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0375B -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0375B
CN101380375B CN2008103048280A CN200810304828A CN101380375B CN 101380375 B CN101380375 B CN 101380375B CN 2008103048280 A CN2008103048280 A CN 2008103048280A CN 200810304828 A CN200810304828 A CN 200810304828A CN 101380375 B CN101380375 B CN 101380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herba
soft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3048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0375A (zh
Inventor
胡建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3048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0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0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0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0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03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中药原料锡生滕、骨碎补、丁公滕、茜草、地龙、大血滕、牡丹皮、马齿苋和五加皮等经粉碎、成型工艺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以水族医药理论为基础、经实验筛选而出的新药,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对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率可达95%,并且质量稳定、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中成药制剂,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损伤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上除骨骼损伤外,常伴有红肿、瘀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疗程长、康复慢,传统医药治疗骨损伤的方法多、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其中外敷接骨膏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软组织损伤属祖国医学伤筋范畴,为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其疗效亦不尽相同。
中医的水族医药认为跌扑伤、断骨伤、挤压伤、摔伤等伤筋动骨之事均会引起局部皮肤肌肉发青肿胀、疼痛、关节、骨头错位走形(变形)、屈伸不利,气血不畅凝聚成瘀,应以通脉络、化瘀血、消肿痛、接筋骨为治。但水族医药属于传统的中医药,多为民间秘方,经各种药效实验证明其疗效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水族医药不多。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水族医药理论成方、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所证明的疗效好、质量稳定、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按照重量份计算,本发明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是由中药原料
锡生滕20~30份、骨碎补20~30份、丁公滕10~20份、茜草10~20份、地龙10~20份、大血滕10~20份、牡丹皮10~20份、马齿苋5~15份和五加皮5~15份制备而成。
优选为: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锡生滕25份、骨碎补25份、丁公滕15份、茜草15份、地龙15份、大血滕15份、牡丹皮15份、马齿苋10份和五加皮10份制备而成。
前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锡生滕、骨碎补、丁公滕、茜草、地龙、大血滕、牡丹皮、马齿苋和五加皮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中药原药药粉中搅匀,再加入防腐剂及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匀,另取羊毛脂1份(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前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还可以加入中药原料虎杖5~15份、地锦草7~17份、玫瑰花7~17份和猫爪草7~17份,此四种中药原料为佐药。
佐药的用量优选为:虎杖10份、地锦草12份、玫瑰花12份和猫爪草12份。
加入佐药的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锡生滕、骨碎补、丁公滕、茜草、地龙、大血滕、牡丹皮、马齿苋、五加皮、虎杖、地锦草、玫瑰花和猫爪草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中药原药药粉中搅匀,再加入防腐剂及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匀,另取羊毛脂1份(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
为了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前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还可以加入中药原料附子3~7份、小鸡5~15份,此两种中药原料为使药。
使药的用量优选为:附子5份、小鸡10份。
加入了使药的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锡生滕、骨碎补、丁公滕、茜草、地龙、大血滕、牡丹皮、马齿苋、五加皮、虎杖、地锦草、玫瑰花、猫爪草和附子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中药原药药粉中搅匀,另取小鸡粉碎按原药比例混入上述药粉中混匀,再加入防腐剂及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匀,另取羊毛脂1份(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
优选地,在前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加入量为5ml/1000g原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去氧胆酸钠,加入量为2ml/100g原药。
药物特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为准
1.锡生滕  为防己科植物锡生滕Cissampelos parairaL.Var.hirsuta(Buch.exDc.)Forman的干燥全株(见药典P85页)
2.骨碎补  水龙骨科Drynaria fortunei(kze.)J·SM的茎叶。(见药典P179页)
3.丁公滕  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干燥藤茎(见药典P3页)
4.茜草  茜草科Rubia cordifoliaL.的全草.(见药典P162页)
5.地龙  巨蚯蚓动物环毛蚯蚓Pheretimaaspergillum(E.perrier)和其它同属种的全体。(见药典P80页)
6.大血滕  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根茎。(见药典P15页)
7.牡丹皮  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见药典P119页)
8.马齿苋  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L.全草(见药典P44页)
9.五加皮  五加皮科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 mith皮.
