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2828B -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2828B
CN102342828B CN201110222061.9A CN201110222061A CN102342828B CN 102342828 B CN102342828 B CN 102342828B CN 201110222061 A CN201110222061 A CN 201110222061A CN 102342828 B CN102342828 B CN 102342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valve
air scoop
electric sphygmomanomet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20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2828A (zh
Inventor
藤田丽二
西冈孝哲
山崎荣介
岸本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2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2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2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2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41Details of apparatus construction, e.g. pump units or housings therefor, cuff pressurising systems, arrangements of fluid conduits or circui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基座(501)的泵容纳区域(502)容纳泵(511),阀容纳区域(503)容纳阀(512),空气管(520)连接泵空气口(511c)和阀空气口(512b),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基板(530)。由此,即使是不同机型的电子血压计,也能够通过对可实现通用化的部件实现组合件,与电子血压计的机型无关地,作为通用部件来利用该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

Description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血压是用于分析循环系统疾病的指标之一。根据血压来进行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能有效预防例如脑中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在早晨血压上升的早上高血压关系到心脏病及脑中风等。且已判明在早上高血压中,被称为高血压晨峰(morning surge)的起床后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左右的时间内的血压急剧上升的症状,与脑中风有着因果关系。
因此,掌握时间(或生活习惯)和血压变化的相互关系,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分析有用。从而,需要长时间连续地对血压进行测定。
另外,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已判明,与在医院或体检时测定出的血压(随时血压)相比,在家庭中测定出的家庭血压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更为有效。伴随于此,家庭用的血压计广泛普及,并且已经开始将家庭血压值使用于诊断之中。
一般来说,作为电子血压计的结构,由如下结构构成:对用于装戴在测定部位上的袖带的内部的压力进行控制的泵、阀及配管(管);用于控制电子血压计的基板;用于显示血压值的显示部;用于输入接通(ON)/断开(OFF)电子血压计的电源操作以及测定开始等操作的操作部;用于将这些设备等容纳在内部的外壳(例如,日本特开2010-6919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99384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91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99384号公报。
在现有的电子血压计中,针对每种机型,对于不同的外壳的各种部件的配置进行研究,因此每当增加机型时需要研究其配置。
但是,因电子血压计的机型不同,用于显示血压值的显示部、用于输入血压计操作的操作部以及外壳的外观和关于适用性(usability)的部分也不同。但是,对于容纳在外壳内部的泵、阀及配管(管),则与机型无关地能够利用通用的设备。
另外,对于控制电子血压计的基板,只要针对每一个机型设定写入到基板上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中的软件的内容,就能够针对装载了CPU的基板而与机型无关地利用通用的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现有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用组件以及电子血压计,通过将电子血压计中可实现通用化的部件做成组合件,从而能够与电子血压计的机型无关地将该组合件用作通用部件。
基于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容纳在电子血压计的外壳内,所述电子血压计将袖带)装戴在被测定者的测定部位上来测定血压,该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具有:泵,其向上述袖带导入空气,并具有泵空气口;阀,其对上述袖带内的空气压进行控制,并具有阀空气口;空气管,其用于连接上述泵空气口和上述阀空气口;基板,其安装有电子设备;基座,其具有侧面,并具有用于容纳上述泵的泵容纳区域、用于容纳上述阀的阀容纳区域以及用于支撑上述基板的基板支撑区域。
另外,上述泵容纳区域容纳上述泵,上述阀容纳区域容纳上述阀,上述空气管连接上述泵空气口和上述阀空气口,上述基板支撑区域支撑上述基板。
在另一方式中,上述泵容纳区域的上述泵的支撑深度设置为比上述阀容纳区域的上述阀的支撑深度深。
在另一方式中,以使上述泵空气口和上述阀空气口位于上述侧面一侧并且各空气口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将上述泵和上述阀配置在上述基座上。
在另一方式中,上述泵空气口的前端及上述阀空气口的前端,从上述基座的上述侧面一侧向外突出。
在另一方式中,从上述基座的上述侧面的外侧,利用上述空气管连接上述泵空气口和上述阀空气口。
