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5933A - 抽吸式洗衣机的改进 - Google Patents

抽吸式洗衣机的改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5933A
CN102325933A CN2009801570565A CN200980157056A CN102325933A CN 102325933 A CN102325933 A CN 102325933A CN 2009801570565 A CN2009801570565 A CN 2009801570565A CN 200980157056 A CN200980157056 A CN 200980157056A CN 102325933 A CN102325933 A CN 102325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inner casing
rotation
cylinder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70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5933B (zh
Inventor
布兰卡·埃斯特拉·格雷罗·拉腊
萨尔瓦多·维尔吉利奥·格雷罗·帕拉
吉尔伯托·曼努埃尔·格雷罗·帕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5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5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59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4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3/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ith agitators therein contacting the articles being washed 
    • D06F13/06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ith agitators therein contacting the articles being washed  wherein the agitator has both rotary, e.g. oscillating rotary, motion and axial mo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308Hydraulic or pneumatic speed control;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o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06F39/085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pump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40Steam genera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闭合抽吸回路在两个缸内洗涤和绞拧衣物的立式洗衣机,其中闭合抽吸回路供应洗涤系统或离心系统。洗涤系统使用专用排放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在衣物上产生气穴现象,并且与使衣物暂停循环的旋转洗涤系统相结合;通过水流产生洗涤系统的旋转。在借助涡轮机推动旋转的内缸中进行离心,因此内缸围绕穿过内缸和被绞拧衣物的重心的虚拟轴旋转,此外还使用自动保持平衡的专用环形室。通过使内缸浮动或借助将内缸任意点的速度分量组合的专用支撑件,实现内缸围绕虚拟轴的旋转。将上述概念的基本理念应用于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并且通过某些修改应用于水平轴式或前开门式洗衣机或者工业洗衣机。

Description

抽吸式洗衣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的立式洗衣机使用摆动式或螺旋桨式搅动器来擦洗衣物并且在洗涤缸内产生水流,水流穿过织物并且试图释放附着在织物上的颗粒;但是这些水流不够强力和有效,无法穿过丝线的最内层纤维,因此洗涤时间会更加延长并且消耗更多的必要能源。这些洗衣机需要具有机械传动和减速的机构来产生搅动叶轮或在螺旋桨式推进器情况下的摆动运动;这些都非常容易使衣物缠绕在一起。另外,在通过离心作用绞拧衣物期间,固定的中心轴支撑洗涤缸旋转;这使得在旋转期间难以平衡。
本发明是对本发明人在美国注册的专利No.5,953,939的改进。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用于洗涤、漂洗和绞拧衣物的机器;在某些方面还利用气穴现象更有效地洗涤。本发明涉及利用再循环抽吸系统的洗衣机,该洗衣机使用专用排放装置在洗涤缸内产生气穴现象,并且为了绞拧衣物,该洗衣机具有使洗涤缸围绕穿过其中心的虚拟轴旋转的自平衡转动系统。利用这些改进,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更深入和均匀的洗涤,通过气穴区域使衣物在洗涤缸内循环;此外,还减少了液压管路中的压力损失。此外,作为变型,还示出了如何将全部这些新的理念应用到水平轴或前开门式洗衣机以及工业洗衣机。
本文体现了本发明及其变型的基本理念,其目的是以最实际的方式组合最理想的理念,从而获得提高洗涤效率和速度并且在其操作中节约时间和能源的洗涤绞拧机。
具体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书和附图中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各个部分;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不同附图中具有等同功能的各个部分。
图1示出洗衣机的第一种形式,该图在整体上描述了再循环抽吸系统,再循环抽吸系统用于在洗涤缸内喷水并且推进涡轮,该涡轮借助减速装置使在洗涤缸内产生衣物循环的旋转洗涤系统运动。此外,示出了使浮动缸围绕穿过其重心的虚拟轴旋转的离心作用。出于简化的目的,未示出排放系统。
图2示出专用排放装置和通过喷射反作用推动的旋转洗涤系统;向拖拽区发出喷射,以在缸内推动衣物。
图3示出使用图2的旋转洗涤系统的第一种形式,以及固定支撑在该系统上的专用排放装置和蒸汽室的第一种排列形式,该蒸汽室供应蒸汽以产生蒸汽泡,这些蒸汽泡在洗涤缸的凹部内产生气穴现象。
图4是图3所示的旋转洗涤系统的变型,用于降低管道内的摩擦损失。在这种形式中,排放装置随着旋转洗涤系统旋转,而蒸汽室保持固定,因此在静态蒸汽室与旋转排放装置的抽吸器之间驱动蒸汽的管道上插入旋转密封系统(机械式密封件)。
图5是与上述相似的其他系统,除了采用行星减速装置向该系统传递旋转以外,该系统的蒸汽室与排放装置一起旋转而不使用旋转密封件。
图6示出使洗涤系统的旋转暂停的机构。
图7示出在洗涤缸下方向旋转洗涤系统进行送料。在这种情况下,旋转洗涤系统在循环期间与离心缸一起横向移动;因此,图8(图7的延续)示出在使用减速装置的情况下允许位移的机构。
图9示出与图7相同的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图9的旋转洗涤系统利用洗衣机的几何轴保持居中并且蒸汽室固定。
图10和图11示出离心缸的平衡性更好的系统。
图12是在围绕穿过缸和绞拧衣物重心的任何虚拟轴自由旋转以进行离心循环期间支撑缸和浮动系统的机构。
图13是使用了图12所示的支撑机构的图7或图9的变型;并且一个泵用于洗涤抽吸循环,另一个泵用于离心循环;同一电动机推动这两个泵。
图14示出消除来自衣物的松散细线的系统。
图15示出在新型的管式或滚筒式洗衣机或者水平轴或前开门式滚筒洗衣机中如何实施前面附图所述的新型洗涤和离心系统。
图16与图1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洗涤系统略微变化。
图17示出将图12的基本理念运用到图15或图16的情况中;图18和图19是将与图7、图9或图13的相同理念应用到立式洗衣机的变型。
图20或图21示出将图18或图19的系统应用到图3形式的洗衣机中并且降低了损耗。
图22是适用于洗涤大量衣物的工业洗衣机,图23是在图22的系统中对洗涤之后的衣物进行绞拧的绞拧系统。图24是图21的工业洗衣机的第二种形式,其中通过使衣物离心而进行绞拧。
图25是图9的一种形式,图26是可选的行星减速装置系统,该行星减速装置系统产生将叶片设置在一起的摆动运动,从而使衣物在缸内循环。
出于简化的目的,在附图中未示出支撑结构、控制器、壳体等。
参照图1,可以看到新型洗衣机具有主缸7,在主缸内设置有高度约为主缸高度一半的内缸14,当内缸在主缸内浮动旋转时内缸摆动,并且待挤压的衣物在主缸内位于主缸的中心。封闭的环形室28形成内缸14的侧面,并且含有一定量的流动重物(例如,一种液体或者光滑物质的小球体),作为在离心循环中保持平衡的配衡物。内缸安装在主缸7的加宽的下半部分中,使得主缸和内缸的直径充分匹配。用一种具有“L”形截面的环形闸门31覆盖主缸的加宽台阶与内缸的上边缘之间的外围分离部分,以避免衣物通过,“L”形的竖向部分略微调节成适合于主缸的内部;“L”形的水平部分通过其自重支撑在内缸的上边缘。“L”形的水平部分粘接在防磨擦材料的下板30上,该防磨擦材料板位于固定在内缸上边缘的相同材料的另一块板30上并且在旋转时在该板上滑动。
在内缸14的中心竖立有宽的竖向管11,该竖向管的上部终止于行星减速装置2的箱体,并且穿过内缸向下延伸到另一个管20中,以便从内缸排水。在内缸的底面下方,沿着竖向管11壳体形状的加宽部分中设置有竖向的轴流式涡轮机26,使得涡轮机轴32到达行星减速装置并且穿过具有密封件以防止润滑剂泄漏的轴承箱33而进入行星减速装置。另一方面,减速装置2的输出端的中心轴34的顶部焊接在第二宽管或中空中心柱1(以下称为中心柱)的上盖35的中心。该中空中心柱位于宽管11的外部,与宽管同心并且自由适应宽管的宽度,仅宽管的上部由盖35紧密封闭;一个或两个螺旋板4固定在该中心柱周围,在中心柱旋转时,螺旋板用作向下推压衣物的螺旋桨。在缸的底部,在中心柱1上还固定有径向叶片12,该径向叶片在旋转时使正在落入缸底部的衣物向外周旋转。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中空中心柱、焊接在中空中心柱上的螺旋板以及使二者旋转以使缸内的衣物移动的系统形成旋转洗涤系统。
借助闭合抽吸回路进行洗涤和漂洗循环。该回路包括泵18,该泵位于缸的下方,并且泵的排放端通过管8和控制阀13与管口6或专用排放装置(出于简化的目的,在图中没有示出)连接,该管口或专用排放装置沿着适当方向将强的水射流排放到缸内。在管11和1的外周的下部设置有孔10,水流通过中心管11和排泄管20不断地排出内缸,从而推动涡轮机26旋转。借助减速装置2,涡轮机的轴32的旋转运动以较低的速度和较大的力传递至中空中心柱1,从而利用叶片和螺旋板使衣物运动。两根管的上部没有孔并且是封闭的,从而当向缸内注水时,在管中形成防止水到达减速装置系统的压缩空气室3。为了使衣物更容易运动,缸的内周具有其他螺旋板5,这些螺旋板利用缸内水流的圆周运动使衣物易于沿着缸的侧面上升。
从涡轮机排放端排出的水继续流过内缸的排泄管20,并且在排出该排泄管之后,水直接进入泵18的吸入管19,该泵使水流返回到缸内以完成抽吸的闭合回路。
通过对衣物离心进行绞拧循环。为此,主要借助一些泄水系统(图1未示出)排泄缸内的水,直到水位下降到缸的底部以下,使得内缸14内的水通过缸底部的单向阀或止回阀27排出。为了使水排泄到某一水位,则将水注入到两个缸之间的空间并到达某一预定水位29;由于内缸的单向阀27,水将不再注入到内缸中,而内缸会在两缸之间的水中浮动。内缸的排泄管20也具有带浮动塞的单向阀15,该单向阀的作用是当向两个缸之间再次注水时和在离心期间使水不再通过该排泄管进入内缸。
在内缸浮动之后,借助与横轴Pelton式(冲击式)涡轮机类似的专用涡轮机使内缸旋转。这种涡轮机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状的竖向箱25,该竖向箱连接在缸的底部中心,或者与竖向排泄管20连接并且被竖向排泄管穿过;分布式排列的简单径向腔量斗24的一半插入到竖向箱侧面,该量斗以类似于大致弯曲180°的勺的形式略微向下倾斜,从而仅通过腔就可以自由通向竖向箱的内部。此外,如沿着AA′截取的剖视图所示,量斗24的内部边缘指向并终止于一组孔21,排泄管20的侧面区域具有这些孔,因而通过管内的这些孔排放推动量斗的喷射水流。通过切线形量斗的腔上的一系列管口17射出这些喷射水流,因此通过喷射而施加在量斗上的推动力产生内缸14的旋转。
为了使上面描述的涡轮机工作,管口17的控制阀16与泵18的排放端连接。推动涡轮机的水流通过位于泵18的吸入管19的输入端上的排泄管20排出,向管口17再次抽吸水流,并且形成保持抽水涡轮机旋转的闭合回路。使衣物湿润并且被离心的水通过内缸的孔9排出内缸,而这些孔位于浮动水位之上。对缸产生旋转推动力的整个系统容纳在圆柱形壳体23或离心室中,圆柱形壳体或离心室与主缸7的底部中心连接,作为主缸延伸部分,圆柱形壳体或离心室的底部与泵的吸入管19连接。
因为内缸14没有被将其支撑在几何中心的刚性轴支撑着旋转,所以由于浮动,内缸会围绕穿过缸与绞拧衣物组合的重心的虚拟轴旋转。虽然内缸14以平稳性态或者没有振动地围绕虚拟轴旋转,但是如果衣物没有对称地分布在缸内,则虚拟轴会相对于几何轴偏移,使得缸没有围绕其几何轴旋转而振动和摇摆;因而可能撞击主缸7或者与主缸摩擦。借助包含在形成缸14侧面的封闭环形室28中的流动重物来削弱这种不良影响,这是因为当缸开始旋转时,封闭环形室内的液体会从虚拟轴相对于几何轴偏移的相反侧聚集。当环形室一侧聚集的液体的重量抵消相反侧衣物的不平衡重量时,虚拟旋转轴与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减小,尽管由于当虚拟旋转轴与几何中心相互逼近时,配衡室28内的液体在达到某一点之前重新分布,因此该距离不等于零并且位于中间点,但是这改进了振动和摇摆。在两个缸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经受两个缸之间的摩擦和小碰撞的带减震器的轴承(未示出)。下面,将描述避免配衡流体重新分布的一些方法。
为了使内缸在主缸内部的浮动稳定,在排泄管20的底端加装浮动配衡物22;在这种形式中,定倾中心保持在浮动中心与整个内缸系统(包括湿衣物在内)的重心之间。
图2示出与上述附图描述的转洗涤系统类似的旋转洗涤系统,该转洗涤系统利用喷射反作用的推动力并借助中心柱的螺旋板使中心柱旋转,使得中心柱的旋转与作用在衣物上的相同喷射水流的正向推力相结合,从而使水在缸内运动并且流通经过出现气穴现象的区域。在该附图中描绘了前述专用排放装置。
在图2的上部示出对衣物产生正向推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两个翘曲面44和45限定的衣物拖拽区,这两个翘曲面彼此相对地分开一定距离并且具有相反的曲率和一定的收敛度;在这种方式中,位于两个表面限定的空间内的衣物可以通过喷射水流而经受推挤或有效拖拽,该喷射水流沿着收敛方向流过两个表面之间并且从该图示出的管口、管或者排放端排出,该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射流发生器。
此外,在图2的上部还示出专用排放装置,它主要包括由管40供给的锥形管或Venturi管(文丘里管)39,Venturi管增加流速并且将水压降低至负压。Venturi管的小直径出口端41被排放装置37的小的封闭的圆柱形箱或吸入室37封装和包围,该吸入室通过小吸入管38与后面描述的封闭室57(图3)的上部相通,并且在吸入室中产生低压蒸汽。吸入室37终止于输出管36,该输出管具有与Venturi管的最终出口端41相等的直径并且与Venturi管的出口对齐;为了吸收蒸汽,在Venturi管39的终端41与输出管36的初始端之间存在非常小的间隙42。与终止于扩散管的普通排放装置相反,该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的开始部分具有形成排放装置的喉管43的短而小的内收缩,然后输出管在其整个长度上保持正常直径,以便保持由Venturi管和喉管产生的真空压力。由管40供应至Venturi管39的水和由此从蒸汽室吸入的蒸汽以水与真空压力下的蒸汽泡混合的射流形式通过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喷射出来,由于大气压使排放进缸内的蒸汽泡被破坏,产生洗涤衣物的内爆和振动波。