10.虎杖  蓼科植物虎杖Polyqonum Cuspidatum seib.et zucc.的根茎.(见药典P145)
11.地锦草  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全草.(见药典P84页)
12.玫瑰花  蔷薇科植物玫瑰Rose rugosa Thunb的花蕾。
13.猫爪草  毛莨科植物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干燥板块(见药典P233)
14.附子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根茎(见药典P123)
15.小鸡  以刚出壳的小鸡为最佳。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制剂是一种水族医药成方制剂,主要用以治疗骨伤(骨错缝、断骨)、筋伤(筋出槽)、皮内挫伤、关节错位、发胀发僵、屈伸不利、陈旧性捞伤。此药具有增加毛细血管的流量和通透性、改善局部组织的血循环、促进骨、肌肉组织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生肌,促进骨质形成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骨与软组织损伤,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水族人民认为跌扑伤,断骨伤,挤压伤,摔伤等伤筋动骨之事均会引起局部皮肤肌肉发青肿胀、疼痛、关节、骨头错位走形(变形)、屈伸不利,又常受风寒湿邪侵袭,俗言道“是伤三分寒”,故本发明用温药锡生滕祛风通络、活血散瘀接骨,骨碎补亦温药,味辛,活络,补肾,接骨,为君药。辅以丁公滕活血止血散瘀止痛,大血滕理气活血;茜草活血、凉血、止血;牡丹皮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马齿苋理血活血,地龙活血利水,五加皮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活血,为臣药,助君药一臂之力。佐以虎杖,解毒除湿,行瘀导泻,地锦草清热利湿化瘀解毒,玫瑰花清热利湿解毒,猫爪草清热散瘀、消肿解毒,仅防君臣之药行气过盛伤血、瘀血日久发热变毒,促使溢出脉外血化水利尿而出,佐药具有清热化瘀而不伤正气,渗透利水化瘀而通经络。使以附子通行经络,妙用出壳之小鸡血肉有情之品,益气补精生肌,引药入骨肉血脉为使药。君臣佐使配方合理,多年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实验例一、鸡胚地龙膏对骨折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影响的实验观察
鸡胚地龙膏:本发明外用中药制剂的膏剂
以家兔桡骨骨折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观察鸡胚地龙膏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4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8只,体重2kg~2.5kg,雌雄不限,家兔标准颗粒饲料喂养,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黔>2002-0001)。
1.2、实验药物
1.2.1、鸡胚地龙膏:黔南州中医院制剂室生产,规格80mm×100mm×3mm。
1.2.2、伤科接骨膏:由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80mm×100mm×3mm(批号:200505219)。
1.2.3、戊巴比妥钠粉剂: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3571)使用时配制成3%戊巴比妥钠溶液按1ml/kg静脉注射。
1.2.4青霉素钠:由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Y0502111)。
1.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DUO DIAGNOST数字化X光机(PHILPS Medical systems);AGFA-X线成像系统(德国爱克发医疗服务中心);TG328A电光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YPS-2000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湖北孝感市亚光医用电子有限公司);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进口奥林巴斯);CX41RF光学显微镜(Olympus);KSF003测力控制仪(湘潭市科联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4、实验方法
1.4.1、动物造模及分组:将上述21只家兔适应性饲养1周后再造模。按照柴本甫造模方法用3%戊巴比妥钠溶液按1ml/kg体重进行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成功后,将家兔左右侧前肢剪毛备皮,常规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显露桡骨中段,用牙科钻的圆砂轮于旋前圆肌止点处远端将家兔左右侧桡骨锯成3mm的骨缺损,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不做任何固定。术后每天肌注青霉素钠4×104U/kg,连用3天以抗感染。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家兔分为四组:A组为鸡胚地龙膏组,B组为伤科接骨膏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组(即模拟组组),每组7只。
1.4.2、给药方式和剂量:A组采用鸡胚地龙膏,根据骨折部位的大小,取相应大小的膏剂,直接贴敷患处,包扎固定。每3天换药1次,3天为1疗程,共10个疗程;B组采用伤科接骨膏,每3天换药1次,3天为1疗程,共10个疗程;C组(空白组对照组)采用绷带包扎。三组的饲养条件相同。
