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1811B - 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1811B
CN102401811B CN201110235726.XA CN201110235726A CN102401811B CN 102401811 B CN102401811 B CN 102401811B CN 201110235726 A CN201110235726 A CN 201110235726A CN 102401811 B CN102401811 B CN 102401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low path
capillary flow
physical quantity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57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1811A (zh
Inventor
白木裕章
安达玄纪
松味里奈
小田垣徹
中山雄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kr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Arkr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kray Inc filed Critical Arkra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01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1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1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1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47Systems using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4704Details; Accessories
    • G01N27/44713Particularly adapted electric power supp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9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the stationary phase; column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电泳装置(1)从设置在毛细管流路(47)的电极(21、22)施加电压而使注入到毛细管流路(47)内的试样通过电泳产生成分分离,该电泳装置(1)具备物理量获得部(71)和物理量判断部(72)。物理量获得部(71)在电泳液以及试样被注入到毛细管流路(47)内的状态下,在将电压施加到电极(21、22)的预定时刻,获得产生于毛细管流路(47)的电物理量。物理量判断部(72)判断由物理量获得部(71)获得的电物理量是否包含在预定范围内。

Description

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毛细管电泳法产生成分分离的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毛细管电泳装置作为分析试样中所包含的特定成分的浓度和量的装置。在该毛细管电泳装置中,将电泳液填充到毛细管流路之后,将试样注入到毛细管流路的一端侧。接着,通过对设置在毛细管流路两端的电极施加电压,而在电极之间流过电流,包含在试样中的特定成分以各自的电泳迁移率向毛细管流路的另一端侧移动。通过该移动,试样的特定成分从其他成分分离,例如通过光学方法进行检测能够分析特定成分的浓度和量。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7-107915号公报、特开平10-246721号公报中记载了毛细管电泳装置的例子。在这些电泳装置中,为了判断电泳液是否正常填充到毛细管流路,而在填充电泳液之后在注入试样之前,对毛细管流路两端的电极施加电压,测量流过电极之间的电流值。
发明内容
通过将试样注入到毛细管流路,毛细管流路内的液体变成电泳液和试样混合的状态。即,毛细管流路内的液体性质在注入前后改变。因此,在从电极施加相同电压的条件下,在试样注入前后流过电极间的电流不同。由此,在注入试样之后进行电泳时,需要设定与注入试样之前不同的施加电压的值。
另外,因对毛细管流路的试样注入作业而有可能在毛细管流路内的液体中产生气泡或混入异物。由于这些原因,即使如JP特开2007-107915号公报、特开平10-246721号公报的发明那样测量了在注入试样之前流过电极间的电流值,在注入试样之后为了电泳分离而对电极施加电压时,也有可能发生电极间不流过由电压值所期待的电流的情况。
另外,在将试样注入到毛细管流路内之后,由于因电压的施加而产生的焦耳热,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温度发生变化。由于此原因,也有可能在电极间不流过所期待的电流。在为了分析多种试样而施加反复电压的情况下,产生此问题的可能性较高。另外,由于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所配置的环境温度改变,也有可能在电极间不流过所期待的电流。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其能够在通过电泳进行的成分分离中检测出毛细管流路的异常。
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涉及的电泳装置,从设置在毛细管流路的电极施加电压而使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试样通过电泳产生成分分离,其特征在于,具备:
物理量获得部,在电泳液以及试样被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状态下,在将电压施加到上述电极的预定时刻,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物理量;以及
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上述电物理量是否包含在预定范围内。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清洗判断部,该清洗判断部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未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输出用于清洗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清洗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更换部,该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将电压施加到上述电极的预定时刻,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该电物理量是否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内,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未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内时,上述清洗判断部输出上述清洗信号,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连续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未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内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时,不输出上述清洗信号,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部,存储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的上述电物理量;以及温度调节部,输出用于调节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温度的温度调节信号,
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将电压施加于上述电极的期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物理量,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计算上述电物理量和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温度调节部输出上述温度调节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更换部,该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预定值时,由上述温度调节部执行上述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预定值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时,不执行上述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部,存储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的上述电物理量;以及电压变更部,改变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大小,
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将电压施加于上述电极的期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物理量,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计算上述电物理量和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电压变更部计算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校正值,将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大小改变为上述校正值。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更换部,该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预定值时,由上述电压变更部执行对上述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变更,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预定值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时,不执行对上述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变更,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具备:
微片,具有上述毛细管流路和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端部连结而能够储存溶液的溶液池;
分注单元,向上述毛细管流路分注上述溶液;以及
吸引单元,从上述溶液池的外部吸引存在于该溶液池的内部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的内部的上述溶液。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涉及的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电泳装置从设置在毛细管流路的电极施加电压而使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试样通过电泳产生成分分离,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物理量获得步骤,在电泳液以及试样被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状态下,在将电压施加到上述电极的预定时刻,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物理量;以及
物理量判断步骤,判断上述电物理量是否包含在预定范围内。
优选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泳装置上设置有微片,该微片具有上述毛细管流路和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端部连结而能够储存溶液的溶液池,
该控制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清洗工序,包括至少各一次填充工序和排出工序,其中,在上述填充工序中将前处理液填充到上述溶液池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在上述排出工序中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两端的任一方的上述溶液池的外部吸引在上述填充工序中填充到该溶液池以及分离流路的该前处理液,而从该溶液池以及分离流路排出该前处理液;
分注工序,将缓冲液填充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将作为测量对象的试样分注到上述毛细管流路;
对上述毛细管流路的两端施加电压而进行电泳的工序;以及
检测上述电泳装置的测量结果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电源结构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电压施加开始时的判断处理中用于电流值的判断的阈值(电流值的范围)的图。
