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2910A -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2910A
CN105172910A CN201510702982.3A CN201510702982A CN105172910A CN 105172910 A CN105172910 A CN 105172910A CN 201510702982 A CN201510702982 A CN 201510702982A CN 105172910 A CN105172910 A CN 105172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supporting platform
motor bus
city motor
automobil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29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宏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029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2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2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2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公共汽车因乘客上下车而在站台区滞留时间较长,所导致道路拥挤,通行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包括:汽车底架、固定车厢、活动车厢以及配套站台;固定车厢固定安装在汽车底架上,活动车厢可拆卸地安装在汽车底架上、或配套站台上。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地面公共汽车中。

Description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公共汽车,通常主要包括汽车底架,以及永久固定在汽车底架上且与汽车底架设置为一体的车厢。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当前城市里使用的地面公共汽车,载客时通常是公共汽车抵达站台区后先停下来,然后车厢内外乘客们依次进行上下车,待车厢内外乘客上下车完毕后,车门关闭车辆启动驶出站台区。由于公交线路站点较多,这样地面公共汽车停站次数就很多,停留时间占全程运行载客时间的比重就很高,从而降低了公共汽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和运客效率。而且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乘客比较集中,站台区大量的乘客上下车比较拥挤,(尤其在道路较窄的街道)容易影响后续的车辆通行,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进而导致道路受阻,通行效率下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交汽车及配套站台,以将乘客上下车与公共汽车行驶载客分开并同时进行,从而缩短进出站台区的时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以解决现有公共汽车因乘客上下车而在站台区滞留时间较长,所导致道路拥挤,通行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包括:汽车底架、固定车厢、活动车厢、以及配套站台;所述固定车厢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架上,所述活动车厢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架上、或所述配套站台上。
其中,所述汽车底架上还固定安装有所述公共汽车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为电动发动机系统、燃油发动机系统或燃气发动机系统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汽车底架的中部下方,或对应所述固定车厢一侧的中部或侧后方。
具体地,所述固定车厢位于所述汽车底架上靠近行车道的一侧设置,所述活动车厢位于所述汽车底架上靠近所述配套站台的一侧设置;所述固定车厢与所述活动车厢并排布置、且可互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车厢上靠近所述活动车厢的一侧设有可解式连接机构;所述可解式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活动车厢与所述固定车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可解式连接机构为气动耦合机构、液压耦合机构或电动耦合机构、伸缩式承插连接机构或L型/十字/丁字花键连接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际应用时,所述固定车厢上靠近所述活动车厢一侧设有第一控制门,所述活动车厢上靠近所述固定车厢一侧设有第二控制门,且所述第二控制门与所述第一控制门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门为气动控制门和/或电动控制门;所述第二控制门为气动控制门和/或电动控制门。
具体地,所述活动车厢上还设有第三控制门以及折叠护栏和伸缩踏板;所述第三控制门位于所述活动车厢靠近所述配套站台一侧设置;所述折叠护栏和所述伸缩踏板能够用于连通所述活动车厢与所述配套站台之间的间隙。
实际应用时,所述汽车底架上对应所述活动车厢处设有可解式锁紧机构;所述可解式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活动车厢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汽车底架上。
其中,所述可解式锁紧机构为气动耦合锁紧机构、液压耦合锁紧机构或电动耦合锁紧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所述配套站台上设有放置所述活动车厢的装置,和/或装卸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装卸机构为悬挂分离机构、双向液压平行支架搬卸机构、双向螺杆推拽机构或双向液压推拽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际应用时,所述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还包括固定车厢照明供电系统和活动车厢照明供电系统。
其中,所述固定车厢照明供电系统通过接触开关或伸缩插头与所述活动车厢照明供电系统相连。
