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7263A -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7263A
CN102357263A CN2011103490314A CN201110349031A CN102357263A CN 102357263 A CN102357263 A CN 102357263A CN 2011103490314 A CN2011103490314 A CN 2011103490314A CN 201110349031 A CN201110349031 A CN 201110349031A CN 102357263 A CN102357263 A CN 102357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differentiation
adipose cell
fat
adip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90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萍
杨永鹏
丁克祥
左夏林
罗迎霞
丁宇
丁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3490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72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7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7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水溶性、油溶性和醇溶性功效成分三种液相所共同组成的用于促进人体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诱导剂体系,通过对离体培养细胞或在体诱导刺激的方式使前脂肪细胞有限增殖和有序分化,以实现和达成皮下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体积增大及维持其细胞血供和营养等,并保持和维护该脂肪细胞在生理条件下的正常生存、生长和生命活动,其结果可以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大细胞的体积,从而达到明显、自然的隆胸效果;本发明主要成分来源于自体,天然植物成分,且此体系作用于局部,安全性高;另外,该体系制备简单,经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美容保健产品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是通过外科整形或微创手术为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凹陷、半面部萎缩畸形、乳房缺损及小乳症等受术者采用直接注射填充物或移植自体或非自体组织等,使受术者达到软组织填充作用或使得小乳症患者乳房体积在原有基础上得以适当增大,并使先天性发育不全或不良的乳房、以及因某种后天因素导致乳腺萎缩或乳房体积缩小的乳房之形态更趋丰满、匀称和完美,并以此改变和改善体型、展现女性曲线之美的医学技术。软组织填充主要应用于乳房发育不良者、哺乳或生育后所致的乳腺萎缩者、体重骤减后导致的胸部扁平者、乳房轻度松垂者、乳癌乳腺手术后乳房缺失者、或希望拥有更丰满胸部的爱美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提高,更多爱美的女士希望拥有更加完美的体形、体态和体貌,因此,隆胸术或丰胸术已成为现代医学美容和整形外科美容中最为常见的项目之一。至今,隆乳或丰胸的方法主要分非手术方法、微创注射法、整形外科手术法三类。非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物理刺激等。而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研发出了一些新型丰乳的材料,例如生物高仿类材料,自体细胞等。另外,如何通过外来材料来促进机体脂肪组织的生成,从而自然达到丰胸的效果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一、外科手术或微创注射医学美容中已开展使用的丰乳材料 
1.石蜡和硅胶 
本世纪初,最早有人将石蜡用于丰乳术,但随后出现了一些可怕的并发症,例如因栓塞引起的局部黑蒙、炎症反应、坏死、石蜡扩散形成的石蜡瘤以及迟发的肉芽肿反应等等,甚至在一些患者的石蜡瘤内发现了硬癌样变。到了50年代,一些外科医生开始积极应用液体硅胶来取代石蜡,以达到使乳房隆起的目的,但石蜡注入后的并发症同样发生在液体硅胶注射后的患者身上,目前这两种液体材料注射方法已被弃用。 
2.凝胶聚合物 
目前,世界整形外科中广泛使用的液体丰乳材料为水凝胶聚合物。如吸水性聚丙烯酣胺凝胶,与其他内部假体材料相比,它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胶冻稠度。因此可以在门诊局麻条件下采用注射法把所需要的容量凝胶注入乳房组织,操作简便。由于该凝胶属于惰性生物相容材料,注入软组织后它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因此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引起人体组织、器官及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能够终生保留在人体组织中,产生稳定的丰乳效果。然而,曾有2.5%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是外伤和感染(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急性感染)。在无外伤的情况下,多数并发症出现于行经期,出现的时间多在一周之内。综合大多数产生并发症的病例,认为在无外伤的情况下,多数并发症出现在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例如呼吸道急性病毒感染、行经期等,由此考虑,可能是条件致病菌感染。临床表现为化脓性出血、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以及胸大肌发炎。治疗可在门诊局麻下行穿刺法,加以局部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并发症一般在经过治疗后很快痊愈,基本不会影响乳房造型效果,形态仍然满意。吸水性聚丙烯酣胺凝胶的缺憾之一是不可能完整地从体内清除,有时可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并形成硬结,令患者极端懊丧。建 议仅注射至乳腺后间隙,而不行皮下及胸大肌下注射,可防止其弥散。因其可在长期慢性重力作用下移位,甚至进入腋窝或腹壁,并被包绕固定形成硬结。若欲取出,可利用其亲水性行乳腺后间隙抽吸,这样可取出大部分,对患者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并解除其后顾之忧。 
3.自体组织 
自体组织移植丰乳的方法有三种: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和局部真皮脂肪瓣移植法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脂肪抽吸术后脂肪颗粒注射丰乳法。其中,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丰乳的方法现已被绝大多数整形外科医生放弃,因有较多的并发症。主要有脂肪液化,坏死造成移植物的部分或全部吸收,以至有持久的引流液。另外,在患者的受区还会留下难看的瘢痕。1970年,Watson报道经过10-15年,游离移植的真皮脂肪瓣逐渐纤维化、硬化,很少有不需要取出的。而发展并成熟于50年代的局部真皮脂肪瓣丰乳对那些由于良性或恶变前的肿瘤而行乳房皮下切除的患者有特殊意义。通常,乳房皮下切除后有许多皮肤存在,可在邻近设计去表皮的真皮瓣来丰乳,其优点是:此种真皮脂肪瓣体积吸收少,真皮的弹性与正常乳腺组织质地相似。但因组织量有限,常常不能满足需要。现在,局部真皮脂肪瓣的应用已发展到各种带蒂的肌皮瓣,而由于操作复杂,术后遗留瘢痕较多,不适用于一般地追求美感的丰乳术,常用于乳房再造。随着脂肪抽吸术的临床应用,脂肪颗粒注射丰乳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脂肪抽吸可选在体表脂肪多的部位,如腹部、臀部、腿部、腰背部。据国外报道,脂肪颗粒注射后6-8个月的吸收率约为50%;国内报道,经实验证实,6-8个月的吸收率大约为40%。因此,应用此项技术应过度矫正(约30%)和反复注射(2-3个月重复注射一次)方能达到永久丰乳的目的。由于脂肪颗粒注射移植较整块脂肪移植存活率大大提高,虽吸收率仍较高,但经过反复注射可以达到稳定的效果。 
目前脂肪自体移植已被整形美容外科应用于填充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凹陷、 半面部萎缩畸形、乳房缺损及小乳症,颜面部美容整形等领域,但它术后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移植后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液化和吸收及存活率不高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的术后效果不佳、或术后改善的效果难以长期维持等,由此造成术后需多次补充手术充填,大大增加了受术者的痛苦和费用。而这,不仅暴露了该方法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影响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二、促进脂肪组织生成的材料 
前脂肪细胞由脂肪干细胞分化而来,是一类具有增殖和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特异化的前体细胞,是很好的种子细胞来源,可以作为治疗许多面部凹陷和软组织缺陷及丰胸美体的有益填充物。为此,人们想到了在合适的微环境条件下,人体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在体内与体外均可以有效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而这种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不仅可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而且,还可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原位脂肪组织充盈和总体积相对增大。然而,人体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应用合理的外来材料刺激方式,达到前脂肪细胞的有效扩增。目前有以下材料可促进脂肪细胞的生成。 
(一)化学材料 
1.油酸: 
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学者有研究证实油酸能促进脂肪细胞PPARγ、C/EBPα及脂蛋白脂酶(LPL)mRNA的表达,而C/EBPα、PPARγ两种物质是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因子,在脂肪分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关键性的作用。而由于成熟脂肪细胞可在体外由SW872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得到,因此,有研究采用0.6mmol/L油酸刺激SW872前脂肪细胞72小时,研究结果发现SW872前脂肪细胞中转录因子PPAR-γ2与C/EBP-αmRNA呈时序性表达,均在诱导分化72h时表达最高,分别是诱导分化前的14.15倍和14.82倍。 
2.维生素C 
维生素C是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不同的是它能促进人前脂肪细胞的增值和分化。有学者研究发现维生素C对3T3-L1前脂肪细胞和分化成的脂肪细胞的IV型胶原和其他胶原的合成与分泌均有促进作用,脂滴的出现也加速了。有研究表明,100μmol/L的Vit C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能力最强;250μmol/L Vit C能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对转录因子PPARγ和RXRα及标志基因LPL mRNA时序性表达的调控来进行的,促进生脂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脂肪细胞的分化。 
3.葡萄糖 
有学者采用采用MTT比色法、油红O染色提取法分别测定5~25mmol/L浓度葡萄糖对其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能有效促进大鼠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P<0.05),并以15mmol/L浓度和20mmol/L浓度分别对增殖和分化的促进作用最强. 