图5是表示在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中用于电流值的差分的判断的阈值(电流值的差分)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压施加开始时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记录有在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中所获取的电流值的表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结构的概略图。
图10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片的概略俯视图。
图10B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片沿着图10A的X-X线切断的截面图。
图10C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片沿着图10A的Y-Y切断的截面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包括微片的局部概略图。
图12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中执行的前处理工序的清洗工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电泳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电泳装置的包括微片的局部概略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包括微片的局部概略图。
图18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中执行的前处理工序的清洗工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电源结构的电路图。
电泳装置1具备:贮槽部2、分注单元3、微片(microchip)4、检测装置5、温度调节装置6、控制装置7、电源部8、电压计9以及电流计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泳装置1进行毛细管电泳法的成分分离。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而省略电源部8、电压计9以及电流计10。
贮槽部2具备:电泳液槽11、精制水槽12、洗涤液槽13。在电泳液槽11中储存有电泳液L1。电泳液L1是在毛细管电泳法中作为所谓的缓冲剂来发挥作用的液体,例如为100mM苹果酸-精氨酸缓冲剂(pH5.0)+1.5%硫酸软骨素C钠。精制水槽12中储存有精制水L2。在洗涤液槽13中储存有洗涤液L3。
分注单元3将试样Sp注入到进行毛细管电泳的毛细管流路47,另外,具有将试样Sp稀释为适合分析的状态的功能。分注单元3具备试样容器14、稀释槽15、注射器16以及喷嘴17。
试样容器14具备:玻璃制采血管18、安装在采血管18的开口的盖60。采血管18中容纳作为全血的试样Sp。稀释槽15是为了将试样Sp稀释成适合分析的浓度而设置的。注射器16上连接着喷嘴17。喷嘴17例如由不锈钢形成,能够贯通试样容器14的盖60。为了便于贯通盖60,将喷嘴17的前端斜着切断而形成锐利的形状。喷嘴17通过注射器16的吸气动作以及排气动作,能够吸入以及排出试样Sp。喷嘴17被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所支撑。通过该驱动机构的动作,喷嘴17能够进行向试样容器14的插入以及拔出、向试样槽15的进入以及退出、向毛细管流路47的进入以及退出。
微片4为构成毛细管流路47的部件,例如由二氧化硅形成。毛细管流路47的截面优选为例如直径25~100μm的圆形或者边的长度为25~100μm的矩形,只要是适合进行毛细管电泳法的形状以及尺寸,就不限定于此。
在毛细管流路47的一端设置有导入孔19,在毛细管流路47的另一端设置有排出孔20。试样Sp、电泳液L1、精制水L2以及洗涤液L3从导入孔19填充到毛细管流路47。填充到毛细管流路47的试样Sp、电泳液L1、精制水L2以及洗涤液L3从排出孔20排出。
在毛细管流路47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设置有电极21以及电极22。电极21从导入孔19露出,电极22从排出孔20露出。
检测装置5是为了分析在毛细管流路47内从试样Sp分离出的特定成分而设置的,配置在毛细管流路47中的、与导入孔19相比更靠近排出孔20的一侧。检测装置5例如由光源(省略图示)以及受光部(省略图示)构成,对试样Sp照射光源的光,通过受光部接受来自试样Sp的反射光。由此,测量试样Sp的吸光率。
控制装置7是为了控制电泳装置1的各部而设置的。控制装置7具备:控制部23、外部存储部24、主存储部25以及输入输出部26。
控制部23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按照存储在外部存储部24中的程序执行与电泳的成分分离有关的处理。
外部存储部24包括闪存、硬盘、DVD-RAM(Digital Versatile DiscRandom-Access Memory:数字化通用磁盘随机存取存储器)、DVD-RW(Digital Versatile Disc ReWritable:可重写数字化通用磁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外部存储器24预先存储用于使控制部24进行处理的程序,另外,按照控制部23的指示,存储由控制部23供给的数据,另外,将所存储的数据供给到控制部23。
主存储部25由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主存储部25加载存储在外部存储部24中的程序,并作为控制部23的作业区域来使用。
输入输出部26由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可进行与电泳装置1的各部、图2所示的作为信息显示单元的PC(Persoan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27之间的信号的收发。
温度调节装置6通过控制装置7的控制来冷却或加热微片4,由此能够调节微片4的温度。
在电泳装置1上设置有三通阀28、29、30、31。三通阀28、29、30、31分别具有三个连接口(省略图示),由控制装置7控制这些连接口彼此的连通状态以及切断状态。
电泳液槽11经由流路32与三通阀28连接。精制水槽12以及洗涤液槽13经由流路33、34与三通阀30连接。稀释槽15经由流路35与三通阀28连接,并经由流路36与三通阀31连接。三通阀28经由流路37与三通阀29连接。三通阀30经由分支流路38与三通阀29、31连接。
毛细管流路47的导入孔19经由流路39与三通阀29连接。在流路39中的、与毛细管流路47的导入孔19连接的下游侧部分设置有夹管阀(Pinch Valve)40。夹管阀40的开闭被控制装置7所控制,能够允许以及切断液体向毛细管流路47的流入。
毛细管流路47的排出孔20经由流路41与三通阀31连接。在流路41中的、与毛细管流路47的排出孔20连接的上游部分上设置有夹管阀56。夹管阀56的开闭被控制装置7所控制,能够允许以及切断液体自毛细管流路47的排出。
在三通阀31的下游侧设置有流路42。流路42的排出口配置在废液瓶43内。废液瓶43是为了储藏使用完的液体而设置的。废液瓶43上连接有吸引泵44。吸引泵44通过控制装置7的控制而产生负压。该负压从三通阀31经由分支流路38以及流路41而作用于毛细管流路47。
如图2所示,电极21、22经由电线45与电源部8连接。在电源部8和电极21之间设置有开关46。开关46被控制装置7接通/断开(ON/OFF)控制,通过该控制能够从电源部8对电极21、22施加电压。在下面的说明中,说明电源部8以使电极21成为正极、电极22成为负极的方式施加电压的例子,但电源部8也可以具有以与此相反的极性施加电压的功能。
电压计9测量从电源部8施加到电极21、22的电压值。电流计10测量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值。电压计9以及电流计10的测量值被输出到控制装置7。
接着,说明在电泳装置1中执行的处理。图3是表示在电泳装置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大致分为清洗工序S11、填充工序S12、分注工序S13、分离工序S14以及分析工序S15。
清洗工序S11是清洗毛细管流路47的工序。具体而言,三通阀30通过来自控制装置7的信号切换为连通流路33、34和分支流路38的状态。另外,三通阀29切换为连通分支流路38和流路39的状态。夹管阀40为打开状态,夹管阀56为关闭状态。三通阀31切换为连通分支流路38和废液瓶43的状态。在以上的状态下,控制装置7使吸引泵44动作而产生负压。通过产生该负压,精制水L2以及洗涤液L3填充到毛细管流路47内,所填充的该精制水L2以及洗涤液L3被排出到废液瓶43。此外,清洗工序S11也能以在使洗涤液L3流过毛细管流路47之后使精制水L2流过的方式执行。
填充工序S12是将用于实现电泳的电泳液L1填充到毛细管流路47的工序。具体而言,通过来自控制装置7的信号,三通阀28切换为连通流路32和流路37而切断流路32、37和流路35的状态。另外,三通阀29切换为连通流路37和流路39而切断流路37、39和分支流路38的状态。夹管阀40、56以及三通阀31维持与清洗工序S11相同的状态。在以上状态下,控制装置7使吸引泵44动作,由此电泳液L1通过导入孔19填充到毛细管流路47内。
分注工序S13为将试样Sp从导入孔19注入到毛细管流路47内的工序。
具体而言,通过控制装置7的信号,上述的驱动机构(省略图示)动作,使喷嘴17贯通盖60,喷嘴17的前端浸渍到采血管18内的试样Sp中。接着,控制装置7使注射器16进行吸气动作而将试样Sp吸引到喷嘴17内。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7使三通阀28切换为连通流路32和流路35的状态并使用未图示的泵产生压力,由此将电泳液L1导入到稀释槽15。接着,控制装置7通过使上述驱动机构动作而将喷嘴17从盖60拔出,并使喷嘴17的前端浸渍到稀释槽15的电泳液L1中。接着,控制装置7使注射器16进行排气动作,由此将试样Sp导入到稀释槽15。此时,为了促进试样Sp和电泳液L1的搅拌,优选使注射器16反复执行吸气动作和排气动作。试样Sp为例如包括血红蛋白的全血。电泳液L1包含发挥破坏血细胞膜的溶血作用的溶血成分,在稀释槽15内与试样Sp搅拌而溶解试样Sp的血球。
接着,控制装置7通过使注射器16进行吸气动作,将在稀释槽15内稀释的试样Sp吸引到喷嘴17内。接着,通过使上述驱动机构动作,使喷嘴17的前端进入到毛细管流路47的导入孔19中。在此状态下,控制装置7通过使注射器16进行排气动作而将被稀释的试样Sp导入到导入孔19中。如上,成为能够在毛细管流路47中进行电泳法的分析的状态。此外,在不需要稀释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Sp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经过稀释工序而实施分注工序S13。
分离工序S14是分离在填充于毛细管流路47中的试样Sp中包含的、作为特定成分的血红蛋白的工序。
具体而言,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通过控制装置7的信号,开关46切换为接通状态,从电源部8对电极21、22施加电压(步骤S101:图3)。此时,调节电源部8的输出值,使得电压计9的测量值变成预定值。通过对电极21、22施加电压,电流流过电极21、22之间,在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电泳液L1以及试样Sp的混合液)中产生从电极21朝向电极22的电渗流(electroosmotic flow)。由此,在血红蛋白中产生与固有的电泳迁移率对应的移动。由于电泳迁移率因物质而不同,因此血红蛋白以与包含于试样Sp中的其他成分不同的速度从电极21朝向电极22移动。
分析工序S15是检测被分离的特定成分即血红蛋白的量或者浓度等的工序。具体而言,通过控制装置7的信号,检测装置5从上述光源(省略图示)照射波长415nm的光,通过上述受光部接受其反射光。如果从试样Sp分离的血红蛋白通过从上述光源照射光的部分(图1的黑圈部分),则根据上述受光部的受光状态所掌握的吸光率发生变化。通过控制装置7处理此变化,检测出血红蛋白的量或者浓度。该检测结果作为基于电泳的成分分离的分析结果而存储到控制装置7的外部存储部24中。
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1反复进行图3的处理而多次进行试样Sp的电泳分离,因此可以进行多次对毛细管流路47的电泳液L1以及试样Sp注入、对电极21、22的电压施加。
在此,在反复执行图3的处理的过程中,在各次的分注工序S13中试样Sp混合到毛细管流路47内的电泳液L1中,由此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的电阻发生变化。
另外,在分注工序S13中,由于将试样Sp注入到毛细管流路47内的作业即使喷嘴17进入到导入孔19而从喷嘴17排出试样Sp的作业,有可能在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中产生气泡或混入异物。由于此原因,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的电阻发生变化。
另外,在分离工序S14中,通过对电极21、22施加电压(步骤S101),焦耳热蓄积到微片4而使微片4的温度上升。由于该温度上升,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电泳液L1和试样Sp的混合液)被加热,电阻发生变化。另外,也因配置微片4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从而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的温度发生变化,电阻发生变化。
为了防止因上述电阻的变化而在电极21、22之间不流过所期望的电流的状态下进行电泳分离,在分离工序S14中执行步骤S102~S112的判断处理。在步骤S102~S112的判断处理中使用在毛细管流路47产生的电物理量即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值(电流计10的测量值)。
为了执行步骤S102~S112的判断处理,如图2所示,在控制装置7中构成:物理量获得部71、物理量判断部72、存储部73、清洗判断部74、更换部75、温度调节部76、电压变更部77以及电压值计算部78。