具体地,所述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还包括空调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设置在所述固定车厢顶部;所述固定车厢的顶部靠近所述活动车厢一侧设有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和第一回风管道接口;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内设有出风切断阀,所述第一回风管道接口内设有回风切断阀;所述活动车厢的顶部靠近所述固定车厢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处设有第二进风管道接口,对应所述第一回风管道接口处设有第二回风管道接口;所述第二进风管道接口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匹配连通,所述第二回风管道接口与所述第一回风管道接口匹配连通;当所述活动车厢由所述汽车底架上卸下并与所述固定车厢分离时,所述出风切断阀和所述回风切断阀关闭,以封闭所述第一出风管道和所述第一回风管道;当所述活动车厢装载于所述汽车底架上并与所述固定车厢合并锁紧时,所述出风切断阀和所述回风切断阀打开,以为所述活动车厢供应空调新风。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包括:汽车底架、固定车厢、活动车厢、以及配套站台;固定车厢固定安装在汽车底架上,活动车厢可拆卸地安装在汽车底架上、或配套站台上。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时,当公共汽车在途运客的同时,站台区的乘客可以先进入停留于配套站台上的活动车厢内,以待公共汽车抵达配套站台;当载客公共汽车到达配套站台时,可以快速地卸下载有需要下车乘客的活动车厢,再将停留于配套站台上载有上车乘客的活动车厢装载至汽车底架上,最后驶离配套站台;并且,在途中时,公共汽车上活动车厢内刚上车的乘客可以进入固定车厢内,固定车厢内要下车的乘客可以进入活动车厢内等待到站下车,同时被卸下停留于配套站台上的活动车厢内乘客陆续下车,并换下一批乘客上车。由于公共汽车不断在不同地段的配套站台卸下要下车乘客的活动车厢,并换上要上车乘客的活动车厢,因此如此循环,便能够达到快速将乘客转移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了公共汽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和运客效率,进而有效避免了道路受阻,提高了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活动车厢进行更换时的简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活动车厢装载和紧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可解式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固定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活动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底架;2-固定车厢;3-活动车厢;4-配套站台;5-动力系统;6-可解式连接机构;7-第一控制门;8-第二控制门;9-第三控制门;10-折叠护栏;11-伸缩踏板;12-可解式锁紧机构;13-导推装置;14-装卸机构;15-空调系统;151-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2-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3-第二进风管道接口;154-第二回风管道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活动车厢进行更换时的简易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包括:汽车底架1、固定车厢2、活动车厢3、以及配套站台4;固定车厢2固定安装在汽车底架1上,活动车厢3可拆卸地安装在汽车底架1上、或配套站台4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汽车底架1、固定车厢2、活动车厢3、以及配套站台4;固定车厢2固定安装在汽车底架1上,活动车厢3可拆卸地安装在汽车底架1上、或配套站台4上。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时,当公共汽车在途运客的同时,站台区的乘客可以先进入停留于配套站台4上的活动车厢3内,以待公共汽车抵达配套站台4;当载客公共汽车到达配套站台4时,可以快速地卸下载有需要下车乘客的活动车厢3,再将停留于配套站台4上载有上车乘客的活动车厢3装载至汽车底架1上,最后驶离配套站台4;并且,在途中时,公共汽车上活动车厢3内刚上车的乘客可以进入固定车厢2内,固定车厢2内要下车的乘客可以进入活动车厢3内等待到站下车,同时被卸下停留于配套站台4上的活动车厢3内乘客陆续下车,并换下一批乘客上车。由于公共汽车不断在不同地段的配套站台4卸下要下车乘客的活动车厢3,并换上要上车乘客的活动车厢3,因此如此循环,便能够达到快速将乘客转移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了公共汽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和运客效率,进而有效避免了道路受阻,提高了通行效率。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站台装置4的高度优选为与活动车厢3的底部相匹配,从而便于活动车厢3的装卸操作和乘客进出。
其中,如图1所示,上述汽车底架1上还固定安装有该公共汽车的动力系统5;具体地,动力系统5可以为电动发动机系统、燃油发动机系统或燃气发动机系统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动力系统5设置在汽车底架1的中部下方,或对应固定车厢2一侧的中部或侧后方。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固定车厢2可以位于汽车底架1上靠近行车道的一侧设置,活动车厢3可以位于汽车底架1上靠近配套站台4的一侧设置;此外,固定车厢2与活动车厢3可以并排布置、且可互相连通。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不仅适用于左驾右行的公共汽车,将固定车厢2和活动车厢3作镜像调换后,也同样适用于右驾左行的公交汽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活动车厢装载和紧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可解式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活动车厢3装载于汽车底架1上的稳固性,并易于活动车厢3与固定车厢2分离,如图3所示,固定车厢2上靠近活动车厢3的一侧可以设有可解式连接机构6,该可解式连接机构6可以用于将活动车厢3与固定车厢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可解式连接机构6可以为气动耦合机构、液压耦合机构或电动耦合机构或伸缩式承插连接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也可以为伸缩式L型/十字/丁字花键连接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述可解式连接机构6可以优选为采用伸缩式承插连接机构或伸缩式L型/十字/丁字花键连接机构;实际装配时,可以为多副可解式连接机构6,对于具体数量和位置在此可以不作限定。