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5838B -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5838B
CN102305838B CN201110204324.3A CN201110204324A CN102305838B CN 102305838 B CN102305838 B CN 102305838B CN 201110204324 A CN201110204324 A CN 201110204324A CN 102305838 B CN102305838 B CN 102305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medicinal material
chloroform
reference substance
ad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43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5838A (zh
Inventor
付立家
付建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043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5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5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5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5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原料药组成为:大黄、白花蛇舌草、陈皮、木鳖子、白芷、知母、金银花、黄柏、乳香、当归、赤芍、甘草、黄药子、大蓟、蜈蚣、白僵蚕、蛇蜕组成;本发明对大黄、黄柏、赤芍、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

Description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为200810056150.9,原案申请日为2008年1月14日,原案发明名称为: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梅毒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是一种对人有严重致病性的螺旋体,能侵犯任何器官,产生各种症状。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故梅毒是唯一的传染源。得不到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一年内,其传染性最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感染四年后,通过性接触一般已无传染性,但仍可胎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本世纪40年代末期,世界梅毒患病率明显下降,60年代又见上升,70年代略有下降,但近10年来又有增加。估计全世界每年有300万新病例,美国更为明显,每年发病率增加10%-15%。约在1500年梅毒传人我国。1505年广东首先发现及记载,时为“广疮”后称梅毒,由南至北,传到全国。1949年以前,发病率很高,为五大性病之首。当时有些少数民族发病率高达48%。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灭了梅毒。近年来又死灰复燃,各地陆续发现了不少梅毒患者。广州市从1984-1988年共50例,1993年以前,每年报告梅毒病例均不超过40例,1993年突破40例,1994年159例,1995年达到461例,1996年上半年已达到352例,是1995年全年的76.36%。据性病控制中心报告,全国1991年报告梅毒病例1870例,1992年1997例,1993年2016例,1994年4591例,1995年11336例,梅毒的发病率1993年为0.81/10万,1994年增长至1.72/10万,1995年增长至3.91/10万,近三年平均递增137.13%。以东南及南部沿海城市增长较快,福建省报告的梅毒病例数已超过多年来居首位的新疆。梅毒是危害个人、家庭和社会最严重的性病,故应充分认识,积极防治,切勿掉以轻心。因此,发明一种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的中药组合物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021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白花蛇舌草、知母、黄药子、大蓟、白僵蚕还可以由等量的蒲公英、天花粉、芒硝、干蟾(制)、全蝎代替。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022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优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023
本发明药物针对梅毒、淋病,多为脏腑毒热、血热不清,外染梅毒螺旋体而成,《灵枢·痛疽篇》“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治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愈合疮疡为法。方以金银花气血毒热两清。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大黄泻肠中湿热瘀结之毒。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消痈。黄药子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诸药针对脏腑毒热,去除诸症之根本,是为君药。赤芍凉血止痛,白芷止痛排脓、使热毒从此处透解,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当归止痛活血,四药相合,凉血排脓止痛,清除血液之浊气,配以蜈蚣增加解毒止痛作用,白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作用,皆是臣药。乳香可生肌去腐,木鳖子消肿攻毒疗疮,蛇蜕祛风止痒,皆为佐药。陈皮理气,甘草调合诸药是为使药,诸药相伍共达清血败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按常规工艺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口服液、滴丸、喷雾剂、颗粒剂等临床可接受的剂型;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粘合剂、润滑剂、基质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上十七味,除芒硝外,天花粉、白芷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2-4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芒硝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鉴别:
(1)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氯仿20-30ml,盐酸0.5-2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20-4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加氯仿5-15ml,盐酸0.5-2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0-20∶3-10∶0.5-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加甲醇3-10ml,超声处理3-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1g,加甲醇5-1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5-10∶0.5-2∶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水20-40ml,振摇1-3分钟,抽滤,滤液用石油醚(60~90℃)萃取两次,每次20-4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1-3次,每次20-4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液2μl、对照品液1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25-35∶15-20∶3-10)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
