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4835A -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4835A
CN102404835A CN201110443971XA CN201110443971A CN102404835A CN 102404835 A CN102404835 A CN 102404835A CN 201110443971X A CN201110443971X A CN 201110443971XA CN 201110443971 A CN201110443971 A CN 201110443971A CN 102404835 A CN102404835 A CN 102404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ignal
reciprocity
controlling value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39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4835B (zh
Inventor
李君易
R·拉洛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78004199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543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4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4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描述了涉及与对等通信信令使用共享广域网(WAN)上行链路带宽的方法和装置。基站传送将被对等无线终端用来控制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的信号。对等无线终端接收该基站信号并测量其强度。测量信息被用来确定对等信号传输是否被允许和/或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当前服务级别信息和/或收到的基站信号传达的例如干扰电平指示器值等经编码信息在各种实施例中也被用来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Description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PCT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7/078448、国际申请日2007年9月14日、中国国家申请号200780041997.3、题为“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9月15日提交的、明确援引纳入于此的题为“BEACONS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标)”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S.N.60/845,053的权益。
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与对等通信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无线频谱是昂贵且有价值的资源。在例如蜂窝系统等广域网系统中,分配给WAN的无线频谱有时未被充分利用。如果能开发出识别和/或利用这些未被充分利用的空中链路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将是极为有利的。如果如此的方法和装置是自适应的以使得源于空中链路资源的另外使用而产生的对WAN通信的干扰能够被管理将是有益的。
概述
描述了涉及与对等通信信令使用共享广域网(WAN)上行链路带宽的方法和装置。基站传送将被对等无线终端用来控制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的信号。对等无线终端接收该基站信号并测量其强度。测量信息被对等无线终端用来确定对等信号传输是否被允许和/或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当前服务级别信息和/或收到的基站信号传达的例如干扰电平指示器值等经编码信息在各种实施例中也被对等无线终端用来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在各种实施例中,基站改变正发射的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和/或改变信号正传达的信息。这样,基站可动态地调节由对等无线终端生成的正对其WAN上行链路信号接收造成影响的干扰。
一种操作支持对等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对收到信号执行测量;以及根据对第一收到信号的测量结果来控制至少一些对等信号传输的对等发射功率。一种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持对等通信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无线接收机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测量模块,用于对收到信号执行测量;以及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对收到信号的测量结果来控制至少一些对等信号传输的对等发射功率。
一种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基站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上行链路背景干扰;以及传送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一种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基站,包括:干扰测量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上行链路背景干扰;以及发射机模块,用于传送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对等信令的干扰的指示是从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的测量导出的。所传送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旨在被对等无线终端接收并用于控制其发射功率电平,由此影响基站接收机尝试恢复蜂窝上行链路信号时所体验到的干扰。
各种实施例都涉及包括广域网无线终端和对等无线终端的混合的通信系统,其中两种类型都对相同的基站收到信号——例如无线终端发射功率控制信号作出响应,但对相同的收到信号应用不同的解释。一种示例性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测量从基站收到的信号的功率的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以及用于根据第一函数因变于来自基站的信号的测得功率来控制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的对等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以及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测量从所述基站收到的信号的功率电平的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以及用于根据第二函数因变于来自基站的信号的测得功率来控制广域信号发射功率电平的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函数不同于所述第一函数。
虽然各种实施例在上面的概述中进行了讨论,但是应当领会,未必所有实施例都包括相同的特征,并且上面描述的这些特征中有一些并不是必需的,而可能是在某些实施例中为可取的。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讨论众多其他特征、实施例和益处。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支持对等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终端——例如支持对等通信的移动节点——的插图。
图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基站的插图。
图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支持对等信令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持对等通信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诸如移动节点等无线终端——的插图。
包括图7A和图7B的组合的图7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支持对等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持对等通信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例如诸如移动节点等无线终端——的插图。
图9是图解包括示例性通信系统、描述频带使用信息的表以及图解示例性对等无线终端发射功率电平信息的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图。
图10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插图。
图1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基站的插图。
图14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包括示例性通信系统和频带使用表的插图。
图15是图解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的插图,其中广域网具有基站在其中监视和测量对等噪声的静默时段。
图16是图解各种实施例的若干特征的插图,并且是图15的示例的延续。
图17是图解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的示例性控制值查找表的插图。
图18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例如其上行链路带宽也被用于对等信令的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例如其上行链路带宽也被用于对等信令的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纵轴上的噪声W相对于横轴上的控制因子α的标绘曲线的插图。
图21是纵轴上的噪声W相对于横轴上的控制因子α的标绘曲线的插图,其图解与图15相比不同水平的其他蜂窝小区干扰和不同的特性曲线。
图22图解调整在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功率控制因子α的选择的示例性方法。
图23是图解在对广域网利用时分双工(TDD)例如进行蜂窝通信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示例性带宽使用的插图。
图24是图解在对广域网利用频分双工(FDD)例如进行蜂窝通信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示例性带宽使用的插图。
图2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实现的示例性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插图。
图26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频带和在广域网通信使用与对等通信使用之间共享的频带使用的插图。
图27包括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和示例性时基结构信息。
图28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9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30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支持对等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100。该示例性方法在步骤102中开始,在此无线通信终端被上电和初始化。操作从开始步骤102行进到步骤104。在步骤104中,该无线通信终端扫描上行链路带宽以检测来自基站的信号,例如来自基站的信标信号。在各种实施例中,上行链路带宽包括用于供设备向基站传送信号的一组频率,例如包括上行链路频调块的一组OFDM频调。在一些实施例中,正被扫描的来自基站的信号具有预定格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正被扫描的来自基站的信号是在预定时间被传送的,例如,相对于基站所使用的复现时基结构、或相对于与对等时基结构相关的预定时间。在其中该基站信号是信标信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信标信号是在OFDM码元中包括少于3个频调的信号。
操作从步骤104行进到步骤106,其中无线通信终端评估其已检测到的来自基站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评估来自基站的信号包括评估该基站信号的传输模式。步骤106包括子步骤110。在子步骤110中,无线通信终端测量该来自基站的信号的功率电平。随后在步骤112中,该无线通信终端确定步骤106的评估是否满足预定准则。该预定准则是例如从基站接收到的该信号的测得电平低于预定阈值。在无线通信设备传送对等信号时,该预定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被选择成对应于在基站处对来自该无线通信设备的可容忍干扰的预期电平。如果满足该准则,则操作从步骤112行进到步骤114;否则,操作从步骤112行进到步骤116。在步骤114中,该无线通信终端传送对等信号,而在步骤116中,该无线通信终端制止自己传送对等信号。
操作从步骤114行进到步骤118,其中该无线通信终端监视补充基站信号,并且随后在步骤120中,基站检查在上一个补充基站信号与先前检测到的基站信号——例如在步骤104中检测到的信号——之间是否检测到功率差。如果没有检测到功率差,则允许该无线通信终端继续进行对等传输并且操作从步骤120行进回到步骤118以监视补充的基站信号;然而如果检测到功率差,则操作从步骤120行进到步骤122。
在步骤122中,该无线通信终端根据上述差值来调整无线终端发射功率。步骤122包括子步骤124、126和128。在子步骤124中,该无线通信终端检查上一个补充基站信号的功率电平是否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中。如果上一个补充基站信号的功率电平太高,这可能指示无线通信终端太靠近基站并且从基站接收机的角度而言来自该无线通信终端的对等传输将会导致过多干扰,由此这样的传输是不被允许的。替换地,如果上一个补充基站信号的功率电平太低,这可能指示该无线通信设备已移动到对应于该基站信号的对等服务的范围以外,并且该无线通信终端可能处于对应于不同类型的频谱使用——例如,对应于不同的服务供应商和/或不同的技术——的区域中,且因此无线通信终端的传输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在子步骤124中确定上一个补充基站信号的功率电平不在可接受的范围中,则操作从子步骤124行进到子步骤126;否则操作从子步骤124行进到子步骤128。
在子步骤126中,该无线通信终端根据上述功率差来调整其发射功率并且继续进行对等传输。在有些时候,调整发射功率包括根据上述差值减小发射功率;而在其他时候,根据上述差值调整发射功率包括根据上述差值增大发射功率。例如,如果无线通信终端检测到来自基站的信号的测得功率电平有增大,则无线通信减小其对等传输信令功率电平。替换地,如果无线通信终端检测到来自基站的信号的测得功率电平有减小,则无线通信增大其对等传输信令功率电平。而在另外的其他时候,根据上述差值调整无线通信终端发射功率包括将发射功率电平维持在上限封顶电平。操作从子步骤126行进到步骤118,在此无线通信终端监视补充的基站信号。
返回到子步骤128,在子步骤128中,该无线通信终端将其发射功率调整成0并停止对等传输。操作从子步骤128行进到步骤104,在此该无线通信终端扫描基站信号。
图2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终端2300——例如支持对等通信的移动节点的插图。示例性无线终端2300包括经由总线2312耦合在一起的接收机模块2302、发射机模块2304、处理器2306、用户I/O设备2308、和存储器2310,在总线2312上各种单元可以互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2310包括例程2322和数据/信息2324。例如CPU等处理器2306执行存储器2310中的例程2322并使用存储器2310中的数据/信息2324来控制无线终端2300的操作并实现方法,例如图1的流程图100的方法。
例如OFDM接收机的接收机模块2302被耦合至接收天线2314,无线终端经由该天线来接收信号。收到的信号包括例如在其中上行链路蜂窝信令被挂起的预定时间区间期间由基站向正由该基站用来进行上行链路蜂窝通信的频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诸如信标信号。收到的信号还包括来自其他在对等操作模式下操作的无线终端的对等信号,上述这些对等信号是使用基站上行链路频带来传达的,这些对等信号之中至少有一些是在上行链路蜂窝通信为活跃的区间期间被传达的。接收机模块2302还包括用于选择要接收的频带的调谐器模块2316。
例如OFDM发射机的发射机模块2304被耦合至发射天线2318,无线终端2300经由该天线来发射对等信号。无线发射机模块2304的对等信号传输是响应于对检测到的来自基站的信号的评估的。例如,在正被扫描的潜在蜂窝上行链路带宽中检测到匹配预定格式——例如OFDM码元中一特定的高功率OFDM频调或频调组——的预定基站信号(例如信标信号)的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表明该上行链路带也可用于对等通信使用。继续该示例,上行链路带宽中的基站广播信号的收到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无线终端2300用来确定可允许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发射机模块2304包括调谐器模块2320,其在一些实施例中其被设置到基站正使用的上行链路频带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谐器模块2320被设置成将发射机2304调谐成使用上行链路蜂窝带中正使用的频率组之中的一些,但不必是全部。例如,对等通信带在一些实施例中是其对应的上行链路蜂窝通信带的子集。这些被发射的对等信号之中至少有一些是使用与正用于蜂窝上行链路信令的相同的空中链路资源来传送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机模块2302和发射机模块2304使用同一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两个调谐器模块(2316、2320)被设置到供对等通信用的相同频带,例如相同的上行链路蜂窝通信带。
用户I/O设备2308包括例如话筒、键盘、按键板、相机、开关、扬声器、显示器等。用户I/O设备2308允许无线终端2300的用户输入数据/信息、访问输出数据/信息、和控制无线终端2300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发起对等通信会话。
例程2322包括通信例程2326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328。通信例程2326实现由无线终端2300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328控制无线终端2300的操作并实现方法。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328包括扫描模块2330、信号评估模块2332、收到基站信号功率电平跟踪模块2334、功率控制模块2336和对等信令模块2338。
数据/信号2324包括上行链路带宽数据/信息2344、对应于向上行链路带宽中广播的基站广播信号的格式信息2350、复现调度信息2352、调谐器设置信息2356、在时间t0处收到的基站信号2358、收到的基站信号(t0)功率电平信息2360、在时间t1处收到的基站信号2362、收到的基站信号(t1)功率电平信息2364、功率电平改变信息2366、生成的对等信号2368、以及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信息2370。
上行链路带宽数据/信息2344包括标识频率组的一组或更多组信息(标识第一频率组的信息2346、...、标识第N频率组的信息2348)。例如,在使用FDD的WAN蜂窝通信系统的不同部分中利用不同的上行链路FDD带,并且信息2346标识第一上行链路带和相应的第一调谐器设置,而信息2348标识不同的上行链路带和相应的不同调谐器设置。例如,标识第一频率组的信息2346包括标识用作上行链路FDD蜂窝通信带并且还用于对等通信的一组毗连OFDM频调的信息。
对应于向上行链路带宽中广播的基站广播信号的格式信息2350包括用于表征和标识这样的基站广播信号的信息。例如,由基站向上行链路带宽中传送的特定信标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在OFDM码元的一小组(例如1到3个)OFDM频调上布置相等量的能量,并且以相对高的功率电平传送该信号。格式信息2350包括例如标识对应于信标信号的频调组的信息。
复现调度信息2352包括复现蜂窝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以及对等复现调度信息。复现调度信息2352包括标识基站向上行链路带宽中广播的预定时间的信息2354。例如,信息2354包括标识扫描模块2330何时应预期会收到来自基站的广播信号的信息。
调谐器设置信息2356包括标识调谐器模块2316和2320的设置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在正被扫描的上行链路带中检测到基站广播信号,无线终端2300标识也可用于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蜂窝带,并且将调谐器模块2320设置成与调谐器模块2316当前被设置成的相同的设置。
在时间t0收到的基站信号2358和在时间t1收到的基站信号2362对应于由扫描模块2330在不同时间检测到的广播信号。这些收到的基站广播信号2358、2362由信号评估模块2332用功率测量模块2342来评估,从而分别获得收到基站信号t(0)功率电平2360、收到基站信号t(1)功率电平2364。功率电平改变信息2366是收到基站信号功率电平跟踪模块2334的输出,并且被功率控制模块2336用作输入来控制对等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
扫描模块2330扫描上行链路带宽以检测来自基站的信号。例如,扫描模块2330扫描基站上行链路带宽——例如,作为供蜂窝通信用的FDD带的基站上行链路带宽——来进行搜索以检测由基站向该上行链路带宽中传送的广播信号例如信标信号的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扫描模块2330没能在正被扫描的上行链路带宽中检测到基站广播信号的出现,则扫描模块2330切换到替换的潜在上行链路带进行扫描。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扫描模块在检测到首个来自基站的广播信号的出现之后以及在传送对等信号之后继续监视补充的基站信号。
信号评估模块2332评估所检测到的来自基站的信号。信号评估模块2332包括传输模式评估模块2340和功率测量模块2342。传输模式评估模块2340评估该基站信号的传输模式。例如,传输模式评估模块2340尝试将诸如收到OFDM码元中检测到的功率电平相对高的频调组等检测到的模式与所存储的表征预期信号的信息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模式包括改变——例如根据预定模式在时间上跳跃——的频调组序列。功率测量模块2342测量该来自基站的信号的功率电平,例如已在上行链路带中传送的来自基站的信标信号的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标信号是在OFDM码元中包括少于3个频调的信号。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无线终端继续评估从基站检测到的补充信号,例如,测量收到的补充广播信号的功率电平。
收到基站信号功率电平跟踪模块2334评估检测到的来自基站的广播信号的收到功率电平的改变。功率控制模块2336根据收到的基站广播信号功率测量信息和/或收到的基站广播信号功率电平信息的改变来控制由无线终端2300传送的对等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例如,功率控制模块2336响应于检测到相继收到的基站广播信号的收到功率之间有差值而调整对等发射功率。有时,功率控制模块2336减小对等发射功率,此减小是响应于对基站信令的持续监视的。
对等信令模块2338生成对等信号2368,并控制发射机模块2304以根据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2370的功率电平来传送这样的信号。该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是功率控制模块2336的输出。
图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200。操作开始于步骤202——在此基站被上电和初始化,并行进到步骤204。
在步骤204中,基站在第一时段期间接收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蜂窝通信设备向该基站传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操作从步骤204行进到步骤206。
