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0509A - 轧辊除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轧辊除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0509A
CN102380509A CN201010270065XA CN201010270065A CN102380509A CN 102380509 A CN102380509 A CN 102380509A CN 201010270065X A CN201010270065X A CN 201010270065XA CN 201010270065 A CN201010270065 A CN 201010270065A CN 102380509 A CN102380509 A CN 102380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watering apparatus
removable matrix
matrix
rubb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00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0509B (zh
Inventor
新拓郎
原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Sun Machinery Co., Ltd.
JFE Engineering Corp
Mutsubushi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tsubushi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tsubushi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tsubushi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700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0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0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0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0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0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结构简单,能够应对轧辊变形的轧辊除水装置。本发明的除水装置(100)是用于清除轧辊(R)的表面上附着的冷却水的除水装置。除水装置(100)具备与轧辊(R)大致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可移动基体(3)、在可移动基体(3)的轧辊(R)一侧端缘上安装的橡胶构件(4)、在朝轧辊(R)的方向上可进退地支持可移动基体(3)的支持构件(2)、以及将可移动基体(3)向轧辊(R)一侧赋能的多个赋能构件(6)。而且多个赋能构件(6)沿着可移动基体(3)连续配置,分别独立地将可移动基体(3)向轧辊(R)一侧赋能。

