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3716A - 窗帘用控制模组 - Google Patents

窗帘用控制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3716A
CN102383716A CN201110114059XA CN201110114059A CN102383716A CN 102383716 A CN102383716 A CN 102383716A CN 201110114059X A CN201110114059X A CN 201110114059XA CN 201110114059 A CN201110114059 A CN 201110114059A CN 102383716 A CN102383716 A CN 102383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aft
rope
male part
die set
control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40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3716B (zh
Inventor
游福来
黄清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OU Co Ltd
Teh Y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Y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3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3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3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3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 E06B2009/2627Cellular screens, e.g. box or honeycomb-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06B2009/3222Cordless, i.e. user interface without cor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6Details of cords, e.g. buckles, drawing kno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Blind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模组可用以升起及降下帘片。使用者拉动操作绳一预设距离后,便可升起帘片,接着放开操作绳会使得操作绳缩回,然后再拉出操作绳一段预设距离后,则又可升起帘片。制动机构连接于制动解除件、且可用以锁定或释锁窗帘的驱动轴。离合器设置于固定轴、且可将绳筒与驱动轴选择性耦合或解除其耦合。当离合器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绳筒可独立于驱动轴旋转,使得操作绳的操作无法升起帘片。当离合器处于耦合状态时,绳筒与转接套筒可透过离合器的耦合同步旋转,以驱使驱动轴转动并升起帘片。

Description

窗帘用控制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窗帘,窗帘具有一控制模组,透过控制模组与窗帘的驱动轴的相互连接,可以升起或下降窗帘的帘片。
【背景技术】
窗帘的帘片有许多种类,例如百叶帘片、罗马帘片、及蜂巢式帘片。当降下窗帘的帘片时,可以遮住窗户以及减少射入房间内的阳光,同时也提升房间的隐密性以及防止他人可从窗户看到房间内的情况。当升起窗帘的帘片时,使用者便可由窗户看到完整及清楚的景观,而阳光也可从窗户射入房间内。一般来说,透过操控操作绳可将帘片升起或降下,使用者往下拉动操作绳便可使帘片升起,而放开操作绳便可使帘片下降。
目前坊间的窗帘,窗帘的操作绳连接于窗帘内侧的驱动轴以升起或降下帘片。当操作绳被往下拉动时,可促使驱动轴旋转以及卷收支撑绳,从而升起帘片。当操作绳被放开时,可促使驱动轴沿另一相反的方向旋转,以降下帘片。然而,当帘片的数量增加时,操作绳的活动范围会相当大,当帘片升起时,操作绳的长度也会很长。
除此之外,当操作绳的长度太长时,看起来会十分不美观。而且对于许多使用者而言,特别是小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危险。因为太长的操作绳很有可能会缠住小孩子的脖子而导致小孩子窒息。为了避免这个危险的发生,很重要的是要将操作绳维持在较高位置,以避免小孩子可以碰到操作绳。但是这对于目前坊间的的窗帘而言,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一般来说,当帘片收折起来的时候,操作绳会处在较高位置,但是当使用者往下拉动操作绳而将帘片展开时,操作绳会被移动至较低位置,而当操作绳摆荡于较低的位置时,会对小孩造成危险。
对于使用者来说,要能很自然地去操控较长的操作绳是困难的,往往使用者必须移动手臂来往下拉动操作绳。然而,当使用者的手臂完全伸展出去且无法继续将操作绳往下拉动时,此时使用者必须先放开操作绳,使得被放开的操作绳移动至较高的位置时,使用者再用手抓住操作绳,而继续往下拉动操作绳,以将帘片移动至欲设高度。所以在操作上很花时间且十分地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新颖的窗帘用控制模组,透过该控制模组,使用者可藉由较短的操作绳驱使帘片上升及下降。控制模组处偏向一锁定位置,以维持帘片在欲设的展开状态。透过拉动一操作绳或控制杆,可将控制模组切换为释锁位置,以允许窗帘的底轨道自动降下。
窗帘具有一组帘片,帘片可透过拉动操作绳上升或下降。使用者轻微地向下拉动操作绳,便可使帘片下降。若使用者持续地往下拉动操作绳,便可使帘片上升。
藉由拉动及放开操作绳的操作步骤,可以使帘片上升,其中此操作方式与棘齿技术类似。尤其,使用者可拉动操作绳来使帘片上升,接着放开操作绳让操作绳被收回,然后再继续拉动窗帘升起帘片。若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以将帘片上升至欲设的高度。本发明所提供的窗帘,其操作绳的长度比目前坊间窗帘的操作绳都短了许多。依据一实施例,操作绳的长度可比整组帘片高度的一半还要短,例如操作绳的长度为整组帘片高度的三分之一,所以使用者需拉动操作绳三次,便可以升起整组帘片。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帘用的控制模组,包括:
一固定轴;
一驱动轴,可独立于该固定轴旋转;
一制动机构,为设置于该驱动轴的周围,其中该制动机构可对该驱动轴进行锁定或释锁,以阻止或允许该驱动轴的旋转;
一绳筒,装设于该固定轴并可相对于该固定轴旋转,其中该绳筒与一操作绳相接;以及
一离合器,装设于该固定轴,该离合器可将该绳筒与该驱动轴的旋转动作相耦合或解除耦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窗帘具有一离合器。透过离合器的作用,使用者往下拉动操作绳即可升起帘片,而放开操作绳便使得绳筒收回操作绳。当离合器相对于驱动轴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操作绳被收回的动作不会使帘片产生移动,反而帘片会继续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使用者可透过持续地向下拉动操作绳升起帘片,直到帘片到达欲设的高度为止。
当持续地往下拉动操作绳时,控制模组中的制动机构会移动至一释锁位置,使得驱动轴可以旋转,而且离合器可将绳筒与驱动轴相耦合。
制动机构与一制动解除件相连。藉由向下拉动操作绳或控制杆,可带动制动解除件从一初始的锁定位置移动至释锁位置,进而使得制动机构也移动至释锁位置,从而释锁驱动轴、并允许驱动轴进行旋转。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动机构可包含有一弹簧,例如卷绕弹簧。弹簧可紧束转接套筒,以将套筒加以锁定并阻止转接套筒旋转,进而使得驱动轴维持固定不动并将帘片维持在固定的高度位置。只要拉动操作绳,制动解除件可移动弹簧,进而解除弹簧对转接套筒的紧束作用,于是转接套筒便可以旋转。
