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290A -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5290A
CN102385290A CN2011102439109A CN201110243910A CN102385290A CN 102385290 A CN102385290 A CN 102385290A CN 2011102439109 A CN2011102439109 A CN 2011102439109A CN 201110243910 A CN201110243910 A CN 201110243910A CN 102385290 A CN102385290 A CN 102385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eveloper
recess
cover
develo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39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5290B (zh
Inventor
田口信幸
增田克己
尾关孝将
佐藤裕贵
林俊树
肥塚恭太
小岛敏男
大泽正幸
神谷纪行
寺坂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83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05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83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094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83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5828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5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5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2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onor member, e.g. surface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 G03G15/0928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relating to the shell, e.g. structure,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设在显影套(132)表面的凹部(139)的长轴方向相对显影套长度方向具有角度α。由于显影套(132)的回转,显影剂从凹部(139)的显影辊回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面(139a)受到箭头(F)方向的力,在套表面上运送。箭头(F)的套长度方向成份(Fb)与显影剂运送方向相同方向,显影剂运送到显影区域,同时,向着显影套长度方向运送。提供在显影套表面形成多个凹部的构成中,能减少显影剂的应力,能高精度地抑制图像区域长度方向的图像浓度不匀的显影装置,以及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潜像可视化作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绘图器、至少具有上述一种功能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得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潜像显像化,采用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以下简记为“显影剂”)作为显影剂的双组分显影装置。
在大多的双组分显影装置中,设有显影剂载置体(显影辊)以及显影剂收纳部,所述显影剂载置体包括回转的显影套,在其内部设有磁场发生手段,所述显影剂收纳部收纳供给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剂,在显影剂收纳部设有二个搅拌、运送显影剂的显影剂搅拌运送部件。
在这种显影装置中,通过磁场发生手段从显影剂收纳部汲取显影剂,将显影剂载置运送到与像载置体对向部的显影区域。为了易运送显影剂,在显影套表面设有槽或不规则的凹凸(通过喷砂或喷珠等手段形成)。这种粗面化处理是为了防止因高速回转的显影套表面显影剂打滑停滞引起的图像浓度低下。
在表面形成槽的显影辊中,槽比喷砂大,与喷砂加工相比,耐久性优异,能稳定地进行显影剂运送。但是,在槽部,显影剂运送量多,槽部的图像浓度变大,在输出图像上发生槽间隔不匀,担心导致图像质量低下。
于是,在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9-80447号公报中,公开了喷射套那样的既能保持细的显影剂密度,又难以切削的套表面加工技术。具体地说,在显影套表面形成多个椭圆状的凹部。
在这种显影装置中,平行配置在显影剂收纳部的二个显影剂搅拌运送部件互相朝着逆向运送显影剂,在显影剂收纳部内使得显影剂循环,进行搅拌,使得显影剂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带电量以及调色剂浓度均一。
图34(a)表示以往的显影装置。
图34(a)所示显影装置包括将显影剂运送到与像载置体201对向的显影区域的显影辊200,显影剂收纳槽(显影剂收纳室204a+显影剂收纳室204b),以及一对互为逆向地运送显影剂的搅拌部件205a,205b。
显影辊200包括形成圆筒状的显影套202,以及收纳在该显影套202内、在显影套202表面形成磁场的磁辊203。
显影剂从显影剂收纳槽204a因磁辊203的磁力汲取到显影套表面,附着在显影套表面。
显影套上的显影剂由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的刮板206使其层厚均一化后,对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像。
近年来,要求高画质,节能等,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向小粒径,低熔点化进展。小粒径,低熔点化的调色剂对应力弱,对于显影剂特性给予的影响不能忽视。
在上述那样的循环运送方式中,在运送方向下游部的显影剂在显影剂限制部件以及与像载置体之间的显影区域反复受到应力,因此,在运送方向上游部的显影剂和在运送方向下游部的显影剂特性不同。
具体地说,在运送方向上游,供给新的调色剂,显影能力高。另一方面,在运送方向下游,因显影剂限制部件影响,在显影区域的应力,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劣化,显影能力降低若干。因此,在显影区域长度方向前后,显影能力差以图像浓度不匀体现出来。
不使用已使用一次的显影剂的单方向循环方式的技术,以及提高运送部件的运送能力的技术,作为公知技术为人们所公知。
但是,在单方向循环方式的显影装置中,需要增大显影剂运送速度。又,增大运送能力(例如增加转速)不仅存在驱动装置大型化问题,而且因高速回转引起运送时应力及温度上升,产生导致应力增大的问题。
再有,在显影辊长度方向端部,存在用于显影而调色剂浓度低的显影剂没有离开显影套再次供给显影区域的问题。
在图34(a)的磁辊203分别设有多个固定磁极例如S1(显影极),N1(显影剂运送极),S2(剂脱离上游侧磁极),S3(汲取极=剂脱离下游侧磁极),N2(显影剂运送极)。显影套朝着箭头方向回转,因此,显影剂在显影套表面按照固定磁极S3、N2、S1、N1、N2、剂中断的顺序移动。
调色剂浓度变淡的显影完的显影剂因磁辊203的固定磁极S2和固定磁极S3的斥力落下到显影剂收纳槽204a中。进而,若在固定磁极S2和固定磁极S3之间设置S极性的磁极P,则磁极P的斥力也对从显影套的剂脱离起作用。
这样落下到显影剂收纳槽204a中的(即,剂中断)调色剂浓度变淡的显影完的显影剂在显影剂收纳槽204a中,与从显影剂收纳槽204b送来的调色剂浓度浓的新的显影剂一起搅拌后,由固定磁极S3(显影剂汲取极)再次汲取到显影套。
但是,上述那样的显影剂的动作在成像区域内,在显影辊长度方向端部,在剂脱离上游侧磁极S2脱离的显影剂通过磁辊外侧(没有磁力的部分),向着剂脱离下游侧磁极S3,几乎不从显影辊(显影套)表面脱离,汲取到剂脱离下游侧磁极S3。这是称为“显影剂牵连”的现象。
若将图像载置在发生显影剂牵连的部分,没有从显影槽补充调色剂,因此,成为相对通纸方向图像变淡的异常图像。
因此,在该例中,接受不能避免显影剂牵连现象,如图34(b)所示,增长显影辊200的长度方向,作为在图像保证区域的外侧A1产生牵连的构成,增大相当于该部分的装置。
作为其他对应方案,将磁辊轴设为非磁性部件也很有效,但是,存在不锈钢成本高,铝强度不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0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在显影套表面形成多个凹部的构成中,能减少显影剂的应力,能高精度地抑制图像区域长度方向的图像浓度不匀的显影装置,以及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壳体,收纳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