(二)天然药物及中药提取物类 
研究发现许多重要成分都具有结合PPARγ的特性,如有研究发现,中药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和人参皂甙Rb1都具有与PPARγ结合的活性,并增加诱导分化过程中3T3-L1前脂肪细胞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促进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同时,研究发现现黄芪多糖可增加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蒲黄总黄酮(pollen typhaetotal flavone,PTF)能明显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在0.2g/L时可明显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三)细胞因子类材料 
所谓细胞因子类材料可通过对体内脂肪组织合成、蓄积等过程的调控而达到丰乳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细胞因子类材料生成新的脂肪组织呢?其一,通 过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脂肪组织内含有成熟的脂肪细胞及间质细胞,而间质细胞又包括脂肪源性干细胞(Ascs)、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周细胞等。虽然成熟脂肪细胞属于终分化细胞,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成熟的脂肪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可粘附顶部贴壁生长,去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样脂肪细胞,且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在这些细胞中,采用生长因子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所谓前脂肪细胞(Preadipocyte)是由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或胚胎干细胞分化得来的特异性前体细胞,存在于脂肪细胞之间和细胞外基质中的具有分裂增殖成为脂肪细胞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一种脂肪细胞。其二,利用细胞类因子为细胞的生长提供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表皮生长因子是由颌下腺等细胞分泌的可刺激多种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是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链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分子,半胱氨酸分子间形成稳定的3个二硫键,其前体分子质量超过100kDa。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为G1,S,G2和M期分裂,该生长因子具有很强的促分裂作用,体现在其可以活化CD2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CD2K的作用使细胞提前进入S期。使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促进cDNA复制,推进细胞周期进程,使分裂加快、细胞周期缩短。多项研究均表明EGF可以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上述材料中说明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生长,然而不同研究证明表皮生长因子既能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又能促进其分化,因此有学者认为EGF对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具有两个阶段,即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又促进已经开始分化脂肪细胞的脂肪生成。 
2.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 
胰岛素生长因子是由肝脏、骨及软骨组织细胞合成的一种生长因子,早在1978年,Rinderknecht等进行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氨基酸序列及其与胰岛素原的结构同源性,认为IGF-1是一种单链蛋白质,含有70个氨基酸残基,由3对二硫键连接,其分子量为7649kDa,并与胰岛素原有明显的同源性。有学者采用IGF-1处理鼠棕色脂肪细胞24hDNA合成,胸嘧啶核苷结合都显著增加,标志着细胞增殖的加强。研究表明IGF-I可以显著促进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缩短倍增时间。而当IGF-I浓度为80ng/mL,倍增时间由67.49h下降到44.24h,被认为是适宜浓度。 
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细胞增殖、维持细胞活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脂肪组织的关联在于,临床上将其用于自体脂肪组织的移植,其原理在于实验证明bFGF可以提高自体脂肪的成活率。然后有学者认为bFGF是通过促进移植脂肪内的血管再生来提高脂肪的存活率,但未对明确定论该因子对脂肪细胞的影响,在此研究背景下,有学者采用体外培养技术,从细胞水平上明确了bFGF可以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后的成活率,并且可以促进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 
4.转录生长因子 
Kruppel样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KLF):该类因子具有3个高度相似且连续的C2H2锌指结构,由于其具有众多的靶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同源阅读框基因a10(Homeobox a10,Hoxa10)、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ene,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等。其中,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s)为脂肪细胞分化调控最关键的转录因子,有三种亚型,分别是PPARα、PPARγ和PPARδ,而PPARγ能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有学者认为PPARγ对脂肪细胞分化进行调控是通过与配体结 合被激活后再与受体结合形成PPARγRXR异二聚体,进一步同反应元件结合激活靶基因最终导致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在KLF转录因子中并不是所有的转录因子都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其中KLF4、KLF5均能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而C/EBPs家族有C/EBPα、C/EBPβ、C/EBPγ等成员,其中C/EBPα在脂肪细胞分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促进PPARγ的高度表达,保持分化细胞的表型。 
5.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 
神经肽主要分布在小脑以外的脑组织和脊髓中,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高的神经肽之一,含有36个氨基酸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的共同特点为7个疏水性跨膜结构、1个膜外侧N一糖基化位点和胞内侧的C-短氨基酸末端,它最早于1982年由Tatemoto从猪脑中提炼出的。有研究通过动物中枢试验发现注射NPY导致动物摄食反应增强,表现在摄食量和饮水量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NPY在多种受体的协助下,与一些调控因子共同作用,如Leptin、insulin等,从而起到调控能量平衡和食物的摄取的作用,同时降低机体热量的消耗,提高乙酰辅酶A和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最终促使脂肪的生成。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神经肽Y及其受体在其它一些因素的诱导之下,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导致脂肪蓄积的相关细胞以及影响脂肪细胞增值和分化的前体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最终产生局部或全身脂肪组织的增多。除此之外,NPY还能促进血管生成,它的这种功效等同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两种神经递质,这就为细胞生长提供了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而且研究发现NPY的这种促血管生成特性是呈浓度依赖的双峰性的,最低浓度在pM级,最高浓度在10nM级。Kuo发现10-10mol/LNPY可以促进前脂肪细胞3T3-L1的增殖和分化。我们研究还发现通过克隆表达NPY蛋白后,利用重组得到的NPY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生长进行了干预,结果表明,浓度为10-8M的NPY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明显作用。 
6.白细胞介素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多效应炎症细胞因子,被认为是IL-6产生的主要场所,全身1/3左右的IL-6来自脂肪组织,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IL-6的产生及体内IL-6的含量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有研究者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IL-6其对SW872成熟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ASP)分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IL-6在不同时间点上对该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ASP是一种脂源性激素,对调节机体糖脂代谢的平和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它的缺失会导致小鼠在餐后脂肪细胞TG和游离脂肪酸显著升高。又有学者发现游离脂肪酸FFA可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NYGGF4基因的表达,而这种基因的表达能显著促进脂肪细胞的增殖。但矛盾的是,研究发现IL-6对人成熟脂肪细胞中NYGGF4基因表达具有一过性下调作用。有研究发现IL-6在生理浓度下(5~10pg/ml)能够减少脂肪细胞的生长增殖,而当IL-6的浓度增加到病理情况下时,细胞的代偿功能消失,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加剧了炎症的发生。除此之外,白细胞介素还包含有其他类型,如IL-18,IL-2等。而目前临床医学上关于白细胞介素对脂肪细胞的作用主要着手在它与肥胖的关系进而产生对内分泌疾病影响,如糖尿病。 
(四)激素类 
1.胰岛素 
