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5005A -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5005A
CN102295005A CN2011101603271A CN201110160327A CN102295005A CN 102295005 A CN102295005 A CN 102295005A CN 2011101603271 A CN2011101603271 A CN 2011101603271A CN 201110160327 A CN201110160327 A CN 201110160327A CN 102295005 A CN102295005 A CN 102295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car
door
full automaticity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03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603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50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5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5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改变了,公共交通被迫无需下车乘客陪同下车乘客浪费时间和人候车尴尬。它是由前后两辆车组成一组即:乘客只需在行驶的对接相贯通的两辆车上,选择各自目的地确定各自的位子由自动传送系统即安全自动运输乘客机构传送到目的地的位子,即前车是继续行驶,后车是即将停站的“候车”。两辆车合成一辆的车快到车站时,向正在车站的候车的车,发出要求候车出发信号的同时前车与后车分离或吊离车箱体、吊离平移车箱体,便于乘客上、下车;前车继续行驶,后车减速停靠到车站候人。正在行驶的“候车”与前车同速时两车对接成一辆车。或根据客流量和遥控控制所需的车。

Description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属公共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大城市的繁华地区公交汽车和轨道交通,特别是北京某城地铁到高峰时因太拥挤而限流。若干线路汽车集中在同一个汽车站,造成高峰时若干辆汽车排成长龙等候进站,有些客流量少的轨道交通(县级以下火车站)无需建侯车室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是对公交汽车或轨道交通的车车头和车尾改进并在内部设置安全自动运输乘客传送机构,该车在“有效行驶”时是由前、后两车组成一辆车;乘客乘坐该“车”在行驶时就可选择停车和继续行驶,已选择前、后车“位子”或通过自动运输机构输送到所需的位置。或将停留的车箱吊离车体上下完乘客后在与车体结合行驶。
下面根据图示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前后车首尾对接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前后车首尾对接并相贯通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轨道交通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公路公共交通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单列车处于停靠在车站打开车门上、下乘客的状态。
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前、后列车对接后,成为一列正在行驶的车。
图8、本发明的单列车处于正在停靠在车站或正在行驶的单列车。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图11、图12、图13分别是:A-A、 B-B、 C-C、 D-D的剖面图。
图14本发明第三、四实施例运行原理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3分别是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1的俯视图。图24是图23的俯视图。
图25、图26、图28、图29图30是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7是图26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分别是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6是图35前车分离运行图。
图37、图38、图39分别图15是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前对接总成、 2.后对接总成、3.前对接通道门、4.后对接通道门、5.乘客上下门、6.驾驶员室、 7.轨道、 8.道路、 9.轨道交通侯车站、10.公路公共交通侯车站。11.车体、12.传送带、13.吊拉手、14.“U”扶手、15. 扶手支架、16.吊拉手传送带、17.扶手传送带、18.扶手碾挤压保险机构、19.连接架、20.磁铁、21.橡胶弹性体、22.贯通门、23.推拉门、24.驾驶室、25.乘客椅、26.上、下乘客门、27. 拉扶手、28.遥控装置探头、29.两车连接挂钩、30.车箱体、31.吊环、32.吊钩、33.滑轨、34.连接装置、35.车托架、36.车托架挂钩、37.车轮、38.头防窜止架、39.滚轮、40.轨道、41.连接装置、42.连接装置、43.车箱体、44.左后门、45.左后门弹性体、46.右后门、47.右后门弹性体、48.左前门、49. 左前门弹性体、50.右前门、51.右前门弹性体、52.后车挂钩板、53.前车挂钩板、54.
