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5424A -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5424A
CN102285424A CN2010105498725A CN201010549872A CN102285424A CN 102285424 A CN102285424 A CN 102285424A CN 2010105498725 A CN2010105498725 A CN 2010105498725A CN 201010549872 A CN201010549872 A CN 201010549872A CN 102285424 A CN102285424 A CN 102285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folding
foldable
brak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98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5424B (zh
Inventor
汪东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498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5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5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5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62K15/008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foldable about 2 or more 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3/00Construction of cranks operated by hand or foot
    • B62M3/08Ped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2015/003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having a foldable crank or ped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64Cranks and pedals
    • Y10T74/2168Pedals
    • Y10T74/2172Adjustable or fo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包括折叠踏板组件、该组件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曲柄转动连接的踏板本体、制动环及折叠传动机构,所述折叠踏板与所述踏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踏板本体具有第一转动轴线,所述折叠踏板具有第二转动轴线,所述折叠踏板具有在其转动轨迹上的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制动环具有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制动环通过所述折叠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折叠踏板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折叠时,驱动制动环,即可折叠踏板,操作简单,而且折叠过程中,手不需要直接接触踏板。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两侧可折叠踏板能够同步收折的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最普及的交通工具之一,由于自行车数量越来越多和自行车车架体积较大,使得自行车停放比较占空间,其中自行车踏板会给自行车停放时带来不必要的宽度,所以在目前市场上较多的使用折叠式踏板。
折叠式踏板是通过翻折踏板进而达到折叠的效果,这种踏板折叠需要用手直接接触,会弄脏手。同时,由于折叠踏板的水平高度相对较低且分布于自行车车架的两边。所以,折叠踏板不但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麻烦而且还会弄脏使用者的手。
相对于同步减少自行车宽度的装置来说,申请号为PCT/CN2008/073824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踏板拆装的装置,该种装置过于复杂,很难商业化。
同样对于中国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CN201376647Y的控制折叠曲柄机构来说,折叠曲柄强度本身就是个问题;同时,由于要通过传动机构用很大的传动比带动与踏板相连的曲柄块转动,会使得制动机构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这样的方式不利于操作和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直接接触踏板就能完成踏板折叠的折叠踏板组件、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及自行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折叠踏板组件,包括折叠踏板、用于与自行车曲柄转动连接的踏板本体、制动环及折叠传动机构,所述折叠踏板与所述踏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踏板本体具有第一转动轴线,所述折叠踏板具有第二转动轴线,所述折叠踏板具有在其转动轨迹上的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制动环具有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制动环通过所述折叠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折叠踏板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踏板本体和曲柄可以通过第一转轴实现转动连接;折叠踏板和踏板本体可以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折叠踏板的工作位置可以是与曲柄垂直的位置,此时,驾乘者可以踩踏折叠踏板;折叠踏板的折叠位置可以是与曲柄平行的位置,此时,驾乘者收起折叠踏板。