(4)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石油醚(60~90℃)20-40ml,超声处理5-15分钟,过滤,滤液挥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1g,加石油醚(60~90℃)1ml,浸渍1小时,上清夜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醚(2-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紫外灯365nm和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70-90∶1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01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40-6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0-40min,放冷,补重,滤过,取续滤液20-30ml,蒸干,加2.5mol/lH2SO440-60ml,氯仿15-25ml回流0.5-2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1-3次,每次15-25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合并,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0ml。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每10g原料药含大黄以大黄素(C21H18O11)计,不得少于0.31mg。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质量控制方法优选如下鉴别方法和/或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氯仿25ml,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加氯仿10ml,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水30ml,振摇2分钟,抽滤,滤液用石油醚(60~90℃)萃取两次,每次3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液2μl、对照品液1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32∶17∶5)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
(4)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石油醚(60~90℃)30ml,超声处理10分钟,过滤,滤液挥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1g,加石油醚(60~90℃)1ml,浸渍1小时,上清夜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紫外灯365nm和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01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补重,滤过,取续滤液25ml,蒸干,加2.5mol/lH2SO450ml,氯仿20ml回流1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合并,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0ml。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每10g原料药含大黄以大黄素(C21H18O11)计,不得少于0.31mg。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很好的药效,相比现有制剂表现出很好的药效;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是通过大量具体创造性试验筛选后得到,鉴别方法中通过对样品处理方法的筛选,展开剂的选择,使得鉴别专属性很好,而且方法经济适用、结果快速,并且对不同的薄层板都能应用。含量测定方法中通过对样品、供试品处理方法的筛选,展开剂的选择,使得含量测定方法可以很有效的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并且用该方法测定的产品要相比其他方法测定的产品在药理效果上表现的更为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胶囊剂工艺研究
1、水提加水量试验
按处方配制三份药材,每份含大黄150g、蒲公英300g、陈皮120g、木鳖子30g、金银花30g、乳香(制)30g、赤芍150g干蟾(制)60g、全蝎4.5g分组进行试验,第一组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量、4倍量、2倍量;第二组加水量为药材8倍量、6倍量、4倍量;第三组加水量为药材10倍量、8倍量、6倍量。以出膏量为主要指标确定加水量。结果见表1:
表1:加水量试验结果
  组数   1   2   3
  出膏量(g)   341.51   387.01   387.56
  (密度为1.30)
  出膏率(%)   30.85   34.96   35.01
以上结果表明:以出膏量为指标,水提加水8倍量、6倍量、4倍量与加水量为10倍量、8倍量、6倍量所提浸膏量基本相同,为了节约能耗并且保证药品质量选用水提加水量为8倍量、6倍量、4倍量提取。结果见表2:
表2:技术参数及结果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061
表3:三批中试生产数据
  批号   01   02   03
  水提投料量(kg)   11.07   11.07   11.07
  出膏量(kg)(密度为1.30)   3.85   3.87   3.87
  白芷、天花粉投料量(kg)   1.8   1.8   1.8
  药材细粉量(kg)   1.79   1.79   1.79
  芒硝粉碎投料量(kg)   1.50   1.50   1.50
  芒硝细粉量(kg)   1.48   1.48   1.48
  出膏量(kg)(密度为1.35)   4.85   4.86   4.83
  成品药粉量(kg)   5.01   5.00   5.00
  成品胶囊数(粒,0.5g/粒)   9932   9945   9940
  成品率(%)   99.1   99.3   99.3
实验例2药理试验
按照以下本发明药物组各组组方制备成胶囊剂,比较本发明药物组不同组方与阳性对照药物间梅毒感染的功效,部分试验结果如下。
本发明药物组I由实施例4来实现
本发明药物组II由实施例5来实现
本发明药物组III由实施例1来实现
阳性药物对照组市售大败毒胶囊
1.清热、抗炎
实验用大鼠预先测体温3日,实验当日测定值为大鼠基础体温,筛选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3只:阳性对照组、药物组I,药物组II,药物组III,灌胃给药后,立即将1%角叉菜胶溶液0.1ml注入大鼠右后肢脚掌下,记录致炎前及致炎后1~6h大鼠足体积,并计算肿胀率,结果见表4:
表4对角叉菜所致炎症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071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药物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肿胀脚掌的体积,具有抑菌解毒的功效。而与药物组I比较,药物组III能显著抑制大鼠肿胀脚掌的体积(P<0.05)。
2解热
选取肛温36~38℃的大鼠50只,体重180~220g,雌雄兼备,灌胃给药,每只大鼠足跖SC1%角叉菜胶0.1ml,按性别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药物组I、II、III按1g/kg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按临床用剂量的30倍一次,空白对照组予以等容积生理盐水0.2ml/10g一次,测致热后4、5、6、7小时的肛温,与造型组比较,以差值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表5解热试验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072
*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解热效果有显著性提高。
3理气、解痉
对大鼠在体输尿管的影响
取健康未孕雌性大鼠20只,分成两组,实验前按0.2mg/100g皮下注射乙烯雌酚,每天1次,注射3天后,以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仰卧于实验台上剖腹,找出一侧子宫角,将宫角的阴道端和卵巢端分别缝合于特制固定罩底部两端支点上,在宫角中缝一细线,通过滑轮把牵引线连接在传感器上,然后将腹壁围绕固定罩底部四周缝合,闭合腹腔通过MS-302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实验过程。
取上述大鼠向腹腔注入洛氏营养液10ml,描记正常收缩曲线,甲组口服本发明药物组I0.5ml,2min后腹腔注入PGF2a类似物0.05mg/0.5ml,描记10min;乙组口服阳性对照组0.5ml,2min后腹腔注入PGF2a类似物0.05mg/0.5ml,描记10min,记录结果,结果见表6:
表6对大鼠在体输尿管的影响
  组别   输尿管(支)   未拮抗   拮抗   未阻断   阻断
  甲   10   2   8   0   10
