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626B - 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626B
CN102301626B CN201080005809.3A CN201080005809A CN102301626B CN 102301626 B CN102301626 B CN 102301626B CN 201080005809 A CN201080005809 A CN 201080005809A CN 102301626 B CN102301626 B CN 1023016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ocal oscillator
transmittability
polarization
demod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8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626A (zh
Inventor
八锹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01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6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H04B1/126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having multiple inputs, e.g. auxiliary antenna for receiving interfer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接收设备包括:接收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的RF信号的接收机,包括PLL电路以将接收到的各个极化的RF信号转换为IF信号的两个接收本地振荡器,以及将一个极化的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的解调器,该一个极化的IF信号是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该接收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解调器的信号,对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在参考同步方案中,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进行传输,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移除两个极化之间的交叉极化干扰分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针对数字微波通信,使用双极化传输方法来更有效地使用频率。根据双极化传输方法,在相同的频率上发射无线电波的正交的极化、垂直极化(以下称为V-极化)和水平极化(以下称为H-极化)。根据上述方法,针对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使用相同的频率是不理想的,天线和空间的正交性也是不理想的。因此,该两个极化彼此泄露到对方中。该泄露被称为交叉极化干扰,对信号的传输质量有着不利的影响。具体地,当将双极化传输方法与多值调制/解调方法(例如QAM(正交幅度调制))一起使用时,影响是显著的。 
相应地,通过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XPIC:交叉极化干扰消除器)来移除干扰分量。将XPIC所处理的极化定义为一极化,并且将以正确角度和一极化交叉的极化定义为另一极化。为了补偿来自另一极化的干扰,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本地振荡器(本地)频率同步是很重要的。 
PTL1公开的大致是作为本地同步方法的接收本地同步方法。存在着两种接收本地同步方法:公共本地方法,在该方法中,一极化接收机和另一极化接收机共享一个本地振荡器;以及参考同步方案,在该方案中,一极化接收机和另一极化接收机各自具有单独的本地振荡器,各个本地振荡器共享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 
根据公共本地方法,电路的配置是简单的。然而,如果本地振荡器 损坏,该两个极化的信号可能同时关闭。相反,根据参考同步方案,电路的配置是复杂的。然而,如果本地振荡器损坏,可以将影响限制在一极化或另一极化之一。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在使用参考同步方案来提高使用无线电波的效率时,系统是高度冗余的。 
图3是示出在使用参考同步方案的情况下,接收本地同步类型的发射/接收系统的配置的方框图。 
在图3的情况下,在发射侧提供以下组件:用于V-极化和H-极化的调制器(V/H调制器)1和2;用于V-极化和H-极化的发射机(V/H发射机)11和12;用于V-极化和H-极化的发射机本地振荡器(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以及用于V-极化和H-极化的发射天线(V/H发射天线)21和22。V/H发射机11和12分别包括前级侧的放大器111和121、混频器(乘法器)112和122、后级侧的放大器(功率放大器)113和123。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分别包括具有VCO(压控振荡器)151和161的PLL(锁相环)电路152和162。 
在接收侧提供以下组件:用于V-/H-极化的接收天线(V/H接收天线)23和24;用于V-/H-极化的接收机(V/H接收机)13和14;用于V-/H-极化的接收本地振荡器(V/H接收本地振荡器)17和18以及用于V-/H-极化的解调器(V/H解调器)3和4。在接收侧,还提供了向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输出公共参考信号的参考电路30。V/H接收机13和14分别包括前级侧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131和141、混频器132和142以及后级侧放大器133和143。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分别包括具有VCO 171和181的PLL电路172和182。V/H解调器3和4各自包括XPIC(未示出),XPIC接受另一极化侧的V/H调节器3和4的解调信号,并获得该解调信号与从一极化获得的误差信号之间的相关,以消除交叉极化干扰分量。 
根据上述配置,在发射侧,在V/H调制器1和2中将V-极化和H-极化的信号从基带信号调制到IF(中频)信号。在调制后,在与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输出相乘之前,IF信号分别通过V/H发射机11和12。以这种方式,进行从IF信号到RF(射频)信号的频率转换。在该转换之后,从V/H发射天线21和22分别发射作为V-和H-极化的 无线电波的RF信号。 
在接收侧,V/H接收天线23和24分别接收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该无线电波通过空间从发射侧传播而来。在与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输出相乘之前,接收到的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分别从V/H接收天线23和24通过接收机13和14。以这种方式,进行从RF信号到IF信号的频率转换。在该转换之后,将IF信号分别输出到V/H解调器3和4,V/H解调器3和4将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此时,在V/H解调器3中,获得从一极化获得的误差信号与另一极化侧的V/H解调器4的解调信号之间的相关,以补偿交叉极化干扰。类似的操作同时在V/H解调器4中进行。 
