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3729A -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3729A
CN102323729A CN201110292399A CN201110292399A CN102323729A CN 102323729 A CN102323729 A CN 102323729A CN 201110292399 A CN201110292399 A CN 201110292399A CN 201110292399 A CN201110292399 A CN 201110292399A CN 102323729 A CN102323729 A CN 102323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roller
powder feeding
double
ag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2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3729B (zh
Inventor
羊重刚
金泰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PU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PUTAI OFFICE EQUIPMENT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PUTAI OFFICE EQUIPMENT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PUTAI OFFICE EQUIPMENT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23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3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3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3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3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包括轴芯及包覆于轴芯上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由内层导电性发泡管和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层组合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构成内层导电性发泡管的原料按配比混合后采用密炼机混炼后开练切成段,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混合物进行熟成处理;然后挤出做成管式结构;将挤出的混合物进行硫化处理后形成发泡管;将轴芯压于发泡管中心;再将构成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料按配比混合,挤出成纤维状后按尺寸切割;将复合纤维植绒于发泡管外表面;最后研磨复合纤维层外径即可。采用本发明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可提高电子照相装置使用的送粉辊的耐磨性、导电性及供给碳粉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送粉辊结构及该送粉辊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在成像技术领域里,一般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带电方式是充电辊1在感光鼓3表面用电荷使感光体带电,激光扫描装置2漏光过程(根据控制器输入的数据,激光束照射在感光鼓3上,使导电部分重和,形成潜在影像。重和或粉碎方式形成的碳粉颗粒4通过送粉辊6,供给显影辊5,用碳粉颗粒4把感光鼓3表面上出现潜在的图像转到可视画像,在这过程中,为了使碳粉颗粒4均匀地固定在纸张上,使用出粉刮刀7来控制碳粉颗粒4的带电层。
通过充电辊1、转印辊8,把感光鼓3表面的碳粉颗粒4转到纸张9上。纸张9通过可对碳粉颗粒4加压、加力的压紧轮10把碳粉颗粒4融化并固定到纸张9上,最后用清洁辊把感光鼓3表面的残留碳粉颗粒4清除干净。
上述送粉辊6把碳粉颗粒4均匀地供给到显影辊5上,与显影辊5贴合在一起,如果显影辊5和碳粉颗粒4受的压力太大的话,碳粉颗粒4会破碎,导致碳粉颗粒4的供给和回收出现问题。
 现有的送粉辊是聚氨酯、硅胶、EPDM加离子导电剂或碳黑等电子导电剂制成,因不均匀的密度和高硬度,会产生与显影辊面接触等问题,聚氨酯加离子导电剂发泡的制作方法会使发泡体表面的黏结性高,发泡孔不均匀,导致碳粉颗粒黏在送粉辊或发泡孔超过10微米时碳粉颗粒在发泡孔里面凝固,降低弹性。而且聚氨酯加导电型液体的制作方式使用导电型液体添加带电防止剂,带电防止剂可吸收湿气,提高导电率,可是在聚氨酯发泡管高速回转时会膨胀,降低了耐久性能。
硅胶发泡或 EPDM加碳黑的制作方法中用碳黑做发泡体很困难,因不均匀的发泡孔结构,不能均匀地供给碳粉。
上述单层结构的送粉辊与显影辊接触,相互施压,驱动时对显像部齿轮施加扭矩力(Torque Force),打印画像里会出现齿轮周期的细线,不能保证均匀的导电性,也不能防止碳粉颗粒凝固在送粉辊的现象,以及与显影辊之间的相互压力导致碳粉破碎现象。