在步骤206中,基站在第二时段期间传送。步骤206包括子步骤208和210,其可以是并且有时是并行执行的。在子步骤208中,基站使用与上述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向上述蜂窝通信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些进行传送,该第二频带是下行链路频带。在子步骤210中,基站在上述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广播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向该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是信标信号,例如在OFDM码元中包括少于3个OFDM频调的OFDM信标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向该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是功率发射电平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来自蜂窝通信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在第一时段期间是在存在向该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与这些上行链路信号干扰的对等通信信号的情况下收到的。由此,该上行链路频带同时也被用于对等信令。
图4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基站2400的插图。示例性基站2400是例如WAN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并且使用FDD上行链路带和FDD下行链路频带。继续该示例,基站2400还向上行链路通信带中传送例如信标信号等广播信号以支持对等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站所实现的复现时基结构在基站2400向上行链路通信带中传送广播信号的预定区间期间有意地挂起来自蜂窝通信设备的上行链路信令。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分配给基站2400的广播信号进入上行链路带的相对时间与分配给定向到该基站的无线终端蜂窝信令进入上行链路带的时间相比少于或等于2%。在各种实施例中,允许上行链路通信带供对等信令与蜂窝上行链路通信并发地利用。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基站2400管理来自这些对等设备的干扰,并且该干扰管理包括变更向上行链路通信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收到该广播信号的对等设备根据进入该上行链路通信带的基站广播信号的收到功率电平来控制其发射功率电平。
基站2400包括经由总线2412耦合在一起的接收机模块2402、发射机模块2404、处理器2406、I/O接口2408、和存储器2410,在总线2412上各种单元可以交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2410包括例程2418和数据/信息2420。例如CPU的处理器2406执行存储器2410中的例程2418并使用存储器2410中的数据/信息2420来控制基站的操作并实现方法,例如图3的流程图200的方法。
例如OFDM接收机的接收机模块2402被耦合至接收天线2414,经由该天线基站2400在第一时段期间接收上行链路频带中从蜂窝通信设备向基站2400传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来自蜂窝通信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在第一时段期间是在存在向该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与这些上行链路信号干扰的对等通信信号的情况下收到的。
例如OFDM发射机的发射机模块2404被耦合至发射天线2416,经由该天线基站2400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向这些蜂窝通信设备之中的至少一些进行传送,并且在第二时段期间在上述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广播信号,其中该下行链路频带与该上行链路频带不同并且其中上述第一时段与该第二时段不交迭。针对蜂窝通信设备的下行链路信号包括例如下行链路带信标信号、指派信号、寻呼信号和话务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机模块2404包括第一发射机子模块2405和第二发射机子模块2407。例如,第一发射机子模块2405用于下行链路蜂窝信令,而第二发射机子模块2407用于向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诸如信标信号之类的广播信号。
使用分开的第一和第二发射机子模块2405、2507的实现的一个优点在于第一发射机子模块2405可被设置成在下行链路FDD带上传送,并且不必适应向其中传达用于对等支持的广播信号的UL TDD带。例如,接收机模块2402和第二发射机子模块2407可以被调谐到相同的UL FDD带,而第一发射机模块2405可以被调谐到DL FDD带,并且下行链路蜂窝通信可以按不间断方式继续。本办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向支持蜂窝通信的现有基站中插入第二发射机子模块2407连同一些软件修改例如用以更改上行链路时基结构从而在基站信令进入上行链路频带的短区间期间挂起上行链路蜂窝通信,来使得该基站适于利用相同的上行链路FDD带来支持对等通信。
I/O接口2408将基站2400耦合至其他网络节点,例如其他基站、AAA节点、归属代理节点、和/或因特网。I/O接口2408通过将基站2400耦合至回程网络来允许使用基站2400作为其网络连入点的蜂窝通信设备能参与到与使用不同基站作为其网络连入点的另一蜂窝通信设备的通信会话中。
例程2418包括通信例程2422、例如信标信号等广播信号生成模块2424、对等干扰管理模块2426、蜂窝下行链路模块2428和蜂窝上行链路模块2430。通信例程2422实现由基站2400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广播信号生成模块2424生成由蜂窝通信设备和对等通信设备使用的广播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模块2424生成的例如下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等下行链路带广播信号中的至少一些会传达基站标识信息,例如蜂窝小区、扇区、和/或连入点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模块2424生成的例如上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等上行链路带广播信号中的至少一些是发射功率电平控制信号,例如用于控制对等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电平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广播信号生成模块2424包括用于生成要向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信标信号的上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生成模块2432、和用于生成要向下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信标信号的下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生成模块2434。在各种实施例中,上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生成模块2432包括功率电平模块2436,用于根据从对等干扰管理模块2426收到的信息来设置进入上行链路带的信标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生成模块2434包括基站标识模块2438,用于将基站标识信息纳入到下行链路带信标信号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生成的对应于基站连入点的下行链路带信标信号是以相同的发射功率电平传送的,而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在不同时间是例如作为对导致关于基站接收机2402接收蜂窝通信上行链路信号的干扰的对等信令的管理的一部分而在不同功率电平上传送的。
对等干扰管理模块2426通过包括为例如信标信号等要向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设置功率电平的操作来管理在接收机模块2402处正经历的对等信令干扰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等干扰管理模块2426在其期望降低来自对等信令的干扰电平时确定增大向上行链路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的功率电平,并且在其期望允许来自对等信令的干扰电平增大时减小向上行链路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的功率电平。
蜂窝下行链路模块2428控制定向到蜂窝设备的下行链路信号2450的生成和传输。蜂窝上行链路模块2430控制来自蜂窝通信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和从这些信号恢复出信息,从而获得收到的来自蜂窝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2448。
数据/信息2420包括时/频结构信息2440、广播信号格式信息2442、所生成的要向上行链路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2444、所生成的要向下行链路带中传送的广播信号2446、收到的来自蜂窝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2448、以及定向到蜂窝设备的下行链路信号2450。时/频结构信息2440包括复现时间结构信息2452、上行链路频带信息2454和下行链路频带信息2456。复现时间结构信息2452包括标识用于上行链路信号的时间区间的信息2458、和标识用于供基站广播信号进入上行链路带的时间区间的信息2460。标识用于上行链路信号的时间区间的信息2458包括,例如标识接入区间的信息和标识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和上行链路话务信令之中的至少一者的区间的信息。标识供基站广播信号进入上行链路带的时间区间的信息2460标识用于供基站的例如信标信号等广播信号传输进入上行链路带的区间,这期间正常的上行链路蜂窝通信信令被挂起。由此,进入上行链路频带的例如信标信号的基站广播信号不会与定向到基站2400的蜂窝上行链路信号干扰,从而便于对等无线通信设备恢复出该广播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基站广播进入上行链路带与蜂窝上行链路信令进入上行链路带的时间分配之比小于或等于2%。
上行链路频带信息2454包括标识将由基站2400用作蜂窝上行链路FDD带的例如毗连OFDM频调组等频率组的信息、以及对应于该频带的载波频率信息。该上行链路频带还将被用作对等通信带,其中至少有一些对等通信将相同的空中链路资源用作上行链路蜂窝通信。基站2400还向该上行链路通信带中传送广播信号。下行链路频带信息2456包括标识将由基站2400用作蜂窝下行链路FDD带的例如毗连OFDM频调组等频率组的信息、以及对应于该频带的载波频率信息。
广播信号格式信息2442——例如标识将向上行链路频带中传送的信标信号的格式的信息——包括例如标识将用来代表该信标信号的例如1到3个频调的频调组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信标信号的频调组根据预定跳频序列在时间上跳跃,并且这样的信息也包括在信息2442中。
例如信标信号等所生成的用于上行链路带的广播信号2444是广播信号生成模块2424的输出。对于一些实施例,信息2444是上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生成模块2432的输出。例如信标信号等所生成的用于下行链路带的广播信号2444是广播信号生成模块2424的输出。对于一些实施例,信息2446是下行链路带信标信号生成模块2434的输出。
图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支持对等信令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700。操作开始于步骤702——在此无线通信设备被上电和初始化,并行进到步骤704——在此该无线通信设备收到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是在用于向该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频带中接收到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是在作为由上述基站使用的下行链路频带的频带中接收到的,并且对等信号是在另一个频带中传送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于对等信令的这另一个频带可以是,并且有时是用于向该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频带。使用上行链路频带来传达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的该办法具有对等无线通信设备可逗留在用于对等信号的相同频带上并且仍能监视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这一优点。这便于该对等无线通信设备的简单设计和/或低成本实现。然而,在基站处会增加复杂度,因为基站现在要向其先前不曾用来传输的频带中传送。
替换地,使用基站的下行链路带来传达第一信号的办法从基站的角度而言是更为容易的;然而,对等无线通信设备就要求增加复杂度和/或成本,因为它需要监视两个频带,例如涉及多个接收机和/或在频带间切换所涉及的复杂度。
操作从步骤704行进到步骤706。在步骤706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对该收到信号执行测量——例如信号功率测量。操作行进到步骤708和722中的一个或过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通信设备支持对等信令但不支持至例如作为蜂窝网络的一部分的基站的上行链路信令,并且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步骤722不是可选项。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在任何给定时间支持对等操作模式和蜂窝操作模式之一,并且对于给定时间,操作可以行进到步骤708和步骤722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通信设备支持并发的对等信令和蜂窝信令,并且操作可以从步骤706行进到步骤708和步骤722。
操作从步骤706行进到步骤708以用于对等信令,而操作从步骤706行进到步骤722以用于去往基站的上行链路信号。在步骤708中,该无线通信设备根据对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来控制至少一些对等信号传输的对等发射功率。步骤708包括子步骤710和712。在子步骤710中,该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第一函数——其针对第一收到信号功率电平比起针对高于该第一收到信号功率电平的第二收到信号功率电平将对等发射功率限制在较低的电平上——来确定传输所准许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随后在子步骤712中,该无线通信设备根据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和从第二对等通信设备接收到的对等信号来确定实际的对等发射功率电平。该第二对等通信设备是,例如执行流程图700的操作的通信设备正与其进行对等通信会话的对等设备。由此,该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是受收到基站信号和对等信号两者影响的。该对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达和/或用于推导对等信道条件信息、对等数据率信息、对等数据积压信息、对等等待时间信息、噪声信息、出错率信息、服务级别信息和对等功率控制信息之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实际的对等发射功率被约束成等于或低于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至少一些境况,例如高优先级用户或特定的服务级别,该实际的对等传输电平有时可以超过——例如,超驰——基于收到的基站信号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操作从步骤708行进到步骤714。
在步骤714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在与收到上述第一信号的时间不同的时间收到来自基站的第二信号。随后在步骤716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对该第二收到信号执行测量——例如对该第二收到信号的功率测量。操作从步骤716行进到步骤718,其中该无线通信设备从所测得的第二收到信号功率来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应制止自己传送对等通信信号。操作从步骤718行进到步骤720。在步骤720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在确定其应制止自己传送对等通信信号之后制止自己传送对等通信信号,直至从测量来自基站的另一个信号的功率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被准许传送对等信号。
返回到步骤722,在步骤722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将所传送的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在比上述对至少一些对等信号传输使用的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更高的发射功率电平上。步骤722包括子步骤724。在子步骤724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在控制至基站的发射功率时使用第二函数以基于所测得的第一收到信号功率来确定向该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发射功率,此第二函数不同于上述第一函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等传输信号功率电平至少比向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低10dB。
图6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持对等通信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2900——例如诸如移动节点等无线终端——的插图。示例性通信设备2900可以,并且有时的确使用WAN上行链路带来在其中进行对等通信。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2900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其使用该信号来确定其是否被准许向基站的上行链路带中传送对等信号和/或对等发射功率电平信息,例如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无线通信设备2900包括经由总线2912耦合在一起的接收机模块2902、发射机模块2904、用户I/O设备2908、处理器2906、和存储器2910,在总线2912上各种单元可以互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2910包括例程2918和数据/信息2920。
例如CPU的处理器2906执行存储器2910中的例程2918并使用存储器2910中的数据/信息2920来控制无线通信设备2900的操作并实现方法。
例如OFDM接收机的接收机模块2902被耦合至接收天线2914,无线通信设备2900经由该天线来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该收到信号用于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信息。接收机模块2902还接收对等通信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有些时候,接收机模块2902接收来自正被该无线通信设备用作广域网中的连入点的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指派信号和话务信号,其中通信设备2900作为蜂窝通信设备起作用。
例如OFDM发射机的发射机模块2904被耦合至发射天线2916,无线通信设备2900经由该天线向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传送对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有些时间区间期间,发射机模块2904向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其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在WAN操作模式——例如,蜂窝操作模式——下起作用。
用户I/O设备2908包括例如话筒、键盘、按键板、鼠标、相机、开关、扬声器、显示器等。用户I/O设备2908允许无线通信设备2900的用户输入数据/信息、访问输出数据/信息、和控制无线通信设备2900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尝试发起对等通信会话。
例程2918包括通信例程2922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924。通信例程2922实现无线通信设备2900所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924包括测量模块2926、授权模块2940、对等传输控制模块2941和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28。在有些实施例——例如支持对等通信和例如蜂窝通信等WAN通信两者的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924包括广域网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36。
测量模块2926对收到的来自基站的信号执行测量。信号(2942、2944)代表测量模块2926的输入,而信息(2946、2948)代表测量模块2926的输出。在各种实施例中,测量模块2926的测量是信号功率测量。
授权模块2940可以,并且有时的确从收到基站信号的测得功率来确定无线通信设备2900应制止自己传送对等信号。授权模块2940可以,并且有时的确从收到基站信号的测得功率来确定无线通信设备2900被准许传送对等信号。对等传输授权状态2950是授权模块2940的输出并被用作对等传输控制模块2941的输入。
对等传输控制模块2941在确定无线通信设备2900应制止自己传送对等信号之后控制无线发射机模块2904制止自己传送对等通信信号,直至确定无线通信设备2900被准许传送对等信号。使用对等传输授权状态2950的对等传输控制模块2941作为对等传送启用/禁用控制器来起作用。
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28根据收到的基站信号的测量结果来控制至少一些对等信号传输的对等发射功率。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28包括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确定子模块2930、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确定子模块2932和第一函数2934。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28使用第一函数2934——其针对第一收到信号功率电平比起针对高于该第一收到信号功率电平的第二收到信号功率电平将对等发射功率限制在较低的电平上。在各种实施例中,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28响应于更高的测得的收到信号功率电平将对等发射功率限制在更低的电平上。
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子模块2930使用第一函数2934来确定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子模块2932根据上述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和从第二对等通信设备接收到的对等信号来确定实际的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在各种实施例中,子模块2932控制所确定的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小于或等于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广域网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36将向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发射功率控制在比上述对至少一些对等信号传输使用的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更高的发射功率电平上。WAN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36包括不同于第一函数2934的第二函数2938。广域网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36对向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控制包括使用不同于第一函数2934的第二函数2938以基于所测得的来自基站的信号的收到功率电平来确定要向该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