根据以上接收本地同步方法,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输出(VCO 171和181的输出)各自受到PLL电路172和182的操作的控制,以使得可以在与来自参考电路30的公共参考信号的同步中具有相同的频率。 
关于以上内容,在PTL 2中公开的是双极化传输系统,该双极化传输系统使用发射本地同步方法来作为参考同步方案。双极化传输系统使用半同步类型的数字解调器与XPIC,并基于来自调制器的信号对数控振荡器(NCO)的振荡相位进行控制,从而跟踪其他极化之间的相位差并消除干扰波。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JP-A-63-222534 
(PTL 2)JP-A-2000-16533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XPIC方法的重要之处在于一极化的频率与另一极化的频率相同,并且相位改变在时间上很小。亦即,重要的是在一极化和另一极化中尽可能地不仅具有相同的频率,而且还要使相位噪声分量同步。 
典型地,在RF级中使用的本地振荡器具有大的相位噪声。对于包 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系统的相位余量来说,RF级的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是主要的。关于相位噪声,通过对特定的频率分量积分来确定相位余量。 
其积分范围由解调器的性质来确定。取决于传输能力,积分范围向低或宽范围移动。例如,对图4中示出的RF级的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来说(横轴:失调频率[Hz],纵轴:相位噪声[dBc/Hz]),相位噪声的积分范围是图5中示出在传输能力小的16QAM的情况下(传输能力:几百Mbits/秒)的积分范围(1),或者是256QAM的情况下(传输能力:几百Mbits/秒)的积分范围(2)。以这种方式,相位噪声的积分范围根据传输能力而变化。 
相位余量等于积分范围的大小。如果积分范围具有相位噪声劣化的区域,积分范围的大小增加。亦即,相位余量恶化。因此,为了防止相位噪声下降的区域在积分范围内出现,环路频段低于积分范围是必需的。 
PLL的典型特征如下:如图6中所示,当稳定性系数变小并且当将环路频段尽可能地伸长到很高的范围时,与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相比,在环路频段附近的相位噪声变差了。 
同时,基于相位比较器的相位噪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参考信号的相位噪声和本地振荡器的环路频段来确定本地振荡器的总相位噪声。例如,当本地振荡器的环路频段变宽时,用于跟踪参考信号的范围变宽了。然而,低频范围侧的相位噪声恶化了。同时,当本地振荡器的环路频段变窄时,改善了低频范围侧的相位噪声。然而,跟踪参考信号的范围也变窄了。 
因此,在传输能力小的16QAM的情况下,使本地振荡器的环路频段变宽以阻止低频范围侧的相位噪声恶化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在传输能力比16QAM大的256QAM的情况下,使本地振荡器的环路频段变宽,并在同时将低频范围侧的相位噪声的恶化影响保持很小是可能的。然而,在接收参考同步类型的常规XPIC系统中,本地振荡器的环路频段相对于传输能力保持在恒定的等级上不变。相应地,用于一极化本地振荡器和另一极化本地振荡器之间的同步的频率范围很窄,并且存在对相位噪声分量的同步的限制。 
近年来,即使双极化传输系统也要求对调制方法进行动态切换的方法,称之为AMR(自适应多速率)。对于任何的调制方法,所要求的是将交叉极化干扰补偿的性能最大化的方法。 
因此,使用接收干扰同步类型的常规XPIC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问题是:当系统是多值的时(例如,在传输能力比16QAM大的128QAM或256QAM中),交叉极化干扰补偿的性能恶化了。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即使当使用参考同步类型的XPIC的双极化传输系统是多值的时,也可以抑制XPIC特性的恶化(可由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本地相位噪声造成),以使得可以成为具有大的传输能力的多值调制/解调类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使用本发明的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接收设备包括:接收机,接收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的RF信号;两个接收本地振荡器,包括PLL电路,以将接收到的各个极化的RF信号转换为IF信号;以及解调器,将一个极化的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所述一个极化的IF信号是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其中,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解调器的信号,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使用本发明的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发射设备包括: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IF信号;发射本地振荡器,包括PLL电路,以将IF信号转换为RF信号;以及发射机,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由所述转换获得的RF信号,其中,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调制器的信号,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使用本发明的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接收方法包括:在接收机处接收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的RF信号;在两个包括PLL电路的接收本地振荡器处,将接收到的各个极化的RF信号转换为IF信号;在解调器处,将一个极化的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所述一个极化的IF信号是通过所述转换获得的;以及在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处,响应于来自所述解调器的信号,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使用本发明的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发射方法包括:在调制器处,将基带信号调制为IF信号;在包括PLL电路的发射本地振荡器处,将IF信号转换为RF信号;在发射机处,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由所述转换获得的RF信号;以及在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处,响应于来自所述调制器的信号,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第一双极化传输系统包括上述接收设备,并使用该接收设备来接收通过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的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双极化传输系统包括上述发射设备,并使用该发射设备来发射应该通过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信号。 
