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7508B -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7508B
CN102397508B CN2011103511024A CN201110351102A CN102397508B CN 102397508 B CN102397508 B CN 102397508B CN 2011103511024 A CN2011103511024 A CN 2011103511024A CN 201110351102 A CN201110351102 A CN 201110351102A CN 102397508 B CN102397508 B CN 102397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ibetan medicine
weight portions
preparation
medicine compos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11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7508A (zh
Inventor
李敬涛
张国霞
陈丽娟
张樱山
王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bet Chee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bet Chee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et Chee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bet Chee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511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7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7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7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7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7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独一味5-15份、棘豆2-10份、姜黄15-60份、花椒7-20份、水牛角5-15份、水柏枝15-40份、红花0.1-2.5份、冰片0.1-5份、樟脑0.1-5份。本发明通过对现有藏药组合物的药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该藏药组合物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该藏药组合物中采用青藏高原产纯天然的野生药材,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稳定剂,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安全、有效,适用于各类人群。

Description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以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外,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的慢性疾病之一,国内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死亡率持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滥用皮质激素,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已近3亿,并正以每十年20%-50%的比率增加。因此哮喘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造成每年18万例或每十年100万例的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国的哮喘发病率虽然较发达国家为低,但哮喘死亡率却高居世界之首,高达10万分之36.7。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早期或轻症患者多数以发作性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并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症状。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哮喘的发病有以下特征:①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呈发作性加重。②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③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④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目前,医学界对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即(一)变态反应: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通过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传递,可诱导机体的B淋巴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并牢固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具有过敏体质的机体内,与IgE抗体结合,从而促发细胞膜的一系列反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多、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浸润增加,从而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二)气道炎症: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基本的病理改变和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哮喘,哪一期的哮喘,都表现为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这些细胞相互作用可以分泌出数十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这些介质、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互相作用构成复杂的网络,相互作用和影响,使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当机体遇到诱发因素时,这些炎症细胞能够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浆渗出和粘膜水肿,从而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三)气道高反应性(AHR):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患者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临床的角度来讲,极轻度AHR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但中度以上的AHR几乎可以肯定是哮喘。(四)神经机制:神经因素也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支气管受复杂的植物神经支配,除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外,还有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另外,NANC能释放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神经介质,如血管肠激肽(VIP)、一氧化氮(NO),以及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介质,如P物质,神经激肽等。两者平衡失调,则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
