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4587B -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4587B
CN102374587B CN201110221381.2A CN201110221381A CN102374587B CN 102374587 B CN102374587 B CN 102374587B CN 201110221381 A CN201110221381 A CN 201110221381A CN 102374587 B CN102374587 B CN 102374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pan
heat exchanger
mentioned
indoor set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13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4587A (zh
Inventor
代田光宏
福井智哉
山田彰二
迫田健一
加贺邦彦
森刚
道籏聪
高守辉
铃木仁一
谷川喜则
松本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7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4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9Ax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7Condensate pipe for drainage of condensate from the evaporator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提高维护性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本发明的室内机(100)具有:热交换器(50),设在风扇(20)的下游侧,在从壳体(1)的前面侧到背面侧的纵剖面中形成有多个下端部;多个排水盘(110、115),设在热交换器(50)的下端部的下方,回收从热交换器(50)产生的排水;排水路(111),设在排水盘(110、115)之间,作为排水的移动路;和连接口(116),用于连接排水软管(117),该排水软管(117)把由排水盘(110、115)回收的排水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在排水盘(110、115)中,排水盘(110)配置在排水盘(115)的高度以上的高度位置,排水路(111)设在配置于壳体(1)的背面侧的排水盘(115)。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风扇和热交换器收纳在壳体内的室内机、以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已往提出了具有用于回收从热交换器产生的排水的排水盘的室内机。作为该室内机例如提出有如下的方案:“室内机具有热交换器4、风扇转子203、前排水盘212h、后排水盘212g、风扇马达和底架组件212。热交换器4具有正面侧的前侧热交换部4a和背面侧的后侧热交换部4b。前排水盘212h位于前侧热交换部4a的下端的下方。后排水盘212g位于后侧热交换部4b的下端的下方。底架组件212的马达覆盖部覆盖在风扇转子之上,形成有将前排水盘212h和后排水盘212g连通的连通路212f”(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45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已往的室内机,热交换器以覆盖风扇(横流扇等)的前方、上方及后部上方的方式配置。另外,前面侧排水盘(例如专利文献1的前排水盘212h)作为形成设在吹出口上游侧的喷嘴的上面部和风扇吸入口的前缘部的部件使用。另外,背面侧排水盘(例如专利文献1的后排水盘212g)也作为形成风扇吸入口的后缘部的部件使用。因此,已往的室内机必须将背面侧排水盘配置在比前面侧排水盘高的位置。即,已往的室内机,在要把由前面侧排水盘和背面侧排水盘回收的排水通过与一方排水盘连接的排水软管排出到壳体外部时,必须将排水软管连接到前面侧排水盘上。因此,在打开壳体的前面部等进行室内机的维护(风扇、热交换器的清扫等)时等,必须进行连接着排水软管的前面侧排水盘的装卸等,从而存在维护性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提高维护性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壳体,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在前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轴流式或斜流式风扇,设置在壳体内的吸入口的下游侧;热交换器,在壳体内设在风扇的下游侧且吹出口的上游侧的位置,在从壳体的前面侧到背面侧的纵剖面中形成有多个下端部;多个排水盘,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各下端部的下方,回收从热交换器产生的排水;排水路,设在相邻的排水盘之间,作为排水的移动路;以及连接口,设置于任意一个排水盘,用于连接排水软管,该排水软管把由多个排水盘回收的排水排出到壳体的外部;对于多个排水盘中的相邻的排水盘,设于壳体的前面侧的排水盘配置在设于壳体的背面侧的排水盘的高度以上的高度位置;连接口设于配置在最靠壳体的背面侧的排水盘。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机具有上述室内机。
在本发明中,将风扇配置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因此,在从壳体的前面侧到背面侧的纵剖面中看热交换器的相邻的下端部的高度时,位于壳体前面侧的下端部为位于壳体背面侧的下端部以上的高度。即,在从壳体的前面侧到背面侧的纵剖面中看相邻排水盘的高度时,设在壳体前面侧的排水盘能够为设在壳体背面侧的排水盘以上的高度。这样,可以把由多个排水盘回收的排水聚集到配置在最靠壳体背面侧的排水盘内。因此,通过在最靠壳体背面侧的排水盘上设置排水软管的连接口,可以把由多个排水盘回收的排水排出到壳体的外部。因此,在打开壳体的前面部等、进行室内机的维护(热交换器的清扫等)时等,不必进行连接着排水软管的排水盘的装卸等,提高维护等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从前面右侧看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4是从背面右侧看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面左侧看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水盘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的结露产生位置的纵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号处理装置的构成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另一例室内机的纵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排水盘之一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排水盘之一例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室内机之一例的纵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室内机的纵剖面图。