制动环可以直线移动,从而驱动折叠踏板相对踏板本体转动而实现在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切换;制动环可以为整体的圆环结构,也可以为由多段圆弧段构成的圆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踏板包括两个踏板块,两个踏板块均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所述折叠传动机构包括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制动环铰接,两个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踏板块铰接,且两个所述踏板块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使两个连杆的转动方向相反,实现两个踏板块的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本体具有用于防止两个所述踏板块反向转动的止位端,两个所述踏板块均设有与所述止位端对应的止位内凸缘。每个止位端可以位于与其对应的两个止位内凸缘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与所述折叠踏板固定,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被所述制动环带动。齿轮可以为缺齿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自行车折叠踏板组件,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由所述制动环带动的第一锁紧件及设于所述折叠踏板的第二锁紧件,在所述制动环的移动行程中,所述第一锁紧件具有与所述第二锁紧件锁紧的锁紧位置和解除锁紧的解锁位置。在初始状态时,第一锁紧件处于锁紧位置,此持折叠踏板和踏板本体不能相对转动。需要折叠时,通过制动环的移动,先解除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之间的锁定,继续移动制动环,使折叠踏板相对踏板本体转动;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实现对折叠位置的限位;需要收起时,反向移动制动环,折叠踏板先反向转动,接着使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重新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件为与所述制动环固定的顶块,所述第二锁紧件为设于所述折叠踏板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枢接块,所述第一锁紧件为锁止条,所述第二锁紧件为设于所述折叠踏板的凹槽,所述枢接块具有中部及位于所述中部两侧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枢接块的中部与所述踏板本体铰接,所述第一端部由所述制动环带动,所述第二端部活动置于所述锁止条的槽中。制动环带动枢接块转动,进而带动锁止条直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线垂直相交。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包括自行车两侧的曲柄、中轴、中央制动机构、两个承接环及所述的折叠踏板组件,两个所述曲柄分别与两个所述折叠踏板组件的踏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中央制动机构设于所述中轴,所述中央制动机构同步驱动两个承接环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两个所述承接环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折叠踏板组件的制动环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通过中央制动机构,可以实现两个折叠踏板的同步折叠,而且在折叠过程中,不需要接触折叠踏板。
所述承接环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制动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将第一方向的运动转换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夹角的第二方向的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及将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转换为第一方向的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方向是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的方向。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曲柄上、下端的传动座、制动固定座。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为齿轮齿条机构。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条及第一枢接块,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条及从动条,所述第一枢接块的中部枢接于所述传动座,所述第二枢接块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制动固定座,所述第一枢接块的一端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条的凹槽中,所述第一枢接块的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条上端的凹槽中,所述第二枢接块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条下端的凹槽中,所述第二枢接块的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从动条的凹槽中,所述第一传动条带动所述承接环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条带动所述制动环。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一个第一连杆及两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制动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与两个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动力连接制动环和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出件,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在的平面平行。
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滑块制动所述制动环,所述滑块具有凹槽,所述承接环容纳于所述凹槽。
所述中央制动机构包括总制动条及制动传动机构,所述总制动条通过所述制动传动机构带动两个所述承接环。总制动条用于接收输入的进行折叠的力。