显影套,呈圆筒形状,表面载置显影剂,通过回转将显影剂运送到显影区域,在该显影区域,显影剂形成磁刷滑擦潜像载置体;
磁场发生手段,配置在上述显影套内;
显影剂运送部件,向上述显影套供给显影剂;以及
显影剂限制部件,与上述显影套表面之间具有所定空隙对向,在上述显影套与上述像载置体对向的显影区域的套回转方向上游侧,限制上述显影套上显影剂的层厚;
在上述显影套表面沿着上述显影套周向及长度方向配列长圆状或椭圆状的凹部,上述凹部的长轴方向相对上述显影套的长度方向具有角度;
上述凹部的角度为以下角度:当上述显影套回转时,显影剂从凹部内壁赋予的力的轴向成份与由上述显影剂运送部件运送的显影剂的方向大致相同。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角度设为α,10°<α<45°。
(3)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长轴构成为弯曲。
(4)在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曲系相对显影套回转方向,中央部成为凹。
(5)在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的弯曲形状,将上述显影套长度方向作为基准,长轴所形成的角度,上述显影剂的运送方向上游侧比下游侧大。
(6)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场发生手段包括剂脱离上游侧磁极以及剂脱离下游侧磁极,所述剂脱离上游侧磁极产生磁力,用于使得对上述像载置体上的潜像显影后的显影剂从上述显影套脱离,所述剂脱离下游侧磁极与该剂脱离上游侧磁极同极性,在上述显影套回转方向下游邻接;
在显影剂运送部件的运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显影套的长度方向端部的上述凹部,对上述显影套上的显影剂,赋予朝上述长度方向内方的运送力。
(7)在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有规律地配列形成,同时,在上述显影套长度方向内方,显影剂运送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凹部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分别在显影剂载置体的回转方向成为下游侧、上游侧;
上述端部的上述凹部相对内方的凹部,上述显影套上的显影剂的运送方向成为逆向,相对显影剂载置体的轴向斜向形成,使得显影剂运送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凹部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分别在显影剂载置体的回转方向成为上游侧、下游侧。
(8)在上述技术方案(7)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部的上述凹部的相对上述显影套长度方向的角度比上述内方凹部的角度大。
(9)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套周向的上述显影剂限制部件的宽度比该周向的上述凹部间的套表面宽度大。
(10)在上述技术方案(9)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当将上述周向的上述凹部配列间距设为P,上述显影剂限制部件的上述周向宽度设为W时,W≥P。
(11)在上述技术方案(9)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显影辊长度方向中央相比,端部的上述配列间距P小。
(12)在上述技术方案(9)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当将上述周向的上述凹部配列间距设为P,上述显影剂刷与上述像载置体滑擦区域的上述像载置体的周向宽度设为N,上述显影辊相对上述像载置体的线速比设为α时,α×N>P。
(13)在上述技术方案(9)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在套长度方向邻接列之间,凹部位置在周向错开,且凹部的套长度方向端点配置为在周向叠合。
(14)一种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述技术方案(1)-(13)中任一个记载的显影装置以及像载置体,设为一体。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上述技术方案(1)-(13)中任一个记载的显影装置。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在显影套表面在其轴向也能对显影剂赋予运送力,由此,能减少显影剂的应力,能高精度地抑制图像区域长度方向的图像浓度不匀。
按照本发明,不会增大显影辊轴向长度,即不会引起构成大型化,能抑制显影套端部的显影剂牵连现象,既能发挥在套表面形成多个凹部方式的优点,又能防止发生异常图像。
按照本发明,能抑制显影辊周向、长度方向的汲取不匀,能得到无浓度不匀的良好图像。
按照本发明,在显影夹持宽度能形成充分密度的磁刷,能抑制发生穗迹等异常图像。
按照本发明,在显影辊长度方向能形成均一磁刷,能防止条纹状的异常图像。
按照本发明,能得到稳定的显影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2是处理卡盒的概要构成图。
图3(a)是图2的A A线的显影辊截面图,图3(b)是显影辊的截面图。
图4是显影套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形成在显影套表面的凹部的配置图案的平面图。
图6表示凹部的形状,其中,(a)是平面图,(b)是(a)的在VIB的周向截面图,(c)是(a)的在VIC的长度方向截面图。
图7是表示通过切削加工凹部成为弯曲形状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凹部长轴相对显影套长度方向的倾斜和显影剂的运送力成份的关系的平面图。
图9是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套,以显影套的长度方向为基准,表示凹部的长轴所形成的角度在上游侧和下游侧不同的平面图。
图10表示显影装置的变型例。
图11表示凹部形状的变型例,其中,(a)是平面图,(b)是(a)的在IXB的周向截面图,(c)是(a)的在IXC的长度方向截面图。
图12用于说明凹部和显影套表面所形成的角度。
图13表示凹部截面形状的变型例。
图14表示凹部截面形状的另一变型例。
图15是表示凹部配置图案变型例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凹部配置图案另一变型例的平面图。
图17表示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套和刮板的位置关系。
图18表示显影套上的凹部和刮板的尺寸关系。
图19(a),(b),(c)表示在显影辊的长度方向,在中央和端部,凹部的周向的配列间距不同。
图2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涉及的处理卡盒的概要截面图。
图21表示显影间隙以及显影夹持部。
图22是表示显影套的凹部的圆周方向的间距的平面图。
图23是表示显影夹持宽度的测定方法的向带的转印状态的平面图。
图24表示显影套的长度方向的凹部的数密度的变化。
图25是表示显影套的长度方向的凹部的配置图案的平面图。
图26是表示凹部的开口形状的变型例的平面图。
图27表示显影装置的磁极构成。
图28(a),(b)是从侧面看显影套时显影套凹部形成部端部的表面形状放大图。
图29表示在显影套表面形成凹部的套上显影剂的运送方向。
图30是第五实施形态涉及的从侧面看显影套时显影套凹部形成部端部的表面形状放大图。
图31是表示根据第五实施形态变型例的形成在显影套的凹部的放大图。
图32是用于说明调色剂的形状系数SF-1的模式图。
图33是用于说明调色剂的形状系数SF-2的模式图。
图34(a)表示以往的显影装置的磁极构成,(b)用于说明在显影套端部产生的显影牵连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参照图1-图8说明第一实施形态。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复印机的概要构成。
彩色复印机(以下也称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使用中间转印带129的串列型的结构,在作为转印材的记录纸50上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色图像即彩色图像。下面,在符号后面添附Y、M、C、K表示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对应的单元等。
图像形成装置100至少包括装置本体102,供纸单元103,定位辊对110,中间转印单元104,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辊126,定影单元105,激光写入单元122,相对装置本体装卸自如的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