图14是从前面右侧看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15是从背面右侧看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16是从前面左侧看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设在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室内机的排水盘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壳体,1b...背面部,2...吸入口,3...吹出口,5...喇叭口,5a...上部,5b...中央部,5c...下部,6...喷嘴,10...过滤器,15...护手部件,16...马达支承件,17...固定部件,18...支承部件,20...风扇,20a...旋转轴,21...毂,30...风扇马达,50...热交换器,50a...对称线,51...前面侧热交换器,51a...热交换器,51b...热交换器,55...背面侧热交换器,55a...热交换器,55b...热交换器,70...上下叶片,80...左右叶片,90...分隔板,100...室内机,110...前面侧排水盘,111...排水路,111a...舌部,115...背面侧排水盘,116...连接口,117...排水软管,118...中间排水盘,119...排水路,119a...舌部,151...传声放大器,152...A/D转换器,154...D/A转换器,155...放大器,158...FIR滤波器,159...LMS算法单元(アルゴリズム),161...噪音检测扩音器,181...控制扬声器,191...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201...信号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空调机(具体地说是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以壁挂式室内机为例说明本发明。在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图中,各单元(或各单元的构成部件)的形状、大小等,也有一部分不相同的情形。
实施方式1
<基本构造>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称为室内机100)的纵剖面图。图2是表示该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1及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把图1的左侧作为室内机100的前面侧进行说明。下面基于图1和图2来说明室内机100的构造。
(整体构造)
该室内机100,通过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冷冻循环,把空调空气供给到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室内机100主要具有壳体1、风扇20和热交换器50。壳体1形成有用于把室内空气吸入内部的吸入口2和用于把空调空气供给到空调对象区域的吹出口3。风扇20收纳在该壳体1内,从吸入口2吸入室内空气,从吹出口3吹出空调空气。热交换器50配设在从风扇20到吹出口3的风路上,通过在制冷剂和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产生空调空气。借助这些构成要素,在壳体1内连通有风路(箭头Z)。吸入口2在壳体1的上部开口形成。吹出口3在壳体1的下部(具体地说,是在壳体1的前面部下侧)开口形成。风扇20配设在吸入口2的下游侧且热交换器50的上游侧,例如由轴流式或斜流式风扇等构成。
在这样构成的室内机100中,由于风扇20设在热交换器50的上游侧,所以,与把风扇20设在吹出口3处的已往空调机的室内机相比,可以抑制从吹出口3吹出的空气产生旋流、风速分布的不均。因此,可以向空调对象区域进行舒适的送风。另外,由于在吹出口3处没有风扇等复杂的构造物,所以,对于制冷运转时在热气与冷气的交界处产生的结露,也能容易地应对。另外,由于风扇马达30不暴露于空调空气即冷气、热气,所以,可提供长时间的运转寿命。
(风扇)
通常,空调机的室内机在设置空间方面存在制约,所以,风扇大都不能很大。因此,为了得到所需的风量,要并排配置多个适度大小的风扇。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如图2所示,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换言之,吹出口3的长度方向),并排配置着3个风扇20。按照现在通常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尺寸,为了得到所需的热交换能力,风扇20优选为大致3个~4个。在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中,风扇20全部是相同的形状,全部用相同的工作转速运转,从而所有的风扇20可得到大致相同的送风量。
借助这样的构造,根据所需风量、室内机100内部的通风阻力,对风扇20的个数、形状和大小等进行组合,可得到与多种规格的室内机100对应的最佳风扇设计。
(喇叭口)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在风扇20的周围配置着管道上的喇叭口5。喇叭口5用于顺畅地引导风扇的吸气及排气。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喇叭口5,从平面上看是大致圆形的。在纵剖面中,本实施方式1的喇叭口5具有以下形状。上部5a形成其端部朝上方扩开的大致圆弧形。中央部5b是喇叭口的直径为一定的直立部分。下部5c是其端部朝下方扩开的大致圆弧形。由喇叭口5的上部5a的端部(吸入侧的圆弧部分)形成了吸入口2。
为了减少零部件数目及提高强度,喇叭口5例如也可以与壳体1形成为一体。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喇叭口5、风扇20及风扇马达30等组件化,使其相对于壳体1可装卸,这样,可提高维护性。
在本实施方式1中,喇叭口5的上部5a的端部(吸入侧的圆弧部分),相对于喇叭口5的开口面的周向,是相同的形状。即,在以风扇20的旋转轴20a为中心的旋转方向,喇叭口5没有缺口、肋等的构造,是具有轴对称性的均匀的形状。
通过这样构成喇叭口5,由于喇叭口5的上部5a的端部(吸入侧的圆弧部分)相对于风扇20的旋转是均匀的形状,所以,作为风扇20的吸入流,也实现均匀的气流。因此,可以降低因风扇20的吸入流的偏流而产生的噪音。
(分隔板)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在相邻的风扇20之间设有分隔板90。这些分隔板90设置在热交换器50与风扇20之间。即,热交换器50与风扇20之间的风路被分割成多个风路(本实施方式1中是3个)。由于分隔板90设置在热交换器50与风扇20之间,所以,与热交换器50相接的一侧的端部是沿着热交换器50的形状。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从室内机100的前面侧到背面侧的纵剖面(即,从右侧看室内机100的纵剖面。下面称为右侧纵剖面)中,热交换器50配置成大致A形。因此,分隔板90的靠热交换器50一侧的端部也是大致A形。
分隔板90的靠风扇20侧的端部的位置,例如可以如下地决定。当相邻的风扇20相距足够远而在吸入侧不产生相互影响的情形下,分隔板90的靠风扇20侧的端部延伸到风扇20的出口面即可。但是,在相邻的风扇20相距比较近而在吸入侧产生相互影响时,并且,在喇叭口5的上部5a的端部(吸入侧的圆弧部分)的形状能形成得足够大时,分隔板90的靠风扇20侧的端部也可以以不影响相邻风路的方式(以相邻的风扇20在吸入侧不相互影响的方式)一直延伸到风扇20的上游侧(吸入侧)。
分隔板90可用各种材质形成。例如,可以用钢、铝等的金属形成分隔板90。另外,例如也可以用树脂等形成分隔板90。但是,由于热交换器50在供热运转时是高温,所以,在分隔板90是用树脂等低融点的材质形成时,可以在分隔板90与热交换器50之间形成很小的空间。在分隔板90是铝、钢等融点高的材质时,可以把分隔板90与热交换器50相接地配置,也可以把分隔板90插入热交换器50的翅片与翅片之间。
如上所述,热交换器50与风扇20之间的风路被分割成多个风路(本实施方式1中是3个)。在该风路内、即在分隔板90、壳体1等上设置吸音材料,可以降低管道内产生的噪音。