所述的中央制动机构通过坐管弯折的制动力来传递。弯折坐管时,即可同步实现折叠踏板的折叠。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三枢接块,所述坐管包括通过转轴枢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三枢接块与所述转轴同轴线,所述第三枢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所述第三枢接块的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总制动条的凹槽中。
所述制动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中轴,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带动所述承接环。
所述制动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及第六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与固定于所述中轴的中控座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和第六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和第六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带动两个所述承接环,且所述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及第六连杆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推动滑块铰接,所述推动滑块具有凹槽,所述承接环容纳于所述凹槽。
一种自行车,包括所述的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包括自行车两侧的曲柄,位于曲柄上的可折叠踏板,位于曲柄一侧的独立控制装置,传动组件及中轴处用于制动两侧独立控制装置的中央制动机构;独立控制装置至少包含有一个制动环;中央制动机构与一侧的一个独立控制装置的承接处至少设有一个承接环。
中央制动机构与一侧的一个独立控制装置还设置有传动机构。
独立控制装置还包含有承载独立控制装置的制动固定座,传动组件包含有承载传动组件的传动座,中央制动机构包含有承载中央制动机构的中控座。
中央制动机构的被制动为自行车的坐管弯折来制动。
中央制动机构与自行车坐管弯折处有用于传动的传动机构。
一种应用于自行车踏板折叠的控制装置,包括自行车的曲柄,及位于曲柄一端的可折叠踏板,还包含有曲柄一侧的控制踏板折叠的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至少包含有驱动机构,及用于踏板折叠的转动制动条,驱动机构与转动制动条的连接是通过转动连接。
控制装置的转动连接处至少有一个制动环;
折叠踏板上固定有与转动制动条相配合转动的结构,其中,折叠踏板上固定有与转动制动条相配合转动的结构为齿轮或凸起;
推动制动环的驱动机构是枢接与定位座上的至少一个枢接块,枢接块上有两个凸起,其中一个凸起被制动机构或传动机构带动,另一个凸起用于从动制动环所连接的从动条;
推动制动环的驱动机构是枢接与制动固定座上齿轮,推动制动环的从动齿条是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组件,包括:
独立控制单位;
自行车的曲柄,及位于曲柄一端的可折叠踏板,和曲柄一侧的控制踏板折叠的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至少包含有驱动机构,及用于踏板折叠的转动制动条,转动的驱动机构与转动制动条的连接是通过一个制动环转动连接;
以及传动组件;
同步驱动机构;
中轴处两个制动环,同步驱动机构通过两个制动环把驱动力输出给中轴两侧的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含折叠踏板上用于同制动条(14;相配合转动的结构。
进一步的,独立控制装置还包含有承载独立控制装置的制动固定座,传动组件包含有承载传动组件的传动座,中央制动机构包含有承载中央制动机构的中控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含有与坐管同轴固定的枢接块,枢接块的转动中心与坐管两部分之间的铰连轴相重合,枢接块上有容纳总制动条凹槽的顶杆,从而将所述坐管的运动传递至所述总制动条。
一种应用与自行车踏板折叠的控制装置,包括自行车的曲柄,及位于曲柄一端的可折叠踏板,和曲柄一侧的控制踏板折叠的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至少包含有驱动机构,及用于踏板折叠的转动制动条,驱动机构与转动制动条的连接是通过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含折叠踏板上用于同制动条相配合转动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的转动连接处至少有一个制动环。
进一步的,所述独立控制装置还包含有承载独立控制装置的制动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制动环的驱动机构是枢接与制动固定座上的至少一个枢接块,枢接块上有两个凸起,其中一个凸起被制动机构或传动机构带动,另一个凸起用于从动制动环所连接的从动条。
进一步的,推动制动环的驱动机构是枢接与制动固定座上齿轮,推动制动环的从动齿条是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折叠时,驱动制动环,即可折叠踏板,操作简单,而且折叠过程中,手不需要直接接触踏板。2)该踏板折叠的步骤可以偶联自行车的其它折叠步骤,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折叠自行车两边的踏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制动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折叠踏板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折叠踏板回复折叠的折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独立控制装置包含折叠踏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中央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整体的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作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包含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包含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整体的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制动环及连杆作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承接环及连杆作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一种折叠踏板组件,包括折叠踏板1及踏板本体11,折叠踏板1和踏板本体11在两端通过铰接轴31铰接,踏板本体11通过一个固定于曲柄2的轴心12与曲柄连接。踏板本体11的一端有一个可以沿踏板轴心12方向定向移动的锁止条13,该锁止条是为了保持折叠踏板1不相对踏板本体11折叠的。另外,折叠踏板1有容纳锁止条13的槽9。
