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9045A -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9045A
CN102359045A CN2011102292180A CN201110229218A CN102359045A CN 102359045 A CN102359045 A CN 102359045A CN 2011102292180 A CN2011102292180 A CN 2011102292180A CN 201110229218 A CN201110229218 A CN 201110229218A CN 102359045 A CN102359045 A CN 102359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main
low
pier
moto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92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庚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2292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9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9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9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涉及一种在人流车流密度较大的路段或交通路口通行方法,该方法是:(1)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上设置低架桥,低架桥包括非开挖直接堆放在路面上的桥墩、由桥墩所支撑的主桥及连接于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与主桥间呈倾斜状的引桥,引桥与主桥连接端由桥墩所支撑;(2)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通过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机动车由低架桥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通过引桥上主桥,机动车通过主桥和引桥绕行到低架桥另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该方法具有不需要改变现有交通路口布局、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人流车流密度较大的路段或交通路口通行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发展后,交通拥挤,建筑物密集,而街道又难于拓宽,十字路口是交通堵塞的关键环节。对十字路口的车流人流的分流和导向问题是政府、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传统的分流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建立高架桥,即跨线桥,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第二种是地下隧道,即在地面以下挖掘专用车道通行;第三种是红绿灯控制分流。前两种分流方法对十字路口的交通分流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造价高、占地面积较大、对人流的处理则采用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等方式来解决,不适于行人较多的繁忙路段,只有在道路宽敞、车流较大的路口发挥作用,而第三种分流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通行模式,也是容易造成交通堵塞的问题之一,虽然不少学者和专家在此通行方式上进行了分时段通行、隔离岛通行、预先等待通行等多种方式的优化和改进。但是随着行人、摩托车和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人流和汽车流的比例变化,红绿灯控制分流的交通方式并不能缓解交通堵塞问题,而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可能在每个路口都建立高架桥,而且是经济能力不允许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改变现有交通路口布局、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的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1)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上设置低架桥,低架桥包括非开挖直接堆放在路面上的桥墩、由桥墩所支撑的主桥及连接于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与主桥间呈倾斜状的引桥,引桥与主桥连接端由桥墩所支撑;(2)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通过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机动车由低架桥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通过引桥上主桥,机动车通过主桥和引桥绕行到低架桥另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
其中所述桥墩包括主桥墩和副桥墩,主桥墩设置于每一主桥底部的两端位置,引桥与主桥连接端由主桥墩所支撑,主桥墩直接设置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机动车车道上,主桥墩的宽度与机动车车道宽度相等,副桥墩设置于同一主桥下相邻两个主桥墩之间并支撑于主桥底部。
其中所述主桥墩和副桥墩为刚架式结构、薄壁式结构或刚架式与薄壁式组合结构。
其中在交通路口上的低架桥的主桥桥面之间相互连接呈环形结构,机动车在主桥桥面上按照环岛结构单向通行,主桥桥面在每个路口方向与引桥桥面相连,引桥桥面与机动车车道的宽度相等。
其中所述主桥桥面和引桥桥面是板式结构、肋式结构或箱形截面结构,主桥桥面和引桥桥面在宽度方向由多块拼接而成。
其中所述低架桥桥墩的高度为2.2-2.4米。
本发明的优点:由于直接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上设置低架桥,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走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机动车由低架桥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通过引桥上主桥,通过主桥和引桥即可绕行到低架桥另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无需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设置红绿灯分流,低架桥的桥墩是非开挖直接堆放在路面上,非开挖直接堆放是指低架桥的施工可以直接将桥墩堆放在路面上而不需要挖掘破坏路面,这样不需要改变现有交通路口布局即可在人车流大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上建设低架桥,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同时,处于低架桥下方的人行道空间自然形成行人的遮阳避雨的场所,非人行道空间及桥墩空隙可以布局城市公共设施,如公厕、停车场、报亭、零售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中低架桥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低架桥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在十字路口的通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在丁字路口的通行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在人行横道的通行示意图。
