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3809A - 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方法及制得的产品 - Google Patents

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方法及制得的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3809A
CN102283809A CN2011101626771A CN201110162677A CN102283809A CN 102283809 A CN102283809 A CN 102283809A CN 2011101626771 A CN2011101626771 A CN 2011101626771A CN 201110162677 A CN201110162677 A CN 201110162677A CN 102283809 A CN102283809 A CN 102283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hase
preemulsion
nlc
temperature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26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3809B (zh
Inventor
罗斯纳·伊斯梅尔
卢秋虹
哈里森·刘利南
哈紫曼·阿布·哈桑
朱云美
马海蓝·巴斯瑞
比卜·瓦里奥·特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laysian Palm Oil Board MPOB
Original Assignee
Malaysian Palm Oil Board MPO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laysian Palm Oil Board MPOB filed Critical Malaysian Palm Oil Board MPOB
Publication of CN102283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3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3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3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27Liposo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61K47/38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07Emulsions ; Emulsion preconcentrates; Micel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5/00Nanobiotechnology or nanomedicine, e.g.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rug delive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或者纳米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其组合的油相与亲脂性表面活性剂一起液化,液化在高于油相熔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油相的再结晶;在液化的油相中加入活性成分,之后将油相混合入含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以形成混合物,其中,在将油相与水相混合的时候,水相被预热到能避免油相重结晶的温度;由所述混合物形成预制乳状液;将预制乳状液均质化用于提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在均质化过程中添加流变改性剂;特征在于对形成的预制乳状液和/或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方法及制得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NLC的方法,其中NLC不仅作为运载系统,而且能够保留其中大量的活性成分——特别是抗氧化剂,并在此过程中不会降解大多数活性成分。
背景技术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以固体脂质为基质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脂质组成,被看做固体纳米粒子的新生代。NLC因其能够提高活性成分的化学稳定性、增加通过闭塞效应产生的肌肤水合作用、提升肌肤上活性成分的生物药效率、及增加外用制剂(topical formulation)的物理稳定性,在化妆品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NLC由于具有上述特性,被视为用于外用制剂的活性成分(如胡萝卜素、母育酚、辅酶Q等)的理想运载系统。然而,制备NLC的过程中采用的高压均质化作用会降低活性成分的活性。在传统的制备方法中,需加热融化固体脂质混合物以获得稳定的相应基质。但是,较高的加热稳定以及较长的加热过程降低了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有效制备NLC的方法,最低程度上降低活性成分的活性。
国际专利申请2006081354提供了一种低多分散性的脂质载体,提高同质性以实现更好的药剂运载。为了制得低多分散性的脂质载体,其中公开的生产脂质载体的方法指出,需要在低于载体相变温度的情况下将脂质载体悬浮液挤出。
另外,在公开号为2007087045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另一种生产脂质载体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加入适量比例的特定脂质混合物获得pH敏感并抗血清的脂质载体。具体地,该种脂质混合物需要重量分数为100的阳离子脂、重量分数为25~100的胆固醇、重量分数为25~100的中性磷脂、以及重量分数为25~100的中性脂质。
另外,默里(Murray)和保罗(Paul)申请了公开号为2005118249的美国专利,其申请文件中声称载体具有较好的药剂保留特性。为了获得具有所述特性的载体,公开文件中详细描述了一种生产该种载体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将脂质体悬浮,该脂质体包含阻止药剂(preventing agents)的聚合体、密封的内部装载缓冲区以及能承受pH梯度的药剂。外部缓冲区的pH值与内部装载缓冲区的pH值不同以在脂质体膜的两侧形成pH梯度,该方法还包括在混合物中加入可承受pH梯度的药剂并充分培养所述混合物以吸收加入的可承受pH梯度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各种脂质混合物制备NLC的方法。特别地,通过本发明获得的NLC用于局部应用(topical application)。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制备NLC的方法,减少NLC中包含的热敏活性成分因加热产生的活性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根据本发明公开方法制备的NLC,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活性成分生物药效率的外用制剂。