通过控制部23按照存储在外部存储部24中的程序执行处理来实现物理量获得部71、物理量判断部72、清洗判断部74、更换部75、温度调节部76、电压变更部77以及电压值计算部78。存储部73作为存储区域的结构体保存在主存储部25的一部分中。
步骤S102~S112的判断处理包括:在步骤S101的电压施加开始时刻执行的判断处理(步骤S102~S106:以下称为电压施加开始时的判断处理);以及在自开始电压施加到完成试样Sp的分析(血红蛋白的量、浓度的检测)为止的期间内执行的判断处理(步骤S107~S112:以下称为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
在电压施加开始时的判断处理中,判断在电压施加开始时电流计10所测量的电流值是否包含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102)。在判断为电流值不包含在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为“否”),停止对电极21、22的电压施加(步骤S103)。之后,输出用于清洗毛细管流路47的清洗信号(步骤S105),执行清洗工序S11。此处理的目的在于,在因对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产生气泡、混入灰尘等异物、微片4的温度上升、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在电极21、22之间不流过所期待的电流的情况下,中止分离工序S14。再有,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清洗毛细管流路47内,从毛细管流路47内去除气泡、异物。
步骤S102的判断每当在步骤S101中施加电压时就执行。然后,每当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否“时,中止电压的施加(步骤S103),并输出清洗信号(步骤S105)。
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否”的情况连续重复第一预定次数(以下,记为N1次)的情况下,中止电压的施加之后,在步骤S104中被判断为“是”。在此情况下,不输出清洗信号而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106)。此处理的目的在于,在步骤S105的清洗中无法去除混入到毛细管流路47内的异物的情况、微片4到了装置寿命的情况下,更换微片4。
下面,使用图4说明通过电压施加开始时的判断处理的控制的具体例。此外,在下面,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否”的情况连续重复4次的情况下(N1次为4次的情况),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是”。
图4是表示用于步骤S102的判断的阈值的图。用黑圈表示的电流值I1~I10是在反复图3的处理的过程中,由电流计10获得的第1次~第10次的电流值。阈值设定在电流值Ik以上、电流值Ij以下的范围。上述阈值是在该范围的大小的电流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情况下血红蛋白的电泳迁移率成为期望值的电流值。
第1次、第2次获得的电流值I1、I2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因此,在第1次、第2次的处理中,在步骤S102(图3)中被判断为“OK(是)”,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107。
第3次获得的电流值I3不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因此,在第3次中,在步骤S102中被判断为“否”,中止电压的施加(步骤S103)。
另外,到第3次为止,连续判断为电流值不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步骤S102中为“否”)的次数仅为1次(第3次的“否”),未达到4次。因此,在第3次时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否”,输出清洗信号(步骤S105)。
在第4次、第5次、第6次获得的电流值I4、I5、I6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因此,在第4次、第5次、第6次的处理中与第1次、第2次相同地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是”,转移到步骤S107。
在第7次、第8次、第9次获得的电流值I7、I8、I9不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因此,在第7次、第8次、第9次的处理中,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否”,中止电压的施加(步骤S103)。
另外,到第9次为止,在步骤S102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为3次(第7次、第8次、第9次的“否“),未达到4次。因此,在第7次、第8次、第9次中,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否”,输出清洗信号(步骤S105)。
第10次获得的电流值I10也不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因此,在第10次时也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否”,中止电压的施加(步骤S103)。
到第10次为止,在步骤S102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4次(第7次、第8次、第9次、第10次的“否”)。因此,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是”,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106)。
接着,说明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步骤S107~S112)。在步骤S107~S112中,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电流计10测量的电流值。每当获得电流值时,计算出该电流值和过去测量的电流值的差分,判断差分是否没有超过预定值(步骤S107)。
在判断为电流值的差分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为“否”),输出用于调节微片4的温度的温度调节信号(步骤S109)。另外,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的大小变更为校正值(步骤S110)。此处理的目的在于,在因微片4的温度变动等而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产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微片4的温度或者变更电压值,将电流值稳定在目标值附近。
由于从电流计10获得的电流值连续产生较大的变动而在步骤S107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以下,记为N2次)时,在步骤S108中判断为“是”。在此情况下,不执行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电压值的变更,而中止电压的施加(步骤S 111),并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112)。此处理的目的在于,在温度调节、电压值的变更中无法抑制微片4的温度变动的情况下,中止分离工序S14,更换微片4。
下面,使用图5说明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的控制的具体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在步骤S107中连续4次判断为“否”的情况下(N2次为4次的情况),在步骤S108中判断为“是”。
图5是表示在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中用于步骤S107的判断的阈值ΔIs的图。
在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中,如上所述从电流计50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电流值。图5所示的ΔI1~ΔI10表示基于该第1次~第10次获得的电流值计算出的差分。另外,图5所示的虚线表示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值的变动。
第1次、第2次计算出的差分ΔI1、ΔI2不超过ΔIs。因此,在第1次、第2次时不进行步骤S109、S110的温度调节、电压值的变更等控制,维持在步骤S101中施加的电压值V1。
在第3次时,由于计算出超过阈值ΔIs的差分ΔI3,因此在步骤S107中判断为“否”。另外,到第3次为止,“否”的次数为1次(第3次的“否”),因此在步骤S108中判断为“否”。由此,在第3次时,输出温度调节信号(步骤S109),将电压值变更为V2(步骤S110)。
第4次的差分ΔI4是在电压值为V2的状态下计算出的,不超过阈值ΔIs。因此,在第四次时不进行温度调节、电压值的变更等的控制,电压值维持在V2。另外,关于第5次、第6次,由于差分ΔI5、ΔI6不超过阈值ΔIs,因此电压值维持在V2。
在第7次、第8次、第9次中计算出超过阈值ΔIs的差分ΔI7、ΔI8、ΔI9。因此,在第7次、第8次、第9次时在步骤S107中判断为“否”。另外,到第9次为止,在步骤S107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为3次(第7次、第8次、第9次的“否”)。因此,在第7次、第8次、第9次时在步骤S108中判断为“否”,输出温度调节信号(步骤S109),在第7次、第8次、第9次的步骤S110中将电压值变更为V3、V4、V5。此外,第8次、第9次的差分ΔI8、ΔI9是在电压值为V3、V4的状态下计算出的。
在第10次中,在电压值为V5的状态下计算出差分ΔI10,差分ΔI10超过阈值ΔIs。因此,在第10次时在步骤S107中判断为“否”。另外,在第10次时在步骤S107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4次(第7次、第8次、第9次、第10次的“否”)。因此,在第10次时在步骤S108中判断为“是”。由此,中止电压的施加(步骤S111),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112)。
下面,说明电压施加开始时以及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的详细。图6是表示电压施加开始时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6的处理根据在图3的步骤S101中施加电压而开始。图6的处理由物理量获得部71、物理量判断部72、存储部73、清洗判断部74以及更换部75执行。另外,为了执行图6的处理,将图4所示的阈值的下限值Ik以及上限值Ij存储在存储部73中。
另外,在图3、图6中,步骤S102、S203对应,步骤S103、S207对应,步骤S104、步骤S210对应,步骤S105、S211对应,步骤S106、S212对应。
首先,读出存储在存储部73中的变量i(步骤S201)。
接着,通过物理量获得部71获得在电压施加开始时电流计10测量的电流值(步骤S202)。
接着,通过物理量判断部72判断电流值是否包含在阈值的范围(电流值Ik以上、电流值Ij以下的范围)内(步骤S203)。
在判断为电流值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203中为“是”),将变量i复位为0(步骤S204)。
接着,将变量i、在步骤S202中获得的电流值存储到存储部73(步骤S205、S206),转移到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图3的步骤S107)。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判断为电流值不包含在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203中为“否”),中止对电极21、22的电压施加(步骤S207)。具体而言,图2的开关46被断开。
接着,变量i加1(步骤S208),将变量i覆盖存储到存储部73(步骤S209)。
接着,判断变量i是否为预定值N1(步骤S210)。
在判断为变量i不是预定值N1的情况下(在步骤S210中为“否”),通过清洗判断部74输出清洗信号(步骤S211),执行清洗工序S11(图3)。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变量i为预定值N1的情况下(在步骤S210中为“是”),通过更换部75向PC27(图2)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212)。由此,在PC27的画面上显示催促更换微片4的图像,通知用户需要更换微片4。在进行微片4的更换之后,通过用户操作电泳装置1而将变量i复位为0,开始清洗工序S11。
通过反复图3的处理,在再次执行图6的处理时,在步骤S201中读出在上次的步骤S205、S209中所存储的变量i。变量i为根据步骤S203的判断结果而加0或1的值,在步骤S205、S209中被存储。通过上述变量i的读出和存储,在反复图3的处理的过程中,计数在步骤S203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然后,在图6的每次处理中,根据上述计数值进行步骤S210的判断。
接着,说明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的详细。图7是表示电压施加中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7的处理是根据在图6的步骤S206中电流值存储到存储部73而开始。图7的处理由物理量获得部71、物理量判断部72、存储部73、更换部75、温度调节部76、电压变更部77以及电压值计算部78执行。另外,为了执行图7的处理,将图5所示的阈值ΔIs存储在存储部73。
另外,在图3、图7中,步骤S107、S305对应,步骤S 108、S309对应,步骤S109、S310对应,步骤S110、S312对应,步骤S111、S313对应,步骤S112、S314对应。
首先,变量j被设定为0(步骤S301)。