近来出现了轴芯上植导电型复合纤维的送粉辊,可是因为复合纤维的表面会做带电防止剂即表面活性剂处理,所以会降低耐磨性,即寿命在5000页以上的高速显像机上使用的话,会降低导电性、耐磨性,复合纤维从轴芯上脱落。而且送粉辊的外径10mm以上时因复合纤维跟显影辊接触,纤维被压以后不能复原。为了解决此问题,轴芯外径要做到9mm左右,这样的话送粉辊会变得很重,由于轴芯一般采用SUS或SUM材质,所以会提高制造单价,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在轴芯上植导电型复合纤维,因单层结构复合纤维长度的影响,设计打印机显像结构时会受到送粉辊大小的制约,高速打印机和具耐磨性的电子照片成像装置在打印机、传真机、一体机、复印机上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子照相装置使用的送粉辊的耐磨性、导电性及供给碳粉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由内层导电型发泡体和外层复合纤维层构成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法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包括轴芯及包覆于所述轴芯上的导电层,所述送粉辊的导电层由内层导电性发泡管和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层组合构成。
具体地,所述导电层体积电阻为10^5 ohm/cm - 10^6 ohm/cm。 
具体地,所述内层导电性发泡管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橡胶90-110;不溶性硫磺1.5-2.5;硫化剂 2.0-3.0;促进剂 0.4- 0.7;发泡剂5.0-6.0;加工补助剂9.0-11.0;硬脂酸7.0-8.0;氧化锌3.5-5.0;导电剂5.0-6.5。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选用具有耐热型、耐气候型、耐臭氧型茂金属催化剂的三元乙丙橡胶,其电阻在10^4 ohm/cm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硫化剂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硫化剂、巯基苯并噻唑类硫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具体地,所述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层是在研磨好的内层导电性发泡管上采用高压放电方式植入的复合纤维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纤维是在聚酰胺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中掺有离子性、吸湿性的永久带电剂及助剂,形成高分子网状结构。
采用上述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其内层使用耐热型、耐气候型、耐臭氧型茂金属催化剂的EPDM橡胶,低电阻(体积电阻10^4ohm/cm),且EPDM橡胶高温重和性比现用的钒系催化剂要好,可以省略脱灰工程,价格低廉,是特性优秀的合成橡胶。而外层采用导电型复合纤维层解决了送粉辊与显影辊的面接触而产生的碳粉破碎现象的问题,把一根根纤维植在送粉辊外表面,与显影辊形成线接触,可降低相互间的压力,同时形成了高分子网状结构,具有不溶性,且导电型物质分布纤维内外层,能提高碳粉的带电性效率和稳定碳粉的供给,在湿度低(0-20% RH)的环境下也能维持除电功能,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单层结构制成的送粉辊的因发泡孔不均匀导致碳粉颗粒进到发泡孔里固化、发泡管变硬,导致给显影辊施加压力,碳粉破碎的等等问题,提高了送粉辊与显影辊接触产生的画像品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
1)将构成内层导电性发泡管的原料按配比混合;
2)将上述含有橡胶的混合料采用密炼机混炼后开练切成段,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橡胶混合物进行熟成处理;
3)把熟成后的上述橡胶混合物挤出做成管式结构;
4)将挤出的橡胶混合物进行硫化处理,形成发泡管;
5)将轴芯压于发泡管的中心;
6)将构成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料按配比混合;
7)将上述步骤6)的混合物挤出成纤维状,然后按尺寸切割;
8)将上述复合纤维植绒于发泡管外层表面;
9)研磨复合纤维层外径。
具体地,所述步骤1)将原料配比后用精密混合机把温度调到摄氏70-90度混料,混料时间为30-40分钟。
具体地,所述步骤2)将橡胶混合物开练切成段后,在20°-25°的温度和30%-50%湿度条件下放置4-5个小时再进行后续的熟成处理。 
具体地,所述步骤4)采用连续硫化处理,硫化处理完毕后再进行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之连续硫化处理分两次进行,每次2个小时,其温度分为三个阶段:190-200°、200-220°、210-230°。
具体地,所述步骤6)导电性复合纤维料在超级混料机里充分混料1-1.5个小时经过摄氏130-150°,2个小时热处理后把水分蒸发掉。
具体地,所述步骤8)植绒后再将外层复合纤维在130-150°条件下进行2-3个小时热处理。
按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送粉辊,可改善现有单层结构的送粉辊因发泡孔不均匀导致碳粉颗粒进到发泡孔,凝固在里面,对接触的显影辊施加压力,破碎碳粉的问题,从而改善电子照片成像装置的清晰度的效果,可使用在打印机、复印机、一体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硒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层送粉辊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本发明制造方法实施例中采用的挤出机示意图; 