在胰岛素的发展史上经历了动物胰岛素,基因工程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三个进程,其中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前者是由为胰腺β细胞合成和分泌,由两条链组成的一种多肽激素,其中A、B两链分别含有21个和30个氨基酸残基,后者泛指在结构上与胰岛素相似,可正常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物质,例如甘精胰岛素,合成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对结构的改进是将人胰岛素A链21位由甘氨酸取代天冬氨酸,B链末端增加2个精氨酸。脂肪组 织是胰岛素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其中就有学者认为胰岛素既能促进脂肪的积聚,同时支持其他药物的脂肪积聚作用和抗细胞凋亡活性。由于前脂肪细胞能增殖分化为脂肪细胞,因此目前认为胰岛素对前脂肪细胞的作用也会影响到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而有研究认为胰岛素可以提高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率,胰岛素在前脂肪细胞转化中起相当重要的。有学者提出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所产生的作用不同,例如当3T3-L1前脂肪细胞在lmg(高浓度)胰岛素作用下能形成单层,在4天以内加入糖皮质激素和MIX在12~24天内诱发最大量的脂肪转化,而在lng(低浓度)胰岛素下脂肪转化率降低,只有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或IGF-1和EGF加入到培养基后再加入糖皮质激素和MIX才能得到最大的转化。除此之外,有学者进行了普通胰岛素和四种胰岛素类似物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情况的研究,其中研究结果发现甘精胰岛素浓度为1.5nmol/L-1.5mmol/L时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而地特胰岛素浓度在15nmol/L-1.5mmol/L时促增殖作用弱于人胰岛素。而另有学者实验表明含甘精胰岛素的血清对MCF7促增殖作用是含人胰岛素血清的1.11倍,而含地特胰岛素的血清为含人胰岛素血清的0.99倍。 
2.前列腺素(PGI) 
前列腺素(PGI-2)能强烈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化,前脂肪细胞上有PGI22受体,成熟脂肪细胞上有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受体,PGI-2与受体结合升高环磷腺苷(cyclic adeno sinemonopho sphate,cAMP)及Ca2+浓度,从而引起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使前脂肪细胞呈增生态。PGE-2受体结合后降低cAMP浓度,稳定成熟脂肪细胞,有抗脂溶的作用,也有使脂肪组织增生肥大的作用。 
3.雌激素(Estrogen) 
雌激素(Estrogen)是在FSH作用下卵泡生长并合成所分泌的,主要有雌酮、雌 二醇及雌三醇三种,它对代谢的作用比较广泛,除了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速骨的生长等,还可刺激皮下组织及乳腺的脂肪生成。同时,雌激素常被应用于更年期肥胖患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在于雌激素可以使脂肪细胞内mRNA增加,从而刺激瘦素的分泌,而减轻体重。除此之外,它还能直接作用于肥胖基因和降低神经肽的含量。尤其应注意的是,虽然雌激素能够促进已存在乳腺细胞的增殖增加,这说明它们也能对已经存在乳腺癌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它所产生代谢物具有潜在遗传毒性致癌性,即使在非常低得浓度下也会产生致癌的效应。 
4.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胰岛素拮抗激素,其代表药物为地塞米松,它能通过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而发挥作用,并减少前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诱导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有研究将MSCs孵育在含有10%胎牛血清、10%正常大鼠血清、10-8mol/L的地塞米松,5ug/ml胰岛素的a-MEM培养基中,2天后撤去地塞米松,继续孵育5~7天后,MSCs分化成为脂肪细胞。同时,由于大鼠NPY基因上游存在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且弓状核NPY神经元上存在糖皮质激素受体,因此,糖皮质激素对NPY基因的表达有直接效应。有学者采用地塞米松2mg/kg,注射入大鼠10d,结果发现下丘脑-垂体系统的NPY表达上调,但是Doyon等发现糖皮质激素可以刺激虹鳟鱼脑部视前区NPY mRNA的表达。除此之外,Zakrzew ska等分别给大鼠脑室和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后发现,脑室注射糖皮质激素使大鼠摄食及体重增加,下丘脑NPY的含量增加,而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的结果恰恰相反,即大鼠食欲和体重下降,下丘脑NPY的含量减少。由此可见,糖皮质激素作用于脂肪组织时,是否能促使下丘脑NPY增加尚不可知。 
5.肾上腺素 
有报道肾上腺素对人前脂肪细胞有刺激增殖、分化作用,而戴冰等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六味地黄超微饮片含药血清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以酶 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的影响,油红O染色方法测定其对细胞内脂肪积聚的影响。在大鼠前脂肪细胞生长旺盛时加入肾上腺素,以该细胞内的cAMP水平作为评价指标,利用cAMP与125I-cAMP和特异性蛋白激酶竞争结合原理测定该细胞内cAMP浓度。结果肾上腺素促进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分化过程中GPDH的升高及脂肪积聚;升高大鼠前脂肪细胞内cAMP水平。结论肾上腺素-β受体-cAMP系统可能参与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三、目前治疗软组织凹陷或丰胸技术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目前治疗软组织凹陷和丰胸的方法主要分非手术方法、微创注射法、整形外科手术法三类。非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物理刺激等。口服激素类药物,以调节人体的激素水平,促进乳腺发育,完善第二性征,但作用缓慢、长期服用副作用大,特别是容易诱发或促发乳腺癌。涂抹某些外用药物,可经皮肤吸收达到一定的目的,它使局部组织或乳腺腺体增生的同时也促进脂肪合成,同样,涂抹某些外用药物,因皮肤屏障功能导致功效成分难以吸收而发挥作用,因此作用更加缓慢,加上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不仅效果有限,且远期效果不肯定,特别是有些外用药物也存在一定风险、甚至可能诱发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利用机械的物理作用,如人工按摩、仪器刺激等,可改善乳房组织的血液循环,而且目前临床上通用的微电脑丰胸仪模拟人体的生物微电波,刺激细胞更新再生,加速胸部血液循环,增强胸部纤维组织的韧性,促进胸腺发育,从而改善胸部松弛、下垂、萎缩、外扩等现象。其次还有针灸和电疗隆胸法等,但这些方法需要方法合理、长期坚持,而且对相对老化的乳房隆起作用不明显,且外形欠佳。 
而整形外科多采用微创注射法和外科手术法进行美容美体。微创注射法大多是利用注射器将填充材料填充软组织凹陷处或隆乳材料通过乳房下皱壁打到 乳腺后间隙、或者注射某些脂肪细胞激动剂或促进剂以促进乳腺扩增和乳房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而外科手术隆乳则大多是将乳房假体置入胸大肌或乳腺下,这些方法通常为医学较为常用和规范的治疗方法。 
无论采用微创注射、还是外科手术,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目前的材料及方法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但良莠不齐。概括目前的材料及方法,主要分为自体组分和非自体成分两大类。自体组分主要有自体干细胞移植、自体脂肪细胞颗粒注入、自体真皮脂肪瓣直接充填、诱导脂肪细胞生长的重组人脂肪细胞激动剂等。而非自体成分又分为生物类材料和非生物类材料。生物类材料主要有细胞因子、激素、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盐等注射剂;非生物材料又分为化学填充剂和天然药物促进剂。前者主要有液体石蜡、药用硅胶油、硅胶囊假体植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等;而后者主要是从某些天然植物或中草药中提取的单体成分或复合物制剂等。可以说,进行美容和美体时所使用的材料至关重要。因为,所使用的材料不一,所引起的并发症也不一样。归纳起来,目前国内使用的材料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均存在着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和缺陷性及不足。 
自身脂肪干细胞填充是一种新的美容美体方法,使用受试者自身的脂肪干细胞,来修补组织缺陷或发育不全的乳房。由于该手术将不用植入人工填充物、且植入的脂肪干细胞拥有相同的基因,所以不会出现排异反应。而且,由于使用的是从自身脂肪提取出来的干细胞,因此会很柔软,看上去非常自然,还可避免人工填充物破裂或移位的危险,疤痕较小,通常也不会变硬和疼痛,受术者不用为是否有毒或副作用感到担忧。但该技术能达到可见的作用有限,且尚未达到临床应用的成熟水平,目前仍属实验阶段。而且,即使能顺利使用自体干细胞移植进行填充,在自体干细胞分离、纯化、诱导、转化、存活等各个环节较为繁琐和麻烦,也存在一定难度和可操作性,且手术成本约3000美元至5000 美元,费用昂贵,甚至存在较大风险性、以及远期疗效和后遗症等问题。 
如使用脂肪细胞颗粒注射隆胸,是通过手术抽取自体下腹部及大腿部的多余脂肪,在经过分离纯化成颗粒脂肪后直接注入局部组织,使缺陷或所需部位变得丰满。虽然此方法无排异反应及过敏反应,但需要反复几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仍存在着手术风险较大、受术者较为痛苦、后遗症或合并症不可避免等,特别是使用脂肪细胞颗粒注射一段时间后,大多数移植的脂肪细胞均会自动发生脂肪液化、吸收、坏死、或出现皮下硬结、或再生性肉芽肿及感染性疾病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于隆胸来说,乳房严重萎缩或先天发育不良,则在手术后3-6个月内,由于部分脂肪组织被吸收,使术后的乳房轻度的缩小、其挺拔度比假体隆胸逊色,少数人还需补充移植2-3次。 
如使用生物类填充剂胶原蛋白、明胶基质、壳聚糖凝胶、透明质酸等非自体的异体材料注射填充,虽然近期有一定效果,也相对安全,但有学者认为,生物类材料注射不仅植入后的远期效果难以维持,而且常会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异物反应、过敏反应等。 
而注射另外一些非生物类材料的手术则是具有更大风险的手术方法,而且一旦出现并发症、或注入的材料难以彻底清除,甚至可能给受术者带来诸多后遗症和终身痛苦。 