在另一方式中,在将上述泵容纳在上述泵容纳区域,并将上述阀容纳在上述阀容纳区域的状态下,在上述基板支撑区域内,在上述泵容纳区域及上述阀容纳区域的开口侧的位置支撑上述基板。
在另一方式中,以使上述泵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在上述基板支撑区域内支撑上述基板。
在另一方式中,以使上述阀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在上述基板支撑区域内支撑上述基板。
在另一方式中,在上述基板的边缘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
在另一方式中,上述泵包括:泵主体,其具有上述泵空气口,泵马达,其设在相对于上述泵主体而与上述泵空气口相反的一侧;在与上述泵马达的上述泵主体相反的一侧具有马达端子,在上述侧面设有用于防止与上述马达端子相干涉的切口区域。
在另一方式中,上述基座还包括用于连接上述空气管的连接配管。
基于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具有: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外壳,其表面具有显示部,并在该外壳内部容纳上述电子血压计用组件;袖带,其装戴在被测定者的测定部位上,上述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对导入于该袖带内部的空气压进行控制。
在另一方式中,在将上述外壳载置在载置面的情况下,上述显示部相对于上述载置面倾斜。
若采用基于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则通过将可实现通用化的部件做成组合件,能够提供一种与机型无关地将该组合件用作通用部件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的功能结构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测定血压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沿着图1中的V-V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的外壳内安装了电子血压计用组件的状态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载置板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9中的X-X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的基座载置了泵及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从图9中的箭头XII方向观察的图。
图13是实施方式的基座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电子血压计
10外壳
11表壳
12内部基板
20袖带
21空气袋
31袖带用空气管
40显示部
41操作部
41A测定/停止开关
41B计时器设定开关
41C存储器开关
41D、41E箭头开关
42、43存储器
44电源
45计时器
53泵驱动电路
54阀驱动电路
100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
111压力调整部
112血压计算部
1121平均处理部
1122值异常判断部
113传感器异常检测部
114存储部
115显示处理部
321第一压力传感器(压电电阻式压力传感器)
322第二压力传感器
331第一振荡电路
332第二振荡电路
500电子血压计用模块
501基座
501h表面
501s第一侧面
501t第二侧面
501x切口区域
502泵容纳区域
503阀容纳区域
504连接配管
504a第一配管口
504b第二配管口
506基座定位用孔
510基板支撑区域
511泵
511a泵主体
511b泵马达
511c泵空气口
511t马达端子
512阀
512a阀主体
512b阀空气口
520空气管
521主配管
522第一支管
523第二支管
524第三支管
530基板
530f边缘部区域
531通信区域
532基板定位用孔
600液晶显示装置
601液晶显示板
602热封构件
700液晶显示载置板
701板主体
702立壁
711、712支撑棱
H1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提及个数、量等时,除了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以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一定限定于该个数、量等。
另外,在下面存在多个实施方式时,除了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以外,最初就已预想到能够适当组合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各图中,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对应的部分,不重复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臂作为测定部位,并利用示波测量法计算血压,作为一例,对装载两个压力传感器的电子血压计进行说明。此外,为了计算血压而应用的方法,不限定于示波测量法。
(电子血压计1的外观)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的外观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参照图1及图2,电子血压计1具有外壳10、表壳11以及能够卷绕在被测定人员的上臂上的袖带20。袖带20包括空气袋21。表壳11上配置有例如由液晶等构成的显示部40以及用于接受来自用户(被测定人员)的指示的由多个开关构成的操作部41。
外壳10上除了具有上述的显示部40及操作部41之外,在外壳10中还容纳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0,其用于集中控制各部并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处理用存储器42,其存储用于使CPU100执行规定动作的程序及数据;数据保存用存储器43,其用于保存测定出的血压数据等;电源44,其用于向外壳10的各部供电;计时器45,其用于对当前时间进行计时并将计时数据输出至CPU100。
操作部41具有:测定/停止开关41A,其用于输入接通(ON)或断开(OFF)电源的指示,并接受测定开始及结束的指示;计时器设定开关41B,其为了设定计时器45而被操作;存储器开关41C,其用于接受从存储器43中读出保存在存储器43中的血压数据等信息并将其显示在显示部40上的指示;箭头开关41D、41E,这些开关用于接受向上或向下调整设定计时器时的数字以及调出存储数据时的存储编号的指示。
外壳10还容纳有包括泵511及排气阀(以下称为阀)512的袖带压调整机构。由泵511、阀512、用于对空气袋21内的压力(袖带压)进行检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构成的空气系统,通过袖带用空气管31而与内置于袖带20中的空气袋21相连接。