图4本发明制造方法实施例中采用的连续硫化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实施例中采用的真空挤出机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实施例中使用高压发生器植导电型复合树脂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激光打印领域中,送粉辊6是运载碳粉4的重要部件,一般由海绵导电体和金属轴芯组成,配合显影辊5使用,其作用相当于磁芯,可为显影辊5提供足够的上粉量,与显影辊5贴合且与显影辊5转动方向相反,能充分磨擦碳粉4,使碳粉4带上足够的电荷。主要考核参数:尺寸、圆度及圆跳动、海绵体的弹性、孔的密度、吸粉量、海绵体的电阻、耐磨性、耐环境性。为了使碳粉有均匀地带电量(q/m),送粉辊6要有均匀地中电阻(体积电阻10^5 ohm/cm- 10^6 ohm/cm),对时间的变化量要小,耐磨性好,维持低硬度。
参见图2,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双层结构的送粉辊6,包括轴芯61及包覆于所述轴芯61上的导电层,该导电层由内层导电性发泡管62和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层63组合构成。其中:
轴芯61采用SUS(Steel use stainless)或SUM(在普通钢铁上镀镍)材质;
内层导电性发泡管62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橡胶90-110;不溶性硫磺1.5-2.5;硫化剂 2.0-3.0;促进剂 0.4- 0.7;发泡剂5.0-6.0;加工补助剂9.0-11.0;硬脂酸7.0-8.0;氧化锌3.5-5.0;另,还掺有导电剂5.0-6.5。上述组分优选三元乙丙橡胶料100;不溶性硫磺2.0;硫化剂 2.5;促进剂 0.6;发泡剂5.5;加工补助剂10.0;硬脂酸7.5;氧化锌4.5;导电剂6.2。由于内层导电性发泡管62负有导电性才能给轴芯61和导电型复合纤维层63充电,而且要有弹性,因此,本发明上述组分中,主要成分橡胶选用具有耐热型、耐气候型、耐臭氧型茂金属催化剂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其具有低电阻(体积电阻10^4ohm/cm),且可降低单价,EPDM橡胶高温重和性比现用的钒系催化剂要好,也可以省略脱灰工程,降低单价,是特性优秀的合成橡胶。当然,也可选用其他橡胶料。三元乙丙橡胶(EPDM)橡胶中加不溶性硫磺,可维持其弹性;所述硫化剂为硫代氨基甲酸酯(Thiocarbamate)类硫化剂、巯基苯并噻唑(Mercaptobenzothiazole)类硫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发泡剂的选择要根据加工上的设定时间、温度、排气、粒子要均匀,分散均匀,可选用Cellcom-H Series, -p-Toluenesulfonyl hydrazide系列的无味、无毒、具有吸热发泡特征的添加剂,可使EPDM橡胶有浮扬性、吸音性、吸收性、弹性等特性,使产品变轻,缓和冲击力,而且不会影响高分子的混料、硫化;促进剂选用秋兰姆(Thiurams)系列;加工补助剂选用脂肪酸V-8132;为了增强三元乙丙橡胶的分散及弹力,还添加了硬脂酸,添加氧化锌可提高三元乙丙橡胶的耐磨性。导电剂选用碳黑#3050B的颗粒,大小为50nm,因平均粒子外径小,氮吸收表面面积在50m2/g的大的结构,导电性很好。
外层的导电性复合纤维层63是在极性很强的聚酰胺(Polyamides)树脂或聚乙烯、聚丙烯、亚克力、维尼龙等极性低的聚烯烃系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中掺入具有离子性、吸湿性的永久带电剂及助剂,形成高分子网状结构,纤维里面存在不溶性、导电型物质。由此构成的送粉辊5能稳定地供给碳粉,可提高碳粉带电性的效率。
导电性复合纤维具体可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聚酰胺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90-110;聚合物稳定剂:2-4;偶联剂:4-6,还包括10-15的导电剂。其中聚酰胺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选用尼龙、聚酯纤维、亚克力、维尼龙树脂,导电剂选用碳黑600J,偶联剂可采用硅烷偶联剂, 聚合物稳定剂可采用美国GreatLakes公司生产的Anox^TMFiberPlus聚合物稳定剂。由上述组分及结构构成的送粉辊6中,内层导电型发泡管62赋予电的性质,可使轴芯61和导电型复合纤维层63通电,有弹性,而外层导电型复合纤维层63与显影辊5形成线接触,把相互压力降到最低。这样,导电型复合纤维层63解决了送粉辊6与显影辊5的面接触而产生的碳粉颗粒4的破碎现象,把一根根纤维植于送粉辊6外表面,可与显影辊5形成线接触,降低相互的压力,同时形成一高分子网状结构,具有不溶性,导电型物质分布纤维内外层,能提高碳粉的带电性效率和稳定碳粉的供给,进而提高了电子照相成像产品品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电子称将构成内层导电性发泡管的原料按上述重量份配料,然后用精密混合机(Kneader)把温度调到摄氏70-90度混料,混料时间为30-40分钟。
2)将上述混合料采用密炼机混炼后用开炼机进行开练作业--切成段,然后在恒温恒湿箱内以20°-25°的温度和30%-50%湿度条件下放置4-5个小时,将构成发泡管的橡胶混合物进行熟成处理。
3)熟成后在开炼机上做厚度为20-30mm,宽为3-5cm的薄通作业,薄通后再在常温上放置8个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然后采用图3所示的挤出机100挤成管式结构。
参照图3,挤出机螺杆103用∮45mm- 50mm左右适中。把开练好的橡胶混合物放进料斗101。为了不让混合物发泡,用冷却装置102,进行冷却。挤出机盖子部分104能保护挤出机,温度表105维持摄氏50度、摄氏65度、摄氏72度。挤出头部分106把混合物挤出管子状态。挤出机连接器107是为了除去混合物的杂质,可装过滤网。