目前,支气管哮喘只要经过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能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如果对此病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
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因其均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他们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物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此类药物主要包括①β2激动剂,其主要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也能激动肥大细胞膜上的β2-受体,抑制介质的释放,但长期服用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因此,经常需用β2激动剂者,应该配合长期规律应用吸入激素;②茶碱类,茶碱类药物除能抑制磷酸二脂酶,促进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缓释放型茶碱血药浓度平稳,有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但起效时间较长;③抗胆碱药物,吸入抗胆碱药物,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阻断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但是对于该种药物的服用必须严格控制其服用剂量,一旦剂量过大,则会出现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以致惊厥,兴奋过度会转入抑制,呼吸困难,可致死亡。
(二)抗炎药,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所以控制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此类药物包括①糖皮质激素,该药物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但是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会造成激素依赖、肥胖、内分泌紊乱等症状,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地痛苦、病情加重、产生药物依赖,哮喘大多数是病毒所引起,用皮质激素集中病毒的繁殖,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②色苷酸二钠,该药物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抗原攻击前给药,可抑制速发型和迟发型过敏性哮喘,亦可预防运动和其他刺激诱发的哮喘;但是,该药需要长期服用,且不能中途停药,否则会加重病情。
可见,现有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品只是针对致敏原、过敏性变态和临床症状,采用抗炎、抗敏和解痉平喘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哮喘,并且需要长期大量服用针对性药物。另外,很多药物特别是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大,对患者身体伤害很大。
藏医学中,支气管哮喘属于“哮喘证”、“奥米叠瓦”之范畴,主要因外感、饮食不当、劳倦等因素致使邪气内盛,从而阻塞输送精华之通络,或痰涎壅盛,肺虚咳嗽,阻塞气道所致。藏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原则是清热利肺、止咳平喘的同时调理消化系统、调节免疫功能,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哮喘的目的。
所以在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时,如果可以采用中药原料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那么对人体的伤害将会相对降低很多。
独一味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的干燥全草,秋季末期采挖,洗净,晒干。其性甘、苦、平。常生于海拔3900-5100m的高山碎石滩、河滩地或石质草甸,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高原地区。具有活血止血、祛风止痛作用,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黄水病、骨折、腰部扭伤等症。
棘豆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和轮叶棘豆Oxytropis falcataBunge的干燥全草。夏末秋初采挖全草,洗净泥土,除净杂抽,晒干。棘豆是可可西里常见的植物。气异,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愈疮、涩脉止血、通便之功效,主治疫疠、中毒病、黄水病,便秘,炭疽等症。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主产四川、福建、广东、江西,其性辛、苦、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主治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症。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Zucc.或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其性辛、温。归脾、胃、肾经。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向阳地、路旁。主产四川、陕西、河北。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湿疹瘙痒等症。
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角塞,干燥。其苦成、寒,入心、肝、脾、胃四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主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等症。
水柏枝为怪柳科植物水柏枝Myricaria germanica(L.)Desv.及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嫩枝,以幼枝入药。春夏季采集,剪取嫩枝,晒干。其性涩、甘,凉。分布于湖北巴东、秭归和四川巫山,生于低山河岸边及路旁。具有清热解毒,发散透疹之功效,主治麻疹不透、咽喉肿痛、中毒症、黄水病、血热病、瘟病时疫、脏腑毒热等症。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其性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等症。
