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6337A - 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6337A
CN102376337A CN2011102123426A CN201110212342A CN102376337A CN 102376337 A CN102376337 A CN 102376337A CN 2011102123426 A CN2011102123426 A CN 2011102123426A CN 201110212342 A CN201110212342 A CN 201110212342A CN 102376337 A CN102376337 A CN 102376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emisphere
disk drive
buffer unit
accommod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23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尾关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76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6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8Insulation or absorption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or sounds

Landscapes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纳装置,该收纳装置具备:形成收纳室的壳体;收纳在收纳室内的盘驱动器主体;以及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配置在盘驱动器主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中,用于吸收冲击应力,该缓冲部件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并具备:支撑部,安装在盘驱动器主体及壳体中的一方的壁面;形成在该支撑部上的半球状的半球部;以及形成在该半球部的顶部上并与另一方的壁面抵接的抵接部,半球部及支撑部与一方的壁面一起形成密封空气的密封室,以使半球部具有弹性。

Description

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具体涉及具有保护盘驱动器(disk drive)主体以免其受到外部冲击的缓冲部件的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收纳装置中的硬盘驱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硬盘驱动装置已为人所知。这种硬盘驱动装置具有收纳在壳体内的硬盘驱动器主体和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被配置在硬盘驱动器主体与壳体内壁之间,受到应力便歪曲,从而能吸收冲击应力。硬盘驱动装置通过缓冲部件来吸收跌落等情况下的冲击,从而缓和硬盘驱动器主体所受到的冲击。通常采用平板橡胶制的小片来作为这种缓冲部件,利用其弹性压缩(elastic compression)来吸收能量,从而缓和冲击。
然而,以往的缓冲部件中,存在有若因外部冲击而产生的压缩量超过最大压缩量,则冲击力急剧升高这一问题。此外,还有以下问题,即,由于缓冲部件的厚度必须是与壳体内壁及硬盘驱动器主体之间的间隙相对应的厚度,所以在尺寸公差不均匀、或使缓冲部件对应于外形尺寸不同的盘驱动器主体的情况下,需要改变厚度,因而缺乏通用性,此外,在壳体内壁与硬盘驱动器主体之间的间隙大的情况下,材料用量增加,使成本升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2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550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即使所收纳的盘驱动器主体的尺寸公差或外形尺寸上有差异,仍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impact resistance)的收纳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部分,并可通过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是一种收纳装置,具备:形成收纳室的壳体;收纳在收纳室内的盘驱动器主体;以及缓冲部件,配置在盘驱动器主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中,用于吸收冲击应力,缓冲部件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并具备:支撑部,安装在盘驱动器主体及壳体中的一方的壁面;半球状的半球部,形成在该支撑部上;以及抵接部,形成在该半球部的顶部上,并与另一方的壁面抵接,半球部及支撑部与一方的壁面一起形成密封空气的密封室,以使半球部具有弹性。
优选的是,收纳装置还具备贴在支撑部上,用于提高密封室的气密性的粘合片。
优选的是,在收纳装置中,抵接部的在半球部所弯曲的方向上的刚性大于半球部的刚性。
优选的是,收纳装置中,支撑部在其外缘部分具备突出条。
优选的是,收纳装置中,在半球部的外部侧方的、支撑部的外缘部分,形成有高度比半球部低的至少一个副半球部,该副半球部与一方的壁面一起形成密封空气的密封室,以使该副半球部具有弹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即使所收容的盘驱动器主体的尺寸公差或外形尺寸上有差异,仍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的收纳装置。