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固定车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活动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车厢2上靠近活动车厢3一侧可以设有第一控制门7,活动车厢3上靠近固定车厢2一侧可以设有第二控制门8,且第二控制门8与第一控制门7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一控制门7可以为气动控制门和/或电动控制门,第二控制门8也可以为气动控制门和/或电动控制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活动车厢3上还可以设有第三控制门9以及折叠护栏10和伸缩踏板11。实际装配时,第三控制门9可以位于活动车厢3靠近配套站台4一侧设置,且第三控制门9也可以为气动控制门和/或电动控制门;第一、第二、第三控制门(7、8、9)均可以为推拉门或翻转门,为了节省空间并提高安全性,可以优选为推拉门。上述折叠护栏10和伸缩踏板11能够用于连通活动车厢3与配套站台4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乘客上下活动车厢3时的安全性。
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活动车厢3装载于汽车底架1上的稳固性并能够灵活地装卸,如图3所示,上述汽车底架1上对应活动车厢3处可以设有可解式锁紧机构12,该可解式锁紧机构12用于将活动车厢3可拆卸地固定在汽车底架1上。其中,可解式锁紧机构12可以为气动耦合锁紧机构、液压耦合锁紧机构或电动耦合锁紧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也可以为伸缩式L型/十字/丁字花键锁紧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际装配时,可以优选为采用气动耦合锁紧机构,并且可以为多副可解式锁紧机构12,对于具体数量和位置在此可以不作限定。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活动车厢3能够在汽车底架1上快速定位并克服位置偏差,如图3所示,汽车底架1的前部可以设有自动凸起的导推装置13,并将活动车厢3底架梁的对应处设计成锥形,从而利于导推装置13伸入该底架梁间滑动就位。
其中,如图1所示,配套站台4上可以设有放置活动车厢3的装置,和/或装卸机构14。具体地,该装卸机构14可以为悬挂分离机构、双向液压平行支架搬卸机构、双向螺杆推拽机构或双向液压推拽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活动车厢3的替换,装卸机构14可以单独设于配套站台4上,也可以单独设于汽车底架1上,或者在配套站台4和汽车底架1上共同设置。优选地,为了提高交换效率,装卸机构14可以优选为空中悬挂分离机构。
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公共汽车在夜晚时能够正常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还可以包括固定车厢照明供电系统和活动车厢照明供电系统。具体地,固定车厢照明供电系统可以通过接触开关或伸缩插头与活动车厢照明供电系统相连,从而使活动车厢3装载后具有照明功能,便于夜晚运行。
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公共汽车能够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中,如图5和图6所示,还可以包括独立的空调系统15,该空调系统15能够用于进行固定车厢2和活动车厢3的通风换热。其中,空调系统15可以设置在固定车厢2顶部,并且固定车厢2的顶部靠近活动车厢3一侧可以设有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1和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2;具体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1内可以设有出风切断阀,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2内可以设有回风切断阀。相应地,如图6所示,活动车厢3的顶部靠近固定车厢2一侧对应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1处可以设有第二进风管道接口153,对应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2处可以设有第二回风管道接口154,从而使第二进风管道接口153能够与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1匹配连通,使第二回风管道接口154能够与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2匹配连通。
具体地,当活动车厢3由汽车底架1上卸下并与固定车厢2分离时,出风切断阀和回风切断阀关闭,以封闭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1和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2;当活动车厢3装载于汽车底架1上并与固定车厢2合并锁紧时,出风切断阀和回风切断阀打开,以为活动车厢3供应空调新风。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当载客公共汽车抵达配套站台4时,关闭位于固定车厢2上的第一控制门7、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1中的出风切断阀、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2中的回风切断阀,以及位于活动车厢3上的第二控制门8,断开固定车厢2至活动车厢3的照明供电系统,同时打开设于汽车底架1上的可解式锁紧机构12和固定车厢2上的可解式连接机构6,再将活动车厢3从汽车底架1上先卸下并悬挂于配套站台4处;然后替换活动车厢3且将其对正放置在汽车底架1上,并通过设于汽车底架1上的可解式锁紧机构12和设于固定车厢2上的可解式连接机构6进行锁紧固定后,公共汽车继续前进,同时打开第一控制门7、第一出风管道接口151内的出风切断阀、第一回风管道接口152内的回风切断阀,以及位于活动车厢3的第二控制门8,接通固定车厢2至活动车厢3的照明供电系统,驶离配套站台4。在公共汽车运输途中,固定车厢2内至下一站需要下车的乘客进入活动车厢3,而活动车厢3内不需要下车的乘客进入固定车厢2内,进行一次上下车乘客交换;与此同时,卸下至配套站台4处的活动车厢3打开第三控制门9、折叠护栏10和伸缩踏板11,以使活动车厢3内的乘客下车,并使处于配套站台4的乘客陆续上车,进行另一次上下车乘客交换;待乘客交换完毕,关闭活动车厢3的第三控制门9并收起折叠护栏10和伸缩踏板11,等待下一辆公共汽车抵达。如此循环更换活动车厢3,便能够达到快速地完成乘客的运输转移目的。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在连续车辆行进过程中可进行车厢更换和乘客交换,从而实现不停车交换运输乘客,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影响后续车辆通行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汽车的运输效率和准点率以及道路的通行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乘客上下车时的拥挤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公共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对于实施跨站、交错跨站或直达运行的公共汽车系统,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底架、固定车厢、活动车厢、以及配套站台;