1.4.3、标本采集与检测指标:①血样分析:将上述实验动物于造模后第10、20、30天分别心脏采血2ml,制成血清置20℃低温冰箱中冷藏以备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采用金氏法测定。②抗折力测定:将附着于桡骨的软组织和尺骨剥离掉,然后将桡骨置于测力控制仪中以测定桡骨抗折力
1.4.4、统计学处理: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测定和抗折力实验所得的数据用(x±s)表示,用SSP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求P值。
2、结果
2.1、血清碱性磷酸酶:分别于造模后第10天,20天,30天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se),术后第10天、20天血清ALPase都不同程度的升高,鸡胚地龙膏组及伤科接骨膏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鸡胚地龙膏组与伤科接骨膏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造模后第30天时血清ALPase都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鸡胚地龙膏组下降最快,与伤科接骨膏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鸡胚地龙膏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见表1)。
表1各组间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se)的计量分析(X±S)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51
注:*与C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2、抗折力实验测定结果分析:鸡胚地龙膏组与伤科接骨膏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3
表3桡骨抗折力实验计量分析(X±S)
  组别   动物数(只)   抗折力(kg)
  A组   7   5.028±1.255#△
  B组   7   4.167±1.082*○
  C组   7   2.681±1.103
注:*与C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4、讨论
本实验研究表明,家兔骨折后第10d三组的血清ALPase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各组之间出现明显差异性,并且鸡胚地龙膏组、伤科接骨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到第20天时鸡胚地龙膏组血清ALPase含量达高峰,结果表明给药的二组成骨作用均强于空白对照组,并且鸡胚地龙膏组成骨作用优于伤科接骨膏组。第30天时鸡胚地龙膏组骨折临床愈合也基本完成,成骨活性趋于下降,故血清ALPase的峰值较早开始下降。
桡骨抗折力实验的测定结果证明了鸡胚地龙膏组能通过增强抗折力的生物性能来提高骨折部骨痂质量。进行原始骨痂的改造与塑型,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且逐渐排列和致密,并且骨折部开始进行坏死骨的清除和形成新骨的爬行替代过程,继而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因此鸡胚地龙膏组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鸡胚地龙膏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实验例二、鸡胚地龙膏药效学研究
鸡胚地龙膏对家兔骨折愈合、豚鼠皮下瘀血、小鼠耳廓肿胀及热刺激疼痛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药物
鸡胚地龙膏由黔南州中医院制剂室提供(锡生滕、骨碎补),院内制剂。
白药酊,云南自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2.
盐酸吗啡,沈阳第一制药厂制造,批号:950509.
1.2动物
ICR小鼠,贵阳医学院提供,合格证号:贵动管第9806号。
新西兰大耳白家兔,贵阳医学院提供,合格证号:贵动管第200102号。
豚鼠,雌雄兼用,体重250~300g,贵阳医学院提供。
2、方法和结果
2.1、鸡胚地龙膏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以3%戊巴比妥钠300mg/kg,进行耳缘静脉麻醉,在双侧前臂剪毛,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在无菌条件下手术分别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断3mm宽缺损,无菌缝合包扎,不作任何外固定。手术后以毒霉素G钠抗感染3d。
按实际参加实验的兔腿64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右侧肢为治疗组,左侧肢为对照组,治疗组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外敷鸡胚地龙膏,其方法是将鸡胚地龙膏直接包裹于剃毛的右侧肢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持续用药。对照组不敷药。
动物单笼饲养。分四个时间观察点,在每个时间的观察点采用空气栓塞法每组各处死动物8只。待X线摄片和检测骨密度后,取出双侧肢并剥出软组织,以骨折线为中心,截取约2cm桡骨标本,置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供组织学切片。
2.2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2.1X线摄片将双侧肢体进行X线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采用上海骨伤科X片评价标准。根据骨折断间模糊程度,内外骨痂地增量进行评分。I级:无骨痂,断端间隙清晰,断端边缘稍模糊;II级:出现外骨痂,量少,断端间仍清晰;III级:外骨痂量多,骨折间隙模糊,但未消失;IV级:间隙不清,外骨痂多,完全连接。