箱体连接门、55.车站基体。
图1第一实施例在车的头部设置(1)前对接总成、(3)前对接通道门、(5) 乘客上下门、(4)后对接通道门、(2)后对接总成顺序连接;(6)驾驶员室设在车的头部。图2是将图1两辆车的头尾刚对接组成为一辆车作为始发的“车”(或正在行驶的“车”),位于前面车是继续行驶的车,后车是下一站停车的车。图3是图2前车的后对接通道门(4)和后车的前对接通道门(3)打开,使两车相贯通(乘客可在两车间流动)。图4左数第一车是收到“来车”(左数第二车也可理解为如图2、图3的“车”)的信号关闭侯车门启动行驶的“侯车”;“来车”接到“侯车”行驶信号,来车和后车(右数第二车)分离,“来车”追赶“侯车”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分别两车的前对接总成(1)与后对接总成(2)的二总成机械挂钩拖拉装置及液压、气压、弹性材料(如橡胶)密封对接(如图2所示);同时根据乘客的需要打开两车的前、后对接通道门(3)、(4);使两车相互贯通(如图3所示)。乘客选择各自的目的地或愿望选择继续行驶的前车,还是即将靠站的侯人的车的后车。图4所示轨道交通行驶的“侯车”与来车(现在的前车)速度接近两车即将对接,后车将缓慢的停靠在侯车站(9)。图5所示公路交通行驶的“侯车”加速行驶并调整“直行方向”与来车(现在的前车)的速度接近两车即将对接,后车将缓慢的驶入停靠在侯车站(10)。
图6第二实施例所示单列车处于停靠站上、下乘客的状态,驾驶室(24)设置在车体(11)前端两侧, 靠车门(26)端是乘客椅(25),两端相连车相互贯通门(22)封闭上、下乘客门(26)打开,中间隔离带推拉门(23)隐藏在扶手支架(15)内, 垂直于传送乘客运输带(12)的上方是天花板吊拉手(13),距传送带(12)高1M左右扶手传送带(17)驱动专供儿童及“矮人”使用的的“U”扶手(14)静止。此刻人可在车内
自由流动,选择到达目的地即可按传送带(12)运动方向选择扶手支架(15)两恻位置,即下一站需下车的乘客选择靠进车门一侧传送带(12)上,等待与后车对接经传送机构到后车。
图7所示两车(11)头尾相连正常行驶的状态: 两车连接挂钩(29)相连(两列车合成一列车),前车的尾部与密封连接架(19)连接磁铁(20)与后车头部磁铁(20)通过橡胶弹性体(21)依弹性体缓冲力的弹性力缓冲密封相连(以防两列车连接时减少产生后列车撞击前列车振动和噪音); 两车贯通门(22)打开使两车相通, 推拉门(23)从隐藏在扶手支架(15)伸出组成两传送带(12)的隔离带,乘客站在所需传送带(12)上或其它静止的位子,身高1.60M以上者拉住天花板吊拉手传送带(16)上的天花板吊拉手(13),身高1.60M以下者拉住扶手传送带(17)上的“U”扶手(14),当“U”扶手(14)按箭头方向与传送带当“U”扶手(14)运动到扶手支架(15)转弯处防止手撵入设定扶手碾挤保险架(18)以下简称架(18) 将“U”扶手(14) 隐藏在扶手支架(15)架(18)内(迫使手脱离“U”扶手(14)换接下一个扶手),在扶手支架(15)转弯后在另一侧架(18)内传动出供另一侧乘客使用的“U”扶手(14)由此循环。传送带(12)、吊拉手(13) 、“U”扶手(14)三者必需同部运行;拉住静止扶手(27)到达下一节车内,同步运送乘客在此选则到达目的地所需上、下乘客门(26)位置。
图8是图7所示两车分离后单车运行两种状态,即将停靠或驶离车站车首尾两端贯通门(12)封闭,推拉门(23) 隐藏在扶手支架(25)内,传送带(12)、吊拉手(13)、“U”扶手(14)静止;乘客选静止位子或乘传送带(12)到达下一节列车下车门(26)。
正在行驶两车遥控(28)对接成一辆车,根据候车停靠或行驶几辆即根据客流量和遥控(28)控制拼接对接一、二、三辆或更多的车停车或行驶。
图14第三、四实施例左侧3节车厢是第三实施例将每节车厢(30)通过连接装置(34)组成,右侧是第四实施例每节车厢(43)通过连接装置(42)组成,实施例通过连接装置(41)将两列车组成一列可独列行驶(同第一、二实施例)或共同行驶。
图16第三实施例列车的车轮(37)在轨道(40)上行驶即将停靠车站与车站基体(55)连接导轨(33)挂钩(32)处于静止状态。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正在行驶即将停靠车站挂钩(32)逐步放下状态。图23挂钩(32)钩住吊环(31)将车厢(30)从车托架(35)卸下车车托架(35)通过车托架挂钩(36)相连,车厢(30)的防窜止架(38)见图23从车托架(35)尾端放下,吊起的车厢(30)见图24沿导轨(33)从平移导轨(33)将车厢(30)停靠车站。图25将车厢(30)吊离高于车厢(30)顶部列车继续行驶。图26、图27、图28、图29、图30正在行驶到车站前车厢(30)与等候吊挂车厢(30)在前车厢(30)力推动下并顺着滚轮(39)的连接架(34)相连接则车厢(30),同时防窜止架(38)支起见图25,箱体连接门(54)根据客流量要求打开使车厢(1)相互贯通。
[0030] 图31第四实施例是由两组相同列车箱体(43)通过前车尾端后车挂钩板(52)与前车挂钩板(53)、使两挂钩板连接在同一平面上时分别使图34 [左后门(44)与左后门[如橡胶弹性体(21)、弹性塑料等]弹性体(45)、右后门(46)与右后门弹性体(47)、左前门(48)与左前门弹性体(49)、右前门(50)与右前门弹性体(51)连接成一体];使门(44)的弹(45)与门(46)的弹(47),门(48)的弹(49)与门(50)的弹(51)密封连接, 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弹(45)与弹(49),弹(47)与弹(51)密封连接使两门从打开至关闭。当前后两车尾端后车挂钩板(52)与前车挂钩板(53)拖钩时,前后两车分离图36同第一、二实施例。图37、图38、图39分别是第四实施两列车行驶、分离、停靠或吊离同上的原理示意图。

Claims (10)

1.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由车头及尾部密封连接总成、车箱吊离装置、无线遥控系统、全自动传送系统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 车头及尾部密封连接总成,通过前车尾端后车挂钩板(52)与前车挂钩板(53)、使两挂钩板连接在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 车头及尾部密封连接总成分别使左后门(44)与左后门(如橡胶、弹性塑料等)弹性体(45)、右后门(46)与右后门弹性体(47)、左前门(48)与左前门弹性体(49)、右前门(50)与右前门弹性体(51)连接成一体;使门(44)的弹(45)与门(46)的弹(47),门(48)的弹(49)与门(50)的弹(51)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 车头及密封连接总成,是后车头部设有磁铁(20)前车尾端设置连接磁铁(20)一端连接连接架(9)另一端连接如橡胶的弹性体(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 车箱吊离装置是由车箱上有吊环(31),固定在车站基体(55)上是滑轨(33),在滑轨(33)是吊钩(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 车箱吊离装置车托架(35)上是滚轮(39)其尾端是车箱体(30)的防窜止架(3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全自动传送系统,是由车体(11)中轴线上的支架(15)两恻的传送带(12),对应的其垂直车体(11)顶上方的天花板上设置由吊拉手传送带(16),驱动的吊拉手(13);在传送带(12)高1M左右支架(15)和推拉门(23)是由扶手传送带(17)驱动“U”扶手(14).