供纸单元103设有供纸盒123和供纸辊124,供纸盒123叠合收纳记录纸50,同时,相对装置本体102出入自如。供纸辊124与供纸盒123内最上面的记录纸50压接,通过与没有图示的分离部件协同作用,一张张地分离最上面纸,向定位辊对110送出。
定位辊对110设在从供纸单元103向二次转印部位运送的记录纸50的运送路径,将记录纸50夹入辊之间,在能转印中间转印带129上图像的时间送出。
中间转印单元104设在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的上方。中间转印单元104包括驱动辊128,从动辊127,中间转印带129,作为一次转印手段的一次转印辊130Y、130M、130C、130K。驱动辊128配置在二次转印辊126的对向位置,通过作为驱动源的电机等驱动回转。从动辊127回转自如地支承在装置本体102。中间转印带129形成为环状,架设在驱动辊128和从动辊127双方上。通过驱动上述驱动辊128回转,驱动中间转印带129按图示逆时钟方向循环移动。
一次转印辊130Y、130M、130C、130K配置为分别与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的感光体鼓108Y、108M、108C、108K对向,夹持中间转印带129。
在中间转印单元104,在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用一次转印辊130Y、130M、130C、130K叠合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9,作为彩色调色剂像。彩色调色剂像因中间转印带129的移动向二次转印部位运送,在该二次转印部位通过二次转印辊126转印在记录纸50。
二次转印辊126将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记录纸50送向定影单元105。
定影单元105通过对运送来的记录纸50加压加热,将转印在记录纸50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50上。
结束定影的记录纸50由排纸辊对152排出到排纸盘部153。
符号154表示图像读取部。
激光写入单元122安装在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的下部。激光写入单元122与各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对应,对于通过后述的充电辊109均一带电的感光体鼓108Y、108M、108C、108K的外表面,照射激光,形成静电潜像。
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设在中间转印单元104和激光写入单元122之间,沿着中间转印带129的运送方向互相并列设置。
处理卡盒106Y、106M、106C、106K如图2所示,包括卡盒壳体111,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109,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08,作为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112,显影装置113。
充电辊109使得感光体鼓108的外表面均一带电。感光体鼓108与显影装置113的后述显影辊115之间隔开间隔配置。
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9后,清洁刮板112除去残留在感光体鼓108外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显影装置113包括显影剂供给部114,作为显影壳体的壳体125,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辊115,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的刮板116等。
显影剂供给部114设有收纳槽117以及作为搅拌部件的一对搅拌螺旋118。收纳槽117形成为与感光体鼓108长度大致相等的箱状。在收纳槽117内,设有沿着该收纳槽117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壁119。分隔壁119将收纳槽117内分隔为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21。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21的两端部互相连通,显影剂在收纳槽117内循环移动。
显影剂包含调色剂和磁性载体(也称为磁粉)。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补给装置155(参照图1)合适地供给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21之中离开显影辊115远的第一空间120的一端部。
调色剂为通过乳化聚合法或悬浮聚合法制造的球状微粒。调色剂也可以在合成树脂中混入/分散各种染料或颜料构成块,粉碎该块状物得到。调色剂的平均粒径为3μm以上且7μm以下。又,调色剂也可以通过粉碎加工等形成。
磁性载体收纳在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21双方。磁性载体的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搅拌螺旋118分别收纳在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21。搅拌螺旋118的长度方向与收纳槽117,显影辊115,以及感光体鼓108的长度方向平行。搅拌螺旋118通过回转搅拌调色剂和磁性载体,同时,沿着轴心运送显影剂。
第一空间120内的搅拌螺旋118b将显影剂从上述一端部向着另一端部运送。第二空间121内的搅拌螺旋118a将显影剂从另一端部向着一端部运送。
显影剂供给部114将供给到第一空间120的一端部的调色剂与磁性载体一边搅拌,一边向另一端部运送,从该另一端部运送到第二空间121的另一端部。接着,显影剂供给部114在第二空间121内搅拌调色剂和磁性载体,一边沿着螺旋的轴心方向运送,一边供给到显影辊115。
壳体125形成为箱状,安装在收纳槽117,覆盖收纳槽117以及显影辊115等。在壳体125的与感光体鼓108相对部分,设有开口部125a。
显影辊115形成为圆柱状,设在第二空间121和感光体鼓108之间,且在上述开口部125a的附近。显影辊115与感光体鼓108和收纳槽117双方平行。显影辊115和感光体鼓108隔开间隔配置。
显影辊115和感光体鼓108之间的空间形成显影区域131,使得显影剂的调色剂吸附到感光体鼓108,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得到调色剂像。
当调色剂浓度传感器TD1检测到从显影剂供给部114向感光体鼓108供给的显影剂中调色剂浓度减少时,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参照图2)使得调色剂补给装置155向显影装置113供给新的调色剂。
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感光体传感器PS1,用于检测形成在感光体鼓108的调色剂图形,以便检测显影装置的显影性。
在显影区域131,显影辊115和感光体鼓108对向。
显影辊115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金属芯134,作为磁场发生手段的圆筒状的磁辊(也称为“磁铁”)133,圆筒状的显影套132。金属芯134长度方向配置为与感光体鼓108的长度方向平行,不回转地固定在上述壳体125上。
磁辊133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形成圆筒状,同时,安装没有图示的多个固定磁极。磁辊133不绕轴心回转地固定在金属芯134的外周。
固定磁极为长的棒状磁铁,安装在磁辊133。固定磁极沿着磁辊133即显影辊115的长度方向延伸,跨越磁辊133全长设置。
磁辊133收纳(内包)在显影套132内。
一个固定磁极与第二空间121的搅拌螺旋118a相对。该固定磁极构成汲取磁极,使得在显影套132即显影辊115的外表面上产生磁力,将收纳槽117的第二空间121内的显影剂156吸附到显影套132的外表面。
另一个固定磁极与感光体鼓108相对。该固定磁极构成显影磁极,使得在显影套132即显影辊115的外表面上产生磁力,在显影套132和感光体鼓108之间形成磁场。该固定磁极因该磁场形成磁刷,将吸附在显影套132外表面的显影剂的调色剂交付给感光体鼓108。
在上述汲取磁极和显影磁极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固定磁极。该固定磁极使得在显影套132即显影辊115的外表面上产生磁力,将显影前的显影剂向着感光体鼓108运送,同时,将显影完的显影剂从感光体鼓108运送到收纳槽117内。
上述固定磁极若将显影剂吸附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则使得显影剂的磁性载体沿着在该固定磁极产生的磁力线多个叠合,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上立起设置(穗立)。
这样,磁性载体沿着磁力线多个叠合,立起设置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上,将这种状态称为磁性载体穗立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上。