如使用化学填充剂聚丙烯酸胺水凝胶注射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类似果冻状的液态物质,虽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特点,适合用于身体软组织充填,但由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液态,当受重力作用后可向下流动,随着时间推移,水分被机体吸收、水凝胶周围包膜挛缩大多可形成散在硬结,易于触摸而与乳腺肿瘤混淆,且聚丙烯酸胺水凝胶难以在乳房组织形成固定状态,具有一定的游走性、分散性和移位性。聚丙烯酸胺水凝胶作为化学制剂在体内大剂量应用,其长期存在的毒副作用和后期不良反应已有越来越多的发现,如注射后局部破溃、窦 道形成、乳房变形、出现硬结、血肿、包块、或乳房形态学的变化、继发感染,出现上肢运动障碍、疼痛等。已有一些曾接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丰胸后的女性患者,她们术后除出现不同程度的乳房继发感染、血肿、包块,甚至这些注射材料在受术者乳房内成为游离和游走的硬块或硬结外,有些受术者乳房开始疼痛或瘙痒,且月经周期改变、经期严重失调,严重者乳房变硬、变形,甚至不得不切除双侧乳房。特别是由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可能夹带有毒的丙烯酰胺单体及其他重金属,如流入血管,将造成循环系统伤害。另外,由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聚丙烯酰胺)不但是细菌的培养基,且在人体内各种酶的作用下,有可能变成有剧毒的单体分子,不仅有可能导致癌症,也可能损伤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系统及损伤肾脏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这种物质列为可疑致癌物之一,我国也于2006年起全面禁止使用之。 
还有硅凝胶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惰性和热稳定性的材料,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是整形医学方面,但有关研究表明,硅凝胶及其中的杂质,如其中的无机硅,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远期反应有两个方面,局部主要形成异物肉芽肿,远期病理反应,则由于硅凝胶泄漏经淋巴管引流或被子巨噬细胞吞噬后引起远处的异物反应,如发生腋窝聚硅酮淋巴结病,特别是在隆胸术后10年左右显现。而且,硅凝胶假体隆胸术还需要做一个3cm的手术切口,术后在乳房部位有可见疤痕,术后胸部稍有胀痛,如发生假体渗漏或破裂、假体排斥等,尤其是由于巨大的压力所致,那么液态硅胶就可能移到附近组织,还可造成假体异形、移位、硬化、乳房包膜痉挛或萎缩等等。如果纤维囊也破裂或者被撕开,硅胶可能聚集在乳房里,其周围会形成新的纤维囊。硅胶也有可能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可能会导致乳房变形,影响乳房的稳定性。硅凝胶假体置入隆胸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纤维胞膜挛缩和其他并发症,如凝胶性假瘤、乳腺癌等。而且,渗漏或破裂后的硅凝胶弥漫分布在纤维组织及乳腺小叶内, 部分乳腺小叶增生,腺泡上皮生长活跃,失去腺腔结构,伴炎细胞浸润及慢性肉芽肿改变,小叶内纤维组织胶原化,并可见纤维瘤形成趋势。部分组织为慢性炎性肉芽肿改变,组织中充满胶样物质,周围有异物巨细胞、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透明变性。还有硅胶油注射式隆胸,应用后的主要病理反应为局部远期反应,即慢性异物性肉芽肿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乳腺局部硬结伴或不伴疼痛,长时间不能消除,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且,有学者认为,硅胶假体应用、特别是硅胶微滴渗漏可能诱发自身免疫疾病、乳腺肿瘤等。Kulber等对23例硅胶假体隆胸术后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者进行淋巴结活检,发现有7例硅胶肉芽肿与乳腺癌同时存在。国内也有学者报道,使用硅胶假体隆胸术后并发乳腺癌1例。同时,有学者观察到受术者在胶样物质的周围乳腺导管上皮明显增生,属癌前病变,具有乳腺浸润癌发生的危险性。 
为减少硅凝胶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包括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或可能的致癌性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研制出了双囊盐水袋乳房假体。充注式盐水假体有切口较小,能在术中决定乳房体积、及与硅凝胶假体相比包膜挛缩率较低等优点。但双囊盐水袋乳房假体缺点为有液体感、易渗漏、隆胸的效果很难维持,且由于该假体比重较大,相对硅凝胶假体而言形态及手感欠佳,术后囊袋感明显,水分子易渗漏,盐水渗出后会造成乳房塌陷等影响外形,同时人体内长期放置会使盐水囊内部容易产生霉菌等问题,现在已基本被放弃。 
其它还有液体石蜡曾用于隆胸手术,但应用液体石蜡注射法进行隆乳,部分受术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乳房内的硬结、肿块、炎性反应、以及迟发性肉芽肿反应,石蜡在体表向下扩散、扩散后乳房外形不良、石蜡扩散形成的石蜡瘤以及石蜡栓塞导致失明或死亡,等等。并有确凿证据证明,用液体石蜡注射隆乳有诱发乳腺癌的可能;而且,上述并发症发生后,治疗难度很大,大部分只有行乳腺的切除术,以防晚期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液体石蜡注射隆 胸因副作用太大,早已停用或禁用。也有采用聚氨酯假体,但不能完全消除包膜挛缩,且这种假体置入更困难,在置入过程中聚氨酯涂层脆弱,很容易从硅凝胶外壳上脱离。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研制的更新,美容美体术必会进一步完善,从而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广阔的求美空间,满足广大女士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目前,发现越来越多的材料可以扩增前脂肪细胞,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无疑为可以软组织填充及隆胸手术带来了新的思路。 
而前脂肪细胞由脂肪干细胞分化而来,是一类具有增殖和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特异化的前体细胞,是很好的种子细胞来源,可以作为治疗许多面部凹陷和软组织缺陷及丰胸美体的有益填充物。为此,人们想到了在合适的微环境条件下,人体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在体内与体外均可以有效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而这种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不仅可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而且,还可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原位脂肪组织充盈和总体积相对增大。 
然而,人体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的数量非常有限,至今仍是制约其美容整形外科临床应用的一道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要想得到足够的自体前脂肪细胞必须大量的脂肪组织,而在临床上要想获得大量自体脂肪组织必须合适的人群,即必须有足够脂肪组织可以抽取的人,而通常乳房发育不良的人,其可抽取的自体脂肪组织非常有限,而且,即使可以部分抽取,其难度也较大、且风险性更大。如果希望依靠很少的原位组织去进行原代培养的前脂肪细胞,其在体外培养的时间虽然较短,但一般不超过7-8代。因此,无论作为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还是作为脂肪细胞注射移植而用于临床充填修复软组织缺损,都需要一种更好的方法,使之即可在体外大量扩增,也能在体内中胚层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自然增殖。 
某些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一类高度生物活性的有丝裂原,均具有高效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这些细胞生长因子还可参与调节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及代谢功能,因此有望通过应用合理的刺激方式,达到前脂肪细胞的有效扩增。目前已有诸多细胞生长因子在成脂分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报道。IGF-1是比较确定的有效成脂剂,但EGF、TGF-β、b-FGF、PDGF、TNF-α2、IL-11等细胞生长因子有研究认为其抑制成脂分化,也有认为能促进成脂分化,还有认为未见明显成脂分化作用;特别是这些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种属的实验动物或不同来源的细胞及不同实验剂量时,对其相应的靶细胞的作用又不完全一致。 
为此,我们希望可以利用上述学术理论、并希望克服单独依赖细胞生长因子的弊端,通过从自体脂肪组织中得到前体脂肪细胞,然后,根据不同物质或成分促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互补,通过设计和设定合适的微环境条件和促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复合体系联合介导和共济协同的干预作用下,在体内或体外加快促进其增殖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最后储积脂肪,以此用它来填充面部凹陷、自身的软组织缺损和促进女性乳房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以达到自然美容、美体和丰胸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克服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1)口服激素类药物,以调节人体的激素水平,促进乳腺发育,完善第二性征,但作用缓慢、长期服用副作用大,特别是容易诱发或促发乳腺癌。 
(2)利用机械的物理作用,如人工按摩、仪器刺激等,可改善乳房组织的血液循环,而且目前临床上通用的微电脑丰胸仪模拟人体的生物微电波,刺激细 胞更新再生,加速胸部血液循环,增强胸部纤维组织的韧性,促进胸腺发育,从而改善胸部松弛、下垂、萎缩、外扩等现象。其次还有针灸和电疗隆胸法等,但这些需要方法合理、长期坚持,而且对相对老化的乳房隆起作用不明显,且外形欠佳。 
(3)通过外科手术一般采用填充材料填充达到填补效果,如使用生物类填充剂胶原蛋白、明胶基质、壳聚糖凝胶、透明质酸等非自体的异体材料注射填充,虽然近期有一定效果,也相对安全,但有学者认为,生物类材料注射不仅植入后的远期效果难以维持,而且常会引起软组织或乳房组织的炎症反应、异物反应、过敏反应等。而注射另外一些非生物类材料的手术则是具有更大风险的手术方法,而且一旦出现并发症、或注入的材料难以彻底清除,甚至可能给受术者带来诸多后遗症和终身痛苦。 
(4)当前较为先进的技术-自体脂肪注射术,如使用脂肪细胞颗粒注射填充,是通过手术抽取自体下腹部及大腿部的多余脂肪,在经过分离纯化成颗粒脂肪后直接注入需要的部位。虽然此方法无排异反应及过敏反应,但需要反复几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仍存在着手术风险较大、受术者较为痛苦、后遗症或合并症不可避免等,特别是使用脂肪细胞颗粒注射隆胸一段时间后,大多数移植的脂肪细胞均会自动发生脂肪液化、吸收、坏死、或出现皮下硬结、或再生性肉芽肿及感染性疾病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而且,乳房严重萎缩或先天发育不良,则在手术后3-6个月内,由于部分脂肪组织被吸收,使术后的乳房轻度的缩小、其挺拔度比假体隆胸逊色,少数人还需补充移植2-3次。 
(5)某些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一类高度生物活性的有丝裂原,均具有高效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这些细胞生长因子还可参与调节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及代谢功能,因此有望通过应用合理的刺激方式,达到前脂肪细胞的有效扩增。目前已有诸多细胞生长因子在成脂分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报道。IGF-1是比 较确定的有效成脂剂,但EGF、TGF-β、b-FGF、PDGF、TNF-α2、IL-11等细胞生长因子有研究认为其抑制成脂分化,也有认为能促进成脂分化,还有认为未见明显成脂分化作用;特别是这些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种属的实验动物或不同来源的细胞及不同实验剂量时,对其相应的靶细胞的作用又不完全一致。如何确定这些物质的最佳给药浓度,如何避免这种局限及不足,如何提高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及合理性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或局限设计研制和改进创新的局部美容和美体制剂,本发明避免了当前技术手段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局部促进外周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使的治疗部位脂肪细胞增多,达到填充,丰满的作用,从而达到自然美容美体的效果。 
