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5826B - 杂散信号衰减装置、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杂散信号衰减装置、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5826B
CN102365826B CN201080014075.5A CN201080014075A CN102365826B CN 102365826 B CN102365826 B CN 102365826B CN 201080014075 A CN201080014075 A CN 201080014075A CN 102365826 B CN102365826 B CN 102365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ponent
input signal
filter
impr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40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5826A (zh
Inventor
维阿迪米尔·阿帕林
金那苏
伦纳特·K·马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65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5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8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4Negative-feedback-circuit arrangements with or without positiv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9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by improving strong signal performance of the receiver when strong unwanted signals are present at the receiver in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33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with linearisation using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揭示信号滤波。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滤波器装置可包含减法器,所述减法器可操作地耦合在输入与输出之间,且经配置以接收包含一所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频率分量的输入信号。所述滤波器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反馈环路,所述反馈环路经配置以接收所述输入信号及来自所述减法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且将包含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传达给所述减法器。所述反馈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一相关联不当分量。此外,所述减法器从所述输入信号减去所述反馈信号且传达所述输出信号。

Description

杂散信号衰减装置、系统及方法
根据35U.S.C.§119主张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9年3月27日申请的标题为“高Q有源带通滤波器和杂散信号衰减器(High-Q active bandpass filter and spur attenuator)”的第61/164,269号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案转让给本案受让人,且特此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通信,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处理信号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发射器将数据调制到射频(RF)载波信号上,且产生较适合于发射的经RF调制信号。所述发射器接着经由无线信道将所述经RF调制信号发射到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所发射的信号,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及放大,使经放大的信号从RF下变频转换到基带,且数字化基带信号以获得样本。接收器接着处理所述样本以恢复由发射器发送的数据。
接收器及发射器通常会产生各种不当信号,所述不当信号常常被称作“杂散响应”或“杂散信号”。举例来说,所述杂散信号可为参考振荡器的谐波、用以数字化基带信号的取样时钟的谐波、用于数字电路的时钟的谐波、RF分量的混频产物等等。这些杂散信号可能通过与所接收的干扰信号的相互混频而使接收器灵敏度降级,或使发射器发射掩模降级。
因此,此项技术中需要与接收器及发射器中的杂散信号衰减有关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滤波装置,其包含:减法器,其可操作地耦合在输入与输出之间,且用以接收包含一所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输入信号;及反馈环路,其用以接收所述输入信号及来自所述减法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且将包含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传达给所述减法器,其中所述反馈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一相关联不当分量;所述减法器用以从所述输入信号减去所述反馈信号且传达所述输出信号,其中所述反馈环路包含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可操作地耦合在第一乘法器与第二乘法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乘法器经配置以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相乘、或使输出信号乘以其自身,来下变频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以产生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对应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不当分量的至少一个不当分量,和对应所述输入信号的所要分量的至少一个所要分量,所述滤波器经配置以拒绝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要分量以产生第二信号,且所述第二乘法器经配置以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或将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