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9426U - 溢流染色机 - Google Patents

溢流染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39426U
CN202139426U CN201120234061U CN201120234061U CN202139426U CN 202139426 U CN202139426 U CN 202139426U CN 201120234061 U CN201120234061 U CN 201120234061U CN 201120234061 U CN201120234061 U CN 201120234061U CN 202139426 U CN202139426 U CN 202139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eing
main body
outlet
reservoir
dye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34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立法
付志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34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39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39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394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溢流染色机,包括有主机体(201),主机体(201)内设有染仓(202),提布轮(204),上方设有喷嘴(205),染仓(202)与喷嘴(205)的入口通过循环管道(208)相连通,循环管道(208)上设有主泵(207);化料缸(209)的出口与送料管(210)相连通;待染织物(203)经喷嘴(205)进入染仓(202),在提布轮(204)的作用下循环运动并染色,在主机体(201)的底部,设有储液槽(213),储液槽(213)分别与化料缸(209)的出口和染仓的出口相连通,连接储液槽(213)的出口和喷嘴(205)入口的循环管道(208)上还设有预热缸(2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染色机结构简单,浴比小,织物纵横向缩水均匀,储布容量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低了污水排放量,省气省电。

Description

溢流染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色设备,尤其是一种溢流染色机,属于染色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L型溢流染色机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现有的染色机包括主机体101,主机体101内盛放染液102,主机体101内置隔板112将主机体101对称分成两个相通的染仓,待染织物103分别放入染仓,主机体101内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提布轮104,主机体101上方与提布轮104对应设置两个染液喷嘴105,,染液喷嘴105通过两个相同的走布管106分别与主机体101连通。主机体101外配置主泵107,主泵107通过循环管道108一端与主机体10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染液喷嘴105连通。主机体101外设有化料缸109,通过送料管道110和输送泵111与主机体101连通。现有L型溢流染色机提布轮104,染液喷嘴105,走布管105都是对称安装的,在以下的表述中以一个为例。
现有L型染色机在工作时,待染织物103装入染色机后,经提布轮104、染液喷嘴105、走布管106,在主机体101内首尾相接呈封闭状;染液102存放在主机体101内,通过连接在主机体101底部的循环管道108由主泵107抽出输送至染液喷嘴105,喷射到待染织物103上;设置在主机体101外的化料缸109内的染料或化学助剂溶液,经输送泵111由送料管道110输送至主机体101内,待染织物103通过提布轮104提拉作用和染液102的推动作用下,在主机体101内往复循环,达到给待染织物103上染的目的。
上述的现有L型溢流染色机的缺陷在于,在使用中,待染织物103经喷嘴105、走布管106进入主机体101内以后,靠染液102的推力作用下不能顺畅的移动到提布轮104下方,造成提布轮104不能将待染织物103正常的送人染液喷嘴105,影响织物正常循环,致使织物出现染疵。同时,因提布轮104拉力过大,造成织物纵向拉伸过长,影响织物缩水。再有,传统L型染色机用水量多,能耗大,使用时排污量大,不利于环保,染色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溢流染色机,结构简单,待染织物在主机体内移动顺畅,低浴比,耗能少,提高染色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溢流染色机,包括有主机体,主机体内设有染仓,主机体内部设有提布轮,主机体上方设有喷嘴,染仓与喷嘴的入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相连通,循环管道上设有主泵;化料缸的出口与送料管相连通;待染织物经喷嘴下方进入染仓,在提布轮的作用下循环运动并染色,在主机体的底部,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分别与送料管的出口和染仓的出口相连通,连接储液槽的出口和喷嘴入口的循环管道上还设有预热缸。
所述的喷嘴与所述的提布轮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主机体内设有隔板,将主机体对称分为两个相通的染仓;所述的喷嘴和提布轮的数量也对应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相通的染仓内部。
为使待染织物在主机体内顺畅移送到提布轮下,所述的主机体内底部,设有染织物移送装置,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两者之上套设有不锈钢网带,该不锈钢网带首尾连接呈封闭状态,所述的待染织物位于不锈钢网带的上方;驱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两者带动不锈钢网带移动,使待染织物随之移动。
为了增加染织物移送装置的强度,所述的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还设有支撑轮,该支撑轮设置在封闭的不锈钢网带内部。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的染织物移送装置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机体的底部长度。
为使染液更加均匀,所述的储液槽的下方设有内循环泵,其入口与储液槽底部联通,出口通过内循环管道分别与储液槽两端的入口和出口相连。
为了缩短工艺时间,设有预热缸,预热缸的容积与在特定工况下染色机内的水量容积相当,该特定工况为:染色机内所能够容纳的干燥的待染织物的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溢流染色机结构简单,浴比小,织物纵横向缩水均匀,储布容量大,染色效果更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低了污水排放量,省气省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型溢流染色机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移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染色机,包括有主机体201,主机体201内设有染仓202,主机体201内部设有提布轮204,主机体201上方设有喷嘴205,染仓202与喷嘴205的入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208相连通,循环管道208上设有主泵207;化料缸209的出口与送料管208相连通;待染织物203经喷嘴205下方进入染仓202,在提布轮204的作用下循环运动并染色,在主机体201的底部,设有储液槽213,所述储液槽213分别与送料管210的出口和染仓202的出口相连通,连接储液槽213的出口和喷嘴205入口的循环管道208上还设有预热缸216。喷嘴205与提布轮204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主机体201内设有隔板212,将主机体201对称分为两个相通的染仓202;喷嘴205和提布轮204的数量也对应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相通的染仓202内部。