通过本发明,至少能够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全部。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生产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其组合的油相与亲脂性表面活性剂一起液化,液化在高于油相熔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油相的再结晶;亲脂性表面活性剂在液化的油相中加入活性成分,随后将该油相混入包含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以形成混合物,其中,混合前将水相预热到一定的温度,以避免油相与水相混合时再结晶;从上述混合物中提取预制乳状液;均质化所述预制乳状液以形成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上述过程中的特点是,对形成的预制乳状液和/或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冷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的生产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方法包括:将含有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其组合的油相与亲脂性表面活性剂一起液化,液化在高于油相熔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油相的再结晶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在液化的油相中加入活性成分;均质化油相,同时加入第一水相以第一速度形成混合物,其中,混合前将第一水相预热到一定的温度,以避免油相与第一水相混合时再结晶;在该混合物中加入冷却至5℃~25℃第二水相后,以第二速度均质化该混合物,其中第二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通过以第一速度均质化混合物添加防腐剂后,提取预制乳状液;均质化所述预制乳状液以形成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上述过程中的特点是,对形成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冷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向NLC中加入流变改性剂的过程中持续搅拌所述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中采用的活性成分为棕榈油植物营养素浓缩液,通过棕榈原油与醇类反应形成烷基脂和甘油,真空蒸馏烷基脂以产生所述棕榈油植物营养素浓缩物,而油相从棕榈油中制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水相和油相混合物的均质化是通过速度为8000~15000rpm的均质器至少持续运行30秒实现的,同时预制乳状液至少经受了压力为100~2000bars的高压均质化一个循环。另外,液化步骤是在温度范围为50℃~90℃下进行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是聚山梨醇脂20、聚山梨醇脂40、聚山梨醇脂80、Steareth 21,以及Ceteareth-20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亲脂性表面活性剂是山梨醇棕榈酸脂、山梨醇月桂酸脂、山梨醇油酸酯、Steareth 2、Ceteareth-12.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流变改性剂为黄原胶、瓜尔豆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混合物或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混合物和VP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根据上述方法获得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或者纳米乳。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通过不同测试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中粒子大小的图表;
图2所示为通过不同测试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中粒子大小的分布图表;
图3所示为通过不同测试方法制备并在保存的3个月中,样品中粒子大小的变化图表;
图4所示为透射电子显微镜拍下的图像,其中(a)为NLC冷却至5℃,(b)为NLC冷却至25℃;
图5所示为透射电子显微镜拍下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图像;
图6所示(a)为只有NLC的粒子大小变化图表,(b)为包含有棕榈油浓缩物的NLC的粒子变化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适用于实际生产的方法,并能到达本申请所述目的和有益效果。以下具体描述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 lipid carrier,NLC)或者纳米乳(nano-emulsion)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其组合的油相与亲脂性表面活性剂一起液化;所述液化在高于油相熔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油相的再结晶;在液化的油相中加入活性成分,之后将油相混合入含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以形成混合物,其中,在将油相与水相混合的时候,水相被预热到能避免油相重结晶的温度;由所述混合物形成预制乳状液(pre-emulsion);将预制乳状液均质化用于提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特点在于对形成的预制乳状液和/或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冷却。