踏板本体11上有供制动条14移动的定位槽,使制动条14及与该制动条14相固定的制动环15定向移动于轴心12方向。
锁止条13的一端延伸一个凹槽131,有两个枢接块16相对踏板轴线对称铰接在踏板本体11上,枢接块16的两端设置有顶杆。其中,锁止条13端部的凹槽131容纳枢接块的其中的一个顶杆17a,另外两个顶杆的设置是为了被制动条的相应的两个凸起推动来带动枢接块16的转动,从而通过枢接块16的转动来从动锁止条13。
两个制动条14与同一个制动环15固定,且两个制动条上分别设置有凸起来带动折叠踏板与踏板本体的固定状态,其中第一凸起141是解除固定状态,第二凸起142是保持固定状态。
另外,制动条14还设置有凸起用来带动折叠踏板的折叠及回复折叠,其中一个制动条14的第三凸起22带动折叠踏板的折叠,另一个制动条的第四凸起22a带动折叠踏板的回复折叠;也可以使单独的制动条同时设置有控制踏板折叠及回复折叠的凸起。
制动环15的移动是被曲柄端部的从动条18所带动,从动条位18于曲柄端部的一个制动固定座81上,从动条18有容纳制动环15的凹槽19,凹槽19的内部设置有滚珠20来减少凹槽19与制动环15的摩擦。滚珠20位于凹槽19内部且两者可以通过模具一次成型。
解锁时,通过带动制动环15的移动,使得与制动环相固定的制动条14作动,通过制动条14的第一凸起141推动枢接块16上的顶杆17b,并由此带动枢接块16转动,使得设于枢接块16上且位于锁止条13凹槽131内的顶杆17a带动锁止条13移出折叠踏板1的凹槽9。
设置制动环15的原因是在于:从动条18是相对于曲柄定向移动的,制动条14是相对踏板本体11定向移动,而踏板本体11却可以相对曲柄2转动。所以,设置一个制动环15可以在踏板本体11相对曲柄2转动任何角度时,都能使得从动条18对制动环15施加均等的力,实现转动连接。同时,制动环15可以是推动轴承,推动轴承的外环固定推动条,内环固定制动条。
参照图3,铰接轴31的凹键与折叠踏板1孔上的凸键相配合,这样,铰接轴31的转动可以使得与其相固定的折叠踏板1随之一起折叠,另外铰接轴31的一侧还延伸有一个顶针32,顶针32设置的位置根据制动条14中用来控制折叠踏板折叠的凸起来定。当制动环15解除折叠踏板1与踏板本体11的固定关系时(制动环15通过制动条14使枢接块16转动,带动锁紧条13离开折叠踏板1的槽9,使折叠踏板1和踏板本体11脱离固定关系而能够相对转动),带动制动环15朝原来的方向继续移动,制动条14的第一凸起141不再与枢接块16上的顶杆17b作用。此时,制动条14上的第三凸起22刚好推动固定于铰接轴31的顶针32,使得铰接轴31相对于踏板本体11转动,从而间接带动与铰接轴31相固定的折叠踏板1折叠。铰链轴31与轴心12垂直,使折叠踏板1相对踏板本体11转动的转动轴线与踏板本体11相对曲柄2转动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
参照图4,当通过制动环15带动制动条14回复之前的折叠过程时,制动条的第四凸起22a先带动固定于铰接轴31上的顶针32,使得与铰接轴31相固定的折叠踏板1回复之前的折叠过程;当折叠踏板1完成回复折叠过程后,铰接轴31相对踏板轴心12转动了一定的角度,此时顶针32也相对于制动条14的第四凸起22a转动了一定角度;这时,继续朝回复折叠的方向移动制动条14时,制动条上的第四凸起22a不再与顶针32作用,而相继的是制动环15带动制动条14的继续移动。在这个过程中,与制动环15相固定的制动条14上的凸起142带动枢接块16上的顶杆17c,并由此带动枢接块16转动,从而由枢接块16的转动带动锁止条13重新移动到折叠踏板1的槽9中,使得折叠踏板1相对于踏板本体11固定,完成回复操作的过程。在解锁和锁定过程中,两个制动块分别带着两个枢接块16转动,在折叠过程中,其中一个制动块带着对应的顶针32运动而驱动铰链轴31转动;在回复折叠过程中,另一个制动块带着对应的顶针运动而驱动铰链轴反向转动。
如图5,在曲柄2与折叠踏板相连接的端部固定有一个制动固定座81,该制动固定座81枢接有用于传动的枢接块82,枢接块82上的一个顶杆83位于独立控制装置中从动条18的一个端部的凹槽内,另一个顶杆84位于传动条73的端部的凹槽中;同时,制动固定座81上有使从动条18及传动条定向移动的定位结构。通过把曲柄2两侧的传动条73连在一起移动,顶压顶杆84带动枢接块82转动,再由顶杆83带动从动条18的移动,并由从动条18推动制动环15移动,使得折叠踏板1在不需要手接触的情况下完成折叠和回复折叠过程。
如图6及图7,自行车的坐管5分成两部分相铰连,用于制动的枢接块51相对于坐管的A部分固定,同时枢接块51的转动中心与坐管两部分之间的铰连轴52相重合,枢接块51上有容纳总制动条53凹槽的顶杆54;同时,一个中控座6固定于自行车中轴61处,中控座6上有使得总制动条53和制动条62定向移动的结构。中控座6上枢接有另一个用于传动的枢接块63;其中,该枢接块63上的一个顶杆64位于制动条53的另一个的凹槽65,另外两个顶杆位于制动条62端部的槽68中,该制动条62的端部形成一个可以容纳承接环66的凹槽67,同时凹槽67中设置有减少与承接环摩擦的滚珠69,承接环66上固定有传动条7。曲柄靠近中轴处的端部固定有传动座71,传动座71上枢接有一个用于传动的枢接块72,该枢接块72上的两个顶杆分别位于传动条7和传动条73端部的凹槽7a、73a中;同时,传动座71上有可以使传动条7和传动条73定向移动的限位结构,使得与传动条7相固定的承接环66的移动方向是定向移动于中轴61的轴线方向;由于自行车曲柄2是相对自行车中轴转动的,该承接环的设置时为了使中央制动机构能够角度均等的承接传动组件并制动于独立控制装置。同时由于该原理,该承接环也可以设置成一个轴承;轴承外环连接制动条,内环连接传动条。同时,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齿传动或带传动。
通过弯折坐管,使得固定于坐管A的枢接块51转动,从而带动总制动条53移动,由总制动条53再带动中轴处的制动条62推动承接环66移动于中轴轴心方向,再由承接环66的移动带动传动条7的移动,并带动曲柄端处传动座71的枢接块7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条73,并带动位于曲柄端部制动座81上的枢接块82转动,由此带动独立控制装置的制动环15移动于踏板轴心的方向,从而来控制自行车两侧的两个折叠踏板同步的折叠程序。
这样,通过弯折坐管,并把制动过程传动给曲柄端处的折叠踏板,使得自行车两侧的折叠踏板能够偶联坐管弯折的过程自动折叠,由此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中,折叠折叠踏板时,先解除踏板本体对折叠踏板的锁定,再使折叠踏板相对踏板本体正向转动;回复折叠时,先使踏板本体相对踏板本体反向转动,再实现踏板本体对折叠踏板的锁定。
实施例2