在图2的下部示出以下系统:借助旋转管48中的喷射反作用产生推动力,以便利用中心柱的螺旋板4使中心柱1旋转,其中与泵的排出端连接的固定管8向旋转管供给喷射水流。在图2的左下部可以看到这两个管之间的第一种旋转连接,第一种旋转连接允许第一管相对于第二管旋转,从而在旋转管48内在输送管8的端部留出一定距离作为轴台,并且二者之间可以微细调节。由于安装在固定管8上的闸瓦52而使两根管之间的轴向位移受到限制,闸瓦呈具有平滑表面的盘形并且连接或大致禁锢在一对同样具有平滑表面的盘或旋转板之间,该盘或旋转板的外周彼此结合或连接。上板51具有略微适合固定管的轴衬并且在闸瓦52的上表面上支撑系统的旋转,底板50与旋转管48结合以支撑旋转管。
在附图中的前一种旋转连接的右侧示出固定管8与旋转管48之间的另一种旋转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的输送管8终止于宽的、中空的圆筒54中,该圆筒的内侧拧在大的轴衬53的外径上并且用作旋转管48旋转的轴台,因此旋转管的上端可以微细调节地插入轴衬内。轴衬53的下面通过安装在旋转管上的闸瓦52而被平稳固定,该轴衬的上面通过作为螺母的另一个拧紧轴衬55而被固定在旋转管的端部。
图2的左下部示出中空柱1内的竖向且居中的旋转管48在其底部具有90°的第一弯折46,在通过中空柱的孔延伸出来之后接着具有同样接近90°的第二水平弯折47,第二水平弯折通向旋转管的排出端40,排出端位于与管自身的旋转轴垂直且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并且引导喷射水流,喷射水流通过排出端喷向形成在螺旋板4端部的表面44与焊接在同一中心柱1上的另一下板的表面45之间的拖拽区,从而喷射水流拖拽由螺旋板旋转推动的衣物,使得衣物逐渐停留在该空间中。
根据90°的弯折,相对于旋转管48的轴的距离以及垂直方向,即喷射水流从旋转管的端部40喷出的方向,使得喷射水流通过反作用向后推管的端部并且推动其旋转。通过臂49使管的旋转板50与中心柱连接,或者借助减速装置来增加扭矩并且降低中心柱的速度,可以直接完成旋转管到中心柱的旋转传递,从而螺旋板4使衣物向拖拽区移动。
图3是利用与图1所述类似的带洗涤和离心的再循环抽吸系统的洗衣机,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图2所述的通过喷射反作用而旋转的管来推动旋转洗涤系统;另外,还示出了旋转洗涤系统中的专用排放装置的使用和蒸汽室57的使其产生负压的布置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与输送管8连接的蒸汽室和排放装置保持固定,从而使电源与在蒸汽室中使水加热的电阻56能够直接连接,并且向排放装置的吸入室直接输送所产生的蒸汽。在图3的下部示出在缸7上部的用相同附图标记67表示的排放装置和蒸汽产生系统的放大图。
用于洗涤的输送管8从缸7和14的上方中心进入其内部,并且与专用排放装置的锥形管或Venturi管39直接连接,使得排放装置与其吸入室37穿过蒸汽室57并且在蒸汽室内保持居中。蒸汽室为圆柱形箱,该圆柱形箱是密封的并且位于中心柱1内,其中通过电阻56来加热水,从而在排放装置的低压部分产生蒸汽;排放装置的吸入室37通过小管38吸入蒸汽,小管的管口位于蒸汽室的上部并且仅绘制出该部分。在蒸汽室57的底部中央下方,输出管36从排放装置突出来,并且借助如图2所示的支撑闸瓦52和旋转板50、51与旋转管48连接,该旋转管的直径保持与输出管36的小直径相同,从而如上文所述保持排放装置所产生的水流和蒸汽流的高速和低压。由于与臂49连接,旋转管48的旋转传递到中心柱1;此外,旋转管的底部和弯折46被容纳在钟形的中心柱盖58的加宽底部内,以避免衣物卡在弯折处。旋转管48的端部40通过破坏钟形状的径向-竖向平面66内的孔而从盖58伸出,使得通过该端部排放的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到达在螺旋板4的表面44与板45之间形成的拖拽区,在那里蒸汽泡破裂而产生洗涤衣物的振动波。
在内缸14之内设置有另一个附加缸59,该附加缸与内缸略微分开一点并且具有一组孔10,管40排放的水通过这些孔进入内缸。通过两个缸的本体之间的空间60,水经由排泄管20排出缸,该排泄管起始于内缸14的底部中心,然后向下延伸,直到在非常接近泵18的吸入管19的输入端上方的位置终止,从而完成洗涤循环过程中的闭合抽吸回路。
为了设定图3中的浮动水位29,首先,缸内的水借助小型泵62排泄,小型泵将水排放到通用排水管63并且小型泵的吸入管64连接在主缸7的输出端65,从而在这一侧将水位保持与预定浮动水位29相同的高度。当水位到达开口65的高度时,水不能继续排泄,并且保持相同的水面29不再下降;在这一点,主泵18同时通过其吸入管19开始吸入离心室23中的水,并且通过Pelton涡轮机上方的管口17喷出水,然后通过与管20同轴并位于其外部的管61开始将使用过的水旋转并返回到离心室23,从而通过泵被再次再循环。因为排泄管20到吸入管19的水通道比较直,所以吸入管从管20吸入的水比由涡轮机排泄的水更多。因此,管20会排空一定量的水,该水量从内缸14排出但由于管自身内部的单向阀15而不能返回;这样,从内缸排泄的水量增加了与两缸之间存在的水量相等的量,因此两缸之间的水位上升并超过开口65。在这种情况下,排水泵62重新开始工作以去除过量的水并且在内缸被排空并浮动之前重复循环的其余部分。
为了简化,仅在图4中示出作为图3系统的变型的、在压力损失大的情况下使用的旋转洗涤系统。在图3中,旋转管48具有与排放装置36的输出端相等的小直径,这会由于管内水的高速度以及管的弯折而产生大的摩擦损失。为了限制摩擦损失并在整个旋转管48上保持大直径,在图4中,排放装置安装在管48的端部40上,并且在两个弯折46和47,将端部40直接连接在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39上。
被设置成能够直接通向电阻56的圆柱形封闭蒸汽室57收容在中心柱1内,并且作为输送管8的延伸部分的加宽管69中心穿过并支撑该蒸汽室。加宽管69的下端从蒸汽室57的底部突出足够的部分,以便如上所述借助与连接旋转板的下部50和上部51的闸瓦52的旋转连接而与旋转管48铰接。
固定的蒸汽室与随着系统旋转的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之间的连接由细的竖向管68构成,该竖向管的位于蒸汽室内的上部吸入产生的蒸汽,然后竖向管从侧面进入到加宽管69中,使得竖向管的下端与加宽管同心或同轴并且与厚壁的小竖向轴衬70的钻孔连接,然后借助臂73固定在加宽管69的内壁上。在轴衬70下面,可以在轴衬内旋转的第二细的短管76插入钻孔中,略微调节它的直径,作为轴台。第二短管76通过小的挠性软管部分72与第三管38连接,第三管在被设置到旋转管48内之前沿中心向下延伸,其中第三管被环74紧固,环通过其他臂73固定在旋转管内部;然后,第三管38穿过旋转管48的壁离开旋转管,并且直接连接在排放装置的吸入端37。利用包括盘71或环的机械或旋转密封件进行蒸汽管道的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之间的密封连接,该盘或环具有抛光的上表面并且紧密安装在第二薄管76周围,该盘或环通过弹簧75的推压而压靠在轴衬70的同样抛光的下表面上,而该弹簧的下端支撑在保持第三蒸汽导管38的环74上。挠性软管部分72用于使弹簧可以推压密封盘。按照这种方式,通过固定管68吸入的蒸汽可以流入管38,然后利用排放装置旋转到排放装置的吸入室37。旋转洗涤系统的其他部件的布置与图3相同。
作为选择,通过将连接管38或69与具有足够长度的排放装置的吸入端结合使用,图3和图4的蒸汽室57可以固定在中心柱外部的任何其他位置。
图5与图4所述的洗涤系统类似并且还示出了缸7和14。不同之处在于蒸汽室57不是静态的,而是与旋转管48一起旋转。此外,还示出了将旋转管48的旋转传递到中心柱1的行星减速装置2。输送管8也进入缸的上部,并且通过已经描述的旋转连接与相同直径的旋转管48铰接,旋转连接包括支撑闸瓦52以及旋转下部50和旋转上部51。行星减速装置2居于中心柱的中心并且位于管之间的旋转连接的上方。减速装置的驱动齿轮79安装在轴衬78中,轴衬连接在上板51上并且略微适合于输送管8。减速装置的其他齿轮的轴(被固定以传递扭力)安装在圆形支撑件80上,该圆形支撑件固定在输送管8上并且还用于通过轴承系统81支撑中心柱1的旋转。
在旋转连接的下方,圆柱形蒸汽室57与旋转管48形成一体,并且旋转管穿过蒸汽室的中心。排放装置和蒸汽室57与旋转管48一起旋转,从而允许蒸汽室的内管68与输出至排放装置的吸入室37的管38之间连续,而不需要使用旋转密封件。对电阻56(用于加热蒸汽室的水)的供电是通过以下方式间接完成的:通过下面描述的连接在铜或黄铜旋转环上的滑动插座,或者借助初级线圈固定而次级线圈随其他部件转动的变压器供应至电阻。加热储存在蒸汽室中的水的其他形式是:将加热器放置在蒸汽室壁外侧附近,通过蒸汽室壁的热传导进行加热。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这些加热系统。
如图4所示,旋转管48的弯折部分46和47以及排放装置被限制在盖58内,在这种情况下盖与中心柱1分开。可以看到,在盖内,旋转管48的弯折部分以及旋转管的与Venturi管39连接的端部40的直径尽可能增加以降低压力损失。输出管36从盖58的平面66伸出,朝向由螺旋板4的端部44和缸59的底部表面形成的拖拽区。盖58在排放装置的排出口36前面以及拖拽区附近焊接有向上弯曲的水平板77(见沿着AA’截取的剖视图),水平板用于使喷射水流和拖拽的衣物向上远离缸并且破坏中心柱周围的水体的旋转推动力,使得在缸的其他空间内,水流减慢并且衣物不会有过多褶皱。
图6是对利用行星减速装置将旋转管48的旋转传递至中心柱1的旋转洗涤系统进行暂停旋转控制的机构。图6仅示出中心柱1的以下区域:旋转管48和行星减速装置2位于上部,而控制机构和一部分钟形盖58位于下部。
可以看到,该机构主要包括矩形的厚环部分87或凸轮环,其与旋转管48同心并且通过径向臂49紧固在中心柱1的内壁上。环形板87或凸轮环的上表面被分成任何适当数量的段,作为凸轮路径,这些段都包括裂口部或谷部89,裂口部或谷部之后为斜面,然后斜面终止于顶部或平顶88。在各个段(附图中为四个)中,具有圆形滑动端部的相应腿部86在整体上被第二承力环85支撑并且在各自的路径上滑动。该承力环安装在旋转管48上并且可以通过固定在旋转管自身上的纵向楔90而在管上摆动,使得承力环85可以略微调节地沿着管滑动但不会围绕管旋转。当承力环的上面压靠在与不旋转第三环83连接的止动板84上时,第二环85相对于旋转管48的转动停止。第三环83可以抬高一点,以便与止动面分开并且释放第二环85的转动,从而释放旋转管48、减速装置2和中心柱1的转动。因此,第三环的上部具有铰接在杠杆91的一端上的柄,杠杆的另一端使第三环围绕连接在杆92上的销子转动,杆92穿过减速装置2的自由空间而固定在减速装置轴的支撑件80上;因此,另一方面,这种布置避免了第三环83的转动。为了停止或释放管的旋转,允许第三环压在第二环上或者与其分开,杠杆91通过铰接在该杠杆中部的阀杆93而竖向移动并且通过弹簧和任何机械系统或电磁控制进行动作。
借助减速装置和这种机构,通过阀杆93的驱动频率以及通过旋转管48与凸轮环87之间的相对旋转,使得与中心柱1及其螺旋板的旋转相协调的旋转管48的旋转循环暂停,其中与中心柱同时旋转的凸轮环的旋转慢于旋转管的旋转。在上述相对旋转期间,第二环85的腿部86位于凸轮路径高处并且第三环83的板84压在第二环上,从而停止第二环转动并且使组件停止。在阀杆93使第三环抬起一段时间以再次释放其转动之前持续停止,这样当继续转动时,第二环的腿部落入凸轮路径低处,在上述转动使腿部退回到停止位置之前避免停止,并且对于拖拽区,排放装置的输出管的旋转位置必须允许通过缸内的所有衣物暂停循环,而不会有过多缠绕。
图7与图5的旋转洗涤系统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系统位于缸7和14的下方并且输送管8连接在位于离心室23的底部中心的通过孔103上。穿过通过孔103竖向固定的是作为输送管8延续的一小段挠性软管102,挠性软管的上端与第一短的刚性管101连接,使得这两根管宽松地装在离心涡轮机的排水管61内侧。第一刚性管101插入第二管100内部一定距离,其中第二管与内缸14的底部中心连接,穿过内缸底部,并且在缸内向上延伸,直到高度略微高于在同一缸内预定的已建立浮动水位29。这种布置方式的作用是,在不破坏输送管的连续性的情况下,第二管100和缸可以围绕第一管101旋转,同时由于软管的挠性,第二管和缸可以利用这种设置方式在任何方向上横向移动,从而在离心期间允许浮动缸围绕任何虚拟轴旋转。
第三管或旋转管48(相当于图5的管48)的上部插入到第二管100中,直到每根管都具有的环形平滑闸瓦99将一根管固定在另一根管上,以在第二管上支撑第三管的重量和旋转。
上述管中的一根管可微细调节地插入到作为轴台的另一根管中,以便允许管之间的自由旋转,并且与最初的软管一起形成用于通向旋转洗涤系统的管道,该管道作为输送管8的具有相等大直径的延续部分。
在图7中可以看到,旋转管48的上端终止于封闭室97并且进入封闭室,该封闭室呈穹顶形或者双层壁的加宽钟形,使得直径逐渐敞开的管48与钟的内侧顶点连接,钟包围管的中心,并且在缸的底部之前扩大和展开。旋转管48的排出端的上面形成锥形附件98,具有向下顶点的锥形附件用作水流的导流器,用于使从管48的管口排出的水流朝着双层壁钟的圆周和底部偏转180度,其中封闭室97的相同底部和两壁延伸并且收敛(见沿着AA’截取的剖视图),使得它们模制成水平的切向圆形排出端107,圆形排出端与紧随钟形底部的具有大直径的水平弯曲管40的锥形渐进入口连接。如图5所示,管40连接在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39上,使得管40保持在作为钟形室的径向延伸部分的盖58内,仅有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从盖的终端的径向-竖向平面66内的孔伸出,以便将喷射水流和蒸汽泡的排放导向由螺旋板4的表面44及缸14的底部形成的拖拽区。在拖拽区前面,具有与图5所述相同功能的向上弯曲板77固定在室97上。如上文所述,管48与第二管100的旋转连接以及由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从中心垂直伸出一定距离)形成喷射水流排放通过喷射反作用产生一对力,从而使洗涤系统旋转。由于钟形室97的截面很大,所以在钟形室内变化水流方向的损耗最小。
为了将与旋转洗涤系统一起旋转的蒸汽室57排放的蒸汽送入排放装置的吸入口37,将蒸汽室设置在中心柱1内,使得蒸汽的连接管38用于将蒸汽室的底部中心与钟形室97的穹顶中心连接以使其旋转。连接管38的上端68保持在蒸汽室内以吸入蒸汽,连接管的底端104焊接在穹顶上并继续连接在排放装置的吸入口37上。
蒸汽室57的上部焊接在使行星减速装置2的中心齿轮79运动的轴105上,从而将蒸汽室的旋转传递到中心柱1。为了传递推进轴105的转矩,其他中间齿轮96的轴必须相对于系统固定地被支撑;但是,另一方面,整个旋转洗涤系统在离心时必须能够随着内缸运动而在任意横向上运动。在减速装置2上设置有支撑这些轴的圆形板80,并且圆形板的上方通过支撑扭转的挠性管106与固定在洗衣机结构94上的另一块上板95连接,以便在没有旋转的情况下允许支撑板与旋转系统一起横向位移。另外,圆形板80与中心轴衬中的推进轴105的上端的旋转对准,而其外周与中心柱1的旋转对准。图8详细描述了在本图中位于挠性管106内并且向蒸汽室的电阻56供电的电源。
图8是图7的中心柱1的上部的放大图,并且示出了允许减速装置2的支撑轴横向位移的系统的两种变型。如前一附图所示,这些变型都具有圆形板80,该圆形板支撑减速装置的齿轮96的轴并且还将推进轴105和中心柱1的旋转对准。
在继续之前,利用图8来描述向蒸汽室57的电阻56(图7)供电的电源。支撑板80在箱108内向上延伸,在箱内安装有两个铜或黄铜环109,该环与连接蒸汽室的推进轴105的端部电绝缘。每一个环109都通过电线与电阻56的端子连接,这些电线都密封在推进轴105的一直通向电阻(见图7)的轴向孔(未示出)内。通过在旋转期间在环109上滑动的电刷110输送电能。