主要构件说明:1-人行道与自行车道,2-引桥,3-主桥墩,4-主桥,5-副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其方法为:
(1)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上设置低架桥,低架桥包括非开挖直接堆放在路面上的桥墩、由桥墩所支撑的主桥4及连接于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与主桥4间呈倾斜状的引桥2,引桥2与主桥4连接端由桥墩所支撑,引桥2用于供机动车上下主桥4,其中桥墩包括主桥墩3和副桥墩5,主桥墩3设置于每一主桥4底部的两端位置,引桥2与主桥4连接端由主桥墩3所支撑,主桥墩3直接设置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机动车车道上,主桥墩3的宽度与机动车车道宽度相等,副桥墩5设置于同一主桥4下相邻两个主桥墩3之间并支撑于主桥4底部,副桥墩5的数量可根据主桥4的长短适当调整,主桥墩3和副桥墩5可以为刚架式结构、薄壁式结构或刚架式与薄壁式组合结构,主桥墩3和副桥墩5的内部结构可以是污工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主桥4的厚度 (D) 为0.8-1.2米、宽度(W)为6-8米,低架桥主桥墩3和副桥墩5的高度(H)为2.2-2.4米,主桥墩3的厚度(D2)为12-15米,副桥墩5的厚度(D3)为0.8-1.2米,在交通路口上的低架桥的主桥4桥面之间相互连接呈环形结构,机动车在主桥4桥面上按照环岛结构单向通行,主桥4桥面在每个路口方向与引桥2桥面相连,引桥2桥面与机动车车道的宽度相等,低架桥的主桥4桥面与引桥2桥面的结构采用简支梁形式,主桥4桥面和引桥2桥面可以是板式结构、肋式结构或箱形截面结构,主桥4桥面和引桥2桥面在宽度方向由多块拼接而成;
(2)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通过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两侧即为人行道与自行车道1,机动车由低架桥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通过引桥2上主桥4,机动车通过主桥4和引桥2绕行到低架桥另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摩托车应按照非机动车行驶方法直接通过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当然摩托车也可以和汽车一样通过主桥4和引桥2绕道通行,具体可视主桥和引桥上的汽车数量而定,如在汽车较多时,摩托车应按照非机动车行驶方法直接通过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在汽车较少而行人较多时,摩托车也可通过主桥4和引桥2绕道通行。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应用的第一个实施例,该交通路口为十字路口,低架桥直接建在十字路口的四个路口间,主桥墩3分别非开挖直接堆放在四个路口的机动车车道的路面上,每一相邻路口的主桥墩3间分别连接有副桥墩5,主桥4分别设置在每一相相邻路口间的主桥墩3上,主桥4桥面之间相互连接呈类似四边形的环形结构,在每个路口方向主桥4桥面分别与其中一座引桥2桥面的一端相连,每一座引桥2桥面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对应路口的机动车车道,机动车在主桥4桥面上按照环岛结构单向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通过低架桥下交通路口的路面。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应用的第二个实施例,该交通路口为丁字路口,低架桥直接建在丁字路口的三个路口间,主桥墩3分别非开挖直接堆放在三个路口的机动车车道的路面上,每两个主桥墩3间分别连接有副桥墩5,主桥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主桥墩3上,主桥4桥面之间相互连接呈类似三角形的环形结构,在每个路口方向主桥4桥面分别与其中一座引桥2桥面的一端相连,每一座引桥2桥面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对应路口的机动车车道。机动车在主桥4桥面上按照环岛结构单向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通过低架桥下交通路口的路面。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应用的第三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低架桥直接建在人流和车流较大的人行横道上方,这时主桥墩3分别非开挖直接堆放在人行横道两端的机动车车道的路面上,主桥4设置在的主桥墩3上,主桥4桥面两端分别与两引桥2桥面的一端相连,两引桥2桥面的另一端直接连接人行横道两端对应的机动车车道。机动车直接在主桥4桥面双向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通过低架桥下人行横道的路面。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上设置低架桥,低架桥包括非开挖直接堆放在路面上的桥墩、由桥墩所支撑的主桥(4)及连接于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与主桥(4)间呈倾斜状的引桥(2),引桥(2)与主桥(4)连接端由桥墩所支撑;
(2)行人和非机动车直接通过低架桥下的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路面,机动车由低架桥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通过引桥(2)上主桥(4),机动车通过主桥(4)和引桥(2)绕行到低架桥另一端路面上的机动车车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包括主桥墩(3)和副桥墩(5),主桥墩(3)设置于每一主桥(4)底部的两端位置,引桥(2)与主桥(4)连接端由主桥墩(3)所支撑,主桥墩(3)直接设置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路口的机动车车道上,主桥墩(3)的宽度与机动车车道宽度相等,副桥墩(5)设置于同一主桥(4)下相邻两个主桥墩(3)之间并支撑于主桥(4)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墩(3)和副桥墩(5)为刚架式结构、薄壁式结构或刚架式与薄壁式组合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通路口上的低架桥的主桥(4)桥面之间相互连接呈环形结构,机动车在主桥(4)桥面上按照环岛结构单向通行,主桥(4)桥面在每个路口方向与引桥(2)桥面相连,引桥(2)桥面与机动车车道的宽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4)桥面和引桥(2)桥面是板式结构、肋式结构或箱形截面结构,主桥(4)桥面和引桥(2)桥面在宽度方向由多块拼接而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架桥桥墩的高度为2.2-2.4米。