  乙   10   4   6   2   8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I对PGF2a类似物所至的输尿管痉挛性收缩的拮抗和阻断作用较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
4、镇痛
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
取体重18~22g的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4组,甲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乙组皮下注射阳性对照组0.2ml/10g;丙组灌服本发明药物组I 0.2ml/10g;丁组灌服本发明药物组III0.2ml/10g(1ml含原生药5g);皮下15min及灌服20min后腹腔注射0.7%冰醋酸0.1ml/10g。观察记录小鼠20min内扭体次数,结果见表7:
表7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组别   剂量(ml/10g)   扭体反应数
 生理盐水   0.2   46.5±12.3
 阳性对照组   0.2   15*
 本发明药物组I   0.2   7.9±2.8**
 本发明药物组III   0.2   7.4±3.1**
注:与生理盐水比较*P<0.05,**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I、III和阳性对照组与生理盐水比较有显著差异,本发明药物组I、III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5.血清转阴
选取确诊的早期梅毒患者37例(诊断标准见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皮肤性病学》第5版),其中男13例,女24例,年龄22~58岁,中位年龄35.4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RPR及TPPA检测结果综合诊断为早期梅毒,曾按照早期梅毒的常规驱梅方案(即每周给予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3次给药)治疗1~3个疗程。
37例血清固定梅毒患者治疗前无任何临床表现,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血清HIV抗体均为阴性。RPR试验滴度在1∶8~1∶64之间。11例患者作脑脊液检查,8例正常,脑脊液RPR试验阴性。3例CSF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度蛋白升高而糖含量基本正常,脑脊液RPR试验滴度在1∶8~1∶32之间,故而诊断为早期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经大剂量本发明药物组与青霉素巩固治疗比较,治疗后3个月时本发明药物组血清RPR试验滴度下降2个以上稀释度的患者有18例,6个月时29例,9个月时35例。而RPR试验在3个月时转阴8例,6个月时转阴24例,12个月时转阴31例。随访12个月后,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4.6%,痊愈率达83.8%。3例早期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12个月后RPR试验均转阴。
实验例3鉴别筛选实验
1.大黄的鉴别试验
空白样品的制备  按实施例1药味与用量比例,分别自配不含大黄的群药,按制备工艺制成空白制剂。
空白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剂大黄的空白样品约5g,加氯仿25ml,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空白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相当于原料药约15g,加氯仿25ml,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大黄对照药材1g,加氯仿10ml,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展开剂的选择分别配制以下展开剂,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0∶5∶1),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20∶5∶1)。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上述三种展开剂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分别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展开剂为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并且空白溶液在相应的位置上无荧光斑点显示。
2.黄柏的鉴别试验
空白样品的制备  按实施例1药味与用量比例,分别自配不含黄柏的群药,按制备工艺制成空白制剂。
空白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剂黄柏的空白样品约1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空白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相当于原料药约3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黄柏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展开剂的选择  分别配制以下展开剂,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2∶2),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以正丁醇-冰醋酸-水(8∶2)。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上述三种展开剂为展开剂,分别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3.赤芍的鉴别试验
空白样品的制备  按实施例1药味与用量比例,分别自配不含赤芍的群药,按制备工艺制成空白制剂。
空白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赤芍的空白样品相当于原料药约15g,加水30ml,振摇2分钟,抽滤,滤液用石油醚(60~90℃)萃取两次,每次3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空白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相当于原料药约15g,加水30ml,振摇2分钟,抽滤,滤液用石油醚(60~90℃)萃取两次,每次3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制成对照品溶液。
展开剂的选择  分别配制以下展开剂,氯仿-甲醇-水(30∶18∶5),氯仿-甲醇-水(32∶17∶5),氯仿-甲醇-水(34∶16∶5)。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液2μμl、对照品液1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上述三种展开剂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32∶17∶5)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
4.白芷的鉴别试验
空白样品的制备  按实施例1药味与用量比例,分别自配不含白芷的群药,按制备工艺制成空白制剂。
空白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白芷的空白样品相当于原料药约15g,加石油醚0 0℃ 30超声处理10分钟 过滤 滤液挥至15作为空白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相当于原料药约15g,加石油醚0 0℃ 30超声处理10分钟 过滤 滤液挥至15,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白芷对照药材01g,加石油醚(0 0℃)1,浸渍1小时,上清夜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展开剂的选择  分别配制以下展开剂,石油醚(60~90℃)-乙醚(5∶2),石油醚(60~90℃)-乙醚(4∶2),石油醚(60~90℃)-乙醚(3∶2)。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上述三种展开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紫外灯365nm和254nm下观察,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乙醚(3∶2)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验例4含量测定实验