驱动轴为透过升降绳与帘片连接。驱动轴转动,便可使帘片上升或下降。当离合器处于耦合状态时,可透过操作绳驱使绳筒转动、并经由离合器的耦合带动驱动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帘片上升。当离合器处于一解除耦合的状态时,绳筒并未与驱动轴连接、且可独立于驱动轴旋转。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离合器可将固接于驱动轴的转接套筒与绳筒选择性相耦合。当离合器处于耦合的状态时,绳筒、转接套筒、及驱动轴可以同步旋转以升起帘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离合器可包含一第一耦合件及一第二耦合件。第一耦合件及第二耦合件设置于一固定轴,并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轴旋转。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耦合件及第二耦合件的外周围表面可形成一封闭式的导引轨道。在第二位置时,第一耦合件及第二耦合件的外周围表面则形成一具有阻止区的导引轨道。离合器还包含有一滚动元件,滚动元件例如为滚珠。当第一耦合件及第二耦合件转动时,滚珠可沿导引轨道位移。当滚珠到达阻止区时,第一耦合件及第二耦合件可以一起同步旋转,而在旋转的过程中,滚珠可抵接于转接套筒的径向卡槽。如此一来,离合器可将绳筒与转接套筒相耦合。因此第一耦合件、第二耦合件、及转接套筒可同步旋转,从而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使得帘片上升。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离合器可包含有一耦合件,其设置于固定轴。该耦合件具有至少一突台及复数凸齿,且可沿固定轴的轴向位移。绳筒的外周围表面设有至少一导引轨道,突台可移动于导引轨道中,其中突台以及导引轨道的所在位置可以相互对调。当绳筒朝一第一方向转动时,透过突台与导引轨道的导引作用,使耦合件朝向转接套筒作轴向移动,使得耦合件的凸齿与转接套筒的数个凸齿相啮合,如此一来,离合器便将绳筒与套筒相耦合,而使得绳筒、耦合件、及转接套筒可以同步旋转,进驱动驱动轴旋转以使得帘片上升。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一种设有控制模组的窗帘的立体图。
图2绘示控制模组的分解图。
图3绘示控制模组的侧视图。
图4绘示离合器所设有的第一耦合件的立体图。
图5绘示离合器所设有的第二耦合件的立体图。
图6绘示控制模组所设有的制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7绘示控制模组所设有的转接套筒的立体图。
图8绘示转接套筒的前视图。
图9绘示依控制模组所设有的制动解除件的立体图。
图10绘示制动解除件处于释锁位置的侧视图。
图11绘示控制模组所设有的绳筒的侧视图。
图12绘示绳筒与离合器的第一耦合件的前视图。
图13绘示制动解除件的锁定、较高位置及释锁、较低位置的示意图。
图14绘示绳筒及离合器的第一耦合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的前视图。
图15绘示第一耦合件的径向凸肋朝向第二耦合件的径向凸肋旋转的前视图。
图16绘示第一耦合件与第二耦合件之间形成具有阻止区的导引轨道的侧视图。
图17绘示第一耦合件的外表面与离合器的第二耦合件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具有阻止区的导引轨道的展开侧视图。
图18绘示绳筒及离合器的第一耦合件沿一第二方向转动的前视图。
图19绘示第一耦合件的径向凸肋抵接于第二耦合件的径向凸肋的前视图。
图20绘示第一耦合件与第二耦合件之间形成不具阻止区的导引轨道的侧视图。
图21绘示第一耦合件与第二耦合件之间形成不具阻止区的导引轨道的展开侧视图。
图22绘示具有控制杆、控制模组的窗帘的立体图。
图23A绘示图22的窗帘在底轨道处于较高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3B绘示图22的窗帘在控制杆将制动解除件从锁定位置位移至释锁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3C绘示图22的窗帘在底轨道处于较低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3D绘示图22的窗帘在使用操作绳升起底轨道时的侧视图。
图24绘示设有控制杆、控制模组的窗帘的立体图。
图25A绘示图24的窗帘在底轨道处于较高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5B绘示图24的窗帘在控制杆将制动解除件从锁定位置位移至释锁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5C绘示图24的窗帘在底轨道处于较低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5D绘示图24的窗帘在使用操作绳升起底轨道时的侧视图。
图26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设有控制模组的窗帘的立体图。
图27绘示控制模组的分解图。
图28绘示控制模组的侧视图。
图29A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离合器设置有一耦合件的侧视图。
图29B绘示图29A的耦合件的俯视图。
图29C绘示图29A的耦合件的前视图。
图30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控制模组设置有一制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31A绘示在控制模组中设有一转接套筒的侧视图。
图31B绘示图31A的转接套筒的俯视图。
图31C绘示图31A的套筒的前视图。
图32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控制模组设置有一制动解除件的立体图。
图33绘示制动解除件的侧视图。
图34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控制模组设置有一绳筒的侧视图。
图35绘示制动解除件的锁定与释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36A绘示耦合件的径向突台抵接于导引轨道的第一区域的展开示意图。
图36B绘示耦合件的凸齿非耦合于转接套筒的凸齿的侧视图。
图37A绘示径向突台从导引轨道的第一区域位移至第二区域的示意图。
图37B绘示耦合件朝向转接套筒作轴向移动的示意图。
图38A绘示径向突台从导引轨道的第二区域位移至第一区域的示意图。
图38B绘示耦合件离开转接套筒作轴向移动的示意图。
窗帘10
顶轨道12                         帘片14
底轨道16                         驱动轴18
操作绳20                         控制模组22
制动机构24                       制动解除件26
绳筒28                           离合器30
马达机构32                       壳体34
支撑板36                         盖体38
第一耦合件40                     第二耦合件42
弹簧44                           连接件46、48
固定轴49                         滚动元件50
径向凸缘52                       径向抵靠部54
卡槽56                           径向凸肋58
延伸部60                         阻止区61
径向凸缘62                       导引轨道64
槽口65                           外周围表面66、68
弹簧70                           第一突起端72
第二突起端74                     套筒76
中央孔77                         径向卡槽78
致动柄80                         环部82
穿孔84                           栓体86
控制杆87                         末端89
上端91
窗帘100
操作绳120                          窗帘114
底轨道116                          驱动轴118
控制模组122                        制动机构124
制动解除件126                      绳筒128
离合器130                          马达机构132
壳体134                            支撑板136
盖体138                            耦合件140
环体171                            套筒176
环部151                            径向突台152
凸齿154                            导引轨道156
第一区域156a                       第二区域156b
弹簧170                            第一突起端172
第二突起端174                      中央孔177
凸齿178                            致动柄180
环部182                            穿孔18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由许多不同实施例实现。显示于图式以及随后详述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然而,以下的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原理的实施例,而本发明不受限制于这些实施例。
图1绘示一窗帘10的实施例。窗帘10可包含有顶轨道12、一组帘片14、底轨道16、驱动轴18、操作绳20、控制模组22、及数条悬吊绳(图未显示),悬吊绳连接于顶轨道12及底轨道16之间。当底轨道16朝向顶轨道12向上移动时,可开启窗帘14。底轨道16的升起动作可透过操作绳20操控,以卷收顶轨道12及底轨道16之间所连接的悬吊绳。底轨道16的下降动作则透过操作绳20的操控使悬吊绳展开,使窗帘14转为遮蔽状态。使用悬吊绳来升起或降下底轨道来收折或展开窗帘的技术已揭露于美国第7275580号公告专利以及美国第200800179017号公开专利。