来上变频所述第二信号以生成所述反馈信号,以使所述反馈信号具有实质上类似于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的不当分量的至少一个不当分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其包含:将包含一所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输入信号发射到减法器;经由反馈环路发射所述输入信号及所述减法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反馈环路经配置以产生包含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其中所述反馈输入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所述反馈输入信号的一相关联不当分量;及从所述输入信号减去所述反馈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其中经由所述反馈环路发射所述输入信号及所述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相乘、或使输出信号乘以其自身,来下变频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的至少一个,以产生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不当分量的至少一个不当分量,和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所要分量的至少一个所要分量,过滤所述第一信号以拒绝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要分量以产生第二信号,且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或使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来上变频所述第二信号以生成所述反馈信号,以使所述反馈信号具有实质上类似于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的不当分量至少一个不当分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含:天线;耦合到所述天线的发射器及接收器中的至少一者;至少一个滤波装置,其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发射器及所述接收器中的混频器的至少一者,且经配置以接收来自本机振荡器的信号并输出信号至所述发射器中的所述混频器用于上变频,或至所述接收器中的所述混频器用于下变频。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滤波系统的框图;
图2为说明具有主要频率响应及多个不当频率响应的信号的频谱的图;
图3为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滤波装置的框图;
图4为说明从图3的滤波装置输出且包括主要频率响应及若干不当频率响应的信号的频谱的图;
图5为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包含滤波装置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6为说明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说明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对信号进行滤波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另一滤波装置的框图;
图9为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另一滤波装置的框图;及
图10为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又一滤波装置的框图。
根据惯例,可能未按比例绘制所述图式中所说明的各种特征。因此,为清楚起见,可任意扩大或缩小各种特征的尺寸。另外,为清楚起见,可能简化所述图式中的一些。因此,所述图式可能不描绘给定设备(例如,装置)或方法的所有组成部分。另外,相同参考标号可贯穿说明书及各图用来表示相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单词“示范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谓“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本文中描述为“示范性”的任何实施例未必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优选或有利。
下文中结合附图所陈述的具体描述内容意在作为对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且无意表示可实践本发明所揭示的方面的仅有实施例。贯穿此描述所使用的术语“示范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且未必应被解释为比其它示范性实施例优选或有利。为了提供对示范性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具体描述内容包括特定细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可在无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示范性实施例。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来展示众所周知的结构及装置,以便避免模糊本文所呈现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新颖性。
下文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范性实施例。应明白,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体现本文中的教示,且本文中所揭示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两者仅为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可独立于任何其它示范性实施例来实施,且这些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两者或两者以可以各种方式组合。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陈述的任何数目个示范性实施例来实施设备或实践方法。另外,除本文中所陈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之外或不同于本文中所陈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可使用其它结构、功能性或结构与功能性来实施此设备或实践此方法。