Description

轧辊除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除轧辊上附着的冷却水的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钢铁产品的情况下,首先用连铸方法制造作为半成品的钢坯(扁钢坯),制造出的钢坯经过压延工序等工序加工为规定的形状。在上述压延工序中,钢坯经过轧辊(压延ロール)的压延,形成为带状的钢材(热卷;hot coil)。对压延设备,特别是在将材料加热到高温的状态下进行压延的热轧情况下,轧辊也达到高温,因此需要对轧辊提供冷却水的冷却系统。但是冷却水附着在钢坯上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冷却系统中不能不装配清除轧辊上附着的冷却水的除水装置。这种除水装置通常采用刮水器(wiper)方式。在刮水器方式的除水装置中,前端具有配设橡胶制造的橡胶构件的刮板,将该刮板按压在轧辊表面上拂拭轧辊表面以清除冷却水。
另一方面,轧辊在其表面上有部分钢坯附着的情况下、为清除表面上附着的钢坯进行研磨,表面上发生畸变的情况下、或由于其他某种原因除水装置的刮板不平行于轧辊轴等情况下,轧辊本身或其表面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不少。但是最初的除水装置是使刮板平行移动,保持按压在轧辊表面上的结构,因此如果轧辊的表面有变形、倾斜等情况发生,则刮板不能够紧贴轧辊表面,会发生不能够充分去除冷却水的情况,又有橡胶构件磨损不均匀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在刮板后方配置膨胀自如的袋子(软管),通过对该袋子内部提供空气或排气,调整刮板相对于轧辊轴的倾斜度的除水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即使是轧辊表面发生变形,也能够使刮板紧贴轧辊表面,因此能够充分地除水,而且能够抑制橡胶构件磨耗不均匀的情况的发生。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8-215719号公报 。
发明内容
但是,具备袋子的上述除水装置需要对袋子提供空气用的压缩空气源和空气配管等设备,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有变高的趋势。而且由于袋子的膨胀率的问题,能够控制的刮板的位移量小,实际上也有多个袋子重叠使用的情况,存在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成本,而且即使是轧辊变形也能够可靠地除水的轧辊除水装置。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除水装置,是用于清除轧辊的表面上附着的冷却水的除水装置,该除水装置具备与所述轧辊大致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可移动基体、在可移动基体的所述轧辊一侧端缘上安装的橡胶构件、在朝所述轧辊的方向上可进退地支持所述可移动基体的支持构件、以及将所述可移动基体向所述轧辊一侧赋能的多个赋能构件;所述多个赋能构件沿着所述可移动基体连续配置,分别独立地将所述可移动基体向所述轧辊一侧赋能。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由多个赋能构件独立地对可移动基体赋能,因此能够防止力的施加偏向可移动基体(橡胶构件)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使整个橡胶构件紧贴轧辊,实现良好的除水效果,而且能够抑制橡胶构件的不均匀磨损。而且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则赋能构件可以采用结构简单的构件,因此不需要空气源等设备,能够降低除水装置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又可以在上述除水装置中,所述赋能构件是形成为环状的板弹簧。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不必主动地对赋能构件进行控制,而且与螺旋型弹簧相比结构也简单,因此能够不容易积灰尘,维修保养也容易。
而且在上述除水装置中,也可以上述可移动基体由分别独立的多个部分基体构成,所述赋能构件将所述部分基体分别向所述轧辊一侧赋能。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各部分基体分别独立移动,因此能够提高对轧辊变形的响应性能。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够提供结构简单而且即使轧辊变形也能够有良好的除水效果的轧辊除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轧辊的冷却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的前侧部分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中除了除水装置主体以外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中的前侧部分的侧面图。
图5是图3中的X5-X5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中除了除水装置主体以外的部分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2    支持构件;
3    可移动基体;
4    橡胶构件;
6    赋能构件;
13   板状构件;
100  除水装置;
P    钢坯;
R    轧辊;
A   轧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除水装置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下文中,对全部附图中相同或相当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1实施形态