另外,这些被分割的风路,从平面上看,形成边长为L1和L2的大致四边形。即,被分割的风路的宽度是L1和L2。因此,例如,设置在由L1、L2形成的大致四边形内部的风扇20所产生的风量切实地通过位于风扇20下游的、被L1、L2包围的区域内的热交换器50。
这样,通过把壳体1内的风路分割成多个风路,即使风扇20在下游形成的流场有旋回成分,从各风扇20吹出的空气也不能在室内机100的长度方向(与图1纸面正交的方向)自由地移动。因此,风扇20吹出的空气能通过在该风扇20下游的、被L1、L2包围的区域的热交换器50。结果,可以抑制流入整个热交换器50的室内机100长度方向(与图1纸面正交的方向)的风量分布的不均,从而具有高热交换性能。另外,通过用分隔板90将壳体1内分隔,在相互相邻的风扇20间,可以防止相邻风扇20产生的旋流的干扰。因此,可以抑制因旋流的相互干扰而产生的流体能量损失,可以在改善风速分布的同时降低室内机100的压力损失。另外,各分隔板90不一定要用一块板形成,也可以用多块板形成。例如,也可以在前面侧热交换器51侧和背面侧热交换器55侧,将分隔板90一分为二。当然,构成分隔板90的各板的相互接合部位优选没有间隙。通过把分隔板90分割成多个来提高分隔板90的组装性。
(风扇马达)
风扇20由风扇马达30驱动旋转。所采用的风扇马达30可以是内转子式的,也可以是外转子式的。在外转子式的风扇马达30的情况下,也采用转子和风扇20的毂21成一体的构造(毂21上具有转子)。另外,通过使风扇马达30的尺寸小于风扇20的毂21的尺寸,可以防止对风扇20生成的气流造成损失。另外,把马达配置在毂21的内部,可以减小轴方向尺寸。通过把风扇马达30和风扇20做成容易装卸的构造,清扫性也提高。
通过采用成本比较高的DC无刷马达作为风扇马达30,可以提高效率、实现长寿命化和提高控制性。但是,即使采用其它形式的马达,也能满足作为空调机的初级功能,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风扇马达30的驱动用的电路,可以与风扇马达30成为一体,也可以在外部构成并实施防尘、防火的对策。
风扇马达30借助马达支承件16安装在壳体1上。另外,若把风扇马达30做成为用于CPU冷却的盒式(风扇20、框体、风扇马达30等成一体而被组件化),做成为相对于马达支承件16可以装卸的构造,则可提高维护性,风扇20的顶隙的精度也可提高。
另外,风扇马达30的驱动电路可以在风扇马达30的内部构成,也可以在外部。
(马达支承件)
马达支承件16具有固定部件17和支承部件18。固定部件17安装有风扇马达30。支承部件18是用于把固定部件17固定到壳体1上的部件。支承部件18例如是杆状,从固定部件17的外周部例如呈放射状地延伸设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支承部件18在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热交换器)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热交换器50配置在风扇20的下风侧。该热交换器50例如可以采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等。如图1所示,在右侧纵剖面中,热交换器50被对称线50a分割。对称线50a把该剖面中的热交换器50的设置范围在大致中央部分割为左右方向。即,前面侧热交换器51相对于对称线50a配置在前面侧(图1中纸面左侧),背面侧热交换器55相对于对称线50a配置在背面侧(图1中纸面右侧)。前面侧热交换器51和背面侧热交换器55这样地配置在壳体1内:前面侧热交换器51与背面侧热交换器55间的间隔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扩开,即,在右侧纵剖面中,热交换器55的剖面形状呈大致A形。也就是说,前面侧热交换器51和背面侧热交换器55相对于从风扇20供给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以具有倾斜的方式配置。
另外,热交换器50的特征在于,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风路面积大于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风路面积。即,对于热交换器50,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风量大于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风量。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右侧纵剖面,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长度方向长度比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长度方向长度长。这样,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风路面积大于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风路面积。另外,前面侧热交换器51和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其它构造(图1中进深方向的长度等)相同。即,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传热面积大于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传热面积。另外,风扇20的旋转轴20a设置在对称线50a的上方。
通过这样构成热交换器50,与把风扇设在吹出口的已往空调机的室内机相比,可以抑制从吹出口3吹出的空气产生旋流、抑制风速分布的不均。
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风量大于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风量。借助该风量差,分别通过了前面侧热交换器51和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空气在合流时,该合流后的空气朝前面侧(吹出口3侧)弯曲。因此,不必使气流在吹出口3附近急剧地弯曲,可以降低吹出口3附近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中,从背面侧热交换器55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从背面侧朝前面侧流动。因此,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与在右侧纵剖面中把热交换器50配置成大致v形时相比,通过了热交换器50后的空气的流动更容易弯曲。
室内机100,由于具有多个风扇20,所以重量容易增加。室内机100加重时,用于安装室内机100的壁面就要求具有一定强度,成为安装上的制约。因此,优选实现热交换器50的轻量化。另外,室内机100由于把风扇20配置在热交换器50的上游侧,所以,室内机100的高度尺寸增加,容易成为安装上的制约。因此,优选使热交换器50轻量且小型化。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用以铝为原材料的翅片和以铝为原材料的圆形传热管来构成热交换器50。这时,如果传热管细(直径为3mm~6mm左右),则能使热交换器50更加小型化、轻量化。另外,不必使热交换器50轻量化时,也可以用铜构成传热管。
在热交换器50中,流经传热管内部的制冷剂和室内空气经由翅片进行热交换。因此,构成热交换器50的传热管细时,与传热管直径粗的热交换器相比,在相同的制冷剂循环量下,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增大。为此,本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中采用的制冷剂优选是R32。这是因为,R32与R410A相比,在相同温度下的蒸发潜热大,可用更少的制冷剂循环量来发挥相同的能力。即,通过使用R32,可以削减所用的制冷剂量,在热交换器50中,可以降低压力损失。