本文中所描述的杂散信号衰减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等。CDMA系统可实施一种或一种以上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cdma2000、宽带CDMA(W-CDMA)等等。cdma2000涵盖IS-95、IS-2000及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施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SM及W-CDMA描述于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协会的文献中。cdma2000描述于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协会的文献中。3GPP及3GPP2文献是公开可得的。OFDMA系统利用OFDM。基于OFDM的系统在频域中发射调制符号,而SC-FDMA系统在时域中发射调制符号。一般来说,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其中待抑制的杂散信号仅占据所要信号带宽的一部分的任何通信系统。所述技术尤其可应用于宽带通信系统(例如,基于CDMA及OFDM的系统)。
杂散信号衰减技术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装置以及基站。基站通常为与无线装置通信的固定台,且还可被称作基站收发台系统(BTS)、节点B、接入点或某一其它术语。无线装置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且还可被称作移动台、用户设备、终端、订户单元或某一其它术语。无线装置可为蜂窝式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卡等等。为清楚起见,下文的大量描述是针对可实施cdma2000或W-CDMA的CDMA系统中的无线装置。
首先将参看图1及图2论述常规通信系统及从所述常规通信系统输出的信号的频谱。接着将参看图3描述根据一个或一个以上示范性实施例的滤波装置。此后,将参看图2到图4论述由所述滤波装置产生的输出信号的频谱。接着将参看图3描述所述滤波装置的预期操作。此外,将参看图5描述包括所述滤波装置的通信系统,且将参看图6及图7描述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接着将参看图8到图10论述根据其它示范性实施例的额外滤波装置。
图1说明包括接收器102及发射器182的常规通信系统100的框图。如图1中所说明,接收102经由双工器109耦合到天线110,且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104、混频器106及基带滤波器108。发射器182经由双工器109耦合到天线110,且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VGA)194、混频器196、基带滤波器198及功率放大器199。在接收器102内,低噪声放大器104可接收来自天线110的RF信号,且将经放大的RF信号提供给混频器106。混频器106用从LO产生器112发射的本机振荡器信号114对经放大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转换,且在此之后将经下变频转换的信号提供给基带滤波器108。基带滤波器108对基带信号进行滤波,且将输出基带信号提供给模/数转换器(未图示)。在发射器182内,可变增益放大器(VGA)194用可变增益来放大模拟信号,且混频器196用来自LO产生器112的信号186将经放大的信号从基带上变频转换到RF。带通滤波器198对经上变频转换的信号进行滤波,以去除由数/模转换及上变频转换引起的图像。功率放大器199放大经上变频转换的信号,且提供具有所需功率电平的输出RF信号。
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可通过各种手段在通信系统内部产生杂散信号。举例来说,参看图1,LO产生器112可产生用于接收器102内的下变频转换的一个或一个以上LO信号,及用于发射器182内的上变频转换的一个或一个以上LO信号。所述LO信号可混合在一起及/或与通信系统100内的其它时钟混合或与在外部接收到的不当信号混合,从而产生属于所关注频带的杂散信号。杂散信号还可能来自外部干扰源,且可出现在从天线110接收到的RF信号中。在内部产生的杂散信号通常为处于确定性频率的音调,而外部杂散信号可为处于随机频率的窄带信号。在任一情况下,杂散信号会降低接收器对受这些杂散信号影响的每一CDMA信道的灵敏度。
图2描绘由本机振荡器(例如,LO产生器112(参见图1))产生的信号的频谱200。频谱200包括所要分量202及多个不当分量(“杂散响应”或“杂散信号”)204、206、207及208。如所说明,所要分量202位于1.9GHz处,且具有约1.0dB的振幅。不当分量204及206分别位于1.88GHz及1.92GHz处,且各自具有约46dB的振幅。此外,不当分量207位于1.94GHz处且具有约-97dB的振幅,且不当分量208位于2.0GHz处且具有约-87dB的振幅。如上文所提到,混有杂散响应的所要信号可导致不良的系统性能。为了使这些不当杂散信号衰减而进行的常规尝试已涉及利用高Q无源滤波器,这些滤波器通常占据较大的硅面积。
图3说明根据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滤波装置300的框图。滤波装置300包括减法器306,所述减法器306经配置以接收输入信号302及反馈信号316中的每一者。仅举例来说,输入信号302可包含从本机振荡器发射的信号。如下文更全面地描述,减法器306还可经配置以通过从输入信号302减去反馈信号316而产生输出信号304。注意,输入信号302可包含具有所要分量(即,主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分量(即,杂散信号)的信号。“所要分量”在本文中还可称为“所要响应”、“主要响应”或“主要分量”。另外,“不当分量”在本文中还可称为“不当响应”、“杂散信号”或“杂散响应”。仅举例来说,且并非限制,输入信号302可包含经调幅信号。
滤波装置300进一步包括反馈环路318,所述反馈环路318包含第一乘法器308、滤波器310、缓冲器312及第二乘法器314。仅举例来说,第一乘法器308及第二乘法器314可各自包含混频器。如上文所提到,反馈环路318可经配置以将反馈信号316传达给减法器306。第一乘法器308可经配置以接收输入信号302及输出信号304,且可进一步经配置以使输入信号302与输出信号304相乘以产生信号320,所述信号320可被传达给滤波器310。虽然第一乘法器308(如图3中所说明)经配置以使输入信号302与输出信号304相乘,但根据下文描述的其它示范性实施例,第一乘法器308可经配置以接收输出信号304,且在此之后使输出信号304乘以其自身,以产生所得信号。
如上文所提到,输入信号302可包括所要分量及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分量。此外,输出信号304也可包括所要分量。因此,通过使输入信号302乘以输出信号304,第一乘法器308可产生具有所要分量的信号320,所述所要分量对应于输入信号302的所要分量,其中信号320的所要分量与输入信号302的所要分量相比可经下变频转换。
信号320还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分量,其中信号320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输入信号302的相关联不当分量。另外,信号320的每一不当分量与输入信号302的相关联不当分量相比可经下变频转换。更具体地说,第一乘法器308可产生具有实质上类似于输入信号302的分量的分量的信号320,且其中信号320的所述所要分量经下变频转换到DC(即,零(0)Hz),且信号320的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分量经下变频转换到非DC频率(即,处于不同于DC的负频率或正频率)。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如果输入信号302包括处于约1.9GHz的所要分量,那么信号320可具有处于DC(即,0Hz)的所要分量。此外,如果输入信号302包括处于1.88GHz的第一不当分量及处于1.92GHz的第二不当分量,那么信号320可具有处于非DC频率(即,约-20MHz)的第一不当分量及处于另一非DC频率(即,约20MHz)的第二不当分量。此外,注意,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第一乘法器308可包含经配置以至少部分地消除调频噪声(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已知)的调频(FM)检测器。