参照图8至图11,本实施例中,两个端部有第一槽部21b的踏板块11b通过螺丝与连接块22b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折叠踏板,这样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其中一个踏板块通过铆钉23b与一个部分有齿的齿轮24b相固定,另外一个踏板块上凸出有一个协助折叠踏板回复折叠的凸起25b。制动环15b上固定有两个锁块26b,锁块的一个端部可以与踏板块11b的第一槽部21b相配合,另一端部与踏板本体3b第二槽部27b相配合,同时两个锁块上分别固定有齿条28b和顶块29b,踏板本体3b的边缘处凸出有使齿条28b和顶块29b定向活动的限位凸起33b。其中,齿条28b是与一个固定于踏板块的齿轮24b相配合,作用是转动踏板块11b,顶块29b是与另一个踏板块上的凸起25b相作用,目的是为了协助折叠踏板回复折叠。
折叠踏板未折叠时,两个轴4b分别穿过两个踏板块11b并伸入踏板本体3b内,形成一个固定支点;制动环15b上的锁块26b的端部是位于踏板块末端的第一槽部21b,同时锁块的另一端位于踏板本体的第二槽部27b,这样锁块26b形成了踏板本体与踏板块的第二个固定支点,这时的踏板块相对踏板本体是相对固定的。
参照图9,为了更好了解折叠踏板的折叠过程,踏板本体和其中一个踏板块在图上是被隐藏的。当制动环15b被制动朝解锁方向移动时,锁块26b端部首先先移出踏板块端部的第一槽部21b,这时,折叠踏板与踏板本体仅靠轴4b形成可以转动的支点,当继续制动制动环15b朝原先解锁方向移动时,制动环上的其中一个锁块上所固定的齿条28b便与固定于踏板块上的齿轮24b相啮合,开始折叠踏板的转动过程,即折叠踏板的折叠过程,当制动环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折叠踏板相对踏板本体转动约90度,这时完成折叠踏板的折叠过程。回复上面的操作,只需将制动环的制动方向朝之前折叠过程的反方向移动即可;在回复折叠过程中,当与制动环间接固定的齿条与折叠踏板上的齿轮基本结束啮合或快要结束啮合时,折叠踏板还相对踏板本体有一定角度的偏移,这时,固定于锁块26b上的顶块29b便顶压折叠踏板上凸起25b,使得折叠踏板转动到与踏板本体平行,这时,继续朝回复折叠的方向移动制动环,锁块26b可以移动到折叠踏板的第一槽部21b内的位置,达到回复折叠的目的。
同时,在参照图8,踏板本体3b与齿轮24b相对的面有一凸起5b,该凸起的作用是保证踏板块11b只能相对于踏板本体3b朝一个方向折叠,即防止折叠踏板回复折叠时,固定于锁块上的齿条28b结束与踏板块上的齿轮24b的啮合时,踏板块因惯性过渡转动而使得锁块26b与踏板块第一槽部的不能配合。
因此,通过制动环的制动可以踏板在程序上实现解锁及折叠过程,回复制动所述的制动环就可以回复以上制动过程。
参照图10,曲柄2b端部固定有制动固定座9b,制动固定座上枢接有齿轮51b,同时该齿轮51b同时啮合从动齿条52b和制动齿条91b;其中,从动齿条一端形成可以容纳制动环15b的凹槽53b,凹槽内部设置有滚珠;曲柄两侧的制动齿条91b被一个固定条54b连接而形成一个整的总制动条。同时,制动固定座9b和配位块55b形成了制动齿条和从动齿条定位运动的滑槽,这样,通过拉动两个制动齿条的固定条54b,使得输出的驱动力通过齿轮51b制动从动齿条52b,进而由从动齿条52b一端连接的制动环15b带动踏板的解锁和折叠过程。
另外制动环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半环所组成,只要从动齿条一端的凹槽在两个独立半环转动到任何角度时,都能与从动齿条连接即可。
参照图11,曲柄位于制动环的一端如图10所述内容一样,其驱动方式变为中轴处驱动,而图10中曲柄两侧的制动齿条在图11中充当下游传动齿条,在曲柄连接中轴的一端固定有传动座6b,传动座上枢接有传动齿轮61b,传动齿轮同时啮合下游传动齿条56b和上游传动齿条62b,上游两侧的传动齿条固定于一个承接环8b;同时,中轴77b外部固定有一个中控座7b,一侧的中控座上枢接有一个中控齿轮71b,该齿轮同时与两个驱动齿条72b且和一个制动齿条9b相啮合,其中,驱动齿条72b端部形成有可以容纳承接环8b的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减少摩擦的滚珠。通过拉动制动齿条9b,使得中控齿轮71b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两个驱动齿条72b,使得两个驱动齿条向相反方向延伸,由此带动承接环8b,并通过与承接环相固定的上游传动齿条62b由传动齿轮带动下游传动齿条56b,由此带动从动齿条,使得与从动齿条相转动连接的制动环15b作动,使得制动环带动折叠踏板折叠。
另外,承接环8b也可以与驱动齿条相固定,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条不与承接环相固定,而是形成一个如驱动齿条的一端可以容纳承接环的凹槽,同时该凹槽也设置有减少与承接环的滚珠。这样,也可以达到本发明的中控的驱动与两侧的传动相承接。
另外坐管弯折的制动方式也可以采用齿轮带动与之相啮合的齿条,其中齿轮是固定在相铰接的两坐管中的一坐管,齿条与制动齿条9b相固定。
也可以在相铰接的两坐管中的一坐管固定一个凸轮,或铰接一个连杆来通过传动件把坐管弯折的输出力传到中轴处的两个承接环,并带动下游的两个制动环。坐管的制动方式不受该实施例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控制机构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传动两个承接环,使两个承接环在中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两个承接环分别通过两个齿轮齿条机构传动两个制动环在踏板本体3b的轴线方向直线移动。
实施例3
参照图12及图13,踏板本体1c通过一个固定于曲柄2c的轴心与曲柄2c连接,位于踏板本体两侧分别有两个踏板块11c铰接于踏板本体上,踏板本体和踏板块上分别有限位结构16c、17c,使得踏板块只能相对踏板本体单侧方向转动,且两个踏板块的转动方向刚好相反。同时每个独立的踏板块通过自身铰接孔的错位及铰接轴14c的缺口和一侧一个齿轮12c的缺口实现错位配合,目的是为了使单侧的齿轮与其中一个踏板块固定。同时,还有两个与踏板本体两侧齿轮相啮合的制动齿条13c,制动齿条13c一端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制动环15c的凹槽18c,凹槽内部还设置有减少摩擦的滚珠。
其中,踏板本体边缘形成制动齿条滑动的滑槽19c。
当制动环15c未被制动时,即被限位于某一特定位置时,踏板本体1c单侧的踏板块通过与踏板本体的铰接点及踏板块上的限位结构,使得踏板块相对于踏板本体固定。同时,在制动环15c未作动时,使得与制动环相连接的制动齿条13c限制了折叠踏板11c的转动,这样,折叠踏板11c相对踏板本体1c固定。
参照图13,曲柄2c与踏板本体1c轴心相固定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制动固定座3c,制动固定座两端上设置有两个可以定向滑动的从动条4c,其中,从动条的一端固定于制动环15c,另一端形成一个凹槽33c,同时制动固定座的两端还枢接有两个枢接块5c,枢接块的两端形成两个圆形凸起,其中一个凸起53c位于从动条的凹槽33c内,另一个凸起56c位于曲柄一侧一个传动条6c的凹槽66c内。通过传动条6c的制动带动枢接块5c的转动,再由枢接块5c的转动带动固定于从动条4c的制动环15c作动,并由制动环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两个制动齿条13c,使得两个制动齿条带动与两个折叠踏板相固定的两个齿轮12c(一个折叠踏板固定一个齿轮),使得两个折叠踏板相对踏板本体向两侧反方向转动一定角度,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同时该实施例中,也可以参考实施例1,也可以使制动齿条的一端与制动环固定,从动条一端形成容纳制动环的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减少摩擦的滚珠。使得制动齿条和从动条实现转动连接。