在这些轴的支撑板80的箱108的上方中心固定有水平轴衬111,在水平轴衬内圆杆114自由滑动,圆杆114的两端与之垂直地焊接有其他圆杆112,并且焊接在圆杆112的中间。这两根圆杆中的每一根都可以在位于圆杆两侧的一套轴衬113内依次自由移动,其中该轴衬与固定在洗衣机结构或盖94上的板95连接。总之,该机构包括:第一移动装置,其固定支撑板80的箱108并允许箱沿着轴移动;以及另一类似的移动装置,其固定第一移动装置并沿着垂直于第一移动装置的方向移动,因此,组合两个垂直方向移动的装置允许支撑板在任意横向上移动而不会旋转。
图8的右下部示出系统的第三种变型,第三种变型通过将直线移动与另一种角度组合而将支撑板80保持成可以横向移动。在支撑箱108上方,水平圆杆114插入轴衬111中,轴衬可以通过杆自由滑动,并且相对于固定在箱中心的竖向螺杆118铰接旋转;此外,杆的端部可以围绕另一轴衬116旋转,该另一轴衬与固定在洗衣机结构94上的另一竖向螺杆115铰接。为了避免支撑板80及其箱108的旋转趋势,在箱108上设置减速块117,使得当开始使支撑板旋转时,这些减速块阻止其随着杆114的侧面旋转。
图9是与图7类似的洗衣机,不同之处在于蒸汽室57固定并可以设置在相对于洗衣机的几何轴保持居中的旋转洗涤系统的外侧,而在离心循环期间不随内缸14移动。
与图7相同,输送管8连接在离心室23底部的中心通过孔103上,并且通过该孔直接固定到具有平滑表面的闸瓦或底环120上,第一短管101作为输送管8的延续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短管101利用轴台微细调节地插入到图7所示的第三旋转管48中,使得短管可以在支撑其闸瓦或底部平滑环99的底环120上自由旋转,以支撑洗涤系统的旋转和竖向抬高。作为使旋转管48进入内缸14并终止于内缸的钟形室97内的通道,第二管100伸入内缸底部中心并到达高于浮动水位29的高度,以避免水在浮动期间进入缸内。与图7中的相同管相反,第二管100不与其他管相配合,并且必须具有与旋转管48之间保持足够间隙的直径,而且该间隙等于与钟形室97的内壁119之间的间隙,使得缸14和第二管100在离心期间可以横向移动而不与钟形室或旋转管碰撞。
主要借助薄管68将蒸汽从固定的蒸汽室57导入排放装置的吸入室37,该薄管将蒸汽室的上部区域与中心柱1内的封闭箱108内部连接。封闭箱用于将蒸汽转到第二竖向薄管38,第二竖向薄管的上端可平滑调节地进入位于箱底部的居中轴衬。因为管38的底端焊接在钟形室97的穹顶中心并且管38必须在轴衬上旋转,所以在管38的入口设置旋转密封件以避免泄漏。通过连接在第二薄管的下端104与排放装置的吸入室37之间的另一根薄管或软管实现蒸汽线路。在第二管38上安装有行星减速装置2的输入齿轮79以及与通过箱108形成一体的轴支撑板80,箱固定在洗衣机的盖94或结构上。按照这种方式,薄管38除了驱赶蒸汽进入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以外,还用作减速装置的推进轴和支撑旋转洗涤系统上部的轴,该轴居中旋转并且不需要图8所述的机构。
图9还示出在离心之前设置缸的浮动水位29的另一系统。该系统包括封闭容器126,该封闭容器具有与两个缸之间的水量相同的水量和浮动水位29,而不包括离心室23内的自由量。在封闭容器126下面具有小型排水泵62,该小型排水泵的输入端或吸入端122通过阀121与主缸7的底部连接,而其输出端或排出端124通过另一个阀125与封闭容器126的底部连接。除了这种最初连接方式以外,还加装具有控制阀123的另一对管,这对管通过将最初连接方式替换为缸与封闭容器的连接而使泵的吸入端与排出端连接。容器126的顶部具有带控制阀127的管64,该管与位于浮动水位29上方的主缸7的输出端65连接;此外,该容器还具有将水排放到高水位的废水管63。
在洗涤或漂洗循环并且保持阀123封闭之后,以最初连接方式的阀121和125打开的方式启动排水泵62,通过转移到封闭容器126而使缸内的水排泄到主缸7底部的水平;按照这种方式,超出容器体积的过量的水被废水管63排泄到通用排水管,因而在容器126中仅保留将缸之间的空间再次填到浮动水位所需的水量。当抽出后的水位下降到内缸14底部之下时,内缸底部的单向阀27打开并且允许剩余水排出。在清空缸之后,最初连接的阀121和125关闭并且第二连接的两个阀123打开,从而将水流反转到容器与缸之间,使得储存在容器126中的全部水都返回到主缸,从而两个缸之间的水位达到预定浮动水位。当返回到主缸7的水到达内缸14的底部水位时,内缸的单向阀关闭以避免水进入其内部,从而内缸保持浮动以开始离心。在阀127打开的情况下,来自挤压衣物的、排出内缸的过量水通过主缸侧面的输出管64排向封闭容器126,从而保持浮动水位29。
图10是图7或图9的缸7和缸14的只有底部及其中心管100和配衡室28的放大图(出于更清楚的目的)。位于内缸侧面的配衡室(作为图1的室的变型)不仅包括内缸侧面的第一环形部分28,而且还包括延续到位于内缸底部下面的第二部分或圆柱形腔129,使得中心管100穿过双层底部。配衡室的环形部分28被竖向板128分成下面与配衡室的第二部分129相通的敞开单元组。这些竖向单元具有交替分布在缸两侧的两种类型。
第一类型的单元133被水平板130分成两部分。上部通过水平板与配衡室的其他部分分开,从而形成内壁上具有一组孔10并且在浮动水位29上方具有另一组孔132的隔间131,以便不影响到其外壁;因此,第一类型的单元用于从内缸14排泄再循环水流。这些第一单元133的底部具有与第二类型单元相同的功能。在隔间131中可以设置有过滤器。
第二类型的单元134没有孔并且直接与缸的双侧底部129相通,当缸不旋转时,双侧底部储存用作配衡物的流动重物。如果当管围绕穿过重心的虚拟旋转轴旋转时衣物没有分散,则第二类型的单元将使缸的几何轴朝超重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与配衡物直径相对的单元保持比接近超重物单元更大的旋转半径,从而通过离心力产生配衡物更大量地进入与接近超重物单元相对的单元的趋势。为了通过这种流动分布增加缸的平衡性,而且出于相同的原因,为了使虚拟轴移动到与几何轴重合,被第二单元134捕获的水流不能如图1那样重新分布到整个环形室中,这是因为分隔板128阻止其重新分布,从而允许继续保持初始平衡。
图11仅示出图10的主缸7和内缸14的底部区域,使竖向比例大于水平比例,以便更清楚地描述加装到图10的配衡室中以提高其性能的机构。该机构收容在室28的管100从中心穿过的第二水平圆柱形部分129中,用于阻止配衡流体由于补偿作用而从超重物侧流向第二类型的单元134,并且允许配衡流体流向相对侧的单元。在配衡室的圆柱形腔129内具有水平杆135以及位于其中心的环138,环略微被调节成适合支撑管100(其用作使杆相对于缸的几何中心旋转的轴)的直径。杆135的一侧安装有小型配衡物136,配衡物可以在杆上滑动并且通过弹簧137限制其向杆端部的滑动,弹簧在以很小的力压缩的状态下工作。在单元的入口附近,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小的竖向板139的中心,该板具有一定宽度、曲率和长度以阻止流体流向一些单元。
如果当缸开始旋转时衣物的重量不对称地分布,则缸的几何轴或通过管100并因而杆135连同其中心环138将会围绕与几何轴分开一定距离的虚拟旋转轴旋转;通过上面这些部件,施加在配衡物136上的离心力将使杆围绕其环138旋转,直到配衡物136保持与虚拟轴或衣物配衡物直径相对,从而压缩弹簧137而到达杆的端部为止。在该位置,阻挡板139覆盖配衡流体进入超重物侧的第二类型的单元134的入口,直到进入相对单元的流体补偿未分布的重量。当缸内的重量平衡时,虚拟旋转轴逼近几何轴,并且由于两轴重合而消除了配衡物136上的离心力;同时,配衡物136停止压缩弹簧137,并且借助弹簧的推动而推向中心并到达其初始位置;由于角动量守恒,这种运动使得配衡物136、杆135和阻挡板139趋于增加其旋转速度并且比缸旋转得更快,因而杆135和阻挡板139的相对于单元的位置无关紧要并且其余的配衡流体在单元内均匀分布。
图12是在离心期间支撑内缸、使其旋转的虚拟旋转轴与其几何轴重合或者不重合的机构。据认为,缸的任意点的速度等于该点相对于缸的几何轴的速度加上几何轴相对于虚拟轴的速度。
图12仅示出缸(主缸7和内缸14)的底部以及支撑内缸的新型机构。该机构的第一部分包括居中位于内缸14下面的平台146,平台具有中心孔,与缸的底部中心连接的引导管145宽松地穿过该中心孔。内缸的旋转和重量被与缸同心的圆形排列或布置的竖向轮143支撑,竖向轮的轴固定在平台上并且沿着径向朝向缸的中心。在平台中心孔的圆周周围布置有另一组水平轮144,水平轮的竖向轴也固定在平台上,使得在引导管145的表面上支撑其旋转的这些轮保持并引导内缸14相对于其几何轴和平台146的同心旋转。由于这种与缸的几何轴同心的旋转,缸的任意点的速度构成该点的合速度的第一分量。
该机构的第二部分允许平台在任意横向上自由移动;为此,在平台下面设置一组支撑件以撑住平台。每一个支撑件都包括水平轴衬147,具有一定长度的圆杆141位于水平轴衬中,轴衬象滑动阀一样在圆杆上自由滑动;轴衬可以围绕固定在平台下面的竖向枢轴148使其几何轴横向旋转,同时杆141可以水平移动和角移动,使得杆围绕其焊接在另一轴衬上的一个端部旋转,该另一轴衬与竖向枢轴142铰接,竖向枢轴固定在从主缸7底部突出来的圆形突起上。为了使每一根杆141都不以悬臂方式支撑传递至滑动轴衬147的缸重量,在每一根杆的与旋转相对的另一端都安装有竖向轮140,竖向轮的轴与杆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当杆角移动时,其直径形成在主缸7底部上形成圆形滚动轨迹。滑动轴衬147在杆141上的直线运动与围绕其端部之一的角位移的组合,为平台146提供了在水平面内在任意横向上位移的自由度,而不会在任意横向上旋转,这与在图8下部描述的系统类似。
支撑平台146横向位移的另一种形式包括将平台保持在沿着某一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动系统上,第一滑动系统反过来紧固在第二滑动系统上,第二滑动系统固定在主缸上并且还可以沿着与第一滑动系统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动,这与在图8上部描述的系统类似。
在上面两段以两种变型描述的机构的第二部分,允许支撑内缸并由内缸承载或驱动的平台146水平移动,使其圆形轨迹与缸的几何轴围绕任何虚拟轴(缸围绕该虚拟轴旋转)的圆形轨迹相同。平台的这种运动为缸的任意点提供了合速度的第二分量,第二分量使该点相对于缸旋转所围绕的虚拟轴移动。
图13是与图7类似的洗衣机,不同之处在于加装图12的机构以支撑内缸14的旋转。另外,使用了连接在同一潜水式电动机150上的两个离心泵,离心泵由离心室23内的板152支撑,该板悬挂在与图12相同的支撑机构的平台146上。
其中一个泵149通过管口17直接供应推动专用Pelton式涡轮机的射流,专用Pelton式涡轮机的箱25连接在缸的底部形成的引导管145上。未经过阀与另一个泵18的排放端连接的输送管8略微调节地直接插入缸的通过管100,与图7相同的旋转洗涤系统的管48在该通过管上旋转。这两个泵的吸入端19在离心室23内保持完全潜水,在离心室中使水连续再循环以建立两个闭合抽吸回路。为了操作旋转洗涤系统或者离心系统,两个离心泵以不同的旋转方向运转;通过密封的且挠性的输电电线151足以改变发动机或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从而在不需要使用控制阀的情况下启动一个系统的运转并且终止另一个系统。具有相反旋转的两个泵的发动机或电动机可以用于本文所述的其他情况。
图14是用于分解从衣物脱落的丝线以避免这些丝线妨碍泵18的性能的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大直径的管159内,该管通过锥形管155插入吸入管19。该装置包括若干片旋转叶片157,该旋转叶片横着安装在泵的推进轴的延长部分156上,旋转叶片与同样若干片的固定叶片153碰撞来切割水带来的丝线,利用轴端部的弹簧158调节旋转叶片与固定叶片之间的压力。旋转叶片157还压靠着下面的多孔板154,使得一些丝线通过叶片与该板的碰撞而被碾碎。
图15示出与普通类似的具有两个水平缸的前开门式洗衣机,其中应用了前面附图所述的新概念。象在那些附图中一样,洗衣机具有主缸7,在这种情况下,主缸为水平放置的桶,其前面具有圆形的斜切的或锥形的开口161,在主缸内居中放置有另一个旋转的水平桶或内桶14。内桶具有多个孔10和沿着其侧面内部焊接的一组平行叶片5;此外,在其前面切出圆形开口168以放入衣物。为了在桶内装入水,通过具有密封垫圈的锥形外周保护盖162来封闭主桶7的前开口161。
在洗涤或离心期间,内桶14应当适合于在主桶7内旋转;为此,主桶7的后侧具有向内安装的第一宽短管174,该管的后端与桶的底部中心连接并且自由通向桶内部;使得第一宽管可略微调节地保持在第二宽管175中,第二宽管的内端向外连接到内桶14的底部中心上;因此,内桶14的旋转支撑在作为轴台的第二宽管175的旋转上,第二宽管175在作为支撑轴的第一宽管174上旋转。
另一方面,内桶14的前端的旋转支撑在具有锥形外周的轮167上,该轮与从桶上斜切的圆形开口168对准并随着圆形开口旋转。通过轴承箱164支撑轮167的轮毂165的轴163旋转,该轴承箱是密封的并且连接在主桶7的盖162的中心,使得盖162自身被拉到支撑轮167以打开或关闭,以用于放入或取出衣物。为了调节轮167与内桶14之间的联接压力,轮毂165内部具有压缩弹簧166,支撑在轴163内端的压缩弹簧推挤一个方块,从而将轮压在桶的开口上。
此外,在图15中,洗衣机利用将电力供应至洗涤或离心系统的抽吸闭合回路运转,并且将泵的排放端18与这两个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连接,将其吸入端19与主桶7的下侧连接。与下面附图所示的一样,由于在离心期间,桶与连接在泵18上的连接管一起运动,所以在这些管上设置一些具有足够挠性的软管102来吸收这些运动。
与前面的情况一样,通过经由管8输送的专用固定排放装置进行洗涤,该管通过控制阀13与泵18的排放端连接并且通过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与同样固定的蒸汽产生室57连接。根据用于洗涤的水流,使用锥形中间扩散器172制成后部中心连接器,该后部中心连接器的中心具有同样锥形的导流芯173,以便使输送管8与主桶的第一宽管174的后端连接,这样该管引导内桶中的水流通过宽管175。宽输送管174在内桶内连接在圆柱形水平箱97的底部并终止于该底部中心,圆柱形水平箱用于引导流向排放装置输入端的水流;这样,由这两个部件形成的大横截面降低了流速,因而通过改变方向而减小摩擦损失。为了使水流获得旋转推动力以进入圆柱形箱97,在第一宽管174内沿着第一宽管并且在到达圆柱形箱底部之前设置管道或螺旋板160,该管道或螺旋板将其运动传递给水流。以这种运动进入圆柱形箱的水流通过箱内的蜗壳176被导向位于箱外围的切向输出管40。输出管40终止于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39,Venturi管的出口朝向下并且在叶片5上方与桶的下侧最可能成切向,这样碰撞叶片的喷射水流和蒸汽泡推动内桶的旋转,以便在使蒸汽泡形成气穴现象的凹部内用叶片使衣物运动。通过薄管38形成蒸汽室57与排放装置的吸入室37之间的连接,该薄管穿过第一宽管174的壁进入圆柱形箱及其内部的排放装置。
为了通过离心作用进行绞拧,在第二宽管175中安装有普通的Pelton式涡轮机170,经由通过控制阀16与泵18的排放端连接的管口17喷出喷射水流,而撞击量斗24的喷射水流推动涡轮机,因此,涡轮机在旋转时向保持在后面的内桶拖拽湿润衣物以进行挤压。在量斗的前面形成有小孔169,径向薄管171终止于小孔内,而该径向薄管一直通到第二宽管175的内表面,其目的是利用从管口喷射到量斗的小部分水对第二宽管的旋转进行润滑。
图16是与图15的水平洗衣机非常类似的变型;并且与图15一样,在主桶7的中心后部提供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输送管8直接与Venturi管39连接,这样,减小直径的输出管36和吸入室37固定地安装在宽管174内,其中该吸入室经由管38由固定的蒸汽室57供应蒸汽,并构成专用排放装置,宽管174连接在主桶7的中心并用作内桶14的轴,并且该输出管向下弯曲以使蒸汽泡朝向桶的下侧。用接近内桶底部并具有圆形表面的盘58覆盖输出管36的端部,以避免衣物钩住该端部。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洗涤的和用于绞拧的闭合抽吸回路是分开的,使得通向排放装置的液压回路通向离心泵18,离心泵18运转时的旋转方向与利用离心作用的绞拧回路的离心泵149相反,这两个泵由同一电动机以交替旋转的方式驱动,从而启动一个或另一个泵。这种双抽吸回路的目的是交替打开各个回路,这样,为了使绞拧泵149运行,该泵通过管和排放管口17将喷射水流喷在与内桶连接的Pelton式涡轮机170的量斗24上,从而使量斗旋转一点并且借助桶的内部叶片5铲起衣物。然后,将电动机的旋转变为打开泵18的功能,以提供并启动排放装置的洗涤作用的,并慢慢地充分重复这两个循环。