接着,通过物理量获得部71获得电流计10的测量值(步骤S302)。步骤S302以预定时间间隔执行,步骤S303以后的处理每当在步骤S302中获得电流值时执行。
接着,通过物理量判断部72读取在过去的步骤S306(或者图6的S206)中存储的电流值(步骤S303)。在第1次的步骤S303中读取在步骤S206中存储的电流值I1。
接着,通过物理量判断部72计算出在步骤S302中获得的电流值、和在步骤S303中读取的电流值的差分(步骤S304)。在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发生较大变化时,电流值的差分被计算成较大的值。
接着,通过物理量判断部72判断在步骤S304中计算的差分是否没有超过阈值ΔIs(步骤S305)。
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差分未超过阈值ΔIs的情况下(在步骤S305中为“是”),将步骤S302中获得的电流值存储到存储部73(步骤S306)。
图8是表示在步骤S306中记录电流值的表。在图8的表中将在步骤S206(图6)中存储的电流值I1作为初始值记录,并记录有步骤S302的第1次、第2次、第4次、第5次、第6次获得的电流值I11、I12、I14、I15、I16。这些是与在之前的步骤S306中存储的电流值的差分不超过阈值ΔIs的电流值。
在图8的表中未记录在步骤S302的第3次获得的电流值。这是由于在上述第3次获得的电流值与在步骤S302的第2次获得的电流值I12的差分ΔI3(图5)超过了阈值ΔIs。
另外,例如,由于在步骤S302的第4次获得的电流值I14与在步骤S302的第2次获得的电流值I12的差分ΔI4(图5)不超过阈值ΔIs,因此记录在图8的表中(在步骤S306中存储)。
在步骤S306之后,判断是否经过了分析时间(步骤S307)。分析时间是指自在步骤S101中开始电压的施加的时刻到血红蛋白通过光的照射部分(图1的黑圈部分)为止所需的时间。分析时间例如根据在步骤S306中存储的电流值、血红蛋白的电泳迁移率、从导入孔19到光照射部为止的长度L(图1)来计算。
在被判断为未经过分析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307中为“否”),转移到步骤S301,反复自步骤S301的处理。
在该反复的过程中,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差分超过阈值ΔIs的情况下(在步骤S305中为“否”),转移到步骤S308。
在步骤S308中,变量j加1,接着,在步骤S309中,判断变量j是否为预定值N2(步骤S309)。即,每当在步骤S302中获得电流值时进行步骤S303~S305的结果,判断在步骤S305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是否达到了N2次。
在上述判断为“否”的次数未达到N2次的情况下(步骤S309中为“否”),通过温度调节部76输出用于调节微片4的温度的温度调节信号(步骤S310)。温度调节装置6(图1)通过输入温度调节信号,冷却或加热微片4而调节微片4的温度。
接着,通过电压变更部77计算出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的校正值(步骤S311)。在步骤S311中,首先,在记录在图8的表中的电流值中读取最近记录的电流值。例如,图7的处理为第3次时,读取第2次的电流值I12。接着,计算出能够在电极21、22之间产生该值I12的电流的电压值作为上述校正值。此外,也可以预先设定电流的目标值,计算出能够产生该大小的电流的电压值作为上述校正值。
接着,通过电压变更部77输出用于将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的大小变更为步骤S313的校正值的电压变更信号(步骤S312)。由此,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值变更为在步骤S311中计算出的校正值。
之后,通过转移到步骤S302,反复自步骤S302的处理。
在通过之前的步骤S310~S312而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未产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在上述反复的处理中,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是”而转移到步骤S301,变量j被复位为0。
在即使通过之前的步骤S310~S312电流的变化也未变小的情况下,再次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否”,变量j加1(步骤S308)。之后,再次执行步骤S310~S312而转移到步骤S302,进行步骤S305的判断。
在步骤S305中反复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每次使变量j加1,变量j的值逐渐变大。
然后,在步骤S306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N2次而变量j变成预定值N2的情况下(在步骤S309中为“是”),开关46切换为断开,中止对电极21、22的电压施加(步骤S313)。由此,中止分离工序S14。接着,通过更换部75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314)。由此,在PC27的画面上显示催促更换微片4的图像,进行微片4的更换。之后,通过用户的操作执行清洗工序S11。
另外,在反复图7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309中未判断为“是”且在步骤S307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通过电压值计算部78计算出下一次的步骤S101(图3)的施加电压值(步骤S315)。在步骤S315中,基于在步骤S306中存储的电流值计算出电压值。
接着,将在步骤S315中计算出的电压值存储到存储部73中(步骤S316)。在下一次的步骤S101中,从存储部73读出在步骤S316中存储的电压值,将此大小的电压施加到电极21、22。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毛细管流路47内注入了电泳液L1以及试样Sp的状态下,执行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值是否包含在预定范围(电流值Ik以上、电流值Ij以下的范围)内的判断(图6的步骤S203)。因此,因电泳液L1和试样Sp的混合而使毛细管流路内的液体性质变化、因试样的注入作业而在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中产生气泡或混入异物、微片4的温度上升、微片4的周围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在电压施加开始时,检测出在电极21、22之间未流过期待的电流(在步骤S203中为“否”)。因此,能够在基于电泳的成分分离中检测出毛细管流路的异常。
再有,在步骤S203中被判断为电流值未包含在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203中为“否”),中止对电极21、22的电压施加(步骤S207)而输出清洗信号(步骤S211)。由此,防止在未流过上述期待的电流的状态下进行电泳分离,更换发生气泡等的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
另外,在微片4的温度变高的情况下,由于毛细管流路47内的液体的电阻改变,因此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值变大。在此情况下,在反复图6的处理的过程中,在步骤S203中连续判定为“否”的次数达到N1次(在步骤S210中为“是”),由此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212)。因此,避免高温微片4继续用于电泳分离。
另外,在电压施加于电极21、22的期间,在微片4的温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在图7的步骤S305中判断为电流值的差分超过了阈值ΔIs(在步骤S305中为“否”),输出用于调节微片4的温度的温度调节信号(步骤S310)。由此,由于进行微片4的温度调节,因此有利于稳定流过电流21、22之间的电流。
另外,如上所述,在施加电压期间,微片4的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输出电压变更信号(步骤S312),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值改变。由此,即使微片4的温度产生较大变化,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所产生的变化能够抑制为较小。
另外,在步骤S305中,只有在判断为电流值的差分未超过阈值ΔIs的情况下(在步骤S305中为“是”),在步骤S306中存储电流值。在步骤S312中通过电压变更信号的输出而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值被变更为在最近的步骤S306中存储的值。因此,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被控制成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差分未超过阈值ΔIs时的值。由此,能够将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控制在目标值附近。
另外,在电压施加于电极21、22的期间,微片4反复发生较大的温度变化时,每当这时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发生变化,由此在步骤S305中计算出的电流值的差分变成较大的值。在此情况下,通过在步骤S305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N2次(在步骤S309中为“是”),中止电压的施加(步骤S313)。由此,在通过步骤S310~S312的温度调节、电压值的变更无法抑制微片4的温度变动的情况下,能够中止分离工序S14(产生电泳分离的工序)。
另外,在步骤S313中中止了电压施加之后,输出微片4的更换信号(步骤S314)而催促更换微片4。由此,能够防止继续使用产生较大温度变化的微片4。
另外,基于在步骤S306中存储的电流值,设定在下一次的步骤S101中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值(步骤S315、S316)。由此,有利于在每次的分离工序S14中将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控制在目标值附近。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如下地进行多种改变。
例如,在图6的步骤S202中获得电流值的时刻不一定限定于电压施加开始时刻,可以设定在电压施加中的任意时刻。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电流计10测量的电流值执行图6、7的处理,但是作为替代电流值的电物理量,例如可以使用施加于电极22、23的电压值(电压计9的测量值)。另外,也可以使用将施加于电极21、22的电压值和流过电极21、22之间的电流值相乘的功率值。在图2的结构中,与获得电流计10的测量值的时机对应地获得电压计9的测量值,将这些电流计10以及电压计9的测量值相乘而能够获得功率值。在使用上述功率值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考虑了电源部8的输出的变动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图6的步骤S211的清洗信号的输出是每当在步骤S203中判断为“否”时执行,但也可以在步骤S203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某个值时执行。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212的更换信号的输出是在步骤S203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N1次时被执行,但也可以在步骤S203中判断为“否”的累积次数达到某个值时执行。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图7的步骤S310的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步骤S311、S312的电压校正值的计算以及电压变更信号的输出,每当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电流值的差分超过阈值(在步骤S305中为“否”)时执行,但也可以在步骤S306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某个值时执行。
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否”时,仅执行步骤S310的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和步骤S311、S312的电压校正值的计算和电压变更信号的输出中的任一方。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313、S314的电压施加的中止、更换信号的输出是在步骤S305中连续判断为“否”的次数达到N2次时执行,但也可以在步骤S305中判断为“否”的累积次数达到某个值时执行。
另外,毛细管流路47的个数可以任意设定。在设置多个毛细管流路47的情况下,对每个毛细管流路47执行图3、6、7的处理。毛细管流路47的结构不限定于所谓的直线型,例如也可以为两个流路交叉的交叉注入型。作为试样Sp不限定于以全血为代表的包含血红蛋白的试样,例如也可以为包含DNA、RNA(核糖核酸)、蛋白质的试样。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80的结构的概略图。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80具备:贮液槽81、试样槽82、废液槽83、分注部84、微片85、电极86、87、检测部88、泵(压力产生单元)89、吸引泵90、三通阀91~93、流路94~流路96、控制部97以及电源部98。微片85具备毛细管流路99、导入孔100、排出孔101。
在贮液槽81中贮藏有贮液L例如电泳液、精制水、洗涤液等。在试样槽82中贮藏有试样液K。试样液K为包含用于在电泳装置80中进行分析的特定成分的样品,设为进行了适合测量的处理例如稀释、混合等处理的状态。废液槽83中贮藏有使用完的液体。