滤波器310可经配置以接收信号320,且拒绝DC分量(即,所要分量),并使非DC分量(即,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频率分量)作为信号322通过。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滤波器310可包含高通滤波器。此外,如下文更全面地描述,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滤波器310可包含带通滤波器。在任何情况下,应适当地选择滤波器310的截止频率以拒绝DC分量(即,所要分量)且保留(即,发射)非DC分量(即,不当分量)。此外,可操作地耦合在滤波器310与第二乘法器314之间的缓冲器312可经配置以接收信号322,放大信号322,且输出经放大的信号324。虽然将缓冲器312说明为反馈环路318内的不同元件,但缓冲功能性可嵌入第一乘法器308、滤波器310、第二乘法器314或其任何组合中。
第二乘法器314可经配置以接收输入信号302及经放大的信号324,且使输入信号302乘以经放大的信号324以产生反馈信号316,可将所述反馈信号316传达给减法器306。明确地说,第二乘法器314可经配置以使输入信号302乘以经放大的信号324,以产生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316,其中信号316的每一不当分量可对应于经放大的信号324的相关联不当分量且与所述相关联不当分量相比可经上变频转换。因此,反馈信号316的每一不当分量可对应于输入信号302的一相关联不当分量。因此,反馈信号316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分量可实质上与输入信号302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分量匹配。仅举例来说,如果输入信号302包括振幅约为-46dB的处于1.88GHz的第一不当分量及振幅约为-46dB的处于1.92GHz的第二不当分量,那么反馈信号316可具有振幅约为-46dB的处于约1.88GHz的第一不当分量及振幅约为-46dB的处于约1.92GHz的第二不当分量。虽然第二乘法器314(如图3中所说明)经配置以使输入信号302乘以信号324,但根据下文描述的其它示范性实施例,第二乘法器314可经配置以接收输入信号302,且在此之后使输入信号302乘以信号324,以产生所得信号。
在接收到反馈信号316后,减法器306可经配置以即刻从输入信号302(即,具有所要响应及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响应的信号,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响应与反馈信号316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响应相关)减去反馈信号316(即,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当响应的信号),且在此之后传达输出信号304。因此,输出信号304可包括输入信号302的所要分量,且将进一步包括由于从输入信号302减去反馈信号316而造成的至少一个经衰减的不当分量。
注意,在反馈信号316与输入信号302之间可能存在相位延迟,且此外,此相位延迟可由于输入信号302的变化的频率而改变。另外,与较靠近(即,在频率上)主要信号的杂散响应相比,离主要信号较远(即,在频率上)的杂散响应(“远距离杂散响应”)可展现更多的相位延迟。因此,如果杂散响应变为与输入信号302异相180度,那么减法器306可能不符合要求地将杂散响应加到输入信号302,且因此杂散响应将被放大而非衰减。因此,可能需要配置滤波器310以使其充当针对远距离杂散响应的低通滤波器,且另外充当拒绝DC的高通滤波器。换句话说,滤波器310可包含带通滤波器。
图4为滤波装置300在接收到输入信号302后即刻产生的输出信号304的频谱400。注意,输入信号302包含具有图2中所说明的频谱200的信号。因此,输入信号302包括位于1.9GHz处且具有约1.0dB的振幅的所要响应(即,信号202;见图2)。此外,输入信号302包括位于1.88GHz处且具有约-46dB的振幅的不当响应(即,信号204;见图2)、位于1.92GHz处且具有约-46dB的振幅的不当响应206(即,信号206;见图2)、位于1.94GHz处且具有约-97dB的振幅的不当响应207,及位于2.0GHz处且具有约-87dB的振幅的不当响应208(即,信号208;见图2)。
参看图2及图4,位于1.88GHz处的不当响应已从约-46dB(即,信号204;见图2)衰减到约-57dB(信号404;见图4)。此外,位于1.92GHz处的不当响应已从约-46dB(即,信号206;见图2)衰减到约-55dB(信号406;见图4)。此外,注意,位于1.9GHz处的所要响应已从约1.0dB(即,信号202;见图2)衰减到约0.5dB(信号402;见图4)。因此,滤波装置300可在仅去除所要响应的一小部分的情况下提供杂散信号衰减,且因此可为包括滤波装置300的通信系统实现较高的灵敏度及改进的性能。注意,来自经衰减的杂散信号(即,信号404及406)的能量可能扩展,从而产生额外的较弱杂散信号,与信号404及406相比,所述较弱杂散信号位于离主要信号(即,信号402)较远(即,在频率上)的频率处。
再次参看图3,现在将描述滤波装置300的预期操作。最初,可在第一乘法器308及减法器306处接收具有主要响应及至少一个杂散响应的输入信号302。减法器306可从输入信号302减去反馈信号316以产生输出信号304。注意,在接收到输入信号302后的第一时刻,输出信号304可实质上等于输入信号302。在接收到输出信号304及输入信号302后,第一乘法器308可即刻使输出信号304乘以输入信号302以产生信号320。如上文所描述,信号320可包括实质上类似于输入信号302的信号,其中信号320的主要响应及每一杂散响应与输入信号302相比经下变频转换。
此后,可将信号320发射到滤波器310,滤波器310滤除信号320的主要响应,且将信号320的每一杂散响应作为信号322而发射。随后,可通过缓冲器312来放大信号322,且将其作为信号324传达给第二乘法器314。在接收到信号324后,第二乘法器314可使信号324乘以输入信号302以产生反馈信号316。如上文所描述,反馈信号316可包括实质上类似于信号324的信号,其中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响应经上变频转换,且因此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响应可实质上类似于输入信号302的相关联杂散响应。此后,将反馈信号316传达给减法器306,减法器306从输入信号302减去反馈信号316以产生输出信号304。