图17示出以下系统:在离心期间允许图15或图16的内桶14围绕穿过其重心的虚拟轴旋转。该系统与图12所述的系统类似,并且同样基于与该图的支撑件146等同的支撑件,该支撑件支撑围绕其自身几何轴旋转的缸或内桶14,同时支撑件和桶围绕虚拟旋转轴横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主桶7具有上述支撑功能,这是因为内桶在主桶内中心旋转。保持主桶并且允许其在任意横向上移动的系统包括四个耳部177,这些耳部对称地焊接在主桶7侧面的四个位置,即:前面两个,后面两个。每个耳部都通过横向枢轴148与竖向轴衬147铰接,该轴衬可以相对于其几何轴围绕该枢轴横向旋转。在轴衬中,竖向圆杆141以移动装置的形式运动,竖向圆杆的上端与枢轴142铰接,该枢轴允许竖向圆杆在与桶的轴垂直的平面内围绕其端部如钟摆那样以角度形式摆动。在各个杆141的底端固定有弹簧178,该弹簧通过将轴衬147支撑在弹簧的上端来支撑桶的重量。
为了避免桶的所有前面所述的支撑系统的竖向运动的力以振动形式传递至洗衣机的结构94,支撑系统还紧固在另一个系统上,该另一个系统分别将前面摆动杆141的两根枢轴142以及后面杆的两根枢轴固定在水平杆179的各个端部,水平杆的中部伸出竖向伸出件183,该伸出件以旋转形式与其他两根杆184中的每一根的端部铰接,在正常位置,杆184朝向伸出件一侧彼此相对并且以一定角度向下倾斜。两根杆184中的每一根的另一端部(同样倾斜)以相同的旋转形式与相应的第二水平圆形推杆182铰接,第二水平圆形推杆在固定于洗衣机结构94上的轴衬180内运动。后两根水平推杆182的沿着相反方向的驱动受到弹簧181的限制。因此,通过两根斜杆184,水平杆179的上下运动的竖向力映射成施加在伸出件两侧的杆182和推压弹簧181上的两个相反的水平力;此外,力的小竖向作用仅仅在各个固定轴衬180上产生相反的扭转作用对,这样,从另一侧施加在两根弹簧上的力和两个相对轴衬上的扭力对,在洗衣机结构上的反作用力相等和相反,因此竖向运动力被转化为结构上的内部作用力,从而消除了振动的产生。
为了减小旋转虚拟轴相对于桶的几何轴的运动,与图1一样,围绕内桶14的各端部设置环形配衡室28。
图18是用于避免离心期间振动的图12的变型,其与图17的系统类似,但应用于立式洗衣机,这样主缸可以被专用支撑系统支撑而横向移动,同时内缸在主缸内围绕其几何轴旋转。该洗涤系统与图7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排放装置的输送管8直接进入主缸7并固定在主缸上,并且输送管被调节成适合于内缸14的中心通过管100的内部,这样,输送管可以围绕连接在Pelton式涡轮机25上的通过管100旋转并且其旋转与位于主缸7中心的轴衬185对准。虽然并不要求缸浮动,但是缸浮动有利于减轻缸作用在轴衬上的重量。
与沿着向任意侧位移的方向自动排列的轮类似,该机构在离心期间允许主缸借助支撑在缸下面和周围的一组支撑件在任意横向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支撑件包括平的水平杆147,其端部之一与固定在缸底部的竖向轴或枢轴148的轴承铰接,从而允许杆围绕该端部在水平面内摆动。随着缸运动的平杆通过支撑在竖向轮186上部圆周上而在两个方向中的任意方向上直线运动,竖向轮的支架141可以围绕竖向轴142的其他轴承水平旋转,使得轮可以在任何时刻对准杆的方向。支撑轴承142的箱的下面焊接有引导竖向杆188,该引导竖向杆在支撑轴衬187内运动,而支撑轴衬固定在洗衣机的结构94上。在轴承箱142与支撑轴衬187之间设置有弹簧178,弹簧(作为震动吸收器)工作时压缩以支撑在虚拟旋转轴周围位移的装置的重量,平杆147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允许主缸7的所需位移并且使竖向轮186与杆的枢轴或轴承148之间始终保持最小的水平距离,其目的是形成使杆在各个时刻对准缸的位移方向的作用对。
另一方面,与图17一样,缸与泵18和149之间的连接管8、17和19设置有一段挠性软管102,以允许连接管与主缸7一起相对于泵横向移动。
图19是图18所示的支撑件的变型,因此,主缸7的这种新支撑系统189的作用是可以在任意横向上位移,同时内缸14围绕轴194旋转,它的旋转与主缸的中心轴衬185对准并且通过前述涡轮机系统25驱动。
这种新支撑系统包括一组支撑件189,这些支撑件支撑主缸7并且围绕主缸上部外周布置。基本上,每个支撑件包括具有在中心成90°连接的两个杆或轴191的水平十字头,使得其中一根轴的端部围绕上部倒U形板190的横向部分旋转,上部倒U形板通过固定杆193焊接在洗衣机结构的上部187上。另一根交叉轴同样围绕另一底部倒U形板192的横向部分旋转,第二杆141的上端挂在底部倒U形板上,第二杆宽松地穿过形成在耳部或板177上的水平孔,而耳部或板焊接在主缸7的侧面,使得固定在杆底端的压缩弹簧178在耳部的孔的下面支撑杆底端并且支撑缸的重量。因此,在底部“U”形板192与杆141的平面(第一平面)内围绕十字头191中的一根轴的自由摆动或角旋转,与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另一平面内围绕十字头中的另一根轴的摆动和角旋转的组合,允许杆141可以相对于十字头的支撑杆在任意方向上摆动一定角度,从而在由此限制的任何横向位移上支撑缸。对于不同的用途,该系统类似于在不对齐的两根轴(如杆141和193)之间的通用旋转传递连接头。
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变型包括将支撑缸的杆141的上端焊接在位于结构187的球面上方的固定球体上作为球窝接合,从而允许在管位移的任意方向上摆动。
图20是如同图3的立式洗衣机,其中排放装置及其蒸汽室57固定在中心柱内,输送管8的输入端位于柱的上部。此外,使用图19的主缸的支撑系统189,使得内缸14居中设置,以围绕中心轴衬185内的几何轴194旋转;由于支撑系统和几段挠性软管102,管8、17和19的连接器可以固定在主缸上,这样,洗衣机可以使用如下所述的旋转洗涤系统。
在图20中,固定在主缸7上的输送管8从上方伸入中心柱1内部深处而中心柱固定在输送管上,在中心柱中输送管与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39连接,使得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与内缸14的底部尽可能近。通过已经描述的支撑闸瓦52和旋转板50的旋转连接,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与旋转管48铰接,旋转管是短的、具有相同直径的并且相对于竖向弯折几度的管。与图3的同一根管相比,旋转管48尽可能最短并且弯折尽可能小,这样可以具有最小的摩擦损失。排放装置的吸入端经由管38直接通向蒸汽室57,并且同样在蒸汽室中直接提供电阻。
固定的中心柱1具有以180°彼此分开的两个螺旋板4;另一方面,内缸14的底部45从中心到外周是圆形的(象中部圆环曲面),这样底部中心突起形成圆锥升高面198以接近旋转管48的端部;这样,在螺旋板4的端部表面44与内缸14的底部的曲面45之间形成拖拽区。管48的输出端与升高面198的顶部曲面相切,并且位于该曲面与紧固在中心柱1的底端周围的小圆锥形导流器196之间。因此,通过旋转管48排出的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将拖拽区内的衣物向缸的周围拖拽,缸底部的曲面引导水流和衣物沿着缸的侧面上升到缸的上部,然后沿着缸的中心向底部返回并通过螺旋板4引导再次回到拖拽区,从而通过从排放装置排出的喷射水流反复进行驱动。
该系统主要包括低速的小型电动机200,其垂直地安装在中心柱1内的板199上。该电动机的轴通过小型齿轮的啮合齿201与管的旋转连接的板50的啮合齿状外周连接,这样板还用作使旋转管旋转的啮合推动器。
图21与图2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由缸的底部形成输送管的连接器。输送管8插入箱37的中心部分下面并且一直到达专用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它们都保持容纳在管100内,管100的上端焊接在内缸14的底部中心上,进而与Pelton式涡轮机25连接。此外,将排放装置的通过管与内缸连接的管100还用作主缸的中心轴衬185和涡轮机的旋转轴,因此其外径适合于该轴衬。因为排放装置是固定的,所以蒸汽产生室57也是固定的并且通过管38直接向排放装置供应蒸汽。
为了在内缸内排出排放装置的喷流,如上文所述,旋转管48与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连接,使得旋转管的端部经由通过管略微伸入内缸底部,并且旋转管的端部必须弯曲以向缸的周围径向排出喷流,因而喷流将位于缸的底部45与螺旋板44之间的拖拽区内的衣物推向缸的周围和上部。旋转管48的长度和弯曲末端尽可能小以减小其压力损失,因而有利的是排放装置尽可能高地进入轴或通过管100。
借助Pelton式涡轮机使内缸14与中心柱1及其螺旋板4一起具有短暂停地旋转来实现旋转洗涤系统;为此,中心柱底端通过细腿部202连接在缸的底部上,以便允许旋转管48喷出的喷流经过。在中心柱1内具有圆柱形箱80,该圆柱形箱居中紧固在主缸7的结构94上,在圆柱形箱内装有带有减速装置的电动机200,该电动机通过连接在旋转管48上的中心轴201使其旋转速度下降,使得径向排放的喷流连续到达缸的整个周围。按照这种方式,在洗涤循环期间,洗涤泵18与离心泵149可以交替运转,从而使Pelton式涡轮机间歇地旋转,这样,螺旋板的缓慢旋转与旋转管48的旋转相结合,有利于衣物循环。
图21的下部用附图标记195示出在上图中用圆形虚线标记的相同区域,以示出在中心柱1与移动到旋转管的轴201之间可以加装与图5和图7一样的行星减速装置2,使得柱的旋转传递至旋转管,而不需要使用具有减速装置的电动机200来使管旋转。
显然,图21的使中心柱与内缸(中心柱通过两个或三个腿部连接在内缸底部中心)一起旋转的方法,可以等同地应用于图20的系统,从而在洗涤循环期间同样交替和短暂停地驱动离心回路。
图22示出适用于洗涤大量衣物的工业洗衣机,其利用再循环泵原理和通过专用排放装置(如图2所述)产生的排出物,如上面的附图所述,低压蒸汽泡在水和衣物的凹部内破裂。
在图22中示出新型工业洗衣机的洗涤缸7包括作为闭合矩形路径的水路,该水路具有足够的长度并且其两端是圆形的,以便于通过水路运送水和衣物。与图2一样,专用排放装置组均包括Venturi管39、没有扩散器的排放管36以及蒸汽吸入室37,通过管38将来自蒸汽发生器或封闭容器57的被加热器56加热的水供应至蒸汽吸入室,并且专用排放装置在水路内排放喷射水流和低压蒸汽泡。这些排放装置以沿着水路的方式设置,该水路推动在围绕排放装置的闭合路径的水路内的水和衣物,从而允许气泡的气穴现象对衣物的洗涤作用。
在闭合回路上专用排放装置组的每个Venturi管与抽吸系统的排放管8相通,专用排放装置的泵18的吸入管19经由过滤器203连接在水路的底部。沿着水路内侧面设置有倾斜叶片组204,使得叶片组铲起衣物以改变衣物在缸内的相对位置。
作为图22的延续部分,图23是通过辊进行绞拧的绞拧系统和对图22的洗衣机中的洗涤衣物进行漂洗的漂洗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有孔运输带207,该有孔运输带设置在形成洗涤缸7的水路的平直部分上;该带由两段或部分形成,使得在两个引导辊206之间的沿着带的初始段的结构205可以成角度地降低并向下旋转,而另一部分沿着缸的上方保持水平。结束洗涤之后,在图21的缸7中,使成角度旋转的带初始部分的结构205减速并且从缸7内部逐渐倾斜到底部,同时水继续使衣物旋转。运输带207的穿孔允许水继续循环,同时带保持衣物并将其提升到带的最后的水平段,水平段将衣物运送到其端部,在端部将衣物排放到另一底部带208上,底部带再将衣物引入到支撑在引导辊210上的相同带与压在带上的另一绞拧辊209之间,从而通过压力绞拧衣物。在带208或辊210与辊209之间挤压的衣物被倒入另一缸211内,与洗涤系统类似,在缸内通过水的再循环抽吸系统漂洗衣物,再循环抽吸系统包括泵18、吸入端19和具有管口36的排放端8。
图24是工业洗衣机的另一种形式,其利用上面描述的相同洗涤和离心系统进行工作。主缸7由具有足够尺寸的圆形闭合水路形成,这样水路的内壁形成大直径中心圆筒219,以使衣物容易围绕其循环。与上面附图一样,内缸14用于对衣物离心,具有与主缸7等同的形式并且与主缸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地安装在主缸内。为了离心循环,圆筒219的上部中心固定有立式电动机218,立式电动机的向上轴通过连接器215将旋转传递至内缸14,该连接器通过臂216固定在内缸内壁的上部。另一方面,主缸7通过与图19等同的支撑件组189支撑在其上部圆周周围,从而允许其在任意横向上位移,同时如上面所述,内缸借助立式电动机218的推动围绕其几何轴旋转。为了允许内缸7相对于抽吸系统的管自由位移,与缸连接的几根管都插入有一段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软管102。
如上文所述,借助专用排放装置组所产生的气穴现象进行洗涤,专用排放装置的吸入端38与蒸汽发生器57连接,从而通过使泵18的排放端8与专用排放装置连接并且泵的吸入端19与主缸7底部上的过滤器203连接,使水的再循环抽吸系统与缸相通。排放装置的喷射排放端36在适当方向上并且从其上部指向缸内。排放装置的输送管具有挠性部分217,以便在洗涤期间改变排放装置喷流的方向,并且在取出小筐(将在下面描述)之前移走排放装置。
在内缸内具有轮廓或形状与内缸相同的小筐212,不同之处在于小筐没有外壁并且由中空的中心圆锥体213紧固,该圆锥体以可拆卸的容易对准的形式与从连接器延伸的圆锥形延伸部分连接。圆锥体213的上部具有吊环螺栓214,吊环螺栓用于通过升降设备拉起小筐并取出洗涤后的衣物。
图25是与图9类似的旋转洗涤系统的变型,不同之处在于该图中的离心时的配衡系统与图19和图21所述的系统等同,具有主缸7的专用支撑件189、用于内缸14旋转的轴衬185以及插在管连接器中的挠性软管102。供应至没有扩散器的排放装置221的蒸汽与图9所述的蒸汽等同,其中在固定室57中生成的蒸汽被固定在封闭箱108上的管68引导,并且蒸汽被传送至推动蒸汽的中心管38的旋转竖向部分。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旋转管38还用作两个行星减速装置2和225的推进轴,这两个行星减速装置使分成两部分的中空中心柱运动。通过上述减速装置2的推动使柱的上部224旋转;连接在该部分上的例如螺旋板4在一个方向上向下(与上面附图一样)拉动衣物。柱1的底部借助下面的双行星专用减速装置225摆动旋转,其操作使得连接在柱的该部分上的叶片12如普通洗衣机那样摆动。在下面的图26中将详细描述蒸汽至旋转管38的传送以及由旋转管推动的减速装置的运转。
旋转洗涤系统的输送包括第一大直径固定管101,其进入离心室23的下部中心,并且以类似于图9的方式驱动来自泵的排放端的水流。该第一管插入到第二管100中,上部连接内缸14的底部中心上的第二管向下延伸,直到支撑专用Pelton式涡轮机25的中心。在第二管100的上面插入第三管或旋转管48,直到第三管或旋转管借助闸瓦99与位于第二管上部边缘的另一闸瓦略微接触。可微细调节地将第一管和第三管插入作为轴台的第二管。