另外,本发明还进一步包括了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或者纳米乳中加入流变改性剂(rheology modifier),并在加入过程中持续搅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进一步促进形成结构稳定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所述搅拌在一个相对低速的条件下持续1-5小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述方法获得的最终产品主要依赖于在油相中融合的脂质。如果在油相中仅仅使用液体脂质,则形成的最终产品为纳米乳;如果在油相中包含了固体脂质,则会获得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尽管如此,本发明的方法还是更适合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生产。优选的,本发明所使用的脂质为植物型脂质或由植物型脂质的衍生脂质,更优选的为来源于油棕的脂质。植物型脂质的优点是安全、环保,并且不太可能对皮肤造成不利影响。液体脂质可以是酯类或醚类化合物,或者是短链、中长链和长链的甘油三酸酯,如棕榈酸异丙酯和RBD棕榈仁油等。而固体脂质可以是酯类、蜡质类、甘油三酸酯类复合脂质(如:磷脂和lechitin),或者固醇、脂肪酸、脂肪醇,如氢化棕榈核十六醇或十六烷基棕榈或氢化棕榈核棕榈油。所述方法中,选择使用低熔点的固体脂质,以便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产品的生产可以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进行,从而减小活性组分的热变性失活。此外,低熔点固体脂质还具有额外的优点,因为,低熔点固体脂质容易在体温作用下分解,释放出其保留的活性组分,从而使得乳膏在皮肤表面容易扩散。
本发明中,包含有脂质混合物的油相被加热到高于所含脂质的最高熔点的温度,优选的,至少要高出脂质混合物中最高熔点的5-10℃,才能有效的防止脂质在油相中结合有效成分之前发生重结晶。更有选的,液化步骤在50-90℃之间进行。同样的,与油相混合的水相至少也要达到和油相相当的温度,以避免在混合时脂质在水相或者油相中发生重结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使用了两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即亲脂性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在油相和水相的混合物在8000-15000rpm下均质化处理持续至少30秒之前,亲脂性表面活性剂被加入到油相中,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则分散于水相。相应的,所述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是聚山梨醇酯20、聚山梨醇酯40、聚山梨醇酯80、Steareth 21或Ceteareth-20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而所述亲脂性表面活性剂是山梨醇棕榈酸酯、山梨醇月桂酸酯、山梨醇油酸酯、Steareth 2或Ceteareth-12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活性成分为棕榈油浓缩物,通过用醇类与棕榈原油反应来形成烷基酯和丙三醇,烷基酯被真空蒸馏来产生棕榈油浓缩物。更具体的,甘油在反应中被移除,烷基酯保留植物营养素如胡萝卜素、辅酶、三烯生育酚、维生素E被蒸发出来,而其它不纯的杂质和其它复合物则作为蒸发的残留物。
一旦形成预制乳状液,优选的在大气压下对其进行均质化,冷却步骤使混合物的温度降低需要尽快进行,以缩短活性成分持续受热不稳定的时间。更优选的,将预制乳状液侵入到冰浴中以降低含有预制乳状液混合物的温度。不过,除了冰浴外,其它冷却方法也可以使用。预制乳状液的温度优选的保持在5-40℃,更优选的为10-40℃,在冷却步骤之前对预制乳状液进行高压均质化。所述预制乳状液的高压均质在100-1000bars的高压均质器中进行至少1次均质循环。高压均质器提供高剪切力以产生纳米尺寸的乳液,这些纳米粒子在皮肤上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根据不同的速度和压力条件,高压均质化的时间范围可以为30s-30min。进一步的,在均质化的过程中,流变改性剂被加入,用以辅助稳定的形成纳米尺寸的乳液,并阻止乳液的聚合。流变改性剂是黄原胶、瓜尔豆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混合物、或者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和VP共聚物的混合物。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或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将含有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其组合的油相与亲脂性和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一起液化,液化在高于油相熔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油相的再结晶;在液化的油相中加入活性成分;加入第一水相同时在第一速度下均质化油相以形成混合物,其中,第一水相被预热到当它加入油相的时候能避免油相重结晶的温度;加入被冷却到5℃到25℃温度的第二水相,之后在第二速度下均质化混合物,其中第二水相多于第一水相;在第一速度下均质化混合物的过程中加入防腐剂,之后形成预制乳状液;上述方法中其特点在于对形成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冷却。优选的,冷却温度为10-40℃。同样的,还进一步包括了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加入流变改性剂,并在加入过程中持续搅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进一步促进形成结构稳定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再次指出的是,获得的最终产品可能是纳米脂质载体或者纳米乳液,这依赖于油相中加入的混合脂质类型。如果在油相中仅仅使用液体脂质,则形成纳米乳液的最终产品;如果在油相使用的混合脂质是包含固体脂质,则会获得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本发明所使用的混合脂质为植物型脂质或由植物型脂质的衍生脂质,更优选的为来源于油棕的脂质。例如,液体脂质可以是酯类或醚类化合物,或者是短链、中长链和长链的甘油三酸酯,如棕榈酸异丙酯和RBD棕榈仁油等。而固体脂质可以是酯类、蜡质类、甘油三酸酯类复合脂质(如:磷脂和lechitin,或者固醇、脂肪酸、脂肪醇,如氢化棕榈核十六醇或十六烷基棕榈或氢化棕榈核棕榈油。为了成功的熔化混合脂质,液化步骤在50-90℃温度范围内进行,所述温度至少要高于混合脂质中脂质最高熔点5-1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将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油相中,而不是水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因水相加热而随着水蒸气蒸发。尽管油相也需要加热,但是油相使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嵌入到脂质基质中,使其不易被蒸发。