分注部84对微片85的毛细管流路99注入试样槽82的试样液K。
泵89产生压力。泵89所产生的压力经由三通阀93而施加于流路95、96。通过泵89能够将溶液输送到包括各流路以及各功能部的电泳装置80的内部。
图10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片85的概略俯视图。图10B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片85沿着图10A的X-X线切断的截面图。图10C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微片85沿着图10A的Y-Y切断的截面图。
微片85例如在将树脂作为材料的基板上形成有成为毛细管流路99的微细的流路。微片85通过粘合基板85a和基板85b而形成。基板85a是形成有毛细管流路99的成为基础的部分。在基板85b的与毛细管流路99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导入孔100以及排出孔101。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毛细管流路99的截面设定为一边为40μm的正方形,毛细管99的长度被设定为30mm左右。毛细管流路99的截面、长度的尺寸不限定于上述值。
在毛细管流路99上形成有导入孔100以及排出孔101。导入孔100设置在毛细管流路99的一端,试样液K通过分注部84导入到导入孔100。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导入孔100,除了导入试样液K之外还可以导入电泳液、精制水、洗涤液等贮液L。排出孔101设置在毛细管流路99的另一端,从排出孔101排出填充在毛细管流路99的试样液K、贮液L。
将导入孔100贯通基板85a而与毛细管流路99接触为止的空间部分称为溶液池(reservoir)R。相同地将排出孔101侧的空间部分(排出孔101贯通基板85a而与毛细管流路99接触为止的空间部分)称为溶液池R2。
另外,在毛细管流路99的两端设置有电极86和电极87。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极86露出于导入孔100,电极87露出于排出孔101。
检测部88分析在毛细管流路99中从试样液K分离的特定成分。检测部88设置在毛细管流路99中的、与导入孔100相比更靠近排出孔101侧的部分。检测部88例如具备光源以及受光部。检测部88通过对试样液K照射来自光源的光并由受光部接受透过光来测量吸光率,从而能够分析特定成分。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的包括微片85的局部概略图。图11与图10B相同地表示微片85沿着图10A的X-X线被切断的状态。
吸引泵90通过吸引力P1能够从流路95侧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一旦吸引泵90动作,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就通过吸引力P1的力朝向流路95被吸引而排出到废液槽83。
通过吸引泵90施加吸引力P1,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此时,微片85的基板85a和基板85b以相互吸引的方式施加力。该力的方向与为了粘合基板85a和基板85b而对基板85a和基板85b紧贴加压时施加的力的方向相同。因此,通过使吸引泵90产生吸引力P1,能够减少基板85a和基板85b被剥离的担忧。
也可以使进行溶液输送的泵89具备吸引泵90的功能,即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的功能。在此情况下,通过控制三通阀93的开闭,在流路95和泵89连通的状态下使泵89产生吸引力P1,由此使泵89产生与吸引泵90相同的功能。从而能够省略吸引泵90而设计电泳装置80。
也可以不是通过吸引溶液而是通过喷出来排出存在于毛细管流路99内部的溶液。假设考虑喷出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的情况,通过溶液产生从内部向外部加压于毛细管流路99的力。即,在促进基板85a和基板85b的粘合面剥离的方向施加力,对微片85的负载变大。在不是喷出而是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的情况下,在基板85a和基板85b相互吸引的方向施加力,基板85a、85b的粘合面剥离的担忧消失。因此,为了排出存在于毛细管流路99内部的溶液,优选不是使用喷出而是使用吸引来进行。
但是,在从一侧吸引而从另一侧喷出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的情况且吸引的力大于喷出的压力的情况下,对基板85a和基板85b施加相互吸引的力。只有在这种吸引时辅助性地施加喷出的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并用喷出的压力和吸引力。
电泳装置80的上述各部的动作被控制部97所控制。控制部97例如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
在电泳装置80上设置有三通阀91、92。三通阀91、92各自具有三个连接口,这些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以及切断状态由控制部97独立地控制。
贮液槽81以及试样槽82经由三通阀91、92与流路94或流路96连接。三通阀91、92的开闭被控制部97所控制,与毛细管流路99的连通状态以及切断状态独立地被控制。流路94与微片85的毛细管流路99连接,流路96与废液槽83连接。
如图11所示,从流路94导入到导入孔100(即溶液池R1部分)的液体流过毛细管流路99,并经由排出孔101(即溶液池R2)流到流路95。
电源部98与电极86以及电极87连接而对电极86、87施加1.5kV左右的电压。例如,电源部98以使电极86成为正极且电极87成为负极的方式施加电压,但也可以具有以与此相反的极性施加电压的功能。
下面,使用图9~图13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80中执行的处理。图12是表示在电泳装置80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大致分为前处理工序(步骤S1)和分析工序(步骤S2)。
前处理器具的清洗工序(步骤S11)是在前处理工序(步骤S1)的最初进行的工序,是在连续使用电泳装置80的情况下进行上一次使用的电泳装置80的各部的清洗的工序。之后,进行用于试样导入的分注工序(步骤S12)。
具体而言,清洗工序(步骤S11)分为前处理液的填充(步骤S111)以及前处理液的排出(步骤S112),例如通过使洗涤液、精制水等前处理液通过毛细管流路99内来进行清洗。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前处理液的填充。图13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80中执行的作为前处理工序的清洗工序的一部分的、前处理液填充相关的工序的流程图。前处理液的填充(步骤S111)作为前处理液的填充1(步骤J1)来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流路94经由导入孔100将前处理液导入到毛细管流路99,与此同时,将所导入的该前处理液经由排出孔101排出到流路112,由此使前处理液通过毛细管流路99(步骤J11)。
然后,由吸引泵90以吸引力P1的力朝向通过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吸引(步骤J12)。这样一来,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以较强势头朝向排出孔101流动而流入到溶液池R2,由此能够对溶液池R2填充前处理液。通过前处理液在毛细管流路99通过而使毛细管流路99被前处理液所填充,并且溶液池R2被前处理液所填充(步骤J13)。此时,通过前处理液流过毛细管流路99,能够清洗毛细管流路99。另外,通过前处理液充分流入到排出孔101的溶液池R2,可以清洗溶液池R2。
结束前处理液的填充(步骤S111),再次使用吸引泵90以吸引力P1的力吸引毛细管流路99。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一边清洗在上一次分析中所使用的试样液K等的污垢,一边经由流路112而排出到废液槽83(步骤S112)。通过吸引来进行前处理液的排出,由此能够全部排出残留在毛细管流路99中的前处理液。因此,不存在下次填充到毛细管99中的溶液(电泳液)和前处理液混合的担忧,能够提高清洗效率。
分注工序(步骤S12)是将用于实现电泳的电泳液以及试样液K填充到毛细管流路99的工序。首先,对毛细管流路99填充电泳液(步骤S121)。接着,向被电泳液充分填满的毛细管流路99由分注部84分注试样液K(步骤S122)。
此外,在填充电泳液(步骤S121)时,也可以与填充前处理液时相同地用吸引泵90吸引。在用电泳液填充毛细管流路99以及溶液池R2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用吸引泵90吸引来可靠地填充。
一旦前处理工序(步骤S1)结束,就执行分析工序(步骤S2)。分析工序(步骤S2)由分离工序(步骤S21)以及检测工序(步骤S22)构成。
分离工序(步骤S21)是通过电泳来分离包含在试样液K中的特定成分的工序。在分离工序(步骤S21)中,通过向填充有电泳液的毛细管流路99导入试样液K并对电极86、87施加电压来进行电泳。在分离工序中,通过在步骤S121中可靠地填充电泳液,容易进行试样液K的导入,并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分离工序(步骤S21)。
具体而言,电泳的分离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根据控制部97的指示,以使电极86成为正极且电极87成为负极的方式从电源部8对电极86、87施加电压,从而在电泳液中产生从电极86朝向电极87的电渗流。此时,根据固有的电泳迁移率,在特定成分上产生从电极86朝向电极87的移动。
检测工序(步骤S22)是检测所分离的特定成分的量或者浓度等的工序。具体而言,根据控制部97的指示,检测部88在毛细管流路99的特定位置例如从光源照射波长415nm的光,通过受光部接受其透过光。如果特定成分通过毛细管流路99的特定位置,则由受光部接受的光(光吸收率)发生变化,通过此变化能够检测出特定成分的浓度、量。例如将该分析结果存储到存储部(未图示)等,结束检测工序(步骤S22)。通过以上的工序,结束前处理工序(步骤S1)以及分析工序(步骤S2),完成使用电泳装置80的分析。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物理量获得部71、物理量判断部72、存储部73、清洗判断部74、更换部75、温度调节部76、电压变更部77以及电压值计算部78,由控制部97(图9)构成,通过上述各部执行图3的步骤S101~S112、图6、图7的处理。图3的步骤S101是通过在分离工序(步骤S21)中对电极86、87施加电压来被执行。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电泳装置140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电泳装置140的包括微片141的局部概略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在导入孔100侧设置有吸引泵113。其他的结构与图9以及图11所示的电泳装置80相同。
吸引泵113设置在流路94上。吸引泵113通过以吸引力P2从导入孔100侧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贮液L、试样液K(统称为溶液),而排出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前处理液通过毛细管流路99,在某种程度上毛细管流路被前处理液填满时,使吸引泵113产生吸引力P2,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由此,通过将前处理液朝向流路94吸引而能够将前处理液填充到溶液池R1。
使吸引泵113产生吸引力而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时,即,暂时停止从流路94到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的供给时,通过控制部97切换三通阀92,使得流路94、96连通。由此,通过吸引泵113的吸引而流过流路94的前处理液流向流路96,最终流入到废液槽83。在排出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时也相同地通过控制部97切换三通阀92,使得前处理液流向废液槽83。在吸引泵113的吸引结束时,通过控制部97切换三通阀92,从而变成前处理液从流路94流向毛细管流路99的状态。
此外,也可以使进行溶液输送的泵89具备吸引泵113的功能,即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的功能。在此情况下,通过控制三通阀92、93的开闭,在流路94、96与泵89连通的状态下,使泵89产生吸引力P2,以此,使泵89具有与吸引泵113相同的功能。这样,可以省略吸引泵113而设计电泳装置140。
通过进行清洗工序(步骤S11)的前处理液的填充(步骤S111)的、由吸引泵113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的工序(步骤J12),能够用前处理液可靠地填充溶液池R1的内部。
此外,与填充前处理液的工序相同地,在步骤S121中也可以通过吸引泵90的吸引进行电泳液的填充。由此,在用电泳液填充毛细管流路99以及溶液池R1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可靠地填充。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经由流路94而从导入孔100侧进行吸引,但也可以具备与流路94不同的另外的流路且与导入孔100连通的流路,从导入孔100侧进行吸引。由此,由于不仅是排出孔101侧的清洗而且是导入孔100侧的清洗也一起进行,因此能够提高毛细管流路99内的清洗效果。
如上所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前处理工序(尤其是清洗工序)中,能够减少对微片的流路的机械负荷且提高清洗效率。
在毛细管流路以及溶液池的清洗中,存在对细部的溶液的填充容易变得不充分、不进行清洗的情况,但通过吸引来能够可靠地进行溶液的填充。其结果,清洗彻底,提高清洗效率。