旋转管48的上端以圆锥形状220逐渐延伸,直到水流居中地从下面流入封闭圆柱形室97内,圆柱形室高度低、直径大并且收容在内缸14的底部中,而没有图9或图7的钟形室。为了更好地引导旋转管48的排水管中的输出流,在旋转管上方设置具有向下定点的锥形附件98。从旋转管48排出的水流径向流入圆柱形室97内并且在室的连续同心部分内逐渐扩散,因而随着水流远离中心,其面积增加。因此,在经过圆锥和圆柱形部分时流速降低;这样,由于流动方向改变而导致的压力损失最小。此外,水流分布在室的径向连续的部分内,室的壁222收敛(见沿着BB’截取的剖面图),使得各个部分将水流从没有扩散器的相应排放装置221导向与Venturi管的输入管40连接的圆形且切向的输出端107,排放装置设置成在室97的外周上,略微弯曲的排放装置输出管36在适当的切向上排放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在衣物的凹部内产生气穴现象并且通过反作用推动圆柱形室围绕旋转管48旋转。另外,在各部分上还加装有弯曲的径向板223,用于更好地将水流导向排放装置。
蒸汽传导管38的竖向部分的底部扩大部分226固定在圆柱形室97上方中心,如上文所述,使得管随着底部扩大部分旋转并用作减速装置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向排放装置221的吸入端推进的蒸汽通过其他水平管38继续推进,这些水平管从蒸汽传导管的竖向部分的底部径向形成。
因为行星减速装置2和225的操作需要使支撑减速装置的齿轮的结构保持固定,所以连接在主缸7上的杆94与蒸汽输送箱108焊接,该蒸汽输送箱与所述结构一体形成。
图26详细示出分别装在由中心柱分成的上部224和底部1中的两个行星减速装置系统2和225,如图25所述,两个行星减速装置产生螺旋板4的旋转运动和叶片12的摆动。同样如上面附图简单描述的,两个减速装置被管38的相同竖向居中部分推动,该管的竖向居中部分还将蒸汽驱赶到专用排放装置。
与图9一样,减速装置齿轮的支撑结构80与箱108形成一体,箱将通过固定管68驱赶的蒸汽传送到管38的上部旋转端,管38同样通过具有机械密封件71以避免泄漏的通过孔伸入箱内。箱108紧固在主缸上以固定整个结构80。
在箱108下面具有行星减速装置2,该行星减速装置包括安装在驱动管38上的中心齿轮79、中间齿轮96以及周围外部齿轮的箱244,使该箱与中心柱的上部224连接,从而使中心柱及其螺旋板4在一个方向上旋转。减速装置通过支撑在轴衬239上而围绕结构80的管状圆形部分227旋转。
使中心柱的底部1运动的第二减速装置225实际上是具有行星齿轮233和243(上下排列)的两个系统的双减速装置;每一个系统都具有安装在中空轴241上的中心齿轮235,使得这些轴彼此独立并且围绕对齐的轴衬234旋转。上面齿轮的中空轴的上端和下面齿轮的轴的底端具有从轴衬突出的径向杆231。在两根中空管241内延伸有端部带其他杆或竖向锁定杆230的棘轮管240,使得它们可以与径向杆231相碰撞。棘轮管240的长度使得在上下运动时其自身与两个中空轴241之一相碰撞,而保持另一个齿轮的自由旋转。在棘轮管240内具有驱动管38,驱动管在一个方向上旋转并且在旋转时通过楔237拖拽棘轮管240,棘轮管反过来推动此时碰撞的中心齿轮。
键槽236大于楔并宽松地容纳楔,使得棘轮管240具有可以上下位移的足够自由度。
在图26中可以看出,在上部行星齿轮系统233中,中间齿轮232的数量是奇数个,而在底部系统243中,中间齿轮242的数量是偶数个,因此,为了将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的棘轮管240连接到一个系统或另一个系统上,将使一个系统沿着与另一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在两个系统的外周齿轮与底部柱1接合时,随着齿轮使棘轮管240上下交替运动,齿轮以一定频率连同叶片12摆动。中心柱在轴衬239上支撑其摆动,该轴衬围绕结构80上部的管227和底部的管38旋转。借助弹簧238和线圈229对安装在棘轮管240上的磁芯228的作用或者通过凸轮系统控制棘轮管240的上部或底部的竖向位置。
图27是与部分图25组合的图24的双缸工业洗衣机的变型。在这种新形式中,主缸7具有平的底部,但是与内缸14的形状一起构成圆形闭合水路,此外,沿着闭合抽吸回路的输送管8或者泵18排放端的连接至洗涤系统的中心连接器对于主缸底部是竖向的,使得连接器与旋转管48连接并且略微调节地插入作为轴台的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5所示,旋转管48的上端与内缸14的底部连接,如上文所述,水流流入与没有扩散器的排放装置组221相通的圆柱形室97内的圆锥形部分,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将其排放端导向拖拽区,拖拽区由连接在小筐212的中心体上的弯曲板44和小筐的用于取出洗涤后的衣物的底部45形成。构成水路内壁的中心圆筒219与圆柱形水路97的上部连接,该圆柱形水路同样与内缸14的底部连接并形成一体。
主缸的支撑件189、蒸汽室57和将蒸汽室与排放装置连接的输送管38与上述的相同。
内缸14在离心时的旋转由电动机218推动,内缸在主缸7的底部内由轴衬185上的闸瓦支撑,电动机的竖向轴245沿着轴向穿过孔插入输送管8的竖向部分中,该孔形成在管的底部与竖向部分以90°弯曲的部分中,用机械密封件71密封轴穿过的部分。轴的上端通过不会阻止水流流过的径向扩大臂246连接在旋转管48的底部扩大端的内部,从而运转中的电动机218使管与内缸14一起旋转。在洗涤期间,电动机可以在与缸内的水流循环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使得拖拽区相对于水流位移并且改进了衣物循环。
图28是具有两个缸7和14的直立式洗衣机的洗涤系统的变型,该系统与图9和图25的系统部分相似。与图9一样,泵18的排放端8与中心固定管101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将软管102设置在二者之间),中心固定管进入离心室23并在此固定,然后经由略微调节成适合该管的通过孔而穿过内缸14的底部,并且在缸内向上延伸到缸的上部附近。在第一管101的上端可略微调节地插入第二旋转管48,使得第二旋转管可以在第一管内旋转,通过闸瓦99将第二旋转管支撑在第一管端部的另一闸瓦上。可以看到,该系统没有使用中空中心柱。在离心时为了允许围绕主缸7之内的内缸14的轴衬185中心旋转,例如,使用与图20或图21相同的主缸支撑系统189。
旋转管48的上端进入具有双层壁的加宽封闭钟形室97的内部,封闭钟形室具有与图9所示和所述的类似室相同的形状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之处在于,室97的底部外周通过收敛表面连接在属于没有扩散器的专用立式排放装置的一组Venturi管39的输入端,排放装置的输出管36向下排放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在衣物的凹部内形成气穴现象以产生拖拽衣物的水流,并且通过内缸的弯曲底部45的引导,喷射水流和蒸汽泡顺着缸的从中心到侧面的竖向平面的闭合路径并围绕该路径。图中可以看到,排放装置组39与竖向略微偏离相同角度,其目的是:从输出管36排放的喷射反作用力的小水平分量可以推动该室围绕旋转管48旋转,并且排放装置围绕缸旋转。
另外,为了帮助衣物在内缸14循环,在内缸底部上固定径向叶片12,如前文所述,当启动泵149时,该叶片随着缸旋转,并且在离心循环中,该泵的输送管17输送推动内缸的Pelton式涡轮机25的喷射水流。在洗涤期间,与相同洗涤系统的液压回路的泵18的运转交替地在短周期中进行上述动作;这样,在该短周期中,通过叶片12的旋转将缸底部的衣物推向周围,从而在排放装置所产生的水流中推动并产生所有衣物的运动。
最后,以类似于图9所述的形式向排放装置供应蒸汽。在钟形室97的穹顶中心固定有用于通过管组38散布蒸汽的封闭箱108,管38与封闭箱的内部相通并且将蒸汽驱赶到钟形室97末端的不同排放装置的各个吸入端。反过来,封闭散布箱108与管68相通,管68通过适合于该管的中心轴衬从上面进入封闭散布箱,使得该箱可以围绕从蒸汽产生室57驱赶蒸汽的管68旋转。用机械密封件71密封管68的输入端。

Claims (31)

1.一种在主缸内对衣物进行洗涤、漂洗和绞拧的机器,所述主缸包含另一内缸,所述内缸具有使水流流向所述主缸的孔;其中,这两个缸利用液压闭合抽吸回路串联连接,所述液压闭合抽吸回路包括泵,所述泵连续从各缸内部取出水并且通过输送管再次排放到各缸内,从而产生使系统运动的再循环水流的能量;泵的排放端通过控制阀连接到洗涤系统或者利用离心作用的绞拧系统以启动这两个系统中的任一个系统,或者可选地使用液压洗涤回路的离心泵和液压离心回路的另一个离心泵,每一个离心泵都在不同旋转方向上运转并且由旋转方向改变的相同电动机驱动,从而启动一个泵或另一个泵;所述闭合抽吸回路主要供应和启动所述洗涤系统,所述洗涤系统包括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与低压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发生器是封闭蒸汽室,在所述封闭蒸汽室中加热器直接或间接加热水,使得所述排放装置在洗涤缸内的某一适当方向上排放带蒸汽泡的喷射水流,所述蒸汽泡在洗涤衣物的凹部形成气穴现象;在所述洗涤缸内具有由两个表面限定的衣物拖拽区或导流空间,这两个表面以前后方式彼此分开一定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弯曲和收敛,使得从所述排放装置的排放端排出的水流和蒸汽喷流沿着收敛方向朝向所述拖拽区,并在所述拖拽区中的衣物上产生正向推力,使得衣物在空间中循环;此外,所述机器具有缸内衣物的旋转洗涤、移动和循环系统,所述系统由所述闭合抽吸回路的水流启动并且包括大直径的宽管或中空柱,所述中空柱收容在缸内中心并被称为中空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具有焊接在其周围并沿着全部长度的宽螺旋板;通过居于所述中心柱中心的电动机经由直接连接或行星减速装置产生所述宽中空柱的旋转,通过轴流式涡轮机或还作为中心电动机轴的旋转管推动它的旋转,并且借助专用机构连续或减速地控制它的旋转,从而引导所述系统的水流,所述系统借助两个缸之间的旋转连接与输送固定管的端部连接,而所述输送固定管插在缸的上部或下部中心;为了产生所述旋转管的推动力,使用自由端具有两个成90°弯折的系统,所述弯折设置在所述旋转管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位于与管自身的旋转轴或几何轴垂直且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使得从所述旋转管排出的喷射水流由于反作用而形成一对产生旋转的力,同时喷射水流沿着所述拖拽区的方向射出;所述拖拽区由作为上表面的螺旋板底端和作为下表面的缸底部表面或焊接在圆形盖上的水平板的表面形成,在所述拖拽区内具有所述旋转管的弯折部分,所述旋转管的末端穿过破坏盖形状的径向表面从盖突出来,所述盖与所述中心柱分开或形成一体,在所述拖拽区前面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使水流略微向上并向缸周围偏离,作为使衣物运动的选择方式,使用两个行星中心减速装置,这两个行星中心减速装置以不同旋转方向配置并且与底部具有径向叶片的中空中心柱连接,使得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管或中心轴通过棘轮系统交替地推动各个减速装置的中心齿轮,从而在所述中心柱和所述叶片上产生摆动运动;在所述排放装置与所述输送管或所述旋转管旋转连接之前或之后,所述排放装置与所述输送管或所述旋转管串联连接,并且形成引流部分;所述蒸汽室和所述排放装置被固定或者与旋转系统一起旋转;如果所述蒸汽室被固定并且所述排放装置随着旋转系统旋转,则借助从所述蒸汽室伸出的第一段固定管进行所述蒸汽室与所述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之间的蒸汽传送,第一段连接在旋转的并且与所述排放装置的吸入端相通的第二段上,因此使用设置在两根管之间的旋转或机械密封件;如果所述蒸汽室与旋转洗涤系统一起旋转,则通过变压器间接对所述蒸汽室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固定,同时次级线圈随着通向所述蒸汽室内的电阻的进料系统旋转;或者利用所述蒸汽室壁附近的加热器或具有一对金属绝缘环的系统实现加热,所述金属绝缘环由电刷供电、安装在与所述蒸汽室一起旋转的轴上并且通过密封的电线与电阻连接;另外,各缸的内侧具有用于引导衣物循环的宽螺旋板,在泵的进入端布置有分解和碾磨从衣物脱落的丝线的系统;通过内缸的离心作用绞拧衣物的系统借助专用水平Pelton式涡轮机产生旋转,所述涡轮机连接在缸底部的中心并且被喷射水流推动,所述喷射水流通过与相应液压回路上的泵的排放端连接的周围管口组排放,使得所述涡轮机收容在被称为离心室的圆柱形箱或壳体内并且作为所述主缸底部的延长部分;所述Pelton式涡轮机包括位于中间的竖向箱和固定在竖向箱侧面的分布式的勺形径向量斗组;这些量斗的略微向下倾斜的输出内缘大致沿着径向指向竖向箱的中心,在竖向箱的中心处所述量斗与竖向排放管连接,从所述竖向排放管排放用于推动竖向箱涡轮机的喷流;为了使所述内缸的旋转平衡,使所述内缸在所述主缸内容纳的预定水位的水中浮动的同时旋转,使得所述内缸围绕穿过所述缸和衣物重心的任何虚拟轴自由旋转;此外,在所述缸的下面设置有居中的配衡物以稳定所述内缸的浮动;所述机器具有调节所述内缸在所述主缸内的浮动的系统,其中在预先排出所述主缸的水之后,通过重力并经由单向阀排泄所述内缸的水,然后将水再次填充在两缸之间的空间并达到预定浮动水位;使所述内缸围绕穿过其重心的任何虚拟轴旋转的另一系统使用专用支撑件,所述专用支撑件支撑所述内缸,以允许所述内缸在任意横向上或围绕虚拟轴自由位移,同时所述内缸围绕其几何轴旋转,这样两种运动的结果使得所述内缸围绕虚拟轴旋转,而不支撑在刚性或固定的轴上;各管设置有一段挠性软管,从而不限制各缸的组合并且它们的连接器可以从管横向运动;为了使所述内缸的虚拟轴接近几何轴,所述内缸具有存储一定量的重流体的外围室;在这种情况下,配衡室是环形的并且形成所述内缸的全部侧面,这种构造形式避免了配衡流体在所述内缸内的再分布,从而使所述内缸围绕几何轴的旋转接近虚拟轴,同时增加了平衡性;所述内缸仅具有容纳在离心前位于其底部的湿衣物的必需高度,并且所述内缸的侧面收容在所述主缸的加宽部分内,并在其间保留一定空间来容纳使所述内缸浮动和旋转的水;借助具有“L”形截面的环形闸门来覆盖所述内缸的上边缘与所述主缸的加宽台阶之间的分离部分,“L”形的竖向部分略微调节成适合于主缸直径,“L”形的水平部分通过防磨擦材料板支撑在内缸的上边缘;如果所述内缸浮动,则通过旋转设置在两缸的底部之间和两缸的横向部分之间的防磨擦板或轴承来缓冲内缸的摆动;如果使用旋转管并且所述内缸由于浮动原因而没有输出孔,则在所述内缸内设置具有多个孔并且与内缸略微分开的第三缸,使得水流通过竖向排水管排出,所述竖向排水管位于所述内缸底部中心并且延伸到所述离心室的底部附近,所述离心室的底部附近具有所述泵的吸入管的管口,所述排水管具有避免水返回到缸内部的单向阀。
2.一种旋转洗涤系统,所述系统使用一端与另一个固定的水流输送管连接的旋转管,使得第一管通过喷射反作用旋转并且推动旋转系统的中心柱旋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各管之间的旋转连接使用直径之间可微细调节地将固定输送管插入旋转管的直端中的作为轴台的系统;通过具有平表面的环形闸瓦限制两根管之间的轴向位移,所述环形闸瓦紧固地安装在所述固定管上并且连接或略微夹在具有平表面并且外周相互结合或连接在一起的一对盘、平环或旋转板之间,使得底板固定所述旋转管的端部,而上板穿过所述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用作围绕闸瓦的另一侧旋转的支撑件;用于所述系统的其他方法包括将作为轴台的轴衬与所述旋转管的外径紧固匹配,通过安装在所述旋转管上的底部闸瓦和拧在所述旋转管的自由端的上螺母在侧面之间与所述轴衬略微连接,从而使接触面平直,通过将作为轴台的轴衬的外径拧在所述固定管端部的底部扩大直径上将组件与所述固定管连接。
3.一种使衣物在具有两个缸的机器内运动的旋转洗涤系统,其中利用轴流式涡轮机经过行星减速装置推动中空中心柱旋转,所述轴流式涡轮机由闭合回路中的抽吸系统所产生的循环水能推进,所述闭合回路串联连接两个缸;此外,抽吸回路启动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在缸内排出喷射水流和蒸汽泡以通过气穴现象进行洗涤;从内缸中心向下伸出具有单向阀的竖向排水管,所述竖向排水管通向泵的吸入管附近;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在所述机器的旋转系统的内缸底部中心,作为所述竖向排水管的延伸部分并收容在中空中心柱内的宽管向上伸出到达缸上部的行星减速装置;竖向中心轴从下面经过密封的轴承箱伸入所述减速装置,所述中心轴进入所述减速装置的入口;所述中心轴的底端与竖向的轴流式涡轮机连接,所述轴流式涡轮机位于内缸底部下方并且收容在作为涡轮机罩的管的加宽部分中;另一方面,从所述减速装置的上方中心伸出的减速装置输出轴焊接在所述中空中心柱的上端的盖上,使得所述中空中心柱的上部区域保持紧密封闭;另外,所述中空中心柱具有焊接在中空中心柱的接近缸底部位置的叶片;所述中空柱以及位于其内部的第二宽管仅在接近缸底部的部分中具有一系列用于通过水流的孔,使得水流作为进入涡轮机并且被竖向排水管排放的装料;除了位于浮动水位上方的上部以外,所述内缸的侧面没有孔。