(护手部件及过滤器)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在吸入口2处设有护手部件15、过滤器10。护手部件15是出于防止手接触到旋转着的风扇20的目的而设置的。因此,护手部件15的形状是任意的,只要是手不能接触到风扇20的形状即可。例如,护手部件15的形状可以是格子状,也可以是由多个大小不同的环构成的圆形。另外,护手部件15可以用树脂等材料构成,也可以用金属材料构成,但需要强度时,希望用金属构成。另外,从减小通风阻力和保持强度的观点考虑,护手部件15优选是尽量细、强度大的材料和形状。过滤器10是为了防止粉尘流入室内机100的内部而设置的。过滤器10可装卸地设在壳体1上。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具有自动地清扫过滤器10的自动清扫机构。
(风向控制叶片)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在吹出口3设有控制气流的吹出方向的机构即上下叶片70(见图2)和图未示的左右叶片。
(排水盘)
图3是从前面右侧看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4是从背面右侧看该室内机的立体图。图5是从前面左侧看该室内机的立体图。另外,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水盘的立体图。为了便于理解排水盘的形状,在图3和图4中,用剖面表示室内机100的右侧,在图5中,用剖面表示室内机100的左侧。
在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下端部(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前面侧端部)下方,设有前面侧排水盘110。在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下端部(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背面侧端部)下方,设有背面侧排水盘115。在本实施方式1中,背面侧排水盘115和壳体1的背面部1b形成为一体。在该背面侧排水盘115上,在其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都设有用于连接排水软管117的连接口116。不必把排水软管117连接到双方的连接口116上,只要把排水管117连接到任一方连接口116上即可。例如,在室内机100的安装工程中,在希望把排水软管117引出到室内机100的右侧时,只要把排水软管117连接到设在背面侧排水盘115的右侧端部的连接口116,用橡皮帽等将设在背面侧排水盘115的左侧端部的连接口116堵住即可。
前面侧排水盘110配置在比背面侧排水盘115高的位置。在前面侧排水盘110与背面侧排水盘115之间,在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都设置了作为排水移动路的排水路111。排水路111设置成,其前面侧的端部与前面侧排水盘110连接,从前面侧排水盘110朝着背面侧排水盘115往下方倾斜。另外,在排水路111的背面侧的端部形成了舌部111a。排水路111的背面侧的端部以覆盖在背面侧排水盘115的上面的方式配置。
制冷运转时,在室内空气被热交换器50冷却时,在热交换器50上产生结露。附着在前面侧热交换器51上的露水从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下端部滴下,由前面侧排水盘110回收。附着在背面侧热交换器55上的露水从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下端部滴下,由背面侧排水盘115回收。
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把前面侧排水盘110设在比背面侧排水盘115高的位置,所以,由前面侧排水盘110回收了的排水,在排水路111中朝着背面侧排水盘115流动。该排水从排水路111的舌部111a滴下到背面侧排水盘115,由背面侧排水盘115回收。被背面侧排水盘115回收了的排水通过排水软管117排出到壳体1(室内机100)的外部。
如本实施方式1这样,通过把前面侧排水盘110设在比背面侧排水盘115高的位置,可以将由两排水盘回收了的排水聚集到背面侧排水盘115(配置在最靠壳体1背面侧的排水盘)。因此,通过在背面侧排水盘115设置排水软管117的连接口116,可以把由前面侧排水盘110和背面侧排水盘115回收的排水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因此,在打开壳体1的前面部等、进行室内机100的维护(热交换器50的清扫等)时等,不必进行连接着排水软管117的排水盘的装卸等,可提高维护等的作业性。
由于在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都设置了排水路111,所以,即使室内机100以倾斜状态设置,也能把由前面侧排水盘110回收的排水切实地导向背面侧排水盘115。另外,由于连接排水软管117的连接口设在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上,所以,可以根据室内机100的安装条件,选择软管的引出方向,提高设置室内机100时的作业性。另外,由于排水路111以覆盖在背面侧排水盘115的上方的方式设置(即,在排水路111与背面侧排水盘115之间不需要连接机构),所以,前面侧排水盘110的装卸很容易,提高了维护性。
另外,也可以将排水路111的背面侧端部与背面侧排水盘115连接,使前面侧排水盘110覆盖在排水路111上方地配置排水路111。做成这样的构造,也可以得到与排水路111覆盖在背面侧排水盘115上方地配置的结构相同的效果。另外,前面侧排水盘110也不一定要高于背面侧排水盘115,即使前面侧排水盘110与背面侧排水盘115是相同高度,也能把由两排水盘回收的排水从与背面侧排水盘115连接着的排水软管排出。
(喷嘴)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在右侧纵剖面中,喷嘴6的入口侧的开口长度d1(在前面侧排水盘110与背面侧排水盘115部分之间被定义的排水盘间的节流长度d1)大于喷嘴6的出口侧的开口长度d2(吹出口3的长度)。即,室内机100的喷嘴6是d1>d2。
之所以将喷嘴6做成为d1>d2,是基于下述理由。d2对室内机的基本性能之一即气流的到达性有影响,所以,下面将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d2作为与已往室内机的吹出口相同程度的长度进行说明。
通过把纵剖面中的喷嘴6的形状做成为d1>d2,可以加大空气的风路,并且可以加大配置在上游侧的热交换器50的角度A(热交换器50下游侧的前面侧热交换器51与背面侧热交换器55所成的角度)。因此,在热交换器50产生的风速分布得到缓和,并且可以加大热交换器50下游的空气风路,从而可降低室内机100整体的压力损失。另外,借助缩流的效果,可以使得在喷嘴6入口附近产生的风速分布的偏离均匀化,导向吹出口3。
例如,在d1=d2时,在喷嘴6的入口附近产生的风速分布的偏离(例如偏向背面侧的气流)就此成为吹出口3处的风速分布的偏离。即,d1=d2时,在具有风速分布偏离的状态下,空气被从吹出口3吹出。另外,例如在d1<d2时,在通过了前面侧热交换器51和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空气在喷嘴6的入口附近合流时,缩流损失加大。因此,d1<d2时,如果得不到吹出口3的扩散效果,则产生相当于缩流损失的损失。