图8为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滤波装置300'的框图。滤波装置300'包括滤波装置300的元件,然而,第一乘法器308并非经配置以接收输入信号302及输出信号304,而是经配置以接收输出信号304',且在此之后使输出信号304'乘以其自身以产生信号320'。信号320'可包括实质上类似于输入信号302的信号,其中信号320'的主要响应及每一杂散响应与输入信号302相比经下变频转换。随后,可将信号320'发射到滤波器310,滤波器310滤除信号320'的主要响应,且将信号320'的每一杂散响应作为信号322'而发射。此后,可通过缓冲器312来放大信号322',且将其作为信号324'传达给第二乘法器314。在接收到信号324'后,第二乘法器314可使信号324'乘以输入信号302以产生反馈信号316'。反馈信号316'可包括实质上类似于信号324'的信号,其中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响应经上变频转换,且因此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响应可实质上类似于输入信号302的相关联杂散响应。此后,将反馈信号316'传达给减法器306,减法器306从输入信号302减去反馈信号316'以产生输出信号304'。
图9为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滤波装置300″的框图。滤波装置300″包括滤波装置300'的元件,然而,第二乘法器314并非经配置以接收输入信号302,而是可经配置以接收输出信号304,且在此之后使输出信号304乘以信号324'以产生反馈信号316″。反馈信号316″可包括实质上类似于信号324'的信号,其中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信号响应经上变频转换,且因此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响应可实质上类似于输入信号302的相关联杂散响应。此后,将反馈信号316″传达给减法器306,减法器306从输入信号302减去反馈信号316″以产生输出信号304″。
图10为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又一滤波装置300″的框图。滤波装置300″包括滤波装置300的元件,然而,第二乘法器314并非经配置以接收输入信号302,而是可经配置以接收输出信号304″',且在此之后使输出信号304″'乘以信号324以产生反馈信号316″'。反馈信号316″'可包括实质上类似于信号324的信号,其中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响应经上变频转换,且因此反馈信号316″'的每一杂散响应可实质上类似于输入信号302的相关联杂散响应。此后,将反馈信号316″'传达给减法器306,减法器306从输入信号302减去反馈信号316″'以产生输出信号304″'。
图5展示根据一个或一个以上示范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500的框图。在接收路径上,天线510可接收来自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未图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经RF调制的信号,且还可接收来自其它发射器的干扰信号。天线510经配置以将所接收到的RF信号提供给双工器112。双工器512经配置以针对所要正向链路(或下行链路)频带对所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滤波,且将输入RF信号提供给接收器520。所要频带可为蜂窝式频带、PCS频带或某一其它频带。
一般来说,接收器可实施超外差式架构(super-heterodyne architecture)或直接基带架构(direct-to-baseband architecture)。在超外差式架构中,所述输入RF信号在多个级中经下变频转换(例如,在一个级中从RF下变频转换到中频(IF),且接着在另一级中从IF下变频转换到基带)。在直接基带架构中,所述输入RF信号在一个级中直接从RF下变频转换到基带。超外差式架构及直接基带架构可使用不同的电路块及/或具有不同的电路要求。以下描述是针对直接基带架构,但示范性实施例不受此限制。
在接收器520内,低噪声放大器(LNA)522可接收所述输入RF信号且用固定或可变增益来放大所述输入RF信号,且提供经放大的RF信号。本机振荡器(LO)产生器534可产生本机振荡器信号550并将其发射到滤波装置300/300'/300″/300″',滤波装置300/300'/300″/300″'可提供杂散信号衰减(如上文所描述),且将输出信号551发射到混频器524。混频器524可用来自滤波装置300/300'/300″/300″'的输出信号551来对所述经放大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转换,且提供经下变频转换的信号。可选择本机振荡器信号550的频率,使得针对所要CDMA信道的经RF调制的信号经下变频转换到基带或近基带。可变增益放大器(VGA)526可接着用可变增益来放大经下变频转换的信号,且提供具有所要振幅的输入基带信号。另外,接收器520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额外滤波器,例如基带滤波器528。
在发射器582内,可变增益放大器(VGA)594可经配置以用可变增益来放大模拟信号。本机振荡器产生器534可产生本机振荡器信号550并将其发射到滤波装置300/300'/300″/300″',滤波装置300/300'/300″/300″'可提供杂散信号衰减(如上文所描述),且将输出信号591发射到混频器596,所述混频器596将所述经放大的信号从基带上变频转换到RF。带通滤波器598对经上变频转换的信号进行滤波,以去除由数/模转换及上变频转换引起的图像。功率放大器599放大经上变频转换的信号,且提供具有所需功率电平的输出RF信号。
虽然通信系统500(如所说明)包括单个滤波装置300/300'/300″/300″',但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不受此限制,且包括多个滤波装置300/300'/300″/300″'的通信系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仅举例来说,通信系统可包括耦合在本机振荡器534与接收器520之间的第一滤波装置300/300'/300″/300″',及耦合在本机振荡器534与发射器582之间的第二滤波装置300/300'/300″/300″'。此外,虽然图5中为简单起见未展示,但来自LO产生器534、低噪声放大器(LNA)522、功率放大器599、混频器524、混频器594、VGA 526、VGA594、滤波装置300、滤波器598及滤波器528的信号可包含复合信号,其中每一复合信号具有同相(I)分量及正交(Q)分量。图5展示接收器及发射器的特定设计。一般来说,针对每一路径的信号调节可由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等等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级执行。接收器及发射器可包括图5中未展示的不同及/或额外的电路块。
图6为说明根据一个或一个以上示范性实施例的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600的流程图。方法600可包括将包含一所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输入信号发射到减法器(由标号602描绘)。方法600可进一步包括经由反馈环路发射所述输入信号及所述减法器的输出信号,所述反馈环路经配置以产生包含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其中所述输入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所述反馈信号的相关联不当响应(由标号604描绘)。另外,方法600可包括从所述输入信号减去所述反馈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由标号606描绘)。