调色剂吸附在穗立的磁性载体上。即,显影套132因磁辊133的磁力将显影剂156吸附在外表面上。
显影套132如图4所示,形成为圆筒状。显影套132内包(收纳)磁辊133,设为绕轴心回转自如。显影套132的内周面按照顺序相对固定磁极回转。显影套132由铝合金,铜,不锈钢(SUS),导电性树脂等的非磁性材料构成。显影套132一边使得显影套回转,一边通过例如用立铣刀进行切削加工的表面处理装置对外表面施以粗面化处理(形成凹部)。
作为显影套132的材料,铝合金在加工性,轻量方面优异。使用铝合金场合,优选使用A6063,A5056,A3003。使用SUS场合,优选使用SUS303,SUS304,SUS316。在图示例中,显影套132由铝合金构成。
显影套132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为18mm左右。图像形成装置的最大纸尺寸为A3场合,显影套132的轴心方向长度优选300mm-350mm左右。
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如图4,图5,图6(a)及图7所示,形成多个平面视为椭圆形状的凹部139。
多个凹部139有规律地配列在套周向以及套长度方向,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形成凹状,使得互相不重叠。在本发明中,所谓“凹部139有规律地配置”是指在显影套132的周向以及长度方向互相邻接的凹部139之间的间隔配置成为一定。即,沿着显影套132的周向以及长度方向互相邻接的凹部139之间的间隔成为一定。
凹部139开口形状形成为椭圆状(包含长圆状概念),配置为其长轴方向沿着显影套132的长度方向倾斜的状态。即,凹部139也可以配置为其长度方向与显影套132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
在图示例中,凹部139的长度方向相对显影套132的长度方向具有若干倾斜,配置为大致平行。
凹部139如图5,图6(a)及图7所示,沿着显影套132的长度方向多个排列配置,同时,沿着显影套132的周向互相邻接的凹部139之间,配置为在长度方向位置错开大约凹部139长度的一半左右。再有,通过上述表面处理装置,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形成凹部139,因此,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上配置为如图5线所示螺旋状排列。
凹部139如图6(b)所示,其宽度方向(即显影套132的周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V字状,如图6(c)所示,其长度方向(即显影套13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弧状曲面。再有,通过上述表面处理装置,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一边使得套回转一边形成凹部139,因此,如图7所示,其长度方向呈若干弯曲。
在本发明中,关于凹部139的形状,若其长度比宽度长,外缘用曲线形成,不管其长度方向为直线还是具有若干弯曲,总称为椭圆形状。
凹部139的长度方向长度(长径)为1.0mm以上,且2.3mm以下,宽度方向长度(短径)为0.3mm以上,且0.7mm以下。深度为0.05mm以上,且0.15mm以下。
显影套132的外表面每100mm2设有凹部139的数量为50-250个左右。即,显影套132的外表面每100mm2,多个凹部139的总容量为0.5mm3以上,且7.0mm3以下。
再有,沿着与显影套132一起回转的感光体鼓108的周向,每1mm设置凹部139为1.0个以上,且3.0个以下。在图5,图6(a)及图7中,图示左右方向为显影套132的长度方向。
一般,凹部139深度越深,越能提高显影剂的运送性能,但是,与将槽设在外表面的以往的着显影套相同,易发生周期的间距不匀。
另一方面,凹部139深度越浅,越难以发生间距不匀,但是,显影剂运送性能降低。尤其近年因小粒径的调色剂及磁性载体的图像形成技术的进步以及接近显影的图像形成技术的进步等,提高图像再现性,因此,易发生间距不匀。
于是,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套132中,将凹部139的深度设定为浅的深度,通过增加凹部139的分布密度,实现良好的显影剂运送性能,以及防止间距不匀。详细将在下文说明。
刮板116如图2所示,设在显影装置的靠近感光体鼓108的端部。刮板116在与显影套132的外表面隔开间隔的状态下,安装在上述壳体125。
刮板116将超过所希望厚度的显影套132外表面上的显影剂削薄落下到收纳槽117内,使得运送到显影区域131的显影套132的外表面上的显影剂层成为所希望的厚度。
上述构成的显影装置113在显影剂供给部114充分搅拌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由固定磁极将该搅拌的显影剂156吸附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显影装置113的显影套132回转,将由多个固定磁极吸附的显影剂向着显影区域131运送。显影装置113使得在刮板116成为所希望的厚度的显影剂吸附到感光体鼓108。这样,对感光体鼓108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像。
显影装置113使得显影完的显影剂向着收纳槽117脱离。收纳在收纳槽117内的显影完的显影剂再次在第二空间121内与其他显影剂充分搅拌,用于感光体鼓108的静电潜像的显影。
若没有图示的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显影剂供给部114供给到感光体鼓108的调色剂的浓度降低,则通过调色剂补给装置155的动作将调色剂向显影装置113补给。
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形成凹部139的构成中,在显影套表面,没有以往喷砂加工形成的那样的凸部,因此,即使经长期变化,也难以磨耗凹部139,因此,能抑制经长期变化引起的显影剂运送量的降低。
又,显影套132配置为有规律地使得形成在外表面的凹部139不叠合,因此,显影剂滞留在凹部139内。显影剂滞留处有规律地配置在外表面,因此,能防止产生图像不匀。再有,即使在高速机中为了维持高画质进一步增加汲取量,也能通过调整凹部139的容量或数量进行对应。
由于有规律地配置凹部139,因此,容易设定既能确保最适显影剂的汲取量又能实现长寿命的加工条件,且能在设定条件下确实形成凹部139,具有加工性优异的效果。
在显影套132的周向互相邻接的凹部139之间,配置为在显影套132长度方向位置错开,因此,能防止在显影套132的外表面产生没有形成凹部139处或多量形成凹部139处等。
因此,吸附在显影套132外表面的显影剂不会产生不匀,能防止产生图像不匀。
本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套132上的凹部139对于套表面的显影剂形成给予运送力。
如图8所示,设在显影套132表面的凹部139的长轴方向相对显影套长度方向具有角度α。由于显影套132回转,显影剂从凹部139的显影辊回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面139a受到箭头F方向的力,在套表面上运送。箭头F的显影套长度方向成份Fb与显影剂运送方向相同。
在图8中,箭头Y1表示显影辊115的回转方向,箭头Y2表示显影剂运送方向。
这样形成凹部139,能将显影剂运送到显影套表面的显影区域同时,将显影剂向着显影套长度方向运送。即,一边维持显影辊的在回转方向的运送力,一边确保轴向运送力。
通过使得在显影套表面具有长度方向的运送力,能减少刮板116在显影区域使用的频度,即,降低显影剂的应力。
通过在显影辊长度方向产生运送力,能抑制搅拌螺旋的转速,能降低能耗,又,若维持转速,则具有减少浓度不匀的效果。
角度α设定为满足下式:
10°<α<45°
角度α为10°以下,则上述运送力不充分,若角度α为45°以上,则向套表面的显影区域的运送能力变弱,发生浓度不匀等异常图像。
参照图9说明第二实施形态。
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只要没有特别需要,相同的构成上及功能上的说明省略,仅仅说明主要部分。
如图9所示,使得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凹部139的长轴弯曲。弯曲相对显影套132的回转方向,使得中央部为凹。
相对套回转方向设为这种形状,成为捞起显影剂的形状,提高显影剂的运送性。
更具体地说,弯曲的凹部139的形状设定如下:以显影套长度方向为基准,长轴形成的角度,与显影剂的运送方向下游侧相比,上游侧大。
即,相对显影套长度方向的角度,将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图示左侧)设为α1,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设为α2时,成为α1<α2。通过这样,成为捞起形状,提高显影剂运送性。
图10表示显影装置的变型例。
本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装置160与图2所示显影装置相比,壳体125-1形成为使得离开显影辊115远的搅拌螺旋118b靠近显影辊115侧。
搅拌螺旋118a一边将显影剂沿着长度方向(轴向)运送,一边将显影剂供给显影辊115。
从显影装置115脱离的显影剂回收到搅拌螺旋118b,在此,与补给调色剂混合搅拌。混合搅拌的显影剂交付给搅拌螺旋118a。