例如,收到基站信号N2944由测量模块2926测量以获得向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28和WAN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36两者输入的信号N测量信息2948。对等模块2928使用第一函数2934来处理输入2848并获得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2952,而WAN模块2936使用第二函数2938来处理相同的输入2948并获得所确定的最大WAN发射功率电平2956——其是比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2952更高的电平。
在各种实施例中,对等传输信号功率电平至少比向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低10dB。例如,对于基站信号的相同测得值,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2952至少比所确定的最大WAN发射功率电平2956低10dB。作为另一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无线终端位于一定位处并且已基于相同的收到基站信号测量确定了对等发射功率电平信息和WAN发射功率电平信息,则所确定的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2954至少比所确定的实际WAN发射功率电平2958低10dB。
数据/信息2920包括多个从基站收到的被测量并用于确定发射功率电平信息的信号(收到基站信号12942、...、收到基站信号N2944)、多个分别对应的信号测量信息(信号1测量信息2946、...、信号N测量信息2948)。数据/信息2920还包括指示无线通信设备2900当前是否被允许传送对等信号的对等传输授权状态信息2950。数据/信息2920还包括作为子模块2930的输出的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2952、以及作为子模块2932的输出的所确定的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2954。
被包括作为数据/信息2920的部分的时基/频率结构信息2960包括上行链路频带信息2962——例如,WAN上行链路带宽信息、WAN上行链路载波信息和上行链路WAN频调组信息,下行链路频带信息2964——例如,WAN下行链路带宽信息、WAN下行链路载波信息和下行链路WAN频调组信息,以及标识被测量的基站信号的定位的信息2966。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等通信信令使用基站正使用的WAN上行链路频带,其中这些对等信号充当对定向到该基站的WAN上行链路信号的干扰。测量由无线通信设备2900接收到的信号,并且利用该测量来控制无线通信设备的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号是在WAN上行链路带中传达的,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信号是在WAN下行链路带中传达的。信息2966标识哪个WAN带携带此信号,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对应于该信号的更具体的信息,例如,复现时基结构中的点和/或用于标识该信号的具体频调信息。
在无线通信设备2900支持例如蜂窝通信等WAN通信的各种实施例中,数据/信息2920还包括所确定的最大WAN发射功率电平信息2956和所确定的实际WAN发射功率电平信息2958,它们是WAN发射功率控制模块2936的输出。
包括图7A和图7B的组合的图7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支持对等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800。操作开始于步骤802——在此无线通信设备被上电和初始化,并行进到步骤804——在此该无线通信设备收到来自基站的第一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是在用于向该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频带中接收到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是在作为由上述基站使用的下行链路频带的频带中接收到的,并且对等信号是在另一个频带中传送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于对等信令的这另一个频带可以是,并且有时是用于向该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频带。
操作从步骤804行进到步骤806。在步骤806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对该收到信号执行测量——例如信号功率测量。操作从步骤806行进到步骤808。
在步骤808中,该无线通信设备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808包括子步骤810和812。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808包括子步骤814和816。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808包括子步骤814和818。
在子步骤810中,该无线通信设备访问包括存储着的对应于不同服务级别的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的存储器,并随后在子步骤812中,该无线通信设备检出存储着的对应于与该无线通信设备相对应的服务级别的发射功率。
在子步骤814中,该无线通信设备从由该无线通信设备自上述基站接收到的信号来恢复控制值。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其恢复出控制值的该信号是在步骤804中收到的第一信号。操作从子步骤814行进到子步骤816和818之一。在子步骤816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将该恢复出的控制值用作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替换地,在子步骤818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基于该恢复出的控制值和对应于该无线终端的服务级别来计算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
操作从步骤808行进到步骤820。在步骤820中,该无线通信设备根据第一信号的测量结果来控制至少一些对等传输的对等发射功率,其中控制对等发射功率包括根据第一函数来控制对等发射功率,并且其中根据第一函数来控制对等发射功率包括在该第一函数中除上述测得的收到功率电平之外还使用上述所确定的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操作从步骤820经由连接节点A822行进到步骤824。
在步骤824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在与收到上述第一信号的时间不同的时间收到来自基站的第二信号。随后在步骤826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对该第二收到信号执行测量——例如对该第二收到信号的功率测量。操作从步骤826行进到步骤828,其中该无线通信设备从第二收到信号的测得功率来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应制止自己传送对等通信信号。操作从步骤828行进到步骤830。在步骤830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在确定其应制止自己传送对等通信信号之后制止自己传送对等通信信号,直至从测量来自基站的另一个信号的功率确定该无线通信设备被准许传送对等信号。
图8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支持对等通信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3000——例如诸如移动节点等无线终端——的插图。示例性通信设备3000可以,并且有时的确使用WAN上行链路带来在其中进行对等通信。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3000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其使用该信号来确定其是否被准许向基站的上行链路带中传送对等信号和/或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信息,例如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无线通信设备3000包括经由总线3012耦合在一起的接收机模块3002、发射机模块3004、用户I/O设备3008、处理器3006、和存储器3010,在总线3012上各种单元可以互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3010包括例程3018和数据/信息3020。
例如CPU的处理器3006执行存储器3010中的例程3018并使用存储器3010中的数据/信息3020来控制无线终端3000的操作并实现方法,例如图7的流程图800的方法。
例如OFDM接收机的接收机模块3002被耦合至接收天线3014,无线通信设备3000经由该天线来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该收到信号用于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信息。接收机模块3002还接收对等通信信号。例如OFDM发射机的发射机模块3004被耦合至发射天线3016,无线通信设备3000经由该天线向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传送对等信号。
用户I/O设备3008包括例如话筒、键盘、按键板、鼠标、相机、开关、扬声器、显示器等。用户I/O设备3008允许无线通信设备3000的用户输入数据/信息、访问输出数据/信息、和控制无线通信设备3000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尝试发起对等通信会话。
例程3018包括通信例程3022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3024。通信例程3022实现无线通信设备3000所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无线终端控制例程3024包括测量模块3026、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服务级别标识模块3034和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3036。
测量模块3026对收到的来自基站的信号执行测量。收到基站信号13044代表测量模块3026的输入,而信号1测量信息3046代表测量模块3026的输出。在各种实施例中,测量模块3026的测量是信号功率测量。
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将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设置成所检出的控制参数3048。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根据所检出的控制参数3048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将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设置成恢复出的控制参数,例如解码出的控制参数3050。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根据恢复出的控制参数——例如解码出的控制参数3050——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根据标识出的服务级别3052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根据所检出的控制参数3048和恢复出的控制参数——例如解码出的控制参数3050——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通过包括以下i)和ii)之一的操作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其中i)将恢复出的值用作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和ii)基于恢复出的控制值和对应于该无线终端的服务级别来计算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
服务级别标识模块3034标识对应于无线通信设备3000的当前服务级别。例如,通信设备3000的一些不同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不同的服务级别,例如紧急用户、政府相关用户、服务供应商用户、1级团体用户、2级团体用户、1级私人用户、2级私人用户等。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的服务级别可以对应于不同类型的通信设备、不同类型的要传达的数据、不同量的要传达的数据和/或不同等待时间考量。标识出的当前服务级别是在所标识服务级别3052中指定的。
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包括检索模块3030和控制参数恢复模块3032。检索模块3030检索存储着的对应于与无线通信设备3000相对应的服务级别的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由此,检索模块3030将所标识服务级别3052用作输入,访问服务级别到功率电平控制参数映射信息3060并且获得与该输入服务级别相关联的控制参数。检出的控制参数3048是检索模块3030的输出。
控制参数恢复模块3032从由通信设备3000自基站接收到的信号恢复出控制值。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值是从测量模块3026所测量的相同信号——例如,收到基站信号1 3044——恢复出的。解码出的控制参数3050是控制参数恢复模块3032的输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恢复出的控制值是干扰电平指示器值。
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3036根据收到基站信号的测量结果来控制至少一些对等信号传输的对等发射功率。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3036包括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确定子模块3038、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确定子模块3040和第一函数3042。
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子模块3038使用第一函数3042来确定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子模块3040根据上述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和从第二对等通信设备接收到的对等信号来确定实际的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在各种实施例中,子模块3040控制所确定的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小于或等于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控制模块3036在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时——例如,在确定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3056时——除例如来自信号1测量信息3046的所测得的收到功率电平外还使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3054。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被包括作为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3036的一部分。
数据/信息3020包括从基站收到的信号——收到基站信号1 3044,其被测量模块3026测量以获得用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信息的信号1测量信息3046。数据/信息3020还包括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3054、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3056、所确定的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3058、服务级别到功率电平控制参数映射信息3060、以及时基频率结构信息3070。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信息3020包括标识出的服务级别3052、检出的控制参数3048和解码出的控制参数3050之中的一个或更多。
检出的控制参数3048是检索模块3030的输出并且对应于服务级别到功率控制参数映射信息3060的控制参数值(控制参数值1 3066、...、控制参数值M 3068)之一。解码出的控制参数3050是控制参数恢复模块3032的输出并且代表从收到的基站信号恢复出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其恢复出该信息的收到基站信号是进行功率测量的相同基站信号——例如,收到基站信号1304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恢复出的控制值是干扰电平指示器值。
标识出的服务级别3052是服务级别标识模块3034的输出,并且被用作检索模块3030的输入。使用标识出的服务级别3052来选择对应的控制参数值。例如,如果标识出的服务级别3052指示服务级别M 3064,则检索模块3030检出控制参数值M 3068,其存储在检出控制参数3048中。
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3054是功率电平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028的输出。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3054是根据标识出的服务级别3052、检出的控制参数3048和解码出的控制参数3050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确定的。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3054被用作对等发射功率控制模块3036的输入。
所确定的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3056是最大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子模块3038的输出,而所确定的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3058是实际对等发射功率电平确定子模块3040的输出。
服务级别到功率电平控制参数映射信息3060包括多个服务级别(服务级别1 3062、...、服务级别M 3064)和多个对应的控制参数值(控制参数值13066、...、控制参数值M 3068)。
被包括作为数据/信息3020的部分的时基/频率结构信息3070包括上行链路频带信息3072——例如,WAN上行链路带宽信息、WAN上行链路载波信息和上行链路WAN频调组信息,下行链路频带信息3074——例如,WAN下行链路带宽信息、WAN下行链路载波信息和下行链路WAN频调组信息,以及标识所测量和/或解码出的基站信号的定位的信息3076。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等通信信令使用基站正使用的WAN上行链路频带,其中这些对等信号充当对定向到该基站的WAN上行链路信号的干扰。测量由无线通信设备3000接收到的信号并且该测量被用于控制无线通信设备的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此收到的基站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是在WAN上行链路带中传达的,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信号是在WAN下行链路带中传达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无线通信设备3000接收到并被解码以恢复信息——例如,恢复干扰指示器值——的信号还被用于控制无线通信设备的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功率测量的相同基站信号是从其恢复出该信息的解码出的信号。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有两个不同的从基站收到的信号,一个信号的收到功率电平被测量和利用,而另一个信号传达经编码的功率控制信息——例如经编码的干扰指示器值。从其恢复出例如干扰电平指示器值等信息的基站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是在WAN上行链路带中传达的,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信号是在WAN下行链路带中传达的。信息3076标识哪个WAN带携带所测量的基站信号以及哪个WAN带携带用于信息恢复的基站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3076标识对应于这一个或多个信号的更具体的信息,例如,复现时基结构中的点和/或用于标识这一个或多个信号的具体频调信息。
图9是图解包括通信系统302、描述频带使用信息的表304和图解示例性对等无线终端发射功率电平信息的表306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图300。示例性通信系统302包括带有由蜂窝小区310代表的对应蜂窝覆盖区域的基站308。基站308经由例如光纤链路等网络链路309被耦合至其他网络节点,例如其他基站、路由器、AAA节点、归属代理节点、控制节点等,和/或因特网。在通信系统302中,还有多个支持蜂窝通信的无线终端(WT 1312、...、WT N 314)。蜂窝WT(312、314)分别经由无线链路(316、318)被耦合至基站308。
在通信系统302中,还有多个支持对等通信的无线终端(WT 1′、WT 2′328、WT 3′、WT 4′340)。WT 1′被示为处于两个时间点上,并且被表示为在时间t0上的元素324和在时间t1上的元素326。WT 1′运动由箭头334来指示。WT 3′被示为处于两个时间点上,并且被表示为在时间t0上的元素336和在时间t1上的元素338。WT 3′运动由箭头346来指示。WT 1′与WT 2′328之间的对等通信由箭头330和332来指示。WT 3′与WT 4′340之间的对等通信由箭头342和344来指示。
基站向该上行链路带中传送信标信号320。该信标信号被这些对等无线终端检测到和测量。对等无线终端使用对该收到信标信号的功率测量来确定该无线终端是否被允许传输对等信号以及在传输被允许时控制发射功率电平,例如,最大发射功率电平。基站308周围的虚箭头圆322指示示例性对等受限区域,在此对等无线终端被限制成不能传送信号。在靠近基站308的区域中,来自对等无线终端的处于在对等信令中使用的电平上的传输从尝试恢复并解码来自在蜂窝模式下操作的无线终端(312、...314)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基站接收机的角度而言造成了过多干扰,并且由此对等无线终端传输是不被准许的。
现在将描述频带信息表304。第一列348指示频带A被用作供从基站传送的、旨在由蜂窝无线终端接收的信号用的蜂窝下行链路带。第二列350指示频带B被用作:(i)供从蜂窝无线终端传送的、旨在由基站接收的信号用的蜂窝上行链路带;(ii)用于传达由基站传送的并且旨在由对等无线终端接收和使用的对等信标信号的频带;以及(iii)旨在用于从对等无线终端传送并旨在由对等无线终端接收的信号的对等频带。
现在将描述对等无线终端功率信息表306。第一列352标识正描述的示例性对等无线终端(WT 1′、WT 2′、WT 3′、WT 4′)。第二列354标识时间点,或者t0或者t1。第三列356标识对应于同一行上的无线终端、对应于同一行上所指示的时间的发射功率电平信息。表306的信息指示从时间t0到时间t1,WT 1′的发射功率电平增大。可以观察到WT 1′在此时间期间移动离开基站308,并且从WT 1′的角度而言可预期信标信号320的测得功率电平在此时间期间降低。还可以观察到WT 1′在此时间期间保持在受限区322之外。表306的信息还指示从时间t1到时间t0,WT 3′的发射功率电平降低。可以观察到WT 3′在此时间期间朝基站308移动,并且从WT 3′的角度而言可预期信标信号320的测得功率电平在此时间期间增大。还可以观察到WT 3′在此时间期间保持在受限区322之外。表306中所描述的功率电平可以是对该无线终端可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电平。替换地,表306中所描述的功率电平可以是实际的发射功率电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无线终端支持多个操作模式,例如对等和蜂窝通信操作模式。
图10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400的插图。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400包括至少一个基站402、多个支持对等通信的无线终端(无线终端1 404、...、无线终端N 410)、多个支持广域网信令的无线终端(无线终端2 406、...、无线终端n 412)、以及多个支持对等信令和广域网信令两者的无线终端(无线终端3 408、...、无线终端M 414)。