本发明的第一双极化传输方法包括使用上述接收方法接收通过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双极化传输方法包括使用上述发射方法发射应该通过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使用参考同步类型的XPIC的双极化传输系统是多值的时,也可能抑制可由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本地相位噪声造成的XPIC特性恶化,以使其可以成为具有较大传输能力的多值调制/解调类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接收本地同步类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总体配置的方框配置图,该双极化传输系统使用了参考同步。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发射本地同步类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总体配置的方框配置图,该双极化传输系统使用了参考同步。 
图3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接收本地同步类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总体配置的方框配置图,该双极化传输系统使用了参考同步。 
图4是示出当没有使用RF级本地振荡器的PLL时的相位噪声特性的图。 
图5是示出用于RF级的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的解调器的积分范围的图。 
图6是对当稳定性系数针对RF级的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而改变时的改变进行示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使用本发明的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设备、发射设备、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使用了参考同步的接收本地同步类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发射/接收系统)的方框配置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由相同的引用符号对与图4中示出的相关技术的组件相同的组件进行指示,并将对其进行简单描述。 
在图1中,在发射侧(或发射设备中)提供了以下组件:V/H调制器1和2;V/H发射机11和12;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以及V/H发射天线21和22。V/H发射机11和12分别包括前级侧放大器111和121、混频器112和122、后级侧放大器113和123。V/H放大器本地振荡器15和16分别包括具有VCO 151和161的PLL电路152和162。 
在接收侧(或者在接收设备中)提供了以下组件:V/H接收天线23和24;V/H接收机13和14;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以及V/H解调器3和4。在接收侧,还提供了向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输出公共参考信号的参考电路30。V/H接收机13和14分别包括前级侧放大器131和141、混频器132和142、以及后级侧放大器133和143。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分别包括具有VCO 171和181的PLL电路172和182。V/H解调器3和4各自包括XPIC(未示出),XPIC接受另一极化侧的V/H解调器3和4的解调信号,并获得该解调信号与从一极化获得的误差信号之间的相关,以消除交叉极化干扰分量。 
PLL电路172和182包括以下功能:响应于在V/H解调器3和4解调之后获得的控制信号S1和S2,取决于传输能力(例如QAM能力) 是大还是小(例如:16QAM、256QAM)来控制环路频段的变化。可以将公知的PLL技术应用于该功能。因此,将不对该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上述配置,在发射侧,在V/H调制器1和2中将V-极化和H-极化的信号从基带信号调制到IF信号。在调制后,在与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输出相乘之前,IF信号分别通过V/H发射机11和12。以这种方式,进行从IF信号到RF信号的频率转换。在该转换之后,从V/H发射天线21和22分别发射作为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的RF信号。 
在接收侧,V/H接收天线23和24分别接收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该无线电波通过空间从发射侧传播而来。在与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输出相乘之前,接收到的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分别从V/H接收天线23和24通过接收机13和14。以这种方式,进行从RF信号到IF信号的频率转换。在该转换之后,将IF信号分别输出到V/H解调器3和4,V/H解调器3和4将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此时,在V/H解调器3中,获得从一极化获得的误差信号与另一极化侧的V/H解调器4的解调信号之间的相关,以补偿交叉极化干扰。类似的操作同时在V/H解调器4中进行。 
根据以上接收本地同步方法,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输出(VCO 171和181的输出)各自受到PLL电路172和182的操作的控制,以使得可以在与来自参考电路30的公共参考信号的同步中具有相同的频率。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在16QAM的情况下(这意味着QAM能力小),响应于来自解调器3和4的控制信号S1和S2,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使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变窄。例如,在256QAM的情况下(这意味着QAM能力大),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进行控制,以使得可以使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变宽。 
以下描述基于图5中示出的以上示例。响应于来自V/H解调器3和4的控制信号S1和S2,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在例如16QAM(传输能力:几Mbits/秒)的情况下(这意味着QAM能力小(第一传 输能力))进行控制,以使得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比V/H解调器3和4的积分范围(1)(第一积分范围)窄。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的情况下,像这样对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以使得其低于大致100Hz。 