另外,通过吸引流过毛细管流路的溶液,能够提高毛细管流路的清洗效率。再有,吸引毛细管流路,将溶液从毛细管流路暂时排出,由此,不发生与下一次所使用的溶液的混合,可以提高清洗效率。
如上所述,通过提高清洗效率,微片能够维持清洁状态。因此,在分析时,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增加到废弃为止的使用次数。
再有,通过在清洗时吸引,能够减少对微片的负担,不存在微片基板的粘合面剥离的担忧,提高微片的耐久性。其结果,分析时可以反复使用,能够增加使用次数。
(第三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150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150的、包括微片151的局部概略图。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150中具备用于吸引毛细管流路99的贮液L的预备流路。其他结构与图9以及图1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80相同。
微片151在图9以及图11所示的微片85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具备:经由溶液池R1与毛细管流路99连通的辅助路径120、和形成在辅助路径120的另一端部的辅助孔121。此外,将辅助孔121贯通基板85a而与辅助路径120接触为止的空间部分称为溶液池R3。
溶液池R3经由辅助路径120与毛细管流路99连结,并且位于远离毛细管流路99侧的辅助路径120的端部。能够从溶液池R3经由辅助路径120吸引存在于毛细管流路99内部的贮液L等溶液。
如果使用辅助路径120的端部所具备的吸引泵131而以吸引力P3的力吸引,则前处理液经由辅助路径120流入到溶液池R3。此时,与溶液池R1的辅助路径120连接的地方附近的前处理液以吸引力P3的力被吸引。
溶液池R3不同于溶液池R1、R2,不需要用溶液来填充。在分析时,由于贮液只流过毛细管流路99,因此辅助路径120以及溶液池R3不会使用于清洗时以外。
溶液池R1、R2的底角部分不容易发生溶液的移动,尤其是与毛细管流路侧99成对的底角部分是不容易流过溶液的地方。换言之,底角部分是容易残留上一次的分析试样等的地方。尤其是,溶液池R1的与毛细管流路99侧成对的底角部分容易产生分析试样的残留,而通过在此处设置辅助路径120来产生溶液的流动,由此能够提高溶液池R1的清洗效率。
另外,能够吸引具备辅助路径120的一侧的溶液池R1,具有容易进行溶液池R1的溶液的填充的效果。
容易排出毛细管流路99的溶液,不存在与下一次使用的溶液混合的担忧,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
接着,使用图12、图16~图18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150中执行的处理。处理的基本流程与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处理相同。
图18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150中执行的前处理工序的清洗工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下面,将前处理液的填充(步骤S111)作为前处理液的填充2(步骤J2)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流路94经由导入孔100将前处理液导入到毛细管流路99,与此同时,经由排出孔101从流路112排出而使前处理液通过毛细管流路99(步骤J21)。
然后,用吸引泵90以吸引力P1的力朝向通过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吸引(步骤J22)。这样一来,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以较强的势头流向排出孔101,也流入到溶液池R2,从而能够将前处理液填充到溶液池R2。
暂时使前处理液停止通过毛细管流路99(步骤J23),在溶液池R1、R2以及毛细光流路99被前处理液填充的状态下,用密封部件130从外部覆盖密封导入孔100侧的空间部、即溶液池R1(步骤J24)。然后,用吸引泵131经由辅助路径120以吸引力P3的力向毛细管流路99吸引,而吸引流过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步骤J25)。
之后,拆下覆盖密封溶液池R1的密封部件130,再次,使前处理液由流路94经由导入孔100在毛细管流路99通液(步骤J26)。
然后,通过使吸引泵90产生吸引力P1,吸引流过毛细管流路99的前处理液(步骤J27)。通过通液,毛细管流路99被前处理液所填充,并且溶液池R1、R2也被前处理液所填充(步骤J28)。
如上所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在前处理工序的、尤其是清洗工序中,能够减少对微片的流路的机械负荷且提高清洗效率。
另外,溶液能够充分填充到毛细管流路、溶液池,能够对细部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结果能够在分析时反复使用,增加其反复的次数。另外,通过在清洗时吸引,能够降低对微片的负担,不存在微片的基板的粘合面剥离的担忧,提高微片的耐久性。
再有,通过经由溶液池设置与毛细管流路不同的流路(辅助路径),在溶液池的底角部分以及其周面产生溶液的流动,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另外,排出残留在毛细管流路中的溶液,能够防止与下一次吸入的溶液的混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在导入孔侧具备辅助路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在排出孔侧或设置在双方侧。另外,通过从辅助路径侧排出清洗时的前处理液,能够防止清洗时的污垢的再次附着。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泳装置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本发明涉及的电泳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自由地设计变更为多种。例如,可以根据用途设计流路、贮槽部的个数、配置各功能部的位置、各功能的形状等。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例子,假设吸引泵的个数为一个,但也可以设置于微片的毛细管流路的导入侧以及排出侧的两侧。另外,也可以使辅助路径与毛细管流路的两端的溶液池连通,可以任意设定。
毛细管流路的个数不限定于一个,可以为多个。毛细管流路的结构不限定于所谓的直线形状,也可以为两个流路交叉的交叉注入形状。
关于使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分析、检测的数据,也可以使用以下的参数作为指标,即,将与色谱图相对应的作为电泳图、将与洗提时间相对应的作为移动时间进行数据分析而计算出的参数。电泳图的测量对象也可以为与标准试样最接近的检测体,通过获得该电泳图所得到的参数来管理微片的清洗以及更换。计算时使用拟合运算等峰值识别运算,将峰值分离率、保持时间、半宽等作为指标。
在本发明的分析工序中进行的分析不限定毛细管电泳法,例如可以使用微量液体色谱图法。在此情况下,在分离工序中进行纵向上(column)的分离、洗提、反应等,在检测工序中进行反应生成物的检测。
此外,为了清洗毛细管流路而设置于电泳装置的清洗单元,不限于如第一~第三实施方式所示贮存洗涤液并根据输出清洗信号而将上述洗涤液填充到毛细管流路的单元。例如,也可以在电泳装置上设置能够将自来水填充到毛细管流路的清洗单元。此时,清洗单元根据输出清洗信号,而向毛细管流路内填充自来水,进行毛细管流路的清洗。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变形包括以下的结构。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电泳装置,
优选其特征在于,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对上述电极开始施加电压的时刻获得上述电物理量。
优选其特征在于,具备清洗判断部,该清洗判断部在通过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被判定为上述电物理量未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的情况下,输出用于清洗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清洗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更换部,该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对上述电极施加电压的预定时刻,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该电物理量是否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内,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未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时,上述清洗判断部输出上述清洗信号,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连续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未包含在上述预定范围内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时,不输出上述清洗信号,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部,存储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的上述电物理量;以及温度调节部,输出用于调节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温度的温度调节信号,
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对上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期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上述毛细管流路中所产生的电物理量,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计算上述电物理量和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差分超过了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温度调节部输出上述温度调节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了预定值时,执行上述温度调节部的上述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预定值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时,不执行上述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部,存储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的上述电物理量;以及电压变更部,改变对上述电极施加的电压的大小,
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对上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期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上述毛细管流路中所产生的电物理量,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物理量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计算上述电物理量和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差分超过了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电压变更部计算施加到上述电极的电压的校正值,并将施加到上述电极的电压的大小变更为上述校正值。
优选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压变更部根据与上述过去存储的上述电物理量的上述差分未超过上述预定值的上述电物理量,计算上述校正值。
优选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压变更部根据预先设定的上述电物理量的目标值计算上述校正值。
优选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了预定值时,由上述电压变更部进行对上述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变更,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物理量的差分超过预定值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时,不进行对上述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变更,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优选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压值计算部,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物理量,计算在下一次施加到上述电极的电压值,
上述电泳装置对上述电极施加上述电压计算部计算出的电压。
优选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物理量为通过对上述电极施加电压而流过上述电极之间的电流值。
优选其特征在于,具备:
微片,具有上述毛细管流路和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端部连结而能够储存溶液的溶液池;