为了使中自行车中轴两侧的实施例3所述的折叠踏板在一个步骤下同步折叠,可以使用实施例1或2中的中央控制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使得实施例3达到同步作动的目的。
实施例4
参照图14至16,踏板块5d和踏板块6d分别通过两个铰连轴33d与踏板本体1d的两侧铰接。同时,踏板块5d的内侧有两个止位内凸缘50d,踏板块6d的内侧同时也有两个止位内凸缘60d,在两个踏板块未折叠时,踏板本体8d的止位端55d位于两个踏板块的内凸缘的中间,这样,两踏板块朝折叠方向的转动被限制。
另外,制动条71d与踏板块5d通过连杆61d铰接,制动条72d与踏板块6d通过连杆62d铰接,该两个制动条与同一个制动环15d固定,使得两个制动条可以同步移动;这样,连杆61d和连杆62d通过制动条71d和制动条72d与制动环15d间接铰连。同轴相铰接的踏板块5d和踏板块6d及与踏板块5d铰接的连杆61d和与踏板块6d铰接的连杆62d在空间上组成了一个四连杆机构。其中,踏板本体1d上有供制动条71d和制动条72d定向滑动的槽89d;使得两个制动条及与之固定的制动环15d滑动的轨迹与踏板轴心线平行。
这样,通过带动制动环15d,使得与制动环15d间接铰接的连杆61d推动踏板5d折叠及回复折叠,及连杆62d推动踏板6d折叠及回复折叠,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连杆61d的第一端与制动条71d铰接,连杆61d的第二端与踏板块5d铰接;连杆62d的第一端与制动条72d铰接,连杆62d的第二端与踏板块6d铰接。由于制动条5d和制动条6d均与制动环15d固定,当移动制动环时,连杆61d带着踏板块5d绕铰链轴33d往复转动,实现踏板块相对踏板本体的折叠及回复折叠;连杆62d带着踏板块6d绕铰链轴33d往复转动,实现折叠踏板相对踏板本体的折叠及回复折叠,且折叠踏板5d和折叠踏板6d的转动方向相反。
实施例5
如图17至图19所示,曲柄2e连接折叠踏板的端部固定有制动固定座9e,制动固定座9e上容纳有滑块22e,且滑块的端部形成有可以容纳制动环15e的凹槽,该凹槽的容纳制动环15e的间隙大于制动环的厚度,且凹槽内不设置有滚珠。其中,滑块22e的滑动轨迹与踏板轴心平行。
连杆4e的一端铰接于制动固定座9e上,另一端与连杆3e的一端铰接,且连杆3e的另一端与滑块22e的一端铰接。另外,连杆5e的一端与连杆4e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传动条55e铰接。同时,传动条55e与制动固定座9e之间设置有保持弹簧91e,用于保持未作动时传动条55e的位置。
中轴8e上固定有中控座7e,中控座上有沿该中轴的轴线方向定向滑动的推动滑块69e,其中,推动滑块69e的一端形成可以容纳承接环66e的凹槽,且凹槽的容纳承接环66e的间隙大于承接环的厚度。另外,连杆77e的中部铰接于中控座7e,其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67e的一端铰接,两个连杆67e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推动滑块69e铰接。两个推动滑块69e分别推动两个所述承接环66e。另外,连杆77e具有一个凸轴,该凸轴位于制动条87e的凹槽内。
在如图18,当回复制动环15e时,通过传动条55e带动铰接于传动条55e上的连杆5e,使得连杆5e带动铰接于制动固定座9e上的连杆4e转动,从而由连杆4e带动连杆3e,进而带动与连杆3e铰接的滑块22e,使得滑块22e回复制动环15e的运动,这个过程中,滑块22e的凹槽与制动环15e相接触的。当由连杆5e的力带动连杆4e转动到连杆3e与连杆4e平行时(即连杆3e两端的铰接点与连杆4e和制动固定座的9e的铰接点34e呈一条直线),制动环15e的回复运动完成,此时制动环不再移动,继续由传动条带动连杆5e时,滑块22e朝之前运动路径的反方向移动,使得滑块脱离与制动环15e的接触。在如图17中的保持弹簧91e,使得由传动条间接铰接的滑块22e保持与制动环15e不接触,实现在踏板未折叠时,滑块22e与制动环15e的转动连接实现零摩擦力。
参照图19,制动条87e的凹槽内容纳连杆77e的凸轴78e,因此,当制动条87e朝制动方向移动时,便带动连杆77e转动,使得与之相铰接的连杆67e带动与连杆相铰接的推动滑块69e移动,从而带动承接环移动一定的位置带动下游的传动件,当连杆67e与连杆77e平行时(即连杆67e与连杆77e的两个铰接点与连杆77e与中控座的铰接点79e在一条线上),承接环66e不再移动,当继续朝原来方向移动制动条87e带动连杆77e,推动滑块69e通过连杆67e间接被连杆77e带动,从而使得推动滑块69e朝原来的反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因此推动滑块便脱离与承接环的接触;同时,图17中的承接环是间接与传动条55e连接的,而传动条55e是靠保持弹簧91e保持其位置,因此,承接环66e与推动滑块69e之间形成了无接触且零摩擦的转动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折叠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踏板、用于与自行车曲柄转动连接的踏板本体、制动环及折叠传动机构,所述折叠踏板与所述踏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踏板本体具有第一转动轴线,所述折叠踏板具有第二转动轴线,所述折叠踏板具有在其转动轨迹上的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制动环具有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制动环通过所述折叠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折叠踏板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踏板包括两个踏板块,两个踏板块均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所述折叠传动机构包括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制动环铰接,两个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踏板块铰接,且两个所述踏板块的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折叠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线垂直。