同时,响应于来自V/H解调器3和4的控制信号S1和S2,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在例如256QAM(传输能力:几百Mbits/秒)的情况下(这意味着QAM能力大(第二传输能力))进行控制,以使得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比上述情况宽,宽到V/H解调器3和4的积分范围(2)(第二积分范围)不受影响的程度。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的情况下,像这样对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以使得其宽于100Hz,并高达大致1kHz(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中,大致1kHz是所期望的)。在这种情况下,在低的范围侧相位噪声的恶化大于前者。然而,因为相位噪声的恶化是在积分范围之外,没有造成影响。 
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来自V/H解调器3和4的控制信号S1和S2,根据QAM能力(第一传输能力,以及大于第一传输能力的第二传输能力)的量级对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因此,针对各个不同的QAM能力,可以使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相位噪声的积分值达到最小值。因此,即使当系统是多值的以至于其是传输能力大于16QAM的256QAM系统,抑制XPIC特性的恶化也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来自V/H解调器3和4的控制信号S1和S2,对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PLL电路172和18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因此,使以下因子相等是可能的: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频率。使得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相位对齐也是可能的。因此,抑制可由接收参考同步类型的XPIC中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本地相位噪声造成的XPIC特性恶化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参考同步类型的XPIC系统中,即使当系统是多值的以至于其是128QAM、256QAM等而不是16QAM 等的系统时,也可能提供手段来防止交叉极化干扰补偿特性中可由一极化和和另一极化的本地相位噪声造成的恶化。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2是使用了参考同步的发射本地同步类型的双极化传输系统(发射/接收系统)的方框配置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由相同的引用符号对与图1中示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进行指示,并将对其进行简单描述。 
在图2中,在发射侧(或发射设备中)提供了以下组件:V/H调制器1和2;V/H发射机11和12;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以及V/H发射天线21和22。在发射侧,还提供了参考电路31,以向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输出公共参考信号。V/H发射机11和12分别包括前级侧放大器111和121、混频器112和122、后级侧放大器113和123。V/H放大器本地振荡器15和16分别包括具有VCO 151和161的PLL电路152和162。 
在接收侧(或者在接收设备中)处提供了以下组件:V/H接收天线23和24;V/H接收机13和14;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以及V/H解调器3和4。在接收侧,还提供了向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输出公共参考信号的参考电路30。V/H接收机13和14分别包括前级侧放大器131和141、混频器132和142、以及后级侧放大器133和143。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分别包括具有VCO 171和181的PLL电路172和182。V/H解调器3和4各自包括XPIC(未示出),XPIC接受另一极化侧的V/H解调器3和4的解调信号,并获得该解调信号与从一极化获得的误差信号之间的相关,以消除交叉极化干扰分量。 
PLL电路152和162包括以下功能:响应于在V/H调制器1和2调制之后获得的控制信号S3和S4,取决于传输能力(例如QAM能力)是大还是小(例如:16QAM、256QAM)来控制环路频段的变化。可以将公知的PLL技术应用于该功能。因此,将不对该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上述配置,在发射侧,在V/H调制器1和2中将V-极化和H-极化的信号从基带信号调制到IF信号。在调制后,在与V/H发射极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输出相乘之前,IF信号分别通过V/H发射机11和12。以这种方式,进行从IF信号到RF信号的频率转换。在该转换之后,从V/H发射天线21和22分别发射作为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的RF信号。
在接收侧,V/H接收天线23和24分别接收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该无线电波通过空间从发射侧传播而来。在与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17和18的输出相乘之前,接收到的V-和H-极化的无线电波分别从V/H接收天线23和24通过接收机13和14。以这种方式,进行从RF信号到IF信号的频率转换。在该转换之后,将IF信号分别输出到V/H解调器3和4,V/H解调器3和4将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此时,在V/H解调器3中,获得从一极化获得的误差信号与另一极化侧的V/H解调器4的解调信号之间的相关,以补偿交叉极化干扰。类似的操作同时在V/H解调器4中进行。 
根据以上发射本地同步方法,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输出(VCO 151和161的输出)各自受到PLL电路152和162的操作的控制,以使得可以在与来自参考电路31的公共参考信号的同步中具有相同的频率。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在16QAM的情况下(意味着QAM能力小),响应于来自V/H调制器1和2的控制信号S3和S4,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使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变窄。例如,在256QAM的情况下(这意味着QAM能力大),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进行控制,以使得可以使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变宽。 
以下描述基于图5中示出的以上示例。响应于来自调制器1和2的控制信号S3和S4,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在例如16QAM(传输能力:几Mbits/秒)的情况下(这意味着QAM能力小)进行控制,以使得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比V/H解调器3和4的积分范围(1)(第一积分范围)窄。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的情况下,像这样对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以使得其低于大致 100Hz。 