帘片14的种类不受限。举例来说,可以采用布料帘片,蜂巢式帘片、百叶帘片,或是由数根相互平行的板条组成的帘片。
顶轨道12的种类不受限。顶轨道12位于窗帘10的顶部,并用以装设驱动轴18及控制模组22。底轨道16的种类不受限,其设置于窗帘10的底部。透过操作绳20的操控,使得悬吊绳(图未显示)升起底轨道16,从而往上移动帘片14。
驱动轴18为定义驱动轴线,且驱动轴18的操作与底轨道16的运动相连,亦即透过驱动轴18的旋转可带动底轨道16上升或下降。举例来说,悬吊绳可与驱动轴18所设有的复数卷线筒(图未示)连接,而驱动轴18的旋转可促使卷线筒卷收悬吊绳,从而升起底轨道16以及帘片14。值得一提,卷线筒可使用任何合适或习知的结构。另外,驱动轴18与控制模组22相接,使得驱动轴18可根据操作绳20的操空而升起或降下帘片14。
参阅图1至图25,依据窗帘10的设计,使用者可透过拉动操作绳20来升起及降下帘片14。使用者稍微向下拉动操作绳20,便可降下帘片14,然后放开操作绳20会使得操作绳20向上位移。然而,操作绳20的向上位移不会使得帘片14上升或下降,反而会维持帘片14在当下的高度。使用者可透过持续地向下拉动操作绳20的动作,即可继续升起帘片14。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窗帘10具有一较短的操作绳20,而使用者可透过拉动、放开操作绳20的重复动作,便可升起帘片14。操作绳20长度可比整组帘片14高度的一半还要短。当操作绳20长度为整组帘片14高度的三分之一时,只要拉动三次操作绳20便可将帘片14完全升起。此操作方式类似于一种棘齿技术,使得使用者可透过拉动操作绳20来升起帘片14,接着放开操作绳20让操作绳20回收后,再度拉动操作绳20便可继续升起帘片14。上述步骤可持续重复,直到帘片14上升到欲设高度为止。因此,窗帘10所使用的操作绳20,其长度可以比目前坊间窗帘的操作绳来的短。
为实现上述的操作,图2及图3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设计的控制模组22。控制模组22包含有一制动机构24、制动解除件26、绳筒28、及一离合器30。控制模组22还包含有一马达机构32,其中马达机构32可为弹簧马达用以驱动绳筒28。马达机构32可设于控制模组22的内侧(如图所示)或外侧。控制模组22还包含有一壳体34、一支撑板36、及一盖体38,而壳体34、支撑板36、及盖体38可将数个不同零件封装于控制模组22的内侧。
离合器30可将绳筒28与驱动轴18的运动相耦合或解除耦合。当离合器30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驱动轴18及绳筒28可相对转动。例如,绳筒28维持静态,而底轨道16以及帘片14的重量可带动驱动轴18相对于绳筒28旋转,以下降帘片14及底轨道16。或者驱动轴18保持不动,而绳筒28转动以卷收操作绳20。当离合器30处于耦合状态时,绳筒28与驱动轴18可以同步旋转,以升起帘片14及底轨道16。
在此实施例中,离合器30可设置于制动机构24及绳筒28之间,并组接于一固定轴49。依据此实施例,离合器30可包含有一第一耦合件40、一第二耦合件42、一弹簧44、二连接件46、48、及一滚动元件50,滚动元件50例如为滚珠。在一些实施例,离合器30还可包含有一转接套筒76。
参阅图3至图5,连接件46、48间隔地固接于一固定轴49(例如以长形杆构成)。固定轴49与驱动轴18为分离设置,且固定轴49由盖体38沿驱动轴18的相同轴线延伸而成。第一耦合件40枢接于部份连接件48,而第二耦合件42枢接于部份连接件46,使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可绕驱动轴18的轴线相对于固定轴49作旋转,进而转换离合器30为耦合或解除耦合的状态。
参阅图4,第一耦合件40大体上为圆柱状、并与第二耦合件42相搭配。更具体地,第一耦合件40在其两个端部之间包含有一圆筒状的外周围表面66,其延伸于第一耦合件40的。外周围表面66上包含一凹陷区及至少一槽口65,其中凹陷区延伸于第一耦合件40的周围并至少局部地定义出离合器30的导引轨道6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槽口65设有二个、且几乎径向相对地设置。第一耦合件40接近绳筒28的第一端部处包含有二个彼此相对的径向凸缘52,而绳筒28可与径向凸缘52相接合,以使绳筒28转动时便可驱动第一耦合件40同步旋转。第一耦合件40接近第二耦合件42的第二端部处则包含有至少一径向抵靠部54,径向抵靠部54的位置接近槽口65(参见图1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径向抵靠部54设有二个,为分别在接近对应的槽口65处,形成于第一耦合件40的外表面上在几乎相对的位置。第一耦合件40还包含有至少一卡槽56,而卡槽56与径向抵靠部54彼此相间隔。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卡槽56设有二个,为分别在接近于对应的径向抵靠部54处,形成于第一耦合件40在几乎径向相对的位置。
参阅图5,第二耦合件42大体上为圆筒状、且与第一耦合件40相搭配。第二耦合件42设有二几乎径向相对的径向凸肋58,而各径向凸肋58具有一外周围表面68以及一延伸部60,延伸部60从径向凸肋58径向地朝向第二耦合件42的中心延伸。
如图21所示,当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相组接时,沿着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周围延伸的闭回路型导引轨道64将形成于第一耦合件40的外周围表面66与第二耦合件42的外周围表面68之间。接着,各径向凸肋58可移至第一耦合件40的对应槽口65,而延伸部60可移离地插置于对应的卡槽56中,进而导引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彼此间的相对运动。藉此,径向凸肋58可于槽口65中作滑动,以在导引轨道64中形成或去除一个或数个阻止区61(如图17所示)。
参阅图6至图8,转接套筒76大体上为圆筒状、且固定于驱动轴18,使转接套筒76与驱动轴18可同步旋转。转接套筒76包含有一中央孔77以及一径向卡槽78,径向卡槽78设于中央孔77的内侧且平行于驱动轴18的转轴线以线性地延伸而成。当组接离合器30后,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穿设于转接套筒76的中央孔77,使得导引轨道64与转接套筒76的径向卡槽78的长度部份呈重叠,而滚动元件50可活动地设置于导引轨道64及径向卡槽78中。
当离合器30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因第一耦合件40、第二耦合件42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滚动元件50可随驱动轴18及套筒76的旋转而沿径向卡槽78以及第一耦合件40、第二耦合件42周围所形成的导引轨道64进行相对的位移,其中驱动轴18及套筒76为独立于绳筒28旋转。当离合器30处于耦合状态时,第二耦合件42可相对于第一耦合件40沿旋转方向位移至一第二位置,使导引轨道64中形成凹陷状的阻止区61,其中阻止区61的位置即是由槽口65径向地偏移一段距离(参见图17)。因此,沿导引轨道64及径向卡槽78位移的滚动元件50会被阻止区61阻止,使得绳筒28的旋转可透过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传达至转接套筒76及驱动轴18。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离合器30也可将来自绳筒28的旋转动作直接传送到驱动轴18。
参阅图11及图12,绳筒28大体上为圆筒状、枢接于固定轴49、并位于接近第一耦合件40在其相对于第二耦合件42的一侧处。绳筒28与操作绳20相连,使得绳筒28在转动时可卷收操作绳20。绳筒28接近于第一耦合件40的一端部设有至少一径向凸缘62,而且绳筒28的径向凸缘62可与第一耦合件40的凸缘52相接触,以带动离合器30的旋转动作。
参阅图2、图11、及图12,绳筒28耦合于马达机构32,而马达机构32可驱动绳筒28旋转以卷收操作绳20。马达机构32可为扭簧,其装设于绳筒28的内腔中。扭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固接于固定轴49,而第二端则固接于绳筒28。透过扭簧的弹力作用,可促使绳筒28朝卷收操作绳20的方向相对于固定轴49旋转。依据其他实施例,马达机构32亦可设置于控制模组22的外侧、并用于驱动绳筒28反转。在前述实施例,马达机构32与控制模组22相间隔,但是马达机构32仍与绳筒28相连,以驱动绳筒28朝卷收操作绳20的方向旋转。
参阅图2、图3、图6、图9、及图10,制动机构24设置于驱动轴18的周围,制动机构24可以紧束并锁定驱动轴18、或松开并释锁以允许驱动轴18沿任何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制动机构24可包含有一弹簧70,例如为卷绕弹簧。弹簧70大体上为圆筒状且设置于转接套筒76的周围。弹簧70向外延伸出一第一突起端72及一第二突起端74。第一突起端72固接于壳体34,而第二突起端74则固接于使用者操作的制动解除件26。