首先,参照图1对整个轧辊冷却系统简单地进行说明。图1是包含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的轧辊的冷却系统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对钢坯P进行压延用的轧辊R上下配设,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钢坯P通过上下配设的轧辊R之间。以此对钢坯P进行压延加工,将其加工为薄钢板。在图1中,上轧辊R顺时针旋转,下轧辊R逆时针旋转,被加热的钢坯P被从纸面右侧向纸面左侧输送。由于钢坯P被加热到高温,与其接触的轧辊R也达到高温。因此,对于上方的轧辊R从斜上方,对于下方的轧辊R从斜下方,利用冷却水供给装置200提供冷却水。然后在冷却水供给装置200的旋转方向前方、即钢坯P的跟前侧的位置上,除水装置100清除轧辊R上附着的冷却水。上面所述是轧辊冷却系统的概要。
下面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的前端部分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主要由除水装置主体1、支持构件2、可移动基体3、橡胶构件4、止动构件5、以及赋能构件6构成。下面依序对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还有,在图2中,相对于除水装置主体1位移的构件、也就是可移动基体3、橡胶构件4、以及止动构件5用斜线标明(图3和图6也相同)。
除水装置主体1是在其上表面载置支持构件2等其他构件的板状构件。还有,如图1所示,配设于上方的轧辊R一侧的除水装置主体1与配设于下方的轧辊R一侧的除水装置主体1形状不同,在这里,对在上方的轧辊R一侧配设的除水装置主体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除水装置主体1具有承受在其中央附近平行于轧辊轴A固定的支持轴300的轴承部7,借助于此,能够以上述支持轴300为中心旋转。除水装置主体1的轧辊R一侧(以下称为“前方侧”)载置支持构件2等其他构件,其轧辊R的相反侧上安装平衡锤8。因此,平衡锤8的负荷被变换为旋转方向上的力,除水装置主体1一旦旋转(在图1中为顺时针旋转),在除水装置主体1的前方侧载置的构件就与轧辊R的表面接触。而且如图2所示,除水装置主体1在前方侧具有以树脂为材料的清除器树脂部9,支持构件2等其他构件配设于该清除器树脂部9上(也参照图4)。通过这样在清除器树脂部9上配设其他构件,防止从钢坯P传到除水装置主体1的热量进一步传到其上面载置的其他构件上。而且由于清除器树脂部9承受平衡锤8的负荷,能够防止施加于橡胶构件4的负荷过多。还有,下方的轧辊R一侧配设的除水装置100除了没有平衡锤8外,基本上具有与上方的轧辊R一侧配设的除水装置100具有相同的结构。
支持构件2是支持可移动基体3的构件。支持构件2在图2中表示为其上面的一部分被去除,其整体为箱状。但是前方一侧为开口。支持构件2在其内部容纳可移动基体3,但是可移动基体3的一部分形成从上述开口的面向外部露出的状态。支持构件2的内部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形成为稍微大于可移动基体3的宽度和厚度,借助于此,可移动基体3可以在该支持构件2的内部在朝轧辊R的方向上前进或后退。而且支持构件2在其内部具有圆柱状突起部10。该突起部10向垂直于可移动基体3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突出,而且在轧辊R的轴方向(以下简称“轴方向”)上等间隔配置。
可移动基体3是在支持构件2的内部移动的构件。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可移动基体3以其一部分露出的状态被容纳于支持构件2的内部。图3是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中除了除水装置主体1以外的部分的平面图。但是,图中删除支持构件2的上表面以便能够看到整个可移动基体3。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可移动基体3为板状,大致平行于轧辊的轴A延伸设置。而且在可移动基体3的与轧辊R相反的一侧(以下称为“后方侧”)的端部,形成被向可移动基体3的内侧切除的多个切口部11,在本实施形态中,在5个地方形成切口部11。该切口部11在轴方向上等间隔形成,而且形成于与上述支持构件2的突起部10对应的位置上。而且,切口部11的宽度形成为比突起部10的直径稍大。而且在可移动基体3的后方侧端部的上部,形成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6(也参照图5)。还有,可移动基体3用树脂形成。
橡胶构件4是与轧辊R接触,以去除冷却水的构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橡胶构件4被安装于可移动基体3的前方侧(轧辊R一侧)的端缘。橡胶构件4使用小螺丝安装于可移动基体3等方法可以形成容易从可移动基体3上取下的结构。形成这样的结构是因为橡胶构件4为易耗品,必须定期替换。图4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中的前侧部分的侧面图。如图4所示,橡胶构件4在前方侧前端具有断面大致为“L”字形的唇部12(也参照图5)。该唇部12的前面与轧辊R接触,去除轧辊R上附着的冷却水。还有,橡胶构件4的材料采用耐磨的含氟橡胶等。
止动构件5是防止对橡胶构件4施加过大的负荷用的构件。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止动构件5是可移动基体3的轧辊R一侧(前方侧)的端缘,而且配设于轴方向的两端。换句话说,止动构件5配设于橡胶构件4的两端。又如图4所示,止动构件5其前端形成为曲面状,被配设为其表面位于橡胶构件4的前方侧前端的内侧(后方侧)。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情况下,止动构件5用树脂形成,形成为比橡胶构件4硬,不容易变形的结构。因此,橡胶构件4按压在轧辊R上变形超过规定的大小时,轧辊R就接触到止动构件5,止动构件5支持于轧辊R。这样,橡胶构件4就作为止动器起作用,能够防止轧辊R对橡胶构件4施加过大的负荷。这样防止对橡胶构件4施加过大的负荷,是为了防止由于过大的负荷而造成橡胶构件4变形过大,以至于不能够很好去除冷却水,而且也是为了防止橡胶构件4过度磨耗。