同时,响应于来自V/H调制器1和2的控制信号S1和S2,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在例如256QAM(传输能力:几百Mbits/秒)的情况下(这意味着QAM能力大(第二传输能力))进行控制,以使得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比上述情况宽,宽到V/H解调器3和4的积分范围(2)(第二积分范围)不受影响的程度。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的情况下,像这样对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以使得其宽于100Hz,并高达大致1kHz(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中,大致1kHz是所期望的)。在这种情况下,在低的范围侧相位噪声的恶化大于前者。然而,因为相位噪声的恶化是在积分范围之外,没有造成影响。 
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来自V/H调制器1和2的控制信号S3和S4,根据QAM能力(第一传输能力,以及大于第一传输能力的第二传输能力)的量级对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因此,针对各个不同的QAM能力,可以使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相位噪声的积分值达到最小值。因此,即使当系统是多值的以至于其是传输能力大于16QAM的256QAM系统,抑制XPIC特性的恶化也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来自V/H调制器1和2的控制信号S3和S4,对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PLL电路152和162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因此,使以下因子相等是可能的: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频率。使得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15和16的相位对齐也是可能的。因此,抑制可由发射参考同步类型的XPIC中一极化和另一极化的本地相位噪声造成的XPIC特性恶化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参考同步类型的XPIC系统中,即使当系统是多值的以至于其是128QAM、256QAM等而不是16QAM等的系统时,也可能提供手段来防止交叉极化干扰补偿特性中可由一极化和和另一极化的本地相位噪声造成的恶化。 
附带地,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使用QAM来作为多值调制/解调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方式。例如,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以及其他的多值调制/解调方法:QPSK(正交相移键控)和BPSK(二进制正交相移键控)。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使用256QAM和16QAM来说明传输能力的量级。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方式。例如,只要多个值的数目大于等于16,就可以使用QPSK、BPSK和QAM。 
以上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配置和细节进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各种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9年1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016667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此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使用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其中,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进行传输。 
(参考标记列表) 
1、2:  V/H调制器 
3、4:  V/H解调器 
12:    V/H发射机 
13、14:V/H接收机 
15、16:V/H发射机本地振荡器(发射机本地振荡器) 
17、18:V/H接收机本地振荡器(接收机本地振荡器) 
21、22:V/H发射天线 
23、24:V/H接收天线 
30:    接收机参考电路 
31:    发射机参考电路 

Claims (8)

1.一种使用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接收设备,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接收机,接收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RF信号;
两个接收本地振荡器,包括用于将接收到的每个极化的RF信号转换为IF信号的PLL电路;以及
解调器,将通过上述转换而获得的一个极化的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其中,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解调器的信号,根据传输能力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其中,在所述传输能力是第一传输能力时,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解调器的信号,使得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比所述解调器的第一积分范围窄,以及,在所述传输能力是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能力的第二传输能力时,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变宽到所述解调器的第二积分范围不受影响的程度。
2.一种使用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发射设备,所述发射设备包括:
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IF信号;
发射本地振荡器,包括用于将IF信号转换为RF信号的PLL电路;以及
发射机,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通过上述转换而获得的RF信号,
其中,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调制器的信号,根据传输能力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其中,在所述传输能力是第一传输能力时,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调制器的信号,使得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比接收侧的解调器的第一积分范围窄,以及,在所述传输能力是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能力的第二传输能力时,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变宽到所述解调器的第二积分范围不受影响的程度。
3.一种使用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接收方法,包括:
在接收机处接收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RF信号;