所述固定车厢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架上,所述活动车厢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架上、或所述配套站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架上还固定安装有所述公共汽车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为电动发动机系统、燃油发动机系统或燃气发动机系统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汽车底架的中部下方,或对应所述固定车厢一侧的中部或侧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车厢位于所述汽车底架上靠近行车道的一侧设置,所述活动车厢位于所述汽车底架上靠近所述配套站台的一侧设置;所述固定车厢与所述活动车厢并排布置、且可互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车厢上靠近所述活动车厢的一侧设有可解式连接机构;所述可解式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活动车厢与所述固定车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解式连接机构为气动耦合机构、液压耦合机构或电动耦合机构、伸缩式承插连接机构或L型/十字/丁字花键连接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车厢上靠近所述活动车厢一侧设有第一控制门,所述活动车厢上靠近所述固定车厢一侧设有第二控制门,且所述第二控制门与所述第一控制门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门为气动控制门和/或电动控制门;所述第二控制门为气动控制门和/或电动控制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车厢上还设有第三控制门以及折叠护栏和伸缩踏板;所述第三控制门位于所述活动车厢靠近所述配套站台一侧设置;所述折叠护栏和所述伸缩踏板能够用于连通所述活动车厢与所述配套站台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架上对应所述活动车厢处设有可解式锁紧机构;所述可解式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活动车厢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汽车底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解式锁紧机构为气动耦合锁紧机构、液压耦合锁紧机构或电动耦合锁紧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站台上设有放置所述活动车厢的装置,和/或装卸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为悬挂分离机构、双向液压平行支架搬卸机构、双向螺杆推拽机构或双向液压推拽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车厢照明供电系统和活动车厢照明供电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车厢照明供电系统通过接触开关或伸缩插头与所述活动车厢照明供电系统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调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设置在所述固定车厢顶部;所述固定车厢的顶部靠近所述活动车厢一侧设有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和第一回风管道接口;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内设有出风切断阀,所述第一回风管道接口内设有回风切断阀;
所述活动车厢的顶部靠近所述固定车厢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处设有第二进风管道接口,对应所述第一回风管道接口处设有第二回风管道接口;所述第二进风管道接口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匹配连通,所述第二回风管道接口与所述第一回风管道接口匹配连通;
当所述活动车厢由所述汽车底架上卸下并与所述固定车厢分离时,所述出风切断阀和所述回风切断阀关闭,以封闭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接口和所述第一回风管道接口;当所述活动车厢装载于所述汽车底架上并与所述固定车厢合并锁紧时,所述出风切断阀和所述回风切断阀打开,以为所述活动车厢供应空调新风。
CN201510702982.3A 2015-10-26 2015-10-26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Pending CN105172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982.3A CN105172910A (zh) 2015-10-26 2015-10-26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982.3A CN105172910A (zh) 2015-10-26 2015-10-26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2910A true CN105172910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2982.3A Pending CN105172910A (zh) 2015-10-26 2015-10-26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291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6014A (zh) * 2018-11-22 2019-03-08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挂式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1845861A (zh) * 2019-04-30 2020-10-3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元列车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208658A (zh) * 2020-10-28 2021-01-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快速公交系统