基站402包括对等干扰管理模块416、干扰信号测量模块418、和发射机模块420。对等干扰管理模块416确定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值。发射机模块420例如作为所传达的指示器值来传送所确定的对等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值。干扰信号测量模块418在空上行链路传输时段期间测量信号干扰并且向对等干扰管理模块416供应所测得的信号干扰信息。
无线终端1 404包括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422、对等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24、差值更新模块426和存储器428。存储器428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存储着的预定差值指示器信息430。存储着的预定差值指示器信息430包括多个可由基站信令的指示器(指示器1 442、...、指示器N 444)以及分别对应的不同值(差值1 446、...、差值N 448)。
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422测量从基站——例如从基站402——收到的信号的功率。对等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24根据第一函数作为来自基站的信号的测得功率的函数来控制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在各种实施例中,该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是所准许的最大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差值更新模块426接收来自例如基站402等基站的差值指示器值并且基于该收到的指示器值来更新第一函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差值是预定量,并且存储指示器和对应的预定差值的存储器428被访问,且所访问的值由第一函数使用。
无线终端2 406包括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432、和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34。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432测量从例如基站402等基站收到的信号的功率电平。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34根据第二函数作为从基站收到的信号的测得功率的函数来控制关于无线终端2 406的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电平,该第二函数不同于第一函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电平是最大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电平。在各种实施例中,对于所测得的收到信号功率的给定值,第二函数比第一函数确定更高的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由第一函数和第二函数针对所测得的收到信号功率的给定值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之间以dB计的差值至少为10dB。
无线终端3 408包括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436、对等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38、和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40。收到信号功率测量模块436测量从基站收到的信号的功率电平。对等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38根据第一函数作为来自基站的信号的测得功率的函数来控制对等信号发射功率电平。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模块440根据第二函数作为从基站收到的信号的测得功率的函数来控制广域网信号发射功率电平,该第二函数不同于上述第一函数。在各种实施例中,对于所测得的收到信号功率的给定值,模块440所使用的第二函数比模块438所使用的第一函数确定更高的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由第一函数和第二函数针对所测得的收到信号功率的给定值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之间以dB计的差值至少为10dB。在一些实施例中,WT 3 408的模块438所使用的第一函数与WT 1 404的模块424所使用的第一函数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WT 3 408的模块440所使用的第二函数与WT 2 406的模块434所使用的第二函数相同。
图1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500。该示例性方法的操作在步骤502开始并行进到步骤504。在步骤504中,基站存储干扰预算信息。操作从步骤504行进到步骤506和步骤508。
在作为在正进行的基础上被执行的步骤508中,操作基站维持与至少一个毗邻基站同步,从而维持上行链路空时段在毗邻基站之间同步。在各种实施例中,上行链路空时段是其中基站所使用的上行链路带宽中至少有一小部分有意地没被用来向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时段。
返回到步骤506,在步骤506中,基站在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背景干扰。随后在步骤510中,基站根据所测得的背景干扰来确定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步骤510包括子步骤512。在子步骤512中,基站使用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联合上述所测得的背景干扰来生成该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子步骤512包括子步骤514、516、518、和520。在子步骤514中,基站确定所测得的背景干扰是否超过由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所指示的干扰预算极限。如果超过了该预算极限,则操作从子步骤514行进到子步骤516;否则操作从子步骤514行进到子步骤518。
在子步骤516中,基站修改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比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更多地限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返回到子步骤518,在子步骤518中,基站确定所测得的背景干扰是否低于上述由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所指示的干扰预算极限,例如,至少低了预定的阈值值。如果在子步骤518中确定所测得的背景干扰是低于该干扰预算极限的从而满足了测试准则,操作就从子步骤518行进到子步骤520。在子步骤520中,基站修改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将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增大到比先前的发射功率控制值所控制的电平更高的电平上。
操作从步骤510行进到步骤522,其中基站传送所确定的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图12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600。该示例性方法的操作在步骤602开始并行进到步骤604。在步骤604中,基站存储干扰预算信息。操作从步骤604行进到步骤606和步骤608。
在作为在正进行的基础上被执行的步骤608中,操作基站维持与至少一个毗邻基站同步,从而维持上行链路空时段在毗邻基站之间同步。在各种实施例中,上行链路空时段是其中基站所使用的上行链路带宽中至少有一小部分有意地没被用来向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时段。
返回到步骤606,在步骤606中,基站在第一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背景干扰。随后在步骤610中,基站根据所测得的背景干扰来确定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操作从步骤610行进到步骤612。在步骤612中,基站传送所确定的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操作从步骤612行进到步骤614。
在步骤614中,基站在第二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背景干扰,并随后在步骤616中,基站从对应于第一上行链路空时段和第二上行链路空时段的测量来确定所测得的背景干扰的改变。操作从步骤616行进到步骤618。
在步骤618中,基站根据所测得的对应于第二上行链路空时段的背景干扰以及所确定的测得背景干扰改变确定第二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并且随后在步骤620中,基站传送所确定的第二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操作从步骤620行进到步骤622。
在步骤622中,基站在第三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背景干扰,并且在步骤624中,基站从对应于第二上行链路空时段和第三上行链路空时段的测量来确定测得背景干扰的改变。操作从步骤624行进到步骤626,其中基站确定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与第二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之差。操作从步骤626行进到步骤628。
在步骤628中,基站根据所测得的对应于第三上行链路空时段的背景干扰、所确定的第二与第三上行链路空时段之间测得背景干扰的改变、以及所确定的先前所传送的两个功率控制值之差确定第三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操作从步骤628行进到步骤630,其中基站传送所确定的第三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图1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基站2800的插图。示例性基站2800管理来自向供其广域网上行链路通信用的相同空中链路资源中传送的对等无线终端的接收干扰。示例性基站2800确定并传送对等无线终端在确定其发射功率电平时利用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2800所传送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信号还由将该基站用作网络连入点并且向该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终端用来控制发射功率电平。
示例性基站2800包括经由总线2812耦合在一起的接收机模块2802、发射机模块2804、处理器2806、I/O接口2808、和存储器2810,在总线2812上各种单元可以互换数据和信息。
例如OFDM接收机的接收机模块2802被耦合至接收天线2814,基站2800经由该天线接收来自无线终端——例如在蜂窝模式下起作用并且将基站2800用作网络连入点的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机模块2802还接收来自在本地附近操作的对等通信设备的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机模块2802还接收来自源于毗邻蜂窝小区中的蜂窝设备的上行链路信令的干扰。
例如OFDM发射机的发射机模块2804被耦合到发射天线2816,基站2800经由该天线向将基站2800用作网络连入点的无线终端传送下行链路信号。发射机模块2804还传送将被对等无线终端用来控制其发射功率电平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信号,这些对等无线终端将该基站的上行链路带用于对等信令并由此从基站接收机模块2802的角度而言造成了干扰。
存储器2810包括例程2818和数据/信息2820。处理器2806——例如CPU——执行存储器2810中的例程2818并使用存储器2810中的数据/信息2820来控制基站2800的操作并实现方法。例程2818包括通信例程2822、干扰测量模块2824、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2826、以及无线终端功率控制信号传输模块2830。在一些实施例中,例程2818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广域网同步模块2828以及干扰类型分离模块2832。
通信例程2822实现基站2800所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干扰测量模块2824在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背景干扰。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2826根据测得背景干扰来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在各种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2826使用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联合测得背景干扰来确定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值,从而生成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无线终端功率控制信号传输模块2830控制发射机模块2804传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信号,例如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285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830根据复现调度来控制发射机模块2804传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830根据干扰电平信息来控制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2826根据测得背景干扰和测得背景干扰相比于先前测量的改变来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2826根据先前所传送的两个功率控制值之差来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2826通过包括在测得背景干扰超过由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所指示的干扰预算极限时修改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操作来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比该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更多地限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2826通过包括在测得背景干扰低于由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所指示的干扰预算极限时修改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操作来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将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增大到比该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所控制的更高。在各种实施例中,改变到更高电平是在测得干扰至少比上述干扰预算极限低预定阈值时才执行的。
由此,该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值由基站2800用来调节对等通信的发射功率电平,从而影响对正被定向到基站2800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干扰。
广域网同步模块2828用于维持与至少一个毗邻基站同步,从而维持上行链路空时段在毗邻基站之间同步。
干扰类型分离模块2832用于获得对源自于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干扰贡献的量的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类型分离模块2832有意地在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中输入受控改变电平,并且计算在后续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在干扰测量中所观察到的效应以作为将对等干扰与其他干扰源——例如,在没有关于基站2800同步的毗邻蜂窝小区中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蜂窝通信设备——区分开的一部分。
数据/信息2820包括时/频结构信息2834、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2840、多个干扰测量信息组(上行链路干扰测量信息1 2846、...、上行链路干扰测量信息N 2848)、以及多个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2850、...、第M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2852)。
时基/频率结构信息2834包括复现时间结构信息2836。复现时间结构信息2836包括标识上行链路空时段的信息283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空时段对应于其中该基站所使用的上行链路带宽中至少有一小部分有意地没被用来向该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时段。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空时段是期间将基站2800用作连入点的无线终端——例如,蜂窝通信设备——有意地制止自己向基站2800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时段。在此时段期间,对等无线终端信令继续使用上行链路频带。由此,基站2800可在此时段期间测量背景干扰。如果毗邻基站被同步以此使得上行链路空时段是并发的,则在这些时段期间测得的噪声可能与对等信令相关联。然而,如果毗邻基站没被同步,并且使用相同的上行链路带,则在这样的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得的干扰就包括来自对等无线终端和对应于毗邻基站的蜂窝通信设备两者的干扰。
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2840包括背景干扰极限信息2842和阈值信息2844。
图14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包括示例性通信系统902和频带使用表904的插图900。在示例性通信系统900中,广域网与对等通信共享带宽。在各种实施例中,该广域网对应于已部署的系统并且对等能力涉及增添和/或升级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通信系统902起初被部署成包括WAN和对等能力两者。频带使用表904指示可对应于示例性系统902的两类实施例。在第一类实施例——即A类实施例中,广域网使用频分双工(FDD)并且广域网频分双工上行链路带与对等通信活动共享带宽。在第二类实施例——即B类实施例中,广域网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相同频带的时分双工(TDD),并且广域网与对等通信活动共享上行链路时隙。由此,在这两类实施例中,来自广域网通信设备的上行链路信令会干扰对等通信设备对对等通信信号的接收,并且在对等通信设备之间导向的对等通信信号会干扰基站处的广域网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
示例性通信系统902包括基站906、广域网无线终端908——例如蜂窝移动节点、第一对等无线终端910、以及第二对等无线终端912。出于例示说明的目的,考虑广域网无线终端908向基站906传送上行链路信号914。基站906收到此信号并测量收到的信号为PC1。从对等无线终端2 912的角度而言,信号914被视为来自广域网无线终端908的干扰916。现在考虑第一对等无线终端910向对等无线终端2 912传送对等信号918。从基站906的角度而言,信号918被视为来自第一对等无线终端910的干扰920。基站906收到此干扰并测量收到的信号为PP1
根据各种实施例,将优先级给予广域系统,并且在基站处管理干扰。例如,选取功率控制值α来达成诸如(PP1/PC1)≤α等目标。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α是诸如-10dB、-20dB、或-30dB之类的值。尽管在该示例中是关于一个对等无线终端导致与对应于一个广域网的无线终端上行链路信令的基站接收有关的干扰来描述的,但是将理解,可以有并且有时的确有多个传送并对干扰作出贡献的对等无线终端,以及可以有并且有时的确有多个向基站传送基站正尝试恢复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广域网无线终端。由此,基站所确定的用来管理干扰的控制因子α可以,并且有时的确取决于多个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因子α取决于用户的数目,例如活跃广域网用户的数目和/或活跃对等用户的数目。
图15是图解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的插图1002,其中广域网具有基站在其中监视和测量对等噪声的静默时段。示例性插图1002包括具有对应的蜂窝覆盖区域1006的基站100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蜂窝覆盖区域的半径至少为1千米。在该蜂窝小区内,有多个在蜂窝操作模式下起作用的无线终端(WT A 1008、WT B 1010、WT C 1012、WT D 1014)。这些无线终端(1008、1010、1012、1014)接收来自基站1004的下行链路信号并向基站1004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然而,此时间点对应于有意的广域网上行链路静默时段,在此广域网无线终端(1008、1010、1012、1014)不传送任何上行链路信号。
蜂窝小区1006还包括多个在对等操作模式下起作用的无线终端(WT 11016、WT 2 1018、WT 3 1020、WT 4 1022)。对等通信在此时段期间不受限制。对等WT 1 1016恰好正在向对等无线终端2 1018传送对等信号1024。从基站1004中的接收机的角度而言,所传送的此对等信号1024被视为对等噪声干扰信号1026。对等WT 3 1020恰好正在向对等无线终端4 1022传送对等信号1028。从基站1004中的接收机的角度而言,所传送的此对等信号1028被视为对等噪声干扰信号1030。
图16是图解各种实施例的若干特征的插图1102,并且是图15的示例的延续。基站1004根据所测得的对等干扰来确定功率控制值α。基站随后经由将被这些无线终端使用的信号1104来广播此控制值α。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为控制值α广播单个值;然而,该值可以并且有时的确被接收广播信号1104的不同无线通信设备作不同使用。在本示例中,在蜂窝模式下操作的这组无线终端(WT A 1008、WT B 1010、WT C 1012、WT D 1014)使用第一功率控制函数f1(α)1106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而在对等模式下操作的这组无线终端(WT 1 1016、WT 2 1018、WT 3 1020、WT 4 1022)使用第二功率控制函数f2(α)1108来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
图17是图解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的示例性控制值查找表1200的插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广播功率控制值,并且根据该收到值以及对应的服务级别来确定其自己要使用的功率控制值。不同的服务级别可以,并且有时的确对应于不同的话务类型、不同类型的服务、和/或不同的服务用户,并且映射到不同的服务级别。例如,示例性的不同优先级在一些实施例中与不同的话务类型——例如,语音、等待时间很关键的数据、以及最大努力类型的数据——相关联。示例性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包括,例如紧急通信服务和普通通信。不同类型的用户包括,例如,诸如警察、火灾、紧急服务等高优先级用户、已订阅高服务级别计划的中优先级用户、以及已订阅低服务级别计划的低优先级用户。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优先级级别来修改恢复出的功率控制值。
在示例性表1200中,第一列1202指示示例性的收到控制值α,第二列1204指示示例性的对应服务级别1控制值α1,第三列1206指示示例性的对应服务级别2控制值α2,以及第四列1208指示示例性的对应服务级别3控制值α3。第一行1210指示如果使用查找表1200的无线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10dB的广播功率控制值并且其对应的服务级别是(服务级别1、服务级别2、服务级别3),则其对其功率控制值分别使用(-10dB、-15dB、-20dB)。第二行1212指示如果使用查找表1200的无线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20dB的广播功率控制值并且其对应的服务级别是(服务级别1、服务级别2、服务级别3),则其对其功率控制值分别使用(-20dB、-25dB、-30dB)。第三行1214指示如果使用查找表1200的无线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30dB的广播功率控制值并且其对应的服务级别是(服务级别1、服务级别2、服务级别3),则其对其功率控制值分别使用(-30dB、-35dB、-40dB)。