2.2.2组织学检查
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脱钙、HE染色,光镜下注意观察断端见芽组织,纤维性骨痂、软骨性骨痂、新骨增生的规律,按主要成分所占比例给予病理评级。
“-”:无骨痂形成
“+”:少量形成,骨痂排列疏松。
“++”:较多骨痂形成,排列较紧密。
“+++”:骨痂数量多而密集,形成骨板结构。
3骨痂标本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测采用美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各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骨折断端骨矿密度值。
实验结果见表4~9。
表4鸡胚地龙膏对骨折家兔各个时间点X线片愈合等级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71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81
注:用频数表或登记资料的两样本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
X线摄片评分结果(表4)显示,第2周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愈合略显滞后,但各观察点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p<0.05)
表5鸡胚地龙膏对兔骨折模型的组织学影响(2W)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82
注:经x2检查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6鸡胚地龙膏对兔骨折模型的组织学影响(4W)
注:经x2检查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7鸡胚地龙膏对兔骨折模型的组织学影响(6W)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84
注:经x2检查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8鸡胚地龙膏对兔骨折模型的组织学影响(8W)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85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91
注:经x2线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织学观察结果(表5~8)表明,骨折后14d,对照组、治疗组均可见到含有骨母细胞的成骨性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性骨痂,少数动物尚可未完全机化的凝血块、异物及较明显的炎症反应,纤维骨痂中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增生,形成软骨性骨痂及少量骨性骨痂,治疗组软骨性骨痂及骨性骨痂形成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表现为骨目细胞增生活跃,骨痂数量多,排列较密集。骨折后28d,治疗组和对照组骨痂生长更为活跃,骨性骨痂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骨折后42d,对照组1例尚有纤维增生,其余动物骨折部位软骨性骨痂多转变为骨性骨痂。骨折后56d,对照组1例存在软骨性骨痂,骨折未完全愈合,其余动物骨痂进一步增多,排列形成骨板及松质骨组成的小梁骨及致密的板层骨。对照组有少量例数愈合显现滞后,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x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骨折后的治疗组愈后速度较快。
表9鸡胚地龙膏对骨折家兔骨密度的影响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92
注:各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骨密度检测结果(表9),鸡胚地龙膏对骨折家兔的骨密度有显著影响。
2.2鸡胚地龙膏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雄性ICR小鼠50只,分组及剂量见表10.各组动物右耳上下两面涂混合致炎液(2%巴豆油、20%无水乙醇、5%蒸馏水和73%乙醚)0.1ml/只,给药组在致炎前30min及致炎后10、80min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剪下双耳,以直径8mm的打孔器打下耳片称重,左右耳片重量差为肿胀度,结果见表10.实验结果表明,鸡胚地龙膏以高、中剂量局部用药,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
表10鸡胚地龙膏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n=10,x±s)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093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10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
2.3鸡胚地龙膏的镇痛作用
ICR小鼠40只,痛阈少于2s或大于10s者剔除,随机分为4组,每组及剂量见表11.给药组该药(盐酸吗啡灌胃给药)后15、30、45、60、90、120min分别将鼠尾浸入50c水浴中测试痛阈,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见表11.实验结果表明,鸡胚地龙膏剂量外敷15min后对小鼠有显著镇痛作用,30min后对小鼠痛阈无显著影响。
表11鸡胚地龙膏小鼠鼠尾热刺激痛阈的影响(n=10,x±s)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10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2.4鸡胚地龙膏对外伤致豚鼠皮下瘀血的影响