含量测定检测仪器(温检测):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Zorbax C18 4.6150mm,5μm)家:Agilent Techologies  技有限公(中国)
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
检测波长:254nm
流速:1.000ml/min
温:温
对照品来源:大黄素  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0756-9908
测定方法:取实施例1相当于原料药约3g,粉碎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补重,滤过,取续滤液25ml,蒸干,加2.5mol/lH2SO4 50ml,氯仿20ml回流1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合并,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0ml,即得供试品溶液;并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备  大黄的阴性对照液。用滤(0.45μm),分别精密吸取阴性对照液,对照品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1.含量测定方法察:
(1)稳定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分别于配制后0、2、4、6、12、24小时,依法测定,结果表明,其在24小时内基本稳定,结果见表10:
表10稳定性试验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11
(2)线性系察  取对照品溶液(0.02232mg/ml)摇匀,分别精密吸取1、3、5、7、9、11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积,结果见表11,并制标准曲线,表明大黄素在0.02232ug-0.24552ug间线性系,其回归方程为:
Area=3.550 103*Amt-3.3975(r=0.9999)
表11线性系察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12
(3)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重复进样5次,得相对标准差<2%,结果见表12:
表12精密度试验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13
(4)重现性试验  按测定方法,取同一样品5份,对每份进行测定,得相对标准差<2%,结果见表13:
表13重现性试验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14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21
(5)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样品0.5g再分别精密量取大黄素对照品溶液(0.02232mg/ml)5ml,按测定方法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作,测定其含量,并计算其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14:
表14回收率试验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22
2.测定结果:
根据以上数据,将含量限度定为:本品每粒含大黄提取物以大黄素(C21H18O11)计,不得少于0.08mg。
由以上方法学查结果可以出,本发明药物所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线性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等均好,能有效控制本发明药物质量。
从以上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结果可以出,本发明药物制剂所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学、合理、具有创性,能有效控制本发明药物制剂质量。
下述实施例均能  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
实施例1:颗粒剂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24
以上十七味,除芒硝外,天花粉、白芷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芒硝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糖混匀,制粒,干燥,制成950g,即得。
实施例2:滴丸剂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31
以上十七味,除芒硝外,天花粉、白芷粉碎成极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四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芒硝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与适量 乙二醇加热,混匀后,加入上述细粉,混匀,50~0℃保温,滴入冷却(5~15℃)的液体石中,制成1100g即得。
实施例3:剂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32
以上十七味,除芒硝外,天花粉、白芷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芒硝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与适量乙二醇后,加入酸钠.搅均匀.冷却粉碎,过0目筛。另将酸、味素过0目筛,与上述药粉、乙二醇包物细粉混匀,制粒,干燥,制片,制成100片即得。
实施例4:胶囊剂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33
以上十七味,除黄药子外,白芷、知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黄药子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5:片剂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42
以上十七味,除黄药子外,白芷、知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黄药子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材,制粒,干燥粒,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6:胶囊剂
Figure BSA00000541959500143
以上十七味,除黄药子外,白芷、知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黄药子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质量控制方法:
(1)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5g,加氯仿20ml,盐酸1.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加氯仿15ml,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60℃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以15∶7∶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1g,加甲醇8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1g,加甲醇1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以5∶1∶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5g,加水30ml,振摇2分钟,抽滤,滤液用60~90℃石油醚萃取两次,每次3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4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液2μl、对照品液1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以28∶18∶8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