4)将挤出的管式橡胶混合物进行硫化处理。可采用图4所示的连续硫化机200对管式混合物连续硫化处理,硫化处理完毕后再进行热处理。
通过挤出机100挤出的橡胶混合物在挤出的同时通过图4的连续硫化机200进入部分201到出口部分203,变成EPDM橡胶发泡管。第一次连续硫化温度分3个阶段,温度表204定为第一阶段摄氏190-200度、第二阶段摄氏200-220度、第三阶段摄氏210-230度。发泡管依次通过上述3个阶段。
图4连续硫化机200长为30m-40m,连续硫化时为了确认压力,装有压力表。
通过连续硫化机200后EPDM混合物在摄氏160度、2个小时的热处理机里做第二次硫化过程,稳定其重和体结构。
5)经过热处理后把EPDM发泡管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冷却8个小时后按成品尺寸切割,把SUS或SUM材质的轴芯61压入EPDM橡胶发泡管62的中心;然后用圆筒型研磨机(研磨石GC120目)按照外径尺寸要求研磨,制作轴辊状态。
6)将构成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料按上述配比混合,用电子秤计量添加物的重量,在超级混料机里充分混料1-1.5个小时。
充分混合好的导电型复合树脂经过摄氏140°,2个小时热处理后将水分蒸发。
7)经过上述过程,把导电型复合树脂通过图5真空挤出机300将复合纤维层做得像线一样细,以便形成网状结构。
参考图5,在料斗308里放导电型合成树脂料,通过摄氏200°的挤出机6-1T型台控制吐出量的空气刀303,冷却挤出原料的冷却辊302冷却,厚度以2 旦尼尔 (旦尼尔:纤维厚度的单位)-10旦尼尔通过真空区。
设置导电型复合树脂纤维的厚度测定仪304,测定准确地数据。导电型复合纤维的厚度通过伸拉装置305调拉的速度,以调整纤维厚度。
将一轴辊306设于真空挤出机300末端,然后将经过上述过程的导电型复合树脂纤维卷起来。
8)采用自动涂胶机在有轴芯62的导电型发泡管62上面涂胶水,然后通过1000V高压发生器把上述的导电型复合树脂纤维按要求(宽2-10旦尼尔(Denier),长0.2-2.0mm)植在导电型发泡管62上面。
植入导电型复合树脂的过程如下:
参见图6,将导电型复合树脂纤维63a抛于高压发生装置64上,会产生放电效果,通过导电型复合纤维63a转到地面65。
在高压发生器64和地面65之间设置有导电型发泡管62,导电型复合树脂纤维63a便可植于导电型EPDM发泡管62粘接面上,形成外层复合纤维层63。
9)把植好的外层复合纤维层63放进热处理机做120度,30分钟热处理之后,最终用SUS材质的刀,按外径尺寸9mm - 16mm要求进行研磨即可。
由上述步骤制作的导电型发泡管62的管径是Φ7mm- Φ14mm,导电型复合树脂纤维63a管径是Φ8.5mm- Φ16mm。
测试结果:
比较例1: 导电型聚氨酯体(聚氨酯加导电液的送粉辊)
比较例2: 导电型硅胶体(硅胶加发泡剂、导电型碳黑的送粉辊)
比较例3: 轴芯表面植导电型复合纤维的送粉辊
实施例: 本发明产品
测试项目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本发明实施例
电阻 2.0E+07 5.0E+04 2.0E+04 7.0E+05
初始碳粉带电量(Q/M) 30.2 Mc/g 35.6 Mc/g 32.8 Mc/g 28.5 Mc/g
测扭力 1.9kgf.cm 2.0kgf.cm 1.6kgf.cm 1.2kgf.cm
硬度(打印5000页后) 45度 52度 55度 35度
测黑度(碳粉攻击效果) 1.62 id 2.20 id 1.86 id 2.07 id
永久压扁力(%) 9% 12% 无法测量 9%
* 测试电阻方法: 把测试胶辊放在测试治具 (Jig)上,两端各加500g砝码,以1KG力施加压力,胶辊底部用管撑住,一定的速度(23rpm)回转,送粉辊轴芯上加500V DC电压,用电流表测电流值。
电流值(R)= 电压(Voltage)/电流(Ampere), 单位: ohm/cm
* 初始碳粉带电量(Q/M)测试方法: 测试从送粉辊转到显影辊的碳粉量(制造商:TREK, 型号:212HS , 单位:Mc/g)
 * 测试扭力方法: 连接激光打印机硒鼓的齿轮部的显影辊轴芯装上测扭力仪器,一边转动,一边测扭力。碳粉硒鼓接触式的激光打印机的显影辊、感光鼓、送粉辊、充电辊是相互接触的。 现比较显影辊、感光鼓、充电辊用同一产品,把送粉辊换成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本发明实施例,测扭力。
(测扭力仪器制造商:TOHNICHI, 型号:6BTG  单位:kgf.cm)
* 测试硬度方法: Text  2% Random打印5000页后把辊从硒鼓取出测试。碳粉黏在上面的情况下测硬度才能知道硬度是否会上升,也能确定碳粉凝固程度。
(测试仪器: ASKER C 硬度计)
* 测试黑度方法: 用激光打印机打印黑(Black)页,测试黑度。
(测黑度仪器制造商: x-rite , 黑度单位:id)
* 测试永久压扁率方法: 把发泡物(Foam)压缩50%,放进恒温恒湿箱22个小时后,解除压缩板,30分钟后再测厚度,确认压扁率。(标准 JIS K6382) 
永久压扁率(%)=(测试前厚度-测试后厚度) / 测试前厚度
* 评价结果:
* 电阻: 中电阻(5.0E+05-5.0E+06)=> 优秀;低电阻(1.0E+04-4.0E+05)=> 良好; 高电阻(6.0E+06-5.0E+07) =>不良
比较例1:不良(高电阻,随着打印页数增加,会发生碳粉供给不良)
比较例2:良好 (低电阻)
比较例3:良好 (低电阻)
本发明实施例:优秀 (中电阻)
* 初始碳粉带电量(Q/M):25.0-30.0Mc/g=>优秀;30.1-35.0Mc/g=>良好;
35.1-40.0Mc/g=>不良
比较例1:良好
比较例2:不良
比较例3:良好 
本发明实施例:优秀 
*测扭力:1.0-1.5kgf.cm=>优秀;1.5-2.0kgf.cm=>良好;2.0-2.5kgf.cm=>不良
比较例1:良好
比较例2:良好
比较例3:良好 
本发明实施例:优秀