外壳10还容纳有上述的空气系统、袖带压的调整机构、第一振荡电路331及第二振荡电路332。袖带压的调整机构除了具有泵511及阀512之外,还具有泵驱动电路53和阀驱动电路54。
泵511为了增加袖带压而向空气袋21供给空气。阀5121为了将空气袋21的空气排出或者将空气封入空气袋21而进行开闭。泵驱动电路53基于从CPU100接收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泵511的驱动。阀驱动电路54基于从CPU100接收的控制信号来对阀512进行开闭控制。
对于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2,能够利用压电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第一振荡电路331及第二振荡电路332分别与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并根据特定电信号值进行振荡,该特定电信号值是基于特定电阻变化的电信号值,该特定电阻变化是因来自与该振荡电路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的压电电阻效果而产生的电阻变化。
由此,输出具有与特定电信号值相对应的频率的信号(以下称为频率信号),该特定电信号值是与该振荡电路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的电信号值。输出的频率信号发送至CPU100。CPU100将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输入的频率信号转换成压力,以此检测压力。
(电子血压计1的功能结构)
图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的功能结构。参照图3,CPU100具有压力调整部111、血压计算部112、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存储部114及显示处理部115。
压力调整部111通过泵驱动电路53及阀驱动电路54,对泵511及阀512进行控制,并经由袖带用空气管31对空气袋21流入/排出空气,由此对袖带压进行调整。
血压计算部112基于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输入的频率信号(该频率信号指示压力信息信号)来检测脉搏波振幅信息,并基于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根据示波测量法计算出收缩期血压及扩张期血压,并且,基于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来计算出规定时间内的脉拍数。
具体而言,在压力调整部111使袖带压逐渐(缓缓)增加(或减少)至规定值的过程中,基于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输入的袖带压来检测出脉搏波振幅信息,并基于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来计算被测定人员的收缩期血压及扩张期血压。对于血压计算部112利用示波测量法计算血压及脉拍的方法,可应用现有的众所周知的方法。
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接收从第一振荡电路331及第二振荡电路332输出的频率信号,并通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来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异常。
存储部114具有读出存储器43中的数据以及将数据写入存储器43中的功能。具体而言,输入(接收)来自血压计算部112的输出数据,并将输入的数据(血压测定数据)保存至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进一步,输入
(接收)来自传感器异常检测部113的输出数据,并将输入的数据(压力传感器的异常的检测结果)保存至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此外,存储部114基于操作部41的存储器开关41C的操作,从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将测定数据输出至显示处理部115。
显示处理部115接收数据,并将其转换成能够显示的形式显示在显示部40上。
图3仅示出了在CPU100的周围电路中的与CPU100直接进行输入输出的部分。
(血压测定的处理顺序)
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的处理顺序进行说明。表示图4的处理顺序的流程预先以程序的形式保存在存储部42中,并由CPU100从存储器42读出该程序并执行指令,以此实现图4的血压测定处理。
首先,若被测定人员操作(按压)测定/停止开关41A(步骤ST1),则CPU100初始化未图示的工作用存储器(ST2)。
接着,进行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0mmHg调整(ST3)。
在这里,被测定人员将袖带20卷绕装戴在被测定人员的测定部位(上臂)上。卷绕袖带20之后,若被测定人员操作(按压)测定/停止开关41A(步骤ST4),则压力调整部111向泵驱动电路53及阀驱动电路541输出控制信号。泵驱动电路53及阀驱动电路54基于控制信号来关闭阀512之后驱动泵511。由此,使袖带压逐渐增加至规定压力(步骤ST5、ST6)。
加压至规定压力之后(步骤ST6:≥规定加压值),压力调整部111向泵驱动电路53及阀驱动电路54输出控制信号。泵驱动电路53及阀驱动电路54基于控制信号停止泵511,其后控制阀512使其逐渐开放。由此,对袖带压逐渐地进行减压(步骤ST7)。
在该减压过程中,血压计算部112基于第一振荡电路331或第二振荡电路332所输出的频率信号,即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321或第二压力传感器322所检测出的袖带压信号,来检测脉搏波振幅信息,并对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进行规定的运算。通过该运算,来计算出收缩期血压及扩张期血压(步骤ST8、ST9)。脉搏波振幅信息表示测定部位的动脉的容积变化成分,并被包含在检测的袖带压信号中。在利用血压计算部112计算血压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变化来进行运算。此外,测定血压不限定于减压过程,也可以在加压过程(步骤ST5)中进行。
若计算出并决定出收缩期血压及扩张期血压(步骤ST9:“是”),则压力调整部111通过阀驱动电路54完全开放阀512,以使袖带20内的空气快速排出(步骤ST10)。
将血压计算部112所计算出的血压的数据输出至显示处理部115和存储部114。显示处理部115接收血压数据并将其显示在显示部40上(步骤ST11)。另外,存储部114接收血压数据,将其与从计时器45输入的时间数据相对应关联地保存至存储器43的规定存储区域(步骤ST12)。