为了减小染色机的浴比,主机体201下方设置的储液槽213,储液槽213为半圆锥体状封闭箱/罐体,与染仓202的下方的多个出液口连通,这样,由于重力的作用,染仓202中的染液就会从待染织物203上分离,通过染仓202底部与储液槽213相通的多个出液口,流入储液槽213,加快染液与待染织物203分离,达到染液快速回流目的。开在储液槽213圆锥的小端处的入口,与化料缸209通过送料管210相连通;开在储液槽213圆锥的大端底部的出口,与喷嘴205通过循环管道208相连通。储液槽213如此设置,使得从化料缸209加入储液槽213的染料,在主泵207和重力作用下,从储液槽213小端流到储液槽213大端出口处的过程中,和染仓202中分离出来的染液能充分的混合,提高了织物的染色质量。
为使待染织物203在染仓202内顺畅移送到提布轮204下,本实用新型在主机体201内底部设置织物移送装置217。为了便于安装,染织物移送装置217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机体201的底部长度。图5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移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染织物移送装置217包括驱动轮219和从动轮223,驱动轮219与从动轮223的轮面上设有摩擦脚,以增大轮面与不锈钢网带218的摩擦力。驱动轮219与从动轮223上套设有不锈钢网带218,该不锈钢网带218首尾连接呈封闭状态,待染织物203放置于不锈钢网带218的上方。结合图4所示,驱动轮219安装在驱动轴221上,驱动轴221两端穿过主机体201的壳体,通过轴承支撑固定安装在主机体201上,在主机体201外,与驱动电机(图未示)相连,获得动力,带动驱动轮219转动;从动轮223通过从动轴以同样的结构固定安装在主机体201上。驱动轮219驱动不锈钢网带218移动和从动轮223转动,使得不锈钢网带218上的待染织物203移动,减少提布轮204拉动待染织物203循环运动时的拖拽力,减少了待染织物203的缩水变形。
更优选的,为了增加染织物移送装置217的强度,驱动轮219和从动轮223之间还设有支撑轮220,该支撑轮220设置在封闭的不锈钢网带218内部。可设一组,也可视主机体201的长度设置多组,每组支撑轮220的数量与每组驱动轮219的数量相同。
再如图3所示,为使染液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还在储液槽213下方连接有内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泵214和内循环管道215。储液槽213的下方设有内循环泵214,内循环泵214的入口与储液槽213底部连通,出口通过内循环管道215分别与储液槽213两端的入口和出口相连。
也就是说,内循环泵214设在内循环管道215上,入口与储液槽213中段底部连通,出口分为两个,第一出口通过内循环管道215与储液槽213圆锥小半径端底部连通,第二出口通过内循环管道215与储液槽213圆锥大半径端上部连通。储液槽213中的染液,在中部通过内循环泵214的抽吸作用,流经内循环管道215,被送至两侧;自动流回中部后,再一次被内循环泵214抽吸到两侧,如此循环往复流动,使得染液更均匀,染出的织物染色更均匀。
循环系统包括主泵207和循环管道208。循环管道208由储液槽213圆锥大半径端底侧,连通到两个染液喷嘴205。循环管道208上设置主泵207,将储液槽213中的染液抽吸到循环管道208中,通过染液喷嘴205,喷射到待染织物203上,达到给待染织物203上色的目的。
为了缩短工艺时间,主泵207入口的循环管道208上设有预热缸216,内置盘管式换热器。预热缸216的容积与在特定工况下染色机内的水量容积相当,该特定工况为:染色机内所能够容纳的干燥的待染织物的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3。预热缸216的作用是提前把水预热,需要时打开阀门供主泵207抽走,主要是缩短整体工艺时间。
主机体201外还设有化料装置,化料装置包括化料缸209,送料管210,输送泵211。送料管210连通化料缸209和储液槽213,上设有输送泵211。
再次结合图3至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溢流染色机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染色机的主机体201内原有一部分染液,该染液是在入布时按一定浴比加入的,染液是储存在储液槽213里的。该程序是在上色程序之前进行的。待染织物203通过提布轮204经喷嘴205从走布管206进入到染仓202,由织物移送装置217将待染织物203移送至提布轮204下方,通过提布轮204送入染液喷嘴205,循环往复运行。染液在主泵207的抽吸作用下,通过循环管道208,由预热缸216加热后,经染液喷嘴205,源源不断的喷射到运行着的待染织物203上,实现给待染织物203染色。此外,设置在主机体201外的化料缸209内的染料或化学助剂溶液,经输送泵211由送料管道210输送至储液槽213内,补充染液。同时,内循环系统启动,则储液槽213内的原染液和经由化料缸209加入的染液,经内循环泵214抽吸,由内循环管道215通过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被送到储液槽213的两端,从而使得染液混合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溢流染色机,包括有主机体(201),主机体(201)内设有染仓(202),主机体(201)内部设有提布轮(204),主机体(201)上方设有喷嘴(205),染仓(202)与喷嘴(205)的入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208)相连通,循环管道(208)上设有主泵(207);化料缸(209)的出口与送料管(210)相连通;待染织物(203)经喷嘴(205)下方进入染仓(202),在提布轮(204)的作用下循环运动并染色,其特征在于,在主机体(201)的底部,设有储液槽(213),所述储液槽(213)分别与送料管(210)的出口和染仓(202)的出口相连通,连接储液槽(213)的出口和喷嘴(205)入口的循环管道(208)上还设有预热缸(2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205)与所述的提布轮(204)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体(201)内设有隔板(212),将主机体(201)对称分为两个相通的染仓(202);所述的喷嘴(205)和提布轮(204)的数量也对应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相通的染仓(202)内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溢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体(201)内底部,设有染织物移送装置(217),包括驱动轮(219)和从动轮(223),两者之上套设有不锈钢网带(218),该不锈钢网带(218)首尾连接呈封闭状态,所述的待染织物(203)位于不锈钢网带(218)的上方;驱动轮(219)带动从动轮旋转,两者带动不锈钢网带(218)移动,使待染织物(203)随之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219)和从动轮之间还设有支撑轮(220),该支撑轮(220)设置在封闭的不锈钢网带(218)内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织物移送装置(217)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机体(201)的底部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槽(213)的下方设有内循环泵(214),其入口与储液槽(213)底部连通,出口通过内循环管道(215)分别与储液槽(213)两端的入口和出口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缸(216)的容积与在特定工况下染色机内的水量容积相当;
所述的特定工况为:染色机内所能够容纳的干燥的待染织物的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3。
CN201120234061U 2011-07-05 2011-07-05 溢流染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9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4061U CN202139426U (zh) 2011-07-05 2011-07-05 溢流染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4061U CN202139426U (zh) 2011-07-05 2011-07-05 溢流染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39426U true CN202139426U (zh) 2012-02-08