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于纯粹的右旋龙脑。亦有用化学方法合成。其性辛苦、凉,归心、肺经。其可用于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樟脑,为一种环己烷单萜衍生物,从樟树的树皮与木质蒸馏制得的酮,也可从松节油合成。其性辛、热、有毒。归心、脾经。功效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709445公开了一种主治急慢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藏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由独一味、棘豆、姜黄、花椒、水牛角、水柏枝组成。另一个中国专利文献CN101574505A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藏药气雾剂,其原料药为在上述专利文献CN1709445的原料药的基础上加入红花、冰片和樟脑,即由独一味、棘豆、姜黄、花椒、水牛角、水柏枝、红花、冰片、樟脑组成。上述两种藏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目前上述两种藏药组合物只用于治疗急慢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疾病,并没有发现该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用途,且治疗急慢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疾病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有技术中已知藏药组合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5-15份、棘豆2-10份、姜黄15-60份、花椒7-20份、水牛角5-15份、水柏枝15-40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8-13份、棘豆3-8份、姜黄20-30份、花椒10-20份、水牛角8-13份、水柏枝20-35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10份、棘豆5份、姜黄30份、花椒15份、水牛角10份、水柏枝30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12份、棘豆4份、姜黄20份、花椒10份、水牛角11份、水柏枝25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为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散剂、膏剂、丹剂、注射剂、霜剂、喷雾剂、滴丸剂、巴布剂、凝胶剂、涂膜剂、贴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或冻干粉制剂。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5-15份、棘豆2-10份、姜黄15-60份、花椒7-20份、水牛角5-15份、水柏枝15-40份、红花0.1-2.5份、冰片0.1-5份、樟脑0.1-5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8-13份、棘豆3-8份、姜黄20-30份、花椒10-20份、水牛角8-13份、水柏枝20-35份、红花0.5-2份、冰片0.2-4份、樟脑0.2-4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9.1份、棘豆4.5份、姜黄40.9份、花椒13.6份、水牛角9.1份、水柏枝22.7份、红花1.8份、冰片2份、樟脑2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独一味7份、棘豆6份、姜黄20份、花椒15份、水牛角8份、水柏枝25份、红花1份、冰片0.5份、樟脑0.5份。
所述藏药组合物为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散剂、膏剂、丹剂、注射剂、霜剂、喷雾剂、滴丸剂、巴布剂、凝胶剂、涂膜剂、贴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或冻干粉制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藏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该藏药组方系藏族民间医生根据《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二书记载,并结合实际经验组方而成。所用原料药多系青藏高原产纯天然优质地道药材,按照藏药理论规定炮制。方中独一味味甘苦;消化后凉;效能:杀菌,强筋骨,引黄水,接骨。水柏枝清热解毒、发散透疹。适用于麻疹不透、咽喉肿痛、中毒症、黄水病、血热病、瘟病时疫、脏腑毒热、肉食毒、和合毒等。姜黄解毒、消炎。棘豆味苦;消化后凉;效能:愈合伤口,止血,消肿,消炎,干黄水,解毒,通气作用。花椒疏经通络、杀虫、止痒、去口臭。佐以水牛角、红花、冰片、樟脑干黄水,清热解毒,治疗肺热、流感、瘟疫等病,共奏清热解毒、清肺平喘之效。诸药配伍,更能增强其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对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CN1709445公开的藏药组合物的药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该藏药组合物可以有效地清热利肺、止咳平喘,并能调理消化系统、调节免疫功能,有效地实现了对支气管哮喘的根治。同时,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在上述藏药组合物组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红花、冰片和樟脑后,同样对支气管哮喘具有很好治疗作用。此外,该两种藏药组合物中采用青藏高原产纯天然的野生药材,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稳定剂,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安全、有效,适用于各类人群、适于治疗各种支气管哮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散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5重量份、棘豆2重量份、姜黄15重量份、花椒7重量份、水牛角5重量份、水柏枝15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花椒、水牛角、水柏枝药材选材备用,将上述原料药经超微粉碎技术制成1-10μm的超微粉,制成散剂。
实施例2
胶囊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8重量份、棘豆3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花椒10重量份、水牛角8重量份、水柏枝20重量份、红花0.5重量份、冰片0.2重量份、樟脑0.2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将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对其进行粉碎后,用药材重量10倍的水对其进行煎煮,煎煮提取3次,每次1小时,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三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再向得到的浸膏中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搅匀后降至室温并将该混合物放入铝盘内,并将所述铝盘放入真空冷冻仓,将所述真空冷冻仓的温度降低至-25℃,设置其内部真空度为(<10Pa),16小时后开仓取出,对经冷冻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并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樟脑、冰片及适量的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制粒,填充、包装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3
颗粒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
独一味9.1重量份、棘豆4.5重量份、姜黄40.9重量份、花椒13.6重量份、水牛角9.1重量份、水柏枝22.7重量份、红花1.8重量份、冰片2.0重量份、樟脑2.0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对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经除杂、洗净、干燥后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并粉碎成粗粉,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8倍的75%乙醇对上述混合药材进行提取3次,每次1.5h,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三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再向得到的浸膏中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搅匀后降至室温并将该混合物放入铝盘内,并将所述铝盘放入真空冷冻仓,将所述真空冷冻仓的温度降低至-40℃,设置其内部真空度为(<10Pa),12小时后开仓取出,对经冷冻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冰片和樟脑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制粒,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4