参阅图9及图10,制动解除件26可用以切换制动机构24为锁定或释锁状态。在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动解除件26可包含有一圆环状的环部82及一致动柄80,致动柄80连接于环部82的偏心位置、且与弹簧70的第二突起端74牢固地相接。环部82与驱动轴18以同一轴线装设,但环部82可独自位移而不受驱动轴18的带动。环部82枢接于部分第一耦合件40,而致动柄80大体上沿驱动轴18的转轴线平行延伸而成。当制动解除件26处于锁定位置时,致动柄80位于较高的位置,而制动机构24的弹簧70会紧束并锁住驱动轴18。当往下拉动制动解除件26从锁定位置至一释锁位置(亦即带动制动解除件26相对于驱动轴18、离合器30的第一耦合件40旋转一角度)时,致动柄80将位移至较低位置,从而拉动第二突起端74而使弹簧70松开,让驱动轴18可以旋转。
致动柄80的一端部上设有一穿孔84,而穿孔84内可与一释放机构相接,藉以驱动制动解除件26。部分操作绳20为滑动地通过穿孔84,且操作绳20上连接有一栓体86,而栓体86可与穿孔84相卡合。当栓体86在穿孔84中卡合时,使用者只要稍微拉动操作绳20,便可将制动解除件26位移至释锁位置,使得被释锁的驱动轴18可以作旋转。
当使用者不操作操作绳20时,制动机构24的弹簧70紧束转接套筒76并阻止驱动轴18的旋转,使帘片14锁定于一固定位置。依据另一实施例,不需要转接套筒76,而弹簧70可直接紧束驱动轴18并阻止其旋转。
如图13所示,当使用者要下降底轨道16时,只要稍微向下拉动操作绳20,使制动解除件26位移至释锁位置并将弹簧70松开。制动解除件26位移至释锁位置的运动可透过下移致动柄80达成。在所述的实施例,由于栓体86与穿孔84相卡合,只要稍微向下拉动操作绳20,便使致动柄80位移至较低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透过向下拉动一控制杆87来使得致动柄80往下移动,其中控制杆87与操作绳20相分离、且控制杆87连接于致动柄80。当制动解除件26处于释锁位置、且栓体86与穿孔84维持卡合时,底轨道16以及堆叠于底轨道16上的帘片14所构成的重量可驱动驱动轴18相对于绳筒28旋转,以展开底轨道16所连接的悬吊绳。当驱动轴18及转接套筒76进行旋转而下降底轨道16时,绳筒28不动,滚动元件50则沿径向卡槽78及离合器30的导引轨道64相对于第一耦合件40、第二耦合件42及转接套筒76滚动位移。尤其,当底轨道16下降时,弹簧70会产生阻力维持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不动,使离合器30维持解除耦合的状态(即导引轨道64中无阻止区61的状态)。当离合器30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第二耦合件42的径向凸肋58则相对于位于第一耦合件40的槽口65中的径向抵靠部54呈分离状态。
当底轨道16向下移动至欲设的高度时,弹簧70透过其本身弹力将恢复原状,以带动制动解除件26位移至锁定位置、并紧束转接套筒76,藉以阻止驱动轴18及套筒76转动并锁定底轨道16在所欲设的高度。
参阅图14至图17,当使用者欲提升底轨道16时,可向下拉动操作绳20,使得制动解除件26移动至释锁位置并释锁驱动轴18及转接套筒76。当制动解除件26处于释锁位置时,继续向下拉动操作绳20便将栓体86脱离穿孔84,使得操作绳20从绳筒28伸展并通过穿孔84滑动。如图14所示,绳筒28沿伸展操作绳20的方向转动,将造成绳筒28的径向凸缘62推动第一耦合件40的径向凸缘52,藉此使得第一耦合件40相对于第二耦合件42旋转,直到第一耦合件40的径向抵靠部54与第二耦合件42的径向凸肋58相抵接(如图15所示),此时的第二耦合件42处于第二位置,使得导引轨道64中形成有阻止区61(如图16及图17所示)。
进一步向下拉动操作绳20,将使绳筒28及离合器30同步旋转,直到滚动元件50到达阻止区61为止。值得一提,在此实施例中,导引轨道64中所形成的阻止区61有二个,以限缩滚动元件50至阻止区61的行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亦可在导引轨道64中形成单一阻止区61。当滚动元件50到达阻止区61时,离合器30转为耦合状态。由于滚动元件50同时抵接于阻止区61与转接套筒76的卡槽78,再向下拉动操作绳20便可使绳筒28旋转,而透过二个径向凸缘52、62相互抵接,绳筒28的旋转将传送至离合器30,而再透过滚动元件50与转接套筒76卡槽78及离合器30阻止区61的相抵接,将旋转的动作从离合器30传送至驱动轴18。如此一来,透过向下拉动操作绳20,便可使绳筒28及驱动轴18同步旋转,从而提升底轨道16。
使用者可在任何时刻释放操作绳20,例如当底轨道16到达欲设的高度时,或着当操作绳20完全从绳筒28伸展时。当操作绳20被释放时,弹簧70恢复其紧束转接套筒76的状态,而致动柄80在弹簧70的带动下则向上位移至锁定位置。弹簧70的紧束作用可锁住并阻止转接套筒76及驱动轴18旋转,从而锁定帘片14在欲设的高度。同时,马达弹簧32会驱动绳筒28反向转动,以卷收操作绳20。
参阅图18,随绳筒28反向转动,绳筒28的径向凸缘62可接触并推动第一耦合件40的相对径向凸缘52,进而同步驱动第一耦合件40相对于第二耦合件42旋转。
参阅图19至图21,第一耦合件40与绳筒28的旋转造成第一耦合件40的径向抵靠部54沿离开第二耦合件42的径向凸肋58位移,直到第一耦合件40到达另一个抵接位置并恢复导引轨道64中无阻止区61的状态为(如图21所示)。如图4所示,当延伸部60抵接于卡槽56的顶缘56A时,即可恢复导引轨道64中去除阻止区61的状态。此时,离合器30转换为解除耦合的状态,马达机构32可进一步驱动绳筒28反向转动以卷收操作绳20,而且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为同步旋转。因导引轨道64中未形成阻止区61,第一耦合件40及第二耦合件42的耦合旋转使得滚动元件50沿导引轨道64及套筒76的卡槽78位移。当第一耦合件40、第二耦合件42及绳筒28旋转并卷收操作绳20时,转接套筒76及驱动轴28因被弹簧70锁定而维持静态。因此,当绳筒28卷收操作绳20时,底轨道16及帘片14可维持其所在的位置。当绳筒28卷收部份或全部的操作绳20后(绳筒28可持续地卷收操作绳20,直到栓体86卡合于穿孔84为止),使用者可再向下拉动操作绳20,以升起帘片14。前述的操作步骤可多次重复执行,直到帘片14上升到欲设的高度为止。
图22至图25D乃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的窗帘更包括有一控制杆87,其连接于致动柄80。透过控制杆87的操作,便可带动制动解除件26由锁定位置位移至释锁位置。如图23A至图23D所示,控制杆87具有一空腔,而操作绳20为通过控制杆87的内侧空腔并伸出于控制杆87的末端89一段距离。参阅图23A至图23C,当使用者想要下降底轨道16时,可向下拉动控制杆87,以将制动解除件26移动至释锁位置。当控制杆87被往下拉动时,控制杆87的末端89与操作绳2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会稍微减少。由于控制杆87连接于类似图9及图10的致动柄80,所以不需要类似图10及图11的栓体86,操作绳20也可用以升起底轨道16。如图23D所示,当操作绳20被向下拉动而伸出控制杆87的外部时,将对于致动柄产生向下施力,使得制动解除件26位移至释锁位置。随操作绳20从绳筒28伸展,可驱动绳筒28旋转,进而如同前述实施例带动底轨道16上升。当操作绳20被拉动时,控制杆87的末端89与操作绳2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会增加。
图24及图25A至图25D为绘示另一实施例,控制杆87连接于操作绳20邻近栓体86的下端91。如图25A至图25C所示,在栓体86接合于穿孔84下,透过稍微向下拉动控制杆87,将带动制动解除件26位移至释锁位置,使底轨道16降下。使用者可透过持续地向下拉动控制杆87来上升底轨道16。如图25D所示,透过控制杆87拉动操作绳20,将使得栓体86脱离穿孔84、并带动绳筒28旋转,进而使底轨道16上升。如同前述实施例,此实施例亦设有操作绳20,然而,所附加的控制杆87为采用硬质材料,以更方便使用者握持并操作。
图26至图38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窗帘100。如同图1至图25所示的实施例,窗帘100的设计让使用者可透过拉动操作绳120来上升或下降帘片114。尤其,使用者可稍微向下拉动操作绳120,即可下降帘片114,持续地向下拉动操作绳120,即可上升帘片114。
如同前述实施例,窗帘100可包含有顶轨道112、一组帘片114、底轨道116、驱动轴118、操作绳120、控制模组122、及数条悬吊绳(图未示)。
关于控制模组122的实施例与操作方式,后续将参阅图27及图28加以说明。控制模组122包含有制动机构124、制动解除件126、绳筒128、及离合器130。控制模组122也可包含一马达机构132,马达机构132则为驱动绳筒128转动的弹簧马达。此外,马达机构132可设置于控制模组122的外侧。控制模组122也可包含有一壳体134、支撑板136、及设有固定轴149的盖体138,用于封装控制模组122的零件。
透过离合器130,可将绳筒128与驱动轴130的运动相耦合、或解除其耦合。当离合器130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驱动轴118与绳筒128可各自独立转动,例如:底轨道116及帘片114的重量可带动驱动轴118相对于保持不动的绳筒128旋转,以下降帘片114及底轨道116。或者驱动轴118被锁定于静态,而绳筒128旋转并卷收操作绳120。当离合器130处于耦合状态时,绳筒128的旋转可透过离合器130传送至驱动轴118,进而上升帘片114及底轨道116。
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130可设置于制动机构124及制动解除件126之间、且使绳筒128可与驱动轴118相耦合、或解除其耦合。离合器130可包含有一耦合件140、及设有缺口的环体171。依据一些实施例,离合器130还可包含有转接套筒176。