通过这样构成,显影剂按箭头所示单方向循环。由此,能抑制上述单方向循环中成为问题的运送速度增加。
在该显影装置160中,在显影套132的表面上形成上述那样的凹部139,能辅助显影剂回收侧的显影剂运送,能抑制搅拌螺旋118的转速。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使得凹部139的显影套周向截面形成为V字状,但是,也可以例如图11所示,形成为圆弧状。在图示例中,使得凹部139A的显影套132A周向和长度方向双方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139A。
这种场合,较好的是,如图12所示,为了避免因上述显影磁极影响产生显影浓度差,显影套132A的周向截面的凹部139A的内面和显影套132A的外表面所形成的角度θ设为60度以下。
使得凹部139A的显影套132A的周向和长度方向双方截面形成为圆弧状场合,能将多量的显影剂收纳在凹部139A内,能运送充分量的显影剂。
又,凹部139的显影套周向的截面形状也可以设为如图13和图14所示那样的形状。图13表示V字状的凹部139B的底形成为平坦场合,图14表示V字状的凹部139C的底形成为圆弧状场合。
又,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如图5所示,将凹部139螺旋状地配置在显影套132的表面,且使得各凹部139弯曲为若干弓状,但是,也可以设为如图15和图16所示,使得凹部139沿着显影套132D或132E的长度方向形成为直线状,同时,使得多个凹部139沿着显影套132D或132E的周向配置为直线状。
在图15和图16中,省略凹部139的倾斜。
再有,也可以如图26所示,使得凹部139D在平面视形成为圆形。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形态。
在显影套周向的凹下部位和没有形成凹部的显影套表面之间,显影剂运送力不同会引起周期的浓度不匀,第三实施形态用于抑制上述浓度不匀。在图5,图6(a)以及图7所示构成中,在长度方向邻接的列,凹部139的位置在周向错开,凹部139在套长度方向不是直线连系,通过这种配置图案能解消槽间距不匀问题,但是,周向凹部139的部位和没有形成凹部139的显影套表面之间运送力不同,因该原因产生周期浓度不匀。
图17表示图2的显影辊115和刮板116的位置关系,图18表示刮板116作用在显影套132的部分的放大图,表示伴随显影辊115的回转,通过刮板116限制显影套132上的显影剂156的层厚为一定层厚的状态。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将显影套132的周向的刮板116和凹部139的尺寸关系设定为:该周向的刮板116的宽度(刮板宽度)W比该周向的凹部139间的显影套表面宽度H大。
通过这样设定,刮板116不会完全收纳在套表面宽度H范围内,换句话说,刮板116必定跨越在凹部139和套表面宽度H,因此,在显影剂156的保持力大的凹部139的部分起作用的状态下,限制套表面宽度H的层厚,因此,能防止显影辊115表面(显影套表面)和显影剂156之间的滑移,能抑制周期的间距不匀。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抑制周期的间距不匀的精度,当将上述周向的凹部139的配列间距设为P时,设定尺寸关系,满足下式:W≥P。
根据该关系,在显影套132和刮板116之间的套表面上,必定存在凹部139。
显影剂运送力大的凹部139必定存在于刮板116和显影套132之间,能确实防止显影剂156通过时的滑移。因此,能稳定均一地汲取显影剂,能得到无周期的浓度不匀的良好图像。
本实施形态的显影辊115在上述特征构成上加上以下特征:与显影辊长度方向中央相比,在端部,使得凹部139的配列间距小。
当用显影辊115汲取显影剂时,在显影剂156和刮板116之间,产生来自显影剂156的压力。该产生的压力施加到显影辊115,使得显影辊115产生挠曲。若发生挠曲,则中央部的显影剂限制间隙(显影辊和刮板间的间隙)比端部大,显影剂的汲取量中央比端部多,由于发生这种现象,在显影辊长度方向,发生图像浓度不匀。
为了解消该问题,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显影辊轴向,改变凹部139的配列间距。
如图19所示,在显影辊115的中央C1,将凹部139的周向的配列间距设为Pa(参照图19(b)),在端部C2,C3,将凹部139的周向的配列间距设为Pb(参照图19(c))。
上述配列间距的大小具有Pa>Pb的关系,辊端部的显影剂运送力比中央大。
显影辊115的周向的凹部139的配列间距可以设置为从显影辊115的轴向中央向着端部逐渐变小。
这样,提高辊端部的显影剂运送力,具有消除因显影辊挠曲引起的显影剂汲取量的偏差的作用。根据该作用,在显影辊115的长度方向,显影辊的汲取量成为一定,能抑制长度方向的图像浓度不匀,能得到良好图像。
参照图20至图25说明第四实施形态。
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只要没有特别需要,相同的构成上及功能上的说明省略,仅仅说明主要部分。
图20明示本实施形态的显影辊的磁极的作用。在显影装置113-1中,P1-P5表示内包在显影套的磁辊133的多个固定磁极。磁极P1-P5例如按顺序为S(显影极),N(显影剂运送极),S(显影剂运送极),N(剂脱离上游侧磁极),N(汲取极=剂脱离下游侧磁极)。由刮板116限制的显影剂伴随显影套回转,在显影套上移动。
并且,对感光体鼓上的潜像显影后,通过壳体开口部,因剂脱离磁极,从显影套上分离,回收到搅拌螺旋118侧。
磁辊133周边的花瓣那样的曲线表示磁辊133的法线方向的磁力线密度的强弱。显影套表面和感光体鼓表面的距离称为显影间隙。
在此,因内包在显影套的磁辊磁极P1极引起显影套上显影剂穗,将该穗与感光体鼓滑擦的区域宽度称为显影夹持宽度。显影夹持宽度由刮板116限制的显影剂汲取量,显影间隙,显影套及感光体鼓直径,显影剂决定,不能一律定义,在本实施形态场合,显影夹持宽度为3-5mm左右。
在显影区域中,潜像载置体表面和显影辊表面的距离称为显影间隙(在图21中用Gp表示),其对显影区域的电场影响很大。因此,显影间隙对显影装置的显影能力影响也很大。
消除套长度方向的左右偏差等,使得显影间隙稳定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很重要。又,显影区域中磁刷的密度稀疏场合,会在输出图像上发生出现穗迹等的异常图像。
形成在显影套表面的凹部139可以根据切削机械的刀头,转速,送进速度,套回转速度调整凹部间隔,但是,套圆周方向的凹部的间隔比显影夹持宽度大场合,在显影区域中,磁刷称为稀疏,产生穗迹等异常图像。
在本实施形态中,解消该问题作为本实施形态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22所示,将显影套周向Y1的凹部139的配列间距设为P,如图21所示,显影剂刷和感光体鼓108滑擦区域的感光体鼓108的周向宽度(显影夹持宽度)设为N,显影辊115相对感光体鼓108的线速比α时,设定尺寸关系,满足下式:
α×N>P
在这种显影装置中,具有以显影套的槽形状(凹部139)为基点形成显影剂的穗的特征。因此,通过满足上述条件,能在显影夹持宽度N中形成充分密度的磁刷,能抑制发生穗迹等异常图像。
在本实施形态中,间距P设为0.5mm左右,在显影夹持宽度内包含充分数量的凹部139。
说明显影夹持宽度N测定方法一例。
首先,准备预先在表面形成所谓实心图像等的调色剂层的感光体鼓,此后,使得保持显影剂的显影辊和感光体鼓之间,设置为具有所定的显影间隙。
显影辊设定在具有所定的显影间隙的位置,通过预先不保持显影剂的显影辊,调整显影间隙,保持显影剂后,回到所定的显影间隙位置。
接着,在固定感光体鼓的状态下,仅仅使得显影辊回转。这时,感光体鼓上的调色剂层由显影辊的磁刷刮取。
仅仅使得感光体鼓离开,转印刮取到透明带的部位。如图23所示,仅仅显影辊刮取部分调色剂剥离。在带150中,通过实测不存在调色剂层151部分的宽度S,能测定显影夹持宽度N。
又,在这种显影装置中,显影套因显影区域内的剂压力而挠曲,套中心部的显影间隙比目标值宽。显影间隙的套长度方向的偏差直接与图像的左右偏差有关,较好的是,尽可能没有显影间隙的长度方向的偏差。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解消该问题,使得显影套长度方向的凹部数量密度变化。
如图24所示,与显影套的端部相比,中心部的凹部139的数量密度小。随着朝着支承套的两端侧方向,凹部139的数量密度逐渐变大。
通过减少凹部139的数量密度,能减少显影剂的汲取量,能有意识地减少显影套中心地汲取量。套中心部与支承两侧的套两端部比较易挠曲,显影间隙易扩展。因此,通过仅仅减少中心部的汲取量,能减少显影套中心因显影夹持部的剂压力而引起的套挠曲,能减少在显影套长度方向的显影间隙的偏差。
由此,能提供浓度偏差少的图像。
在显影夹持部,跨越显影套长度方向整体,若在套周面上存在不包含槽形状(凹部139)的区域,磁刷的密度成为不均一。
为了解消该问题,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25所示,凹部139在邻接列之间,凹部位置在周向错开,且凹部的套长度方向端点在周向重叠。
图25中的凹部配置图案C表示邻接列的凹部139-1,139-2的套长度方向端点Aa和长度方向端点Ab互相叠合,与此相反,凹部配置图案D表示端点不互相叠合。
在图25中,箭头Y3表示显影套132的周向,箭头Y2表示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凹部配置图案C那样的构成,跨越套长度方向,凹部均等,在显影夹持部构成均一的显影剂刷,能防止图像中的纵条纹状的浓度不匀。结果,能输出稳定的图像。
下面,说明第五实施形态。在第五实施形态中,减少显影套端部的显影剂牵连。