(4)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5g,加60~90℃的石油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过滤,滤液挥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1g,加60~90℃的石油醚1ml,浸渍1小时,上清夜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60~90℃的石油醚-乙醚以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紫外灯365nm和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以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01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1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补重,滤过,取续滤液25ml,蒸干,加2.5mol/lH2SO450ml,氯仿20ml回流1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合并,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0ml;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每10g原料药含大黄以大黄素(C21H18O11)计,不得少于0.31mg。
实施例7:
处方
制法
以上十七味,除黄药子外,知母、白芷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大黄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的清膏,将黄药子粉碎,加入清膏中,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鉴别
(1)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5g,加氯仿25ml,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加氯仿10ml,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60℃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以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1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以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5g,加水30ml,振摇2分钟,抽滤,滤液用60~90℃石油醚萃取两次,每次3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液2μl、对照品液1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以32∶17∶5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
(4)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5g,加60~90℃的石油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过滤,滤液挥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1g,加60~90℃的石油醚1ml,浸渍1小时,上清夜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60~90℃的石油醚-乙醚以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紫外灯365nm和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以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01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药物组内容物1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补重,滤过,取续滤液25ml,蒸干,加2.5mol/lH2SO450ml,氯仿20ml回流1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合并,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0ml;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每10g原料药含大黄以大黄素(C21H18O11)计,不得少于0.31mg。
功能主治  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粒,一日4次。
注  孕服。
规  每粒装0.5。
    密。

Claims (4)

1.一种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如下原料药:
检测方法包括如下鉴别和含量测定:
鉴别:
(1)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氯仿20-30ml,盐酸0.5-2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20-4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加氯仿5-15ml,盐酸0.5-2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60℃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以10-20∶3-10∶0.5-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加甲醇3-10ml,超声处理3-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1g,加甲醇5-1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以5-10∶0.5-2∶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水20-40ml,振摇1-3分钟,抽滤,滤液用60~90°C的石油醚萃取两次,每次20-4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1-3次,每次20-4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液2μl、对照品液1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以25-35∶15-20∶3-10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
(4)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60~90°C的石油醚20-40ml,超声处理5-15分钟,过滤,滤液挥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1g,加60~90°C的石油醚1ml,浸渍1小时,上清夜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60~90°C的石油醚-乙醚以2-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紫外灯365nm和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以70-90∶1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01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40-6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0-40min,放冷,补重,滤过,取续滤液20-30ml,蒸干,加2.5mol/1H2SO440-60ml,氯仿15-25ml回流0.5-2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1-3次,每次15-25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合并,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0ml;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药物组每10g原料药含大黄以大黄素(C21H18O11)计,不得少于0.31m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Figure FSB0000114184460000022
4.如权力要求1中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和/或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1)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氯仿25ml,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1g,加氯仿10ml,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30~60°C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以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以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水30ml,振摇2分钟,抽滤,滤液用60~90°C石油醚萃取两次,每次30ml,弃去石油醚层,水层用醋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液2μl、对照品液1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以32∶17∶5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