参阅图29A至图29C,耦合件140具有一类似圆筒状的环部151及一面对于转接套筒176的端部,其中耦合件140的环部151在固定轴149处与绳筒128的周围相套接。如同前述实施例,固定轴149与驱动轴118呈平行并具有相同一轴线。因此,装设于固定轴149的耦合件140可绕驱动轴118的轴线相对于固定轴149旋转、并沿其轴线作相对滑动,从而切换离合器130为耦合状态或解除耦合的状态。
耦合件140大体上为圆筒状、且与转接套筒176及绳筒128相匹配。尤其,耦合件140的两个端部之间延伸有一外表面。
耦合件140的环部151在其内侧表面设有至少一径向突台152,透过绳筒128与径向突台152相抵接,得以驱动耦合件140旋转。绳筒128的外表面设有一导引轨道156,且绳筒128通过耦合件140的环部151枢接,使得环部151的径向突台152插入导引轨道156中。如图36A、图37A及图38A所示,由于径向突台152为滑动地连接于导引轨道156,故当绳筒128转动时,径向突台152可沿导引轨道156作相对位移。绳筒128的旋转可透过径向突台152与导引轨道156之间的导引作用转换为耦合件140沿驱动轴118作轴向的移动。如图34所示,导引轨道156例如包含有一弧形的第一区域156a及一第二区域156b,第一区域156a的弧形中心位于驱动轴118、固定轴149的轴线上,第二区域156b则与第一区域156a相连通并面向耦合件140弯折延伸。导引轨道156的数量为对应于耦合件140所设有径向突台152的数量。
耦合件140在其邻近转接套筒176的第二端部设有数个凸齿154,其中凸齿154设置于耦合件140在其面对转接套筒176的外表面。转接套筒176在其面对凸齿154的表面上亦设有数个凸齿178,而透过凸齿154与凸齿178相啮合,将使得离合器130与转接套筒176相连接。如图36B及图37B所示,透过绳筒128的旋转及径向突台152与导引轨道156之间的导引作用,将使得耦合件140沿驱动轴118作轴向移动,进而使耦合件140的凸齿154可以啮合或脱离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当耦合件140的凸齿154与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相啮合时,离合器130为处于耦合状态,而当耦合件140的凸齿154脱离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时,离合器130则由耦合状态转换为解除耦合的状态。
参阅图31A至图31C,转接套筒176大体上为圆筒状、且固接于驱动轴118的周围,使套筒176及驱动轴118可同步旋转。转接套筒176包含有一中央孔177及数个凸齿178,凸齿178形成于转接套筒176的一端。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可与耦合件140的凸齿154相啮合。当离合器130转为耦合状态时,耦合件140穿设于转接套筒176的中央孔177,使耦合件140的凸齿154与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相啮合。由于各凸齿154、178的形状均为三角形,所以当耦合件140朝一方向转动时,凸齿154、178可相互啮合,耦合件140朝反方向转动时,耦合件140的凸齿154则可脱离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
当离合器130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耦合件140的凸齿154脱离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使驱动轴118及绳筒128可作相对旋转,例如:驱动轴118及套筒176可独立于保持不动的绳筒128旋转,以下降底轨道116;或绳筒128可独立于维持不动的驱动轴118旋转,以卷收操作绳120。为了将离合器130由解除耦合的状态转变为耦合状态,可拉动操作绳120,使绳筒128及耦合件140旋转。因径向突台152位移至导引轨道160的第二区域156b,耦合件140也朝向转接套筒176作轴向移动。因此,耦合件140的凸齿154可朝向转接套筒176位移、并与其凸齿178相啮合,离合器130便由解除耦合的状态转为耦合状态。如此一来,绳筒128的旋转便可透过耦合件140传送至套筒176及驱动轴118。值得一提,其他实施例亦可移除套筒176,而离合器130可将绳筒128的旋转直接传送到驱动轴118。
参阅图34,绳筒128大体上为圆筒状、且枢接于固定轴149在其接近耦合件140处。绳筒128与操作绳120连接、并在旋转时可卷收操作绳120。另外,绳筒128亦可与离合器130耦合,以透过离合器130连接至驱动轴118。绳筒128上设有至少一导引轨道156,耦合件140设有至少一径向突台152,而径向突台152组接于导引轨道156中,使得绳筒128转动时可驱使耦合件140作轴向移动。依据另一实施例,绳筒128上可设有至少三个导引轨道,耦合件140设有至少三个径向突台,而该些径向突台分别组接于该些导引轨道。此外,导引轨道156及径向突台152的所在位置可以相互调换,亦即径向突台152改为设置于绳筒128上,而导引轨道156改为设置于耦合件140上。
参阅图27及图28,绳筒128与马达机构132相耦合,其中马达机构132可驱动绳筒128沿卷收操作绳128的方向旋转。依据此实施例,马达机构132例如为扭簧、并组接于绳筒128的内侧腔中。扭簧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固接于固定轴149,第二端则固接于绳筒128。依据另一实施例,马达机构132亦可设于控制模组122的外侧、并用以驱动绳筒128反向转动。在此实施例,马达机构132为与控制模组122相分离装设的马达装置,但仍连接于绳筒128、并可驱动绳筒128反向转动。
参阅图27、图28及图30,制动机构124设置于驱动轴118的周围。制动机构124可透过紧束作用锁定驱动轴118,或松开并让驱动轴118转动。在此实施例中,制动机构124可包含有一弹簧170,例如扭簧。弹簧170大体上为圆筒状且具有弹性,得以紧束或松开驱动轴118。弹簧170相对于驱动轴118为同轴设置、并包含有向外延伸的一第一突起端172及一第二突起端174,其中第一突起端172牢固于壳体134。至于第二突起端174则与使用者可操作的制动解除件126相牢固。
参阅图32及图33,使用者可操作制动解除件126,使制动机构124锁定或释锁。在一实施例中,制动解除件126可包含有一大约圆筒状的环部182及一致动柄180。致动柄180连接于环部182的偏心位置、且与弹簧170的第二突起端174相牢固。环部182相对于驱动轴118的轴线为同轴设置,但不会被驱动轴118带动。在此实施例,环部182例如围绕部分耦合件140的周围组接,而致动柄180大约平行于驱动轴118的轴线延伸。当制动解除件126处于锁定位置时,制动机构124因弹簧170的作用位于较高位置,且弹簧170会紧束并锁住驱动轴118。当往下拉动制动解除件126从锁定位置至释锁位置时,致动柄180将位移至较低位置,从而推动第二突起端174朝向松开弹簧170并释放驱动轴118的方向,使驱动轴118得以旋转。
致动柄180的一端部上设有一穿孔184,而穿孔184内可与一释放机构相连接,藉以驱动制动解除件126。部分操作绳120滑动地通过穿孔184,且操作绳120上设置有一能与穿孔184卡合的栓体186。在栓体186与穿孔184相卡合下,使用者只要轻微拉动操作绳120,便可将制动解除件126位移至释锁位置,从而解锁驱动轴118。
当制动机构124的弹簧170紧束转接套筒176时,可以阻止驱动轴118旋转,若使用者不操作操作绳120,帘片114便可锁定于一固定位置。依据另一实施例,亦可移除套筒176,而弹簧170则可直接紧束驱动轴118,以阻止驱动轴118的旋转。
如图35所示,当使用者欲下降底轨道116时,可轻微向下拉动操作绳120,制动解除件126即可位移至释锁位置,使弹簧170松开。制动解除件126位移至释锁位置的运动可透过下移致动柄180实现。依据此实施例,在栓体186与穿孔184相卡合之下,只要轻微向下拉动操作绳120,便可带动致动柄180向下位移及绳筒128稍微旋转,其中,耦合件140的径向突台152可在绳筒128的稍微旋转过程中维持在导引轨道156的第一区域156a范围内,而且耦合件140的凸齿154脱离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依据其它实施例,致动柄180可连接有一控制杆87,其中控制杆87相对于操作绳120呈分离,透过向下拉动控制杆87,也可带动致动柄180向下位移。在栓体186与穿孔184相卡合、且制动解除件126处于释锁位置之下,藉由底轨道116及堆叠于底轨道116上的帘片114所产生的重量,可带动驱动轴118旋转,进而伸展连接于底轨道116的悬吊绳。当驱动轴118及转接套筒176转动并下降底轨道116时,因环体171紧束耦合件140、并产生阻力,使耦合件140维持脱离转接套筒176的状态,而离合器130则可维持解除耦合的状态。
当底轨道116向下移动至欲设的高度时,弹簧170可恢复紧束转接套筒176的状态,制动解除件126因弹簧170的作用则位移至锁定位置,从而锁住驱动轴118及转接套筒176,使底轨道116锁定于欲设的高度。