分注单元,向上述毛细管流路分注上述溶液;以及
吸引单元,从上述溶液池的外部吸引存在于该溶液池的内部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的内部的上述溶液。
优选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注单元兼作吸引单元,该吸引单元吸引存在于上述溶液池的内部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的内部的上述溶液。
优选其特征在于,具备:
辅助路径,经由上述溶液池与上述毛细管流路连通,为不同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流路;
密封部,从外部密封与上述辅助路径连通的溶液池;以及
第二吸引单元,从上述辅助路径的另一端部吸引存在于上述溶液池的内部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的内部的上述溶液。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优选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泳装置设置有微片,该微片具有上述毛细管流路和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端部连接而能够储存溶液的溶液池,
上述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清洗工序,包括至少各一次填充工序和排出工序,其中,在填充工序中将前处理液填充到上述溶液池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在排出工序中,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两端的任一方的上述溶液池的外部吸引在上述填充工序中填充到该溶液池以及分离流路中的该前处理液,而从该溶液池以及分离流路排出该前处理液;
分注工序,将缓冲液填充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并将作为测量对象的试样分注到上述毛细管流路;
对上述毛细管流路的两端施加电压而进行电泳的工序;以及
检测上述电泳的测量结果的工序。
优选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出工序中,用在上述分注工序中分注上述试样时所使用的分注单元,从分注试样侧的上述溶液池的外部吸引上述前处理液。
优选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出工序中,从外部密封上述溶液池,从辅助路径的远离上述毛细管流路侧的一端的外部吸引该毛细管流路的内部的上述前处理液,其中,上述辅助路径为经由上述溶液池与上述分离流路连通且与该毛细管流路不同的流路。
本申请基于2010年8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79741号、2010年8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87503号。在本说明书中引入日本专利申请2010-179741号、日本专利申请2010-187503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Claims (10)

1.一种电泳装置,从设置在毛细管流路的电极施加电压而使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试样通过电泳产生成分分离,其特征在于,具备:
物理量获得部,在电泳液以及试样被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状态下,在将电压施加到上述电极的预定时刻,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流值;以及
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上述电流值是否包含在预定范围内,
还具有:存储部,存储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的上述电流值;以及电压变更部,改变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大小,
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上述电压被施加的期间,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流值,
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上述电流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了阈值或者计算上述电流值和基于阈值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流值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绝对值超过阈值或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电压变更部基于与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流值的差分未超过上述预定值的上述电流值或者预先设定的上述电流值的目标值来计算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校正值,将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大小改变为上述校正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清洗判断部,该清洗判断部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绝对值超过阈值或者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用于清洗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清洗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更换部,该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将电压施加到上述电极的预定时刻,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流值,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流值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上述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或者上述差分是否超过上述预定值,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绝对值超过阈值或者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时,上述清洗判断部输出上述清洗信号,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连续判断为上述绝对值超过阈值或者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时,不输出上述清洗信号,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温度调节部,输出用于调节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温度的温度调节信号,
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将电压施加于上述电极的期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流值,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流值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计算上述电流值和基于阈值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流值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温度调节部输出上述温度调节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更换部,该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流值的差分超过预定值时,由上述温度调节部执行上述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流值的差分超过预定值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时,不执行上述温度调节信号的输出,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物理量获得部在将电压施加于上述电极的期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流值,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获得部获得上述电流值时,上述物理量判断部计算上述电流值和基于阈值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流值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电压变更部计算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校正值,将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大小改变为上述校正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更换部,该更换部输出用于更换上述毛细管流路的构成部件的更换信号,
每当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流值的差分超过预定值时,由上述电压变更部执行对上述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变更,
在由上述物理量判断部判断为上述电流值的差分超过预定值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时,不执行对上述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变更,而由上述更换部输出上述更换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微片,具有上述毛细管流路和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端部连结而能够储存溶液的溶液池;
分注单元,向上述毛细管流路分注上述溶液;以及
吸引单元,从上述溶液池的外部吸引存在于该溶液池的内部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的内部的上述溶液。
9.一种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电泳装置从设置在毛细管流路的电极施加电压而使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试样通过电泳产生成分分离,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物理量获得步骤,在电泳液以及试样被注入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内的状态下,在将电压施加到上述电极的预定时刻,获得产生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电流值;
物理量判断步骤,判断上述电流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了阈值或者计算上述电流值和基于阈值过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上述电流值的差分并判断该差分是否超过了预定值;以及
电压变更步骤,在上述物理量判断步骤中判断为上述绝对值超过阈值或上述差分超过上述预定值的情况下,基于与过去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电流值的差分未超过上述预定值的上述电流值或者预先设定的上述电流值的目标值来计算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校正值,并将施加于上述电极的电压的大小改变为上述校正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泳装置上设置有微片,该微片具有上述毛细管流路和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端部连结而能够储存溶液的溶液池,
该控制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清洗工序,包括至少各一次填充工序和排出工序,其中,在上述填充工序中将前处理液填充到上述溶液池以及上述毛细管流路,在上述排出工序中从上述毛细管流路的两端的任一方的上述溶液池的外部吸引在上述填充工序中填充到该溶液池以及分离流路的该前处理液,而从该溶液池以及分离流路排出该前处理液;
分注工序,将缓冲液填充到上述毛细管流路,将作为测量对象的试样分注到上述毛细管流路;
对上述毛细管流路的两端施加电压而进行电泳的工序;以及
检测上述电泳装置的测量结果的工序。
CN201110235726.XA 2010-08-10 2011-08-10 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401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9741 2010-08-10
JP2010-179741 2010-08-10
JP2010-187503 2010-08-24
