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7958B -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7958B
CN102337958B CN 201110267892 CN201110267892A CN102337958B CN 102337958 B CN102337958 B CN 102337958B CN 201110267892 CN201110267892 CN 201110267892 CN 201110267892 A CN201110267892 A CN 201110267892A CN 102337958 B CN102337958 B CN 102337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system
air inlet
induced draft
guide plat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678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7958A (zh
Inventor
李丽
马云超
张艳侠
朱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2678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7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7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7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7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7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散热系统,包括位于驾驶室下方具有底面和侧面的导流板,与所述驾驶室的下底面构成前后方向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发动机散热器前,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进风机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抽风机、电源和开关,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开关并由所述开关控制,空气通过所述抽风机后进入所述空气通道。所述抽风机可强制进风,为所述散热器提供足够的冷风,从而大大提高了所述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为温控开关,由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出水口温度的需要控制所述进风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散热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散热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工程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起重机是一个工程中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使得工程的进度倍增,并且大大减少了人力。
为了避免起重机发动机过热,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缸套、缸盖、气门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为了保证冷却效果,冷却系统一般包括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缸体水道、缸盖水道和风扇等。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起重机的散热过程示意图。
散热器3负责发动机4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水管多做成扁平状,散热片为波纹状,这样可以提高散热器3的散热性能。散热器3的安装方向一般都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并且要风阻较小,这样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循环水在散热器3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3外通过,冷空气与循环水产生热交换使循环水的温度降低。
散热器3一般位于驾驶室2和发动机4之间,发动机4的进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散热器3相连,车辆前方的冷风1从驾驶室2下方吹向散热器3,经过与散热器3内部循环水的热交换后变为热风5,并从发动机4周围流向车辆后方。
散热器3位于驾驶室2的后下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从车辆前方吹来的冷风1大部分被驾驶室2阻挡,使得吹向散热器3的冷风量大大减少,影响了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
为了提高车辆的散热效果,起重机通常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方式,图2为一种典型的起重机的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所述散热系统,使用了导流板6,使得吹向散热器3的冷风流量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上述散热系统与图1中所示的结构相比,能够收集相对较大范围的冷风,但是也仅限于驾驶室2下方导流板6的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冷风,收集的冷风量仍然偏小,所述散热器3达不到很好的散热。当起重机行驶缓慢时,起重机周围的风速较小,所述导流板6收集的冷风量很少,进而使得所述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有所下降。
因此,如何解决起重机中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果不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起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的散热系统,包括位于驾驶室下方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具有侧面和底面,并与所述驾驶室的下底面构成前后方向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发动机散热器前,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进风机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抽风机、电源和开关,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开关并由所述开关控制,所述抽风机的后端口连接所述空气通道;所述抽风机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并且所述抽风机的前端口朝向前方;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驾驶室前侧面的下方,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具有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