参阅图36A至图38B,当使用者欲升起底轨道116时,可向下拉动操作绳120,使制动解除件126位移至释锁位置、并解锁驱动轴118及转接套筒176。当制动解除件126处于释锁位置时,再向下拉动操作绳120将带动栓体186脱离穿孔184,使操作绳120从绳筒128伸展并通过穿孔184滑动。如图36A至图37B所示,随绳筒128朝伸展操作绳120的方向转动,耦合件140的径向突台152会从导引轨道156的第一区域156a位移至第二区域156b,使耦合件140朝向转接套筒176轴向地位移。当径向突台152到达第二区域156b所形成的阻止位置时,耦合件140的凸齿154便与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相啮合,使离合器130转换为耦合状态。因此,透过径向突台152在导引轨道156的阻止位置,可将绳筒128的旋转传送至离合器130,而透过耦合件140的凸齿154与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相啮合的作用,再将旋转运动从离合器130传送至驱动轴118。因此,透过向下拉动操作绳120,便可驱动绳筒128旋转并升起底轨道116。
使用者可在任何时刻释放操作绳120,例如当底轨道116到达欲设的高度、或当操作绳120完全从绳筒128伸展。随后,弹簧170藉由其本身的弹力将恢复其紧束转接套筒176的状态,而制动解除件126的致动柄180向上位移至锁定位置。因此,套筒176及驱动轴118被锁住,而帘片114可维持于欲设的高度。同时,马达弹簧132将驱动绳筒128反向转动,以卷收操作绳120。
参阅图37A及图37B,当绳筒128反向转动时,径向突台152将从第二区域156b位移至第一区域156a,使耦合件140的凸齿154脱离转接套筒176的凸齿178,进而使得离合器130转换为解除耦合的状态。当离合器130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马达机构132可驱动绳筒128及耦合件140相对于转接套筒176反向转动,以卷收操作绳120,其中转接套筒176被弹簧170锁住。随绳筒128与耦合件140继续转动,可持续地卷收操作绳120,直到栓体186卡合于致动柄180的穿孔184。当耦合件140与绳筒128沿卷收操作绳120的方向转动时,弹簧170锁住转接套筒176及驱动轴118。因套筒176并未与耦合件140及绳筒128耦合,驱动轴118在绳筒128卷收操作绳120的过程中维持不动的状态,使底轨道116及窗帘114的所在位置被锁住。当至少部份操作绳120被卷收后,使用者可再向下拉动操作绳120,以升起帘片114。上述的操作可以多次重复,直到帘片114到达欲设的高度为止。
如同前述实施例,图26至图38B所示的实施例亦可附加控制杆87,其如图22至图23C所示,用以下降底轨道116。控制杆87可与致动柄80相接、并用以带动制动解除件26至释锁位置。控制杆87大体上为中空杆件。如图23D所示,操作绳20通过控制杆87的内侧,其中透过拉动操作绳20,可升起底轨道116。
另外,图26至图38B所示的实施例还可附加控制杆87,用以下降及升起底轨道116。如图24、及图25A至图25D所示,控制杆87可连接于操作绳20在其接近栓体86的下端91。使用者轻微拉动控制杆87时,可带动底轨道116下降,而透过持续地拉动控制杆87,可使得底轨道116上升。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窗帘用的控制模组,包括:
一固定轴;
一驱动轴,可独立于该固定轴旋转;
一制动机构,为设置于该驱动轴的周围,其中该制动机构可对该驱动轴进行锁定或释锁,以阻止或允许该驱动轴的旋转;
一绳筒,装设于该固定轴并可相对于该固定轴旋转,其中该绳筒与一操作绳相接;以及
一离合器,装设于该固定轴,该离合器可将该绳筒与该驱动轴的旋转动作相耦合或解除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当该绳筒与该驱动轴的旋转动作相耦合时,透过该操作绳从该绳筒的伸展,便可带动该绳筒与该驱动轴朝升起复数帘片的方向同步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当该离合器处于解除耦合的状态时,该驱动轴可相对于该绳筒朝下降复数帘片的方向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制动机构包括一弹簧,其可透过紧束作用阻止该驱动轴的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模组,更包括一制动解除件,其中该制动解除件与该弹簧相接、并可切换该制动机构由锁定至释锁的状态,以解除该弹簧对于该驱动轴的紧束作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操作绳可与该制动解除件相抵接,使该制动解除件可透过该操作绳的向下带动,进行切换该制动机构由锁定至释锁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制动解除件包含有一圆环状的环部及一致动柄,该环部与该驱动轴以同一轴线装设,该致动柄连接于环部的偏心位置并与该弹簧牢固地相接,而且该致动柄设有一穿孔供该操作绳滑动地通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操作绳设有一栓体,而该栓体可与该穿孔相卡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制动解除件与一控制杆相接,使该制动解除件可透过该操作绳的向下带动,进行切换该制动机构由锁定至释锁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控制杆为一中空的杆件,该操作绳则通过该控制杆的内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离合器更包括:
一第一、第二耦合件,分别装设于该固定轴并可相对于该固定轴进行旋转,其中该第一耦合件可与该绳筒相连,该第一、第二耦合件的一周围表面形成有一导引轨道,且该第一、第二耦合件可相对彼此转动,以在该导引轨道中形成或去除一阻止区;
一转接套筒,与该驱动轴相固定、并具有一卡槽;以及
一滚动元件,设置于该导引轨道与该卡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当该导引轨道中形成有该阻止区时,透过该滚动元件与该阻止区的抵触作用,便可传达该绳筒的旋转动作至该驱动轴,以促使该驱动轴朝升起复数帘片的方向同步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当该导引轨道中去除该阻止区时,随该驱动轴朝下降复数帘片的方向旋转,该滚动元件便可透过该导引轨道及该卡槽的导引,相对于该第一、第二耦合件及该转接套筒位移。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卡槽与该驱动轴大约呈平行。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离合器更包括:
一转接套筒,与该驱动轴相固定、并设有复数第一凸齿;
一耦合件,装设于该固定轴并可相对于该固定轴进行旋转及轴向位移,其中该耦合件的一侧设有复数第二凸齿;
其中,该耦合件与该绳筒相连接,使得该绳筒的旋转可带动该耦合件朝接近或离开该转接套筒的方向进行轴向地位移,以使该复数第二凸齿与该复数第一凸齿相啮合或脱离啮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当该复数第二凸齿与该复数第一凸齿相啮合时,透过该绳筒的进一步旋转,便可驱动该转接套筒与该驱动轴朝升起复数帘片的方向同步旋转。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绳筒设有一导引轨道,而该耦合件设有一径向突台,其中该径向突台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引轨道。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绳筒还与一扭簧相连接,透过该扭簧的弹力作用,可促使该绳筒朝卷收该操作绳的方向相对于该固定轴旋转。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中该固定轴与该驱动轴呈平行并具有相同轴线。
CN201110114059XA 2010-08-25 2011-04-29 窗帘用控制模组 Active CN102383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06,984 2010-08-25
US12/806,984 US8356653B2 (en) 2010-08-25 2010-08-25 Control module having a clutch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window sha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3716A true CN102383716A (zh) 2012-03-21
CN102383716B CN102383716B (zh) 2013-11-13

Family

ID=4542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4059XA Active CN102383716B (zh) 2010-08-25 2011-04-29 窗帘用控制模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56653B2 (zh)
CN (1) CN102383716B (zh)
HK (1) HK1168402A1 (zh)
NL (1) NL2007226C2 (zh)
TW (2) TWI4931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5011A (zh) * 2012-06-25 2014-01-15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其控制模组及操作方法