Family

ID=45550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34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9426U (zh) 2011-07-05 2011-07-05 溢流染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3942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4401A (zh) * 2014-04-09 2014-07-16 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浴比高温高压快速染色机及其染色方法
CN104294510A (zh) * 2014-09-04 2015-01-21 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染色机
CN104294511A (zh) * 2014-09-04 2015-01-21 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染色机
CN104947346A (zh) * 2015-03-20 2015-09-30 殷翠萍 一种带复合式染色筒的溢流染色机
CN105332186A (zh) * 2015-10-28 2016-02-17 无锡市惠泽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高温双环松式染色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4401A (zh) * 2014-04-09 2014-07-16 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浴比高温高压快速染色机及其染色方法
CN103924401B (zh) * 2014-04-09 2016-01-27 太仓新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浴比高温高压快速染色方法
CN104294510A (zh) * 2014-09-04 2015-01-21 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染色机
CN104294511A (zh) * 2014-09-04 2015-01-21 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染色机
CN104947346A (zh) * 2015-03-20 2015-09-30 殷翠萍 一种带复合式染色筒的溢流染色机
CN105332186A (zh) * 2015-10-28 2016-02-17 无锡市惠泽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高温双环松式染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2887B (zh) 溢流染色机
CN102864600A (zh) 溢流染色机
CN202139426U (zh) 溢流染色机
CN204491211U (zh) 一种气液染色机
CN101760914A (zh) 超临界流体染色机
CN205529453U (zh) 一种用于喷射溢流染色机的染色装置
CN107338595A (zh) 一种筒纱染色系统
CN106637776A (zh) 一种超临界流体染整系统及其方法
CN103526492B (zh) 一种单纱染色上浆一体机
CN203546406U (zh) 一种单纱染色上浆一体机
CN103590211B (zh) 一种超低浴比的染纱机染液循环系统
CN108004690A (zh) 一种气液喷染系统内置式多功能染色设备
CN103015090A (zh) 溢流染色机
CN203602895U (zh) 一种超低浴比的染纱机染液循环系统
CN206721497U (zh) 一种连续过软生产线
CN106835556B (zh) 一种超临界流体连续卷染装置及染色工艺
CN210765885U (zh) 一种适用于纺织机械中的色纺纱横向染色模具头
CN207760538U (zh) 一种气液喷染系统内置式多功能染色设备
CN209584580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轧染装置
CN106968067A (zh) 一种布料快速染色风干装置
CN202247351U (zh) 染布机加料系统
CN217052695U (zh) 一种罐式多排染色机
CN201842965U (zh) 溢流染色机
CN205576512U (zh) 具有深度节水及节能效果的常温染色循环体系
CN203807754U (zh) 一种低浴比染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