4.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行车两侧的曲柄、中轴、中央制动机构、两个承接环及两个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踏板组件,两个所述曲柄分别与两个所述折叠踏板组件的踏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中央制动机构设于所述中轴,所述中央制动机构同步驱动两个承接环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两个所述承接环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折叠踏板组件的制动环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环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制动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将第一方向的运动转换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夹角的第二方向的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及将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转换为第一方向的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方向是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曲柄上、下端的传动座、制动固定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制动机构包括总制动条及制动传动机构,所述总制动条通过所述制动传动机构带动两个所述承接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CN201010549872.5A 2009-11-13 2010-11-13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Active CN102285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9872.5A CN102285424B (zh) 2009-11-13 2010-11-13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0184 2009-11-13
CN2009101101846 2009-11-13
CN200910110184.6 2009-11-13
CN2010101878655 2010-05-21
CN201010187865 2010-05-21
CN201010187865.5 2010-05-21
CN201010549872.5A CN102285424B (zh) 2009-11-13 2010-11-13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5424A true CN102285424A (zh) 2011-12-21
CN102285424B CN102285424B (zh) 2016-04-06

Family

ID=4399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9872.5A Active CN102285424B (zh) 2009-11-13 2010-11-13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CN2010206146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63983U (zh) 2009-11-13 2010-11-13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46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63983U (zh) 2009-11-13 2010-11-13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20529B2 (zh)
EP (1) EP2500252A4 (zh)
JP (1) JP5464390B2 (zh)
KR (1) KR101457854B1 (zh)
CN (2) CN102285424B (zh)
WO (1) WO201105758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1847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深圳市昌达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脚踏板及折叠电动车
CN110641603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慈溪市恒丰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省运输空间的脚踏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7854B1 (ko) * 2009-11-13 2014-11-03 동쥰 왕 자전거 양측의 접이식 페달을 제어하여 동시에 접을 수 있는 장치
CN106741264B (zh) * 2016-12-29 2019-04-19 山东科技大学 柔索作业机器人轮爪复合机构
CN106741479B (zh) * 2017-01-10 2022-08-30 苏州自然并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电动车及其收放方法
CN114590354B (zh) * 2022-03-09 2023-09-29 长兴德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的隐藏式脚踏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5080A (ja) * 2003-11-11 2005-06-09 Aidesu Kk 自転車ペダル着脱装置
CN1827463A (zh) * 2005-02-23 2006-09-06 玩具工业公司 适用于玩具车辆的踏板的折叠装置
CN101028853A (zh) * 2006-02-28 2007-09-05 鋐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脚踏板及其折叠方法
US20080229876A1 (en) * 2007-03-23 2008-09-25 Chin-Long Hsieh Foldable Pedal that is Folded Easily and Quickly
CN201863983U (zh) * 2009-11-13 2011-06-15 汪东君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6190A (en) * 1916-08-29 Springs
US1276139A (en) * 1916-03-09 1918-08-20 Cycle Supplies Company Pedal for cycles.