和固定在支架(15)和推拉门(23)扶手碾挤压保险机构(18)组成同部运行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全自动传送系统,是由车体(1)中轴线上的支架(15)两恻传送带(12),对应其垂直车体(11)顶上方天花板上设置由吊拉手传送带(16),驱动吊拉手(13);在传送带(12)高1M左右支架(15)和推拉门(23)是由扶手传送带(17)驱动“U”扶手(14).和固定在支架(15)和推拉门(23)扶手碾挤压保险机构(18)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 全自动传送系统是,“U”型扶手机构推拉门(23)伸缩隐藏于扶手支架(15)内拉连接设置在车中轴线上,在扶手支架(15)和推拉门(23)的转弯处设置扶手碾挤压保险机构(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是: 全自动传送系统的“U”扶手碾挤压保险机构(18),位于扶手支架(15) 和推拉门(23)转弯处上端有一个供“U”扶手(14)滑动配合的孔。
CN2011101603271A 2010-06-17 2011-06-15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Pending CN1022950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03271A CN102295005A (zh) 2010-06-17 2011-06-15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1072.4 2010-06-17
CN201010201072 2010-06-17
CN201010501786.7 2010-10-13
CN201010501786 2010-10-13
CN2011101603271A CN102295005A (zh) 2010-06-17 2011-06-15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5005A true CN102295005A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55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03271A Pending CN102295005A (zh) 2010-06-17 2011-06-15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5005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910A (zh) * 2015-10-26 2015-12-23 史宏锋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CN106696987A (zh) * 2016-12-14 2017-05-24 王蕊 一种不需要停车的车辆上下客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75723A (zh) * 2017-04-12 2017-06-20 中南大学 一种智能公共交通的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72676A (zh) * 2017-11-24 2018-05-01 广州子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8725506A (zh) * 2018-05-30 2018-11-02 耿全水 动车过站不减速不停车上下客系统
WO2019028690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戴胜祝 可快速上下车的车厢运载系统及方法
CN109501816A (zh) * 2018-12-03 2019-03-22 周多 一种自动运行轨道车
CN109634288A (zh) * 2019-01-23 2019-04-1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交通工具换乘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271563A (zh) * 2018-03-13 2019-09-24 周泽超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0949444A (zh) * 2019-12-11 2020-04-03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乘客调换全自动地铁列车不停车的方法
CN111661103A (zh) * 2020-06-13 2020-09-15 张俊华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上下旅客方法
CN112218791A (zh) * 2018-11-02 2021-01-12 卡瑞·哈德罗 车站通行时用于相邻地铁站之间的客运系统
CN112530175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定州康拓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高速公路快速换乘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9775A (en) * 1973-05-15 1976-02-24 Barry Leonard D Overhead transfer carrier and tracks
DE2518307A1 (de) * 1975-04-24 1976-11-04 Heidelberg Goetz Transportsystem
US4059194A (en) * 1972-07-05 1977-11-22 Barry Leonard D Container overhead transfer and storage system
CN87104292A (zh) * 1986-06-19 1988-07-20 铁路大师系统公司 改进的由公路挂车组成的铁路列车及其所使用的部件
CN1064837A (zh) * 1991-03-18 1992-09-30 邹爽 不停站的旅客列车