本发明可应用于收纳装置等,对于提高收纳装置的抗冲击性尤为有效。在参照附图进行下述详细说明之后,本发明的各种目的、特征、方案、效果将会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硬盘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部件的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部件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部件的作用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部件的作用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缓冲部件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缓冲部件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缓冲部件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硬盘驱动装置10的概要结构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硬盘驱动装置10(收纳装置)分解开来表示的斜视图。硬盘驱动装置10具备硬盘驱动器主体12(盘驱动器主体)、收纳有硬盘驱动器主体12的壳体20及配置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与壳体20的内壁之间的缓冲部件30,硬盘驱动装置10是可通过USB电缆与计算机连接的装置。
硬盘驱动器主体12是收纳在金属制的单元盒子里的、3.5英寸的通用硬盘驱动器。壳体20是形成收纳室20a的树脂制的壳体,并包括壳体主体21和盖体22。壳体主体21和盖体22通过钩子等接合机构而成为一体。壳体主体21及盖体22的内壁上除了安装有定位用的突起之外,还安装有缓冲部件30。缓冲部件30是弹性部件,在壳体20内装配硬盘驱动器主体12时被配置在该两个壁面之间,以提供抗冲击性,多个缓冲部件30被配置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的侧壁的角落。
缓冲部件30的结构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缓冲部件30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将缓冲部件30安装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与壳体2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GP中的状态下的放大剖面图。缓冲部件30具备:隔着粘合片40安装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上的支撑部31、形成在支撑部31上的半球部34、形成在半球部34的顶部上并与构成壳体20的壳体主体21或盖体22抵接的抵接部36,并且各个部件形成为一体。
支撑部31是用于安装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上的部分,支撑部31的外形为正方形。在支撑部31的外缘部分形成有突出条31a,用于补充支撑部31的外缘部分的机械强度。半球部34在支撑部31上形成为薄壁的近似半球状,并具有挠性。抵接部36具备从半球部34的顶部突出的筒部36a以及穿过筒部36a的中心而架设的十字形的架桥部36b,筒部36a与架桥部36b之间的部分形成4个空间。筒部36a及架桥部36b的端面配置在同一面上,以形成为大至同时垂直地抵接到构成壳体20的壳体主体21或盖体22的结构。半球部34及抵接部36的内侧空间构成密封室34S。抵接部36形成为,在半球部34所歪曲的方向上的刚性比半球部34的刚性强。这样一来,受到冲击时壳体20所产生的位移便会经由抵接部36而传递到半球部34。此时,由于密封室S34被压缩,所以具有弹性的半球部34发挥冲击吸收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缓冲部件30受到冲击应力时,抵接部36大致保持其形状,而半球部34主要产生弹性形变。
粘合片40由通过在薄片的两个面涂覆粘合剂而制成的所谓双面胶形成,一个粘合面粘接在支撑部31的支撑面31b,以提高密封室34S内的气密性。此外,粘合片40的另一个粘合面粘接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的壁面,以将缓冲部件30安装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的壁面。
这里,可以采用硅橡胶、聚氨基甲酸酯、硅凝胶、弹性体等具有挠性的材料来作为缓冲部件30的材料,并且,考虑到前述的材料性质、抗冲击性等,采用以下厚度:支撑部31的厚度为0.3~0.6mm,半球部34的厚度为0.3~0.6mm,抵接部36中筒部36a及架桥部36b的厚度为0.5~1.0mm。此外,缓冲部件30的高度可设定为2~5mm。例如,这种缓冲部件30可通过以下方法而形成:使用未硫化的橡胶,用模具同时将多个缓冲部件成型为矩阵状,并对其进行硫化之后,粘接构成粘合片40的薄片,再用刀具将其切断分为单个,从而形成缓冲部件30。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部件30,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1)图4示出的是,因硬盘驱动装置10落下或翻倒等而使壳体20受到冲击时缓冲部件30的剖面图。因壳体20所受到冲击而产生的壳体20的位移传递到缓冲部件30。缓冲部件30中,半球部34在支撑部31与抵接部36之间被压缩而歪曲。此时,具有气密性的密封室34S发挥空气缓冲器作用,从而能够缓和冲击。
(2)图5示出的是,在壳体20受到比图4所示的冲击更大的冲击时缓冲部件30的剖面图。由于抵接部36形成为其刚性比半球部34强,所以在缓冲部件30被压缩时,抵接部36本身保持其形状,其下边缘抵达硬盘驱动器主体12的壁面的同时,使半球部34优先歪曲为具有M字形剖面的形状。此时,缓冲部件30即使受到大的压缩力(compressing force),也不会失去半球部34内的密封室34S的空间,所以不会产生硬盘驱动器主体12与壳体主体21直接冲突、即触底的情况,也就是说,冲击力不会急剧升高。
(3)如图2及图3所示那样,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与壳体20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公差不均匀的情况下,或在盘驱动器主体的外形尺寸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半球部34具有挠性,所以能够将缓冲部件30设置在间隙中,从而消除这些尺寸的差异,使得缓冲部件30发挥充分的缓冲作用。此外,无需大幅度增加材料用量,也能够使缓冲部件30对应于大的间隙,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并且提高通用性。