所述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是聚山梨酯20、聚山梨酯40、聚山梨酯80、Steareth21和Ceteareth-20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所述亲脂性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山梨醇棕榈酸酯、山梨醇月桂酸、山梨醇油酸酯、Steareth2、Ceteareth-12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优选的,本发明所用的活性组分为棕榈油浓缩物,通过用醇类与棕榈原油反应来形成烷基酯和丙三醇,烷基酯被真空蒸馏来产生棕榈油浓缩物。所述棕榈油浓缩物的具体提取步骤如前面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活性成分特别是混合有胡萝卜素、辅酶和母育酚类、固醇类、monoacylglyverols、diacylglyceols、甘油酯的活性成分可以采用更简便的方法获得,以便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所述混合有植物营养素的棕榈油浓缩物具有更有效且稳定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浓缩物中混合成分的协同作用,提供了更好的抗氧化或抗热变性的能力。
上述在冷却步骤使用冰浴,看起来很随意的使一部分预制乳状液通过冰浴达到所需的温度是很容易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在冰浴中,有一部分预制乳状液是远离冰浴表面的。并且,预制乳状液混合物的整体温度也不可能达到很精确的水平。为了进一步的完善上述步骤,本发明采用了两步水相法。第一加热水相用于在最初产生更多的预制乳状液,而第二冷却水相的目的则是降低温度到更容易调整的水平。如上所述,第二部分水相在与预制乳状液进行混合之前的温度为5-25℃。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流变改性剂优选的在混合物或者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加入,更优选的,在高压均质化之后加入。本发明发现,一部分流变改性剂在高压均质化的影响下会降解,从而不能作为起到增稠稳定的作用。所述流变改性剂可以是黄原胶、瓜尔豆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混合物、或者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和VP共聚物的混合物。并且,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酯。
更进一步的,在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均质化步骤优选的在两个不同的搅拌速度下进行,如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搅拌速度。然而,无论是第一和第二速度其调节范围均在8000rpm-15000rpm之间。同时,高压均质过程是在100-1000bars大气压下进行至少1个循环,在生产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过程中,优选的进行1-10个循环。
在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涉及另外一个具体的优化,即上述混合有植物营养素、不会在应用时引起刺激作用,并且制备过程简单有效的活性成分能够在一个较长的保存期内保持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的解释本发明,不应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发明成功的开发并建立了一种改良的生产方法。具体开发了一种低温生产技术,将活性损失减低到最小化。这种改良方法与现有已建立的方法相比,降低了油相和水的加热温度。水相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目的是便于将其加热到高于油相加热温度的10℃以上,以避免油相的重结晶。同样的,对于第二均质化(高压均质化)的加热温度也降低了。此外,新增加的步骤在生产过程中也使活性成分的损失最小化。所述新增加的步骤包括以下内容:达到预计的温度后加入活性物质,并分别在高剪切和高压均质化后采用快速冷却步骤。均质化后,粒子的动能较高,因此微粒之间产生碰撞可能导致更高的重新集结。因此,在均质化后增加快速冷却步骤以冷却乳状液中的粒子,从而减小粒子的动能。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在高压均质化之前添加流变改性剂,结果发现高压均质会诱导流变改性剂的降解。相比之下,我们将流变改性剂加入到高压均质化之后(冷却过程中)。
为了比较两种方法,我们分别采用了已有的生产方法和本发明改良的生产方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采用已有的生产方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其中进行了细微的改变(均质化速度为1000rpm,时间1-10min),方法如下:简单的说,熔化加入了固体脂质、液体脂质、亲脂性表面活性剂和活性化合物的油相,将其加入到热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水相)。两相(油相和水相)都加热到85℃。获得的混合物在1000rpm均质化2min。热的预制乳状液进一步的在85℃下进行750bars的高压均质化3个循环。然后将油脂悬浮液在室温下冷却(Teeranachaideekul et al.,2007a)
我们注意到相比于本发明改良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生产方法,现有的生产方法过程中母育酚和胡萝卜素发生了严重的降解,这可能是由热辅助氧化导致的(表3)。可见,温度在母育酚和胡萝卜素的降解中起了重要作用。采用已有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相比于本发明改良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含有更少的β-胡萝卜素。这是因为在本发明改良的方法中低加热温度和冰浴步骤的增加能有效的将母育酚和胡萝卜素保留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在改良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备方法中增加冰浴步骤,减少了热敏感成分的高温时间,并且能尽快的驱散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过热温度。采用改良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胡萝卜素含量为51.13ppm,而采用已有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胡萝卜素含量为34.56ppm,也就是说,相比于采用改良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已有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32.4%的胡萝卜素被降解了。
表1:采用已有方法、改良方法、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NLC中母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合成物的含量