优选地,若干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在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上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在其横截面上呈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散热系统具有丝网,所述丝网位于所述导流板前侧,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进风机构包括两个抽风机,两个所述抽风机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进风机构还包括两个管道,两个所述管道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抽风机的后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的导流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风机构的开关为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高于预定值时启动所述进风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驾驶室、发动机散热器和位于驾驶室下方的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
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系统包括位于驾驶室下方具有侧面和底面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驾驶室的下底面构成前后方向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发动机散热器前,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进风机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抽风机、电源和开关,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开关并由所述开关控制,所述抽风机的后端口连接所述空气通道。
当起重机行驶时,位于所述驾驶室下方的冷空气通过所述导流板吹向所述散热器,此时通过所述导流板的冷空气量较少,所述散热器达不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打开所述开关,所述进风机构开始工作,所述抽风机可强制进风,可以使大量的冷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吹向所述散热器,进而大大提高了所述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驾驶室前侧面的下方,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具有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
所述空气通道延长至所述驾驶室的前侧面,并且在所述导流板的侧面和底面设置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此结构的所述导流板不但可以把所述驾驶室下方的冷空气导入所述空气通道,还可以把所述驾驶室前面下方的冷空气和所述导流板两侧的冷空气也导入所述空气通道,增大了所述导流板收集冷空气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在其横截面上呈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所述横截面为与所述起重机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横截面呈所述等腰梯形的导流板,加宽了冷空气入口的宽度;再配合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上的所述冷风入口,更加增大了所述导流板收集冷空气的范围,进而提高了所述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系统具有丝网,所述丝网位于所述导流板前侧,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处。所述丝网可以阻挡杂物吹向散热器,可以有效保护散热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机构包括两个抽风机,两个所述抽风机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两侧。
两个所述抽风机内部皆具有叶片和电动机,工作时可以起到强制吸风的作用,当起重机行驶缓慢周围空气也流动缓慢时,所述导流板收集的冷空气不足以使散热器散热,此时可以启动所述开关,利用此进风机构的两个抽风机,两个所述抽风机工作即可为所述散热器提供足够的散热冷风,解决了起重机行驶缓慢时所述散热系统收集的冷空气量少导致的所述散热器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机构的开关为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高于预定值时启动所述进风机构。
所述进风机构的开关为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位于起重机发动机冷却水的出水口。当发动机的冷却水过热时,所述温控开关接通,所述抽风机开始工作,与所述导流板同时为所述散热器提供冷风;当所述冷却水的温度降低并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温控开关断开,所述抽风机停止工作,此时导流板为所述散热器提供冷风。此进风机构可以根据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需求自动调整进风量的大小,可以满足不同工作情况下对散热系统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为所述起重机发动机的散热器提供的冷风量较大,大大提高了所述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还可以根据所述散热器的散热需求自动调整进风量的大小,能满足所述起重机在不同工作情况下对散热系统不同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起重机的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典型的起重机的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进风机构);
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系统的前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系统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散热系统应用在起重机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起重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系统包括位于驾驶室2下方的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具有底面72和侧面71,并与所述驾驶室2的下底面构成前后方向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发动机4的散热器3前,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进风机构75,所述进风机构75包括至少一个抽风机751、电源和开关,所述抽风机751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开关并由所述开关控制,冷空气从所述抽风机751的后端口出来后进入所述空气通道。
所述抽风机751内部具有叶片和电动机,所述抽风机751工作时可以起到强制吸风的作用。当起重机行驶缓慢时,其周围的空气也流动缓慢,所述导流板7收集的空气较少,不足以使所述散热器3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此时可以利用所述进风机构75,所述抽风机751可以为所述散热器3提供较多的冷风,从而大大提高所述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增加了进风机构75,并由所述开关控制,所述进风机构75开始工作后,所述抽风机751可强制进风,使大量的冷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吹向所述散热器3,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所述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的导流板7可以为任意形状,但必须满足可以和所述驾驶室2的下底面构成所述空气通道,在垂直于所述起重机行驶方向的截面上所述导流板7可以为圆弧形、尖角形、方形或其他任意几何形状。