在两个包括PLL电路的接收本地振荡器处,将接收到的每个极化的RF信号转换为IF信号;
在解调器处,将通过上述转换而获得的一个极化的IF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解调器的信号,根据传输能力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其中,在所述传输能力是第一传输能力时,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解调器的信号,使得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比所述解调器的第一积分范围窄,以及,在所述传输能力是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能力的第二传输能力时,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接收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变宽到所述解调器的第二积分范围不受影响的程度。
4.一种使用参考同步方案的双极化传输系统的发射方法,包括:
在调制器处,将基带信号调制为IF信号;
在包括PLL电路的发射本地振荡器处,将IF信号转换为RF信号;
在发射机处,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来发射通过上述转换而获得的RF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调制器的信号,根据传输能力对所述PLL电路的环路频段进行控制,
其中,在所述传输能力是第一传输能力时,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响应于来自所述调制器的信号,使得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比接收侧的解调器的第一积分范围窄,以及,在所述传输能力是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能力的第二传输能力时,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射本地振荡器的PLL电路的环路频段变宽到所述解调器的第二积分范围不受影响的程度。
5.一种双极化传输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双极化传输系统使用所述接收设备来接收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信号。
6.一种双极化传输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设备,其中,所述双极化传输系统使用所述发射设备来发射应当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信号。
7.一种双极化传输方法,包括: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方法,接收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信号。
8.一种双极化传输方法,包括: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方法,发射应当使用两个正交的极化发射的信号。
CN201080005809.3A 2009-01-28 2010-01-26 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6667 2009-01-28
JP2009016667 2009-01-28
PCT/JP2010/050973 WO2010087338A1 (ja) 2009-01-28 2010-01-26 両偏波伝送システム、両偏波伝送方法、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626A CN102301626A (zh) 2011-12-28
CN102301626B true CN102301626B (zh) 2014-07-16

Family

ID=4239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80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626B (zh) 2009-01-28 2010-01-26 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54164B2 (zh)
JP (1) JP5251988B2 (zh)
CN (1) CN102301626B (zh)
WO (1) WO2010087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5055B2 (en) * 2009-03-30 2013-12-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dems in XPIC 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CN101800678B (zh) * 2010-03-12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ccdp和xpic的微波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568633A1 (en) * 2010-05-07 2013-03-13 Nec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system
CN102710569B (zh) * 2012-05-16 2017-09-19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叉极化干扰消除装置及方法
CN103217596B (zh) * 2013-03-06 2015-06-10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双圆极化复用星载数传天线性能的地面验证方法
CN112468195B (zh) * 2015-03-23 2023-04-2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广播信号发送设备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13098547A (zh) * 2021-04-08 2021-07-09 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 两线无极性双向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5339A (ja) * 1998-11-27 2000-06-16 Nec Corp 送信lo同期方式を用いた両偏波伝送システム
EP1120921A2 (en) * 1999-12-29 2001-08-0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transceiver and a method for receiving a RF signal in a transceiver
CN1503461A (zh) * 2002-11-20 2004-06-09 �ձ�������ʽ���� 双极化传输接收系统和本振相位噪声的降低方法
US7016438B2 (en) * 2000-11-17 2006-03-21 Nec Corporation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er and method of canceling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22534A (ja) 1987-03-12 1988-09-16 Fujitsu Ltd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方式