JP2010187503 2010-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1811A CN102401811A (zh) 2012-04-04
CN102401811B true CN102401811B (zh) 2014-11-26

Family

ID=44674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5726.XA Active CN102401811B (zh) 2010-08-10 2011-08-10 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88980B2 (zh)
EP (1) EP2418480B1 (zh)
JP (1) JP5824281B2 (zh)
CN (1) CN102401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72436B2 (en) * 2010-12-03 2019-04-30 Meso Scale Technologies, Llc. Assay cartridge valve system
JP5279926B2 (ja) * 2011-03-23 2013-09-04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JP5984080B2 (ja) * 2011-12-22 2016-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55847B2 (ja) * 2013-01-23 2016-12-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気化学測定装置
JP2014228432A (ja) * 2013-05-23 2014-12-0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流路の洗浄方法
CN104237611A (zh) * 2013-06-06 2014-12-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异常检测装置及方法
US10967372B2 (en) * 2014-04-16 2021-04-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fluidic flow probe
US10208332B2 (en) 2014-05-21 2019-02-19 Integenx Inc. Fluidic cartridge with valve mechanism
EP3209410A4 (en) 2014-10-22 2018-05-02 Integen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EP3093656A1 (en) * 2015-05-13 2016-11-16 ARKRAY, Inc. Analytical tool and analytical system
JP6485312B2 (ja) * 2015-10-05 2019-03-2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電気泳動流路洗浄方法及び電気泳動装置
CN109690306B (zh) * 2016-09-09 2023-08-01 生命技术公司 毛细管电泳阴极系统和方法
JP6933551B2 (ja) * 2017-10-23 2021-09-08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判定方法、分析方法及び分析システム
JP6856495B2 (ja) * 2017-10-30 2021-04-07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装置用の電源装置、電気泳動装置、及び電気泳動装置用の電源制御方法
SG11202006475SA (en) * 2018-01-15 2020-08-28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Reac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EP3594673A1 (en) 2018-07-09 2020-01-15 ARKRAY, Inc. Analysis method and analysis system
JP2020012817A (ja) * 2018-07-09 2020-01-23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分析方法及び分析システム
JP7341308B2 (ja) * 2020-02-21 2023-09-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電気泳動装置
WO2024023979A1 (ja) * 2022-07-27 2024-02-0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分析方法およびキャピラリ電気泳動装置
WO2024070313A1 (ja) * 2022-09-30 2024-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装置、電気泳動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気泳動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1646A (en) * 1990-01-25 1991-06-04 Spectra-Physics, Inc. Remote optical path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strument
WO1996010743A1 (en) * 1994-09-30 1996-04-11 Ingeny B.V. Gel cassette and electrophoresis device
EP1367388A1 (en) * 2002-05-31 2003-12-03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54A (ja) 1981-07-31 1983-02-08 Shimadzu Corp 電気泳動装置
JP3736007B2 (ja) * 1997-03-03 2006-01-1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マイクロチップ電気泳動装置
US6217731B1 (en) * 1998-10-21 2001-04-17 Spectrumedi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the status of a paralle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evice
TW490558B (en) * 2000-12-13 2002-06-11 Shu-Huei Chen Sample analyzing system with chip-type electrophoresis device
WO2003044221A1 (en) * 2001-10-19 2003-05-30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Research Corporation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proteome analysis
JP3783616B2 (ja) * 2001-11-26 2006-06-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遺伝子診断装置
JP4377764B2 (ja) 2004-07-12 2009-12-0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気泳動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EP1842045A4 (en) * 2005-01-18 2009-04-15 Solus Biosystems Inc SCREENING MULTIPLE SAMPLES BY IR SPECTROSCOPY
JP2007107915A (ja) * 2005-10-11 2007-04-26 Shimadzu Corp キャピラリ流路における電気泳動方法及びマイクロチップ処理装置
JP5135530B2 (ja) 2008-04-14 2013-02-06 フォレクシー 非浸漬電気泳動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WO2010010858A1 (ja) 2008-07-22 2012-01-05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キャピラリー電気泳動法による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1646A (en) * 1990-01-25 1991-06-04 Spectra-Physics, Inc. Remote optical path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strument
WO1996010743A1 (en) * 1994-09-30 1996-04-11 Ingeny B.V. Gel cassette and electrophoresis device
EP1367388A1 (en) * 2002-05-31 2003-12-03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Rapid Method for Optimizing Running Temperature of Electrophoresis through Repetitive On-Chip CE Operations;Shohei Kaneda et al;《Int. J. Mol. Sci. 》;20111231;第12卷;第4271-4281页 *
Shohei Kaneda et al.A Rapid Method for Optimizing Running Temperature of Electrophoresis through Repetitive On-Chip CE Operations.《Int. J. Mol. Sci. 》.2011,第12卷 *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重大疾病特异性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钱金雄 等;《色谱》;20110430;第29卷(第4期);第298-302页 *
钱金雄 等.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重大疾病特异性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色谱》.2011,第29卷(第4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1811A (zh) 2012-04-04
EP2418480A2 (en) 2012-02-15
US8888980B2 (en) 2014-11-18
JP2012068234A (ja) 2012-04-05
EP2418480B1 (en) 2016-01-20
EP2418480A3 (en) 2013-07-17
JP5824281B2 (ja) 2015-11-25
US20120037508A1 (en)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1811B (zh) 电泳装置以及电泳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648670B (zh) 微型芯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EP1677094B1 (en) Cell measuring and sorting chip
US8490502B2 (en) Liquid sample analyzer
CN104487835B (zh) 前处理电泳用一体型盒、前处理一体型毛细管电泳装置以及前处理一体型毛细管电泳方法
CN102338768B (zh) 试样分析装置和试样分析方法
EP2423679A1 (en) Analysis apparatus and analysis method
JP2011163882A (ja) 液体試料定量器
CN101952730B (zh) 清洗装置和自动分析装置
US8834697B2 (en)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electrophoresis
WO2012105504A1 (ja) 分析装置
JP2015215274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JP6627580B2 (ja) マイクロチップ電気泳動装置
CN101971005A (zh) 紫外线吸光度测定装置
JP2015090270A (ja) 電気化学測定装置
CN111174098A (zh) 水质分析仪流路系统及精准定量的方法
JP2014194378A (ja) 核酸分析装置
CN206362811U (zh) 一种用于定量毛细管电泳仪的自动进样器
CN107233937A (zh) 液滴水平及向下分选、原滴平走、注物下沉式微流控芯片
CN106415277A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203786079U (zh) 全自动高精度毛细管电泳仪
US8043492B2 (en) Method for pretreatment of electrophoresis, substrate for analysis, and pretreatment apparatus for electrophoresis
JP5905302B2 (ja) 表面付着物測定装置
US83772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microfluidic manipulation
US20210322978A1 (en) Flow passage device for biological component examination and biological component examin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