(4)粘合片40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室34S的气密性,从而能够提高其作为空气缓冲器的功能。
(5)由于突出在支撑部31的外围部分的突出条31a提高了支撑部31的外缘部分的机械强度,所以能够防止支撑部31的端部的剥离,保持密封室34S的气密性。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能够采用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也可以进行以下变形。
图6-图8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缓冲部件的各变形例的斜视图。图6所示的缓冲部件30B具备副半球部34Bb。副半球部34Bb配置在半球部34Ba的外周侧的、支撑部31B的四个角落上,副半球部34Bb的高度比半球部34Ba低。此外,副半球部34Bb中,内部空间构成密封室34BbS,相应于应力而产生弹性变形。在半球部34Ba被充分压缩后,该副半球部34Bb被压缩,从而降低冲击力,并且在半球部34Ba因损伤等而失去了气密性的情况下,副半球部34Bb发挥备用的作用。此外,副半球部34Bb的个数并不局限于四个,也可以是任意个。
图7所示的缓冲部件30C在半球部34C的外围部分具备突出条32C。也就是说,突出条32C沿着半球部34C的全外周形成为圆筒体,并且其高度比半球部34的高度低。在半球部34C被压缩之后,该突出条32C受到压缩力,从而补强半球部34C,降低冲击力,并且在半球部34C因损伤等而失去了气密性的情况下,发挥备用的作用。
图8所示的缓冲部件30D在半球部34D的两侧具备与支撑部31D的各边缘相向的直线状的突出条32D。通过突出条32D能够获得与缓冲部件30C的突出条32C相同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适宜地组合前述的各缓冲部件的构成要素、例如、抵接部、突出条、副半球部等,来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缓冲部件。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缓冲部件30粘接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的外壁面,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粘接在壳体20的内壁面。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用粘合片40来安装缓冲部件30,但只要能将缓冲部件30配置且定位在硬盘驱动器主体12与壳体20之间即可,例如,也可以将粘合剂直接涂覆在支撑部31的支撑面31b来取代使用粘合片40。
此外,虽然将本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作为安装了3.5英寸盘的硬盘驱动装置,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便携式硬盘驱动装置、内置在计算机中的类型的硬盘驱动装置、DVD(注册商标)驱动装置、蓝光光盘(注册商标)驱动装置等的光学式存储装置等各种装置。

Claims (5)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形成收纳室的壳体;
收纳在上述收纳室内的盘驱动器主体;以及
缓冲部件,配置在上述盘驱动器主体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中,用于吸收冲击应力,
上述缓冲部件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并具备:
支撑部,安装在上述盘驱动器主体及上述壳体中的一方的壁面;
半球状的半球部,形成在该支撑部上;以及
抵接部,形成在上述半球部的顶部上,并与另一方的壁面抵接,
上述半球部及上述支撑部与上述一方的壁面一起形成密封空气的密封室,以使上述半球部具有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收纳装置还具备贴在上述支撑部上,用于提高上述密封室的气密性的粘合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部的在上述半球部所弯曲的方向上的刚性大于上述半球部的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在其外缘部分具备突出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半球部的外部侧方的、上述支撑部的外缘部分,形成有高度比上述半球部低的至少一个副半球部,
该副半球部与上述一方的壁面一起形成密封空气的密封室,以使该副半球部具有弹性。
CN2011102123426A 2010-08-03 2011-07-27 收纳装置 Pending CN1023763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4373A JP5830835B2 (ja) 2010-08-03 2010-08-03 ストレージ装置
JP2010-174373 2010-08-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6337A true CN102376337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55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23426A Pending CN102376337A (zh) 2010-08-03 2011-07-27 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33538A1 (zh)
JP (1) JP5830835B2 (zh)
CN (1) CN10237633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4256B2 (ja) * 2012-08-30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緩衝材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2221Y (zh) * 2008-01-14 2008-10-29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装硬盘减震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604539A (zh) * 1966-04-05 1967-10-06