片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15重量份、棘豆10重量份、姜黄60重量份、花椒20重量份、水牛角15重量份、水柏枝40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将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药材混合,对其进行粉碎后,用药材重量20倍的水对其进行煎煮,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2小时,之后收集并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再用浸膏体积7倍的水对其进行稀释,过滤得澄清提取液;将澄清提取液通入吸附、洗涤、解析的流速为10倍床体积/小时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再以20%乙醇洗涤,最后以50%乙醇解析;将解析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喷雾干燥,得到浸膏干粉,并将该浸膏干粉粉碎成细粉,再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混合均匀,经超微粉碎技术制成0.1-1μm的超微粉,向上述超微粉中加入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制粒,再加入滑石粉混合均匀,压片、包装即得片剂。
实施例5
丸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15重量份、棘豆10重量份、姜黄60重量份、花椒20重量份、水牛角15重量份、水柏枝40重量份、红花2.5重量份、冰片5重量份、樟脑5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对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并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15倍的50%乙醇对上述混合药材进行提取2次,每次提取2h,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再用浸膏体积5倍的水对其进行稀释,过滤得澄清提取液;将澄清提取液通入吸附、洗涤、解析的流速为7倍床体积/小时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再以30%乙醇洗涤,最后以60%乙醇解析;将解析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浸膏干粉,并将该浸膏干粉粉碎成细粉,再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混合均匀,经超微粉碎技术制成1-10μm的超微粉,向上述超微粉中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冰片、樟脑混合,加入适当浓度蜂蜜水制成丸剂。
实施例6
软胶囊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10重量份、棘豆5重量份、姜黄30重量份、花椒15重量份、水牛角10重量份、水柏枝30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药材混合并粉碎,用药材重量6倍的食醋(总酸≥3.5g/100ml醋酸)浸泡7天,使药材充分膨胀后,置于渗漉器中,使渗漉液缓缓流出,收集渗漉液,回收溶剂得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再向上述浸膏中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细粉,搅匀后向其中加入一定比例明胶、甘油、水等制成软胶囊剂。
实施例7
喷雾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13重量份、棘豆8重量份、姜黄30重量份、花椒20重量份、水牛角13重量份、水柏枝35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冰片4.0重量份、樟脑4.0重量份;
辅料为:聚维酮6重量份、甘油2重量份、吐温-809重量份、四氟乙烷30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超微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并对其进行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10倍的70%乙醇对混合药材提取3次,每次提取0.5小时,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三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备用;再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冰片、樟脑、甘油、吐温80、聚维酮用60%乙醇溶解备用。将上述溶液与浸膏以及经超微粉碎后的花椒、水牛角合并,加乙醇使混合液中含醇量为40%-50%,共制1000ml,混匀,静止,过滤后灌装封口即可。
实施例8
软膏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12重量份、棘豆4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花椒10重量份、水牛角11重量份、水柏枝25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超微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药材混合并对其进行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8倍的75%乙醇对混合药材提取3次,每次1h,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三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再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超微粉,搅匀后降至室温并将该混合物放入铝盘内,并将所述铝盘放入真空冷冻仓,将所述真空冷冻仓的温度降低至-40℃,设置其内部真空度为(<10Pa),24小时后开仓取出,对经冷冻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甘油,聚山梨酯80混合,加热至80摄氏度作为水相;将液体石蜡、司盘混合均匀,加热至80摄氏度作为油相;然后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再搅拌至37摄氏度以下,出膏,灌装,包装即得。
实施例9
凝胶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7重量份、棘豆6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花椒15重量份、水牛角8重量份、水柏枝25重量份、红花1重量份、冰片0.5重量份、樟脑0.5重量份;
将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并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10倍的食醋(总酸≥3.5g/100ml醋酸)浸泡2天,使药材充分膨胀后,置于渗漉器中,使渗漉液缓缓流出,收集渗漉液,回收溶剂得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再向上述浸膏中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细粉以及樟脑、冰片混合,再加入适量卡波姆,甘油,丙二醇,三乙醇胺及适量水,混合搅拌均匀,灌装包装即得。
实施例10
橡胶膏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8重量份、棘豆3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花椒10重量份、水牛角8重量份、水柏枝20重量份;