本发明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Figure BSA00000607424200201
Figure BSA00000607424200211
上述原料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0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其特征是由下述优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Figure BSA00000607424200212
上述原料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0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的制备方法: 
(1)富集血小板血浆的制备:严格按照人体抽血的规范化要求,迅速采集受术者的肘中静脉血、并同时收集到含抗凝剂的采血管中,轻轻颠倒混匀;然后以1500g离心6min,吸取全部上层血浆和中间层血小板浓缩物及紧邻中间层的部分红细胞至另一离心管,再以1000g离心6min,此时液体分为两层,吸取四分之三上清液弃掉,剩余的即为富集血小板血浆; 
(2)水溶性成分的配制:按上述一种促进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 大的富集血小板血浆复合诱导剂的原料配比,用分析天平称取黄芪多糖、蒲黄总黄酮溶于自体血浆中,充分搅拌溶解,混合均匀,然后将此体系自然放置,待三十分钟后,过滤消毒后,再依次加入重组人神经肽Y全长多肽、还原型辅酶II、乙酰辅酶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待用; 
(3)油溶性成分的配制:按照上述剂量,用分析天平称取油酸,并置于洗净消毒过干燥过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入游离脂肪酸,并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50℃,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将其作为油溶性成分,消毒待用; 
(4)醇溶性成分的配制: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配方量的姜黄素,置于另一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过的三角瓶中,然后加入等量1mol/L的氢氧化钠溶解后,混合均匀,反应三十分钟,制备成钠盐,再用1mol/L氯化氢调整溶液pH值到5.5-6.5之间即可,然后消毒待用; 
(5)用法:待判断或评价其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及批准文号后,即可在合法的医疗单位或美容机构使用。可通过美容注射器分别吸取不同体系的液体于皮下注射即可。 
本发明组方基本原则: 
简单地讲,本发明的组方采用的是水溶性、油溶(脂溶)性和醇溶性三种液体相所共同组成的用于促进人体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诱导剂体系,通过其对离体培养细胞或在体诱导刺激的方式使前脂肪细胞有限增殖和有序分化,以实现和达成皮下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体积增大及维持其细胞血供和营养等,并保持和维护该脂肪细胞在生理条件下的正常生存、生长和生命活动。 
具体地讲,本发明的组方采用国际上最新发现的外周脂肪细胞激动剂神经肽Y(NPY)的高效和高量表达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效应分子及促进中胚层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生物学作用;并发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具有协同促进前脂肪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化和加快皮下组织内形 成血管、使移植或增殖分化后的脂肪细胞缩短在体内缺血缺氧时间、以提高更多脂肪细胞存活率的优势作用;再以乙酰辅酶A(Acetyl CoA)为前脂肪细胞提供合成脂肪酸和脂肪所需要的前体原料以加速前脂肪细胞的分化速率,促使脂肪细胞中脂肪含量更多增加和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的作用效果;同时以还原型辅酶II(NADP)作为体内脂肪合成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及其在体内脂肪合成代谢反应中发挥递氢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使前脂肪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自由基所致的过氧化损伤,以维持原位脂肪细胞或已增殖和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存活和代谢稳定。最后辅以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所具有的细胞生长、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氧分压、二氧化碳含量、渗透压、PH值、无机离子、粘附因子及细胞生长因子等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脂肪组织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中的血小板刺激、释放和激活的各种细胞生长因子,使前脂肪细胞得到最大限度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使其细胞数量和体积得到明显的增加和提升。 
组方中各种功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如下: 
神经肽Y(NPY)的作用机制:神经肽Y(NPY)是最为活跃的多肽类递质、也是最新发现的外周脂肪细胞的激动剂和效应分子。NPY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NPY在其多样化受体的协助下,不仅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与Leptin、Ghrelin、Insulin、OrexinA和OrexinB等其它调控因子的共同作用,完成其重要而又复杂的食物摄取和能量平衡的调控,以加强刺激食欲,明显增加能量摄入,同时降低机体的热量消耗,使能量在体内过量蓄积,且能提高脂肪组织中脂蛋白脂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不断刺激脂肪生成并逐步形成脂肪组织增多;而存在于外周组织中的NPY,则可在某些因素诱导其表达增多,使游离在外周组织和体液微环境及细胞基质中的NPY增多,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脂肪蓄积的关联细胞及前体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引起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而进一步导致局部 或全身脂肪组织的增多,特别是通过与外周脂肪细胞膜上G蛋白偶联受体(NPY1R、NPY2R、NPY3R、NPY4R、NPY5R和NPY6R)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其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而这种生物学作用及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与NPY对过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s)家族、C/EBPs家族、脂肪细胞确定分化依赖因子1(ADD1/SREBP1)等参与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蛋白的表达增多及多因素调控作用有关。我们的研究也证实:应用合适浓度的NPY,不仅能明显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能显著提高该细胞C/EBPα和PPARγ的表达水平,而PPARγ对脂肪细胞分化进行调控是通过与配体结合被激活后再与受体结合形成PPAR-RXR异二聚体,进一步同反应元件结合激活靶基因最终导致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而C/EBPα在脂肪细胞分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促进PPARγ的高表达,保持分化细胞的表型。这说明,NPY加快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很可能是与上调PPARγ、C/EBPα表达水平有关,同时这也提示,NPY能作为脂肪细胞膜上受体NPYR的有效促进剂或激动剂。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用机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NPY的影响和调控。然而任何细胞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于血管为之提供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血管生成对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血管生成是一个在原有的毛细血管或微静脉基础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从先前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的方式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的受高度调控的过程。血管生成首先要在相关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下激活内皮细胞,激活的内皮细胞再经过迁移、增殖、分化的过程最终形成新的毛细血管,其中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就是其中最为常见、最有潜能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分化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它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如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生、胶原合成及小血管形成等过程中,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配方中设计并添加bFGF,不仅有利于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发挥作用,而 且对脂肪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bFGF是一种重要的活性多肽和功能蛋白,也是一种广谱的有丝分裂源,对来源于中胚层的和外胚层的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加入重组人bFGF可对前脂肪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一周可到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加入的bFGF能刺激前脂肪细胞倍增时间可提前12小时。除此之外,加入bFGF的前脂肪细胞分化明显提前,细胞内合成的脂肪小滴更多,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由此可见,bFGF对体外培养的前脂肪细胞的有明显的促增殖分化作用,且也能促进了脂肪细胞的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化;而且,它对人前脂肪细胞还有明显的促成脂作用,加上其缩短了移植脂肪组织内形成血管的时间,使移植的脂肪细胞缩短了体内缺血缺氧的时间,有更多的脂肪细胞存活,因此,其添加具有重要意义。 