此外,血压计算部112也能够基于所检测出的脉搏波振幅信息来计算脉拍数。所计算出的脉拍数通过显示处理部115显示在显示部40上,并且通过存储部114将该脉拍数与血压数据相对应关联地保存至存储器43。
此外,到此为止动作与现有的血压计的动作相同。在现有的电子血压计中,使用人员无法判定用于计算血压的最重要的要素即压力传感器是正常还是异常,因此,在血压测定值与通常的值(例如,前一天的测定值、在医院的测定值等)大不相同时(例如相差10mmHg以上时),被测定人员不知道这是由生体的生理信息所导致的,还是由于压力传感器发生了故障,往往怀有不安感。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装载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2,并计算出这些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袖带压的平均值作为血压。由此,即使由于随时间的变化而导致一个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发生偏差,通过计算平均值也能够提高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
(电子血压计1的装置结构)
接着,参照图5至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的装置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图5是沿着图1中的V-V线剖切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了在电子血压计1的外壳10内安装了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的状态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液晶显示装置600以及液晶显示载置板700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了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以及液晶显示装置600的侧视图,图9是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沿着图9中的X-X线剖切的剖面图,图11是示出了在基座501上载置了泵511及阀512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从图9中的箭头XII方向观察的图,图13是基座501的仰视图。
如图1、图5及图6所示,在将外壳10载置在载置面上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1具有显示部40相对于载置面倾斜的形态。外壳10的内部容纳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
在外壳10的内部,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也沿着显示部40而倾斜地配置,且液晶显示装置600及液晶显示载置板700分别定位在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和表壳11之间。
接着,参照图7至图9,对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液晶显示装置600及液晶显示载置板700进行说明。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
参照图7,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具有:泵511(参照图9),其向袖带20(参照图1)导入空气,并具有泵空气口511c;阀512(参照图9),其对袖带20内的空气压进行控制,并具有阀空气口512b;空气管520,其用于连接泵空气口511c和阀空气口512b;基板530,其装载有对电子血压计1进行控制的电子设备;基座501(参照图9),其为箱状,并具有用于容纳泵511的泵容纳区域502、用于容纳阀512的阀容纳区域503以及用于支撑基板530的基板支撑区域(510)。
参照图9,泵511具有:泵主体511a,其具有泵空气口511c;泵马达511b,其相对于泵主体511a而设在与所述泵空气口511c相反的一侧。阀512具有阀主体512a和阀空气口512b。
空气管520具有主配管521和从该主配管521分支出的第一支管522、第二支管523以及第三支管524。详细内容如后所述,第一支管522与泵空气口511c相连接,第二支管523与阀空气口512b相连接,第三支管524与设在基座501的连接配管504相连接。
参照图9及图10,箱状的基座501由树脂成形品构成,并具有泵容纳区域502及阀容纳区域503。另外,基座5011具有第一侧面501s,并且在与具有该第一侧面501s的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侧面501t。泵容纳区域502的泵511的支撑深度h1设置为比阀容纳区域503的阀512的支撑深度h2深。在这里,支撑深度表示从箱状的基座501的表面501h至各容纳区域的底面的最深的位置为止的距离。
这样,通过将泵容纳区域502的支撑深度和阀容纳区域503的支撑深度设置为不同,如图5的剖面图所示,即通过将支撑深度深的泵容纳区域502一侧定位于外壳10的上方侧,能够有效利用外壳10内的狭窄的空间(space)。
参照图11,在形成在基座501上的泵容纳区域502及阀容纳区域503中,泵空气口511c和阀空气口512b形成为位于基座501的同一侧,即,形成在第一侧面501s一侧,并且各空气口朝向同一方向。进一步,泵空气口511c的前端及阀空气口512b的前端,从基座501的第一侧面501s向外突出。
另外,基座501设有连接配管504。该连接配管504具有:第一配管口504a,其朝向与泵空气口511c及阀空气口512b同一方向开口;第二配管口504b,其与该第一配管口504a相连通,并朝向与第一配管口504a相反的方向开口。
由此,如图7所示,从基座501的第一侧面501s的外侧利用空气管520连接泵空气口511c、阀空气口512b及第一配管口504a。其结果,能够从基座501的侧方容易地实现将空气管520插入到泵空气口511c、阀空气口512b及第一配管口504a的工作。例如,能够容易地实现自动组装。
另外,在进行检查等时,外部的配管的插入位置也稳定,能够容易地对应检查的自动化。进一步,由于是空气管520固定在泵空气口511c、阀空气口512b及第一配管口504a上的状态,因而还能够抑制在搬送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时的装配状态的变化。
此外,第二配管口504b与特定空气管(省略图示)相连接,该特定空气管与空气袋21、第一压力传感器321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相连通。
参照图11及图12,在与泵马达511b的泵主体511a相反的一侧设有马达端子511t。泵511整体大致呈圆筒形状,因而,在泵容纳区域502内,有时围绕轴(图中R方向)旋转。此时,在基座501的侧面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马达端子511t与基座501的侧面相干涉的切口区域501x。