4.一种旋转洗涤系统,所述系统利用通过旋转管向拖拽区喷射的水流和蒸汽泡的喷射反作用推动;所述蒸汽泡由设置在输送管上的专用固定排放装置产生,所述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与收容在中空中心柱或其他位置中的固定蒸汽室连接;所述系统利用输送管的位于缸上部的竖向连接器与闭合抽吸系统相通;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所述输送管与所述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直接连接,并且所述输送管或者它的一部分穿过并居中保持在所述蒸汽室内,同时密封所述蒸汽室的入口和出口,使得所述排放装置的吸入室可以通过终止于它的上部区域的小管与所述蒸汽室内部直接连接;或者所述蒸汽室可以利用与所述排放装置的吸入端连接的适当连接管固定在任何其他位置;在喉管后,具有缩小直径或小直径的排放装置输出管在没有扩散器或在具有相同直径的情况下继续,直到从室底部伸出足够多,以便通过旋转连接与直径等于或小于输出管的旋转竖向管铰接,在弯折之后,所述输出管向拖拽区排放喷射水流和蒸汽。
5.一种降低损耗的旋转洗涤系统,所述系统利用通过旋转管的喷射反作用而喷射的水流和蒸汽泡的喷射反作用推动;所述蒸汽泡由设置在水流管道上的专用减速装置产生,所述减速装置的吸入端与收容在中心柱中的固定蒸汽室连接;所述系统利用输送管的位于缸中心部分的竖向连接器与闭合抽吸回路相通;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大直径的输送管固定在所述蒸汽室中心并穿过所述蒸汽室,使得宽输送管的端部从所述蒸汽室底部伸出并且通过旋转连接与相同大直径的旋转管直接铰接,所述旋转管的端部在弯折之后终止于没有扩散器的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并与其连接,所述排放装置的排放端指向拖拽区;首先通过固定管进行蒸汽向排放装置吸入端的传导,所述固定管包括第一段薄管,所述第一段薄管吸入蒸汽室内的蒸汽并且通过壁向下插入一段宽的固定输送管中,所述输送管穿过蒸汽室,最后终至于厚壁竖向轴衬的钻孔的上端,所述轴衬同心地固定在所述输送管内;所述排放装置的其他部分是旋转的并且包括第二段薄管,所述第二段薄管的上端从下面微细调节地插入作为轴台的竖向轴衬的钻孔中,以便可以在钻孔内旋转,使得所述管向下延伸直到从中心进入所述旋转管,然后弯折穿过所述旋转管的壁伸出,并且直接与排放装置的吸入端连接;为了避免蒸汽在所述轴衬与第二管的接合处泄漏,用磨光的环在此处密封,所述环通过弹簧压在同样磨光的轴衬的底面,由此使得弹簧可以施加压力,在第二管中设置一小段挠性软管;除了密封环与软管段以外,在轴衬与第二薄管的接合处可以使用普通机械密封件。
6.一种降低损耗的旋转洗涤系统,所述系统利用大直径的竖向旋转管的喷射反作用推动,所述竖向旋转管通过旋转连接铰接在输送管上;所述旋转管的底端终止于没有扩散器的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向拖拽区排放带有蒸汽泡的喷射水流并且其吸入端与间接加热的蒸汽室连接,所述蒸汽室与旋转洗涤系统一起旋转;根据权利要求1和5所述,其中,所述旋转管固定在所述蒸汽室中心并穿过所述蒸汽室,使得所述蒸汽室借助薄管与专用排放装置的吸入端直接连接。
7.一种洗衣机的旋转洗涤系统,通过大直径的中心管的旋转产生并支撑所述系统的旋转,所述中心管驱动水流并且由喷射反作用推动;旋转管的上端与其他专用管道连接,通过所述专用管道使水流延续并且使水流方向转向180°,从而提高最小压力损失;所述专用管道终止于专用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与圆柱形蒸汽室连接,所述蒸汽室收容在中心柱内并与所述系统一起旋转,使得所述排放装置在与所述系统的中心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并与中心旋转轴相距一定距离地向拖拽区排放喷射水流和低压蒸汽泡;所述系统通向与缸串联的闭合抽吸回路的泵的排放管;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通过将泵的排放管与在离心室底部中心形成的通过孔连接来实现水流的供应,在离心室上挂有一小段竖向软管,所述软管具有足够挠性以在任意横向上位移;所述软管从上面连接在另一小段第一刚性管上,所述第一刚性管插入第二竖向管的底端一定距离,与内缸底部中心连接的第二竖向管在缸内向上伸入到其相对于浮动水位的最大高度;第三管或旋转管从上面插入第二管内,第三管或旋转管借助平面限制件固定在第二管的上边缘;这三根管具有大直径并且其间的匹配是作为轴台的微细调节,使得相互套嵌的相应管相互旋转时仅在接合处具有微小液体泄漏,同时,挠性软管在其偏心旋转期间允许洗涤系统与内缸一起横向位移;所述旋转管从上面设置在第二管上方并终止于双层壁和大截面的封闭钟形室或穹顶上,所述钟形室围绕旋转管并延伸到缸底部,使得旋转管或第三管的逐渐增加直径的上端在钟形室的内壁顶部伸入室的内部,封闭钟形室在位于排水管上面的位置具有倒置锥形附件,用于使流向室底部的水流偏离180°并且离开旋转管;钟形室的双层壁及其底部在缸底部附近逐渐收敛,直到形成输出管的锥形起始部,输出管的起始部与室底部外周相切,其终端终止于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专用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排出重新向拖拽区定向的水流;所述蒸汽室借助中心薄管与排放装置的吸入端相通,所述中心薄管起始于蒸汽室的内侧上部区域并穿过其底部,中心薄管的底端连接在所述钟形室的穹顶上,并且通过其他管道延续所述端部与排放装置吸入端的连接;因此,所述钟形室在旋转时拖拽经由所述薄管连接的蒸汽室;如果行星减速装置将旋转传递至中心柱,则所述减速装置的中心推进器轴被升到所述蒸汽室上方,在减速装置上方,未旋转的圆形板经由在其中心的轴衬对准并支撑所述中心推进器轴的旋转,所述圆形板经由其他轴衬支撑减速装置的中间轮的轴,而且其外周与所述中心柱的旋转对准;支撑板的上部通过软管或挠性管与盖或洗衣机结构连接,软管或挠性管允许横向位移并且阻止扭转力以避免板的旋转;在推进器轴的延长部分上安装有向蒸汽室的电阻间接供电的系统,并且将供电系统收容在挠性管内。
8.一种旋转洗涤系统的变型,所述变型具有通过喷射反作用旋转的旋转管,借助闭合抽吸回路并通过位于双缸洗衣机的主缸底部的中心通过孔提供喷射反作用;所述旋转管在内缸内终止于具有双层壁的钟形室,所述钟形室伸入具有蒸汽室的专用排放装置;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其中,所述旋转洗涤系统围绕主缸的几何轴稳定居中地旋转,为此,作为输送管延伸部分的一小段竖向管固定在离心室底部或主缸的中心通过孔上并且可相互微细调节地插入旋转管内作为轴台,直到所述旋转管的底端利用具有平表面的环形闸瓦支撑在同样安装于短输入管基部的另一闸瓦上;在内缸底部中心,宽管伸入到浮动水位的上方,所述宽管用于将旋转管插入到所述缸中,所述旋转管在内缸内终止于钟形室;所述通过管的直径相对于旋转管和钟形室的内壁足够宽松,以避免在离心循环中在通过管和缸的横向运动期间通过管与旋转管或室摩擦;蒸汽室固定在洗衣机的任意适当位置,并且其与排放装置的吸入端的连接起始于第一薄管,第一薄管使所述蒸汽室的上部区域与封闭的小蒸汽通过箱的内部连接,而所述蒸汽通过箱收容在中心柱的上部并且固定在洗衣机结构的中心;通过第二竖向薄管继续蒸汽的引导,第二竖向薄管的底端焊接在钟形室的穹顶中心并因而随着钟形室旋转,其上端伸入蒸汽通过箱并因而与经过所述箱底部的中心轴衬的旋转对准;此外,通过旋转或机械密封件密封管进入通过箱的入口;最后,竖向管的底端通过第三管或软管与排放装置的吸入端连接,以实现排放装置与蒸汽室之间的连接;如果使用减速装置,则减速装置的入口端齿轮安装在第二薄导管上,使得第二薄导管还用作减速装置的推进轴。
9.一种在支撑行星减速装置轴的上板上横向移动而不旋转的系统的变型,在离心期间,中心推进轴的旋转利用横向位移传递至旋转洗涤系统的中空柱,使得所述板支撑与允许其自由横向位移但阻止其旋转的系统铰接的中心推进轴;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其中,所述变型利用相互垂直的双运行系统,为此,水平轴衬固定在支撑板的圆柱形箱的上部,与其他杆垂直连接的圆形杆在所述水平轴衬内自由移动,所述其他杆在与第一轴衬垂直的其他轴衬内移动;第二轴衬与固定在洗衣机结构上的板连接,使得圆柱形箱和因而由旋转系统所承载的减速装置轴的支撑箱可以在没有旋转的情况下在组合两种位移的任意横向上运动;或者作为选择,所述变型利用绕着杆的一个端部旋转的单运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水平轴衬,所述水平轴衬围绕竖向枢轴与其几何轴横向地旋转,所述竖向枢轴设置在能够在轴衬内滑动的圆柱形箱和杆的上部,并且所述杆围绕它的一个端部水平旋转,所述端部与固定在洗衣机结构上的枢轴铰接;支撑板的旋转被设置在箱上的限制件限制在杆的任一侧。
10.一种专用控制机构,所述专用控制机构以一定频率缓慢地停止或释放旋转洗涤系统的由中心轴推动的旋转,所述中心轴借助行星减速装置将其旋转传递至中空中心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所述机构包括具有矩形截面的第一厚水平环,第一厚水平环的上面被分成若干相等的段,作为凸轮路径,这些段都包括谷部或裂口平面,谷部或裂口平面之后为斜面,然后斜面终止于平顶;第一环在中空中心柱内居中并且经由臂与中空中心柱内部连接,从而第一环与柱一起旋转并且其中心经过管或推进轴;腿部之一支撑在凸轮路径的各个部分上并在上面滑动,所述腿部在第一环上面整体上支撑第二承力环的重量;第二环借助可略微调节的纵向楔与在旋转时被其拖拽的轴或旋转管相碰撞,但是允许其沿着所述轴上下运动,使得第二环根据减速关系相对于第一环或凸轮路径旋转并将其腿部支撑在上面,第二环被凸轮向上推到某一点,使得第二环通过槽或摩擦面与第三非旋转环的底面碰撞,从而使整个系统停止;然后,利用杆和杆启动件,第三环略微升起以释放系统并且允许第三环与第二环继续旋转,将第二环的腿部固定在下凸轮路径上并且与第三环分开,直到这两个环重新锁入凸轮路径的接下来的高段中,重复这种暂停和旋转。
11.一种与闭合抽吸回路相通的降低损耗的立式洗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带有螺旋板的中心柱、蒸汽室和专用固定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的输出管与向拖拽区排放喷射水流和蒸汽泡的旋转管连接;因此,在离心期间的横向位移时,抽吸回路各管的连接器相对于缸保持固定;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输送管从上面尽可能深地进入中央中空柱,在那里与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和输出管直接连接,在竖向位置与尽可能短的具有与输出管相同直径的旋转管连接;内缸底部从中心到外周向下是圆形的,类似于中部圆环曲面,并且所述旋转管相对于竖向略微弯折几度,因而保持所述旋转管与缸底部中心面的曲面相切并保持在所述曲面与固定在中心柱底部周围的锥形导流器之间;所述旋转管被低速小型电动机推动并且隔离在固定的中心柱内部;所述电动机的轴与连接旋转板连接,以使其旋转。
12.一种与闭合抽吸系统相通的降低损耗的立式旋转洗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带有螺旋板的中心柱、蒸汽室和专用固定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的输出管与向拖拽区排放喷射水流和蒸汽泡的旋转管连接;因此,在离心期间的横向位移时,抽吸回路各管的连接器相对于缸保持固定;通过Pelton式涡轮机的推动,内缸在主缸内围绕其几何轴旋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输送管的连接器经由通过管位于内缸中心底部,所述通过管穿过并紧固在Pelton式涡轮机上,因而所述通过管终止于内缸底部中心;输送管与专用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直接连接,专用排放装置尽可能近地收容在通过管的上端或端部,使得排放装置的旋转管从缸底部略微突出并且略微弯曲,这样在内缸内横向排放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另一方面,被Pelton式涡轮机推动并与其连接的通过管还用作围绕主缸的中心轴衬旋转的内缸旋转轴;在旋转管末端上方,中心柱借助两个或三个细腿部连接在内缸上,从而借助Pelton式涡轮机的推动使所述中心柱与螺旋板和内缸一起具有短暂停地旋转,并且短暂停与洗涤循环交替;可以通过带有减速装置的电动机或者通过与柱的旋转连接的行星减速装置实现旋转管的旋转,所述电动机与旋转管连接并封闭在柱内的箱中。
13.一种使内缸的旋转平衡的室,位于主缸内的内缸通过离心作用绞拧衣物;所述室形成内缸的侧面、是封闭的并呈环形,容纳有重流体并且构造成避免流体在室内重新分布,从而在使旋转虚拟轴接近缸的几何轴的同时增加平衡性;另一方面,内缸趋于围绕穿过其重心的虚拟轴自由旋转,而没有支撑在刚性轴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封闭的配衡室包括第一竖向环形部分,所述第一竖向环形部分形成内缸的所有侧面并且利用竖向板分成单元组;所述室从缸底部下方延伸,作为具有小高度且没有分隔的第二圆柱形部分的双层底部,在双层底部内储存有流动材料,当缸旋转时,所述流动材料进入单元的底部,并且根据与虚拟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而分布在各个单元内;一些竖向单元具有底部水平板,所述底部水平板将竖向单元与室的其他部分分开;此外,在缸的内部的壁上形成由一系列孔,并且在相对的壁上,另一系列的孔保持在缸的浮动水位的上方,这样,内缸的水通过这些孔排出;在第二类型单元内设置有捕获丝线的过滤器;室的第二圆柱形部分包括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中部可以围绕与缸的几何轴共线的轴旋转;杆的一个端部上固定有位于室的竖向单元的入口附近的竖向薄片,所述竖向薄片的尺寸和曲率可以限制流入一些单元的水流入口;杆的另一个端部插入配衡物,所述配衡物可以向端部滑动,从而压缩固定在杆的端部的轻弹簧。
14.一种调节内缸在主缸内的浮动和预定水位的系统,在使衣物离心时,内缸借助Pelton式涡轮机旋转,所述涡轮机被与闭合抽吸回路的主泵的排放端连接的管口排出的喷射水流推动,所述涡轮机的吸入管连接在离心室的底部中心;所述内缸的底部中心具有带单向阀的竖向排水管,所述竖向排水管延伸直到非常接近泵的吸入管的管口前面;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所述主缸的侧面具有浮动水位的高度和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排放至排水管的小型辅助泵的吸入端相通;此外,根据流体动力学条件,通过内缸和竖向排水管的主泵的吸入端的净载量大于在缸与涡轮机的排水管之间的空间朝向泵的吸入端的路径上的净载量,同时摩擦损失较高;泵的控制首先使辅助泵运转以将水排到浮动水位,然后与主泵一起运转。