CN2011102292180A 2011-08-11 2011-08-11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Pending CN102359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92180A CN102359045A (zh) 2011-08-11 2011-08-11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92180A CN102359045A (zh) 2011-08-11 2011-08-11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9045A true CN102359045A (zh) 2012-02-22

Family

ID=4558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92180A Pending CN102359045A (zh) 2011-08-11 2011-08-11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90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5873A (zh) * 2019-05-31 2019-07-26 刘建峰 一种简易桥梁及其建造方法
CN114753236A (zh) * 2022-04-15 2022-07-15 东南大学 一种带中央环岛的多向旋转对称斜拉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82A (zh) * 1994-12-20 1996-06-26 赖永清 市区交叉路口交通分流桥梁
WO2005059253A1 (en) * 2003-12-18 2005-06-30 Tarun Gupta Structural means for assisting flow of traffic at roadway intersection
CN2931557Y (zh) * 2006-07-25 2007-08-08 王开鸣 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交叉道口免红绿灯立交桥
EP2189572A2 (en) * 2008-11-19 2010-05-26 Vicente L. Simó Montaner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in urban and interurban roundabou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82A (zh) * 1994-12-20 1996-06-26 赖永清 市区交叉路口交通分流桥梁
WO2005059253A1 (en) * 2003-12-18 2005-06-30 Tarun Gupta Structural means for assisting flow of traffic at roadway intersection
CN2931557Y (zh) * 2006-07-25 2007-08-08 王开鸣 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交叉道口免红绿灯立交桥
EP2189572A2 (en) * 2008-11-19 2010-05-26 Vicente L. Simó Montaner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in urban and interurban roundabout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5873A (zh) * 2019-05-31 2019-07-26 刘建峰 一种简易桥梁及其建造方法
CN114753236A (zh) * 2022-04-15 2022-07-15 东南大学 一种带中央环岛的多向旋转对称斜拉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753236B (zh) * 2022-04-15 2024-01-30 东南大学 一种带中央环岛的多向旋转对称斜拉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9302C (zh) 一种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CN202090252U (zh) 一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道路结构
JP2012511112A (ja) 半(1/2)立体交差点を利用したノンストップ無停車及び無停止交通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適用した交通方法
CN103643607B (zh) 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
CN105155374A (zh) 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
CN102912701B (zh) 多功能左转式定向互通立交桥
CN202099708U (zh) 一种新型式道路十字路口的低立交桥
WO2016165637A1 (zh) 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
CN105951549A (zh) 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
CN105350416A (zh) 一种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
CN103088734B (zh)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CN102787540B (zh) 一种畅行立交桥
KR20040110407A (ko) 교차로시스템
CN102359045A (zh) 利用低架桥让行人优先平直通行的交通通行方法
CN204676382U (zh) 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
CN101250844A (zh)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方法及相应设施
WO2014071540A1 (zh) 便于对已建成的十字路口进行改造的十字路口结构
CN108978384A (zh) 一种地上直行立交桥
CN205934626U (zh) 一种微型隧道
CN203096539U (zh)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CN103898820A (zh) 准轨道交通道路系统
CN203639771U (zh) 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
CN207862713U (zh) 钢结构立体框架单元和钢结构立体组合框架
CN202181491U (zh) 十字路口u型组合通道
CN202072999U (zh) 整体式钢结构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