还原型辅酶II(NADPH)的作用机制:还原型辅酶II(NADP)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有氧化型(NADP+)和还原型(NADPH)两种形式,是体内许多还原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它在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体内许多生化代谢反应中发挥递氢作用,特别是NADPH还可维持谷胱甘肽于还原状态,为脂肪合成代谢需要的相关酶提供足够的还原剂,保护一些含-SH蛋白质及脂肪合成酶免受氧化剂损伤,从而,提高前脂肪细胞良好的分化能力,同时使得前脂肪细胞在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自由基所导致的过氧化损伤,维持原位脂肪细胞或已增殖和分化后的脂肪细胞的存活和代谢稳定。 
乙酰辅酶A的作用机制:乙酰辅酶A(Acetyl CoA)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化枢纽物质之一,它是丙酮酸脱羧和脂肪酸的β-氧化的产物,同时还是合成脂肪酸、酮体等能源物质的前体物质,也是合成胆固醇及其衍生物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即乙酰辅酶A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合成脂肪酸,而脂肪酸再经生化合成转变为脂肪。由于脂肪是机体内疏水性的高度还原的能源贮存形 式,可被大量贮存,且利用速度较慢,这正好可以加速前脂肪细胞分化,促使脂肪细胞中脂肪含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 
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的作用机制:前脂肪细胞在增殖和分化的整个过程中,该细胞所处的微环境条件及其介质的影响至关重要,包括细胞生长和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氧分压、二氧化碳含量、渗透压、PH值、无机离子、粘附因子及细胞生长因子等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脂肪组织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富集血小板的自体血浆中含有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所需要的最合适的微环境条件及该细胞生存、生长和生活(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体液和营养物质及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肽、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激素、酶、核酸、抗氧化剂、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它成分和能量等。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最基本的营养素,维生素是维持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碳水化合物可提供细胞的能源,无机盐是细胞组成所必需并参与细胞的代谢和细胞微环境中离子浓度的调控,促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和加快细胞生长发育及分裂增殖;除此之外,自体血浆还具备细胞生存和增殖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限度内最佳的离子浓度、气相含量(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渗透压和PH条件等,是中胚层细胞及皮下脂肪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也是皮肤组织中新生细胞分裂和增殖的良好培养基,十分有利于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中的血小板具有刺激、释放和激活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的功能,而这些被释放和激活的相关细胞因子又会强化NPY、bFGF等的生物学效应、并在它们的共同参与之下,使前脂肪细胞得到最大限度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使其细胞数量和体积得到明显的增加和提升。 
油酸(OA)的作用机制:油酸(OA)为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研究证实,油酸能促进脂肪细胞PPARγ、C/EBPα及脂蛋白脂酶(LPL)mRNA的表达,而C/EBPs、 PPARs及LPL是脂肪细胞分化的决定性调控因子,在脂肪细胞分化中发挥关键性调节作用。PPARγ、C/EBPα及LPL的表达增高,表明油酸可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而且,研究结果也表明,采用油酸诱导分化前脂肪细胞72h后,可见到脂肪细胞形态变圆、体积增大、甘油三酯总量明显增加,且油红O染色观察发现到其胞浆中含有丰富脂滴,细胞呈戒环状,具备典型成熟脂肪细胞外观。还有研究采用几种已知的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作用的刺激因子,包括油酸、胰岛素、IBMX、ASP和DEX,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结果发现,油酸对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作用最强,且其诱导分化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24h),而且分化均匀、分化率高(>99%),特别是明显增加了前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合成量。 
游离脂肪酸(FFA)的作用机制:游离脂肪酸(FFA)是合成脂肪的重要原料,也可加速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的表达和活性所致。研究发现,如果11β-HSD1基因激活或表达增强,则将明显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而当11β-HSD1基因沉默时,则大大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这说明,脂肪细胞的正常分化需要11β-HSD1的存在,而11β-HSD1的高表达或过表达,则能够加快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而且,游离脂肪酸(FFA)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还可通过对PPARγ2和C/EBPα的调控完成的,且p38MAPK通路是脂肪酸调控PPARγ2的重要途径之一。 
黄芪多糖(APS)的作用机制:黄芪多糖(APS)是黄芪的主要成分,它可增加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转运,从而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研究还发现,黄芪多糖(AP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前脂肪细胞的生长表现为增殖趋势,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特别是,黄芪多糖(APS)能促进前脂肪细胞内的脂质积聚,促进前脂肪细胞的不断分化;而且,黄芪多糖(APS)还能够在mRNA及蛋白水平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因子PPARγ和C/EBPαmRNA的表达,使前 脂肪细胞增殖加快和脂肪积聚增多,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增加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脂质堆积,最终导致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大。 
蒲黄总黄酮(PTF)的作用机制:蒲黄总黄酮(PTF)是蒲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蒲黄活血化瘀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强烈的刺激动脉内皮细胞产生前列环素(PGI2)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活性;同时,可改善成熟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游离脂肪酸(FFA)的溢出。蒲黄总黄酮(PTF)除了改善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亦可提高其储脂能力,减少外周游离脂肪酸(FFA)的浓度。而且,它同样能增加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且蒲黄总黄酮(PTF)还能促进PPARγmRNA及C/EBPα的表达,其效应与PPARγ激动剂格列酮相似,表现为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并能促使前脂肪细胞在不断分化过程中出现一定量的脂质积聚,从而使前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 
人参皂苷Rb1(Rb1)的作用机制:人参皂苷Rb1(Rb1)是人参和西洋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糖、增加脂肪细胞中脂质的生成和分化。而脂肪细胞的分化又受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两类转录因子的调控,且两者又共同调节其下游与维持成熟脂肪细胞表型的有关基因的表达,并且参与脂肪细胞的糖脂代谢。人参皂苷Rb1通过结合于脂肪细胞PPARγ的配体结合域激活PPARγ,从而上调PPARγ和C/EBPα的表达,促进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和抑制脂肪分解。正是由于人参皂苷Rb1(Rb1)能激活和过表达PPARγ和C/EBPα,因此促进了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有研究表明,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两者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其中PPARγ选择性表达于脂肪细胞。另有研究证实,人参皂甙Rb1(Rb1)能够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的程度,增加脂肪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人参皂甙Rb1(Rb1)正是通过增加PPARγ和C/EBPα的表达量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同时抑制基础脂解,这可能是人参皂甙Rb1 (Rb1)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该细胞体积增大的原因之一。 