JPH02246538A (ja) 1989-03-20 1990-10-02 Fujitsu Ltd 交差偏波式無線システム
JP2002515205A (ja) 1996-06-27 2002-05-21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ネムローゼ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衛星受信機
US6591091B1 (en) * 1998-11-12 2003-07-08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arse/fine PLL adjustment
DE60208345T2 (de) 2002-05-20 2006-08-24 Siae Microelettronica S.P.A. System zur Interferenzauslöschung mit unabhängigen Empfängern
JP2004364055A (ja) 2003-06-05 2004-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周波数シンセサイザ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269512A (ja) 2004-03-22 2005-09-29 Sharp Corp Pll回路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チューナ及び受信装置
DE602005021613D1 (de) 2005-03-31 2010-07-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Spa Kreuzpolarisationsübertragungssystem mit asynchronem Empfänger
KR100714699B1 (ko) * 2005-08-25 2007-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통신/방송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무선 송수신기
JP4967146B2 (ja) 2005-09-07 2012-07-04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WO2007046427A1 (ja) 2005-10-20 2007-04-26 Nec Corporation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方法および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装置
US7613260B2 (en) 2005-11-21 2009-11-03 Provigent Ltd Modem control using cross-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WO2008126852A1 (ja) 2007-04-11 2008-10-23 Nec Corporation 直交偏波間干渉補償装置、復調装置、受信局および直交偏波間干渉補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5339A (ja) * 1998-11-27 2000-06-16 Nec Corp 送信lo同期方式を用いた両偏波伝送システム
EP1120921A2 (en) * 1999-12-29 2001-08-0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transceiver and a method for receiving a RF signal in a transceiver
US7016438B2 (en) * 2000-11-17 2006-03-21 Nec Corporation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er and method of canceling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N1503461A (zh) * 2002-11-20 2004-06-09 �ձ�������ʽ���� 双极化传输接收系统和本振相位噪声的降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626A (zh) 2011-12-28
JPWO2010087338A1 (ja) 2012-08-02
WO2010087338A1 (ja) 2010-08-05
JP5251988B2 (ja) 2013-07-31
US20110274218A1 (en) 2011-11-10
US8554164B2 (en) 201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65160B2 (ja)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回路
CN102301626B (zh) 双极化传输系统、双极化传输方法、接收装置、发射装置、接收方法和发射方法
US1009097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ynchronous re-modulation with adaptive I/Q adjustment
US8155235B2 (en) Modulation device and demodulation device
CN1835489B (zh) 一种可补偿同相/正交相不平衡的装置及其方法
JPWO2008126852A1 (ja) 直交偏波間干渉補償装置、復調装置、受信局および直交偏波間干渉補償方法
CN1192501C (zh) 时分双工收发信机中的发射机影像抑制
US20120314813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JP533915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7531451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受信機
US20030031273A1 (en) Quadrature gain and phase imbalance correction in a receiver
US20050163271A1 (en) Cross polarized wave interference elimin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063368B2 (en) Phase locked loop circuit, RF front-end circuit, wireless transmission/reception circuit, an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US826521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carrier-to-noise ratio for a receiver with diversity
JP5068115B2 (ja) 送受信機
JP2500781B2 (ja) 回線切替装置
JPH09270764A (ja) 交差偏波干渉補償方式
WO2008029459A1 (fr) Dispositif de réception radio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KR20060093759A (ko) Qam 신호의 인접 채널 간섭 방지 회로
JPH0616613B2 (ja) 偏波多重無線通信方式
JPS6118237A (ja) 交叉偏波間干渉補償方式
JPH0131813B2 (zh)
JPH05260013A (ja) 複合変調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