所述抽风机751至少为一个,可以位于所述导流板7的内部、下侧、两侧中的任意一侧或附近的其他位置;同时所述抽风机751的前端口可以朝向所述起重机行驶的前方,也可以朝向其两侧中的任意一侧,还可以朝向其他任意方向;不过必须保证流经所述抽风机751的冷空气进入所述空气通道,然后吹向所述散热器3,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所述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
显然上述进风机构75中的强制吸风装置不仅仅局限于抽风机751,其他可以强制吸风的元件也可以应用到此散热系统的进风机构75中。
上述电源可以为所述起重机的内部电源,也可以为专门为所述进风机构75设置的外部电源。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抽风机751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并且所述抽风机751的前端口朝向前方。
此结构布置的所述进风机构75,所述抽风机751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部,不占用所述导流板7附近其他的空间。所述抽风机751的前端口朝向所述起重机行驶方向的前方,所述抽风机751进风的方向与所述起重机周围空气流动的方向相同,可以使得所述进风机构75的进风效率更高。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驾驶室2前侧面的下方,所述侧面71和所述底面72具有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73。
所述空气通道延长至所述驾驶室2的前侧面,并且在所述导流板7的侧面71和底面72设置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73,此结构的所述导流板7不但可以把所述驾驶室2下方的冷空气导入所述空气通道,还可以把所述驾驶室2前面下方的冷空气和所述导流板7两侧的冷空气也导入所述空气通道,增大了所述导流板7收集冷空气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若干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73在所述侧面71和所述底面72上均匀布置。
均匀布置在所述侧面71和所述底面72的若干冷风入口,可以使位于所述导流板7整个所述侧面71和整个所述底面72的冷空气都导入所述空气通道,并提供给所述散热器3,同样扩大了所述导流板7收集冷空气的范围。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7在其横截面上呈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
在垂直于所述起重机行驶方向的横截面上呈所述等腰梯形的导流板7,使冷空气入口的宽度有所增加,而且适合所述驾驶室下方的空间。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进风机构),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系统的前视图。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系统具有丝网74,所述丝网74位于所述导流板7前侧,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处。所述丝网74可以阻挡杂物吹向散热器3,可以有效保护散热器3。
上述丝网74可以为铁丝网、不锈钢丝网、铜丝网或其他材质的丝网,上述各材质的丝网都可以应用于此散热系统。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系统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散热系统应用在起重机上的示意图。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机构75包括两个抽风机751,两个所述抽风机751位于所述导流板7的两侧,两个所述抽风机751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开关并由所述开关控制。
所述进风机构75的两个所述抽风机751设置在所述导流板7的两侧,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可以收集大量所述驾驶室2前面下方的空气。当所述起重机周围空气流动速度较大时,所述导流板7提供的冷空气即足够所述散热器3散热。当起重机行驶缓慢时,起重机周围的空气也流动缓慢,所述导流板7收集的空气较少,不足以使所述散热器3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此时可以利用所述进风机构75,两个所述抽风机751可以为所述散热器3提供较多的冷风,从而提高所述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解决了起重机行驶缓慢时所述散热系统收集的冷空气量少导致的所述散热器3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机构75还包括两个管道752,两个所述管道752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抽风机751的后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71的导流口753相连。两个所述抽风机751收集的冷空气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管道752和所述导流口753直接送到所述空气通道内,可以为所述散热器3大量的输送冷风。
安装了所述管道752后,所述抽风机751的安装位置不仅局限于所述导流板7附近,也可以布置在所述起重机的其他位置,但是需要保证所述抽风机751的后端口与所述导流板7的导流口753通过所述管道752相连,满足上述要求时,所述抽风机751布置在所述起重机的任何位置都是可以的,所述抽风机751前端口朝向任何方向也是可以的,同时所述抽风机751的数量也不仅仅局限于两个,少于或多于两个也是可以的,显然,所述管道752的数量与所述抽风机751的数量是对应匹配的。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机构75的开关为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位于所述发动机4的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高于预定值时启动所述进风机构75。
当发动机4的冷却水过热时,所述温控开关接通,所述进风机构75开始工作,与所述导流板7同时为所述发动机4的散热器3提供冷风;当所述冷却水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温控开关断开,所述进风机构75停止工作,此时只有导流板7为所述散热器3提供冷风。此进风机构75可以根据所述散热器3的散热需求自动调整进风量的大小,可以满足不同工作情况下散热器3的散热需求。
常用的温控开关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等,机械式温控开关又分蒸汽压力式、液体膨胀式和金属膨胀式等;电子式又分电阻式和热电偶式等。
上述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水温的预定值可以根据具体工况中所述发动机的散热需求设定,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工作环境设定不同的水温值。