JPS61167810U (zh) * 1985-04-08 1986-10-17
JPH08334140A (ja) * 1995-06-08 1996-12-17 Alpine Electron Inc 車載用機器の弾性支持装置
JPH09203192A (ja) * 1996-01-29 1997-08-05 Kenji Hisada 板張床の防振緩衝機構
JPH09226473A (ja) * 1996-02-28 1997-09-02 Ekushingu:Kk 音響製品の振動防止取付構造
US6477042B1 (en) * 1999-11-18 2002-11-05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Disk drive mounting system for absorbing shock and vibration in a machining environment
JP2001153168A (ja) * 1999-11-30 2001-06-08 Nok Vibracoustic Kk 緩衝ストッパ
JP4298102B2 (ja) * 1999-12-28 2009-07-15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床パネルの支持構造
JP2001254780A (ja) * 2000-03-10 2001-09-21 Kurashiki Kako Co Ltd 防振ゴム構造体及び防振マウント
JP4353346B2 (ja) * 2000-06-01 2009-10-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向け内蔵ユニット用緩衝部材
US7345845B2 (en) * 2004-09-30 2008-03-18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Fluid damping structure for hard disk drives and vibration sensitive electronic devices
US7471509B1 (en) * 2004-10-08 2008-12-30 Maxtor Corporation Shock protection for disk drive embedded in an enclosure
US7742316B2 (en) * 2007-01-05 2010-06-22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rotection assembly for a multi-surface housing
JP4558760B2 (ja) * 2007-05-14 2010-10-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の緩衝部材、衝撃緩衝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2221Y (zh) * 2008-01-14 2008-10-29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装硬盘减震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建辉: "微气囊抗冲击移动硬盘变形能分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ol. 35, no. 7, 31 July 2009 (2009-07-31), pages 886 - 89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38360A (ja) 2012-02-23
US20120033538A1 (en) 2012-02-09
JP5830835B2 (ja)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2690B1 (ko) 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완충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크 드라이브어셈블리
CN100506576C (zh) 减震型脚轮
US20180329457A1 (en) Mechanical shock protec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2376337A (zh) 收纳装置
CN20785277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保护效果好的电池箱
CN207867903U (zh) 一种便携硬盘用防震装置
CN1817755A (zh) 包装容器及缓冲装置
CN212839166U (zh) 一种高抗压性橡胶减震器
CN211197222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包装箱
CN209823868U (zh) 一种防爆视频监控摄像头
CN211767624U (zh) 一种枪支瞄准镜生产用运输装置
CN200997305Y (zh) 防振硬盘
CN208221920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高速风扇的减震支架
CN212173016U (zh) 一种抗菌性聚乙烯醇包装箱
CN207191886U (zh) 一种空调包装结构的垫块及空调包装结构
CN218450227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可视对讲机
CN2372712Y (zh) 具有吸震装置的硬盘机模组件
CN211018508U (zh) 一种缓冲减震装置
CN212084662U (zh) 一种电气仪表防护装置
CN217084018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缓冲机构
CN213846757U (zh) 保护壳
CN214704524U (zh) 一种虚拟机用缓冲保护盒
CN216772812U (zh) 一种磁盘阵列机箱
CN211313800U (zh) 一种储物门柜的缓冲防震装置
CN207989637U (zh) 一种塑胶颗粒的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