另外,箱状的基座501的上表面部分设有用于支撑基板530的基板支撑区域510。进一步,参照图13,基座501的底面设有两个定位用的基座定位孔506。通过设置该基座定位孔506,在自动组装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时,能够进行基于自动检查(与基板530之间的通信)的基座501的定位。
再次参照图7至图9,在将泵511容纳在上述的基座501的泵容纳区域502,并将阀512容纳在阀容纳区域503的状态下,在基板支撑区域510内,在泵容纳区域502及阀容纳区域503的开口侧(在图中示出的上部侧)的位置支撑基板530。
具体而言,以使泵511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泵主体511a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在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基板530。优选地,以使泵空气口511c及阀空气口512b不被覆盖的方式,在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基板530。
以使基板530的一部分的边缘部区域530f从基座501的第二侧面501t突出的方式,在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该边缘部区域530f,且该边缘部区域530f设有用于与外部的电子设备相连接的连接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边缘部区域530f与液晶显示装置600相连接。
另外,基板530设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531。此外,若考虑设在外部设备的管脚夹具(省略图示)与通信区域531之间的连接,通信区域531优选设在基板的边缘部。从该通信区域531,对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530,写入或检查针对每一个机型的控制软件。这样,通过将通信区域531设在基板的边缘部,能够容易地与外部设备进行接触。另外,基板530设有两个基板定位用孔532。该基板定位用孔532用于在使管脚夹具抵接在基板530上的通信区域531来进行通信时对基板530进行定位。
此外,在图6、图7及图9示出的基板530中,作为电子部件仅示出了CPU100及第一压力传感器321,省略了其他电子部件的图示。另外,在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22的区域中,在基板530示出了开口部H1,该开口部H1用于被设在第二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导入管插通。
(液晶显示装置600)
参照图7及图8,液晶显示装置600具有液晶显示板601和热封构件(heatseal)602,边缘部区域530f与热封构件602相连接。
(液晶显示载置板700)
参照图7,液晶显示载置板700载置在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的基板530一侧。液晶显示载置板700设有:板主体701,其为矩形;立壁702,其设在该板主体701的边缘部,在板主体701载置液晶显示板601的情况下,该立壁702限制液晶显示板601的移动;支撑筋(rib)711、712,设在板主体701的朝向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一侧(在图中示出的背面一侧)。
在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的基板530一侧载置液晶显示载置板700的情况下,该支撑筋711、712通过与泵511及阀512相抵接来保持泵511及阀512。两个支撑筋711支撑泵511的泵主体511a,一个支撑筋712支撑阀512的阀主体512a。
在这里,以使泵511露出的方式,在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基板530,是为了利用液晶显示载置板700的支撑筋711来支撑泵511及阀512。特别地,泵511外形大于阀512的外形,因而优选用两个支撑筋711支撑泵511。另外,支撑筋711支撑泵511的位置,也优选支撑泵511的重心位置的周围。
(作用、效果)
以上,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则基座501的泵容纳区域502容纳泵511,阀容纳区域503容纳阀512,空气管520连接泵空气口511c和阀空气口512b,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基板530。
由此,即使是不同机型的电子血压计,也能够通过对可实现通用化的部件实现组合件,能够与电子血压计的机型无关地,将该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用作通用部件。
另外,通过将该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采用在不同机型的电子血压计,不需要针对每一个机型的电子血压计研究配置个别的部件,从而能够实现生产成本降低。
另外,基座501容纳泵511及阀512,基板支撑区域510从泵511及阀512的上方侧支撑基板530,然后从第一侧面501s一侧插入空气管520,因而能够对应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的自动组装。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认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是在全部点的例示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意在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容纳在电子血压计(1)的外壳(10)内,所述电子血压计(1)将袖带(20)装戴在被测定者的测定部位上来测定血压,该电子血压计用组件的特征在于,
具有:
泵(511),其向所述袖带(20)导入空气,并具有泵空气口(511c),
阀(512),其对所述袖带(20)内的空气压进行控制,并具有阀空气口(512b),
空气管(520),其用于连接所述泵空气口(511c)和所述阀空气口(512b),
基板(530),其安装有电子设备,
基座(501),其具有侧面(501s、501t),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泵(511)的泵容纳区域(502)、用于容纳所述阀(512)的阀容纳区域(503)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基板(530)的基板支撑区域(510);
所述泵容纳区域(502)容纳所述泵(511),所述阀容纳区域(503)容纳所述阀(512),所述空气管(520)连接所述泵空气口(511c)和所述阀空气口(512b),所述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所述基板(530),