图18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例如其上行链路带宽也被用于对等信令的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1300。该基站是例如作为其中操作在毗邻基站之间被同步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来操作的基站。在毗邻基站之间同步便于实现通用上行链路空时段,其中可以控制广域网无线终端蜂窝小区上行链路信令以普遍地停止。这些空时段用于背景干扰的测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背景干扰W可由W=热噪声+对等噪声来近似。基站期望控制干扰,并且确定和广播将被其附近的无线终端收到的功率控制因子α。
操作在步骤1302开始,在此该基站被上电和初始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初始化包括对被向这些无线终端广播的功率控制因子α使用缺省值。操作从开始步骤1302行进到步骤1304。在步骤1304中,基站在空区间——例如,其中控制WAN无线终端制止自己信令的上行链路空区间——期间测量背景干扰W。
操作从步骤1304行进到步骤1306。在步骤1306中,基站根据所测得的背景干扰来确定功率控制因子α。在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函数使得随着W增大,α针对W的至少一些非空范围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306的确定包括与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的比较。操作从步骤1306行进到步骤1308。
在步骤1308中,基站广播所确定的功率控制因子α。操作从步骤1308行进到步骤1304,在此执行对背景干扰的另一次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生成被广播的所确定功率控制因子时对应于多个空区间来执行和使用对背景干扰的多次测量。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在于步骤1308中广播所确定的功率控制因子之前对应于一组空区间执行一组背景测量,例如步骤1304的多次反复。
图19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基站——例如其上行链路带宽也被用于对等信令的基站——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1400。该基站是例如作为其中操作在毗邻基站之间没有被同步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来操作的基站。在该基站所使用的上行链路时基结构中,上行链路空时段被基站用来测量背景干扰。然而,由于相邻蜂窝小区中的操作没有被同步,因此来自相邻蜂窝小区的干扰电平随时间推移可能变动,从而使得要提取背景干扰的对等分量与如果毗邻基站被同步并且还被控制成使得有意的上行链路空并发地出现的情形应出现的情况相比就更加困难。基站期望控制干扰,并且确定和广播将由其附近的无线终端收到的功率控制因子α。根据本实施例的特征,基站有意地将其广播的广播功率控制因子作为受控输入来变动,从而测量响应。
操作开始于步骤1402——在此基站被上电和初始化,并行进到步骤1404。在步骤1404中,基站广播功率控制因子α1。在此点,α1是从初始化获得的缺省值。随后在步骤1406中,基站在空区间——例如,其中使用该基站的无线通信设备被有意地限制成不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上行链路WAN空区间——期间测量背景干扰W1。操作从步骤1406行进到步骤1408。
在步骤1408中,基站调整功率控制因子来确定第二功率控制因子α2。例如,α2=α1+Δα,其中Δα是非零值并且可正可负。典型地,Δα的幅度是α1的幅度的一小分数,例如,少于或等于α1的25%。操作从步骤1408行进到步骤1410,其中基站传送该新的发射功率控制因子α2。操作从步骤1410行进到步骤1412。
在步骤1412中,基站在空区间期间测量背景干扰W2。操作从步骤1412行进到步骤1414。在步骤1414中,基站根据测得背景干扰的改变和所传送的功率控制因子的改变来确定功率控制因子α3。例如,α3是根据ΔW和Δα来确定的,其中ΔW=W2-W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α3是α3=α2+Δα和α3=α1-Δα之一。操作从步骤1414行进到步骤1416,在此基站设置α1=α3。操作行进到步骤1404,在此基站广播功率控制因子α1
图20是纵轴1502上的噪声W相对于横轴1504上的α的标绘曲线1500的插图。代表着在尝试恢复出上行链路信号的基站处的收到噪声的噪声W包括对等噪声和其他蜂窝小区干扰。变量α是功率控制因子。曲线1506是对应于其他蜂窝小区干扰电平1508的W相对于α特性曲线。在对应于第一基站的有意的上行链路空时间区间期间,第一基站有意地控制将其用作网络连入点的无线终端制止进行上行链路信令。在此有意的上行链路空时间区间期间,允许该蜂窝小区内的对等活动继续。由此,该对等活动被第一基站接收机当作噪声来对待并且为所测得噪声W作出贡献。
现在考虑有毗邻基站正相对于第一基站异步地操作。由于该毗邻基站与第一基站异步,因此毗邻基站的有意的上行链路空时间区间不一定与第一基站的有意的空时间区间交迭。由此,该毗邻基站的上行链路信令还对由第一基站在第一基站的有意的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的测得噪声W作出贡献。
W相对于α的特性曲线1506对应于给定电平的其他蜂窝小区干扰1508,后者代表干扰的最小电平。如果在曲线1506上接近饱和的点上操作,则α增大不会对噪声W的降低造成显著改善。α增大对应于对对等信令的发射功率的限制。由此,在这样的条件下,额外地限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不会显著改善对来自蜂窝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然而,如果在曲线1506上具有高斜率值的点上操作,则α的略微增大就会对噪声W的电平下降造成显著改变。在这样的条件下,有时减小α诸如以改善对来自基于蜂窝小区的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恢复就会是有益的。例如,略微抑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导致上行链路信令恢复和/或吞吐量的显著改善。
一般而言,在各种实施例中,基于良好的广域(例如蜂窝)的通信接收与对等信令相比被给予优先级。然而,在给定特定水平的合需的基于蜂窝小区的上行链路接收质量的情况下期望对等通信吞吐量被最大化。可以观察到W相对于α特性曲线将作为该其他蜂窝小区干扰的函数而改变。该其他蜂窝小区干扰可以并且有时的确独立于第一蜂窝小区操作而改变。例如,由于诸条件、毗邻蜂窝小区中基于蜂窝的无线终端用户的数目、毗邻蜂窝小区上行链路话务负载等,第一基站所经历的该其他蜂窝小区干扰可以改变到不同的电平。图21的标绘曲线1600图解与图20的其他蜂窝小区干扰电平1508相比不同的其他蜂窝小区干扰电平1608。此外,图21图解与特性曲线1506相比不同的特性曲线1606。
图22图解响应于噪声测量来调整在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功率控制因子α的选择的示例性方法。图22是对应于特性曲线1506的纵轴1502上的噪声W相对于横轴1504上的α的标绘曲线1700。在操作时,第一基站可能没意识到第一基站正在对应于图20的其他蜂窝小区干扰电平1508的特性曲线1506上操作,其中曲线1506是包括曲线1506和图21的曲线1606的曲线族之一。
第一基站将α设置成初始值α1 1702,其被广播出去。值α1 1702被第一基站的蜂窝小区内的对等无线终端用来控制其对等发射功率。在第一基站的有意的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第一基站测量收到的噪声电平W为W1 1706。随后,第一基站有意地将α1的值改变量Δα1708以获得α2 1710。这代表着用于有意地将特性曲线1506上的收到噪声电平驱动到不同点(从1704到1712)的受控输入。第一基站广播参数α2 1710。值α2 1720被第一基站的蜂窝小区内的对等无线终端用来控制其对等发射功率。在第一基站的有意的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第一基站测量收到的噪声电平W为W2 1714。第一基站测量W的改变,即ΔW1716。第一基站随后根据输入驱动值Δα、测得响应ΔW、以及一些存储着的干扰预算信息来决定α的新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根据至少一个噪声测量点——例如,W1或W2——来决定α的新值。在本示例中,如果如点1718所指示地ΔW较小,则第一基站将α的新值α3设置成α3=α1-Δα;而如果如点1720所指示地ΔW较大,则第一基站将α的新值α3设置成α3=α2+Δα,其中小和大的确定是相对于存储着的预定干扰预算信息的。随后第一基站广播该功率控制因子α3以供该蜂窝小区内的对等无线终端用来控制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图23是图解在对广域网利用时分双工(TDD)来例如进行蜂窝通信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示例性带宽使用的插图1800。针对例如对应于基站的广域网,相同的频带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例如以交替模式来共享。例如,用于广域——例如,蜂窝通信——的TDD带沿着时间线1802如分别由框(1804、1806、1808、1810)所指示地用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除典型的基于蜂窝的活动外,基站在典型地为广域上行链路信令保留的区间期间传送对等广播信号,例如信标信号和/或其他广播信号。这分别由对应于框(1804、1808)的时间区间的信号(1812、1814)来表示。此外,被指定成用于广域网——例如,蜂窝上行链路——的时间区间也被用于对等信令,其中如由蜂窝上行链路框(1804、1808)分别与对等框(1816、1818)并存作指示地正使用同一TDD带。
图24是图解在对广域网利用频分双工(FDD)来例如进行蜂窝通信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示例性带宽使用的插图1900。针对例如对应于基站的广域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不同的频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该FDD广域上行链路带由沿着频率轴1902的框1904来表示,并且FDD广域下行链路带由框1096来表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带是毗邻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带包括非毗连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带之一中至少有一部分被包括在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带之中的另一者的两个不同部分之间。
FDD广域上行链路带中除典型的基于蜂窝的上行链路信令外,该频带还用于与对等信令有关的其他活动。在图24中,FDD广域上行链路带1904还被基站用来传送对等广播信号1908,例如该基站传送信标信号和/或其他广播信号以供对等无线终端使用。对等无线终端还将如由位于频率轴1902上对应于FDD广域上行链路带1904的框1910所指示的相同频带用于对等信令。
图2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实现的示例性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2000的插图。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200支持广域网通信和对等通信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0为广域网通信使用频分双工并且为对等通信使用时分双工。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用于对等通信的频带与用于上行链路WAN通信的频带相同。无线通信设备2000包括经由总线2010耦合在一起的无线收发机模块2002、用户I/O设备2004、处理器2006、和存储器2008,在总线2010上各种单元可以交换数据和信息。
用户I/O设备2004包括例如话筒、键盘、按键板、相机、开关、鼠标、扬声器、显示器。用户I/O设备2004允许无线通信设备2000的用户输入数据/信息、访问输出数据/信息、和控制无线通信设备2000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将该通信设备设置成WAN操作模式、将该通信设备设置成对等操作模式、将该通信设备设置成允许WAN通信和对等通信两者的操作模式等等。在其中用户选取对等通信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在复现基础上自动切换进WAN操作模式以便能够监视正传达的WAN寻呼信号。在其中用户将该通信设备设置成支持WAN信令和对等信令两者的操作模式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根据接收优先级考量和换手考量之中的至少一者自动地在诸模式间切换。
存储器2008包括例程2050和数据/信息2052。例如CPU的处理器2006执行存储器2008中的例程2050并使用存储器2008中的数据/信息2052来控制无线通信设备2000的操作并实现方法。
无线收发机模块2002包括双工器模块2024、发射机链2001、第一接收机链2003、第二接收机链2005、开关2032、模数转换器(ADC)2034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016。DSP 2016包括数字发射信号模块2042、模式控制模块2044、以及数字接收信号模块2046。发射机链2001用于生成具有第一RF频率——例如,由fUL表示的频率——的传输信号。第一接收机链2003用于处理具有第二RF频率——例如,由fDL表示的频率——的收到信号。第二接收机链2005用于处理具有第一RF频率——例如,由fUL 2026表示的频率——的收到信号。
发射机链2001包括数模转换器(DAC)2018、混频器2020、以及功率放大器(PA)2022。数字发射信号模块2042向DAC 2018输出数字信号,DAC 2018将该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被输入到混频器2020,其还具有为上行链路频率(fUL)——例如,广域网上行链路通信带载波频率——的输入2026。混频器2020的输出被输入到功率放大器2022,其将收到的信号放大并且将经放大的信号输出给双工器模块2024。双工器模块2024将收到的将被传送的经放大信号耦合至天线2012,通信设备2000经由该天线来传送信号。所传送的信号当无线通信设备2000是在WAN操作模式下工作时包括上行链路信号,而当该无线设备是在对等操作模式下工作时包括对等信号。
第一接收机链2003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BPF1 2028)和混频器2030;第二接收机链2005包括第二带通滤波器(BPF2 2038)和混频器2040。在操作无线通信设备2000以接收WAN信号时,模式控制模块2044控制开关2032以将第一接收机链2030的输出耦合至ADC 2034。替换地,在操作该无线通信设备以接收对等信号时,模式控制模块2044控制开关2032以将第二接收机链2005的输出耦合至ADC 2034。
假定模式控制模块2044已控制开关2032将第一接收机链2003耦合至ADC 2034。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2012被接收到并经由双工器模块2024被耦合至BPF1 2028。带通滤波器1 2028的输出被输入给混频器2030。混频器2030的另一个输入是下行链路频率(fDL)2036,例如广域网下行链路通信带载波频率。混频器模块2030移除载波频率,例如,以获得模拟基带信号。输出信号——例如,该模拟基带信号——经由开关2032被馈送给ADC转换器2034。ADC转换器2034处理该输入信号以获得数字信号表达,其被馈送给数字接收信号模块2046。
现在假定模式控制模块2044已控制开关2032将第二接收机链2003耦合至ADC 2034。来自在对等模式下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对等信号经由天线2014被接收到并被耦合至BPF2 2038。带通滤波器2 2038的输出被输入给混频器2040。混频器2040的另一个输入是上行链路频率(fUL)2026,例如也被用于对等信令的广域网上行链路通信带载波频率。混频器模块2040移除载波频率,例如,以获得模拟基带信号。输出信号——例如,该模拟基带信号——经由开关2032被馈送给ADC转换器2034。ADC转换器2034处理该输入信号以获得数字信号表达,其被馈送给数字接收信号模块2046。
模式控制模块2044根据模式控制模块2044在给定时间选择使用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中的哪一个来在第一和第二接收机链(2003、2005)的使用之间切换。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模式是频分双工操作模式,例如广域网FDD操作模式,而第二操作模式是对等通信操作模式,例如时分双工(TDD)对等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2044根据通信设备2000所实现的广域网接收调度自动地控制切换。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调度信息指示多模式通信设备2000何时可以收到广域网寻呼信号,模式控制模块2044控制设备2000在多模式通信设备2000可能收到广域网寻呼信号的时段期间在第一操作模式——例如,WAN操作模式——下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2044导致设备2000响应于收到的用户输入选择来切换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2044导致设备2000响应于收到优先级信息来切换模式。在各种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2044导致设备2000响应于换手指示器信号来切换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2044导致设备2000响应于调度信息来切换模式,例如,对等通信在预计有高WAN信令的特定时间期间被限制以降低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2044导致设备2000响应于定位信息来切换模式,例如,一些定位可能位于蜂窝覆盖区域之外、或者其他定位可能太靠近基站使得因基站接收机处的干扰考虑而不准许上行链路频带中有对等信令、或者服务供应商没有在特定地区中使用WAN信令或对等信令之一的授权。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2044导致设备2000响应于所检测到的正维持的链路上的信道质量改变来切换模式。
例程2050包括通信例程2054和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056。通信例程2054实现无线通信设备2000所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无线终端控制例程2056包括I/O模块2058、频带模块2060、寻呼模块2062、广域网控制模块2064、对等控制模块2066、接收优先级模块2068、以及换手模块2070。数据/信息2052包括调度信息2072、用户模式选取信息2074、广域网信号2076、对等信号2078、换手指示器信号2080、以及标识当前模式的信息2082。
I/O模块2058控制用户I/O设备2004的操作并接收用户模式选取信息2074,例如,用以使用WAN信令的用户选取、用以启用对等信令的用户选取、用以将该设备置于其根据接收优先级信息和/或换手信息自动地在WAN和对等操作之间切换的模式中的用户选取。
频带模块2060选择并设置由发射机链2001和第二接收机链2005使用的频率输入信号fUL 2026,并且设置由第一接收机链2003使用的fDL 2036。
寻呼模块2062控制与寻呼有关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启用对等操作并且无线通信设备2000正主要使用对等信令来操作时,通信设备2000按复现调度在WAN寻呼区间期间被切换成接收WAN寻呼信号。
WAN控制模块2064在处于WAN模式下时控制操作,例如,控制数字发射信号模块2042生成将被传达给用作网络连入点的基站的上行链路信号,并且控制数字接收信号模块2046处理从基站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
对等控制模块2066在处于对等模式下时控制操作,例如控制数字发射信号模块生成将被传送给其他在对等模式下操作的无线终端的对等信号,并且控制数字接收信号模块2046处理从其他在对等操作模式下操作的无线终端收到的对等信号。
接收优先级模块2068确定在给定时间是WAN网络通信将具有优先级还是对等信令将具有优先级。模块2068的确定由模式控制模块2044使用,后者控制在备选接收机链(2003、2005)之间切换以分别实现WAN通信或对等通信。由此,模式控制模块2044根据接收优先级信息在WAN模式与对等模式之间切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常给予WAN信令高于对等信令的优先级;然而,对于至少一些类型的用户和/或一些类型的信令,例如,对应于应急服务的用户和/或信号,给予对等信令高于广域网信令的优先级。作为另一示例,基于评估竞争等待时间考量和/或服务级别来给予优先级。
换手模块2070确定对于换手的一部分将使用对等信令还是WAN信令。换手模块2070生成模式控制模块2044对其响应的换手指示器信号2080,从而导致模式切换。一些换手控制信号2080指示从对等通信链路换手到广域网通信链路,以导致从对等操作模式到广域网操作模式的切换。其他换手控制信号2080指示从广域网通信链路换手到对等通信链路,以导致从广域网操作模式到对等操作模式的切换。
调度信息2072包括WAN调度信息2084和对等调度信息2086。WAN调度信息2084包括定义上行链路时基/频率结构的信息和定义下行链路时基/频率结构的信息。WAN调度信息2084包括标识WAN寻呼区间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些WAN寻呼区间期间对等操作被挂起以支持无线通信设备的WAN寻呼接入。对等调度信息2086包括标识复现对等时基结构中不同的对等区间的信息,例如,对等设备发现区间、对等寻呼区间、以及话务区间。
用户模式选取信息2074包括来自I/O模块2058的标识用户所命令或所请求的模式偏好——例如,广域网模式、对等模式、或允许通信设备2000例如根据信号质量、优先级、负载和/或换手信息在WAN模式与对等模式间自动交替的模式——的信息。
WAN信号包括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和要传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从基站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包括,例如信标信号、导频信道信号、同步信号、功率控制信号、时基控制信号、寻呼信号、指派信号、以及话务信道信号。上行链路信号包括,例如接入信号、时基控制信号、包括空中链路资源请求信号和信道状况报告的专用控制信道信号、寻呼请求信号和上行链路话务信道信号。
对等信号包括对等传送信号和对等接收信号。示例性对等传送信号包括,例如标识通信设备2000的用户信标信号、对等寻呼信号、对等话务请求信号、以及对等话务信号。示例性对等接收信号包括,例如来自本地附近的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用户信标、对等寻呼信号、对等话务请求信号、以及对等话务信号。
换手指示器信号2080是从换手模块2070输出的并且由模式控制模块2044使用。当前模式信息2082指示由模式控制模块2044对应于模式控制信号2048所设置的当前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管正使用第一接收机链2003还是第二接收机链2005都使用相同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附加开关来将第一接收机链2003和第二接收机链2005之一耦合至双工器模块2024,该附加开关的操作与开关2032的操作协调。
在各种实施例中,不使用双工器模块2024并且对发射机和接收机使用分开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附加开关来将第一接收机链2003和第二接收机链2005之一耦合至接收天线,该附加开关的操作与开关2032的操作协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带通滤波器是不同的硬件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带通滤波器是可编程的并且被编程为实现不同的滤波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代替混频器(2030、2040)使用单个混频器,其中频率输入根据模式控制信号在fDL与fUL之间可控地切换,并且带通滤波器根据模式控制信号进行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DSP 2016中的各种元素——例如,模式控制模块2044——被包括在例程205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存储器2008中的各种元素被包括在无线收发机模块2002中。在各种实施例中,代替无线收发机模块2002实现单独的无线发射机模块和个体的无线接收机模块。