US2470414A (en) * 1948-05-27 1949-05-17 Albert P Rippenbein Folding pedal wrench
FR1384041A (fr) * 1963-11-20 1965-01-04 Motobecane Ateliers Pédale repliable pour cycles et cyclomoteurs
KR950008011Y1 (ko) * 1993-10-08 1995-09-27 이영원 자전거용 절첩식 페달
CN2408039Y (zh) * 1999-12-15 2000-11-29 廖世龙 自行车踏板
JP3532145B2 (ja) * 2000-08-03 2004-05-31 睦技研株式会社 自転車
CN2561696Y (zh) * 2002-07-10 2003-07-23 杨通河 可折叠自行车脚蹬
JP3794414B2 (ja) 2004-02-23 2006-07-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
US7228761B1 (en) * 2005-10-12 2007-06-12 Chung-I Chen Foldable pedal assembly
CN2883163Y (zh) * 2006-03-01 2007-03-28 林妤慧 折叠式脚踏板
JP4333959B2 (ja) 2006-03-09 2009-09-16 ▲コウ▼光實業股▲分▼有限公司 折り畳み式ペダル
US7288048B2 (en) * 2006-03-10 2007-10-30 Vp Components Co., Ltd. Folding pedal
JP3122039U (ja) * 2006-03-16 2006-06-01 林▲ヨ▼慧 折り畳み式ペダル
CN201151437Y (zh) * 2007-12-14 2008-11-19 于滨 折叠式脚踏板
TWM344299U (en) 2007-12-21 2008-11-11 Yun-Shu Wu Folding structure for pedal
CN101214846A (zh) * 2007-12-29 2008-07-09 汪东君 一种用于自行车踏板拆装的装置及一步控制拆装的组件
CN201376647Y (zh) 2009-01-08 2010-01-06 汪东君 一种自行车折叠曲柄及控制其两侧曲柄同时折叠的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5080A (ja) * 2003-11-11 2005-06-09 Aidesu Kk 自転車ペダル着脱装置
CN1827463A (zh) * 2005-02-23 2006-09-06 玩具工业公司 适用于玩具车辆的踏板的折叠装置
CN101028853A (zh) * 2006-02-28 2007-09-05 鋐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脚踏板及其折叠方法
US20080229876A1 (en) * 2007-03-23 2008-09-25 Chin-Long Hsieh Foldable Pedal that is Folded Easily and Quickly
CN201863983U (zh) * 2009-11-13 2011-06-15 汪东君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1847A (zh) * 2019-04-29 2019-07-12 深圳市昌达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脚踏板及折叠电动车
CN110641603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慈溪市恒丰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省运输空间的脚踏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34132A1 (en) 2012-09-20
CN102285424B (zh) 2016-04-06
WO2011057581A1 (zh) 2011-05-19
KR20120082467A (ko) 2012-07-23
JP2013510748A (ja) 2013-03-28
US9120529B2 (en) 2015-09-01
EP2500252A4 (en) 2014-10-08
JP5464390B2 (ja) 2014-04-09
CN201863983U (zh) 2011-06-15
EP2500252A1 (en) 2012-09-19
KR101457854B1 (ko) 2014-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63983U (zh) 一种控制自行车两侧折叠踏板同步折叠的装置
CN101970284B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踏板自动拆装的装置及一步控制拆装的组件
JP7054267B2 (ja) 複合構造を有する自動車ドアロック電動開錠機構
EP1283145A3 (en) Stroller foldable in three
CN101986952A (zh) 可收合摇椅
US6115899A (en) Roof seaming apparatus
CN2885708Y (zh) 变速折叠自行车
CN101862090A (zh) 高脚椅收合机构
JP2010247320A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装置
CN112696422A (zh) 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01248997Y (zh) 椭圆机手动式改变运动轨迹的调整装置
JP5418831B2 (ja) 位置調整式操舵装置
CN201376647Y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曲柄及控制其两侧曲柄同时折叠的组件
JP3556141B2 (ja) 電気転てつ機
JP4243466B2 (ja) シャッター駆動機構を備えたカム式自動工具交換装置
CN102434044A (zh) 一种车用行李仓门锁开启装置
JP2022549592A (ja) ストライドエミュレータ装置
US4403672A (en) Dual linkage coupling mechanism for a moped for engaging a motor driven pulley with the moped rear wheel
JP4093881B2 (ja) 転てつ機
CN201423943Y (zh) 座椅被动调高机构及其锁止机构
KR101101478B1 (ko) 자전거
CN110469745A (zh) 一种曲管内壁行走机构
CN201461183U (zh) 防卡死柴油机免摇启动器
KR19980010550U (ko) 자전거 전진 구동장치
CN201483410U (zh) 一种具有两种扭力输出的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