CN101049830A (zh) * 2006-04-04 2007-10-10 陈合良 一种地铁系统
CN101722955A (zh) * 2008-10-14 2010-06-09 彭宇纶 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9194A (en) * 1972-07-05 1977-11-22 Barry Leonard D Container overhead transfer and storage system
US3939775A (en) * 1973-05-15 1976-02-24 Barry Leonard D Overhead transfer carrier and tracks
DE2518307A1 (de) * 1975-04-24 1976-11-04 Heidelberg Goetz Transportsystem
CN87104292A (zh) * 1986-06-19 1988-07-20 铁路大师系统公司 改进的由公路挂车组成的铁路列车及其所使用的部件
CN1064837A (zh) * 1991-03-18 1992-09-30 邹爽 不停站的旅客列车
CN101049830A (zh) * 2006-04-04 2007-10-10 陈合良 一种地铁系统
CN101722955A (zh) * 2008-10-14 2010-06-09 彭宇纶 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910A (zh) * 2015-10-26 2015-12-23 史宏锋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CN106696987A (zh) * 2016-12-14 2017-05-24 王蕊 一种不需要停车的车辆上下客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75723A (zh) * 2017-04-12 2017-06-20 中南大学 一种智能公共交通的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9028690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戴胜祝 可快速上下车的车厢运载系统及方法
CN107972676A (zh) * 2017-11-24 2018-05-01 广州子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271563A (zh) * 2018-03-13 2019-09-24 周泽超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08725506A (zh) * 2018-05-30 2018-11-02 耿全水 动车过站不减速不停车上下客系统
CN112218791A (zh) * 2018-11-02 2021-01-12 卡瑞·哈德罗 车站通行时用于相邻地铁站之间的客运系统
CN109501816A (zh) * 2018-12-03 2019-03-22 周多 一种自动运行轨道车
CN109634288A (zh) * 2019-01-23 2019-04-1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交通工具换乘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49444A (zh) * 2019-12-11 2020-04-03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乘客调换全自动地铁列车不停车的方法
CN111661103A (zh) * 2020-06-13 2020-09-15 张俊华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上下旅客方法
CN112530175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定州康拓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高速公路快速换乘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5005A (zh)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EP3939848B1 (en) Cabin for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1898562B (zh) 客运轨道车
PL236153B1 (pl) Infrastruktura transportowa do masowego przewozu osób lub ładunków, zwłaszcza w obszarach wielkomiejskich
CN104340231A (zh) 不停车一站直达轨道交通系统
US3678864A (en) Articulated motorized truck train
CN106740975A (zh) 一种列车不停站上下乘客的方法
CN111231988A (zh) 联合人员运输系统
CN206437000U (zh) 封闭式交通系统
CN101758829B (zh) 客运轨道车
KR20090128676A (ko) 무정차 열차 운행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949444A (zh) 一种乘客调换全自动地铁列车不停车的方法
CN107792085B (zh) 一种吊厢式滑车轨道变轨机构及索道网系统
CN201980247U (zh) 一种轨道交通机车对接装置
CN211032545U (zh) 高效无停歇运行公共交通系统
CN205498931U (zh) 一种高速封闭环列车
CN113250015A (zh) 一种驱动器与车辆分轨设置的轨道交运系统
KR20010104426A (ko) 뫼비우스 기차
CN110126873A (zh) 高速客、货列车不减速通过中间站客、货乘降通道对接系统
KR20160044421A (ko) 케이블에 의해 견인되도록 구성된 캐빈을 부착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그러한 디바이스가 구비된 차량, 및 하나의 그러한 차량을 포함하는 케이블에 의해 수송하기 위한 장치
CN205010229U (zh) 一种铁路运输系统
CN220220727U (zh) 雪场用空中列车车厢
CN216891784U (zh) 一种驱动器与车辆分轨设置的轨道交运系统
US10118629B2 (en) High spe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KR101647821B1 (ko) 버스운송용 철도차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