正常皮肤至耳软骨表面的垂直厚度(b),测算出疤痕增生指数(HI=a/b)。
③疤痕厚度: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超声频率为13MHz),于同一测定人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各组创面形成疤痕的厚度。
④疤痕硬度:用疤痕硬度测量仪测定疤痕硬度:将硬度计垂直放置于待测的疤痕和皮肤上,靠硬度计本身重量作用于测定部位,根据测定不同疤痕和皮肤的硬度不同,仪表上即显示不同的数据。每个疤痕、皮肤分别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将读数换算成硬度值,单位为N/mm2
2、结果:
2.1外观形态变化:治疗前兔耳腹侧创面的愈合,具有增生性疤痕的特点,上皮化时即能触到硬块,此硬块不断高于皮面,呈鲜红色,增生范围不超过原创缘,增生块的厚度为耳腹侧面正常皮肤的2~3倍,大约20-28天增生到最高峰。部分兔耳增生块挛缩,使兔耳耳廓畸形,类似人疤痕挛缩所致的畸形。实验组治疗后4周,疤痕组织开始出现软化表现,增生块渐呈淡红色,略高出皮面,质地渐软化。治疗后12周,疤痕明显软化,颜色和质地接近正常皮肤。实验组兔耳疤痕质地较对照组柔软平整。
2.2疤痕增生指数(HI)、疤痕硬度和厚度对比情况(见表4、表5):治疗12周后,实验组疤痕增生指数、疤痕硬度和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4 疤痕增生硬度、厚度对比
Figure BDA00000866275200001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5 疤痕增生指数对比
Figure BDA000008662752000011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实验证明:各实施例制备疤痕修复贴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小疤痕形成;并对增生性疤痕具有修复作用。

Claims (9)

1.疤痕修复贴,其特征是由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依次叠摞制成,所述驻极体膜是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2000V的膜;所述生理养护膜是将敷料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干燥制成,所述生理养护液是用下述方法制成:
(1)取原料大黄5~15质量份和三七5~15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1~3):1;
(2)取原料五灵脂2~10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1~3):1;
(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10%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3%成膜剂,搅拌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疤痕修复贴,其特征是所述敷料为无纺布、纱布、棉布或脱脂棉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疤痕修复贴,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所述原料还包括红花5~15质量份、芒硝5~15质量份和马齿苋5~15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疤痕修复贴,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所述原料还包括白附子5~20质量份、五倍子5~15质量份、莪术2~10质量份和白僵蚕2~10质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疤痕修复贴,其特征是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或聚乙烯醇。
6.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生理养护液的制备:
①取原料大黄5~15质量份和三七5~15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1~3):1;
②取原料五灵脂2~10质量份,加入原料6~8质量倍的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浓缩液的质量与原料量的质量比为(1~3):1;
③将步骤①和步骤②获得的浓缩液合并为总浓缩液,混匀,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10%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或羧甲基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浓缩液质量的1%~3%成膜剂,搅拌均匀,即制成生理养护液;
(2)生理养护膜的制备:将敷料浸泡于生理养护液中使其充分饱和后,取出,干燥制成,所述敷料为无纺布、纱布、棉布或脱脂棉片;
(3)驻极体膜的制备:通过ME-TL型高压静电电晕系统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实施常温恒压电晕充电,使其表面静电荷为-200~-2000V;
(4)将压敏胶布、驻极体膜、吸水药棉压缩膜、生理养护膜、PE防粘网膜、隔离保护纸依次叠加组合而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敷料为无纺布、纱布、棉布或脱脂棉片;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或聚乙烯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②中所述原料还包括红花5~15质量份、芒硝5~15质量份和马齿苋5~15质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疤痕修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②中所述原料还包括白附子5~20质量份、五倍子5~15质量份、莪术2~10质量份和白僵蚕2~10质量份。
CN 201110249019 2011-08-26 2011-08-26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416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49019 CN102416219B (zh) 2011-08-26 2011-08-26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49019 CN102416219B (zh) 2011-08-26 2011-08-26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6219A CN102416219A (zh) 2012-04-18
CN102416219B true CN102416219B (zh) 2012-12-05

Family

ID=4594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49019 Active CN102416219B (zh) 2011-08-26 2011-08-26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6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295B (zh) * 2012-12-17 2015-06-24 绍兴文理学院 三七粉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012A (zh) * 2013-01-29 2013-04-17 刘婷 用于祛除增生凸疤疙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087A (zh) * 2016-03-14 2016-06-22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肤袪斑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0917218A (zh) * 2019-12-06 2020-03-27 云南慎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蛭体表分泌物在制备疤痕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CN114272225B (zh) * 2021-12-29 2024-02-23 深圳市巨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生物软壳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7319Y (zh) * 2005-08-12 2006-10-18 龙勤 一次性医用加压敷料
CN101310776A (zh) * 2008-05-26 2008-11-26 徐茂山 一种手术后用的切口敷贴
CN101569696A (zh) * 2009-06-01 2009-11-04 孙爱莲 用于创伤性伤口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7319Y (zh) * 2005-08-12 2006-10-18 龙勤 一次性医用加压敷料
CN101310776A (zh) * 2008-05-26 2008-11-26 徐茂山 一种手术后用的切口敷贴
CN101569696A (zh) * 2009-06-01 2009-11-04 孙爱莲 用于创伤性伤口的中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6219A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6219B (zh) 疤痕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4286B (zh) 一种有效治疗风湿性疼痛病的中药白酒制剂
CN101209267B (zh)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在制备治疗皮肤损伤和疮疡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0427062C (zh) 一种主治急慢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藏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298B (zh) 疤痕修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3399A (zh) 一种祛痛膏
CN106822377B (zh) 一种复方骨炎巴布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0375B (zh)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242B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外用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7873B (zh) 骨质增生祛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8669A (zh) 一种外用治疗压疮的药粉剂
CN107510820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049A (zh) 一种具有除臭作用的组合物
WO2000078324A1 (fr) Extraits, preparation et applications de medicaments a base de feuilles de cajanus cajan (l.) milsp
CN105055700A (zh) 一种风湿性关节炎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7835A (zh) 治疗皮肤疾病的外用药剂
CN111759905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5648A (zh)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褥疮的中药凝胶膏剂
CN109316516A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颈椎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3667A (zh) 一种竭红跌打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363A (zh) 七叶一枝花外用消肿散结止痛膏
CN102258762B (zh) 一种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5125781A (zh) 一种治疗iii期压疮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355A (zh) 急救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354A (zh)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80 No. 453 Hengshan Road, modern industrial zon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ACH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7 third floor, block B9, Tian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80, Fourth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ACHE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