Figure BDA0000068893920000101
在采用改良方法制备的NLC和已有方法制备的NLC中母育酚的含量差异也获得了与胡萝卜素相同的实验结果。母育酚的含量在改良方法制备的NLC中比现有方法制备的NLC中更高(表1)。母育酚含量在已有方法制备的NLC中为27.26ppm,比在改良方法制备的NLC中的42.01ppm要低35%。
实施例2
虽然改良方法已经被证实能有效的将活性成分的降解最小化,但是,该方法仍然可以被深入的改进,因为在均质化过程中,预制乳状液的温度增加同样会导致活性成分的降解。因此,所述改良方法需要深入的改进,即降低均质化过程的温度。这个第二改变的方法就是前述在提到改良方法时所提到的深入改进方法。改良方法和所述深入改进方法的产品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预制乳状液的前期准备。对于改良方法,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相,而亲脂性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油相。然而,在改良方法中水相的蒸发作用会引起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损失。因此,在深入改进方法中,将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和亲脂性表面活性剂都加入到油相。油相的沸点更高因此乳化剂的损失可以最小化。在这个深入改进的方法中,水相被分成两部分。第一水相部分是与油相等量的部分,剩余的为第二部分。深入改进方法制备NLC的方法如下述。油相和第一水相部分被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与改良方法的问题相同)。达到温度后,将含有植物营养素但不影响棕榈油质量的脂质加入到油相。油相在低速下均质化,并加入热的第一水相部分。所述热的水相部分的加入量最好与油相的总量相等,因为,加入少量的水比加入大量的水使均质化过程更有效。然后,加入第二部分的25℃的冷却水。均质化速度增加到1000rpm进行2min(与已有方法和改良方法相同)。最后加入防腐剂,并且在非常低的速度下进行均质化。由于采用了第二部分冷却水,因此,不需要用冰浴来防止乳状液中过热导致的棕榈油植物营养素降解。热的预制乳状液进一步在如改良方法中所述的低温和750bars的高压条件下均质化3个循环。最后,增加冰浴步骤使NLC冷却到室温。
在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NLC中胡萝卜素和母育酚含量比改良方法制备的NLC中高一点点。在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NLC中胡萝卜素和母育酚的浓度提高了,分别为53.94ppm和44.40ppm。由此可见,改良方法和深入改进方法相比于已有的方法能更有效的将热敏感合成物保留在含有植物营养素的棕榈油浓缩物中。采用已有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的颗粒粒径为3032nm,而采用改良方法和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的颗粒粒径分别为2651nm和2434nm(图1)。
相比于已有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产品,本发明改良方法和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产品的颗粒粒径分布范围更窄(图2)。这表示,本发明改良方法和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产品具有更长时期的稳定性,相比于已有方法制备的预制乳状液产品而言。同样也表明了,与已有方法相比,改良方法和深入改进方法能更有效的减少了提升乳状液稳定性的有价值的活性成分的降解。这还表明了,快速冷却在获得较窄的颗粒粒径分布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这提高了NLC的稳定性,因为,大粒径范围相比于小粒径范围更有可能相互聚集。
采用已有方法制备的NLC其颗粒粒径在保存过程中,保存从1个月到3个月,其粒径发生了显著的增加;而改良方法和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NLC其颗粒粒径在3个月内保持稳定;这显示出已有方法制备的NLC的不稳定性(图3)。上述结果与稳定性测试结果一致。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已有方法制备的NLC在第二个月时开始离析,而改良方法和深入改进方法制备的NLC在45℃3个月后仍然没有发现离析现象。聚山梨醇酯80的浊点是72.5℃;因此,在已有方法中加热到高于该浊点时(85℃),导致了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功能障碍,从而丧失了它阻止油滴聚合的能力。
实施例3
与将NLC冷却至5℃相比,冷却至室温是最好的选择。这个结论已经由投射电子显微镜(TEM)所证实。从TEM拍摄的图像可以看出,冷却至5℃时,NLC的液滴彼此聚合,棕榈植物营养素留在液滴的表面,容易将棕榈植物营养素分离出来;冷却至25℃时,NLC的液滴均匀分布,棕榈植物营养素被包裹在油滴内。如图4所示。
研究发现,NLC的冷却温度为5℃和25℃。当冷却温度为5℃时,制备的NLC的颗粒粒径大小第1周为505.42nm,第3周为1257nm,第5周为3956nm;当冷却温度为25℃时,制备的NLC的颗粒粒径大小第1周为334.6nm,第3周为315.6nm,第5周为393.6nm。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与冷却温度为25℃相比,冷却温度为5℃时,NLC颗粒粒径的大小急剧增加。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较低的冷却温度使NLC冻结,极大地影响NLC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从TEM拍摄的图像中可以看出,棕榈植物营养素被包裹在油滴内,从而提高棕榈植物营养素的化学稳定性,减少氧化降解。有趣的是,经证明,包含棕榈植物营养素的NLC的稳定性增强了。不包含棕榈植物营养素的NLC的颗粒粒径大小从第1周到第9周逐渐增大,而包含棕榈植物营养素的NLC的颗粒粒径大小在9周内基本恒定不变。如图6所示,不包含棕榈植物营养素的NLC颗粒粒径大小从第1周268.55nm,第3周增至276.25nm,第5周增至306.65nm,第7周增至371.05nm,第9周增至444nm。不包含棕榈植物营养素的NLC颗粒粒径大小的增加说明乳剂发生了扰动(Niraula等,2004)。
包含棕榈植物营养素的NLC在9周内粒子大小基本恒定,说明棕榈植物营养素起到了稳定NLC的作用。如图8(6?)所示,包含棕榈植物营养素的NLC的颗粒粒径第1周大小为301.25nm,第3周为293.15nm,第5周为291.75,第7周为302.2nm,第9周为281.3nm。这种现象能够从棕榈植物营养素的构成中得到解释。棕榈植物营养素是由805.58ppm(百万分之一)的单酰甘油(MAG)和61390.99ppm的二酰基甘油(DAG)组成。在食品、化妆品以及制药领域,DAG和MAG是较常见的非离子乳化剂(Kristensen等,2005;Finkelstein等,2002)。因此,NLC的稳定性得益于由DAG和MAG组成的共同乳化剂。NLC采用固体脂质和液体脂质的混合物制备,而纳米乳采用液体脂质制备。据记载,脂质纳米粒子(如固定脂质纳米粒子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比没有固体脂质的乳剂更加稳定。这是因为,固体粒子的粒子核不易结合,从而表现出优于液滴的物理稳定性(Benita,1998)。NLC粒子的大小在9周内基本恒定不变,而纳米乳粒子的大小从第1周到第9周逐渐增大。粒子大小的增加说明纳米乳发生了扰动。上述发现与NLC具有比纳米乳更高物理稳定性的结论相一致。