将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50μm的细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药材混合并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10倍的水对其进行煎煮并提取3次,每次1.5h,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三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浓度为1.25的浸膏,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搅匀后降至室温并将该混合物放入铝盘内,并将所述铝盘放入真空冷冻仓,将所述真空冷冻仓的温度降低温度至-30℃,设置其内部真空度为(<10Pa),24小时后开仓取出,对经冷冻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并向其中加入天然橡胶,氧化锌,羊毛脂,液体石蜡制成橡胶膏剂,涂布,裁切,包装,分装即得。
实施例11
巴布膏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5重量份、棘豆2重量份、姜黄15重量份、花椒7重量份、水牛角5重量份、水柏枝15重量份、红花0.1重量份、冰片0.1重量份、樟脑0.1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并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8倍的水对其进行煎煮并提取2次,每次提取1h,回收溶剂得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再用浸膏体积8倍的水对其进行稀释,过滤得澄清提取液;将澄清提取液通入吸附、洗涤、解析的流速为6倍床体积/小时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再以30%乙醇洗涤,最后以75%乙醇解析;将解析液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0.08MPa),将所得浸膏干粉粉碎成细粉后,再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混合均匀,经超微粉碎技术制成0.01-50μm的超微粉,向上述超微粉中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冰片、樟脑以及聚丙烯酸钠3重量份、明胶1重量份、甘油14重量份、丙二醇7重量份、甘羟铝0.2重量份、尼泊金甲酯0.2重量份、尼泊金丁酯0.2重量份及50重量份水混合,搅拌均匀,涂布,盖衬,裁切,包装即得巴布膏剂。
实施例12
缓释制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13重量份、棘豆8重量份、姜黄30重量份、花椒20重量份、水牛角13重量份、水柏枝35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药材混合并粉碎,用药材重量8倍量的75%乙醇对上述混合药材提取2次,每次提取1h,回收溶剂得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再用浸膏体积8倍量的水稀释,过滤得澄清提取液;将澄清提取液通入吸附、洗涤、解析的流速为6倍床体积/小时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再以30%乙醇洗涤,最后以75%乙醇解析;将解析液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浸膏干粉粉碎成细粉后,再加入待用的花椒、水牛角细粉,混合均匀,经超微粉碎技术制成0.01-0.1μm的超微粉,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乳糖于乳钵中,将其混匀,加80%乙醇溶液制软材,过18目筛制粒,湿颗粒在50-60℃干燥,干颗粒经16目筛整粒,称重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封装即得。
实施例13
鼻用粉雾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12重量份、棘豆4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花椒10重量份、水牛角11重量份、水柏枝25重量份、红花2.5重量份、冰片1.0重量份、樟脑1.0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将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8倍的7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h,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再用浸膏体积8倍量的水稀释,滤过得澄清提取液;将澄清提取液通入吸附、洗涤、解析的流速为6倍床体积/小时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再以30%乙醇洗涤,最后以75%乙醇解析;将解析液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得到浸膏干粉,并将该浸膏干粉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冰片、樟脑,再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不溶性载体材料MCC和生物粘附性聚合物H-HPC,采用研磨和冷冻干燥工艺制备粉雾剂,封装即得。
实施例14
缓释贴片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
独一味9.1重量份、棘豆4.5重量份、姜黄40.9重量份、花椒13.6重量份、水牛角9.1重量份、水柏枝22.7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50μm的细粉待用,对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经除杂、洗净、干燥后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药材混合并粉碎成粗粉,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10倍的70%乙醇对上述混合药材进行提取3次,每次1.5h,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三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再向得到的浸膏中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搅匀后降至室温并将该混合物放入铝盘内,并将所述铝盘放入真空冷冻仓,将所述真空冷冻仓的温度降低至-30℃,设置其内部真空度为(<10Pa),16小时后开仓取出,对经冷冻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加入明胶浓稠液体(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加热搅拌至均匀浓稠液体)、聚乙烯吡咯烷酮、薄荷脑搅拌均匀,制成缓释贴片。
实施例15
酊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9.1重量份、棘豆4.5重量份、姜黄40.9重量份、花椒13.6重量份、水牛角9.1重量份、水柏枝22.7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0.01-200μm的细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药材混合并粉碎,用药材重量8倍量的75%乙醇对上述混合药材提取2次,每次提取1h,回收溶剂得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再用浸膏体积8倍量的水稀释,过滤得澄清提取液;将澄清提取液通入吸附、洗涤、解析的流速为6倍床体积/小时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再以30%乙醇洗涤,最后以75%乙醇解析;将解析液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浸膏干粉粉碎成细粉后,再加入待用的花椒、水牛角细粉,混合均匀,经超微粉碎技术制成0.01-0.1μm的超微粉,封装即可。
实施例16
贴膏剂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藏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独一味9.1重量份、棘豆4.5重量份、姜黄40.9重量份、花椒13.6重量份、水牛角9.1重量份、水柏枝22.7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冰片2.5重量份、樟脑2.5重量份;