CN105593450A (zh) * 2013-09-27 2016-05-18 奥依列斯Eco株式会社 开口部分的打开/关闭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9875A2 (en) * 2003-07-16 2005-02-03 Hunter Douglas Inc. Drive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8967226B2 (en) 2009-12-23 2015-03-03 Safe-T-Shade Architectural cover operating assembly
US8950463B2 (en) * 2009-12-23 2015-02-10 Safe-T-Shade Cordless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cord enclosures with a swivel feature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uch cord enclosures
US9151110B2 (en) 2010-03-02 2015-10-06 Safe-T-Shade Cordless blind systems having cord enclosures with a swivel feature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uch cord enclosures
US9187952B2 (en) 2010-03-02 2015-11-17 Safe-T-Shade Cordless blind system and retro-fit method
US9765864B2 (en) * 2012-02-23 2017-09-19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its control module
TWI604124B (zh) * 2012-02-23 2017-11-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TWI468580B (zh) * 2012-03-07 2015-01-11 Bao Song Prec Industry Co Ltd 無拉繩式窗簾隨意止動控制裝置
US8540006B1 (en) 2012-05-08 2013-09-24 SAFE-T-SHADE, In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king lift cords used to lift architectural opening coverings
TWI531717B (zh) * 2012-06-25 2016-05-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其控制模組及操作方法
US9988837B2 (en) * 2012-07-13 2018-06-05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Switzerland Gmbh Variable force brake for a window covering operating system
CN104937205B (zh) * 2012-07-13 2018-02-02 纽厄尔窗户设备公司 窗口覆盖物及操作系统
US8844605B2 (en) * 2012-09-12 2014-09-30 Philip Ng Single cord operated clutch for roller blind
CN202788572U (zh) * 2012-09-26 2013-03-13 太仓敬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无外露拉绳的百叶窗卷绳装置
WO2014142790A1 (en) * 2013-03-11 2014-09-18 Hunter Douglas Inc.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DK2971422T3 (da) 2013-03-15 2019-10-28 Hunter Douglas Positionslås til rulleunderstøttede arkitektoniske afdækninger
AU2014263713B2 (en) * 2013-05-08 2018-03-01 Tachikawa Corporation Cam unit, horizontal blind, and drive unit for sunlight blocking device
TW201500634A (zh) * 2013-06-25 2015-01-01 Shi-Yuan Chen 捲簾
KR101910719B1 (ko) * 2013-07-05 2018-12-28 데 요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창문 가리개 및 작동시스템 및 이의 작동방법
US9322210B2 (en) 2013-08-19 2016-04-26 Comfortex Window Fashions Cordless fabric venetian window shade assembly
KR101359513B1 (ko) 2013-08-27 2014-02-07 곽재석 이중원단 블라인드의 원단 각도 조절장치
CN105286467B (zh) * 2014-06-09 2018-06-05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其致动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5147039B (zh) * 2014-06-09 2017-12-12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WO2016006005A1 (en) * 2014-07-08 2016-01-14 Fandis S.P.A. Device for stopping, releasing and restoring the position of roller-type window nets
US9719296B1 (en) 2014-10-06 2017-08-01 Safe-T-Shade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locking lift cords used to lift architectural opening coverings
CN104305846B (zh) * 2014-10-31 2016-07-06 黄海洲 新型蜂巢帘的帘片生产设备
TWI564468B (zh) * 2014-11-17 2017-01-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致動系統
US20160222722A1 (en) 2015-02-03 2016-08-04 Newell Window Furnishings, Inc. Window covering and operating system
AU2016222265B2 (en) * 2015-02-19 2020-07-16 Rollease Acmeda Pty Ltd Unidirectional winder
US20160281423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Uni-Soleil Ent. Co. Ltd. Single-cord control device for roller blind
US9341020B1 (en) * 2015-03-24 2016-05-17 Uni-Soleil Ent. Co., Ltd. Single pull-cord controller of roman shade
CA2921529C (en) 2015-05-01 2023-03-07 Zmc Metal Coating Inc. Bi-directional clutch with return feature
TWI553213B (zh) * 2015-10-30 2016-10-11 Electric control module for blinds
US10641037B2 (en) * 2016-01-12 2020-05-05 Hunter Douglas Inc. Cord drive assembly for an architectural covering with a braking member and associated biasing element
CN205532187U (zh) * 2016-01-29 2016-08-31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升降控制结构
CN105525857B (zh) * 2016-02-04 2017-05-10 王海锋 窗帘控制器
CN107269203B (zh) * 2016-04-06 2019-05-17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控制机构及其窗帘系统
CA3023459A1 (en) 2016-05-12 2017-11-16 Rollease Acmeda, Inc. Window covering system