豚鼠30只,雌雄兼用,分笼饲养,实验前24min将豚鼠背部毛去掉,去毛区范围给3×3cm2,各组动物在脱毛区用老虎钳夹皮肤,以造成皮下出血为度,按瘀斑面积随机分组,分组及剂量见表12.每24min给药1次直至瘀斑完全消失,每次给药后立即用无菌纱布固定,每日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瘀斑面积,结果见表12.结果表明鸡胚地龙膏对外伤所致豚鼠皮下瘀斑具有明显祛瘀作用。
表12鸡胚地龙膏对外伤豚鼠皮下瘀斑的影响(n=10,x±s)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11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水族医药认为跌扑伤,断骨伤,挤压伤,摔伤等伤筋动骨之事均会引起局部皮肤肌肉发青肿胀、疼痛、关节、骨头错位走形(变形)、屈伸不利,气血不畅凝聚成瘀,应以通脉络、化瘀血、消肿痛、接筋骨为治,外包鸡胚地龙膏可使气血畅行、瘀备溶化而达接续筋之目的。
研究结果表明,鸡胚地龙膏能促进骨折兔新骨性骨痂的生成,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的愈合。同时对巴豆油致小鼠炎性肿胀有显著一直作用、显著促进豚鼠皮下瘀血的消退,并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为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对其药效学研究与临床疗效的观察证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相同,实验证明该药品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之功可作为伤科跌打药推广应用。
实验例三、鸡胚地龙膏治疗骨与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
探讨“鸡胚地龙膏”外用治疗骨与软组织外伤性肿痛效果。方法:随机将540例骨与软组织损伤患者分为鸡胚地龙膏治疗组;消炎止痛膏对照组。治疗组根据瘀肿疼痛面积大小,采用鸡胚地龙膏,直接贴于患处,粘贴固定,最初12小时,每4小时观察一次,以后每天观察一次,5~7天疼痛消失后拆除。对照组用同法外用。结果:治疗组280例,用药4小时止痛有效86例,8小时69例,12小时123例,观察24小时止痛有效率达93.9%;对照组260例;用药4小时止痛有效2例,8小时6例,12小时10例,24小时止痛有效率为22.7%。结论: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消肿止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动物试验和280例临床观察,无一例出现过敏和显著毒副反应。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随机将540例骨与软组织损伤患者分为鸡胚地龙膏药治疗组(以下简称观察组);消炎止痛膏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
观察组280例,其中男157例,女123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59岁,平均37.59岁;对照组260例,其中男166例,女94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2岁,平均35.2岁,对两组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t=1.15,P>0.05.)。
1.2分类及诊断标准
1.2.1将疼痛分为三级:
轻度(+):偶有轻微疼痛,但不影响日常工作。
中度(++):中度疼痛,活动不便或疼痛隐隐、频频发生,甚至影响工作。
重度(+++):疼不可忍、反复发作、辗转不安,不能坚持工作。按此标准将两组分类见表13。
表13两组不同类型疾痛病人数均成
  组别  轻(+)   中(++)  重(+++)
  观察组  8   187  85
  对照组  10   184  66
1.2.2根据患处长20cm的体积与健侧相应位置的体积之比,分为轻度肿胀、中度肿胀、重度肿胀>1.5.轻度肿胀≤1.2,中度肿胀1.2~1.5,重度肿胀>1.5。见表14。
表14两组不同肿胀类型病人数构成
  组别  轻(+)   中(++)  重(+++)
  观察组  8   187  31
  对照组  10   184  26
1.3治疗方法观察组用鸡胚地龙膏药,根据瘀肿疼痛面积大小,取相应大小的膏剂,直接贴敷患处,包扎固定。最初12小时,每4小时观察一次,以后每天观察一次病人疼痛情况,每3天换药1次直至痊愈者可拆除;对照组采用消炎止痛膏,观察病人疼痛情况,3天换药膏1次,直至痊愈予以拆除。
对皮肤擦伤、裂伤或伤处有感染者,未纳入本观察范围(即不用上述二种治疗)。
1.4疗效判断标准
1.4.1止痛
治愈:疼痛消失、肿胀消退,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中度疼痛成为中度疼痛或中度疼痛成为轻度疼痛,或轻度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无效:10天以上,受伤部位仍有明显疼痛者。
1.4.2消肿
以受伤第一天初次就诊伤患处纵长20cm体积与健侧体积之比为基数,轻度肿胀减少0.15,中度以上肿胀减少0.3,即为消肿。
显效,消肿小于以上数字为无效,完全消肿为治愈。
2结果
2.1对照两组止痛有效时间的比较见表15.
表15两组疼痛有效时间比较(单位:小时)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131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141
观察组用药4小时即有16/280(5.71%)止痛有效,8小时有69/280(24.6%)有效,12小时有191/280(68.2%)有效,到24小时即对93.9%的病人止痛有效;对照组用药4小时仅1/260(0.38%)止痛有效,而8小时为3/260(1.2%),12小时为10/260(3.8%),24小时为59/260(22.7%)止痛有效,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图1.