将上述特定重量份的花椒、水牛角粉碎成50μm的细粉待用;其余特定重量份的独一味、棘豆、姜黄、水柏枝、红花药材混合并粉碎,用上述混合药材重量10倍的水对其进行煎煮并提取3次,每次1.5h,之后收集并合并上述三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浓度为1.20的浸膏;再用浸膏体积8倍量的水稀释,滤过得澄清提取液;将澄清提取液通入吸附、洗涤、解析的流速为5倍床体积/小时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涤,再以30%乙醇洗涤,最后以75%乙醇解析;将解析液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将所得浸膏干粉粉碎成细粉后,再加入上述花椒、水牛角细粉,搅拌均匀,在温度70℃、真空度0.075MPa的条件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取出后粉碎成120目的细粉。向上述细粉中加入上述特定重量份的冰片、樟脑混合均匀后装入无纺布袋中,封口,粘于胶布上制成贴膏剂,包装即得。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所述藏药组合物可以为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散剂、丹剂、注射剂、霜剂、喷雾剂、滴丸剂、膏剂、软膏剂、巴布剂、凝胶剂、涂膜剂、树脂贴、贴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或冻干粉制剂中的任一剂型。
实验例
为了表明上述两种藏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上述药物的临床使用进行了记录:
1病例选择
1.1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疗效、评价评判标准及教育方案)
1.1.1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1.1.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1.1.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1.1.4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症)至少以下一项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胸闷、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左心衰等。
1.2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与哮喘相关的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早期或轻症的患者多数以发作性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这些表现缺乏特征性。哮喘的发病特征是①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呈发作性加重。②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③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④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
1.3纳入标准
1.3.1符合200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简称GINA)推荐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1.3.2TCD诊断: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值下限、信号消失或逆流;
1.3.3年龄在18-65岁;
1.3.4自愿接受治疗、观察及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者。
1.4排除标准
1.4.1对中药成分过敏者;
1.4.2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
1.4.3有严重躯体合并症,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
1.4.4四周内接受其他临床试验者;
1.4.5未按规定方法使用药物,影疗效评价的。
1.5疗效评价:
痊愈:喘息症状及肺哮鸣音消失,FEV1增加值大于30%以上;
显效:症状及肺哮鸣音好转,FEV1增加值大于30%以上;
不符合以上标准者视为无效。
1.6患者分组及各组给药方法
1.6.1分组:将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确诊的260例支气管哮喘的病人,随机分为1-14组,年龄45~75岁,病程2~9月。上述1-14组年龄及就诊前病程经t检验,P<0.01。
1.6.2各组治疗方法如下
上述14组中,1-13组为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的治疗组,第14组为对照组。
第1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3方法制备的颗粒剂(每袋6克),每次口服1袋,每日1-2次。
第2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6方法制备的软胶囊剂(每粒0.5克),每次口服4粒,每日1-2次。
第3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5方法制备的丸剂(每丸0.2克),每次口服8丸,每日1-2次。
第4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散剂(每袋5克),每次口服2.5g,每日1-2次。
第5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11方法制备的巴布膏剂(每贴10克),敷于疼痛部位,每日1贴。
第6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10方法制备的橡胶膏剂(每贴5克),敷于疼痛部位,每日1贴。
第7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12方法制备的缓释制剂(每片0.5克),每次口服3片,每日1次。
第8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4方法制备的片剂(每片0.5克),每次口服3片,每日1-2次。
第9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8方法制备的软膏剂(每支20克),涂抹于疼痛部位,每日1-2次。
第10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7方法制备的喷雾剂(每瓶50克),喷于疼痛部位,每日3-5次。
第11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9方法制备的凝胶剂(每瓶5克),涂抹于疼痛部位,每日1-2次。
第12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14方法制备的缓释贴片(每贴5mg克),敷于疼痛部位,每周1-2贴。
第13组:将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根据实施例2方法制备的胶囊剂(每粒0.5克),每次口服4粒,每日1-2次。
第14组(对照组),按说明书口服阿奇霉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2、统计方法:
数据管理采用EPIdata软件;统计分析,采用SPA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间构成比较用t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3、治疗结果
将1-13组(治疗组)都与第14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经t检验,P<0.01。本发明藏药组合物1-1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3.68%、77.78%、77.27%、82.61%、80.00%、76.19%、75.00%、80.00%、82.35%、76.19%、78.95%、75.00%,阿奇霉素有效率为55.00%,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t检验P<0.01,无肝、肾功能等影响。结果见表1:
表1治疗支气管哮喘结果
Figure BDA0000106705990000201
本发明藏药组合物1-13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4、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对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所述藏药组合物有效率分别为80.00%、73.68%、77.78%、77.27%、82.61%、80.00%、76.19%、75.00%、80.00%、82.35%、76.19%、78.95%、75.00%,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对照组55.00%,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因此,本发明中的藏药组合物对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独一味5-15份、棘豆2-10份、姜黄15-60份、花椒 7-20份、水牛角5-15份、水柏枝15-40份、红花0.1-2.5份、冰片0.1-5份、樟脑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独一味8-13份、棘豆3-8份、姜黄20-30份、花椒 10-20份、水牛角8-13份、水柏枝20-35份、红花0.5-2份、冰片0.2-4份、樟脑0.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独一味9.1份、棘豆4.5份、姜黄40.9份、花椒13.6份、水牛角9.1份、水柏枝22.7份、红花1.8份、冰片2份、樟脑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独一味7份、棘豆6份、姜黄20份、花椒15份、水牛角8份、水柏枝25份、红花1份、冰片0.5份、樟脑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药组合物为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散剂、膏剂、丹剂、注射剂、霜剂、喷雾剂、巴布剂、凝胶剂、涂膜剂或冻干粉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药组合物为软胶囊剂、贴剂、滴丸剂。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药组合物为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CN2011103511024A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2397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11024A CN102397508B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11024A CN102397508B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36999A Division CN102028920B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7508A CN102397508A (zh) 2012-04-04
CN102397508B true CN102397508B (zh) 2013-07-17

Family

ID=4588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11024A Active CN102397508B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75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6424B (zh) * 2012-12-26 2014-12-17 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棘豆药材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7062C (zh) * 2005-07-06 2008-10-22 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一种主治急慢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藏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7508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9424B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
CN10222854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炎和/或胆囊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2397508B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28920B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CN105435197A (zh) 一种治疗桥本氏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572A (zh) 一种治疗动物泰勒虫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413B (zh) 一种治疗手术后肺炎的中药制剂
CN105434598A (zh) 一种用于防治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
CN101658624B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634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
CN105012642B (zh) 一种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998019B (zh) 一种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28919A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药物中的应用
CN108403824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组合中药膏
WO2015149391A1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18123A1 (zh) 一种降血糖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5935B (zh) 一种具有平喘作用的沉香提取物、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8918B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供血不足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58848A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中枢神经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4784567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感染的药物组合物
CN106377575A (zh) 一种治疗肝炎愈肝龙颗粒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237206A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849B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戒酒药物中的应用
CN103933485A (zh) 用于驱犬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228A (zh) 一种缓解砒霜或三氧化二砷毒性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