TWI643588B (zh) * 2016-06-17 2018-12-1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
US10047557B2 (en) * 2017-01-18 2018-08-14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Side plate press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urtain
US10900280B2 (en) 2017-09-20 2021-01-26 Hunter Douglas Inc.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covering having a speed regulating assembly
CN207553934U (zh) * 2017-10-19 2018-06-29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
JP7274371B2 (ja) * 2019-07-10 2023-05-16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遮蔽装置
US11598145B2 (en) * 2020-03-09 2023-03-07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TWI739711B (zh) * 2021-01-28 2021-09-11 型態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控制模組及捲簾升降裝置
TWI811996B (zh) * 2021-02-11 2023-08-1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WO2023049567A1 (en) * 2021-09-22 2023-03-30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37380A1 (en) * 2005-02-28 2006-08-28 Nichibei Co., Ltd. Blind
CN101349139A (zh) * 2007-07-19 2009-01-2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升起的窗帘
US7493933B2 (en) * 2006-08-15 2009-02-24 Li Xinian Retractable window sha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1393A (en) * 1997-03-31 1998-08-11 Judkins; Ren Shade operator
US6129131A (en) * 1997-11-26 2000-10-10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6142211A (en) 1999-08-10 2000-11-07 Judkins; Ren Shade operator with release brake
US8739853B2 (en) 2001-03-22 2014-06-03 Ren Judkins Cordless blind and operator device
US7128126B2 (en) * 2003-03-04 2006-10-31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US7275580B2 (en) 2003-05-01 2007-10-02 Teh Yor Co., Ltd. Roman style shade
US20060207729A1 (en) * 2005-03-17 2006-09-21 Fu-Lai Yu Control mechanism for a window covering
TW200831771A (en) 2007-01-25 2008-08-01 Teh Yor Co Ltd Separator system for a control mechanism of a window covering or window shade
US20090120592A1 (en) * 2007-11-14 2009-05-14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20090120593A1 (en) * 2007-11-14 2009-05-14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CN101349189A (zh) * 2008-08-15 2009-01-21 河南省树民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轮摩托车液体循环冷却散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37380A1 (en) * 2005-02-28 2006-08-28 Nichibei Co., Ltd. Blind
CN1828005A (zh) * 2005-02-28 2006-09-06 株式会社日米 升降帘
US7493933B2 (en) * 2006-08-15 2009-02-24 Li Xinian Retractable window shade
CN101349139A (zh) * 2007-07-19 2009-01-2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升起的窗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5011A (zh) * 2012-06-25 2014-01-15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其控制模组及操作方法
CN103505011B (zh) * 2012-06-25 2016-03-09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及其控制模组
CN105593450A (zh) * 2013-09-27 2016-05-18 奥依列斯Eco株式会社 开口部分的打开/关闭设备
CN105593450B (zh) * 2013-09-27 2017-07-18 奥依列斯Eco株式会社 开口部分的打开/关闭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0694B (zh) 2014-09-01
US20120048485A1 (en) 2012-03-01
TWI493102B (zh) 2015-07-21
CN102383716B (zh) 2013-11-13
NL2007226A (en) 2012-02-28
US8356653B2 (en) 2013-01-22
NL2007226C2 (en) 2013-02-12
TW201208623A (en) 2012-03-01
HK1168402A1 (en) 2012-12-28
TW201414915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3716B (zh) 窗帘用控制模组
CN105147039B (zh)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TWI604124B (zh)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CN103284572B (zh) 窗帘及其控制模组
CN105275366B (zh)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CN105286467B (zh) 窗帘、其致动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2191908B (zh) 窗帘控制机构
TWI531717B (zh) 窗簾、其控制模組及操作方法
CN108818490B (zh) 一种用于换灯泡的机械手
CN103814187A (zh) 移动轨条的控制
TWI756021B (zh) 窗簾和其致動系統
CN202115567U (zh) 婴儿推车推杆换向机构
CN116889332A (zh) 窗帘和其致动系统
CN103505011B (zh) 窗帘及其控制模组
CN103190750A (zh) 多折全自动伞
CN203182188U (zh) 多折全自动伞
CN105715194A (zh) 无拉绳窗帘的帘体定位机构
CN203472949U (zh) 一种折叠式童车
CN203698365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1099274Y (zh) 一种刹车机构及采用该刹车机构的童车
CN219594292U (zh) 一种窗帘滑车
CN212508018U (zh) 一种制头及其组成的拉珠手推卷帘
JP3122092U (ja) ブラインド巻き上げ装置
CN203172679U (zh) 儿童推车的折叠机构
CN117005607A (zh) 一种房建吊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84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84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