(ANC)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如图1所示,设有能动消音机构。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的消音机构由噪音检测扩音器161、控制扬声器181、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以及信号处理装置201构成。噪音检测扩音器161是检测包括风扇20的送风音在内的室内机100的运转音(噪音)的噪音检测装置。该噪音检测扩音器161配置在风扇20与热交换器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1中,是设在壳体1内的前面部。控制扬声器181是输出对噪音的控制音的控制音输出装置。该控制扬声器181配置在噪音检测扩音器161的下侧、热交换器50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1中,朝向风路中央地设在壳体1内的前面部。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是检测控制音的消音效果的消音效果检测装置。该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为了检测从吹出口3出来的噪音而设在吹出口3附近。另外,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以不碰撞从吹出口3出来的吹出空气的方式安装在避开风流的位置。信号处理装置201是根据噪音检测扩音器161和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的检测结果,使控制扬声器181输出控制音的控制音生成装置。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号处理装置的构成图。从噪音检测扩音器161和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输入的电气信号,被传声放大器151放大后,由A/D转换器152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输入到FIR滤波器158和LMS算法单元159。在FIR滤波器158,生成以由噪音检测扩音器161检测出的噪音与到达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设置场所时的噪音同振幅·反相位的方式经过修正的控制信号,由D/A转换器154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被放大器155放大,作为控制音从控制扬声器181放出。
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转时等,如图7所示,热交换器50与吹出口3间的区域B,因冷气而温度下降,所以,产生空气中的水蒸汽成为水滴的结露。因此,在室内机100上,在吹出口3附近安装了使水滴不从吹出口3出来的接水盘等(图未示)。另外,热交换器50的上游即配置着噪音检测扩音器161和控制扬声器181的区域,由于在由冷气制冷的区域的上游,所以不产生结露。
下面说明室内机100的运转音的抑制方法。室内机100中的包括风扇20的送风音在内的运转音(噪音)由安装在风扇20与热交换器50之间的噪音检测扩音器161检测出来,经由传声放大器151、A/D转换器152成为数字信号后,被输入到FIR滤波器158和LMS算法单元159。
FIR滤波器158的抽头系数由LMS算法单元159逐次更新。在LMS算法单元159,抽头系数按照公式1(h(n+1)=h(n)+2·μ·e(n)·x(n))被更新,以误差信号e接近0的方式更新为最适当的抽头系数。
式中,h:滤波器的抽头系数,e:误差信号,x:滤波器输入信号,μ:步进尺寸参数,步进尺寸参数μ是控制每个试样的滤波器系数更新量的参数。
这样,通过了在LMS算法单元159被更新了抽头系数的FIR滤波器158的数字信号,由D/A转换器154转换为模拟信号,被放大器155放大,作为控制音从安装在风扇20与热交换器50之间的控制扬声器181放出到室内机100内的风路中。
另一方面,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在室内机100的下端,以不碰撞从吹出口3放出的风的方式安装在吹出口3的外侧壁方向。该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检测出使从控制扬声器181放出的控制音对从风扇20通过风路传播并从吹出口3出来的噪音干扰后的音。由于把由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检测出的音输入上述LMS算法单元159的误差信号中,所以,以该干扰后的音接近0的方式更新FIR滤波器158的抽头系数。结果,可利用通过了FIR滤波器158的控制音来控制吹出口3附近的噪音。
这样,在采用了能动消音方法的室内机100中,把噪音检测扩音器161和控制扬声器181配置在风扇20与热交换器50之间,把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安装在不碰撞从吹出口3出来的风流的部位。因此,在产生结露的区域B不安装能动消音的必要部件即可,从而可防止水滴附着到控制扬声器181、噪音检测扩音器161和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上,防止消音性能劣化、扬声器、扩音器的故障。
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噪音检测扩音器161、控制扬声器181和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的安装位置,仅仅是作为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把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与噪音检测扩音器161、控制扬声器181一起配置在风扇20与热交换器50之间。另外,作为利用噪音、控制音消除了噪音后的消音效果检测机构,例举了扩音器,但是,也可用检测壳体振动的加速度传感器等构成。另外,也可以把声音作为空气流的紊乱加以捕捉,把利用噪音、控制音消除了噪音后的消音效果作为空气流的紊乱而检测出来。即,作为利用噪音、控制音消除了噪音后的消音效果的检测机构,也可以采用检测空气流的流速传感器、热线探测器等。也可以提高扩音器的增益,检测出空气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信号处理装置201采用了FIR滤波器158和LMS算法单元159,但是,也可采用在能动消音方法中通常使用的滤波X(filtered-X)算法单元,只要是使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检测出的音接近0的适应信号处理电路即可。另外,信号处理装置201也可以不是适应信号处理,而是借助固定的抽头系数生成控制音的构造。另外,信号处理装置201也可不是数字信号处理,而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记载了配置产生结露的对空气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50的情形,但是,也适用于配置不产生结露的程度的热交换器50的情形,不考虑热交换器50是否产生结露,都具有防止噪音检测扩音器161、控制扬声器181和消音效果检测扩音器191等的性能劣化的效果。
实施方式2
(排水盘)
设在室内机100内的排水盘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所示的构造。例如也可以是下述构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构造,采用相同标记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排水盘之一例的立体图。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另一例排水盘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室内机100中,风扇20配置在热交换器50的上游侧。因此,不必装卸前面侧排水盘110就可以进行风扇20的维护等(风扇20的更换、清扫等)。因此,即使仅仅把风扇20配置在热交换器50的上游侧,与把风扇配置在热交换器下游侧的已往室内机相比,维护性也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室内机100的组装性等,可以采用图10、图11所示的排水盘。
例如,图10所示的排水盘,通过将排水路111的背面侧端部与背面侧排水盘115连接起来,将前面侧排水盘110、排水路111以及背面侧排水盘115形成为一体。通过这样构成,可以不必留意前面侧排水盘110与背面侧排水盘115的高低差地组装室内机100。因此,可以削减室内机100的组装工时,削减室内机100的成本。