2.2对照组肿胀减轻时间的比较
表16表明,观察组12h即有126/280肿胀明显减退,而到24h即达99.3%(278/226)的病人肿胀明显消退,而对照组12h仅为4/260的病人肿胀明显消退,24h为10.4%(27/220),此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16两组对肿胀减轻时间的比较(单位:小时)
Figure G20081U4828020081009D000142
3讨论
肿胀、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属中医急症,消除肿胀疼痛症状是疾病治疗的重要一环,也是临床医生经常,面临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肿胀、疼痛的消除是否及消除时间的长短,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疾病愈合的重要标志。现在西医治疗疼痛,主要是对症治疗,缺乏有效的针对并引导治疗药物。寻求一种既能高效止痛、又能消肿,切中病机的药物是一项重大课题。
鸡胚地龙膏、主治外伤致骨与软组织肿胀、疼痛。该膏药在临床上起效快,疗效高,对于骨与软组织损伤,其24小时内93.9%即见显著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22.7%),其24小时内,有99.3%的病人即见显著的消肿效果,也优于对照组(10.4%),国内文献具体描述了外用膏药止痛显效时间分别为9.5和1~2天。而消肿时间的临床观察,国内报道较少。
鸡胚地龙膏药是安全、方便的外用药,经动物试验及280例临床观察,无一例过敏和显著毒副反应,其药性稳定,适用面广,药源丰富,起效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以水族医药理论为基础、经实验筛选而出的新药,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对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率可达95%,并且质量稳定、无毒副作用,对于表皮破损的皮肤外涂者使用,不会导致药源性感染,易被人体组织部位吸收,皮肤患处易于清洗,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中成药制剂。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锡生滕25g、骨碎补25g、丁公滕15g、茜草15g、地龙15g、大血滕15g、牡丹皮15g、马齿苋10g、五加皮10g、虎杖10g、地锦草12g、玫瑰花12g、猫爪草12g、附子5g、刚出壳的小鸡10g
制备方法:将锡生滕、骨碎补、丁公滕、茜草、地龙、大血滕、牡丹皮、马齿苋、五加皮、虎杖、地锦草、玫瑰花、猫爪草和附子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药粉搅匀,另取小鸡粉碎按原药比例混入上述药粉中混匀,再加入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加入量为5ml/1000g原药,加入去氧胆酸钠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量为2ml/100g原药,混匀,另取羊毛脂1份(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真空包装成外用贴膏,规格80mm×100mm×3mm。
实施例2:
原料:锡生滕20g、骨碎补28g、丁公滕20g、茜草10g、地龙18g、大血滕12g、牡丹皮20g、马齿苋8g、五加皮15g、虎杖5g、地锦草7g、玫瑰花17g、猫爪草17g、附子7g、刚出壳的小鸡5g
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3:
原料:锡生滕30g、骨碎补23g、丁公滕10g、茜草20g、地龙10g、大血滕16g、牡丹皮13g、马齿苋15g、五加皮5g、虎杖15g、地锦草17g、玫瑰花7g、猫爪草7g、附子3g、刚出壳的小鸡15g
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4:
原料:锡生滕28g、骨碎补23g、丁公滕12g、茜草17g、地龙20g、大血滕10g、牡丹皮17g、马齿苋5g、五加皮14g、虎杖6g、地锦草10g、玫瑰花15g、猫爪草10g
制备方法:将锡生滕、骨碎补、丁公滕、茜草、地龙、大血滕、牡丹皮、马齿苋、五加皮、虎杖、地锦草、玫瑰花和猫爪草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中药原药药粉中搅匀,再加入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加入量为5ml/1000g原药,加入去氧胆酸钠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量为2ml/100g原药,混匀,另取羊毛脂1份(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真空包装成外用贴膏,规格80mm×100mm×3mm。
实施例5:
原料:锡生滕23g、骨碎补28g、丁公滕17g、茜草13g、地龙11g、大血滕20g、牡丹皮10g、马齿苋12g、五加皮11g
制备方法:将锡生滕、骨碎补、丁公滕、茜草、地龙、大血滕、牡丹皮、马齿苋和五加皮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药粉搅匀,再加入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加入量为5ml/1000g原药,加入去氧胆酸钠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量为2ml/100g原药,混匀,另取羊毛脂1份(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真空包装成外用贴膏,规格80mm×100mm×3mm。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锡生藤20~30份、骨碎补20~30份、丁公藤10~20份、茜草10~20份、地龙10~20份、大血藤10~20份、牡丹皮10~20份、马齿苋5~15份和五加皮5~15份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锡生藤25份、骨碎补25份、丁公藤15份、茜草15份、地龙15份、大血藤15份、牡丹皮15份、马齿苋10份和五加皮10份制备而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锡生藤、骨碎补、丁公藤、茜草、地龙、大血藤、牡丹皮、马齿苋和五加皮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中药原药药粉中搅匀,再加入防腐剂及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匀,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另取羊毛脂1份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
4.一种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锡生藤20~30份、骨碎补20~30份、丁公藤10~20份、茜草10~20份、地龙10~20份、大血藤10~20份、牡丹皮10~20份、马齿苋5~15份、五加皮5~15份、虎杖5~15份、地锦草7~17份、玫瑰花7~17份和猫爪草7~17份制备而成。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虎杖、地锦草、玫瑰花和猫爪草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0份、12份、12份和12份。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锡生藤、骨碎补、丁公藤、茜草、地龙、大血藤、牡丹皮、马齿苋、五加皮、虎杖、地锦草、玫瑰花和猫爪草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中药原药药粉中搅匀,再加入防腐剂及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匀,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另取羊毛脂1份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