图7为说明根据一个或一个以上示范性实施例的对信号进行滤波的另一方法700的流程图。方法700可包括接收具有一所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输入信号(由标号702描绘)。此外,方法700可包括从所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减去包括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所述反馈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不当分量(由标号704描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及技法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及信号。举例来说,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贯穿以上描述可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及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可将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及算法步骤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在其功能性方面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及步骤。将此功能性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及电路可用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为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还可将处理器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结合DSP核心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种配置。
提供对所揭示示范性实施例的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对这些示范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应用于其它示范性实施例。因此,本发明无意限于本文中所展示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是将被赋予与本文中所揭示的原理及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滤波装置,其包含:
减法器,其可操作地耦合在输入与输出之间,且用以接收包含一所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输入信号;及
反馈环路,其用以接收所述输入信号及来自所述减法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者,且将包含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传达给所述减法器,其中所述反馈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一相关联不当分量;
所述减法器用以从所述输入信号减去所述反馈信号且传达所述输出信号,其中所述反馈环路包含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可操作地耦合在第一乘法器与第二乘法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乘法器经配置以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相乘或使输出信号乘以其自身来下变频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以产生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对应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不当分量的至少一个不当分量,和对应所述输入信号的所要分量的至少一个所要分量,所述滤波器经配置以拒绝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要分量以产生第二信号,且所述第二乘法器经配置以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或将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来上变频所述第二信号以生成所述反馈信号,以使所述反馈信号具有实质上类似于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的不当分量的至少一个不当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包含高通滤波器及带通滤波器中的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乘法器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输入及所述输出,且经配置以使所述输入信号乘以所述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乘法器可操作地耦合在所述输出与所述滤波器之间,且经配置以产生具有所要分量的所述第一信号,所述所要分量经下变频转换到DC且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经下变频转换到非DC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乘法器经配置以使所述输入信号乘以所述输出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一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滤除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所要分量,且使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至少一个不当分量作为第二信号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反馈环路包含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可操作地耦合在所述第一乘法器与所述减法器之间,且经配置以放大所述第二信号从而产生第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乘法器可操作地耦合在所述滤波器与所述减法器之间,且经配置以使所述第三信号乘以所述输入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乘法器包含调频检测器。
10.一种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其包含:
将包含一所要分量及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输入信号发射到减法器;