另外,例如图11所示的排水盘,是将图10所示的排水盘再与壳体1的背面部1b形成为一体。通过这样构成,也可以不必留意前面侧排水盘110与背面侧排水盘115的高低差地组装室内机100,可以削减室内机100的组装工时,削减室内机100的成本。另外,也可以削减排水盘的成型成本,进一步削减室内机100的成本。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设在具有右侧纵剖面大致A形状的热交换器50的室内机100中的排水盘。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具有各种形状热交换器50的室内机100中,也可以设置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排水盘同样的排水盘。下面介绍其一例。在本实施方式3中,没有特别说明的项目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对于相同的功能、构造,采用相同的标记说明。
例如,不限定于右侧纵剖面大致A形的热交换器50,只要是具有形成了2个下端部的热交换器50(例如在侧纵剖面中,呈大致N形、大致W形或大致И的热交换器)的室内机100,就可以设置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排水盘同样的排水盘。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室内机之一例的纵剖面图。该图12表示具有右侧纵剖面大致И形的热交换器50的室内机100。
如图12所示,右侧纵剖面大致И形的热交换器50在右侧纵剖面中形成有2个下端部。具体地说,构成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器51a与热交换器51b的连接部(弯曲部)成为下端部,构成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热交换器55a的背面侧端部成为下端部。
在该室内机100中,在构成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器51a与热交换器51b的连接部(弯曲部)的下方,可设置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所示的前面侧排水盘110。另外,在构成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热交换器55a的背面侧端部的下方,可设置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所示的背面侧排水盘115。
通过这样设置背面侧排水盘115和前面侧排水盘11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可以把两排水盘回收的排水聚集到背面侧排水盘115(配置在最靠壳体1背面侧的排水盘)。这样,通过在背面侧排水盘115上设置排水软管117的连接口116,可以把由前面侧排水盘110和背面侧排水盘115回收的排水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因此,在打开壳体1的前面部等进行室内机100的维护(热交换器50的清扫等)时等,不必进行连接着排水软管117的排水盘的装卸等,提高维护等的作业性。
另外,如果是具有形成了3个以上的下端部的热交换器50(例如右侧纵剖面大致M形的热交换器)的室内机100,如下所示地设置排水盘即可。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室内机的纵剖面图。图14是从前面右侧看该室内机的立体图。图15是从背面右侧看该室内机的立体图。图16是从前面左侧看该室内机的立体图。另外,图17是表示设在该室内机中的排水盘的立体图。为了便于理解排水盘的形状,在图14和图15中,用剖面表示室内机100的右侧,在图16中,用剖面表示室内机100的左侧。
右侧纵剖面大致M形的热交换器50,在右侧纵剖面中,形成有3个下端部。具体地说,构成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器51a的前面侧端部成为下端部,构成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器51b与构成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热交换器55b的连接部(弯曲部)成为下端部,构成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热交换器55a的背面侧端部成为下端部。
在该室内机100中,在形成在前面侧的下端部与背面侧的下端部之间的下端部(构成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器51b与构成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热交换器55b的连接部),可以设置中间排水盘118。具体地说,在构成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器51a的前面侧端部的下方,设置前面侧排水盘110。在构成前面侧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器51b与构成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热交换器55b的连接部的下方,设置中间排水盘118。在构成背面侧热交换器55的热交换器55a的背面侧端部的下方,设置背面侧排水盘115。另外,背面侧排水盘115和壳体1的背面部1b形成为一体。在该背面侧排水盘115上,在其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双方都设置了连接排水软管117的连接口116。
前面侧排水盘110配置在比中间排水盘118高的位置。中间排水盘118配置在比背面侧排水盘115高的位置。在前面侧排水盘110与中间排水盘118之间,在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都设置了作为排水的移动路的排水路111。在中间排水盘118与背面侧排水盘115之间,在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都设置了作为排水的移动路的排水路119。排水路111,其前面侧的端部与前面侧排水盘110连接,其背面侧的端部与中间排水盘118连接。该排水路111以从前面侧排水盘110朝着中间排水盘118往下倾斜的方式设置。排水路119,其前面侧的端部与中间排水盘118连接,以从中间排水盘118朝向背面侧排水盘115往下倾斜的方式设置。另外,在排水路119的背面侧的端部形成了舌部119a。排水路119的背面侧的端部以覆盖在背面侧排水盘115的上面的方式配置。
通过这样在热交换器50的下方设置各排水盘(前面侧排水盘110、中间排水盘118和背面侧排水盘115),附着在热交换器50上的露水从热交换器50的各个下端部滴下到各排水盘内,由各排水盘回收。另外,由前面侧排水盘110和中间排水盘118回收的排水经由排水路111和排水路119聚集到背面侧排水盘115内。聚集在背面侧排水盘115内的排水通过排水软管117排出到壳体1(室内机100)的外部。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各排水盘(前面侧排水盘110、中间排水盘118、和背面侧排水盘115),可以把由各排水盘回收的排水聚集到背面侧排水盘115(配置在最靠壳体1的背面侧的排水盘)。因此,通过在背面侧排水盘115上设置排水软管117的连接口116,可以把由前面侧排水盘110和背面侧排水盘115收的排水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因此,在打开壳体1的前面部、进行室内机100的维护(热交换器50的清扫等)时等,不必进行连接着排水软管117的排水盘的装卸等,提高维护等的作业性。
图13~图17所示的排水盘,将前面侧排水盘110、排水路111、中间排水盘118和排水路119形成为一体。即,图13~图17所示的排水盘,在排水路119与背面侧排水盘115之间是断开的。但是,该断开的位置(不连续的位置)是任意的。可以考虑维护性、组装性等来适当决定断开的位置(不连续的位置)。另外,前面侧排水盘110也不一定要高于中间排水盘118,中间排水盘118也不一定要高于背面侧排水盘115。即使前面侧排水盘110与中间排水盘118是相同高度,也能把由两排水盘回收的排水从与背面侧排水盘115连接的排水软管排出。同样地,即使中间排水盘118与背面侧排水盘115是相同高度,也能把由两排水盘回收的排水从与背面侧排水盘115连接着的排水软管排出。