图26是图解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频带和在广域网通信使用与对等通信使用之间共享的频带使用的插图2100。用作广域网通信带的频带也被分配用作对等TDD接收机频带和用作对等TDD发射机频带。作为示例,图26中所表示的频带可由图25的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使用,例如,在不同的定位和/或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WAN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频带对可用和/或被使用。
横轴2101代表频率。对应于频率fUL1 2103,有广域网上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02、对等时分双工传送带2106和对等时分双工接收带2108。广域网上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02与广域网下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04成对。对应于频率fDL12105,有广域网下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04。
类似地,对应于频率fUL2 2113,有广域网上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12、对等时分双工传送带2116和对等时分双工接收带2118。广域网上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12与广域网下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14成对。对应于频率fDL2 2115,有广域网下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14。
类似地,对应于频率fUL3 2123,有广域网上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22、对等时分双工传送带2126和对等时分双工接收带2128。广域网上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22与广域网下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24成对。对应于频率fDL3 2125,有广域网下行链路频分双工带2124。
考虑图25的示例性设备2000。该通信设备决定使用图26中的这3组WAN频率对之一。例如,考虑选取了第二对。用于WAN和对等传送信令两者的发射机链2001、以及用于对等信号接收的第二接收机链2005被调谐到fUL2。用于接收WAN信号的第一接收机链2003被调谐到fDL2
图27包括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2200和示例性时基结构2250信息。该示例性方法的操作开始于步骤2202,在此该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被上电和初始化。该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是,例如图25的设备2000。操作从开始步骤2202行进到步骤2204。在步骤2204中,该无线设备将其发射机链调谐到第一频带,该发射机链将用于传送上行链路信号和对等信号两者。在步骤2206中,该无线设备将其第一接收机链调谐到第二频带,该第二频带不同于上述第一频带,该第一接收机链将用于接收WAN下行链路信号。在步骤2208中,该无线设备将其第二接收机链调谐到第一频带,该第二接收机链将用于接收对等信号。操作从步骤2208行进到步骤2210。
在步骤2210中,该无线设备接收指示操作员选择对等模式启用的输入。随后在步骤2212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启用对等模式作为将使用的首要操作模式。操作从步骤2212行进到步骤2214。在步骤2214中,该无线设备根据预定调度中的WAN寻呼区间在对等操作模式和WAN操作模式间自动地切换。例如,考虑图25的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2000,当该调度指示正出现寻呼区间时,模式控制模块2044控制开关2032将第一接收机链2003切换到ADC 2034;然而,当该调度指示寻呼区间没出现时,模式控制模块2044控制开关2032将第二接收机链2005切换到ADC 2034。
图27的插图2250指示示例性的时基结构信息,其标识示例性复现时基结构中沿着时间轴2252的示例性WAN寻呼区间(2254、2258)和示例性对等区间(2256、2260)。
图28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2500。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是例如图25的设备2000。操作开始于步骤2502——在此该多模式通信设备被上电和初始化,并行进到步骤2504。在步骤2504中,该无线终端从多组替换对中选择第一频分双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对,例如与调谐器频率设置相关联的一对FDD频带。图26的插图2100图解3组示例性F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对。
操作从步骤2504行进到步骤2506,在此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一发射机链以生成具有第一RF频率的传输信号,并且在步骤2508中,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一接收机链以处理具有第二RF频率的收到信号。操作从步骤2508行进到步骤2510,其中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二接收机链以处理具有上述第一RF频率的收到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506、2508和2510中的一者或更多者是并行执行的。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RF频率对应于在步骤2504中选择的FDD对的FDD上行链路,并且第二RF频率对应于在步骤2504中选择的FDD对的FDD下行链路。
操作从步骤2510行进到步骤2512。在步骤2512中,该通信设备接收标识对模式的用户选取——例如,对等通信模式或广域网通信模式——的用户输入。操作从步骤2512行进到步骤2514。在步骤2514中,该通信设备取决于步骤2512的用户选取是否已启用对等模式而沿着不同路径行进。
如果启用了对等模式,则操作从步骤2514行进到步骤2516。如果没启用对等模式,则操作从步骤2514行进到步骤2518,在此该通信设备使用上述发射机链和第一接收机链在第二操作模式——例如,广域网FDD操作模式——下工作。
返回到步骤2516,在步骤2516中,该通信设备根据模式控制模块在给定时间选择使用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中的哪一个来在第一和第二接收机链的使用之间切换。该切换在各种实施例中是以没有用户介入的自动或半自动方式来执行的。步骤2516包括子步骤2520、2524、2526、2528、2530和2532。在子步骤2520中,该通信设备标识该通信设备所实现的WAN接收调度中的时间区间,并且随后在子步骤2524中,该通信设备确定WAN接收调度中所标识出的时间区间是否指示WAN寻呼区间。如果是指示寻呼区间,则操作从子步骤2524行进到子步骤2526;否则操作从子步骤2524行进到子步骤2528。
返回到子步骤2526,在子步骤2526中,该通信设备的模式控制模块选择第一模式,例如FDD WAN操作模式,并且在子步骤2530中,该通信设备切换成使用第一接收机链。返回到子步骤2528,在子步骤2528中,该通信设备的模式控制模块选择第二模式,例如对等通信操作模式,并且在子步骤2532中,该通信设备切换成使用第二接收机链。
如果操作已行进通过子步骤2530,则操作行进到步骤2534;而如果操作已行进通过子步骤2532,则操作行进到步骤2536。在步骤2534中,该通信设备使用第一接收机链在第一操作模式——例如,FDD WAN模式——下工作以接收WAN寻呼信号。在步骤2536中,该通信设备使用第二接收机链和发射机链在第二操作模式——例如,对等操作模式——下工作。在各种实施例中,当用户启用对等操作时,该通信设备支配性地使用第二接收机链在第二模式下工作;然而,在WAN时基结构的至少一些寻呼区间期间,该通信设备使用第一接收机链在第一模式下工作。操作从步骤2534和步骤2536之一行进到步骤2516,以标识并考虑属于另一时间区间的模式和切换。
图29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2600。该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是,例如图25的设备2000。操作开始于步骤2602——在此该多模式通信设备被上电和初始化,并行进到步骤2604。在步骤2604中,该无线终端从多组替换对中选择第一频分双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对,例如与调谐器频率设置相关联的一对FDD频带。图26的插图2100图解3组示例性F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对。
操作从步骤2604行进到步骤2606,在此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一发射机链以生成具有第一RF频率的传输信号,并且在步骤2608中,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一接收机链以处理具有第二RF频率的收到信号。操作从步骤2608行进到步骤2610,其中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二接收机链以处理具有上述第一RF频率的收到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606、2608和2610中的一者或更多者是并行执行的。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RF频率对应于在步骤2604中选择的FDD对的FDD上行链路,并且第二RF频率对应于在步骤2604中选择的FDD对的FDD下行链路。
操作从步骤2610行进到步骤2612。在步骤2612中,该通信设备根据模式控制模块在给定时间点选择使用第一模式(例如广域网FDD模式)和第二模式(例如,对等操作模式)中的哪一个来在第一和第二接收机链的使用之间切换。例如,该多模式通信系统不管该通信设备是处于广域网FDD模式还是对等模式下都使用该发射机。然而,针对接收,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在处于WANFDD模式下时使用第一接收机链,而在处于对等操作模式下时使用第二接收机链。由此,WAN通信是FDD,而对等通信是TDD,其中对等通信共享WANFDD上行链路带。
步骤2612包括子步骤2614、2616和2618。在子步骤2614中,该通信设备确定对应于接收广域网信号的接收优先级,并且在子步骤2616中,该通信设备确定对应于接收对等信号的接收优先级。随后,在子步骤2618中,该通信设备根据相对接收优先级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间进行选择。
操作从步骤2612的输出行进到步骤2612的输入。随着时间推移,接收优先级可以,并且有时的确例如因该通信设备的特定用户、服务级别信息、要传达的数据的类型、要传达的数据的量、等待时间考量等而改变。
图30是根据各种实施例操作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2700。该多模式无线通信设备是,例如图25的设备2000。操作开始于步骤2702——在此该多模式通信设备被上电和初始化,并行进到步骤2704。在步骤2704中,该无线终端从多组替换对中选择第一频分双工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对,例如与调谐器频率设置相关联的一对FDD频带。图26的插图2100图解3组示例性F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对。
操作从步骤2704行进到步骤2706,在此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一发射机链以生成具有第一RF频率的传输信号,并且在步骤2708中,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一接收机链以处理具有第二RF频率的收到信号。操作从步骤2708行进到步骤2710,其中该通信设备调谐第二接收机链以处理具有上述第一RF频率的收到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706、2708和2710中的一者或更多者是并行执行的。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RF频率对应于在步骤2704中选择的FDD对的FDD上行链路,并且第二RF频率对应于在步骤2704中选择的FDD对的FDD下行链路。
操作从步骤2710行进到步骤2712。在步骤2712中,该通信设备监视换手指示器信号。对于检测到的换手指示器信号,操作从步骤2712行进到步骤2714。
在步骤2714中,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换手是否是从对等通信链路到WAN通信链路。如果确定该换手是从对等通信链路到WAN通信链路,则操作从步骤2714行进到步骤2716;否则操作从步骤2714行进到步骤2718。
在步骤2718中,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换手是否是从WAN通信链路到对等通信链路。如果确定该换手是从WAN通信链路到对等通信链路,则操作从步骤2718行进到步骤2720;否则操作就从步骤2718行进到步骤2712,这是因为链路的类型没有改变,例如,换手是在该WAN网络内的不同基站或者不同基站扇区之间发生的,并且没有执行接收机之间的切换。
返回到步骤2716,在步骤2716中,该通信设备从第二操作模式(例如,对等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一操作模式(例如,WAN操作模式)。返回到步骤2720,在步骤2720中,该通信设备从第一操作模式(例如,WAN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二操作模式(例如,对等操作模式)。操作从步骤2716和2720之一行进到步骤2722。
在步骤2722中,该通信设备根据在给定时间选择使用上述第一操作模式(例如广域网FDD模式)和上述第二操作模式(例如,对等操作模式)之中的哪一个在第一和第二接收机链的使用之间切换。例如,如果操作沿步骤2716行进,则切换如此发生以使得接收机链使用从第二接收机链转移到第一接收机链。继续该示例,如果操作已沿步骤2720行进,则切换如此发生以使得接收机链使用从第一接收机链转移到第二接收机链。操作从步骤2722行进到步骤2712以监视附加的换手指示器信号。
在各种实施例中,在WAN FDD操作模式(例如,蜂窝操作模式)和在对等操作模式(例如,TDD对等操作模式)这两者中使用相同的发射机。然而,与在处于对等操作模式下时相比,在处于WAN操作模式下时利用不同的接收机链。在各种实施例中,该TDD对等操作模式对传输和接收使用与在WAN中用于上行链路信令的相同的频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使用TDD与FDD之一的基于蜂窝的通信系统适合对等信令,其中该对等信令中至少有一些共享也用于上行链路广域网——例如基于蜂窝小区的上行链路信令——的空中链路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典型的至少使用TDD与FDD之一的基于蜂窝的通信系统被修改成适合对等信令,其中该对等信令中至少有一些共享为上行链路广域网——例如基于蜂窝小区的上行链路信令——保留的空中链路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许多支持基于蜂窝小区的信令但不支持对等信令的传统通信设备可以继续在该通信系统中使用。在各种实施例中,通信系统支持通信设备与支持对等通信但不支持基于蜂窝小区的通信的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些的混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系统支持通信设备与支持对等通信和基于蜂窝小区的通信两者的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些的混合。
虽然主要是在OFDM系统的上下文中进行了描述,但是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到包括许多非OFDM和/或非蜂窝系统的广范围的通信系统中。一些示例性系统包括在对等信令中利用的技术的混合,例如,一些OFDM类型的信号和一些CDMA类型的信号。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中所描述的节点是使用执行对应于一种或更多种方法——例如,扫描上行链路带宽、评估基站信号、确定发射功率电平控制参数、控制对等发射功率、测量干扰、确定发射功率控制值、传送发射功率控制参数等——的步骤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来实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特征可以使用模块来实现。这样的模块可以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现。上面描述的许多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以使用包括在诸如存储器设备——例如RAM、软盘等——的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诸如软件等机器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以控制例如带有或不带其他软件的通用计算机例如在一个或更多个节点中实现上面描述的所有或部分方法。因此,各种实施例还尤其针对包括用于使例如处理器和相关联硬件等的机器来执行上面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
鉴于上面的描述,上述的方法和装置的众多其他变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然的。这些变形将被认为是落在范围中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并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的确是与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或各种其他类型的可用于提供接入节点与移动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的通信技术一起使用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接入节点被实现为使用OFDM和/或CDMA来与移动节点建立通信链路的基站。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节点被为实现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或其他包括用于实现各种实施例的方法的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和逻辑和/或例程的便携式设备。

Claims (30)

1.一种操作基站的方法,包括:
在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上行链路背景干扰;以及
传送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前,根据所述测得背景干扰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干扰预算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包括使用所述存储的干扰预算信息联合所述测得背景干扰来生成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维持与至少一个毗邻基站同步以维持上行链路空时段在毗邻基站之间同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空时段对应于其中所述基站所使用的上行链路带宽中的至少一小部分特意地没被用来向所述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时段。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包括在所述测得背景干扰超过由所述存储的干扰预算信息所指示的干扰预算极限时修改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比所述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更多地限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包括在所述测得背景干扰低于所述干扰预算极限时修改所述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将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增大到比所述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所控制的电平更高的电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到更高电平是在所述测得干扰至少比所述干扰预算极限低预定阈值时才执行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前,根据所述测得背景干扰和所述测得背景干扰相比于先前测量的改变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还因变于先前传送的两个发射功率控制值之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干扰的先前测量是在所述先前传送的两个发射功率控制值中的第二先前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传送之后。
13.一种基站,包括:
干扰测量模块,用于在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上行链路背景干扰;以及
发射机模块,用于传送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得背景干扰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包括所存储的干扰预算信息的存储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通过使用所述存储的干扰预算信息联合所述测得背景干扰生成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广域网同步模块,用于维持与至少一个毗邻基站同步从而维持上行链路空时段在毗邻基站之间同步。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空时段对应于其中所述基站所使用的上行链路带宽中的至少一小部分特意地没被用来向所述基站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时段,所述存储器还包括:
存储着的标识所述上行链路空时段的时基结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通过包括在所述测得背景干扰超过由所述存储的干扰预算信息所指示的干扰预算极限时修改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操作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比所述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更多地限制对等发射功率电平。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通过包括在所述测得背景干扰低于所述干扰预算极限时修改所述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操作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经修改的发射功率控制值将对等发射功率电平增大到比所述先前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所控制的电平更高的电平。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到更高电平是在所述测得干扰至少比所述干扰预算极限低预定阈值时才执行的。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得背景干扰和所述测得背景干扰相比于先前测量的改变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功率控制模块根据先前传送的两个发射功率控制值之差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干扰类型分离模块,用于标识与对等信令相关联的测得上行链路干扰的贡献。
25.一种基站,包括:
用于在上行链路空时段期间测量上行链路背景干扰的干扰测量装置;以及
用于传送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测得背景干扰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包含干扰预算信息的存储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维持与至少一个毗邻基站同步以维持上行链路空时段在毗邻基站之间同步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测得背景干扰和所述测得背景干扰相比于先前测量的改变来确定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值的装置。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标识与对等信令相关联的测得上行链路干扰的贡献的装置。
CN201110443971.XA 2006-09-15 2007-09-14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404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4505306P 2006-09-15 2006-09-15