通过反馈环路发射所述输入信号及所述减法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反馈环路经配置以产生包含至少一个不当分量的反馈信号,其中所述反馈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一相关联不当分量;及
从所述输入信号减去所述反馈信号以产生输出信号;
其中通过所述反馈环路发射所述输入信号及所述输出信号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相乘或使输出信号乘以其自身来下变频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的至少一个,以产生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不当分量的至少一个不当分量,和对应于所述输入信号的所要分量的至少一个所要分量,过滤所述第一信号以拒绝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要分量以产生第二信号,且通过使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或使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相乘来上变频所述第二信号以生成所述反馈信号,以使所述反馈信号具有实质上类似于所述输入信号的相关联的不当分量至少一个不当分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在从所述输入信号减去所述反馈信号之前,将所述反馈信号传达给减法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反馈环路发射所述输入信号及所述输出信号的至少一个包含产生具有所要分量的所述第一信号,所述所要分量经下变频转换到DC且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经下变频转换到非DC频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过滤步骤包含滤除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所要分量且使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一不当分量作为所述第二信号通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缓冲所述第二信号以产生第三信号。
15.一种通信系统,其包含:
天线;
耦合到所述天线的发射器及接收器中的至少一者;及
根据任一权利要求1-9中的至少一个滤波装置,其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发射器及所述接收器中的混频器的至少一者,且经配置以接收来自本机振荡器的信号并输出信号至所述发射器中的所述混频器用于上变频,或至所述接收器中的所述混频器用于下变频。
CN201080014075.5A 2009-03-27 2010-03-25 杂散信号衰减装置、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5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426909P 2009-03-27 2009-03-27
US61/164,269 2009-03-27
US12/494,068 US7965134B2 (en) 2009-03-27 2009-06-29 Spur attenu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2/494,068 2009-06-29
PCT/US2010/028738 WO2010111542A1 (en) 2009-03-27 2010-03-25 Spur attenu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5826A CN102365826A (zh) 2012-02-29
CN102365826B true CN102365826B (zh) 2015-03-04

Family

ID=4234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407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5826B (zh) 2009-03-27 2010-03-25 杂散信号衰减装置、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65134B2 (zh)
EP (1) EP2412099A1 (zh)
JP (2) JP5654560B2 (zh)
CN (1) CN102365826B (zh)
TW (1) TW201110579A (zh)
WO (1) WO20101115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74314B2 (en) * 2009-06-23 2014-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architectures
US20110143697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parate i and q baseband predistortion in direct conversion transmitters
US8880010B2 (en) * 2009-12-30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loop transmit noise cancellation
US8817925B2 (en) * 2012-03-16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F spur cancellation
TWI513307B (zh) * 2013-06-27 2015-12-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濾波系統、濾波方法、電視訊號接收器以及電視訊號接收方法
US9160584B1 (en) 2015-01-22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ur cancellation using auxiliary synthesizer
US10305522B1 (en) 2018-03-13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circuit including voltage mode harmonic-rejection mixer (HRM)
CN109660270A (zh) * 2018-11-21 2019-04-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sglte耦合灵敏度劣化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21271B (zh) * 2018-12-27 2021-06-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采样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1388A (en) * 1994-09-14 1998-11-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D converter apparatus with frequency conversion function and radio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0115009A (ja) * 1998-10-09 2000-04-21 Nec Corp 無線受信器