15.一种调节内缸在主缸内的浮动和预定水位的系统,在使衣物离心进行绞拧时,内缸借助专用Pelton式涡轮机的推动旋转;所述系统包括在用辅助泵排出主缸底部的水之前,利用重力经由位于底部上的单向阀排泄内缸的水,然后将水再次填充到两缸之间的空间并达到预定浮动水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机器具有单独的储存容器,当内缸在主缸内浮动到预定水位时,储存容器储存与主缸容纳水量相等的水量并被水封闭;辅助泵的排放端具有连接容器底部的连接器,并且在其上面将排水软管与通用排水管连接;主缸侧面的位于浮动水位的开口通过带有阀的管与容器的上部连接;整个系统由管和控制阀连接,使得在通过储存容器排出缸内的水而达到主缸底部的水位之后,辅助泵反向进行所述容器与缸之间的连接,使得储存在储存容器中的残留水返回到主缸。
16.一种立式内缸的专用支撑件,所述内缸位于主缸内并且通过离心作用来绞拧衣物,使得所述支撑件允许内缸围绕穿过其重心的任意虚拟轴自由横向运动,从而使缸围绕其几何中心旋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位于内缸底部下方中心的专用支撑件包括圆形平台,所述圆形平台具有中心孔,中心引导管或缸底部的圆柱形延伸部分穿过所述中心孔并保持少量宽松;在平台上固定有圆形排列的、与缸同心的竖向轮组,所述竖向轮的轴沿着径向指向孔的中心,使得所述轮支撑缸底部的重量和旋转;此外,在平台的中心孔周围还布置有轴也固定在平台上的另一水平轮组,使得在引导管的外周表面上旋转的轮保持缸围绕其自身的几何中心旋转;平台的下面还布置有支撑件组,所述支撑件支撑组件,以允许其在平台的任意横向上自由位移;各个支撑件都使用水平轴衬系统,水平轴衬围绕固定在平台下面的销相对于其几何轴横向地旋转,同时滑动地安装在水平圆杆上,所述水平圆杆围绕与竖向轴衬连接的一个端部有角度地水平地摆动或位移,所述竖向轴衬围绕固定在从主缸底部突出的鼓包上的销旋转;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与杆垂直的竖向轮,竖向轮的直径使得竖向轮支撑在主缸底部上旋转并且支撑主缸的重量。
17.一种平台系统的变型,所述平台支撑使衣物离心的内缸的旋转,使得所述系统允许组件围绕穿过缸重心的任意虚拟轴横向位移;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其中,用于支撑的平台使用具有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运动的两个系统或移动装置的方法来实现这种运动,使得平台紧固在第一移动装置上,第一移动装置在第二移动装置上运行,并且第二移动装置固定在洗衣机结构上。
18.一种具有两个缸的洗涤和绞拧机器,所述机器具有针对内缸内衣物的旋转洗涤系统和离心系统;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每一个系统都从内缸下面通向闭合抽吸回路,所述闭合抽吸回路使用用于洗涤回路的离心泵和用于离心的另一个离心泵,每一个泵沿着不同的旋转方向运转并且通过相互交换旋转而由同一电动机推动;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围绕其几何轴旋转的内缸由平台支撑,平台在任意横向上位移,其中,使用潜水式电动机使两个泵移动,使得两个液压回路的所有组件以及电动机悬挂在平台上,并且在循环期间,平台与离心室一起运动。
19.一种立式内缸的专用支撑件,所述内缸通过离心作用来绞拧衣物并收容在主缸内,使得内缸在没有支撑在刚性轴上的情况下围绕穿过缸和衣物重心的虚拟轴旋转;为此,所述支撑件允许内缸围绕任意虚拟旋转轴自由横向位移,同时内缸围绕其几何中心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主缸用作内缸的支撑件,使得内缸在固定于主缸底部中心的轴承上围绕其几何轴旋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为了在横向上自由位移,主缸底部的下面使用支撑机构组,所述支撑机构组类似于与向任意侧的位移方向自动对齐的轮;这些支撑件都包括足够大的水平平杆,所述水平平杆的端部之一将竖向轴或固定枢轴的第一轴承与缸的底部铰接,使得杆可以围绕端部水平摆动;此外,所述平杆通过支撑在竖向轮的上部外周上而在任意两个方向上或者相对于虚拟轴直线滑动,其位于竖向位置的支架可以围绕另一枢轴或竖向轴的第二轴承水平旋转,使得始终保持支撑轮与第一轴承之间的最小距离,并且在任意时刻,杆与缸的位移方向对齐,轮与杆的方向对齐;在支撑第二轴承的箱的下面焊接有竖向引导杆,所述竖向引导杆在支撑轴衬内侧运动,所述支撑轴衬焊接在洗衣机结构上;在第二轴承的箱与支撑轴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工作时支撑组件的重量。
20.一种主缸支撑系统的变型,使得主缸在横向上自由位移,同时内缸在主缸内围绕其几何轴旋转;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其中使用类似于竖向传动装置的专用支撑件组,专用支撑件围绕主缸的上部外周悬挂在主缸上;这些支撑件都包括由与中心以90°相交连接的轴形成的横梁,使得竖向杆在一个轴上围绕其上端成角度地摆动或旋转,另一个轴紧固在机器结构上围绕其自身旋转;所述杆宽松地穿过焊接在主缸上的板孔或耳部,使得紧固在杠的底端并支撑在板孔下面的压缩弹簧支撑缸的重量;这样,杆在任意方向上的摆动允许主缸在任意横向上位移;或者使用球窝接合将这些杆的支撑主缸的上端悬挂在结构上。
21.一种立式洗衣机的没有中心柱的旋转洗涤系统,所述系统通向大直径的竖向管,所述竖向管将闭合抽吸回路的泵的排放端与缸串联连接,使得管通过在离心室的底部中心形成的通过孔进入缸内;在第一管的端部插入第二竖向管,第二竖向管围绕通过旋转连接伸入具有双层壁和大截面的封闭钟形室中心的第一管旋转,所述钟形室以最小的压力损失使水流方向转变180°,使得水流在室内朝着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组的Venturi管,Venturi管的方向经由固定在钟形室中心的封闭通过箱与固定蒸汽生成室相通,固定蒸汽生成室随着排放装置旋转并且将蒸汽分布到排放装置的不同吸入端,使用机械密封件将蒸汽传导的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连接;这样,排放装置产生喷射水流和低压力蒸汽,以借助于内缸的圆形底部在闭合的向下、向上和径向路径上围绕内缸的全部空间产生拖拽衣物的流;为了使喷射水流通过反作用产生钟形室相对于排放装置的旋转:在Pelton式涡轮机的推动下,内缸在主缸内围绕其几何轴旋转,根据权利要求1、7和8所述,其中,为了使输送管进入,内缸底部的通过孔与输送管略微调节匹配,并且管在缸内升起直到位于缸的上部区域附近,在那里所述管与第二管或旋转管连接,第二管或旋转管终止并伸入钟形室上部中心,使得钟形室底部周围与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组的Venturi管连接,专用排放装置的输出管将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导向内缸底部,从而在缸内的闭合路径中形成拖拽衣物的流;排放装置的输出管将喷射水流导向具有相同竖向角度的略微偏斜的方向,使得反作用力的水平分量推动钟形室与排放装置一起围绕第二管旋转,另外,作为辅助系统,在内缸底部内固定有径向叶片组,使得当Pelton式涡轮机启动缸的旋转时,这些叶片向缸的周围或侧面推动位于所述叶片区域中的衣物。
22.一种具有中心柱、蒸汽室和没有扩散器的排放装置组的旋转洗涤系统,所述系统与低损耗的闭合抽吸回路相通并且所述系统的旋转由中心旋转管支撑,中心旋转管驱赶水流并在喷射反作用的推动下旋转;水流通过中心管进入,所述中心管在离心室的底部并且相互套嵌地与紧固在内缸底部的另一根管连接,还与所述旋转管连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旋转管的上端直径逐渐增加形成锥形,以便从下方中心伸入低高度和大直径的圆柱形封闭室内,圆柱形封闭室收容在内缸的底部中;这样,通过改变方向而减小损耗,随着这些部分的面积增加,水流速度降低以径向通过锥形部分和圆柱形部分;圆柱形室在旋转管的排水管上方具有倒置锥形附件;经过圆柱形室的水流分布在室内的径向部分上,使得各部分的壁将部分水流收敛地导向位于圆柱形室周围的相应排放装置的输入管,排放装置的短而略微弯曲的输出管在适当切向上排放喷射水流和蒸汽泡;在各个径向部分内设置有竖向弯曲板,以便于将水流导向各个排放装置的入口。
23.一种具有两个行星减速装置的系统,两个行星减速装置以不同的旋转方向上下排列并且与带有旋转洗涤系统的径向叶片的中空中心柱的中心连接,使得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中心轴通过棘轮系统交替推动各个排放装置的中心齿轮,从而在柱上产生摆动运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各个排放装置的中心齿轮围绕中空轴旋转,使得在两个对齐且独立的轴内宽松地收容棘轮旋转管,棘轮旋转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竖向位移:通过任何棘轮系统使棘轮旋转管的上部位置与一个中心齿轮的中空管碰撞,而棘轮旋转管的底部位置与另一个中心齿轮的中空轴碰撞,从而保持第一个轴的自由移动;减速装置的中间齿轮的数量是偶数个,而另一个减速装置的中间齿轮的数量是奇数个,因此,当棘轮管交替地推动各个中心齿轮时,虽然两个中心齿轮始终在相同方向上旋转,但是各个减速装置的外周齿轮在相对于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同时,第二管或轴向推进轴使棘轮管旋转,第二管或轴向推进轴位于棘轮管内部并且通过楔略微调节地连接,从而允许棘轮管竖向位移;棘轮管的交替上下运动由线圈或凸轮系统控制和启动以达到所需频率,所述线圈位于棘轮管中安装的磁芯上。
24.一种具有前开门式或水平轴式双缸的通过离心作用进行洗涤或绞拧的机器,所述机器包括带有倾斜圆形的前部开口的缸或主桶,前部开口通过具有锥形周围和套装密封的圆形紧密封闭;在主桶内收容有另一个水平缸或内部旋转桶,所述内部旋转桶也具有相似的倾斜圆形的前部开口以放入或取出衣物,此外,沿着内侧还具有叶片和孔组;在内桶内固定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与同样固定的蒸汽生成室连接,从而将喷射水流和低压蒸汽泡导向水流和衣物,这些衣物在桶的底侧铲起和下沉以使其旋转;在衣物绞拧时,与普通Pelton式涡轮机连接的内桶在由管口射出的喷射水流的推动下旋转,所述管口与泵的排放端连接;在内桶侧面周围具有环形配衡室组;通过闭合抽吸回路启动这两个系统;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从主桶的中心向其内部焊接有可以自由通过的第一水平宽管;第一管位于第二宽管中,第二宽管焊接在内桶底部中心并且可在两管之间略微调节地设置在第一管的外侧作为轴台,使得内桶及其管围绕主桶的管旋转;内桶从前侧紧固支撑在周围锥形轮上,锥形轮的圆锥形状与所述桶的倾斜面对准,因此,桶与轮一起旋转,轮的轴由固定在主桶盖上的密封轴承支撑并且由弹簧推压,从而调节锥形轮与内桶开口之间的对准压力;为了洗涤,使用中间锥形扩大器和同样锥形的导流芯来连接两根管,从而通过连接泵的排放管与主桶的宽管的后端进行内缸内的水流供应;宽管的前端在内缸内沿着宽管终止于水平圆柱形箱底部的中心,并且在圆柱形箱内设置有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使进入圆柱形箱的水流产生旋转速度分量;在圆柱形箱内并且由水流的中心推动形成的大横截面的涡形将水流导向箱的周围,以便通过切向管排放到所述箱的周围;切向管终止于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所述排放装置的排放端向下并且基本上切向地导向内桶的叶片,使得喷射水流和蒸汽泡敲打在叶片上并且使桶旋转。
25.一种具有水平轴式双缸或双桶的洗涤和绞拧衣物的机器的变型,其中主桶的底部中心具有宽管,所述宽管自由通过第二桶或内桶的内部,与内桶连接的另一根宽管围绕内桶旋转并且在内桶中安装有Pelton式涡轮机;所述机器使用闭合抽吸回路来供应没有洗涤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并且使用其他回路供应喷射水流,所述喷射水流推动使内桶产生旋转的Pelton式涡轮机;根据权利要求1和21所述,其中,专用排放装置收容在与主桶底部连接的宽输入管内并且通过将专用排放装置的Venturi管与洗涤回路的泵的排放管连接直接供应,这样所述排放装置的减小直径的输出管尽可能短并且从内桶底部略微突出,因此其端部略微向下弯曲,使得所述端部将喷射水流和低压蒸汽泡导向内桶的底侧;此外,输出管的端部覆盖有圆形表面的盘,以避免衣物挂在所述管的端部上;在洗涤期间,以短的操作间隔使洗涤回路与离心回路交替操作,从而在洗涤期间使内桶略微旋转并且将衣物铲起。
26.一种具有水平轴式双缸的用于通过离心作用绞拧衣物的机器,所述机器包括缸或水平主桶,在水平主桶内具有随着在其中绞拧的衣物而围绕几何中心旋转的内桶;桶由专用支撑系统悬浮,所述专用支撑系统允许两个桶的组合围绕穿过内缸重心的虚拟轴横向位移;与桶连接的各管设置有一段挠性软管,以允许组件位移;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主桶由一对支撑件悬挂地横向运动,桶每侧的支撑件使用在杆上滑动的移动装置系统成角度地滑动,其中所述杆与支撑件的一个端部铰接;因此,这些支撑件中的在与桶轴垂直的平面内操作的一个支撑件包括焊接在主桶上的耳部,所述耳部支撑移动轴衬,所述移动轴衬可以围绕固定在耳部上并且与桶轴平行的水平枢轴相对于其几何轴横向旋转;圆形竖向杆在轴衬内滑动,圆形竖向杆的上端悬挂并与枢轴铰接,圆形竖向杆可以在与桶轴垂直的平面内围绕所述枢轴如钟摆那样以角度形式摆动或旋转;在摆动杆的底端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弹簧相对于移动轴衬的底面加压,以便与其他支撑件一起支撑桶的重量;成对设置的两个摆动杆的上端的各个枢轴分别位于主桶的每一侧并紧固在水平杆的相应端部,水平杆在桶的上方横向设置,并且水平杆的中部伸出竖向伸出件,所述伸出件的上端与两根在正常位置时以一定角度向下倾斜的旋转杆铰接,并且两根旋转杆位于伸出件的每一侧;每一个倾斜杆的底端或相对端以旋转形式与水平的第二圆形杆的相应端部铰接,彼此相对的并且各自由压缩弹簧限制的倾斜杆在固定于洗衣机结构上的轴衬内运动;因此,桶的竖向运动的力打乱,并且通过倾斜杆在弹簧上施加的两个相反力和在轴衬上施加的两对相反扭力在水平方向和竖向上作用在机器上,从而仅在洗衣机结构中产生内部作用,并且使洗衣机固定在地板上。
27.一种用于洗涤大量衣物的工业洗衣机,所述洗衣机使用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组,所述专用排放装置与洗涤缸内的水的闭合抽吸回路相通;这些排放装置的吸入端与低压蒸汽发生器相通,并且沿着缸内的水和衣物的适当方向,在洗涤缸内排放带有负压蒸汽泡的喷射水流,以通过气穴现象洗涤衣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洗涤缸包括水路,所述水路具有足够的尺寸并且它的闭合路径在某一方向呈具有角部的椭圆形或矩形,以便使衣物围绕缸旋转,从而再循环抽吸系统的吸入端布置在泵的底部上;此外,缸的侧面内部设置有倾斜的用于铲起循环衣物的叶片组。
28.在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工业洗衣机中使用的洗涤衣物的绞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传送和引导衣物的运输带;在其间挤压衣物的两个旋转辊;其中,使用第一有孔运输带,第一运输带有两段构成并且水平设置在洗衣机的水路形式的直部分的上方;第一运输带包括第一段,第一段可以缓慢向下旋转并以倾斜形式传送,直到其端部接触水路的底部;因此,第一段朝着保持水平的第二段传送衣物和从第二段取回衣物;第一运输带的第二段将衣物运送到其端部并且排放到第二运输带上,第二运输带位于第一运输带下方并且朝着一对旋转辊旋转,旋转辊用压力在其间绞拧衣物。