姜黄素(curcumin)的作用机制:姜黄素(curcumin)是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和膳食食用色素,也是姜黄中主要活性成分。通常,姜黄素低浓度时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而高浓度时则抑制其增殖,我们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姜黄素在不同浓度时对前脂肪细胞增殖进行必要的调控。同时,还可利用姜黄素具有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和降低脂肪细胞炎症反应等特点加强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而姜黄素的这些生物学效应与其调控脂肪细胞内多种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有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可诱导PPARγ表达、并增强其转录活性。姜黄素可与PPARγ配体结合域反应,诱导人皮下组织脂肪细胞分化。对姜黄素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显示,用表达DNA结合区、人PPARγ配体结合域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转染CV-1细胞,发现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及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均有明显的PPARγ配体结合活性。由此可见,姜黄素使PPARγ表达升高,可能是姜黄素作为配体直接与PPARγ发生相互作用,并通过其正反馈调节机制上调PPARγmRNA表达,从而促进皮下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脂肪合成增加,最终使脂肪细胞体积得以增大。此外,姜黄素结构简单易于合成,适合开发颇具价值的天然药物,临床应用也具有良好的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组方创新:本组方也是本发明的技术核心,本发明组方将不同生物功效、作用途径和理化性质特性的功效成分有机结合、并组成良好的共济协同作用所共同组成的用于促进人体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诱导剂体系,通过其对离体培养细胞或在体诱导刺激的方式使前脂肪细胞有限增殖和有序分化,以实现和达成皮下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体积增大及维持其细胞血供和营养等,并保持和维护该脂肪细胞在生理条件下的正常生存、生长和生命活动。通俗地说,本发明产品不仅促进前脂肪细胞有限增殖和有序分化,同时为在体新生长的脂肪细 胞提供生存、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本组方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作用于前脂肪细胞。 
另外,本组方的原料不是随意地添加。因为有些功效成分,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对前脂肪细胞没有作用,甚至还可能引起的直接细胞毒性及生长和增殖抑制、甚至直接导致细胞损伤、破坏及无法生长,所以,只有充分研究各种功效成分添加浓度、增效协同剂复配,对前脂肪细胞有效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才能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成分,并达到相应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反复的实验探索,摸索出了合适浓度,对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确定的作用,可促进其增殖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2.协同效果好:本组方采用国际上最新发现的外周脂肪细胞激动剂神经肽Y的高效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生物学作用;并发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促进前脂肪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化和加快皮下组织内形成血管、使移植或增殖分化后的脂肪细胞缩短在体内缺血缺氧时间、以提高更多脂肪细胞存活率的优势作用;再以乙酰辅酶A为前脂肪细胞提供合成脂肪酸和脂肪所需要的前体原料以加速前脂肪细胞的分化速率,促使脂肪细胞中脂肪含量更多增加和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的作用效果;同时以还原型辅酶II作为体内脂肪合成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及其在体内脂肪合成代谢反应中发挥递氢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使前脂肪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自由基所致的过氧化损伤,以维持原位脂肪细胞或已增殖和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存活和代谢稳定。最后辅以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所具有的细胞生长、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氧分压、二氧化碳含量、渗透压、PH值、无机离子、粘附因子及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中的血小板刺激、释放和激活的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等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脂肪组织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另外,这些被释放和激活的相关细胞因子又会强化NPY、bFGF等的生物学效应,最大限定发挥它们的 作用,使前脂肪细胞得到最大限度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使其细胞数量和体积得到明显的增加和提升。 
3.安全性高:本发明中主要以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作为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功效成分的基础原料,所有组方原料来源方便、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廉;另外,大部分功效成分来源于自体、内源性、天然成分,免疫原性小,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同时,本发明通过局部作用促进软组织或女性乳腺中前体脂肪的增殖和分化而达到隆胸作用。这种方法,避免了口服激素类药物作用缓慢、长期服用副作用大,特别是容易诱发或促发乳腺癌的不足;同时,避免了通过外科手术填充的生物类填充剂、非生物类填充剂常会引起乳房组织的炎症反应、异物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易变形等安全性高。 
4.疗效好:本发明采用国际上最新发现的外周脂肪细胞激动剂神经肽Y(NPY)的高效和高量表达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效应分子及促进中胚层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生物学作用;并发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具有协同促进前脂肪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化和加快皮下组织内形成血管、使移植或增殖分化后的脂肪细胞缩短在体内缺血缺氧时间、以提高更多脂肪细胞存活率的优势作用;再以乙酰辅酶A(Acetyl CoA)为前脂肪细胞提供合成脂肪酸和脂肪所需要的前体原料以加速前脂肪细胞的分化速率,促使脂肪细胞中脂肪含量更多增加和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的作用效果;同时以还原型辅酶II(NADP)作为体内脂肪合成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及其在体内脂肪合成代谢反应中发挥递氢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使前脂肪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自由基所致的过氧化损伤,以维持原位脂肪细胞或已增殖和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存活和代谢稳定。最后辅以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所具有的细胞生长、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氧分压、二氧化碳含量、渗透压、PH值、无机离子、粘附因子及细胞生长因子等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脂肪组织的形成等均具有 重要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富集血小板自体血浆中的血小板刺激、释放和激活的各种细胞生长因子,使前脂肪细胞得到最大限度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使其细胞数量和体积得到明显的增加和提升。 
可以看出,本发明产品可以全方位,多途径,多层次地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结果就是可以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大细胞的体积,从而自然地、逐渐地达到隆胸的效果,可真正做到一劳永逸地解决乳房缺陷问题;同时由于其丰胸的效果是通过促进自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增大而达到的,因此其效果自然、真实;另外,由于本发明产品作用于局部,不会引起其它部位脂肪细胞的增殖,不会转移到其它部位,作用效果稳定,疗效明显。 
5.顺应性好:不像其它的方法,对受术者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自体脂肪注射术,手术者需为较胖患者,才能抽取自体脂肪颗粒,即使可以部分抽取,其难度也较大、且风险性更大;而对于通过手术填充的方法,更是对手术者的身体状况具有一定的要求。而本发明产品仅局部作用于需要增殖的部位,通过全方位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为合成脂肪提供原料,改善脂肪细胞的微环境,不良反应小,无需手术,可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能为广大女性所接受。 
6.应用性强:本发明产品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实际操作容易、节省原材料、降低环境污染、低碳环保。本发明产品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和产业化生产,应用性极强,适合有合法医疗美容资格的基层单位以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技术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各原料述优选重量百分比: 
Figure BSA00000607424200331
上述原料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00%。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配制100g为例): 
(1)富集血小板血浆的制备:严格按照人体抽血的规范化要求,迅速采集受术者的肘中静脉血、并同时收集到含抗凝剂的采血管中,轻轻颠倒混匀;然后以1500g离心6min,吸取全部上层血浆和中间层血小板浓缩物及紧邻中间层的部分红细胞至另一离心管,再以1000g离心6min,此时液体分为两层,吸取四分之三上清液弃掉,剩余的即为富集血小板血浆; 