CN112477893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车厢及轨道车辆
CN114056378A (zh) * 2021-12-25 2022-02-18 冯静 一种快速地铁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461A (zh) * 2003-05-05 2006-08-09 开利公司 用于公共汽车空调装置的送风风道结构
CN1986312A (zh) * 2006-12-09 2007-06-27 薛江炜 客运车辆连续行驶的方法及其进出站车厢
WO2011082610A1 (zh) * 2010-01-08 2011-07-14 Song Youzhou 轻型交通车辆
CN102295005A (zh) * 2010-06-17 2011-12-28 王文林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CN205131405U (zh) * 2015-10-26 2016-04-06 史宏锋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461A (zh) * 2003-05-05 2006-08-09 开利公司 用于公共汽车空调装置的送风风道结构
CN1986312A (zh) * 2006-12-09 2007-06-27 薛江炜 客运车辆连续行驶的方法及其进出站车厢
WO2011082610A1 (zh) * 2010-01-08 2011-07-14 Song Youzhou 轻型交通车辆
CN102295005A (zh) * 2010-06-17 2011-12-28 王文林 全自动不停车、车候人轨道交通系统
CN205131405U (zh) * 2015-10-26 2016-04-06 史宏锋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6014A (zh) * 2018-11-22 2019-03-08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挂式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1845861A (zh) * 2019-04-30 2020-10-3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元列车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845861B (zh) * 2019-04-30 2022-09-2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元列车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208658A (zh) * 2020-10-28 2021-01-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快速公交系统
CN112477893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车厢及轨道车辆
CN114056378A (zh) * 2021-12-25 2022-02-18 冯静 一种快速地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2910A (zh)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CN103534118B (zh)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构造
CN103568861B (zh) 具有预充电功能的低成本充电器电路
CN205131405U (zh) 具有可分离式组合车厢的公共汽车及配套站台
CN104071018B (zh) 一种列车供电电路、列车及供电控制方法
US201500905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 Electrical Operation of a Mining Haul Truck
CN102616109B (zh) 用于车辆中部件的冷却布置
US20170174099A1 (en)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device
US20220388369A1 (en) Interface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vehicle and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N106100464A (zh) 具备蓄电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
CN112389262A (zh) 换电站以及更换动力电池的方法
CA2794822A1 (en) Passenger bus with on-board charger
CN106809021A (zh) 列车的制动回收系统、用于列车调度的控制中心以及方法
CN112389264B (zh) 换电站以及更换动力电池的方法
WO2019228455A1 (zh) 车辆的站区式充电系统、方法
CN103863399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自动温控双动力防撞承载车身车架
CN109532933A (zh) 一种列车及交通系统
ES2960736T3 (es) Gestión de fuente de alimentación eléctrica para un sistema climatizado asociado con una aplicación de automoción
JP2020522424A (ja) ケーブル牽引式運搬装置及びそのような運搬装置の作動方法
CN109177769A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及电动车
CN205335905U (zh) 一种移动充电系统
CN211684748U (zh) 换电站
JP5872438B2 (ja) 電力管理装置
CN112373373A (zh) 车载无人机自动夹持充电装置
JP2011004546A (ja) 駅間線路上に給電設備を設けた鉄道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