赋能构件6是将可移动基体3向轧辊R一侧赋能的构件。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具备4个赋能构件6,沿着可移动基体3连续配置。而且赋能构件6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分别独立地对可移动基体3赋能。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赋能构件6采用环状板弹簧。具体地说,通过将形成为弓形的一对板状构件13加以组合,形成为环状板弹簧。一对板状构件13中其一方固定于支持构件2,另一方固定于可移动基体3。更具体地说,支持构件2一侧的板状构件13,其中央部分用螺丝17固定于支持构件2的内表面上,可移动基体3一侧的板状构件13其中央用螺丝17固定于可移动基体3的后方侧的面上。因此在可移动基体3被收容于支持构件2的状态下,一对板状构件13的端部相互卡合,形成一个环状板弹簧。在这里,图5是图3中的X5-X5剖面图。如图5所示,一对板状构件13不是用焊接等方法固定,而是形成能够相互嵌合的结构。
以上所述是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的结构。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实现如下所述动作。首先,由于平衡锤8的作用,除水装置主体1旋转时,位于除水装置主体1的前方侧前端附近的橡胶构件4的唇部12接触轧辊R的表面(参照图1和图4)。而且就这样橡胶构件4一旦受到来自轧辊R的力,可移动基体3就顶住赋能构件6被压入到支持构件2的内部。于是,可移动基体3就在从轧辊R来的力与清除器树脂部9的反弹力平衡的位置停止。
又,最初只有橡胶构件4的一部分接触轧辊R的表面的情况下,与该接触的部分对应的可移动基体3的部分被强行压入支持构件2的内部。也就是说,可移动基体3的一部分被压入,不是整个可移动基体3被均匀压入。因此,可移动基体3在某种程度上被压入时,赋能构件6被并列配置,因此最初没有与轧辊R的表面接触的橡胶构件4的前端部分开始依序接触,最后整个橡胶构件4接触轧辊R的表面。
还有,可移动基体3压入支持构件2的内部时,支持构件2的突起部10依序进入可移动基体3的切口部11内部。由于突起部10进入切口部11,轴方向上可移动基体3的移动受到限制。而且,在突起部10到达切口部11的底部的情况下,可移动基体3不能够进一步压入支持构件2的内部。这样,切口部11与突起部10作为可移动基体3移动时的导向器,而且作为止动器起作用。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则即使是轧辊R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橡胶构件4紧贴轧辊R的表面,因此能够恰如其分地清除水分,而且能够抑制橡胶构件4的不均匀磨耗。而且除此以外,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也不需要空气供给源等,所以能够使得结构大大简化,能够降低除水装置100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而且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在替换轧辊R等情况下,由于赋能构件6的作用,可移动基体3向前方突出,所以能够简单地从可移动基体3取下作为消耗品的橡胶构件4和止动构件5。
第2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进行说明。图6是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中除了除水装置主体1以外的部分的平面图,对应于第1实施形态的图3。还有,与图3的情况相同,从图中去掉支持构件2的上表面,以便能够看到整个可移动基体3。如图6所示,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具有基本上与第1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是在第1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的情况下,可移动基体3成一整体形成,而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的情况则不同,可移动基体3由独立的多个部分基体3a构成。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其可移动基体3由分别独立的多个部分基体3a构成。换句话说,可移动基体3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基体3a。在本实施形态中,可移动基体3由在轴方向上并排的4个部分基体3a构成。而且伴随可移动基体3这样形成,赋能构件6、切口部11、以及突起部10的配设位置等也不同于第1实施形态。具体地说,赋能构件6与各部分基体3a对应配设,形成一个赋能构件6将一个部分基体3a向轧辊R一侧赋能的结构。而且在部分基体3a上形成一对切口部11,将这一对切口部11形成于固定赋能构件6的部分的两侧。而且突起部10对应于形成切口部11的位置配设。还有,在第2实施形态中,橡胶构件4没有在轴方向上被分割,而是形成为一体。但是也可以对应于各部分基体3a对橡胶构件4进行分割。
以上所述是本实施形态的除水装置100的结构。如果采用第2实施形态,则各部分基体3a能够一边在朝轧辊R的方向上进退一边将橡胶构件4抵住轧辊R的表面,因此即使是轧辊R表面发生变形,也能够使橡胶构件4紧贴轧辊R的表面,而且其响应性能也非常好。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和第2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具体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形态,即使是不超出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在上面所述中对赋能构件6采用环状的板弹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赋能构件6也可以采用螺旋型弹簧。
工业应用性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够提供结构简单而且即使是轧辊发生变形也能够很好地除水的轧辊除水装置。因此在轧辊除水装置的技术领域是有益的。