在图27所示显影装置113-2的磁辊133,分别设有多个固定磁极,例如S1(显影极),N1(显影剂运送极),S2(显影剂运送极),N2(剂脱离上游侧磁极),N3(汲取极=剂脱离下游侧磁极)。显影套132朝着箭头Y1方向回转,因此,显影剂按照固定磁极N3,S1,N1,S2,N2,剂中断的顺序,使得显影套表面移动。
在图27所示构成中,将汲取/显影刮板极设为一极构成,其目的在于显影剂的低应力化以及显影辊本身确保确实的剂中断性。
图28(a),(b)表示剂脱离部的显影剂动作,图28(a)表示套长度方向中心部截面,图28(b)表示套长度方向端部。在套长度方向端部以外,在剂脱离上游侧磁极(N2)离开的显影剂如图28(a)所示,落下到下方的显影剂收纳部(显影剂收纳槽),与显影剂收纳部内的显影剂搅拌混合,再次由汲起极汲取到显影辊。
但是,在端部(成像区域外),如图28(b)所示,在剂脱离上游侧磁极(N2)离开的显影剂通过磁辊133的无磁力的外侧部分,向着剂脱离下游侧磁极(N3)。
如图28(b)所示,显影剂几乎不离开显影辊115(显影套132)表面,汲取到剂脱离下游侧磁极(N3)(显影剂的牵连)。
邻接磁极为异极场合,显影剂从S向N,从N向S吸引运送,不会在端部膨起。但是,在剂脱离部,同极邻接,因此,互相相斥,向着长度方向外侧的磁成份变强,显影剂实行上述那样的动作。
若图像载置在发生显影剂牵连的部分,则不从显影槽补充调色剂,因此,成为图像相对通纸方向变薄的异常图像。
参照图29说明显影剂的牵连和凹部139的关系。图29是从侧面看显影套表面的放大图,为大概2-3cm2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凹部139的相对显影辊长度方向的倾斜角朝着左上,显影套回转朝着下方向Y1,在显影剂的剂脱离部,显影剂朝着图示箭头方向跳起。这种场合,在左侧的显影辊端部,所谓显影套上相对长度方向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成为显影剂多量滞留方向,关于端部的牵连,在下游侧不利。
如上所述,在显影套端部易发生显影剂牵连。再有,凹部139的配列在套长度方向均一的套形状,在显影套上向着显影套长度方向,产生显影剂运送力,因此,更易发生显影剂向端部移动,易发生显影剂牵连。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如图30所示,在显影套132上,仅仅使得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的凹部形成部端部的凹部139(剖面线表示)的角度相对从端部到中央侧(内方)的凹部139变为逆向。换句话说,改变角度,以便产生与内方的凹部139群产生的运送力逆向的运送力。
由此,能将端部的显影套上的显影剂运送方向改变为逆向,因此,能减少向端部的显影剂供给量,难以发生端部的显影剂牵连。又,也能防止显影剂向端部密封部的侵入。
能解消在端部的显影剂牵连现象,因此,没有必要使得显影辊长度方向比图像区域长,没有必要因此而增大该部分装置。
图31表示第五实施形态变型例。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只要没有特别需要,相同的构成上及功能上的说明省略,仅仅说明主要部分。
如图31所示,在本变型例中,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在显影套上,仅仅使得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的凹部形成部端部的凹部139的角度相对内方的凹部139群变为逆向,进而,使得端部的凹部139的角度大,以便使得抵消由内方的凹部139群产生的运送力的程度变大。
即,将第五实施形态的端部的凹部139的角度θ1时,本变型例的端部的凹部139的角度θ2具有以下关系:θ1<θ2。换句话说,增大端部的凹部139的相对显影套132轴向的上升角度。
由此,能增大端部向显影套上沿长度方向的剂运送力,能更确实防止端部显影剂牵连,显影剂向端部密封部的侵入。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在显影套132的表面形成长轴倾斜的凹部139,在套长度方向产生运送力的构成中,相对内方的凹部,改变套端部的凹部139的角度,但是,即使在显影套132的表面形成长轴与套长度方向平行的凹部139的构成中,也能同样实施。
即,即使这种场合,也可以相对内方的凹部,改变套端部的凹部139的角度,能抑制端部显影剂牵连。
按照本发明,在显影套表面,能对显影剂赋与沿着轴向的运送力,由此,能减少显影剂的应力,能高精度地抑制在图像区域长度方向的图像浓度不匀。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调色剂的构成。
为了再现600dpi以上的微小点,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3-8μm。体积平均粒径(Dv)和个数平均粒径(Dn)之比(Dv/Dn)优选处于1.00-1.40范围。(Dv/Dn)越接近1.00,表示粒径分布越陡。
这种小粒径且粒径分布狭的调色剂,调色剂的带电量分布均一,能得到背景模糊少的高质量的图像,在静电转印方式中,能提高转印率。
图32,图33分别表示为了说明形状系数SF-1,SF-2模式地表示调色剂形状的图。调色剂的形状系数SF-1优选处于100-180范围,形状系数SF-2优选处于100-180范围。
形状系数SF-1如图32所示,表示调色剂形状的圆度的比例,用下式(1)表示:
SF-1={(MXLNG)2/A}×(100π/4)(1)
式中,“MXLNG”表示将调色剂投影在二维平面上所得形状的最大长度,“A”表示上述投影所得形状图形的面积。
当“SF-1”值为100场合,调色剂形状成为真球形,“SF-1”值越大,离球形越远。
形状系数SF-2如图33所示,表示调色剂形状的凹凸的比例,用下式(2)表示:
SF-2={P2/A}×(100/4π)(2)
式中,“P”表示将调色剂投影在二维平面上所得形状的周边长度,“A”表示上述投影所得形状图形的面积。
当“SF-2”值为100场合,调色剂表面不存在凹凸,“SF-2”值越大,调色剂表面凹凸越显著。
上述形状系数的测定具体是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800,日立制作所制)拍摄调色剂照片,再将其导入图像分析装置(LUSEX3,Nireco公司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
若调色剂形状接近球形,调色剂与调色剂,或调色剂与感光体的接触成为点接触,调色剂之间的吸附力变弱,因此,流动性高,且由于调色剂与感光体之间吸附力也变弱,转印率变高。若调色剂的形状系数SF-1,SF-2中某个超过180,则转印率降低,不合适。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壳体,收纳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
显影套,呈圆筒形状,表面载置显影剂,通过回转将显影剂运送到显影区域,在该显影区域,显影剂形成磁刷滑擦潜像载置体;
磁场发生手段,配置在上述显影套内;
显影剂运送部件,向上述显影套供给显影剂;以及
显影剂限制部件,与上述显影套表面之间具有所定空隙对向,在上述显影套与上述像载置体对向的显影区域的套回转方向上游侧,限制上述显影套上显影剂的层厚;
在上述显影套表面沿着上述显影套周向及长度方向配列长圆状或椭圆状的凹部,上述凹部的长轴方向相对上述显影套的长度方向具有角度;
上述凹部的角度为以下角度:当上述显影套回转时,显影剂从凹部内壁赋予的力的轴向成份与由上述显影剂运送部件运送的显影剂的方向大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角度设为α,10°<α<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长轴构成为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曲系相对显影套回转方向,中央部成为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的弯曲形状,将上述显影套长度方向作为基准,长轴所形成的角度,上述显影剂的运送方向上游侧比下游侧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场发生手段包括剂脱离上游侧磁极以及剂脱离下游侧磁极,所述剂脱离上游侧磁极产生磁力,用于使得对上述像载置体上的潜像显影后的显影剂从上述显影套脱离,所述剂脱离下游侧磁极与该剂脱离上游侧磁极同极性,在上述显影套回转方向下游邻接;
在显影剂运送部件的运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显影套的长度方向端部的上述凹部,对上述显影套上的显影剂,赋予朝上述长度方向内方的运送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有规律地配列形成,同时,在上述显影套长度方向内方,显影剂运送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凹部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分别在显影剂载置体的回转方向成为下游侧、上游侧;