除了上述散热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起重机,该起重机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起重机及其散热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散热系统,包括位于驾驶室(2)下方的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具有侧面(71)和底面(72),并与所述驾驶室(2)的下底面构成前后方向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出风口位于发动机散热器(3)前,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进风机构(75),所述进风机构(75)包括至少一个抽风机(751)、电源和开关,所述抽风机(751)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开关并由所述开关控制,所述抽风机(751)的后端口连接所述空气通道;所述抽风机(751)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内,并且所述抽风机的前端口朝向前方;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驾驶室(2)前侧面的下方,所述侧面(71)和所述底面(72)具有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7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鳞状的开口朝前的冷风入口(73)在所述侧面(71)和所述底面(72)上均匀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在其横截面上呈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具有丝网(74),所述丝网(74)位于所述导流板(7)前侧,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75)包括两个抽风机(751),两个所述抽风机(751)位于所述导流板(7)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75)还包括两个管道(752),两个所述管道(752)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抽风机(751)的后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71)的导流口(753)相连。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75)的开关为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位于发动机(4)的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出水口的水温高于预定值时启动所述进风机构(75)。
8.一种起重机,包括驾驶室(2)、发动机散热器(3)和位于驾驶室(2)下方的发动机散热器(3)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
CN 201110267892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Active CN102337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67892 CN102337958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67892 CN102337958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7958A CN102337958A (zh) 2012-02-01
CN102337958B true CN102337958B (zh) 2013-07-24

Family

ID=4551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67892 Active CN102337958B (zh) 2011-09-09 2011-09-09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7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7001B (zh) * 2023-06-12 2023-08-22 山东莱柴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的水冷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608A (en) * 1992-03-25 1993-03-16 Toyo Radiator Co., Ltd. Radiator with fan for motor vehicles
CN2733002Y (zh) * 2004-09-23 2005-10-12 江苏圆通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可卡车发动机水冷却装置
CN1806103A (zh) * 2003-06-16 2006-07-19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14537B1 (en) * 2008-08-19 2013-01-1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Battery cooling structure of hybrid industrial vehicle
JP4801754B2 (ja) * 2009-03-25 2011-10-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フォークリフト
CN202300615U (zh) * 2011-09-09 2012-07-0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608A (en) * 1992-03-25 1993-03-16 Toyo Radiator Co., Ltd. Radiator with fan for motor vehicles
CN1806103A (zh) * 2003-06-16 2006-07-19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
CN2733002Y (zh) * 2004-09-23 2005-10-12 江苏圆通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可卡车发动机水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7958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68219C2 (ru)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способ охлажде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энергосбережения
CN204041208U (zh) 一种并联纵流式汽车发动机自动散热装置
CN202039937U (zh) 一种拖拉机用柴油机的风冷式机油冷却系统
CN204488477U (zh) 动力舱散热系统及其车载泵和工程机械
CN102400762A (zh) 组合式发动机散热器
CN102337958B (zh) 一种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CN202300615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散热系统及起重机
CN101333587A (zh) 真空油淬炉淬火油冷却装置
CN204060890U (zh) 发动机散热系统
JP2005139952A (ja) 空冷式インタークーラ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CN204852282U (zh) 用于变速箱的散热装置
CN204371475U (zh) 一种井上施工车辆发动机防过热装置
CN204003074U (zh) 集成式车用冷却器
CN204154147U (zh) 一种低风阻散热器
CN209324500U (zh) 一种改进型中冷器
CN204344223U (zh) 室内布置的柴油机冷却系统
CN207891951U (zh) 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远程监测控制装置
CN202338535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液压油散热装置
CN204703999U (zh) 一种摩托车的散热结构
CN103216303B (zh) 一种箱体式的散热器
CN203201639U (zh) 一种箱体式的散热器
CN104895662B (zh)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CN202250338U (zh) 一种分体式散热器结构
CN203769929U (zh) 一种水空混合式中冷器
CN202718741U (zh) 一种独立式全温控液力自动箱车辆用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