7.一种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锡生藤20~30份、骨碎补20~30份、丁公藤10~20份、茜草10~20份、地龙10~20份、大血藤10~20份、牡丹皮10~20份、马齿苋5~15份、五加皮5~15份、虎杖5~15份、地锦草7~17份、玫瑰花7~17份、猫爪草7~17份、附子3~7份和小鸡5~15份制备而成。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锡生藤25份、骨碎补25份、丁公藤15份、茜草15份、地龙15份、大血藤15份、牡丹皮15份、马齿苋10份、五加皮10份、虎杖10份、地锦草12份、玫瑰花12份、猫爪草12份、附子5份和小鸡10份制备而成。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锡生藤、骨碎补、丁公藤、茜草、地龙、大血藤、牡丹皮、马齿苋、五加皮、虎杖、地锦草、玫瑰花、猫爪草和附子的根皮、茎皮和全草洗去泥沙,切成小段,在70℃以下干燥,分别粉碎,过80目筛,药粉贮藏备用,配制时按重量份比例取中药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另取蜂蜜二份,先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取蜂蜜1份,用于搅拌混匀原药粉,另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3%比例再取蜂蜜1份,加热到60℃用纱布过滤,加入中药原药药粉中搅匀,另取小鸡粉碎按原药比例混入上述药粉中混匀,再加入防腐剂及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匀,按中药原药总量的10%比例另取羊毛脂1份热溶化,冷至60℃,加入药膏中,充分搅匀,即得。
10.按照权利要求3、6或9所述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加入量为5ml/1000g原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去氧胆酸钠,加入量为2ml/100g原药。
CN2008103048280A 2008-10-09 2008-10-09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0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48280A CN101380375B (zh) 2008-10-09 2008-10-09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48280A CN101380375B (zh) 2008-10-09 2008-10-09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0375A CN101380375A (zh) 2009-03-11
CN101380375B true CN101380375B (zh) 2011-02-02

Family

ID=4046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30482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0375B (zh) 2008-10-09 2008-10-09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03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6328B (zh) * 2012-06-21 2014-04-09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运动恢复营养保健酒
CN103100054A (zh) * 2013-02-09 2013-05-15 李莉 一种治疗疼痛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3520433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广州加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7971B (zh) * 2014-10-17 2018-01-05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颈腰腿疼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801A (zh) * 2017-05-31 2017-07-28 邹圣余 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4A (zh) * 1994-10-13 1995-08-16 汪志伟 启痹愈瘫中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4A (zh) * 1994-10-13 1995-08-16 汪志伟 启痹愈瘫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富东.痹症用药规律研究-503例痹症临床资料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6-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0375A (zh) 200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4270B (zh) 一种消肿止痛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0375B (zh) 一种治疗骨和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155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01408B (zh) 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的按摩膏
CN102579583B (zh) 治疗筋伤的外用贴剂
CN1326546C (zh) 外用治疗烧烫伤的纯中药制剂
CN109432269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用途
CN103142707B (zh) 一种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953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制剂
CN104127831A (zh) 一种治疗感邪型产后身痛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30136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8793A (zh)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和皮肤糜烂的豪猪油药剂
CN103599379B (zh) 一种治疗肝肾亏虚型慢性骨髓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0856A (zh) 一种湿疹熏洗散
CN105687432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湿疹药物中的用途
CN101940652B (zh) 治疗牛皮癣、各种顽癣、瘙痒症的中药擦剂
CN1899490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淤型的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8483B (zh) 一种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剂
CN108404094A (zh) 一种疏络止痛消炎蜂毒应用调理膏
CN104606402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用途
CN115944680B (zh) 一种治疗骨科术后红肿瘀斑的中药消肿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105C (zh) 化癌药液
CN100389800C (zh) 一种治疗骨髓炎及各类体表溃疡的药物制剂
CN110302271B (zh) 黄栀祛伤水及制备方法
CN1216622C (zh) 椎间盘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