打印5000页后测试硬度:25度-35度=>优秀;36度-45度=>良好;46-55度=>不良
比较例1:良好
比较例2:不良
比较例3:不良 
本发明实施例:优秀
* 测黑度:2.01-2.20 id=>优秀;1.81-2.00=>良好;1.60-1.80=>不良
比较例1:不良
比较例2:优秀
比较例3:良好 
本发明实施例:优秀 
* 永久压扁率(%)测试: 8%以内=>优秀; 8%以上-10%以内=>良好; 10%以上=>不良
比较例1:良好
比较例2:不良
比较例3:不良 
本发明实施例:良好 
根据上述测定评价结果:比较例1的电阻高,影响碳粉供给,黑度测量不良。比较例2的永久压扁率不好,打印5000页后硬度上升,耐久性碳粉供给出现问题。比较例3无法测永久压扁率,致使超过送粉辊外径尺寸公差,导致碳粉供给出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所有项目评价中都是优秀或良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包括轴芯及包覆于所述轴芯上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辊的导电层由内层导电性发泡管和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层组合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体积电阻为10^5 ohm/cm - 10^6 ohm/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导电性发泡管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橡胶90-110;不溶性硫磺1.5-2.5;硫化剂 2.0-3.0;促进剂 0.4- 0.7;发泡剂5.0-6.0;加工补助剂9.0-11.0;硬脂酸7.0-8.0;氧化锌3.5-5.0;导电剂5.0-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选用具有耐热型、耐气候型、耐臭氧型茂金属催化剂的三元乙丙橡胶,其电阻在10^4 ohm/c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硫化剂、巯基苯并噻唑类硫化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层是在研磨好的内层导电性发泡管外层采用高压放电方式植入的复合纤维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是在聚酰胺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中掺有离子性、吸湿性的永久带电剂及助剂,形成高分子网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聚酰胺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90-110、聚合物稳定剂:2-4、偶联剂:4-6、导电剂10-15。
9.一种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构成内层导电性发泡管的原料按配比混合;
2)将上述含有橡胶的混合料采用密炼机混炼后开练切成段,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橡胶混合物进行熟成处理;
3)把熟成后的上述橡胶混合物挤出做成管式结构;
4)将挤出的橡胶混合物进行硫化处理,形成发泡管;
5)将轴芯压于发泡管的中心;
6)将构成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料按配比混合;
7)将上述步骤6)的混合物挤出成纤维状,然后按尺寸切割;
8)将上述复合纤维植绒于发泡管外层表面;
9)研磨复合纤维层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导电性发泡管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三元乙丙橡胶料:90-110;不溶性硫磺1.5-2.5;硫化剂 2.0-3.0;促进剂 0.4- 0.7;发泡剂5.0-6.0;加工补助剂9.0-11.0;硬脂酸7.0-8.0;氧化锌3.5-5.0;导电剂 5.0-6.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导电性复合纤维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聚酰胺树脂或聚烯烃系树脂:90-110;导电剂:10-15;聚合物稳定剂:2-4;偶联剂:4-6。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将原料配比后用精密混合机把温度调到摄氏70-90度混料,混料时间为30-40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将橡胶混合物开练切成段后,在20°-25°的温度和30%-50%湿度条件下放置4-5个小时再进行后续的熟成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采用连续硫化处理,硫化处理完毕后再进行热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之连续硫化处理分两次进行,每次2个小时,其温度分为三个阶段:190-200°、200-220°、210-230°。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导电性复合纤维料在超级混料机里充分混料1-1.5个小时经过摄氏130-150°,2个小时热处理后把水分蒸发掉。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植绒后再将外层复合纤维在130-150°条件下进行2-3个小时热处理。