以使所述泵空气口(511c)和所述阀空气口(512b)位于所述侧面(501s)一侧并且各空气口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将所述泵(511)和所述阀(512)配置在所述基座(5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容纳区域(502)的所述泵(511)的支撑深度(h1)设置为比所述阀容纳区域(503)的所述阀(512)的支撑深度(h2)深。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空气口(511c)的前端及所述阀空气口(512b)的前端,从所述基座(501)的所述侧面(501s)一侧向外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座(501)的所述侧面(501s)的外侧,利用所述空气管(520)连接所述泵空气口(511c)和所述阀空气口(512b)。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泵(511)容纳在所述泵容纳区域(502),并将所述阀(512)容纳在所述阀容纳区域(503)的状态下,
在所述基板支撑区域(510)内,在所述泵容纳区域(502)及所述阀容纳区域(503)的开口侧的位置支撑所述基板(530)。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泵(511)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在所述基板支撑区域(510)内支撑所述基板(530)。
7.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阀(512)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在所述基板支撑区域(510)内支撑所述基板(530)。
8.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530)的边缘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531)。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511)包括:
泵主体(511a),其具有所述泵空气口(511c),
泵马达(511b),其设在相对于所述泵主体(511a)而与所述泵空气口(511c)相反的一侧;
在与所述泵马达(511b)的所述泵主体(511a)相反的一侧具有马达端子(511t),
在所述侧面(501t)设有用于防止与所述马达端子(511t)相干涉的切口区域(501x)。
10.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501)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空气管(520)的连接配管(504)。
11.一种电子血压计,
具有: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
外壳(10),其表面具有显示部(40),并在该外壳(10)内部容纳所述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
袖带(20),其装戴在被测定者的测定部位上,所述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对导入于该袖带(20)内部的空气压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血压计用组件(500)具有:
泵(511),其向所述袖带(20)导入空气,并具有泵空气口(511c),
阀(512),其对所述袖带(20)内的空气压进行控制,并具有阀空气口(512b),
空气管(520),其用于连接所述泵空气口(511c)和所述阀空气口(512b),
基板(530),其安装有电子设备,
基座(501),其具有侧面(501s、501t),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泵(511)的泵容纳区域(502)、用于容纳所述阀(512)的阀容纳区域(503)、用于支撑所述基板(530)的基板支撑区域(510);
所述泵容纳区域(502)容纳所述泵(511),所述阀容纳区域(503)容纳所述阀(512),所述泵空气口(511c)和所述阀空气口(512b)由所述空气管(520)连接,所述基板支撑区域(510)支撑所述基板(530),
以使所述泵空气口(511c)和所述阀空气口(512b)位于所述侧面(501s)一侧并且各空气口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将所述泵(511)和所述阀(512)配置在所述基座(50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外壳(10)载置在载置面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40)相对于所述载置面倾斜。
CN201110222061.9A 2010-07-29 2011-07-29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Active CN102342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0882A JP2012029793A (ja) 2010-07-29 2010-07-29 電子血圧計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血圧計
JP2010-170882 2010-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2828A CN102342828A (zh) 2012-02-08
CN102342828B true CN102342828B (zh) 2014-12-31

Family

ID=455298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2061.9A Active CN102342828B (zh) 2010-07-29 2011-07-29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CN201120280683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184726U (zh) 2010-07-29 2011-07-29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80683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184726U (zh) 2010-07-29 2011-07-29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029793A (zh)