为了制得具有上述特性的NLC,需优化采用各个参数。经过4次高压均质化的NLC的粒子大小为277.68nm,经过3次高压均质化的粒子大小为315.88nm。但是,与高压均质化4次相比,3次更合适。因为经过4次高压均质化的NLC在室温下放置一个月后,观察其中的胡萝卜素,发生变色,而经过3次高压均质化的NLC没有此现象。这个现象说明高压均质化会导致棕榈植物营养素浓缩物降解,因此应该避免多次高压均质化。
包含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棕榈硬脂、氢化棕榈仁甘油酯、鲸蜡醇十六酸酯(cetyl palmitate)、氢化棕榈仁棕榈油(hydrogenated palm kernel palm olein)的NLC(其中包含30%的固体脂质和液体脂质)的粒子大小分别为223.32nm,1134.84nm,217.8nm,230.86nm以及251.45nm。向NLC中加入20%的流变改性剂(如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或VP共聚物),其中固体脂质与液体脂质的比例为10∶90。界面电动势用于测量粒子的电荷以及静电排斥。根据Derjaguin、Verway、Landau、Overbeek的理论,当静电排斥相对于范德华引力占据主导地位时,系统稳定。一般地,当粒子的界面电动势大于+30mV或者小于-30mV时,认为其稳定(Han等,2008)。当界面电动势接近-60mV,粒子在其保持期限内具有非常好的物理稳定性,绝对值高于-30mV时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Teeranachaideekul等,2007)。所述NLC的界面电动势为-53.3mV,接近-60mV,因此可以认为具有非常好的物理稳定性。另外,添加有流变改性剂的NLC比没有添加流变改性剂的NLC具有更负的界面电动势,其中没有添加流变改性剂NLC的界面电动势为-29.3mV。这说明流变改性剂能够增加NLC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4
有趣的是,稳定性测试中,在冷却过程加入流变改性剂不仅能够使NLC保持稳定,还能够在45℃下保持棕榈植物营养素浓缩物的稳定性。不添加流变改性剂的NLC会变色,而添加流变改性剂的NLC不会变色。保存在45℃下,含有流变改性剂和不含流变改性剂的NLC第9天时的状态,如图9所示。研究发现,在高压均质化作用前添加的流变改性剂被分解,这说明所采用的高压破坏了流变改性剂的结构。因此,流变改性剂不能作为稳定NLC的增稠剂。研究还发现,在高压均质化作用后添加的流变改性剂能够使纳米乳变稠,从而稳定NLC。在高压均化作用后,有两种添加流变改性剂的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流变改性剂。第二种方式为,没有搅拌过程时,在均质化作用的辅助下添加流变改性剂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有趣的是,在高压均化作用后添加流变改性剂的NLC的粒子大小与没有添加流变改性剂的NLC的粒子大小相同,均为187nm。此现象说明,在高压均化作用后添加流变改性剂并不会影响NLC粒子的大小。这是因为,黄原胶不吸收多聚糖,从而不会附着在油滴表面增加粒子的大小。
实施例5
表4中所示为第1天和第90天中,采用氢化棕榈仁和棕榈油酸甘油酯作为固体脂质的NLC中胡萝卜素和母育酚(tocols)的浓度。包含氢化棕榈仁和棕榈油酸甘油酯的NLC在25℃下保存3个月。有趣的是,包含氢化棕榈仁和棕榈油酸甘油酯的NLC中的胡萝卜素和母育酚并没有降解。这个现象说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作为运载系统在提高活性成分化学稳定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4:含有氢化棕榈仁和棕榈油酸甘油酯的NLC中的β-胡萝卜素和母育酚的浓度
Figure BDA0000068893920000151
Tay和Choo在2000年所作的研究指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棕榈油酸甘油酯中的有益植物营养素在20℃,30℃以及40℃的温度下保持12个月后会被氧化。他们认为与胡萝卜素相比,具有较强抗氧化性能的维他命E和辅酶Q10也极易被氧化。由于含有大量不饱和烃,鲨烯更容易被氧化(斯曼,2002)。另外,制备NLC过程中采用的较高加热温度及较大的压力都会导致棕榈植物营养素降解。因此,需要添加抗氧化剂以阻止棕榈植物营养素的降解。通常添加合成抗氧化剂来减少或阻止氧化,如酸丙酯、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丁基氢氧茴香醚(tertiary butylhydroxyanisole)(BHA)、及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具体方式实施。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无论何种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或纳米乳的方法,包括,
将含有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其组合的油相与亲脂性表面活性剂一起液化,液化在高于油相熔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油相的再结晶;在液化的油相中加入活性成分,之后将油相混合入含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以形成混合物,其中,在将油相与水相混合的时候,水相被预热到能避免油相重结晶的温度;由所述混合物形成预制乳状液;将预制乳状液均质化用于提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特征在于对形成的预制乳状液和/或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加入流变改性剂的过程中持续搅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是棕榈油浓缩物,通过用醇类与棕榈原油反应来形成烷基酯和丙三醇,烷基酯被真空蒸馏来产生棕榈油浓缩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乳状液通过均质器在8000至15000rpm的速度下将油相和水相进行均质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乳状液的均质步骤通过高压均质器在100至2000bars下至少一个循环来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源自棕榈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步骤在500C-900C的温度范围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是聚山梨醇酯20、聚山梨醇酯40、聚山梨醇酯80、Steareth 21或Ceteareth-20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脂性表面活性剂是山梨醇棕榈酸酯、山梨醇月桂酸酯、山梨醇油酸酯、Steareth 2或Ceteareth-12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在100C至400C的温度下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改性剂是黄原胶,瓜尔豆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混合物,或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混合物与VP共聚物。