US60/845,053 2006-09-15
US11/764,366 US8369800B2 (en) 2006-09-15 2007-06-18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764,366 2007-06-18
CN200780041997.3A CN101543121B (zh) 2006-09-15 2007-09-14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1997.3A Division CN101543121B (zh) 2006-09-15 2007-09-14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4835A true CN102404835A (zh) 2012-04-04
CN102404835B CN102404835B (zh) 2016-01-20

Family

ID=3895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3971.XA Active CN102404835B (zh) 2006-09-15 2007-09-14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369800B2 (zh)
EP (1) EP2070352B1 (zh)
JP (1) JP5372758B2 (zh)
KR (2) KR101139057B1 (zh)
CN (1) CN102404835B (zh)
TW (1) TW200832965A (zh)
WO (1) WO2008034029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7638A (zh) * 2013-03-01 2015-11-04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96001A (zh) * 2017-09-18 2020-05-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新无线电中的功率转换
CN112469112A (zh) * 2020-11-25 2021-03-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9281B2 (en) * 2006-09-15 2015-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eer to peer device
US8634869B2 (en) * 2006-09-15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supporting both wide area network signaling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US8452317B2 (en) * 2006-09-15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WAN signaling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US8369800B2 (en) * 2006-09-15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8160380A (ja) * 2006-12-22 2008-07-10 Nec Corp セル間干渉抑圧方法、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
KR101359686B1 (ko) * 2007-06-26 2014-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투피 통신을 위한 대역 선택장치 및 방법
US8526410B2 (en) 2007-07-06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hen sharing downlink bandwidth between wide area network usage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US8730841B2 (en) 2007-07-06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for use of both WAN uplink and downlink bands
US8072917B2 (en) * 2007-10-31 2011-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U2471314C2 (ru) * 2008-04-22 2012-12-27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омехами с помощью запросов уменьшения помех и индикаторов помех
US8521206B2 (en) * 2008-04-22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reduce interference requests and interference indicators
US8559879B2 (en) * 2008-04-22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ull pilots for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582492B2 (en) 2008-11-10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including a dynamic receiver yielding threshold
US8526461B2 (en) 2008-11-10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including a dynamic transmitter yielding threshold
US8112108B2 (en) * 2008-12-17 2012-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acilitating and/or making wireless resource reuse decisions
US9900779B2 (en) 2008-12-30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control of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8305972B2 (en) 2009-01-27 2012-11-0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roactive schedu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links in a wireless OFDMA system
US9049702B2 (en) * 2009-01-27 2015-06-0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various types of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links
US8879479B2 (en) * 2009-01-27 2014-11-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Reactive schedu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links in a wireless OFDMA system
JP5293812B2 (ja) * 2009-05-22 2013-09-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
US9008702B2 (en) * 2009-06-26 2015-04-14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275407B2 (en) 2009-07-24 2012-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s
JP5531767B2 (ja) 2009-07-31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65082B2 (ja) 2009-07-31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決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29036B2 (ja) 2009-08-06 2014-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35807A1 (en) * 2009-09-24 2011-03-3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user equipment
KR101622224B1 (ko) * 2009-11-06 2016-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306813B2 (en) 2009-12-23 2016-04-05 Apple Inc. Efficient service advertisement and discover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ing environment with cooperative advertisement
US8819219B2 (en) * 2009-12-23 2014-08-26 Apple Inc. Efficient service advertisement and discovery i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KR101734812B1 (ko) * 2010-03-29 2017-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그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메저먼트 방법
US8812657B2 (en) * 2010-04-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US8838161B2 (en) * 2010-06-16 2014-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17098B2 (en) * 2010-07-30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JP5541065B2 (ja) * 2010-10-08 2014-07-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5641909B2 (ja) * 2010-12-07 2014-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201158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 wan associa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coordination for mobile entities using aggregate neighborhood utility metrics
US9288773B2 (en) * 2011-04-22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from peer discovery in WWAN
US8774847B2 (en) * 2011-07-27 2014-07-08 Broadcom Corporation Cellular radio path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US9137655B2 (en) 2011-10-07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US9826430B2 (en) 2011-11-14 2017-11-21 T-Mobile Usa, Inc. Controlling uplink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87305B2 (en) 2011-12-29 2014-07-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links
GB2498713A (en) * 2012-01-18 2013-07-31 Renesas Mobile Corp Power control for transmission of a discovery signal for a specific communication mode
US9820158B2 (en) * 2012-03-07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via frequency selectivity
KR102034836B1 (ko) * 2012-03-18 2019-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무선기기
US10154499B2 (en) 2012-05-21 2018-1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haring wireless resource information in multi-cel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4335653B (zh) * 2012-05-21 2018-10-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小区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无线资源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350790B (zh) 2012-05-31 2019-04-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交叉链路功率控制
WO2013183731A1 (ja) * 2012-06-06 2013-12-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ユーザ端末、プロセッサ、及び記憶媒体
EP2717646B1 (en) * 2012-10-04 2017-0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DE112012006980B4 (de) * 2012-10-05 2017-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ord-Drahtlos-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nd Drahtlosgerät
US9124377B2 (en) 2012-11-07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in LTE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ystem
US20140148177A1 (en) * 2012-11-28 2014-05-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Network-Coordinat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526083B2 (en) * 2012-12-27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Cellular network scanning control based on ambient identifiable wireless signal sources
JP6294002B2 (ja) 2013-02-08 2018-03-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距離推定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WO2014126435A1 (en) 2013-02-15 2014-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and multiplexing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200307A1 (en) 2013-06-13 2014-1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KR102059135B1 (ko) * 2013-08-14 2019-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간 통신을 위한 송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9521629B2 (en) 2013-12-02 2016-12-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t power control method of terminal in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same
WO2015115997A1 (en) * 2014-02-03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controll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reception of a radio node in a tdd system
US9432950B2 (en) * 2014-03-06 2016-08-30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power shaping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5101421B (zh) * 2014-05-09 2019-10-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和资源分配装置
JP6396507B2 (ja) * 2014-08-01 2018-09-2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基地局、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送信電力設定方法
KR102280577B1 (ko) 2014-08-01 2021-07-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049302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Cellphone-Mat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signal boosters for cellular and broadcast television signals with wifi signals transmission function
US9408060B2 (en) * 2014-10-14 2016-08-02 Radius Networks Inc. Interleaving multiple bluetooth low energy advertisements
US10033578B2 (en) * 2014-10-27 2018-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everaging synchronization coordination of a mesh network for low-power devices
RU2660961C1 (ru) * 2015-02-20 2018-07-11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Радиоблок и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в нем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ровнями мощности передач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 разнесенных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тчиков в сети радиосвязи
US10271287B2 (en) * 2015-04-13 2019-04-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187818B2 (en) 2015-10-16 2019-01-22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MX2019014998A (es) * 2017-06-16 2020-02-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de control de potencia para enlace y producto relacionado.
KR102314473B1 (ko) * 2017-12-12 2021-10-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재난 현장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신호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64909B1 (ko) 2018-09-27 2022-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61439B1 (ko) * 2020-01-30 2022-02-10 숙명여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차세대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단말의 통신 모드 및 전송 전력 결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690024B2 (en) * 2021-01-27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client device regulation mode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7140A1 (en) * 2001-05-08 2002-11-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control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13283A1 (en) * 2003-07-14 2005-01-20 Yoon Young C. Enhancements to periodic silen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1689207A2 (en) * 2005-02-04 2006-08-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reverse link overload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1837A (en) * 1994-03-07 1996-02-13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nel allocation using power control and mobile-assisted handover measurements
CA2148179A1 (en) * 1994-05-13 1995-11-14 Said S. Saadeh Cordless modem system having multiple base and remote stations which are interusable and secure
SE9401713D0 (sv) * 1994-05-16 1994-05-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att förbättra mätnoggrannheten vid handoverbeslut
US5488631A (en) * 1994-10-31 1996-01-30 Radio Connect Corporation Wireless direct-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903618A (en) 1995-07-18 1999-05-11 Casio Computer Co., Ltd. Multimod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754537A (en) * 1996-03-08 1998-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ackground noise data
US6473623B1 (en) * 1996-04-18 2002-10-29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Method for self-calib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1142A (en) * 1997-08-01 2003-01-31 Salbu Res And Development Proprietary Limited Power adaption in a multi-station network.