Claims (3)

1.一种除水装置,是用于清除轧辊的表面上附着的冷却水的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轧辊大致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可移动基体、
在该可移动基体的所述轧辊一侧端缘上安装的橡胶构件、
在朝所述轧辊的方向上可进退地支持所述可移动基体的支持构件、以及
将所述可移动基体向所述轧辊一侧赋能的多个赋能构件;
所述多个赋能构件沿着所述可移动基体连续配置,分别独立地将所述可移动基体向所述轧辊一侧赋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赋能构件是形成为环状的板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基体由分别独立的多个部分基体构成,所述赋能构件将所述部分基体分别向所述轧辊一侧赋能。
CN201010270065.XA 2010-09-02 2010-09-02 轧辊除水装置 Active CN102380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0065.XA CN102380509B (zh) 2010-09-02 2010-09-02 轧辊除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0065.XA CN102380509B (zh) 2010-09-02 2010-09-02 轧辊除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0509A true CN102380509A (zh) 2012-03-21
CN102380509B CN102380509B (zh) 2015-07-01

Family

ID=4582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0065.XA Active CN102380509B (zh) 2010-09-02 2010-09-02 轧辊除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05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773A (zh) * 2015-11-27 2016-01-2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轧辊冷却的切水装置
CN110102578A (zh) * 2019-05-20 2019-08-09 王春旭 一种型材开坯机用均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58964A1 (ru) * 1979-12-27 1981-08-30 Коммунарский горно-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хлаждени рабочих валков сортовых станов
JPH05154517A (ja) * 1991-11-29 1993-06-22 Kawasaki Steel Corp 圧延ロールのオンラインワイパ装置
CN2216871Y (zh) * 1995-02-23 1996-01-10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防脱落挡水板装置
CN101003054A (zh) * 2006-12-19 2007-07-25 郑红专 轧辊清洁润滑装置
CN200988048Y (zh) * 2006-12-19 2007-1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轧辊清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58964A1 (ru) * 1979-12-27 1981-08-30 Коммунарский горно-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хлаждени рабочих валков сортовых станов
JPH05154517A (ja) * 1991-11-29 1993-06-22 Kawasaki Steel Corp 圧延ロールのオンラインワイパ装置
CN2216871Y (zh) * 1995-02-23 1996-01-10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防脱落挡水板装置
CN101003054A (zh) * 2006-12-19 2007-07-25 郑红专 轧辊清洁润滑装置
CN200988048Y (zh) * 2006-12-19 2007-1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轧辊清洁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773A (zh) * 2015-11-27 2016-01-2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轧辊冷却的切水装置
CN110102578A (zh) * 2019-05-20 2019-08-09 王春旭 一种型材开坯机用均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0509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5890B (zh) 连铸坯导向装置和用于导引尚未充分凝固的金属带的方法
CN102380509A (zh) 轧辊除水装置
JP5843050B2 (ja) 連続鋳造設備
BRPI0619864A2 (pt) processo para fundição contìnua de tiras de metal finas e instalação de fundição contìnua
JP5527238B2 (ja) 金属板材の厚板圧延機
WO2011122069A1 (ja) 金属板材の圧延機および圧延方法
CN104416014A (zh) 卷筒用冲击吸收单元以及芯轴卷材箱
JP5712620B2 (ja) 金属板材の圧延機
CN1980846B (zh) 在轧钢机中使用的换向驱动器
US7093473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band plate
CN211812568U (zh) 一种方便更换薄膜卷的进料装置
KR100799506B1 (ko) 상부 지지롤 초크, 하부 지지롤 초크, 및 압연장치
KR20210104710A (ko) 열간 압연기용 냉각 장치
CN218534371U (zh) 一种连铸辊用液压拆卸装置
JP3354923B2 (ja) 液状物のワイパー装置
EP008184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casting region in a twin-belt continuous casting machine
JP5861670B2 (ja) 圧延機ロールのシフトロール化装置、圧延機ロールのシフトロール化方法及び圧延機
JP4330249B2 (ja) ユニバーサル圧延機の下水平ロール冷却装置
JPH10291059A (ja) 連続鋳造機のロール支持装置
CN205308959U (zh) 一种辊轧机侧辊机械摆臂装置
CN204820665U (zh) 一种圆压圆烫金机压印辊变位重复使用的移动式装置
JP5586085B2 (ja) ワークロールベンディング装置
KR20120020332A (ko) 압연 롤의 탈수 장치
JPH0735602Y2 (ja) 圧延スタンド
JPH011256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KK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TSUBISHI RUBBER COMPANY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228

Owner name: TOYO-SUN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2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28

Address after: Japan's Tokyo region to Chiyoda town two chome 2 No. 3

Applicant after: NKK Corporation

Co-applicant after: Toyo-Sun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Kobe, Japan Hyogo district mayor Tian Wakamatsu town 9 chome 1 No. 30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Rubber Company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KK CORPORATION TOYO-SUN MACHINE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YO-SUN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15

Owner name: MITSUBISHI RUBBER COMPAN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KK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206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5

Address after: Kobe City, Japan Hyogo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Rubber Company Ltd.

Co-applicant after: NKK Corporation

Co-applicant after: Toyo-Sun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region to Chiyoda town two chome 2 No. 3

Applicant before: NKK Corporation

Co-applicant before: Toyo-Sun Machinery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