(4)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15g,加60~90°C的石油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过滤,滤液挥至1.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1g,加60~90°C的石油醚1ml,浸渍1小时,上清夜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60~90°C的石油醚-乙醚以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紫外灯365nm和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以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01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各取本发明药物组相当于原料药3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补重,滤过,取续滤液25ml,蒸干,加2.5mol/1H2SO450ml,氯仿20ml回流1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合并,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0ml;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药物组每10g原料药含大黄以大黄素(C21H18O11)计,不得少于0.31mg。
CN201110204324.3A 2008-01-14 2008-01-14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2305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4324.3A CN102305838B (zh) 2008-01-14 2008-01-14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4324.3A CN102305838B (zh) 2008-01-14 2008-01-14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561509A Division CN101485817B (zh) 2008-01-14 2008-01-14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5838A CN102305838A (zh) 2012-01-04
CN102305838B true CN102305838B (zh) 2014-02-26

Family

ID=45379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4324.3A Active CN102305838B (zh) 2008-01-14 2008-01-14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58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6299A (zh) * 2019-10-23 2019-12-20 葵花药业集团(襄阳)隆中有限公司 二冬汤组方中天冬饮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PLC法测定大败毒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魏有良 等;《中国药品标准》;20041231;第5卷(第4期);54-56 *
大败毒胶囊的鉴别及含量测定;王颖 等;《华西药学杂志》;20061231;第21卷(第1期);96-98 *
王颖 等.大败毒胶囊的鉴别及含量测定.《华西药学杂志》.2006,第21卷(第1期),96-98.
赵晓春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败毒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第24卷(第6期),498-499. *
魏有良 等.HPLC法测定大败毒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中国药品标准》.2004,第5卷(第4期),54-5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5838A (zh) 201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1795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68854B (zh) 一种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胶囊制剂
Wang et al.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longyin decoction, on carbon-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injury in chickens
CN102138966A (zh) 藏茵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Lu et al. The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non-biliogen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N102380015B (zh)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161847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0490891C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966241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2861255B (zh) 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8143825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
CN103463156A (zh) 一种黑骨藤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584810B (zh) 一种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5838B (zh)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3316166B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0146B (zh) 一种痹祺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02908519A (zh) 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2058822A (zh) 一种用于健胃消食的药物组合物
CN101485817B (zh) 治疗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000283B (zh)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CN100574781C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兽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96492A (zh) 云南红药胶囊中毒性成分滇乌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274037B (zh) 治疗皮肤瘙痒病的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241610C (zh) 一种防治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4112C (zh) 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的纯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