12.一种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或纳米乳的方法,包括:
将含有固体脂质、液体脂质或其组合的油相与亲脂性和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一起液化,液化在高于油相熔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避免油相的再结晶;
在液化的油相中加入活性成分;
加入第一水相同时在第一速度下均质化油相以形成混合物,其中,第一水相被预热到当它加入油相的时候能避免油相重结晶的温度;
加入被冷却到50C to 250C温度的第二水相,之后在第二速度下均质化混合物,其中第二水相多于第一水相;
在第一速度下均质化混合物的过程中加入防腐剂,之后形成预制乳状液;
特征在于对形成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进行冷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加入流变改性剂的过程中持续搅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是棕榈油植物营养素浓缩物,通过用醇类与棕榈原油反应来形成烷基酯和丙三醇,烷基酯被真空蒸馏来产生棕榈油植物营养素浓缩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化步骤在500C to900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是聚山梨醇酯20、聚山梨醇酯40、聚山梨醇酯80、Steareth 21或Ceteareth-20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亲脂性表面活性剂是山梨醇棕榈酸酯、山梨醇月桂酸酯、山梨醇油酸酯、Steareth 2或Ceteareth-12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改性剂是黄原胶,瓜尔豆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混合物,或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混合物与VP共聚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乳状液通过均质器在8000至15000rpm的速度下将混合物进行均质得到。
20.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乳状液的均质步骤通过高压均质器在100至2000bars下至少一个循环来进行。
21.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在100C至400C的温度下进行。
22.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酯。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20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局部应用组合物。
CN201110162677.1A 2010-06-16 2011-06-16 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方法及制得的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3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MYPI2010002809A MY166562A (en) 2010-06-16 2010-06-16 A method of producing nanostructures lipid carriers (nlc) and a product derives thereof
MYPI2010002809 2010-06-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3809A true CN102283809A (zh) 2011-12-21
CN102283809B CN102283809B (zh) 2016-12-14

Family

ID=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3628A (zh) * 2012-08-23 2012-11-28 东华大学 用于化妆品的液-固混合脂质纳米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513A (zh) * 2013-12-25 2014-04-02 润泽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阿托伐他汀钙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1980A (zh) * 2015-06-23 2015-11-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交流滤波器断路器双断口电压分布特性评估系统及方法
TWI639443B (zh) * 2015-12-01 2018-11-01 英屬維京群島商克麗緹娜行銷有限公司 兼具潤色性與皮膚保養功能之奈米結構脂質載體懸浮液
CN112773776A (zh) * 2019-11-11 2021-05-11 上海胜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药纳米粒体系
EP4137125A1 (en) 2021-08-19 2023-02-22 Uniwersytet Im. Adama Mickiewicza W Poznaniu A method of obtaining of lipid nanoparticles synthesised on the basis of marine microalgae (schizochytrium) and lipids obtained from diatoms (halamphora)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055A (zh) * 2003-08-28 2004-04-21 东南大学 制备纳米结构药物的方法
CN1546016A (zh) * 2003-12-04 2004-11-17 东南大学 天然维生素e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055A (zh) * 2003-08-28 2004-04-21 东南大学 制备纳米结构药物的方法