上述端部的上述凹部相对内方的凹部,上述显影套上的显影剂的运送方向成为逆向,相对显影剂载置体的轴向斜向形成,使得显影剂运送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凹部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分别在显影剂载置体的回转方向成为上游侧、下游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部的上述凹部的相对上述显影套长度方向的角度比上述内方凹部的角度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套周向的上述显影剂限制部件的宽度比该周向的上述凹部间的套表面宽度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将上述周向的上述凹部配列间距设为P,上述显影剂限制部件的上述周向宽度设为W时,W≥P。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显影辊长度方向中央相比,端部的上述配列间距P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将上述周向的上述凹部配列间距设为P,上述显影剂刷与上述像载置体滑擦区域的上述像载置体的周向宽度设为N,上述显影辊相对上述像载置体的线速比设为α时,α×N>P。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在套长度方向邻接列之间,凹部位置在周向错开,且凹部的套长度方向端点配置为在周向叠合。
14.一种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个记载的显影装置以及像载置体,设为一体。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13中任一个记载的显影装置。
CN201110243910.9A 2010-09-03 2011-08-24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2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8348 2010-09-03
JP2010-198341 2010-09-03
JP2010198341A JP5640582B2 (ja) 2010-09-03 2010-09-03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98343 2010-09-03
JP2010198348A JP5609447B2 (ja) 2010-09-03 2010-09-03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98343A JP2012058282A (ja) 2010-09-03 2010-09-03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290A true CN102385290A (zh) 2012-03-21
CN102385290B CN102385290B (zh) 2014-09-03

Family

ID=4475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391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290B (zh) 2010-09-03 2011-08-24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82230B2 (zh)
EP (1) EP2426561B1 (zh)
CN (1) CN1023852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8865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CN114690605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佳能株式会社 加压用转动构件及生产方法、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7473A (ja) * 2010-05-06 2011-11-24 Ricoh Co Ltd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85290B (zh) * 2010-09-03 2014-09-03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16531B2 (ja) 2011-05-18 2015-05-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08712B2 (ja) 2012-01-31 2018-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65288B2 (ja) * 2012-04-27 2016-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15064488A (ja) * 2013-09-25 2015-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58561B2 (ja) * 2017-01-16 2020-03-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3542A (ja) * 2005-06-09 2006-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060591A1 (en) * 2007-09-04 2009-03-05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roll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1335942Y (zh) * 2008-09-08 2009-10-28 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适应性显影用磁辊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6769A (ja) * 1982-12-24 1984-07-0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FR2653241B1 (fr) * 1989-10-13 1994-03-11 Ricoh Cy Ltd Procede de developpement et appareil associe utilisant un support de revelateur qui peut former des micro-champs a sa surface.
US5674408A (en) * 1990-03-24 1997-10-07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carrier capable of forming microfields there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808829B2 (ja) 1990-05-31 1998-10-08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ラメント糸とウールの複合繊維糸
US5741616A (en) * 1990-06-14 1998-04-21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of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s and developer-bearing member
JPH0713410A (ja) * 1993-06-19 1995-01-17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4041732B2 (ja) 2001-12-28 2008-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95599A (ja) * 2002-02-04 2003-10-15 Ricoh Co Ltd 現像剤担持体、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191835A (ja) 2002-12-13 2004-07-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002552B2 (ja) * 2003-11-20 2007-11-0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供給ローラ、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85030B2 (ja) * 2004-12-24 2012-11-28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ロールおよびその製法
JP4669763B2 (ja) 2005-09-16 2011-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59047A1 (en) * 2005-09-13 2007-03-15 Noriyuki Kamiya Development roller,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and wire member