Claims (5)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在前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
轴流式或斜流式风扇,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上述吸入口的下游侧;
热交换器,在上述壳体内设在上述风扇的下游侧且上述吹出口的上游侧的位置,在从上述壳体的前面侧到背面侧的纵剖面中形成有多个下端部;
多个排水盘,设置在上述热交换器的各个上述下端部的下方,回收从上述热交换器产生的排水;
排水路,设在相邻的上述排水盘之间,作为排水的移动路;以及
连接口,设置于上述排水盘中的任意一个,用于连接排水软管,该排水软管把由多个上述排水盘回收的排水排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
对于多个上述排水盘中的相邻的上述排水盘,设于上述壳体的前面侧的上述排水盘配置在比设于上述壳体的背面侧的上述排水盘高的位置;
上述连接口设于配置在最靠上述壳体的背面侧的上述排水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路设在上述排水盘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口设在配置于最靠上述壳体的背面侧的上述排水盘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双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路的仅一个端部与设在该端部侧的上述排水盘连接;
上述排水路的未与上述排水盘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和设在该端部侧的上述排水盘被配置成任一方覆盖于另一方。
5.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记载的室内机。
CN201110221381.2A 2010-08-04 2011-08-04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102374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5222A JP5334928B2 (ja) 2010-08-04 2010-08-04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0-175222 2010-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4587A CN102374587A (zh) 2012-03-14
CN102374587B true CN102374587B (zh) 2014-04-09

Family

ID=44735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1381.2A Active CN102374587B (zh) 2010-08-04 2011-08-04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73390B2 (zh)
EP (1) EP2416076A3 (zh)
JP (1) JP5334928B2 (zh)
CN (1) CN1023745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7040B1 (fr) * 2009-06-23 2014-01-03 Cinier Radiateurs Radiateur reversible
US20110100342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Forced convection egr cooling system
WO2014109970A1 (en) 2013-01-11 2014-07-17 Carrier Corporation Fan coil unit with shrouded fan
US10267534B2 (en) * 2013-05-08 2019-04-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A2954337C (en) * 2014-09-18 201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machine
CN105928067B (zh) * 2016-05-04 2018-12-2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890101B (zh) * 2016-05-04 2018-12-2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05841238B (zh) * 2016-05-04 2019-03-26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FR3051723A1 (fr) * 2016-05-26 2017-12-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ier pour systeme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6225201B (zh) * 2016-09-07 2022-05-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用导水盘及空调
CN106968987A (zh) * 2017-04-12 2017-07-21 深圳市上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专用的可散热且可降低噪音的贯流风机
JP6696475B2 (ja) * 2017-04-24 2020-05-2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室内機、熱交換器
CN207422394U (zh) * 2017-09-12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US10788241B2 (en) * 2017-10-26 2020-09-29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Air conditioner with condensation drain assembly and improved filter rack
CN110805964B (zh) * 2018-07-18 2023-03-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一体式空调
JP7174684B2 (ja) * 2019-09-27 2022-11-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壁掛け型の空調室内機
US20210333011A1 (en) * 2020-04-20 2021-10-2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Condensate drain system of an hvac unit
CN111964247B (zh) * 2020-08-17 2022-03-15 中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卷轴式冷凝水回收装置
CN112283929B (zh) * 2020-09-27 2021-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水箱的水位控制装置、方法和移动空调
CN112393413A (zh) * 2020-11-30 2021-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接水盘组件及其控制方法、空调