CN1546016A (zh) * 2003-12-04 2004-11-17 东南大学 天然维生素e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HENTSCHEL,ET AL: "β-Carotene-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陈锋等: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杂志》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3628A (zh) * 2012-08-23 2012-11-28 东华大学 用于化妆品的液-固混合脂质纳米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513A (zh) * 2013-12-25 2014-04-02 润泽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阿托伐他汀钙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513B (zh) * 2013-12-25 2016-08-17 润泽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阿托伐他汀钙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1980A (zh) * 2015-06-23 2015-11-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交流滤波器断路器双断口电压分布特性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5021980B (zh) * 2015-06-23 2016-11-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交流滤波器断路器双断口电压分布特性评估系统及方法
TWI639443B (zh) * 2015-12-01 2018-11-01 英屬維京群島商克麗緹娜行銷有限公司 兼具潤色性與皮膚保養功能之奈米結構脂質載體懸浮液
CN112773776A (zh) * 2019-11-11 2021-05-11 上海胜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药纳米粒体系
EP4137125A1 (en) 2021-08-19 2023-02-22 Uniwersytet Im. Adama Mickiewicza W Poznaniu A method of obtaining of lipid nanoparticles synthesised on the basis of marine microalgae (schizochytrium) and lipids obtained from diatoms (halamphor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137263A (ko) 2011-12-22
MY166562A (en) 2018-07-16
KR101828838B1 (ko)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eng et al. For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containing a mixed lipids core
Sonoda et al. Effects of emulsifiers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lipid crystals in nanometer-size oil-in-water emulsion droplets
WO2010082602A1 (ja) O/w微細エマルション外用剤の製造方法
TW200920410A (en) Liquid cosmetic preparation
JP4963958B2 (ja) 安定した濃縮および希釈された水中油型エマルジョン、その調製プロセス、およびこれらのエマルジョンを用いた製剤プロセス
US20170246104A1 (en) Non-Greasy Personal Care Compositions
JP5777162B2 (ja) 油中水型乳化化粧料
JP6386738B2 (ja) 水中油(o/w)型乳化組成物、水中油(o/w)型乳化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皮膚外用剤
JPH09510692A (ja) コルチコステロイドを含む油中水型ローション
Toro-Vazquez et al. Candelilla wax as an organogelator for vegetable oils—An alternative to develop trans-free products for the food industry
TWI728978B (zh) 在無表面活性劑系統中含有固體脂質顆粒的分散體和使用其的化妝品組合物
Ceballos et al. Effect of ethylcellulose on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non-aqueous oil based propylene glycol emulsions
JP2015227354A (ja) モメタゾンとプロピレングリコールとの水中油型エマルジョン
TW201218958A (en) Oil or fat composition for foamable oil-in-water type emulsion, and foamable oil-in-water type emulsion containing oil or fat composition
JPS63126543A (ja) マイクロエマルシヨン
CN104955460A (zh) 乳化组合物
KR100570497B1 (ko) 나노크기의 다중액정막으로 캡슐화된 순수 레티놀을포함하는 주름방지용 화장료 조성물과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427019A (zh) 用于减脂食品的乳液
BR112017023693B1 (pt) Composição cosmética ou dermatológica na forma de uma nanoemulsão de óleo-em-água, uso cosmético da composição e uso da composição
CN102283809A (zh) 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方法及制得的产品
CN102283809B (zh) 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的方法及制得的产品
KR102394035B1 (ko) 고압분산기를 이용한 세라마이드 함유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9987215B2 (en) Structuring of cosmetic compostion using organogels
JP5295695B2 (ja) 増粘ゲル化剤
Wagner et al. Dual functionality of diacylglycerols in water-in-oil emulsion gel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