JP2007121964A (ja) 2005-10-31 2007-05-17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99650B2 (en) * 2005-11-04 2009-10-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Developer bearing memb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83533A (ja) 2005-12-07 2007-07-1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16413B2 (ja) * 2006-11-07 2011-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現像ローラの製造方法、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99374B2 (en) * 2007-01-11 2011-03-01 Ricoh Company, Ltd. Magnetic particle carrying device, and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same
US7970322B2 (en) 2007-12-06 2011-06-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roller,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65180B2 (ja) * 2008-12-24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0647B2 (ja) 2009-02-25 2014-04-16 国立大学法人秋田大学 漢方薬選択支援システム
JP5302712B2 (ja) 2009-02-25 2013-10-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ユーザ管理方法、端末管理プロセッサ、プログラム
JP2010198341A (ja) 2009-02-25 2010-09-09 Fujitsu Fsas Inc 認証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JP2011112935A (ja) * 2009-11-27 2011-06-0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7582B2 (ja) * 2009-12-04 2014-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担持体、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534412B2 (ja) * 2010-02-10 2014-07-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8824932B2 (en) * 2010-02-10 2014-09-02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ment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1237473A (ja) * 2010-05-06 2011-11-24 Ricoh Co Ltd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85290B (zh) * 2010-09-03 2014-09-03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16531B2 (ja) * 2011-05-18 2015-05-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4194A (ja) * 2011-09-02 2013-03-21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現像装置及び現像方法
JP2013076978A (ja) * 2011-09-16 2013-04-2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3542A (ja) * 2005-06-09 2006-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060591A1 (en) * 2007-09-04 2009-03-05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roll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1335942Y (zh) * 2008-09-08 2009-10-28 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适应性显影用磁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8865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CN114690605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佳能株式会社 加压用转动构件及生产方法、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290B (zh) 2014-09-03
US8682230B2 (en) 2014-03-25
US20120057907A1 (en) 2012-03-08
EP2426561A1 (en) 2012-03-07
EP2426561B1 (en) 2020-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5290B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331834B2 (en) Developing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and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same
CN102147582B (zh) 显影装置以及包含该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11829086B2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CN102236303B (zh) 显影辊、显影单元、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551618A (zh) 显影装置、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US72367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80447A (ja) 現像ローラ、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65098B2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147719B1 (en) Developing device
JP5534412B2 (ja) 現像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145530A (ja) 現像剤担持体、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54096A (ja) 現像装置
JP2020134621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5092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9447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82717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072076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652624A (zh) 用于双组分显影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磁辊
JP5640582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46467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58609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0521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0121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8542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