CN2011102923991A 2011-09-29 2011-09-29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323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23991A CN102323729B (zh) 2011-09-29 2011-09-29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23991A CN102323729B (zh) 2011-09-29 2011-09-29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3729A true CN102323729A (zh) 2012-01-18
CN102323729B CN102323729B (zh) 2013-12-04

Family

ID=4545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23991A Active CN102323729B (zh) 2011-09-29 2011-09-29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372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2311A (zh) * 2012-05-03 2012-08-22 上海欣展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电胶辊的生产工艺
CN103923400A (zh) * 2014-03-11 2014-07-16 北京绿色快车国际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导电发泡管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3821A (ja) * 1996-10-22 1998-05-15 T & M Kk 供給ローラおよび現像装置
JPH11143215A (ja) * 1997-11-10 1999-05-28 Ricoh Co Ltd 現像ローラ
JP2004070006A (ja) * 2002-08-06 2004-03-04 Inoac Corp 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64613A1 (ja) * 2008-12-02 2010-06-10 東レ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ロックおよび導電ブラシ
CN202275268U (zh) * 2011-09-29 2012-06-13 深圳市乐普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3821A (ja) * 1996-10-22 1998-05-15 T & M Kk 供給ローラおよび現像装置
JPH11143215A (ja) * 1997-11-10 1999-05-28 Ricoh Co Ltd 現像ローラ
JP2004070006A (ja) * 2002-08-06 2004-03-04 Inoac Corp 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64613A1 (ja) * 2008-12-02 2010-06-10 東レ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ロックおよび導電ブラシ
CN202275268U (zh) * 2011-09-29 2012-06-13 深圳市乐普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2311A (zh) * 2012-05-03 2012-08-22 上海欣展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电胶辊的生产工艺
CN102642311B (zh) * 2012-05-03 2014-11-05 上海茂霖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电胶辊的生产工艺
CN103923400A (zh) * 2014-03-11 2014-07-16 北京绿色快车国际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导电发泡管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3729B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7329B1 (en) Charging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harging member,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4653204B2 (ja) 導電性ロール
CN104169811B (zh) 充电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6896665A (zh) 电子照相用导电性构件、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WO2013094164A1 (ja) 導電性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6896667A (zh) 充电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4115072A (zh) 显影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JP5183151B2 (ja) 導電性ローラ、電子写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142179A1 (en) Elastic member,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mass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09151168A (ja) 導電性ゴムローラ及び転写ローラ