EP1531553A1 (en) * 2002-02-01 2005-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ortion reduction calibration
CN1211944C (zh) * 1996-04-19 2005-07-20 阿马提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噪声消除器
CN1663131A (zh) * 2002-06-26 2005-08-3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小波降噪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16492A1 (de) * 1985-05-08 1986-11-13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Funkempfaenger
US4731587A (en) * 1985-12-10 1988-03-15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Enhanced quadrature notch filter
US8706055B2 (en) 2007-03-23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tion of second-order distortion caused by transmit signal leaka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1388A (en) * 1994-09-14 1998-11-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D converter apparatus with frequency conversion function and radio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211944C (zh) * 1996-04-19 2005-07-20 阿马提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噪声消除器
JP2000115009A (ja) * 1998-10-09 2000-04-21 Nec Corp 無線受信器
EP1531553A1 (en) * 2002-02-01 2005-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ortion reduction calibration
CN1663131A (zh) * 2002-06-26 2005-08-3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小波降噪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65685A (ja) 2015-04-09
JP2012522432A (ja) 2012-09-20
WO2010111542A1 (en) 2010-09-30
TW201110579A (en) 2011-03-16
US7965134B2 (en) 2011-06-21
EP2412099A1 (en) 2012-02-01
JP5908568B2 (ja) 2016-04-26
US20100244927A1 (en) 2010-09-30
CN102365826A (zh) 2012-02-29
JP5654560B2 (ja)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5826B (zh) 杂散信号衰减装置、系统及方法
TWI410060B (zh) 阻止無線通信裝置中傳送訊號的洩漏
CN102404014B (zh) 具有具备电流模式输入的反馈连续时间delta-sigma调制器的接收机
JP6522666B2 (ja) オンチップ二重供給マルチモードcmosレギュレータ
EP2169837A1 (en) Technique for suppressing noise in a transmitter device
JP4894503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EP3342051B1 (en) Low noise amplifier and notch filter
WO2003047092A2 (en) Direct conversion of narrow-band rf signals
CN102474276A (zh) 使用本机振荡器信号移位来防止本机收发器受调频无线电干扰
JP3816356B2 (ja) 無線送信機
EP2371058B1 (en) Radio receiver
WO2017062158A1 (en) Noise cancelling baseband amplifier
CN110034771B (zh) 多载波基站接收器
CN105794119A (zh) 用于数字功率放大器的频率规划
WO2021184371A1 (zh) 一种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
US8848833B2 (en) Receiver having controller to set local oscillators so as to render interfering signals filter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Zare Fatin et al. Design of a reconfigurable front‐end for a multistandard receiver for the frequency range of 800 MHz to 2.5 GHz
EP2466744A1 (en) Frequency conversion device for wireless systems
CA2788822C (en) Receiver having controller to set local oscillators so as to render interfering signals filter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2003267B2 (en) High linearity modes in wireless receivers
US20230097399A1 (en) High linearity modes in wireless receivers
Suarez et al. Performance of a multimode LTE/WiMAX transceiver including the Nonlinear Interference Suppressor
US8755762B2 (en) RF receiver with oscillation based blocker
KR20090087629A (ko) 무선 수신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KR20100128561A (ko) 신호 제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