US6377809B1 (en) * 1997-09-16 2002-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175745B1 (en) * 1997-12-24 2001-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Initial transmit power determination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75548B1 (en) * 1998-06-22 2004-08-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ccess channel for reduced access dela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0036702A (ja) * 1998-07-21 2000-02-02 Hitachi Ltd 無線端末
US6377608B1 (en) * 1998-09-30 2002-04-23 Intersil Americas Inc. Pulsed beacon-based interference reduction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252865B1 (en) * 1998-10-02 2001-06-26 Qualcomm,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st power control of signals transmitted on a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US6272340B1 (en) * 1999-03-24 2001-08-07 Trw Inc. Load shedding method to enhance uplink margin with combined FDMA/TDMA uplinks
US6823195B1 (en) * 2000-06-30 2004-11-23 Peter V. Boesen Ultra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with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US6415146B1 (en) 1999-05-25 2002-07-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system enabling mobile-to-mobile communication
US6594251B1 (en) * 1999-07-06 2003-07-15 Cisco Technology Inc. Polling f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US6577670B1 (en) * 1999-08-20 2003-06-10 Intersil Americas Inc. Programmable filtering mechanism to allow bandwidth overlap between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frequency-hopping transmitter
US6580704B1 (en) * 1999-08-26 2003-06-17 Nokia Corporation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two mobile terminals in access point controlled wireless LAN systems
US6917789B1 (en) * 1999-10-21 2005-07-12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radio transceiver with an antenna matching circuit
US6658262B1 (en) * 1999-12-27 2003-12-02 Telefonaktiebol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control order message management
US6687509B2 (en) 1999-12-29 2004-02-03 Airnet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Backhaul power control system in a wireless repeater
FI109953B (fi) * 2000-02-17 2002-10-31 Nokia Corp Yhteyksien käsitteleminen matkaviestinverkossa
JP2001238251A (ja) 2000-02-23 2001-08-31 Nec Corp セルラシステムの隣接キャリア周波数干渉回避方法、移動局、及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US7158484B1 (en) * 2000-02-25 2007-01-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opology sensing in networks with mobile nodes
US7173923B2 (en) * 2000-03-17 2007-02-0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ecurity in multipl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7248841B2 (en) * 2000-06-13 2007-07-24 Agee Brian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multipoint electromagne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146176B2 (en) * 2000-06-13 2006-12-05 Shared Spectrum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use of communications spectrum for fixed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with efficient method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JP2001358651A (ja) 2000-06-16 2001-12-26 Y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ey Tech Res Lab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6748246B1 (en) * 2000-07-05 2004-06-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access technology in a multi-mode terminal
US6754484B1 (en) * 2000-07-10 2004-06-22 Nokia Corporation Short messaging using information beacons
US6834045B1 (en) * 2000-07-11 2004-12-21 Lappetelaeinen Antti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frequency allocation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to attain statistical spreading of electromagnetic energy
SG96568A1 (en) * 2000-09-21 2003-06-16 Univ Singapore Beam synthesis method for downlink beamforming in f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36663B1 (en) * 2000-09-22 2004-12-28 Motorola,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network cache function
JP3813431B2 (ja) 2000-09-29 2006-08-2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807165B2 (en) * 2000-11-08 2004-10-19 Meshnetworks, Inc. Time division protocol for an ad-hoc, peer-to-peer radio network having coordinating channel access to shared parallel data channels with separate reservation channel
US6757522B1 (en) * 2000-12-11 2004-06-29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carrier-to-noise ratio of selected channels in an access network
US6823003B2 (en) * 2001-01-15 2004-11-2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ulti-path transceiver amplif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US7206418B2 (en) * 2001-02-12 2007-04-17 Fortemedia, Inc. Noise suppress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2440609C (en) 2001-02-12 2011-05-24 Ico Services Limite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937641B2 (en) * 2001-02-28 2005-08-30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Power-controlled random access
US6675012B2 (en) * 2001-03-08 2004-01-0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reporting a measurement summary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290328A (ja) 2001-03-27 2002-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電力制御装置とこの送信電力制御装置を搭載する移動無線機
JP2004531937A (ja) * 2001-03-28 2004-10-14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サービスのチャネル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842433B2 (en) * 2001-04-24 2005-01-11 Widera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from a computerized distributor to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JP2002325281A (ja) 2001-04-26 2002-11-0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通信制御方式
US6621454B1 (en) * 2001-05-10 2003-09-16 Vectrad Networks Corporation Adaptive beam pattern antenn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point to multipoint RF data transmissions
US6843597B1 (en) * 2001-05-15 2005-01-18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 fast two-loop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JP3802372B2 (ja) 2001-05-16 2006-07-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587017B2 (en) * 2001-05-17 2009-09-08 Ut-Battelle, Llc Carrier phas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for improved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 reception
US6909706B2 (en) * 2001-05-23 2005-06-21 Pemstar, Inc. Multicast wireless ad hoc packet routing
US6914894B2 (en) * 2001-05-23 2005-07-05 Pemstar, Inc. Role-based IP multicast addressing in a wireless LAN
GB2377128B (en) * 2001-06-29 2004-09-08 Nokia Corp Automatic gain control
KR100426357B1 (ko) * 2001-08-08 2004-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서비스품질 및 자원관리를 위한스케줄링 방법
US6983166B2 (en) * 2001-08-20 2006-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a channel with multiple forma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20228B2 (ja) 2001-09-07 2003-06-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干渉波電力測定装置、干渉波電力測定方法、送信電力制御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7248570B2 (en) 2001-09-17 2007-07-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bandwidth usage of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y wireless network nodes
US7006799B2 (en) * 2001-09-30 2006-02-28 Harrow Products Llc Energy saving motor-driven locking subsystem
US7248559B2 (en) * 2001-10-17 2007-07-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cattered pilot patter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MIMO-OFDM systems
US6710651B2 (en) * 2001-10-22 2004-03-23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utput power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071776B2 (en) * 2001-10-22 2006-07-04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utput power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640045A (zh) * 2001-12-05 2005-07-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通信系统服务质量的系统与方法
US7151795B1 (en) * 2001-12-31 2006-12-19 Arraycomm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spectral efficiency using mitigated power near band-edge
US7366135B2 (en) * 2002-03-14 2008-04-29 Kddi R & D Laboratories Inc. Radio channel assign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of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radio node
US7203472B2 (en) * 2002-03-15 2007-04-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calibration technique for RF performance tuning
WO2003081848A1 (en) * 2002-03-21 2003-10-02 Cognio, Inc. Ad-hoc control protocol governing use of an unlicensed or shared radio frequency band
US7012978B2 (en) * 2002-03-26 2006-03-14 Intel Corporation Robust multiple chain receiver
JP4221958B2 (ja) 2002-06-19 2009-0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050405B2 (en) * 2002-08-23 2006-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85498B2 (en) 2002-08-26 2006-01-10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Beacon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US7388845B2 (en) * 2002-08-26 2008-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a multisector configuration
US6763013B2 (en) * 2002-09-04 2004-07-13 Harri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node object beacon framework including neighbor discovery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CN101277539B (zh) * 2002-09-06 2011-09-21 诺基亚公司 用于估计移动设备的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US6859488B2 (en) * 2002-09-25 2005-02-22 Teray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Detection of impulse noise using unused codes in CDMA systems
ATE364974T1 (de) * 2002-09-27 2007-07-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Zugriffsanforderung und zugriffskontrolle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netz
US7492743B2 (en) * 2002-09-30 2009-02-17 Intel Corporation Assigning training sequences based on spatia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231220B2 (en) 2002-10-01 2007-06-1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ocation 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mobile unit communication
WO2004038958A1 (en) 2002-10-24 2004-05-06 Widefi, Inc.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epeater with in-band control channel
US7020442B2 (en) * 2002-10-02 2006-03-28 Csi Wireles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LAN signal strength determination
GB2396775B (en) * 2002-12-23 2005-04-1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for mobil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125965A1 (en) * 2002-12-27 2004-07-01 William Albert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ackground audio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7218948B2 (en) * 2003-02-24 2007-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ilot tones in a multi-sector cell, including null pilot tones, for genera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CN1527635A (zh) 2003-03-07 2004-09-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对等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527623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无线链接建立和保持的方法与装置
CN1527622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527634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保持对等通信中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US7123590B2 (en) * 2003-03-18 2006-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 wireless link using configurable channels and rates
CN1535036A (zh) * 2003-04-01 2004-10-06 �ʼҷ����ֵ��ӹɷ����޹�˾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点到点通信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536925A (zh) * 2003-04-11 2004-10-13 �ʼҷ����ֵ��ӹɷ����޹�˾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7013143B2 (en) * 2003-04-30 2006-03-14 Motorola, Inc. HARQ ACK/NAK coding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during soft handoff
CN1549612A (zh) * 2003-05-19 2004-11-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549474A (zh) * 2003-05-19 2004-11-24 �ʼҷ����ֵ��ӹɷ����޹�˾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100542101B1 (ko) * 2003-06-02 2006-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블루투스 장치
US7333813B2 (en) * 2003-06-10 2008-02-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ssigning mobile devices to base st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ITMI20031269A1 (it) * 2003-06-24 2004-12-25 De Nora Elettrodi Spa Nuovo anodo espandibile per celle a diaframma.
US20050025315A1 (en) 2003-07-31 2005-02-03 Kreitzer Stuart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among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092353B2 (en) 2003-10-17 2006-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search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539507B2 (en) 2003-11-21 2009-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7463644B2 (en) * 2003-12-11 2008-12-09 Intel Corporation Self-configuring physical carrier sensing threshold adaptation
KR100534594B1 (ko) * 2003-12-27 2005-12-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반송파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적응형 하향링크패킷 전송방법
US20050143119A1 (en) 2003-12-31 2005-06-3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dividual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LAN/WWAN)
US8169889B2 (en) 2004-02-18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diversity and spatial spreading for an OFDM-based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5236696A (ja) 2004-02-19 2005-09-02 Fuji Xerox Co Ltd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795497B2 (ja) 2004-03-10 2006-07-12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ュアル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ュアル無線システム
US7907898B2 (en) * 2004-03-26 2011-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inter-piconet routing
US7548758B2 (en) * 2004-04-02 2009-06-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JP4425709B2 (ja) 2004-05-27 2010-03-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20060006725A (ko) * 2004-07-16 2006-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상향링크 전용채널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자율전송을 위한 파라미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055068A1 (en) * 2004-07-22 2008-03-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d Among Mobile Nodes
CN1735224A (zh) 2004-08-10 2006-02-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EP1797656A1 (en) * 2004-10-07 2007-06-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uplink load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084444A1 (en) 2004-10-20 2006-04-20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a cognitive transceiver for ad hoc networking
US8594704B2 (en) 2004-12-16 2013-11-26 Atc Technologies, Llc Location-based broadcast messaging for radioterminal users
WO2006064411A2 (en) 2004-12-17 2006-06-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2p communication
JP2008526150A (ja) * 2004-12-28 2008-07-1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ピアツーピア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558511B2 (ja) 2005-01-05 2010-10-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無線通信端末
GB2429871A (en) * 2005-06-30 2007-03-07 Nokia Corp Method of implementing unscheduled automatic power save delivery (APSD)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n access point
JP4922677B2 (ja) * 2005-07-01 2012-04-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70011171A1 (en) * 2005-07-08 2007-01-11 Nurminen Jukka K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control functionality
US7567791B2 (en) * 2005-09-19 2009-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termina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uses a multi-mode base station
US7573865B2 (en) 2005-09-20 2009-08-1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a wireless device using an external clock
US7953417B2 (en) * 2005-11-04 2011-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 signaling a preferred link among a plurality of maintain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inks
EP1946578B1 (en) * 2005-11-11 2013-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US7734292B2 (en) * 2005-12-07 2010-06-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erminal support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bill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same
US7447174B2 (en) * 2006-01-10 2008-11-04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node mobility based on network topology chan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98237B2 (en) 2006-01-11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evice capability and/or setup information
WO2007091908A1 (en) * 2006-02-06 2007-08-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US20070195731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Camp William O Jr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stablishing a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7489905B2 (en) * 2006-03-01 2009-02-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RF path loss between an RF source and an RF receiver with hysteresi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375567B (zh) * 2006-03-16 2013-01-23 英特尔公司 采用递归滤波的信道估计方法和具有干扰感知解调的多载波接收器
US20070233832A1 (en) 2006-03-30 2007-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distributed hash table node ID collision detection
US20070237217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Zukang Shen User schedu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systems
US7761106B2 (en) * 2006-05-11 2010-07-20 Alon Konchitsky Voice coder with two microphone system and strategic microphone placement to deter obstruction for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787408B2 (en) * 2006-05-19 2010-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repeater with master/slave configuration
US20070286171A1 (en) 2006-05-23 2007-12-13 Huapeng Guan Multi-mode voice instant messaging internet phone (VIMIP) handset device
US8923267B2 (en) * 2006-06-30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speed peer-to-peer connectivity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US8169977B2 (en) * 2006-07-14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racterizing noi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761087B2 (en) 2006-07-21 2010-07-20 Kyoc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s through a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US8839362B2 (en) * 2006-07-31 2014-09-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7974633B2 (en) * 2006-08-18 2011-07-05 Andrew,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 sensor geolocation
US8452317B2 (en) 2006-09-15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WAN signaling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US8929281B2 (en) 2006-09-15 2015-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eer to peer device
US8369800B2 (en) * 2006-09-15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634869B2 (en) 2006-09-15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supporting both wide area network signaling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US7620415B2 (en) * 2006-09-19 2009-11-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ower control
US8014359B2 (en) * 2006-10-27 2011-09-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radio resources and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o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JP4854533B2 (ja) * 2007-01-30 2012-0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音響判定方法、音響判定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35896B2 (ja) * 2007-03-15 2012-05-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及び方法
US8902933B2 (en) * 2007-05-02 2014-12-02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0818B2 (en) * 2007-06-07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 handover under radio link failure
US8521194B2 (en) * 2007-07-10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ing paging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
US8417205B2 (en) * 2007-09-17 2013-04-09 Sun Management, Llc Antenna selection scheme for multiple antennae
US8140012B1 (en) * 2007-10-25 2012-03-20 At&T Mobility Ii Llc Bluetooth security profile
EP3206310B1 (en) * 2007-12-20 2020-06-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JP4548487B2 (ja) * 2008-01-11 2010-09-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49638B2 (en) * 2008-03-31 2012-08-2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rticipating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KR101527107B1 (ko) * 2009-02-02 2015-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열잡음 전력 및 상향링크 간섭 전력을 측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00234071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Vehicl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260197B2 (en) * 2010-02-11 2012-09-04 Kabushiki Kaisha Kenwood Radio repeating system, radio repeating apparatus, radio terminal operating method and radio repeating method
US9137713B2 (en) * 2010-09-16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hand-in to a femto node
US8543065B2 (en) * 2010-11-30 2013-09-2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using effective radiated transmit power of a base station a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determine uplink transmission range and/or to adjust transmit power
US8521158B2 (en) * 2010-11-30 2013-08-2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a base station radiated effective transmit power for performing an automatic roam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7140A1 (en) * 2001-05-08 2002-11-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control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13283A1 (en) * 2003-07-14 2005-01-20 Yoon Young C. Enhancements to periodic silen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1689207A2 (en) * 2005-02-04 2006-08-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reverse link overload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7638A (zh) * 2013-03-01 2015-11-04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27638B (zh) * 2013-03-01 2019-06-14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96001A (zh) * 2017-09-18 2020-05-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新无线电中的功率转换
CN111096001B (zh) * 2017-09-18 2023-05-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新无线电中的功率转换
CN112469112A (zh) * 2020-11-25 2021-03-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19163B2 (en) 2015-08-25
WO2008034029A2 (en) 2008-03-20
EP2070352B1 (en) 2017-11-15
WO2008034029A3 (en) 2008-06-12
KR20090074203A (ko) 2009-07-06
TW200832965A (en) 2008-08-01
CN102404835B (zh) 2016-01-20
JP2010504049A (ja) 2010-02-04
KR101139057B1 (ko) 2012-04-30
KR20110067146A (ko) 2011-06-21
US20130122947A1 (en) 2013-05-16
EP2070352A2 (en) 2009-06-17
KR101120293B1 (ko) 2012-03-07
US20080069062A1 (en) 2008-03-20
US8369800B2 (en) 2013-02-05
JP5372758B2 (ja)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4835A (zh)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43121B (zh)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KR101110898B1 (ko) 피어 투 피어 장치 제어와 관련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KR101166958B1 (ko) 광역 네트워크 시그널링과 피어 투 피어 시그널링을 모두 지원하는 다중-모드 무선 통신 장치와 관련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KR101086134B1 (ko) Wan 시그널링 및 피어 투 피어 시그널링을 지원하는 혼합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및/또는 간섭 관리에 관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263669B (zh) 在无线终端中进行天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91723B (zh) 使用信标信号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3222300A (zh) 多rat测量报告
US10172174B2 (en) Selection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01351996A (zh) 用于在多个所维持的无线通信链路中选择和发信号通知一优选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