JP4350143B2 (ja) 導電性ゴムローラ、転写ローラ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23729B (zh)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及制造方法
JP2017015800A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部材
KR20110076155A (ko)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용 토너 공급롤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2275268U (zh) 双层结构的送粉辊
JP6730807B2 (ja) 電子写真用ロー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45656A (ja) トナー供給ロール
JP7229811B2 (ja) 帯電部材、帯電部材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071965A (ja)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帯電ロール
JP2009151001A (ja) 導電性ゴムローラ及びカラー用画像形成装置
JP3917011B2 (ja) 導電性ローラ
CN100454160C (zh) 导电橡胶辊
JP5057504B2 (ja) 導電性ゴム部材、転写部材及び転写ローラ
CN112020679B (zh) 导电性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KR20130017760A (ko) 이중구조로된 공급롤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2, building 518173, building A, six deep pit bamboo industry zone, Henggang, Longgang, Guangdong, Shenzhen,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epu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 building 518173, building A, six deep pit bamboo industry zone, Henggang, Longgang, Guangdong, Shenzhe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LEPUTAI 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HENZHEN LEPUTAI OFFICE EQUIPMENT PARTS CO., LTD. TO: SHENZHEN LEPUTAI TECHNOLOGY CO., LT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2, building 518173, building A, six deep pit bamboo industry zone, Henggang, Longgang, Guangdong, Shenzhen,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EPU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 building 518173, building A, six deep pit bamboo industry zone, Henggang, Longgang, Guangdong, Shenzhe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leputai Technology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812, block a, building 5, edixie Xin, No. 333, Longfei Avenue,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ux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73 floor 1-2, building a, Shenkeng Shenzhu Industrial Zone, Henggang Liuyu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EPUTAI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903, Building B, Smart Home, No. 76, Baohe Avenue, Baolong Community,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EPU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812, block a, building 5, edixie Xin, No. 333, Longfei Avenue,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uxi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