(2)水溶性成分的配制:按上述一种促进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富集血小板血浆复合诱导剂的原料配比,用分析天平称取黄芪多糖6g、蒲黄总黄酮6g溶于自体血浆中,充分搅拌溶解,混合均匀,然后将此体系自然放置,待三十分钟后,过滤消毒后,再依次加入重组人神经肽Y全长多肽0.1×10-3g、 还原型辅酶II 0.0033g、乙酰辅酶A0.0035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0.1×10-3g,待用; 
(3)油溶性成分的配制:按照上述剂量,用分析天平称取油酸0.52g,并置于洗净消毒过干燥过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入游离脂肪酸0.52g,并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50℃,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将其作为油溶性成分; 
(4)醇溶性成分的配制: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配方量的姜黄素0.053g,置于另一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过的三角瓶中,然后加入等量1mol/L的氢氧化钠溶解后,混合均匀,反应三十分钟,制备成钠盐,再用1mol/L氯化氢调整溶液pH值到5.5-6.5之间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3)

1.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Figure FSA00000607424100011
上述原料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其特征是由下述优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Figure FSA00000607424100012
上述原料的总重量百分比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富集血小板血浆的制备:严格按照人体抽血的规范化要求,迅速采集受术者的肘中静脉血、并同时收集到含抗凝剂的采血管中,轻轻颠倒混匀;然后以1500g离心6min,吸取全部上层血浆和中间层血小板浓缩物及紧邻中间层的部分红细胞至另一离心管,再以1000g离心6min,此时液体分为两层,吸取四分之三上清液弃掉,剩余的即为富集血小板血浆;
(2)水溶性成分的配制:按上述原料配比,用分析天平称取黄芪多糖、蒲黄总黄酮溶于自体血浆中,充分搅拌溶解,混合均匀,然后将此体系自然放置,待三十分钟后,过滤消毒后,再依次加入重组人神经肽Y全长多肽、还原型辅酶II、乙酰辅酶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待用;
(3)油溶性成分的配制:按照上述剂量,用分析天平称取油酸,并置于洗净消毒过干燥过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加入游离脂肪酸,并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50℃,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将其作为油溶性成分;
(4)醇溶性成分的配制: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配方量的姜黄素,置于另一个经过洗净消毒干燥过的三角瓶中,然后加入等量1mol/L的氢氧化钠溶解后,混合均匀,反应三十分钟,制备成钠盐,再用1mol/L氯化氢调整溶液pH值到5.5-6.5之间即可;上述三种体系的复合物即为一种促进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富集血小板血浆复合诱导剂。
CN2011103490314A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3572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90314A CN102357263A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90314A CN102357263A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7263A true CN102357263A (zh) 2012-02-22

Family

ID=4558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90314A Pending CN102357263A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72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4960A (zh) * 2012-02-24 2014-12-24 山川谦辅 皮下组织及皮下脂肪组织增加促进用组合物
CN105521484A (zh) * 2015-12-14 2016-04-27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促进脂肪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CN113101418A (zh) * 2020-01-09 2021-07-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乳房假体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4960A (zh) * 2012-02-24 2014-12-24 山川谦辅 皮下组织及皮下脂肪组织增加促进用组合物
EP2818174A4 (en) * 2012-02-24 2015-11-04 Kensuke Yamakawa COMPOSITION FOR PROMOTING THE REPRODUCTION OF SUBCUTANEUM TISSUE AND SUBCUTANEOUS FAT TISSUE
CN104244960B (zh) * 2012-02-24 2018-11-13 山川谦辅 皮下组织及皮下脂肪组织增加促进用组合物
CN105521484A (zh) * 2015-12-14 2016-04-27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促进脂肪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CN113101418A (zh) * 2020-01-09 2021-07-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乳房假体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101418B (zh) * 2020-01-09 2022-07-1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乳房假体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monacci et al. Procedure, applications, and outcomes of autologous fat grafting
Gentile et al. Adipose-derived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basic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for cell-based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scars on the face
Cervelli et al. Application of enhanced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and fat grafting mixed with PRP in post-traumatic lower extremity ulcers
KR102379417B1 (ko) 미용적 유방 충전을 위해 또는 안면 충전 및/또는 회생을 위해 체외 확장 지방조직-유래 줄기세포를 이용하는 지방 충전물
CN110496241A (zh) 取自脂肪组织的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45994A (zh) 促进干细胞移植和植入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4321426A (zh) 永生化干细胞以及以其生成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物制剂
CN102085172B (zh) 一种以美洲荻尾草提取物为主要组分的护肤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5113A (zh) 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或损伤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基质及其可注射制剂
CN109865033A (zh) 一种外敷药膏及其在修复糖尿病足创伤中的应用
Landau et al. propose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adipose tissue in autologous fat grafting
CN104984399A (zh) 一种生物支架材料、svf辅助的脂肪组织制备方法
CN110339338A (zh) 生发剂
CN102357263A (zh) 一种可用于美容和美体的促自体外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增大的复合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Sadati et al.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utilized to promote greater graft volume retention in autologous fat grafting
JP2019026573A (ja) 育毛剤
WO2020181753A1 (zh) 干细胞制剂及其在制备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Bulgin et al. Autologous bone-marrow-derived-mononuclear-cells-enriched fat transplantation in breast augmentation: evaluation of clinical outcomes and aesthetic results in a 30-year-old female
JP5140804B2 (ja) 生体再生カプセル
CN107213455A (zh) 一种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20058864A (ko) 비피더스균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지방유래 줄기세포의 줄기세포성 증진용 및 피부세포 증식용 조성물
Alexander Use of platelet-rich plasma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of autologous fat grafting
KR20120058829A (ko) 세콰이어 캘러스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지방유래 줄기세포의 줄기세포성 증진용 및 피부세포 증식용 조성물
KR101835929B1 (ko) 피하 조직 및 피하 지방 조직 증가 촉진용 조성물
KR20120058830A (ko) 하이페리쿰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지방유래 줄기세포의 줄기세포성 증진용 및 피부세포 증식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