JP2022174759A (ja) * 2021-05-12 2022-1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2126A (en) * 1965-07-21 1967-11-14 Wiklander Metallic Fabricators Support for heat exchanger
US3628590A (en) * 1969-11-19 1971-12-21 American Standard Inc Air cooler having multiple cooling coils
AU501924B2 (en) * 1976-04-30 1979-07-05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mpany Lt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5211219A (en) * 1990-07-31 1993-05-18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JPH06257778A (ja) * 1993-03-01 1994-09-1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ドレン構造
JPH094867A (ja) * 1995-06-19 1997-0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H10318551A (ja) * 1997-05-20 1998-12-0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AU757671B2 (en) * 1998-11-27 2003-02-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Indoor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JP4507408B2 (ja) * 2001-01-16 2010-07-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3254552A (ja) 2002-02-26 2003-09-1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2004053235A (ja) * 2002-07-22 2004-02-19 Kiyoshi Yanagimachi 空気調和機
JP4274919B2 (ja) * 2003-01-23 2009-06-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5003244A (ja) * 2003-06-10 2005-01-0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US7263850B2 (en) * 2003-11-24 2007-09-04 Lg Electronics, Inc.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US6978909B2 (en) * 2003-11-25 2005-12-27 Advanced Distributor Products Llc Condensate drain pan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575304B1 (ko) * 2003-12-19 2006-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US7185513B2 (en) * 2005-02-25 2007-03-06 Advanced Distributor Products Llc Low profile evaporator coil
US20070169501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ndensate pan internal corner design
KR101346904B1 (ko) * 2006-07-03 2013-12-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US20080047289A1 (en) * 2006-08-25 2008-02-28 Patrick Michael G Air conditioning unit support pan
US8769979B2 (en) * 2008-04-03 2014-07-08 Lennox Manufacturing,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aining condensate
RU2493497C2 (ru) 2009-02-05 2013-09-20 Мицубиси Электрик Корпорейшн Внутренний блок кондиционера воздуха и кондиционер воздух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73390B2 (en) 2015-03-10
EP2416076A2 (en) 2012-02-08
JP5334928B2 (ja) 2013-11-06
EP2416076A3 (en) 2017-09-20
CN102374587A (zh) 2012-03-14
US20120031134A1 (en) 2012-02-09
JP2012037083A (ja)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4587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CN102374588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CN102374589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CN103052851B (zh) 空调机
CN103154620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CN102308153B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空气调节器
JP5823064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60653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EP2781844B1 (en) Turbo fan and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JP559133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5157203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及空气调节机
JP559133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6173204A (ja)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CN102159896B (zh) 空气调节机
JPH09209994A (ja) 遠心型多翼送風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換気装置
JP559133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4274022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213932116U (zh) 降噪式冷却塔
JP2010083598A (ja) 乾式ブロワ搭載吸引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