29.一种在水路形式的闭合路径的主洗涤缸内洗涤和绞拧衣物的工业洗衣机的变型,所述洗衣机通过低压喷射水流洗涤衣物,喷射水流通过与闭合抽吸回路相通的没有扩散器的专用排放装置组排放到缸内,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为了离心,洗衣机的主缸由专用支撑件紧固,所述支撑件允许主缸在任意横向上位移,同时内缸在主缸内中心旋转;为此,与抽吸系统连接的管包括挠性段,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其中,主洗涤缸具有水路形式的圆形闭合路径,圆形闭合路径收容在主缸内并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内缸具有与主缸等同的形式并且用于通过立式电动机使衣物旋转并离心,立式电动机固定在主缸的中心并与其连接;另外,在内缸内收容有小筐,小筐具有与缸相同的轮廓或相似的形状并且利用容易与电动机的连接器对准的吊环螺栓而与圆锥体连接,小筐连接在内缸上并可以旋转,因此,小筐的作用是借助与吊环螺栓连接的升降设备拉起小筐从而取出衣物。
30.一种在双缸和一个小筐内洗涤和绞拧衣物的工业洗衣机的变型,小筐用于取出洗涤后的衣物,所述洗衣机在整体上具有大水路形式的圆形闭合路径的形状,在圆形闭合路径内通过没有扩散器的排放装置进行洗涤,排放装置向拖拽区排放并且与收容在内缸底部中的圆柱形专用水平室的外周连接,内缸反过来从下面与旋转管中心连接,旋转管以锥形形式伸入到内缸内部;由闭合抽吸回路提供水流,闭合抽吸回路的排放管或输送管通过略微调节地插入旋转管中而与旋转管连接;主缸具有用于使内缸的旋转平衡的支撑系统,内缸的旋转由设置在缸下方中心的立式电动机产生;根据权利要求1、21和28所述,其中,输送管的与系统相通的中心连接器竖向穿过主缸的底部并且与连接在圆柱形室上的旋转管直接连接;形成水路内壁的圆筒固定在圆柱形室的上部,并且与旋转管一起与内缸的底部形成一体;用于取出衣物的小筐的中心圆筒与水路的中心圆筒相适应并且具有水平和径向的弯曲板,所述弯曲板与小筐的底部一起形成位于各个排放装置前面的拖拽区;排放管或输送管的竖向部分弯折90°,在弯折下面设置有以下形式的电动机:电动机的驱动轴经由通过孔穿过所述弯折部分,并且在轴向上收容在管的所述部分中,借助机械密封件密封轴的通过;输送管内的驱动轴上端通过径向宽臂与旋转管底端内部连接,而旋转管连接在内缸上,从而在离心循环期间,在运行电动机时,电动机的轴使旋转管与内缸一起旋转。
31.一种洗涤系统,所述系统利用离心泵在洗涤缸与所述泵之间使洗涤缸的水持续再循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中,在泵的吸入管的横向上设置径向叶片组,所述叶片安装在泵的推进轴的端部,并且借助弹簧压在其他类似叶片上和压在具有多孔的板上,其他类似叶片和板固定在管上。
CN2009801570565A 2008-12-19 2009-12-18 抽吸式洗衣机的改进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5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MXMX/A/2008/016451 2008-12-19
MX2008016451A MX2008016451A (es) 2008-12-19 2008-12-19 Mejoras a lavadora de ropa por bombeo.
PCT/MX2009/000139 WO2010071396A1 (es) 2008-12-19 2009-12-18 Mejoras a lavadora de ropa por bombe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5933A true CN102325933A (zh) 2012-01-18
CN102325933B CN102325933B (zh) 2013-08-14

Family

ID=42268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05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5933B (zh) 2008-12-19 2009-12-18 抽吸式洗衣机的改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18023A1 (zh)
EP (1) EP2402494A4 (zh)
CN (1) CN102325933B (zh)
MX (1) MX2008016451A (zh)
WO (1) WO20100713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0092A (zh) * 2019-03-27 2019-11-26 徐州和润起重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槽机械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PI20120001A1 (it) * 2012-01-04 2013-07-05 Alessandro Bertocchi Metodo per la produzione di purea, o succo, da prodotti alimentari ad elevata capacita' e macchina che attua tale metodo
MX2014004580A (es) * 2014-04-15 2015-10-14 Salvador Virgilio Guerrero Parra Mejora de dispositivo para producir cavitacion y aplicaciones.
US9493903B2 (en) * 2014-10-27 2016-11-1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Impeller assembly for an appliance
US10655266B2 (en) * 2016-11-30 2020-05-19 Whirlpool Corporation Lint processing fluid pump for a laundry appliance
CN106824562B (zh) * 2017-02-08 2019-01-08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双向旋转式无患子果肉萃后物滤水分料装置
CN107747176B (zh) * 2017-11-08 2023-06-09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强压式清洗桶
CN109766670B (zh) * 2019-03-11 2020-10-23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Copula函数的工业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1575957A (zh) * 2020-06-02 2020-08-25 徐州华通手套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结构、循环漂色机构及染色机
CN113756057B (zh) * 2020-06-03 2024-03-2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的减速离合装置、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KR20220021715A (ko) * 2020-08-14 2022-0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021709A (ko) * 2020-08-14 2022-0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14481506B (zh) * 2022-01-28 2024-01-12 东莞市合益纺织洗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装砂洗的洗水设备
US20230346193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Sub-Zero Group, Inc. Venturi drying exhaust duct
CN118422442B (zh) * 2024-07-02 2024-10-18 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棉复合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3939A (en) * 1995-09-21 1999-09-21 Guerrero-Parra; Gilberto Manuel Wash system by recirculating pumping with self balanced centrifugal squeeze dry of laundry
US20040255391A1 (en) * 2003-04-14 2004-12-23 Kim Jin Woong Washing method in steam injection type washing machine
CN101165261A (zh) * 2003-08-13 2008-04-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US20080168805A1 (en) * 2005-05-23 2008-07-17 Dong An Kim Laundry Device
US20080250822A1 (en) * 2005-03-25 2008-10-16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Machine Having Steam Gene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32560A (en) * 1919-03-20 1931-11-17 Julian H Kendig Washing machine
FR1017687A (fr) * 1950-05-12 1952-12-17 Machine à laver
GB820346A (en) * 1956-07-06 1959-09-16 Marcel Rene Beucl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shing machines
US4137736A (en) * 1977-10-06 1979-02-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Double acting agitator with clothes lifting cams
DE3704080A1 (de) * 1987-02-10 1988-08-18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Einspuelvorrichtung fuer fluessige waschmittel bei einer waschmaschine
RU2118999C1 (ru) * 1996-06-14 1998-09-20 Юрий Сергеевич Оводовский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овод"
US7406842B2 (en) * 2003-08-13 2008-08-05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machine
AU2007338916B2 (en) * 2006-12-22 2012-12-06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Improved water saving wash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3939A (en) * 1995-09-21 1999-09-21 Guerrero-Parra; Gilberto Manuel Wash system by recirculating pumping with self balanced centrifugal squeeze dry of laundry
US20040255391A1 (en) * 2003-04-14 2004-12-23 Kim Jin Woong Washing method in steam injection type washing machine
CN101165261A (zh) * 2003-08-13 2008-04-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US20080250822A1 (en) * 2005-03-25 2008-10-16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Machine Having Steam Generator
US20080168805A1 (en) * 2005-05-23 2008-07-17 Dong An Kim Laundry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0092A (zh) * 2019-03-27 2019-11-26 徐州和润起重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槽机械手
CN110500092B (zh) * 2019-03-27 2024-06-04 江苏和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开槽机械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18023A1 (en) 2012-05-17
CN102325933B (zh) 2013-08-14
EP2402494A4 (en) 2015-08-26
EP2402494A1 (en) 2012-01-04
WO2010071396A1 (es) 2010-06-24
MX2008016451A (es) 2010-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5933B (zh) 抽吸式洗衣机的改进
EP0795292A2 (en) Dishwasher with rotating sprayer with selectively fed spraying nozzles and associated washing method
CN204343061U (zh) 洗衣机
CN102959231A (zh) 带有气泡的管内水力涡轮机
CN102812235A (zh) 旋转动力产生器及利用了它的向心力作用式水车
CN103857879A (zh) 轴流式涡轮机
CN108486822A (zh) 一种波轮洗衣机闭循环冲洗系统
CN108103737A (zh) 洗衣机
CN205742510U (zh) 预制泵站单元及配水单元
CN101012616A (zh) 一种具有独立水箱的喷淋式滚筒洗衣机
CN202139426U (zh) 溢流染色机
CN214945256U (zh) 一种水泵的蜗壳结构及双泵系统、清洗机
CN201106118Y (zh) 泵式双桶洗衣机
CN207760538U (zh) 一种气液喷染系统内置式多功能染色设备
CN108004728A (zh) 一种洗衣机的水盒及洗衣机
CN208803176U (zh) 一种旋转切换式多路纺丝上油装置
CN215366348U (zh) 一种染布机
CN207667203U (zh) 真空脱气机
CN210657561U (zh) 染色机摆布斗支承结构
CN206567282U (zh) 一种用于清洗空心螺栓的超声波清洗装置
CN108433680A (zh) 一种具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洗碗机
CN101403175B (zh) 洗衣机的射流式洗涤装置
CN1152166C (zh) 喷射式洗衣机
CN112831950A (zh) 一种染布机及其应用
CN216725225U (zh) 一种中药饮片炮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