CN (2) CN102342828B (zh)
WO (1) WO20120146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29793A (ja) * 2010-07-29 2012-02-16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電子血圧計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血圧計
JP5944727B2 (ja) * 2012-04-19 2016-07-0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およびポンプ駆動システム
JP2015073824A (ja) * 2013-10-11 2015-04-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測定機器
CN106413535B (zh) * 2015-01-05 2019-06-2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血压测量仪及其气路结构以及气路盒
JP6522992B2 (ja) * 2015-03-02 2019-05-29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血圧脈波測定装置
JP6172351B1 (ja) 2016-07-05 2017-08-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
JP7039990B2 (ja) 2017-12-21 2022-03-23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2019112977A (ja) 2017-12-21 2019-07-11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7135388B2 (ja) 2018-03-30 2022-09-13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0931A (ja) * 1990-03-29 1991-12-11 A & D Co Ltd 自動血圧計
CN101505656A (zh) * 2006-08-03 2009-08-12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恰当调整袖带的内压的电子血压计及其控制方法
WO2010026862A1 (ja) * 2008-09-02 2010-03-1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および血圧測定制御方法
CN102245088A (zh) * 2008-12-09 2011-11-16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能够确认漏气的电子血压计
CN202184726U (zh) * 2010-07-29 2012-04-11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63623A1 (de) * 1999-12-29 2001-07-12 Braun Gmbh Blutdruckmeß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eileträgers eines Blutdruckmeßgerä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0931A (ja) * 1990-03-29 1991-12-11 A & D Co Ltd 自動血圧計
CN101505656A (zh) * 2006-08-03 2009-08-12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恰当调整袖带的内压的电子血压计及其控制方法
WO2010026862A1 (ja) * 2008-09-02 2010-03-1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および血圧測定制御方法
CN102245088A (zh) * 2008-12-09 2011-11-16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能够确认漏气的电子血压计
CN202184726U (zh) * 2010-07-29 2012-04-11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84726U (zh) 2012-04-11
CN102342828A (zh) 2012-02-08
JP2012029793A (ja) 2012-02-16
WO2012014614A1 (ja) 2012-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2828B (zh)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及电子血压计
CN102143705B (zh) 提高测定值的可靠性的电子血压计
US9138152B2 (en)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eter
US10390710B2 (e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CN102596017B (zh) 电子血压计
CN103025231B (zh) 电子血压计
WO2011058927A1 (ja) 電子血圧計、電子血圧計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血圧計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596018B (zh) 电子血压计
CN102639053B (zh) 电子血压计
US20120215119A1 (e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CN202179531U (zh) 电子血压计用基板、电子血压计用组件以及电子血压计
CN202173393U (zh) 电子血压计用组件以及电子血压计
CN102753089B (zh) 电子血压计
JP5223590B2 (ja) 血圧計
JP2002078686A (ja) 血圧計
WO2011066680A1 (en) Apparatus and calibration method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JP2009189619A (ja) 血圧測定装置
JP2007151940A (ja) 電子血圧計
CN209153648U (zh) 一种便捷式血压计
KR200195371Y1 (ko) 체온계내장형 전자혈압계
JP3687546B2 (ja) 血圧計
JP2002136488A (ja) 電子血圧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